第一篇:2013年钢铁市场发展形势预判
2013年钢铁市场发展形势预判
2012年四季度开始,国内经济整体出现筑底回升趋势,十月和十一月份制造业PMI指数显示连续在50%枯荣线以上小幅增长,年内CPI指数低位震荡;2013年中国新一届政府首年执政,稳增长策略总体不变,继续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稳固经济回升形势是大概率事件,但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确立的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格局不变,政策或将更加倾向于扩大内需等方面,投资力度在适合的时间段给扩内需让路,总体上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1、世界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我们对未来钢材市场走势的预测,需要改变原来的固定思维模式,不仅要考虑全球宏观经济走势对钢材市场在大方向上的影响;更加应该结合我我国实际经济运行趋势及钢铁行业在现阶段的变化来综合分析。比如说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的今后我国经济整体上实行结构性调整,以扩大内需为主要增长点,同时投资、出口增速必然相应减速,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出台相关政策时,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加快释放国内市场需求,同时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中的百姓安居问题,国家产业链安全战略等问题都会影响到钢铁市场的走势。
在2003年钢铁市场预测中,由于我国经济已经显示出长期较快和稳定发展的大趋势,因此,关注国际金融危机的演变趋势,关注适度投资拉动、深化改革、改善民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钢厂产量控制已经成为影响明年钢市的几个主要因素。
受欧美债务危机拖累,国际金融震荡,经济疲软的大趋势明年难以改变,这就减轻了人们对明年国际通胀压力的担忧。
QE4量化宽松政策推出,推动美元贬值,增加全球通胀压力。许多国家为走出经济疲软的困境也不同程度上采取了增加货币供应的量化宽松刺激经济政策。量化宽松政策是把双刃剑。虽然量化宽松政策会刺激国内经济,但也会刺激大宗商品价格走高,引发国际通胀。这也是国内激辩是否需要投资拉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面对复杂的国际金融经济形势,需要关注的有两点:一是清楚通胀上升期与目前的经济疲软,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回落期,适度的量化宽松对通胀的不同影响。二是需要清楚美国第四次量化宽松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和一些国家适度量化宽松的区别。
未来国际经济运行特点和趋势是,欧美陷入债务危机,经济疲软,世界经济发展缓慢,大宗商品继续价格高位震荡。如果震荡走低,说明金融经济形势阶段性严峻,如果震荡走高,通胀压力增加,新的风险和危机就会增加。这就是世界经济的未来实践。正是这种未来经济
实践也决定了欧洲债务危机影响欧洲经济会出现继续疲软和社会矛盾加剧。也推动非洲和中东局势的更加**和亚洲的不安定。世界经济明年也摆脱不了疲软的大趋势。
只要中国因素不刺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这种经济疲软的大趋势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只能是继续高位震荡,很难演绎通胀一路上升的趋势。这也决定了国际钢材市场价格将继续演绎小幅波动态势。这种国际经济的外部环境也会直接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和钢材出口以及钢材市场的价格走势。世界经济毕竟在震荡疲软中步入缓慢发展的历程。
2、宏观政策的变化
今年完成GDP增长7.5%的目标几无悬念,连续七个季度的下滑,不仅仅是意味着宏观周期的结束,更可能是一个结构性的转变。2013年我国经济发展仍将保持触底回升态势,总体将略好于2012年,预测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8%,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为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0%。
从中国经济的前景来说,依然有很高的增长前景,2012年12月15日~16日召开的201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供给;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3、下游产业投资变化
对于2013年主要用钢产业可能发生的变化,笔者在收集各方资料后分析认为,包括铁路投资、房地产开发、制造业等主要用钢行业对钢材原料的需求整体上将继续呈现小幅增长的格局。
在2012年内,国内外经济增速呈现明显放缓的趋势,受此影响,全球市场需求均呈现增幅放缓的格局,家电、造船业、机械、家电等主要工业产业的出口形势和内销形势均不是十分的理想;全国制造业PMI在10月份后方才有所好转;直接造成相关钢材的需求量增速降低。2013年,国内外经济可能整体上走出一条触底回升,但回升幅度明显有限的格局;但是造船等部分行业的景气度我们认为将维持2012年的大格局不变,其他产业将在扩内需和稳增长刺激下,有小幅回升的可能。
长材方面,2012年四季度以来,房地产行业明显回升,全国市场价量齐声;在年底,各地屡屡出现地王,开发商拿地的积极性大幅提高;很明显,2013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将明显明显高于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将保持在两位数增长。另外保障房建设进入攻坚阶段,2013年尽管计划中的新开工保障房项目可能降低至600万套;但其在建工程量依然巨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12年9月份发改委批准近万亿交通基建项目以来,随后国家在交通基础建设投资方面的力度不减,其中2013年铁路基建投资将超过6300亿元的规模,远大于2012年的4000亿元的水平。另外水利、农村、城镇化基建投资也有望加码,对建筑钢材的需求有望较今年小幅增长。
板材方面,2012年的机械、造船、家电等行业发展增速同比明显下降,工业总产值增速同比出现较大幅度回落,仅汽车行业勉强进入稳步发展阶段,恢复到正常的增长水平,但四季度以来,我国的工业经济基本实现筑底,当前回升的气势十分的明显;到2013年,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不利因素将进一步消失,可以预见的是,明年汽车业将率先进入正常化阶段。然而,其他制造行业,特别是造船业依旧面临着严峻的形势、2013年,国际航运市场需求依然低迷,新增造船需求大幅减少,全年承接订单继续下降至3000~4000万载重吨,预计造船完工量500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3.8%。其他如机械制造行业或许会因城镇化推进、基建投资加码而有所起色,但目前来说依然需要观察。
总体而言,2013年的钢材市场下游需求将继续维持小幅增长的趋势,增长速度难有明显的回升。
4、原材料市场变化
2013年的中国钢铁行业对进口矿的需求将继续维持在60%以上,中国钢企对外矿的依然度并无明显的降低;所以讨论未来原材料市场走向,很大程度上就是讨论进口矿市场的问题。2013年预计铁矿石需求整体应当呈现小幅增加的格局。今年以来,国内外铁矿石产能产量稳步增长,1-9月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达到9.7亿吨,同比增长16.6%,预计全年有望达到15亿吨左右。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新增矿石产能超过4.5亿吨,且多为大型矿山项目,加之属于国家或地方政府鼓励项目,产能将顺利释放。就国外矿山来说,三大矿山中VALE有近1亿吨产能计划于2013年建成投产,力拓计划于2013年投产的产能则达2亿吨。很显然,国内外铁矿石产能将继续稳步增长,而利润虽有所下降,但仍远远高于钢铁生产企业,这为产能释放奠定了基础,供应必将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全球钢铁新增产能相对有限,加之受制于整体实体经济低速增长,铁矿石供应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价格仍处于下行通道,预计全年平均价格(PB粉矿到岸价)将较低下降至120美元左右。
首先来看进口矿方面,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预测2013年进口铁矿石7.6亿吨左右,继续呈现增加态势。由于中国需求继续增加,预计明年的进口矿价格难以大幅回落,估计均价在120~150美元/吨左右。
种种迹象表明,和金融危机以来相比,曾经趋之若鹜的中国企业涌向海外矿产投资热潮开始悄然降温,海外矿山投资热潮“拐点”开始显现。今年以来的宏观经济始终在低位动荡徘徊,受到宏观经济影响,金属矿业下一步也会面临去泡沫化的过程。“中国热”的背后,不仅推高了海外矿业并购交易的价格,增加了成本,同时也引起了国外“资源保护主义”的警惕和阻挠。更为重要的是,迄今为止,海外矿山投资项目真正发挥效力的例子少之又少,这些投资往往成为企业的一个大包袱,很多企业甚至被拖垮。
2013年,淡水河谷将投资163亿美元用于开发新项目、研究与开发并维持现有矿山及工厂运营,较2012年下降24%,原因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及铁矿石价格大幅下滑促使其重新审视扩张计划。淡水河谷预计,2013年铁矿石销量为3.06亿吨,将较之前估计下降1.9%。就在最近,最大矿业企业力拓公司将在两年内削减50亿美元运行和支持费用,还宣布要削减2012至2013年度的勘探费用10亿美元,以及削减资本开支10亿美元;第二大矿企必和必拓强调,控制成本是公司的紧迫任务;讲话出现在同一天,这既是一个巧合,又明白无误地宣示,全球矿业图景已经发生改变,矿企大手大脚花钱的时代过去了。
在欧洲深陷困境、美国前景不明的背景下,澳大利亚矿企继续把未来系在中国身上,用必和必拓C E O克劳珀斯的话说“中国独特而大规模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只不过,中国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动调低了G D P增长速度。这种政策调整已经对大宗商品的价格产生影响。为适应新形势,澳矿企现在必修控制成本这一课。
为打击非法开采,印度政府禁止主要铁矿石产地开采及出口矿石,印度矿山工业联盟副主席Poddar预计,2013/14财年印度铁矿石出口量不会超过1500万吨,进口量可能攀升至2000-2500万吨。10月份印度对中国的铁矿石出口量降至低于30万吨,为近20年以来的最低点。印度留下的近1亿吨的进口矿市场份额将给其他矿山大量的机会,同时消息称非洲在2013年将取代印度成为中国第三大进口矿来源国。
国产矿方面,11月底,财政部制定了《国有冶金矿山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将对国有矿企进行资金支持和减税方面的支撑。据市场统计,目前我国铁矿石成本是进口矿成本的2倍以上,且品位质量远低于进口矿,导致国内钢企不得不在矿石的选择上“崇洋媚外”,国家出台政策扶植国内矿山,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内矿成本,增强同外矿的竞争,或许从而加强进口矿价谈判的话语权。
另外一个消息,今年下半年以来关于成立铁矿石期货的传言愈演愈烈,据传目前国家相关部门正在委托国内数个期货交易所进行可行性调研,预计明年适时推出铁矿石期货的可能性较大,目前坊间关于铁矿石期货上市的争议不断,但总体来说,铁矿石期货上市可以使得矿价更加的透明及符合市场变化的规律,更加有利于相关企业规避相应风险,降低生产成本。
5、粗钢产量变化及用钢需求变化
以下是冶金规划院发布的2013年钢铁市场需求预测,根据他们的模型测算,2013年我国粗钢产量和需求量将较今年同比分别增加4.2%和4.1%;在笔者看来,2013年国家宏观政策应当是继续保持“稳增长”的大方向不变,基建投资增加将成为重点,用钢需求维持小幅增加是持相同观点的;但粗钢产量增速笔者认为过于谨慎。
6、钢铁行业融资前景变化
2012年的中国金融市场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防火、防盗、防钢贸”,具体来说就是,银行对钢贸商的态度已经从往年的奉为“财神爷”,一下子来了个360度的大转变,视钢贸商为“瘟神”,能躲则躲。2012年以来,随着钢材价格的持续降低,钢铁行业进入普遍亏损的阶段,在行业亏损危机中,众多的钢贸企业先后出现资金链问题,钢贸老板欠款跑路、自杀的现象屡见不鲜,直接带出来一系列的钢贸融资黑幕,使得在圈内盛行十数年的“钢材仓单质押”贷款融资模式被银行摒弃,银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多次发布内部钢贸贷款风险预警报告,要求各级银行机构谨慎向钢贸商贷款;国内钢贸企业融资环境被打入低谷。
2013年的钢贸企业融资环境是否会好转,这估计是所有钢铁从业人士最关注的焦点,截止到今年四季度,我国钢铁企业基本上实现了“剩者为王”的新一轮淘汰进程;面对钢铁行业的低迷,钢铁行业各协会、当地相关政府、机构正在积极的游说各大银行,对有资质的钢贸企业区别对待,进行贷款融资的政策支持,目前银行多表示,对钢贸企业贷款并不实行简单的一刀切,真正从事钢铁实业,并有一定资质的钢贸企业,银行欢迎其贷款申请。说明银行业对钢贸企业的态度有所转变。
2013年,在经过此前一年多的优胜略太后,钢贸融资环境应当会趋于好转。
三、结论
整体来看,2013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会趋于好转,特别是国内经济会处于底部稳定回升的格局,在一系列的稳增长政策支撑下,钢材市场整体发展方向可能是“先扬后抑”,整体较2012年有所好转
第二篇:2014年当前就业形势及全年形势预判
当前就业形势及全年形势预判
[摘要] 人保部数据显示,2014年1-3月份,城镇新增就业344万人,较上年同期(342万人)增加2万人,同比增幅0.6%,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目标的34%。当前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稳定增长、总体平衡的良好态势。季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8%,保持在较低水平,并且低于上年同期登记失业率0.02个百分点。当前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在于:化解过剩产能使局部地区和重点行业失业风险增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缺工”愈发呈现常态化。
一、一季度就业形势
(一)一季度就业变动态势
1、城镇就业总量增长势头良好
人保部数据显示,2014年1-3月份,城镇新增就业344万人,较上年同期(342万人)增加2万人,同比增幅0.6%,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目标的34%。季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8%,保持在较低水平,并且低于上年同期登记失业率0.02个百分点。一季度,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102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为
1.11,环比和同比均上升了0.01,也说明了当前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稳定增长、总体平衡的良好态势。季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8%,保持在较低水平,并且低于上年同期登记失业率0.02个百分点。一季度,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102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为1.11,环比和同比均上升了0.01,也说明了当前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平稳增长、总体平衡的良好态势。
2、非制造业带动就业动力相对较强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50.4%,环比回升0.1个百分点,但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从业人员指数48.3%,与上月持平,但仍位于临界点以下,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相比之下,非制造业带动就业相对显著。4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4.8%.环比和同比均分别上升0.3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50.2%,环比和同比均下降1.2个百分点,仍保持在临界点以上。其中,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9.1%,环比下降1.3和0.7个百分点,下滑到临界点以下;非制造业19个行业从业人员指数高于50%的行业从上月的10个减少到9个。呈现波动增长状态。
3、就业结构性变动显著
一是在区域结构变动上,二三线城市增幅明显,中部地区领跑全国。智联招聘就业信心指数区域数据显示,虽然一线城市招聘需求同比增长15%,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二线城市(20%)和三线城市(19%)成为招聘主力军;东部地区(16%)招聘需求增幅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中部(25%)、西部(2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显示出城镇化推进和中部崛起战略等带来的产业区域性转移和增长及就业区域性格局的变动趋向。二是在行业结构变动上,金融、房地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现代服务业用人需求与传统行业相比增长较快。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调查数据显
示,以上行业一季度用人需求同比增速分别为33.3%、25.4%、24.7%和18.3%,而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传统行业增速则分别为9.5%、9.4%和3.3%。三是在不同性质企业就业结构变动上,民企强势增长,外企和国企增长相对乏力。智联招聘就业信心指数企业性质数据显示,一季度民企招聘需求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4%,这和春节前后的返乡潮、用工荒后的补偿性批量用工有一定关系,尤其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都在一季度有大批量补充用工,而国企和外企的招聘却出现2%的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当前注重市场调节、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推进效应。
(二)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1、化解过剩产能使局部地区和重点行业失业风险增大
目前,各地淘汰落后产能、化解产能过剩的力度正在逐步加大,不少企业关停并转,对就业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我们在1月份对化解过剩产能重点地区的唐山市、邯郸市所做的调研中了解到,由于对钢铁、焦化、水泥、造纸等行业产能的大幅度压减,2010-2013年,两市已有数百家企业被列入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并且基本都已关停,安置职工约数万人不等。据唐山市人社局调查估测,唐山市2014-2017年间,由于淘汰落后产能,分流人员将达到20万人左右。由于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安置人员往往是采取置换外包岗位等方式,将原先承包给其他企业的外协项目收回由企业分流人员自己经营,使得原合作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增加了失业风险。在调研中我们还了解到,目前国有企业的职工安置能基本到位,而民营企业受自身规模和能力所限,加之补偿资金往往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等,被裁减职工的安置还存在较多问题。随着压减产能的持续进行,所涉及的局部地区和重点行业的失业风险存在逐步累积和更为显性化的可能。
2、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
根据教育部发布信息,2014年将有727万高校毕业生进人人力资源市场,比上年增加28万人,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求职潮”。综合多方面情况判断,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将比往年又有所增加。从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基本面来看,尽管职位供求在总量上更加趋于平衡,但“招聘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矛盾却愈加突出。集中表现在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职位供不应求、蓝领技工和服务人员职位供大于求的大学生“假象过剩”上,这种需求和供给严重错位的局面短期内似乎难以改变。究其原因,既有毕业生就业选择的主观非理性偏差,又有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体制性问题,加之近年来沉淀下来的未就业学生,使得这个矛盾愈发明显。据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前程无忧前不久发布的《2013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显示,该机构认定的100家“最佳人力资源典范企业”计划招聘2014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比2013年下降7.3%。这无疑会在相当程度上对2014年高校毕业生求职增添了更多的困难。
3、“缺工”愈发呈现常态化
年初各地人力资源市场总体求大于供的状态得到延续,缺工现象普遍。东莞市人才市场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年初来到东莞应聘的人数呈下降趋势。由于节后是异地务工人员转换岗位和企业补员的活跃期,制造业和服务业原本存在一定的用工缺口,加之节后回流人数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从而导致东莞企业在短期内用工需求缺口较大。其中,制造业中的电子、纺织服装、制鞋、家具、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工现象较为明显,一些新兴行业也存在缺工问题。近年来人力资
源市场就业岗位总体供大于求的情况已经呈持续稳定状态,“缺工”问题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中小企业表现更加突出,并已经向全国各地蔓延。
二、对2014年全年就业形势的预判
(一)当前就业形势背景
1、当前就业增长对经济增速的依赖有所弱化
我们通过对经济增速与就业增量关系变动研究发现,自2002年起,城镇就业人数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显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量超过1万亿元的情况下,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就会不低于1000万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城镇新增就业规模一直能够保持平稳增加,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都没有受到很大影响的表象提供了一种解释。当然,必须看到,在经济结构性调整中,经济与就业的存量关系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使支撑一定规模城镇就业的经济增长率存在不确定性。我们通过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率与城镇就业总量、城镇就业增量关系的综合分析,得出了“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6.5%是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目标的经济增速底线”的结论。我们认为,这个判断将有助于在宏观调控中合理把握当前经济结构变动时期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及调整空间。
2、我国劳动力供给正在逐步趋降,就业总量压力将持续趋缓
一方面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规模逐步下降。2011年,劳动年龄人口已先于总人口达到峰值;2012年,15-59岁人口第一次出现绝对减少,比上年下降345万人。多项预测研究表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持续下降。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参与率下降空间也在增大。16岁及以上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一直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79.2%下降到2010年的71.4%,年均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15-64岁人口的劳动参与率由84.2%下降到76.4%。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普及,我国劳动参与率还会进一步降低,劳动力供给压力将进一步降低,就业总量矛盾将持续趋缓。
基于以上两点认识,我们认为,短期内,在经济结构不发生重大变更、基本经济规模保持适度持续性增长的条件下,即使经济增速继续有所放缓,城镇就业总量和城镇新增就业总量仍能保持基本稳定,而就业结构性矛盾将会更加突出。
(二)2014年全年就业形势预判
从总体上看,2014年的就业将面临经济增速继续放缓、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的考验。基于以上的分析和判断,我们认为,2014年上半年就业形势将继续保持平稳,并有望与上年同期持平或好于上年同期。对实现2014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登记失业率4.6%以下的就业工作目标可以持乐观态度。但是,增速放缓和淘汰落后产能中出现的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集中失业的风险加大、以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新成长劳动力“就业难”、进城农民工就业的不稳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招工难”等就业结构性矛盾会更加突出,解决问题的难度也在加大。对此,应有足够的估计和有效的应对。
三、对下一步就业工作的建议
根据对当前就业形势走势和特点的判断,建议2014年政府就业政策和工作的重心应进一步加强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向以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注重技能型就业为主转变。
(一)强化就业培训,有效提升再就业能力
首先,应进一步整合现有教育培训资源,尤其应对基层相关部门的就业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减少行政体制壁垒和掣肘,集中优质资源和力量提升当地劳动力就业技能。
其次,针对当前淘汰落后产能集中在部分行业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建议考虑支持典型地区建立全国性(或跨区域)行业培训中心,不仅为本地职工转岗提供就业培训,而且也可以满足全国其他地区同类行业职工的转岗培训需求。
再次,鼓励各级政府建立城乡统筹、内外平等的就业培训机制,根据地方发展需要对进城就业的农民工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服务,建立起农民工城镇就业与培训的连通机制,促进农民工在城镇的稳定就业。
(二)妥善处理淘汰过剩产能带来的职工就业问题
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应做到有专人负责,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多方落实职工安置资金,支持优势企业吸纳安置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企业的下岗职工,做好职工下岗再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工作,避免出现大规模失业,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
对落后过剩产能较集中、淘汰任务较重、转产难度较大的企业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基于淘汰落后产能的人员安置规模,相应提高重点地区的就业专项资金,加大国家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资金补贴等特定政策的支持,确保及时、足额到位,减缓职工集中下岗失业对就业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冲击。
(三)进一步增强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认真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中的扶持性细则,对鼓励发展的行业和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对吸纳就业的税收减免和经费补偿政策,清理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加大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尽快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制度环境;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市场服务和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支持企业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吸纳就业的能力。
(四)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相关制度建设
充分尊重和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政府不能大包大揽。针对当前的问题,从就业服务工作的角度出发,政府相关部门应着力做好指导、引导和帮扶工作。明确政府对高校毕业生鼓励就业的方向和领域,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并完善相关配套激励政策,让毕业生在为
国家利益做出奉献的同时获得个人建功立业的机会。
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服务水平,提供从高校课程设置的就业方向指导到毕业生个人个性化就业咨询服务的完善的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完善“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就业信息服务质量。
第三篇: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判
20**年,xx市上下紧紧围绕年初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方针指导下,xx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交通运输业总体运行平稳有序。尽管年初时xx市交通运输网络受到冰冻灾害影响,一度陷入困境,但全年仍完成客货运周转量80.5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8%;完成交通运输业增加值46.27亿元,同比增长5.4%。
一、xx市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据了解,全省铁路数据来自广铁、南昌、石长三个公司,20**年全省铁路运输客货运周转量仅增长2.2%。自铁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地方铁路数据无法掌握,故本文只分析公路、水路运输方面情况。
(一)xx市交通运输业运行特点
1、交通运输设施投资有升有降
20**年xx市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30.3亿元。具体来看,各投资项目投资额有升有降。
──省管重点工程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由于衡炎、衡邵、潭衡西三条高速公里投资高峰已过,新开工的衡岳、衡武高速还处于征地拆迁阶段,因而使得省管重点工程投资额有所下降,增幅同比下降11.2%。
──省道网改造、农村公路投资额增加。由于省道网干线公路改造新开工项目增加至10个,农村畅通工程通畅里程也越来越多。这两项投资20**年分别增长62.7%、11.0%。
──汽车站场固定资产投资额基本持平。此项投资大多是上年结转的项目投资,原定于20**年建设的三个武广高速铁路配套汽车客运站均未开工,因而基本持平。
──水上交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下降。主要是由于xx市水路运输企业业务量趋于萎缩局面,致使投资力度不够强。20**年完成水上交通项目投资490万元,同比下降35.5%。
2、公路运输能力“客增货减”。
20**年xx市完成公路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是11592万人次和650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7.2%和5.9%,客运量增幅高出货运量增幅近21.3个百分点。按换算后的周转量来看,客运周转量和货运周转量分别是393364万人公里和634177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0.1%和7.7%,客运周转量增速仍高于货运周转量增速。以上数据表明:一是公路客运量增长较快。由于近几年农村客运网络建设步伐加快,县际之间客运交通更加便利,市民中短途出行率提高,从而使公路客运量较同期提高较快。二是:公路货运总量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一季度受冰灾影响,xx市公路货运量显著下滑,二季度才开始缓慢回升,因而全年货运总量同比变化不大。
3、营运性车辆保有量“客减货增”
20**年,xx市营业性客车保有量4665台,同比减少168台;客位86319座,同比减少4085座。主要原因是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车辆购置更新力度减缓,客运车辆利用率上升。与营业性客车数量相比,营运性货车保有量却呈现出相反的趋势。xx市营运性货车保有量31428辆,同比增加4850辆;总吨位122377吨,同比增加15371吨。我们认为,造成营运性货车数量、承载吨位增加的主要因素是:xx市作为外向依存度较低的内陆城市,消费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大,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引导下,xx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日趋旺盛,从而带动了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据统计,20**年xx市现代物流业创增加值66.43亿元,同比增长7.4%。为适应市场的需求,xx市各货运公司、物流公司也就相应地增加了营运性货车的数量。
(二)交通运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运输网络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xx市历史上素来就是“扼两广两湖”的交通枢杻,是全国45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京广、湘桂铁路干线在衡交汇,武广高速铁路(在建)穿境而过。拥有四条建成的高速公路(京珠、衡枣、衡炎、衡大),另有四条在建(衡岳、潭衡西、衡贵、衡邵),高速公路总里程达569公里。其次,xx市处于长株潭地区、沿海发达地区各类生产要素向内地流动的交通要道,为xx市成为湘南地区的现代物流中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近几年来,xx市经济发展加速,生产要素地区间流动加快,给物流运输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xx市大部分运输企业都未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仍停留在原来的管理模式、运输组织方式上。各运输企业之间普遍存在配合程度不高,组织化程度较低,配合和协调还不够紧密等等的问题,铁路、公路、水路运输网络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2、运输企业集约化、信息化程度低。
据了解,20**年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交通企业除航运总公司是集体所有制外,有限责任公司或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或个人独资类型的企业形成了xx市运输企业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企业为了既节约成本,又加大货物吞吐量和周转量,而允许一些个体运输户挂靠运输企业,长期以来,使得xx市货物运输车型结构落后,车辆更新改造步伐缓慢,尤其大吨位、集装箱、冷藏保鲜等特种车辆数量较少,难以形成集团化、规模化的运输“旗舰”。同时,目前xx市货物运输基本处于自由竞争阶段,运力和货源的沟通仍靠比较落后的人工组货,大型的货物集散地和先进的电脑连网信息中心还没有建立起来,运输工具的利用率和实载率不高,造成运力资源浪费
3、公路、水运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增速低于gdp增速。
从20**年xx市公路、水运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的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对比来看:公路、水运货运量7000万吨,增长5.3%;公路、水运货运周转量76.66亿吨公里,增长6.6%。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8和4.6个百分点,比xx市gdp增速低了6.7个百分点和5.4个百分点。但是全省这两个指标增速只比全省gdp增速低2.7和1.6个百分点。一个地区货物运输发展水平与需求息息相关,可直接反映出该地区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是否旺盛。以上数据这表明xx市的货物运输发展水平不仅滞后于全省货物运输平均水平,而且对地区经济发展所起的带动性、超前性尚显不足,与全省的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4、每亿元gdp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偏低
20**年,xx市经济总量占全省总量的9%,而货运量只占全省的6.8%;全省每亿元gdp货运量9.2万吨,而xx市只有7.0万吨。xx市货运周转量占全省的7.3%;全省每亿元gdp货运周转量938.8万吨公里,而xx市仅为766.5万吨公里。这两个指标分别只有全省的76.1%和81.6%。
二、前景预判
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形势下,20**年我省、xx市经济逆势而上、稳定增长。2012年,中央实施的扩内需保增长系列政策措施,为xx市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提供了政策保障,意味着xx市经济实现“弯道超车”、科学跨越是很有可能的。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发展必然要保持适当的超前性,才能避免给经济发展形成瓶颈制约。因而我们对xx市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进行简要阐述。
(一)有利因素
1、宏观面
xx市自20**年实施工业化战略以来,xx市新型工业化进程逐渐加快,工业效益、速度、质量、结构协调发展,工业对经济社会进步的贡献越来越大。20**年xx市工业总量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已提升至38.1%,其中重化工业总量已占到全部工业的近八成,这些都表明xx市经济处于以二产业为主导的重化工业时期,重化工业是带动xx市产业结构提升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尤其是xx市紧临长株潭地区,伴随着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xx市承接长株潭产业转移、承受长株潭经济辐射的趋势将得到加强。这样的大趋势为xx市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2、需求面
近几年,xx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XX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600元。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个人消费日趋旺盛,消费结构升级。衡阳作为省内第二大人口城市,有着独特的消费需求环境:从20**年客运数据看,xx市人口地域间流动日趋频繁,中短途客运量增加较快,而且这种居民自发行为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一定的可持续性;居民消费升级也必然会带动居民消费品市场的繁荣,加速地域间消费品的流动,进而推动xx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3、政策面
在201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认真实施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着力解决这些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新开工一批交通、水利重点工程,”xx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继续以交通为重点,构建内外通畅的现代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不断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这些都为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4、市场面
货运方面:xx市在继续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生产资料的长距离、跨区域调运需求将明显增加。客运方面:居民对大容量、高品质的快速公共客运系统产生新的需求,从而对运输服务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不利因素
发展方面的约束。“要想富先修路”,经济要发展,必然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前,xx市铁路、空港、高速公路、航道港口等基础性现代交通网络建设正在构建中,但覆盖面、进展程度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县市区自我发展意识的强弱,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区域差距。
能源环境方面的约束。对交通运输业而言,能源是首要约束条件。交通运输业不仅承担能源的运输,同时又消耗大量的能源。国际能源价格不确定性、国内能源对外依存度提高、xx市经济发展对能源的大量需求等一系列因素加大了交通运输业的风险成本。
资金方面的约束。交通运输业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公共性的特点,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公共设施的建设,需要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尤其是需要社会资金的投入,才能推进交通运输业的社会化发展。然而xx市对交通运输业的投资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投资,社会资金投入的bot项目屈指可数。
三、几点思考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下阶段xx市交通运输业应抓好三个着力点: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拓宽投资渠道。基础设施建设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科学规划,统筹安排,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要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放宽资金准入机制,搭建平台,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
2、推进企业集团化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一是鼓励运输企业合理调控车辆营运能力,调整运力结构,新增中高档客运车辆和专用、重型的货运车辆。二是加强运输企业间协调合作,发挥信息平台作用,避免空驶现象。三是积极着手培植本地大型物流运输企业,走规模化、专业化道路。
3、统筹管理,提升运输能力。首先要完善运输保障体系,构建物资运输“绿色通道”,确保物资快速、准时运输到位。其次要发挥行业部门和协会的作用。除加强运输部门和物资部门的联系外,还要协调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业务合作,鼓励和引导企业与物资的主产区、主销区、集散地的运输资源整合,逐步实现与全国主要物流城市联网。
[供稿:xx市统计局 张敏]
第四篇:校园安全隐患预判及措施
学校安全风险工作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
一、领导高度重视,制定有力措施。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校长郭洪富同志为组长;丁云永同志为副组长;丁继标、王清道、李长新、王在祥同志为组员的安全领导小组,并按照要求,配备了专职安全保卫人员。学校领导、班主任、教师都具有很强的安全意识。还根据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形势,把涉及师生安全的各块内容进行认真分解落实到人,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对应的专(兼)管人员、防止了工作上的相互推诿。从而形成了学校校长郭洪富同志直接抓,分管副校长丁云永同志具体抓,各负责同志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二、安全制度保证,实施扎实到位。
1、建立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郭洪富同志亲自负责,将安全保卫工作列入各有关办公室的目标考核内容中,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
2、签订责任书。学校与各办公室和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学校还与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家长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职员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3、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安全保卫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充实。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门卫值班、巡逻值班、防火防灾、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健康体检等规章制度。严禁私自组织学生集体服用药品和保健品,严禁学生参加商业性庆典活动,严禁组织学生从事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危险性工作,严禁教师个人利用假期(日)私自带学生外出。对涉及学校安全保卫的各项工作,都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4、学校建立以郭洪富同志为组长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制定了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重特大火灾事故、重特大食物中毒事故、洪水灾害事故、重特大交通事故、重特大自然灾害事故、重大疫情、以及发生恶性治安事故等重特大安全事故的预案。
三、基础建设方面
校园建设设施符合办学安全标准和要求,内部设施五危害学生安全隐患。学校消防设施、防盗、防雷电设施配备齐全、到位、完好。学校重点部位安装了防盗门,安全道路畅通无阻,教学楼配备了足够的应急照明设施。化学实验、体育教学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教学活动有安全措施。学校供水、供电、供暖设施符合安全标准。校园周边无影响师生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环境污染。学校配备了卫生保健人员和设备设施,学校的内外通讯联系畅通。
四、加强安全管理和思想教育,提高自护能力。
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我们以安全教育为重点,经常性地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特别是抓好交通、大型活动等的安全教育。
1、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学校组织教师学习安全教育工作文件,对校内易发事故类型、重点部位保护、工作薄弱环节、各类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等方面,开展深入全面的大检查,消除隐患,有针对地扎实地开展教育和防范工作。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班会、活动课、思品课、观看安全教育光盘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还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及举行主题班会、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学校积极推行一周安全提醒,学校利用周一升旗活动时间,小结安全工作,强调安全事项。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通过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3、根据季节的不同对有关安全情况进行重点教育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交通安全、饮食卫生等要常抓不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校舍及各项设施检查
房屋检查严格执行中心校规定的安全检查制度,正常情况下每学期检查三次,开学初和5月中旬已检查了两次,(重点检查:房屋基础、主体结构、屋架结构等重要部位,做到检查细致,不留死角;检查结果及时上报学校。)加强校园内校舍的经常性安全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维修解决,确保安全。
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和各线领导经常性检查各层,各部门设施的安全使用和防范工作,做到时时警惕,每次使用重视,每月自我检查,保证校内设施的正常安全使用。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立即处置,扫除一切有碍学校教育的不安全因素。
用电、防火检查
(1)、加强学校各种电器的保管、检修、使用,发现线路老化裸露,插座、插头有安全隐患,在及时上报的同时,由学校总务处安排人员立即解决。
(2)、学校禁止使用电炉子、电暖器、电大壶、电褥子等电器,如发现一定严肃处理,出现不良后果,责任自负。
(3)、师生要养成随手关闭开关、拔掉电源的好习惯。严禁超负荷用电。
(4)、教学设备及设施,执行谁主管或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如发生安全事故,将视情节追究责任人、当事人的责任。
(5)、学校的灭火器材要放在指定地点(图书室前、远程教室、微机室等处),有关教师必须了解灭火器的原理及使用。
交通安全
(1)、加强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师生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在路上靠右行走(行驶),不在路上追逐打闹,不做有碍交通安全的活动。
(2)、学年初,班主任和学校签订安全责任书,学校向家长发放安全通知书,把到校、离校的准确时间告知家长,以便家长及时接送孩子。做到家长、学校来共同教育学生,防止事故发生。
(3)、各班实行路队制放学,班主任必须把学生送出校外。
(4)、骑自行车的师生要做到铃、闸、锁齐全有效,勤维修保护车辆,保证车的状况良好,否则,不准骑。学校严禁不满12周岁的学生骑车上下学,不许骑车带人。对骑自行车的学生要登记造册,做到心中有数,并与其家长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责任。严禁在校园内骑车。
校园安全
(1)、严禁陌生人进入校园,发现可疑人或有扰乱教育教学秩序的要及时制止,或与上级联系,打110报警。
(2)、加强校园周边的综合治理工作,严禁校门口摆摊、堆杂物,严禁远离校园的小商小贩向学生出售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及有危险的物品,严禁在校园周围有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的活动。
(3)做好与缺勤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工作,对未按时到校的学生教师必须在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消除一切因教师工作疏漏而造成的学生安全隐患及事故。
(4)、教师上课前必须填写好班级日志,发现问题及时与班主任联系。
(5)、上课期间所有教师必须与学生在一起不能离岗。
(6)、学生课间活动,上、下操都有值勤教师和学生在楼梯处值班以免发生拥挤踩塌事件。
(7)、学生因生病中间离校必须由家长接送,并由班主任和家长签订出门条交门卫后方可离校。
(8)严禁学生将管制刀具、有危险的玩具、物品带进校园。
(9)、所有学生必须在4:55之前离校,教师不准在静校后留任和学生,一、二年级必须集体离校。
(10)、学生上、放学时间门口每天都有两名领导值班,教师放学必须把学生送到校外。
(11)、所有领导必须在学生全体离校后对学校门窗检查无问题后方可离校。
加强学校教学安全
(1)、上课时间教师必须提前两分钟到岗,严禁教师中途离岗。
(2)、严禁教师把不良情绪带入课堂,严禁教师在课堂上发泄情绪乱扔东西,以防伤着学生。
(3)、科学课上有危险的演示实验必须到实验室去上,同时注意学生的人身安全。
(4)、体育课教师要及时检查设施,预防不安全隐患,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5)、微机教师上课前后、电教员(包括有用电器活动的组织者)在每次活动前后都要认真检查电源、线路、电器等是否正常,保证安全使用
加强校内外活动安全教育
(1)、加强学习,严禁教师出现体罚或变相体罚现象。
(2)、学生在校的活动,谁组织谁负责,谁的课谁负责;课间活动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一定要加强教育;倘若由于教师的失职、体罚或变相体罚及课堂打架等出现的伤害事件,由任课教师负责。
(3)、室外活动课(体育、美术写生等)教师一定要注意安全,教师如不能坚守岗位、尽职尽责或因器材管理、活动要求不当引发的事件,由任课教师负责。
(4)、负责维持管理学生在校和骑车回家秩序的教师,要尽职尽责。
卫生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关于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做好学校的卫生工作。
(2)、执行每天的文明岗检查制度,对学生的着装、个人卫生等进行严格的检查。
(3)、坚持每两周校园一次消毒、每周一次大扫除,每天早晚清扫室内外卫生,保持校园的优美环境。
(4)、我们对食堂及食品来源来格把关必须有卫生许可证和检疫证的商场或商店购买食物,保证进货渠道的安全性,餐具要定期消毒;做好师生的饮食管理和检查,必须保持饮食的清洁卫生。班主任教师时刻要求学生严禁向无证摊点购买零食,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其他方面工作
(1)、值班教师要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出现问题及时汇报。
(2)、冬季期间,严禁学生触摸暖气片及阀门以防烫伤。
(3)、积极稳妥的做好热门话题、易发生的问题等敏感问题的预防工作,严防出现上告、上访事件。
(4)学校把校园治安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工作计划,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会议精神。
(5)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学校周边地区治安秩序整治力度,校园周边规定范围内无网吧、电子游戏室、录像厅、歌舞厅、音像书刊点校门口出入秩序良好。
总之,学校在安全工作上引起了高度重视,广大师生对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知晓率和参与率高。校园政治稳定,从未发生群体上访和个人上访等事件。校园治安稳定无任何事故发生。学校校风、学风良好,校园环境整洁优美,秩序良好,师生对校园安全满意度高。学校的安全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我们将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方法,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把学校的安全工作做得更好。
学校安全风险工作自查报告
“安全大于天,生命重如山”这是我校从领导到老师的一条坚定信念。学校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坚信师生安全事关稳定大局、责任重于泰山。根据我市转发《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全省学校百日安全大检查的通知》精神,我校开展了办公室、寝室、教室、食堂以及教学设备设施等全面性的安全工作大检查。进一步贯彻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现将我校自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学校在接到《紧急通知》后,立即召开了校委会安全工作专项会议,明确了任务、责任,进行了细致的分工,筹划了学校下一步安全工作的打算。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了安全工作紧急会议,会上,张校长认真传达了会议精神,并结合我校的实际,讲了我们学校当前安全工作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严格的安全工作要求,提出了“安全大于天,生命重如山”的工作口号,要求大家充分认识“安全高于一切”的思想,指出了安全工作要深入人心,到岗尽责,安全工作不能有丝毫放松,学校要形成校园安全人人有责,大家时时想安全,处处抓安全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学校有安全管理工作组织机构,工作踏实。
我校一直十分重视安全工作,长期以来形成了校领导班子总揽全局、统一协调,各部门参与、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形成了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按照教育局对学校安全工作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并与学校各部门、班主任签订了《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责任人的职责,加大了对各部门及全体教师的安全工作的检查力度,不断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后勤管理、教师队伍管理及各项活动管理,并实行了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
三、认真检查,督促整改
(一)根据通知精神,近日学校及时组织相关人员,按照通知要求的检查内容对学校涉及安全的各个方面进行自查。
1.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及落实方面自查
制度是落实的保证,我校力求做到完善规章,明确岗位,职责分明,严肃纪律,责任到人。制订并不断完善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多项应急预案,建立了安全工作档案。学校实行了领导、教师值班制度,制定了学校安全检查督导制度,通过建章立制使学校安全教育活动制度化。
2.门卫管理方面自查
我校有详细的门卫值班管理制度,有专业人员进行24小时不间断门卫值班,对来校人员、车辆进行出入登记,落实良好;有完善的巡逻制度及专业的足额的保安人员,统一配备了服装,警用器械,在校园内重点进行夜间巡逻;从周一到周日,天天有校级领导带班,中层领导值班,在学生就餐及入寝等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重点时间段进行值班。有力的保障了校园内全天候无安全事故发生。
3.学校周边安全情况自查
我校周边不存在网吧,报刊点,非法小卖部等能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的场所,学校周边安全状况良好。
4.学生乘车安全管理情况自查
我校不存在校车现象,同时定期组织开展以交通安全、乘车安全为主题的班会,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安全乘车,平安返家。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针对我校校区较大的实际情况,整个西侧没有围墙,下一步要继续加强校园安全巡逻,夜间护校等方面工作。再接再厉地保持校园零安全事故的记录。
2.我校北大门紧邻公路,学生上下学人员较多,存在交通隐患。学校加强安全教育同时,及时与交警部门联系,寻找解决办法。
总的说来,学校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教师对安全工作重视程度较高,安全教育进行得比较扎实,安全措施也比较到位,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努力,力求把安全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太平联小
2017.3
学校安全风险工作自查报告
一、安全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强化自查、自管力度,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按各自分工负责好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强化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如《安全教育制度》、《校舍及财务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安全工作报告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管理人,使具体行为人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操作,对存有不安全隐患的地方要求专人控管,做好预防工作。务必做到严格管理,加强监督,坚决杜绝危害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政教处和值周领导对每天的工作认真做好记录,如安全巡逻记录、消防安全记录、来客登记单、值班记录等,保存了第一手资料;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学校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与直接责任人层层签订了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分部门、分处室管理好自己的人和物,形成了“安全工作四级管理体系”,明确了职责分工,强化监督、管理力度,明确责任,层层把关。
二、对学生安全教育情况。
开学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和自救自护常识的培训,让每一位学生都掌握一定的安全自救自护知识;日常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出黑板报、班主任主题班会等形式,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渗透;学校还制定了相关制度来保障学生安全工作的落实。校长和班主任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班主任和学生及学生家长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学校与社会密切联系,班主任和家长密切配合,层层把关,切实保障每个学生的人身安全。另外,班主任间周上一节安全教育课,有教材,有计划,有备课,有作业。
三、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情况。
为了进一步健全学安全保卫制度,使学校治安得以强有力的保障,我们加强了与镇派出所的警民共建工作,使得学校周边200米以内无游戏室、台球室,网吧。
四、安全检查情况
1、用电方面的安全检查
主要对学校内宿舍、教室、图书室、实验室、及校园的一切用电设施进行检查,查电线有无裸露,有无私拉乱接;各配电箱是否上锁;电源是否完好。通过检查,发现用电设施安全正常。
2、对学校建筑物、及生活设施进行安全检查
在设施安全检查进程中,对学校建筑物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检查是否有危墙以及其它安全隐患等现象存在。同时,定期对各类设施进行检查,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3、对消防设施的安全检查
为了加强本校消防工作及消防器材的管理,保护公共财产和广大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学校贯彻“预防为主、防范结合“方针,对消防器材进行定期检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检查结果:实验室、教学楼消防灭火器正常。
4、加强防盗设施检查
为了确保我校财产安全,为此,在安全检查进程中加强了防盗设施的检查力度,通过检查,未发现有安全隐患。
5、加强门卫登记制度和值班制度
来校人员必须登记后,方可进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门卫轮流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各处室配备干事值班,并写好值班记录。
太平联小
2018.3
第五篇:学生会发展的“四个转型”预判
学生会发展的“四个转型”预判
—留给学生会的思考题
题记:念大学的时候,我在学生会待了三年。工作后,我已经连续指导了六届院学生会和三届校学生会的工作。这十几年的经历给了我一个预感——学生会必须转型,否则将失去其组织先进性和存在必要性。放眼校园外,近几年国家层面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民间层面的“自媒体”“自组织”兴起,以及由此带来的民众(含学生)信息获取及交互方式、价值判断及心理认同机制等的变革,应该说是校园内的学生会组织急需转型的社会大背景。
第一个转型:在价值观念上,由“物品供给”向“商品消费”转型
这里的价值观念是指工作价值观,即判断学生会的工作是否有价值的基本观点。以前包括现今的某些领域,学生会的工作价值观基本上是“供给”观念。即,我搞什么,就组织和动员同学们参加什么或落实什么。还往往以行政命令和任务摊派的形式剥夺了学生的选择权。
其实,我觉得,对于学生会组织的活动(不含某些必须的日常管理工作),学生有选择参加与不参加的权利,也有选择参加A活动还是参加B活动的权利。这并不是搞无政府主义,听之任之,而是学生会要将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锁定为“满足学生需求”,同学们需要什么我就搞什么(当然,要处理好“迎合”和“引导”的关系,限于篇幅,不予展开)。并且不遗余力地提供优质的活动项目,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参加,绝非通过强迫,或带有半强制性的动员组织学生被动参加。提供的不再是没有市场评价的“物品”,而是须经市场检验的“商品”,重视学生的消费需求,而不是仅仅立足于自身的供给习惯和供给能力。如果哪一天,我指导下的学生会主席能够胸有成竹地对我说“凡是学生会组织的活动都不分任务、不派指标,大家自主选择、自由竞争、优胜劣汰”。那么,价值观念的转型才算有实质性的进展。与此同时,与之配套的工作方法的转变和技术平台的构建也急需提上日程。
第二个转型:在关注对象上,由“精英”向“草根”转型
目前,学生会组织的活动、竞赛或日常评比,都是将优质资源和公共平台向“学生精英”倾斜。这里的“精英”并非一个特定的学生层级,而是指在科技、艺术、体育、社交等方面或某方面处于相对优势的那一部分学生个体。搞个活动,在前台展示的是“精英”;搞个竞赛,上台领奖的是“精英”;搞个评比,文件表彰的是“精英”„„
在一个以“人的自由发展”为终极追求的社会里,谁愿意被忽略呢?当社会发展到民众的自我意识普遍觉醒的时候,“精英”导向就应当让位于“草根”导向。这并不是说学生会今后搞活动不展示高水平了,也不是说今后竞赛不评一二三等奖了,更不是说不搞创先争优了,而是要更加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将“草根”培养成“精英”而不仅仅是从“草根”中选拔“精英”。要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有机会发现和培植自己的优势,都有机会成为某个领域的“精英”。比如每项竞赛前是否可以组织相关培训。
二是要特别注意“精英”对“草根”的反哺。比如搞了礼仪大赛,形象气质谈吐人缘俱佳的“女神”就那么几个,但不代表广大青年女大学生不追求“美”了。所以,是否可以考虑请礼仪大赛的冠军亚军们再加强一下,给有需求的女同学们开设“礼仪课堂”或“淑女沙龙”。
近年来电视上各种选秀节目持续火爆的一个原因就是关注到了“草根”需求。通过海选让“草根”参与,通过训练营让“草根”蜕变,通过PK赛让“精英”展示,通过嘉宾点评提高广大“草根”观众的欣赏水平,最后雅俗共赏。这是个很好的案例。
第三个转型:在工作体系上,由“横向拓宽”向“纵向钻深”转型
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学生会的工作框架已经基本上完善了,只要根据新形势新要求调整工作重点和方式就行。也就是说工作幅度基本固定。而且,根据近些年的新动向,学生会的工作幅度较以往正在缩小。比如:为了加强社团的管理,全国学联系统于2002年起普遍成立了“学生社团联合会”专门管社团。为了加强宣传和利用媒体,很多高校纷纷成立了专门的“新闻中心”“传媒中心”或“网政中心”,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和湘潭大学都已经有了专门的学生媒体机构。为了加强学生科技创新,985和211的高校基本上成立了“科技协会”或“科技联合会”。为了拓展青年志愿者活动,一些高校成立了专门的“公益联盟”或“青年志愿者联盟”。不难看出,从“学生会”组织中独立出去的机构往往是已经成体系的优质资源。
因此,在这种趋势下,继续拓宽工作幅度不仅空间有限而且意义不大,这无疑给学生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和考验。既然如此,何不另辟蹊径?对现有工作体系的“精耕细作”,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是必然选择而且势在必行!比如弄一台晚会,事先可以利用公共媒体平台征集主题口号、征集舞台设计方案、了解观众审美情趣、推荐主持人、推荐节目、拍摄预告片,阶段性爆料后台花絮等等。晚会演出过程中可以网络全程直播,有条件就视频直播,条件暂时不允许就图片加文字微博直播。晚会后期可以将晚会录像剪辑制作特效处理后通过网络分享,组织最受欢迎节目评选,邀请主创团队作客广播或微访谈爆料背后的有趣故事等等。这样无疑大大延伸了工作和活动的兴奋点、影响线和辐射面,对于提高活动品质和塑造学生会形象大有裨益。而且,只要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要做到并不难。
以上三个转型,应该说都是思想、观念、制度、设计层面的,具体要实现,还需要有执行层面的配套转型。那就重点研究研究第四个转型。
第四个转型:在实施渠道上,由“科层制”向“扁平化”转型
“科层制”是一个政治学概念,又称理性官僚制或官僚制。他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到现在为止,不论是政府(第一部门)、企业(第二部门)还是NGO(非政府组织,也称第三部门)的管理体系基本上没有脱离科层制的框架,但已经出现了一些现代化的改良。对科层制的各种改良思路和实践中,最有代表性的即“扁平化”。
之所以叫“扁平化”,是因为科层制的几何模型是一个“金字塔”,处于顶层的人最少,越往基层人越多,信息基本上以文件、会议等形式向下逐级传递。其改良方式一般为减少层级,这就大大扩大了高层的管理幅度。假想从“金字塔”的中段往两边拉伸,那不就是将“金字塔”拉扁了吗?所以“扁平化”的表述很形象。顺便拓展一下,“扁平化”的几何模型是“梨”型和“橄榄”型,这也是很好想象和理解的。如今社会治理领域很流行的“培植中产阶级”“壮大中产阶级”“促进非营利组织发展”“公共服务外包和特许经营”等观点和措施就是“扁平化”理论的具体应用。
最早将“扁平化管理”思想付诸实践的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1981年,韦尔奇就任通用公司首席执行官时,通用电气公司从董事长到现场管理员之间的管理层数目,多达24~26 层。韦尔奇上任后,顶住压力,通过采取“无边界行动”、“零管理层”等管理措施,使公司管理层级数锐减至5-6层,彻底瓦解了自20世纪60年代就深植于组织内部的官僚系统,不但节省了大笔开支,更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幅提高。1981年,也就是韦尔奇成为通用电气(GE)的CEO的头一年,该公司收入大约为268亿美元,而2000年则将近1300亿美元;当年,韦尔奇接管通用电气时,公司市值大约为140亿美元,而今天市值已高达4900亿美元。
对“科层制”和“扁平化”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到百度上搜索自学,对韦尔奇的扁平化管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买一本《杰克韦尔奇自传》慢慢看。讲了一堆看似不着边际的话,主要是想告诉大家,“扁平化”是大势所趋,代表着社会发展向前进的脚步。我们学生会组织也应该顺应历史潮流勇敢地破除“金字塔”机制,尽快实现“扁平化”,坚决不当“科层制”和“官僚制”的遗老遗少和顽固卫道者。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一是充分认识到学生会不能固守“科层制”。
维系科层制的一大基础就是权力的向上集中,这种权力的来源主要是资源分配权、信息控制权和工作评价权。反观我们的学生会系统,校学生具备这三种权力吗?(好好想一想再往下看)答案是:不具备!而且是“越来越不具备”!学生会有多少资源?没有资源何谈资源分配权?学生会掌握了信息发声筒或传播线吗?显然没有,现在网络和微博上什么信息没有?那何谈信息控制权?下一级学生会组织的工作业绩完全由上一级学生会组织评价吗?这种评价在多大程度上能影响下一级学生会组织下阶段的行为选择?显然也不是这么回事。所以,学生会搞“科层制”的基础原本就先天不足,顶多是个“虚胖子”。校学生会地位多高,校学生会干部多了不起这些认识来源于“思维定势”或“认知惯性”,本是镜中花、水中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旦卸任,离开这个圈子,就“神马都是浮云”了!说不定你寝室睡在你上铺的兄弟都记不得你在学生会工作过,毕业后更加如此。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科层制”给了你错觉,你被学生会这先天不足的“科层制”戏弄了。如果还不觉悟,那就是被“愚弄”了。
二是大力发展校园媒体,畅通信息渠道,为“扁平化”提供技术支持。
以上讲了学生会“没有什么权力”,但这并不是说“扁平化”不需要权力,恰恰相反,扁平化需要更多实际的权力(科层制体系中学生会的权力是虚的,来源于校方的树立和同学们的思维定势,并没有实在的基础)。抓这个实际的权力就从“信息控制权”抓起吧。如今,自媒体方兴未艾而且风起云涌。官方尚未公布的消息早早的就通过网络传播了。民间的“人肉搜索”似乎比政府的“新闻发布会”更受民众信任。在这种环境里,谁掌握了传播武器和事实真相就能占领舆论制高点,就能一呼百应。这就是信息控制带来的“实际权力”。所以,学生会必须建立一个信息准确、丰富且传播便捷、迅速的校园媒体体系,来替代原来的各种上传下达、工作会议和红头文件。这样一个公共媒体平台搭建好并被同学们广为认可之后,“扁平化”的技术条件就成熟了。学生会就可以脱离“科层制”,不需要层层布置传达就可以广而告之了。前不久招生宣传协会搞了一个校园摄影大赛,完全通过微博和论坛宣传的,一共收到了600多幅作品,而且质量都很高。这就说明离开“科层制”,工作也可以干得很出色。
三是革新管理体制,在学生会体系内部(含校学生会、院学生会和各班委会),从“过程监控”转变为“目标考核”。
掌握了公共媒体平台,将各项工作信息广而告之之后,将落实效果完全寄托于受众的主观自觉,这显然还是不够的。这样也就丢掉了学生会组织的组织优势和动员优势。大家可能会纳闷:怎么组织动员呢?开会强调、分配指标、甚至搞摊派,那不又回到“科层制”的老路上去了吗?这不前后矛盾吗?请耐心往下读。以往的组织动员往往是“一事一组织”“专门搞动员”。比如搞个征文比赛,相关干部来开个会,强调至少要交多少篇,文科学院还要交得更多,这叫“强制”或“显规则”。或者声明“本次比赛设置优秀组织奖,上交征文的数量是评选优秀组织奖的重要依据”,这叫“半强制”或“潜规则”。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什么呢?那就是信息进过层层传达之后失真了。失真路径可能如下:“至少要交多少篇”——“要交多少篇”——“只要交多少篇就够了”——“上面规定了只能交多少篇”——“既然任务不多,那就张三李四王五你们三个文学青年每人交一篇算了”。于是,活动成了任务,倡导大家参加成了强迫少数人参加,给基层同学们的感受就是“彻头彻尾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以上这种组织动员方式叫做“过程监控”,即每一单项工作(活动)都要求下属各单位(如各院学生会)无差别地执行。什么叫“目标考核”呢?那就是给下属各单位(如各院学生会)定一个综合工作目标,各单项工作只是目标评价的指标之一,且权重程度略有不同。校学生会只做最后的综合评价,不就某一单项工作做专题评价。各院学生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工作重心,自身有优势的项目多投入,自身处劣势的项目简投入甚至不投入。集中优势兵力和优质资源实现工作目标,即“田忌赛马法则”。这无疑有利于激发院学生会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形成学院学生会的工作特色,有利于各学院学生会的差异化发展。如此这般,目标考核才会具有真正意义。试想一下,在“过程监控”思路下的考核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者的“指标分配”而非参与者的“自觉努力”,顶多考核一下工作态度和材料质量等“程序和形式”层面的东西。只有在“目标考核”思路下才能比较出工作质量、能力水平等“内容和价值”层面的东西。
要真正实现“扁平化”,以上三个方面需同时推进、相互联动、缺一不可。由此看来,我们任重道远。
作者按:毛主席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了”。我希望,学生会的全体同学能将思想统一到“四个转型”的共识上来。马上放寒假了,希望大家利用假期加强冥思,结合自身岗位认真理解以上四个转变的内容,以四个转型为指导进一步明确下阶段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