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司法会计实务中几个问题探析(5篇模版)

时间:2019-05-13 22:46: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毕业论文:司法会计实务中几个问题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毕业论文:司法会计实务中几个问题探析》。

第一篇:毕业论文:司法会计实务中几个问题探析

司法会计实务中几个问题探析

湖南方兴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湖南方兴会计师事务所 田晓明

本文发表于《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 10

【摘要】:由于司法会计相关的专业标准尚未形成,实务中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和操作不统一,影响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执业风险。笔者将日常接触的9个问题进行了比较,以期得到恰当运用。

【关键词】: 司法会计问题探析

我们在办理司法鉴定业务过程中经常涉及到如下几个问题,由于缺乏完善的专业标准体系,有时认识模糊,未能恰当处理。笔者结合自己的鉴定实践,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了一些启示,供同行参考。

一、委派与委托

在接受司法鉴定业务委托时,委托者通常是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这些机关基本是以开出委派书或聘请书的形式聘请司法鉴定机构或鉴定人,该委派书的内容比较简单,一般只包括鉴定事项和委派文号,未涉及诸多通过协商才能确定的内容,不能满足委托事项的需要。为了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司法鉴定机构在接受司法鉴定业务委托时,不能仅以该委派书的内容来接受鉴定,还应与这些机关另行签订一份适合委托事项要求的业务委托书,该委托书应载明委托人的名称或者姓名、拟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的名称、委托鉴定的事项、鉴定的范围、限制条件、报告的交付时间、数量和用途、资料的提供和责任、收费数额与收款方式、双方违约责任等内容,否则,司法会计鉴定人在办理鉴定业务时,会由于诸多不确定因素,在调整鉴定目标或鉴定思路时,增加难以预料的费用和时间,使委托双方产生分歧,增加鉴定业务风险。因此,委派书不能替代委托书来使用。

二、文字表述与图表表述

司法会计鉴定报告的表述方式不象审计等其他报告有比较成熟的规范的格式和范本可

套用,由于鉴定业务类型复杂,鉴定目标多样,其报告的繁简是否恰当、清晰地表达鉴定人观点,是否容易被报告使用者所理解,既与案件的复杂程度密不可分,还与报告的表述方式有很大关系。有的案件虽然看起来很复杂,如时间跨度达几年甚至十几年,相同事项反复出现或内部关系盘根错节,用文字表述可能会相当费力,但如果通过比较分析,抓住其中的共同特征,以图表的形式表述出来,可使一些重复的大量的复杂的事项简单化,更加清晰明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图表的制作应根据案件的需要,合理设计相关内容,重在对一些具有相同特性的事项进行恰当归类,在表格中设计出相关栏目集中予以反映,会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文字叙述。图表的风格最好能够统一,图表较多时最好以索引查阅方式将图表装订成册,并和报告的中的文字表述保持一致。

三、“热处理”与“冷处理”

“热处理”与“冷处理”是在审阅案卷和报告过程中应考虑的二个技巧问题,即在审阅案卷过程时要“热”,在报告形成过程中要“冷”。所谓“热处理”,是指在审阅案卷时,要及时确定鉴定思路和方法;及时记录或标注案卷中的关健内容;及时找到案件的当事人或知情人了解案件过程;如民事纠纷案件中,在具体事项定性前事先要及时确定好处理原则。所谓“冷处理”,是指对写好的鉴定报告不要急于发出,若时间允许的话,最好摆上一段时间。这是鉴定业务性质决定的,因为,需要鉴定的事项一般是比较专业或不易被人们所认识,问题通常比较复杂,有些问题可能由于条件的限制,考虑并不一定成熟,有一个认识过程,特别是需要定性鉴定的业务,更要深思熟虑;有些问题可能是报告叙述中未能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需要对文字进行修改整理;有些问题可能是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被忽视了等等,由于鉴定事项的类型复杂多样,加上目前缺乏成熟适用的标准式的报告范本,因此,鉴定报告的写作需要鉴定人根据委托人和行业已有的规定,结合具体情况作恰当表述。总之,要尽量把问题考虑成熟些再发报告。有时为了赶速度把报告急于发出,往往容易出错或为考虑不成熟而感到后悔,为此,“冷处理”尤显得必要。

四、通用数据与专用数据

在获取鉴定证据和接受委托时,对鉴定目标与获取证明数据之间的难易程度以及鉴定目标与现有证明数据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分析,是判断和评价所接受委托业务工作量时应考虑的问题。财务会计核算报表、账本和会计处理所记载的内容,一般是通用数据。委托鉴定事项需要获取和使用的相关数据为专用数据。如财务会计报表的年度利润是通用数据,而某项鉴定业务要求确定某旬的利润数据则是一个专用数据。司法鉴定业务实质上是将通用数据,通过分析和符合规定的整理变成司法鉴定报告上的专用数据。通用数据与专用数据两者的关联程度高低,是测算鉴定业务鉴定成本,洽谈委托收费和要求委托方履行何种义务时应考虑的重要依据。关联程度越高,鉴定工作量越少,则鉴定成本越低,反之,则越高。

五、侦查与卷查

鉴定机构接受委托主要是卷查,即根据司法部门或委托方提供的案卷了解案情并获取相关证据,但有时也受托参与案件的侦查。卷查和侦查在证据收集的工作量上有很大差异,侦查需要直接收集并整理证据,其证据的收集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卷查则不同,一般是依据委托人提供的现有证据通过专业判断,来作出或不作出鉴定结论,因此,案卷整理是其基础,在案卷整理时对接受的案卷应按序编号装订成册,此项工作一般是由委托方负责,但有时由于各种原因,在受委时往往委托方有时对相关的资料未能进行整理,或无法按照司法鉴定机构的需要进行装订,这时,受托的鉴定机构应提醒委托方对提交的资料及时归类整理,整理可以根据案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业务性质或重要性等方式进行归类,目的是要有利于鉴定工作的进行,如果委托方涉及到个人,可建议该个人另找相关的代理人办理,否则,司法鉴定机构要考虑未整理的资料对受托的鉴定业务带来成本和执业风险的影响。

六、解释与质证

鉴定报告出具之后,根据需要鉴定人可能要向委托人或相关利益人对鉴定报告相关内容进行解释或说明,这种解释或说明如果是在法庭上就表现为一个质证过程,构成了案件的证明材料。如果需要说明的内容或事项是在鉴定报告出具后不久,鉴定人对案情和鉴定事项可能会比较熟悉和清晰;但如果涉及的内容是久托不决的纠纷,或是在报告出具后若干年后,委托人要求鉴定人出庭质证时,鉴定人可能对经办的业务早已遗忘,需要重新查阅原来的资料,这时,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往往会很多,如果在接受委托时对此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清,就会给鉴定人增加不必要的成本。遇到这种陈年旧事,久拖不决的案件,鉴定人在质证时,要作好充分准备,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不要节外生枝,要简明扼要,做到专业问题通俗化,复杂问题简单化。

七、标准与事实

司法鉴定的公证性在于鉴定结论遵循的专业标准和事实依据。但当标准和事实同时存在且并不一致时,标准应该让位于事实。标准可分为专业标准和法律标准,如会计上的经营损益计量标准与法律上一些特定的盈亏标准是有差异的。会计上经营损益的计量标准有多种基础可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计量结果,法律上的盈亏要视具体案件而定,民事合同纠纷中经常涉及的盈亏一般是以现金流计算为基础的;在证据方面,会计处理依据与法律认定依据也存在差异,前者强调的合法合规,后者强调的是行为事实。例如,某企业按规定应按实际成本结转产品销售成本,却错误地以计划成本进行了结转,对该企业的决策者依据了这一错误处理结果而做出的错误决策,是承担该决策错误责任,还是承担会计责任,就要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我们在作专业鉴定时,应当基于当时的条件,模拟该条件下产生的结果,而不能直接以专业标准来作分析结论,这种鉴定方法笔者简称为条件还原法。

八、主体报告与技术报告

对涉及鉴定内容多,技术过程复杂的鉴定业务,应单独出具一份技术报告。主体报告主要交待鉴定的基本内容,如委托事项、案件事由、鉴定结论等,而技术报告是对主体报告的补充,主要对鉴定的依据和计算过程进行详细交待和说明。目前的由于相关鉴定业务的报告准则尚未出台,对技术报告未有统一要求,是否出具或向报告使用人提供由鉴定人自行决定,出具技术报告有如下好处:一是可以便于报告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报告的结论,二是可以了解鉴定人的专业能力以及是否客观公正执业。一份高质量的鉴定报告,可以通过技术报告反映出来。三是可以帮助鉴定人及其鉴定机构更好地参与法庭质证。鉴定报告完成之后由于各种原因有时可能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开庭审理,此时,鉴定人对所鉴定的事项可能早已淡忘,对鉴定当时的思路和关键问题需要重新疏理,特别是经办人员已离开鉴定机构,其他人员接替该鉴定业务的质证时,如有一份技术报告可以帮助鉴定人尽快进入角色。

九、重要性与明晰性

会计鉴定要求执业严谨,报告数据尽可能详细、明晰,但并不是对所有的内容都必须面面俱到,恰当处理重要性和明晰性的关系,可以提高鉴定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执业风险。判断一项内容是否重要取决于于该事项的性质和数量二个方面,刑事案件强调的主要是案件的性质,民事纠纷强调的是案件的数量,二者关注的重点有所差异,因此,应根据具体案件所鉴定目标的关联性和影响程度来确定某事项的重要性并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如果法律对涉案的相关内容制定有具体数量标准则为我们判断其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基础。

参考文献:[1]、田晓明司法会计的鉴定方式及其运用审计月刊 1996.11

[2]、司法鉴定程序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 第107号

第二篇:毕业论文:司法会计的鉴定方式及其运用

司法会计的鉴定方式及其运用湖南方兴会计师事务所田晓明本文发表于《审计月刊》2006.11期

司法会计鉴定是指在涉及财务会计案件的调查审理中为了查明案情或确认某一事项聘请司法会计鉴定人,对案件或事项中涉及的财务会计问题进行鉴别和判定,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司法会计这种“鉴别”和“判定”活动,是以侦查机关、审判机关或相关方面(委托人)提供的与案件有关的会计核算资料和经济活动的记录为基础,通过司法会计鉴定人运用恰当的鉴定方式进行,鉴定方式运用恰当与否对鉴定过程和鉴定结论会产生重要影响。

一、几种常见的司法会计鉴定方式

1、设定方式。指对没有或无法实现的事项,通过假设或模拟事物各因素作用的过程,从而得出该事项的必然结果。如对一项停电损失的赔偿鉴定,在计算未实现收益这一间接损失时,就需要进行多项假设:假设提交鉴定的会计资料不存在无法识别的瑕疵;假设停电期间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与正常时一样;假设生产的产品仍然能够正常销售,利润能够正常实现等。运用设定方式尽管不象其他实物证据客观,但不会对鉴定的证明作用造成实质性影响:①设定方式是以相应的公认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作保障,如上述收益是由专业人员按照会计核算原理和会计准则规定得出的结果,其形成的鉴定结论具有科学性;②设定是认识事物和科学研究的基础;③会计鉴定的证明作用本身具有相对性。会计鉴定只是对与会计处理的相关方面做出的“鉴别”和“判定”,会计鉴定人无法对专业外或未能识别的错误进行判别。如受检材料本身存在瑕疵,鉴定人未能识别时,鉴定时只能设定这一瑕疵不存在。④有时由于某些重要限制,通过设定只能以一种会计分析意见书的形式提出,但会计分析意见书与会计鉴定报告和会计检验报告都是司法会计鉴定的工作成果,具有不同的证明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司法会计鉴定业务需要运用设定的情形较多,如损失赔偿的计量;价值估算鉴定;盈利预测等。这些鉴定如果没有对有关事项作必要的假设就无法得出最后的结果。设定的内容包括:参数设定、经济环境设定、币值不变设定、甚至包括适当的时间、地点和人员设定等。

2、议定方式。议定方式是司法会计鉴定过程中,委托人或当事人之间就解决争议相关的方面达成的处理意见,并在委托人或协议的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效力。它可以用来共同确定鉴定中必须采用的但事先未明确的某一些因素或因素值。如在一些规模很小的组织或单位的“利润”分成鉴定中,由于各当事人因专业等方面的限制,原协议书对利润的核算基础未予限定,“利润”一词在不同的人眼中可能各有不同的解释,有的可能理解为以现金为基础核算的所得,有些人可能认为是权责发生制条件下的利润(二者尽管理论上最终一致,但在某个时间段如中的某个月份,却存在差异),甚至可能还有人认为是经营利润,对此,鉴定之前在当事人之间必须形成一致的看法;又如,在债权债务纠纷鉴定中,合同中只有“参照同期银行利率计算利息 ”的约定,并未明确是同期存款利率还是贷款利率,虽然合同双方均有过错,鉴定人可以选定一种比较折衷的方法确定,但如果原协议双方对此能相互调解,共同认定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比率,鉴定人应予采用。此时,议定是当事人对原协议进行解释或补充,如果能够明确表达各方的真实意愿,鉴定才有基础。

议定作为司法会计鉴定的一种方式出现,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和依据:

①议定方式的法理性分析。首先采用议定方式解决各方纠纷符合立法精神。我国民法上除已经由实体成文法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之外,大量具体特定的权利义务需在主体之间通过当事人之间的自由合意而成,这种约定能够体现约定双方的真实意愿,即使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一般性规定,但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的规定以及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其他无效情形,都是有效而受司法保护的,司法会计鉴定应予以采用。其次,已颁布的会计准则等专业标准有一定的灵活性,并赋予了会计主体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方面的诸多选择权,在某种情况下,为纠纷当事人可约性提供了空间,除某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需要鉴定人员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自主做出选择外,一般性的问题,纠纷双方如能充分协调达成一致,既可以加快鉴定进程,又可以降低鉴定风险。如对一项以前没有实施折旧政策的单位进行利润确认,该单位适用的财务制度中规定的房屋折旧年限为35至45年。具体年限该单位应确定却一直未确定,但鉴定

时必须确定,如果当事人有权或被授权可以协商确定,就为鉴定排除了一大障碍。类似情况还有坏账计提、存货计价方法选择等。

②议定方式的适用性。一是其调整作用。能对当事人事先约定的但不符合有关规定或不切实际的条件做出修正和变更,使会计鉴定不受事先不恰当内容的影响。二是其简化作用。主要表现在 “排除和限定”的使用。所谓“排除和限定”是指通过约定对鉴定目标不相关或尽管相关但可以舍弃的内容,排除在鉴定事项之外,并在报告中出具限定性结论。如对任期三年的某有限公司董事长是否侵占公司财产的鉴定,该公司在某一段时间由于存在管理方面的原因,会计资料已经被严重“扭曲”且无法复原,经当事人(如股东)各方议定对该因素的影响视为正常,不纳入鉴定之内,并以协议方式确定下来。这样既可简化鉴定工作量,减少分歧,又可避免因非重要性问题影响鉴定的总体结论。三是适用于司法会计鉴定的全过程。如在司法会计鉴定前,通过议定对不确定事项进行明确;在鉴定过程中,通过协议约定对有关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鉴定结束时可对鉴定结论进行调整或确认等,这样可以增强鉴定结论的说服力,防范鉴定风险。

3、选定方式。是指法律法规或协议书中规定不具体,存在多个备选因素或因素值需通过鉴定人员进行分析比较,从中选出最适当的因素或因素值进行鉴定。主要表现在对某些参数和方法的选用上。如对一项只涉及20天左右时间的短期事项的鉴定业务,如果发生大额偶然性收入和不均匀费用,其分摊计算基数有全年数或当月数可选择(尽管《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规定,除了在会计末允许计提或递延之外,都应当在发生时确认和计量,但作为司法会计鉴定是否都可适用和合理,值得研究);如果涉及历史数据,有近期或前若干期可选择;如果要计算平均数,有算术平均数或加权平均数可选择等。不同的选择结果会得出不一样的鉴定结论,因此,需要鉴定人员根据鉴定业务的具体情况进行职业判断。

4、推定方式。是指依照经验法则,从已知的基础事实推断未知的事实存在。推定一般分为法律推定和事实推定。法律推定就是由法律明文规定,如民事侵权法律中的无过错推定等,一般由法庭根据适用推定的情形作出。对于事实推定笔者认为可以是鉴定人依据某一已知的事实,根据经验法则,推定与之相关的需要证明的另一事实是否存在。如根据若干连号且分属间隔很长时间的支出发票在未能进行合理解释和提出相关依据时,推断该业务不存在或发票取得的非法性;如只有10人的单位领取了50人的工资,推断该单位虚领工资,而勿须找到其他40人逐一核对;公款与私款未分开保管,如存在长款现象且无其他证据证明属于私款时,可以推定属于公款溢余等。推定的作用或效力在于,减轻或免除事实证明的难度和约束法定义务人的不作为。

笔者认为,司法会计鉴定运用推定方式进行鉴定应该允许采用。其理由是:①司法会计鉴定是一项诉讼活动,司法会计鉴定的过程是收集证据的过程,应适用证据规则的要求;②运用推定有利于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③运用推定与鉴定事项的客观性要求并不矛盾,经验首先来源于实践;④司法会计鉴定的推定主要是一种事实推定,不涉及法律推定。

5、查定方式。指司法会计鉴定人通过检查会计记录和计算直接认定的数额或事项。它是司法会计鉴定的一种典型鉴定方式,主要包括账目核对、会计事项重新归类、计算、函证等会计核算或审计方法。如银行存款余额的认定,只需将企业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逐笔勾对就能落实余额和发现差异的原因。

6、法定方式。指法律法规对鉴定的事项有明确的规定或法庭判例,并能按照该法律法规的规定或参照判例进行的认定。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明确性,有利于司法会计鉴定人员对有关条款进行直接选用,简单易行,便于纠纷各方接受。法定主要包括程序法定、主体法定、对象法定、时间法定、范围法定等。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资格和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事先必须经认定程序;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应按照有关法规规定确定。如适用的法定税率等。

二、影响鉴定方式选择的客观因素

影响鉴定方式选择的客观因素主要来自二个方面,一是鉴定业务的类型。司法会计的鉴定业务类型目前尚未有一致表述,笔者认为因分类标志不同有所不同,如按鉴定的内容分,可分为涉税鉴定、盈亏或损失计算、债权债务数额的鉴定等;按鉴定事项是否发生分,可分为过去已发生事项的会计鉴定和未发生事项的会计鉴定;按鉴定业务发生的环节分,可分为侦查环节的会计鉴定和法庭审理环节的会计鉴定;按鉴定业务所涉及的法律责任分,可分为民事案件会计鉴定和刑事案件的会计鉴定等。不同类型的鉴定业务决定于

不同的鉴定方式。如债权债务往来结算的鉴定主要应采用查定方式;未发生事项应主要采用设定方式。二是鉴定条件。司法会计鉴定条件主要包括:①检材或鉴定所需资料的完备程度。所需资料能够充分并适当,鉴定结论的可靠性才有保障。②财务会计核算目标与该项鉴定目标的差异程度。两者目标越接近,其基础资料的利用就越方便;③鉴定事项的时间跨度;④信息沟通条件与环境。鉴定过程中与有关方面信息沟通的条件或环境越好,鉴定工作就越有利。⑤包括会计准则、制度在内的法律法规的明晰性等。法律法规规定得越具体,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的分歧就会越少。

实际工作中,鉴定条件一般难以得到充分满足,缺陷或不足总是存在的。因此,鉴定人员应根据情况熟练运用并选择恰当的鉴定方式,控制鉴定风险,确保会计鉴定结论客观、公正、科学合理。

三、鉴定方式的运用

1、设定方式的运用。设定是鉴定人员根据鉴定内容做出的必要的恰当地分析。设定条件不一样,鉴定结果必然也不一样,因此,运用设定时应考虑:①设定依据应科学适当;②已发生、有约定或法定时一般不适用;③设定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应充分估计;④设定内容与鉴定内容应一致或相关⑤设定条件在报告中应进行适当披露,说明使用设定条件可实现程度以及对报告使用的限制。

2、议定方式的选择与运用。议定方式是通过创设一种新的民事行为关系,解决一些检材或资料上的缺陷和不足,对鉴定中一些有关的不明确的事项通过鉴定人的提示或说明,在当事人之间事先形成一种共识,以便为鉴定确立基础。议定主要适合在民事责任鉴定中运用。议定方式应考虑的因素有:①纠纷当事人有权作出。②尊重当事人各方意愿;③议定的内容应与鉴定事项具有相关性和针对性;④议定不能违背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的规定;⑤应当以书面方式约定。⑥不适用刑事责任的会计鉴定和侦查环节的会计鉴定;⑦议定事项在报告中应进行恰当披露。

3、选定方式的运用。选定方式是鉴定人员的一种专业判断,运用时应全面评估不同的因素或因素值对当事人各方所造成有利或不利影响,做到科学性和公正性相统一。鉴定人由于对选择的方案拥有较大的灵活性,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操守是关键;鉴定报告书应对其选择的方法和合理性进行适当说明。如历史数据的选取是否有代表性,能否反映总体特征和发展趋势;选取的方法是随机选取,还是按某种顺序进行。

4、推定方式的运用。推定方式是特定条件下运用的一种特殊鉴定方式,运用范围应受到必要的限定,防止滥用。推定方式应考虑的因素有:①行为人的行为能力和专业能力;②推定的关联性。已知的事实与未知的事实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查定方式是司法会计鉴定传统的、特有的和最具专业性的方式,容易为鉴定人员掌握和接受。

6、法定方式运用时应注意如下方面:①引用法律法规条文应准确和具体。②法律法规确定的技术标准的适用条件必须满足。③法律法规规定应从其约定的按约定进行;④法律的时效及适用应与规定一致。如应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而选用行业会计制度就不适当。⑤法定的相对性。如“白条”现象。“白条”对财务合规性鉴定是一种否定因素,而从民事行为方面来说,可以视为一种正常依据。

总之,鉴定方式不是孤立地运用到某项司法会计鉴定业务中。不同的鉴定方式拥有不同的作用,并通过它们之间不同的组合,共同发挥作用。查定方式、法定方式和设定方式是最基本的鉴定方式

第三篇:浅谈检察业务中司法会计的作用

浅议检察业务中司法会计的作用

我们知道,由于分工的不同,社会上有机关事业单位、金融保险业、工业企业、工商税务、文教卫生、农业、建筑业、运输业、养殖业等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国家对各行各业的会计制度进行了不断的规范、完善和统一。而司法会计工作是司法机关对案件所涉及的财务会计问题进行鉴定的法律诉讼活动。依照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司法机关在侦查、审理案件中,有权根据诉讼要求,对特定的对象进行司法检查或司法鉴定。作为一门“综合学科”,一名从事司法会计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会计学、审计学、证据学、侦查学及相关法律知识。可见,司法会计在查办经济案件中能够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现在社会上有的人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

第一,在司法实践中,常有以审计报告充当司法会计鉴定的情况出现。但笔者认为,审计工作与司法会计鉴定工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首先,社会活动范围不同。审计是一项独立的社会活动,涉及经济的各个方面,如鉴证经济业务、评价财务会计报告等,而司法会计鉴定属于法律诉讼活动,只是围绕案件所涉及的财务会计问题进行鉴别、判断。其次,目的不同。审计的目的具 1

有多样性,如监督经济活动、鉴证经济业务、评价会计报告等,而司法会计鉴定的目的只是为了查明案情,在这一过程中也会涉及到对相关财务会计的事后监督和作出相关评价,但这些监督和评价都不是鉴定的目的。再次,工作结果的作用不同。审计结果可以采用不同的文书进行表述,如审计报告、管理建议书,可根据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证据,证明审计意见的客观存在,表达评价性意见,在法庭上可以作为诉讼证据中的书证使用。司法会计鉴定结论只能以司法会计鉴定文书形式表达,只能依据基本证据(包括财务会计资料、财务会计资料证据和司法会计检查笔录)作出,在法庭上作为诉讼证据中心鉴定结论使用。所以,审计和司法会计鉴定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为了有效地证明犯罪,不能以审计报告代替司法会计鉴定书。

第二,有人认为自己查办经济案件多年具有一定会计知识,能够胜任一般查账工作,司法会计可有可无,作用不大。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经济案件涉及单位领导或财会人员。涉及单位领导的案件,作为本单位的财会人员可能不愿提供真实的会计资料或不能提供所要调查的真实情况;涉及财会人员的案件,就要靠自身过硬的查账技术,才能达到查帐的目的。此外,经济案件的犯罪手段一般聚集了智商高、隐蔽性强、复杂多变等特点,如果没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专业知识功底和长期积累的查账技巧

就不能达到揭露和证实犯罪事实的目的。

由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司法会计在日常查办经济案件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首先,司法会计检查在办案中的作用明显。司法会计检查是指在查办经济案件过程中,需要对案件涉及到的会计账簿、记账凭证等会计资料进行的专项检查活动,是司法会计职能之一。其主要作用体现如下:

第一,提高初查案件的成案率。通常情况下,侦查人员一般不兼具查账的专业技能。尤其是被调查的经济事项处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就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原先拟定的初查方法和初查内容。如果有具备专业知识的司法会计人员与侦查人员共同分析举报内容,确定初查的方法及步骤,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能为办案争取时间,而且能够有效地固定证据,提高初查案件成案率。

第二,深挖犯罪行为人的犯罪事实。大量的司法实践证明,利用职务之便的经济犯罪,绝大多数的犯罪行为人是在运用手中掌握的权力或者利用掌握的财务知识,刻意不按会计制度设置和登记账目,造成有账查不清的事实。案发后又寻找各种借口予以掩盖,因而形成了经济犯罪所特有的隐蔽性和诡秘性。在此情况下,必须运用司法会计专业知识对账目进行深挖细查,对“疑点”

作因果关系、事实过程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和判断,据此向侦查部门提供科学的侦查方向。

第三,提高民事案件提请抗诉的质量。民事案件中很多涉及到财产纠纷等类型的经济案件,需要一定的会计知识和较深的会计方面的实践经验去分析判断案情,做出是否提请抗诉的决定。在此类案件中如果发挥了司法会计检查技术的作用,对保证提请抗诉的案件质量,提高社会对“执法为民”的信赖,将获得不可低估的收效。

其次,司法会计鉴定在办案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司法会计鉴定是指司法会计根据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对案件中的财务会计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判断并出具书面鉴定结论的一种诉讼活动。对某一具体案件而言,就是办案人员在已经查清事实的基础上,需要司法会计人员对案件涉及的会计资料中某一凭证或部分凭证进行鉴别和判断,并出具鉴定结论。其主要作用:

第一,确认案件涉及到的会计凭证能否起到事实证据的作用以及该凭证所处的证据地位,以利于案件承办部门准确地选择和运用证据。

第二,界定犯罪嫌疑人侵犯资产的性质,以便案件承办部门确认犯罪嫌疑人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以及承担何种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司法会计在检察业务中有着广泛的极其重要的作

用。充分发挥司法会计在检察业务中“检查”和“鉴定”的作用,对检察机关提高办案质量和更好履行诉讼法律监督职能,维护司法公正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四篇: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问题浅析

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问题浅析

时间:2010年12月02日 来源:吴学平(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摘 要:本文揭示了近年来中文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

由此阐述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关键词:毕业论文;问题;教育改革;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94X(2003)02-0078-03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大学本科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来说,撰写毕业论文是对自己知识水平、综合能力的检测;对教师而言,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优劣,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学生写作毕业论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既要引起学生的重视,更应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并由此探讨教学改革的新路子,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一近年来,在中文系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中,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总是不多,平时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论文固然难以令人满意,有些成绩好的学生的毕业论文也不尽如人意。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考察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我们会发现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不重视毕业论文,以应付心态对待毕业论文的写作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一般安排在大四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完成毕业论文之时,正值毕业在即之际。学生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分配、就业。由于高校已不包毕业生分配,就业形势亦不乐观,因此,所有学生都承受着一定的就业压力,他们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去求职、面试,甚至到用人单位应聘实习。而写作毕业论文期间,学生不用上课,更无需考勤,有一个多月自由支配的时间,这无疑为急需时间求职的学子们提供了方便。有的学生便利用这段“可随意支配”的时间解决自己的当务之急,对毕业论文只好匆忙应付,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投入的时间少,花费的精力也不够,论文质量自然难以保证。有些学生则在毕业论文尚未杀青之时就已前途无忧,与用人单位签好了合同。在他们看来,论文成绩的优劣不会影响其分配、就业。在这种功利之心的支配下,应付心态随之产生,结果导致毕业论文成绩平平。(二)选题困难,定题匆忙

不少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时显得十分被动,他们没有自己感兴趣或有一定资料积累的课题,所以选题时举棋不定,最后只好确定某一学科作为自己的选题范围,然后寄希望于指导教师,让指导教师帮助自己定题。近几年,不少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时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时,往往只知道学生要写外国文学、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等方面的论文,但究竟要研究什么问题,学生并不清楚,教师也无从知晓,一时难以给学生具体的指导。有的学生虽然能确定以某一个作家或某一部作品为研究对象,但具体论述什么问题,他们也是茫然不知。有个别学生甚至直接要求指导教师给他命题。平时没有对某一问题的思考、钻研,直到要写毕业论文时才急匆匆地选题、定题,这必然会影响论文的质量。(三)缺乏写作论文的基本功底

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不会查找资料。根据自己的论文选题,应该查阅哪些相关资料,许多学生并不清楚。第二,不会运用资料。查阅到有关资料后,不能透彻地理解、正确地使用自己所掌握的材料,结果在写作论文过程中常常出现引用资料时断章取义或所引用的材料不能说明自己的观点等情况。有的学生甚至仅仅为了凑篇幅而任意引用原著或别人的观点。第三,不懂得写作论文的基本格式。第四,缺乏一定的理论修养与思辩能力,行文逻辑思路不清晰,论述层次欠分明,这是影响论文质量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有的学生确立颇具新意的论题后,不会借助相应的理论知识对其论点予以理性分析,也不善于以清晰的思路、严密的论述阐明自己的观点,结果致使自己的论文与优秀无缘。

如何对待毕业论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这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既反映了学生在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方面的缺陷,也暴露了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因此,应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要解决上述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势必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学生要端正写作毕业论文的态度,重视毕业论文,尽量利用假期联系工作,以保证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完成毕业论文。同时,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更要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加强理论修养,不断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由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与教师的教学直接相关。所以,解决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问题的关键是深化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目前,尽管各级各类学校都强调素质教育,但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存在,特别是高考仍然是学生走进大学的唯一途径,因此,上大学之前学生并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而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就在于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淡化了他们的问题意识。面对这一短时期内无法改变的现实,大学教师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彻底根除多年来所接受的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鹄的,在课堂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材的关系。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无疑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培养学生钻研问题的能力;完全脱离教材的讲授,又会导致学生忽视基础知识,从而影响基础知识的落实。在讲授外国文学课时,笔者采取教学内容与教材若即若离的处理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莎士比亚这一节时,笔者不按照教材安排的“生平和创作”、“《哈姆莱特》分析”这样的内容讲课,而是抓住“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这一论题,从难以稽考的生平之迷、尚未终止的著作权之争,谈到对莎士比亚不一而足的评论及莎士比亚的深远影响,将教材中有关莎士比亚生平与创作的内容融入其中,既没有脱离教材,又能超越教材,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有关莎士比亚的基础知识,而且加深了对“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这一论点的理解,为随后的作品分析奠定了基础。学生在免遭照本宣科、味同嚼蜡之苦的同时,还能领略到教师处理教材方式的独到之处。由于这种方式本身包含着观点的确立、材料的取舍及充分的论证,所以对逐步培养学生的选择、判断、综合能力不无裨益,学生从中能受到不少启发。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渗透研究意识,以自己的教学为示范,让学生从教师分析问题的角度、方法中受到启迪,从而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分析

《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形象时,笔者首先概述教材中对这一形象的评论并指出其不足,借此打破学生对教材的迷信,激起他们独立思考的兴趣,然后,笔者从爱玛既然是一个堕落的女子,她为什么不活下去,非要自杀这个问题入手,采用社会批评和心理批评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分析爱玛苦恼、追求、幻灭的人生三部曲,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剖析爱玛堕落的外部诱因及其内在动因———愚昧。对教材中没有涉及的爱玛的愚昧,则结合福楼拜的创作心理和他所运用的戏剧反讽手法予以透彻地分析。在层层深入的阐述中,学生对爱玛形象及其寓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不仅如此,笔者还从女性主义角度阐释爱玛形象的女性意识,得出了异于教材的新观点。学生从教师的分析中既能感知到教师的思想,又能开阔思路,学到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可谓受益匪浅。如果教师对教学内容没有一定的研究,分析问题时只能人云亦云,其教学就会缺乏新意和深度,因而也就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更无法引起他们研究问题的兴趣。第三,教师应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同时,要为学生介绍本专业重要的参考资料,提供本学科的前沿信息,提出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思考一些问题,而且对学生的课后自学具有指导作用。学生课后能根据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查找相关资料,并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钻研一些新问题。经过这样的学习积累, 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从而避免选题困难、定题匆忙的问题。

三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不仅要贯彻到课堂上,而且应落实到课后指导和训练之中。布置课后作业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外指导,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论文写作的有效途径。但令人遗憾的是,师生都没有对课后作业予以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学生不认真对待课后作业。另一方面,教师布置作业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布置的作业缺乏明确的目的性、系统性。学生写作论文基本功底的欠缺,与师生对课后作业的这种态度不无关系,而学生对课后作业的态度也暴露出一些急待改革的问题。

目前,教师在每学期的教学中,一般都会布置2—3次作业,其形式大多都是小论文。但不少学生并不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往往抄袭别人的论文应付交差。这种现象从表面看来反映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但深入分析则可发现现存考试制度的弊端。我们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依据,平时作业成绩在期末成绩总评中只占30%,期末考试却占70%。由于平时作业成绩在总评成绩中所占比例小,对通过课程考试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平时作业的轻视。而期末考试一般采用闭卷形式,并且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教师命题基本上又以基础知识为主,学生知识面的广度、认识问题的深度很难在闭卷考试中显示出来。使试卷中有论述题,也很难真正考出学生的水平。因此,我们应改革考试制度,不能将期末闭卷考试作为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依据,应把平时作业作为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方式,加大平时作业成绩在期末总评中的比重,促使学生认真对待课后作业,以保证课后作业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中所起到的应有的作用。教师课外作业的设计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学生课后训练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避免随意性,在课外作业的设计上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系统性,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打好论文写作的基础。作业形式可以多样化,无需千篇一律皆写小论文。例如,为了让学生学会查找本学科的专业资料,教师可以先就某一专题让学生搜集资料,学生不必写论文,只要交一定数量的资料索引即可完成作业。然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重点,选择评论文章较多的问题,设计一些撰写评论综述之类的作业,使学生学会分析、整理、综合材料。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开始练习写小论文。对学生完成的论文,教师应认真批改、评点,以便及时纠正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错误。经过平时这样一系列严格有序的课后训练,学生练就了写作论文的基本功底,撰写毕业论文时自然会驾轻就熟,毕业论文的质量也会因此有所提高

第五篇:有限公司清算注销中的若干实务问题

有限公司清算注销中的若干实务问题

因为金融危机的持续发展,不管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面临者前所未有的困境,一些企业的股东从缩减开支,减少亏损的角度出发决定提前解散公司,将公司注销。笔者就近期办理的公司注销实务以及诉讼实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简单梳理和思考,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股东会、股东或董事会决定

有限责任公司和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决定提前终止公司经营的,应由股东会或股东作出决定。国有独资公司的,则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决定。但中外合资企业,则由董事会作出决定。股份有限公司则应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

二、清算组成员

1、清算组成员应适格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股东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根据中外合资企业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清算组(清算委员会)的成员一般应在董事中选任。董事不能或不适合担任时,可以聘请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律师担任。

因此根据前述的规定,清算组成员中只可能是股东、董事或注册会计师、律师。但在实务操作中,尤其是遇到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是非自然人时,清算组的成员中出现了非前述的人员,如原公司的员工或其他自然人。

另外一种特殊情况是有限责任的股东为非自然人,实务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清算组成员应由自然人组成,非自然人的股东无法进行清算活动,不能作为清算组成员,因此应由非自然人委派自然人担任清算组的成员。笔者认为:首先,此种观点缺乏法律依据,因为公司法已明确规定了,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不管股东是自然人还是非自然人。其次,非自然人股东作为清算组的成员,在履行清算事务时,没有法律和事实障碍。因为非自然人的股东,可以委派代表具体履行清算事务。正如非自然人的股东在参加股东会会议时,由非自然人的股东委派代表一样。再次,如果由股东之外的自然人而不是由非自然人的股东组成清算组,如果该自然人故意或重大过失,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债权人只能向该自然人要求赔偿,而躲在清算组背后的股东却得到了非法利益,显然不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因此笔者认为非自然人的股东也可以而且应该担任清算组成员。

2、清算组成员人数的要求

已废止的外商投资企业清算办法规定,清算委员会的成员不少于3人。除此之外,没有法律对清算组成员的人数作出明确规定。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可以推定清算组的成员可以是1人(一人有限公司),可以是2人(2个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2个人以上50人以下(2个股东以上50个股东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但在实务中,通常公司登记机关要求清算组成员不少于3人。笔者认为,公司登记机关可能认为清算组是一个组织,需要通过会议作出决议,而作出决议时,需要表决,如果少于3人,1人甚至不能称为组织,2人意见不一致时,无法作出决议,因此应不能少于3人。笔者认为公司登记机关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清算组成员的清算职责都是事务性的,是具体的操作,而操作的依据是法律、法规、财务会计制度等明确的规定,因此没有需要清算组作出决议的事项,自然不存在前述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清算组成员按照现行法律没有人数的限制和要求。

3、清算组成员的备案时间

根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清算组应该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将清算组成员、清算组负责人名单向公司登记机关备案。笔者碰到的一例公司注销案中,清算组成立的日期为2007年6月20日,但向公司登记机关备案的时间却是2008年6月10日,近一年之久,明显的违反了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因此在近一年的时间之内,在公司登记机关的档案资料中,还会反映公司在正常经营,但实际上公司已经处于清算期间了。对于涉及诉讼的案件,诉讼的另一方当事人以为该公司依然在正常经营,没有发现对方的清算行为,待法院判决生效后,而对方已经注销了,无疑将导致诉讼活动进一步复杂化,况且在进入清算程序后,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无权代表公司进行诉讼的,只能由清算组代表公司参与诉讼活动。

4、备案应提供的资料

在笔者经办的注销实务中,工商部门并不要求提供清算组成员的基本信息,如身份证复印件、住址、电话、工作单位、职业等信息。笔者认为此种做法欠妥。首先,根据前述的清算组成员资格的分析,除股东、董事之外的人,除非是律师或注册会计师才可以担任清算组成员,其他的人员不能担任。没有此相关的信息,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将进入清算组,此对工商部门备案的效力将产生不利影响。其次,如果在备案时不提供清算组成员的基本信息,在清算组成员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况下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债权人向法院起诉将面临着不可逾越的障碍,因为工商部门的档案资料中没有清算组成员除姓名之外的其他信息,法院将以没有明确的被告为由不予受理。因此工商部门在清算组成员备案时应要求提供成员的基本信息。

5、清算组行使清算职责的方式

清算组在清算期间行使下列职责:

(一)清理公司财产,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二)通知、公告债权人;

(三)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

(四)清缴所欠税款以及清算过程中产生的税款;

(五)清理债权、债务;

(六)处理公司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

(七)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从公司法的规定可以看出,清算组的职责或工作都是事务性的工作,不是决策性的工作,不需要清算组对有关方案进行表决取舍。因此会议体并非清算组履行职责的方式。清算组成员只需按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分工合作办理具体事项。

三、通知与公告

根据公司法的制度设计,公司为股东提供有限责任的保护的同时,把债权人的利益保护放在了第一位。因此在公司清算注销时,要给予公司债权人充分的时间和机会申报债权,参与公司剩余资产的分配。在此制度理念之下,公司法规定了清算组的通知和公告义务。首先通知与公告的时间

公司法第186条规定,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六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其次公告不能取代通知

笔者认为对于公司的已知的确认的债权人以及未决诉讼、或有负债的债权人,清算组都应当给予通知。通知是法定义务,不能以已在报纸上公告了清算申报债权事宜而免除其通知义务。因为债权人恰好读到报纸上的公告是一件概率非常小的事件,如果仅仅以公告为准,无疑会给拟注销公司逃避债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十分不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试想,拟注销公司通过公告注销了公司后,股东还分得剩余财产,而债权人的债权却落空,将明显地违反了公司法的立法意图。另外根据最高法院关于公司法的解释

(二),明确规定清算组应书面通知已知的全体债权人。因此在清算组没有通知已知的债权人的情况下,应视为清算组存在重大过错,应对债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四、清算期间

清算期间是指从成立清算组到清算报告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人民法院确认的期间。清算期间的确定在多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清算期内不能从事与清算无关的清算活动;其次清算期间所产生的清算所得应缴纳企业所得税;再次清算程序终结前补充申报债权的,清算组应予登记;反言之,清算程序终结后,申报债权的,清算组不再登记。因此每一个具体的公司清算案件中清算期间的确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审计报告

在公司清算注销的程序中,多个政府主管部门要求提供公司清算的审计报告,各主管部门根据审计报告的内容,确定是否可以通过本部门的审批。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清算资产负债表会记载清算期初数和清算期末数的两组数据。在两组数据中,所有者权益会计科目尤为重要。如果所有者权益小于“0”,则意味着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债务;清算组应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如果所有者权益等于“0”,则意味着公司的负债和资产正好相抵,可以通过清算组清算注销登记。若所有者权益大于“0”,则意味着公司股东有取得剩余财产,涉及到清算所得税。其次在清算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类项目,都应该是“0”,如果不是“0”,则表明公司的债务,尚未处理完结,不能注销。

六、诉讼事务

在公司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后,涉及到对公司已有未决诉讼的处理和清算期间新产生的诉讼的处理。根据公司法以及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在清算期间直到公司注销登记前,公司存续,有关公司的民事诉讼,应当以公司的名义进行,即不得以清算组为被告或将清算组作为原告提起诉讼。但代表公司参加诉讼的不应再是法定代表人而是清算组负责人。对于已有的未决诉讼,应由法定代表人变更为清算组负责人参加诉讼;对于清算期间产生的新的诉讼,则在原告起诉时,应直接在诉状中列明清算组负责人的姓名,而不是法定代表人的姓名。

七、税收实务

企业清算时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独立的纳税单独计算,并履行申报和纳税义务。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净值或剩余财产=清算时的全部资产或财产-(各项负债+损失)清算所得或亏损=净值或剩余财产-(未分配利润+各项基金+清算费用+实缴资本)

应纳税额=清算所得×适用税率。(现行税率为25%)

八、注销程序

公司最高权力机构作出解散公司的决定,决定作出后15日内成立清算组。清算组在成立后10日内通知已知债权人,并在10日内将清算组成员向公司登记机关备案;6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清算组成立后还需要进行如下工作:清理债权、债务、清缴税款办理税务注销登记,清缴关税办理海关注销登记;办理外汇注销登记;向股东分配剩余财产;清算结束后由会计师事务所对清算期间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在商务部门办理注销批复交回外资企业的批准证书(内资企业不涉及),最后向工商部门申请注销登记,工商部门核准注销,并登报公告。至此公司注销完成。

九、清算责任追究

清算组的职责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对公司的债权债务进行清理,对公司剩余资产进行分配。如果清算组成员在清算期间,故意或重大过失,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如对已知的债权人故意不予通知,以达到逃避债务的目的。在此情况下,应追究清算组成员的责任。公司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对此都有明确的规定。

但清算组成员是承担连带责任还是承担按份责任,则法律没有明确约定。笔者认为连带责任只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可适用。因此在法无明确规定的情形之下,清算组成员应该按份承担责任。

另外笔者认为此项有关清算组成员责任的规定尚存在缺憾和不足。因为如果清算组成员不是股东时,清算组成员通常不会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而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债权人损失,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背后,往往是由于股东的授意和主张,且获得非法利益的也是清算组背后的股东,因此不能将获益的股东置于事外。笔者认为在对清算组成员提起赔偿诉讼时,宜将股东列为第三人,在法院确认清算组成员应承担责任时,应首先由股东在分配的剩余财产的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不足部分,再由清算组成员分担。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通过违法注销公司,逃避债务的根源。另外,从委托代理的民事法律关系的角度考虑,非股东担任清算组成员,应该是受股东的委托,作为受托人的清算组成员的行为产生的后果也应由委托人的股东承担。

十、不宜撤销公司注销登记

现在通常认为,工商部门在公司设立、变更以及注销程序中只是履行形式审查义务,不是履行实质审查义务。如果清算组在注销登记时提供虚假资料,而此虚假资料在工商部门施以普通的注意力的情况下仍不能从表面上发现申报材料的虚假性的,工商部门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当然如果公司登记机关工作人员明显的工作失误,导致公司注销登记的,公司登记机关应承担相关的责任。另外一个问题是清算组在注销公司时提供虚假资料的,是否可以撤销公司登记呢?公司法及公司登记管理条例都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笔者认为撤销已经注销的公司,将对通过注销已经确定的社会法律关系,造成及其不利的影响,不利于社会关系的稳定。因此在公司法上不宜规定撤销注销公司登记,但相关公司登记机关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转自江苏华峡律师所张建良律师博客

下载毕业论文:司法会计实务中几个问题探析(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毕业论文:司法会计实务中几个问题探析(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司法会计鉴定中的敏感分析法

    论司法会计鉴定中的敏感分析法浅谈司法会计鉴定中的“敏感分析法”摘要:通过分析涉案单位敏感业务内容,查找账证中的疑点,能及时获取有价值的经济犯罪线索,提高司法会计鉴定的工......

    大学生毕业论文文献检索中遇到的问题(精选合集)

    一篇好的论文,必须要占有资料,通过阅读大量 的书籍和文献,在借鉴别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实现 再创造,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拥有自己独到 的见解。但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怎么......

    毕业论文中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推荐五篇)

    毕业论文中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 我们大学生是创新,创作的主体。在毕业论文中,创造和形成一项具有知识产权的成果的现象很普遍。但是知识产权归属在很多学校很混乱。下面是我对......

    基金会审计实务中应关注的问题

    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提示第3号--基金会审计实务中应关注的问题2012年7月,民政部印发了《关于规范基金会行为的若干规定(试行)》(民发[2012]124号);2012年11月,中......

    经济责任审计实务问题探讨

    一、经济责任审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1.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缺乏计划管理。 (1)目前的经济责任审计立项因审计机关难以做到事先计划,以致审计工作效率低下。在实际工作中,组织部门经......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若干实务问题浅析(5篇模版)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若干实务问题浅析 ---- 陈洪 [2003年度获四川省法院系统第七届学术讨论会优秀奖]------------------ 汉穆拉比法典》记载:“„„卖者为窃贼,应处死;失物之主应......

    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

    国美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逐步转向集约型。在这种经济环境中,如何提高经济效益......

    毕业论文:论国际私法中的公共秩序保留问题

    论国际私法中的公共秩序保留问题 耿浩然 摘 要:本文从公共秩序保留的概念特征出发,追溯其理论沿革路径,进而观察在当今国际形势下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立法、司法实践及各国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