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全县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工作的调查和思考
关于全县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工作的调查和思考
实施绿色生态长廊建设,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向纵深发展,是建设生态费县、打造“一城五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工作更好更快地推进,大力优化全县生态环境,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对部分乡镇的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认真总结工作开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一、全县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工作基本情况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县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工作,早动员,早部署,结合春季造林的有利时机,科学规划,强化措施,在全县迅速掀起了绿色生态长廊建设新高潮。至调研结束时,全县已挖穴 103.4万个,栽植各类苗木 58.3万株,完成绿色生态长廊建设85公里。
(一)领导高度重视,责任落实到位,为绿色生态长廊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今年,县委、县政府根据费县实际,提出了以建设生态费县为目标,精心打造临沂卫星城和构建新型工业重地、品牌农业基地、休闲旅游胜地、文化产业高地、安居乐业福地“一城五地” 的重大决定,明确了绿色生态长廊建设为生态费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将其纳入了专项重点工作考核体系。3月5日,县里召开了全县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工作会议,对全县绿色生态长廊建设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调整充实了绿化委员会,成立了由县长高振凯同志任组长,分管副县长孙百亮同志任副组长,林业、农业、果业、公路、交通、土地、水利、农业开发办、水保办、气象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领导。
(二)坚持科学规划,积极实施建设,迅速掀起绿色生态长廊建设高潮。一是规划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根据各路段特点科学规划。在对许家崖景区规划时,本着增加农民收入与保持原有景观相结合的原则,在旅游路两侧栽植核桃,与芍药山万亩核桃园搞好对接,打造“生态旅游一线,万亩核桃连片” 的景观。二是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工作开始后,各乡镇提早部署,提早行动,积极投入绿色生态长廊建设,新庄镇年前就已开始挖穴,费城镇、石井镇、朱田镇3月初已开始栽植,迅速掀起了植树造林高潮。
(三)强化保障措施,加强技术指导,确保绿色生态长廊建设成效。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县政府三年将拿出1000万元资金,用于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同时,各乡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新工作思路,出台优惠政策,拓宽筹资渠道,为绿色生态长廊建设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保障。费城镇出台激励政策,对沿路两侧100米范围内每栽植一棵杨树,奖励3元钱,栽植完兑付一半,秋后根据成活率兑付另一半,明年春天验收成活率达9 0%以上的每棵再奖励3元,后年春天验收成活率达 85%以上的每棵再奖励 3元,这样每棵树的栽植管护费用达到了9元,充分调动了群众栽植的积极性;朱田镇、新庄镇对绿色生态长廊建设用地分别采取了反租倒包和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接、农户承包等形式进行土地流转,解决了土地与树木权属不一的矛盾,实现了土地的合理流转;石井镇每挖一个树穴,镇里补助0.6元,每栽一棵树,镇里补助3元,对凡在麦田里栽植杨树的,每年每亩补助300元,连补三年。这些措施,可操作性强,有力地推动了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加强技术指导。县、乡、村均成立了专门技术服务机构,加大了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了造林质量,确保了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具体工作中,严把了“四关”,即:规划设计关、良种壮苗关、造林质量关、科技示范关。三是加大宣传力度。
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建设绿色生态长廊、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在全县形成了各级重视、人人关心、积极参与造林的良好氛围。四是加强督导考核。县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不定期的到各乡镇督导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协调、解决。同时,严格奖惩,对完成任务的乡镇,根据验收结果,县里设立一、二、三等奖,授予“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先进乡镇”荣誉称号,并给予现金奖励;对没有完成建设任务的乡镇,县里将给予通报批评,确保绿色生态长廊建设高效有序地推进,按时保质完成三年目标任务。
二、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全县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工作虽然已经全面展开,起步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
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个别乡镇主要领导对绿色生态长廊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行动缓慢。二是有的乡镇没有认真贯彻执行《费县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实施方案》。建设标准没有达到“干线公路和县乡道路每侧造林宽度不低于50米”的标准要求,过于强调“群众意愿”、“适地适树”,规划不够科学,栽植苗木品种杂,规模小。三是有的路段苗木栽植质量不够高。挖坑浅,浇水少,难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现象。四是部分乡镇对已栽植苗木的管理不到位。出现重栽轻管、前栽后移、损害苗木的现象。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绿色生态长廊建设管理长效机制。五是个别相关职能部门技术指导不到位,缺少工作力度和具体措施。
三、推进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为确保绿色生态长廊建设任务按期保质保量完成,针对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要加强领导和督导。县政府要充分发挥在造林中的引导、管理、监督和服务作用,进一步加强对绿色生态长廊建设的督导,每天一通报,每周排名次。对行动迟缓、栽植质量不高的要及时通报。林业、果业、畜牧、公路、交通等部门要组成技术指导组,深入田间、路段现场指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严把建设质量关,确保绿色生态长廊建设的成效。
二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各乡镇要积极拓展筹资渠道,加大配套资金投入,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坚持谁栽植谁受益,充分调动起企业、社会、群众等各方力量参与绿色生态长廊建设的积极性,确保“三年的任务,两年完成,第三年巩固提高”。
三是要做好结合文章。要把绿色生态长廊建设与各乡镇驻地绿化相结合,与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生态林业建设相结合,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确保绿色生态长廊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要把绿化与美化有机结合起来,把群众意愿与政府引导结合起来,切实搞好规划。对视野内的私塔乱建、破旧房屋、养殖大棚,该拆的拆,该迁的迁。
四是要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各乡镇要成立绿色生态长廊建设管护专业队伍,加强巡逻,切实做好建设与日常管护、防火防病虫害等工作,特别要做好美国白蛾的防控工作。要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实现接点连片,形成规模。对已流转的土地可实行大包承包、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接等形式,增加群众的责任心,对未合理流转的土地,要与村里签订管护责任书,年底考核验收兑现奖惩。
五是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绿色生态长廊建设的重大意义,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和法律意识,增强他们关心、支持、参与绿色生态长廊建设,保护林木资源,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推动绿色生态长廊建设健康发展。
第二篇:基层检察院“两房”建设工作的调查和思考
基层检察院“两房”建设工作的调查和思考——以XX区人民检察院为样本
“两房”建设是人民检察院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建设的简称。检察机关的“两房”建设,是检察机关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科技强检”推动检察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同时也是新形势下做好检察工作的物质基础,关系检察事业的长远发展。自2010年9月发布实施《人民检察院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建设标准》以来,各级检察院积极响应,“两房”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最近,XX区人民检察院对本院的“两房”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试图发现新形势下“两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寻求解决方法,找到更好的工作途径。
一、当前基层检察院“两房”建设基本情况
在新的“两房”标准及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政法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投资保障机制的意见》下发后,该院以迁入新办公大楼为契机,制定了“两房”建设方案。在原XX县县委、县委政法委的大力支持下,我院新办公大楼办公用房面积达到3278平方米,“两房”面积达到1722平方米,符合建投标准应有基础设施面积标准,资金全部为财政拨款。同时,着重抓好基础建设和信息化应用工作,在人力和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为办公自动化和办案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基层检察院“两房”建设面临的问题
“两房”建设对检察机关开展业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现阶段基层检察院“两房”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办公、办案、技术用房的关系模糊。办公用房和技术用房应当围绕办案用房规划、设计和建设,但实践中,往往侧重于办公用房的建设,挤占办案、技术用房的建设标准,导致功能设置不全,规划、设计不到位,常常出现大楼刚建好,就开始不停改造的现象。
2、没有建设相对独立的办案功能区。经过多年的努力,控告、申诉专用接待室的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侦监、公诉、民行及侦查部门在办公室接待律师、接受申诉,乃至制作询问、讯问笔录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没有相对独立的办案功能区,控告、申诉的候访、接待、听证、律师谈话、阅卷、复印、询问证人、讯问嫌疑人、人民监督员案件评议等办案的需求不能保障。
3、“两房”建设面积满足不了办案需求。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不外乎以下三种。一是有些院资金难以落实到位,建房土地难以争取到位,相关关系难以协调到位,于是出现了“两房”建设面积缩水问题。二是有些院不根据本地实际,只是简单依照《“两房”建设标准》进行建设,这也造成了建设面积和办案需求不符的问题。三是个别院所在地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业务量不断增多,短短几年时间建设面积已不能满足办案需求。
三、加强基层检察院“两房”建设的对策
1、对办案用房、业务用房单独编制建设标准。办案用房和业务用房是检察机关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投资一时,功在长远。对各房建设标准要细化,避免出现因办公、办案、技术用房关系模糊,办公用房面积挤占办案、技术用房面积的现象。在标准细化中,要充分依据省、市、县的实际情况,尤其基层检察院的实际情况,因为基层检察院往往业务量做多,但资金、人力和政策支持最缺乏。同时,要着眼于未来形势的发展,树立前瞻意识和科技意识,充分预留出办公自动化、技术网络化和诉讼智能化等发展空间,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是以业务工作量为依据计算建设面积。一个院的人员编制是相对固定的,可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有变化;一个院的业务工作量是变化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大力发展,业务量必会大量增加。若是以人员编制为依据计算建设面积,可能会导致“两房”建设与办案需求相脱节,从而难以起到促进检察业务工作全面发展的作用。所以,《“两房”建设标准》应以业务量为依据计算建设面积,这样才能适应检察工作的真正需要。同时,以业务量为依据计算建设面积,能够很好的保证办案功能区的建设,有效杜绝侦监、公诉、民行及侦查部门在办公室接待律师、接受申诉,乃至制作询问、讯问笔录的现象,从而促进检察机关规范办案,有利保障办
案安全。
第三篇:建设百里长廊的思考
文章标题:建设百里长廊的思考
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地城镇化进程,必须集中建好305省道沿线百里长廊的战略构想,这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大举措,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如何稳步推进百里长廊建设,防止盲目,片面的建设百里长廊,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准确定位百里长廊建设的发展方向。
305省道沿线是未来全县人口、经济、文化、旅游休闲的中心区域,其发展方向直接关联未来全县经济发展的走势。一是要强化产业支撑,大力发展镇村经济。要按照“区域布局、规模化经济、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的要求,建好新兴产业带、强势经济带,通过企业带动基地扩张规模,优化产业布局,形成百里长廊建设产业支撑。
二是依据“建精品、兴亮点、创景观”的原则,大力开展305省道农村“绿化、净化、美化”建设,实现道在绿化中,楼在花园中,人在景观中,把村庄建成环境优美的花园。
三是立足于建筑单体各异,群体协调统一,风格特色鲜明的目标,强化了305省道房屋建筑创意的精品意识,即高屋建瓴,又细针密缝,做到一座建筑一个风格,一条街道一道景致,一处小区一种特色。
四是发展庭院经济,着力培育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实现村村有支柱产业,户户小菜园、小果园、小竹园、小药园、小花园,使院内生态经济与美化环境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生态观光旅游带,体现人与自然和谐。
总之,通过百里长廊建设,实现山上花果园,居家生态园,田里特色园。一个山洼一景区,一处农舍一片园,整齐的房屋,优美的庭园,整洁的道路,使老百姓过上“推窗听鸟语,居家闻清香,出门开车子,进门数票子”的幸福生活。
二、着力构建“百里长廊”建设的四大支撑体系。
推进百里长廊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面宽、涉及面广,有许多重大利益关系需要协调,有许多难题需要破解,在实践中,无论是工作重点、工作思路,还是工作步骤、工作方法,都需要加强协调、精心指导,统筹并顾、突出重点、攻坚克难,稳步推进。
一是建立科学规划运作支撑体系。具体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典型示范、稳步推进”的原则,科学制定百里长廊建设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分阶段实施方案。制定规划和方案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强调查研究,突出发展重点,注重科学论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通过制定规划,真正做好细化目标、实化任务、硬化措施、强化责任,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着力整体推进。
二是建立健全工作责任体系。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建设百里长廊作为关系农村发展的战略任务,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搞好协调配合,建立健全“县上指导、县直配合、乡镇主抓村组实施”的工作机制。成立百里长廊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百里长廊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和考核,重点加强对政策资金扶持、村镇规划审核、主导产业培育等工作。
三是建立稳定投入支撑体系。建立健全财政支持增长机制,不断增加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通过各级财政和项目资金、信贷金融投入,聚集社会资金投入,引导农民自觉投入等多元化投入机制,集中“捆绑”,整合资金,统筹安排重点项目,狠抓305省道沿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资金更多的向优势产业带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倾斜,初步建立起稳定投入支撑体系。
四是建立新型农村培养支撑体系。有重点地选拔一批具有创业和创新精神的农民,通过政策引导、创业资金扶持和跟踪技术服务等措施,将其培养成农民企业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村经纪人、营销大户。制定优惠政策,更新农民增收观念,建立适宜的农民创新机制,优化农民创业环境,鼓励和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和回乡创业。
三、___打造“百里长廊”建设的初步构想
___镇位于竹溪县城东部,是竹溪东进东城十堰,西出渝陕的重要门户,305省道横贯东西。全镇版图面积192平方公里,辖43个村,农村人口46110人。镇内工业基础雄厚,产值2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达13家,沿305省道的平川地带农业发展基础良好,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自然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和良好的农业发展条件,为百里长廊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___又是鄂西特产品加工的重要生产地,以前进茶场为龙头的茶叶加工,以阎家坝为主的精细蔬菜栽培,以沙坝为主的魔芋生产等,为百里长廊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上区位、交通、产业优势,为___推进百里长廊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发展基础。但由于交通设施等级低、产业发展不平衡,经济基础薄弱,农民
第四篇:建设百里长廊的思考
文章标题:建设百里长廊的思考
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地城镇化进程,必须集中建好305省道沿线百里长廊的战略构想,这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大举措,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如何稳步推进百里长廊建设,防止盲目,片面的建设百里长廊,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准确定位百里长廊建设的发展方向。
305省道沿线是未来全县人口、经济、文化、旅游休闲的中心区域,其发展方向直接关联未来全县经济发展的走势。一是要强化产业支撑,大力发展镇村经济。要按照“区域布局、规模化经济、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的要求,建好新兴产业带、强势经济带,通过企业带动基地扩张规模,优化产业布局,形成百里长廊建设产业支撑。
二是依据“建精品、兴亮点、创景观”的原则,大力开展305省道农村“绿化、净化、美化”建设,实现道在绿化中,楼在花园中,人在景观中,把村庄建成环境优美的花园。
三是立足于建筑单体各异,群体协调统一,风格特色鲜明的目标,强化了305省道房屋建筑创意的精品意识,即高屋建瓴,又细针密缝,做到一座建筑一个风格,一条街道一道景致,一处小区一种特色。
四是发展庭院经济,着力培育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实现村村有支柱产业,户户小菜园、小果园、小竹园、小药园、小花园,使院内生态经济与美化环境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生态观光旅游带,体现人与自然和谐。
总之,通过百里长廊建设,实现山上花果园,居家生态园,田里特色园。一个山洼一景区,一处农舍一片园,整齐的房屋,优美的庭园,整洁的道路,使老百姓过上“推窗听鸟语,居家闻清香,出门开车子,进门数票子”的幸福生活。
二、着力构建“百里长廊”建设的四大支撑体系。
推进百里长廊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面宽、涉及面广,有许多重大利益关系需要协调,有许多难题需要破解,在实践中,无论是工作重点、工作思路,还是工作步骤、工作方法,都需要加强协调、精心指导,统筹并顾、突出重点、攻坚克难,稳步推进。
一是建立科学规划运作支撑体系。具体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典型示范、稳步推进”的原则,科学制定百里长廊建设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分阶段实施方案。制定规划和方案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强调查研究,突出发展重点,注重科学论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通过制定规划,真正做好细化目标、实化任务、硬化措施、强化责任,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着力整体推进。
二是建立健全工作责任体系。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建设百里长廊作为关系农村发展的战略任务,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搞好协调配合,建立健全“县上指导、县直配合、乡镇主抓村组实施”的工作机制。成立百里长廊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百里长廊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和考核,重点加强对政策资金扶持、村镇规划审核、主导产业培育等工作。
三是建立稳定投入支撑体系。建立健全财政支持增长机制,不断增加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通过各级财政和项目资金、信贷金融投入,聚集社会资金投入,引导农民自觉投入等多元化投入机制,集中“捆绑”,整合资金,统筹安排重点项目,狠抓305省道沿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资金更多的向优势产业带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倾斜,初步建立起稳定投入支撑体系。
四是建立新型农村培养支撑体系。有重点地选拔一批具有创业和创新精神的农民,通过政策引导、创业资金扶持和跟踪技术服务等措施,将其培养成农民企业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村经纪人、营销大户。制定优惠政策,更新农民增收观念,建立适宜的农民创新机制,优化农民创业环境,鼓励和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和回乡创业。
三、___打造“百里长廊”建设的初步构想
___镇位于竹溪县城东部,是竹溪东进东城十堰,西出渝陕的重要门户,305省道横贯东西。全镇版图面积192平方公里,辖43个村,农村人口46110人。镇内工业基础雄厚,产值2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达13家,沿305省道的平川地带农业发展基础良好,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自然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和良好的农业发展条件,为百里长廊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___又是鄂西特产品加工的重要生产地,以前进茶场为龙头的茶叶加工,以阎家坝为主的精细蔬菜栽培,以沙坝为主的魔芋生产等,为百里长廊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上区位、交通、产业优势,为___推进百里长廊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发展基础。但由于交通设施等级低、产业发展不平衡,经济基础薄弱,农
民素质参差不齐,给我镇全面推进百里长廊建设增加了许多困难,成为百里长廊建设的难点,需要我们在推进百里长廊建设中,区别对待,全面权衡,稳步推进。
1、按城市化理念,构建百里长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集镇与乡村是___发展进步的两只轮子,其发展是互补式的发展,是比翼双飞的发展,集镇化应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集镇化,百里长廊建设也是推动集镇化进程,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从___百里长廊建设来看,应该坚持“集镇先行、乡村跟进”发展模式,突出___街、阎家坝、前进等村的建设,使新集镇达到5平方公里,居民达1万人以上,形成农村中的城市。同时,对305省道沿线的康家岭、黄龙、漫液、胡柳树、洞子沟、杜家沟等村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建成沿305省道“20里长街”,形成“一线穿珠式”的百里长廊发展格局。
2、按工业化理念,发展生态农业,构筑集生态、产业、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百里长廊。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镇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在基地建设、市场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和培育品牌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还很低,特别是龙头企业发展较慢,农村二、三产业脱节,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低,产业链条短,没有取得应有效益。因而要跳出农业发展农业,因工业化的理念来谋化农业,通过百里长廊建设,把___建设成为真正的生态强镇和产业大镇。
一是加快305省道沿线农产品基地建设。按照利用“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连成生产规模”的原则和镇“建龙头、村建基地、组培育大户”的发展思路,推进“多村一品”的专业化生产,重点抓好专业村、种养大户的发展,积极与县内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对接,进行订单生产,建设成规模化的生产基地,逐步形成特色明显的产业结构。通过几年努力,力争以阎家坝、康家岭、船形寨、杜家沟为中心,建成集蔬菜种植、储藏、加工、配送为一体的“蔬菜专业村”。
二是大力抓好305省道沿线养殖基地建设。借助镇内“新科牧业有限公司”、“顺旺牧业有限公司”的养殖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养殖业,通过扩大养殖规模,努力形成规模效应。同时,大力推行桔园养鸡、林间放养等生态养殖技术。
三是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化,实施“生态家园”工程。力争用两年时间完成造林面积一万亩,乡村道路绿化100公里,形成竹、林、果、茶、花、草相辉映的美化长廊。同时,围绕前进休闲农庄建设、305省道沿线观光带,加快发展旅游休闲观光农业。
四是大力发展庭院经济。305省道沿线的村要建立1-2个稳定收入重点支柱产业,实现人平1亩经济林;每村每年坚持小额贴息,贷款达50户,扶持农户在房前屋后发展小菜园、小果园、小竹园、小药园、小花园等,实现户平1亩经济庭院,促使院内生态经济与美化环境相结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
3、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全面推进“百里长廊”建设。
一是努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以创建科普示范村、户为抓手,以培训种养大户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建设,逐步办样板、做示范等方式提高农业新技术的普及速度和应用水平。通过引导农民学用农业科技,发展生态农业。
二是努力提高农村人文素质。以文明的新村建设为载体,广泛开展“四进家”(党的政策进家、先进文化进家、致富信息进家、文明习惯进家)活动和“十星文明户”等创评活动,加快推进文明村镇建设,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整体素质。
《建设百里长廊的思考》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建设百里长廊的思考。
民素质参差不齐,给我镇全面推进百里长廊建设增加了许多困难,成为百里长廊建设的难点,需要我们在推进百里长廊建设中,区别对待,全面权衡,稳步推进。
1、按城市化理念,构建百里长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集镇与乡村是___发展进步的两只轮子,其发展是互补式的发展,是比翼双飞的发展,集镇化应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集镇化,百里长廊建设也是推动集镇化进程,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从___百里长廊建设来看,应该坚持“集镇先行、乡村跟进”发展模式,突出___街、阎家坝、前进等村的建设,使新集镇达到5平方公里,居民达1万人以上,形成农村中的城市。同时,对305省道沿线的康家岭、黄龙、漫液、胡柳树、洞子沟、杜家沟等村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建成沿305省道“20里长街”,形成“一线穿珠式”的百里长廊发展格局。
2、按工业化理念,发展生态农业,构筑集生态、产业、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百里长廊。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镇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在基地建设、市场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和培育品牌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还很低,特别是龙头企业发展较慢,农村二、三产业脱节,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低,产业链条短,没有取得应有效益。因而要跳出农业发展农业,因工业化的理念来谋化农业,通过百里长廊建设,把___建设成为真正的生态强镇和产业大镇。
一是加快305省道沿线农产品基地建设。按照利用“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连成生产规模”的原则和镇“建龙头、村建基地、组培育大户”的发展思路,推进“多村一品”的专业化生产,重点抓好专业村、种养大户的发展,积极与县内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对接,进行订单生产,建设成规模化的生产基地,逐步形成特色明显的产业结构。通过几年努力,力争以阎家坝、康家岭、船形寨、杜家沟为中心,建成集蔬菜种植、储藏、加工、配送为一体的“蔬菜专业村”。
二是大力抓好305省道沿线养殖基地建设。借助镇内“新科牧业有限公司”、“顺旺牧业有限公司”的养殖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养殖业,通过扩大养殖规模,努力形成规模效应。同时,大力推行桔园养鸡、林间放养等生态养殖技术。
三是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化,实施“生态家园”工程。力争用两年时间完成造林面积一万亩,乡村道路绿化100公里,形成竹、林、果、茶、花、草相辉映的美化长廊。同时,围绕前进休闲农庄建设、305省道沿线观光带,加快发展旅游休闲观光农业。
四是大力发展庭院经济。305省道沿线的村要建立1-2个稳定收入重点支柱产业,实现人平1亩经济林;每村每年坚持小额贴息,贷款达50户,扶持农户在房前屋后发展小菜园、小果园、小竹园、小药园、小花园等,实现户平1亩经济庭院,促使院内生态经济与美化环境相结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
3、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全面推进“百里长廊”建设。
一是努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以创建科普示范村、户为抓手,以培训种养大户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建设,逐步办样板、做示范等方式提高农业新技术的普及速度和应用水平。通过引导农民学用农业科技,发展生态农业。
二是努力提高农村人文素质。以文明的新村建设为载体,广泛开展“四进家”(党的政策进家、先进文化进家、致富信息进家、文明习惯进家)活动和“十星文明户”等创评活动,加快推进文明村镇建设,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整体素质。
《建设百里长廊的思考》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建设百里长廊的思考。
第五篇:建设百里长廊的思考
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地城镇化进程,必须集中建好305省道沿线百里长廊的战略构想,这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大举措,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如何稳步推进百里长廊建设,防止盲目,片面的建设百里长廊,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准确定位百里长廊建设的发展方向。
305省道沿线是未来全县人口、经济、文化、旅游休闲的中心区域,其发展方向直接关联未来全县经济发展的走势。一是要强化产业支撑,大力发展镇村经济。要按照“区域布局、规模化经济、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的要求,建好新兴产业带、强势经济带,通过企业带动基地扩张规模,优化产业布局,形成百里长廊建设产业支撑。
二是依据“建精品、兴亮点、创景观”的原则,大力开展305省道农村“绿化、净化、美化”建设,实现道在绿化中,楼在花园中,人在景观中,把村庄建成环境优美的花园。
三是立足于建筑单体各异,群体协调统一,风格特色鲜明的目标,强化了305省道房屋建筑创意的精品意识,即高屋建瓴,又细针密缝,做到一座建筑一个风格,一条街道一道景致,一处小区一种特色。
四是发展庭院经济,着力培育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实现村村有支柱产业,户户小菜园、小果园、小竹园、小药园、小花园,使院内生态经济与美化环境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生态观光旅游带,体现人与自然和谐。
总之,通过百里长廊建设,实现山上花果园,居家生态园,田里特色园。一个山洼一景区,一处农舍一片园,整齐的房屋,优美的庭园,整洁的道路,使老百姓过上“推窗听鸟语,居家闻清香,出门开车子,进门数票子”的幸福生活。
二、着力构建“百里长廊”建设的四大支撑体系。
推进百里长廊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面宽、涉及面广,有许多重大利益关系需要协调,有许多难题需要破解,在实践中,无论是工作重点、工作思路,还是工作步骤、工作方法,都需要加强协调、精心指导,统筹并顾、突出重点、攻坚克难,稳步推进。
一是建立科学规划运作支撑体系。具体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典型示范、稳步推进”的原则,科学制定百里长廊建设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分阶段实施方案。制定规划和方案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强调查研究,突出发展重点,注重科学论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通过制定规划,真正做好细化目标、实化任务、硬化措施、强化责任,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着力整体推进。
二是建立健全工作责任体系。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建设百里长廊作为关系农村发展的战略任务,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搞好协调配合,建立健全“县上指导、县直配合、乡镇主抓村组实施”的工作机制。成立百里长廊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百里长廊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督查和考核,重点加强对政策资金扶持、村镇规划审核、主导产业培育等工作。
三是建立稳定投入支撑体系。建立健全财政支持增长机制,不断增加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通过各级财政和项目资金、信贷金融投入,聚集社会资金投入,引导农民自觉投入等多元化投入机制,集中“捆绑”,整合资金,统筹安排重点项目,狠抓305省道沿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资金更多的向优势产业带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倾斜,初步建立起稳定投入支撑体系。
四是建立新型农村培养支撑体系。有重点地选拔一批具有创业和创新精神的农民,通过政策引导、创业资金扶持和跟踪技术服务等措施,将其培养成农民企业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村经纪人、营销大户。制定优惠政策,更新农民增收观念,建立适宜的农民创新机制,优化农民创业环境,鼓励和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和回乡创业。
三、___打造“百里长廊”建设的初步构想精细蔬菜栽培,以沙坝为主的魔芋生产等,为百里长廊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上区位、交通、产业优势,为___推进百里长廊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发展基础。但由于交通设施等级低、产业发展不平衡,经济基础薄弱,农民素质参差不齐,给我镇全面推进百里长廊建设增加了许多困难,成为百里长廊建设的难点,需要我们在推进百里长廊建设中,区别对待,全面权衡,稳步推进。
1、按城市化理念,构建百里长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2、按工业化理念,发展生态农业,构筑集生态、产业、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百里长廊。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镇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在基地建设、市场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和培育品牌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还很低,特别是龙头企业发展较慢,农村二、三产业脱节,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低,产业链条短,没有取得应有效益。因而要跳出农业发展农业,因工业化的理念来谋化农业,通过百里长廊建设,把___建设成为真正的生态强镇和产业大镇。
一是加快305省道沿线农产品基地建设。按照利用“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连成生产规模”的原则和镇“建龙头、村建基地、组培育大户”的发展思路,推进“多村一品”的专业化生产,重点抓好专业村、种养大户的发展,积极与县内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对接,进行订单生产,建设成规模化的生产基地,逐步形成特色明显的产业结构。通过几年努力,力争以阎家坝、康家岭、船形寨、杜家沟为中心,建成集蔬菜种植、储藏、加工、配送为一体的“蔬菜专业村”。
二是大力抓好305省道沿线养殖基地建设。借助镇内“新科牧业有限公司”、“顺旺牧业有限公司”的养殖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养殖业,通过扩大养殖规模,努力形成规模效应。同时,大力推行桔园养鸡、林间放养等生态养殖技术。
三是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化,实施“生态家园”工程。力争用两年时间完成造林面积一万亩,乡村道路绿化100公里,形成竹、林、果、茶、花、草相辉映的美化长廊。同时,围绕前进休闲农庄建设、305省道沿线观光带,加快发展旅游休闲观光农业。
3、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全面推进“百里长廊”建设。
一是努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以创建科普示范村、户为抓手,以培训种养大户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建设,逐步办样板、做示范等方式提高农业新技术的普及速度和应用水平。通过引导农民学用农业科技,发展生态农业。
二是努力提高农村人文素质。以文明的新村建设为载体,广泛开展“四进家”(党的政策进家、先进文化进家、致富信息进家、文明习惯进家)活动和“十星文明户”等创评活动,加快推进文明村镇建设,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