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高二五校期中联考阅卷小结
2013年高二五校期中联考阅卷小结(历史学科)
本次历史学科阅卷共有12名老师参加,12中、14中、开一各派2人,铁中、23中各派3人。阅卷老师均按时到达阅卷地点,按照阅卷分工认真批阅,阅卷质量可靠。各校老师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使阅卷工作能按时完成。阅卷完成后,按照要求进行了讨论反馈,并对试卷进行了评价。
美中不足的是由于网络问题,使得试卷传输速度稍慢,影响了阅卷进度。
第二篇:高中期中联考综述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高中期中联考综述
曾经的岁月,我们都信守“爱拼才会赢,只有付出才有回报”,所有的日子,我们都坚守着一种信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有的日子,我们都固守着一种幸福——阳光总在风雨后。在我们期待的目光中,**高中首次期中联考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首先,考试结果令人振奋。
高一年级理科班,全校人平高于其它普通高中的人平分,其中,许江、吴丽、郭彩璘等19名同学进入市普通高中前60名,文科班的王丰成、翟慧芳等8名同学也跻身于全市重点生的行列。根据武穴市历年高考录取情况,市教研室将理科班重点线划分为537分,我校有5人,本科线划分为401分,有81人在线上,省线划为293分,我校有177名同学达线。文科班本科线398分,我校有16人达线,省线310分我校有67人达线。文理达线总人数244人,高一年级除艺术班外,还有近80人接近省线,这部分同学只要稍加努力,就能赶上去。
高二年级按艺术班文化课划线,有吴婷、袁鑫灵、吴利婷、柯胜斌四名同学达重点线,有刘岭君等6名同学达本科线,其余17名同学文化课都达到省线,在艺术考生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们高二学生取得这样的成绩,真是可喜可贺。
高三年级四月份调考,重点线537分,我校有陈维、曾祥光、马万里、陈龙等同学过线,达二本线以上10人,达本科线30人,过省线近40人。根据二三四月份调考分析,预计我校今年的高考一定会首战告捷。
其次,考试考风令人欣慰。
这次期中考试,学校召开考前动员大会。除了对考生常规考试纪律要求外,还严禁考生使用透明胶,计算器。无论是从考场的编排、监考人员的配备,还是试卷的评改,每个环节都考虑得十分周到,考场学生严肃认真,监考老师尽职尽责,阅卷老师一丝不苟,以考风促学风的考试理念步入良好的循环的发展轨道。
再次,教师敬业令人感动。
诚如在期中考试表彰大会上的教师代表发言一样,我们的教师都有一种甘为人梯的风范和自我牺牲的蜡烛精神。上到校级领导,下至课任教师,都把“建设一流名牌学校,培养一流的学生”作为自已的追求,传授真知,启迪心智,涌现出像杨利斌、杨宪鹏、孙卉等一批优秀骨干青年教师。
同样我们的学生也积极进取,从学校表彰的三个优胜班级和106名优秀同学来看,大家都抱着一颗求知求学的心灵在不断探索。王丰成、许江两位同学以文、理冠军的身份,畅说了自已的学习体会。“稳”、“准”、“狠”是他们学习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迈向人生成功的垫脚石。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种子总会发芽,是金子总会闪光,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我们以耕耘期待明天,所有的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愿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调整心态,总结经验,创造新的辉煌!
第三篇:2015—2016学下学期孝感五校期中联考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2015—2016学下学期孝感市六校教学联盟
期中联合考试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1.B(“我们更向往回到那个年代去生活”无中生有)2.A(“它们都能为人民群众奉上一道道精神文化大餐”中的“都”说法太绝对,应该是老百姓“喜爱的,津津乐道”的文艺作品)
3.D(原文说“事实上,人民群众不是没有艺术鉴赏能力,而是喜欢真正有思想、有道德、有温度、有高度,能够号准时代脉搏、真实反映人民群众悲苦和欢乐的作品”,并没有将人民群众与文艺创作者相提并论)
二、古代诗文阅读
4.A(句意:寇准曾经在宫殿之中向皇帝启奏事项,他的话与皇帝的想法不相符,皇帝很生气地站起来,寇准于是就拽住皇帝的衣服,让皇帝又坐下,等事情解决后才退下。因此皇帝奖赏他说:“我得到了寇准,就像文皇得到了魏征一样。”)5.B(“进士”是殿试合格者)6.C(“当即”错,原文是“顷之,召准问所以不平状,准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7.(1)正赶上皇帝召见百官讨论国事,寇准极力陈述事情的得失,皇帝更加器重他。(“会”“陈”“益”各1分,句意2分)
(2)过了一会儿,召见寇准询问刑罚不公平的原因,寇准说:“希望把二府的官员召来,我就
说。”(“顷之” “所以” “愿”各一分,句意2分)
8.①首联描绘了余干古县城孤高荒凉的景象。(2分)这座小小的山城,仿佛跟空中的白云一样平齐,极言其孤高;这里非常荒凉,似乎万年都没人来过。(1分)②作用:诗人即景抒情,寓情于景,在荒凉、萧条的环境中寄托了内心的凄凉与感伤,奠定了全诗苍凉的感情基调。(2分)
9.①用典:运用“陵谷变”这一典故,暗示了余干古县城由盛到衰的沧桑巨变,含蓄表达了对唐王朝国运的忧虑,寄寓了诗人对国家衰弱、人民困苦这一情状的感慨之情。
②借古讽今:通过周幽王昏庸误国,造成陵谷灾变,暗讽唐王朝统治者昏庸误国,造成余干古城由盛而衰。③拟人:飞鸟非人,本来无情,自然不会知道古城的变迁;然而人是有感情的,人能够感受到古城由盛到衰的历史变迁,人也能从中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变迁。④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古城早已荒芜,只剩下无知的飞鸟朝朝暮暮在弋阳溪边的秋草中觅食,作者就是通过这荒凉的古城飞鸟图寄予深沉的历史慨叹。
(手法正确1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答出两种即可。)10.(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1)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答A、C不给分。(D项综合运用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A项“证据不够充分”无据。C项“这足以证明她在那次意外事故中受到了巨大伤害”错。)(2)①文章开头巧设悬念,以被告方律师戈尔德知道自己已输这一情节引出下文,也激发起读者的兴趣; ②文章标题《趁机勒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联起罗杰斯太太和戈尔德两人分别勒索的故事;
③文章先扬后抑,先以罗杰斯太太的故事刻画了戈尔德正直的形象。又笔锋一转,揭露戈尔德的贪婪虚伪,情节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每点2分,共6分)
孝感市六校教学联盟期中联合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共3页)第1页
(3)分别指:第一件事是指罗杰斯太太趁铁路意外事故勒索更多的赔偿,第二件事是指戈尔德趁电梯事故欲对大楼管理机构勒索赔偿;(2分)作用:①是趁机勒索的具体内容,推动情节发展;
②是主人公思想转变的催化剂,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4分)
(4)①揭露了人性的贪婪,文中罗杰斯太太用穿戴胸衣来造成自己腰部受伤,以此来勒索更多的赔偿,以及戈尔德假装电梯事故中受伤,这些都暴露出人性的贪婪;(3分)
②揭露了人性的虚伪,文中戈尔德义正言辞,一再强调要提防罗杰斯太太的勒索行为,而自 己抓住机会也在趁机勒索,言行不一,虚伪至极;(3分)
③人性中的弱点的确存在,无法否认,但我们应恪守本心,坚守准则,不随环境变化而改变初衷,战胜自己的弱点,而不能任它摆布。(2分,若有其他观点亦可,但价值观必须正确)(答“人性的懦弱,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立场不坚定者”也可酌情给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1)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 C给1分;答 A、B不给分。(C 项不够全面,聂耳还要“用歌声惊醒沉睡的雄狮”。A 项聂耳不是“无师自通”,那“是后来聂耳勤奋地拜师学习提高技艺的结晶”。B项聂耳先被黎锦晖录取到音乐歌舞学校,“成为歌剧社的一员后”,才担任首席小提琴手。)
(2)①过人的音乐天赋,澎湃的音乐激情;②勤奋好学,赤诚的爱国之心;③被慧眼赏识,幼年时邱师傅给他启蒙;④报考音乐歌舞学校时,得到音乐家黎锦晖的青睐。(每点2分,答任意三点可得6分)
(3)①被田汉慷慨激昂的歌词感染;②日寇的侵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③人民大众共同抗日的呐喊。(每点2分)
(4)示例:不赞同。①《义勇军进行曲》蕴含的战斗不屈的民族精神无论什么时候都是需要的;②坚持用《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可以唤起人民回想祖国创建过程中的艰难忧患,鼓舞人民发扬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热情,把革命进行到底;③虽然时代变了,国歌中的忧患意识不能丢,居安思危;④《义勇军进行曲》仍在激励着国人奋起建设华夏神州,仍在教育、激发年轻一代人的爱国热情和献身精神,它永远不会过时。(8分,紧扣国歌的内涵与现实意义,言之成理即可。若有其他观点,且分析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D(解析: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应付自如,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很有办法。主要是从处理事情的态度方面来阐述解决问题的能力。游刃有余,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主要是从工作的实际经验多来阐述解决问题的能力)14.A(B,“根据„„显示”,句式杂糅。C,搭配不当,“减少„„危害”或者“降低„„浓度”。D,主客倒置,“我们对祥林嫂很熟悉”)15.C 16.①互联网技术迅速普及 ②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喜爱
③以后越吃越香(5分,写出1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3句给5分。语意连贯,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即可)17.主体图案为一个人扶助另一个人,右下角为活动主题“圆梦1+1”。两人手挽手组成一个心形,表达了爱心公益活动的主旨;象征爱心团体(或个人)对困难群体的关爱和帮扶。下部分线条又像“梦”的拼音首字母“M”,凸显出“圆梦”的主题。(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六、写作
18.参见2015年高考湖北语文卷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主题非常鲜明的作文题,材料的关键句是“那是因为你们是知道,而我是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知”与“做”是写作的关键词,人只有思想没有行动,在杰克·韦尔奇看来是不足取的。要想成功,光有思想是远远不够的,要用实际行动证明。《劝学》中荀子也提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孝感市六校教学联盟期中联合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共3页)第2页
本次作文在写作时要注意,有思想是先决条件,行动是成功的关键;光有思想,没有行动,那只能算空有理想。写作时要体现二者的思辨性。
以下作文标题仅供参考:
(1)知而不为成无望
(2)冥思苦想,不如脚踏实地(3)让思想插上飞翔的翅膀(4)上帝只偏爱“奔跑者”(5)心之所向,言之必行
【参考译文】
寇准,字平仲,是华州下邽人。寇准年轻时才智超群,精通《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十九岁时考中进士。太宗选拔人才,经常亲自到殿前平台看望询问,年纪小的人经常不被录取。有人教寇准增报年龄,寇准回答说:“寇准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被录取,怎么能欺骗君主呢?”后来寇准考中,被授予大理评事的官职,连续升职担任殿中丞、郓州通判。皇帝在学士院将他招来考试,授予寇准右正言、直史馆的职位,担任三司度支推官,转任盐铁判官。
正赶上皇帝召见百官讨论国事,寇准极力陈述事情的得失,皇帝更加器重他。把他提升为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兼任吏部东铨。寇准曾经在宫殿之中向皇帝启奏事项,他的话与皇帝的想法不相符,皇帝很生气地站起来,寇准于是就拽住皇帝的衣服,让皇帝又坐下,等事情解决后才退下。因此皇帝奖赏他说:“我得到了寇准,就像文皇得到了魏征一样。”
淳化二年春天,大旱,太宗请亲近的大臣询问时政得失的地方在哪里,大家都用天命来回答。寇准回答说:“《洪范》里说,天和人的关系,相互应和就像影子和回声,大旱的征象,大概是因为刑罚有不公平的地方。”太宗很生气,起身回到宫中。过了一会儿,召见寇准询问刑罚不公平的原因,寇准说:“希望把二府的官员召来,我就说。”皇上下令召二府的官员来,寇准就说:“不久前祖吉和王淮都触犯法律接受贿赂,祖吉受贿较少却被杀头,王淮因为是参政王沔的弟弟,收受钱财千万,只受杖刑,仍官复原职,这不是不公平是什么?”太宗拿这件事问王沔,王沔叩头谢罪,于是皇上严厉批评了王沔,并且知道寇准可用。当即任命寇准为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任同知院事。
自唐朝末年,蕃户就有居住在渭水以南的,温仲舒管理秦州时,把这些蕃户驱赶到渭水以北,构筑堡栅来限制他们往来。太宗看过奏章不高兴,说:“古代的羌戎少数民族尚且杂居在伊川、洛水,那些蕃夷人愿意流动难以安定,一旦有调集入侵发生,将要严重困扰我们关中了。”寇准进言:“唐朝宋璟不赏赐边地战功,最终导致开元时的太平。边疆大臣(想要)求取战功而(以致)酿出祸患,很是值得警戒(警惕)啊。”皇帝于是任命寇准出使渭北,安抚蕃户,又调走了温仲舒到凤翔。
真宗当上皇帝后,寇准升迁为尚书工部侍郎。咸平六年,调任兵部,担任三司使。当时合并盐铁、度支、户部为一使,真宗委派寇准裁定事务,于是任命六个判官分别掌控,繁琐简约才适度。景德元年,契丹族入境侵袭,放纵游动的骑兵侵袭深州和祁州一带,稍有点不利就退却,徘徊往来(好像)没有打仗的意思。寇准说:“这是轻侮我们啊!请朝廷训练军队,任命大将,挑选精悍的部队,据守要害的地方,防备敌人。”这一年冬天,契丹族果然大举入侵。寇准趁机请求皇帝到澶州去。高琼指挥卫士让皇帝乘上车子前进,皇帝就渡过了黄河,坐临澶州的北城门楼上,远近的人们看见皇帝车上的伞盖,跳跃着欢呼,声音传到几十里以外,契丹兵士相互看看,感到惊慌害怕,连阵势都排不成了。敌方数千骑兵乘胜追至城下,皇帝诏令士兵迎击敌兵,斩杀擒获大半敌兵,敌军于是退去。
天禧三年,真宗得了风疾,刘太后在内宫干预朝政,把寇准降为太常卿,管理相州,又调任安州,贬为道州司马。真宗当初不知道这事,有一天,问身边的人说:“我好久没有见到寇准,为什么?”左右没有人敢回答。真宗驾崩时也还是只相信寇准与李迪是可托付之人,寇准被重视到这个地步。
孝感市六校教学联盟期中联合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共3页)第3页
第四篇:郑州市2010-2011学年下学期六校高二期中联考--政治
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郑州市2010----2011学年下期九中学区期中联考
高二政治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1、近年来,一场围绕暗物质的研究竞赛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悄然展开。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就开始发现在星系团和星系中存在着大量不发光的物质,这些物质很难被直接观测到,但是通过万有引力效应可以推断其存在,所以我们把暗物质定义为是指一些没有被直接观测到,但通过其万有引力效应可以推断其存在的物质。科学家们关于暗物质的推测从侧面证实了()
A、自然界并非是客观的B、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 C、人类可以有意识的改造自然
D、神话的产生根源于主观世界 2.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运动和静止关系的是()
①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③动和静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④静也是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3、从2010年秋冬起,我国多个省份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旱灾,其中山东、安徽、江苏、河南等地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已达特旱标准。为了应对旱灾,气象部门将根据气象变化,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旱区人工增雨作业,这说明()①人们利用规律的前提是尊重规律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
③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条件和规律,就可以限制水流的破坏作用 ④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利用规律创造有利条件,为人类服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小张在日记里写道:“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这表明()
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③正确的意识对个人活动具有决定作用 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5、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从唯物论的角度看,材料表明()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①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②正确的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③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④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6.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0分57秒,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坚实的一步。较之“嫦娥一号”卫星,“嫦娥二号”卫星上搭载的CCD照相机的分辨率更高,其探测设备也有所改进,所探测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更加详实,届时人们对月球的认识将会深化。以上材料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②认识能力的提高是科学实践成功的首要因素
③正确的实践目的是认识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④实践是获得认识的来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而今天,我们通过“嫦娥二号”传回的图片清晰地感受到了月亮的倩影,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主要说明了()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8、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关注社会公平”,我们对发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表明()
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②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
③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不止一个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某网站为世博会所搭建的3D版“网上世博会”全面上线。世博园区内所有的展馆在互联网上得到全面呈现,参观者可以通过网站获得世博园区地理、内部分布、相关设施以及客流引导等信息,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对虚拟三维场景进行浏览。从哲学上看,“网上世博”体现了()
①世界上的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着联系 ②人们可以利用联系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④事物的联系复杂多样,人们无法具体把握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0、2011年1月26日下午,河南省发改委宣布: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原经济区正式纳入该规划,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将对改善全国布局、支持全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这表明()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①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②搞好局部有利于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部分决定整体
④政府重视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1、唐代韩愈读书用的是“提要钩玄”法。他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篆言者必钩其玄。”读一部书,要重于把握各部分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钩出精义。这体现了()
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每一个要素 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③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④ 12.郑板桥有诗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犬龙孙绕凤池。”其中的哲学寓意是()
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
③新事物不一定会战胜旧事物
④新事物的成长要靠人们的热情扶持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该诗蕴含的主要哲理是()
A、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D、严冬过去就是春天的到来 14、2010年3月26日晚8时30分至9时30分,包括中国86座城市在内的全球134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座城市和城镇共同熄灯一小时。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对地球家园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人们通过“地球日”、“地球一小时”等活动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是因为()
①环境的人为恶化有一个从逐渐量变到根本质变的演变过程 ②环境的人为恶化是一个不可逆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③环境的改变是人类不断征服自然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④环境的改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王安石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石”。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16、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
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有人将当代信息领域中信息富有者与贫困者之间的差距形容为“数字鸿沟”。“数字鸿沟”造成的差别正在成为中国继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三大差别”之后的“第四大差别”。“四大差别”的存在表明()
A、矛盾是无法解决的B、矛盾就是对立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矛盾具有普遍性
18、下列表述中,能够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是()
①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②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③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④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中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一是“取类”,把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集中起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类性,“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二是“比象”,在对“类”有了认识之后,“因而神之,触类而长之”。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包含的哲理是()
A、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问题关键
B、从整体着眼才能把握局部的性质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依存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20、一位哲学家说过:“人在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以后就会生出无数烦恼。前者是生存的烦恼,后者是发展的烦恼。”下列观点与这一说法所包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①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矛盾各不相同
③事物的矛盾是人们永远不能解决的 ④不同意识对事物所起的作用不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1、一般来说,互联网对社会发展利大于弊,其积极作用是主流,而对于痴迷网络的少数青少年来说,则弊大于利。这是由于
()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发生了转化
②外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③具体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特殊性决定的 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发生了转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
23、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下列属于发展的是
()
A、某同学的学习成绩稳定并有所提高
B、某人病情恶化
C、某企业去年盈利30万,今年盈利20万
D、某列火车由北京开到了西安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24、总的来看,国际不利因素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强劲活力。上述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
A、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
B、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D、次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5、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点,又体现唯物辨证法发展观点的是()
A、邯郸学步
B、唇亡齿寒
C、吐故纳新
D、因地制宜
第Ⅱ卷
本卷共2大题,共50分。
26、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三大文明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源和环境等突出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捉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这种理念必将指导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民生的改善。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我们党也会与时俱进,不断的更新理念,探索正确的发展道路。相信我们的人民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信心,奋勇拼搏,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1)从十二大到十七大,党的理念的转变体现了认识论的哪些观点?(12分)
(2)从意识的作用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12分)
27、“低碳经济”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热词。某校高二(1)班一个学习小组以“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生活”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活动中收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大挑战,英国政府在2003年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随之迅速获得世界范围的认同与推广。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生活(LOW CARBON LIVING)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材料二:专家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总体上利大于弊:
在一些传统行业中,我国比一些发达国家落后几十年。而在新能源领域,比如太阳能、风能和锂电池等行业,与最发达国家相比仅落后1-2年。发展低碳经济既能拓展未来发展空间,也能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创造良好契机。如果能抓住这次产业革命的机遇,加快经济发展的转变,就有可能实现后来者居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但是,应该看到,中国在舆论环境、节能减排技术以及能效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 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较大差距。中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发展的阶段,中国目前对能源的需求非常大,还在不断增加,碳排放量也在增加;此外,我国承接了大部分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高碳排放生产线,发展低碳经济这些生产线就要面临停产、转产和技术改造的问题,进而制约我国传统经济的发展,影响就业。
(1)材料二中学者观点的综述是怎样体现矛盾分析方法的?(15分)
(2)小张同学认为:倡导“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最重要的是树立“节能减排”的生活理念。请运用所学哲学道理评析这一观点。(11分)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五篇:五年级上学期数学多校联考期中试卷
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数学多校联考期中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共20分)(共10题;
共20分)1.(2分)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到原来的5倍,高不变,面积会()。
A.扩大到原来的5倍 B.扩大到原来的25倍 C.不变 D.缩小到原来的 2.(2分)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是()。
A.5.32 B.3.52 C.2.53 3.(2分)与25.6÷0.32的商相等的算式是()。
A.25.6÷32 B.256÷32 C.2560÷32 D.2.56÷32 4.(2分)与4.85÷1.5的商相等的算式是()。
A.48.5÷0.15 B.48.5÷15 C.0.485÷15 D.4.85÷15 5.(2分)下面的年份中,全是闰年的是()。
A.1888、2008、2014 B.2004、1844、1600 C.1602、2020、1992 6.(2分)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3.78,准确值可能是下列哪个数()A.3.078 B.3.778 C.3.785 7.(2分)一个长方形的四个顶点分别是A、B、C、D,如果A点的位置是(1,1),B点的位置是(4,1),C点的位置是(4,3),那么D点的位置是()A.(1,3)B.(1,4)C.(3,4)8.(2分)78.6÷11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A.7.14545 B.C.9.(2分)计算小数除法时,如果商要保留两位小数,商应除到小数部分的()A.十分位 B.百分位 C.千分位 10.(2分)计算12.5×8.8最简便的方法是()A.12.5×8.8=12.5×8+0.8 B.12.5×8.8=12.5×8×1.1 C.12.5×8×0.8 二、判断。(共12分)(共6题;
共12分)11.(2分)2.74555…,9.181818,0.25763…都是循环小数。()12.(2分)0.3小时等于30分钟。()13.(2分)被除数中有几位小数,商也有几位小数。()14.(2分)3.27+4.09的结果是4位小数。()15.(2分)用数对表示位置(3,6)和(6,3)是同一位置。()16.(2分)明明抛了5次硬币,都是正面朝上,如果再抛一次,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大。()三、填空。(共18分)(共8题;
共18分)17.(2分)将下列小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6.4 _______ 18.(1分)两个因数的积是36.7,如果这两个因数长分别都扩大10倍,积是_______ 19.(2分)抛出一枚硬币,落地后有_______种结果,出现正反面的可能性是_______的。
20.(2分)0.14×0.32的积中共有_______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_______。
21.(1分)若(3,5)表示第3组第5位同学,则第2组第1位同学可以表示为_______。
22.(6分)请你根据35×216=756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①3.5×216=_______ ②756÷21.6=_______ ③3.5×21.6=_______ ④3.5×21.6=_______ ⑤75.6÷3.5=_______ ⑥3.5×0.216=_______ 23.(3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3.24×0.9_______3.24 b÷0.78_______b(b≠0)7.29×1.3_______7.29÷1.3 24.(1分)一根木条长2米,锯成都是0.4米小段,要锯_______次。
四、计算(28分)(共3题;
共28分)25.(8分)直接写出得数。
÷ = ÷ = ÷ = 0÷0.9= 26.(8分)递等式计算(1)3.6÷0.4-1.2×6(2)(5.6-1.4)÷0.7(3)2.25÷2.5×0.4(4)3.6÷0.4-1.2×6(5)(5.6-1.4)÷0.7(6)2.25÷2.5×0.4 27.(12分)列竖式计算。
①3.44×1.2 ②6.5×8.76 ③91.2÷3.8= ④5.34×1.06≈(保留两位小数)⑤98.7÷7= ⑥28.4÷6.77≈(保留一位小数)五、解决问题(22分)。
(共5题;
共22分)28.(4分)爸爸要给客厅铺地砖,若选用边长是40cm的正方形地砖,需要125块。
(1)若用边长是50cm的正方形地砖,需要多少块?(2)边长是40cm的地砖每块16.8元,铺每平方米地面的手工费是13.5元。边长是50cm的地砖每块28元,铺每平方米地面的手工费是12.5元。铺哪一种地砖的花费少? 29.(4分)服装厂原来做一件上衣需要1.5米布,由于改进工艺,现在每件上衣只需要1.2米布。原来做68件上衣的布料现在可以做多少件上衣? 30.(4分)一间客厅的面积是30.5平方米,用边长为0.8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瓷砖? 31.(5分)某市自来水公司为鼓励节约用水,采取每月分段计费的方法收取水费,15吨以内(包含15吨)的每吨3.2元,超过15吨的部分,每吨4.5元,赵元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19吨,应缴水费多少钱? 32.(5分)五(二)班有43名同学春游照相合影,每人一张照片,一共需要付多少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分)(共10题;
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判断。(共12分)(共6题;
共12分)11-1、12-1、13-1、14-1、15-1、16-1、三、填空。(共18分)(共8题;
共18分)17-1、18-1、19-1、20-1、21-1、22-1、23-1、24-1、四、计算(28分)(共3题;
共28分)25-1、26-1、26-2、26-3、26-4、26-5、26-6、27-1、五、解决问题(22分)。
(共5题;
共22分)28-1、28-2、29-1、30-1、31-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