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铁路经济发展战略(本站推荐)
铁路经济发展战略
根据《2006年中国铁路运输市场研究报告研究报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运输企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各种运输方式发展迅猛。铁路交通运输虽然运量逐年增长,但市场份额却逐年下降,铁路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尤其是在交通运输部门中,铁路运输的发展呈现滞后状态。这种状况与“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部门,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的地位不相适应,有些地区的线路甚至无法支撑运输需求的巨大压力,铁路运输发展滞后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明显存在。
一、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现状
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已有127年的历史。与计算机、通讯、生物等高新技术行业相比,它是个传统行业。进入21世纪,世界铁路交通运输行业正由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转变。世界发达国家铁路在较高的起点上,以全新的方式,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由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的升级,使铁路这个传统行业展现出了全新的面貌。而中国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建设起步并不晚,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还存在很多问题。
改革开放以前,国家铁路实行“政企合一”的计划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与国家宏观计划经济的整体基础相适应,也与铁路当时自身经营的环境与条件相适应。当时我国经济技术落后,资金资源严重短缺,不可能优先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度要求较高的航空和公路运输,适合中国国情、运价低廉的铁路运输因而长期处于垄断优势地位,没有面临生存竞争方面的任何挑战。
进入新时期之后,国家经济运行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铁路运输行业随之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运能短缺上。运能短缺一方面是铁路物质基础相当薄弱的基本情况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是不断扩大的对客货运输的巨大需求。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铁路运能短缺的问题不可避免。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全社会爆发出来的巨大货运需求压向铁路,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石油、棉花、粮食、煤炭、磷矿石等重要原材料运输严重受阻,影响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缺口加大,迫使不少工厂半停产运行。因铁路发展不足致使国家损失巨大。同时,对局部区域铁路客运列车而言,一方面有些落后地区根本就没有开通铁路交通运输;另一方面普遍超员严重,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客运全面紧张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铁路总体规模发展不足且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铁路运输业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纵深和国民经济发展增速,铁路运输行业随之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铁路总体规模发展不足致使运能短缺。目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社会爆发出来的巨大客货运需求一起压向铁路,致使铁路运能与运量的矛盾突出,因铁路运输能力不足造成的后果更加一览无余。同时,我国铁路现状各地区间发展且不平衡。东部地区铁路较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铁路比较落后,甚至一些落后地区根本就没有开通铁路交通运输。这种现实状况将不利于各地区间的协调发展,也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其次,铁路运输业的属性未明,阻碍了铁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在我国目前铁路政企不分的经营管理体制下,铁路运输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究竟是纯粹公益性行业还是市场主体
是不明确的,其属性处于模糊状态。这种属性未明直接结果是人们不把铁路运输业当成企业看,认为铁路运输业要承担的是更多的社会责任,铁路运输业即使经营入不敷出,政府也是应该财政补贴的。正是这种长期的属性未明,造成铁路运输业缺乏市场竞争的能力和失去降低成本、创造利润的激情和动力。目前,尽管随着不断的国企改革,铁道部给铁路运输企业下放了许多经营权和其他相关权利,但这只是名义上的下放。铁路运输企业还远未成为市场主体。
再次,高垄断致使铁路系统内部缺乏竞争机制和服务质量不高。虽然我国铁路运输业进行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改制,但由于改革缺乏正确的引导,在重复中耗费了巨大的改革成本后而收效甚微。企业国有资本的独占性未从根本上改变,相对独立经营的体系也尚未建立,仍属于垄断式国有企业。垄断致使铁路系统内部缺乏竞争机制,扼杀了其竞争活力,使其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视而不见、反应迟钝,是造成铁路运输业效能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后,铁路沿线小站安全管理上存在着管理滞后、缺乏持续性等弊端。铁路沿线小站的安全在铁路运输安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影响着铁路运输业本身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也对社会政治和经济有着重大影响。目前基层站段对沿线小站的安全管理,存在着管理被动和“以罚代管”等现象。站段安全专职人员一般在事故发生后,在进行安全总结分析后,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罚,而未进行各种安全业务指导和教育。这种单独“以罚代管”形式的效果,只能是暂时缓解沿线小站面临的严峻铁路运输安全,带来的后果却是铁路员工心理上产生的反抗情绪。这种滞后的安全管理模式是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将会大大削弱了铁路运输安全的基础。
三、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战略步骤
首先是实现铁路交通运输主业和辅业的分离。根据2005年底铁道部的统计数据,中国铁路现在职工人数228.41万,其中运输主业职工152.68万人,可见非运输主业职工队伍较庞大,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铁路行业所没有的现象,势必会严重制约着铁路运输主业的发展。铁路系统中的社会公共部门,如公检法、医院和学校等社会性、事业性单位应剥离出铁路系统,这些单位可以说都与铁路运输没有直接关系,长期“捆绑”在一起将导致运输主业专业优势不突出,竞争能力低下。另外,还应剥离铁路系统中的辅助产业,即工业、建筑、工程、通信和物资五大公司和若干勘测设计院,还与国家邮电网并存的铁路通信网等也应被剔除出去。这些部门虽与铁路运输相关,但由于没有实行分账独立核算,产业属性不同,容易导致职责不清。
其次是对铁路运输行业进行规范股份制改造。股份制是一百多年来被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资产组织形式,既可以迅速聚集社会资本,又可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铁路行业在完成主辅业分离的前提下,选择业内的优质资产,即盈利能力强、管理效率高的资产,结合主干线、客运专线和城际客运铁路等项目建设,寻求境内外投资者,进行股份制改造,可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最后是推动股份制改造成功的企业上市融资。实行股份制改造的目的是拓宽融资渠道,解决铁路建设资金主要依赖于铁路建设基金的收取与国家开发银行的长期借贷而成的长期性的极度短缺问题。其它渠道资金的进入为铁路加快建设速度和更大程度扩展规模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帮助铁路部门引进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建立新机制。而其他渠道资金的筹集主要是通过公司上市来解决的。相比客运而言,货运业务彼此独立性较强,更容易把市场前景较好的优良资产单独剥离出去进行公司化改制;而且,货运的国际市场开放
程度高,可以更好地吸收地方政府、社会和国际投资。因此,应按照先货运后客运的次序推动股份制改造成功的企业上市融资。
四、铁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首先,积极通过多种方式筹集建设基金。在我国,制约铁路交通运输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是资金问题。美国铁路建设之所以能在1887年一年中铺轨2万多公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拥有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可以迅速吸收国内外的投资资金。我国的资本市场虽不发达,但却具备了许多吸收投资的有利条件。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除了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进行股本融资这一方式外,可以选择的方式还有直接债务融资、利用国际贷款以及融资租赁等。其次,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现代企业规范制改革。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还需要对铁路运输行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建立有效激励、严格约束、责权利相统一的法人治理机构。积极落实铁路运输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完善资产经营责任制;实现政企分开、社企分开、事企分开和减员增效,组建客运公司及专业货运公司,为实现运输专业化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积极推进铁路行业技术引进开发,提高行业服务质量。我国铁路系统经过近年来的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铁路技术的开发应用已呈现出加速追赶的趋势。当前的工作重点是高速铁路系统技术开发及建设;铁路行车安全技术保障系统开发;重型优质钢轨及新型轨枕制造;编组站自动化、装卸作业机械化及货场设备制造;铁路客货运信息系统开发等。为顺利实现铁路运输行业的战略目标,铁路运输系统干部和职工必须转变工作是完成国家运输任务的思想,树立铁路运输行业具有服务性特别强、同时竞争性也特别强的观念,此外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演练来更新自己的服务知识和技能。
最后,注重和其他运输行业的协调配合,创建交通运输大领域的“共赢”格局。在我国五大运输行业之间不仅存在着资源和市场的竞争,而且还存在着因各自优劣势相异而需要协调配合的实际可能。五大运输行业要坚守各自的目标市场,运输价格不下降或略微上扬,在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方式上下足功夫,靠服务和技术创新来赢得市场,这样的竞争方式不仅合理配置了经济资源,而且创造了越来越大的社会效益。
总之,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战略问题既是一个严肃的实践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通过对中国铁路建设与发展的历史回顾和中外铁路行业的对比分析,很容易得出铁路运输行业物质基础薄弱的结论,发现存在着运能短缺的问题,而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问题的关键是:铁路运输行业如何在技术飞速进步、行业竞争激烈的时代条件下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以及如何实现自己的发展战略。
第二篇:南海经济发展战略
佛山南海区发展经济争当排头兵
2003-06-12 12:25:55佛山日报
南方网讯面对新一轮经济网站发展的良好机遇,在经济建设上一路高歌的南海,如何超越自我,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南海区委、区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强化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艰苦奋斗意识和执政为民意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全力打造一个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新南海。今年1月~5月,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2.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8%;实现工业总产值371.42亿元,同比增长25.6%;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同比增长18.8%。抓工作作风转变,简政放权,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优化投资软环境
南海经济发展要争当排头兵,政府服务能力与水平是工作着力点。尽管近几年来南海在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有的单位和领导还是习惯于凭老方式想问题、做工作,客观上不利于南海的大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区委、区政府专门召开会议,通过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改进工作作风、加快各项制度改革,牢固树立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的观念,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诚信环境和服务环境。
为了进一步简化办事手续,减少办事环节,简政放权,南海区政府根据市政府简政放权、下放权力的要求,一方面承接好市下放到区的各项审批事权,充分发挥和运用好下放的权限为经济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迅速有效地把区级可以下放、应该下放的审批事权彻底下放到镇(街道)、部门。4月22日,南海将首批原由区一级政府部门和省直属管理部门行使的63项行政管理权限下放到镇(街道)、部门。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完善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区委区政府决定,自5月26日起,区各职能部门的各项审批项目一律启用新的、更短的承诺时限——“承诺件5个工作日内办结,报批件3个工作日内上报。”随着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机关工作作风得到了进一步的转变,办事环节少了,行政效率高了,投资软环境更好了。现在南海的审批承诺时间,所有审批环节加起来最长仅需30个工作日,比原来缩短了近140个工作日。积极实施“园镇互动”,狠抓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壮大园区经济
为改变南海工业规模小、零散分布的现状,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佛山市有关产业强市、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的精神,结合实际提出了“工业进园、集中发展”的思路,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发展壮大园区经济。首先,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按照《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管理体制的意见》,对相关的镇(街道)充分放权,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架构,落实精干人员,切实使这些园区行使好经济管理职权;二是加强园区的规划建设和资源整合,重点建设好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暨华南环保科技产业园、南海软件科技园和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是积极探索园区开发建设的融资新机制,为园区开发建设提供资金保证;四是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大幅度降低工业地价,增强园区吸引力和竞争力。4月底,区政府出台政策把工业用地的收费按区级收费原标准降低50%。
此外,对一些大、优、强,高新技术、技术密集、高产出、影响大的项目,还可以进行大幅度的地价优惠;五是健全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和责任制,将招商引资的实绩作为重要的指标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
“五大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南海园区经济的发展壮大。目前,南海区及各镇(街道)工业园区规划面积达428.51平方公里。今年1月~5月,全区招商引资超百万元项目355个,计划投资总额42.8亿元,其中投资额超千万元项目106个;实际利用外资1.19亿美元,同比增长36.7%。继续实施固本创新工程,全面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是南海经济的一大特色,目前已占国民经济近九成。为了推动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去年南海区政府专门出台“扶大扶优扶强”的奖励措施,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区政府对5批企业进行了奖励,获奖企业281家(次),奖励总金额1018万元。今年上半年新增国家免检产品和省著名商标数量均为历史之最,分别达到16个和11件。为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区委、区政府积极实施镇级领导班子挂钩帮扶重点企业的制度;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奖励出口创汇多、上交税收多的民营企业等。从2003年起,连续3年,每年区财政安排不少于500万元三项科技经费,用于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安排不少于300万元,用于扶持外向型民营企业,安排不少于200万元,用于扶持吸纳下岗人员就业的民营企业和从事农产品加工的民营企业;为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区政府将于近期组织成立2家~3家民营企业融资担保公司。
针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南海继续抓好“五个一工程”的实施,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有力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金沙镇在这次非典疫情肆虐期间,充分利用华南五金交易网,协助会员企业利用网络公布信息、寻找新客源、洽谈生意以及进行产品交易,扩大出口,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据估算,本地会员今年1月到5月通过华南五金交易网撮合的交易额达到4.8亿元,同比增长近1倍,使素有“小五金之乡”美誉的金沙今年1月到5月仅五金业的生产总值与去年同比就增长了48%。(编辑:李美仪)
第三篇:河源市经济发展战略
河源市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路径
摘要:自进入21世纪以来,河源市先后实施了国民经济与社会的两个五年计划,即2001—2005的“十五计划”和2006—2010的“十一五规划”,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文章以河源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分析了河源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现状;问题;发展路径
一 河源市经济发展现状
河源市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工业经济、第三产业、农村经济和城镇建设的“五大发展”,取得了后发的优异成绩,如下表是河源市这几年的经济生产总值和增长比率,我们可以看到河源市的经济生产总值每年都在增长,而且一直处于高增长比率状态,经济发展速度快。具体来说表现在十个方面,即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新型工业化快速推进,“一园六区”格局基本形成;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显著发展。
河源市的经济要继续发展,要依赖于其本身的优势,它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是资源优势,土地、森林、水源、矿产、生态等资源的潜力比较大。全市人均矿产、森林、水、土地资源均居全省第一,温泉资源极其丰富,拥有丰富的“金、木、水、火、土”资源和独特的旅游资源。
二是区位优势,河源南接珠三角,北连大内陆,境内京
九、广梅汕两条铁路交汇,并在龙川设有京九铁路南段最大的编组站,惠河、梅河和粤赣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河源已经全面融入了“珠三角两小时经济生活圈”,成为粤东北陆路交通枢纽和沟通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大陆桥”,为绿色农副产品的流通运输提供了十分便利的交通条件,还可发展成粤北山区新的物流中心。
三是人文优势,“客家古邑,万绿河源”城市形象初步建立,客家文化、恐龙文化等地域特色逐步形成,地域特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成效显著。以上述文化为依托,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竞争力和软实力。
四是产业优势,目前河源市形成了广东省手机产业集群,钟表产业集群和模
具产业集群,园区经济成为河源产业的中流砥柱,“一园六区”已经名副其实的成为了河源市工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是推动河源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和强力引擎,同时,现代生态农业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形成了“六大产业”、“六大基地”,产业配套不断完善,产业带动作用不断加强。
五是生态优势,河源风景秀丽,生态优美,拥有一流水质、一流空气、一流森林。
二 河源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经济基础薄弱,贫困人口多
河源市与广东的其他市相比经济总量小,在全省的排名是倒数的,是“后无追兵”的落后城市。贫困人口数量庞大,据2009年3月市扶贫办的统计数据,按人均收入2000元一年的贫困标准,全市贫困人口有30万人。[1]若按1994年联合国制订的一人一天一美元的贫困标准(2500元人民币/年),贫困人口更多。按现在的美元汇率和物价水平,联合国一人一天二美元的贫困标准(4964元人民币/年),则全市农村人口263.62万人全是贫困人口。因此,解决庞大的贫困人口是河源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十分艰巨的任务。
2相对缺乏龙头企业和自主品牌
河源市有各类企业和经营单位,数量很多,但是基本为中小企业,称得上龙头企业的屈指可数,只有西科通讯、龙记模具、农夫山泉、万峰陶瓷、丰达科技、力王实业、美平家电等七、八个。只有一个河源电厂是本市的自主品牌。产业层次较低,产业竞争力不强,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链条不完善,市场竞争和抵御风险能力较弱,这与“工业立市”的战略不相适应。
3专业人才少,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河源市科技、管理、技能型人才缺乏,科技、教育投入不足。河源市现有劳动力总数175万人,大专以上文化的约占4%,高中文化程度的约占26%,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70%;农村劳动力素质更低,如农村实用人才37965人,约占全市农业人口1.47%。[2]而且因为经济比较落后,不能吸引其他地方的高端人才过来就业。河源市的教育在全省的排名也是在末尾的,高考入学率低,只有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一所大专院校,缺少高等教育院校和相应的科研机构,无法提供足够的人才。劳动力素质偏低,既影响劳动力的转移,又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4社会基础建设相对薄弱
河源市至今仍未组建“120”急救指挥中心,无法对突发意外灾害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及时的应急处理。全市卫生监督机构至今也无独立的办公场所,靠租借场地办公;卫生监督执法力量薄弱。社会治安力量也明显不足,警力配备比例较低。办事经费不足,警车每个月的运转经费还不够一个月正常运转所需油费的一半,维修保养就基本谈不上了。同时,发展环境也有待优化。个别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水平不高。工业园区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也有待改善;公共服务水平不高,不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
5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不够高
如下表,我们可以看到河源市的三大产业在近几年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产业总值每年都在增加,产业结构也在逐年优化,但是优化的程度不够高,虽然第一产业所占的产值比重逐年在减少,但是第三产业所占的产值比重却没有上升,一直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产业结构优化程度需要继续提升。
三 河源市的发展路径
1把传统农业改造提升为生态农业
河源市是广东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业资源大市,农业发展中应注重借鉴国内外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发展具有河源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按“优势产品—龙头企业—规模化与基地化—主导产业—产业集群”的思想,走出一条“产值高、效益高、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新型农业发展路子。具体来说采取以下三个措施:
一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选择适宜河源的重点产业。这需要进一步加大良种良法引进推广,加快发展“三高”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基地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断增加和增强全市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加大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推进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以及有机食品的认证,集中抓好生产过程技术指导,推动标准产业化生产。
二是构建农产品生产加工体系,创建生态产业品牌。在确保农业优质生产的基础上,应重点发展农产品的加工工业,扶持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对水果产品初加工、蔬菜产品初加工、肉类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体系的建设,着力改变目前农产品加工率低的状况,利用加工体系带动物流业的发展,拉伸产业链。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创建生态绿色的产业品牌。
三是软硬件建设相结合,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根据农产品流通现状,在各主导产业区建立相应的专业批发市场,完善现有批发市场的流通功能,建立畅通高效、卫生安全、交易方式先进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同时,构建网上农产品流通平台,建立权威的农场品信息网络,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权威性,为农业企业、专业户提供网上交流、贸易平台。
2发展具有积聚化、高端化效应的生态工业
河源发展以生态特色为主导的工业经济,应坚持改造提升传统工业、、集聚发展新兴制造业以及培植培育“四新”生态工业;充分利用河源已有的工业基础以及珠三角核心区的产业辐射,强化工业内部联动,实现工业产业从“低端分散”到“积聚化”向“高端化”的转变。
在工业企业中,实行品牌联合战略,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加入知名品牌的生产链、营销链等环节;大力引进配套、关联项目,延长产业链,促进高新技术企业
集群发展,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有选择、高起点地承接国际产业链高端环节的转移。在工业区域发展中,做好“两个链接”,一是衔接好珠三角核心区的产业转移,加快河源工业产业集群的引进发展;二是衔接好广东对欠发达区域的发展实施的重点突破战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3发展现代生态服务业
利用河源的生态、环境、区位优势,构建既能为工农业提供强力支撑、又能满足群众生活需要的生产性服务、生活性服务、娱乐性服务的现代生态服务体系。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着力发展生态融合型旅游业。这需要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强旅游景区景点规划建设和管理,发展生态旅游,发展文化旅游,发展商贸旅游。加强旅游业规划和管理,提升旅游景区建设水平,增加旅游文化内涵,加强旅游宣传促销,重点加快温泉资源开发,将河源建成广东省生态旅游示范区,实现“旅游与农业、工业以及商贸有机融合”的目标。
二是全面提升物流产业。利用河源市优良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物流业及配套产业,是河源市成为珠三角城市的“后勤”基地以及交通内陆的重要要道,建设成为粤东北地区的物流中心。
三是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业。按照控制总量,调整布局,强化功能原则,不断优化河源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环境,科学规划,指导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强化承接珠三角、辐射粤东北的作用和影响,加快“商贸河源”工程的建设,推进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使河源成为珠三角发达地区通往内陆省份的重要经济走廊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城市。
四是深度挖掘文化创意产业。河源具有满足创意、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这种新兴产业形态的独特优势,而且环境幽静、绿水青山,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特色民族文化资源,应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提升河源的产业层次。河源应以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的战略为载体,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崛起,力争把河源打造成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色集聚区。
五是重点构建信息服务业。这需要以服务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发展为方向,在电子商务数据中心的基础上,逐步建设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采取综合性的政策措施来推动信息服务业发展。同时,以信息技术应用、渗透、变革为主导,开发和集成各类信息、知识和技术资源,积极稳妥的加快信息咨询服务等新兴行业的发展,加快构筑包括互联网应用服务提供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信息服务产业链。
参考文献
[1] 肖成建.河源市经济发展对策.《商场现代化》2010年10月总第626期
[2]《我市就业形势情况报告》.河源市劳动保障局.2009年3月9日
第四篇: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如何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委副书记邬弘辉
2005年 第八期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县域经济是一个蕴藏希望、充满活力的经济。要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应着力抓紧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要把投入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第一选择。有投入才有产出,有投入才有拉动,有投入才能壮大实力。经济增长靠三架马车,一是投资,二是消费,三是出口,而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尤其是靠固定资产投资来拉动。所以,要力争上一批重大工业产业项目,才能增加经济总量。同时,也要加强铁路、公路、港口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建设,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要把发展工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首先,要确立以工业立县(市)的指导思想。县(市、区)、乡镇必须要转变思维。要由过去主要力量精力抓农村工作转到抓工业上来,用80%的力量和精力来抓工业。工业化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标志,也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引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坚持以工业为主导,优化结构,做大支柱,提升档次。相比之下,广西初级工业化水平要比全国平均水平整整慢了将近30年的时间。工业化水平低一直是制约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从经济发展的动力看,只有坚持不懈地招商引资,坚持不懈地抓投入、上项目、引资金,才能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和综合实力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体现为项目的竞争,谁能上项目,上大项目,谁就能在县域经济的竞争中占据主动。要想靠有限的资金投入换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立足自身实际,以市场为先导,选准投入方向,避免低层次盲目重复建设。必须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通过项目建设,壮大经济发展基础,壮大经济总量。
要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加快发展要有项目做支撑,上项目就要有投资,而要投资必须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来保证。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
趋完善的新形势下,投资者的投资选择已经开始由注重优惠政策向注重投资环境转变,投资环境成为吸引资金的关键因素,成为各生产要素流向的基础条件。投资者最关心的是投资安全和投资回报,最需要的是公平、公正和高效率,这些都必须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来保证。只有着力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服务思路,拓宽服务领域,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农业在GDP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小,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会改变。要以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破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只有使农业的发展与工业化相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要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特色就是财力,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经济发达县(市)的实践也证明,发展特色经济是成功之道。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适应形势,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做亮特色经济。
第五篇:河北省“十一五”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河北省“十一五”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县域经济是指以行政区划中的县级地域(空间)为界限,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主体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立足自身实际,依据市场导向,借助产业政策、行政机制、财税手段,持续有效地聚合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县域经济已是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郡县治、天下安”,治理县政历来就是安邦定国的根本之策。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期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过渡时期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新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环境。党的十六大非常明确地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认真研究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抓住极其重要的战略机遇,迎接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重大挑战,积极制定并实施针对性强、操作性优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河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取得的成就
总体来说,河北对县域经济发展比较重视,尤其是近几年来,河北县域经济发展很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3年,全省县域经济国内生产总值为5069.67亿元,是1995年2.44倍,年均增长11.7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94.23元,比1995年提高了1.36倍,年均增长11.33%;县域全部财政收入为277.34亿元,为全省全部财政收入的43.73%,分别比1995年提高了2.52倍、6.2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由1995年的33.6:66.4变为21.3:78.7。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853.29元,比1995年增加了70.98%。2003年末,全省农村邮电业务总量为862442万元,县域内通公路里程为102838公里,固定电话数为8957219户,移动电话用户5579353万户;有效灌溉面积440.95万公顷,机耕面积、机播面积和机收面积分别达到79.13%、54.08%和26.77%。可以说,我省县域经济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省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很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方式方法,尤其是在特色产业发展上面成绩显著,以栾城县医药产业为例,2004年上半年医药产业完成产值占全县经济总量的25%,利税78.3%,上缴财政60%以上,仅神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一家骨干企业去年上缴财政就占全县财政收入近1/3。神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五福心脑康软胶囊、清开灵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在全国产销量最大,注射级无水葡萄糖、柯柯豆碱年产量居亚洲之首。辛集皮革商城经过十多年的滚动发展,到2003年底累计投资已达13亿元,占地1300亩,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皮革服装生产交易中心。此外,发展特色产业,也为加速农村工业化进程提供了稳定的基础和可靠的依托。井径的钙镁、矿区的煤炭深加工、正定的板材、灵寿的石材、无极的皮革、鹿泉的建材等,都是依托现有资源,大力发展深加工和后续产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全新工业格局。目前,矿区炭黑年生产能力已达4.27Y吨,名列全国第七位,填补国际、国内空白的改性硅铝炭黑年生产能力也已达万吨,居全国第一位。正定板材加工、家具制造企业分别达111家和360家,年生产各类板材173万立方米,家具41万套(件),产值达5.5亿元。特别是皮革制衣、现代医药、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一批现代工业企业的崛起,使县域工业化水平向前大大迈进了一步。
我省2004年的并县,标志着促进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将由给资金、给项目逐步向给政策转移——建立激励型财政机制,调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下放经济管理权限,重心下移,能放都放,其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县一级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自觉性,实现新跨越。当然,给资金、给项目也不应断档,重点是按“多予、少取、让利、放活”的原则加大对县域经济的财税支持力度。建议省财政明年起从当年的超收收入中安排部分资金采取转移支付办法直接计算分配到县(市),对财政收入增长快、贡献大的经济强县,省政府给予奖励;同时依照《中小企业促进法》,县级以上政府都将在本级财政预算中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县域工业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1.传统特色产业技术含量低,生产工艺落后,知名品牌少。如正定的板材、灵寿的石材、无极的皮革等,作为县域特色传统产业,小规模、大群体的特征十分明显,多数为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低投资,低水平,低效益,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缺少品牌效益。这些问题在一些县(市)的特色产业发展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2.思想观念落后,经济行为迟钝。主要表现在:(1)政府方面,政策制定和落实缺少时间观念,实地调查缺乏,对新事物的接收存在效仿和拒绝两个极端。在财政体制、管理权限设置、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县域管的多、统的多,限制了县域经济发展积极性和主动性(2)企业方面,竞争意识不够强烈,很多企业仍然是以稳定为根本出发点,不敢扩大规模和与其他企业的合作,缺乏风险和投资意识,所以往往停留在小规模和本地化的基础之上,没有大的进步。(3)在农村,小农意识依然存在甚至有些地区还很严重。在经济发展中因循守旧,惧怕风险,过于求稳。在政策选择上,不能及时抓住并充分利用发展机遇,更不能预见和创造机遇,致使经济发展缺乏内在活力。
3.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经济体制有待健全。微观上,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尚未分离,企业领导和经营者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缺乏知识经济、能人经济、专家理财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经过改制的企业,内部机制也不够规范,制度不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不尽合理。宏观上,我省对县域经济的投入还不够高,没有形成特殊的优惠政策和基本的配套设施,如合理的投融资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人才和资金的引用等多方面关系县域经济全面发展的引导和扶持。
二、河北“十一五”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发展原则
1.可持续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协调发展原则。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持国民经济的高效运转和适度增长,又要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使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达到各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主要是从效率与均衡的角度所考虑的既不同于区域均衡发展,也不同于非均衡发展。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要保证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和适度增长,就要坚持效率原则,适时、适度倾斜与重点发展相结合,要缩小区域间经济差异,达到各区域共同发展,就要坚持公平原则,二者不可偏颇。我省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也应坚持这一原则,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提倡效率是为了促进公平,而实现公平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效率。从长远利益来看,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经济协调发展有四个鲜明的特点,首先强调效率与公平兼顾,其次强调适度倾斜与重点发展,第三强调优势互主,第四强调共同发展。
3.动态原则。县域经济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同时,尤其是政府在作出对发展县域经济的政策和措施时,应该坚持动态原则,用长远的眼光来对待事物的地发展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县域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及设备的变化都将影响到县域经济政策的制定以及发展模式、发展方向的转变。
4.开放性原则。县域经济不仅仅是个行政区域的概念,而是以县为基础不受行政区域约束,加强与周边地区、发达地区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概念。发展县域经济只有坚持开放性原则,才能解放思想,发明创新,并不断与国内、国外其他地区的企业交流合作,对于招商引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从而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所以在政府制定各种政策和企业作出各种决策的同时一定要用发展、开放、相互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来解决问题。
5.层次性原则。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个相对的概念,从高一个层面讲,县域经济是全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下一个层面讲,县域经济包括对县域内经济布局乃至乡镇经济活动的统筹谋划。发展县域经济要分清层次,下一级要为上一级服务,并提供可靠的信息,同时听从上级的安排指挥,以便达到上下一致,政策统一传达、落实,提高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和执行效率。各层次有其自身的特点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不可越权,也不可无所作为。合理分清各级职权和责任,对于宏观调控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战略方向
1.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我省传统的特色产业还存在很大的潜能,需要作进一步优化以达到更好的经济效果。特色产业的核心在于特色二字,其基本要素有四点:一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二是突出优势,扬长避短,扶优壮强;三是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及方向,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强的发展潜力;四是具有宏观、微观不同层面,有利于且能够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它是立足区域综合优势成长起来的、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独特竞争潜力的经济体系。把握住这几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特色产业的发展。
第一,要科学确定特色产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认真搞科学论证,慎重做出选择,严格按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办事,避免追风赶浪,盲目发展,一哄而上。针对我省不同县市的发展历史和区位特点、不同的资源条件和文化传统,形成自己的特色。并把这种特色转化为现实的成产力。,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也要注意对市场的观察研究,分析哪些产业、产品有竞争力,那些不能取得竞争优势,哪些产业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变化,哪些难以适应等。
第二,要充分发挥典型的带动作用。特别是欠发达农区,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可能比较陌生,没有发展经验,缺乏发展信心。政府应通过政策的引导和物力的支持,增植典型,使之产生引人注目的效果,让农民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激励下,焕发出投入、经营的激情。同时要搞好广泛宣传教育,使典型的成功经验得到普遍的传播和认同。
第三,创造新的特色产业,着眼点在第三产业。目前我省的特色产业主要依靠其自身的自然资源和历史作用,以传统工业加工为主要特色。由于企业规模和市场需求的差距,这些特色产业固然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但面对现代化市场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开放度越来越大,科技含量在竞争中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所以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第三产业应是我们加大创新力度以赢得市场的关键。如信息咨询、传播、中介服务及物流运输等产业都可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参与市场竞争。
2.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省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属于东部沿海地区,但由于比邻京津,曾一度只处于为京津服务的次要地位,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受到影响。招商引资是适应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竞争的迫切需要,又是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的有效途径,我省经济要想追赶先进,得到跨越式发展,这条路是必不可缺的。尤其是对于发展县域经济更有利于增加企业投资,减少成本,扩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
首先,要明确目标,把加大招商引资的任务落到实处。根据个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目标任务以激励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责任制,责任落实到具体的经济主体。其次,优化投资环境。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地和投资行业时,投资环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包括区位优势、社会风气、服务环境、治安状况、市场秩序等诸多因素。此外,投资者更为关注的还有政府及各部门所创造的管理和服务环境。服务环境主要是指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依法行政水平和办事行为的规范程度,这是关系域外客商来与走、去与留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优化投资环境,有针对性地进行产业政策调整,以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以及先进管理经验的进入。
第三,提升企业提升企业家素质。外地客商到一个地方投资,最先关注的是合作企业家的胸怀胆识、经营管理水平和创新发展能力等最基本的素质。因为人家把巨资交给你去经营,能否得到相应的利润回报,这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县域经济要在招商引资上面提升吸引力,必须从各个方面加大力度,尤其是对企业家的素质的提升。政府更应该重视企业发展和企业家发展,引导他们树立开放竞争和顾全大局的意识,并定期对他们进行专业的管理和招商培训,增加他们的专业知识,总体上提升他们的素质。
3.推动新型民营经济战略。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是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民营经济在近年的发展势头一直居高不下,活跃了市场经济氛围,拉动了投资的需求和利税的增长。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指出必须提出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和地位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它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发展的效益和战略方向。目前民营经济的崛起,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总体发展,但由于还存在着整体规模分散、经营模式传统型家族化,产业结构趋同和技术水平较低等先天性缺陷,民营经济的成长面临着很大打得挑战,所以县域经济在发展民营经济过程中,应该注重从民营经济发展特点和根源入手,政府给与正当合理的政策引导,以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和谐发展。
第一,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国家几次修宪在总体上已经为民营经济发展体提供了发展的大舞台,我省在贯彻中央政策,努力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的同时,应根据我省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做到切实放开,让民营经济自身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充分自由的竞争,不对其设置任何阻力和障碍,破除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消除对民营经济的歧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坚决制止乱收费等现象。
对于特殊行业、特殊产品可以适当给与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其发展。改善中小企业投资融资体系,疏通企业融资渠道,为民营企业创造平等竞争,有序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二,合理引导民营经济的产业投资。我省民营经济投资主要贡献在第二产业,2004年前三季度全省共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825.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8%,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42.1%,其中,第一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160.6亿元,增长8.3%,第二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1996.46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民营经济增加值668.38亿元,增长13.3%。由此可见,我省仍然处于工业后发展阶段,应加大力度引导民营经济投资向第三产业发展。尤其根据我省优越的地理条件,可优先考虑交通运输和信息物流等产业。
第三,完善民营经济发展法,对民营企业行为制定合理的约束机制。因为目前民营经济发展还不成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由于利润的刺激可能会产生一批以专门投机盈利的民营企业,如果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则可能滋生一些不良的经济行为,也可能会使一些企业盲目投资造成浪费等。所以保持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健康有序地进行,必须要有一定相关的法律体系做保障。
4.产业集群战略。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国内外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我省传统的钢铁、医药、化工等行业得到空前发展,对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大。这些传统优势产业所涉及的企业大多是省属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面对县域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热潮,我们应该正视它所潜在的效益与效率的矛盾,引导他们走产业集群道路是一非常有效之途径。通过资源整合,使我省的大型优势企业有资源消耗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各自为战走向产业集群,是指真正形成既有产业内部的分工协作,不断向后续加工延伸,又有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延伸,互为保障,互相促进的企业群体。立足国内国际市场寻求发展空间,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在县域范围内作大作强产业集群,必须结合各县市内的企业发展情况,寻求相关产业资源,进行整合链接。如我省目前的服装产业集群在借鉴国内国际经验的同时,已发展成我省产业集群的典范。卓达服装产业园、辛集、清河、容城、宁晋、安新、肃宁、枣强、青县、磁县等服装集群加工地渐具规模,通过形成区域优势,构筑“河北服装圈”,扩大了我省服装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目前这种产业集群正在进一步完善之中,要把服装产业进行再一番梳理,整合出一条条分工不同、定位不同的“链条”,再统一在“龙头”旗帜下,各司其职,各展所长,形成合力,从而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实现对接,使每家企业都成为产业链紧紧相扣的一环,实现资源共享,互为补充。
发展产业集群战略,还应该打破地域的限制,因为县域范围狭小,不利于形成较大规模的企业群体和相关链接,也限制了资源的共享和互补,不能使其发挥最大效果。打破地域界限,使各县市尤其是省内各邻近县市之间政府互通政策,企业互通信息,把相同、相关、相近的行业、产业连接起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繁荣经济市场。以达到共盈的效果。
5.探索联合运作体制,统筹乡镇经济发展。积极研究加快相对落后乡镇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打破乡镇界限,进一步探讨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乡镇间联合发展运作体制,以整合乡镇工业小区为纽带,统筹协调乡镇资源的配置和项目的开发利用,形成区域集聚效应,带动相对落后乡镇参与县域内经济的分工和协作,促进乡镇间的平衡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必须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围绕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夯实城乡统筹、工农互动的稳固根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就农民论农民、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思维定势,用工业化的思维来指导农业生产。我们应该着眼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强做大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不断提升农业经济整体质量和水平,适应专业化生产,把农产品品质调优,品牌调亮。同时我们可以依托工业支柱产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了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使一大批优质农畜产品基地脱颖而出。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必须找准缩小城乡差距的突破口。围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大工农联结力度,构建城乡统筹、工农互动的有效载体。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使农业由小生产方式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方式。针对农产品产业链短,工业发展对农村经
济带动力弱,城乡经济缺乏有机联系的实际,加快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群体,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加快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一是扶强做大现有“龙头”。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切实做到不管何种所有制企业,只要能带动农民增收,就毫不动摇地予以扶持。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在培育龙头企业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努力增强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和增值能力,促进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化链条的完善和延伸,使龙头企业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使工业对农业的支持进一步加大。
6.完善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制定产业导向政策,鼓励和吸引工商、民间资本积极投入特色产业的开发与建设;完善政府对县域特色产业的扶持政策,在工商、税收、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优化发展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提高劳动力素质等;实行政企分开,改革项目审批制度,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保障外商的合法权益,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提供优美的设施环境等。完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持续性和连接性较强的工作,在十一五期间,我省应该根据各县市的具体情况,再作出细入而详细的分析之后,逐步地进行改革。具体的措施应因时因地而异,尽量做到符合国情,符合县情,符合市场,符合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