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五次周练试题

时间:2019-05-14 00:56: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五次周练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五次周练试题》。

第一篇: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五次周练试题

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五次周练试题

成绩

一、(10分)

fú()水皎洁()xū()气鬼suì().

屹()立shù()军秫秸()纠葛()...

hé()家松懈().

二、选择题(15分)

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社会信息量与时俱进,上网已成为追求时尚的当代中学生经常挂在路边嘴边的炙手可热....的话题。

B.诗人匠心独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山水画。....

C.发令枪响后,刘明同学首当其冲,跑在最前头,最终获得第一名。....

D.同学们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2、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B、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我们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C、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今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D、请你问问他姓什么。

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大灾之后无大役,某医院的医护人员日夜巡查,吃住都在堤岸上。

B、为了提高小王的成绩,让老师们花费了大量的心血。

C、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

D、阳春三月的扬州,是个美丽的季节。

4、下列各句对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端午日》一文剪裁详略得当。作者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渡和追赶鸭子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

D、《水调歌头》作者苏轼。上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5、在下列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映日荷花,听听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遁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1;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

① 把寂寞留给自己②把芳香献给他人③以苦心孕育未来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②①④③B、④②③①C、③②④①D、①④③②

三、名著与阅读(10分)

《汤姆·索亚历险记》:

1、19世纪后期,(国家)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撰写的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小说的中心内容是写汤姆·索亚因不能忍受周枯燥乏味的生活,同自己的朋友出去“冒险”的故事。八年以后,作者发表了这部小说姊妹篇。(3分)

2、请根据你对名著的阅读积累,完成下列的“读书推荐卡”。(5分)

读书推荐卡

书名《汤姆·索亚历险记》

精彩情节(40字)推荐理由

3、当张明读到“汤姆逃学当海盗”这一情节时,引发了他一阵感慨:“真羡慕汤姆呀!自由自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如果我也有机会像他那样出去闯荡闯荡就好了。”作为好朋友的你,听了之后会对他说些什么?(2分)

四、默写(22分)

五、阅读理解(40分)

1、阅读《十五夜望月》,回答问题。(6分)

(1)说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诗的妙处。(4分)

(2)这首诗语言形象,意境深远。你最欣赏其中的那一个词,请品味一番。(2分)

2、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1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8分)

①项为之强②徐喷以烟..

③往咎道士④原来用得不如法耳..(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译文:②原来用得不如法耳。

译文:

(3)阅读原文,揣摩文旨。(2分)

[乙]文讽刺了像道士那样的人和像买符者那样的人。

(4)[乙]文原题为“驱蚊”,而沈复在《幼时记趣》中则是“留蚊于素帐中”,请问这一“驱”一“留”分别表现了作品中人物怎样的不同心境?(2分)

3、阅读现代文《雪花,春天的邮戳 》,完成1-5题。(16分)

雪花,春天的邮戳

朱成玉

①我相信雪花是春天的邮戳。(A)她贴着我的额头,附着我的耳畔,与我耳鬓厮磨,然后瞬间融化。雪花匆匆的来去,只为提醒我,春天的幕布已经拉开。

②但他对雪却厌恶至极。他是一个小饭馆里的服务生。我听见他向着天空咒骂,仿佛漫天飞舞的是令人生厌的蚊蝇,恶毒的语言与他清俊的脸孔极不协调。

③他20岁的脸上总是看不到表情。人们从不解、好奇,到最后认定他根本就缺少基本感情。孤僻又冷漠的孩子啊!

④那天是元旦,天空飘着零星的雪花,出奇的冷。饭馆里没有其他客人,我喜欢在下雪天喝点酒,便示意让他来陪陪我,老板也允许了。不胜酒力的他喝了二两小烧,便将心底的哀伤

吐露无遗。我第一次看见他哭了,眼泪让我确信他身体里的血依然是热的。他说他从小就没了父母,一直和奶奶相依为命。奶奶上了年纪,却还要到处收破烂供他读书。这样的书他读不下去,他自作主张,卖掉了课本做路费,来城里打工。当他买了很多吃的穿的回家的时候,却看见在漫天大雪下,奶奶因为长久在门口守望,身体已经冻僵!有人说,少年的情怀最真,是的,我看到和听到过无数煽情的事情,但他的故事却那样令人心痛。他的哭泣久久盘旋在我的耳边:“奶奶说她不要好吃的,不要好穿的,只要我陪在她身边。奶奶无时无刻不在等我回来,可是,她没有等到。都是这该死的雪,带走了奶奶。”

⑤他指着那些贴满窗棂的大朵大朵的雪花,不停地诅咒着。这是他怨雪的原因。可是,他多么深地冤枉了雪花啊。他的咒骂,让我心疼。

⑥“真正让奶奶冷.的,是你不在她的身边啊。”他愣住,猛地喝了一大口酒,痛苦地把头深埋在掌心里。“换个角度看,奶奶走时披了厚厚的雪,也会很温暖吧?”他没有应答,我又道:“奶奶不在了,所以你更要勇敢地活下去啊。”(B)他身体一颤,许久,才缓缓抬起头,眼里泪光闪闪,满脸的怨气不见了,紧抿的嘴角上却写着坚毅。

⑦雪没有罪,有罪的是,人不去把握自己的命运。

⑧我和他走到雪地上,像一张白纸上的两个标点符号。他伸出双手,张开了怀抱,看上去对雪花充满敬意和怜惜之心。我们想堆个雪人,可是积雪太薄;想到雪地上打个滚儿,又怕雪花们委屈。只好就那样在雪里呆呆地立着,任雪花落在脸上,融进心里,轻声叨念着一些随着雪花在飘的亲人的名字。⑨我只想让他相信,每一个六角型的花瓣,都是春天的邮戳,告诉我们,再深重的苦难,也不能压垮春天。

⑩世界的表情是丰富的。人不能总是呆在冬天里,只戴一顶叫做冷漠的帽子。孩子,扔掉你的帽子,再挺挺吧。

(摘自《榆林晚报》 有删改)

1、请在横线上简要概括年轻人对雪花的情感变化....过程。(3分)

开始:→ 听了我的劝说后:→ 走到雪地:

2、第⑥段中“真正让奶奶冷.的,是你不在她的身边啊”一句中的“冷”如何理解?(2分)答:

3、在A、B两句画线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3分)

我选句,赏析:

4、本文以“雪花,春天的邮戳”为题,有何好处?(4分)

答: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给你的启示。(4分)

答:

第二篇: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3月第三次周练试题

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3月第三次周练试题

苏教版

成绩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0分)

蹑手蹑脚()鲜为人知()香蒿()雕栏玉qì()..

不kān()设想风mǐ()嘴chún()liáo()草

面面相qù()嘴chán()

二、选择题(3*6=18)

1.下列的成语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3分)

A.苏州园林假山的堆砌,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B.开始我看的头头是道,天长日久,就感到不过瘾了。

C.小李一进门,就对主任小张说:“我刚接到请柬,成了不速之客,让你久等了。”

D.青年学生应该胸怀大志,好高骛远,为中华再次腾飞而努力。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3分)

A.李文的文章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难于理解。....

B.乡亲们聚集在广场,欢迎村中唯一一位在北大读书的莘莘学子。....

C.同学们经常不耻下问,放学了还赖在教室向老师提问。....

D.这位老人鹤发童颜,精神矍铄,走起路来稳当快捷。....

3.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A.是否有坚强的意志,是一个合格党员的关键参考要素。

B.通过这次测验,使我们明白了学习要精益求精的道理。

C.我们全校的学生将来都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学。

D.“熟读唐诗三百诗,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句话,写诗的适用,为文的也适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3分)

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我们长大了,所以目光变得更深沉些;心地也变得更宽广些。

B、做事前,要仔细想想为什么做这件事?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好?

C、书房布置得简朴文雅,右边墙上挂着一副对联,写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D、呵,南极!遥远的神秘的另人向往的南极!

6.将下列四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酿泉对面,古木参天,绿树掩映中,是便深藏其中。

①飞檐翘脊,勾心斗角②号称全国四大名亭之首的醉翁亭

③亭台楼阁,错落有致④一片乌瓦白墙的古建筑

A.①③②④B.②④③①C.②③①④D.④③①②

二、基础知识及能力运用(28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我们都面面相qù()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shāo()儿上,添上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2、根据提示,默写课文。(20分)

(1)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

(2)但她一出现„„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她马上成为„„

(3),潭影空人心。

(4)吴楚东南坼。

(5)有时会遇见蜈蚣,,便会拍的一声。

(6)吃了便可以成仙。

7.仿照例句,请写一个句子。(4分)

母爱是人生的一首歌:责备是高音,呵护是低音,牵挂思念是母爱的主旋律。

(提示:可以把知识、友谊、青春等作为描写的对象)

三、诗文赏析与运用(7分)

渭城曲王维

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前两句点名了时令:。地点:。景物是和营造了一种的氛围。(5分)

2.后两句中一个“更”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2分)

四、文言文阅读《孙权劝学》(19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8分)

谓吕蒙()及为相()遂拜蒙母()阖户()....

2、根据上下文判断,对《孙权劝学》一文中相关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当涂:当道;涂,道路。

C.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D.见事:认清事情,识别事势。

3、写出下列语句的基本意思。(5分)

(1)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4)仔细研读两文,说说赵普和吕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之处。(要求至少列举2个方面)(4分)

五.阅读短文《一片树叶》完成13—16题。(共18分)

无论何时,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因为自然是活生生的,它在不断地变化。而且,眼望着风景的我们,也在天天变化着。如果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两相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了。人和花的生存,在世界上都是短暂的,可他们萍水相逢了,不知不觉中我们会感到无限的欣喜。这不只限于樱花,即使路旁一棵无名小草,不是也同样如此吗?

现代文明的急速发展,破坏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平衡。人类的妄自尊大给这个世界带来了越来

越大的危险性。世界有必要恢复和谐的感觉。自然和我们都连接在一条根上,应当珍视清澄的自然和素朴的人类,要制止人类着了魔一般的贸然的行为。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体会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就在我们住地周围,哪怕是庭前的一棵树,一片叶子,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也会从中深刻地领悟出生命的涵义。

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准确地说,是在凝望枝头上的一片树叶。而今,它泛着美丽的绿色,在仲夏的阳光里闪耀着光辉。我想起当它还是幼芽的时候,我所看到的情景。那是去年初冬,就在这片新叶尚未吐露的地方,吊着一片干枯的黄叶,不久就脱离了枝条飘落到地上。就在原来的枝丫上,你那幼小的坚强的嫩芽,生机勃勃地诞生了。

任凭寒风猛吹,任凭大雪纷纷,你默默等待着春天,慢慢地在体内积攒着力量。一日清展,微

雨乍睛,我看到树枝上缀满粒粒珍珠,这是—枚枚新生的幼芽凝聚着雨水闪闪发光。于是我感到百草都在催芽,春天已经临近了。

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了。然而,散落在地面上的陈叶,早已腐烂化作泥土了。

你迅速长成一片嫩叶,在初夏的太阳下浮绿泛金。对于柔弱的绿叶来说,初夏,既是生机旺盛的季节,也是最易遭受害虫侵蚀的季节。幸好,你平安地迎来了暑天,而今正同伙伴们织成浓密的青荫,遮蔽着枝头,任鸣蝉在你的浓荫下长啸。

我预测着你的未来。等一场台风袭过,天气也随之凉爽起来。蝉声一断,代之而来的是树根深

处秋虫的合唱,这唧唧虫声,确也能为静寂的秋夜增添不少雅趣。你的绿意,不知不觉黔然失色了,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在冷雨里垂挂着。夜来,秋风敲窗,第二天早晨起来,树枝上已消失了你的踪影。等到新的幼芽绽放绿意的时候,你早已零落地下,埋在泥土之中了。

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一叶坠地,决不

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

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死,固然是人人所不欢迎的,但是,只要你珍爱

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视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

到安宁。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关于

生命的要谛。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准确的两项是()(4分)

A.“无论何时,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B.自然界中蕴含了丰富的启示,即使一叶坠地,也隐藏着深刻的哲理。

C.本文通过与树叶对话的形式传达了关于生命的要谛。

D.本文以小见大,以充满感情的描写诗化了人与自然的联系。

E.本文集中赞美了树叶以自己的零落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的献身精神。

2.第二段中所说的“人类着了魔一般的贸然的行为”指的是什么?最后一段中“你”的运用,所起的作用是什么?(5分)

3.本文结尾,在“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之后,作者又加上一句“不,这

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关于生命的要谛”。这样结尾含有什么用意?请试作分析。(5分)

4.通观全文,回答以下问题。(4分)

①作者是按怎样的季节顺序描述树叶的?

②从一片树叶中作者获得了哪些感悟?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附加题:(10分)

1、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分别结合《西游记》和《水浒》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4分)

《西游记》:

《水 浒》:

2、在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为您最喜欢的老师画一幅素描。不少于(80字)(6分)

案答写禁严内线订装

第三篇: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2014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周练试题

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2014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周练试题(无答案)

成绩

一. 基础积累。

1. 下列词语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4分)

A.恣睢suī颧骨quán恐吓..hè褴褛..lánlǚ

B牡蛎nì打盹脚duǒ幌子huǎng .dǔn跺..

装订线内严禁写答案 九年级()班姓名序号C.瑰宝guī谪守zhé霪雨yín寒噤jīn ...D.琅琊láng伛偻 yǚ拮据筹gōng ...jū觥.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他问我为什么没有参加这次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学生‘中国梦’”书法赛。B.群众的好干部陈家顺,以农民工身份应聘到企业打工,被称为“卧底局长”。C.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 D.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为《中学生阅读》题词:阅读不仅改变人的命运,也改变人类的命运。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市教育局发出“进一步强化校园安全工作的通知”后,我市各中小学、幼儿园纷纷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B.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两千余里左右,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C.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高。D.通过开展“我的中国梦”综合性学习活动,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树立富国强国远大理想的重要性。4.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①顿有“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佳人来之感。②旁边有几株山茶花,正艳开着粉红色的花朵。③亭前的树上,雪很重,在雪的下层并结了冰块。④那花朵有些堕下来的,半掩在雪花里,红白相映,色彩灿然。⑤我们一直跑上最后的观海亭,那里石阶上下都厚厚地堆满了水沫似的雪。A.③②④①⑤B.③②④⑤①C.⑤①②③④D.⑤③②④① 5. 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4分)A.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心态平和、性格开朗、胸怀宽广的人比那些愁眉苦脸、孤独紧张、忧心..忡忡的人出现精神疾患的概率要少50%。..B.对手在战略上的调整使该公司必须作出选择:要么联手业内巨头,强势逼宫,使 对手就范;要么急流勇退,套现获利,回归软件市场。....C.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 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D、大学毕业走向基层,走向广大的农村。“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那里,他们可以充..........

分施展自己的才华。

6.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项是()(4分)..

A.如今团购市场方兴未艾,各家团购网站之间竞争激烈。....

B.听到总理这样风趣幽默的回答,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

C.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我们要的就是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

D.因材施教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被扭曲成“三色作业本”。....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1A.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由我校承办的“师陶杯”学术研讨会结束后,全体与会者和大会主席团成员在树人楼前合影留念。

C.前几年下海的他事业有成,开了公司,手下都是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平均年龄在30~50岁之间。D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8、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4分)

A.鲁迅的作品的主题有的轻松,如《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叙写的是童年趣事;有的沉重,如《呐喊》中的《故乡》《孔乙己》反映的则是社会的病态。

B.《捕蛇者说》这篇文章通过蒋氏祖孙三代宁可死于毒蛇之口而求免于苛税的记述,深刻揭露了统治者残酷压迫劳动人民的罪行,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9.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4分)

教海无涯,他锐意探航;德高为峰,他斩jí()而上,他将智慧演yì()成幽默,他将ruì()智凝练成潇洒,于是,一位“丑”老师拥有了自己的“粉丝”,然而,bìn()角的华发却让钻研的艰辛无处可藏。

10.默写(2*9=18分)

①,月如钩。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③无可奈何花落去。

④,望峰息心;,窥谷忘反。

⑤我想:,无所谓无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二.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浣溪沙欧阳修(6分)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欧阳修早年被贬颍州,晚年又隐居于此,州城西北,有一天然水泊,人称西湖,风景优美,是当时的名胜之地。欧阳修常来此游览。六幺,为唐代琵琶曲名。)

11、你认为词中空格处,填上“荡”好,还是填“出”好?说说理由。(2分)

12、这首词表达的感情与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

三.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21分)

【A段】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彝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已而夕阳在山,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选自《醉翁亭记》

1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8分)

① 往来而不绝()②宴酣之乐()..

③俯鱼出游从容()④请循其本()...

1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②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15.这两个语段讲的都是出游之乐。【A段】主要写的是;

【B段】主要写的是。(4分)

16.这两个语段围绕一个“乐”字,描绘了两幅不同的图景,你怎么看待这两段文字中的 “乐”内涵的共同之处?(3分)

四.阅读小说《风吹起蒲公英》,完成下列各题。(19)分)

①十岁生日那天,母亲送他一把红棉吉它。母亲是位乡村音乐老师,她轻轻拨动琴弦,流淌出美妙的乐曲。他听得着了迷,缠着母亲教他识谱,教他弹唱。

②过了一段时间,他的指尖也能【A】如蝴蝶般在琴弦间飞舞。那时日子虽然清苦,却有无数小......

快乐。可是,两年后,母亲因病去世。想念母亲时,他就抱着吉它轻轻弹唱,让琴声带走内心的悲伤。

③有一天,他放学回家,父亲指着位个子瘦高的女人,说是他的继母。女人身后站着个年龄与他相仿的男孩,父亲说这是弟弟。他的心猛得一疼,难道父亲忘记母亲了吗?

④周未,父亲进家,从包里掏出两个苹果。红红的苹果又大又圆,散发着诱人的香味,馋得他直咽口水。父亲当着继母的面,把苹果都递给弟弟,扭身想对他说些什么,他赌气跑开了。他觉得父亲果然变了心,心里更觉悲凉。

⑤他躺在床上,想起刚才的一幕,泪水悄然滑落。这时,有人推门进来,是继母。他合上眼,假装睡着。继母在床边坐了会儿,给他掖掖被,随后,轻轻地离开。他侧过身,碰到凉凉的东西,一看,是个苹果。他心头一暖,委屈消散了许多。自那以后,每每父亲捎回些好吃的,继母总给他留上一些。

⑥继母无声的关爱,为他孤独的心灵,打开一扇亮窗。他和弟弟的感情日渐融洽起来,弟弟的成绩好得出奇,让他这个做哥哥的自愧弗如。⑦那天,他和弟弟并排躺在田野上,周围丛生着一片片蒲公英,风轻轻地吹着,吹起了一柄柄汢白如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飘飘悠悠,随风远逝。他们聊起各自的梦想,他说将来想当一名歌手,弟弟说愿化作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向广袤的天地。

⑧就在他对未来充满憧憬时,不幸再次降临。父亲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遭遇车祸,病危之际,拉着

3他的手说:“孩子,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多年的误会和责怨,顷刻间烟消云散。他悲恸地呼唤,最终没能留住父亲。父亲走后,继母一下子苍老许多,她常坐在那里发愣,任忧愁爬满脸庞。

⑨他想了又想,做出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他对继母说要到外边打工,挣钱供弟弟读大学。继母低声说:“我一个妇道人家,没啥能耐,让你跟着受苦了。”她用手指绞着衣角,泪水落了下来。

⑩第二天清晨,他留下一封短信,背起心爱的吉它,悄悄地离开家。他来到一家建筑工地,干着又脏又累的活,在飞扬的尘土里,抛洒辛勤的汗水。最困难的时候,他住廉价的出租屋,被成群的蚊子叮咬。为了省钱,他甚至连着一个月,每顿只吃盐水煮面条。他把节约下来的钱,寄往家里。

1○1偶然的一个夜晚,他看到有人在街头弹唱,生意似乎还挺火,心中一阵暗喜。弟

弟正读高中,购买复习资料,需要更多的钱。他把吉它擦试一遍,调好弦,对着乐谱苦练了几十首曲子。

1○2他穿行在繁华的夜市,用心弹奏每一个音符。有的听众被他的歌声吸引,拍手叫好;也

有的听众拿他取乐,推搡中将他撞翻在地。他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转身离去。

1○3 来到城市这些年,他学会了隐忍。不管人生的际遇多么黯淡,他从没有忘记当初的梦想,并用自身【B】微弱的光芒.....,去照亮弟弟前行的路。

1○4就这样,他白天在工地干活,晚上到街头弹唱。终于盼到这一天,他收到弟弟的来信,弟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他接着往下读,读着读着,泪水浸湿了纸页。原来,弟弟曾到工地上找过他,工友们说,他下班后,到街头唱歌去了。弟弟转过几条街巷,看到抱着吉它弹唱的他。弟弟听得泪流满面,忍了又忍,没有喊出声来。弟弟说,当时就下定决心,要用最好的成绩回报哥哥。考上大学后,可以边学习边做兼职,这样哥哥就不用那么辛苦。弟弟还说,母亲很挂念他,让他有空多回家看看。

1○5那天晚上,他破天荒地买了酒,跟几位工友一起庆祝。大声地说:“我弟弟考上重点大学

了!”他的语气是那么骄傲,那么自豪,仿佛考上大学的是他。

1○6他生平第一次喝醉,倒在床边,微闭着眼,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就在半梦半醒之际,他感觉自己化作一缕清风,吹起洁白的蒲公英,飘向那不知名的远方。

17.根据情节的发展,用文中的词语,把“他”的心理变化过程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4个字)(6分)

18.每⑦段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9.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6分)

(1)结合【A】语境,品味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答:

(2)联系上下文,理解【B】加点词的含义。)

答:

20.有人把文章题目改为“兄弟情”,你赞同吗?请简述你的理由。(4分)

答:

案答写禁严内线订装

4初三语文参考答案

1-8ACCDCCDA 9棘、绎、睿、鬓

诗歌:

11、用“出”好,符合荡秋千时在围墙之上时隐时现的情况。暗中写出了秋千女的形象。用 “荡”则无此效果。(如果选“荡”言之成理,也可。)

12、这首诗表达了词人春日泛舟,与民同乐的愉快心情,同时也蕴含词人仕途坎坷的无限感慨 文言文【答案】13.(3)悠闲自得;(4)依照,按照。

14.(2)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15.【A段】游人乐太守也乐其乐或者与民同乐“B段】庄子乐则在庄子看水中游鱼也乐16.示例:把别人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用自己的快乐激发生活中的快乐。说明:围绕两段文字的“乐”,发表自己的看法,内容止确即可。

译文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开始问我‘你哪里知道鱼儿的快乐’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小说:17.(1)小快乐(2)委屈(悲凉)(3)骄傲(自豪)

18.通过环境描写,营造(渲染)了优美温馨的氛围;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引出弟弟的梦想和他为弟弟的梦想而奋斗的情节作铺垫;与标题、结尾相呼应,突出文章主题。(结合具体语境答题,否则酌情扣分)

19.(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琴拉的熟练,表达了他内心的快乐。

(2)“微弱’是指他身份低微,工资微薄;“光芒“是指他以自身微弱的力量支持着弟弟,供弟弟读书,给弟弟带来希望,照亮弟弟前行的道路;表现了他自立自强、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

20.(1)我赞同用原来的标题。因为“风吹起蒲公英”喻指他帮助弟弟实现人生梦想,标题含蓄新颖,形象生动,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令人回味无穷。

(2)我赞同用“兄弟情”这个标题,因为这个标既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表选出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标题简洁明自,(任选一种,言之有理即可)

第四篇:第五次周练试题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主体部分,2011年1月11日上午,一座总高9.5米的“孔子”塑像在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落成。关于儒家思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朝的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的“大一统”思想 B.宋朝新儒学中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国文化的成分 C.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

2.中华民族曾被称为“东亚病夫”,中华文化在近代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文化的兴衰与国力的强弱密切相关,因此可以说()

①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③文化决定经济和政治,也决定综合国力④要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必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①② 3.中国有修史的传统,“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继承这一传统是基于()①文化典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 4.“槑”(音同梅),部首:木,基本字义:同“梅”。单看“槑”的解释跟“呆”可谓是大相径庭,可在新新人类的眼里,它们愣是被拉到同一个屋檐下,成了一家人。仅仅因为这个“槑”字由两个“呆”组成,于是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天真,很傻,傻到家了,实现了古老文化和现代网络文化的对接。这体现了()

①汉字传承中华文明,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②文化的自我调节和完善发展

③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的强大功能④要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下列能有效证明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的是 A.神话故事的广泛流传B.多种宗教并行流传

C.汉字和史书典籍D.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6.目前,中国成为世界上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这反映出()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中华文化举世无双D.中华文化成为主流

7.右图为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吉祥物“泰山童子”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吉祥物“乐羊羊”。这两个吉祥物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文化:泰山文化和岭南文化。这两种文化()①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②都与其他文化渐趋融合,走向同一③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保持各自的特色

④都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是多种文化交融的产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清代魏源写过一首诗来形容珠江文化形成的二重奏:“濠镜羊城水气氲,华夷估舶自成群。门前潮汐家家海,檐际榕棉寺寺云”。这说明珠江文化()A.带有自己明显的区域特征,与其他区域文化完全不同

B.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是多种文化交融而成的C.是珠江人在珠江地区创造的文化,对中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D.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征

9.在“秦汉——罗马文明展”中,中意两国通过展示70余家博物馆的500余件珍贵文物,再现了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之间,雄踞世界东西的秦汉、罗马帝国的辉煌文明。下列关于我国文化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的文化优于意大利文化②我国的科学技术曾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③汉语言文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④

10.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了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 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1.“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销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南唐后主李煜的这首诗至今仍使很多人动容。从《诗经》、《离骚》到元代散曲,中国很多古诗词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下列对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认识不正确的是()A.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B.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C.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D.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12.蒙古包,这种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伴随着蒙古族走过了漫长的年代。蒙古包色泽洁白,整个形状为圆状,套瑙与乌尼连接,成日月射光状,是蒙古族尚圆、尚日月的审美心理表现。这说明()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B.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C.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D.文化继承是有所淘汰、有所发扬的继承

13.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①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②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是一脉相承的③中华民族精神创造了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4.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的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全球纪念活动暨《来自中国的和平使者》巡回展览开幕式上,巴达维在致词中回顾了郑和下西洋的历程,他说郑和下西洋不是为了征服马六甲或推行霸权主义,而是为了开展友好交往和互利贸易。郑和下西洋,它反映了中华民族()①爱好和平②团结统一③勤劳勇敢

④自强不息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

15.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中国正处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爱国青

年都有义务和责任珍惜、维护这个发展环境,为此,我们应该做到()①建设祖国,繁荣祖国②反对侵略,保卫祖国③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④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采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6.回顾中国近代史,中国虽屡遭列强欺凌,国势衰败,几近亡国灭种的边缘。但中华民族有着与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经过全民族百年不屈不挠的抗争,终于赢得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材料说明()①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②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体现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

③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根基 ④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7.2012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93周年。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坚持爱国主义,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①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坚持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

④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8.现在不少中国人在担心,中国的节日慢慢会被“西洋节日”取代,其实国人大可不必如此担心。如果要问哪一种文化的包容性最强,中华文化绝对是首选。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有()

①其内容是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②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结果 ③中华文化包含了其他民族文化 ④有助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 A.①④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民族精神不是虚幻的、虚无缥缈的。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认真读它们,都能受到它们的熏陶。这段材料说明()①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②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③我国的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④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D.③

20.我国隆重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在弘扬辛亥英雄的革命精神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体现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A.必须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 B.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C.必须继承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D.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二:主观题

21.中国长城是世界著名建筑,但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周围的景观正受到过度开发的威胁,影响了长城建筑的完整和完美。加强对长城的保护,对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

族精神,更好地发挥文化遗产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加强长城保护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你认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有哪些?(14分)

22.泉州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宋元时期的刺桐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是最早放眼看世界的城市。同时,泉州还是世界多元文化宝库,从泉州的建筑可见一斑。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清净寺、天主教与基督教建筑风格的花巷、中山街基督教南教堂、佛教建筑九日山建造寺、后城巷的中式民居、近代南洋风格建筑、摩尼教风格建筑草庵、道教风格建筑老君岩等在此交相辉映,见证着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历史。

(1)泉州作为世界多元文化宝库,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2分)(2)你是如何理解这些特点的?(8分)

23.材料一:我们加强弘扬民族精神,绝不意味着可以搞闭关自守、搞狭隘的民族主义;我们主张弘扬时代精神,也不意味着可以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要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弘扬时代精神贯通起来,紧紧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总目标,以“和谐”的思维方式来搞好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二重奏”。

材料二2012年9月18日,在“九·一八”事变81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中国一些城市鸣响防空警报,以提醒民众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振兴中华。许多青年学生高举爱国主义的光辉旗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1)材料一中所提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何关系?(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当代青年应该做些什么?(12分)

第五次周练答题卡

21、第五次周练答案

一:选择题

1--------5DABAC6--------10ACDBB 11------15DBDBD16-------20CCACB 二:主观题

21.意义: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途径: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⑤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人人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22.(1)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

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23.(1)①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②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③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2)①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当代青

年爱国,就应该拥护社会主义。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因此,当代青年爱国,就应该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为实现祖国统一作贡献。

③今天,如何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因此,当代青年爱国,就应该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周周练10

七年级语文周周练10

枯萎的蒲公英叶子

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③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⑤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⑥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⑦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⑧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⑨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

1.文章第②段的描写突出了蒲公英 的特点。(2分)文章两次提到“我”的心“疼”,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疼”。(2分)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4分)

(1)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

(2)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

4.试分析文章最后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姥姥的端午

①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②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

③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

④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

⑤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呆呆地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

⑥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

⑦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

⑧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

⑨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常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⑩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1、通读全文,说说写“我”童年时的“姥姥的端午”外,还写了哪些“姥姥的端午”?(3分)

2、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5分)(1)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2分)

(2)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呆呆地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3分)

3、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4、本文的题目是“姥姥的端午”,第9段看似与“姥姥”无关,实是文章独具匠心之处。请仔细揣摩,分析这样写对刻画姥姥的形象有何作用。(4分)

5、端午节是我们大家的节日,本文为什么说它是“姥姥的端午”?请作分析。(4分)

1刚强坚毅(生命力顽强)(2分)2.①为母亲付出的艰辛而心疼;(1分)②为蒲公英尚在、母亲已逝而心疼。(1分)3(1)运用拟人,通过“努力”“力量”“手脚”等人格化的词语,将蒲公英紧贴地面、努力生长的状态鲜活地表现出来。(2分,方法1分,作用1分)(2)运用比喻,将母亲的白发比喻为蒲公英种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母亲的白发,突出了母亲为子女的辛勤付出。(2分,方法1分,作用1分)

4.①由联想回到现实,在结构上与开头照应;(1分)②升华主旨,赞美母亲刚强坚毅、无私奉献的品质;(1分)③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思念。(1分)

1、(1)“从老家搬到城里”时的“姥姥的端午”(2)姥姥生命中“最后的”“姥姥的端午”(3)姥姥去世“次年”的“姥姥的端午”(每答对一个得1分)

2、(5分)(1)(2分)运用细节描写(1分,答“运用反复修辞”也可),刻画出姥姥生怕惊醒“我”而轻手轻脚的样子,表现了她对儿孙的关爱(1分,答出“关爱”即可)。

(2)(3分)运用神态描写(1分),写出姥姥进城后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对乡村生活的怀念(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表现了她的勤劳(1分)。(意思对即可)

3、(3分)运用比喻修辞,把“姥姥的端午”比作“一尺鲜洁的水”(1分,答出比喻修辞即可),形象地表现了姥姥勤劳、能干、慈爱的品格(1分),她的品格将永久地激励、影响着“我”,让“我”永志不忘(1分)。(意思对即可)

4、(4分)(1)运用想象和虚写,描写了姥姥年轻时的秀丽想象。(1分,答出“想象”或“虚写”即可)(2)运用环境描写烘托姥姥年轻时秀丽的形象。(1分,答出“环境烘托”即可)(3)用村姑的秀丽来衬托姥姥品质的美好。(1分,答出“衬托品质美好”即可)(4)补写出姥姥的外形,使姥姥的形象更加丰满。(1分,答出“补写外形”或“形象丰满”即可)(每答对一点得1分)

5、(4分)(1)“姥姥的端午”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脉络清晰。(1分)(2)本文刻画的对象就是姥姥,所以用“姥姥的端午”为题。(1分)(3)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使文章笔力更加集中。(1分)(4)“姥姥的端午”是个意象,文章就是通过这个意象来刻画人物的。(1分)(5)“姥姥的端午”凝聚着我们对姥姥的感激和怀念之情。(1分)(每点1分,答出任意四点,意思对即可)

下载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五次周练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五次周练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一语文第一次周练试题

    高一语文第一次周练试题 姓名班级成绩(满分5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友谊(yí)浸渍(jìn)翘首(qiáo)卓越(zhúo) .... B、给予(jǐ)召开(zh......

    临开一中高三高复语文第五次周练答案

    2014届高三、复语文第五次周练答案 1.B(事先) 2.A(②是对“洪州失官锡”的看法⑤是当时官员的贪赃情况⑥是张根批评官场的贪腐风气) 3.C(“力陈贪官横行”无中生有) 4.(1)一旦被玩物......

    高2014级语文第八周周练试题及答案

    高2014级语文第八周周练试题 (选择题每小题3分,语言运用题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奇葩(pā)哈(hǎ)达砧(zhān)板不胫(jìng)而走 .... B.坎坷(kě)勖(xù)勉棘(jí)手拾......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盱眙县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时光如流水,匆匆走过人生四季。我乘着时......

    江苏省常熟市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江苏省常熟市2014-201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本试卷共23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周练测试题参考答案

    宣和中学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周练试卷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10分) 确凿 ()菜畦()脑髓()蝉蜕() ..... 人迹罕至()Zhù蓄()酝niàng(). 梦mèi()训jiè()宽shù() (二)背默......

    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8月周练试题3(无答案)

    江苏省涟水县红日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8月周练试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拾(shè)级 惬(qiè)意 地壳(qiào) 玲珑剔(dī)透 ....B.怅惘(wǎng) 褒(bǎo)贬 污垢(......

    福建省宁化县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周周练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

    福建省宁化城东中学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周周练语文试题(无答案)苏教版 总分:70分 (含3分卷面分) 时间:55分钟 班级 座号 姓名 卷面分 总分 一、 积累运用。(35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