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效率、规模效益和集中化相关问题思考
效率、规模效益和集中化的相关问题思考
营运管理或供应链管理讨论的问题是营运效率和规模效益。一般说来,营运效率并不直接带来实质性的经济利益。特别是在大多数供应链都在强调其“快速反应能力”的情况下,我们注意到所为高营运效率在带来高客户满意度的同时也产生很高的营运成本。因而我们相信营运效率是帮助企业内外成长的手段,而规模效益才是企业真正盈利之道。
讨论:对于上述观点,我认为是基本是正确的,但也有部分补充意见:在市场竞争不同阶段下,营运效率和规模效益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一、在物质短缺的市场环境下,公司营运效率将决定公司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中国从78年改革开放,社会经济从物质短缺逐步发展到相对充裕的阶段;在物质短缺和信息相对不发达的阶段,一个企业的营运效率,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盈利和生存。如各种手工作坊,一定是质量好、服务响应快速的小作坊能挣钱并逐步做大。
我一个同学,从01年开始,涉足灯饰贸易并在古镇开办工厂;公司从夫妻档开始,逐步做大,01到07年6年间,每年的收入都是翻番,目前产值已经超过一个亿。回想当年,他曾经告诉过我:只要你能快速拿到比人家漂亮的产品或者自己生产,就可以一个货柜一个货柜卖到中东,你就会挣得比别人多。
实际上,今天依然但依然有部分行业处于供不应求和一个非充分竞争的环境,如房地产。虽然经过08年的地产低谷,到现在,还是有不少小开发商存在,他们的取胜之道,在于对市场的快速响应,产品快进快出,只要不过分压货,确保一定现金流,就能在08年金融风暴中挺过来,并逐步长大。
当然,在这些年中,也有不少企业倒闭,基本上都是自己内部经营不善引起的。自然界中,基本规则是适者生存,在市场经济中也同样适用;因此,规模效益是企业盈利的基础,但不是所有决定因素。
二、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规模效益是企业真正盈利之道:
公司存在的目的在于盈利,公司能存在并持续经营来自三方面:业务收入、净利润和现金流。因此,财务指标将决定一个公司是否能够盈利,是否能够生产。
而公司的人才、管理(治理)水平、技术和其他资源等,都是基础条件,但必须转化为产品,赢得客户和市场,转化为收入、利润和现金,公司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基础条件是基础,但不是直接决定公司盈利水平。
公司营运的基本衡量指标为营运效率,包括:质量、时间、成本和环境等四个主要维度。效率关注的是一个公司如何在尽量少投入的情况下,得到更多的产出。同样,我们可以认为,营运效率中,质量和时间影响客户和使用感知,再进一步影响市场,但成本直接影响竞争力(波特竞争理论:产品差异化和低价格)和市场占有率;因为,低成本将意味着高竞争力。一个公司,产品和服务是有一定成本的,降价是需要有基础;换句话说,低价格竞争是一个双刃剑,给市场带来高竞争力的同时,给自己公司带来“大”杀伤力。采用低价格竞争策略,前提是自我公司营运成本足够低,如沃尔玛“天天最低价策略”,核心支撑力量来自物流成本降低10%。
对于单独一个公司而言,成本由于构成的特点(归纳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在产品和服务规模没有上去之前,成本无法大幅度有效降低,因此,效率对一个公司而言,是公司成长的基础,但通常不能带来直接的收益。
规模效益指的是产品和服务在规模效应上获得的收益,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规模经济;
这里不讨论规模不经济的情况。因此,从成本的构成成分分析,规模效益将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个公司盈利的根本。
2007年8月底,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向上海证券报表示,三年内,国资委将根据利润水平、成本控制能力等因素构成的综合指标为中央企业排定座次。届时做不到行业前三名的,将被国资委强制重组。这种态度,也从侧面表达了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直接拼的就是规模。
三、集中化和电信企业的营运管理;
目前,中国电信市场仍然处于寡头垄断的阶段,有竞争但不算特别充分,但总体利润率已经较低,如电信为1.63%;联通为1.98%;相对而言中国移动利润率排名较高(500强第35名),但利润率不断下滑:从07的30%以上下滑到10年的16.25%;(摘自百度文库:2010年世界500强利润率排行);
因此,电信企业的经营和生产,将越来越重视营运管理;在这里,我们主要针对网络营运管理和集中化问题进行讨论。
电信公司的产品也就是服务,跟其他行业的服务一样,具有即时在线的特点,用户服务使用过程中,对质量(或体验)、故障等网络运行状况非常敏感,对于各种质量异常事件(如电话掉线、单通和质差等)发生可能会立即投诉。
由于电信服务上述特点,网络营运管理需要重点考虑:1)成本;2)质量;3)用户感知;另外,网络管理也涉及环境问题,这里不做讨论。
从集团公司的角度出发,集中化作为提升网络营运管理的战略性措施,早在2001年,集团公司已经提出,经过近10年的改革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以省和集团为中心的两级集中管理模式,并形成三化(集中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指导原则。外界对于中国移动的集中化管理,也给过较高的评价:
“通过实施集中化管理变革,中国移动建成了世界一流移动通信网络,保持了世界一流的网络质量,形成了领先的网络优势。最新国家对标结果显示,中国移动在网络覆盖率、网络质量、计费准确率等指标处于对标企业的领先位置,网络人口覆盖率已经达到98.4%;网络质量连续四年在对标企业中位居第一。”(摘自国资委文章《中国移动推行集中化管理,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下面我们将针对集中化如何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上进行探讨。
营运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本质在于:1)以最经济的成本将产品配送到最终客户;2)目标是减少商业的不确定性;3)本质在于提高产品的快速反应能力。
我们讨论网络营运管理,目标集中在网络运行成本、质量保障和客户感知提升,并就集中化和不确定性以及快速反应能力的关系进行讨论:
1、集中化和运行成本关系:
什么是集中化,“集中化是集中管理的核心。通过集中化,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价值。集中化主要体现在网络建设集中化、网络运行维护集中化和企业管理集中化三个方面”。
集中化直接影响是实现网络营运管理的规模效益。包括:
1)人员使用上的规模效益:主要体现在监控值班和开通配置的人员安排上;
这里已业务开通配置作为案例进行说明:在集中化之前,各个地市公司,都在本地设置业务开通配置人员,全省共近100人;集中化后,业务配置的职能主要集中在省网管中心资源配置室进行,所有人员数量约为34人;
业务开通历时也更可控、更稳定。
2)工具和支撑手段的规模效益:IT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的生产和管理支撑
范围和水平大幅提升;全省21个地市,信息化手段在集中化前各自开发和
使用,集中化后,基本实现统一的开发和建设,统一标准和流程,提升支
撑手段的使用效率,也提升全省维护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总之,通过实施集中化管理变革,中国移动从网络建设与运维等各个方面有效控制了经营成本,取得了明显的低成本运营优势。最新国际对标结果显示,2009年中国移动每客户运营费用为85.6美元,2005年到2009年,中国移动每客户运营费用整体控制较好,远远低于传统市场的电信运营商。
2、集中化和网络营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管理;
集中化,具有综合的功能,将降低网络营运管理中的“需求”不确定性,主要体现
在:
1)对人员需求的不确定性——故障处理和业务配置:网络故障处理,是网络维护
过程中一种常态和重要工作,分散维护就要求各个地市公司都要有相应数量的专家值班,确保对故障的及时响应和处理。集中化后,全省的专家统一安排,应对各地市的各种故障。从故障发生对人员需求的不确定性来看,确实大幅降
低人员的需求不确定性,提升专家处理故障的综合效率。
2)网络资源的集中管理和调配——广东作为全国经济大省,目前也是人口第一大
省,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数量巨大;省内经济发展也不平衡,两翼经济和珠三
角的经济差距巨大;因此,广东的网络存在巨大的话务潮汐:每年春节,珠三
角的用户大量回流内地和粤东粤西。因此,网络集中化管理,资源的集中管理
和调配,实现省内资源的动态调配,最大化匹配话务和业务的流动和变化。
3)备板备件的集中化管理——备件是网络维护的基本条件;故障的不确定性决定
了备件需求的不确定性;备板备件的相对集中管理,降低需求的不确定性,提
升备板备件的利用效率。
3、集中化和和客户服务过程中的异常事件反应速度之间的关系;
客户感知为个体的体验,直接来自细节和个性化的认知;网络KPI很好,只是说明网络基本情况良好,但不能代表客户感知好。对于客户感知提升管理,重点在于我们对异常质量事件(如掉话、杂音、空错号等)的反应速度提升上。
集中化实现和强化了规模效益,降低需求的不确定性;但从另个角度看,人员和管理的集中化,和客户体验属地化之间的不匹配关系,决定了我们对通信异常事件的反应速度降低;对于故障处理的以及备板备件的调配中,也都存在反应速度的限制问题。
因此,我们在充分强化集中化优势的同时,我们必须针对反应速度提升,采取有效措施,才能真正我们达到通过集中化提升网络营运管理水平的目的。
对于不同的质量事件,我们采用不用的措施:1)已知质量事件,如掉话和质差等;我们需要提升绝对速度,并解决事件集中度问题。具体措施,部署信令监测和异常话单分析系统,通过IT化手段,解决事件的发生和集中度监控,并强化;2)未知的事件,如设备和终端匹配、全国各个地市设备匹配问题等;需要相对速度,能解决更重要,具体措施:整合全省专家和IT资源,共享案例,强化会诊;——省城的医生见过的病人比我们见过的正常人多;3)对于故障的反应速度,主要限制条件是专家驻点到现场时间;具体措施包括考虑设备和备板备件库相对集中设置,确保专家和备件到达故障设备的地点不超过2小时(和故障规范相关);同时需要提升网络容灾能力度。
结论: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企业营运效率提升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规模效益是确保企业盈利的有效措施。对于中国移动来说,集中化是实现公司低成本战略的关键,但同时必须应对集中化带来的对终端客户使用问题反应速度下降的挑战,只有保证客户感知的前提下,集中化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支撑中国移动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篇:规模与效率
规模与效率:华为研发费用真的过高吗?
2017-04-04 21:56
2016财报,营收同比增长34%,达到5216亿元(751亿美元),净利润371亿元人民币(约合54亿美元),同比微增0.4%,研发投入高达764亿元(110亿美元),但由于利润率自2013年以来首次跌破两位数和屡创新高的研发投入还是引发了业内的争议,甚至有观点认为,华为过高的研发投入拖累了华为的利润。事实真的如此吗?华为的研发投入真的过高吗?
由于去年华为的研发投入首次破百亿美元,所以我们不妨先看看去年主要科技企业在研发投入上超过百亿美元的企业的研发、营收和研发占营收百分比的情况。其中研发投入超过百亿美元,按研发投入计算的企业排名是三星140亿美元、英特尔121亿美元、谷歌120亿美元、微软119亿美元、华为110亿美元、苹果100亿美元;按营收计算的企业排名是苹果2170亿美元、三星1810亿美元、谷歌883亿美元、微软853亿美元、华为751亿美元、英特尔594亿美元;按研发投入占营收百分比计算的企业排名是英特尔20.37%、华为14.65%、微软13.95%、谷歌13.59%、三星7.73%、苹果4.6%。
在上述6家研发投入超过百亿美元的企业中,华为的研发投入排在第5位、营收排在第5位、研发占营收的比例排在第2位。由此看,华为在百亿美元研发投入的企业中,以绝对值衡量,其投入实际上并不高,而且在研发促进企业规模(以营收衡量)的增长上与其他科技企业相差无几。例如以研发投入的绝对值衡量,除了苹果这个个例外,基本上是研发投入越高,营收越高,排名越靠前。
但当我们将上述企业的利润来和研发投入作对比的话,问题就来了。按利润排名上述企业分别是苹果600亿美元、三星250亿美元、微软201.8亿美元、谷歌194.8亿美元、英特尔103亿美元、华为54亿美元。
我们这里以研发投入的最大和最低为例,看看华为研发对于促进利润方面的表现,即华为与研发投入最大的三星相比,其以三星78.5%的研发投入,换来的是仅为三星21.6%的利润;以投入最低的英特尔1.1倍的研发投入换来的是其52.4%的利润。如果说上述在促进企业规模(营收)的增长上,华为的研发投入并不高的话,那么在促进企业效率(利润)的增长上,华为的研发投入确实又过高了,或者说华为在研发投入的效率上,与上述科技企业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此的统计仅是一个参考因素,因为不同的产业、不同的厂商因为技术纬度、市场竞争纬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之企业运营中诸多与成本相关的因素,其获取利润的难度各异,并非只是受研发投入这个纬度的影响。尽管如此,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还是值得认真复盘,尤其借鉴别人在研发投入的经验不无益处。
从上述6家研发投入过百亿美元的企业中,我们发现苹果和三星是科技企业中,以营收、利润和研发投入三者之间表现最为突出的企业。所以看看这两家企业,尤其是苹果的创新模式对于华为提升研发投入的效率(促进利润增长)更具参考价值。说到苹果,其实2016年,苹果的研发费用也已经高达100亿美元,远远高于2015年的81亿美元以及2014年的60亿美元。按照销售收入占比来算,苹果去年花费了5%的收入用于研发,高于过去3%的比重。日前,苹果首席财务官马斯特里披露了增加的一些原因,其中包括增加对芯片和传感器等领域的研发投入。马斯特里提到,几年前,苹果相关产品的技术研发更多由供应商来完成,但是苹果在基础技术领域开始亲自做更多的基础研究,主要是芯片和传感器。而最新的消息称,苹果已经在研发自己的GPU(图形处理芯片)。
提及芯片,早在iPhone4时,苹果就已经开始使用自主芯片(应用处理器),并从iPhone5开始进一步将架构替换为自主的Swift,这种采用自主创新的结果就是,尽管苹果iPhone的芯片主频落后(其实是实现了省电)只是同期其他Android阵营旗舰的几乎一半,但是性能不输,甚至超越,直至今日的大幅领先对手,而这已经成为iPhone的一个差异化亮点。
再看三星,其研发投入居6大厂商之首,并主要集中在半导体、屏幕的研发投入上。以屏幕为例,通过大量的研发投入,三星在 OLED 屏幕上的领先地位已经显现出优势,大量来自中国手机企业的订单使其前期巨大投入能够迅速回收成本,而且今年已经收到来自苹果的天量订单,和三星相比,中国OLED屏幕制造商主要需要跨越两个技术障碍:提高屏幕分辨率以及使用塑料基板技术。在这两个领域,三星大幅领先于中国企业。在中国厂商中,上海和辉光电今年的技术将达到三星屏幕2014年的水平。和辉光电大约落后三年,其他中国厂商大约落后四到五年。另外三星在芯片领域的研发投入(10nm)也获得了高通骁龙 835 的订单。
不知业内看了上述苹果和三星在创新方面的投入作何感想?我们看到的是它们的研发投入不仅是产品,而且是对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或者不可或缺和替代的基础性产品,并可以借此形成自己在产业中独特的竞争力。以此衡量,华为的研发投入尽管多数也是聚焦于产品层面,但支撑产品层面背后的技术在产业中是否具备独特和不可替代性,尤其能否形成独特的竞争力仍有待精细化,也就是说要在大研发的基础上,找对产业中关键的技术点,且需要在关键技术点上尽可能地领先对手。
除了上述苹果和三星在研发投入的“准点”外,苹果提升创新效率的另外一个办法是驱动其产业链的相关供应商去研发最新的技术。
众所周知,苹果每年都会花费数百亿美元采购与iPhone相关的芯片、屏幕、相机闪光灯等部件,这个采购的金额自然会驱动着相应供应商去创新来满足苹果届时的需求。例如芯片制造商台积电和三星目前都在投入研发更小的芯片制程技术(例如台积电的7纳米和三星的10纳米),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下代,甚至下下代iPhone所需芯片的要求,而谁都清楚这些创新最终都会间接为苹果所用,转换成实在的营收和利润。
我们注意到,在去年研发投入排名前5名的台湾科技公司中,有4家公司隶属于美国苹果产业链,其中包括台积电、富士康、和硕科技和台达电子。其中台积电是苹果应用处理器的主力代工厂,而为了保有苹果供应商的位置,台积电去年在研发的支出达到了创纪录的22亿美元,同比前年10.67亿美元的研发支出大幅上涨。三星今年为了满足新款iPhone对于屏幕的需求,拟投90亿美元扩大OLED产能,而更早之前已经破产的蓝宝石公司,由于苹果的巨大采购量迫使这家公司拼命去研发最新的技术,按照苹果的要求试图大规模投产,但是最终失败导致公司破产,而苹果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承担相应的创新风险或者说让合作伙伴分担了创新的风险,进而间接提升了自己的研发创新效率。当然,华为目前尚不具苹果在产业链中的影响力,但这种借力创新,甚至是转移创新成本的方式,华为确实值得认真考虑,不必什么创新都要事必躬亲,甚至陷入“惟我”创新论的误区。
最后,我们发现,无论是标志苹果创新的iPhone还是iPad,当时在所属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产业中,苹果都是后来者。例如在智能手机产业中,早在2007年苹果发布iPhone之前,诺基亚和黑莓都曾推出过这种产品,而谷歌早在2003年便推出了Android操作系统的开源版本,微软也是在iPhone问世前几年推出了Windows Mobile移动操作系统。而在平板电脑产业中,早iPad问世十年多以前,就有许多公司发布了各式各样的平板电脑,最典型的就是2002年微软推出的Tablet PC。
相比对手上述尝鲜式的创新,苹果则更多聚焦于市场和用户,即通过观察市场和用户,看到他们如何与自己的产品或竞争对手的产品互动,并观察遇到的问题中隐藏何种机遇的“需求捕获型”创新模式推出了体验最佳的产品,在规避了作为第一个“吃螃蟹”人的创新风险(前期研发投入的血本无归和弯路)的同时,间接提升了自己的创新效率。例如苹果并非触摸屏的发明者,但苹果开发的触摸屏产品提供了比其他产品更优秀的用户体验,当然苹果也赚到了比其他公司更多的钱。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从研发投入对于企业规模的营收的促进上,华为已经与研发百亿美元的主要科技企业实力相当,但在促进企业效率的利润上依然存在着距离,而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华为与这些企业在创新方法论和模式之间的差距,所以在研发投入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根据产业的发展变化,及时复盘自己的创新方法论和模式对于华为未来最大限度发挥研发的真正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篇:许昌市现代畜牧业规模养殖效益问题研究
许昌市现代畜牧业规模养殖效益问题研究
畜牧业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现代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其畜牧经济在农业中的比重,均超过50%以上,有的达到60%-80%。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近年来,许昌市现代畜牧业发展迅速。怎样理解现代畜牧业的内涵和特征,如何认识许昌现代畜牧业尤其规模养殖发展的实际、存在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现代畜牧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养殖场户日益关心和关注的问题。
一、现代畜牧业的内涵及其特征
什么是现代畜牧业?现代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内涵指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是高度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畜牧业;是技术密集、科技含量高、可控性强的畜牧业;是饲料、兽药、种畜禽和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畜牧业。换言之,现代畜牧业就是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畜牧业;用现代设施装备畜牧业;用现代科技改造畜牧业;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发展畜牧业。
现代畜牧业的特征。要发展现代畜牧业,就要把握现代畜牧业的特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集成各类优秀的科技成果与技术,“以现代发展理念指导畜牧业,以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畜牧业,以现代装备武装畜牧业,以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发展畜牧业”。现代化畜牧业有许多明显的特征:即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科学化、机械化(自动化)、工厂化、信息化、商品化、多元化、社会化和产业化等,具体而言:
1、集约化:相对粗放而言,集约化经营是以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根本对经营诸要素重组,实现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一是时间的集约化。即通过培育优良的品种,提高畜禽的生长速度和生产能力,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畜禽产品的产量。二是空间的集约化。就是通过栅养、网上饲养、笼养等饲养方式的转变,来提高单位面积上畜禽产品的产量。三是人、财、物等的集约化。就是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能,用最少的投入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规模化:是指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业主按照大生产的格局适当集中土地、机械、资金、劳力等生产要素形成较大的经营规模和生产规模为社会提供较大批量的畜禽产品,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3、标准化:就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
4、专业化:是畜牧业生产按照畜禽产品的不同种类、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在地区之间或畜牧企业之间进行分工协作,向专门化、集中化的方向发展的过程。包括畜牧企业专业化、畜牧作业专业化和畜牧业地区专业化三个方面。
5、科学化:就是“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改造畜牧业”,在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过程中从畜禽良种的培育、饲草饲料、饲养过程的各个环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到产品加工、废物处理等各个环节,重视畜牧科学技术的开发、推广和应用,以不断提高畜牧业的科技水平。
6、机械化(自动化):就是广泛使用机器装备以代替或减轻体力劳动,提高效能。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畜牧机械装备畜牧业,改善畜牧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自动化,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的进行操作或运行,是在机械化的基础上加上信息化的智能运用。
7、工厂化:工厂化养殖是一种现代化畜牧养殖方式,其依托一定的养殖工程和设施与设备,按照工艺过程的连续性和流水作业性的原则,在生产中运用机械、电气、化学、生物及自动化等现代化措施,对养殖的各个环节实行全人工控制,为养殖的畜禽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根据定单有计划的按批量生产,实现高产、高效养殖的目的。
8、信息化(数字化):畜牧业信息化就是让畜牧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在科学数据指导下进行。畜牧业信息技术包括畜牧业信息网络、畜牧业数据库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畜牧业专家系统、多媒体技术、精准畜牧业等诸多领域。
9、商品化:就是把各类畜禽产品作为商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组织生产,并把畜禽产品纳入市场经济的大循环,通过市场交换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畜牧业已经突破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走进了市场经济的大循环,生产的产品不只是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要进入国际国内市场进行贸易,以获取更大的利润。
10、多元化:也称为多样化经营或多角化经营,指的是企业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的战略。
11、社会化:是指同小生产相对立的组织化、规模化生产。它表现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集中在企业中进行有组织的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分工的不断发展,各种产品生产之间协作更加密切;通过产品的市场化和市场自动调节,使生产过程各环节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2、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牧、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就是,改造传统的自给半自给的小农经济,使之和市场接轨,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畜牧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
二、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意义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农民收入的增长源、循环经济的突破口,加快畜牧业发展,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畜牧业是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的朝阳产业。(1)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一般为60%,高的达90%,而我国仅为40%~50%,发展潜力巨大。(2)畜牧业受耕地制约小,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各种非耕地得以发展,而且能够借用饲料等大量外部资源,创造出成倍甚至数倍于自有耕地承载力的产值和效益,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增长极。(3)畜牧业是承工启农的中轴产业,它上连畜产品加工业,下带饲料工业、种植业,可以使农副产品层层转化增值,是促进农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和种、养、加梯次递进、层层增效的关键环节。(4)畜牧业作为发展生态有机农业的关键环节,可以延长自然界的生物链,对改进农村环境卫生、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畜牧业是实现农民生活宽裕的优势产业。(1)畜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源泉。畜牧业比较效益高、商品率高、变现快,是农民收入的重要增长源。(2)发展畜牧业,可以使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充分就业,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肉蛋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畜牧业是“菜篮子”工程的主体,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今,社会结构加速变化,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突出的表现是城乡产业结构和城乡就业结构的变化,一部分农牧民逐步进入二三产业和城市、小城镇就业,带来的是全社会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是人们对改善膳食营养水平提出的迫切要求,这就为我们发展现代畜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从国际国内市场长期发展看,对畜产品生活消费需求还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畜产品价格也将会在较长的时间里保持高位运行,这也十分有利于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是农业发展迎接市场化、国际化新挑战的迫切要求。畜牧业承前而启后,前连种植业,后连加工业,既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又能延伸到二三产业,可以通过农林牧及其产品加工业循环发展化解农业成本升高压力,实现多环节、多层次、多领域增值、增效、增收,是大农业的主要角色,当然也应该成为农业参与市场竞争、国际竞争的主要角色之一。现代畜牧业要求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着力提高畜牧业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率。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带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以畜牧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框架,有利于提高整个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效益,从而增强竞争力,实现农民快速持续增收的目标。
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没有畜牧业的现代化,就难有农业的现代化。在推进自治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任何时候都必须把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把大力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重头戏,优先发展,优先支持,把畜牧业真正建成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支撑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
三、许昌市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具体做法
近年来,许昌市依托本地资源优势,以工业的理念狠抓畜牧业,逐步走出了一条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之路。
(一)坚持发展不动摇,强力推进“一园、三基地”建设。许昌市积极实施“千场百区”发展战略,坚持“三退三进三结合”(即退出庭院、退出村庄、退出散养;进入小区、进入规模、进入市场;与龙头企业相结合、与实施沼气工程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办法,强力推进“一园、三基地”建设。一是建好许昌市畜牧科技示范园。总投资3600万元的许昌市畜牧科技示范园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市种公牛站、兴牧猪场、长寿乳业加工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科技示范效应初步显现。二是实施项目引导,提升生猪生产基地建设水平。加大生猪生产扶持政策落实力度,引导发展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和养猪小区。目前,全市132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场正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猪舍改扩建,养猪规模迅速扩张,初步形成了禹州市、许昌县、鄢陵县、襄城县生猪产业发展聚集区,有效提升了生猪生产基地建设水平。三是依托家禽龙头企业,提升家禽生产基地发展水平。积极推行禹州温氏“双高”模式发展经验,即高价供种、供料,高价回收,公司与场户实行内部结算,提高合同履约率,保证双方利益,推动规模养禽发展。同时,许昌市还依托鄢陵兴峰玉兰公司,积极推广“林禽一体化”种植养殖发展模式,加快发展生态养鹅业,全市“林禽一体化”种植养殖面积发展到1600亩,出栏畜禽12万只。四是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建设优质畜产品加工基地。通过采取增加投入、资本运作、招商引资、派驻专家指导等办法,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升畜产品加工基地水平。目前,全市加工企业总数达到148家,加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元。众品公司在美国成功上市后,融资10多亿元,总屠宰能力达到800万头;许昌太子奶生物科技公司4万吨鲜奶加工项目入驻经济开发区;禹州豫三元冷冻厂年屠宰1500万只家禽加工企业建成投产;长葛蜂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6家,产业优势十分突出。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畜产品加工基地发展水平。(二)强化防控不懈怠,突出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畜牧业发展“效益在规模,成败在防疫”的思想,积极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一是领导更加重视。全市形成了“六位一体”(政府负总责、畜牧部门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与防控机构技术责任、动物卫生防疫监督责任、养殖加工企业法人责任)的防控责任体系。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基层防疫体系建设的意见》,积极推行“六员一体”(防疫员、协检员、诊疗员、政策宣传员、信息统计员、技术推广员)工作机制,行政推动力度明显增强,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在全省名列前茅。二是责任更加明确。全面实行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了“六位一体”的防控责任体系,层层签订了防疫责任书,制定了《许昌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督查责任制》和《许昌市畜牧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定点督导联系制度》,量化任务,强化时效,细化责任,全社会的防控意识明显增强。三是防疫措施更加扎实。积极组织了春季集中免疫大会战和“双节”期间动物防疫攻坚战,加强了常年补免补防,强化了消毒措施,积极推动防疫条件的改善,规范病死畜禽及粪污的无害化处理,防疫水平明显提高。四是检疫监管更加有力。实行了固定免疫日、防疫明白栏等防控新机制,探索建立了动物产地检疫“签约式管理”和“报检110”的检疫监管新模式,加大动物检疫监督执法力度,有力打击了抗拒免疫、逃避检疫的行为,确保上市动物产品检疫率达到100%。5月12日,许昌市春防工作顺利通过了省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的检查验收,并受到了验收组领导的一致好评。五是应急体系更加完善。全市加强了应急体系建设,做到了预案修订、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三到位。全市成立了105个应急预备队,并对应急人员进行了培训,全面提高了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应急能力。
(三)质量监管不放松,确保畜产品质量绿色安全。随着广大消费者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许昌市全面树立“标准化就是竞争力”的理念,认真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河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依法监管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开展了“保质量、保安全、助奥运--畜产品安全保障行动”。全市印发了《许昌市保质量、保安全、助奥运---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方案》,加强对14家供奥运会畜产品企业的监管,没有发生供奥运会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二是搞好畜牧业投入品市场整顿工作。近几年来,许昌市每年坚持集中开展4次畜牧业市场秩序整顿工作,检查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企业、畜产品市场121个,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27起。今年,许昌市积极应对三鹿奶粉事件,通过推行“一员两书”(驻场质量监督员、乳制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和告知书)制度,加强饲料兽药质量监测,搞好原料奶监督管理,确保了许昌市原料奶质量安全。三是做好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全市通过加强宣传、政策引导、严格监管、规范管理等措施,增加了无公害产地认定的企业和产品认证企业数量,使养殖企业严格按照无公害产地认定标准开展生产,从源头上控制了畜产品质量。四是加大了畜产品市场检疫监督力度。制定下发了《许昌市畜产品安全整治实施方案》,加强检疫监督和药残监测,重点对全市26个屠宰场点、37个农贸市场进行监督检查。市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通过了计量和资格双认证,加强了畜产品质量监测力度,尤其是在应对三鹿奶粉事件,确保许昌市奶制品质量安全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科技支撑不放手,不断提高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近年来,许昌市始终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不断推进畜牧业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一是多策并举,搞好技术服务。市家畜改良站改为技术推广站,强化了技术推广职能。近年来,许昌市畜牧部门积极与福建洛东、正大集团合作,共举办零排放和标准化养殖技术培训班136期,培训人员1.5万人次;通过市电视台“乡村行”和市电台“金色田园”栏目,制作畜牧科普节目32期,宣传畜牧业发展典型,普及养殖技术;组织各县(市、区)开展“送畜牧科技下乡、为新农村建设增力”活动82次,共印发技术资料5.2万多份。二是大力推广生态环保养猪技术。生态环保养猪新技术具有“六节约(节约人工、用水、用料、药费、土地、取暖费用)、三提高(提高生猪生长速度、猪肉品质、养殖效益)、一降低(降低了污染)”的良好效果,是继良种、良饲、良法之后,畜牧业发展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是彻底解决养猪业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今年,许昌市采取强化领导、政策扶持、典型示范、技术普及、搞好服务等措施,按照“新上猪场首先推,扩建猪场带头推,老式猪场逐步推”的办法,加快生态环保养猪新技术推广步伐,彻底解决了养猪业污染问题,推动了生猪业向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三是加快饲草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步伐。许昌市立足秸秆资源优势,树立“大资源、大产业、大开发”的理念,大力实施秸秆养畜富民工程,加快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步伐,全市秸秆养畜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四是健全良种繁育体系,提高畜禽良种水平。近年来,许昌市对原有的改良站点、种畜禽场、孵化厂进行了规范化建设,完善了办公设施,配备了各种器械,做到了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施、有工作制度、有记录档案,加快基层改良站点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提高了良种覆盖率。目前,全市标准化人工授精站点达89个,牛、猪、家禽良种比例分别达到90%、97%、98%。
(五)政策落实不打折,切实搞好项目建设与管理。许昌市不折不扣地落实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规模化生猪生产、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奶牛良种补贴和生猪调出大县补贴等畜牧业各项惠农政策,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切实发挥项目的引导作用和支撑作用。该市下发了《许昌市生猪标准化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许昌市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许昌市能繁母猪保险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严格按照专项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和项目指南的要求,加强资金和项目的管理,及时足额地将资金拨付给项目建设单位,严禁挤占、挪用、截留,确保专项扶持资金的投资效果。(六)工作创新不停顿,开创发展新局面。一是更新理念,加快发展。先进的思想是创造力,科学的理念是生产力。近年来,全市上下积极运用大畜牧业的理念,建设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优质畜产品;运用工业化的理念,大力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通过加工带动畜牧业一、三产业的发展;运用大服务业的理念,充分利用市场资源优势,迅速做大第三产业,形成了畜牧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二是依托协会,搞好中介服务。近年来,许昌市依托禹州温氏禽业公司成立养禽协会,依托河南恒天然集团公司成立奶牛养殖协会,依托众品公司成立畜产品加工协会。同时,指导各专业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建章立制,规范运作,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养殖场户与大市场的对接,增强了广大养殖场户抗风险能力。三是运用网络技术,开展信息服务。许昌市完善了畜牧业信息网络,开设了畜禽养殖技术、畜产品价格、供求信息、市场行情、政策法规等专栏,及时为广大养殖场户提供信息服务。四是创新方法机制,抓好工作落实。全面推行了领导分包联系责任制、畜牧专家定点服务制、畜牧业发展例会制、督导制、畜牧业发展动态简报制、畜牧业发展排名公布制、畜牧业发展年终奖罚制等七项制度,使各项工作措施落到了实处。
四、许昌市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许昌市紧紧围绕“养殖富群众,加工富财政”这一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千场百区”发展战略,强力推进“一园三基地”建设,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畜牧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态势。
一是畜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养殖业效益和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为许昌市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2007年底,全市肉类总产量31.73万吨,蛋类产量19.41万吨,奶类产量4.6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63.7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3.5%。全市畜牧业综合经济实力由“十五”末的全省第8位跃居第5位。2007年,全市农民人均来自畜牧业的现金收入达到540.0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2.78元,增长20.7%。全年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258.7元,同比增加78.88元,增长43.9%。二是规模化养殖实现新发展。许昌市畜牧业生产呈现出散养户逐步减少、标准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快速发展、集约化养殖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的发展态势。目前,许昌市已成为全省京广铁路沿线生猪优势产区、全省最大的优质黄羽肉鸡生产基地、全省重要的生猪加工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蜂产品交易、加工集散地。2007年,总投资2200万元的许昌市畜牧科技示范园区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大农牧业公司、市种公牛站等项目取得初步成效,科技示范效应初步显现。全市强力实施优质生猪生产、优质家禽生产和优质畜产品加工三大基地建设,产业发展水平大大提升。2007年,全省21个生猪调出大县许昌市占4个,全省40个畜牧业发展重点县许昌市占3个。许昌已成为全省京广铁路沿线生猪优势产区和全国重要的优质生猪生产基地。2007年,全市家禽出栏3000多万只,其中优质黄羽肉鸡出栏近2000万羽,许昌市已成为全省最大的优质黄羽肉鸡生产基地。众品公司在美国成功上市后,融资10多亿元,总屠宰能力达到800万头,加工规模迅速扩张。长葛蜂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29家,产值达8.6亿元,出口创汇1600万美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蜂产品交易、加工集散地。目前,全市规模养殖场总数达到16081个,养殖小区总数达到181个,规模养猪、养鸡的比重分别达到69%和92%,分别高出全省12个和17个百分点。
三是疫病防控水平实现新提高。为进一步夯实防疫工作基础,进一步提高全市动物疫病防控水平,2008年,全市聘用了550名村级防疫员,成立了107个防疫专业队,建设了35个防检疫分中心,初步建成了设置科学、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基层防疫体系。全市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疫病免疫密度均达到100%,抗体监测合格率达到85%以上,防疫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实现了“清净无疫”的防控目标。
四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实现新加强。许昌市认真开展了畜牧业市场秩序整顿活动,严厉打击使用“瘦肉精”、“苏丹红”“蛋白精(三聚氰胺)”等违禁药品的不法行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加快。全市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企业已达到136家,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企业达到6家,居全省第5位。60%以上的生猪及其产品和70%以上的黄羽肉鸡调往上海、广州等地。五是生态养殖、秸秆养畜实现新进展。为加快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步伐,许昌市率先在全省引进日本洛东零排放养猪新技术,采取政府重视组织推,资金扶持加快推,典型引路示范推,技术服务加快推的措施,加快了生态环保养殖法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目前,全市新建生态环保养猪场户79家,改扩建52家,在建36家,总数占全省总量的35.6%。8月份,刘满仓副省长专题对许昌市生态环保养殖发展模式进行调研,要求全省各地学习许昌市经验,大力推广生态环保养殖新技术。许昌市还立足丰富的秸秆资源优势,积极实施秸秆养畜富民工程,加快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市青贮秸秆151万吨,氨化麦秸21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36%。9月1日,全省秸秆饲料综合开发利用暨生态环保养猪新技术推广工作现场会在许昌市召开,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广了许昌市的经验和做法。
六是政策扶持、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畜牧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去年以来,许昌市紧紧抓住国家和省政府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生猪标准化规模场建设项目、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和奶牛补贴等方面的资金1.2亿元,拉动金融部门、社会投资近3亿元,全市形成了“政策资金引导、工商企业踊跃投资、金融部门积极支持”多元化的畜牧业发展投融资渠道,促进了全市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五、许昌现代畜牧业规模养殖效益分析
(一)2007年规模养殖效益看好
2006年上半年开始,受“禽流感”恐慌、生猪养殖量过剩、食品安全事件等影响,以猪、禽市场为代表,产品价格、养殖效益都出现了严重下滑,大量养殖场(户)倒闭,退出市场,5月跌至“低谷”后又开始回升;下半年,鸡蛋、鸡肉、猪肉供给相继紧张,畜产品价格在市场力量推动下逐渐回升,年底畜产品行情再现高峰。2007年起,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的落实以及市场行情的拉动,全市生猪生产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猪价持续走高。
2007年,全市生猪存栏235万头,比2006年增长7.7%,其中:母猪存栏24.21万头,占比重10.3%,比2006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生猪出栏302.31万头,比2006年减少51.59万头,下降14.6%;猪肉产量22.7万吨,比2006年减少3.35万吨,下降12.8%;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达到71.5%,比2006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9.37公斤,比2006年减少2.7公斤,下降22.4%,农村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4.69公斤,比2006年减少1.13公斤,下降19.5%。
据调查,2007年前8个月规模养猪场每出栏一头生猪的利润为300元左右,8月份最高达到350元/头。散养户前8个月每出栏一头生猪的利润为330元左右,8月份最高达到280元/头。2007年全年,全市养殖场户每出栏一头生猪获纯利600元,饲养一只蛋鸡获利15元,育肥一头牛获利700元,饲养一只羊获利300元。
(二)2008年规模养殖基本稳定
一是生猪生产成本高、效益下滑但基本稳定。今年1至8月份,生猪饲养成本不断走高,效益虽有下滑趋势但基本稳定。首先,生猪市场价格一路盘升。自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期间,生猪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位运行。其中:2007年3月起,一路攀升;2008年元月份上升到17元/公斤,并且一直持续到4月份;5月份起,小幅下滑,但仍高达13.8元/公斤;2008年与2007年同月份相比而言,1至5月份高速增长,且增速均在40%以上,3月份起虽然增速回落,但也都在13%以上。而5月份以来,生猪价格持续下滑,8月底达到13.8元/公斤。造成生猪价格下滑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去年下半年迅速扩群的生猪到今年7、8月份已开始出栏;二是奥运期间许多大城市限定猪肉价格严禁上涨;三是7、8月份正值暑假大学生放假期间,大城市需求量减少;四是部分省、区发生疫情,生猪提前出栏,冲击许昌生猪市场;五是受农民“越贵越不卖、越贱越卖”心理影响,肉联厂乘机打压价格,农民争先贱卖。其次,饲料粮平均价格居高不下。2008年1月至2月,玉米价格上升至最高位,达到1.7元/公斤,而后增速下滑,但8月份仍高达1.6元/公斤;前8个月玉米价格平均上涨13%;2008年1至8月份,豆粕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均在4.0元/公斤以上,同比平均上涨58%。第三,生产及管理费用上涨较大。据调查,2007年饲养员工资700元/月,而2008年8月已上涨至1300元/月,增长85.7%;技术员工资1200元/月,而2008年8月份已上涨至3500元/月,增长1.92倍。两项合计,人工费用平均上涨152.6%。第四,运输费用同时上涨。由于燃料价格的上涨,运输费用(注:运往上海)也由2007年上半年的4000元/车,上升至目前的8000元/车,平均增长1倍。第五,养猪效益略有下滑。2008年前8个月规模养猪场每出栏一头生猪的利润为350元左右,盈利最高的4月份达到600元/头,7月份开始回落,8月份回落到150元/头左右;大型规模养殖场由于财物费用、管理费用较大,8月份盈利仅为100元/头左右。散养户前8个月每出栏一头生猪的利润为360元左右,8月份回落到180元/头左右。第六,生猪养殖效益下滑的原因:2008年7月份开始,养猪效益明显下降,尤其进入8月份以来,生猪市场急剧下跌。导致生猪养殖效益下滑的根本原因是饲料价格、生产费用、财务费用上涨而生猪市场价格却呈下降趋势,造成养殖利润空间不断减少。养猪利润的大幅下降,将直接影响养猪业的发展空间。目前,农民和养殖场户的补栏积极性已受到较大影响,大多在等待观望。
二是蛋鸡养殖效益平稳,肉鸡收益下滑。今年4月份以来,鸡蛋价格明显回升,目前市场零售价7.1元/公斤,效益稳定。每100只蛋鸡毛收入为12456元,总费用为10198元,纯收益为2258元。即每只蛋鸡年纯收益为22.58元/只,比去年的21元/只,增长7.5%。肉鸡养殖由于饲养成本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肉鸡价格的增长幅度,造成养殖效益下滑,养殖户收入下降。今年每只活鸡的平均销售价格为11.8元/只,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9.5%;饲养成本为11.9元/只,同比增长63.9%。成本增长幅度高出收入增幅34.4个百分点,导致目前肉鸡养殖处于微利状态。三是奶牛养殖效益可观,前景广阔。去年以来,许昌市的牛奶收购价格直线上升,由去年初的每公斤1.60-1.70元涨至现在的每公斤2.60元,上涨了57%。据调查,目前饲养一头成年奶牛,年饲养成本为4780元/头,其中饲料成本3940/头元,饲养成本840元/头,年总收入达到9600元。在总收入中,鲜奶收入:年产鲜奶5吨,按每吨1600元计算,收入8000元;公母牛犊出售平均收入1600元。平均年纯收入可达4820元/头。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对牛奶营养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牛奶的消费量日趋增长,从事奶牛养殖效益会越来越好。今年上半年,全市奶牛存栏量达到7709 头,同比增加2137头,增长38.4%。牛奶产量1.3万吨,同比增长28.2 %。
六、制约许昌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我们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制约着许昌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1、两大风险——疫病和市场。畜牧业始终面临疫病和市场两重风险。近年来,畜禽疫病暴发越来越频繁,范围越来越广,如口蹄疫病、猪二型链球菌病等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这些频繁暴发的疫病,给农户发展畜禽养殖带来了阴影。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波动也很难预测。2004—2007年上半年,整个畜牧业市场都异常低迷,如2006年5、6月,活猪每公斤仅5元,大多数养殖大户不得不忍痛割爱,空栏、空笼后另从他业,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2、两大瓶颈——资金和技术。财政对畜牧业的发展投入不够。近年来,虽然各级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但很大一部分是用来加强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养殖小区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但由于资金缺乏,小区配套设施不完善,养殖小区建设进展缓慢。另外,科学养殖技术普及也是制约畜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在调查中发现养殖业主大都没有经过系统的科学养殖技术培训,只是借鉴周围养殖户一些经验,再加上自己想当然进行生产,如在畜禽疫病防治中采取“有病没病磺铵嘧啶,有救没救青链霉素,灵不灵氨基比林”,养殖技术跟不上生产的需要。
3、两大软肋——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够,与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不足。龙头企业带动乏力是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最大软肋。龙头企业和农户各自为阵,基本上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尚未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养殖户利益得不到保障,致使畜牧业难以呈现大发展态势。
4、两大难点——土地和污染。规模养殖是推动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决定着畜牧业的发展水平,而规模养殖目前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制约,进展缓慢。一方面,土地调整难,导致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难建。另一方面,治理污染难。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粪污排放量大,规模养殖的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成本不少(如一个万头猪场15万元以上),养殖户不愿投入。因此,目前,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主要通过简单的处理后直接对外排放,这给周边的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引发了一些矛盾。
七、加快许昌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就必须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稳定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走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保障畜产品的质量、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安全。
一是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在增强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上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在优良、专用新品选育、高效优良繁殖技术,饲料和畜产品安全技术,饲料及畜禽营养技术,防病、制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生产环境控制技术,畜产品加工及安全保障技术,畜禽工程技术与智能化装备技术等方面全面提升。
二是积极引导,加快规模化养殖发展步伐。要以发展规模养殖场和畜禽养殖小区为重点,抓好畜禽良种、饲料供给、动物防疫等基础工作,推行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创新,改变人畜混居,畜禽混养的落后状况,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总结各地发展规模养殖的经验,以专业村、社、专业镇建设为载体,引导养猪基础较好的地方规模发展,形成区域养殖产业带,引导一些在农业专业化生产分工不断细化背景中,优势产业不明显的村确立养猪的主导产业。要积极完善种植——养殖——销售产业链,特别是饲草、高产玉米种植上与规模化饲养配套推进。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多种方式介入生猪生产基地建设,通过成片集中规模养殖迅速提升生猪生产能力,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生猪品质,提升生猪竞争力。要积极研究和出台对集约化养猪的扶持政策,如:对集约化养猪用地按设施农业对待,只要未改变农业用途,只作备案登记,不另行收费;在小额农贷加大对养猪业支持的同时,对大型集约化猪场建立保险机制,进行大额贷款支持;对大型集约化养猪场实行先征后返或定额奖励进行税费政策优惠;对大型集约化养猪场实行企业登记允许养猪场直接从事生猪运销。
三是加大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结合本地实际,要稳定生猪生产、提高家禽家畜生产,突出发展牛羊等节粮型草食家畜,大力发展奶业,加快发展特种养殖业。
四是加速畜牧业主业化经营。要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完善企业、基地与农户的利益联盟机制,积极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生产者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通过发展畜牧业实现持续增收的能力。要通过联盟加工,进一步拓展市场,增加系统的整体效益,达到企业快速发展,农民稳定收益,消费者放心满意。
五是有效控制动物疫病。动物防疫工作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保障。必须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落实好各项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措施,加大重大动物疫情预测预报,完善突发应急反应机制,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坚持从源头上对疫情加以有效控制。
六是积极探索畜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要坚持以市场导向为核心,以提高畜牧业市场竞争力为关键,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产业政策。研究建立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保障、激励机制,认真总结过去积极有效的办法和经验,切实贯彻中央和省有关畜牧业发展政策,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完善和提高,为许昌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四篇:管理三维:效率、效果、效益
管理三维:效率、效果、效益
来源:价值中国 作者:李文武
一时间管理理论与管理模式如同狼烟四起,纷纷扬扬占据着管理网站与管理杂志的各个角落。内外的与外行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各级管理人员、培训师等众说纷纭,这其中既有淫辞邪说,又有管窥之说,更有生公说法。不学无术、心无点墨的,半桶水的与学识渊博的都在努力展现着自己的见解。理顺事物,要抓住事物的根本。所以,做什么事情,都要思考,本质在哪里,源头在哪里。治病要标本兼治,本都治不好,又如何治得了标?本质都找不到,又如何知道怎么样去管理?一棵树,最大的根本是其根系,没有根系也不会有其树干,更不会枝繁叶茂。管理也有其根系。这根系其实就是其规律。中国大大小小的企业有几百万家,为什么过了多年以后,这些企业存活下来的只是10%到20%的少数。关键原因还在管理。有些人揣着MBA或者是博士的学位,有留洋的背景,但是你要问他们真正会管理企业吗?他们可能会谈笑风生般地说得天花乱坠,但是如果要他们真正去管理一家企业,并且发展壮大,那么他们说的与做的却有天壤之别。是他们没有能力吗?不是。是他们没有学识吗?不是。只是他们不知道管理的规律在哪里,没有把握管理的本质去经营企业。他们就像学武术,没有先把体质搞上去,没有强筋健骨,学得些没有实战技巧的花拳绣腿,却敢大言不惭地跟强大的对手比武。当然,最后的结果是非死即伤。管理有三个维度的本质与规律,那就是效率、效果、效益。管理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这三个最重要的核心在转。离开这三个最重要的核心,所有的所谓管理都是在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装模作样。
效率注重的是目标执行的过程,而效果注重的是结果。效率是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时间。企业要想提高效率,必须想办法采用更高的科学技术,或者采用高科技的机械设备,或者是增加员工,对员工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熟练度,达到学习曲线程度,员工的工作效率与产出率必然会有所提高,再一个就是提高工作速度,缩短工作时间一样可以提高效率。总而言之,企业要想提高效率必须在机器设备、人、时间上做文章、下功夫。例如,一台机器设备每小时只能生产100个零件,现在企业换成新的机器设备,那么每小时可以生产300个零件。这就可以说效率提高了。这是在机器设备上做效率的文章。例如,一个人每小时生产100个零件,用两个人生产了200个零件。如果在一个人与两个人生产,他们人工成本没有提高,那么就可以说提高效率了。一个人每小时生产100个零件,现在他工作熟练度提高了,可以每小时生产150个零件,也可以说是提高效率了。这是在人方面做效率的文章。例如,以前一个人每小时生产100个零件,现在他不但工作熟练度提高了,而且积极性比较高。现在只要用半个小时,就生产了100个零件,还可以说是提高效率了。又或者一个人每小时生产100个零件,他每天工作八小时,也就是每天生产800个零件。现在他加班一个小时,并且不需要企业付加班费用,那么他这一天可以生产900个零件,也可以说是提高效率了。这是在时间上做效率的文章。效率还可以这样理解,假定投入不变,如果能获得更多的产出,这就是提高了效率;假定产出不变,如果能减少投入,就也是提高了效率。
高效率是指正确的做事,高效果是做正确的事。例如,要员工们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满意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企业采用高薪酬,高福利,或者改善工作环境,或者采用人性化管理。只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员工缺勤率降低了,员工离职率降低了,就可以说企
业所采用的政策起到了效果。否则,与之相反的结果,就是没有达到效果。效果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无非是忠诚度、满意度、缺勤率、工作积极程度、离职率、遵守纪律程度、工作完成度、业绩等等。提高效果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上述的内容。也就是为了提高效果,一定会有可以衡量的标准。参照标准,对比实施管理活动前后,就可以知道效果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提高效率与效果的目的,无非是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没有效益,企业就没有办法生存与发展,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企业需要赚钱来进行交纳税收,发员工工资、购买机器设备、购买原材料、打广告等活动。所以,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最正常不过的。而效率与效果都是附生在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上。是不是企业太唯利是图?不是。企业如果不能赚钱生存,又如何有钱去实施社会责任,又如何能去增进与保护社会福利?假如你连自己都养不活,你还有什么能力去养活别人?有能力养活自己,才能有能力养活他人。企业追求效益跟这种道理是同出一辙的。企业管理的终极目的,还是要以效益为第一位的。离开了效益,企业立马会倒闭。没有效益,再高的效率与再好的效果,都是一句空话。一切效率与效果都是围绕着企业的效益而实施的。效益第一,效率第二,效果第三。
第五篇:效率效益考核方案说明
效率效益绩效考核方案
一、总则
为规范医院对职工的考察与评价,特制定本制度。
二、考核目的1、在同级别医疗行业造就一支业务精干的、高素质的、高境界的、具有高度凝聚力和团队精神的人才队伍,并形成以考核为核心导向的人才管理机制。
2、及时、公正地对职工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肯定成绩,发现问题,为下一阶段工作的绩效改进做好准备。
3、为中层管理、执业医师技师职工的职业发展计划的制定和职工的薪酬待遇以及相关的教育培训提供人事信息与决策依据。
4、将人事考核转化为一种管理过程,形成一个职工与医院双向沟通的平台,以增进管理效率。
三、考核原则
1、实行全员考核、全员评审制,考核期间不得缺席,否则视为旷工一天,并取消月度绩效考核资格,所有考核成绩按零分计入个人档案归档。如实属特殊情况需提前两天向院委会汇报,由院委会根据实际情况商议,酌情处理。
2、以医院对职工的效益指标、相关的管理指标及职工实际工作中的客观事实为基本依据。
3、以职工考核制度规定的内容、程序和方法为操作准则;
4、以全面、客观、公正、公开、规范为核心考核理念。
四、适用对象
本制度主要是为医院所有效益科室及职能科室设计,有下列情况人员不在考核范围内:
1、试用期内,尚未转正职工
2、连续出勤不满六个月或考核前休假停职六个月以上
3、兼职、特聘人员
五、各类考核时间排定表
考核类别考核时间考核终定时间
月度考核每月的月末两天次月1-2日
年中考核5月25-31日6月1-5日
考核12月25-30日1月1-7日
注:
1、考核时间为全院职工进行相互评定的时间。
2、考核终定时间是人力资源部将考核结果进行汇总,新的绩效目标进行备案归档的时间。
4、考核是医院对全体(正式)职工工作表现进行考核,年中考核是对考核评分“有待提高”及“急需提高”二类人员的考核。
六、考核体制
医院普通职工考核执行自评、同事间互评、主管评审评定制。医院中层领导评审执行所属部门职工民主评审制。人力资源部对职工考核有政策制度咨询、执行监督、申诉调查等职能。人事决策委员会(由院长、院委会成员、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及相关部门主管组成)是医院职工考核政策的最终仲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