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多发地区的旱灾问题与防旱对策[推荐5篇]

时间:2019-05-14 00:04: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水灾多发地区的旱灾问题与防旱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水灾多发地区的旱灾问题与防旱对策》。

第一篇:水灾多发地区的旱灾问题与防旱对策

-------------《水资源研究》第24卷 第3期(总第88期)2003年9月--------------

水灾多发地区的旱灾问题与防旱对策

闵骞1邢浩

2(1.江西省水利厅鄱阳湖水文分局,江西 九江 332800;〓2.江西省

河道湖泊管理局,江西 南昌 330046)

摘要: 根据史料与旱灾统计资料,揭示水灾多发的鄱阳湖区旱灾,对经济社会的重大影响;利用降水实测资料,分析鄱阳湖区干旱气象特征;依据调查材料,指出鄱阳湖区防旱减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水灾多发地区防旱减灾对策。

关键词:旱灾; 防旱; 水灾多发地区; 鄱阳湖区

在鄱阳湖区(指直接拥有湖岸线的11个县、区),由于降水时程分布不均匀,每年的少雨季节均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干旱,部分年份出现严重干旱甚至特大干旱;湖区所有县、区均有 1~3面临湖,另外1~3面靠山,依山傍水的地形地貌特征,致使这一地区不仅水灾频繁,旱灾也经常出现。

洪涝与干旱同地共存,甚至同年出现;防汛与防旱相互影响,互成矛盾等问题,在象鄱阳湖区这样的水灾多发地区表现得十分突出,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明显影响。

本文以江西省鄱阳湖区为实例,在调研的基础上,对上述工作进行尝试,供有关部门相关人员参考。

1旱灾实况与干旱特征

1.1旱灾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1.1.1历史时期的干旱灾害

[1]从史料统计上看,在15~20世纪上半叶的550 a中,鄱阳湖区共出现严重旱灾119次,平均9 a 2次;其中特大旱灾24次,平均23 a 1次。连续3 a出现严重旱灾的有1440~1 442、1532~1534、1544~1546、1664~1666年和1834~1836年5次;连续4 a出现严重 旱灾的有1587~1590年和1676~1679年2次;1455~1467年13 a内,有1455~1456年和1466~1467年2次出现连年特大旱灾,其时间间隔只有9 a。如此频繁的严重旱灾,虽然在近50多年内未曾出现过,但类似于这种严重干旱连年频繁出现的情况,是否会在未来出现,值得关注,是湖区各地制订防旱规划和抗旱预案时应予考虑的问题之一。

2旱灾记载较详的1934年,特大干旱造成鄱阳湖区53万hm农田(两季农作物)遭灾,旱

稻不能结实,晚稻无法栽插,损失稻谷80多万t。灾民多以观音土、树皮、湖草、蕨、葛充饥,外出乞讨者占总人口的60%以上,饥毙者随处可见,惨不忍睹。

1.1.2近期旱灾

1950~2002年53 a中,鄱阳湖区出现了4次大旱灾,分别发生在1963、1966、1967年

和1992年,出现了4次较大旱灾,分别发生在1958、1964、1971年和1993年;1978年出现了自1935年以来最严重的特大旱灾。严重旱灾(特大旱灾与大旱灾的合称)平均约10 a 1次,特大旱灾53 a里出现了1次,其频率远小于历史时期,说明20世纪50年代以后,湖区抗旱能力显著提高,旱灾次数明显减少,程度明显降低。

1978年7~10月鄱阳湖区的降水量不足蒸发量的10%,干旱持续时间长达107 d,80%以上的蓄水工程干涸,江河湖库相继出现历年同期最小流量或最低水位,鄱阳湖星子水位站8~10月水位一直处在13 m以下,湖底显露如同冬季,不仅缺乏抗旱水源,很多地方连人、畜饮水也发生困难,出现用汽车、轮船、拖拉机、牲口从外地(甚至从外省)运水,按人口分配

222生活用水的罕见现象。湖区34.7万hm农作物严重遭灾,其中晚稻24万hm;8万hm水稻

形同火烧过,颗粒无收,损失粮食达4亿kg,造成湖区各地粮食供应紧张。由于长时间干旱,用以抗旱的电力、燃油共耗资3 000多万元,使得本来就很薄弱的农业经济,遭到雪上加霜般的打击;许多工厂因缺水而停产,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湖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77年的264.1元下降到1978年的170.3元,因旱灾而降低了35.5%。

1950~2002年灾情统计资料显示,在鄱阳湖区,水灾次数与旱灾次数相当,经济损失是水灾远大于旱灾,但灾害涉及范围、受影响人口数量则都是旱灾超过水灾,表明旱灾的社会影响并不亚于水灾。尤其是1978年型的干旱如果重现,全湖区将有大约61%的人口(以2002年为例,达381.2万人)缺水,工农业生产更会遭到难以估量的沉重打击,其社会影响将超过1998年水灾。

1.2干旱气象特征 

根据鄱阳湖区1950~2002年历年7~10月逐日降水资料,采用1984年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在《鄱阳湖区气候资源评价及农业气候区划》中提出的湖区气象干旱等级划分方法,并参照文献[2]中的“江西省干旱等级划分方法”,确定湖区近53 a历年气象干旱等级,见表1。(略)

由表1可见,1950~2002年53 a中,鄱阳湖区共出现特旱年5个,分别是1964、1966、1967、1978、1992年;出现大旱年8个,分别为1954、1956、1958、1963、1971、1974、1976、1993年;出现中旱年16个;严重干旱(特旱与大旱)年的出现频率为24.5%,平均4 a 1次;较严重干旱(包括严重干旱与中旱)年的出现频率高达54.7%,平均9 a 5次。表现鄱阳湖区干旱出现频率较高,故湖区民间自古以来就有“小旱年年有。大旱隔三、五”的农谚流传。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在鄱阳湖区,中等以上较严重干旱连年出现的频次也较高,如1976~1981年连续6 a出现中等以上干旱,1963~1964年和1992~1993年连续2 a出现严重干旱,1966~1967年连续2 a出现特大干旱。20世纪60、70年代均出现4个严重干旱年,其中60年代出现了3个特旱年、而20世纪80年代没有出现严重干旱年;说明鄱阳湖区的干旱在时程分布上具有明显的群发性和阶段性。

与江西省其他地区相比,鄱阳湖区气象干旱出现频率最大,干旱程度最度,是江西省两

[3]个干旱中心之一,主要原因在于,周围地形地貌致使鄱阳湖盆地及四周8~10月降水量通

[4]常小于江西省其他地区。这从气候学角度有力地说明,鄱阳湖区的干旱问题不容忽视。

2防旱减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001年2~3月和2002年11~12月,作者先后到鄱阳湖区的都昌、永修、新建、星子4县,对这些地方的防洪与抗旱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现根据两次调查收集到材料,归纳近年来湖区各县、区防旱减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防旱减灾缺乏重视 

作为江西省乃至中国水灾多发地区,由于水灾突发性较强,且既损害农作物和财产,又危及人的生命和公共设施,长期以来,鄱阳湖区各级领导每汛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防洪抢险上,逐渐形成了“重洪轻旱”思想,由此而产生的对防旱重视不够,组织不力,责任不强,投入不多等一系列问题,是造成湖区防旱减灾工作中各种问题和困难的最根本原因。

2.2防旱工程措施不力 

鄱阳湖区的防旱水利工程,绝大多数是在20世纪50~70年代修建的,因受到当时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丘陵低山地区蓄水工程数量少,规模小,渗漏严重;平原地带提水工程也较少,装机容量小;引水渠道长而窄,输水能力差。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不仅极少新建防旱水工程,而且原有的蓄、引、提水工程老化失修、人为破坏严重,灌溉能力显著下降,保证率衰减,一遇到较严重的干旱,便出现山区“祈求老天施舍甘霖救庄稼”,平原“望着湖水干死禾”的现象。

人工增雨作为新兴防旱工程措施之一,近20 a来在鄱阳湖区得到采用和发展,但因经费投入不足,作业人员和器材装备均无稳定保障,常错失增雨时机,以2000~2001年的伏、秋 季为例,鄱阳湖区降水偏少,出现较严重干旱,但旱期人工增雨利用率仅为21.7%(实际施行 了人工增雨次数占气象条件成熟次数的百分比),远远难以满足抗旱需求。

2.3防旱非工程措施薄弱

直到现在,鄱阳湖区尚无任何一个县、区制订防旱规划和抗旱预案,致使遭遇干旱时的防、抗旱行动无章可循;防汛与防旱互不衔接,缺乏协调,尤其是水库汛期调度,只顾大坝渡汛安全,不顾汛后旱期灌溉的现象较普遍,常造成先洪涝后干旱的年份缺少抗旱水源;整

2个湖区25 000 km范围内没有土壤墒情监测站点,给农业旱情预测预报造成极大困难,使得

抗旱决策缺乏科学依据;普遍采用“统一提引,谁要谁放”的粗放型灌溉用水配置方式,造成抗旱水资源管理混乱,争水事故不断;灌溉技术落后(仍使用漫灌、深灌等传统灌水方式),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低下;丘陵山地农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造成农业抗旱成本居高 不下;各地均未组建专业性质的抗旱技术服务队伍,抗旱技术保障很差;没有建立旱灾补偿、救助机制,完全依靠农户自救,给严重旱灾后的生活、生产恢复带来极大困难。

3防旱减灾对策探讨 

长江流域发生干旱是天气异常的结果,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靠人力抑制干旱现象的发生,但可以根据干旱发生、发展的规律,研究采取相应的防旱对策和抗旱措施,尽可能减少旱灾造成的损失。

鄱阳湖区当前各项防旱减灾措施均较薄弱,与干旱频繁出现、且经常造成灾害的防旱减灾形势之间的矛盾较突出。针对湖区防旱减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以下3个方面的防旱减灾对策。

3.1重视防旱减灾工作 

从思想上重视防旱减灾工作,是解决鄱阳湖区旱灾问题的前提,湖区广大民众,尤其是各级领导,要提高对防旱减灾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力戒“重洪轻旱”思想,把防旱放在与防洪同等位置,直正做到思想认识上、组织责任上、经费投入上重视防、抗旱工作。

3.2切实加强防旱工程措施 

应建设完善的鄱阳湖区防旱工程体系,包括水利工程、气象技术、生物措施3方面。

(1)必须注意到,随着人口增多和工商企业增加,湖区用水总量已远远超过20世纪70

年代;但防旱工程数量却较20世纪70年代明显减少(新建工程少于报废工程),供水能力显著下降。水需求的大幅提高,不仅要求尽快修复现有的引、提、蓄水工程,还应较大规模地新建一批迫切需要的蓄、引、提水工程。作者两次调查表明,在鄱阳湖区增建一定数量的防旱水工程,已是迫在眉睫,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加大治山造林、绿化荒山力度,涵养水源,将退耕还林与防旱减灾相结合,充分发挥森林在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以提高农田的保湿、保墒能力,建立起较完善的防旱生态工程系统。

(3)从气象角度上说,鄱阳湖区干旱期人工增雨条件较好,机会较多,因此,防旱气象工程的潜力很大,故应将人工增雨作为一项防旱工程可行措施来抓,适当增加经费投入,发挥现有气象专业技术力量的作用,尽可能挖掘湖区人工增雨潜力,从气象上提高湖区防、抗旱能力。

3.3逐渐增强非工程防旱措施 

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逐步建立起鄱阳湖区较完整的防旱非工程体系:

(1)制订切实可行的防旱规划和抗旱预案,特别是要根据降水季节变化特点,制订先洪涝后干旱年份的防旱、抗旱计划,做到汛末满足汛后干旱期灌溉用水和农村居民生活用水,提高洪水资源利用水平。

(2)建立湖区土壤含水量和浅层地下水监测网络和干旱预测预报机制,为防旱、抗旱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3)开展防旱、抗旱先进技术引进试验和创新研究,提高湖区防、抗旱科技含量,降低农业抗旱成本。

(4)摒弃现用的“统一引提,谁要谁放”的抗旱水源分配方式,建立统一配置、调度抗旱水资源的管理制度,提高旱期水资源利用效率。

(5)调整丘陵山地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避旱农业,如种植耐旱作物、推广水果、药材、畜牧业,建立易旱区域高效农业体系,提高农业经济产量。

(6)研究试行农业保险,逐步完善旱灾补偿机制,提高农村与农民的旱灾承受能力。并建立农村防旱、抗旱和旱灾救助资金筹集机制,提高防、抗旱经费可靠程度与旱灾互救、自救能力。

(7)建立完善的农村防旱抗旱技术服务体系,为湖区城乡防旱抗旱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8)健全湖区防旱、抗旱工程、尤其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优化调度协调,保证这些工程得到正常维护、检修,提高防旱、抗旱工程的使用效率和寿命。

4结 语 

2000~2001年,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的水灾多发地区,先后出现严重或较严重的干旱与旱灾,水灾多发地区防旱、抗旱中存在的问题得以暴露,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以江西省鄱阳湖区为例,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归纳,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若干对策,希望有助于其他水灾多发地区干旱与旱灾问题的圆满解决。 参考文献:(略)

第二篇:重特大事故多发原因分析与对策

重特大事故多发原因分析与对策

[ 作者:罗云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报

发布时间:2005-3-16

责编:周文国 ]

现状2004年11月28日发生的陕西省陈家山煤矿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还未调查完结,今年2月14日,相隔不到3个月,又发生辽宁省阜新矿业(集团)公司孙家湾煤矿214人死亡的特大矿难。这是偶然,还是必然?是局部问题,还是全局问题?如果仅仅是个别现象,我们就不能定下是全局问题结论。但情况并非如此,我国的现实是:今年超过200人死亡的孙家湾特大矿难是我国1960年以来发生的最大煤矿瓦斯爆炸事故;2004年10月以来,短短几个月内连续发生3次死亡百人以上的特别重大煤矿事故,如此频繁发生矿难,在我国近20年来实属罕见;我国已持续两年(2003年和2004年)特别重大事故发生频率居高不下,是1990年以来的高发期;中国的煤炭产量约占全球的35%,事故死亡人数则占近80%;我国的煤炭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100多倍,南非的30多倍,印度的10多倍;近3年全国平均每天发生约8起重大事故,每周发生近3起特大事故,每月发生1.2起特别重大事故;我国目前冶金的百万吨钢死亡率是美国的20倍、日本的80倍;特种设备的事故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5倍至6倍;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约10人,是美国的10多倍、日本的20余倍;近15年民航重大事故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近2倍、航空发达国家的约4倍。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是在全社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下问题:是全社会对安全生产问题认识不够,还是政府、经营者、部分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不强?是对事故的症节或原因认识不清,还是采取的安全生产措施不力?是微观(现场)、局部(行业或企业)的原因,还是有深层次、全局性的根源?

笔者认为,相对重要的症节是上述各组问题中的后者。

社会背景和宏观根源分析我国安全生产工作或重大事故高发与社会大背景有密切关系。

一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涉及生产安全的许多深层次问题还远未解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生产安全支撑与保障体系尚未形成。比如我国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安全生产运行机制就有待于加强和改善,国家安全监察与地方属地管理的职责需要明晰。

二是,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规模扩张,工业就业人员急剧增加,为生产安全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经济快速增长与生产安全基础薄弱的矛盾日益突出,事故隐患和危害日益严重。如煤炭行业近3年的原煤年产量为16亿吨至20亿吨,而具备生产安全保障能力的矿井(含露天矿)2000多处,生产能力约为每年12亿吨,表明三分之一(近7亿吨)的原煤产量提高没有安全保障。

三是,矿产资源的长期大规模开发,埋藏于浅部的高品位矿产资源日益枯竭,大批矿山过渡到深部开采,水压、地压、地温、瓦斯压力都相应增加,自然条件不断恶化,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灾害的复杂性和治理的难度在加大。如我国现有煤矿95%以上是地下开采,不但条件差、开采深度深,而且瓦斯含量高、煤层透气性差,这就对安全生产的保障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四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无论是老装置的改造还是新装置的建设,单套装置生产规模日益扩大成为共同趋势。如电网由区域电网向全国电网过渡,高电压、远距离和交直流混合输变电技术在推广使用;民航、铁路、高速公路、水上交通步入高速发展时期,危险因素的种类增多,危害程度增加。

五是,随着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输送易燃、易爆物质的长距离输送管道和城镇输送系统管道在大幅度增长。城市建筑密度越来越大,人口密度越来越高,如北京的人口密度已是纽约的1.7倍,城市灾害事故放大、耦合、衍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均在增加。如重特大事故均是在大中城市、国有大矿和大型飞机等人员密集和规模较大的区域或场所发生。

六是,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成分、经营方式、用工形式和生活方式都呈现多元化,私营、个体企业大量涌现,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使安全管理及其监督监察的难度和复杂性加大。如我国的事故高发行业,一是矿山行业,特别是煤矿,二是建筑行业,它们都有从业人员数量多,整体素质低的特点。

七是,全社会安全文化基础薄弱,全民安全素质还需进一步加强。一是各级政府官员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以人为本”和安全生产与社会经济科学协调发展的观念要真正树立。经营者在处理全局利益与自身利益、眼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时,缺乏科学的认识观,从业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也有待提高。

除了深层次的根源外,重大事故高发的直接原因还表现在:安全法规、标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待提高,政府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不到位,安全投入明显不足(长期安全欠账近千亿元),事故查处力度不够,特别是经济处罚、法律处罚的力度不够。

规律和特点无论是矿山事故、消防火灾事故,还是交通事故、企业经贸事故等,都有其共同的本质和特性规律。近几年,我国发生的重特大事故,如中石油川东北井喷事故、北京市密云县踩踏事故、吉林市中百商厦火灾事故等都是责任事故,都是生产过程或系统控制不当,造成秩序或能量失控所致。理论上讲这些事故都是来自于技术系统的风险问题。对于技术风险现象,一般讲都是人为可控的,它是人造系统不良和失控的表现,这种现象是能够控制和防范的。如果我们在生产技术、作业管理等方面未做好工作,即本质安全和防范措施无力或失效,事故的发生就是必然的。

对重大事故的规律认识,要从其构成的要素入手。通过对火灾、爆炸、塌翻、中毒等各类安全事故,以及道路交通事故、飞机失事、火车相撞等意外事故的分析,都能够揭示出其规律,即不外乎人的不安全作为(人为因素)、生产或技术系统的不安全状态(物质因素)、作业条件或环境不良(环境因素)、生产或经营管理欠缺(管理因素)等“四要素”所导致或构成。这里说的“四要素”,并不是说要同时存在,有的情况下一个要素就足够引发一起事故。

“四要素”当中,从原因上讲,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人的因素直接地讲就是作业人员或操作者违章或差错。深入、细致地分析,技术、环境、管理的因素,归根结底还是人的因素,如技术设计不合理、安全规范标准质量不到位等技术原因;现场管理不善、政府监管不力等管理原因,都是相关人员安全不作为或作为不良的结果。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政府管理部门的资质审核、发证、监督、管理等都照章办事,企业生产过程中技术规范、管理有效、人员培训严格、操作者遵章守纪,各种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

对策思考遏制重大事故的高发,需要采取治本与治标相结合的综合系统工程措施。在社会宏观机制和安全生产战略性措施方面,一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调整经济发展速度、协调市场机制,合理构建行业(能源)结构,避免粗犷型发展模式;二是建立多元化安全投入结构和政策机制,首先国家要建立安全投入公益化机制,同时通过政策激励,建立企业、社会、个人多元化的安全保障投入模式;三是推行“科技兴安”战略,发展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四是建设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素质,特别是提高政府官员的公共安全管理素质和责任意识,同时加强对企业经营人员的安全监管,提高企业的事故预防能力;五是在行政措施、法律措施的基础上,强化经济处罚力度,改变“安全违法成本低于事故预防成本”、“死得起,伤不起” 的现象,提高事故违法成本,提高事故赔偿标准。

从微观或安全专业理论上讲(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经验也同样证明),保障安全生产、防范安全事故的基本措施有三,称为三大对策(三E对策):科学技术对策、安全文化对策和安全管理对策。

科学技术对策就是通过安全设施、安全设备、安全装置和防护用品等安全工程与技术硬件的投入,实现生产技术系统的本质安全化。长期以来,我国推行的“三同时”审核制、安全预评价等措施和制度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煤矿,就是要求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要有瓦斯抽排放系统、瓦斯报警监控系统,配备良好的个体防护装备等。

安全文化对策就是通过对全民,包括各级政府官员、企业法人代表、生产管理人员、企业员工,甚至社会大众、学生等的安全培训教育,以提高全民的素质,包括意识、知识、技能、态度、观念等综合素质。对于煤矿,要提高经营者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提高矿工的自我防护意识,使其具备防火知识、使用灭火器材的技能等。

安全管理对策是指通过立法、监察、监督、检查等管理方式,保障技术的条件和环境达标,以及人员的行为规范,以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主要靠行政管理的手段来保障安全生产。在新的经济体制下,我国正在完善法制管理的手段。随着国家管理体制变革和创新,以及“入世”后面对的国际和社会经济背景,我国的安全管理应在经济、科技、文化方面寻找新的手段。对于政府层面,在通常的领导批示、红头文件、电话会议、大检查等手段的基础上,要向管理深度、治本力度、预防效果方面发展。要在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和体制上下功夫。在企业层面上,要建立现代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科学、全面、有效的管理制度。对于煤矿,要加强政府监察,坚持“不达标、不投产”,完善各种现场管理制度,形成“当地政府、开采矿主和矿工”三方自律机制等。

(作者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区)教授)

第三篇:苏州地区城乡一体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苏州地区城乡一体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建设规划视角下的分析

苏州大学商学院 陈 峰

[摘 要]苏州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与以乡镇企业发展带动城乡一体化的苏州模式是分不的。大批小城镇成为连接城乡的枢纽, 它们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化进程。本文从建设规划的角度出发, 分析苏州地区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 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一、引言

传统发展观强调以GDP 的提高为主要的内容, 但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科学发展观” 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思路。“不管白猫还是黑猫, 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渐渐变成了“绿猫(green cat,意指追求绿色GDP)、透明的猫(transparent cat, 意指公开透明的发展)”。2006年3月5日, 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 “城乡协调发展”, 同时指出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所以在现阶段, 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注逐步取代了对发展速度的关注。鉴于苏州地区在我省乃至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地位, 其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规划研究是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在苏州地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 良好的建设规划不仅对本地区的今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其它地区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将主要分析在建筑规划视角下苏州地区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并最终作出相应的对策。

二、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回顾

从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来看, 城乡一体化过程可以根据城市化程度的不同

1近年来, 许多国内外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研究, 但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和建筑规划等多个方面, 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角度也有所不同。

建筑规划学领域是从空间的角度对城乡一体化预先做出统一的规划, 即对

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物质和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从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来看, 在土地资源稀缺的前提下, 要达到越高的城市化水平就需要对土地资源预先进行统一合理的规划, 使得原来的粗放式开发转向集约式管理, 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苏州地区城乡一体化的问题——基于建设规划的视角下的分析

苏州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与以乡镇企业发展带动城乡一体化的苏州模式是分不开的。苏州模式的最显著特点是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 使得苏州可以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措施来协调工农关系, 稳定农业生产。大批小城镇成为连接城乡的枢纽,它们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化进程。所以, 苏州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乡镇工业推动的城市化, 从建设规划的角度出发, 就不难发现苏州地区的城乡一体化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村镇建设缺乏规划, 导致土地资源浪费

由于各地自然的、经济的、历史的和社会文化的差异, 加之长期以来的 “城乡分治、城乡分策” 的观念, 导致苏州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缺乏城乡统筹规划, 最终带来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近年来, 苏州率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建房热情较高, 乡村别墅比比皆是, 但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 村容村貌差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些镇的建设虽有规划, 却由于攀比心里导致大搞不切实际的镇广场、街心花园等 “靓化工程” , 造成土地资源以及资金的很大的浪费。

由于自然村镇的布局比较分散, 城乡资源难以整合, 增加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难度, 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低, 规模小而全, 城镇建设缺乏品味, 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是一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村镇建设缺乏规划, 导致环境污染

传统的环境保护观念只注重城市的环境保护, 忽视小城镇的环境保护, 有些村镇甚至为了追求经济指标而不顾乡镇的环境容量的限制, 盲目引进和发展污染严重的大企业或被城市淘汰的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的生产设备和工艺, 加之本来就存在没有污水或废气的净化能力的小企业(包括印染造纸等行业,吴江地区为典型), 造成企业产生的 “三废” 直接排放, 加剧当地水、土地和空气等环境污染, 使得苏州地区一些村镇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目前由于苏州一些城镇环境质量水平低;加上这些城镇就业岗位不足以及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 使城镇失去了对农民的吸引力。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导致集聚效应难以充分形成, 使大多数乡镇人气不足。近年来经济增长逐步, 曾是小城镇建设主要资金来源的乡镇企业在改制完成后, 小城镇建设缺乏投资, 有些地方甚至出现停滞状态。

四、实现苏州地区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基于建设规划视角的分析

为了实现苏州地区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这个最终目标, 我们必须首先在土地建设规划方面着手, 对)苏州地区城乡的土地资源进行整体规划, 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城乡环境, 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加强苏州地区城乡的整体规划, 明确建设发展方向在我国的21 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明确提出: 要加强城镇体系规划, 积极发展中小城市, 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 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适时、科学、稳妥地调整城镇行政区划设置, 构建适应我国城镇可持续

发展的体制框架、政策框架和规划体系,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 完善城镇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规划, 分类指导不同类型的城镇发展。所以, 苏州地区应该确立本地区的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纲要, 重点编制好城区发展规划和全市的城镇结构规划以及重点镇10平方公里以上建成区的镇域发展规划。以规划为龙头, 整合空间形态, 优化产业布局, 完善路网骨架, 确定重大基础设施,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初步形成城市化的城镇体系。坚持 “有所为, 有所不为” 的原则, 加快城区和重点镇建设, 采取有力措施, 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 工业向园区集中, 土地向规模集中。加强土地的动态规划, 实行土地的一期、二期、三期等滚动开发规划, 避免由于缺乏规划而造成的土地资源的浪费。

(二)大力推进苏州地区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城镇环境

根据党的十六大要求, 苏州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城市功能开发为主线, 进一步优化发展和完善城镇基础配套设施,如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 使得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即在规划和建设城乡基础设施时, 统筹安排, 减少重复建设, 在增强城镇载体功能的同时节约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和运营成本。加强城镇综合治理, 改善城镇环境, 形成苏州地区各具特色的城镇风格(例如苏州水乡风格), 全面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合理规划城市乡镇的建设用地, 建立并严格实施土地 “绿线” 管制制度, 确保一定比例的公共绿地和较大面积的城乡周边生态保护区域。加大城乡绿化建设力度, 提高大气环境质量。大力推动园林城市创建活动, 减轻 “城市热岛效应”。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及市容环境管理, 减少扬尘和噪音的污染。为苏州地区经济的继续腾飞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顾朝林1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 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1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01

[2]洪银兴, 陈雯1 城市化发展的新模式1 经济研究,2000年第12 期1

[3]杨玲1 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理论探讨与思考1 生产力研究1 2005 年第9 期1

[4]李同升, 罗雅丽1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村镇建设思考1经济研究参考 2005 年第70 期(总第1934 期).[5]Cooper Remo.2004: The Beijing Consensus, Paper ofForeign Policy Center, www 1fpc1org1uk.

第四篇:工业园区问题与对策

工业园区目前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安徽临泉工业园区是经省政府批准的升级开发区。经过几年的而发展,园区经济得到一定的提高,但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产业链短、资源得不到最大化利用、废物利用率低。伴随着生产的集聚,随着带来了大量资源的集中小号,目前园区仍旧存在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和布局,由于前期规模缺少前瞻性,造成生产、运输等等环节上资源的浪费,物质的体积和循环利用尚存在较大差距;能量利用率也有待提高。园区的高速发展,也对区域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压力,生产的集聚带来了污染排放的大幅增加。

(一)工业园区面临的交通问题与对策(1)工业园区的交通问题

1、对外交通通道等级较低,联系不便。现状开发区对外公路及航道S102为临泉城市主要对外通道,其运行能力有限,但交通量大,高峰时段接近饱和。高等级货运通道的缺乏,与开发区大量的货物需求存在根本性矛盾。

2、S102线形不利于园区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临泉对外交通设施充分考虑贴近城市、为城市服务的原则,造成S102斜向穿越规划区。随着铁路支线和阜新高速连接线的建设,开发区南部地块经济效益极大提高,现状S102线条不利

于地块的划分利用,也不利于企业厂房的布置,对于园区的发展有一定制约作用。

3、道路网络系统不完善,结构失调、密度不足,主次干道建设不足,一方面造成现状建设区路网总体规模偏低,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带来道路网络的架构性矛盾、功能性缺陷势必造成交通流分布的不平衡性。园区企业出行可达标性的降低。同时,对土地开发价值和效益也十分不利。要建设一流的开发区,基础设施不应当是与企业同步建设,而应适度超前建设,筑巢引凤,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4、停车设施发展未得到充分重视。开发区企业货运需求较大,但区内现状无路外公共停车设施,货运车辆停靠在临化路两侧以及道路交叉口附近,对于城市整体风貌及道路交通产生不良影响。合理规模的停车设施是良好交通运行秩序的必要前提,必须予以重视。

(2)工业园区交通问题的对策

第一,调整交通布局,不断完善交通运输能力。解决交通运营能力薄弱的问题,适当扩大临泉工业园区的交通资源,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便于生产顺利进行。第二,重新设置交通线路,避免交通路线对建设区路段的分割。第三,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提前建设于企业起步之前,预防生产矛盾发生。第

四,建设合理规模的停车设施,改善安徽临泉工业园区交通风貌。

(二)“三废”处理中的问题与对策(1)“三废”的处理问题

临泉工业园区现有一座城东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2万吨/日,占地4公顷,主要处理城区的生活污水,尾水排至泉河。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排水量每天约8000吨,尾水排入于王沟,再进入泉河。临泉工业园区现状污水主要以自然排放方式处理。现状雨水沿道路自然排放,就近排入水体。目前临泉工业园区由于城市用地性质逐渐转变,原有河道功能无法满足城市建设的发展要求,加上内河淤积严重,水系未能贯通,需相应转换功能、提高建设标准。

工业废渣会破坏环境卫生,污染水和空气等。同时“废渣”是一种自然资源,要想方设法利用,以开辟新的原料来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工业废气如果未能合理处理,如未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而排放到环境(大气、水域、土壤)中,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容许量,就对环境产生了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后就又产生了新的物质。好多都是对人的健康有危害的。这些物质通过不同的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人的

体内,有的直接产生危害,有的还有蓄积作用,会更加严重的危害人的健康。不同物质会有不同影响。(2)“三废”处理问题的对策

规划在现状安徽文王酿酒股份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的基础上,扩建城东污水处理厂,位于临泉工业园区北部,泉河南侧、于王沟东侧,集中处理泉北片区的综合废水,考虑到周边地块污水接入,以及为远景发展留有余地,规划建设规模18.5万m/日,分期建设。一期建设规模5万m/日,污水处理厂尾水需全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泉河下游。

1、依托现有污水处理厂,自建环保墙砖厂,在不断增大污水处理能力的同时,充分利用处理后的污泥,构建“污水处理—环保墙砖”联合体。

2、依托现有热电厂,在园内的水泥厂,在不断增大发电、供气能力的同时,充分利用燃烧后的煤炭、煤渣,构建“发电供汽—水泥生产”联合体。

3、生产方式的优化和转型也是企业今减轻或缓解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如鼓励医药中建企业向下游成品药缓解延伸,逐步简称和完善生态循环链。

(三)工业园区循环改造不完善(1)工业园区循环改造的不足之处

3安徽临泉工业园区内,安徽临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临泉县化肥厂)根据国家提倡的能源与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政策,结合企业特点,采取了一系列促进企业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措施,较好地实现了全厂废渣、废水、废气的有效利用,大力节约能源,推行清洁生产。不足之处是,在安徽临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虽然在水、蒸汽和渣等方面的治理基本实现了封闭循环,但是在生产中产生的CO2仍没有完全回收利用。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继续开发和资源综合利用。

从整个工业园区来看,工业循环模式还仅限于安徽临泉化工有限公司内,从长远角度来看,安徽临泉工业园有必要扩大循环改造范围,使园区的经济与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有效利用,尽量减少污染和浪费。

第五篇:农村信用社:问题与对策(精选)

农村信用社:问题与对策

一、农村信用社发展中的问题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D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服务“三农”,上下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存款业务超常发展、贷款业务稳健发展、不良贷款压降成效显著、中间业务收入增长较快、经营效益持续向好等。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前进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最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资金组织能力较弱

农村信用社的资金组织能力虽不断提高,但与市级其他金融机构相比,资金组织能力仍相对较弱。一是集体存款呈下降趋势。全市农村信用社的集体存款较年初下降了8000多万元;二是定期存款上升幅度较大。存款结构的倒挂,加大了农村信用社运行成本。

(二)贷款营销后劲不足

在农村信用社大发展的背景下,满足于业务增量创历史的成绩,存有“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小农意识;缺乏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营销工作停滞不前;市场营销方向迷茫,驻足观望气氛增浓,方法陈旧,手段落后,力度较弱。

(三)网点建设相对滞后

营业网点是办理业务的主要平台和业务转型的前沿阵地。目前,全市农村信用社部分网点标识不统一,人员配备不到位,营业设施陈旧老化,没有做到功能分区、服务分层、客户分流。如有的网点办公设施破旧不堪、东西摆放杂乱无章,对待不同层次客户的服务也是千孔一面。落后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方式已不适应客户的有效需求,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二、加快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对策探讨

(一)切实抓好市场营销

一是做好优良客户和项目储备。通过认真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在拓展项目、营销项目上早出手,为今后业务经营上台阶、缩小与同业的差距奠定基础。一是要切实树立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积极拼抢市场、做大做优信贷资产业务。二是要在冷静分析市场、规避风险的基础上,强化贷款业务营销,尤其是要加快已准备好的项目投放。对年内不具备投放条件的项目,要扎实做好项目储备申报工作,为明年尽早投放打好基础;对今年能够报批的,要加快报批进度,力争早投放早见效。三是要加快市场营销节奏,切实提高后台操作效率,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抢占发展先机。四是要加强客户经理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五是要继续推进机制创新,完善客户经理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大客户经理贡献率的挂钩力度,拉大客户经理分配差距,激活经营活力。

二是拓宽低成本存款增长渠道。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虽然保持了迅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扔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加强存款业务营销。要下大力气狠抓集体存款,特别是加强对既稳定、成本又低的企事业单位公存款的营销力度。要积极开展与大中型企业创新业务合作,促进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

三是提高客户服务综合回报。要坚持做客户、做服务、做综合营销的经营理念,树立产品组合、业务联动的综合营销意识,加快业务内涵式增长。要对有潜在

1需求的客户逐户排查摸底,锁定部分合作基础扎实、忠诚度较高、附加值较高、信贷关系牢固的客户,通过对目标客户的资金链、采购链、销售链、投资链等相关环节的全面了解,认真分析客户在资本筹集、项目投资、经营运作、资金与财务管理,有侧重地实施产品的分类推广,最大限度地提高客户服务的综合回报。

(二)努力增加有效收入

一是加大中间业务收费管理。后阶段,财务会计部门要加大对中间业务收费项目的监管和问责力度,切实堵塞收费漏洞,防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同时,挖掘业务量大、有增收潜力的收费项目,适时增加条件成熟的收费项目,以提高中间业务价值创造水平。

二是努力提高重点产品创效。要在继续加大福祥卡发行的同时,大力推进银行卡产品结构、收入结构、客户结构的转型,强化福祥卡营销,努力完成银行卡收入计划。要加强与政府部门、证券、保险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的合作,带动产品功能创新和服务叠加,增加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要积极拓展保险代理业务,大力营销宣传风险小、收益稳定的保险产品。

(三)扎实做好风险和案件防控

一是进一步强化贷款风险控制。进一步强化贷后管理与监测。国际先进银行的历史经验表明,“三分放贷,七分管理”。各经营单位要切实按有关规定的要求加强贷后管理,当前的重点:一要严格信贷客户用信的审查、审批与跟踪管理,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核实每一笔资金的流向及真实用途;二要按规定办理好抵押物登记手续,加强对抵押物的监管,确保抵押担保合规;三要加强对客户贷款的清收管理,对内的存量贷款户,客户经理要在年内上门催收一次,彻底摸清农户的生产、生活情况,确保贷款资金不被“蚕食”,确保能按期收回。

二是进一步强化对员工行为的排查和处理。人力资源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员工异常行为的排查,要突出排查重点,对经商办企业、经商亏损、买彩票、买股票、买码、赌博、吸毒、向客户借支、家庭长期不和、银行卡高额透支等重大风险信号,进行重点排查;要讲求排查方法,加大跟进处理力度,对排查出有不良倾向和问题的人员采取引导教育、调整岗位、停职学习、调离原单位等组织措施,并切实加强对问题人员的后续监控。

下载水灾多发地区的旱灾问题与防旱对策[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水灾多发地区的旱灾问题与防旱对策[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案问题与对策

    学案教学问题与对策 1.什么是二次备课?如何根据学校实际对学案进行二次备课? 学案一般是根据课程标准和现行教材,面向广大教师和所有同学段班级设计和编制的。二次备课就是在上......

    武汉地区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武汉地区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 本文主要运用了网络问卷调查法对武汉的社会工作者队伍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社会工作在武汉正处于起步阶段,无论......

    试论欠发达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试论欠发达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欠发达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1.1 欠发达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基本情况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从总体上讲是健康有序......

    浅谈城郊结合部地区的治安特点及防控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城郊结合部地区的治安特点及防控工作 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升入发展,“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提出,标志着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正在加快......

    浅谈城郊结合部地区的治安特点及防控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城郊结合部地区的治安特点及防控工作 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今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标志着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正在加......

    林业技术创新问题与对策

    林业技术创新问题与对策 林业技术创新问题与对策 本文关键词:技术创新,林业,对策林业技术创新问题与对策 本文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使得我国的林......

    流动资金管理问题与对策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2012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企业流动资金管理的现实问题及对策 摘 要 流动资金是企业资金中最具活动和最有弹性的部分,企业能否运用好它,会直接影响企业......

    浅谈我国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

    浅谈我国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囊括全球生态系统类型的国度。然而不幸的是,中国自然生态系统都处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过程之中。水土流失急剧、濒危物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