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大附中八年级数学第一周综合练习
北大附中八年级数学第一周综合练习
班级姓名
填空(每空2分,共30分)
1、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下列关系:
(1)X的2/3与5的差小于1;(2)X与6的和不大于9;
(3)8与Y的2倍的和是负数;(4)a的3倍与7的差是非负数;
(5)X的4倍大于X的3倍与7的差;
2、已知a<b,用“<”或“>”号填空:
①a-3b-3②6a6b③-a-b④a-b03、已知a、b两个实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
用“<”或“>”号填空:
①ab②|a||b|③a+b0
④a-b0⑤a+ba-b⑥aba
(4)计算(每小题4分,共32分)
1、解下列不等式,并将结果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① 6-2X>0②
③ 2(1-3X)>3X+20④
(5)完成下列各题
1、求不等式(X+3)/7>X-5的正整数解。(4分)
2、比较大小①2a与a的大小;②a与-a大小。(任选其中的一道完成)(4分)
3、如图,用两根长度均为Lcm的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圆。(10分)x27x≥ 23x5≥3x2
2(1)如果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25平方厘米,那么绳长L应满足;
(2)如果要使圆的面积不小于100平方厘米,那么绳长L应满足;
(3)当L=8时,的面积大;当L=12时的面积大;
(4)你能得到什么猜想?。
4、暑假期间,两名教师计划带领若干名学生去旅游,他们联系了报价均为每人500元的两家旅行社。经协商,甲旅行社的优惠条件是:两名教师全额收费,学生都按七折收费;乙旅行社的优惠条件是:教师、学生都按八折收费。请你帮他们选择一下,选哪家旅行社比较合算。
5、已知函数y1 = 2 x – 4与y2 =2 x + 8的图象与X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吗?
第二篇:八年级下册综合练习
八下历史阶段练习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表格内)
声,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指发生在哪一年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A.抗日战争胜利B.开国大典C.西藏和平解放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A.开国大典举行B.西藏和平解放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D.渡江战役胜利
3.好歌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决战平津,瓮中捉整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4.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的战斗英雄,其 中“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而壮烈牺牲”的是()
A.邱少云B.黄继光C.罗盛教D.杨根思
5.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种比 A.C.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6.下列对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B.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C.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土地制度
7.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 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D.优先发展重工业
8.汽车已进入寻常百姓之家。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步于()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一五”计划期间C.“文革”期间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9.我国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
A.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D.1992年中共十四大
10.有一首歌唱道:“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社会主义 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C.完成“一五”计划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1.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 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工商业改造B.人民公社化C.“一五”计划D.土地改革
112.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B.把私人生产纳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轨道
C.在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13.观看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漫画可能出现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哪一运动中?
A.农业合作化运动B.土地改革
C.“大跃进”运动D.“文化大革命”
14.《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人
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C.联产承包、深圳特区D.鼓足干劲、多快好省
15.下列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探索不正确的是()(第13题)
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B.实施“一五”计划C.人民公社化运动D.中共“八大”
16.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涌现出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王进喜,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他们的先进事迹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
A.无私奉献B.执政为民C.改革创新D.坚持科学
17.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 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的是()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18.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了《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1978年发生了什么大事而值得纪念
A.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日建交C.香港回归祖国D.进行抗美援朝
19.1979年安徽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是1976年的3.8倍,人均收入是1976年的6.3倍。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0.在进行的农村改革的措施中,最能体现其产业结构调整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实行乡镇管理体制
C.乡镇企业异军突起D.多种经济成分并举
21.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写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 了一个圈„„”这句歌词反映的是()
A.建立经济特区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实施“863”计划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2.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实行计划经济管理模式B.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C.完全实行资产私有制D.大力推行政企合一
23.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24.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下列年代尺中与1997年相对应 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A.党的诞生B.打开国门C.南巡讲话D.高举旗帜
25.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
26.下列内容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是()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③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④坚持改革开放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7.1949年以来,为促进西藏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下列举措直接推动了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是()
①进行土地改革②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③建立经济特区④修建青藏铁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8.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 那头。”目前我国解决“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A.不放弃武力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经济合作D.由台湾人民“公投”
29.“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诗中的“喜事”指()
A.新中国的成立B.改革开放C.香港澳门回归D.建立经济特区
30.两岸“三通”的实现()
①有利于两岸经济文化交流②从根本上遏制了“台独”分裂活动
③表明两岸完成了统一④标志着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重大进展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二、非选择题(30分)
31.中共中央总书记胡惊涛2009年5月26日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时,引用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民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比喻两岸关系与发展。(12分)
【历史回眸】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请将下表中的内容填写完整。(3分)
(2)中国近代史上,台湾因_________战争中清军战败而被日本割占。(2分)中国政府1945年能够成功收回台湾主权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时事追踪】
(3)1979年全国人大代表《告台湾同胞书》后,台海两岸关系各层次交流日趋频繁。不久,“__________,一国两制”,即“_______”、“通商”、“_______”。(3分)
【学史方法】
(4)台湾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之前,大陆和台湾之间就有往来。如果请你就这一结论搜集相关史料,除上网查询和咨询他人外,你认为还有什么方法?(2分)
32.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3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1)回顾历史
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
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2分)
(2)总结成就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
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莲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设计师是谁吗?(1分)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2分)
(3)展望未来
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在新的历史时
期,你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1分)
33.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一直十分注重西藏的稳定和发展。根据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最终通过什么方式解放了西藏?(2分)为充分尊重和保
障藏族人民管理本民族内容事务的权利,我国在西藏实行了哪一基本政治制度?(2分)
材料一 1959年,克松村70户人家,433人,全年粮食总产量仅16万斤。到2008年,克松居委会拥有居民210户,838人,粮食总产量达到170多斤,克松居委会还大力发展副业,2008年经济总收入达1019万多元,人均收入达到6380元,其中现金收入为4600元。
---2009年3月27日 北方网《走进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村》
(2)读完材料一,你认为克松村居民当年的经济状况与50年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2分)
(4)2000年以来,西藏回忆了发展步伐,出现了大发展的新气象。这主要得益于中央提出并实施的哪一重大战略决策?(2分)
第三篇:第一周英语翻译练习
2013/3/1 翻译练习
“报告中称中国面临着空前的人口压力,而整体人口素质偏低,又促使国家迫切需要提升人口素质。”中国的一些地方政府开始着手安排相亲活动,未婚女性在那里遇到一些符合条件的单身汉们。普查数据显示,在中国25-29岁间的女性中,5人中就有1人未婚。
第四篇:北大附中数学初一(复习十二)
一、选择题
1.若a>b()
A.abB.3a3bC.3a3bD.a3b3 3
31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P(2m,m)在第一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
2A.0m2B.0m2C.m0D.m0
3.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1a)x2的解集是x2,则a的取值范围是()1a
A.a0B.a0C.a1D.a
1xa4.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b,且ab,则a与b的关系是()xb
A.abB.abC.ab0D.ab0
2xy1m5.在方程组中,未知数x,y满足xy0,则m的取值范围是()x2y2
A、m0B、m3C、m3D、m
36.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m2,10,2m1,则m的取值范围为()
A、3m13B、7m13C、0m3D、m13
x207.不等式组x40的解集为
x60
A.x>-2B.x>4C.x<6D.4 二.填空题 8.用不等式表示:b与2的和不大于3:; 9.不等式13x42的整数解为____________ 5 10.若a0,b0,且ab0,用“<”把a,a,b,b连结起来是_____________ 11.当a=___________时,不等式 3x1a2x的解集是x2。24 12.已知关于x的方程4x2m12x5的解是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3.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xa的正整数解为1,2,3,4,则a的取值范围是 14.已知 0 15.已知1x23则x的范围是三.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 16.25x86x 18. 2x15x 31 21 17.2x2x12319.3x12x12x8 2x152x3220.21. x52(5x)3x207(2x) 四.解答题 2(x2)3x322.解不等式xx1,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43 23.某班学生到学校阅览室上课外阅读课,班长问老师要分成几个小组,老师风趣地说:假如我把43本书分给各个组,若每组8本,还有剩余;若每组9本,却又不够。问该分成几个组? 五.解答题 24.从1开始,写出一组连续的正整数,然后擦去一个数,其余数的平均数为35问擦去的数是多少? 7,17 一.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组(5×7分=35分): x3y24x3y17 1. 2. x3y8 3. 3yx5 x5y23 2 5.2x3y7 3x5y1 y75x4.7x3y44x3y7 1 二.用加减法解下列方程组(5×7分=35分): 5x2y182x5y16.7. 5x3y2 8.4xy0 5x3y4 10.3x2y14 x4y6 5 2x3y59. 5u2v25 3u4v152 三.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组(3×10分=30分): 11.3x2y112.5a3b20 3y2x426% 30%a20b%5 2x3y3x2y 13.3421 3 2x43x4y 3y61第五篇:北大附中数学初一(复习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