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牛顿第一第三定律论文
关于牛顿第一第三定律的教学设计
牛顿第三定律是经典牛顿三大定律之一,学生对之都很熟悉。但是在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去解释一些物理现象、问题时就会存在一些错误。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原因在于很多学生抓不住解决问题的关键,容易形成思维定势。相当一部分人会认为思维定势对解决物理问题很不利,是教学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次研究牛顿第三定律的方法包括测试和问答,浅谈了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错误理解和不恰当应用,并给予物理规律课堂一点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三个阶段:
在教学的第一阶段:我采用“矛盾冲突法”,借助于实验展示生活体验、亚里士多德观点与伽利略思想实验矛盾冲突,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有较高的热情去发现问题,为运用矛盾冲突法纠正错误认识,建立的正确认识作好铺垫。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如何?”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学生的思维习惯往往去找实际不受外力的物体:如太空中的物体等,很难提出实验加推理的方法。我在教学中,直接提出实验加推理的方法。课后仔细思考发现这种处理并不好,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应启发学生思考:自然界中不受外力的物体不存在,我们能否使物体几乎不受外力作用?能否使物体尽可能少受外力?如何将少受外力作用的物体运动状态与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运动状态联系起来?然后得出实验加推理的方法。使学生明白“不受外力作用”是一种理想状况,我们只能无限接近而不能得到理想状况。这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第二阶段:实验探究。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作出猜想后,我让学生自主、合作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并把实验方案汇报交流,从中选出最佳方案,再以动画展示斜面小车实验过程,给学生以启示,引导学生发现实验的技术关键,最后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我只起组织者、帮助者的作用,尽量让学生自己分析、交流、推论并表述出牛顿第一定律内容。课后我感到,还没做到完全放手,比如,提出问题这一环节是老师直接提出的(为了节省时间),如果教师提供给学生提出问题的舞台,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会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三阶段:深化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在探究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后,我大胆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针对牛顿第一定律,你能提出那些问题?”。设立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了多角度、多
方位思考问题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设计这一环节时,我考虑到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怎么办,那只能由教师逐步引导学生去挖掘问题。没想到同学们踊跃提出了各种问题,有的问题学生能解答的我就让学生解答,有的问题需在老师的点播下由学生解决,有的问提我直接告述学生是以后要继续学习的。这样把学生提出的问题逐一解决。
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思维定势对物理知识的正确理解极为不利,它排斥了科学知识的建立,是教学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思维定势直接影响学生在思考或解决问题时的判断阻碍了学生对问题本质的深入探讨和灵活理解。思维定势使学生错误理解物理现象。例如在一件屋子里放有剪刀、海绵,请问凭你的感觉你觉得哪个物体的温度最低?毋庸置疑大多数学过物理知识的和没有学过物理知识的都会回答剪刀的温度最低。难道那些学过物理知识的人不懂的热传递吗? 完全不是还比如大多数的学生对惯性都有这样的感觉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的惯性大。因为根据他们的经验速度大的车子很难刹车。是他们的思维定势侵占了他们的头脑使他们做出了错误的回答,所以说学生的思维定势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东西。这些在大脑中形成思维定势或许是来自日常生活理论或许是日常体验,它是个人与他接触的环境而形成的一种认识。是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摄取的感性知识这样造成了认识世界的粗浅经验和模糊的思维界限。它是学生心灵深处的一种朦胧意识,学生往往很难用自己的语言赋予逻辑思辨能力的语言表达清楚,但它作为一种观念知识仍有实质性的内容
课后,我认识到,相信学生,把问题交给学生自己去解决,这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题作用必不可少的前提。如果教师不给学生机会,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束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就会受到遏制。
第二篇: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一、新知导入、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 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88+104+96)=88+(104+96)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特点。(69+172)+28、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a+b=b+a
(a+b)+c=a+(b+c)
四、变式练习、拓展提高 P28/做一做、P31/
4、1
五、课堂小结、要点回归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教后反思:本课我把凑整简算的思想贯穿始终,让学生从学习中体验选择简便的方法是学习的最好途径。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理解与运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抽象的极好时机。本节课,我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孩子们大胆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纵观本课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复习引用中,巩固学生的思维基础。
通过一组口算练习,让学生明确能够凑整十或整百数的两个数加起来比较简便,这个为后面学习结合律打下基础。
2、大胆猜想,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教授新课的过程中,我通过提问、设疑,让学生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四个环节,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得出结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同时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和发展。
3、多层次的巩固练习,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
习题设计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本节课在习题设计中,一共设计了四个环节:①基本练习(填空)②变式练习(判断)③巩固练习(计算)④发展提高等。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一、新知导入、明确目标 复习巩固
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根据例5所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和说明理由。重点对最后一个问题(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进行汇报,这道题我们运用了加法中的什么运算定律?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通常在简便计算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同时使用的。
四、变式练习、拓展提高 P30/做一做 P32/5—7
五、课堂小结、要点回归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千米)教后反思:
这节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及加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加法两个运算定律在实际生活的应用,同时也为后面进行简便计算打下一定的基础。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于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和认识运算定律。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本节课总的来说是属于把旧知识再进行拓展应用,课中关键是看学生能否灵活地运用加法定律进行计算。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解答的时候,提醒学生尽可能用多种方法解答,引导学生观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在计算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加法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得出,根据数字的特点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使计算很简便,提高了计算的准确率与速度,把笔算转化成口算。课前预想到学生对定律记得很熟悉,但在运用时不灵活,在这点上今后我还要适时的引导启发,让学生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解决新问题。
加法运算定律应用的练习课
一、新知导入、明确目标
1.能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口答:(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
46+()=75+()
()+38=()+59
24+19=()+()a+57=()+()
(2)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直接说出第二个算式的结果。
632+85=717
85+632=()
304+215=519 215+304=()(3)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140+250=260+130 a+400=400+a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1)一列火车从北京过天津开往济南,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北京到济南的铁路场多少千米?
(2)玉门县要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400千米,还有260千米没有修,这条公路有多少千米?
求:
(1)画出线段图。(2)列式计算。
比较两题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
四、变式练习、拓展提高
(3)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369+258+147=369+(□+147)(23+47)+56=23+(□+□)
654+(97+a)=(654+□)+□
(4)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结合律?
a+(20+9)=(a+20)+9
15+(7+b)=(20+2)+b(10+20)+30+40=10+(20+30)+40(5)用简便方法计算:
91+89+11
78+46+1
54168+250+32
85+41+15+59
五、课堂小结、要点回归
第1题只应用了加法结合律,而第2题先用加法交换律把75和480交换位置,再应用加法结合律把325和75相加才能使计算简便。
教后反思:
根据数字的特点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使计算很简便,提高了计
20+70+30=70+30+20
260+450=460+250 算的准确率与速度,把笔算转化成口算。课前预想到学生对定律记得很熟悉,但在运用时不灵活,在这点上今后我还要适时的引导启发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一、新知导入、明确目标
1、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根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
①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 ②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③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④字母表示。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b×a
四、变式练习、拓展提高 做一做1、2
作业:2—4
五、课堂小结、要点回归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b=b×a
(a×b)×c=a×(b×c)课后反思: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思想方法比数学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猜想、验证、归纳的数学思想我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上也有所渗透,因此学生对这个方法并不陌生。在本节课上,学生有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作为基础能够大胆地猜想,再加上教师学习方法的指导并通过小组合作积极验证,使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启迪了思维,在倾听其他小组的发言中有了新的思路(体现在学生对乘法结合律验证的方法上)。我觉得这样做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重视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有利于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在情感的互动中 ,在思维的碰撞中 ,掌握了学习方法,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获得了真正的发展。
但整节课上下来后发现,教学设计相对开放,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思维的发散性和严密性有了很好的体现。但中下一批的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他们在课上还习惯于充当“观众”,被动的接受,或者“坐享”其他同学之成。因此,在小组合作上还应加强指导,真正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练习课
一、新知导入、明确目标
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1)口算练习并找出朋友5×2 25×4 125×8(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30×6×7=30×(□×□)
125×8×40=(□×□)×□
(3)计算:43×25×4
25×43×4 比较两道题,在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时有什么不同?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第1题只应用乘法结合律把后两个数相乘,就可以使计算简便;第2题要先用乘法交换律把4放在前面,使25与4相乘,或把25放在43的后面,使25与4相乘,然后再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四、变式练习、拓展提高 25×42×4
68×125×8 4×39×25
五、课堂小结、要点回归
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独运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一种是两个运算定律结合使用,使计算简便。关键要掌握运算定律的内容,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
教后反思:复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作为教学的起点,为学生运用知识迁移作好铺垫。然后在讲授新课内容时,都是把认识乘法结合律放在重点,而在认识这个重点的过程中,又把重点放在经历探索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上。先是进行一些有特点算式的口算,例如:25×4,125×8,50×2等,为学习简算作铺垫,再出示例题让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在计算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合作交流讨论后,举例验证,进而建立模型
乘法分配律
一、新知导入、明确目标
1、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观察了一幅主题图,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小组合作:
(1)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2)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3)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b+a×c 简记为: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
四、变式练习、拓展提高 P36/做一做P38/5
五、课堂小结、要点回归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教后反思:乘法分配律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运算定律以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五大运算定律中,是最难理解的,学生最不容易掌握的。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难点是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成功之处:
1.本课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上没有采用课本上的主题图,而是选取学生熟悉的买校服情境:这学期学校要换新校服。上衣每件28元,裤子每条12元。我们班共需缴校服费多少元?学生独立思考,同位交流,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出来,然后让学生对比两种算法初步让学生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即(28+12)×44=28×44+12×44。
2.加深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理解,让学生不仅知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写成两个积相加的形式,还要知道两个积相加的形式可以写成两个数的和的形式。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一、新知导入、明确目标
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今天继续研究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今天的学习目标是: 1.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课前练习
302=300+□
(300+2)×43=300×□+2×□ 2003=2000+□
(2000+3)×14=2000×□+□×□(1)(100+2)×43(2)102×(40+3)
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与一个数的和,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1)9×37+9×63
=333+567
=900(2)9×37+9×63
=9×(37+63)
=9×100
=900
四、变式练习、拓展提高(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3001×84=□×84+□×84
92×203=92×(200+□)
=92×200+92×□(2)计算102×24
五、课堂小结、要点回归
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的特点是算式的运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也就是两个积的和。
在两个乘法算式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也就是两个数的和要乘那个数。另外两个不同的因数,一般是两个能凑成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教后反思:乘法分配律是最难掌握最容易出错的定律,再加上运算定律多了,学生容易混淆。因此,本节课定位是:
1、通过练习,深化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进一步熟练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2、能根据算式的运算符号和数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3、能在实际问题中自觉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对于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的题目正确率较高。但有些不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的乘加算式里,学生容易混淆,也拼命往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去凑整,把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老本丢了。我想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的定势思维。反正我最近学的都是简便计算,所以,每道算式都可以简算;
2、学生没养成一种良好的解题习惯。先观察算式的运算符号和数的特点,确定是否能简算,在确定算法的基础下,再动笔计算。
3、在平时的简便计算公式教学中,只强调了简算,而忽略对比练习。
我认为在今后的简算教学中,应做到:
1、要不断引导学生从数的特点,运算符号,计算结果去观察一个算式。
2、应多出对比练习,让学生通过比较,进一步明确:根据算式的运算符号和数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减法性质、除法性质
一、新知导入、明确目标 情境引入
一个电脑桌497元,一种电脑椅203元,另一种电脑椅235元。带1035元买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还剩多少钱?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自己选择条件,独立解答。
观察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用字母表示?a-b-c=a-(b+c)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学生发现规律,并相应进行语言描述,初步总结减法性质。
小练:
(1)一本书一共有234页,我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汇报时对比不同的解法,找出最优解法。在其他的运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呢? a+b+c= a+(b-c)a×b×c= a×(b÷c)a÷b÷c=a÷(b×c)究竟哪个是对的呢?请小组合作验证。
小组合作验证;可以采用代入数字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举实例的方法等等。小组选择自己认为可能的规律进行验证。最后验证出第三个是正确的。
四、变式练习、拓展提高 小练:(1)填空:
436-236-150=436-(□+□)480-(268+132)=480〇268〇132 1000-159-□=1000〇(□+441)□-(217+443)=895-□-□ 16÷2÷4=16÷(□〇□)210÷(7×6)=210〇(7〇6)□÷(25×7)=350〇(□〇□)
(2)判断:
638-(438+57=638-438+57 901-109-91= 901-(109+91)113-36-64= 133-(36+64)3456-(481+519)= 3456-481-519 35÷14 = 350÷2÷7 3000÷4÷25= 3000÷(4+25)
五、课堂小结、要点回归
一个数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
教后反思:减法的运算性质的学习,教材是通过课后练习的形式出现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计算类推出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我觉得这不利于孩子理解减法的性质,所以我就整合了教材,设计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解题方法入手,在解决两三个问题之后,再进行比较总结,得出减法的运算性质。而实际上,不管是书上的练习还是数学学习乐园上的练习,都远远超过了这一种类型。所以在教学这课时,我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合作讨论,自己发现有哪些关于减法的简便运算题型,给它们起个名字,并通过观察和讨论明白算理,最后让他们在练习中能运用自如,也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发现的骄傲。
综合运用加减计算的实践问题
一、新知导入、明确目标
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观察图
(一)小组合作讨论问题
(一)的解决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观察图
(二)的条件问题。小组讨论。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对比两种算法的异同点和优缺点。
四、变式练习、拓展提高 练习册和课后习题 作业:P42/5—7
五、课堂小结、要点回归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后反思:
两个数相乘的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一、新知导入、明确目标
1.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2.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12×30
18×20
24×40
15×40 15=()×()
24=()×()
30=()×()
36=()×()
1.自学例4主题图,理解什么是“一打”? 2.观察主题图,独立解决题目中的问题。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两位学生板演,全班对三种方法比较。第1种直接计算。
第2种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的因数改成了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第3种把其中的一个因数改成了两个数相除的形式,然后变成乘除混合运算,可以任意交换位置进行简便计算。
四、变式练习、拓展提高 P47/
4、5
五、课堂小结、要点回归
学生谈收获,小结重点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后反思:
根据教学目标,我设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点有:帮助学生学会整理条件和问题,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学习两步计算的格式和检验的方法;计算后能主动进行检验(初步学习验算)。在教学例题时,我发现学生整理整合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没有问题。在接下来的两步计算的格式学习和检验方法学习中都没有出现问题。一节课下来,学生能够按照“整理条件和问题---确定解题思路---列式解答---检验”的顺序解决问题。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一、新知导入、明确目标
1.进一步熟练学生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能熟练运用简便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观察主题图,并根据图中的条件与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看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根据主题图的数据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独立解答。
解答后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完成的是哪个问题,怎样解决的?有没有用到运算定律,怎样运用的?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按周计算的思路不难理解,但计数一共有多少周比较容易出错。
四、变式练习、拓展提高 P46—47/1、3、7、8
五、课堂小结、要点回归 谈收获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谈谈在今天的学习后,你对运算定律的应用又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和感受。教后反思: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由于思维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分析能力偏低,观察也难于顾全大局,只着眼于数字。学生对于类似题目还是容易混淆。只注意数字,不注意运算符号和根据何种运算定律,好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搞好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
第三篇: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章 第1节 牛顿第一、第三定律课时闯关(含解析) 人教版
2014届高考物理(大纲版)一轮复习课时闯关:第3章 第1节
牛顿第一、第三定律(含解析)
一、选择题
1.(2013·海口市调研)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
A.伽利略B.牛顿
C.亚里士多德D.法拉第解析:选A.本题考查物理学史,难度较小.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A选项正确.
2.(2010·高考广东卷)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B.太阳系中的行星均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
C.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所受引力的方向不变
D.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解析:选B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A错误;太阳系中的所有行星都要受到太阳的引力,且引力方向沿着两个星球的连线指向太阳,B正确,C错误;伽利略理想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正确.
3.(2013·金华模拟)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火车静止时惯性大
B.战斗机投入战斗时,必须抛掉副油箱,是要减少惯性,保证其运动的灵活性
C.在绕地球运转的宇宙飞船内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因而不存在惯性
D.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大的缘故
解析:选B.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物体的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与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抛掉副油箱可以减小质量,故选
B.4.现在城市滑板运动非常流行,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名滑板运动员双脚站在滑板上以一定的速度向前滑行,在横杆前起跳并越过杆,从而使人与滑板分别从杆的上下通过,假设人和滑板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各种阻力忽略不计,运动员能顺利完成该动作,最终仍能落在滑板上原来的位置,要使这个表演成功,运动员在起跳的过程中有()
A.双脚对滑板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B.运动员对滑板的作用力大小等于运动员的重力
C.跳起之前运动员只受两个力作用
D.滑板对运动员的作用力方向向上偏前
解析:选C.因为运动员在滑板向上的作用力下跳起,由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知,双脚对滑板的作用力竖直向下,A错误;但由于滑板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所以运动员对滑板的作用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B错误;跳起之前,运动员只受两个力作用,C正确;滑板对运动员的作用力竖直向上,运动员能向前运动是因为其惯性,D错误.
5.如图所示,物块P与木板Q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木板Q对物块P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
()
A.物块P受到的重力
B.地面对木板Q的弹力
C.物块P对木板Q的压力
D.地球对木板Q的吸引力
解析:选C.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Q对P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是P对Q的压力.
6.如图所示,一只盛水的容器固定在一个小车上,在容器中分别悬挂和拴着一只铁球和一只乒乓球.容器中的水和铁球、乒乓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当容器随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时,两球的运动状况是(以小车为参考系)()
A.铁球向左,乒乓球向右B.铁球向右,乒乓球向左
C.铁球和乒乓球都向左D.铁球和乒乓球都向右
答案:A
7.(原创题)在“鸟巢欢乐冰雪季”期间花样滑冰中的男运动员托举着女运动员一起滑行.对于此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男运动员为参照物,女运动员是静止的B.由于男运动员稳稳地托举着女运动员一起滑行,所以男运动员对女运动员的支持力可能大于女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C.女运动员对男运动员的压力与地面对男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男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选A.由于男运动员稳稳地托举着女运动员一起滑行,所以,以男运动员为参照物,女运动员是静止的,男运动员对女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女运动员受到的重力,选项A正确,B错误;女运动员对男运动员的压力与男运动员对女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选项C错误;男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和女运动员对他的压力之和与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D错误.
8.如图所示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汽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摆锤竖直悬挂,锁棒水平,棘轮可以自由转动,安全带能被拉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摆锤由于惯性绕轴摆动,使得锁棒锁定棘轮的转动,安全带不能被拉动.若摆锤从图中实线位置摆到虚线位置,汽车的可能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是()
A.向右行驶、突然刹车B.向左行驶、突然刹车
C.向左加速行驶D.向右匀速行驶
解析:选AC.由于摆锤向右摆动,即摆锤具有向右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选项AC正确,BD错误.
9.如图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
A.(M+m)g
B.(M+m)g-ma
C.(M+m)g+ma
D.(M-m)g
解析:选B.对竿上的人分析:受重力mg,摩擦力Ff,有mg-Ff=ma.竿对人有摩擦力,人对竿也有反作用力——摩擦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竿分析:受重力Mg,摩擦力Ff,方向向下,支持力FN,Mg+Ff=FN,又因为竿对“底人”的压力和“底人”对竿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N=(M+m)g-ma.10.(2013·潍坊模拟)
质量为60 kg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定滑轮装置将质量为m=40 kg 的重物送入井
2中.当重物以2 m/s的加速度加速下落时,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
2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取10 m/s)()
A.200 NB.280 N
C.320 ND.920 N
解析:选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T=ma,得绳子的拉力大小等于F=320 N,然后再对人进行受力分析,由物体的平衡知识得Mg=FT+FN,得FN=28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对地面的压力为280 N.B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在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求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质量为65 kg,吊椅的质量为15 kg,不计定滑
22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10 m/s,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以a=1 m/s的加速度
上升时,试求:
(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
解析:(1)设运动员和吊椅的质量分别为M和m,绳拉运动员的力为FT.以运动员和吊椅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的大小为(M+m)g,向上的拉力为2F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2FT-(M+m)g=(M+m)a
FT=440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拉绳的力大小为440 N,方向竖直向下.
(2)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动员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大小Mg,绳的拉力FT,吊椅对运动员的支持力F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T+FN-Mg=Ma
FN=275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对吊椅压力大小为275 N,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1)440 N(2)275 N
12.如图所示,一辆卡车后面用轻绳拖着质量为m的物体A,A与地面的摩擦不计.求:
15(1)当卡车以a1的加速度运动时,绳的拉力为mg,则A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大? 26
(2)当卡车的加速度a2=g时,绳的拉力为多大?
解析:(1)卡车和A的加速度一致.由题图知绳的拉力的分力使A产生了加速度,故有:51cosα=m·g 62
34解得cosα,sinα=55
设地面对A的支持力为FN,则有
51FN=mg-mg·sinα=mg 63
1由牛顿第三定律得:A对地面的压力为.3
(2)设地面对A弹力为零时,物体的临界加速度为a0,3则a0=g·cotα=g,4
故当a2=g>a0时,物体已飘起.此时物体所受合力为mg,则由三角形知识可知,拉力F2=mg2+mg2=2mg.1答案:(1)mg(2)2mg 3
第四篇:说明牛顿三定律基本思想的历史渊源(本站推荐)
4、说明牛顿三定律基本思想的历史渊源。第三章 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及总结300多年前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认识到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他的运动速度减小得就越慢他运动的时间就越长。他还进一步通过进一步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如果水平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讲不会减慢这是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伽利略曾经专研过这个问题牛顿曾经说过“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成功的。”这句话就是针对伽利略的。所以牛顿概括了前人的研究结果总结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5、说明能量守恒原理建立的科学渊源。第四章
二、迈尔的贡献 1842年发表了题为《热的力学的几点说明》的论文叙述了普遍的“力”即能的转化与守恒的概念所以一般都承认迈尔是建立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的第一人。
三、焦耳对热功当量的测定 焦耳对电和磁的研究很感兴趣。他通过测定热功当量为建立能量守恒定律提供了实验依据。焦耳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热功当量是一个普适常量与作功的方式无关。他证实了自然界的能量是等量转换的是不会被消灭的哪里消耗了机械能或电磁能。总可以在某些地方得到相当的能量。焦耳的实验工作为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实验基础由此能量守恒定律牢固地确立起来。
四、亥姆霍兹的工作 从多方面论证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人是德国的海曼.亥姆霍兹。1847年26岁的亥姆霍兹写了一篇重要的论文《力的守恒》这篇论文在热力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6、确立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三位科学家是谁分述他们的贡献。罗伯特•迈尔海尔曼•亥姆霍兹焦耳 罗伯特•迈尔 1842年撰文《论无机界的力》1845年撰文《与有机运动相联系的新陈代谢》。迈尔是将热学观点用于有机世界研究的第一人。海尔曼•亥姆霍兹1847年提出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1855年最早测量了神经脉动速率把物理方法应用于神经系统的研究著有《生物光学手册》、《音乐理论的生理基础》、《论力的守恒》等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赫兹、普朗克等人都是他的学生。焦耳1843年写了两篇关键性论文《论磁电的热效应和热的机械值》和《论水电解时产生的热》。1849年发表《论热功当量》。1878年发表《热功当量的新测定》最后得到的数值为423.85千克·米/千卡。
五、2迈尔、亥姆霍兹和焦耳各自是通过什么途径证明能量守恒原理的?1.1840年迈尔在一艘从荷兰开往爪哇的海轮上为海员治病(放血)时,得到重要启示,发现静脉血不象生活在温带国家中的人那样颜色暗淡,而是象动脉血那样鲜红,这说明血液中氧气消耗较少,他认为这是由于人体在热带所需的维持体温的新陈代谢减缓的结果。他已认识到生物体内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是平衡的。2.他通过测定热功当量为建立能量守恒定律提供了实验依据。3.从多方面论证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人是德国的海曼.亥姆霍兹。
第五篇:成功第一定律
成功第一定律 ■ 成功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认为:在外部条件给定的前提下,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准确识别并全力发挥其天生优势——天赋和性格。
■ 人际关系、努力、教育等都很重要,但都不是职业成功的关键。
■ 只要你识别和接受自身的天赋和性格,配以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寻找需要你所具备天赋和性格的岗位,持续地使用它们,并坚持下去,就有望成功,有望建立幸福的人生。
这就是世界著名的“优势理论”。成功职业指导中心称之为“成功第一定律”。
优势=天生优势+后天优势=(天赋+性格)+(知识+技能)
天生优势——是一个人油然产生并贯穿始终的思维、感觉或行为模式。包括天赋和性格。
知识是所学的事实和课程。技能是做一件事的步骤。
天生优势是遗传和早期形成的。一个人到15、16岁就基本定型了,也就是说其天赋和性格基本形成了。一旦形成,很难改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就如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一样。
天生优势是先天的,而后天优势(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而获得。所以,天生优势是一个人优势的关键。
例如:作为一名销售员,你能够学会如何介绍你的产品特性(知识),甚至能学会问恰如其分的问题来了解每个潜在客户的需求(一种技能),但是你永远不可能学会如何在恰到好处的时刻以恰到好处的方式,推动这位潜在客户掏钱购买。后者是一个人的天生优势。
有天赋的人能持续地表现优秀,没有这方面天赋的人往往表现平平,甚至很差,或者只是有时表现优秀,而不是持续地表现优秀。
虽然有时可能没有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也能建立一种优势——有的人是“天生”的销售员,虽然对产品所知廖廖,仅凭其如簧之舌就足以说服客户购买——但是,缺少必需的天赋是决不可能建立优势的。在许多工作中,你都能够获得必需的技能和知识,直到你能基本胜任,但无论什么工作,如果你缺乏必需的天赋,你就决不可能持续地表现优秀。
启尔蒙职业咨询中心认为:优势理论着眼的是职业的战略问题,职业定位就是解决一个人职业发展的战略问题。首先,从战略上,你要选择适合你的性格(本我)、并能最多地用到你的天赋优势的职业——就是扬长避短,只选择能充分发挥性格天赋优势的职业,避开会用到自己性格天赋弱点的职业。选定了适合自己的目标职业后,再看要在这个职业上取得成功,需要弥补哪方面的短处,改善哪方面的弱点,这就是一个战术层面的问题。(“木桶理论”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因此,“扬长避短”最重要的是——扬“性格天赋”之长,避“性格天赋”之短。
每个人在他的天赋方面学习进步最快,成长空间、潜力最大,能够获得的成就也最大。所以,与其把时间精力放在克服弱点上,不如把重点放在发挥天赋上成长更快、成效更大。
成功职业之道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控制弱点,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克服弱点上。
所以,我们要尽快走出“只要下功夫,什么都能学会”的误区,不要盲目参加销售技巧、领导艺术以及其它用心良苦的培训,然后指望脱胎换骨。除非你具备必需的天赋,否则你的进步将十分有限。
我们应该首先识别自己的天赋,然后有针对性地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继而将它们转化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