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塑料产品检验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塑料产品检验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一: 常见塑料件外观缺陷名词解释.1.短射: 也称之为缺料,不饱料,是指射出的熔融树脂,在射入模穴中对于模穴的某一角落无法完全充填,而造成不满模的情况.2.毛边: 也称之为溢料,披风.是指熔融材料在流入合模面时,如果有空隙存在,则材料会流入空隙中形成毛边.3.流痕: 也称之为波纹,流纹.是指熔融材料,在射入成型空间时,由于温度下降急冷固化,造成材料的粘度增高,降低流动性.尤其是在成型品表面,材料的固化速度最快,在受到后续树脂的推动下,会形成以浇口为中心,垂直于射出方向的波纹.4.缩水: 也称之为平面凹陷.是指在成型品表面呈现凹陷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材料在冷却因化时,体积收缩引起的.常见于肉厚较厚的部位.5.银丝: 也称之为料花.银痕.是指在成型品表面,于材料流动方向上产生银色的条纹.主要原因是材料干燥不充分,含有水份造成.6.结合线: 也称之为熔接线,合胶线.是指熔融材料在合流的部份,由于流动的树脂前端无法完全合流,所产生的条纹.7.气泡,空孔: 是指在成型品内部产生空隙的现象.对透明的成型品而言,严重影响成型品外观.此现象的主要成因是由于成型品在肉厚部份中心处冷却最慢,所以材料会在中心部产生空孔.另外熔融材料若含有水份或挥发性气体,则也会在靠近成型品表面有空孔或气泡的产生.8.翘曲: 或称之为弯曲,变形.主要是因为成型品的收缩不均一,而造成成型品内部形成应力,一旦脱模,成型品内部应力松弛就造成形状的改变.9.裂痕: 是指在成型品的表面会产生毛发状的裂纹.形成裂痕的原因大致有三种:A.因为成型品有残留应力或应力变化所致.B,成型品受到外力作用以致产生应力集中所致.C,受化学药品,吸水作用或树脂再生等成型环境影响所致.成型品的残留应力,大都是因为射出太饱,不均匀厚度产生的收缩差异.或脱模时不良的顶出动作造成的.10.烧焦和黑条: 烧焦的现象通常发生在成型品的合模线部位,或是在成型品的最后成形的部位产生.此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模穴中空气不能顺利排出,而受到射入材料的压缩,此气体压缩将造成大量热能放出,从而使某部位的材料发生烧焦的现象.黑条的现象是由于材料在料筒中的温度过高,在未射出前已有裂解产生.所以在射出成型时,会沿着材料流动方向呈现黑色的条纹.11.喷痕: 或称之为喷流.冷料.是指材料在射出时,从浇口进入模穴中.熔融材料呈曲折的的带状固化现象.所以在成型品的表面会形成蛇行状的流痕.其形成主要原因是由于材料射入模穴时,材料的温度过低或冷却太快,使材料的前端迅速固化.接着受到随后进入的热材料压缩,而造成明显的流动纹路.此种不良现象,在侧面浇口较容易发生.塑料产品检验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12.表面光泽不良: 或称之为表面雾状.是指成型品的表面,失去材料原有的光泽性.而在表面有模糊暗淡的色泽.或形成乳白色的薄层.如对透明材料而言.光泽不良会使其透明性降低.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模具表面抛光不良,当模具抛光不良时,由于模具表面不够光滑,所以材料充填后,会造成表面凹凸不平,以致影响表面光泽.二是由于材料熔胶温度或模温过低.因为熔胶温度或模温过低.造成材料一射入模穴中就迅速固化.以致无法使表面的光泽性良好.模温是影响成型品表面光泽性的一个重要因素.13.脱模不良: 是指成品在脱模时很难和模具分离的现象.如果强行把成品从模穴中取出,则可能使成品发生白化,变形或龟裂之现象.造成脱模不良的主要原因有:A,模具制作不良,容易在射出时产生毛边.B,成型条件不适当.C,成型品脱模时,会附在模具的定模上.D,顶出系统不良,脱模销位置不适当等.14.其他一较常见的外观不良有: 异色, 黑点(异色点), 顶白,.浮纤, 刮伤, 凹凸点, 组合断差,间隙.等.二: 塑料件的一般检验项目.1: 尺寸.1)依产品图面,对影响产品功能,组装配合等重要尺寸作量测.依据尺寸规格公差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量测尺寸时需注意: A:不要提供不准确数据和假数据.B:按图纸要求建立基准,注意图纸的版本和设变尺寸.C:操作仪器要严格按照仪器使用要求.D:仪器要定期保养.E:不使用不合格的未经校验的仪器.F:使用中若仪器受到意外伤害,要立即报告相关人员进行点检,校正.G:要注意仪器启动时,相关参数的调整.如电压,气压等.H:量测人员要不断学习,提高素质.2)量测尺寸之原则: 外大内小,两边取中(避开毛边和弯曲部位).即测外边尺寸时取最大值.测内边尺寸时取最小值.测中点尺寸时,取中间值.但如果要求比较严格或测量边比较长时,要记录最大值和最小值.2: 材质
即成型塑料产品所用之原材料.塑料产品的材质一般不作检验,由原材料的供货商提供材料的质量保证书.以保证所用之材料符合图面或合同之要求.在发生质量异常时,若经分析是原材料物性之不良,可依据质量保证书进行追溯和索赔.3: 颜色
1)塑料产品颜色之检验通常分为目测和色差仪测试两种方式.在作目视检验时要注意检验之环境,光线等.最好能在光源箱中作比对检验.在用色差仪检验时要注意仪器是否在校验有效期内.所用之标准样和比较样是否清洁,表面是否有划伤等.若目视检验判定有分歧时,以色差仪的读值数据为准.2)检验色差的主要依据是色板(CCP).样品,色票(PANTONE).通常素材的色差检验是用CCP或样品同来料所附之色板或产品进行目视或色差仪比对, LOGO的颜色通常是用PANTONE或样品同需检验的产品进行目视比对.在用色差仪检验时,注意读色板或样本数据时,需选择不同的不少于三点的读数数据.只有当色板或样本没有足够的光泽(或咬花)面面积时,方可选择三点以下之读数数据.在使用色板时,要注意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色板量测面,可用手指捏住色板的两侧面,或用手贴于色板的非量测面进行测量.色板若须清洁时,不能使用酒精或其它有机溶济,只能用药棉沾水轻擦.测量时,色差仪的测头要紧贴色板表面,使测头之量测面与色板之量测面完全贴合.且测头不得在量测面上来回拖移,以免损伤量测面.色板之使用一次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使用完毕后即放入黑袋中.3)相关名词解释.CCP: COLOCK CHIP.色板.标准色板: 指从客户申请到或由客户确认的色板,此色板之L,A,B值将作为以后调整色差的依据.母板: 指依据标准色板或客户提供的L,A.B值进行复制的色板.该色板必须满足▲E<=0.50要求.▲E: 指样本与标准色板或指定之标准值之间的差异.计算公式为: ▲E2=(▲L)2+(▲A)2+(▲B)2
▲L: 若为正值,代表较亮(白).若为负值,代表较暗(黑).▲A: 若为正值,代表较红.若为负值,代表较绿.▲B: 若为正值,代表较黄.若为负值,代表较蓝.4: 外观.塑料产品之外观检验,主要是依据产品图面.检验规范.样品等对产品的外观进行仔细认真的检验.以满足客户对产品外观的要求.通常塑料件的外观缺陷.都在本讲义的第一项中进行了说明.对于塑料件外观检验的判定不像尺寸那样较易决断.需要较为丰富的检验经验.和签定一些限度样品来作为检验判定的辅助设备.进行外观检验时,要注意依照检验规范中对于检验时的灯光强度.检验距离,检验角度.检验时间.产品面的定义等项目.且不能因个人之好恶.心情之好坏等来影响判断之结果.对于污点,刮伤等外观检验,可借助一些A/W来进行判定.外观检验之限度样品上须注明签样日期,签样人.确认部位等内容.样品需统一管制.以免遗失或损伤.5: 组合.依据成品检验规范之要求,为使各个单个零件在组合成成品后,能满足客户的使用要求,需要对一些单个零件做一些组合检验.组合检验的主要项目有: 断差.间隙.功能等.通过对塑料件和一些五金件,电子件的组合检验来发现和判定一些隐藏的或通过常规检查无法发现的不良.6: 可靠性测试.可靠性测试包括模拟储存环境,运输条件和最终用户的产品使用寿命,以及可能涉及影响产品功能和外观的突发状况.一般有如下测试项目: A, 环境测试,包括高温,低温,湿度测试.B,振动测试.C,跌落测试.D,抗冲击测试.E, 寿命测试.等.可靠性测试一般由专门的人员在实验室进行.不列为常规的检验项目.具体之测试项目依据客户的要求进行.7: 包装.包装是进行产品追溯,产品标识以及保证产品从完成到交付这一过程中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所必不可少的检验项目.包装检验的项目分为: A,包装方式是否能保证内中产品能合乎质量要求? B,包装箱是否完整清洁? C,检验标识是否完整? D,包装数量是否准确? E,产品之品名,料号,生产日期.自检日期.作业员.等是否填写完整无误? F,产品LABEL内容是否能体现产品之可追溯性?
第二篇:质量管理及产品检验基础知识培训
质量管理及产品检验基础知识培训
前言
质量管理及产品检验工作是企业经营、生产、管理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质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综合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检验、特别是成品检验是企业产品交付的最后一道关口。培训内容目录
一、质量管理员、检验员职责权限及相关要求;
二、质量记录的控制;
三、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内容
一、质量管理员、检验员职责权限
1、质量管理员职责: 1)职责:
a参与编制及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本部门文件记录的管理;参与定期评定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内部质量审核、管理评审等的实施、评价和完善工作,对由此产生的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参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文件的控制;参与制订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对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落实。
b参与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对公司工艺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改进;参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点和关键工序的控制,并检查和验收;参与重点项目的质量评审;参与不合格品及用户退货产品的复验、整改及跟踪工作,及有异议的质量问题的仲裁。
c质量信息的整理、分析、归档;参与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跟踪验证。d完成领导交付的其它任务。
2)权限:
a对公司质量体系运行的检查权;
b对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的检查权;
2、原材料检验员职责权限: 1)职责:
a认真贯彻公司原材料检验制度,严格按照检验标准逐项进行检验,做到不漏检、错检;严格按照产品标准、工艺文件、检验卡片,客观地记录检验检测结果;做好不合格原材料的不合格项的认定工作;完成原材料检验记录及质量统计报表;做好对不合格产品原因分析的记录。
b出具原材料质量报告,分析质量原因。做好原材料性能分析,协助采供部门做好合格供方的选择工作。c每月进行质量总结分析,出具产品质量分析报告,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法;
d完成领导交付的其它任务。
2)权限:
a产品检验标准制定、修改的建议权; b原材料检验的执行权;
c对不合格产品认定的决策权。
3、半成品、成品检验员职责权限:
1)职责:
a认真贯彻公司半成品、成品、模具及外协加工模具检验制度,严格按照检验标准逐项进行检验,做到不漏检、错检; 严格按照检验标准、工艺文件、检验卡片,及时检验并客观地记录检验检测结果;做好不合格半成品、成品不合格项的认定工作,及不合格产品的管理工作;完成产品检验记录及质量统计报表;做好对不合格产品原因分析的记录。
b质量原因分析;做好产品性能分析。
c合理使用和保养检验仪器、设备、用具,并及时检定,保证检验用具精度测量值之准确性。对出现故障、问题的仪器、设备、用具应及时协调修理,保障检验工作的进行。
d完成领导交付的其它任务。
2)权限:
a产品检验标准制定、修改的建议权; b检验的执行权; c对不合格产品认定的决策权。
4、合格证管理员职责权限: 1)职责:
a按照程序,严格审查、核对各批次成品各道工序的检验卡、检验单;对审查合格的成品,认真核对数量,签发相应数量之合格证,或直接挂上合格证;认真做好合格证发放记录,按表格规定之项目如实进行填写,定期向上级进行汇报;做好已签发、未签发合格证的管理工作。
b完成领导交付的其它任务。2)权限:
a对不合格产品有拒绝发放合格证的决策权。
二、质量记录管理:
记录控制程序 1.目的
确保公司及合格供方各项记录能被妥善保存和适当运用,并作为符合性证据和日后质量改善及追溯的依据。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产品有关的记录 3.职责
3.1行政部负责记录的管理,各部门负责管理本部门的记录。
3.2质量管理部负责产品检验相关记录的建立、保存、提出要求并实施控制。
4.内容及工作流程
记录管理基本流程:
记录设计---记录编码---记录填写---记录收集/归档---记录保管/防护/保存期---核准---记录销毁 4.1记录设计及标识
4.1.1检验涉及的记录(表单)由质量管理部编制、行政部确认后编入“记录控制清单”,按程序文件中的要求选用。
4.1.2记录以表格编号作为标识,记录表格编号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记录编号:SXKL-JL-序号。
为识别同一表单使用的区别,设定记录的流水编号如下:XX-XXXX-XXX
XX-部门代码,以汉语拼音大写字母前2位缩写
XXXX-年代号,如2012 XXX-当年该记录流水号
质量管理部:ZL
行政部:XZ 人力资源部:RL
生产部:SC等。4.2 记录的填写和修改
4.2.1记录应依据格式栏目由相关人员填写,若有不适用的栏位,应划斜线。4.2.2产品实现过程的记录要完整,能证明产品满足要求程度,关键特性、试验数据要填写实测数据,不能用定性结论,如合格或不合格。
4.2.3对于产品有标识与追溯要求的品名、批号、日期等不可遗漏。
4.2.4正式的记录不能使用铅笔填写,修改时采用划改,如数量、金额、日期等应在改正处签名或盖章。
4.3所有记录形成后应按4.1.2进行编号。
4.4记录的收集、归档
4.4.1记录由各责任管理部门派专人于记录批准后或结案后收集、汇整,并编制“记录控制清单”,若由多种不同记录于同一档案,应编制索引。
4.5记录储存
4.5.1记录存放于档案夹和档案袋中,或分类陈列于公文箱中,以防受潮、损坏、遗失等,并在档案外注明名称。4.5.2对传真记录若保留期限半年以上时需复印保存 4.6记录保存期限
4.6.1记录的保存期应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与产品寿命周期相适应,按“记录控制清单”规定执行。
4.6.2工装模具记录、检验记录、检验报告、合格证及其修改的记录、生产运行及不合格品处置记录保存期必须比产品用于生产和服务的期限多1个日历年。4.7记录过期的销毁和处理
4.7.1.各单位记录负责人按规定的保管期限定期组织鉴定,对无保存价值的记录填写“记录销毁申请单”,经单位主管确认后,呈报单位领导批准,给予销毁。对于仍需保存的记录,按4.5执行。4.7.2.销毁时可用碎纸机或烧毁的方式进行。.销毁工作必须由二人以上进行。4.7.3.严禁将已过期的记录当再生纸在生产现场或办公室使用。4.8合格供方记录控制要求
4.8.1合格供方记录的控制比照4.1-4.6执行。4.8.2合格供方按公司要求必要时提供相关记录,以证明其产品的符合性。
三、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产品及产品的形成过程中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验收,确保产品满足规定要求。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与产品生产直接有关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3.职责
3.1质量管理部负责产品的检验及合格证的管理。3.2生产部协助进货检验的实施。
3.3质量管理部负责产品相关性能的测量。3.4质量管理部负责模具的检定。4.内容及工作流程
4.1进货检验
4.1.1每批材料到公司时由采购部要求供方提供质保书、合格证或测试报告等,对到公司无标准材料的,应提前提供标准及测试方法。
4.1.2生产部库管员收到送货单后,应检查来料数量、实际到货期,生产日期、批号、有无质量证明和包装是否完好,并作记录,符合要求后,填写“原材料检验通知单”通知质量管理部检验。
4.1.3检验员收到“原材料检验通知单”后,对“原材料检验通知单”及到货情况包括质量证明文件等进行核对,符合要求的进行抽样。
4.1.4本公司原材料检验为验证:
4.1.4.1原材料按《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进行验证,验证内容:产品名称、规格序号、数量、包装、外观、合格质量证明文件等。并记录于“原材料验证记录表”。
4.1.4.2合格时,在“原材料质量证明”上作出合格判定,并书面通知库管员判定结果。
4.1.4.3不合格时,在“原材料质量证明”上作出不合格判定,并书面通知库管员判定结果。必要时,检验员对不合格材料重新取样,依4.1.3进行。如合格,则按4.1.4进行,如不合格,则通知库管员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4.1.4因生产紧急来不及检验或验证的材料,由生产部填写“紧急放行申请单”,经质量部签字同意后报总工或副总工批准。顾客在技术协议及合同等中明确要求控制的产品涉及的原材料需经顾客同意后,方可投入使用。生产部门应在放行来料上注明“紧急放行”标记,并做好标识和记录,以便原材料检验不合格时能予以追回。
同时,可在后续的半成品胶料检验时予以验证,若半成品胶料检验不合格,使用部门可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置。顾客认可时,可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提出“让步使用申请单”,并经过顾客代表签字批准。4.1.5对库存原材料产品,超期后由库管员提出由检验员进行复检,复检依4.1.3进行。4.1.6各种检验报告和供方提供的测试报告由质量部保存。
4.2过程检验
4.2.1生产过程中或外协半成品到公司后,相关部门应及时通知质量管理部检验员,检验员负责按相关标准对产品进行检验。
4.2.2炼胶时,操作人员按相关规定填写“生产记录卡”,检验员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及《胶料工艺规程》对混炼胶进行外观检验,合格时,检验员在“生产记录卡”上作出合格判定,加盖“合格”印章。4.2.2.1工艺人员(或检验员)按检验标准要求制备试验样品。
4.2.2.2工艺人员(或检验员)填写“试验通知单”等,送实验室进行性能测试。实验室接收并记录于“来样登记表”,实验员按“通知单”实施检测并填写相关“原始记录”及“试验报告”。检验员及时将检测结果对照相关标准及《胶料工艺规程》中有关标准判定,该检验结果须登记在相关“混炼胶试验结果记录表”上。
4.2.2.2每一次任何一项测试结果不合格时,应取双倍试样重复该项试验,双倍试验仍不合格时,胶料允许修炼一次,作全项检验,全项合格时即为合格品。如仍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即为不合格品。不合格品处理参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2.3硫化时,在以下情况下,生产人员通知检验 员进行首件(首模)检验,由检验员对首件(首模)产品外观检验合格后才可正常生产,并填写“首件检验记录表”。
a)新模具首次生产时 b)模具维修后 4.2.3.1批量生产的产品,每班、每机台首件(首模)检验由操作人员自检,检验员进行确认,并填写“首件检验记录表”。
4.2.3.2新模具或维修后的模具生产前按照《模具、工装管理控制程序》规定进行模具鉴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4.2.3.3生产人员应按照作业指导书和产品流程卡进行自检并作相应记录。生产人员自检后,做标识,最终交检验员进行检验。
4.2.4检验员按照相关工艺文件或检验作业指导书对规定的检验点实施检验并记录。4.2.5检验过程的状态标识应明确标识。
检验状态通常有:
合格、不合格、待检。还可能有:待定、过期。
4.2.6如果出现例外放行时,由生产部门填写“紧急放行申请单”并经质量部签字同意报总工或副总工批准,由生产人员在生产记录上作“紧急放行”标识。顾客在技术协议及合同等中明确要求控制的产品涉及的半成品需经顾客批准。4.3成品检验
4.3.1 生产人员在产品所有工序完成后及外协加工成品到公司后,提交检验员检验。4.3.2检验员按照《工艺规程》或相关标准要求对成品进行外观检验。并形成检验记录。
检验记录由检验员签字或签章。
4.3.3检验员必须按照顾客要求的频次、数量对产品进行尺寸和性能检验,并将检验结果交顾客(顾客需求时)。4.3.4检验员只有当所有成品检验合格后方可放行。遇特殊情况,需紧急放行时必需得到顾客批准。
4.3.5对于客户退货产品,检验员接到库管员提出的复检申请后,按工艺文件和相关标准中的产品检验要求进行复检,并在相关记录在中,注明 “退货复检”。
4.3.6以上各项检验中产生的不合格品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
4.3.7所有检验项目实施结束且合格,按照顾客要求办理“合格证”或“履历本”。
军检产品,由质量部向军代表提交“提交军事代表验收通知单”军检,合格后,由军代表签发“合格证”或“履历本”。
4.3.8销售部门收到顾客交付通知单后,应通知质量管理部,检验员应对将出货的产品进行审核,审核项目为产品内包装及外包装、标签及品名、规格、数量等是否正确,审核通过后,按照顾客要求交付。4.3.9质量部填写 “质量报表”。
4.3.10以上所有检验记录由质量部按《记录控制程序》负责保存。
第三篇:塑料产品检验实验室管理-第三组
检测室规章制度制定原则
检测
用指定的方法检验测试某种物体(气体、液体、固体)指定的技术性能指标。适用于各种行业范畴的质量评定,如:土木建筑工程、水利、食品、化学、机械、机器等等。
制度制定的目的
为了营造一个安全有效、秩序良好的实验室环境,达到“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目的,特制订实验室管理规定。
检测室管理制度
一、检测工作按照国家标准及交通部颁布的标准进行。
二、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服从检测室负责人的统一安排。
三、爱护仪器、设备,保持器具的完好精确。
四、维护检测场地的整洁,试验每告一段落,必须清理场地。
五、定时对贵重的仪器设备进行保养、检查。
六、化验试剂、有毒物品、易燃品、放射性试验仪器应存放在安全的地方,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七、末经计量部门认可的及超期限的仪器具不得使用。
八、在检测操作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不允许吸烟,应禁止无关人员随意靠近机器,以免发生意外。
九、每天下班前,应做到关紧门窗,关好水、电开关。对需要昼夜运行的机器,应检查其运行状态及保险装置。特殊情况应留有专人值班。
十、检测人员应实事求是,严禁修改伪造试验数据。
检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熟悉各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方法。
2、熟悉各仪器设备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定期维护、保养,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正常状态。
3、仪器设备使用完后应归原位,已便于下次使用。
4、使用人员应负责仪器设备的清洁卫生,清洗换油,长期不用的电子仪器停用一个月应通电一次,每次通电不少于30分钟。
5、仪器设备必须按检定日期进行检定,还应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保养校核,确保其正常功能,性能完好,精确度达到标准要求。
6、发现事故苗头及时处理,并向检测室负责人汇报,仪器设备因事故损坏,应写出事故报告,明确事故发生的责任及损失。
7、工作变动时做好交接,办理交接手续。
试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1、试验工程师是试验室第一安全负责人,应经常对试验室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一般半月1次。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
2、用电安全规定。
3、试验机械操作安全规定。
4、防火规定。
5、防止烧伤。当使用硫酸、盐酸、氨水等化学试剂时,应带好口罩、手套、眼镜等防护用品。
6、防止中毒。使用化学试剂时应带手套,严禁化学试剂入口。不要用化验室器皿当饮食工具,做完各种试验后,应立即洗手,防止中毒。化学试剂废液应深埋处理,不得污染环境。
实验环境和测试环境的优化
1、试验室要干净、整洁,符合各种试验时的条件要求。
2、试样检测完毕后,应把试验场场所清理干净、仪器清洁后放回原来的位置。
3、进行有毒、易燃、易爆危险检测工作时,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废弃材料应按规定要求处理,符合环境要求堆放到指定的地点。
5、有毒、易燃、易爆废料应妥善处理,以避免破坏环境。
试验检测人员管理
1、对各自负责的试验检测工作的质量负责。
2、严格按照检测规范、检测大纲、实施细则及时进行各项检测工作,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3、上报检测仪器设备的检定、维修计划,有权拒绝使用不合格检测仪器或超过检定周期的仪器。
4、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检测技术及检测仪器的发展和现状。
5、按期填写质量报表,填写检测原始记录。
6、有权拒绝行政或其他方面的干预。
7、有权越级向上级领导反映各级领导违反检测规程或检测数据弄虚作假的现象。
8、遵守试验室管理制度,按时填写仪器设备操作使用记录。
9、严格遵守检测人员纪律。
第四篇:会计基础知识培训讲义1
会计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前言
1、一个真实的故事:38岁开始学会计
学习没有先后
2、我就不信干不好会计
一个会计的经历
有恒心 有决心 3、2009年就业市场遇寒流
11月,是大学校园招聘的招聘的高峰月,但金融海啸来袭。据统计,2009年加入求职大军的毕业生人数激增到600万,加上前几年沉积下来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约480万人,2009年需要安排的毕业生到达1000万人,人数增加职位减少,就业压力可想而知。日前,某财经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网站上首先发布了《重要通知》:接家乐福(中国)的公告,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原因,全国范围的招聘活动取消。紧接其后广州一家 著名日化用品企业也取消了招聘通告。苏州、东莞等地区一些企业通知,明年不再要毕业,公司要裁员。受到最大冲击的是财经类、管理类2009年毕业生。――《齐鲁日报》2008年11月4日
★经济危机的到来,首先受到冲击的美国华尔街,大批人员失业。以前餐厅服务生月工资2400美元,还找不到人,现在一个服务生的工资降到2000美元,还有10个排队等候的,这些人大部分是华尔街搞IT的白领。
★沿海城市大批裁员,目前湖北30万农民合同工返乡,重庆保姆市场月工资水平由原来的1100元下降到800元,河南、四川也出现了农民工返乡潮。
4、为什么参加培训
今天大家来到这地方,参加由我主持的这次培训,非常高兴。大家认识到了危机。“充电”充斥当前市场,怎样充电?浑身都是插座,但是没有充电器,不知道该向哪里充,充什么?盲目的学习,看书,不是一个好的办法。充电不是简单的的看几本书,参加几次培训就能解决的,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目标明确了,就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就找到了充电器。
我觉得大家首先要感谢的是你们自己,比别人早一点觉醒,其次要感谢的是你们的经理给你们提供提供了这次机会,使你们能够利用上班时间参加培训,提高自己的为社会、为公司、为自己本领;使你们有了别人没有的在职学习知识的机会。
5、公司为什么要组织培训?
★1美元=50美元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与渔
授之于鱼,饱食一日;授之与渔,受益终生。
第一章总论
一、会计的相关知识
1、会计的定义
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定的方法,连续、系统、综合地对企 业、事业、机关等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
2、会计的起源
会计作为一项独立的经济管理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始印度公社时期,就出现了记账员。13—15世纪,在工商业发达的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复式记账法。1494年,意大利人帕乔利出版了《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系统阐释了复式记账法,为会计制度的普及奠定了基础。18—19世纪,随着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现,诞生了注册会计师行业,以及审计、成本会计、会计报表分析等业务。
3、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对于我国会计的成因、起源有过各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讲在禹夏时代,大禹王曾在江南茅山召开过一次诸侯会议,考评诸侯的功绩。这次计功大会刚刚结束,大 禹王便死了。当时,诸侯们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把他的遗体安葬在茅山上。为了纪念大禹和他主持召开的这次会议,经诸侯商定,把茅山更名为“会稽山”。而这个“会稽”便是今天 “会计”的起源。接下来又有人发展了这一传说,他们把大禹王召开的这次会议,说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主计会议”。
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是用两本最早 记载有“会计”二字的古书来否定以上传说的。这两本书一本叫作《周礼》,一本叫作《孟子》。他们认为由于《周礼》和《孟子》都是战国时代的作品,故“会计”二字的起源当在 战国时代。
其实,第一种说法证据不足,其结论未免过于轻率;而第二种说法又过于拘谨,以至忽视了一个的事实,从而使自己的论据处在自相矛盾的状况之中。因 为他们在确认《孟子》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同时,也确认《孟子》中所记载的孔子关于:“会计,当而已矣”的言论。然而孔夫子出生在春秋,而不是在战国,既然承认孔子的一句名言,那么按道理讲,“会计”命名的起源当在春秋,而不在战国。
事实上“会计”二字的成因及命名的起源发生于西周时代,它的产生经历着一个漫长而又十分有趣的 过程。
在西周以前所应用的文字中,尚未发现开会的“会”字,也无“会计”二字。当时人们表达“开会”、“集会”、“相会”之类的意思用的是“合”字;反映 事物数量的增加或数目字相加也用的是“合”字。由于“合”字的用处较多,在使用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感到不方便,而且也越来越感到用“合”字来表达“会计”方面的意思很不确切、妥当。这样,大约到西周中后期,人们便根据“开会”及“会计”这两个方面的涵义逐步在摸索创造新的字形,最后终于使这二方面的涵义从“合”字中分离出来。这个被创造出来 的新字形便是金文中的“会”。
会计中的“计”字是由“十”和“言”这两个母体字组合而成的,“计”字的意义包含于“言”和“十”之中。相传在远古时代,人们通常把部落所在地称为 中央,把部落的周围区别为四方,即现在所讲的东西南北四方,而中央与四方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了“十”字的形体。那时候,每逢出猎,部落里的首领便按照四方分派猎手。分四路 出去,而后又按这四部返回部落。按照规定,各路出猎归来必须如实报告捕获猎物的数目,最后由部落首领汇总计算,求得一个总数,以便考虑所获猎物在部落范围内的分配问题。这 种零星计算四方收获猎物的举动,便构成了“计”字一方面的涵义。
在远古时代,当文字和书写工具尚未发明的时候,各路出猎者向部落首领报告猎物数目是用口头 语言加以表达的。不同种类的猎物各是多少,总共是多少,都要求正确、真实地表达出来,不容许隐瞒和虚报。这种正确而无隐徇的口头计算与报告便又构成了“计”字的另一方面涵 义。这样,“言”与“十”合成一起便构成了“计”字的形体,而“言”与“十”这两方面的涵义合一,便使“计”字具有正确进行计算的意思。
东汉时,我国古代 著名的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这部著作中对“会计”二字又从字义上作出详解,其中尤其强调“计”字中含有正确计算之意。清代的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也在他的《说文解字 注》一书中对“会”字的构成作了详细的说明。同时,清代数学家焦循针对西周时人们对于“会计”概念的认识指出:“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这是对于西周时代“会计” 概念的正确总结。
3、会计与财务
4、会计人员 与财务人员
会计基础工作
一、会计工作的本质
何谓系统?系统这一概念源自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现实世界,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是局部和局部及局部和整体矛盾的对立和统一,由于事物具备这种特性,这就致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通常是由各个局部开始的,随着这些分散的局部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最终才认识到了事物的整体,以及构成整体的各个局部间的联系。换句话说,系统就是人们由局部间的联系认识事物整体的一种科学观。系统化即是将这种意识上的认识以一种有序直观的方式把它表现和实施出来。
会计工作是提供财务信息的系统,是一项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活动,在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任何一个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发生的经济业务,都必须通过会计工作进行专门的处理,将大量的经济信息转化为系统的有用的财务信息。就一个企业来说,每天都发生大量的费用支出、原材料采购、耗用、收入、非费用性支出、投资资产管理、使用,经济业务发生后,经办人员要取得、填制原始凭证,会计人员审核整理后,按照会计核算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填制凭证、复式记账、登记帐薄、计算成本、结转费用、清产核资,在帐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帐薄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二、会计工作的对象
会计工作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一般包括资金投入、资金周转、资金退出三个阶段。在资金的运动过程中,资产是资金的占用形态,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与资产对应的资金来源渠道,它们是表示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是资金的运动成果,使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三、需要办理的经济业务的事项
《会计法》
第十条 下列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四)资本、基金的增减;
(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七)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款项即是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视同现金和银行存款使用的货币资金,如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在途货币资金、信用证存款、保函押金和各种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以货币表示的,表明投资者拥有的债权或所有权,如股票、国库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以及其他票证等。由于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直接影响单位资金的增减变化,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核算。对款项和有价证券收付的具体核算方法,应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广义上讲,单位的财产物资包括所有的资产,它是单位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如货币资产、材料、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会计法》中所说的“财物”有其特定的含义,它区别于款项和有价证券等货币性资产,主要指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外购商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固定资产等。这些财产物资大都是单位的重要生产设备、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它们的价值较大,在单位的资产总额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因此,对它们的收发领用、增减和使用情况都必须进行会计记录和会计核算,全面反映单位财物的收、发、结存和使用情况。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我国《民法通则》第八十四条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根据这一定义,债权是指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要求债务人为一定的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从会计核算上看,债权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等;债务是指单位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的,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义务。它需要在将来的一定时日偿还。从会计核算上看,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债权、债务是单位日常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经常发生的,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因此,对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应及时进行会计核算。
4.资本、基金的增减。资本在本义上是投资人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本钱,会计上一般指“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内容。这里所说的资本的涵义,实际上是指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即指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资本从数量上来讲,应当等于单位的全部资产数量减去全部负债数量的余额。基金主要是指某些特定用途的资金,如投资基金、社会福利基金(包括职工统筹养老金、职工失业保险金、大病医疗保险金等)、公益性基金(如希望工程基金、中华见义勇为基金等)等。
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都会引起单位的资金变化。因此,会计上必须及时进行核算。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收入是指单位在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由于销售产品、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取得的收入,如销售收入、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支出主要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在执行预算或计划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支出,如工资、职工福利费、业务费等。费用是指因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事业费用等。成本是指企业生产经营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包括直接工资、直接材料、商品进价以及其他直接支出,直接计入生产经营成本。收入、费用、成本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产生收入主要发生一定的成本和费用。因此,必须对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会计核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财务成果,主要是指企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经营过程在财务上获得的成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由于对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涉及到有关方面的经济利益,因此,会计上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核算。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会计法》对会计核算的内容采用列举式方法规定的,前六项规定基本上涵盖了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但由于会计业务纷繁复杂,会计改革发展较快,会计核算中仍有可能出现一些新的业务和内容,如企业的股份制改组上市、企业合并、集团合并会计报表、终止清算、破产清算、资产评估等。对这些业务的核算,也是会计核算不可缺少的内容。
四、原始凭证
1、什么是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于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者完成情况,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
2、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1凭证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
2出具凭证者的单位印章或者个人签名并盖章;
3接受凭证的单位全称;
4经济业务内容、数量、单价和金额;
5经办人员签名;
6接受凭证单位负责人或者其授权人签名;
7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规定的其他内容。
3、原始凭证的种类
1自制原始凭证
工资表、付款单、鲜货商品采购单、入库单、出库单、发货单、计提清单、成本计算单等 2外来原始凭证
发票、收据、提货单、运费单据等
4、自制原始凭证的填制形式 根据实际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由经办人直接填制,如发货票。根据帐薄记录对有关经济业务加以归类、整理填制,如产品成本计算单等
3根据若干张反映同类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定期汇总填制,如各种汇总原始凭证。
5、原始凭证填制的基本要求 记录真实
原始凭证上记载的经济业务,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符,如实反映经济业务发生的日期、内容,绝对不允许有任何的歪曲和弄虚作假,对于实物的数量、单价、金额,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核,确保凭证的真实可靠。
原始凭证的丢失:单位证明、记摘内容、编号等
确实无法取得原始凭证:车票、飞机票等,当事人写出详细的情况,由经办单位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批准后,可代替原始凭证。内容完整、手续完备
A 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公章
从个人取得原始凭证:签名
自制原始凭证:经办单位领导或指定人员签名或盖章
对外开据的原始凭证:加盖本单位公章
B 凡填有大小写的原始凭证、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支付款项的原始凭证(收款证明)
C 一式几联的原始凭证:各联用途、编号、作废、一联做报销
D 发生销货退回的原始凭证:退货发票、验收入库、收款证明
E 出差借款
F 经上级主管批准的经济业务,批文作为原始凭证,需要归档的应当注明批准机关名称、日期、文件字号 3 书写清楚、规范
A 数字的书写:货币符号、货币简称如人民币
B 所有以元为单位的阿拉伯数字,除表示单价的除外,到角分
0
-
C 汉字大写金额: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
整 正
D 阿拉伯数字中间有零的,汉字要写“零”连续有几个零的可以写一个:“零”,阿拉伯数字元位为0.或者连续有几个0,元位也是0,但角位不是0,可以只写一个“零”,或者不写。
E 原始凭证的错误更正:内容错误的:重开或更正、开出单位、单位印章
金额错误的:重开 填制及时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各单位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取得或者填制原始凭证,并及时送交会计机构。”这一规定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办理经济业务事项时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如果不及时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至使会计核算无法正常进行,相关人员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二是填制或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及时送交会计机构,如果没有及时送达会计机构,相关人员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及时是指最长不超过一个会计核算期。
6、原始凭证的审核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帐凭证。”所以对原始凭证的审核,是确保会计资料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法定职责,只有经过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才能作为记帐的依据。
A 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
B 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
C 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
7、原始凭证审核结果的处理
1)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人员有权不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2)对于真实、合法、合理但内容不完整、填写有错误的原始凭证,应退还经办人,有其负责将有关凭证补充完整、更正错误或重新开据后,再办理正式会计手续。
浅谈会计的监督职能默认分类 2009-01-17 08:40:40 阅读795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会计监督是指以会计信息资料为依据,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综合、全面、连续地评价,以此来单位经济行为的合理合法,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各单位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也是法制经济、有序经济,只有实行有效的监督,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正常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不仅赋予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监督的权力,而且规定了监督者的法律责任。放弃监督,听之任之,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给社会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会计是否具有监督职能
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业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这里讲的薄记指的就是会计,这里讲的过程指的是再生产过程。马克思的这段论述包括两个意思:一是搞经济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二是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再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我国会计界把控制理解为监督,把观念总结理解为反映或者说核算。十九世纪中叶的会计是集会计、财务、审计、计划于一身的,会计扮演着多种角色,在这种情况下,认为会计有监督职能是合情合理的。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学科之间已经逐渐细分,财务、管理会计、审计、计划等学科已经完全从原来的会计学科中独立出来,形成一门新的学科,我们理解的“控制”已经分离,不应再作为会计的监督职能。
2、职能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会计职能就是会计本身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会计法》以法律的形式赋予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是法律赋予的,不是本身固有的,但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既不是执法部门,也不执法人,会计人员执法名不正,言不顺,会计人员执法也就没有力度,执法也就有没保障。从另一个角度讲,会计人员作为单位的普通一员,和其他职工比只是分工不同,没有什么特别的地位与权力。如果说对违法乱纪、侵害单位和公众利益的行为有监督的权力,那么哪一个公民没有呢?《会计法》第四章会计监督第三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行为,有权检举。可见,这种监督权力,虽然在会计法中规定,但不是针对会计人员特别规定,适用任何单位和个人,这种权利实际是社会公德或者职业道德的范畴,而不应该单独作为会计的职能。
3、“趋利性”淡化了会计监督
韩非子基于他的“自为心”的人性论,肯定自私自利是人性的核心。认为不管什么社会,人皆有趋利性。“利之所在,民归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是人类社会一条铁的原则。古代君臣关系,君之所以用臣,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臣之所以愿意为君卖命,是为了生存,获取更多的名和利,这才有了君用臣,臣为君用。在一个单位也是这样,单位聘用一个会计人员,是为了自己企业发展、管理需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会计人员为企业工作,同样是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从这个角度讲,会计人员的利益适合企业密切相关,当企业、单位利益与社会、其他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自然和自己的企业站在一起,当自己的企业利益受到损害时,他们自己的利益也就受到了损害,维护本利益企业的,实际也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样,在一个单位内部,让会计人员充当执法者的角色,为社会而损害自己企业的利益,监督决定自己命运、饭碗的人,作为一名普通人员,无异于以卵击石、以弱凌强。“趋利性”决定了如果会计人员有监督职能的话,又是该多么薄弱啊。
4、会计监督的作用与信息不对称相关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担负着对企业经济信息的整理、加工、对外提供信息的作用。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是企业经济信息的直接接触者,他们自然而然掌握了企业的大量信息和情报。工商、税务、财政、投资者等各种利益集团和个人。要想了解企业的信息,唯一的途径就是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以便为他们决策服务,他们希望会计人员能够提供真实、准确、及时、全面、完整的信息,由于受地域、时间、身份、报表理解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他们不可能深入到企业。了解到比会计人员更多的信息,处于良好的愿望,他们也希望能够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以便他们能够根据对外公布的信息做出不得决策。
综上所述,会计人员的监督作用是法律赋予和相关利益集团及个人的期望,并非会计本身所固有的。遗憾的是,面对外在的压力,会计人员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职责,义无反顾的想挑起这副重担,很多人提出会计职能向管理职能转变,会计管理应深入到管理的每一个细节,有经济业务发生就应该有会计人员参与。作为一名普通员工,你真有那么的能量?真这样做了,你是否实在“越位”?会计人员有岗位的特殊性,但不应超越自己的岗位,尽职尽责,把自己岗位的职责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方为一名好的会计。
二、怎样看待《会计法》赋予的监督职能
《会计法》第二十七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第三十一条、三十二条、三十三条实际是讲了外部对会计监督的问题,与会计职能无关。会计监督按时时间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从会计监督的内容看,包括: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对会计帐薄的监督、对实物、款项的监督、对财务收支的监督、对其他经济活动的监督。会计监督职能应该是指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实施,也就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实施。
1、事前监督
按照有定义是这样的,是指会计部门或会计人员在参与制定各种决策以及相关的各项计划或费用预算时,就依据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准则等的规定对各项经济活动的可行性、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等进行审查,它是对未来经济活动的指导。从定义不难看出,上述内容其实并不是或者说不完全是会计工作的内容,说属于财务管理更确切一些。从会计的角度讲,事前监督实质是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的过程,会计人员根据企业的经济活动内容和性质,利用自身具有的专业技术特长,对企业涉及及可能涉及的经济活动,找出经济业务关键的控制点,针对关键控制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制度控制的设计,起到防止在这些环节出现问题。会计人员不可能针对每一经济业务,都去亲临监督,但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就可以有效的对可能发生的经济业务,通过事先设计好的内控制度起到监督作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实质就是会计事前监督的过程。由于制度的实施要在实践中验证,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事前监督发挥作用的过程。
2、事中监督一般指在日常会计工作中,随时审查随时发生的经济业务,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建议或改进建议,促使有关部门和人员采取措施予以改正。对经济业务的审查,就是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制度去执行。此时,制度怎么制定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执行了没有。值得深思的是,制度的制定现对容易,关键是执行,是否严格按照事先规定好的程序、方法去做了。大部分发生经济案件的单位,制度建设还是相当完善的,做到了“制度上墙,责任到人。”甚至有些单位如果不是案件暴露,都可以作为制度管理的先进单位,去推广、去演绎。在案件报导中经常看到,个别领导干部犯罪后,归结为自己不懂财务制度,看看这些人过去的讲话、发言,对财务制度的重视程度,对会计知识的了解,都可以称上是一个专家。因此,会计事中监督的过程实质是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的过程。
3、关于事后监督,是指以事先制定的目标、标准和要求为依据,利用会计反映所取得资料对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考核、分析、评价。可以为制定下期计划、预算提供资料,也可以预测今后经济活动发展趋势。对于预测发展趋势应无异议,但分析本身就是会计核算的职能的一部分,考核与评价根本就与会计监督不搭边。我们认为,事前监督,解决了怎样设计内部控制制度;事中监督,解决了是否执行了内部控制制度;事后监督,应该是通过制度的设计、执行,发现是制度制定缺陷,还是根本没有执行或者没有完全执行,从而完善制度,或者落实制度。事后监督的过程是对内部控制制度反思的过程。如果是制度本身的缺陷,就应该重新考虑关键控制点是否正确,相应的措施能否保证关键控制点不出差错;如果是制度没有执行或没有完全执行,就应该考虑没有执行的原因,是制度不适合,还是例外,或者是责任心不强,甚至是外界压力。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寻求解决的途径。事后监督就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执行的反思,是对前面工作的再监督。
从《会计法》对会计核算包括内容到会计监督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会计监督应该是会计核算职能的延伸,如果说会计具有监督职能的话,它具体体现在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执行和完善,通过内部控制制度起到对企业经济活动监督的作用。
三、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会计的最基本职能,没有会计这一职能,监督职能就不复存在。核算职能是基础,监督职能是保障。没有监督职能做保障,核算就失去了根基。
目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人员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会计人员普遍得到了单位的重视,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特长为企业服务,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随着企业相关利益集团和个人对企业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有人提出会计职能向管理转变的思路,这种出发点是好的。但我们应该看到,随着社会化分工的不断发展,通过相关的会计信息为管理服务,财务管理人员已经走在了前列,会计人员应该在自己的职能范围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在发挥会计监督作用时,也应当注意到,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应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考虑内部控制成本,当控制成本过高,或者阻碍企业发展时,就要能够重新考虑制度的设计。
第五篇:锅炉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1
锅炉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1 第一章 锅炉基本知识 第一节 概论
一、锅炉定义组成和分类
锅炉是将燃料内蕴藏的能量,经过燃烧释放,把工质加热到规定温度和压力供生产和生活使用的一种热能设备。
锅炉是由“锅”和“炉”以及为保证“锅”和“炉”安全运行所必需的附件、控制仪表、附属设备三大部分组成。
锅──指锅炉中盛水和蒸汽的密封受压部分,其作用是工质吸收“炉”释放出的热量,从而使工质达到一定参数。主要包括:汽包、水冷壁、对流管、集箱(联箱)、过热器和省煤器等。
炉──指锅炉中将燃料进行燃烧产生热源的部分,其作用是将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供“锅”吸收。主要包括:燃烧设备、炉墙、炉拱、隔烟箱、烟囱和钢架等。燃料在“炉”内通过燃烧所产生的高温烟气,经过炉膛和各烟道向锅炉受热面放热,最后从锅炉尾部烟囱排出。锅炉附件仪表——指安装在锅炉受压部件上用来控制锅炉安全和经济运行的一些附件与仪表装置。主要包括: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表、高低水位警报器、排污装置、给水系统、锅炉的汽水管道、常用阀门和有关仪表等。此外,近年来由于对锅炉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要求不断提高,工业锅炉上配置机械操作和自动控制的附件及仪表也越来越多,如给水自动调节装置、燃烧自动调节装置、自动点火熄火保护装置以及鼓、引风机联锁装置等。
锅炉附属设备──指燃料的供给与制备系统。主要包括:上煤、磨粉、燃煤、燃油、燃气装置以及鼓、引风机、出渣、清灰、空气预热、除尘等装置。
锅内工质为水,从低温水变成高温水的称之为热水锅炉。锅内工质为水,加热转变为蒸汽的称之为蒸汽锅炉。锅内工质为导热油的,加热有机热载体的称之为有机热载体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分为液相炉和汽相炉。
锅炉按其用途可分为电站锅炉、工业锅炉、船舶锅炉和机车锅炉等四类。锅炉按燃料分类可分为煤炉、油炉、气炉和电加热锅炉。
二、锅炉的工作过程
锅炉的工作包括三个连续进行的过程,即:燃料的燃烧放热过程、热量向锅水的传热过程和水被加热和汽化的热力过程。
1.燃料的燃烧放热过程 指燃料在炉膛内,在一定的温度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燃烧)放出热量的过程。燃烧过程是否完善,是锅炉工作正常的根本条件之一。要保证燃料进行良好的燃烧,必须要在一定的高温环境下,有适量的空气与燃料作良好的混合,并且燃料在炉膛中停留足够长的时间。为了使燃烧能稳定、持续地进行下去,还应连续不断地向炉膛供给燃料和空气,同时排出烟气及灰渣,目的是为了产生高温的烟热。锅炉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2 2.热量向锅水的传热过程 指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通过炉膛内布置的水冷壁受热面、烟道内布置的对流受热面,将热量传递给锅水的过程。
传热过程在炉膛内主要以辐射的方式进行;在烟道内由于烟温逐渐降低,烟气向受热面的放热主要以对流的方式进行;而受热面金属内部,主要以传导的方式将热量由高温(烟气侧)传至低温(水侧),由锅水不断地流动循环将热量吸收,目的是为了提高受热面内部工质的热焓。
传热过程能否良好地进行,直接关系到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当受热面水侧沉结水垢时,会导致受热面金属壁温升高,甚至会过热损坏且浪费燃料;当受热面烟气侧积存灰垢,将导致热阻增加,使传热发生困难,从而致使锅炉热效率下降而浪费燃料。
3.水被加热或汽化的过程 对于热水锅炉是指锅水从受热面上不断吸收热量,使水温升高至规定的温度范围,并从锅炉出口输出的过程。对于蒸汽锅炉是指锅水从受热面上不断吸收热量后变成饱和水进而转变为汽水混合物,并在锅内使汽水得到分离,以洁净的蒸汽从锅炉出口输出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产生规定参数的蒸汽。第二节 锅炉的工作参数
锅炉的主要参数,包括锅炉产生热能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指标。如蒸汽锅炉的主要参数是生产蒸汽的数量和蒸汽的压力、温度,热水锅炉的主要参数是热水的流量和热水的压力、温度。
一、锅炉出力
蒸汽锅炉的出力是指每小时所产生的蒸汽数量,也称为锅炉的蒸发量,用以表示其产汽的能力。蒸发量又称为容量,用符号D来表示,常用的单位是“t/h”。
新锅炉出厂时,铭牌上标示的蒸发量,指的是这台锅炉的额定蒸发量。所谓额定蒸发量,是指锅炉燃用设计的燃料品种,并在设计参数下运行,即在规定的压力、温度和一定的热效率下,长期连续运行时每小时所产生的蒸发量。
热水锅炉的出力是指锅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长期连续运行,每小时输出热水的有效供热量,称为锅炉的额定供热量。热水锅炉的额定供热量用热功率表示,符号用Q表示。单位是兆瓦(Mw)。热水锅炉产生0.7兆瓦(60 x 104千卡/时)的热量,大体相当于蒸汽锅炉产生1吨/时蒸汽的热量。
二、锅炉压力
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力,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MPa”。锅炉的压力是根据所用金属材料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的强度,受压元件的几何形状以及受压特点等条件,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强度计算标准,对各个受压元件分别进行壁厚计算,然后从中选出一个所能承受的压力最低值,作为这台锅炉的最高允许使用压力。
锅炉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3
蒸汽锅炉内为什么会有压力呢?这是因为锅炉内的水吸收热量后,由液体状态变成气体状态,体积膨胀。由于锅筒是密闭容器,蒸汽不能自由膨胀,而被迫压缩在锅筒内,因此对筒壁就产生压力。热水锅炉压力主要由热水本身的压力造成的。热水锅炉的水是由给水泵送入锅炉的。给水泵的出口压力减去管道阻力就是锅炉的给水压力。大气压力是指空气作用在地球表面上的质量力。由于1m3空气在0℃时的质量为1.29kg,所以地球上部的大气层对地球表面有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叫大气压力。0℃时北纬22.5°的海平面上(即海拔零米处)大气压力是0.1013MPa,工程上常用工程大气压,它是每kg质量的物质作用在1cm2面积上的力,数值是0.0981MPa(工程上常把二者简化为同一数值,约为0.1MPa)。
另外,随着使用的场合不同,度量压力的单位还有水银柱高度(mmHg)、水柱高度(mH2O)等,其换算关系如下:
0.0981MPa = 0.9678物理大气压 = 735.6mmHg = 10mH2O = 1kgf/cm2 表压力是指以大气压力作为测量起点,即压力表指示的压力。表压力不是实际压力,因为当压力表指针为零时,实际上巳受到周围一个大气压力的作用力,所以压力表指的数值,是指超过大气压力的部分。绝对压力是指以压力为零作为测量起点的,即实际压力。其数值就是表压力加0.1013MPa(大气压力)。表压力与绝对压力的关系: p绝 = p表 +(0.1013MPa)p表 = p绝-(0.1013MPa)
负压是指低于大气压力(俗称真空)。通常负压燃烧的锅炉正常燃烧时,打开炉门会感觉到周围空气吸向炉膛,这是炉膛内负压的缘故。一般炉膛出口保持负压2~3mm水柱。
三、温度 温度是指物体冷热的程度(通常用符号t表示)。测量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在锅炉设计计算中,常用绝对温度单位,用K表示。绝对温度的零度为零下273摄氏度(℃)。如果以T表示绝对温度的值,以t表示摄氏温度的值,其转换公式为:T = t + 273K 温度通常用摄氏温度(用符号℃表示)和华氏温度(用符号°F表示)。目前我国常用的是摄氏温度。
(—)摄氏温度:以水在一个大气压下开始沸腾时的温度(即沸点)为100℃,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即冰点)为0℃,中间分成100格,每格为1摄氏度。
(二)华氏温度:以水的沸点为212°F,冰点为32°F,中间分成180格,每格为1华氏度。两种温度的换算关系如下: t℃ =(5/9)(°F—32)
蒸汽锅炉的额定蒸汽温度是指锅炉输出蒸汽的最高工作温度。一般锅炉铭牌上载明的蒸汽温度是以摄氏温度表示的。对于小型锅炉,使用的蒸汽绝大多数是从锅筒上部的主汽阀直接引出的,其
锅炉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4 蒸汽温度是指该锅炉工作压力下的饱和蒸汽温度。对于有过热器的锅炉,其蒸汽温度是指过热器后主汽阀出口处的过热蒸汽温度。热水锅炉的额定热水温度是指锅炉输出热水的最高工作温度。锅炉铭牌上载明的热水温度也是以摄氏温度表示的。第三节 锅炉水循环
一、自然循环的原理
锅炉在运行中,只有在炉膛及高温烟道内的受热面所接受的热量不断被受热面内的工质吸收,保证受热面得到可靠的冷却,才能达到安全和经济运行 的目的。这就要求锅炉中的水或汽水混合物,必须在闭 合的回路中持续而有规律地流动,也就是连续不断地进 行水循环。低、中压锅炉的水循环,一般都是由于锅炉 内各部分吸收的热量不相等,而使工质产生了密度差形 成的,这种循环称为自然循环,如图1-1所示。锅炉的锅筒2和下集箱6由左右两根管道连通,其 中下降管5位于炉墙外不受热,因而管中是温度较低的 水,由于密度大而向下流动;上升管1位于炉膛内,吸 收热量,管中的水有一部分汽化成气泡,形成汽水混合 物,由于密度减小而向上流动,上升管中的汽水混合物 进入锅筒后,蒸汽被分离出来,水继续流入下降管进行 再循环。在一台锅炉内,水循环的回路至少是一条,也 可以有几条。自然循环时,水经过一个循环周期是不可 能全部变成蒸汽的,通常汽化的只能是其中的很少部分。进入循环回路的水量,称为“循环流量”,它与该回路 所产生的蒸汽量的比值,称为“循环倍率”,即: 循环流量 循环倍率 = ─────────── 回路所产生的蒸汽量
对于工作压力1.25MPa、蒸发量10t/h以下的小型锅炉,循环倍率约在150~200之间。水循环好的锅炉,各受压部件受热均匀,热应力小,工质的升温和汽化可以加快,从而缩短点火至正常供汽的时间。图1-1 单回路水循环示意图 1—上升管 2—锅筒 3—蒸汽出口管 4—给水管 5—下降管 6—下集箱
锅炉基础知识培训讲义5
二、水循环故障
改善锅炉水循环,是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关键之一。当锅炉结构不合理或运行不当时,容易出现下列水循环故障:
1.汽水分层:当锅炉的水冷壁管水平设置时,管中流动的汽水混合物因蒸汽比水轻,气泡就要上浮集聚,使蒸汽和水在管子内分层流动。由于蒸汽的导热性能差,管子上部容易过热烧坏。因此,水冷壁管经过炉膛顶部(有的称为“天棚管”)时的倾斜角,一般不应小于15°。2.汽水停滞:由于结构原因造成锅炉局部受热面管子供水不足,或者在同一个水循环回路的上升管群中,如果各水管之间受热情况相差太大,就会使受热弱的管内水流缓慢,循环动力不足,甚至由于受其它管子对循环水的争夺影响,使管内的汽水停止流动,造成过热爆管事故。因此,对锅炉的结构和运行,应保持供水充足并尽量使每排管子均衡吸热,保证水循环畅通。
3.下降管带汽:为了保证锅炉的水循环稳定可靠,下降管中是不允许有蒸汽的。否则,水要向下流,汽要向上浮,两者互相顶撞,既增加了流动阻力,又减少了循环水量,可能造成缺水事故,将管子烧坏。因此,下降管口与锅筒最低水位间的高度不得小于下降管直径的4倍,最好将下降管接在上锅筒的底部,以免由于水进入下降管时产生的抽力,把蒸汽带进管内,或者由于水在下降管人口处的流速加快后压力降低,而自行汽化。
三、强制水循环
有些锅炉中水在受热面管子里的流动,是靠出、入口之间的压力差强制流动的。这种锅炉称为强制循环锅炉。常见的一些热水锅炉,靠循环水泵,将循环水沿固定的流通路线,在锅炉内流动受热升温,就是强制循环锅炉。这种锅炉通常采用“下进上出”水的流向。有些也有上下交替的流程,但都要求在各受热面内有一定流动速度,以防止出现汽化、积垢和腐蚀。蒸汽锅炉中的省煤器也属于强制循环。
锅炉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6 第二章 工业锅炉的结构 第一节 锅炉结构的基本要求
锅炉结构的总要求是要用最少的金属耗量,消耗最少的燃料达到规定参数(压力、温度)的蒸发量,并在运行中符合安全可靠的要求。要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就要对受压部件进行强度校核、对燃料燃烧工况实行控制,并要保证安全附件灵敏准确和自动装置的可靠性。但是,先要消除先天性缺陷,也就是要保证结构合理和保证制造质量。在结构方面,具体地说,应符合下列要求:
1.要保证受压部件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锅炉受压部件的强度是指该部件在介质压力(包括附加载荷等)作用下在预定使用寿命内不失效的能力。材料的机械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蠕变强度、持久强度、延伸率、断面收缩率、冲击韧性等。其中强度部分就是确定强度的基础。确定强度的目的是要保证安全。强度不够会导致受压部件破裂甚至爆炸,但也要从节省钢材考虑,做到两者兼顾。此外,还要考虑其稳定性。因此,强度计算标准中规定受压元件的最小壁厚。2.要保证锅炉结构各部分在运行时能进行自由膨胀。锅炉受压部件是由钢板组成,内部贮存水。钢板系固体,受热后呈线膨胀;水为液体,受热后呈体膨胀。如果锅炉受压部件两端固定,受热后膨胀受阻产生热应力,使部件发生弯曲变形,甚至损坏,特别是在锅炉起动升温过程中容易发生事故。为此除操作时要限制升温或冷却速度外,在锅筒(锅壳)、集箱、水冷壁、钢架、炉墙等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热膨胀。
3.要有良好的水循环来保证受热面得到可靠的冷却。锅炉水循环是指锅炉中的水在循环回路中流动。目的是保持受热面得到充分冷却。如果水循环不好,会引起元件超温使强度减弱而导致损坏。在低、中压锅炉中,一般以自然循环为主,自然循环的锅炉是以水汽比重差(压力差)促使水流动而循环的。锅炉水循环对锅壳锅炉来说,一般是安全的,对于水管锅炉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4.要根据锅炉参数(压力、温度)和燃料的适应性来选用锅炉结构。根据锅炉结构和适用的燃料合理布置燃烧设备和受热面积,以保证燃烧工况稳定,适应负荷变化。
5.要合理配置鼓风机、引风机,使燃料和风量随着燃烧工况的变化保持相应的比例。6.受压部件开孔和焊缝的布置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应力集中。如:胀接管孔不要开在焊缝上,焊接管孔尽量避免开在焊缝上,必要时只允许开个别孔。
7.锅炉钢架在承受载荷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抗腐蚀性。8.锅炉结构要便于安装,便于操作、检修和清洗内部。平台扶梯和门孔(人孔、手孔、清洗孔、检查孔、防爆门等)的布置要便于人员通过和保证安全。
9.要考虑安全附件和自控装置的可靠性。安全附件和自控装置是锅炉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指示运行参数,帮助人们防止在运行中发生异常情况或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提出警告,及
锅炉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7
时调整燃烧工况,使工作参数恢复到正常状态,以防止事故的发生。但也必须指出:不能完全依赖安全附件和自动控制装置,要有人监管。10.要保持炉墙结构有良好的耐热性和密封性,减少漏风,减少热损失,保持燃烧稳定。
此外,还有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如:消烟除尘;对于水管锅炉水质要求严格;对于空气预热器在燃油锅炉设计方面要考虑防止二次燃烧等。第二节 锅炉结构中的主要受压部件
组成锅炉本体的主要受压部件指承受内部或外部介质压力作用的零件、部件。一般有:锅筒、集箱、防焦箱、对流管束、水冷壁、防渣管以及烟管和炉胆。
1.锅筒(也称“汽包”)和锅壳 锅筒是水管锅炉用以进行蒸汽净化、组成水循环回路和蓄水的筒形压力容器,由筒体和封头组成。主要作用是汇集、贮存、净化蒸汽和补充给水。
工业锅炉的锅筒一般是由12~40毫米厚的锅炉钢板或低合金钢板(20g或16Mng)制成的圆筒形容器。在一台锅炉上,通常有一个或两个锅筒。由于其位置和作用的不同,一般又将上锅筒称为“汽包”或“汽鼓”;下锅筒称为“水鼓”或“泥鼓”。
上锅筒的内部一般装有均匀分配给水用的配水槽、改善蒸汽品质用的汽水分离器和连续排污装置。上锅筒的外部装有主汽阀、副汽阀、安全阀、排空阀、压力表和水位表连接管。为了安装和检修方便,在锅筒的一端或顶部还开有人孔。
下锅筒的一端封头上也要开人孔,底部还装有定期排污装置。上下锅筒之间用许多上升管和下降管连接,整个部件呈弹性结构。2.集箱(又称联箱)用以汇集或分配多根管子中工质(水、汽水混合物、蒸汽)的筒形压力容器,由筒体、端盖组成。其作用是汇集、分配锅水,保证对受热面可靠供水。
3.防焦箱 装设在炉排两侧炉墙内壁的水冷集箱,它除有集箱的功能外,还有防止炉墙粘附熔渣,起到保护炉墙和炉排的作用。4.对流管束 在对流烟道内布置的对流蒸发受热面的管群,起吸收热量的作用。对流管束又称为“对流排管”,置于上下锅筒之间,一般用直径38~51毫米的锅炉钢管组成。它的作用是吸收高温烟气的热量,是中、小型水管锅炉的主要受热面。为了充分地吸收热量,通常在对流管束中间,用隔墙组成几个烟道,引导烟气往返冲刷管束。通常被烟气先冲刷的管束,由于传热较多,管内汽水混合物重度小,成为上升管。被烟气后冲刷的管束,由于传热较少,管内汽水混合物重度大,成为下降管。
烟气冲刷管束一般有如图2-1所示的几种形式。当横向冲刷时,烟气流动方向与管束垂直,传热效果优于纵向冲刷形式,同属横向冲刷时,管子错排(叉排)的传热效果优于顺排形式。
锅炉基础知识培训讲义8 横向冲刷 纵向冲刷 错排(叉排)顺排(a)(b)(c)(d)图2-1 烟气冲刷管束形式 8 5.水冷壁 沿炉膛内壁布置的管子吸收辐射热的受热面,起吸收炉膛高温热、降低炉膛温度、保护炉墙、防止燃烧层结焦的作用。一般水冷壁的上部与上锅筒直接连接,或者先经过上集箱再与上锅筒连接。同样,水冷壁的下部也与下锅筒或下集箱连接,上锅筒内的锅水,经过对流管流入下锅筒及下集箱,然后经过水冷壁被吸收热量,逐渐形成汽水混合物,再回到上锅筒,组成了一个闭合的自然循环系统。在水冷壁下集箱的底部,设有排污管,用来定期排除沉积在集箱底部的泥渣和水垢。集箱一端的封头上开设手孔,便于内部清理。6.防渣管 水管锅炉布置在炉膛出口具有较大管节距的对流蒸发受热面,起防止炉膛出口温度过高而引起结渣的作用。
7.烟管(又称火管)烟气在管内流动冲刷的蒸发受热面,起吸收热量的作用。
8.炉胆 承受外压的筒形炉膛,作为内燃式锅壳锅炉的燃烧空间和辐射受热面起燃烧和吸收热量的作用。9.下降管 下降管的作用是把锅水送到下集箱,使受热面管子有足够的循环水量,保证运行,下降管应绝热。第三节 锅炉的发展过程
蒸汽锅炉被人们开始使用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结构上从最简单的圆球型锅炉开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经过多次的改造、革新、演变成现在使用中的各种型式。现除电站锅炉外,将工业锅炉的一般分类简介如下:
从工业锅炉分类图中可知,工业锅炉的结构演变大体沿着两个方向发展,基本形成了锅壳锅炉与水管锅炉两大类。
锅炉基础知识培训讲义9 锅壳锅炉——指蒸发受热面
布置在锅壳内的锅炉。一般包括立式锅壳锅炉、卧式锅壳锅炉和固定式机车锅炉。
水管锅炉——指烟气在受热面管子外部流动,水或汽水混合物在管子内部流动的锅炉。一般包括横锅筒锅炉和纵锅筒锅炉。
年来,也发展了一些水火管组合式锅炉。如快装锅炉、组装锅炉等。快装锅炉指根据运输条件所允许的范围,在锅炉制造厂完成总装整台发运出厂的锅炉。组装锅炉指在锅炉制造厂内将整台锅炉分成二个或几个装配齐全的大件,运到安装工地后可以将它们方便地组合而成的锅炉。
第四节 锅炉的结构
一、火管锅炉结构
在火管锅炉中,烟气在火筒(俗称炉胆)和烟管中流动,以辐射和对流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工质,使之受热形成蒸汽。容纳水和蒸汽并兼作锅炉外壳的筒形受压容器称为锅壳。锅炉受热面──火筒和烟管即布置在锅壳之中。燃烧装置布置在火筒之中,并以火筒为炉膛的燃烧方式称为内燃;反之,燃烧装置布置在锅壳之外者则称为外燃。火管锅炉按照其布置方式可分为卧式和立式两种。前者的锅壳纵向中心线平行于地面,后者的锅壳纵向中心线则垂直于地面。卧式火管锅炉又可分为单火筒(炉胆)锅炉(也称康尼许锅炉)、双火筒(炉胆)锅炉(亦称兰开夏锅炉)、烟管锅炉(外燃锅炉)和烟火锅炉(内燃锅炉)。立式火管锅炉可分为立式横烟管锅炉和立式竖烟管锅炉两种。过去曾广泛使用的考克兰锅炉就属于前者。由 锅炉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10 于这种纯火管立式锅炉结构复杂、受热面布置受限制、热效率过低,故我国已不再制造。一种取消此种锅炉中的烟管、增设水管而形成的立式水火管组合锅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采用,并获得很大的发展。现在这种立式水火管组合锅炉已有多种型式。包括立式大横水管锅炉、立式小横水管锅炉、立式直水管锅炉和立式弯水管锅炉。
二、水管锅炉结构
水管锅炉的显著特点是汽水在管内流动,烟气在管外冲刷流动。与火管锅炉相比,它在结构上没有大直径的锅壳,并以富有弹性的弯水管取代刚性较大的直烟管,这不仅可节约金属,而且更为增大容量和提高蒸汽参数创造了条件。采用外燃方式可不受锅壳的限制,燃烧的规模和燃料的适应范围可以扩大。从传热学的观点来看,可以采用高效的传热方式,适当增大辐射受热面,组织烟气对水管受热面的横向冲刷,必要时还可将管子交错排列。同时,水管受热面布置简便、清垢除灰容易,可以在最合适的烟温区间布置蒸汽过热器,以及在尾部安置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当然这种锅炉对水质要求高,但这对大容量、高参数锅炉和现代水处理技术来说,不是什么麻烦。总之,对于大容量、高参数锅炉来说,水管锅炉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且往往是唯一的选择,而对于小容量低压锅炉来说,水火管锅炉乃至火管锅炉则保持很大的优势。
水管锅炉按管子的布置方位可以分为横水管锅炉和竖水管锅炉,按照管子的形状又可分为直水管锅炉和弯水管锅炉。横水管锅炉中水管呈水平或微倾斜布置对水循环很不利,而直水管锅炉中水管挺直,刚性大而缺乏弹性,对缓解热效应力和制造应力不利。但直水管用于横水管锅炉中时,各直水管用整集箱或波形分集箱相连,集箱上各相连管端的对壁的相当位置上开有手孔,可用以清洗管内水垢。不过,因为整集箱尺寸大,形状不利于承压,因而承压能力差,波形分集箱和手孔的制造比较麻烦、维修工作量大、金属耗量也大,故现已为具有少量锅筒的竖弯水管所代替。竖弯水管锅炉按照锅筒的数量可分为单锅筒和双锅筒;按照锅筒的布置方向可分为纵置式和横置式两种。
三、UG-35/3.82-M型锅炉
UG—35/3.82-M型锅炉是由无锡锅炉厂设计制造的(见图2-2),设计参数为p = 3.82MPa(39千克力/厘米2),D = 35吨/时,t = 450℃,配3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的链条炉,固态排渣。该锅炉采用Π形布置,单锅筒,自然循环,装有加煤斗及顺转的鳞片式不漏煤炉排的燃烧设备。炉膛内四周布满水冷壁管,炉膛出口处布置有拉稀的凝渣管。水平烟道内垂直布置对流式过热器,按蒸汽流通方向分为高温段和低温段二级。采用螺旋管式面式减温器来调节蒸汽温度,减温器位于高温和低温段过热器中间。锅炉尾部竖井中单级布置有钢管式省煤器和管式空气预热器。锅炉的出渣设备采用马丁式出渣机。锅筒材料为20g,其内径为φ1500毫米,壁厚为46毫米,筒身长度6.7米,全部采用焊接管接头与水冷壁管、下降管联接。为了便于制造和检修,锅筒两端封头均有人孔门φ320×425毫米。
锅炉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11 图2-2 UG-35/3.82-M型锅炉
锅炉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12 第五节 辅助受热面
锅炉的辅助受热面一般有蒸汽过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三种。
一、过热器
一般锅炉产生的蒸汽是饱和蒸汽,而饱和蒸汽在有些生产部门中尚不能满足要求,需送入专门的设备中进行加热,提高温度,以得到过热蒸汽,这种设备就叫过热器。
(一)过热器的构造 过热器是由直径较小的无缝钢管和集箱组成,见图2-3。常用的管子外径有32、38毫米两种,壁厚一般为2.5~4毫米。管子弯曲成蛇形或盘香形,因而又称为蛇形管或盘香管。管子两端分别与过热器进、出口集箱连接。
(二)过热器分类
l.按放置形式分为立式和卧式。
立式过热器 易吹灰,吊装简单,但不易放存水,见图2-4。卧式过热器 容易放存水,吊装复杂,但不易吹灰,见图2-5。图2-3 蒸汽过热器 图2-4 立式过热器
2.按烟气和蒸汽的相对流向可分为顺 向式(烟气和蒸汽流向相同)、逆向式(烟气 和蒸汽流向相反)和混向式(烟气和蒸汽流 向部分相同、部分相反),见图2-6。
(三)注意事项
1. 过热器出口集箱上应装有安全阀、图2-5 卧式过热器
锅炉基础知识培训讲义13 压力表、温度计和排汽阀。
2. 过热器的进出口集箱上均应装有疏水阀。
二、省煤器
省煤器是装置在给水泵与锅筒之间,利用烟 气余热来加热给水的一种设备。锅炉中加装了省 煤器后可以提高锅炉效率和节省燃料。
(一)省煤器的分类
1.按材料分:有铸铁式和钢管式。图2—6 过热器烟气和蒸汽流向示意图 13 2.按炉烟与给水的相对流向分:有顺向式和逆向式。
3.按加热情况分:有沸腾式(即不可分式)和非沸腾式(即可分式)。4.按装置形式分:有立式和卧式。
(二)非沸腾式省煤器
非沸腾式省煤器(可分式),一般采用鳍片式铸 铁省煤器,见图2-7。这种省煤器体积小,管外带有 肋片,以增加受热面积。肋管是顺序排列。装置为 卧式,有的附有吹灰器。
在非沸腾式省煤器内水温应低于沸腾温度,一般 图2-7 铸铁式省煤器
省煤器出口水温常控制在低于锅水饱和温度40℃左右。所以非沸腾式省煤器在砌烟道时,应该设置旁烟道和严密的烟道闸门,以便在生火时和运行中水温达到限度时,使炉烟暂时不经过省煤器而由旁烟道通过。老式的锅炉中,如果没有旁烟道时,应该另装支水管,使支水管接通到给水箱。这样,可以保障省煤器不被烧坏,见图2-8。1.放空气阀;2、9..温度计;3、10.压力表; 4、15.安全阀'; 5、7、12、14.给水截止阀; 6、11.给水逆止阀; 8.回水管; 13.旁路水管;装置
16.给水泵;.排污阀 图2-8 非沸腾式省煤器旁烟道
锅炉基础知识培训讲义14
(三)沸腾式省煤器
这种省煤器由许多平行的蛇形管和进、出口集箱组成,见图2-9。它的构造比较简单,造价也低。给水由下部进入省煤器,在蛇形管内自下向上流动,烟气则由上向下流动,这种省煤器不仅将进入锅炉的水加热到饱和温度,而且还产生部分蒸汽,产生的蒸汽量为总给水量的10~15%,是锅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省煤器与锅炉之间不装设任 何阀门,也不装旁烟道,而在省煤器进口集箱 上装一根再循环水管与下锅筒相连。升火时,锅水由下锅筒经再循环管、省煤器进人上锅筒,形成水循环,以防止省煤器烧坏。
(四)对省煤器的安全要求
1. 非沸腾式省煤器上应装有压力表、温 度表和安全阀。2.进水应尽量均匀。3.应经常清除积灰。
三、空气预热器
空气预热器是利用炉烟余热对进入炉膛的空气进行加热,以达到提高锅炉效率的一种设备。空气预热器装在省煤器之后。它一般分为板式、再生式和管式三种。现将管式空气预热器介绍一下:
管式空气预热器由外径40~53毫米,厚为1.2~2毫米的钢管制成,空气在管外横向流动,烟气在管内垂直流动,见图2-10。其缺点是管子易堵塞,体积大。
图2-10 管式空气预热器 图2-9 省煤器循环管 锅炉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15 第三章 燃烧与加热设备 第一节 燃烧方式
燃烧设备是锅炉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属“炉”的部分,其作用是将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供“锅”吸收。燃烧设备是按锅炉燃烧方式进行分类的。燃料在燃烧设备中的燃烧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层状燃烧、悬浮燃烧、沸腾燃烧、气化燃烧四种。
一、层状燃烧
层状燃烧又称火床燃烧,仅适用于固体燃料,是小型锅炉的主要燃烧方式。由人工或机械将煤送到固定或活动炉排上形成煤层,空气从炉排下面送入,经炉排的缝隙并穿过燃料层使燃料燃烧。层状燃烧设备型式较多,有手烧炉炉排、双层炉排、链条炉排、往复炉排和抛煤机炉等。
层状燃烧能适应不同煤种的燃烧特性,煤粒无需特殊加工,在炉膛里都能较好地着火。但空气与煤层混合不良,燃烧反应较慢,有时出现冒黑烟现象。
二、悬浮燃烧
悬浮燃烧又称火室燃烧,适用于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是大中型锅炉的主要燃烧方式。煤被磨成细粉(煤粉)由空气携带经燃烧器喷入炉膛,在悬浮状态下燃烧。采用悬浮燃烧方式的锅炉又称室燃炉,如煤粉炉、燃油炉、燃气炉。室燃炉不用炉排,燃料与空气接触面积大,着火迅速,燃尽率高,燃烧效率和锅炉热效率高,容易实现自动控制。但设备多,系统复杂,对锅炉运行要求高。
三、沸腾燃烧
煤被破碎成小于2mm的煤粒后送入炉膛,空气从布风板上的风帽进入,使煤上下翻滚,呈类似液体沸腾状态燃烧。
沸腾燃烧对煤种的适应性强,我国现多用于烧劣质煤。其燃烧特点介于层状燃烧和悬浮燃烧之间。
沸腾燃烧设备的蓄热量大,燃烧反应强烈,特别适用于一般层状和悬浮燃烧所不能燃用的高灰份和低热值的劣质煤,如石煤、煤矸石等。但耗电量大,埋管磨损严重,运行要求高。
这种方式燃烧温度在900℃左右,可大大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并可方便地采取脱硫措施,有利于环境保护,故大有发展前途。
四、气化燃烧
气化燃烧是指投入炉膛的煤同时进行气化和直接燃烧,适用于蒸发量1t/h以下的锅炉。
气化燃烧设备简单、管理方便,消烟除尘效果好,但不宜用于烧低挥发份的煤,并且出渣劳动强度大,对运行安全要求严格。以上四种燃烧方式中,在中小型锅炉上最常用的是层状燃烧,且燃烧设备以链条炉排为主。但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严格,沸腾床燃烧在中小型锅炉上的应用也将不断增多。
锅炉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16 第二节 链条炉排
链条炉排是工业锅炉中历史悠久、结构可靠、运行稳定的一种机械化燃煤设备,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一、链条炉排的结构 链条炉排的外形好像皮带输送机,其结构如图3-1所示。其运行过程是煤从煤斗内依靠自重落到炉排前端,随炉排自前向后缓慢移动,经煤闸板进入炉膛。煤闸板的高度可以自由调节以控制煤层的厚度。空气从炉排下面分区送风室引入;与煤层运动方向相交。煤在炉膛内受到辐射加热,依次完成预热、干燥、着火、燃烧,直到燃尽。灰渣则随炉排移动到后部,经过挡渣板(俗称老鹰铁)落入后部水冷灰渣斗,由除渣机排出。
链条炉排的结构形式一般可分链带式、横梁式和鳞片式三种。1.链带式炉排
链带式炉排属于轻型炉排适用于蒸发量10t/h下的锅炉,其炉排片连接结构如图3-2所示。炉排片分为主动炉排片和从动炉排片两种,用圆钢拉杆串联在一起。形成一条宽幅的链带,围绕在前链轮和后滚筒上。主动炉排片担负传递整个炉排运动的拉力,因此其厚度比从动炉排片厚,由可锻铸铁制成。一台蒸发量4t/h的锅炉,由主动炉排片组成的主动链条共有三条(两侧和中间)直接与前轴(主动轴)上的三个链轮相啮合,从动炉排
锅炉基础知识培训讲义17 片由于不承受拉力,可由强度低的普通灰口铸铁制成。
链带式炉排的优点是:比其它链条炉排金属耗量低,结构简单,制造、安装和运行都比较方便,缺点是炉排片用圆钢串联,必须保证加工和装配质量。否则容易折断,而且不便于检修和更换,长时间运行后,由于炉排片互相磨损严重,使炉排间隙增大,漏煤损失增多。2.横梁式炉排
横梁式炉排适用于蒸发量20~40t/h甚至更大的锅炉。其结构与链带式炉排的主要区别在于采用了许多刚性较大的横梁,如图3—3所示。炉排片装在横梁的相应槽内,横梁固定在传动链条上、传动链条一般是两条(当炉排很宽时,可装置多条),由装在前轴(主动轴)上的链轮带动。横梁式炉排的优点是结构刚性大,炉排片受热不受力,而横梁和链条受力不受 热,比较安全耐用;炉排面积可以较大,阻力小而风量分布均匀运行中漏煤漏风量少。缺点是:结构笨重,金属耗量多,约是链带式炉排的2.7倍;制造和安装要求高;受热不均时,横梁易出现扭曲、跑偏等故障。3.鳞片式炉排
鳞片式炉排适用于蒸发量10~60t/h的锅炉。其炉排面通常由4~12根互相平行的链条(类似自行车上的链条结构)组成。每根链条用 铆栓将若干个由大环、小环、垫圈、衬管等组件组成的链条串在一起,如图3-4所示,炉排片通过夹板组装在链条上,前后交迭,相互紧贴,呈鱼鳞状,其工作过程如图3-5所示。当炉排片行至尾部向下转入空程以后,便依靠自重依次翻转过来,倒挂在夹板上,能自动清除灰渣,并获得冷却。各相邻链条之间,用拉杆与套管相连,使链条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鳞片式炉排的优点是:煤层与整个炉排面接触,而链条不直接受热,运行安全可靠;炉排间隙甚小,漏煤很少;护排片较薄.冷却条件好,能
图3—5 鳞片式炉排的工作过程 图3—4 鳞排片式炉排的链条结构 1一大环 2一小环 3一垫圈 4一铆栓 5一大孔(穿拉杆)6一小孔(装夹板)7一套管 8一螺栓 9一螺帽 10一开口销
锅炉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18
够不停炉更换;由于链条为柔性结构,当主动轴上链轮的齿形略有参差时,能自行调整其松紧度,保持啮合良好。缺点是:结构复杂、金属耗量多,该炉排比链带式炉排约高30%;当炉排较宽时,炉排片容易脱落或卡住。
在目前的引进技术中采用层状燃烧的燃烧设备,基本上为以上几种形式的链条炉排。由于引进国外先进的炉排生产线,炉排片的铸造精度和整体装配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不但减少漏煤而且减少运行故障率。
二、链条炉排的燃烧特点 链条炉排的着火条件较差,煤的着火主要依靠炉膛火焰和拱的辐射热,因而上面的煤先着火,然后逐步向下燃烧,这样的燃烧过程,在炉排上就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分层,如图3-6所示。煤进入炉膛后,随炉排逐渐由前向后缓慢移动。在炉排的前部,是新煤燃烧准备区,主要进行煤的预热和干燥。紧接着是挥发分析出着火并开始进
入燃烧区。在炉排的中部是焦炭燃烧区,该区温度很高,同时进行着氧化和还原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热量。在炉排的后部,是灰渣燃尽区,对灰渣中剩余的焦炭继续燃烧。
在燃烧准备区和燃尽区都不需要很多空气,而在焦炭燃烧区则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空气,如果不采取分段送风,会出现空气在炉膛前后两端过剩,在中部不足的弊病。
为了改善上述燃烧状况,通常采取以下三种措施 1.炉拱布置
炉墙向炉膛内突出的部分称为炉拱。炉拱的主要作用是储蓄热量,调整燃烧中心,提高炉膛温度,加速新煤着火。其次是延长烟气流程,促进燃料充分燃烧。
炉拱有前拱、中拱和后拱三种。其中经常使用的是前拱和后拱。中拱多用于锅炉改造中,当供应的煤质较差时,作为改善燃烧条件的补充措施。(1)前拱:前拱位于炉排上方的前炉墙下部,一般由引燃拱(又称点火拱)和混合拱(又称大 拱)两部分组成。引燃拱的位置较低,靠近煤闸 门,一般距炉排面约300~400mm,主要作用是吸 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再反射到炉排前部加速新 煤的着火燃烧。混合拱的位置较高,主要作用是
促进烟气和空气良好混合;延长烟气流程,使其充分燃烧。图3-7所示是常见的几种前拱结构形状。图3—6 链条炉燃烧的区域分层
锅炉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19
图3-7(a)所示的前拱,由小斜型引燃拱和低而长的混合拱组成,起遮盖作用。可减少炉排前部两侧的水冷壁管吸热,保持炉膛前部有较高的温度,以利于新煤烘干和着火。
图3-7(b)所示的前拱,由倾斜型引燃拱和较高的水平混合拱组成,能有效地将热量反射到新煤上,改善燃烧条件。
图3-7(c)所示的前拱,由抛物线型引燃拱和较高的水平混合拱组成,可将热量集中反射到新煤上,即起到“聚焦”的作用,使燃烧条件更好。但这种拱的曲线复杂,砌筑和悬挂困难,表面不可能光洁,不容易收到理想的反射效果,所以实际应用不多。(2)中拱:中拱位于炉排的中上方,如图3-8所示。中拱的作用是将主燃烧区的高温烟气引导到炉膛
前部,促使新煤迅速着火。同时,可以储蓄热量,保证主燃烧区的煤充分燃烧。
中拱通常呈前高后低倾斜布置,倾角为12°左右,倾角越大,从主燃区导入着火区的烟气量越多,越有利于煤的引燃。但倾角过大时,则中拱前部出口端过高,使烟气流速降低,不利于传热。中拱后部出口端的高度应尽可能地低,中拱的长度以能遮盖主燃烧区为宜。(3)后拱:后拱位于炉排上方的后炉墙下部,如
图3-9所示。后拱的作用是将燃尽区的高温烟气和过剩的空气引导到炉瞠中部和前部,以延长烟气流程,保证主燃烧区所需要的热量,以及促进新煤引燃,同时提高炉排后部温度,使灰渣中的固定炭燃尽。
锅炉炉拱的布置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炉拱的 图3—9 燃烧无烟煤的炉拱
图3—8 链条炉中公布置示意图
形状和尺寸与燃用的煤种密切相关,必须有针对性地选用,同时各拱之间还需互相配合,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目前常用拱的形状大多是通过运行的实践经验来确定的,上海地区锅炉大部分采用定型拱和弧型拱,有的也采用“现场浇筑”法。2.分段送风
为了适应链条炉排燃烧各区段需要不同风量的特点在炉排下面隔成几个风室进行分段进风(一次风),如图3-10所示,每个风室之间应严密不漏,以防短路而失去调节作用。为使整个炉排宽度的风量分布均匀,宜采用双侧进风。每个风室的风量,均用单独的挡风板分别调节。各挡风板的开度,需根据不同煤种的特性,经过反复
运行试验,找出使煤燃烧最佳的开启位置。当煤种变 图3—10 链条炉风门调整示意图 锅炉基础知识培训讲义20 化时,还需要重新调整,以达到最经济的运行效果。一台锅炉最多采用5~6个风室,送风分段越多,风量越容易符合燃烧需要,见图3-11,但分段过多,将使结构复杂,总的经济效果并不理想。3.二次风 在层燃炉中,从炉排下方送入炉膛的空气称为一次风,从炉排上方高速吹入炉膛的气流称为二次风。在室燃炉中,随燃料进入炉膛的空气称为一次风,为加强扰动、混合和燃尽而喷人炉膛的气流称为二次风。二次风的作用:
(1)搅动烟气使烟气与空气很好混合,减少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图3—11 统仓送风和分段送风比较 20(2)造成烟气旋涡延长烟气流程,使飞灰中可燃物质在炉膛内停留较长时间,得到充分燃尽。
(3)依靠旋涡的分离作用,把未燃尽的炭粒甩回火床复燃,降低飞灰含炭量,减少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降低锅炉初始排尘浓度。(4)当用空气做二次风时,还可补充一次风的不足,促进完全燃烧。合理的布置与使用二次风,一般可提高锅炉热效率5%左右。二次风多数使用空气,有时使用蒸汽、烟气,或者以上两种气体的混合物;如用空气作二次风,最好是热风,以利于提高炉膛温度。风速一般为40~70m/s,但要选用较大风压约2000~4000Pa的风机。二次风量占总风量的百分比:对挥发分含量较少的无烟煤约为5%,对挥发分含量较多的烟煤约为7%~8%,对挥发分和水分含量都较多的褐煤约为10%。二次风量不宜过大,否则对燃烧不利,而且增加排烟热损失,降低锅炉热效率。如用蒸汽作二次风,即使锅炉在低负荷运行时也不会造成炉膛空气过剩系数太高,但其缺点是要耗用蒸汽,影响锅炉净效率。
如混合使用蒸汽和空气作二次风,即利用高速蒸汽的引射作用,将空气带入炉膛,能够综合提高锅炉运行的经济性。
二次风可单独由前墙或后墙一面引入,也可由前、后墙同时引入,主要根据炉膛出口方向与炉膛深度而定。当由前、后墙同时引入时,应将风嘴设在炉膛喉部,而且要将风嘴的方向错开布置,如图3-10所示。也有将二次风嘴布置在炉膛四角,使气流相切于一个“假想圆”,从而促使炉膛烟气形成旋涡,以利强烈混合。二次风嘴设置高度,应在炉排面以上约1.5~2.0m处,水平或向下倾斜10°~25°角,风嘴多用灰口铸铁制成。在锅炉升火前,应先开启二次风,当锅炉停用时,应后关闭二次风,以免炉膛高温辐射热将风嘴烧坏。
炉拱、分段送风、二次风等改善燃烧工况的措施,除用于链条炉外,还可用于其它层燃炉上,尤其是二次风用于抛煤机链条炉上,对于飞灰的燃尽消除锅炉冒黑烟作用较大。锅炉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21 第三节 流化床燃烧 固体粒子经与气体接触而转变为类似流体状态的过程,称为流化过程。流化过程用于燃料燃烧,即为沸腾燃烧,其炉子称为沸腾炉或流化床炉。
由于能源紧缺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流化床炉不仅因具有强化燃烧、传热效果好以及结构简单、钢耗量低等优点,特别是它的燃料适应性广,能燃用包括煤矸石、石煤、油叶岩等劣质煤在内的所有固体燃料,以及可以实现炉内脱硫及降低氮氧化物(NOx),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除了早巳广泛使用的鼓泡床炉外,又发展到更具优势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燃烧效率可达99%以上。并且为大型化提供了技术保证。
一、硫化床燃烧原理
流化床燃烧(沸腾燃烧)是一种介于层状燃烧与悬浮燃烧之间的燃烧方式,其燃烧原理如图3-12所示。将煤破碎至一定大小的颗粒送人炉膛,同时由高压风机产生的一次风通过布风板吹入炉膛,炉膛中的煤粒因所受风力不同,可处于三种不同状态:当风速较小,还不足以克服煤粒重量时,煤粒基本
处于静止状态;当风速增大到某—数值时,能够将煤粒吹起,并在一定的高度内呈现翻腾跳跃,煤层表面好像液面沸腾,又称为流化状态,这就是流化床的情况;当风速继续增大,未燃尽的灰粒带出炉膛,而用高温分离器把灰粒分离下来,再送回炉膛燃烧,这就是循环流化床。要获得沸腾燃烧,必须根据煤粒大小将风速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由于沸腾层热容量很大,送入的新煤只占整个热料层重量的5%~20%,而且在炉内停留的时间较长,可达80~100min,煤粒与空气能够很好充分混合,这就强化了传热和燃烧过程。所以,一 般工业锅炉不能燃用的劣质煤,都能够在流化床内稳定燃烧。
二、流化床炉的炉膛结构
流化床炉的炉膛结构主要由布风系统、沸腾段和悬浮段等部分组成,如图3-13所示。1.布风系统
布风系统由风室、布风板和风帽三部分组成。(1)风室
风室位于炉膛底部。主要作用是使高压一次风均 匀通过布风板吹入炉膛。风室必须严密不漏,否则会 降低风压,影响锅炉正常运行。风室还应留有人孔以
图3—13 流化床炉的炉膛结构 1-风室 1-布风板 3-风帽 4-集箱 5-沸腾段 6-溢灰口 7-悬浮段 8-木冷壁管 9-锅筒 锅炉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便清除落入风室内的灰渣等杂物。(2)布风板 22 布风板位于风室上部,其作用相当于炉排,既要承受料层的重量,又要保证布风均匀、阻力不大。一般用15~20mm厚的钢板制成(还有水冷布风板)。(3)风帽
风帽的作用,主要是使风室的高压风均匀吹入炉膛,保证料层良好沸腾(流化),其次是防止煤粒堵塞风孔。风帽的结构形式很多,图3-14是常见的几种形式。2.沸腾段
沸腾段又称沸腾层,是料层和煤粒沸腾所占据的炉膛(从溢灰口的中心线到风帽通风孔的中心线)部分,通常下端呈柱体垂直段,上端呈锥形扩散段,以减少飞灰带出量。沸腾段的高度要适宜,过低时,未完全燃烧的煤粒会从溢灰口排出;过高时,为了维持正常的溢流,就要加大通风量,增加电耗,并加剧了煤屑的吹走量。因此,在砌筑炉体时,沿溢灰口高度方向应留一个活口,以便根据不同煤种的沸腾高度,随时调整溢灰口的高度。3.悬浮段
悬浮段是指沸腾段上面的炉膛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使被高压一次风从沸腾段吹出的煤粒自由沉降,落回到沸腾段再燃。其次是延长细煤粒在悬浮段的停留时间,以便悬浮燃尽。悬浮段的烟气流速越小越好。
三、流化床需要改进的问题
流化床炉具备许多其它燃烧设备没有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如: 1.电耗较高
由于流化床炉运行必须使用高压风机,加之原煤粉碎、筛分、煤屑输送和除尘等都要用电,所以电耗比一般锅炉约高50%~80%。锅炉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2. 埋管磨损严重
如不采取防磨措施,有的埋管运行较短时间就发生爆管。3.锅炉热效率偏低
流化床的飞灰量大,而且含碳量高,所以热损失较多。4.尘粒污染较重 由于飞灰量大,对除尘设备的要求高。但是通常的除尘方法难以满足排放标准要求。23
四、循环流化床
1.循环流化床锅炉工作原理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在流化床炉(鼓 泡床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鼓 泡床炉的一些理论和概念可以用于循环 流化床锅炉。但又有差别,它与鼓泡床 炉的主要区别在于炉内流化速度较高,被烟气大量携带出炉膛的细小颗粒(床 料或末燃尽煤粒等)经炉膛出口高温分 离器分离后重新输回炉内燃烧。可以看 出,循环流化床炉燃烧设备是由燃烧室、点火装置、一次风室、布风板和风帽、给煤机和加脱硫剂装置、分离器等组成。比流化床炉多一套灰料分离循环系统,其结构如图3-15所示。
典型的循环流化床炉燃烧系统如图 3-16所示。炉膛不分沸腾段和悬浮段,其出口直接与分离器相接,来自炉膛的 高温烟气经分离器净化后进入对流管束,而被分离下来的飞灰则经返料机构送回 炉内,与新添加的煤一起继续燃烧并再 次被烟气携带出炉膛,如此往复不断地” 循环”,即实现循环流化床燃烧。调节循 环灰量、给煤量和风量(一、二次风),即可实现锅炉负荷调节,燃尽的灰渣则 从炉膛下部的排渣口经冷渣器冷却后排 入灰渣收集处理系统。
循环流化床炉的显著特点是可以实 锅炉基础知识培训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