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数学教案-运算律-青岛版(2014秋)【小学学科网】解读

时间:2019-05-14 10:24: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下数学教案-运算律-青岛版(2014秋)【小学学科网】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下数学教案-运算律-青岛版(2014秋)【小学学科网】解读》。

第一篇:四年级下数学教案-运算律-青岛版(2014秋)【小学学科网】解读

快乐农场——运算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概括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体验猜测、归纳、比较等数学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概括、总结加法的意义及加法交换律

难点:引导学生去举例、验证、归纳和概括规律并用字母表示。同时,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掌握“猜测、举例、验证”这一数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2让是什么节日嘛?学校要在植树节期间从苗木基地购进一批树苗和花苗进行绿化美化校园活动。仔细观察课本17也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一共要购进多少克树苗?花苗? 怎样列式,如何计算,怎样计算更简便,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加法运算律。(1谈话:校园绿化,要购进一批树苗和花苗。要购进冬青56棵,柳树72棵,杨树28棵,月季80棵,牡丹88棵,茶花112棵。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生1:一共购进多少棵树苗?生2:一共购进多少棵花苗?.......(3今天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研究其中的这二个问题。

二、小组合作,探究加法结合律。

1.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购进多少棵树苗? ?(56+72+28=128+28=156(棵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6+(72+28=56+100=156(棵 2.第二个问题怎样计算?

(88+112=80+200=280(棵

3.比较一下这两道算式,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这两道算式结果相同,我们可把两道算式中间用等号连接起来。5.练习: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45+25+23 ○45+(25+23(36+18+22 ○36+(18+22

6.观察这两个等式,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从这些等式中能发现怎样的规律,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7.呈现运算律

(1你能从第一个运算律中得到启发,用简便的方法表示你们的发现吗?试一试。学生口答,教师板书:(a + b + c = a +(b + c(2三个数相加,先算前两个数相加或是先算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第一个运算律――加法结合律。

三、独立探究,学习加法交换律。1.乘法运算律中还有其他规律吗? 34+2 2+34 3470+1210 1210 +3470 39+34 34+39 1210+790 790+1210 通过比较上面几道题大小,你肯定有很多发现。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2.举例验证,发现规律。

同桌互相交流是否存在的特殊情况?(1等式反映的规律。

四、比较异同,发现特点。

加法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的异同点及它们的特点。

1.教师启发学生讨论:在加法运算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什么异同点? 从而得出相同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都是加法的运算定律,其计算

结果——和不变。

不同点:加法交换律是变换了加数的位置,如a+b=b+a;加法结合律不改变加数的位置,而改变了加数的运算顺序,如a+b+c=(a+b+c=a+(b+c。

2.特点:应用加法交换律改变加数的位置后,计算时仍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应用加法结合律改变运算顺序后,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五、拓展应用,巩固运算律。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369+258+147=369+(□+147(23+47+56=23+(□+□ 654+(97+a=(654+□+□

(2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结合律? a+(20+9=(a+20+9 15+(7+b=(20+2+b(10+20+30+40=10+(20+30+40

六、课堂小结,梳理知识与方法。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可以从知识、方法、感受等方面简单说说。

第二篇: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快乐农场-运算律-青岛版(2014秋)【小学学科网】

快乐农场——运算律 教学目标:

xiaoxue.xuekeedu.com

1.结合具体的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推理等数学活动,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2.学生在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3.学生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亲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在猜想验证等自主探索活动中得出乘法分配律,使学生对分配律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难点: 清楚地表述自己发现的规律,理解及应用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谈话:同学们喜欢玩开心农场游戏吗?想不想到老师的农场看一看? 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出示信息窗)在这里,还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呢!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1)芍药每行12棵,有9行。

牡丹每行8课,有9行。(2)芍药地长15米,宽8米,牡丹地长10米,宽8米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两步计算的问题吗? 预设:(1)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

(2)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

谈话: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先来研究问题1,请你试着列一个综合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预设:

xiaoxue.xuekeedu.com

方法1:12×9+8×9

方法2:(12+8)×9 =209

=108+72 =180(棵)

=180(棵)2.结合情境,感知规律。

方法1::12×9+8×9

=20×9

=180(棵)

追问:你先算得什么?又算得什么?(指两生说一说)预设:先分别算出芍药和牡丹各有多少棵,再把他们相加。

谈话:其余同学听明白了吗?有谁也是这样想的?谁还有不同做法? 方法2:(12+8)×9 =20×9 =180(棵)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先求每行有多少棵花,再求这样的9行有多少棵。

谈话:这种方法可以吗?看来思路不同,但都求出了花的总棵树。那我们可以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

预设:(12+8)×9=12×9+8×9

(板书)

小结: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用了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你会了吗?自己试着解决第2个问题。

预设:方法1:15×8+10×8

(15+10)×98

=200(平方米)

=200(平方米)你能把这两道算式也写出一个等式吗 ?

×

=120+

×

=25

xiaoxue.xuekeedu.com

(15+10)×98 =15×8+10×8

(板书)

【设计意图:把花卉的种植问题通过学生的理解转化成数学问题,这是思维的抽象,也是数学化的过程,既能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营造研究的氛围,又使学生探究的问题清晰明了。结合情境理解算理的合理性,利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存在。】

二、研究素材,猜测规律

观察算式,说说发现。

谈话:我们来看,刚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写了两组 算式,仔细观察每组等式的左右两边,你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预设:(1)左边是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这两个加数分别乘这个数,再把积相加,结果不变

(2)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他们分别乘这个数,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2、谈话:同学们真善于总结,根据前面运算律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 预设:这可能又是一个规律。

【设计意图:抛开情境,观察算式,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两种方法的结果一样。通过观察算式结构和计算方法的不同,渗透规律特点。使学生建立“猜想是探究获得结论的前提”这样的研究意识。】

三、讨论交流,验证规律 1.举例验证规律。

谈话:这只是我们的一个猜想,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成立,还需要怎么办? 预设:举例验证

生读活动要求,学生独立计算举例。预设:

„„ 谈话:像这样的例子能举完吗? 预设:举不完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像这样的例子举不完,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2.总结规律。

xiaoxue.xuekeedu.com

谈话:你们看,刚才我们不仅列举的算式结果都是左右相等的,有没有不相等的例子?谁来举一个反例推翻我们的猜想?没有,看来这个规律是普遍存在的,现在你能坚定、自信的说出这个规律吗?

预设:乘法分配律(板书)3.字母表示

谈话: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应该怎样表示呢?教师要求学生在练习纸纸上试着用字母abc来表示乘法分配律。学生试着在答题纸上写字母表达式。

(a+b)×c=a×c+b×c。

小结:刚刚我们经历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探究出了乘法分配律,还能用字母把这么多的算式写成一个算式。现在我们来解决点子图问题。

谈话:你能用算式表示一共有多少个圆点吗? 预设:(2+4)×3= 2×3 +4×3 谈话:行与列各增加1排,你还能用算式表示吗? 预设:(3+5)×4= 3×4 +5×4(课件动态演示将行和列个增加很多)

谈话:如果继续这样写下去能写完吗?怎么办呢?

预设:用字母表示,假如我们分别用字母a、b、c表示行和列,那这时这3个字母就可以表示任何的数字了,点子的总数就可以怎么表示呢?

预设:(a+b)×c=a×c+b×c 4.温故知新

谈话:其实,关于分配律的问题,我们早就接触过,不信你看: 课件出示课本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信息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信息窗。【设计意图:让学生举例说明规律的存在,鼓励学生表达这个规律,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学生经历观察、描述、操作、思考、推理、概括从“非正规化”到“正规化”的学习过程。】

四、巩固拓展,应用规律

谈话:看来乘法分配律是我们的老朋友了,那下面的题目一定难不到你。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1)236×3+ 7×236 =(□+□)×□(2)(125 + 60)×□

= 125×8 + 60×8 学生交流答案。并回答,你是运用什么规律解决的? 2.解决问题

(1)这列火车最多能乘坐多少乘客?

xiaoxue.xuekeedu.com

预设:102×12+98×12

(102+98)×12 = 200 ×12

= 102×12+ 98×12

= 2400(人)

= 1224+ 1176 = 2400(人)

这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设计意图:两道练习题的设计,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简便作用,并可以互相转换,为后面的学习做简单的铺垫】

五、课堂总结,回顾提升 谈话: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预设:

①我学会了乘法分配律,知道了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等于把它们分别乘这个数再把积相加。我还知道了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②我们通过猜想验证得出的乘法分配律。

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学到了新知识,感觉很愉快。„„

【设计意图:通过全面回顾本节课收获,关注知识、方法和学生的感受。通过反思,培养了学生梳理知识、概括知识的能力。】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

(12+8)×9=12×9+8×9 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

(15+10)×8 =15×8+10×8

xiaoxue.xuekeedu.com

„„

第三篇:四年级下数学教案-混合运算-苏教版2014【小学学科网】解读

混合运算教案

第一课时: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感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用以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获得成功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三步计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运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运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索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说出先算什么,再计算。560+4×220-15÷3 学生在纸上直接进行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由学生小结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很多同学都喜欢下棋,本周兴趣小组要开展棋类活动,老师准备购买一些棋具。我们一起去看看老师买棋时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出示主题图。这是一道购物的实际问题,遇到这类问题你马上会想到哪些基本数量关系?(课件出示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2、学生看图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1象棋一副12元,围棋一副15元;(2老师要买3副象棋和4副围棋。

3、想一想,怎样才能算出买象棋和围棋一共要付多少钱?(1小组合作,分析数量关系、尝试列式计算。(根据单价×数量=总价,让学生明确:要用象棋的单价乘象棋的数量等于象棋的总价,围棋的单价乘围棋的数量等于围棋的总价;分别算出两种棋的总价加起来就是一共要付的钱。

(2由组长汇报,板演组内算式,板演后再说说列式的依据。(学生可能会得到以下算式 12×3=36(元15×4=60(元36+60=96(元12×3+15×415×4+12×3(3集体订正,理解数量关系。(如果学生没有列出综合算式,则引导学生从数量关系上来列式,12×3是求象棋总价,15×4是求围棋总价,求一共要付多少钱要用加法连起来。象棋总价加围棋总价或围棋总价加象棋总价

比较:12×3+15×415×4+12×3和复习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复习题是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这两题是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小结:像这样含有三步运算的混合运算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不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三、探索算法

1、根据:12×3+15×415×4+12×3

思考讨论:这两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 尝试:学生独立试做,再指名由学生板演。

(根据单价×数量=总价,让学生明确:要用象棋的单价乘象棋的数量等于象棋的总价,围棋的单价乘围棋的数量等于围棋的总价;分别算出两种棋的总价加起来就是一共要付的钱,通过让学生有意识的与分步计算反复对比,明白这也是这道算式的计算顺序。

方法一:12×3 + 15×4 方法二:12×3 + 15×4 = 36 + 15×4 = 36 + 60 = 36 + 60 = 96(元 = 96(元

(包括分步算出两个积与同时算出两个积的情况,如有运算顺序错误的情况也一并板演。

(3比较:两种计算方法,哪一种方法更简单?再利用第二种方法计算15×4+12×3。通过反复对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大胆推导出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汇报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汇报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第一步脱式两个乘积可以同时计算出来。

独立计算,完成课本例题填空。

2、出示“试一试”:150+120÷6×5`

小组合作,讨论:算式中有哪些运算?在这里除和乘连在一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思考并交流,说运算顺序,并标上运算顺序,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3、小结:今天学的含有加、减、乘、除的三步混合运算的式子应该按什么顺序计算? 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结语: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四、巩固应用

1、说说每组运算顺序有什么异同。①40 ×245 ÷ 5 ①求积②求差③求商(284 ×3-98 + 2 ①求和②求差③求积(390 + 56 ÷2 ×3 ①求积②求和③求商

3、标上下列算式的运算顺序。240÷6-2×17 45-20×3÷4 15-36÷3+25

4、说一说、算一算。(做“想想做做”第1题

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同桌互说,独立做题,集体订正。

5、考考你的眼力(出示做“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观察、判断,先说一说错在哪里,为什么?应该怎么做?学生板演订正。

6、做“想想做做”第4题

兵兵家有3口人,居住面积是72平方米, 乐乐家有5口人,居住面积是85平方米, 兵兵家的人均居住面积比乐乐家大多少?

五、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课后作业:几道三步混合运算计算题和1至2条应用题。

第四篇:二年级下数学教案-解决问题-青岛版(2014秋)【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休闲假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91—93页。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初步了解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的思路。

2、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思考的过程与结果,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3、经历观察、思考、运算等数学练习过程,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步计算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步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一般思路和解题策略。

教学过程:

【导入】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老师这里有一张小刚一家出去旅游时拍的照片,我们一起看一下!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1生:小汽车停了3排,每排7辆。停了9辆大汽车。生:9人一组,已经分了4个组。还剩5人。

2生:打乱顺序汇报出信息。师:你们可真厉害,找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那你能给这些信息分分类吗?【PPT】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师:1那你能根据刚才我们找到的这些数学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2信息我们分好类了,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个数学问题吗? 生: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生: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师:你能提个比多比少的问题吗?)生:一共有多少辆汽车? 生:小汽车有多少辆?

生:大汽车比小汽车少多少辆?„„

xiaoxue.xuekeedu.com

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都很有价值,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解决问题”吧!【板贴课题:解决问题】

【讲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解决问题“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分步解决乘加问题)师:我们先来解决“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一起齐读一遍信息和问题。生:齐读信息+问题。

师: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有想法了就在答题纸上列式算一算。完成后,和你的伙伴们说一说你的想法。

师:(找汇报的学生1或2,都投影展示答题纸)和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列式?【学生说时,教师对应贴板贴】

生1:(从条件出发)通过“9人一组,已经分了4个组”这两条信息可以求出4组一共有多少人,所以先列式9×4=36(人),然后和剩下的5人加起来就能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在列算式36+5=41(人)。

生2:(从问题出发)旅游团的人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已经分好的,另一部分是剩下的没有分组的5人。已经分好的人数不知道,所以要先列式9×4=36(人)求出已经分好的,再加上知道的剩下的5人,就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人了。

师:(1生汇报完后)有谁和他的想法一样?(生举手)你们的想法很不错!有没有谁有不同的想法?(引导说另外一种思路)

师:有谁和他的想法一样?这种想法也很棒!

(小结)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善于思考,说的这么好!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刚才两个同学汇报的,XX是从先根据信息想问题,而xx是根据问题找信息。他们的思路虽然不同,但是他们都是先求的什么?

生:已经分了的“4个组有多少人?”【板书:先求4个组有多少人】 师:列出算式?

生:9×4=36(人)【板书】

师:然后再求一共有多少人,【板贴:然后求一共有多少人】就可以把刚才求出来的已经分了的人数再加上还剩的5人,用36+5=41(人)列式。【板书】

这道题现在我们做完了吗? 生:还没有写答。

xiaoxue.xuekeedu.com

师:对,列完算式后我们还要记得写上“答”!我们一起说,答:„„ 生:旅游团一共有41人。【板贴:答:旅游团一共有41人。】 师:

同学们刚才这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表现的非常棒!我们赶快再来看看第二个问题,你会解决吗?

(二)解决问题“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分步解决乘减问题)师:齐读信息和问题。生:齐读信息+问题。

师: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有想法了就在答题纸上列式算一算。完成后,和你的伙伴们说一说你的想法。

师:(找汇报的学生1,投影展示答题纸)和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列式?

师:我们一起来看XX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投影展示,学生上台说解题思路)

生1:(条件)根据信息“小汽车停了3排,每排7辆”,可以列算式3×7=21(辆)求出小汽车有多少辆,再减去大汽车的9辆,就能求出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用21-9=12(辆)列式。

师:XX说的,你们听明白了吗?谁和他的想法一样?

有没有和他的想法不一样的?再说另一种思路不用上台演示。生2:要求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需要知道小汽车和大汽车各有多少辆,大汽车知道有9辆,小汽车可以根据条件“小汽车停了3排,每排7辆”用3×7=21(辆)求出来,然后再减9辆大汽车就能求出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用21-9=12(辆)列式。

师:有谁和他的想法一样?这种想法也很棒!刚才两个同学汇报时,他们都是先求的什么?

生:已经分了的“小汽车有多少辆?”【板书:先求小汽车有多少辆?】 师:列出算式?

生:3×7=21(辆)【板书】

xiaoxue.xuekeedu.com

师:然后再求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板贴:然后求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就可以用刚才求出来的小汽车的辆数减去大汽车的9辆,用21-9=12(辆)列式。【板书】

这道题现在我们做完了吗? 生:还没有写答。

师:对,列完算式后我们还要记得写上“答”!我们一起说,答:„„ 生:小汽车比大汽车多12辆。【板贴:答:小汽车比大汽车多12辆。】

(三)小结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刚才我们解决的两个问题,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都是两步计算。生:第一步都是用的乘法。

生:第一个问题是求“一共有多少人”,用加法计算,第二个问题是求“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比多比少问题),用减法计算。

师:你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完善课题)

【练习】拓展练习,提高能力

三、拓展练习,提高能力

师:接下来老师就要考考大家啦!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自主练习1 自主练习3 4 小青买了2筒乒乓球,每筒8元。付出20元,应找回多少钱? 自主练习4 自主练习2

四、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第五篇:四年级下数学教案-平行四边形的认识-青岛版(2014秋)【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巧手小工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研究平面图形的经验方法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经历探究过程,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高的相关知识。

2.在观察,操作,验证等学习活动中,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知识,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难点:运用已有的研究平面图形的经验方法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学校兴趣小组的活动丰富多彩,手工制作小组的同学正在做衣架呢!衣架的这一部分是什么形状的?你还在哪儿见过平行四边形?看来,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行四边形。

关于平行四边形你都想了解什么?

评论(0)活动2【讲授】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主动迁移,自主探究

二、主动迁移,自主探究

(一)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回顾经验,提取方法

谈话:我们先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回顾一下,我们都研究过哪些平面图形?都从哪几个方面来研究的?(板书:边 角)用什么方法研究的?

预设:用尺子量一量、折一折和比一比的方法来研究的。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谈话:今天我们就借助以前的经验自己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看看它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将你们的研究结果记录在学习单上,然后小组交流完善,开始

吧!

3.全班交流,认识特征

谈话:谁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的学习结果?

xiaoxue.xuekeedu.com

预设1:用量一量的方法研究发现平行四边形边的特征是:对边平行和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角的特征是:有4个角,对角相等。

预设2:用撕下来比一比的方法发现这些特征。

4.教师小结:虽然我们的研究方法不同,但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这组对边平行,这组对边也平行,就可以说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还发现了对边相等,有4个角,对角相等。

谈话:为什么把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像这样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就叫平行四边形。

5.随机练习,制作图形

谈话:我们对平行四边形有了一些认识,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平行四边形?任选一种材料,可以围一围、拼一拼或者画一画、搭一搭来做一个平行四边形。

提供材料:钉子板和皮筋、两个同样的三角形、点子图纸片、一组纸条 谈话:大家看,有围的、有拼的、有画的,还有搭的,用的材料不同,做出的为什么都是平行四边形?

(二)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高

1.谈话:刚才有同学提出了要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高,我们就用研究三角形的高的方法经验,在小组里自己研究。看要求:

(1)画一画

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2)说一说 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高有什么特点。2.小组合作学习3.全班交流

谈话:(师呈现画有不同位置的高的学生作品)大家看,这些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为什么?

那你能不能说说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哪个小组说说你们研究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有哪些特征?

预设1:平行四边形底和高一一对应。预设2:每个底上的高都有无数条 预设3:每个底上的高都相等。4.随机练习

xiaoxue.xuekeedu.com

说出下图中12厘米的这条边上的高是多少厘米?8厘米的这条高,它的底是几厘米?

谈话小结:的确,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是一一对应的。【练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运用知识,解释应用

三、运用知识,解释应用 1.算一算

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条边长3分米,周长10分米。你知道其它三条边的长度吗?

2.拉一拉

谈话:刚才有同学把长方形框架向外一拉,就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再一拉又变了回来。对比这两个图形,你有什么思考与发现?

预设:平行四边形轻轻一拉,就变扁了,说明它不像三角形那样有稳固性,它容易变形。

师引导:这一特性在生活中经常用到,比如刚刚提到的衣架。还在哪儿见过?

【练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沟通联系,深化认识

四、沟通联系,深化认识

你在拉动的过程中还有什么发现?

预设:长方形一拉就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两个图形之间关系很密切。当角变成直角时,平行四边形又变成了长方形。

师引导:如果用一个大圈和一个小圈分别表示这两个图形,那该怎样填? 【活动】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全面回顾,反思提升

五、全面回顾,反思提升

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研究了平行四边形,回忆一下,我们是这样研究的?

xiaoxue.xuekeedu.com

大家根据情境提出了很多想要研究的问题,又借助以前研究平面图形的经验方法,自己探究出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认识了高。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你们用到了数学上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迁移。用已有的经验方法来研究新知识。大家还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还发现了图形之间是有联系的。

课件出示:

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借助经验,自主探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沟通联系,深化认识

谈话: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

1.知识方面:我知道了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会了画高。

2.方法方面: 我知道了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迁移。当你碰到新问题时就可以想想以前的和它差不多的问题,用以前的经验,来帮助解决。

3.情感方面:我感到小组同学们一起学习,可以有更多新发现。【作业】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课外作业,自主探究

六、课外作业,自主探究

谈话:大家有了这么多收获,你想不想用今天的本领来研究一种新图形?想研究哪种图形?课下大家就先研究一下梯形,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下载四年级下数学教案-运算律-青岛版(2014秋)【小学学科网】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下数学教案-运算律-青岛版(2014秋)【小学学科网】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