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秋天的雨》雷志琦随堂听
文小叶坪随堂听教案 人教版语文六册第二单元
6.秋天的雨
执教人:雷志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读懂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秋天的美好,理解课文描写的景物特点。3.查阅资料,生活积累,结合课外知识训练口语表达。
情感:读懂课文内容,感悟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和感情。
能力:
1.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初步培养学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2.训练学生查阅资料,生活积累,培养搜集、整理、提取信息的能力。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积累的语文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教学难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教学流程:
一、欣赏秋色,育情导学。
1.师:同学们,秋天的雨把秋天的大门悄悄地打开,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你们想知道吗?(课件)2.师:你们欣赏到了什么?
3.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绵绵秋雨,来听听雨声,感受秋天的美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要求读准词语,把句子读通顺了。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三组词语: 黄色 红色 金黄色 橙红色 紫红的 淡黄的 雪白的 轻轻地 香香的 甜甜的 厚厚的 油亮亮的 扇哪扇哪 飘哇飘哇 你挤我碰 争着 频频点头 勾住 A、第一组颜色词指名读,正音。
B、第二组叠词要求轻读“的”。读中说这组词的特点:叠词。朗读指导:使轻的更轻了,香的更香了,再指名读。
C、第三组动词教学: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可以做动作的词语,可以加上你的动作,读好它。生加动作读词。3.检查句子
师:下面的句子更长了,但读起来也更有味道了。
点击出示: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总结:咦,大家发现了吗?这五句话连在一起就是一首小诗,一首赞美秋雨的小诗,它包含了无限的情趣和韵味,咱们一起来读读这首小诗。(生 齐读)
4.有目的通读全文
导入:多么有趣的小诗啊,更有趣的是小诗里的这些句子都藏在文中各段的第一句里,最有趣的还是每段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些话展开的。不信,让我们再去 读读文中的句子。
边读边思考:在绵绵秋雨里,你看到了什么? 生再次有目的的读文。
三、精读课文。
1.读后交流,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师:谁能说一说,在秋天的雨里,你感受到了什么?(他是用眼睛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你还有其它的不同感受吗?你闻到了什么?)谁能连起来说说你感受到的秋雨? 学生回答:我看到秋雨给秋天带来了五彩缤纷的色彩,闻到了秋雨中有果实成熟的香甜味道,听到了秋雨的声音和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声音。(板书:看 闻 听)
2.这么美的景色是由谁带来的?他真象一位神奇的魔术师。第二段:感悟五彩缤纷
3.学生默读课文,寻找颜色。
师:小朋友们,刚才你们有的同学看到了小动物、有的同学看到了很多水果,还有的同学看到植物有很多漂亮的颜色。你们师从哪儿读懂的银杏树、枫树有着漂亮的颜色呀?(生:课文中的第二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秋天的雨把颜色送给谁了?
4.美读句子,体会色彩之美。师:这么多颜色,多漂亮呀。请你们美美地读一读,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学生自由朗读)
师:好了,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一块来交流交流,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银杏树 师: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如果我把句子当中的“扇哪扇哪”去掉,你们自己再来读读看好不好?
出师句子: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总结:(“扇哪扇哪”说明夏天是慢慢地走的,秋天是慢慢地来的;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银杏叶象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轻轻的、轻轻地帮我们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这句话,一连用了三个扇,使原本静静的画面立刻动了起来,不但把银杏叶写美了,更把银杏叶写活了。)谁愿意再来读读这句话,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枫叶
师:我们一块来看看这句话,你从“飘哇飘哇”中感受到什么?你们想看看枫叶师怎样飘的吗?(播放课件)(生随音乐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句“他把红色给了枫树……”)田野
师评价: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无边无际的海洋。果树
师:我刚才听出来了,你们在读的过程中把“你挤我碰”“争着”读得很重。这是为什么呀?(师评价:说得真不错,就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种水果,再来读读吧!)菊花 师:瞧,多美的菊花呀!(出示课件)你能说说这些菊花的样子吗?
师:是呀!怪不得菊花仙子会在秋雨里频频点头呢,因为他得到的颜色的确很多,让我们也来和他分享快乐吧!(生齐读第二段的最后一句)
1.美读全段。秋天的雨多神奇呀,秋天多美呀,有这么多的颜色,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就是:(五彩缤纷)
2.积累背诵。师:你们选择了这么多精彩的句子来读,读得真不错,这些优美的句子都是写“秋天的颜色 ”的,如果我们能背诵下来该多好啊!第三段:体会气味的香甜 师:秋天的雨不但有五彩缤纷的颜色,还藏着许多好闻的气味呢。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这一段。
(1).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是怎么回事呢?
(2).好香啊,我们一起来闻一闻,你闻到了什么气味?还有吗?(结合生活实际说)(3).秋雨过后,空气那么清新,水果成熟的香味那么诱人,令人垂涎!难怪它能勾住我们的脚步!谁能朗读这段,让听众流出口水!指名读。
四、拓展
1.过渡:我们都该感谢秋雨,它带来了绚丽的秋色,带来了成熟的果香,还带来了冬天即将到来的信息。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秋天的雨!齐读第五自然段。(切换回课件)
2.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请大家在赞美你心中的秋雨,朗读课文。3.拓展。同学们,说说看,学了课文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美丽、欢乐……)
课件演示:秋天的雨是()的。学生写句子,交流。听了你们的发言,我觉得秋天的雨真是美妙、神奇、令人陶醉。你们个个都是小诗人!
五、板书设计
总起 打开秋天的大门
五彩缤纷
秋天的雨 分述
香香甜甜 特点 丰收
准备过冬
点题 丰收的歌 欢乐的歌
评课意见:
教学反思:
6.秋天的雨
一、导入
师:孩子们小时候我和你们一样,常听大人们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夏天还没走远,秋天的小雨点就蹦着跳着把秋天给我们送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秋天的雨,板书课题。(书写雨字的时候)你瞧,小雨点一滴一滴地落下来啦,谁会读。生读。
师:雨字读得多响亮啊,让大家一听就明白了课题写的是秋天的 生:雨
师:一起来响亮地读一读吧。生响亮地齐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
师:昨天老师让小朋友预习了课文,生字一定都会认了,下面我们就来响亮地读一读这些生字。好不好 生:好 师:请看屏幕
出示生字:凉爽。认读,书空,(爽字读起来很容易,写起来可不太容易,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一遍,用心记住他的笔顺,先写四个小X,再写一个人字托住他)
扇子,扇哪扇哪,(两个扇的读音区别,指导读好多音字。师:第三行
生读“衣裳,喇叭,钥匙。认读。
三、读文感受。1.老师:钥匙啊,很常见,也很神奇,那它轻轻一转,一扇扇大门就打开了。
秋天的雨也是一把神奇的钥匙,他为我们打开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同学们感受一下,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难忘 老师:谁让你难忘? 学生:秋天的雨
老师:我们合作把话说完整了 学生:秋天的雨真神奇 学生:让秋天更美丽
2.老师:在文章中,作者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写出了他的感受,自读课文,把相应的句子画下来。学生:读课文。
老师:找到了吗?交流学习成果吧。学生:秋天的雨 老师:画句子阿。
学生:读每个自然段开头一句。
老师:看屏幕,这几句话连起来越看越象一首小诗,连起来齐读。学生:读小诗
老师:每句话是每段的意思,第一自然段 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老师:指名读第一句话,其中有一个词语。学生:五彩缤纷
师:这句话什么意思?换词语理解。五颜六色,花花绿绿…… 3.(1)这些词都是表示颜色多,而且漂亮的。咱们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中就藏着许多漂亮的颜色的词语,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哪些的表示颜色的词呢?把它画出来!交流:
黄黄的/红红的/金黄色/橙红色/雪白/淡黄色/紫红色,(2)这些漂亮的颜色分别给了谁呢?
自读第二自然段把什么颜色给了谁读好,好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练好了吗?我们来交流一下,谁喜欢读银杏树这一句? 学生:读句子
老师:为什么喜欢这句呢? 学生:喜欢小扇子
老师:出示银杏叶,结合图画,反复读这句话,齐读这句话。学生:读句子 老师:刚才我
们通过想象银杏的叶子,把句子读活了,谁能结合想象读下面的句子,自己练一下。学生:练读 老师:指名读。学生:读
老师:为什么把“飘啊飘啊”读得那么慢?(树叶飘下来的样子就是慢慢的)学习这种读书方法,想象画面,齐读这句话。(3)谁还想读自己喜欢的其它句子? 学生:读关于田野的句子
老师:田野里丰收了,果园里怎样呢?谁来读一读果园的句子? 学生:读果园的句子,相机教学“你挤我碰”——丰收了。老师:带着丰收的喜悦把这两句连起来读。学生:读句子。
老师:谁还有自己喜欢的句子? 生:读菊花的句子。
读得真好,就像美丽的花仙子,秋天的美丽写也写不完,文中用哪个标点表示?
学生:省略号(简单介绍用法)
老师:让我们一起做花仙子吧,比比哪朵花最漂亮。学生:读句子。
老师: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课件,请同学们推荐读书最好的小朋友配音,其他同学欣赏。学生:结合画面配乐朗读。
老师:听你的朗读真是美的享受,送给她掌声,我们也美美地读一读,好吗?增加点难度,能不看书读吗? 学生:能。全体背诵。4.说话训练
(1)老师:秋雨给秋天带来的颜色可不止这几种,我们学着课文的样子也来说一说吧,瞧,秋天的雨把紫色给了葡萄,——像—— 学生:一串串葡萄像紫色的玛瑙。
(2)师:秋天的雨把紫色给了葡萄,一串串葡萄像紫色的玛瑙。摇呀摇呀,要除了丰收的喜悦。
谁能用这样的句式说出自己精彩的句子。“秋天的雨把——色给了——,——像——。”交流练习。
学生自由发言:(红色给了苹果,红红的苹果像小姑娘的脸蛋,……)5.老师:在你们的帮助下,秋天变得更美丽了,秋天的雨真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色,秋天的雨还有香甜的气味和好听的声音呢,分别藏在课文的三、四自然段,自由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师:谁来读? 生:读味道的段落。师:谁愿意听声音? 生:读声音的段落。师:正音:荡。
师:过渡引读写声音的一段。
四、总结:秋天的雨是——读
引读每段开头一句话,让我们把这丰收的喜悦,用朗读带给大家吧,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第二篇:听《怎样写新闻稿》有感—张雅琦
听《如何写新闻稿》有感
听罢写作课,让我深刻的了解写作的内涵。进一步知道了,作为一名校广播台的编辑怎样更好利用自身价值,充分地担负起作为一名校园编辑应该传播优秀的思想文化的责任,与校广播台共同成长、进步!
这次写作主要是针对提高校广播台及院刊的干事们的整体写作水平,而举办的这次写作课。校广播台的负责人罗老师专门为同学们聘请了作为我校“笔杆子”的组织部老师,给我们上了生动有趣的一课。
首先,老师从写作的意义说起:写作的目的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的,有的是为了纯粹的抒发作者的情感。有的是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创作的社会文学。有的是为了通过写作把一种现象、一种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得以大众的重视。当然也有仅仅为了某一个阶级、某个组织而去写作到达巩固自身阶级的力量。
而对于我们校园编辑来说,写作目的是单纯的娱人娱己如此而已。目前我们台有给同学们带去新鲜的校园资讯的《校园风向标》、《环宇体坛》、《创业征程》等栏目。还有像《音乐麦田》、《流金岁月》、《耳朵去旅行》等娱乐校园生活的栏目,还有其他一些服务于大学生的栏目。
接着老师谈了:写作的对象于写手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写一篇文章需要要明确其对象,站在准确的角度,为服务对象写作。
同时一篇成功的文章,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积累生活的琐事,体验自然的魅力,关注社会的点点滴滴,掌握必要的知识。而对于新闻稿则是采访,充分准备资料为接下来的写作工作。
老师还教给我们怎样取号标题。标题是文章的核心,作为编辑需要注重实体,而不能为了博得眼球而胡编乱造。命标题时也要注意,范围不能太大,这样会显得太空洞,太宏伟。
而作为新闻的写作,老师也有提到,新闻需要有真实性、时效性、精炼性。标题、导语、主题、背景一样都不能少。以前都有听过倒金字塔的写作手法,如今老师也提到,才算真正的明白倒金字塔的意思,在写新闻稿一类的稿子倒金字塔是非常实用的,先把重要的放在前边。最后老师通过两边范文为我们充分的分析的一边新闻稿的脉络结构,使我醍醐灌顶。
这堂课,它不只是一堂课而已。
编辑:张雅琦
第三篇:2009-2010学年教师随堂听评课总结
2009-2010学年营盘中学教师随堂听评课总结
200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面改变了校容校貌,大力改善了实训条件,强化了各方面各环节的管理,努力提升办学内涵。学校工作在教育,教育工作在教学,教学工作的好坏也可以从教研教改方面体现出来。在学年中,我校遵从教学规律,遵照国家的教学方针,积极致力于教研教改工作,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圆满的完成了听评课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总结如下:
一、拟好教研教改计划,明确工作任务。
学校在开学初就要求各项工作要写出工作计划,与此同时教科室也明确了各个教研小组的工作目标,确定了各个教研小组的负责人和岗位职责。在校长和胜军同志的亲自带领下,教科室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工作计划,并印发教研工作推进日程表,人人做到心中有教学工作,心中有教研工作,做到从上到下都重视教研工作。
二、加强思想认识,培养工作责任心。
为使每位教师认识到教学质量对学校生存的重要性,使每个教师都有高度的责任感,都充分认识到教研教改的必要性,我们共分组召开了六次教研组会,通过会议交流,老师们提高了思想认识,工作责任心得到加强。
三、认真做好研讨,工作做在实处。
每次公开课,参加人员都认真做好笔记,课后及时交流反馈。大家通过交流学习,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到发稿时止,已圆满完成教研计划。参加了听课、评课,的教师课后都及时上交了听评课材料。
四、工作得失与今后设想
通过听评课活动,极大的推进了我校教研活动,提高了教学水平,学习氛围更加浓重。不足的是:活动形式不够丰富,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还欠熟练,新教师的教学技艺和组织能力还有待培养。
根据目前情况,下一步教研活动将重点开展教材、教法研讨和新教师培养,拟召开教材研讨会,依次请优秀教师上示范课等。
营盘中学教科室
2010年6月10日
第四篇:听贾志敏老师
听贾志敏老师《脚印》一课有感
半壁山学区佛爷来小学 白春艳
利用两天的空闲时间,我听了贾志敏老师的《脚印》一课,在这里首次听说了“真语文”一说,到底什么是“真语文”呢?为了解答心中的疑问,我又到网上查了查,才知道“真语文”就是语文教学不搞花架子,倡导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用最原始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多读,多写,多思考,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回归。贾志敏老师也在课后的讲座中说到:真语文就是老师要真教,让学生真学,做真人。小学语文不是要培养作家、记者,而是要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一些切实的语文知识,最后落实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上。语文课上少提问,多读书,现在语文教学需要的是回归。
纵观贾老师的《脚印》一课,给人的感觉就是真实、普通,不摆花架子,是一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整堂课都没有现在的多媒体,可一样的精彩,一样的赢得了我们佩服的掌声。
在这节课中,贾老师先从偏旁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单人旁、双人旁、提手旁和月字旁的特点,自然地导入课文《脚印》。课堂上,贾老师没有分析,而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学习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语文,在深入的思考、说话中进行语言逻辑的训练。
贾老师的“小鸡、小狗和小鸭的脚印像什么”的说话练习,先把“小鸡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小鸡的脚印”去掉“了小鸡”三个字,让学生去读,学生读后发现句子不通了,老师就引导孩子把话说完整,加上“像”字,让学生再说话,学生一下子就说出了“像竹叶”,然后再变换后两个句式,学生练习了比喻句。在这里可见贾老师不一般的教学艺术和评价,当学生说出一句时,贾老师就说:“谁能一下子说出三句?”“他用老师提醒了三次,哪个学生不用老师提醒?”极大地激励了孩子说话的积极性。
接着提出把“小鸡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的脚印像竹叶。小狗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的脚印像梅花。小鸭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的脚印像枫叶”三句话与“小鸡、小狗和小鸭全是雪地里的小画家”这句话连起来这一要求,学生回答不太到位,然后贾老师引导他们在中间加上三个字“是因为”,再连起来说。最后,调换语序,引导学生用上“所以说”来表达。这样的语言文字训练不仅训练了学生说话要完整,还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从不断地提示,到学生自如地表达,一步一步,循序渐进。以读为主,形式不同,循序渐进,由扶到放,真正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在潜移默化中把“识字、认词、读句、读文”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传授给孩子,孩子无形中提高了各种能力。我感叹于贾老师认真的教态;羡慕贾老师设计的精巧。
想想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确实存在很多弊端,用专家的话说,“假语文”充斥着我们的课堂。我们在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语文的情感,把语文课上成了品德课;再就是缺乏语言文字的训练,或者少之又少;还有就是为了应对考试,许多老师依靠大量的题海战术,这必然会让学生们失去对语文的兴趣。我想这些现状值得我们静下心来思考:“我们语文教师到底在干什么?我们到底应教给学生些什么?”
贾老师的这节课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精美的课件,只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为我们演绎出了一节精彩的语文课。他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语文课该怎么教,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每一个孩子潜在的学习动力。作为当下的我们一定要多给自己充电,一定要多向我们的前辈学习,上好真真实实的语文课,让我们的孩子学好语文,爱上语文。我会为之而努力的!
第五篇:听《北大荒的秋天》有感
听《北大荒的秋天》有感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殷老师的《北大荒的秋天》一课。这是一篇写景文章,通过描写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课文语言优美,脉络清晰,是一篇美文,所以本课的教学应该在学生读通顺、流利的基础上来赏析语言文字的美,并由此进一步感悟到北大荒的美。殷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一、启发学生从文本中感受、体验和理解,使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课堂上,老师给了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让学生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景和表达的情。如在体会天空绚丽多彩时,老师出示了流云图后,说:“你们看,天空有像白银一样的灰色,有像血一样的红色,还有像橘子一样的黄色……你觉得,天空还会有像什么一样的颜色?”这样一来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二来为学生课堂表达提供了一个范例,更妙的是让学生学会了“银灰、血红、橘黄”这种表示颜色的词的结构,而避免了孤立枯燥的讲解。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读、同桌互读、师生合作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投入用心地诵读、品味,打开了丰富的想象,真正走进了北大荒的秋天!
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知识。老师通过“以读促讲”精讲了关于天空的描写后,总结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学习文中关于小河、原野的描写。在学生充分地读、流利地读、有感情地读关于“原野”的描写后,段老师适时指导学生习作的方法——学会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鼓励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三、注重“说话训练”和“读写结合”。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教师设计了两处说话练习:一,让学生说说高粱在乐呵呵地演唱些什么;二,如果你就在北大荒,看到这里的美景,会说些什么?在学完第四自然段,总结出先总后分的写法后,设计了写话练习:仿照第四自然段,用先总后分的写法,以“夏天天气真热啊!”为中心句写一段话,指导学生从景物、人物、动物等方面来表现。教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个十分有效的语言实践机会,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整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饱满的状态和老师进行一次难忘的“北大荒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