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例谈机考模式下信息技术操作题的试题设计
例谈机考模式下信息技术操作题的试题设计
摘要:本文通过对机考模式下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测评试题的分析,从命题设计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如何体现三维目标加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些新的信息技术机考操作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机考;操作题;试题设计
一、试题设计研究背景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各地区普遍建立起了信息技术学科的上机考试体系。笔者收集了近年来部分地区信息技术学业测评中的机考试题,发现其中操作题的试题内容描述普遍采用了机器化描述形式,试题描述语言格式固定,操作要求明确,学生只需根据题意提示,逐项完成操作即可,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什么情况下需要这么做,学生无须多加思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如何设计高度综合的试题,能够拓展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机考试题的质量和试题设计的导向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初中信息技术操作题的试题设计为例,就本人实践中的一些认识与大家交流。
二、机考操作题设计趋势
信息技术新课程特别强调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强调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因此笔者认为,试题的设计必需紧紧围绕学生所处的信息环境、生活需求和学习经验来进行,从而最终实现“培养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
第一,从技术核心转向方法引导
新课程中提倡的“过程与方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实践证明,“重过程、强调方法”是学生应用能力和信息素?B提高的关键。所以,试题的设计要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将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结合起来,将需要考查的内容置于生活情景之中,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和选择工具(方法),侧重考查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即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避免出现对工具使用能力的评价取代对信息技术能力的评价。
第二,从零散知识点转向综合应用
信息技术机考的试题一般分为基础题和操作题,其中操作题基本上采用分模块考核方式,即同一个操作题内都是同一个软件的考核内容,各操作题之间基本没有交集。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为了实现某种功能或解决某个问题,通常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软件来实现。例如:在Word中插入图片,很多时候图片需要编辑修改后再添加到文档中去、幻灯片中插入Excel制作的图表,等等。所以,试题的设计要能有效引导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第三,从简单要求转向问题解决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所以,试题的设计不能直白地告知学生该如何去完成操作,而是要求学生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运用现有知识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
当然,在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情景或真实任务具有非常强的复杂性、不规律性和不可预知性。所以,试题设计时还应特别注意结合问题化情境,以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形成灵活应用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三、机考操作题设计实践
试题1(Windows操作题):(前面试题描述省略)将所有扩展名为“.WAV”的文件移动到名为“声音文件”的文件夹中。
分析:试题已明确告知学生将文件移动到名为“声音文件”的文件夹,学生只需要按题意要求操作完成即可,旨在考查学生对于文件移动这一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
改编试题1:小王同学在“考生文件夹”中新建了多个文件夹用来存放不同格式的文件,请你帮小王来分类文件,将考生文件夹(包括子文件夹)中所有扩展名为“.WAV”的文件移动到合适的文件夹中。
分析:试题经过改编,并没有直白地告知学生操作的目标文件夹,而是增加了文件扩展名的考核内容,要完成该题,首先需要学生理解文件扩展名的概念,根据文件扩展名来区分文件类型,并移动相关文件到合适的目标文件夹,即名为“声音文件”的文件夹。显然,无论是从技能目标还是从能力目标来看,改编后的试题更能反映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此外,情境的导入,增加了试题的生活化元素,也体现了人性化。
试题2(Windows操作题):(前面试题描述省略)请取消考生文件夹中“Work.txt”文件的只读属性。
分析:该题属于记忆性操作,学生只要知道在哪里操作即可完成。
改编试题2:因为文件属性设置原因,导致小张在保存修改过的“Work.txt”文件时失败,请你帮助小张解决这个问题,使该文件可以被修改保存。
分析:与改编前试题相比,两者虽然考点相同,但描述方式与考核目标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改编后的试题通过情景化的方式,把学生置于生活角色中,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文件属性设置的操作技能,还要理解这个操作的作用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用到这个操作。
试题3(网页制作题):(前面试题描述省略)在[单元格1]所在的单元格内插入“images”文件夹中的图片“古诗.jpg”。
分析:该题操作的素材由考试系统提供,无须学生对素材文件进行二次加工处理。
改编试题3:JPEG格式的图像在获得极高压缩率的同时能展现十分丰富生动的图像画面,适合应用于互联网。请将考生文件夹中的名为“古诗”的BMP图像文件转换为JPEG格式,并以相同文件主名保存到“images”文件夹中,再将格式转换后的图像文件插入到网页中名为“单元格1”的单元格内。
分析:此试题的操作将图像处理与网页制作知识综合起来,任务凸显综合化,将“教”与“学”有效链接起来,活化了网页制作课堂。完成图像文件格式转换需要借助图像处理软件,我们可以使用PhotoShop、AcdSee、系统自带的“画图”等工具,允许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选择任何一种恰当的操作工具和方法,符合计算机操作“一题多解”的特点,让学生重视和具备超越具体软件工具操作技能的迁移能力,尊重学生个体在工具选择上的个性化。并且,改编后的试题需要几个不同的软件协同操作,改变了以往“一题一软件”的固定模式。
试题4(PhotoShop操作题):(前面试题描述省略)将“蝴蝶”图层移动到“枫叶”与“文字”图层之间。
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于PhotoShop图层顺序操作的技能,这种描述使学生非常清楚要做些什么。
改编试题4:观察该图像发现,“蝴蝶”图层设置可见后,仍无法在图像中看到“蝴蝶”图像,请你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分析:改编后的试题以问题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该题考查的是应用性极强的“PhotoShop图层顺序”的知识,通过这样的试题描述,真正把客观的操作技能考查内化成学生的实践应用意识。并且,该题的操作只要??“蝴蝶”图层移动到“背景”图层之上的任意位置都可以,为学生的个性化选择提供了空间。
试题5(Flash操作题):(前面试题描述省略)在名为“音乐”的图层的第30帧处插入帧。
分析:该题的考点为插入帧操作,学生只需按题意完成操作即可得分,而无须理解帧的概念和作用。
改编试题5:测试影片时发现,当动画播放到一半时背景音乐就停止了,请你解决这个问题,使背景音乐能一直持续到动画结束为止。
分析:改编后的试题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试题描述,从Flash实际测试效果来修正操作,往往比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操作更能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这样,试题的操作不再是被动地、机械地模仿,而是灵活而主动的尝试与探索。改编前后相同的考点,却采用了不同的试题描述呈现,其背后所蕴涵的意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学科评价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只是考核与鉴定,更重要的是能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进行自主地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实际处理信息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而言,我们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在试题的设计过程仔细研读课标、明确考核目标,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经验,体现人性化,只有如此才能够打破当前试题设计的困局,寻得评价衡量与促进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楼美霞.试题的变化理念的升华――2010年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会考侧记[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01):32-33.[2]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信息技术部分)[S].浙江: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冯伯虎,李艺.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研究的核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06):16-19.作者简介:
周建良,浙江省宁波市,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
第二篇:2010河南省信息技术会考试题-操作题
1、必修)打开“考生文件夹29”文件夹中的文件“.doc”进行以下操作并保存。
(1)将标题文字“文殊高级中学简介”加粗、阴影、深蓝、居中;
(2)将正文第一段文字设置为仿宋_GB2312、四号、绿色,并将首行缩进2.5字符;(3)将文本框的线条颜色设置为“粉红色”,线型设置为2.25磅实线,填充效果为“纹 理—信纸”;
(4)将艺术字的颜色填充为深红色,并将全文分为“两栏”,加分隔线;
(5)将页面设置为16开,上、下边距均为4厘米,左、右边距均设置为2.5厘米,应用 于“整篇文档”;
(6)保存文档并关闭应用程序。
1、修)打开“考生文件夹55”文件夹中的文件“十八大三中全会.doc”进行以下操作并保存。
(1)将正文所有字体设置为仿宋_GB2312、小
四、绿色,并将正文所有段落设为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设为最小值18磅;
(2)插入艺术字(2行,3列)“十八大三中全会”的填充颜色设为金色作为标题;
(3)在文档的末尾插入图片“考生文件夹imageflag.jpg”,并将图片的环绕方式设为紧密型;(4)将图片的大小设为高5cm、宽4.7cm;
(5)在页面底端(页脚)插入页码,对齐方式:内侧,格式:(使用word2003作答,请选择“全角„”格式)(6)将页面设置为16开,纵向,应用于整篇文档;(7)保存文档并关闭应用程序。
第三篇:2010河南省信息技术会考试题-操作题
2、(必修)打开“考生文件夹29”文件夹中的文件“纳米技术.doc”进行以下操作并保 存。
(1)将标题文字“纳米技术简介”加粗、阴影、深蓝、居中;
(2)将正文第一段文字设置为仿宋_GB2312、四号、绿色,并将首行缩进2.5字符;(3)将文本框的线条颜色设置为“粉红色”,线型设置为2.25磅实线,填充效果为“纹 理—信纸”;
(4)将艺术字的颜色填充为深红色,并将全文分为“两栏”,加分隔线;
(5)将页面设置为16开,上、下边距均为4厘米,左、右边距均设置为2.5厘米,应用 于“整篇文档”;
(6)保存文档并关闭应用程序。
3、(选修)用Frontpage打开“考生文件夹48index.htm”网页文件进行以下操作并保存。
===所有网页文件编辑素材存放在“考生文件夹48”文件夹下===(1)在网页中的文字“相关图片”后面插入一幅图片“p10.gif”;(2)将网页属性中的标题设置为“河南省节庆活动”;
(3)为网页中的文字“二月初二”设置超链接,并链接到“index-1.htm”,并设置当前超链接颜色为“紫色”,超链接颜色为“黑色”,已访问的超链接颜色为“黑色”;(4)将网页中的文字“河南省节庆活动”设置为滚动字幕;(5)保存网页文件并关闭应用程序。
3、(选修)用Frontpage打开“考生文件夹57index.htm”网页文件进行以下操作并保存。
===所有网页文件编辑素材存放在“考生文件夹57”文件夹下===(1)在右上角“插入图片处”的后面插入图片ch.jpg,设置宽度为“300像素”,高度为“300像素”,并删除上述提示文字;
(2)在“请选择你的性别”一行中“男”的左侧插入单选按钮,名称为“R1”,值为“V1”;在“女”的左侧插入单选按钮,名称为“R2”,值为“V2”(如使用Frontpage2003,请 插入“选项按钮”);
(3)在“请选择你对伙食的评价”一行中“比较满意”左侧插入复选框,名称为“C1”,值为“ON”;在“非常满意”左侧插入复选框,名称为“C2”,值为“ON”;
(4)在“插入文本区处”提示文字处插入“滚动文本框”,名称为“S1”,初始值为“满意”,宽度为40,行数为10,删除上述提示文字(如使用Frontpage2003,请插入“文本 区”);
(5)在网页提示文字“插入按钮处”处,插入值分别为“提交”和“取消”的两个按钮,名称分别为“B1”和“B2”,类型分别为“提交”和“重置”,并删除上述提示文字;(6)保存网页文件并关闭应用程序。
六、操作题(题数:3道,总分:30分)
1、(必修)打开“考生文件夹55”文件夹中的文件“奇石的雅趣.doc”进行以下操作并保存。
(1)将正文所有字体设置为仿宋_GB2312、小
四、绿色,并将正文所有段落设为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设为最小值18磅;
(2)将艺术字“小奇石 大雅趣”的填充颜色设为金色;
(3)在文档的末尾插入图片“考生文件夹55qisi.jpg”,并将图片的环绕方式设为紧密型;
(4)将图片的大小设为高5cm、宽4.7cm;
(5)在页面底端(页脚)插入页码,对齐方式:内侧,格式:(使用word2003作答,请选择“全角„”格式)(6)将页面设置为16开,纵向,应用于整篇文档;(7)保存文档并关闭应用程序。
2、(必修)打开“考生文件夹105”文件夹中的文件“基金净值增长表.xls”进行以下操作并保存。
(1)在表Sheet1中,计算出“第三季度净值增长率%”并填入相应的单元格中,再设为百分比格式,保留3位小数,第三季度净值增长率%=(第三季度末净值(元)-第二季度末净值(元))÷第二季度末净值(元);
(2)给单元格区域A1:F1填充淡蓝色的底纹,并给单元格区域A1:F24添加绿色双实线外边框和淡蓝色细实线内边框;
(3)对所有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分类字段为“基金公司”,求出每个公司的所有基金的第三季度末净值总和,其它选项默认;(4)保存工作簿并关闭应用程序。
3、(必修)打开“考生文件夹104”文件夹中的文件“居民人民币存款余额统计.xls”进行以下操作并保存。
(1)在表Sheet1的第1行前面插入一行输入标题“居民人民币存款余额统计”,并设置为隶书、大小20、绿色,最后将单元格区域A1:C1合并居中;
(2)在表Sheet1中,利用函数计算出2001-2005每年“比上年末增长(%)”的平均值并填入C8单元格中,再将C3:C8单元格区域中的所有数据设为百分比格式,保留1位小数;(3)将单元格区域A2:C7中的数据居中显示,并将第2行到第8行的行高设为
18、B列的列宽设为30;
(4)以表Sheet1中“比上一年末增长(%)”列中的数据为数据源(不包括平均每年增长),创建一张数据点折线图图表,系列产生在列,单元格区域A3:A7为分类(X)轴标志,图表标题为
“居民人民币存款余额5年增长率”,不要显示图例,最后将图表插入到表Sheet1中,效果如下图所示;
居民人民币存款余额5年增长率
第四篇:小学信息技术考试题库中三年级试题——操作题
操作题
1、设定画纸大小为宽800像素,高600像素。画出一个正方形,红色边框,黄色填充色。
2、使用画图软件。画一个红色气球,气球绳为绿色。
3、打开画图窗口,画一个矩形(红色实心),在矩形中间画一个三角形(黄色实心),4、用“直线”工具画鱼(填充颜色自定)
5、用“曲线”工具画条纹大头鱼(填充颜色为红色)。
6、用“曲线”工具画倒花瓶鱼(填充颜色为蓝色)。
7、用椭圆工具画一个正圆,边框颜色是蓝色,填充色为红色。
8、画太阳,设置画纸宽度600象素,高度400象素,太阳为红色,光为黄色。
9利用画图软件完成下图,填充颜色自定
10、利用画图软件完成下图,填充颜色自定
第五篇: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例谈重点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例谈 阳信县河流中学魏东云
【摘要】:从04年开始,课程改革进入了推广阶段,受此影响,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也需要改革,教师和学生的态度都应该发生变化。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课程改革的目标。没有现成的理论教条,我们暂且只能在探索研究中发展信息技术课的教育活动。
【关键词】:建构主义计算机网络情景类比迁移评价开放性
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积极探索面向21 世纪的基础教育的新模式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计算机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也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教育部已把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范畴,在未来五至十年内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将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应贯穿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结合多年来的实践,就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谈谈一管之见: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情境,是客观现实存在的东西,同时兼有情感因素,不仅能引发人们思考,更能开启人们的智慧。良好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兴趣,产生联想的物质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能起到举一反三,融汇贯通的目的。我在教学“回收站”时,放了一段录相,录相的内容是一对新婚夫妇,有了一个新家,搬家那天,他们把所有的废品扔在斗车准备处理,丈夫扫视一眼斗车里的废品,发现初恋时送给爱人的一对小泥人,随手从斗
车里捡了回来,其他废品倒入了垃圾车,搬到新居后,妻子突然想起他们之间恋爱时的信件也被当作废物处理了,想找回来,可垃圾车已走了,她懊悔莫已。这段录相虽然不很精彩,但学生兴趣却很浓,随后我设置了几个问题:1.回收站是做什么用的?2.放入回收站的文件能恢复吗?3.清空回收站是什么意思?4.回收站是硬盘上的一块区域还是内存中的一块区域?5.回收站的大小能改变吗?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很快就解决了问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类比迁移,灵活运用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教师通过类比让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对新知识进行认识和编码,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也就比较容易掌握新知识。例如在讲授计算机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时,把它与工厂生产进行类比,调度室相当于控制器,生产车间相当于运算器,仓库相当于存储器,原材料购进相当于输入设备,成品运出相当于输出设备,调度室对原材料和成品的需求进行规划,安排生产,储存,运输;相当于控制器对输入输出设备进行控制,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和数据到运算器中进行运算,再把运算结果存回存储器,需要时从存储器中取出运算结果送往输出设备。又如讲到文件对象的选择时,可用Shift和Ctrl键结合鼠标选取连续和不连续文件,也可用鼠标拖动法画出一虚框将所选文件围住进行选取,再讲到Word时,我要求学生选择文字块时,也用选取文件的方法来试,学生很快发现了相似点和不同点,再对Word图形进行选取时,也发现了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学生不仅记得牢,而且在以后学习中容易进行类比,起到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突破新知识的迁移作用。再如讲文件移动和复制时,步骤是:1.选择对象(文
件或文件夹;2.剪切或复制;3.打开目标文件夹;4.粘贴。将它与Word进行比较:步骤是: 1.选择对象(文字块;2剪切或复制;3.将光标移动插入点;4.粘贴。当然也可直接用鼠标拖动法,两者非常类似。教师也可通过打开多种应用程序窗口,对菜单进行比较,发现通常情况下,“文件”和“编辑”菜单中的项目基本相似,所用的键盘命令也相同。学生通过比较,找出了相似性,为以后知识的迁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使用这种方法时,选择的类比对象要恰当,否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观察对象,培养能力
对象的方法与理论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非常巨大应用,它被认为是计算机科学中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其实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通过对一个个对象的认识来实现的。例如动物、植物、有形物体和无形物体,他的不同性质决定着不同用途。在教学中,通过对Windws中不同元素进行类似的处理,有利于学生对各种操作对象统一认识,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例如在文件类型教学中,可以把文件比作不同种类的动物或植物,不同动物它的属科不同,秉性不同,文件也可以看成一个对象,它有文件名、文件类型、大小、最后修改的日期时间、图标、打开的应用程序、只读、存档、隐藏等属性,不同植物生物的环境不同,不同动物的窠不同,不同类型的文件也要有相对应的应用程序窗口才能打开。在教学中,多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不同文件类型的图标和扩展名不同,它的内容也不同,教师再通过打开各自应用程序窗口,让学生完全明白不同文件它处理的对象(文字、声音、图形、图象、影像、动画等是不同的,使学生对不同对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循序渐进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置问题,自主学习
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依靠教师,而实践操作却很大部分需要学生自行解决,在教学中设置相关任务,通过自主操作、集体讨论,解决问题,这是信息技术课教学常用的方法。跟其它学科相比,软件的操作变化多端,而且这些操作之间常常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所以如果仅仅单独的罗列这些基本操作会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如果教师通过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来把这些操作串接起来讲解,学生就容易接受和掌握,在实际操作中碰到类似的问题就能自己去分析解决。例如在Word文字处理综合练习时,教师可以提出事先打印分发一篇文章,设置相关问题,如标题的排版,文字的修改,段落的连接,分段,段落调整,段落排版,调整字间距和行间距,设置打印页面等等问题,让学生通过上机,依靠集体力量,自行讨论解决任务。也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方法,如拿一张已排版好的较为复杂的文章或表格,让学生尽量做到与样文或样表一致,通过自主完成的作业就是自己的一件作品,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和喜悦感,可以激发学生进一
步学习电脑的兴趣。这种方法更能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拓宽认知,促进发展
信息技术课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当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工具软件,进行拓宽知识面教学,信息技术课本中的知识毕竟有限,而实际应用却上无限发展的,软件的开发应用日新月异,能否利用工具软件进行加工处理所需信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如图形图象的制作、声音文件的处理、简单动画制作、网页制作、防毒杀毒等,拓宽这些知识面对学生的发展能起促进作用,因此,教学中要穿插工具软件教学,如看图软件Acdsee、豪杰图象浏览器,图形图象处理软件画图、Photoshop,动画制作软件Flash,视频播放器MediaPlay、超级解霸,Mp3播放器,音频处理超级录音机,防毒杀毒Kill、Kv3000、瑞星杀毒软件等,教学中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让学生对各种对象处理有一个了解也就足够了,这些工具软件的学习不仅不会给教学效果带来不利,而且能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各种基本操作及应用能力的发展。
五、开放评价,发展个性
将评价放到网络环境中,建构一个开放的评价情景,从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特征作为出发点,把评价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环节,作为继续学习的一个起点,促进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1.评价内容开放
从本质上讲,信息技术教育更趋向于工具化,更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而非理论知识的记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根据这样的学科特点,我们无法用简单化的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有时也无法用分数来衡量学生。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时,应抛弃固有的评价观念,应设计出使学生不感到过强的压力、乐意去进行,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开放性评价内容。如“文字处理”单元结
束后,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电子小报。但选择什么内容呢?教师应给学生一个评价的标准和广泛的内容选择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而不能把学生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独特研究的主题内容,这样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比教师的“定制”更富有成效。
2.评价环境开放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评价集中在学生的能力、协作学习的贡献和意义建构的要求是否完成。情景是建构学习理论的基本要素之一。情景不仅在于教学过程中,也应体现在评价过程之中。评价的环境应是一种开放的、动态变化的过程,让学生在评价中能及时获取信息,修正自己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如《网页设计》模块单元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评价呢?一个网站的设计包含了网站的需求分析和内容设计、网页的制作、美术设计、文字内容设计等诸多方面,它需要若干学生的协作和会话才能完成。评价时不能以教师的观点来衡量打分,如果对于学生的作品我们在课堂中逐一评价,那么持续的时间很长,这种方式不能常用。我们把它放到局域网中自己建立的WWW服务器上,让学生边评价和被评价边修改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学生浏览评价,通过点击率、支持率和学生的留言评价来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评价的环境得到了放大,评价时间可以持续进行很长的时间。这样,学生可以在评价和被评价中得到长足的进步。
3.评价方式开放
在传统课程评价中,教师更多的时候是独立,或可以说是孤立的根据自己个人主观的感觉给出分数或等级。但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决定了我们不可以给一个多媒体作品或一个网站一个准确的分数,因为这其中设计到了信息技术、美术等各种学科的综合。因而我们可以依靠网络,将作品放到网站上,然后为作品建立留言板、投票系统等,让学生来评价。这样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让学生全体参与,同时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4.评价过程开放
评价过程是单向的,从评价者向被评价者?不是。评价过程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应都参与其中。如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我们可以分小组,让被评价者就自己的构思、制作过程发表看法,然后边演示自己的作品边进行演讲,这样我们的评价过程不仅仅局限于作品本身,同时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集中展示。在评价过程中,被评价者可以就自己存在的问题阐述自己的想法或未完成的原因以及后一步的改进方向。
评价就是被动接受吗?不是的。如果学生能及时得到评价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根据意见和建议及时作出修改,这样评价的过程是互动的,是不断提高的过程。如前所述,我们将学生的网站放到网络环境中,被评价者在接受评价的同时,可以根据评价者的建议和意见,及时更新、更改自己的网站。有人说这样的评价结果不是在不停的变化吗?我们如何给学生评价结论呢?恰恰相反,我们可以不需要一个固定的评价结果,因为评价不是我们的目的,而只是检查、促进学生学习的一个手段。
5.评价结论开放
分数、等级就能确切反映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能力发展情况吗?在一定范围内,我们可以这样说。但对于信息技术教育来说,我们不能这样来说。每个学生的能力有差异,在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速度也存在差异性。评价的目的不是给结论。如学生的文字录入是一项基本能力,但学生由于环境、基础不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差异性更为突出。在不同时期,学生的录入速度也是不同的。如果某个学生的速度和其它同学比较很慢,但他在不停的进步,我们能说他是后进生吗?肯定不能,我们反而会说他的学习成绩很好。这就是我们现在正提倡的过程性评价。除了分数、等级,我们还可以使用文字性的描述。如网页设计中,我们可以选择学生留言的精华语句来作为评价结论,因为这样的语言更富有激励性。
一个开放的评价情景境,学生有一定的压力,而这种压力不是给学生定性,而是一种促进性的、竞争性的压力,学生乐意去不断修改与学习。而对其他学生来讲,参与到评价过程中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评价的过程是协作学习的另一形式。
信息技术教育在网络环境中的评价,不是网络考试,也不能简单地用各种各样的题型来评价。教师在设计教学环境时,应开放评价的内容、环境、方式、过程和评价的结论,应充分考虑到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运用网络提供的各种方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给每一个学生评价和被评价的机会,让评价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环节,促进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真正把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
信息技术课,属于新兴边缘学科,有理科性质,也有人文特点,需要在研究中,涉及多门学科,当好一名信息技术课老师,应该说,不是件容易事。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快乐,这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所在。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希望自己能更投入地研究信息技术教学,很好的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总之,一句话,希望教师能教好,学生能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