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实践与思考
龚雪娜
摘 要:当前,初中化学新课程已在全国多个实验区启动,面对相对滞后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如何有效地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既促进学生发展又提高教师自身水平。本文结合区域实验与探索,从学习兴趣、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学习兴趣;教学衔接;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主要对策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问题更为突出。现在我们所用的初中教材是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这套教材改革的力度大,而高中的教材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虽然我从教不久,但从这些年来上初三和高一的课中发现教材在客观上导致了知识的衔接和统一上出现一些问题。学生的化学素养提高了,学生活动增加了,常识增多了,应该说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然而我们高中老师却感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这说明他们的基础显得不够扎实,要跟上现在的高中教材就显得有点困难。于是,教师做好衔接工作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下面,笔者结合我两年多时间的化学新课程实验,就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过程中高中教学亟待关注的几个关键环节,简要谈谈我的思考与体会,以期抛砖引玉,引发争鸣。
一、衔接好学习兴趣
兴趣是进行有效活动的必要条件。学生进入高中以后,高中老师认为学生年龄大了,常常忽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这往往会降低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兴趣。所以,要使学生学好高中化学。首先要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认识并体会到学习化学的意义,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学习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动力。高中化学教学要重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在讲授新内容时,应注意创设化学情境。尽量做到知识的讲解自然生动,并能引导学生去思考、尝试和探索,在化学问题不断解决中,让学生随时享受到由于自己的艰苦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促使学生的兴趣持久化,并能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效果。特别是在讲授一些著名的、重要的化学史时,教师要创设历史情境,尽量做到再现化学家们的历史场景,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热情。学习结果的好坏是学生学习化学的直接动力。在学生刚刚进入高中的第一学期里,化学老师在教学中要严格控制讲授知识的难度和进度,使大多数学生能消化接受。课堂上教师要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素材,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尤其是在学生刚学习高中化学的前几次考试中,教师一定要精心编制试题,尽可能降低试卷的难度,保证85%以上的学生能及格,30%的学生得优分,使学生感到化学并不难学。
二、衔接好教材内容
1.对专门性的衔接教学,我是这样做的,在高一课程实施之前,安排4~6个课时对高一教材欠缺的且不宜穿插到各章分散衔接的知识做专门补充和归纳。如:对元素化合物这部分知识,需补充以下内容:①电离的概念;②酸碱盐的定义,让学生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从离子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通性;③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④常见的弱酸和弱碱;⑤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中“有水生成”进行拓展。还要帮助学生熟记并归纳总结以下内容:①酸碱盐,氧化物的通性;②常用碱和盐的溶解性;③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④常见物质和离子的颜色;⑤常见物质和离子的检验方法;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
通过这样的衔接教学,使学生意识到初中所学知识的欠缺,防止进入高一后产生学习松懈的情绪,另外,可帮助学生对初中知识进行再认识,避免两个多月假期后学生对初中知识的遗忘,减少因陌生感而增加的不适应。同时,通过对物质的推断、物质的的鉴别和提纯等题型的分析,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在进行专门的教学衔接之后,教师可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测验的方式对新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所教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等,把握学生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和认同度,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教师的教学方法,找到适合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渗透性衔接教学是指按高一的教学顺序,在每一章节的教学之前或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欠缺的知识进行补充。同时,有计划地让学生逐步了解和体会高中化学学科的特征、化学学习的思维方法和认知过程,使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思维方法在初中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和改善。例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之前,要补充:①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②化合价的定义;③化合价的确定方法;④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的原子结构的关系。让学生从本质上理 解化合价,才能将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的得失建立联系。在此之前,还需要训练学生熟记并能很快标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这样,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才能顺利进行。再如,对学生计算方法和计算能力的培养更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新课程实施后,初中数理化各学科都降低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而高一各种教辅资料中的计算题型出现的前后顺序没有章法可循,这就需要高一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三年的规划,要将各种计算题型及计算方法如关系式法、代数式法、差量法、平均值法、守恒法等进行有计划的渗透讲解,在某一教学时段重点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
三、衔接好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学习主要以记忆为主,理解部分相对较少,而高中化学理解部分加大了,教师必须掌握这一情况,针对学生的初中学习状况进行有效的高中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促进思维过程。如在人教版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化学实验部分。有关物质分离的内容,无论是过滤蒸发,还是蒸馏萃取,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少了,需要学生理解的多了,教师必须把握这一情况,向学生讲清学习的方法、注意的要点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否则教学的效果肯定不会理想。重视对知识归纳、整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好各章节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真正做到“由薄到厚”,由“由厚到薄”。在复习中要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图表,以便理清概念,使其系统化,便于记忆及掌握运用。在人教版教材每章的最后部分是对本章内容的“归纳与整理”,在刚开始学习化学时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重视这一部分内容,通过对每章知识的“归纳与整理”,使学生清楚本章的知识脉络,真正实现由“由厚到薄”、“由薄到厚”,提高化学的学习效率。
三、衔接好学习方法
初中化学学习的知识大多是本源性知识、派生性知识,因此初中化学学习基本采用“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的方法;而高中化学中抽象的、理论性的知识明显增加了,采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显然行不通;高中化学知识的呈现基本采用“已知理性知识——新的理性知识——实践的方法”。针对这样的改变,教师要帮助学生必须清楚初高中化学的不同,采取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做恰当笔记的习惯、勤学好问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认真实验的习惯等。
学生在初中阶段只学习一年化学,不少同学对待化学学习没有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进入高中以后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基本的化学学习方法,怎样观察与思考、怎样理解与分析、怎样综合与运用,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难点所在,掌握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是攻破这些难点的有效措施。
综上所述,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是多方面的、但重点是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等的衔接。
参考文献:
刘知新.化学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253~26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胡美玲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江琳才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王祖浩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二篇: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思考
定远二中
马传军
【内容摘要】 当前,初中地理新课程已在全国多个试验区启动,面对相对滞后的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如何有效地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既促进学生发展又提高教师自身水平。就此方面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
新课程
初高中
教学衔接
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更高一级的学习阶段。就知识结构、知识容量来说,无论在深度、难度还是广度,都是一个较大的跨越,存在一个较陡的阶梯,随着教学的深入,初高中的教学衔接不上的现象逐渐暴露出来,学生在学习上也出现初高中脱节,普遍对地理兴趣不高的现象。这是我们每个高中地理教师都必须关注并作出应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下面就这几个方面我来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充分认识初高中地理教学上存在的衔接问题 1,实行新课改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随着初中课改的深入实施而形成的初高中教育教学观念的差异,影响着学生对高中新知识的接受。初中进入课程改革后,许多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师生平等对话和交流互动,重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学生的学,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法的具体实施上也有了明显的改进。与初中课改相比,高中课程改革刚刚起步,高中教学方式相对滞后,教学方式改革发展不均衡,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陈旧单一的教法现象普遍存在。这样,学生由初中很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走进高中相对死板低沉的教学环境便产生了很大的不适应。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都大大的降低,甚至出现厌学的情绪。[1] 2,教学方法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差异是决定学生由一个学习环境转换到另一个环境适应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新课改中的初中地理教材在设计上重视学生的活动、参与、思考、互动;高中地理教材的设计则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按现行的教育模式,绝大部分高中教师都没有教过初中,甚至没有或很少参加初中的备课、听课和评课,对初中教学知之甚少,这使得高中的地理教师对初中地理的熟悉度不够,这样就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在高中教学较大知识容量和能力要求的压力下,加上对教师的教法不适应,从而在高中起始形成了部分学生的掉队和分化现象。3,中高考差异而形成的衔接问题
中高考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考试,前者为了完成初中阶段九年义务教育,考试形式是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二考合一,即达标考试,只要达到B级,就可以获得中考资格。因此,初中地理教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在量和质上都大打折扣。而高考则是国家级的选拔性考试,在文综的考试形式下,随着命题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变,对学科各方面的能力要求都比以前高很多[2]。因此,很多初中教师便给学生圈范围,让学生死记硬背,以获取高分。许多学生平时没有好好学,根本不理解知识内容,到考前突击由老师划定的内容也能达标过关,所以这些学生到了高中,遇到考试及平时教学复习时,往往不得要领,无法适应,导致学习的滑坡,挫伤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教学只在初一和初二安排课程,由于会考安排在初二完成,初三一年都未接触地理学科,接受高中教学时,知识遗忘程度非常严重。地理基础知识非常薄弱,尤其是农村中学毕业的学生,学生学习基础的参差不齐,也给高中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此外,由于年龄特征和心理的差异,初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及学科素养还有许多不适应高中地理学习之处,所以这些都需要我们在高中地理教学起始阶段,注重解决教学中的衔接问题。
二:掌握初高中地理学习中衔接和过度的特点,缩小台阶,减小跨度
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从思维方法上,要求学生从形象进入抽象思维,完成认识能力的一大飞跃。初中地理侧重地理事物本身或是地理现象的特征,而进入高中后,一开始就要对抽象的宇宙空间,地球运动,大气运动进行学习,就是在新生面前竖起的第一个栏杆,跨不过它,高中地理将很难过关。其次,从能力要求上,高中地理教学中所适应的能力是:理解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概括能力。在初中很多的地理现象和事物都是由课本的文字直接得出的,学生只要求能了解和记忆;进入高中,在结合文字的同时,还要求学生通过图表得出相关信息及把相关信息转化成图表。学生要善于在图文之间相互转换。这对刚进入高一的新生来说,无疑是第二大台阶[3]。
除此之外,我们要求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变更和适应。初中学生学习地理,更多地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对知识习惯死记硬背。进入高中,则要重视学习结果的记忆,更要重视对知识的理解,要能够自己从图文中概括,归纳和综合,这对于初中生来说,台阶客观存在,而且跨度不小,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地理教师人造探索解决台阶问题,顺利完成初高中跨度。三:如何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 1,培养地理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从很多奇妙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介绍地球是颗特殊的行星时,可以引入学生最关心的话题:是否真的存在外星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再从他们日常生活或比较熟悉的现象中举例,列举出要有生命存在应该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从概括出地球是特殊的行星的原因。
2,加强教材阅读和解题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主要抓两条:一时强调理解,通过各种途径检查学生阅读教材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凡是理解的,甚至有创见的,会灵活运用的就大力给予表扬。对死记硬背的学生及时指出他们学习方法的错误,努力纠正。二十预习:课前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对照事先不知的思考讨论题进行预习准备,这种预习可安排在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巡回辅导指点,具体帮助不大会预习的学生如何正确阅读教材,怎样抓住重点等,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3,适时,适当复习初中知识
由于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从已知到未知,将新知纳入旧知的结果而逐步演化提高的过程。所以,通过适时,适当的复习有关初中知识进行复习,这样可以为学生接受新知识铺设一个台阶,从而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例如:在讲授热力环流的知识时,先复习初中学习过的关于热胀冷缩的知识,对于理解冷高压热低压就更容易理解。
4,加强教材阅读和解题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主要抓两条:一时强调理解,通过各种途径检查学生阅读教材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凡是理解的,甚至有创见的,会灵活运用的就大力给予表扬。对死记硬背的学生及时指出他们学习方法的错误,努力纠正。二十预习:课前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对照事先不知的思考讨论题进行预习准备,这种预习可安排在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巡回辅导指点,具体帮助不大会预习的学生如何正确阅读教材,怎样抓住重点等,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5,加强直观教学
高中地理刚开始就涉及到遥不可及的宇宙和地球的大气,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主要来源于构建侧视图和俯视图,以及这两种图形之间的转换。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非常抽象,难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使用多媒体教学并结合身边的实例,多利用学生身边的教具,使学生能够通过平面的图形立体的教具,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此外,对学生作业的批改要认真,仔细,批改作业时,一看学生是否会做,二看学生是否认真做,作图是否准确。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集体更正,个别存在的问题个别更正,不合适的作业一定要重做。通过严格规范的批改作业,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图,画图习惯和严密的思维过程,逐步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问题,不仅仅是教学层面上知识的增补温故知新的问题,更是我们如何深入传统教育理论中合理的内核与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建构理论在高中教学的实践问题。这要求我们在教学实际中,遵循初高中教学规律和特点,不断探索,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问题。使得初高中地理教学能够顺利的完成衔接问题,更好的教好地理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 张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文科教育2004(1):46-52.[2] 王大伦.新课改的重要性[N].光明日报,1999-12-25(3).[3] 李筑生.地理学习方法转变[D].安徽师范大学地理教育所, 1983:1-7.
第三篇:“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报告
“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报告
——我们是怎样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一直是初中升入高中后高一学习阶段重要的一环。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重要性更为突出。因此,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兰山区教研室向临沂市教科研中心申报了《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这一市级课题(现已通过结题鉴定)。临沂三中化学组从2006年秋季加入该课题进行研究,连续几届高一参与课题实验,从知识教材、教师教学方法的衔接,到关注学生学习心理、思维方法、学习习惯的衔接,都进行了大胆实践尝试。现将该课题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主要问题 1.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开学初对高一师生的问卷调查中,以下问题与过去相比更为突出,值得思考与研究:(1)有过半数学生感到课堂上知识容量和难度突然增加太多,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有些知识初中没学过。(2)高一教师认为有70%的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较差,有60%的学生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低下,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
2.问题的原因分析
教材方面:新课标初中化学教材知识面宽,贴近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普九”要求,其知识层次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化学知识的深度不够,系统性亦较差,不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养。而高一人教版教材,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相对于学生的知识基础而言,教学内容偏难,在体现重难点均匀分布和循序渐进原则上存在着一定的结构性问题,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过于集中于必修1,如物质的量概念及其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其应用、离子反应和物质结构理论等。
教师方面:对高一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我校有90%的教师从未有过初中教学的经历;有60%的教师对初三新课标及教材不了解;有80%的教师刚从高三循环下来。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上级部门只注重了对初三教师的培训,而高一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未能全部跟进。
中考的导向作用:中考是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命题的,没有考虑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较低。
二、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主要对策
1.培训和教研是解决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对学校教学管理者而言,针对高一教师对初中新教材不了解这一现状,适时地组织培训和加强教学管理对问题的解决会更有效。教学的起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必须遵守因材施教的原则。高一化学教学必须分清学生现有水平与教学目标之间的距离,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设计合理的教学起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解决教学衔接问题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学生学的问题,能承担起这一重任的应是高一教师,鉴于临沂三中生源状况,学校领导管理层高度关注高一教师的教学和研究,专门从初中部调剂初中化学教材,组织学习研讨。使整个备课组对初中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及高一教学方向都能有一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并结合学校实际,规划出专门的初高中衔接教学的时间,时间约为2周(含军训时间)。
2.加强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研究,开发符合实际需要的校本课程。学校引导教师开展校本研究,课题组通过对初三和高一教材进行对比研究,编写初高中教材教学衔接讲义,对需要衔接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和提炼。在高一教学过程中进行专门性的衔接教学和渗透性衔接教学。
(1)专门性的衔接教学
在高一课程实施之前,我们安排2课时对高一教材欠缺的且不宜穿插到各章分散衔接的知识做专门补充和归纳。例如:对元素化合物这部分知识,补充了以下内容:①电离的概念;②酸碱盐的定义,让学生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从离子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通性;③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④对复分解反应成盐进行拓展。帮助学生熟记并归纳总结以下内容:①酸碱盐氧化物的通性;②常用酸碱盐的溶解性;③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④常见物质和离子的颜色;⑤常见物质和离子的检验方法;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另外,要求学生重读初中化学课本,唤起学生记忆,帮助学生对初中知识进行再认识,有效避免了假期(中考后两个多月)后学生对初中知识的遗忘,减少了因陌生感而增加的不适应。同时,通过对物质的推断、物质的的鉴别和提纯等题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在进行相应的教学衔接之后,我们还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测验的方式对新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所教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等,把握学生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和认同度,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教师的教学方法,找到适合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渗透性衔接教学
我们是按高一的教学顺序,在每一章节的教学之前或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欠缺的知识进行补充。同时,有计划地让学生逐步了解和体会高中化学学科的特征、化学学习的思维方法和认知过程,使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思维方法在初中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和改善。例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之前,训练学生熟记并能很快标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同时适时补充以下内容:①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②化合价的定义;③化合价的确定方法;④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的原子结构的关系。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化合价,将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的得失建立联系。这样,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三、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的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后,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上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从“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年级教学工作,我们认为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通览教材、大纲 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的复习内容、及时订出复习计划,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
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对中考中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复习中有的放矢。(中考试题《沂蒙晚报》有刊载)
3.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讲授《金属及其化合物》时,可结合生活中钢铁,合金等的常见运用,讲授《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时,可介绍有关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及我国的有关环境政策,等等。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学好化学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4.自高一开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各种能力
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一年级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的教育和养成。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机会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5.指导高一新生建立高中化学错题集,准备红色笔,学会纠错究错。
四、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一年级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刚跨入高中阶段时,学生们都信心十足、求知欲旺盛,学习积极性和学业期望值很高, 都有把高中课程学好的愿望。但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无论是对化学基础知识、学生学习能力、还是知识难易程度都存在着质的跨跃。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许多学生不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同时高一新生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及初中化学教学“慢、细、少,且多次重复练习”的特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依赖性较大,往往记忆、模仿的能力较强,习惯以被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而理解的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大多把课后学习等同于完成作业。而高中化学教学则要求学生通过课前自学预习、上课做笔记、课后自觉复习、独立完成作业、总结梳理评估来加深理解,通过内化使知识在自己脑海中生成并能使其活学活用。
每年高一我们都组织教师编写《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指导》,并收录在年级印刷的《高中生活从这里开始》一书中。总结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基本经验是:1.先预习
带着问题去听课。2.勤提问
课内课外有许多问题要思考,不明白的多向老师同学请教。3.多看书
通过复习课本内容和参阅高质量相关教辅书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4.精做题
做题之前先看书,在看懂书中内容的前提下,再通过有针对性的实践练习来熟练细致掌握所学知识和技巧,不宜多“做”题,而应多“看”题。5.常总结
运用演绎、归纳、类比等方法总结所学内容,训练发散、收敛、整合思维的能力,学会把书看薄、把书看透,学会做学习总结笔记。
五、新课程下关注初高中学生心理衔接
由于高一新生在生理上的特殊时期,他们在学习时普遍存在下列现象:多数满足于过去的学习方式,在潜意识里乐观估计高中阶段的学习,对挫折承受力差,情感脆弱,一旦遭遇困难,便动摇了学习的信心。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感觉高中课程并不像初中那样简单易学,特别是理科,更显得枯燥、乏味、抽象;在做习题或实验时,他们常常感到茫然,不知从何下手,很多学生的成绩较之初中时期出现了严重的滑坡现象。
因此,教师此时要格外关注学生的心理衔接。帮助他们调节好心态,稳定好情绪,端正好学习态度。经常地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其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
总之,初高中化学的衔接不但是知识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更是学习方法,学习心理以及能力培养的衔接,他们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其内在联系,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需要,使之尽快适应高中阶段化学的学习,并不断提高学习水平。
附:部分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讲义材料 物质分类及其化学式书写
没有分类就没有学科,就无法进行科学研究。类别意识(分类思想)、正确地给物质分类是学好化学的第一步。不会分类,不知道物质的类别,就很难理性地认识物质和把握物质的组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存在、制法乃至用途等。
混合物中含有多种成分,即有几种不同微粒(分子),有几种不同的纯净物,所以混合物的熔、沸点并不固定。如空气、海水、合金等。
而纯净物的成分单一,可写出唯一的化学式(或分子式),具有固定的熔、沸点。如蒸馏水、氧气等。
纯净物分为单质、化合物。
(一)单质是仅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又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单质。
1.常见的金属单质(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写): 2.常见的非金属单质:
①气态非金属单质: ②固态非金属单质: ③液态非金属单质: 3.稀有气体单质(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顺序写):
(二)化合物
化合物种类繁多。化合物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又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又分为氧化物、酸、碱、盐、氢化物、金属碳化物、金属氮化物等等。
1.氧化物:组成元素含氧和另一种元素,大多数氧化物中氧元素为-2价,这类普通氧化物又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还有一些复杂的氧化物(如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1)酸性氧化物—— 例如:(2)碱性氧化物—— 例如:(3)两性氧化物—— 例如: 规律:
2.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电解质)。
形式上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有无氧酸(如HCl、HF、H2S)和含氧酸(如H2SO4、HNO3、H2CO3)两类。又可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
举例写出酸的分子式: 一元酸: 二元酸: 三元酸: 些金属元素可以形成含氧酸,如:
训练:常见的酸根名称与符号(请分类写):
+(1)含卤素的有:(2)含N、P的有:(3)含S的有:(4)含C、Si的有:(5)含金属元素的有:
3.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电解质)。
形式上由金属阳离子与OH组成。形如M(OH)n,NH3•H2O是一种独特的弱碱。又可分为一元碱、二元碱、三元碱。
举例写出下列碱的分子式:(1)活泼金属形成的强碱
易溶于水的强碱有: 微溶于水的强碱是: 氢氧化镁难溶于水,属于中强碱,分子式为:(2)难溶于水的弱碱:(3)易溶于水的弱碱是一水合氨:(4)两性氢氧化物,如:
4.盐:由金属(或铵根)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又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等等。
(1)正盐——酸碱完全中和生成的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均易溶于水;
盐酸盐中 难溶于水,硫酸盐中 难溶于水,常见的碳酸盐中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有 ;易溶于水的银盐分子式。
再举例写出各6种正盐的化学式:
①钠盐: ②钾盐: ③铵盐: ④硝酸盐: ⑤硫酸盐: ⑥铝盐: ⑦盐酸盐: ⑧铜盐:(2)酸式盐——多元酸(二元或三元)与碱中和时,因碱量不足而使酸没有完全中和而得酸式盐,如(写化学式):
①碳酸的酸式盐(碳酸氢盐): ②硫酸的酸式盐(硫酸氢盐):
--(3)碱式盐——多元碱与酸中和时,因酸的量不足而使碱部分中和而得碱式盐,如(写化学式):
①碱式碳酸铜: ②碱式氯化镁: 5.氢化物——氢元素与另一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分为氢与非金属元素(H为+1价)和氢与活泼金属(H为-1价)两种情况。①卤素氢化物: ②O、S的氢化物: ③N、P的氢化物: ④C、Si的氢化物: ⑤Na、Ca的氢化物: 6.金属的碳化物、硫化物、磷化物等:
①二硫化亚铁: ②电石(碳化钙): 化学反应的基本思想
从物质类别入手,视化合物的组成,着眼于化合物的生成与分解,可了解其化合反应思想和分解反应思想;化合物与化合物之间的反应除了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外,可以从大中和思想以及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等弱电解质看化合物之间的离子互换型反应。
1.化合反应——几种物质仅生成一种化合物。
化合物越稳定化合反应越容易。(1)生成氧化物的化合反应 非金属+O2→ 金属+O2→ S→SO2→SO3 C→CO→CO2→CO(2)生成氢化物的化合反应(3)生成酸的化合反应(4)生成碱的化合反应(5)生成盐的化合反应 ①无氧酸盐: ②含氧酸盐:
2.分解反应——一种化合物生成几种物质。
化合物越不稳定越容易分解;越稳定越难分解;必须电解。①氧化物 ②酸 ③碱 ④盐
3.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另一种单质+另一种化合物”(1)活泼金属+酸(2)活泼金属+水
(3)较活泼金属+较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4)H2、C等还原剂加热下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5)铝热反应:Al+Fe3O4
(6)较活泼非金属置换较不活泼非金属 上述(5)和(6)高一即将学习。
4.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而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产物有更难溶或更难电离的物质生成或气体生成。(AB+CD=AD+CB)(1)酸+碱→盐+水(中和反应)练习:(2)酸性氧化物+碱溶液→盐+水 练习:(3)碱性氧化物+酸溶液→盐+水 练习: 酸溶液→盐+水 碱溶液→盐+水(4)酸式盐+碱溶液→(5)碱式盐+酸溶液→(6)盐+酸→新盐+新酸(7)盐+碱→新盐+新碱(8)盐+盐→新盐+新盐 科学训练园地
一、元素符号、离子符号、根、化合价、化学式的训练程序: 1.依次写出核电荷数1~18的各元素名称和符号: 2.写出+1价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
3.①写出+1价阳离子的符号②写出+2价阳离子的符号③写出+3价阳离子的符号④写出-1价阴离子的符号⑤写出-2价阴离子的符号⑥写出-3价阴离子的符号
4.常见的包含有+
4、+
5、+
6、+7价的元素的阴离子(原子团)有哪些?标出正化合价的元素,观察比较这些正价元素是金属还是非金属?
5.列出变价金属,常见的有哪些? 6.列出常见的多价非金属元素。
二、化学反应方程式训练
1.写出3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6个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6个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10个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8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写出有CO2生成的4个化学方程式:
+-+-+-+-
第四篇:谈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谈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摘 要】本文从初高中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学生个体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教学方法的衔接,每位老师都应该深入教学研究,认真做好初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衔接,提高初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初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衔接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一直是初中升入高中后高一学习阶段重要的一环。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重要性更加突出。结合初高中的教学经验和一线化学教师的反馈,高中化学难教,感觉学生不会听课,不会学习,化学用语书写很不规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初中基础没打好……学生也觉得高中化学难学,学习化学的信心受到打击。那么,高中老师如何处理好初高中知识的断层和衔接,如何做好化学有效教学的衔接呢?
一、教师要通览初高中教材和标准,做好内容上的衔接
初中化学教材知识面比较宽广,贴近生活实际,强调定性分析,知识层面只要求学生知其然,记住现象或结论,知识的深度不够,系统性比较差,不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养;而高中新教材的化学知识趋向于系统性,理论性的教学,强调定性和定量分析,知识体系既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知识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高中化学重点内容过于集中在必修1,如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内容既多又重要难学,等于给刚进入新高一学生一个大大的门槛。
因此,高一年级时老师需要研读初中化学课程标准、高中教学大纲,初高中化学教材,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化学学习中相关知识点的衔接,高一年级时需对初中阶段加深完善的知识点主要以下几个方面:(1)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只从得、失氧简单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从本质上来介绍氧-还反应。(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情况,高一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3)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氧化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4)溶液的导电性,电离及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5)酸的5条、碱的4条、盐的4条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
二、教师要读懂学生个体,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初中阶段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死记硬背,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学习知识的习惯;而且刚上高一的学生总认为在初中时学习较轻松感觉不到什么困难更有一部分学生甚至仅在初三后阶段稍作努力即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顺利地考入了高中。因此他们把这种学习方法也带入到了高中的学习中,结果导致成绩下滑长期下去最终会丧失学习的自信心。
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这就要求学生应该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课前预习,做好笔记,课后自觉复习,独立完成作业,通过做题总结梳理加深理解知识点,必须让新高一的学生知道,初中和高中的差异很大,应在新的学习过程中,在听和练的有效结合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新的学习方法。
三、教师要注重教学效益,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的关键。初中化学教学以实验的直观教学为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多,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少。为了能顺利开展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工作,高中教师应在通览教材,把握课标的同时深入研究初中阶段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变机械记忆为主为理解为主,记忆为辅,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
其二,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和初中化学内容密切相关,教学中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做到循序渐进,合理衔接。穿插复习旧知识时,应视新知识的灵活性处理。总之,不要让学生感到知识的跳跃和割裂,应该注意引导他们以旧知识去探索新知识,用新知识来补充旧知识,提高教学效益。
其三,初中化学对计算要求比较简单,只要求质量,质量分数,微粒个数比值等最基本的计算方法,而高中化学练习中则出现有关差量法、过量法、多步反应一次计算法、混和物计算等计算技巧,此时可结合具体内容进行专题讲授,在掌握化学知识基础上,运用教学手段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分析、计算能力。
四、初高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切勿各自为战
(1)初中教师的教学往往受限于中考A率
由于初中课程标准要求低和学习时间短,又处在初三毕业的关键时刻,教师往往对中考不作要求的一些化学思维、分析方法以及选学内容就很少讲解,甚至不讲,导致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再加之初中化学课时多,内容少,因此教师可以对所教内容反复训练,学生的学习可以在课堂上基本完成,考试效果也比较好,而对学生理解、思考、运用的程度自然就缺少了相应的研究。
(2)高中教师的教学往往过度延伸
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由于许多教师只从高一到高三循环教学,不教初三,对初三教材内容的改变并不太了解,也未必去认真研究初三教材,往往没有处理好初、高中知识衔接,就把教材过度延伸、深化,将化学知识点讲得面面俱到,使得课堂上学生缺乏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高中教学内容多,时间紧,没有过多时间在课堂上对重难点知识反复训练,因此学生的学习除了要注重预习和课堂40分钟的效率外,还必须在课后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记忆、整理和做练习,使不少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由此可见,初高中化学的衔接不但是知识的衔接,更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衔接,两者应该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其内在联系,要寓学习方法指导于课堂教学中,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需要,使之尽快适应高中阶段化学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文继兰.《浅谈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10
[2]王延芳.《浅谈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延边教育学院高中教育.2010
[3]朱含冰《新课改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思考》..《考试周刊》.2009年第35期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华侨中学)
第五篇:“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报告
“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报告
“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报告 ——我们是怎样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一直是初中升入高中后高一学习阶段重要的一环。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重要性更为突出。因此,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兰山区教研室向临沂市教科研中心申报了《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这一市级课题(现已通过结题鉴定)。临沂三中化学组从2006年秋季加入该课题进行研究,连续几届高一参与课题实验,从知识教材、教师教学方法的衔接,到关注学生学习心理、思维方法、学习习惯的衔接,都进行了大胆实践尝试。现将该课题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主要问题 1.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开学初对高一师生的问卷调查中,以下问题与过去相比更为突出,值得思考与研究:(1)有过半数学生感到课堂上知识容量和难度突然增加太多,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有些知识初中没学过。(2)高一教师认为有70%的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较差,有60%的学生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低下,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
2.问题的原因分析
教材方面:新课标初中化学教材知识面宽,贴近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普九”要求,其知识层次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化学知识的深度不够,系统性亦较差,不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养。而高一人教版教材,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相对于学生的知识基础而言,教学内容偏难,在体现重难点均匀分布和循序渐进原则上存在着一定的结构性问题,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过于集中于必修1,如物质的量概念及其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其应用、离子反应和物质结构理论等。
教师方面:对高一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我校有90%的教师从未有过初中教学的经历;有60%的教师对初三新课标及教材不了解;有80%的教师刚从高三循环下来。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上级部门只注重了对初三教师的培训,而高一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未能全部跟进。
中考的导向作用:中考是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命题的,没有考虑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较低。
二、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主要对策
1.培训和教研是解决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对学校教学管理者而言,针对高一教师对初中新教材不了解这一现状,适时地组织培训和加强教学管理对问题的解决会更有效。教学的起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必须遵守因材施教的原则。高一化学教学必须分清学生现有水平与教学目标之间的距离,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设计合理的教学起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解决教学衔接问题的最终目 的是解决学生学的问题,能承担起这一重任的应是高一教师,鉴于临沂三中生源状况,学校领导管理层高度关注高一教师的教学和研究,专门从初中部调剂初中化学教材,组织学习研讨。使整个备课组对初中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及高一教学方向都能有一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并结合学校实际,规划出专门的初高中衔接教学的时间,时间约为2周(含军训时间)。
2(加强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研究,开发符合实际需要的校本课程。学校引导教师开展校本研究,课题组通过对初三和高一教材进行对比研究,编写初高中教材教学衔接讲义,对需要衔接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和提炼。在高一教学过程中进行专门性的衔接教学和渗透性衔接教学。(1)专门性的衔接教学 在高一课程实施之前,我们安排2课时对高一教材欠缺的且不宜穿插到各章分散衔接的知识做专门补充和归纳。例如:对元素化合物这部分知识,补充了以下内容:?电离的概念;?酸碱盐的定义,让学生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从离子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通性;?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对复分解反应成盐进行拓展。帮助学生熟记并归纳总结以下内容:?酸碱盐氧化物的通性;?常用酸碱盐的溶解性;?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常见物质和离子的颜色;?常见物质和离子的检验方法;?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另外,要求学生重读初中化学课本,唤起学生记忆,帮助学生对初中知识进行再认识,有效避免了假期(中考后两个多月)后学生对初中知识的遗忘,减少了因陌生感而增加的不适应。同时,通过对物质的推断、物质的的鉴别和提纯等题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在进行相应的教学衔接之后,我们还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测验的方式对新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所教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方法等,把握学生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和认同度,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教师的教学方法,找到适合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2)渗透性衔接教学 我们是按高一的教学顺序,在每一章节的教学之前或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欠缺的知识进行补充。同时,有计划地让学生逐步了解和体会高中化学学科的特征、化学学习的思维方法和认知过程,使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思维方法在初中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和改善。例如在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之前,训练学生熟记并能很快标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同时适时补充以下内容:?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化合价的定义;?化合价的确定方法;?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的原子结构的关系。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化合价,将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的得失建立联系。这样,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三、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的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后,教师要抓住学生生理上从少年向青年转变,学习心理从“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时期,在教学方法上则应更多地采取启发式,启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为了能顺利地开展高一年级教学工作,我们认为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通览教材、大纲
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教材,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确定新学年开始的复习内容、及时订出复习计划,使得所复习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初、高中的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
教师对高一新生的中考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对中考中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复习中有的放矢。(中考试题《沂蒙晚报》有刊载)3.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讲授《金属及其化合物》时,可结合生活中钢铁,合金等的常见运用,讲授《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时,可介绍有关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及我国的有关环境政策,等等。让学生觉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学好化学必须有脚踏实地、勤奋苦读的态度。
4.自高一开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各种能力
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使学生受益终生,高一年级要注意学生阅读习惯,作业规范,实验规范等的教育和养成。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中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能力的任务,教师应抓住各种机会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5.指导高一新生建立高中化学错题集,准备红色笔,学会纠错究错。
四、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主要是记忆、重现、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高一年级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化学的重要一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刚跨入高中阶段时,学生们都信心十足、求知欲旺盛,学习积极性和学业期望值很高, 都有把高中课程学好的愿望。但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无论是对化学基础知识、学生学习能力、还是知识难易程度都存在着质的跨跃。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许多学生不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同时高一新生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及初中化学教学“慢、细、少,且多次重复练习”的特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依赖性较大,往往记忆、模仿的能力较强,习惯以被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而理解的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大多把课后学习等同于完成作业。而高中化学教学则要求学生通过课前自学预习、上课做笔记、课后自觉复习、独立完成作业、总结梳理评估来加深理解,通过内化使知识在自己脑海中生成并能使其活学活用。
每年高一我们都组织教师编写《高中化学学习方法指导》,并收录在年级印刷的《高中生活从这里开始》一书中。总结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基本经验是:1.先预习带着问题去听课。2.勤提问 课内课外有许多问题要思考,不明白的多向老师同学请教。3.多看书 通过复习课本内容和参阅高质量相关教辅书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4.精做题 做题之前先看书,在看懂书中内容的前提下,再通过有针对性的实践练习来熟练细致掌握所学知识和技巧,不
宜多“做”题,而应多“看”题。5.常总结 运用演绎、归纳、类比等方法总结所学内容,训练发散、收敛、整合思维的能力,学会把书看薄、把书看透,学会做学习总结笔记。
五、新课程下关注初高中学生心理衔接
由于高一新生在生理上的特殊时期,他们在学习时普遍存在下列现象:多数满足于过去的学习方式,在潜意识里乐观估计高中阶段的学习,对挫折承受力差,情感脆弱,一旦遭遇困难,便动摇了学习的信心。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感觉高中课程并不像初中那样简单易学,特别是理科,更显得枯燥、乏味、抽象;在做习题或实验时,他们常常感到茫然,不知从何下手,很多学生的成绩较之初中时期出现了严重的滑坡现象。
因此,教师此时要格外关注学生的心理衔接。帮助他们调节好心态,稳定好情绪,端正好学习态度。经常地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其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
总之,初高中化学的衔接不但是知识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更是学习方法,学习心理以及能力培养的衔接,他们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其内在联系,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需要,使之尽快适应高中阶段化学的学习,并不断提高学习水平。
附:部分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讲义材料 物质分类及其化学式书写
没有分类就没有学科,就无法进行科学研究。类别意识(分类思想)、正确地给物质分类是学好化学的第一步。不会分类,不知道物质的类别,就很难理性地认识物质和把握物质的组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存在、制法乃至用途等。混合物中含有多种成分,即有几种不同微粒(分子),有几种不同的纯净物,所以混合物的熔、沸点并不固定。如空气、海水、合金等。
而纯净物的成分单一,可写出唯一的化学式(或分子式),具有固定的熔、沸点。如蒸馏水、氧气等。
纯净物分为单质、化合物。
(一)单质是仅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又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单质。
1.常见的金属单质(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写): 2.常见的非金属单质: ?气态非金属单质: ?固态非金属单质: ?液态非金属单质: 3.稀有气体单质(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顺序写):(二)化合物
化合物种类繁多。化合物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又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又分为氧化物、酸、碱、盐、氢化物、金属碳化物、金属氮化物等等。
1.氧化物:组成元素含氧和另一种元素,大多数氧化物中氧元素为-2价,这类普通氧化物又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还有一些复杂的氧化物(如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
(1)酸性氧化物—— 例如:(2)碱性氧化物—— 例如:(3)两性氧化物—— 例如: 规律: +2.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电解质)。
形式上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有无氧酸(如HCl、HF、HS)和含氧酸(如HSO、HNO、2243HCO)两类。又可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23 举例写出酸的分子式: 一元酸: 二元酸: 三元酸: 些金属元素可以形成含氧酸,如: 训练:常见的酸根名称与符号(请分类写):(1)含卤素的有:(2)含N、P的有:(3)含S的有:(4)含C、Si的有:(5)含金属元素的有:-3.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电解质)。
-形式上由金属阳离子与OH组成。形如M(OH)n,NH•HO是一种独特的弱碱。又可分为一32 元碱、二元碱、三元碱。举例写出下列碱的分子式:(1)活泼金属形成的强碱
易溶于水的强碱有: 微溶于水的强碱是: 氢氧化镁难溶于水,属于中强碱,分子式为:(2)难溶于水的弱碱:(3)易溶于水的弱碱是一水合氨:(4)两性氢氧化物,如: 4.盐:由金属(或铵根)阳离子与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又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等等。
(1)正盐——酸碱完全中和生成的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均易溶于水;盐酸盐中 难溶于水,硫酸盐中 难溶于水,常见的碳酸盐中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有;易溶于水的银盐分子式。再举例写出各6种正盐的化学式: ?钠盐: ?钾盐: ?铵盐: ?硝酸盐: ?硫酸盐: ?铝盐: ?盐酸盐: ?铜盐:(2)酸式盐——多元酸(二元或三元)与碱中和时,因碱量不足而使酸没有完全中和而得酸式盐,如(写化学式): ?碳酸的酸式盐(碳酸氢盐): ?硫酸的酸式盐(硫酸氢盐):(3)碱式盐——多元碱与酸中和时,因酸的量不足而使碱部分中和而得碱式盐,如(写
化学式): ?碱式碳酸铜: ?碱式氯化镁: 5.氢化物——氢元素与另一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分为氢与非金属元素(H为+1价)和氢与活泼金属(H为-1价)两种情况。?卤素氢化物: ?O、S的氢化物: ?N、P的氢化物: ?C、Si的氢化物: ?Na、Ca的氢化物: 6.金属的碳化物、硫化物、磷化物等: ?二硫化亚铁: ?电石(碳化钙): 化学反应的基本思想
从物质类别入手,视化合物的组成,着眼于化合物的生成与分解,可了解其化合反应思
想和分解反应思想;化合物与化合物之间的反应除了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外,可以从大中
和思想以及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等弱电解质看化合物之间的离子互换型反应。1.化合反应——几种物质仅生成一种化合物。化合物越稳定化合反应越容易。(1)生成氧化物的化合反应 非金属+O? 2 金属+O? 2 S?SO?SO 23 C?CO?CO?CO 2(2)生成氢化物的化合反应(3)生成酸的化合反应(4)生成碱的化合反应(5)生成盐的化合反应 ?无氧酸盐: ?含氧酸盐: 2.分解反应——一种化合物生成几种物质。
化合物越不稳定越容易分解;越稳定越难分解;必须电解。?氧化物 ?酸 ?碱 ?盐
3.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另一种单质+另一种化合物”(1)活泼金属+酸(2)活泼金属+水
(3)较活泼金属+较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
(4)H、C等还原剂加热下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2(5)铝热反应:Al+FeO 34(6)较活泼非金属置换较不活泼非金属 上述(5)和(6)高一即将学习。
4.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而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产物有更难
+-+-+-+-溶或更难电离的物质生成或气体生成。(AB+CD=AD+CB)(1)酸+碱?盐+水(中和反应)练习:(2)酸性氧化物+碱溶液?盐+水 练习:(3)碱性氧化物+酸溶液?盐+水 练习: 酸溶液?盐+水 碱溶液?盐+水(4)酸式盐+碱溶液?(5)碱式盐+酸溶液?(6)盐+酸?新盐+新酸(7)盐+碱?新盐+新碱(8)盐+盐?新盐+新盐 科学训练园地
一、元素符号、离子符号、根、化合价、化学式的训练程序: 1.依次写出核电荷数1,18的各元素名称和符号: 2.写出+1价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 3.?写出+1价阳离子的符号?写出+2价阳离子的符号?写出+3价阳离子的符号?写出
-1价阴离子的符号?写出-2价阴离子的符号?写出-3价阴离子的符号 4.常见的包含有+
4、+
5、+
6、+7价的元素的阴离子(原子团)有哪些,标出正化合价 的元素,观察比较这些正价元素是金属还是非金属, 5.列出变价金属,常见的有哪些, 6.列出常见的多价非金属元素。
二、化学反应方程式训练
1.写出3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6个化合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3.写出6个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10个复分解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5.写出8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写出有CO生成的4个化学2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