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学科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应用研究》课题报告
《高中学科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应用研究》课题报告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关整合模式、整合理论的论著很多,但大都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所使用的整合模式在资源组织过程中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在实践中缺少现实意义。2002年9月,文登第一中学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普通中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对策研究》的子课题《高中学科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应用研究》。2006年初,该课题通过了总课题组的鉴定,顺利结题。
课题研究成果
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学校已初步形成了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性学习、问题探索性学习、工程项目式学习三种高效的整合教学模式。
1.研究性学习模式。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并利用因特网查阅相关资料,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而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研究报告或电子文稿。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主要在现有的专题网站上进行,如“血铸中华”系列网站(http://cycb.省略:8090/xuezhu/index.jsp)包含西安事变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九一八事变博物馆等。以 “鸦片战争”一课为例,学生采用“鸦片战争纪念馆”子网站(HTTP://ypzz.省略)为主要学习网站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对“战争简介”、“战争经过”、“民族英烈”,还有拓展内容如“大事记”、“不平等条约”、“研究论著”等栏目的探究,做出介绍鸦片战争问题的电子演示文稿,并进行专题交流。这个探索过程不但使学生巩固了课本知识,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并能利用网络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协作,从而大大培养了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集成与交流的能力,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更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将“向烈士献花”、“参观留言”、“纪念场所”等也做到了演示文稿中,这使得学生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还实现了历史课的情感教育目标。
2.问题探索性学习模式。以问题为具体任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借助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课件技术来呈现图片、影像、动画等资料,让学生体验并展开讨论,最后得出答案。课件、网页能以超文本和超媒体的非线性方式组织媒体信息的特点,为信息的呈现提供极好的展示平台,使之成为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途径。比如语文教学中的《祝福》一课,通过网络课件呈现主人公祥林嫂三次肖像的描写,让学生观察图片回答她的肖像特征,以及联想她的遭遇,这样要比用语言直接描述形象得多。学生通过图片可以体会到祥林嫂当时的处境以及内心深处的悲哀,从而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在高中理化生等学科的教学中,运用这种模式同样也能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具体做法是:教师先设计一些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猜测或假设,并借助计算机课件的引导自己去发现、验证、总结出规律。在化学课《碱金属》、《乙醇》两节网络课中,教师事先设计好相关的探索性问题,让学生围绕其展开讨论,然后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化学网络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堂讨论、小结,最终根据自己的研究得出问题答案。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能动作用。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师必须事先做好如下工作:(1)收集相关的多媒体材料,并根据教材进行知识结构化重组,做成课件;(2)将与问题相关的、扩展性的学习辅助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做好相关资源网站的链接;(3)构建网上讨论区、论坛;(4)安装局域网评测系统软件,让学习者能进行网上自我学习评价。
3.工程项目式学习模式。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对象,学生首先体验项目并对其产生感性认识,再由学科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然后学生之间分组选择各自的研究项目,围绕各自的工程项目进行讨论,最后以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在信息技术学科“网页制作”这一节中,按照此种步骤进行教学,即:第一步,让学生体验示范项目。学生浏览教师所提供的“文登一中网站”。通过对网站的浏览、操作,使学生对网站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了解网页所包含的要素,并了解FrontPage的功能作用,展开讨论。第二步,分组协作学习。各小组的项目分别是一中概况、学校管理、教育科研、教工园地等网页的制作,针对本组的工程项目开展研究讨论,研究该项目所用到的技术,完成材料的收集、加工等工作。第三步,各组将完成的分项目链接成总项目――“文登一中网站”。第四步,进行评价。这种模式能够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中“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但是,在设计教学时还要注意四个问题:(1)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项目的选择是学习的关键;(3)创设学习的资源和协作学习的环境是教师的主要工作;(4)要以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收获与体会
1.课题的实施改变了教学结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学习的主人。在充分发挥现代新技术手段优势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技能,大大激发了学生主体参与的内驱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了持久的内在动力。
2.教师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大大提高。半年来,几乎所有教师或在新浪、网易上申请了博客,或在文登教研中心博客、文登一中博客安了家,学校收集了教师制作的课件500余个,建立了学科专题网站24个,教师撰写了整合论文216篇(已经出版论文集)。其中,有十几个课件在省课件比赛中获一、二等奖。另外,教师收集的各类教学资源,大部分被做成网络分布式资源库,实现了资源共享,如媒体素材资源库、题卷库、课件库、电子图书馆等。
3.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整合理念在课件应用和开发中得到贯彻实施。教师开发教学课件能够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根据高中各学科特点和学生特征,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合理安排网络资源的呈现形式。
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题的研究,文登一中发现课程整合改变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老模式立足于“教”,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新模式立足于“学”,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会学”;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教师“教”的工具,而主要是学生用来“学”的工具。学校所探索使用的三种新模式都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都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网络的共享资源搜集、加工、研究、处理、交流有关问题,包括实验、项目、课题等,这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都将大有帮助。
注:《高中学科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应用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普通中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对策研究》(FHB011239)的子课题。
第二篇: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我校《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研究》课题,是云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背景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过程中,网络凭借其信息储存的容量大,表现形式的多样化,高度共享性与扩展性以及交流的实时性和便利性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打破了学生仅以教科书作为知识来源的唯一渠道的局限,为改变长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为各类教育资源的多层次开放和建设创立了有利的条件。而专题学习网站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完备的系统的知识,而且还能创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良好环境,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近几年,国内外对专题学习网站的建立与应用的研究可谓是方兴未艾。各种专题的学习网站有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但在其建设与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深入开展专题学习网站的研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另外,选择“信息技术”作为专题也适合我校的实际。而专题学习网站的学习资源可以为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提供完整而丰富的知识体系与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将成为我们整合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手段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良好载体。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1、教育信息化理论
教育信息化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提供了环境、条件和保障。学生利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通过检索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实现发现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实现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这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
3、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这种观点,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工作的外界刺激(例如教学内容)作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然后再将当前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生不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器,而是主动地对外界刺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
三、研究目标
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依据,对我校中青年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从内容和手段的校本化进行实践研究。
四、课题实施可行性分析:
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教育等应运而生;泰州市教育局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评选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力度;我校即将建立局域网,利用现有各班的教学平台组成教育网络,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改观;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五、研究内容
1、我校中青年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内容
理论部分: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及建构主义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学习和研究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知识和方法。
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等信息技术能力;将计算机等教育技术有效、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的教学能力。
2、我校青年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手段
教育技术集中培训:借鉴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经验,采用任务探究的方式,结合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实践进行教育技术的共同学习和研究。
结合:通过培训任务的完成,体验教学新方法、新理念,对之展开研究,进行创新。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是由我校领导及教师以高中学生为主要对象,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进行的信息技术学科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应用性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行为研究法和统计研究方法。
七、研究步骤和内容
第一阶段(2007年12月----2008年1月)申报开题
前期,我们结合“十一五”教育技术课题的要求,开展了调查研究,收集反映教师教学现状能力和信息技术使用水平的问卷资料,组织相关人员,酝酿课题、说明立案的理由及研究的可行性,为课题的研究目标打好基础。
十二月底,我们召集各年级语、数学科的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听取意见,组织学习新课标等理论材料,让教师初步认识到:“一位现代化的教师,除了教学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反思能力、学习能力等素质外,还应具备基于信息素养、技术素养的教学预见能力、教学传导能力和教育技术能力。这种新的诉求,应该是传统教学中所必需的教师能力的拓
展和延伸,而不应该是一种摈弃和替代。”要求他们抽出时间学习思考:“
1、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存在什么样的优势与缺点?
2、现在,我校中青年教师对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使用,停留在什么样的层面上?
3、中青年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通过这个过程的调查与研究,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对信息技术研究课题有了更进一步了解,都积极投入到研究行列。
第二阶段(2008年3月——2011年7月)课题实施
虽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是老生常谈,但就我校目前的情况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使用水平,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我们先从理论上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再在技术上提高教师的驾驭能力,最后培训他们具体运用技术,整合多方面知识从而服务于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师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可以方便的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和接受远程培训,可以更好的利用信息技术与别人进行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交流,优化、整合教学资源,所以在校本培训中我们不断地加强信息技术培训。
第三阶段(2011年8月----2011年9月)总结提升成果展示阶段 我校教导处根据培训计划,每月开展一次培训活动。通过三年以来的培训,我校从青年教师“目前已经掌握的信息技术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情况”及“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效果”对青年教师进
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教师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培训教师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利用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提高质量。
2、研究报告
3、论文
4、学生作品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总报告
泰 安 市 教 学 研 究 课 题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课堂教学的整合策略研究》 研究总报告
宁阳县特殊教育中心 主持人:陈宝霞
二〇一七年二月
课题名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课堂教学的整合策略研究》 课题批准号:TJYNY036 课题主持人:陈宝霞
第一部分 简介
一、标题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课堂教学的整合策略研究》
二、摘要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课堂教学的整合策略研究》是依托我校聋部和培智部低中高三个年级段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涵盖了多学科为期两年的一个教学研究课题。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育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的设计及呈现形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他可以使抽象而直观,使静默而动感,使单调枯燥而妙趣横生,这些都为课堂教学添彩韵色,使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学习情绪、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和康复效果都有更大的改变和提高。而这一方面的可借鉴的经验又比较少,特别是特殊教育学科教学,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如何使信息技术与康复课程有效结合而弥补医教结合理念下医源不足的缺憾。
在课题开展过程中,通过理论假设,实践研究,课题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一是参与实验班级的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操作能力,知识水平,康复效果、视野和表达能力较以往同级学生有很大的提高;二是参与实验的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水平有了更大的提高;三是形成了我校各学科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突出特色;四是通过对家长培训和指导,学生家长对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康复上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五是通过实验研究,促进了我校信息技术整合课例水平的提高,在省市优课评比和”一师一优课”活动中,均获得好成绩。
第二部分 主体部分
一、研究问题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我国残疾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特殊教育是使残疾儿童全面发展、更好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通过教育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缺陷得到缺陷补偿,使他们具备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最终具备谋生和立足社会的能力。
在国家提倡教育均衡发展的号召下,为了能让残疾儿童同样接触并享受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学校投资建设了微机室和录播教室,每个教师安装了教学一体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了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变化,由此带来的是教学内容呈现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因此,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优化改造,学校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的变革成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新的教学模式的生长点。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在学科教学中必须在同时关注讲授式教学模式的同时,更要关注有意义活动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和自助式康复教学模式。一方面必须对有着较成功和成熟经验的“有意义”的接受性教学进行改进,对发扬和改进我们具有“双基”优势的传统教学赋于新的内涵。另一方面,更要满腔热情地关注并探索活动式的教学,在“有意义的协作和探究”上做足文章。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可以让探索活动和教学形式更为丰富多彩。
(二)研究内容
1、策略研究
(1)基于校园信息技术环境和Internet在线管理模式的研究。如网络环境下学校教学资源的管理、教学信息的发布与收集、学科新型教学方式的研究、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学习方式的研究、利用网络环境培养学生能力素养的行为研究等;(2)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环境下的师生教学策略研究。教师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活动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课堂管理策略等。
2、实践研究
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教学情境的设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扩充、学生自主管理与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教学评价设计,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时的教学方案的研究与设计。
4、效果研究(1)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各科整合教学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工具的研究;(2)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各科整合教学模式的效果分析。通过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有效整合来增强聋生的视觉敏感度,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可以更为直观的呈现教学内容,使不可能变为可能,在增加课堂教学吸引力的情况下增加课堂容量,使聋生听力智障生的智力缺陷得到补偿,得到发展和提高;使培智生的康复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达到康复与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信息及技术与课堂的有效整合大面积的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康复质量。
(三)核心概念
1、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它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总称。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才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成知识建构过程的主体,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或咨询者。
3、策略:策略是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首先预先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的若干对应的方案,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制定出新的方案,或者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选择相应的方案,最终实现目标。
4、缺陷补偿:教育学上的缺陷补偿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根据障碍学生的身心特点,综合地利用一切有利的因素,通过各种途径替代,改善,促进或恢复因障碍造成的功能性损伤,进而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活动过程。综合地运用了生理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理论中的补偿原理。
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2014年国家又颁布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特殊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同时随着信息技术介入教育教学的程度迅速提高,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很快成为新时期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热点。中央教科所特教研究室主任陈云英博士也指出“为每个聋孩子设计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在所有课程中渗透信息技术的使用。”近几年翻转课堂、微视频以及当前如火如荼进行的“一师一优课”活动都是其成果体现。而在特殊教育教学中,中国特殊教育学会已先后组织了四届全国性的信息技术大赛,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整合,在特殊教育领域越来越受重视,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我校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下,教育现代化设施不断完善,2015年,投资30余万元新建了一口录播教室,而现代教学设备的广泛应用及教学资源的共享已使得聋生和智障生的学习环境和手段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不仅在开发特殊学校的学科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改进聋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较为充分地发挥了聋生在视觉上的优势,使聋生的生理缺陷及由此带来的学习障碍得以补偿与疏通;使智障生学习有更多的信息刺激,效果要比以往的传统课堂更有优势,特别是生活语文、生活数学、音乐与律动,绘画与手工、医教理念下的除肢体动作之外的康复课的教学都有更大的改进。那么,如何使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之中,使教学过程更优化,教学效果更显著,这就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以前很多老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内涵实质缺乏了解,有的老师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完全等同起来,认为只要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容量,就是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还有的老师一味追求“技术”,做出的课件追求动画效果,求花哨,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与课堂重难点无关的地方,而并没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我校在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探索整合的实质和方法,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实效性,加强教师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特开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课堂教学的整合策略研究”课题的研究。
2014年开始申报之初我们就着手进行课题研究之前的调查工作,2016年山东省泰安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课题申报工作给了我们把这样工作进行系统研究的契机和决心。我们马上组织相关教师,形成课题研究小组,有高级教师担任课题负责人,请市、县教研室教研员担任顾问,教科组长、聋部教师担任实验教师,组成课题小组,进行研究、讨论,制定研究方案,填报课题申请表,2016年1月份,课题立项,我们课题小组开始着手实验研究。
(二)信息及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研究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家庭电脑、手机的普及,网络的全覆盖,整个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主要表现为:
1、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学科教学中,使教学环境发生了变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渐发生变化;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意识与能力逐步增强;
2、转变了教师的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转变了学生的地位,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转变了教学媒体的作用,使教学媒体成为学生认知的工具;转变教学内容的结构,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特色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课堂教学的整合策略研究,试图对讲授式教学模式、接受性教学、活动式教学三种形态进行改造,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各学科教学要素之中,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发挥各自的优势,使之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意义构建,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进行学科学习的工具,成为终身学习与交流的工具。通过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获得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规律、原则和方法,获得整合的成功经验。
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
(四)理论基础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多媒体网络教学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实现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3、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 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认为每个个体的智力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智力强调的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个体智力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多元智能理论重视的是多维度地看待智力问题的方法。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
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
4、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唤醒,是种教育手段。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有效整合正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人机对话的过程中孩子们一旦得到更多的信任和期待,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会更聪明、能干、有悟性。
(五)课题研究遵循的教育规律和原则
1、教育的发生基本规律
(1)创设贴近体验、引发共鸣的问题情境,宽松、自主的心理环境,启动学生自我生产。(2)提供结构、度量与人的素质发展需求相应的优质信息,以适于学生认知的程序呈现。(3)实施适时适度的探究思路、科学思维、体验感悟引导,引发认知、观念、情感改进。
2、遵循的原则:
(1)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应遵循教育改革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和学科新课程标准的特点。(2)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在学科教学中要明确学习目标、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问题解决、交流协作及创新能力,注重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3)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要避免因教学资源的重复而产生的资源的浪费和对信息技术的过分依赖而限制教师创造性的发挥。(4)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要注意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并重,在倡导信息技术应用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开展实地考察、动手实验、创新探究等活动,加强学生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为学生创设“动手”机会,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5)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要注意教育方式、学习方式的变化,要从简单的课件制作、媒体应用甚至为“整合”而整合,转移到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和学习信息技术。
三、研究程序
(一)研究设计
1、前期研究(2014年1月至2014年2月)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有: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根据学校、学生实际情况调查,确定主要研究学科内容。
2、中期研究(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有:(1)听取全国的、省市各级的优秀整合课,认真分析内化,指导自己的课题实验;(2)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研究;(3)分析反思,统一思想,进一步指导教学实践。
3、总结阶段(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有:整理研究资料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与统计;撰写实验结题报告。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访谈、问卷、座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倾向、学习风格进行调查研究,为把握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基本特征寻找支撑与依据。
2、文献研究法: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理论书籍,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课题实施,深入开展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目标和研究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
3、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教师结合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开展合作研究活动,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探讨个性化教学模式,促进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4、个案研究法:对部分学生进行跟踪式的个案分析研究,了解学生个性化学习所需要的支持环境和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学习风格。
5、经验总结法:组织教师及时撰写教育教学叙事与教学案例分析,及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编印案例集、论文集等。
四、课题研究对策
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应用研究,将信息技术与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绘画与手工、唱游与律动、社会与自然、康复等课的有机整合,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益和康复效果。
(一)初步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1、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阅读教学模式:“媒体搭桥——情境驱动——自主学习——信息延伸”的信息技术环境下阅读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情景——任务呈现——启发指导——激励求新;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进入情景——自主探索——协作学习——交流反馈。
2、信息化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模式。协作学习对学习者的自身知识意义建构极其重要。它主要通过协商与会话的形式,使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相互交流,促进此学习群体对当前所学知识深刻而全面的理解,从而达到真正的意义建构。
3、数字化情景中的创造性学习模式。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开展研究、上网查资料、结论共享等形式获取知识。
4、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医教康复课堂教学模式。师生在网络信息的引领下共同完成康复任务
(二)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评价模式 我们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个性化学习”研究中构建了“一个准则,一个形式,多项内容,多种手段”的评价模式。(1)一个准则:学生发展准则。评价时,不光看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知识,最根本的是看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是否得到发展。(2)一个形式:发展性描述评价。在评价中尽可能地发现并描述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个性化学习中所体现出来的成绩;描述学生的成绩所带给你的感受;指出需要努力的目标。(3)多项内容:信息能力、问题能力、非智力发展、知识获得等四个方面。信息能力,主要包括计算机操作能力、收集信息能力、浏览信息(阅读)能力、文字处理能力等;问题能力,即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智力发展,包括情感投入、情感获得、协作性、联想意识、品德发展等;知识获得,即学生了解或理解学习领域的知识。(4)多种手段:手段一:多元的评价主体。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社区(家长、相关的机构),也可以是计算机系统,它们之间还可以进行有机结合。手段二:多变的评价载体。主要体现在口头评价、表格描述评价、综合描述评价、网络评价。手段三:多种的评价对象。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有小组合作学习、个人独立学习两种形式,评价时评价的对象可以是小组,也可以是个人。
(三)实现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搜寻、提取我们需要的信息是极为方便和快捷的,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生的学习主要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来展开学习,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
五、研究发现或结论
(一)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在学中创、创中学,为信息社会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1、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聋部学生和培智部轻度智障生能利用搜索引擎、网站、教学资源库等搜寻学习资源,并对信息进行筛选、重组和加工,能对数字化资源所呈现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进行分析、思考,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在信息技术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中,“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
3、提高了家长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二)教师的教学思想发生了改变。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过程中一个要素,带给教学的不仅仅是教学技术的优化,更重要的是为教学带来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意义建构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思想,带来与时代发展同步的现代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
(三)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与常规教研相结合更为方便与科学,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 三位一体的校本教研模式,能激发教师碰撞思维,催生智慧的火花,将智力资源利用最大化。
(四)形成了以主体性、活动性、开放性为主要特征,以情境——探究、主题学习、科学实验为理论假设模型的“整合”操作模式,通过对教师教学角色的定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通过教学内容、信息技术、教学环境诸因素的整合,对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五)促进了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的开展,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六、研究反思
通过近两年的研究发现,课题研究中存在着问题或不足
1、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社会与自然、品德与生活、运动与健康等学科不及语文、数学、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康复等学科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效果好。
2、装备的使用缺乏学科的个性化特征,有些学科没有找准切入点,简单的将课件的使用混同于整合。
七、改进与完善
1、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学习新课标,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突破口,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康复的信息化。
2、在教室一体机有效使用的基础上,引导教师更好地应用录播教室进行在线直播同步交流展览,共同研讨提高。
3、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指导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加工等信息素养,消除不良影响。
4、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联系,让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学习知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5、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在医源不足的情况下,学会利用网络信息自主学习康复知识,以配合老师的康复工作。
第三部分 参考文献
1、张剑平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黄荣怀 《信息网络与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祝智庭 《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4、倪华张文杰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
5、(美)温鲍姆《探究式教学实践指导》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6、(美)桑德霍尔茨 《信息技术与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7、(美)白甫丽.艾碧《网络教育:教学与认知发展新视角》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课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课题
中期工作总结
依安二中 张咏梅
2006年12月,我校申请的“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黑龙江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课题得到省电教馆立项后,我校课题组坚持以课题带动学校信息化建设、以信息技术发展促进校本教研发展的理念指导实验研究,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在此,就两年来的实验研究工作,特作如下总结。
一、搭建理论平台,作好实验准备
(一)建立实验研究的理论依据
组织全体实验教师开展教育理论学习,每周都有“学习日”。通过学习,使教师懂得“认知主义”、“行为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现代化教育理论,使教师们真正认识了实验的理论支撑,为实验的顺利开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二)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实验研究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研究方案、计划。
(三)改善实验硬件及软件环境,为课题实验研究创造物质条件。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学校的硬件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目前,学校共有两个网络机房,一个学生用微机教室54台电脑,一个是远程教室30台,分别是140多平方米、70多平方米的大教室;并完善了1个多媒体教室。学校现有计算机102台建起了网络管理中心、教师电子备课室、远程接收室等,今年又完成了光纤接入,为课程整合课题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并且利用中央电教馆资源网,建立校园主页,建立有了自己的网页这些硬件设备为教师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四)学生的分班
实验前,对实验对象的知识基础和各种能力进行检测,获取相关数据,按等组实验的方法划分实验班级和对比班级。实验班与对比班教师的年龄、学历及业务能力基本接近。严格控制实验对象,不加班加点,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和提高信息素养,是搞好课题实验的关键
(一)提高教师的思想和理论素质。
思想的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派课题组成员外出参观、听课学习,参加各种培训,和每周的“学习日”加强学习。使他们尽快用现代化教育思想来武装头脑。现在,教师们作的实验体会、论文等已汇集成册,留下了课题实验过程中的大量足迹,以便在校内为所有实验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二)强化技术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
在培训中,要求全校任课教师必须参加。学校专门开展了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培训和考核,使全体任课教师基本掌握了计算机及网络应用的操作。使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工作进入了更高层次。
三、整合课大赛,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从实验的第二阶段开始,我们开展了二轮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讨展示课活动。共出展示课14节,累计听课人数达160多人次。展示课的所有教师都能结合本学科特点,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多角度地将大量教学信息快速地传递给学生,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电子教案,各种教学资源正在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课堂教学。
2008年的课题组交流活动,数学组的“求索工作室”及“青年英语教师沙龙”让我们看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所显示的强大生命力和效益,更看到新课程理念的存在,倡导的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等等,都通过老师们的教学活动展现出来。
四、加强课题管理,促进课题实验研究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使课题实验不流于形式,让实验的生命力得到生长,必须用一定的制度和措施来激励和约束。为此,学校制定了“课题实验课堂教学评估细则”、“实验管理制度等”,这些措施的出台,规定所有教师必须按时参加培训学习和课堂观摩,经验交流等,必须按计划运用教学软件上好实验课;学校则定期对教师的实验情况进行检查,对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表扬和奖励,同时,也作为评优、晋职等的重要依据,激发了全体教师参与课题实验的热情,促使教师不断努力,提高科研水平。
五、课题实验的阶段性成果
(一)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验,造就了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如《山中访友》的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色彩鲜艳、动静结合的图象给予学生鲜明的表象,使学生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进入活动状态,从而产生了浓厚的学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这种欲望一旦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教师的角色就从“权威”角色向“伙伴”角色转化,变“讲师”为“导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教学效果也就特别理想。
2、教师教学行为变得新颖而多样
利用网络备课,能大大丰富教师获取的信息,网络资源经过教师的收集、分析、处理,可以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获取本学科、本次教学内容的最新知识,最新信息,使得课堂呈现出开放性的特征,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得教师在教学手段的选择方面有了更多的余地。
3、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增强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特别是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和知识、思想的共享,使得教师在备课、学习中能充分地进行相互间的合作,可以集众人的智慧和长处为我所用,从而大大提高备课、研究的效率,促进教师个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化发展。通过教学观摩、课件制作展示、个案剖析、论文交流等形式,大大提高了教育科学研究的水平和效率。目前,我校承担的“十一五”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3项,县级3项,教师乐于教研、关于教研的科研之风正在我校形成。
4、教师与课题共同成长
有了高素质的教师是实验顺利进行的保障,而在课题的不断深化研究中,教师的自身素质也有不断提高,一批业务精干、科研能力强、教学理念先进的实验教师同课题一起脱颖而出。姜晶莹、邱海龙、孙亚杰、陈淑清、魏庆荣等教师执教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验课获省、市级优质课;常国凤、魏庆荣、孙亚杰的论文获省科研成果二等奖;
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教育技术环境建设的快速提升以及教学实践的尝试,使教师们感到,学习资源的丰富和扩大,方便快捷的教与学、学与学交互,为建构主义提供了理想的认知工具,它不但使建构主义理论有了实施的手段,而且推动了建构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大大地增加,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到重大作用。
(二)学生素质得到快速发展
1、巧妙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实现怡静与活跃的统一,紧张与愉快的和谐。让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品尝到“发现”的欢乐和求知欲的满足。如姜晶莹和杨伟丽老师在执教的英语,利用典型故事和图片呈现出来,并给图片或动画配音,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计算机辅助习作,使例文评析、互改互评都变成师生面对面的活动,为学生修改习惯的形成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使学生尽情体验收获和成功的美好愿望变成了现实。在2007年全国迎奥运作文大赛中,我校学生共有65人获奖,其中一等奖7人,学校也被评为先进组织单位。
2、学习主动性的增强加快了学生素质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促使学生同伴之间的交流大大增多,他们在彼此平等的接触与竞争中,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灵活性大大增强,同伴间相互学习的机会也日益增多,真正实现了主动学习,自主发展;合作学习,共同进步。与此同时,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实践探究。多数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提出问题,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其创新精神和交流与合作能力也跃上了新的台阶。
3、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心理学家关于记忆持久性的实验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我校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进行整合,通过视听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边听边看,或是自己选择视听内容,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查找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将涉及边缘知识或其它学科知识,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信息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进了学生对周围世界的了解。它
打破了学科界限,增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强化记忆,融会贯通。我校学生连续三年在全国英语风采大赛中获奖,且获奖人数位居全县第一。
(三)学校的信息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和利用
在实验过程中,我校结合本校校情,着力抓好资源库建设,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中央电教馆的平台下载。同时组织发动教师积极建设本校的资源库。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搜集、整理、研制教学资源(1)互联网上下载。(2)数字媒体资源中获取。(3)把传统方式保存的资源数字化。(4)自主开发文本素材及媒体素材。
(5)资源交流。建立涵盖各学科的教学设计、教学参考、教改体会、学法指导、音像素材等子库,内设精品试卷、优质教案、优秀课例、精彩课件、优秀论文、教学素材等子库。目前,学校资源库里的课件、试卷、论文、教学素材等资源达30G 以上,为广大师生的学习、交流创造了高效、及时、便利的条件。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开展课题实验研究,促进了学校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带动了全校教师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通过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信息技术的设计与运用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景和问题情境,防止陷入纯粹的技能训练或是花俏的课件演示,避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简单“凑合”。
(二)学生的信息素养参差不齐,如何全面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搜集、甄别、提取学习资源的问题已成为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无法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适合网络教学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评价落后于课堂教学改革,也制约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四探索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待于进一步验证、修改和完善。
(五)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有待于提高,特别是同教育教学相关的软件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
七、今后研究设想
(一)积极创造条件,推广现有的成果与经验,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协作。在各学科中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智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二)继续完善学校的硬件环境建设,抓好校本培训工作,聘请专家进行理论和信息技术方面的专题培训,让教师把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最佳时期,并能根据教材特点,本着实效的原则,灵活运用。
(三)深入进行课件与学生学习资源的开发研究,避免出现高耗低效现象。使多媒体课件及学习资源的设计向系统的资料库、教学库的方向发展,为教师的二次开发提供方便。
第五篇:信息技术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概念.doc
信息技术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概念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教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辅助教学并实现教学目标。信息技术是什么呢?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信息技术包括:传感技术(信息的采集技术)、通信技术(信息的传递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和存储技术)、控制技术(信息的使用技术)。
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主要经历了信息技术课程、课程整合和网络教育三个发展阶段。在教学中,信息技术主要应用有:辅助教学、管理教学、辅助训练、辅助测试、虚拟现实和提供网络教学平台。由于信息技术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提供良好的知识组织形式、实现良好的自主式学习、提供虚拟化的教学环境和良好的教学管理功能,信息技术在教学得到有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众多不足,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存储、传播和提取方式,引起了教育新的变革。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信息技术给现代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辅助作用,必须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融入教与学的过程中,整合于课程、教学和评价之中。信息技术除了作为简单的学习传递系统外,更重要的是把技术作为学习资源和交互工具应用于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教学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专题3
1.信息化教学设计概述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是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
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一、要在学习过程当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
二、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发挥他们所学的知识;
三、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2)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
4)强调“协作学习”。这种协作学习不仅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如实施跨年级和跨学科的基于资源的学习等。
5)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