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干部学历、学位管理的若干规定(闽委[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4 11:3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建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干部学历、学位管理的若干规定(闽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建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干部学历、学位管理的若干规定(闽委》。

第一篇:福建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干部学历、学位管理的若干规定(闽委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委办[2003]50号 【发布日期】2003-07-30 【生效日期】2003-07-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福建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干部学历、学位管理的若干规定

(闽委办[2003]50号)

各市、县(区)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单位:

现将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教育厅、省学位委员会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干部学历、学位管理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转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干部学历、学位管理工作是干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事关党的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廉政建设,事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各级党委、政府要结合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强对干部学历、学位管理工作的领导,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干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办学机构要认真执行《规定》,做好干部学历、学位管理的有关具体工作,保证干部学历、学位管理走上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3年7月30日

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教育厅、省学位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干部学历、学位管理的若干规定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加强和规范干部学历、学位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02〕4号)精神,在全省普遍开展干部学历、学位检查清理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干部接受学历、学位教育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 办学资格与招生

第一条第一条 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具有学历教育和学位授予资格的教育、培训机构,省委党校及经省委审批具有举办大专学历教育资格的设区的市委党校,必须认真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干部的在职学历、学位教育和党校学历教育,严格教学程序,坚持教学标准,保证教学质量。

第二条第二条 具有学历教育资格的各类教育机构(包括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闽举办针对干部在职学习的高等学历教育,必须报经省教育厅批准或经省教育厅审核后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报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备案。

第三条第三条 党校在职学历教育,研究生须经省委批准,本科、大专须经省委干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批准,并严格按照审批的规模、条件和要求招生。

第四条第四条 具有学历教育资格的各教育、培训机构,要严格学籍管理和学历、学位证书管理,不得擅自或超越办学权限举办各类学历教育班。

第二章 报考与入学

第五条第五条 干部接受在职学历、学位教育,报考前,应填写《干部参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申报表》,按干部管理权限申报并征得干部主管部门同意,方能报名参加入学考试。未经干部主管部门同意的,各办学机构不得准予报名。

第六条第六条 干部接受在职学历、学位教育,必须按照各办学机构当年《招生简章》规定的条件报考,凡不符合《招生简章》规定的,各办学机构不得准予越级报考。

第七条第七条 凡符合免试入学条件接受学历、学位教育的,必须经干部主管部门(按干部管理权限)批准。

第三章 学历、学位的认定与更改

第八条第八条 对干部接受在职学历、学位教育的认定必须坚持以下标准:

(一)接受在职学历、学位教育的前置学历、学位及有关条件,必须符合入学当年办学机构的《招生简章》规定。

(二)获得国民教育系列学历、学位的,必须要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学历证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或其授权的有关机构颁发的学位证书。

(三)获得党校系列大专以上学历的,必须要有党校管理部门承认的学历证书。

(四)接受境外、国外高等院校教育获得学历、学位的,必须经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机构的认证。

(五)接受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教育的,不得与研究生教育的学历、学位挂钩,不能更改原有的学历和学位,但以研究生同等学历申请学位,并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规定的学位课程考试合格、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学位证书的,可认定其学位。

(六)干部接受任何形式的学历、学位教育,都必须有齐全的学籍材料。

第九条第九条 干部接受在职教育获得学历、学位后,要求更改学历或学位的应遵循以下程序:

(一)干部本人申请凡提出更改学历、学位的干部,本人必须写出申请更改学历、学位的报告,填写省委组织部统一印制的《干部学历、学位更改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一式两份,提供要求更改前后两个学历、学位的证明材料,以及入学前干部主管部门同意的干部参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的申报表。

(二)所在单位初审干部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接到干部更改学历的申请后,应认真进行初审。一是查阅干部本人档案记载。主要审查干部前置学历、学位是否具备报考入学条件。二是核查报考申请。主要审查干部报考入学是否经过干部主管部门批准。三是核对要求更改成现学历、学位的学籍档案。学籍档案主要包括:报考表或报考审批表、学籍登记卡、成绩总表、毕业生登记表、毕业生鉴定表、毕业论文评审表、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以及省(区、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或所在院校加盖公章的招生录取通知书或录取名单等。凡学籍档案材料不全的,可由干部本人补充,也可由干部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出面协调,向干部就读的院校索取。在此基础上,写出初审意见。

(三)教育管理部门审核经国民教育取得在职学历、学位的干部,由干部所在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初审后,报送省教育厅或其授权机构征求意见。省教育厅或其授权机构根据国民教育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核,提出符合或不符合更改学历、学位的明确意见,并在《申报表》上加盖公章。

经党校教育取得在职党校学历的干部,由干部所在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初审后,直接报党委(党组)或上级干部主管部门(按干部管理权限)审批。初审中如有疑问,须征求党校管理部门意见。

(四)干部主管部门审批经教育管理部门审核后,干部所在单位党委(党组)根据本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初审意见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审核意见,在《申报表》上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属于本级管理的干部可直接审批,属于上级管理的干部应呈报上级干部主管部门。

干部主管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呈报的学历、学位有关材料进行复核,对符合更改学历、学位条件的,在《申报表》盖章,给予确认,并正式行文通知干部所在单位和本人,学籍材料及批文存入干部本人档案。对不符合更改学历、学位条件的,在《申报表》上签署不同意更改意见并盖章,退回有关材料。干部所在单位党委(党组)或组织(人事)部门向干部本人解释。

第四章 学历、学位的填写

第十条第十条 “学历”应填写接受国家承认学历的国民教育的最高学历和接受党校教育的最高学历。填写的具体要求是:

(一)“学历”应填写接受相应教育的最高学历。接受各类在职学历学位教育的,应以干部主管部门批准的文件为依据。不能随意填写“相当××学历”。

(二)“全日制教育”栏填写通过全日制教育获得的最高学历;“在职教育”栏填写以其他学习方式获得的最高学历。“毕业院校系及专业”栏填写与学历相对应的毕业院校、系和专业。

(三)在学校学习获得学历的情况分为两类:一类是国民教育学历,其中:通过全日制教育获得的,填入“全日制教育”栏;通过在职学习获得的,填入“在职教育”栏。另一栏是党校学历,均填入“在职教育”栏,并在研究生、大学或大专学历前加“中央党校”或“省(区、市)委党校”。

(四)1970―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前入学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填写“大学普通班”学历。

(五)接受学历教育“结业”或“肄业”的,应予注明,如:大学结业、研究生肄业等。

(六)高中及以下学历,“毕业院校系及专业”栏不填写。

(七)获得学历同时也获得学位的,应一并填写,并写明何学科学位。如,通过全日制教育获得大学本科学历、理学学士学位,就在“全日制教育”栏中填写“大学理学学士”(在一栏中分两行填写)。

(八)获得学历但没有学位的或以同等学历攻读并获得学位的,按获得的学历或学位如实填写。如果一个人同时有这两种情况,且分别为其最高学历、学位,则这两种情况均填写。如,通过在职学习,先获得研究生学历(没有学位),后又以同等学历攻读学位,获得了经济学硕士,则在“在职教育”栏中填写“研究生经济学硕士”(在一栏中分两行填写),“毕业院校系及专业”栏相对应地要将两个毕业院校、系及专业填入。

第五章 检查与监督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会同教育管理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本级管理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通过在职学习持有并载入干部个人档案的学历、学位情况,每年进行一次检查清理。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对检查清理中发现办学机构擅自或超越办学权限举办各类学历教育班,违反有关规定滥发学历、学位证书等要严肃处理,直至取消学历教育和学位授予资格,并追究办学机构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对不符合办学机构招生简章和有关规定入学以及不经干部主管部门(按干部管理权限)批准免试入学而取得学历、学位的,党委(党组)或上级干部主管部门将不予审批更改学历、学位。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对在学历、学位上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干部,本人主动向组织说明情况的,由组织人事部门予以更正,不再追究本人责任;对不主动说明情况的,由纪检监察部门和干部监督部门严肃查处;对本规定下发后仍用各种不正当手段谋取学历、学位,欺骗组织的,要从重处理。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对教育管理部门和干部管理部门违反工作纪律,帮助干部制造虚假学历、学位证明,以及不按本规定进行初审、审核和审批的责任人,要从严从重查处。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凡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文件规定,一律以本规定为准。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厦门市国家税务局干部学历学位教育管理规定

厦门市国家税务局干部学历学位教育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新时期税收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市国税系统干部学历学位管理工作,鼓励 干部通过学习改善专业知识结构、提升学历学位层次、提高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全 国税务系统干部学历学位教育工作管理办法》(国税发〔2004〕22号)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指“干部学历学位教育”,是指经市局计划选送参加委托培养或干部自行参加的,经国家 有关部门授权、备案的境内外办学机构组织实施的正规教育。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厦门市国家税务局系统在职干部。

第二章 管理原则

第四条 坚持提高学历学位层次、重点培养的原则。鼓励干部不断提升学历学位层次和个人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着重以高等专科、本科层次人员为主,适量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人 才。

第五条 坚持鼓励自学、便利就读的原则。干部参加学历学位教育时,应就近选择国民教育资格质量较 高的院校,倡导以在岗学习形式为主,脱产学习为辅,严格控制脱产、半脱产学习形式的人数,缓解工学 矛盾。

第六条 坚持真才实学、学以致用的原则。干部参加学历学位教育,须以财经、管理、法律、信息技术 等税收工作急需的专业为主,适当兼顾其他相关专业的培养需求。

第七条 坚持统一管理、计划选送的原则。根据本系统人力资源发展的规划,实行公开报名,逐级推荐、学前考试、择优选送部分干部公派进入境内外高等院校学习深造。

第三章 申报和审批

第八条 本系统干部参加学历学位教育的形式

(一)市局计划选送委托境内外办学机构培养的学历学位教育(以下简称公派教育),分脱产、半脱产 和出国(境)留学。

(二)经市局批准个人自行安排参加境内外办学机构的学历学位教育(以下简称自学教育),分半脱产、不脱产和出国(境)留学。

第九条 凡参加学历学位教育的干部,均须在报考前填写《干部学历学位教育申报审批表》,由所在单位 推荐,经市局教育处会同人事处审核后方可报考;凡未经市局审批自行安排学习的,不得享受学习假和报 销各种学习费用。

第十条 参加公派教育和自学教育的干部,应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热爱祖国,政治立场坚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规政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热爱税收事业,有较强的事业心和业务能力,考核等次连续三年均在称职以上。

(三)有相应的学历学位或同等学力,符合报考的要求。

(四)原则上从事税务工作3年

以上。

(五)国家有关部门的其他规定。

第四章 证书认定与费用支付

第十一条 干部参加学历学位教育学习毕业后,应填写《干部学历(学位)更改申报表》,由所在单位初 审,并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学籍档案提交市局人事处(教育处),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学历学位认证办法 审核认定并归档。正处级干部按有关规定,报送福建省国家税务局人事部门办理审核认定并归档。

第十二条 干部学历学位证书与档案经鉴定为虚假的,要根据相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三条 干部参加高等专科及本科学历学位教育,学费(含学杂费、论文答辩费等)由本人先垫付,待毕业后持毕业证书及《干部学历(学位)更改申报表》批准单回所在单位按全额报销。同时报考两个学 历层次教育或同时报考同一层次的不同专业学历学位教育,只报销其中一项与本职工作相关的费用;报考 与原学历层次相等的,学费一律由个人承担。

第十四条 干部参加公派高层次学历学位教育,学费由市局直接与办学机构办理核算;论文答辩费待毕 业后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干部学历(学位)更改申报表》批准单回所在单位报销;参加公派出国(境)留学的按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经市局批准由个人自行安排参加高层次学历学位教育,其发生 的所有费用由个人承担。

第十五条 干部由市局选送到异地参加高层次学历学位教育,每学期可按公差标准报销一次往返交通费;

在校学习期间,其住宿费不得超标,超标部分由个人承担。

第五章 学习期间待遇

第十六条 干部经市局批准脱产参加学历学位教育,依照《福建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干部管理任用若干问 题的通知》(闽国税发〔2004〕247号)及国家公务员管理的有关规定,脱产学习时间超过1年以上的予以免 职,原职级待遇不变,学习期内根据其在校表现和学习情况,若无违法违纪情形,考核可直接定为称 职等次。学习结束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后回单位工作的当月,重新明确职务,其学习前后和学习期间的 任职年限可连续计算。

第十七条 经市局批准脱产参加境内学历学位教育,自脱产学习之日起,至学习结束取得相应学历学位 毕业证书止,按本系统现行奖金福利发放的有关规定,扣发各种工作性补贴。

经市局批准参加自学教育的干部,凡需要请假参加考试、论文答辩的,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按干部 管理权限批准后可请学习假,学习假期间每天扣发奖金50元。

第十八条 干部参加公派出国(境)留学,从出国(境)留学的次月起只发给基本工资,扣发各种工作 性补贴,其他奖金福

福利待遇比照干部脱产参加境内公派教育的有关规定,待按期毕业回单位后予以补发。干部经市局批准自费出国(境)留学,期限界定为一年,出国(境)留学期间停发一切工资奖金福利,待 其按期回单位后,发给出国(境)留学期间的基本工资;自费出国(境)学习超过半年的,当年不进行年 度考核。

第五章 其他有关规定

第十九条 干部参加公派教育取得本科学历学位,须在单位工作满3年后,才能报考公派硕士学历学位教 育;干部参加公派教育取得硕士学历学位,须在本单位工作工作满3年后,才能报考公派博士学历教育。

第二十条 干部参加公派教育因个人原因未取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其学费及各种费用,一律由个人 承担,已预借或报销的费用一次性缴回。

第二十一条 干部参加公派教育学习毕业后,在本系统内服务年限不满5年,因个人原因要求调离本系统 或辞职,应一次性退还由单位负担的各种学习费用。未交回的不予办理调出或辞职手续。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由厦门市国家税务局人事处、教育处负责解释。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第三篇:职工学历学位教育管理规定

RS—011: 职工学历学位教育管理规定

生效日期:2010年7月21日 修订日期: 2013年5月23日

为有计划提高职工学历、学位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职工综合素质,促进医院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本院实际,特制订本规定。

一、总则

(一)学历、学位教育对象:本院在编在岗(含院内聘用人员)职工。

(二)职工学历、学位教育工作应保障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运转,坚持专业对口、学用一致、按需培养、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在职、业余、就近教育为主,脱产、外出教育为辅。

(三)医院坚持资助研究生教育,鼓励本科教育,普及专科教育原则。

二、报考条件和程序

(一)职工申请学历、学位教育,须符合总则精神,报考专业与现从事专业一致或相近,除非工作岗位调整,原则上不得申请与现有学历、学位同层次的学历、学位教育。

(二)申请人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本职工作,身体健康,自觉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毕业后按规定继续为医院服务。

(三)职工申请学历、学位教育,应符合以下条件:

1.博士毕业或引进后在我院工作满6年可申请进入博士后流动站。2.硕士毕业或引进后在我院服务满6年可申请报考统招博士研究生。3.大中专毕业生录用或招聘来院工作满6年可报考统招硕士研究生。4.在科室能够正常运转的前提下:(1)报考在职研究生人员须在我院工作满2年,一个科室同时报考的人员原则上不得超过2人。

(2)党政管理人员报考党校等管理类在职研究生不受以上年限限制。(3)职工参加本科以下学历教育只限在职进行,不安排职工脱产学习,其服务年限不受限制。

5.报考人员近二年考核须称职以上,其中考核优秀可优先推荐报考。

6.报考在职研究生的医师须已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并获得处方权或报告权, 未通过人员不得报考。

(四)医院鼓励职工报考在职(含定向、委培)博士研究生。

(五)职工申请学历、学位教育程序:到人事科领取并填写《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参加学历学位教育申请表》,经所在科室及业务管理部门签署意见,人事科审核,医院审批后,方可报名。未经医院同意,擅自在外报考者即使被录取一律不予办理手续和不能享受一次性奖学金待遇。

三、经费和管理

(一)对经过医院同意报考并获录取者,可予办理转移人事及工资关系等相关手续。如医院出资外出培训和学习等未满规定服务年限,则按上述要求补偿医院相关费用后办理相关手续。

(二)对不转移人事及工资关系的在职博士研究生录取后,须与医院签订相应协议书后方可办理就读手续。

(三)为鼓励职工提高学历层次,医院对经过医院同意报考,不转移工资关系的在职研究生学历、学位教育人员实行奖学金制度,一次性发放奖学金后,其它学习费用医院不予负责。奖学金标准如下:

1.获博士学位人员,医院一次性给予奖学金25000元;获博士学历人员,医院一次性给予奖学金15000元。

2.获硕士学位人员,医院一次性给予奖学金8000元;获硕士学历人员,医院一次性给予奖学金5000元。

奖学金凭学历、学位证书并经医院人事科审核、备案后,由财务科发放。

(四)对攻读本科及以下学历的职工考试、学习费用自行负责。

(五)在职研究生学习,医院可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脱产学习时间,但须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否则视为旷工。学习期间,在职研究生的待遇参照职工外出进修标准享受:工资、福利、补贴不变,不享受奖金;若在职研究生按学制不能获得学位,攻读博士学位人员每超过一个月扣减500元,攻读硕士学位人员每超过一个月扣减300元的标准计算扣减奖学金。

(六)对申请在职研究生学历、学位教育人员医院安排考试复习假期,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由科室安排7天进行复习。对获得研究生复试资格的考生可由医院给假3天前往招生学校面试,离院前给假3天办理离院手续,期间享受年休假待遇。

(七)凡经同意参加学历、学位教育的职工,学习结束获得相应学历、学位后如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1.工资待遇和福利方面具体规定为:

(1)本科及以下人员工资晋级按国家规定兑现相关待遇。

(2)获博士学位及以上人员,不享受安家费;工资待遇在获学位证书的次月起按受聘职称(含内聘)标准发放:正高5000元/月(税前,下同),副高4000元/月,中级3000元/月;享受博士津贴1000元/月;其它补贴不发;

2.职称晋升方面具体规定为:(1)在职研究生报考专业与现从事专业一致或相近才能作为职称申报、聘任的依据。

(2)当年12月31日前满35周岁以下人员,申报高级职称须在读(含通过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英语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护、技人员对口专业本科毕业以上);当年12月31日前满35周岁至40周岁之间人员,聘任高级职称须在读(含通过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英语人员)或获硕士学位及以上(护、技人员对口专业本科毕业以上)。

(3)获在职博士学位及以上人员聘任职称在有岗位数情况下可优先考虑。3.人才培养方面为:相同业绩下可优先推荐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省或市政府津贴、省级或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教学名师等。

(八)获得相应在职研究生学历、学位后的职工必须从学习结束(毕业)起算在本院服务满6年,不得提出调离。否则,除按医院规定交纳人才建设基金外,服务期只满3年不满6年者,全额补偿学习期间医院所出经费和扣回已发放奖学金;服务期未满3年者,按上述经费的2倍缴款。

四、本规定从印发之日起执行,院字﹝2006﹞50号文件同时作废。

五、本规定由人事科负责解释。

第四篇:规范学位论文审查和答辩管理

规范学位论文审查和答辩管理

中国目前有在校研究生30多万人,每年通过答辩的10余万篇学位论文已经成为中国学术界重要的学术资源。但是,这些学术资源的含金量正日渐受到质疑,剽窃、抄袭、编造数据等行为已成为学位论文的软肋,论文代写与买卖等更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也频频发生,对此,如不及时遏制,将严重损害中国学术界的前途和声誉,对中国的研究生教育构成极大的挑战。

毕业论文抄袭与买卖等行为的猖獗,固然有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但笔者认为,教育界首先要进行反省,从自我做起。对于遏制研究生毕业论文抄袭与买卖行为,笔者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强化和落实研究生导师的责任。导师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审查的第一责任人。如果导师本人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且对研究生抱持高度责任心,学位论文代写和抄袭行为就会大大减少。一个负责任的导师应经常与学生讨论论文选题,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常与学生交换意见,这样完全可以看出论文是否由学生独立完成。但是,部分导师责任心不强,一个导师同时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研究生,或者让自己的博士生代替自己指导硕士研究生,论文审查和答辩流于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行为。从程序上来讲,学位论文要经过导师、评阅人、相关学院、研究生院、答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的数关审查,而事实上,其中部分程序形同虚设,导师由于种种原因放弃了对论文的严格审查,才使得代写论文和抄袭论文登堂入室,成为一些硕士和博士的“通行证”,即使事后发现,导师也往往以各种理由推卸责任。鉴于此,建议明确导师在其学生论文质量上的重要责任,如果发现其研究生存在代写或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可视情节给导师以教学事故、处分等处理,直至撤销其导师资格或解聘。

二是延长学位论文的异议期。目前,许多培养单位设定了3个月的学位论文异议期,异议期满且未有举报或检举者,即可领取学位证书。事实上,在异议期内,学位论文尚未在更大的范围内公开,也没有上网,所以很难在异议期内发现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实际上,绝大多数学位论文的不端行为是在研究生毕业数年后被发现的。所以对于硕士或博士,异议期应该是终身的,随时发现学术不端行为,随时撤销其学位。

三是规范在职研究生,尤其是官员读硕读博的管理。目前许多代写或抄袭的学位论文,其“主人”是在职研究生和官员硕士生、官员博士生。他们平时工作很忙,无暇也不愿坐冷板凳来完成学位论文,代写或抄袭就成了他们完成学位论文的主要途径,有的人甚至组成写作班子,运用手中掌握的资源制造学术垃圾,给研究生教育带来极坏的示范效应,可以说,规范在职研究生的管理,加强其论文审查已成为当务之急。

文章来源:

第五篇: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管理的通知

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管理的通知

各市、县(区)发展改革委(局),省直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监察部等部门关于解决当前政府投资工程建设中带有普遍性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41号)等规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范围。各级地方政府采用政府性资金直接投资或以资本金注入的投资项目,实行审批制管理。对事业单位、企业使用政府投资补助的建设项目,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

二、审批权限。政府投资项目按管理权限实行分级审批,由项目投资主体的同级投资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审批程序。政府投资项目应履行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概算等审批程序。根据不同行业项目的特点,对投资规模较小、技术要求简单的项目,审批部门可以将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两个阶段合并审批,或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及概算合并审批。其批准文件的标题为:《关于XX项目建议书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复函)》或《关于XX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暨初步设计及概算的批复(复函)》。

四、审批内容。

(一)项目建议书。重点审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投资匡算,以及是否符合相关的发展建设规划、产业政策、经济安全等。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重点审查项目建设内容、建设标准、投资估算、资金来源、节能评估,以及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环评审批等前置要件,同时核准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重要设备材料采购等招标事项。

(三)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重点审查是否按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规模和内容进行设计,是否符合基本技术规定、工程造价和投资概算编制要求等。

五、工作要求。

(一)投资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概算批复文件,是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的主要依据。批复中核定的建设内容、规模、标准、概算总投资和其他控制性指标,项目建设单位必须严格遵守。

(二)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同时开展节能评估审查,出具节能评估审查意见。在节能评估审查指导意见颁布前,可在项目可研审批文件中增加节能评估审查意见,其内容为:原则同意该项目的节能评估意见(节能措施),请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落实相关措施,切实做好节能降耗工作。

(三)初步设计审查时,概算总投资超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的估算总投资10%以上的,或建设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必须重新报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项目概算总投资一经批准,一般不作调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遇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水文、地质、勘察等发生重大变化,重大政策调整或设备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等特殊情况,导致设计方案重大修改,造成概算总投资变化较大的,应事前申请调整概算。对未经批准擅自进行重大设计变更(如调整建设内容、超规模、超标准)等而导致超概算的,投资主管部门不予受理调整概算申请。

(五)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未经审批初步设计及概算的,不得进行施工招标。

(六)项目审批的信息,应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开。

二○一○年十二月二日

下载福建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干部学历、学位管理的若干规定(闽委[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干部学历、学位管理的若干规定(闽委[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