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 笔记 刘金花版[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4 11:56: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儿童发展心理学 笔记 刘金花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儿童发展心理学 笔记 刘金花版》。

第一篇:儿童发展心理学 笔记 刘金花版

儿童发展心理学

刘金花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6月第2版 定价16.00元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概述

一、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

从广义上说,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或比较心理学——比较动物演进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代表性心理,研究动物种系心理发展的图景与规律;比较处于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各民族的心理,研究人类种系心理发展的历史轮廓和规律,以及研究人类一生心理发展规律的个体发展心理学。

现在的发展心理学已逐步分化出各个以专门年龄阶段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它主要包括婴儿心理学、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儿童有一个科学的年龄范围,不同于常识所称的“儿童”,一般是指从出生到青年前期,即从出生到17、18岁左右。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

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三、儿童心理学研究课题的来源

(1)对儿童发展过程本身的探究和描述。(2)对基本理论假设的检验。(3)儿童的社会实际问题。

第二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

1、绝对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以优生学创始者高尔顿(Galton,F)为代表。

环境决定论以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为代表。“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和一个我自己可以给予特殊培养的世界。我保证在他们中任意选择一个,训练成我想要培养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天赋、爱好、能力、倾向性以及他祖宗的种族和职业。”(1930)

2、共同决定论

代表认为是“辐合论”的倡导者斯腾(Stern,W.1871-1938)。

核心:人类心理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两者相辅相成所造就的。这是一种折中主义的发展观。

格赛尔(Gesell,A.1880-1961)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学习与生理上的“准备状态”有关,祖宗未达到准备状态时,学习不会发生,一旦准备好了,学习就会生效。这就是成熟-学习原则。格赛尔的理论——成熟优势论,主要来自双生子研究。(双胞胎爬梯实验)

3、相互作用论

代表认为是皮亚杰。相互作用论的观点是当前普遍承认的观点。(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

(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

(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通常是年龄越小,遗传的影响越大;低级的心理机能受环境制约少,受遗传影响大;越是高级的心理机能(如抽象思维,高级情感)受环境的影响越大。

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1)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2)乳儿期(1个月~1岁)(3)婴儿期(1岁~3岁)

(4)童年早期或幼儿期(3岁~6、7岁)(5)童年中期(6岁~11、12岁)

(6)童年晚期或少年期(11、12岁~14、15岁)(7)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

三、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S、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

五、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

六、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

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与先天素质

第三节 儿童身体、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一、身体的发展

人体的生长发育不是直线上升,而是呈波浪式的,发展的速度是不等速的,有时快些,有时慢些,交替着进行。

1、儿童身体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身高和体重。

2、儿童的身高和体重的增长水平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身高(厘米)=实龄╳5+80(2岁后)体重(公斤)=实龄╳2+8(1岁后)

儿童身体正常的发展遵循两项原则:头尾原则(从头到尾)和远近原则(由近及远)。

二、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儿童年龄越小,神经的兴奋过程就比抑制过程占优势,兴奋也特别容易扩散。

第四节 儿童动作的发展

一、动作发展的规律

1、从上至下 头-翻身-坐-爬-站-行走。

2、由近及远

3、由粗到细,或者说由大到小

二、动作发展的阶段

三、动作发展的训练

影响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生理成熟。

第二篇 认知和语言的发展

第三章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第一节 婴幼儿感觉的发展

一、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

1、反射行为

2、定向反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3、身体运动和脸部表情

4、视觉偏爱

二、视觉的发展

1、视觉集中

2、光的察觉

3、视敏度

4、颜色视觉

三、听觉的发展

四、嗅觉

第二节 婴幼儿知觉的发展

一、整体知觉和部分知觉的发展

二、对色形两维的感知

三、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

2、大小知觉

3、深度知觉

4、方位知觉

四、时间知觉

五、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观察力表现的四个方面:(1)观察的目的性(2)观察的持续性(3)观察的细致性(4)观察的概括性

根据研究,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大致呈以下趋势:(1)从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2)从冲动性向思考性发展;(3)从笼统的、未分化的向精细的方向发展;(4)整体与部分从分离到统一。

第四章 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

从广义上说,认知就是指人的认识活动,包括注意、知觉、记忆、解释、分类、评价、原则推理、规则的演绎,想象各种可能性,产生策略和幻想等。狭义地说,认知就是思维或记忆。

心理学对人知道探讨主要受了两种理论的影响。一是皮亚杰理论,二是信息加工理论。皮亚杰理论主要研究儿童的推理和问题解决,对知觉、记忆、幻想等很少加以注意。信息加工理论则从现代信息加工观点来探讨认知活动的各个方面,如知觉、加以、推理、评价和规则等。

第一节 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的基本观点

一、皮亚杰简介

瑞士人,是本世纪最有影响的认知发展理论家。

二、思维(认识)的起源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人们把皮亚杰的发展理论称为“相互作用论”。刺激和反应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一种刺激能不能产生反应,产生什么样的反应都要依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当前的主观状态为转移。

三、思维的结构

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一种结构,而且这种结构从出生到成熟一直处于不断编织、演变和递进的过程中。

四、思维的机制

1、适应和组织

皮亚杰认为,思维的本质是一种适应。适应包括两个过程;同化和顺应。

2、同化和顺应

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格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换句话说,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在一个机体的正在形成或完整形成的结构内。顺应就是指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或“个体在对环境的要求作出反应时发生变化的倾向,亦即修改观念或改变行动(格式)。

第二节 思维发展阶段

一、感知运动期(0-2岁)

1、第一分阶段(出生~1个月)反射练习期。

2、第二分阶段(1~4、4.5月)习惯动作时期。

3、第三分阶段(4.5~9个月)有目的动作逐渐形成时期。

4、第四分阶段(9~11、12个月)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

5、第五分阶段(11、12个月~1.5岁)

通过尝试错误,第一次有目的地通过调解来解决新问题。

6、第六分阶段(1.5~2岁)开始在头脑里用“内部联合”方式解决新问题。按照皮亚杰的理论,感知动作阶段儿童在认知上有两大成就:主体和客体的分化和因果联系形成。

二、前运算时期(2~7岁)

1、前概念或象征思维阶段(2~4岁)

象征思维阶段又称前概念阶段。儿童往往把最初学到的语言附加到一些事物上而形成概念。

2、直觉思维阶段(4~7岁)

儿童思维直接受知觉到的事物的显著特征所左右。

另一个特点是:自我中心。只考虑自己的观点,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的观点协调。

三、具体运算阶段(7、8~11、12岁)

1、获得了守恒性

可逆性的出现是守恒获得的标志,也是具体运算阶段出现的标志。

2、集群结构的形成

集群运算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类集群运算,一种是系列化运算。

四、形式运算阶段 又称命题运算阶段。

五、对皮亚杰思维理论的简评

第五章 儿童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理论

第一节 认知单元

一、图式

图式(schemata)由一个场景中典型的独特的特征或事件的程序所组成。

二、映像

映像或表象是一种感觉印象——一幅图,一个声音,或一种气味,也就是心理上的再产生。

三、概念或范畴

概念或范畴是第三个认知单元。概念是对一组对象或搜集的符号表征。

四、判断

两个或更多的概念被联结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判断。

第二节 信息加工过程

一、信息加工的阶段

1、感觉登录

有时又称为感觉贮存。

2、注意

3、知觉

4、短时记忆

5、长时记忆

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变化

1、复述

2、组织

组织是把儿童学过的材料加以序列化、模式化或范畴化的过程。

3、元记忆

元记忆就是儿童关于记忆过程的认识。

4、信息加工的水平

5、提取

四、记忆测量

测量记忆最好的方法有三种:再认、重组和回忆。自我监控和自我检查能增加儿童回忆的信息。

五、元认知

元认知是儿童对自己认知功能的认识和控制力。

1、计划

2、激活认知规则和策略

3、监控学习

4、控制分心和焦虑

5、评定结果

六、简评信息加工的认知研究

第六章 人体语言的发展

严格地说,语言发展是从儿童在1岁左右说出第一批真正能被解释的词开始,因而通常以词的出现为界将整个过程分为语言准备期和语言发展期两大阶段。本章第一节阐述语言准备期,第二节阐述语言发展期,第三节阐述语言获得理论。

第一节 语言准备期

语言准备期也称前语言期,可分产生和理解两个方面的准备。

一、语言产生的准备

1、反射性发声阶段

2、牙亚语阶段

二、语言理解的准备

1、语音知觉

2、词语理解

第二节 语音发展期

一、语音的发展

二、词义的发展

1、普通名词

2、形容词

3、时间词

4、空间方位词

5、指示代词

6、人称代词

7、量词

三、句子的发展

1、句子的产生(1)不完整句 ①单词句。1~1.5岁。②电报句。1.5~2岁。(2)完整句

2岁儿童的话语大部分是完整句,3岁儿童的话语已基本上都是完整句。句法发展的过程是从无修饰语的简单句到有修饰语的简单句再到复杂句。儿童话语的发展有如下几个特点:(1)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2)句子结构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从松散到严谨。(3)自己结构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2、句子的理解

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句子的理解先于句子的产生。儿童小能说出某种结构的句子之前,已能理解这种句子的意义。未满1岁的儿童还不能说出有意义的单词,却已能听懂成人说出的某些词语,并对之作出恰当的动作反应。

(1)儿童对复杂句子的理解。

4、5岁儿童已能和成人自由交谈,但对一些结构复杂的句子,则不能很好理解。

(2)理解策略。儿童往往采用一定的策略去解释一些尚未掌握的新句子。①事件可能性策略。②词序策略。(3)非语言策略。

①如果参照物是容器,儿童就喜欢把玩具放在它里面。②如果参照物有一个支撑面,儿童就喜欢把玩具放在它上面。

③“预期”也是非语言策略的严格方面。儿童在具有了关于周围世界的知识以后,在理解时就要受到知识的影响,也就是说理解前有个预期。

四、语用技能的发展

1、说话的语用技能的发展

2、听话的语用技能的发展

第三节 语用获得理论

一、环境论

1、模仿说。机械模仿说,选择性模仿说。

2、强化说。

二、先天决定论

1、先天语言能力说(乔姆斯基)

2、自然成熟说

三、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

1、认知相互作用论

2、社会相互作用论

第七章 儿童智力的发展

第一节 智力的一般理论

一、对智力的一般理解

1、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学习的能力

桑代克说智力表现为学习的速度和效率,又认为智力是一种适当反应的能力。斯腾说“一般智力就是有具体对于新环境完善适应的能力。”比纳、推孟等人也都认为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50年代,韦克斯勒较全面地定义智力是“一个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维和有效地处理环境的总合的整体能量。”

2、智力是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是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二、智力的特质结构理论

1、二因素说(斯皮尔曼)

智力活动包括两个因素,一个是一般因素(g因素),这是所有智力活动所普遍共有的因素;另一个是特殊因素(s因素),是某一智力活动所特有的。

2、多因素说 塞斯顿的群因素论。

3、阜南的层次结构模式

三、卡特尔的流体和晶体智力理论

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地不受教育文化的影响,如机械记忆、分类和图形关系等;晶体智力是通过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言语理解和普通常识等以回忆贮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

四、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式

第一维称之为过程(或操作),指智力实现的过程或方式;第二维是内容,即智力操作的对象;第三维是成果,指智力实现的结果或产物。

第二节 智力测验

一、智力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

1、测验项目的选择

2、标准化

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

3、常模的制定

4、测验的信度

测验的信度指同一组被试用同一测验实施两次后所得分数的一致性,或者同一组被试经过一次测验,而后用一个等同形式的测验再测一次,两次得分的一致性。

5、测验的效度(准确地测量到它所要测量的东西,谓之有效,或效度高)一般说来,信度系数不宜低于0.9,效度在0.4至0.7之间。

二、几种常见的智力测验

1、比纳-西蒙量表

2、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简称S-B量表)

3、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

主要特点:把智力分成言语和操作两个部分;采用离差智商估计智力的相对聪明程度。

4、婴儿的智力测验

第三节 智力的发展、变化

一、智力的成长曲线

(1)推孟认为资料发展在10岁之前呈一条直线,超过这个年龄开始减慢,到18岁停止生长。

(2)贝利发现13岁以前测验分数呈直线上升,以后逐渐减慢,到25岁时达到最高峰,26~36岁属于保持水平的高原期,随后有所下降。

(3)韦克斯勒与塞斯顿等人分别在1958年和1965年得出下列结论:(A)一般人的智力发展自3、4岁至12、13岁呈等速趋势,13岁后成负加速前进,即随年龄增加而渐减;(B)智力发展速度与停止年龄,虽然有个别差异,但是与人的智力高低有密切的关系,智力低的人发展速度慢,停止年龄较早;反之,智力高的人,其智力发展速度较快,而停止的年龄也较晚;(C)智力发展大约在25岁达到顶峰。

二、智力的稳定性问题

4岁时测得的智力分数对后期有较可靠的预测性。

三、关于智力发展的因素分析

1、智力发展的因素分析离不开年龄维度

2、如何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智力发展

3、因素数量随年龄而变化

4、因素比重随年龄变化而变化

5、在一定因素结构中,因素内容随年龄变化而变化

四、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问题

1、智商的稳定性存在较大的个别差异

2、智商的分布与智力的分类(1)智力优异(140以上)

①心理与身体特征。记忆力强,识字多,观察细,努力探求各种问题的答案并且想象力丰富,才智超群。

②游戏方面。喜欢与年龄大的儿童玩。

③家庭背景、性别、出生次序。老大或独生子女多。④成人对智力优异儿童的态度所产生的影响。(2)智力缺陷 ①智力程度。②社会适应。

第三篇 情绪、个性的发展和社会化

第八章 儿童情绪的发展

第一节 儿童早期情绪的发展

一、情绪的组成成分

1、情境

2、身体状态

3、情绪表现

4、情绪体验

二、婴幼儿的情绪

1、先天的情绪表达能力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指出,新生儿有三种非习得性情绪:爱、怒和怕。

2、婴儿的情绪识别能力

3、婴儿的微笑

婴儿的笑是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第一阶段:自发的微笑(0-5周),又称内源性微笑。第二阶段: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

4、婴儿的害怕。

第二节 儿童情绪的获得

一、学习理论

二、知觉再认理论

三、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是指对人类和恋人事物的知觉、思维和推理。

第三节 儿童的害怕和一些情绪障碍

一、害怕的发展

1、怯生

儿童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的害怕反应通常称为怯生。

影响怯生的因素:父母是否在场;环境的熟悉性;陌生人的特点;抚养者的多少;婴儿与母亲的亲密程度;婴儿接受的刺激。

2、儿童害怕的年龄特点

二、克服害怕的几种方法

1、对抗性条件作用

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极的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

有些心理学家主张,为了可靠起见,与其采用对抗性条件作用的方式,不如让儿童简单地去适应害怕的对象为好。

2、系统脱敏法

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安排患者逐渐地接近所害怕的对象,或逐渐提高患者害怕的刺激物强度,让患者逐渐减轻惧怕对象的敏感性。

3、模特塑造法

4、认知疗法

通过认识和改变不适当的思想来达到改变行为和情绪的目的,是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

三、害怕的预防

四、儿童期的一些情绪障碍

1、沮丧

2、社会退缩

3、焦虑反应

4、青少年抑郁症

两种表现;一是缺乏感情,有一种空虚感;二是以长期、反复体验挫折为基础的抑郁,很难消除。

第四节 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一、道德感的发展

1、直觉的情感体验

2、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

3、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感体验

儿童的道德感是从外部的、被动的、未被意识到的情绪表现逐渐转化为内部的、主动的、自觉意识到的道德体验。

二、理智感的发展

理智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幼儿求知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与动作相联系的“破坏”行为。(玩具)成功和兴趣是推动儿童理智感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美感的发展

美感是人们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后所得到的一种愉悦的体验。

学龄初期儿童对事物的美的评价有两个特点:一是仍受事物外部特征所吸引,如色彩鲜艳、新奇性;二是真实感。儿童情绪的发展大致呈现这样的趋势:

(1)从情绪表现的形式看,是从外显到内隐,即从明显的、外露的向不明显的、内含的情绪表现发展。

(2)从情绪控制的能力看,是从冲动的到自制的,即从毫无控制地表现到有一定的能力控制情绪的表现。

(3)从情绪引起的动因看,是从直接到间接,具体到抽象。(4)从情绪表达的内容看,是从生理需要到社会性需要。

良好的情绪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个体适应现代复杂的人我关系的社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良好情绪的特征:

(1)正向情绪或积极情绪占主导地位;(2)情绪体验丰富多样;(3)情绪稳定;(4)能控制情绪冲动;(5)以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悦纳自己,悦纳别人;(6)能及时地宣泄、转移和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第九章 儿童个性的发展

第一节 儿童个性发展的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1、人格结构的形成

伊底(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伊底可以理解为人格的生物成分,自我为人格的心理成分,超我理解为人格的社会成分。一个人的行动实际上是这三种成分互相作用的动力过程。

2、人格发展的阶段

3、简评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与弗洛伊德如何发展阶段理论的区别(1)弗洛伊德强调本能,埃里克森强调自我的作用,理智的力量。

(2)弗洛伊德把儿童囿于母亲-儿童-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中,埃里克森重视社会对发展的影响。

(3)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埃里克森认为存在向善或恶的可能性。

2、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八个阶段)(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2)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耻感与怀疑感。

要使儿童获得自主感,首先要允许儿童去干力所能及的事,给予一定的自由。(3)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基本任务:一是发展良心;二是获得性别角色。

(4)基本的勤奋感对基本的自卑感。

(5)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基本的同一感分散或混乱。

3、简评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1)把儿童看作是一个整体,从情绪的、道德的和人与人关系的整体发展过程来研究人格的发展。(2)有一些辩证法的思想。

(3)重视教育的作用。父母的作用、同伴的作用、教师的作用,还有游戏的作用。

(4)未完全摆脱弗洛伊德的本能说。

(5)描述了个性发展各个阶段中社会要求与自我的冲突。

第二节 个性形成的生物学因素

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生物学因素,二是社会化因素,三是个体的自我意识。同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最初的个性或气质

大部分儿童可划归为三种气质类型:一种是“容易(护理)的”儿童;二是“困难的”儿童,三是“慢慢活跃起来的”儿童。

二、体貌与性格的影响

正常儿童的身体体格与个性特征存在着小的但有意义的相关。

三、成熟速率的影响

成熟晚的男青年比较多地感到自己的不足;早熟者表现出独立、自信,在人与人相处中能承担成人的角色。但是在要求取得成就和别人的承认方面没有差别。成熟早的女孩相对于成熟迟的女孩来说,可能存在一些不利的社会条件。似乎晚熟随女孩更有利些。

第三节 个性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家庭

一、父母的管教活动

社会化是个体学习和掌握社会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和价值体系的过程。威权型父母的男女孩子在认知能力和社会能力发展方面都较好;娇宠型父母的女孩能力低于平均值,男孩的认知能力特别低;专制型父母的男女儿童发展水平平平。

父母的作用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父母本人的个性特征;(2)儿童自身的特征,如性格、气质、能力;(3)社会环境,家庭内部的环境。

二、家庭结构

三、家庭的物理环境(如噪音)

四、电视的影响

第四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婴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1、有关婴幼儿自我意识的实验研究

2、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1)依从性和被动性。(2)表面性和局部性。(3)情绪性和不确定性。

二、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1、对学龄初期儿童自我意识的研究

总的来说,小学生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的水平还是很低的。

2、对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研究

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生突变的时期。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

(1)成人感和独立意向的发展。(2)自我的分化。

(3)自我意识的强度和深度不断地增加。(4)自我评价逐渐趋于成熟。

第十章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第一节 儿童性别定型化过程

一、性别定型的几个基本概念

1、性别

2、性别角色

3、性别同一和性别角色同一

二、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

1、性别恒常性的发展

2、对性别期待的认识

3、性别偏爱

男孩更加喜欢男子气的活动并对这类活动感兴趣,但女孩不一定喜欢或对所谓女子气的活动感兴趣。女孩往往转向偏爱男子气的活动,接受男子气的个性特征

4、性别角色行为的采择

第二节 性别差异产生的因素

一、性别差异的表现

1、身体和动作方面

2、认知方面

(1)男女性别差异的年龄倾向和具体表现。学龄前的差异不明显。从学龄期起智力上明显出现性别差异,女性智力优于男性。但是,这种优势到了青春发育期就开始有所下降。当男性青春高峰期到来时,男性的智力开始逐渐优于女性,并且随年龄的增长,这种优势愈益明显。青春发育期结束才逐渐减弱继续扩大的趋势。

男性在智力发展分布上智愚两端都比女性多,而女性的智力发展较为均匀。(2)男女智力有不同的优势领域

语言。女孩获得语言比男孩早,在语言流畅性方面,以及在读、写和拼写方面均占优势。但是她们在言语理解、言语推理甚至在词汇方面就比男孩差。感知。男性的视敏读优于女性,至少从青春期起是这样。女性有较好的听觉定位和分辨力。

记忆。男性的理解记忆和抽象记忆较强,而女性的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较强。以思维类型划分,男性偏于逻辑思维,女性偏于形象思维。

3、社交和情绪发展方面

女孩参加社交方面的活动比男孩多,男孩对物体和事情更感兴趣,而女孩似乎对人更感兴趣。

女孩在一起从事合作性的活动多于男孩。

二、性别定型化理论

1、认知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1966年提出,性别类型化是认知发展变化的结果。

2、性别图式理论

一旦儿童获得了性别角色图式,就会按照这种图式来解释世界上的事情,凡背离性别规范的事情,儿童很少注意它或记住它。

3、社会学习理论

性别定型化行为是通过于其他形式的行为一样的过程学会的。

4、人类心理学理论

米德指出,因性别不同而显现的人格特性或角色扮演并非源自生物学基础,而是因文化模式而定型的。

三、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1、荷尔蒙的影响

2、大脑单侧化功能对认知性差的影响 男子胜过女子最突出的方面是几何学。

3、染色体遗传特性对智力的影响

染色体数量和结构的畸变都会影响个体的智力。

四、父母和教师对儿童性别差异的影响

关于男孩形成男子气特征方面有比较一致的看法,一般都认为是受了父亲的影响。

如果男孩与父亲的分离是在6岁或更大一些,他们的行为就与核心家庭长大的男孩没有什么区别。

过度的保护和限制,使他们从小就无法从事男孩的冒险活动。到了中学,往往男学生的成绩要比女学生好。

五、双性化与无性教育

双性化个体比性别类型化个体更健康,更具适应性。双性化人格模式也许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潜能。

第十一章 儿童交往的发展

第一节 依恋

一、依恋的含义和发展过程

1、什么是依恋

依恋是儿童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主要是母亲。依恋主要表现为啼哭、笑、吸吮、喊叫、咿呀学语、抓握、身体接近偎依和跟随等行为。

2、依恋发展的过程

第一阶段(出生到3个月):对人无差别反应的阶段。第二阶段(3到6个月):对人有选择反应的阶段。第三阶段(6个月到3岁):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者接近。

二、依恋的测量和类型

1、依恋的测量

2、依恋类型

A类型:回避的。对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影响不大。B类型:安全的。母亲在时玩,不在时苦恼。C类型:反抗的。逢母亲要离开时,极度反抗。

3、形成依恋类型的原因

母亲喂养婴儿的模式对以后婴儿形成的依恋类型有一定的预见性。对婴儿的食物需要显示高度敏感性的母亲,其婴儿都属于B类型(安全的)依恋。

要使儿童获得安全的依恋,母亲或别的照顾者在抚养婴儿时,有两点十分重要:(1)对于婴儿发出的各种信息能敏感地及时作出反应,即所谓的敏感性和同步性;(2)与婴儿相互作用时,尤其在指导儿童时,充满热情、鼓励和温和。依恋的发展是个双向过程,既有婴儿对父母的依恋,也有父母对婴儿的依恋。

三、依恋的理论

1、习得性理论

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贝认为依恋是一套本能反应的结果。

2、心理分析理论

婴儿在能够满足其生物学上需要的对象保持接触时投入具有性特征的能量“里必多”的重要性。

心理分析理论十分强调喂食方式、大小便训练的方式和时间对依恋发展的影响。

3、社会学习理论

依恋是一组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

无论是心理分析理论,还是社会学习理论,都强调婴儿的依恋行为是由母亲的喂食引起的。

现在,社会学习理论已不再专门强调喂食的重要性,认为照顾者与婴儿接触时为婴儿提供触觉的、视觉的、听觉的刺激已成为婴儿最重要的、最可信赖的刺激。与此同时,照顾者便成了依恋的对象。

学习理论者与习性论者一样,认为依恋是母子相互作用的双向过程。

4、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推测,婴儿的依恋必须具有某些认知能力。到母亲为止,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完满地解释依恋的产生。

四、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

第二节 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

一、同伴的作用

1、同伴是强化物

2、同伴是范型

3、同伴帮助去自我中心

4、同伴给予稳定感和归属感

5、同伴是社会化动因

二、同伴关系的发展

1、婴幼儿的早期交往

头六个月的婴儿就能互相接触、互相注视。第二年的儿童一对一地放在一起比把许多儿童放在一个大房间里一起活动更有利于社交。

2、学龄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 赛尔曼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3~7岁),同伴就是朋友,一起玩就是友谊。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顺从自己的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

第五阶段(12岁)开始,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择友严密,建立的友谊能保持很长时间。

三、社会交往技能的学习

1、观点(或角色)的采择

2、交往技能的训练

三种:(1)可供选择的方法。(2)预料活动结果。(3)理解原因和结果。认知技能训练有利于儿童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能力的提高,而且对提高自信、适度表达情绪、抑制极端冲动有用。

3、角色扮演

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冲动与攻击性行为,还有助于利他行为的实践。

第三节 游戏与交往技能

儿童的活动有三种基本形式:游戏、学习和劳动。

一、游戏的理论

霍尔(Hall)的“种族复演说”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不同年龄的儿童以不同形式重演祖先的本能活动。

席勒-斯宾塞的精力过剩说把游戏看作是儿童借以发泄体内过剩精力的一种方式。

彪勒的“机能快乐说”强调儿童在游戏中可以使肌体不受外界的任何约束,从中获得快乐。

格罗斯的“生活准备说”把游戏看作儿童对未来生活无意识的准备。

1、认知动力说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学习新的复杂的客体和事件的一种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是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方法。

3、心理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认为,游戏能帮助儿童发展自我力量。

3、学习理论

桑代克认为游戏是一种习得行为,游戏遵循“效果律”。

二、游戏的种类

1、按照游戏进行的目的性分类(1)创造性游戏。(2)建筑性游戏(3)教学游戏(4)活动性游戏

2、按智力发展水平分类

(1)感官接受新奇的、愉快的刺激引起的游戏。(2)简单动作模仿的游戏。(3)象征性游戏(4)创造性游戏。

3、按社会化程度分类(1)无所用心的行为。(2)旁观者行为。(3)单独一人的游戏。(4)平行游戏。(5)联合游戏。(6)合作性游戏。

三、游戏的作用

1、游戏和认知的发展

2、游戏和社会能力

3、游戏与情绪

4、游戏与个性

第十二章 儿童道德的发展

道德行为规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禁止做社会规定不允许做的事;二是去做社会规定应该做的事。

第一节 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

儿童的道德认知主要是指儿童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它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以及道德信念形成三个方面。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的研究方法

(1)研究儿童对游戏规则的意识和执行的发展情况。(2)研究儿童有关过失和说谎的道德判断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道德判断由效果论转向动机论。(3)关于儿童公正观念的研究。

2、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

(1)前道德判断阶段(1.5~7岁)。

①集中于自我时期(1.5~2岁)。②(2~7岁)集中于客体永久性时期。(2)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5~10岁)。(3)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9~11岁以后)

3、道德判断转化的因素

低年龄儿童的道德不成熟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是认识上的局限,即自我中心(把别人看成和自己一样)和实在论(把主观经验同客观实在混同,如把梦境看成是现实存在的事物);二是对权威的服从。儿童服从成人指示,视规则为神圣不变的东西。

儿童要获得道德认识上的发展必须摆脱自我中心和实在论,理解到别人有着与自己不同的想法,从而发展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自我概念。

二、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柯尔伯格的研究方法 两难故事法。

2、柯尔伯格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

3、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的推移与道德教育

4、对柯尔伯格理论的批评

第二节 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

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三位一体的交互决定论

个体的行动或行为、周围环境以及个体的认知、动机及其他因素。这三者互相决定、共同起作用。

2、替代强化

3、观察和模仿

二、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三、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如帮助人,与人共享、合作,谦让、利他主义等。

第三节 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

一、良心与道德的内化

二、移情作用

三、羞愧感

第四节 儿童的自我控制

一、自我控制的测量

方法:注意力集中与分散的测验,图形配对测验,迷津测验、抵制诱惑和延缓满足测验等。

二、自我控制训练

1、有意转移注意力

2、自我暗示

3、自我监督 4积极鼓励

5、榜样

6、对工作难度的准备性

三、自我控制度 管得住,放得开。

第二篇:《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真题(完整版)

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 导论

1.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领会)

(P3):发展心理学从狭义上讲是指人类个体发展心理学。从广义上讲,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或比较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2.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识记)(P4):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3儿童心理学研究课题的来源(领会)(P6):1)、对儿童发展过程本身的探究和描述。2)、对基本理论假设的检验。3)、儿童的社会实际问题。

4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应用)(P7):1)、绝对决定论:争论的双方把遗传与环境完全对立起来,或者是强调遗传决定发展,完全否定环境的作用;或者是环境决定发展,完全否定遗传的作用。遗传决定论以优生学创始者高尔顿为代表,环境决定论以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为代表。

2)共同决定论:共同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辐合论”的倡导者斯腾,其核心是,人类心理的发展既非仅由遗传的天生素质决定,也非只是环境影响的结果,而是两者相辅相成所造就的。是一种折衷主义的发展观。格赛尔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是成熟和学习,他的理论是“成熟优势论”,并提出了:“等待儿童达到能接受未来学习的水平的观点”。3)相互作用论:相互作用论的代表是皮亚杰。一、他假设个体天生

有一些基本的心理图式。二、在个体与外部环境作用时,利用“同化”与“顺应”的机制,不断改变和发展原有的心理图式。三、最后达到较高层次的结构化。使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越来越强。

5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论点(P9):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通常是年龄越小,遗传的影响越大;低级的心理机能受环境制约少,受遗传影响大;越是高级的心理机能受环境的影响也越大。

6继续完善儿童发展观的同时应当着力做两件事:1)、如何使每一个儿童具有最优异的遗传素质。2)、如何为每一个儿童创造充分发掘其潜能的优良环境。

7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应用)(P11):

8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领会)(P13):关于心理发展是否有关键期,即是否有某个特定的时候机体最易学习某种行为反应,最早起源于动物心理学家劳伦兹对动物印刻行为的研究。他还认为这种现象只发生在极短暂的特定时刻,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机就无法再学会,因此又称关键期为“最佳学习期”。

9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识记)(P14):德国生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了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它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普莱尔则成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10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领会)(P14):有三个时期:1)、20世纪早期。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3)、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现在。

11.20世纪早期的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特点:1)、强调发展是成熟的结果。2)、收集描述正常发展的材料。3)、弗洛伊德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兴起。

12中国儿童心理科学的发展历程(领会)(P17):20世纪20年代儿童心理学来到中国。陈鹤琴在1925年出版了《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是我国较早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30年代肖孝嵘著有《实验儿童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书。由朱智贤主编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于1962年出版,是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密切联系我国儿童教育实际编写教科书的最初尝试。80年代中期,我国儿童心理学研究有两个特点:1、社会性发展和社会化的研究开始提到重要地位。2、结合社会需要的应用性研究增强。

13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P19)一、横向研究:又称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其优点是时间短、取样大,一般只需几天或几个月能迅速获得大量数据材料,省时省力。缺点不一定确切地反映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特点。二、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个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其优点或获得真正的心理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资料,同时可以对儿童各个方面作细致的、整体的考察,以揭露心理不同方面的关系,以及各种因素对发展的影响,从而深入了解发展的机制和原因。缺点是:时间长,耗资多,被试容易流失,会使被试产生厌烦情绪和“学习效应”; 由于时代变迁和家庭环境的变化而影响研究结果。三、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的结合:如研究3到12岁的儿童的心理发展,可以取3、6、9岁三个样本,同时追踪四年,此时样本分别达到6、9、12岁,6和9岁各重复一次,研究时间由原来的十年减为四年,这样即省时又达到研究目的。

四、跨文化研究(识记)P20:又称交叉文化研究,是指同一个课题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年进行研究,以期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14染色体(识记):主要是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这两类化学物质组成。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功能的最小单位,是储存特定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

15减数分裂P26:是在生殖细胞成熟过程中发生的,它的特点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二次,其结果是使原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16有丝分裂P28:是细胞染色体进行有规则的分裂变化的过程,每次细胞分裂都伴有染色体的复制。

17蛋白质的功能P29:一、是细胞结构的基础,许多种细胞的基本成分是蛋白质;二、细胞的一切生物化学过程都需要酶的参与,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合成不是通过复制方式,而是通过一系列翻译的过程,第一步是转录,是DNA将遗传信息传递到RNA(核糖核酸)的过程。第二步是翻译,RNA转录来的遗传信息指导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18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领会)P40:1、在决定子代的性状表现时,力量较强的,在性状上能表现出来的基因叫显性基因,力量较弱的而没有表现出来的称隐性基因。当来自父母双方的一对等位基因中两个都是显性基因或两个都是隐性基因时,称为纯合子,否则就是杂合子。

19常见的遗传疾病(识记)P31:按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传递的疾病有软骨发育不全症(矮小症)、杭廷舞蹈病、青光眼的某些症状、多趾畸形等。由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造成的疾病有镰状细胞性贫血、家族黑蒙性白痴以及苯丙酮尿症。遗传病一般由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造成,基因突变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的化学成分、DNA链上某一小段由于某种原因所引起的分子结构的变化。

20胎儿的发育过程

(识记)P35:1)胚种期,也叫组织和组织分化前期。2)胚胎期,又叫细胞和组织分化期。3)胎儿期,也叫器官和功能分化期。

21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领会):(P36)1)孕妇的营养,营养与大脑发育有很大关系。初生婴儿的大脑细胞数目已接近成人的85%——90%。在妊娠期的最后三个月中母亲营养不良所产生的影响更为厉害。2)孕妇的疾病,在病毒感染中,风疹病毒对胎儿的危害最大。3)药物。4)辐射.5)孕妇的情绪。

22儿童身体发展的四个显著的时期(识记):(P39),1)从出生到两岁,发展十分迅速;2)、两岁到青春发育期,发展较平缓;3)青春发育期开始(男孩约在13-15岁,女孩约在11-13岁),发展急剧迅速,变化极大;4)15、16岁到成熟,发展又趋缓慢。

23儿童身体发展的原则(识记):(P41)头尾原则(从头到尾)和远近原则(由近及远)。一、头尾原则,即身体各部分的发展必须从头部延伸到身体的下半部,次序是头部——颈部——躯干——下肢。二、远近原则,个体发展是从身体的中部开始,然后延伸到边缘部分。头部和躯干比四肢先发育,手臂和腿比手指和脚趾先发育。

24脑皮层结构复杂化(识记)P43:儿童大脑重量的增加并不是神经细胞大量增殖结果,而主要是神经细胞结构的复杂化和神经纤维的伸长,神经纤维的髓鞘化逐渐完成,这是脑内部成熟的重要标志。3)儿童脑电图的特征(领会):脑的反射活动P45:1、足趾反射,2、抓握反射,3、惊跳反射,4、游泳反射,5、行走反射,6、强直的颈反射。

25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和阶段(识记):一、动作发展的规律:1)、从上至下,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2)、由近及远,越接近躯干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3)、由粗到细,或者说由大到小,生理发展从大肌肉延伸到小肌肉。二、动作发展的阶段:1)头部,发展的顺序是俯卧时能抬头,然后坐着时头能竖直,最后仰卧时能抬头。2)、躯干部,主要动作是翻身和坐。3)、手臂和手,拇指和其余四指对立的抓握动作。4)、腿和脚,先学会爬行,以后是匍匐爬行。5)、动作技能,学前期是儿童学习动作的最佳时期。

26动作和动作技能的掌握对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应用)P48:对婴幼儿智力发展和个性形成也有很大关系,一定数量的动作技能的掌握

可以帮助儿童及早摆脱对成人过多的依赖,学会独立自由地活动开扩眼界,增长知识。动作技能又是儿童与儿童间交往的工具,一个动作笨拙、动作技能发展迟缓的儿童往往不易和同伴打成一片,而动作技能发展较好的儿童容易受到同伴们的欢迎和好评。

28动作发展的训练:(P51)心理学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影响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生理成熟。格塞尔提出了“成熟——学习”原则,成就是学习或训练的基础,只有在成熟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或训练,才能有效而成功。成熟早期是开始学习训练的最佳时期或关键期。

第三章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29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识记):(P57)1)、反射行为,给予刺激就能引出相应的反应。2)、定向反射习惯和去习惯化,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地呈现,最后就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之为习惯化,在个体已对某种刺激形成习惯之后,又出现一个新的刺激,个体又产生反射行为,表明个体能将新刺激与旧刺激加以区别,这种恢复了对新事件的兴趣的现象称“去习惯化”。3)、身体运动和脸部表情,婴儿的某些身体运动和脸部表情与某种刺激物的出现相联系,而与别的刺激出现无关。4)、视觉偏爱,看到不同物体喜欢程度不同。

30视敏度(识记):是眼睛区分对象形状和大小微小细节的能力。研究婴儿视敏度的方法:视觉偏爱法、视动眼球震颤法、视觉诱发电位测量法。

31测定婴儿辨别颜色的方法有(识记):视觉偏爱法、记录脑电活动、去习惯化、配色法。

32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趋势:(P75)1)、从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2)从冲动性向思考性发展;3)从笼统的、未分化的向精细的方向发展;4)整体与部分从分离到统一。

第四章

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

33思维的结构(识记)P79:是在认知过程中发生的动作和概念的组织,组织的内容是动作的或概念的,而组织的结果就是结构。格式(识记)P79:是认知结构组织的最基本单元,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同化(识记)P81:是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在一个的正在形成或完整形成的结构内。顺应(识记)P81:是内部格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是指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34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或相互作用论:(P78-82)1)、思维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把皮亚杰的发展理论称为“相互作用论”。2)思维的机制:就是同化与顺应两种适应机能不断从低级的平衡达到高级平衡的过程。3)、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自然延伸,也是后一阶段的必然前提,发展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思维总是沿着必经的途径向前发展。

35儿童认知结构或组织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1)、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认知结构,这就体现出认知发展的阶段性。2)、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需要对个体构建和解释世界的方式进行根本性的改组和重建。认知结构的变化是按一定次序进行的,因此认知发展的阶段也是不能改变的,只是每个儿童达到相应认知结构的阶段的速度存在很大的个别差异。

36思维发展的阶段(识记):P82:一、感知运动期(0-2岁):这是语言和表象产生前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儿童依靠感知动作适应外部世界,构筑动作格式,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末期出现智慧结构有六个小阶段。二、前运算时期(2-7岁),它与感知动作期相比有一个质的飞跃,凭借象征性格式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三、具体运算阶段(7、8-11、12):运算的含意(识记):1、是一种内化了的动作,即能在头脑中进行的思维活动。2、是一种可逆的动作,既能朝一个方向进行也能向相反方向运转。3、具有守恒性,在变换体系中恒定不变的量称为“守恒图式”。4、是系统性,运算格式是一个系统,它不能单独进行,要协调成为一个整体。四、形式运算阶段:它又称为命题运算阶段,特点是儿童思维此时已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他们可以想象沿未成为现实的种种可能,相信演绎得出的推论,使认识指向未来。

37客体永久性(识记):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这就是皮亚杰所称儿童建立了“客体永久性”,即从以自我为中心变为把自己看成是无数客体中的一个。

38对皮亚杰思维理论的简评(应用):P90:1、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的影响是划时代的,他用新的发展观取代了传统的发展观。皮亚杰提出的相互作用论具有辩证法的因素。2、第一次最为详尽地论述了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阶段和思维机制,即一、感知运动期。二、前运算时期。三、具体运算阶段。四、形式运算阶段。缺点:1、皮亚杰深受机能主义的影响,在研究思维中过多地强调了生物学因素的作用,贬低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贬低了语言的作用。2、由于皮亚杰在思维发展研究中引进了大量的生物学、数理逻辑的语言,整个理论体系十分庞大,文字又较晦涩难懂,常常造成对这个理论的误解。3、皮亚杰的研究在方法上有缺陷,他彩的临床法往往把许多变量混淆起来,影响了结果的真实性。形式运算思维并非思维的最高形式,柯瑞默概括出辩证运算阶段的三个特征:1、对知识相对性的意识;2、接受矛盾;3、在辩证的整体内整合矛盾。

第五章儿童认知发展:信息加工理论

39图式的含义P93(识记):图式不同于皮亚杰的格式,它是由一个场景重点性的独特的特征或事件的程序所组成,图式使记忆更为有效,因为它保留了场景的基本内容。

40认知单元的构成(识记):1,图式:图式不同于皮亚杰的格式,它是由一个场景重点性的独特的特征或事件的程序所组成,图式使记忆更为有效,因为它保留了场景的基本内容。2,映像或表象是一种感觉印象——一幅图,一个声音,或一种气味,也就是心理上的再产生,映像常常在图示中出现,而且是有意识地制作。3,概念或范畴,图式和映像真实地表征着场景或事件的物理特征,但概念是对一组对象或事件的符号表征,语言是基本的符号表征形式。信息加工心理学家经常采用检查加工信息花了多长时间的方法,来判定儿童是在用映像还是在用概念表征世界或某个对象。4,判断,两个或更多的概念被联结起来在一起就构成一个判断。认知能力的发展使儿童能完成对命题更加复杂的认知操作,把两个或几个命题协调起来解决一个问题。

41信息加工的阶段(识记)P97:一、感觉登录:感觉登录是一种照相式的记忆,是极为初步的忠实的记录,但它很快衰退,除非感觉登录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不然就会全部消失。感觉登录的大量信息容量涉及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收集的资料信息。二、注意,年幼的孩子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容易为无关刺激的特征(新颖、新奇、活动性强烈的对比等)所吸引而分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采取的记忆策略更能适合特定的任务要求和情景。

三、知觉,一旦儿童注意到特定的刺激,就必须对知觉的材料加以解释。

知觉定义为对感觉刺激的觉察、识别和解释。四、短时记忆,是一种暂时的,主动和有意识的记忆,是核心的加工单位,在那里个体把直接来自环境的信息与来自长时记忆贮存的信息结合起来。五、长时记忆,是贮藏着更加长久的知识和技能,它包括了所有曾在记忆中被代码的材料。克瑞克实验表明首因效应反映了长期记忆,而近因效应反映了短时记忆。我们的记忆在不断地改变,改造和变形。

42工作记忆的含义(识记)P100:工作记忆是短时记忆的一个方面,他表征在一定时间里到达的信息,是对来自环境的信息暂时加以协调和加工的机制。有人将工作记忆和短时记忆中持有信息的能力称为M空间(记忆空间)。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工作记忆能力也增长了,M空间中操作的信息单位数也在增加。

43短时记忆操作的局限性(识记):P100:1、短时记忆一次所包含的符号数量,它的广度是7+-2项目或信息块,2、短时记忆的另一个局限性是信息衰退的速率,通常短时记忆贮存的材料在半分钟左右丧失

44儿童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变化(领会)P103:

一般认为短时记忆的变化主要是复述,元认知,加工水平和组织起了变化,长时记忆的变化几乎完全是由于代码(把信息放进记忆中)的变化及提取策略(信息的再恢复)的变化。1、复述,实验表明年幼儿童即使利用复述的记忆策略,其效果也不如年龄大的儿童。2、组织,是儿童把学过的材料加以程序化、模式化或范畴化的过程,3、元记忆,就是儿童关于记忆过程的认识。儿童的记忆策略越是多,回忆的水平也越高。

4、信息加工的水平,深加工的信息比浅加工的记忆更容易恢复。5、提取,儿童逐渐地发展起需要提取线索的知识。

45元认知的含义(领会)106:元认知是儿童对自己认知功能的认识和控制力。儿童能利用他们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知识,利用执行过程来控制自己的认知活动。元认知还涉及儿童调节自己认知过程的能力,如计划、搜寻、监控和控制他们的注意、记忆和其他认知过程。

46简评儿童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理论(领会)P108:

1、从事信息加工理论研究的心理学专家已用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在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方面取得了大量知识。2、信息加工研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理论指导。3、将人的认知活动比喻为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使用了看似清晰、简易的流程图模式,但不能完全解释在人脑内发生的复杂的认知活动。

4、没有描述认知单元和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第六章儿童语言的发展

47语言获得的含义:又称为语言发展,指的是儿童对母语的产生和理解能力的获得(这里主要是指对口头语言中的说话和听话能力的获得)。

48语言准备期的概念:语言准备期也称前语言期,可分为产生和理解两个方面的准备。

49语言准备期的两个发展阶段(领会)P109:

1、语言产生的准备,1)、反射性发声阶段

新生儿出生的第一个行为表现为哭,婴儿的哭声分为分化的和未分化的。一个月内的新生儿的哭声是未分化,从第五周开始婴儿开始发生一些非哭叫的声音,这些声音是反射性的,零乱的,对于儿童来说不具备信号意义。2)、牙牙学语阶段

大约5个月左右的儿童进入牙牙学语阶段,自第9个月起,牙牙语的出现率达到高峰,但依然是无意义的,是不能被理解的。牙牙学语的作用主要在于让婴儿学会调节和控制发音器官的活动。

50语言发展期的概念(识记):P113儿童语言发展主要表现为一个逐渐分化的过程,儿童首先获得笼统的或一般的语言规则,然后逐渐地把这些规则分化为较为细致而具体的规则,一直分化到成人语言的水平为止。

51词义的发展特点(领会)P114:语义的理解是儿童正确使用语言和理解语言的基础。纳尔逊根据调查将儿童早期的单词性质分为六类,按出现频率高低依次为:普通名词,特指名词,行动词,修饰词,个人和社交的词,功能词。1、普通名词

儿童倾向于用中等概括水平的词来称呼,如用“狗”来称呼狗而不是用更为概括的“动物”或更为专门的“猎狗”。在儿童早期词汇中普遍出现词的使用范围的扩张。词的使用范围的扩张和缩小在2-6岁儿童中普遍存在。2、形容词,发展过程是:

a.从物体特征的描述发展到事件情景的描述

b.从单一特征到复杂特征

c.从方言到普通话口语到书面语d.从形容词简单形式到复杂形式。

3、时间词

a.表示时间阶段的词,今天、明天、上午、下午。

b.表示时间次序的词

“正在”、“已经”、“就要”。4、空间方位词

如此表示的是简单位置的词,而不涉及两个物体按某特定方向相关系的概念,该词的获得就早,反之则晚。5、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的指称对象是不固定的,需随语言环境的变换而转换。“这”、“这边”、“那”、“那边”。

6、人称代词

儿童对“我”理解最好,“你”次之,“他”最差。7、量词,量词的运用的普遍化和多样化是汉语的一大特点。根据名词所指事物的动作或功能,以动词为量词来使用。如“一辆自行车”说成是“一骑自行车”。

53儿童句子的产生(领会)P120

按儿童所讲的语句结构的完整性和复杂性,句子可分为不完整句、完整句和复合句几个层次。1、不完整句,包括:1)、单词句,它是指儿童用一个单词来表达一个比该词意义更为丰富的意思。特点:一是和动作紧密结合,二是意义不明确,语音不清晰,三是词性不确定。2)、电报句,在表达一个意思时虽较单词明确,但其表现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的,好像成人的电报式文件,故称为电报句。2完整句,包括1)、简单句,指句法结构完整的单句。“他觉觉了”,2)、复杂句,指由几个结构相互连结或相互包含所组成的单句。3、复合句,幼儿的复句中最显著的特点是结构松散,缺少连词,仅由几个单句并列组成。

54儿童各类结构的话语出现的次序和发展的趋势大致为P123:不完整句→主谓、主谓宾、主谓补句→主谓双宾句、简单修饰语句、简单连动句→复杂修饰语句、复杂连动句、递系句、宾语中有简单主谓结构句→复合句、宾语中有复杂主谓→主语中有主谓、联合结构。

55儿童话语发展特点(领会)P123

a.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

b.句子结构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从松散到严谨。

c.句子结构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

56儿童理解句子的策略有几类(领会):P125

:

1、事件可能性策略作儿童只根据词的意义和事件的可能性,而不顾句子的句法结构来确定各个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和相互关系。如动作对象、动作者等。2、词序策略,已形成一种把句子中出现的名词——动词——名词的词序当作施事——动作——受事来进行句子加工的策略。3、非语言策略

预期是非语言策略的一个方面。

57语用技能的发展特点(领会):P127

语用技能:是交谈双方根据语言意图和语言环境有效的使用语言工具的一系列技能,包括说者听者两方面的技能。1、说话的语用技能的发展

1.儿童对有效交流具有决定意义的情景很敏感,2、儿童能知觉到交流情景的困难并对谈话作出相应的调整。3、儿童还能根据听者的反馈对谈话做适当的调整。2、听话语用技能方面

1、儿童即使在说者话语的字面意义提供线索很少的情况下,也能推测出说者的意图。2、年幼儿童尚不能觉知自己是否理解别人所传的消息。3、幼儿对话语中讽刺意图的理解能力,以及对诚实话和讽刺话、嘻嘻话和侮辱性话的辨别能力则需相当迟才能出现、58环境论(应用)P129:1、模仿说,一、如果要求儿童模仿的某种语法结构和儿童已有的语法水平距离较大时,儿童不能模仿,他总是用自己有的句法形式去改变示范句的句型,或顽固的坚持自己原有的句型。二、儿童经常在没有模仿范型的情况下产生和理解许多新句子。和传统的模仿说相比,选择性模仿说的两个特点:1.示范者的行为和模仿者之间具有功能关系,即二者不仅在形式上,更重要的还是在功能上相似。2.选择性模仿不是在强化和训练的情况下发生的,乃是在正常的自然情境中发生的语言获得模式。2、强化说,斯金纳《语言行为》中的主要论点:一、主张对语言行为进行“功能分析”

二、强化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

强化依随是指强化刺激紧跟在语言行为之后,它有两个特点:1.是最初被强化的是个体偶然发生的动作。2.是强化依随的程序是渐进的。

59(重点)先天决定论(应用)P132:

1、先天语言能力说主要是由乔姆斯基提出,其驳斥经验和学习理论的根据如下:1.儿童获得语言的过程在4岁之内就能完成,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本族的基本语法现象,不可能是归纳过程的结果。各族儿童获得语言的顺序都基本相同,这证明语言不是每个儿童自己进行归纳的结果。2.语言是一个有高度组织性的抽象规则系统,是人类先天具有的普遍语法能力,亦即先天的普遍语法知识的表现。知识不是经验的结果,而是经验的前提。3.语言获得过程就是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这个转化是由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的。4.儿童获得的是一套支配语言行为的特定的规则系统。

对乔姆斯基理论的评论:1

乔姆斯基的理论在方法论上是思辨的,在观点上是先验的、唯理论的.2.根据先天普遍语法理论,似乎幼儿在语言获得的开始阶段就具有了一套成人的语法系统,“儿童语言”并不是从“成人语言”派生出来的,幼儿的语言活动不是按“成人”语言规则进行的。3.先天能力说表面上非常强调儿童本身在获得语言过程中的主动性和造性,但是既然人类生来就拥有一套现成的、可以规定本族语言如何理解和产生的普遍规则系统,就无需儿童本身再做什么探索和发现了,这无异于是从和行为本身相对立的另一个极端来否认儿童在语言获得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自然成熟说

勒纳伯格以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作为理论基础赞成先天决定论,观点:1.生物的遗传素质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因素

2.语言以大脑的基本认识功能为基础3.语言既是大脑功能成熟的产物,语言的获得必然有个关键期,约从2岁左右开始到青春期(11、12岁)为止。勒纳伯格的自然成熟说和乔姆斯基的先天说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否认环境和语言交往在语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60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论(应用)P134:1、认知相互作用,主要观点:1.语言是儿童许多符号功能中的一种,符号功能是指儿童应用一种象征或符号来代表某种事物的能力。2.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3.个体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既不是环境强加的,也不是人脑先天具有的,他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社会相互作用论,认为儿童和成人的语言交流是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因素。持这种观点的人强调语言环境和对儿童的语言输入的作用。不过学术界对指向儿童的语言的性质和作用有不少疑问。我们认为,儿童语言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尤其在与人们语言交流中,在认知发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第七章

儿童智力的发展

61智力(领会):P137: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学习的能力;是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是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62智力的理论(领会):P138:建立在于因素分析基础上的智力物质结构理论;1、二因素说;2、多因素说;3、阜南的层次结构模式:综合一般因素、群因素、特殊因素提出了一个因素层次的图解。

63卡特尔的流体和晶体智力P141:卡特尔运用因素分析从塞斯顿的七个基本智能中又分析出两种性质的智力,即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地不受教育文化的影响,如机械记忆、分类和图形关系等,晶体智力是通过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言语理解和普通常识等以回忆贮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

64吉尔福德的三维结构模式P142:他提出智力结构应从智力活动的三个维度上去分析,第一维称之为过程,是指智力实现的过程或方式,第二维是内容,即智力操作的对象,第三维是成果,指智力实现的结果或产物。操作包括五种: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内容包括四种:形象、符号、语义、行为。成果包括六种:单元、门类、关系、系统、转换、蕴涵。

65智力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识记)P143:1、测验项目的选择:它取决于测验的目的和智力的理论。2、标准化: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3、常模的制定:测验的常模是某一标准化样组在一定时空中实现的平均成绩。4、测验的信度:是指同一组被试用同一测验实施两次后所得分数的一致性。信度有三种,即稳定系数、等值系数、内在一致性系数。5、测验的效度:可归纳为三: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准则关联效度。准则关联效度又可称为经验效度或统计效度,它是以测验分数和效度准则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表示测验的效度的高低。一般来说,信度系数不宜低于0.9,但效度系数就很难讲出多大的数值才算有效,这是因为效度的情况特定性更为显著,一般情况下,其数值在0.4至0.7之间。

66几种常见的智力测验P146:一、比纳——西蒙量表(领会):它有两个特点:1、项目的种类繁多,2、项目的排列由浅入深,使该量表可以测量智力高低不同的儿童。二、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领会)(简称S---B量表):适用范围自3至14岁,推孟的贡献有三:1)严格规定测验编制的标准化,从而增加了量表的信度;2)扩充成人组的测验;3)采用期腾首先提出的智力商数概念,作为比较儿童聪明程度的相对指标。求智商公式是:智力商数(IQ)=智力年龄(MA)/实足年龄(CA)*100。三、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领会)(WISC):适用范围是6岁至16岁的儿童,特点是:1、韦氏从整体智力观点出发把智力分成言语和操作两个部分;2、采用离差智商作为估计智力的相对聪明程度。即离差智商表明被试的分数相对地处于同年龄标准化样组的均数之上或之下有多远,也即以离差的大小表明智力高低。四、婴儿的智力测验(领会):困难有三:1、婴儿没有掌握语言;2、婴儿的行为范围有限;3、主试无法控制他们的动机。格赛尔发展程序表包括动作行为、适应行为、语言行为和个人以及与人们交往行为。贝利婴儿发展量表包括心理量表、动作量表以及婴儿行为记录三项。

67智力成长曲线(领会)P151:对智力成长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在13岁以前测验分数呈直线上升,以后逐渐缓慢,到25岁达到最高峰,26—36岁属于保持水平的高原期,随后有所下降。

68智商稳定性问题P152:)、婴儿期(从出生至18个月)的认知作业的测量对后期的智力测验分数没有预测性;2)、测验与再测验的相关随两次测验间隔时间的增长而下降;3)、在测验与再测验的间隔时间相等的情况下,则两次测验的相关随第一次测验的年龄的增大而增大。

69如何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智力发展(领会)P154:1、各个年龄的样组必须与纵向发展上各个年龄的总体在智力结构上相同。2、在智力发展的因素分析研究中,我们有理由假设,智力的因素结构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并存在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3、我们还可以利用因素分析方法更深入地研究个体的发展过程,描述其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区分不稳定的变化和稳定的变化。

70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应用)P159:1、智商的稳定性存在着较大的个别差异,智力成长有聚合式、发散式、交叉式三种模式。一个人的智商在相对稳定的生活经历下有着相对稳定性,在IQ的变化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测验过程的问题,不能归因于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真正智力的变化。在儿童智力发展中智商是相对稳定的,智力是遗传与环境两个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2、智商的分布与智力的分类,智力优异与智力缺陷。

第八章

儿童情绪的发展

71情绪的组成部分(识记):P167:有四个组成部分:1、情境:当前事件、回忆、思考,甚至先前的情绪体验都能引起儿童的情绪。2、身体状态:如身体的、神经的和生理变化等,不同情绪体验伴随着不同的身体状态。3、情绪表现:如开心就会微笑或大笑,伤心时皱眉等。4、情绪体验:有意识的情绪体验在一个人知觉到情绪或说得出情绪名称时发生,语言是情绪体验产生的关键。

72婴幼儿的情绪发展的特点P169:1、先天的情绪表达能力(领会),愉快、感兴趣、惊奇、厌恶、痛苦、愤怒、惧怕和悲伤八种基本情绪;孟昭兰总结出了婴儿情绪分化理论:1)人类婴儿有8-10种从种簇进化中获得的情绪;2)个体情绪发生有一定的时间次序和诱因;3)情绪发展有一定规律,也有个别差异。73婴儿的情绪识别能力(领会),情绪对婴儿来说有重要的自下而上价值或社会适应意义。当婴儿在环境不确定时参照照料者的表情再作出反应的现象称为“社会性参照”。3、婴儿的微笑,是第一个社会性行为,通过笑,可以引出其他人对他积极的反应。婴儿的笑有三个阶段(领会):1、自发的微笑(0-5周)又称内源性微笑,普莱尔把它称作“嘴的微笑”;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这种微笑是由外源性刺激引起的,到第8周时会对一张不移动的脸发出持久的微笑,这个发展标志着有选择性的社会性的微笑的开始。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随着婴儿处理刺激内容能力的增加,他能够认出熟悉的脸和其他的东西。

74儿童情绪获得的理论P173:一、学习理论(领会):尽管每个出生正常的儿童都具备发展感情的先天基础,但由于

生活处境不同,情感表达的方式,情感的丰富性和发展速度也不同

。二、知觉再认理论(领会):儿童在知觉外部事件时,在头脑里形成了一个心理映像,这个内部的心理映象称为图式

。儿童见到熟悉的人就会很愉快,见到陌生的人就会害怕,甚至哭,这些都与儿童同化刺激物的知觉再认能力有关。三、社会认知理论(领会):社会认知是指对人类和人类事物的知觉、思维

和推理。

社会认知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儿童对社会世界、对自己和别人、对社会关系的认识和理解。随着儿童学会采取别人观点,感受到别人情绪的移情作用渐趋成熟。

75怯生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识记)P176:怯生是儿童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的害怕反应。影响因素有:1)父母是否在场,2)环境的熟悉性,3)陌生人的特点,4)抚养者的多少,5)婴儿与母亲的亲密程度,6)婴儿接受的刺激。

76儿童害怕的发展特点(识记):想象中的生物和个人安全感的害怕随年龄有下降的趋势,但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学校和社会有关系的一类害怕明显地增长了。如学校恐惧症、考试焦虑等。

77对抗性条件作用(领会)P179:是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极的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缺点是情绪上的扩散也可能以相反的方向进行。

78系统脱敏法(领会):P180:

是指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安排患者逐渐地接近所害怕的对象,或逐渐提高患者害怕的刺激物强度,让患者逐渐减轻惧怕对象的敏感性。这个技术的基本前提是害怕的心理状态不能与不紧张的身体状态同时并存,并且认为这种不紧张的身体状态能够阻止与害怕相联系的反应。

79模特塑造法(领会)P180;答:模特或榜样不仅能使儿童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思想品质,还能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情绪。

80认知疗法(领会)P181:答:要改变不合理的行为和情绪,首先要找出不合理的思想基础。

通过认识和改变不适当的思想来达到改变行为和情绪的目的,是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这里的关键是帮助儿童根据事实去分析他的想法与现实的差异。

81儿童高级情感的类型:识记:答: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82儿童高级情感发展的特点:识记:P183答:1、道德感的发展。道德三是关于人的言论、行动、思想或意图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从形式来分有三种,1)直觉的情感体验,2)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3)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感体验。2、理智感的发展。理智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3、美感的发展。美感是人们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后所得到的一种愉悦的体验。

83培养儿童道德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答:1、为儿童树立切实可学、生动形象的榜样。

2、在进行道德教育时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断激发学生的情绪共鸣,使他们从小能对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产生愉快、自豪、羡慕、向往的情绪体验,对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表示厌恶、蔑视、羞耻。要形成一种正确的集体舆论,及时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行为,使正确的道德行为得到道德上满足的情感,不良的行为产生否定的体验。

3、随着儿童认识的发展,阐明道德理论、道德标准,使道德体验不断概括化、深化。

84培养儿童理智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答:1、鼓励儿童多提问、多思索、多探究,并创造条件让儿童有机会去探索、去创造。

2、儿童在游戏和学业上取得了成功要及时给予表扬,尽是避免让儿童体验过多、过强的失败情绪,任务与要求要切合儿童的实际,要善于发现儿童认识活动中的优势领域和兴趣。成功和兴趣是推动年幼儿童理智感发展的重要保证。

第九章

儿童个性的发展

85人格结构的形成(识记):P190人格由三方面组成:1伊底(id),可以理解为人格的生物成分,2自我(ego),可以理解为人格的心理成分,3超我(superego)可以理解为人格社会成分

。伊底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部分。由先天的本能和基本的欲望组成。自我介于现实世界与伊底之间,自我是有意识,有理智的,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自我的一部分,代表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弗洛伊德的超我通常所说的良心。这按“至善原则”行动,当自我控制不了伊底并向伊底妥协而违背了良心时,自我就会产生一种内疚感、犯罪感来惩处自己。

86人格发展的阶段(识记)P191:1弗洛伊德所说的“性”除了与生殖活动有关之外,还包括吸吮,大小便,皮肤触摸等凡是直接或间接引起机体快感的一切活动。2性本能表现为一种力量,正是借助这个力量,性本能才得以完成其目的,这种力量或者说是一种能量,一种冲动,弗洛伊德称之为“里必多”;为里必多集中投放的身体部位是机体获得快感的重要区域。称作“性感带”。3弗洛伊德按照里必多发展经过的“性感区”的不同,把它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里必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两种危机:固着和倒退。固着是一部分里必多停滞在较初期的发展阶段上。倒退是里必多倒流到初期的发展阶段。

87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识记)P194:

1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特别强调人格形成与儿童早期经验有关,与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有关。2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划分成三个部分。即伊底,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的矛盾斗争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人格发展中人的本能、现实环境和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斗争。并把人格发展的过程看作是动态变化的过程。3弗洛伊德是性本能决定论者。他把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归之于性本能或里必多,认为性本能的满足与否直接影响人格的发展。4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依据的资料,主要来自弗洛伊德个人的诊断经验和自我分析,缺乏科学的实验依据,很难重复验证。

88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的区别(领会)P195:1、弗洛伊德特别强调本能的作用,伊底的力量,埃里克森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理智的力量,相信超我能引导心理性欲向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超我可以协助自我监督伊底。2、弗洛伊德在研究儿童人格发展时,仅把儿童囿于母亲-儿童-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中,而埃里克森则把儿童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视社会对发展的影响。3、弗洛伊德对儿童人格发展的研究只到青春期为止,而埃里克森则把个性发展的阶段到八个阶段,贯穿到人的一生。4、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埃里克森则认为人的本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劣的,儿童出生后都存在向善的或向恶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他对形成和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抱着较为乐观的态度。

89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领会)P195:1、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普遍的发展任务,这些任务都是由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间不断产生的冲突或矛盾所规定的。2、一般都介于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极端之间,健康的个性品质应倾向于积极的那一端。3、埃里克森认为一个阶段的任务虽未完成,仍有机会在以后的阶段继续完成任务。4埃里克森也指出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任务了并不等于矛盾不复存在,在以后的发展阶段里仍有可能产生先前已解决的矛盾。

90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理论的八个阶段:1、基本的信任感和不信任感,2、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耻感与怀疑感,3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一是发展良心,二是获得性别角色),4基本的勤奋感对基本的自卑感,5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基本的同一感分散或混乱6基本的亲密感对基本的孤独感,7基本的繁衍感对基本的停滞感,8基本的自我整合对基本的绝望感。

91简评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P200:

1、埃里克森对儿童发展的研究着眼于把儿童看作是一个整体,从情绪的道德的和人与人关系的整体发展过程来研究人格的发展,2、埃里克森的理论中有一些辩证法的思想。3、埃里克森比较重视教育的作用,不仅指出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还提出了解决矛盾,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的方法。4、埃里克森没有完成摆脱弗洛伊德的本能说。5、埃里克森描述了个性发展各个阶段中社会要求与自我的冲突。

92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个

1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先天素质和气质,体貌特征和成熟速率)一)、最初的个性或气质,儿童可分为三种气质类型,一种是“容易(护理)的”儿童;第二种是“困难的”儿童;第三种是“慢慢活跃起来的”儿童。这些气质特点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基础,是个性塑造的起跑线。正是这种差异或特点制约了父母或其他教养者与儿童相互作用的方式,也制约了父母和教养者对儿童作用的效果。二)、体貌与体格的影响,体貌指面部特征、身高体重和身体的比例,当它成为社会注意的对象,并赋予人为的社会价值时,这就会成为影响个性发展的一个因素。体格特征影响教养者对儿童的态度和教养方法,从而影响个体的兴趣、爱好、能力等,如个子高的孩子对打篮球、跳高感兴趣。三、成熟速度的影响,身体成熟的早或晚会使同年龄的儿童招致不同的社会心理环境从而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兴趣、能力和社会交往。2,社会化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同伴,社会团体组织和机构,广播,影视,报刊的宣传)

3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家庭因素P206:一、父母的管教活动,二、家庭结构,三、家庭的物理环境,四、电视的影响,1

父母管教类型的维度有两个:控制和爱。根据这两个维度把父母分成四种类型:(1)权威型父母——控制+爱(接受);(2)专制型父母——控制+不爱(拒绝);(3)娇宠型父母——不控制+不完全的爱;(4)冷漠型父母——不控制+不爱。

2离异家庭与正常家庭儿童个性,智力,与同伴关系,自我控制等存在着显著差异。父母离异后儿童一般要经过两个时期。一是危机期,常常是一年左右,儿童受到的消极影响表现特别明显。二是适应期,一般在一年以后。父母离异对儿童的影响有三点是可以肯定的。(1)冲突迭起的婚姻对儿童不利的影响要远大于离婚的影响。(2)来自离异家庭的青少年犯罪更加普遍。(3)每个离异家庭的情况不同,不利影响的多少和持久性也不同。

3父母本身不仅是儿童的社会来源。也是物理环境的中介物,是儿童物理环境的提供者和组织者,4儿童可以从电视中学到侵犯必行为。也可以学到亲社会行为。观看电视太多与成绩差有很大关系。

93父母的管教活动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P207:1)、父母本人的个性特征,如对孩子的期望,对孩子能力的评估;2)、儿童自身的特征,如气质、性格、能力;3)、社会环境,如工作单位、社区、文化,家庭内部的环境,如婚姻关系。

94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个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衡量个性成熟水平的标志,是整合,统一个性各个部分的核心力量,也是推动个性发展和内部动因。

1阿姆斯特丹借用盖勒帕“点红测验”研究婴儿自我觉知。实验表明婴儿对自我形象的认识要经历伙伴阶段,退缩阶段,自我认知出现三个阶段。

2婴儿认识店面我形象的根据或线索有两条:一是相倚性;二是特征性。

95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P212(1)依从性和被动性;(2)表面性和局部性;

(3)情绪性和不确定性。

96学龄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进入学校以后,自我意识得到明显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儿童已能利用语言符号调节和指导自己的行动,另一方面因为客观环境向儿童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迫使儿童要按照这些要求来对照检查自己的行为,加之成人和同伴也经常以这些要求来评定儿童的行为,因而使儿童对自我有了更多了解。

97自我评价是指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行为的评价,是个体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

1小学生对自我评价的几个特点:(1)从受外部条件的制约到受内部道德认识的制约。(2)从注重行为的效果过渡到注重行为的动机,转折年龄在9岁左右(3)从注重的直接后果到注重行为或后果的性质。(4)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渐发展,并且有了一定的批判性。(5)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到有了一定的概括程度的涉及某些个性品质的评价。

2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生突变的时期。产生突变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生理上的原因。二,心理上的原因。三,社会的原因。

98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

1、成人感和独立意向的发展。2、自我的分化。3、自我意识的强度和深度不断地增加。4、自我评价逐渐趋于成熟。

99青少年自我评价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评价的独立性日益成熟;二是自我评价逐渐从片面性向全面性发展;三是对自己的评价已从身体特征和具体行为向个性品质方便转化。

第十章

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100性别定型的几个概念

1性别,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男性”或“女性”。这是根据生物学特征对人类群体的基本界定。

2性别角色,是指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3性别同一和性别角色同一,根据身体结构和功能来确认自己是男性或是女性,这就是性别同一。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要求来确认自己,则是性别角色的认同。

101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

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认同的过程,即性别定型化过程。

1性别恒常性,一般认为它的发展有经历三个阶段(1)性别认同2—3岁;(2)性别稳定性4—5岁;性别一致性6—7岁。

2对性别期待的认识

:1)、刻板的性别概念2)、文化规定的性别概念

3性别偏爱:男孩更加喜欢男子气的活动并对这类活动感兴趣。女孩往往转向偏爱男子气的活动接受男子气的个性特征。

4性别角色行为的采择:儿童尽管很早就在活动,兴趣和选择同伴方面显示出性别差异,但在个性和社会行为方面并未显示性别差异。

102影响性别差异的因素:P220

一、性别差异的表现:1、身体和动作方面。

从婴儿期开始,男孩长期维持高效的新陈代谢,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女婴的活动比较精细,大部分是面部表情。

2认知方面,男女两性在认知方面的差异可从男女两性认知差异变化的年龄倾向,认知差异的具体表现两个方面来看(1)男女性别差异的年龄倾向和具体表现。(2)男女智力有不同的优势领域。语言方面,女孩获得语言比男孩早,在语言流畅性方面,以及在读,写和拼写方面均占优势。男性在言语叙述和操作方面占优势。感知方面,男性的视敏度优于女性。女性有较好的听觉定位和分辨力。记忆方面,男性的理解记忆和抽象记忆较强,而女性的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较强。思维方面,男性偏向逻辑思维,女孩偏向形象思维。(3)社交和情绪发展方面。1)、女孩参加社交方面活动比男孩多,男孩对物体和事情感兴趣,而女孩似乎对人感兴趣。2)、男孩攻击性行为比女孩多。3)女孩在一起从事合作性的活动多于男孩,女孩倾向于找比自己年龄小的同伴玩,男孩倾向于跟年龄比他大的男孩合作。

二性别定型化理论。1认知发展理论,儿童会主动寻找区别男孩和女孩的活动、行为和价值观等有关的信息,自发地构建在他们周围的每种性别角色的知识,自然评价这些与性别有关的模式。2性别图试理论,一量儿童获得性别角色图式,就会按照这种图式来解释世界上的事情。3社会学习理论,他们通过对别人的观察学会期待与性别角色相符的行为。儿童的性别偏爱和适应性别角色的行为主要就是通过奖励与惩罚、观察与模仿获得的。

4心理人类学理论,这个理论十分重视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

三、生物学因素对性别差异的影响

1荷尔蒙的影响,荷尔蒙在胎儿期便把心理的和生理的倾向性组织分成男性的或女性的。2大脑单测化功能对认知性差的影响,女孩的大脑左半球神经细胞的生长和髓鞘化的实现比男孩早些,而男孩的大脑右半球神经细胞的成长及髓鞘化的完成比女孩快些。3染色体遗传特性对智力的影响,男性比女性更易发生染色体畸变,而且,即使同样的染色体畸变对男女智力的影响也不同,对男性的影响显得更严重些。

四、父母和教师对儿童性别差异的影响

现代心理学对儿童性别定型化的研究有三个显著的变化:

1父母虽然仍是影响儿童性别社会化的重要因子,但并不是惟一重要的因子。同伴,影视等社会信息渠道对儿童性别概念和合适的性别行为也有重要影响。

2儿童达到性别定型的年龄范围扩大了,不再像弗洛伊德那样只强调出生关五年的重要性

3双性化理论研究正在兴起。

十,双性化与无性教育

1双性化个体要比男性化和女性化个体更具灵活性,适应性

2双性化人格模式也许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潜能,至少不会因为人为的性别限制而限制个体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挥。

第十一章儿童交往的发展

103依恋的含义:(识记):p232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104依恋的类型:p234(识记):艾斯沃丝将婴儿依恋划分为以下三种。A类型:回避的。这类儿童对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影响不大。母亲离开时,他们并无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B类型:安全的。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身旁。C类型:反抗的。反抗性依恋的儿童逢到母亲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

105依恋形成的原因:p235(识记):母亲喂养婴儿的模式对以后婴儿形成的依恋类型确有一定的预见性。母亲都是敏感的、接受的、合作的,也是婴儿易接近的。用三个维度来衡量母亲的教养行为,反应性——对婴儿的哭、叫唤、语言要求等的反应比例;积极的情绪表达——充满感情的接触,加上微笑、表扬、说话等;社会性的刺激——母亲接近婴儿,对婴儿微笑、谈话或模仿婴儿的频率。母亲或别的照顾者在抚养婴儿时,有两点十分重要:(1)对于婴儿发出的各种信息能够敏感地及时作出反应,即所谓的敏感性和同步性。(2)与婴儿相互作用时,尤其在指导儿童时,充满热情、鼓励和温和。

106依恋的发展过程:依恋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领会P233

第一阶段(出生到3个月):对人物差别反应的阶段。见到人的面孔或听到人的声音就会微笑,以后还会咿呀“说话”。

第二阶段(3到6个月):对人有选择反应的阶段。这时,婴儿对母亲和他所熟悉的人的反应与对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

第三阶段(6个月——3岁):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者接近。婴儿从6、7个月起,对依恋对象的存在表示深深的关切。

107习性学理论:领会P237

以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贝为代表的习性学理论认为依恋是一套本能反应的结果。这些本能反应对于种系的保护和生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习性论者强调了婴儿早期的社会信号——哭、笑、依附等在依恋形成中的作用,还把依恋看成是由母子双方共同协调发展起来的双向过程。

108心理分析理论:领会P238:心理分析理论强调婴儿在与能够满足其生物学上需要的对象保持接触时投入具有性特征的能量“里必多”的重要性。心理分析模式的一个关键概念是:依恋是由内部的、直接的成熟过程所激起的自然现象,并以需要的满足为中介。心理分析理论十分强调喂食方式、大小便训练的方式和时间对依恋发展的影响。

109社会学习理论:领会P238:社会学习理论与心理分析理论都强调婴儿的依恋行为是由母亲的喂食引起的。现在,社会学习理论者已不再专门强调喂食的重要性,认为照顾着与婴儿接触时为婴儿提供触觉的、视觉的、听觉的刺激已成为婴儿最重要的、最可信赖的刺激。社会学习理论者与习性论者一样,认为依恋是母子相互作用的双向过程。

110认知理论:P239领会:认知理论推测,婴儿的依恋必须具有某些认知能力。首先婴儿必须学会区分环境中不同的人,若缺乏这种能力,就会把周围接触的人都看成是同样的,既不能发展对专门人的依恋,也不会在见到陌生人时感到害怕。婴儿在6-9个月时已对经常接触的人形成了专门的图式。其次,婴儿必须具有认知永久客体的能力。当他所依恋的对象不在眼前时,依然知道这个对象还存在,并期望他重新出现,分离的焦虑特别依赖这类能力。

111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儿童发展)的影响:领会P239:(1)对照料者(父母)的依恋为婴儿提供了情绪安全的基地,也为日后父母教育儿童打下了基础。(2)依恋的强烈程度不能决定儿童发展的方向。(3)儿童与照料者父母的依恋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家庭内部关系的变化而变化。(4)儿童个性是儿童经验的历史与现实活动统一的产物,它既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连续体,又具有相对的可塑性。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

第二节

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

112同伴的作用:(识记)P241:①同伴是强化物。②同伴是范型。③同伴帮助去自我中心。④同伴给予稳定感和归属感。⑤同伴是社会化动因

113.婴幼儿的早期交往特点:(识记)P243缪勒和白莱纳把婴儿同伴相互作用划分成三个阶段:(1)客体中心阶段。儿童的相互作用更多是集中在玩具或东西上,而不是儿童本身。(2)简单互动阶段。儿童已能对同伴的行为作出反应,经常企图去控制另一个儿童的行动。(3)互补性互动阶段。出现了更为复杂的社会交往,可以看到模仿已较普遍,还有互补互惠的角色。社会性游戏是指儿童在用非社会性的物体进行活动时,还包括其他人,如母亲、同伴。

114学龄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特点:P245(识记):(1)随着年龄增长,儿童与同伴的互动增长,与成人互动减少。(2)儿童与近似年龄或大于自己2岁年龄的同伴的互动超过与同龄儿童的交往。

115塞尔曼将儿童的友谊发展分成5个阶段:(识记)P245

第一阶段(3—7岁),这时儿童还未形成友谊的概念。同伴就是朋友,一起玩就是友谊。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儿童要求朋友听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顺从自己的同伴就是自己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儿童对友谊的互动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有明显的功利性,还不是患难与共的合作。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友谊随时间推移而发展,儿童逐渐懂得忠诚、理解、共同兴趣是友谊的基础。他们互相倾诉秘密、互相帮助、解决问题。但这时的友谊有强烈的排他性。第五阶段(12岁开始),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择友严密,建立的友谊能保持很长时间。

116儿童角色采择的四个阶段:领会P246:

0阶段:自我中心的观点。儿童还不能将自己对事件的解释与别人的理解区分开来。Ⅰ阶段:社会信息的角色采择(6—8岁)。儿童已意识到别人有不同的解释和观点。Ⅱ阶段:自我反省(8—10岁)。儿童知道每个人都认识到别人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知道不仅别人有不同的观点,而且别人也能理解儿童的观点。Ⅲ阶段:互相角色采择(10—12岁)。儿童能从第三者、旁观者、父母或朋友共同的观点看两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Ⅳ阶段(12—15岁以上)。社会和传统体系的角色采择。儿童知道存在综合性的观点,而且也认识到“为了准确地同别人交往和理解别人,每个自我都要考虑社会体系的共同观点”。

117交往技能的训练对促进儿童交往能力的意义:(领会)P247

(1)发现可供选择的方法。鼓励儿童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2)预料活动结果。要儿童预料大人会有什么反应。(3)理解原因和结果。鼓励儿童推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总之认知技能训练有利于儿童处理社会人际关系能力的提高,而且对提高自信、适度表达情绪、抑制极端冲动有用。

118角色扮演在促进儿童交往能力发展中的意义(领会)P248

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冲动与攻击性行为,还有助于利他行为的实践。斯托帕曾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受过互惠训练的儿童比起没有受过这种训练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帮助行为。这样的训练对扮演两种角色的儿童利他主义行为的培养都是有作用的。

第三节

游戏与交往技能

119认知动力说:(领会)P249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学习新的复杂的客体和事件的一种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是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方法。儿童在游戏时并不发展新的认知结构(顺应),而是努力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先前存在的结构(同化)。

120心理分析理论:(领会)

按照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理论,游戏能帮助儿童发展自我力量。通过游戏,儿童可以解决伊底和超我间的冲突。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也是缓和心理紧张和使儿童掌握大量经验的净化反应。如孩子给娃娃“打针”就是在帮助自己克服自己在打针时产生的恐惧和无可奈何的感觉。

121学习理论:(领会)P250

桑代克认为游戏是一种习得行为,游戏遵循“效果律”。效果律强调强化会增加一种反应出现的可能性,而惩罚则会减少它出现的可能性。游戏虽然不同于工作,但它仍受学习班的影响,儿童所玩的游戏与儿童年教养方式有关,一些强调责任和按吩咐办事的社会,儿童倾向于做碰运气的游戏,重视成就的儿童喜欢玩身体技能方面的竞赛性游戏。

122.按照游戏进行的目的性分类(识记)P251

(1)创造性游戏。(2)建筑性游戏。(3)教学游戏。(4)活动性游戏。

123按照智力发展水平分类(识记)

(1)感官接受新奇的、愉快的刺激引起的游戏。如手舞足蹈,反复撕纸头、敲打手中拿着的物体,反复扔掉拾起的东西,逗引时的嬉笑等。(2)简单动作模仿的游戏。(3)象征性游戏。(4)创造性游戏。

124按社会化程度分类(识记)P251

(1)无所用心的行为。(2)旁观者行为。(3)单独一人的游戏。(4)平行游戏。

(5)联合游戏。(6)合作性游戏。

125游戏在促进幼儿认知、社会能力、情绪及个性发展中的作用。应用

1)、游戏和认知的发展,儿童在没有外界评定的压力下,自由地对客体进行探索、观察和试验,是推动儿童认知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

2)、游戏和社会能力,想象性游戏在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在假候的情境里,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各种角色,体验各种角色的思想情感。

3)、游戏与情绪,假装性游戏的特征是它为表现情感的控制情感提供了种种机会,实际上它可能在建立一种观察别人的情绪、表现或控制自己情绪的比较好的组织图式。一些情绪失调的儿童,他们的游戏模式往往比较刻板、混乱,在游戏中还常常出现偏差,不受同伴欢迎。4)、游戏与个性,它们是相互影响的,一些想象力丰富的儿童与父母感情密切。父母的关心、对想象力的鼓励,提供机会让儿童想象,这些都是促进儿童想象力的有利条件。鼓励儿童想象可以用作使过度活动的儿童安静下来并增加其注意广度的手段。

第十二章

儿童道德的发展

126皮亚杰的研究方法:领会P257

(1)研究儿童对游戏规则的意识和执行的发展情况。

(2)研究儿童有关过失和说谎的道德判断的发展。

(3)关于儿童公正观念的研究。

127影响道德判断转化的因素:领会P261

1)、儿童道德不成熟的原因是认识上的局限,即自我中心和实在论;

对权威的服从。2)、要使儿童从自我中心和实在论中解放出来,最重要的途径是与同伴发生相互作用。3)、成人必须改变传统的所谓权威的地位,与儿童平等相处,这样,父母才能成为促进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积极力量。

128柯尔伯格的研究方法:领会P264:柯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让儿童在两难推理中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柯尔伯格运用的最典型的是海因兹偷药的故事。他真正关心的并不是儿童对问题回答的“是”或“否”,而是回答中的推理。所以在与被试交谈中不断地提出问题,以了解儿童是怎样推理的。

129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P261(识记)

(1)前道德判断阶段(1.5—7岁)。这个阶段有两个阶段①集中于自我时期(1.5—2岁),②集中于客体永久性时期(2—7岁),道德认知不守恒。(2)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5—10岁)。这是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阶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认为规则是万能的、不变的,不理解这些规则是由人们自己创造的。②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是抱极端的态度,或者是好的,否则便是坏的,还以为别人也这样看。③判断行为的好坏是根据后果的大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④儿童把惩罚看作是天意,赞成严厉的惩罚⑤单方面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

(3)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9—11岁以后)。这个阶段的道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认为规则或法则是经过协商制定的,可以怀疑,可以改变;②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动机③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能较高地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并能较现实地判断别人④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位置,判断不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⑤惩罚较温和、贴切,带有补偿性,以帮助错误者认识和改正。之,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这是一种为儿童自身已具有的主观的价值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因而成为自律水平的道德。

130柯尔伯格关于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的理论:识记:①、柯尔伯格与皮亚杰一样,承认道德发展有一个固定的、不变的发展顺序;②、从特殊到一般,从自我中心和关心直接的事物到基于一般原则去关心他人的利益,③、都肯定道德判断要以一般的认知发展为基础,④、都强调社会相互作用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

131对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应用

许多跨文化研究已证实皮亚杰关于儿童的道德认知从效果论—动机论,从客观责任—主观责任,从受外部权威的控制—受内部道德原则支配,从他律—自律,从道德实在论—道德主观主义的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但是,儿童对行为意图的理解比皮亚杰所发现的更为复杂。当儿童在判断别人的行为时,如果偶然犯错误的差异是相当明显的话,即使是学前儿童也能考虑行为的动机。

132对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P263:1)、承认道德发展有一个固定的、不变的、发展顺序,都是从特殊到一般,2)、从自我批评中心和关心直接的事物

到基于一般原则去关心他人的利益;

3)、都肯定道德判断要以一般的认知发展为基础,都强调社会相互作用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此外,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也有他的独到之处。对柯尔伯格理论的批评:①关于道德阶段的普遍性问题,②关于学前儿童的道德判断,③关于道德阶段的真实性问题。

133根据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观点,如何促进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

皮亚杰和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由个体认知发展的水平所决定。强调道德认识是以认知结构为基础的自然的发展。他们主张认知冲突法来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认知冲突法基本上分两步程序。第一步,教育课程的焦点集中在由教师和学生进行的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上。第二步,引起两个相邻发展阶段学生的讨论。

134替代强化:P270识记:儿童在观察别人行为时,别人所受到的强化会影响儿童去学习或抑制这种行为。这个过程被称为间接强化或替代强化。

135观察学习:并不是机械地模仿或复制模式的行为。有两种观察学习,一种是直接的模仿和反模仿。另一种观察学习是抑制和抑制解除。

136攻击性行为P272:指对人与事物带来有害结果的行为。

137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应用P270

班图拉认为社会学习乃是一种信息加工理论和强化学习理论综合的过程。

(1)三位一体的交互决定论,个体的行动或行为、周围环境以及个体的认知、动机及其他因素。这三者是相互决定、共同起作用的,可以是一果多因,或一因多果。p代表个人因素,b代表行为因素,e代表环境因素。

(2)替代强化,儿童在观察别人行为时,别人所受到的强化会影响儿童去学习或抑制这种行为。这个过程被称为间接强化或替代强化。

(3)观察和模仿。观察学习并不是机械地模仿或复制模式的行为。有两种观察学习,一种是直接的模仿和反模仿。另一种观察学习是抑制和抑制解除。

班图拉还指出,模式可以影响儿童和成人的自我强化。自我强化是指儿童已经建立了自己内部的行为准则,当儿童的行为符合这个准则时,就自己奖励自己,违反了这个准则时,儿童就会自己惩罚自己。

138移情的含义:识记P275: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是理解和共享其他人的感情的能力。

139羞愧感的含义:与儿童个性发展的道德圈有密切联系,它是人的良心受到谴责时产生的心理状态。

140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特点:领会P274

(一)良心与道德内化:弗洛伊德也假设儿童道德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

有一个与父母声音一样的轻轻的“良心”在对儿童说话,告诉儿童做正确的事,警告儿童不要做不好的事,“良心”的形成实际上首先是父母批评的体现,尔后才是社会批评的体现。良心或超我代表了内化了的父母,它是相当严厉的,惩罚性的。

(二)移情作用。

移情有感情成分和认知成分。

(三)羞愧感。

它是人的良心受到谴责时产生的心理状态。

141自我控制的含义:识记P277:指个体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从事指向目标的单独活动或集体活动。既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工具。

142自我控制的训练方法:领会P278:①、有意转移注意力,②、自我暗示,③、自我监督,④、积极鼓励,⑤、榜样,⑥、对工作难度的准备性。

143自我控制度:领会P279自我控制有个适宜的度。儿童自我控制过低,常常表现为很容易分心,情绪表现有很多的自发性,无法延缓满足,易冲动,在人际交往中喜欢攻击人。过度自我控制的儿童表现为有很强的抑制性和一致性,没有主见,不分心。自我控制最适宜的儿童可称为弹性儿童。他们的特点是“管得住,放得开”。

附:

名词解释

1.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的科学。

3.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从时间的延续上,可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

4.纵向研究纵向研究就是对同一人群在不同的时间里对他们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研究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的依据。

5.横向研究这种研究设计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人群进行心理观察或实验,比较各个年龄的人群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

6、矛盾性原则是指儿童心理发展也跟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一样,是一种矛盾运动,是按照矛盾法则进行的。因此,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来研究,必须从儿童心理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上来研究。

7、客观性原则要坚持真实地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研究儿童心理的目的。

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要确立客观的指标。

8、教育心理实验是自然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或改变某种或某些条件来研究儿童心理、行为变化的方法。

9、教育性原则是指在进行研究时所选择的方法应对儿童身心发展有利,应该是道德的。

10、皮亚杰是现代国际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主要研究儿童的思维发展,研究特点是结合运用生物学、哲学、逻辑和数学的知识,创立了日内瓦学派。

11、复演说是由霍尔提出的,具体分析了儿童青少年复演种系发展的过程,胎儿在胎内的发展复演了动物进化的过程;而出生后个体的心理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

12、成熟势力说是由格塞尔提出的,他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与学习。通过研究的出结论: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而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

13、环境决定论重视教育和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但是他们片面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14、普莱尔主要研究颜色视觉和听觉,后来又研究催眠,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被认为是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发展心理学著作,被公认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15.关键期在动物早期发展的过程中,某一反应或某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易于获得,最易于形成,如果错过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好的“时机”。这个关键的“时机”,就是关键期,也称最佳年龄,关键年龄。

16.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一般认为,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

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即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17.遗传素质通过遗传,传递着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即那些与生俱来的机体的形态、构造、感官特征和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能等解剖生理特点,称遗传素质。

18.印刻

无需强化的、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称印刻。

19.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称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20.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一般认为,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

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即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21.言语前期

整个乳儿期,可以说是言语的准备时期,或言语开始发生的时期,一般称之为言语前期

22.直觉行动思维

婴儿时期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其基本特点是:这种思维总是跟物体的感知、跟儿童自身行动分不开的,思维是在动作中进行的。

23.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反映。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和方位知觉。

24.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运动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简答题

1.简述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内容。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①儿童心理发展首先是一种心理现象。

②关于心理发展的研究,一般是从心理的种系发展和心理的个体发展进行的。

③儿童心理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部分。

2.简述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①心理这一反映形式是在动物出现以后才开始产生的,是跟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发育相联系的。②动物心理发展史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前史。③人类心理发展史是研究人的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历史。

3.简述心理的个体发展。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①心理活动不断的从简单、具体向复杂、抽象、概括发展。

②从最初的简单的反射活动发展到随意活动。

③从出生时仅具有一些遗传素质的差异到逐渐形成个性。

4.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①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②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③教育与发展的辩正关系。

④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简述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原则、①客观性原则

②发展性原则

③教育性原则

④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⑤伦理性原则

4、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①观察法

②实验法

③调查法

5、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第一,选择研究课题

第二,形成假设第三,标记出假设的变量

第四,变量的控制

第五,实验结果的整理第六,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6、简述达维多夫的儿童心理学观点。①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基础②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③儿童心理发展按两类主导活动交替进行④关键期问题

7、简述遗传决定论的主要观点

遗传决定论片面强调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暴露的过程,与外界影响、教育无关。

8、简述儿童年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①近代西方社会的发展及新的儿童观②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③近代教育的要求

9、简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强调本能在人的行为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结构和潜意识观点

10、简述瓦龙及其巴黎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瓦龙创立了巴黎学派,是西方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儿童心理学家。主要观点:要从儿童与周围环境的辩证关系中来看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心理发展与一切事

物的运动发展一样存在着矛盾;平衡的打破是由于随着有机体生长而产生的机能的觉醒,就这一点来讲是不符合唯物论观点的。

11、简述行为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的,他提出刺激-反应公式,主张只研究行为,否认意识,否认机体内部心理过程的作用,12、简述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外部刺激和图式的相互作用,即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机制而实现的,这样通过外部刺激和主体的不断相互作用,不断通过同化、顺应而达到平衡,心理就得到不断发展。他认为,儿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13.简述环境决定论的主要观点并对其作简要评述。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行为主义者华生(J.B.Watson),重视教育和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但是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14.简述我们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划分的标准。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内的特殊矛盾或质的特点,这些特殊矛盾或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儿童的主导活动、智力(或思维)水平和个性特征上,同时也表现在他们的生理发展和言语发展水平上。

15.简述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含义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阶段的顺序,每个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都是稳定的、共同的。可变性是指由于社

会和教育条件在儿童身上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间可以有一定差距,即可变性。

16.简述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原因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是因为儿童在掌握人类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的活动中,心理机能不断经过量变质变而实现的改造和提高的过程。首先,儿童生理发展

是形成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物质基础;其次,儿童心理发展受他们掌握人类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的制约;再次,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得到改造、提高,需

要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外表到本质的过程,也是不断经过量变质变的过程;最后,社会和教育条件虽然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但一定时期有其相对

稳定性。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之所以是可变的,是因为受社会和教育条件的制约。

10.简述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各起什么作用。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儿童的生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儿童的心理发展。

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的作用,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

11.简述婴儿情绪发展特点。1)具备了各种基本的情感(2)高级情感开始萌芽(3)情绪发展很不稳定,具有易变性

12.简述乳儿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

①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以后才逐步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②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③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13.简述婴儿的一般特征是什么。①学会随意独立行走,手的动作发展,准确地玩弄和操纵他所熟悉的物体;②言语迅速发展;③开始出现最初的游戏活动;④各种心理活动都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

14.儿童大脑皮层各区域成熟的程序是什么?

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15.简述乳儿言语发生过程的一般规律。

(1)言语理解的开始(2)言语交际的开始

16.婴儿期言语发展,可以划分为哪两个阶段(1)理解言语的阶段(1岁末——1岁半)

(2)儿童积极的言语活动发展阶段(1岁半——3岁)

17.简述婴儿思维发展的特点,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其基本特点是:这种思维总是跟物体的感知、跟儿童自身行动分不开的,思维是在动作中进行的。

论述题

1、皮亚杰是西方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从儿童与外界环境的辩证关系来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他着重研究儿童的思维发展。最突出的一点是关于图式和外部影响相互作用的思想;还强调动作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他关于图式的起源、发展的具体论述也是符合唯物论思想的,但在动作和知觉、知觉和概念的关系上,他的有些观点违反了唯物论的基本原则,在年龄阶段的划分上,皮亚杰对各个阶段的质的特点阐述比较清楚,但对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注意不够,阶段划分有点绝对。

2.论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一般认为,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即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3.论述教育与发展的辩正关系。从教育到领会是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过程,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过程中的,这是教育到领会的量变过程。

量变过程的实现和儿童知识的丰富并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掌握知识是新质要素的不断积累、旧质要素不断消亡的过程,是一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过程,只有在这些不明显的细微的量变质变的基础上,产生比较明显、比较稳定的新质变化时,完成了从领会到发展的过程,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质变过程。

4.论述儿童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系。①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产生量变和质变,有时还产生大的质变,所以,儿童心理的发展在某个阶段常产生一些不同于其它阶段的特点,呈现出阶段性。由此可见,儿童心理发展矛盾运动的全过程中的质变和阶段性,决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②儿童心理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在每一阶段之初,可能保存着大量的前一阶段的年龄特征;在这一阶段之末,也可能产生较多的下一阶段的年龄特征。

③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5.结合学龄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论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一般认为,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

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因或内部矛盾即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6.结合学龄初期儿童心理特点,谈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是因为儿童在掌握人类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的活动中,心理机能不断经过量变质变而实现的改造和提高的过程。首先,儿童生理发展是形成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物质基础;其次,儿童心理发展受他们掌握人类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的制约;再次,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得到改造、提高,需要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外表到本质的过程,也是不断经过量变质变的过程;最后,社会和教育条件虽然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但一定时期有其相对稳定性。儿童心理年龄特征之所以是可变的,是因为受社会和教育条件的制约。

7.试述小学儿童智力活动形成和发展的阶段。①听教师讲解或演示,获得一般表象;②运用具体的事物实地完成计算活动;③儿童掌握实物计算以后,开始不用实物,而是用出声的口头言语来完成计算活

动;④儿童掌握了出声的口头言语计算以后,开始在脑中用内部言语,即“心算”的方法来完成计算活动;⑤上述活动的各个环节逐渐消失了、简化了,一看算题就能很快地进行运算。此时,儿童真正掌握了运算的智力活动。

8.试述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和一般趋势。儿童从出生到成熟的六个时期中,每个时期的思维都有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婴儿期为直观行动思维阶段,学前期为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学龄初期思维的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向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方向过渡,少年期是以经验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青年初期是以理论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

9.论述动作发展在乳儿心理发展上的意义

儿童开始把手作为认识的器官来感知外界事物的某些属性;以后,儿童逐步学会拇指与其余四指对立的抓握动作,手才有可能从自然工具逐步变成使用或制造工具;儿童在抓握动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眼和手,即视觉和动觉联合的协调运动,这就发展了儿童对隐藏在物体当中的复杂属性和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这就发展

了儿童的知觉和具体思维的能力。

儿童开始直立行走不但使他有可能主动去接触各种事物,而且有利于各种器官的发展,从而大大地扩大了儿童的认识范围。

END

第三篇: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

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

——关于儿童适应小学生活的问题

廖米贵

摘要:儿童在小学时期处在一个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各个学校都开始了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素质教育,如兴趣爱好班等培养,而很多学校都忽略了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和家长在人的儿童期担负着启蒙教育者的角色,所以仔细研究心理学,尤其是与儿童相关的心理学,对一个教师的教育工作是有好处的,对儿童的毕生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是儿童的教育,而对儿童一生发展的影响因素中,自信心又起着关键作用,儿童要学会肯定,不止要肯定自己,也要学会肯定他人,而这样的素质是要老师和家长共同赋予的。教师与家长深入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这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长远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儿童 自信心 鼓励教育 评价

儿童期的年龄范围是六七岁到十一二岁,属小学阶段。童年期儿童的生活从以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为主导,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校教育系统地掌握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学会学习。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发展方面。这个时期,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主要表现在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性,而转向朋友志向,突出地重视伙伴关系。与此同时,着重以同伴的评价为依据形成自我评价。

儿童在进入小学后,因为自身社会任务的变化和角色的转换,会表现出一些不适应,心理情绪会有很大的起伏,尤其是当家长都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很明显地表现在他们所有能表现的地方的时候,无形又给孩子增加了很大的压力。这时,教师在帮助学生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提升自信心,学会肯定自我,肯定集体,从而使学生有信心,有能力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教师,要想帮助儿童适应小学生活,提升自信心,就应该了解儿童期儿童个性的发展,尤其是对儿童自我评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了解。

一、儿童的自我评价

1、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

小学低年级儿童独立评价自己的能力还不够,与幼儿差不多,他们评价自己的标准老师和家长的评价。稍高年级的儿童才会逐渐把自己的行为和同学的行为联系起来,开始重视榜样作用。但总体来说,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还是比较弱的,因此,此时老师和家长对儿童的评价是鼓励还是不分情况破口大骂,对儿童能否树立自信乐观的心理是很重要的。而且,对儿童的评价要及时,因为此时的儿童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与感情结合在一起,老师和家长喜欢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老师和家长不关注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因此,让孩子及时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很重要。

如果小学老师在儿童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就给孩子定了性,每天不断地说孩子傻,说孩子笨,那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傻,自己笨,是没有办法很好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在一年级见习的时候经常能听到老师骂几个适应速度比较慢的学生傻瓜,笨蛋,糊涂蛋之类的话,那几个学生我们在辅导作业的时候接触过,并不笨,就是没有尽快完成幼儿到小学的转变,作业完成情况不是很理想,就遭到了老师那么严厉的责备,而且是在教室里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这个时候老师有没有想过孩子会怎么看待自己,而且还不是一次挨骂,是几乎每天都会被骂,只要有什么行为是不和老师规定的,就会被骂,这么小的孩子被说成笨蛋,那他以后还能聪明吗?

所以说,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老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鼓励教育也许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就跟他说你已经做的很好了,老师很开心,如果下次你能这样做的话会更好,老师会更喜欢你的。这样的教育能够让儿童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同时他们也愿意做到更好让老师更喜欢他们,这样的思维是我们未来的教师应该有的。从低年级开始树立孩子对学习的自信心,不要让孩子形成自我意识的过程中将自己

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

——关于儿童适应小学生活的问题

廖米贵

摘要:儿童在小学时期处在一个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各个学校都开始了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素质教育,如兴趣爱好班等培养,而很多学校都忽略了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和家长在人的儿童期担负着启蒙教育者的角色,所以仔细研究心理学,尤其是与儿童相关的心理学,对一个教师的教育工作是有好处的,对儿童的毕生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是儿童的教育,而对儿童一生发展的影响因素中,自信心又起着关键作用,儿童要学会肯定,不止要肯定自己,也要学会肯定他人,而这样的素质是要老师和家长共同赋予的。教师与家长深入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这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长远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儿童 自信心 鼓励教育 评价

儿童期的年龄范围是六七岁到十一二岁,属小学阶段。童年期儿童的生活从以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为主导,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校教育系统地掌握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学会学习。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发展方面。这个时期,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主要表现在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性,而转向朋友志向,突出地重视伙伴关系。与此同时,着重以同伴的评价为依据形成自我评价。

儿童在进入小学后,因为自身社会任务的变化和角色的转换,会表现出一些不适应,心理情绪会有很大的起伏,尤其是当家长都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很明显地表现在他们所有能表现的地方的时候,无形又给孩子增加了很大的压力。这时,教师在帮助学生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提升自信心,学会肯定自我,肯定集体,从而使学生有信心,有能力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教师,要想帮助儿童适应小学生活,提升自信心,就应该了解儿童期儿童个性的发展,尤其是对儿童自我评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了解。

一、儿童的自我评价

1、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

小学低年级儿童独立评价自己的能力还不够,与幼儿差不多,他们评价自己的标准老师和家长的评价。稍高年级的儿童才会逐渐把自己的行为和同学的行为联系起来,开始重视榜样作用。但总体来说,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还是比较弱的,因此,此时老师和家长对儿童的评价是鼓励还是不分情况破口大骂,对儿童能否树立自信乐观的心理是很重要的。而且,对儿童的评价要及时,因为此时的儿童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与感情结合在一起,老师和家长喜欢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老师和家长不关注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因此,让孩子及时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很重要。

如果小学老师在儿童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就给孩子定了性,每天不断地说孩子傻,说孩子笨,那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傻,自己笨,是没有办法很好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在一年级见习的时候经常能听到老师骂几个适应速度比较慢的学生傻瓜,笨蛋,糊涂蛋之类的话,那几个学生我们在辅导作业的时候接触过,并不笨,就是没有尽快完成幼儿到小学的转变,作业完成情况不是很理想,就遭到了老师那么严厉的责备,而且是在教室里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这个时候老师有没有想过孩子会怎么看待自己,而且还不是一次挨骂,是几乎每天都会被骂,只要有什么行为是不和老师规定的,就会被骂,这么小的孩子被说成笨蛋,那他以后还能聪明吗?

所以说,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老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鼓励教育也许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就跟他说你已经做的很好了,老师很开心,如果下次你能这样做的话会更好,老师会更喜欢你的。这样的教育能够让儿童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同时他们也愿意做到更好让老师更喜欢他们,这样的思维是我们未来的教师应该有的。从低年级开始树立孩子对学习的自信心,不要让孩子形成自我意识的过程中将自己

厦门大学

毕业论文()

题 目

学 院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儿童心理学论文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专科本科论文300起,具体信息联系

二、论文参考题目与思路

社会心理学:探索人与社会的互动推动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__跨文化心理学的新领域——中国城乡区域阶层文化心理跨文化研究 __理论心理学的概念、困境与实践领域

服部宇之吉的《心理学讲义》

20世纪上半叶我国音乐心理学文献的初步读解

社会心理学后现代理论及其启示

人性:构建心理学统一范式的逻辑起点

再论建立有 __的心理学

家庭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

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中的心理学运用研究

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朱震亨中医心理学思想

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心理学》课 __跨文化心理学的新领域——中国城乡区域阶层文化心理跨文化研究

__理论心理学的概念、困境与实践领域

服部宇之吉的《心理学讲义》

20世纪上半叶我国音乐心理学文献的初步读解

社会心理学后现代理论及其启示

人性:构建心理学统一范式的逻辑起点

再论建立有 __的心理学

家庭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

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学运用研究

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朱震亨中医心理学思想

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自体心理学理论及其在心理障碍中的咨询应用研 __理论心理学的概念、困境与实践领域

服部宇之吉的《心理学讲义》

20世纪上半叶我国音乐心理学文献的初步读解

社会心理学后现代理论及其启示

人性:构建心理学统一范式的逻辑起点

再论建立有 __的心理学

家庭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

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学运用研究

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朱震亨中医心理学思想

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自体心理学理论及其在心理障碍中的咨询应用研究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用叙事心理学解读托妮·莫服部宇之吉的《心理学讲义》

20世纪上半叶我国音乐心理学文献的初步读解

社会心理学后现代理论及其启示

人性:构建心理学统一范式的逻辑起点

再论建立有 __的心理学

家庭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

理工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学运用研究

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

朱震亨中医心理学思想

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自体心理学理论及其在心理障碍中的咨询应用研究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用叙事心理学解读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宠儿》中黑人的自我建构过程

内容仅供参考

第四篇:儿童发展心理学ppt

(1)学校教育对人的性格的形成,特别是人对社会、事业、人的看法和态度的形成,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理想、奋斗目标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对人的影响不同于家庭和一般社会环境,不是偶然的、零碎的,而是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包括学校领导、老师提出的要求、方向,加上必要的奖惩措施,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内容,学校环境和班集体的影响,有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还有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如此等等。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而品德包含在性格之中,是性格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性格的其他部分紧密相联。品德不可能离开其他性格成分而单独发挥作用,因而学校也不可能离开良好性格的培养而孤立地培养品德。因此,学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2)影响人的性格的家庭因素有很多方面,家庭环境家庭被称为“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它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环境。包括父母教养方式和态度、家庭自然结构状况,比如父母的观念、思想、职业、性格、文化水平,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就是对子女的哪些行为给予鼓励,哪些行为予以批评,希望子女成为怎样的人,如此等等,集中地表现为父母的养育态度、方式。不同的养育态度会直接影响子女不同性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对子女采取严厉型态度,子女容易容易形成执行拗、冷淡、粗暴、依赖、自卑等不良性格特征;采取放任型的态度,子女容易形成冷酷、攻击、情绪不安或消极、与世无争和玩世不恭的性格特征;采取溺爱型的态度,子女容易形成任性、幼稚、以自我为中心、撒娇放肆、缺乏独立性、胆小怕事、对人没有礼貌等消极的性格特征;采取民主型的态度,子女容易形成独立、直率、积极、协作社会适应性强等积极的性格特征。可见,父母的态度对子女性格形成至关重要。(3)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具体的文化特征,比如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道德理想、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会在人的性格上打上不同的烙印。比如,中国人含蓄、内倾的偏多,沉静,三思而后行,善于节制;西方人直率、外倾的偏多,好动,情绪波动强烈,容易冲动。这种情况与中国历来倡导的礼仪、节制、忍让、和谐,与西方主张竞争、冒险、强调个人愿望的满足有一定的关系。不同国家也有各自民族的性格特征。比如,俄罗斯人的坚忍与淡淡的忧郁情调,英国人的绅士风度、聪明、保守,法国人的浪漫、激情澎湃,美国人的求实、幽默,德国人的严谨、深沉,如此等等。每个民族的性格都与其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南北方因为气候不同,高原、平原、海岸地带由于地势不同,对人的性格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北方人往往粗犷、豪迈、外向,南方人往往细腻、含蓄、内向,高山地带的人意志坚毅,海岸地带的人心开阔,平原地带的人多克制。自然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影响带有普遍性。人们在现实生活、社会交往中也会感觉得到这种影响。但是,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比如,不论是高原、平原、海岸、北方、南方都有或是意志坚毅、或是善于克制、或是含蓄内向、或是粗犷豪爽的人。否定自然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影响是不对的,而自然决定论也是不对的。任何事物都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一般与个别。自然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影响也是这样,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既有一般也有个别。

(4)总结环境包括家庭、自然、社会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是对不同的人起着不同的作用罢了。人的体态、成熟程度和气质是性格形成的生理条件,而家庭、学校和社会是性格形成的社会条件。这些生理条件和社会条件因个体内在心理活动的差异而对性格形成发挥着不同的功效,致使人们形成独特的性格特征。同样处于逆境,消极者消沉、悲观、退缩,而积极者坚强、奋发、进取,原因就在于两者内在心理活动的不同。由此看来,外部因素对性格形成的影响首先取决于个体对自己与外部因素之间的认识,而这正是个体自我意识和动机等内在心理因素的问题。因此,自我意识和动机等内在心理因素与外部因素的深度整合便构成了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第五篇:《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我利用假期的时间细细品读了《儿童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从中受益非浅,或多或少给我一点点启发,它让我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我的小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建构了理论基础。

本书主要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地位不断的强化用心理机能形成的过程来说明心理机能的涵义,使心理学的发展从描述性阶段向说明性阶段过渡,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够为此提供说明性的控制论模型。儿童是人生起点时期,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的时期,也是人类个体心理发生发展、撒播智慧种子的播种季节。本书不仅让读者对儿童发展心理学有了比较直观的基本认识,同时也为下两篇有关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具体内容作了铺垫。例如: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社会角色发生重大转变,开始承担“学生”的责任,核心活动由“游戏”变为“学习”。学习环境和作息习惯的改变,导致了一部分学生生活上的不习惯,儿童发展年龄阶段任务的不同,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心理上的不适应。一年级学生虽然对学习充满好奇,但持久性不强,自控能力较差。学前教育的差异,会给学生带来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差异。学生对师长的依赖性特别强。伙伴间交往以“玩”为主题,在接触群体规范,学生经常会出现“违规”和“告状”现象。三年级开始,学生从儿童期转入少年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要求明显增强,各方面能力发展较快。学科学习的难度和强度的增大,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生活的不适应,作业拖拉,成绩退步。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分化,学科偏爱的形成,也促进了其个性和爱好的逐步显现。三年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增强,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增强。

心理健康干预指在确诊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适合学生的心理治疗方法对学生心理问题及行为进行矫正的过程。对于不同层面的心理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如果能细心观察,并提前发现一些普遍性、可能导致学生们心理问题发生的事,我们完全可以对此进行集体的预防性干预。心理健康教育越早越好,别等问题严重了才想办法。例如:我校设立了“心理广播站”,每周三对全校进行各方面的心理辅导,开展了主题教育“我是最棒的”,挖掘学生“分数”以外的能力,使其重拾信心。学校又开展主题教育“调整心态迎接考试”对学生考前心态调整进行干预指导。指导学生正确对待E时代可能造成的一些不良的心理健康隐患,开展了集体指导讲座“沉溺网络的危害”,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进行学习交流等,而不是沉溺于网络游戏虚度年华,指导家长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与教养方式。这些不同的主题教育都是根据学生不同时段可能发生的不同问题进行有意识的集体预防性干预途径,这些特定的集体干预内容,可以在不同时段疏导学生的心理,防范于未然,则能大大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教育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目标中强调的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达成目标,我们教师除了要从态度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外,还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

下载儿童发展心理学 笔记 刘金花版[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儿童发展心理学 笔记 刘金花版[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数学1111班0407311009林雪 第一章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我的思考: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判断一个儿童行为产生的原因常常比较武断,好像只......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书笔记一、 本书信息: 作者:刘金花 书名:《儿童发展心理学》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9月第3版二、 本书简介: 发展心理学,从狭义上说,就是......

    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

    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 题目:父亲参与对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影响探究 丁艳 姓名:丁艳 学号:121701007 专业:12级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一班 院系:经济学院 指导老师:杨光辉 日期:2013年12......

    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定稿]

    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 ——关于儿童适应小学生活的问题 摘要:儿童在小学时期处在一个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各个学校都开始了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素质教育,如兴......

    儿童发展心理学--3

    《儿童发展心理学》预习知识要点—小学儿童认知发展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年龄特征 小学阶段的儿童年龄跨度为6、7 岁到12、13 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在小学低......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论文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社会,接受教育的第一间学校。因此,孩子们在后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如何,能否像大部分家长所希望的那样成“才”,......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说课稿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说课稿 各位领导、专家: 下午好!我是学前教育与音乐学院教师:范黑龙。今天我说课的课程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我的说课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1(第1至2章)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分,共 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