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和解决策略[范文]

时间:2019-05-14 11:55: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听课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和解决策略[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听课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和解决策略[范文]》。

第一篇:听课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和解决策略[范文]

听课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和解决策略

诸城四中

刘先明

教学质量的提高,决定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而听评课是指导和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听课中存在着一些常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只听不评,为听而听。

从管理者角度分析,学校缺乏对听课的“专题”研究和指导,缺乏有组织的评课、议课,导致教师对听课的认识还停留在浅层次。业务部门对听课只提量的要求不提质的要求。教师只是为了完成学校布臵的听课任务,为听课而听课,甚至按教案“抄袭”,任务是完成了,至于有什么收获、有没有共性的问题都没有明确的答案。

2、没有计划,无备而听。

大多教师在进入课堂听课之前,都是没有计划和准备的,匆忙走进教室,甚至迟到。对授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没有认识,也不知道自己和授课者的差异,甚至对自己的教学实际都不了解,更不要说带着自己的思考进课堂听课了。把听课当任务,懵里懵懂地听。没有计划,也就谈不上什么真正有收获。

3、没有针对,听评随意。

由于教师对自身的存在问题潜意识的回避,造成在听课时多数是报着挑剔的目光,而不是报着学习的态度。听课时没有针对性,评课时含混地说几处优点,一处不足,敷衍了事。甚至上课的教师在上面上大课,他在下面上小课,还有的教师把听课当成自己的阅读和抄写业务学习记录的时间,更有甚者听课时间打瞌睡。

4、囫囵吞枣,只记不思。

大多数教师的听课笔记就是课堂实录的简写。把教师课堂上的教学环节记下来,听课本上记的是授课教师的“一言堂”,至于情景的创设、学生的表现、各环节的处理、生成的把握、突发事件的处理都没有体现,更没有听课教师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评点。在听课过程中的思考与灵感如不及时记录,等到下课或讨论时,也许已经遗忘了。

5、观念陈旧,只听不看。

传统的听课,只听教师怎么教,而不看学生是怎么学的。听课老师关注的要点往往是教师如何设计教学流程、如何设计课堂练习的,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得体,仪态是否自然。而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状态、学习效率、目标达成等等,基本不关心。在教师的听课本上见得最多的是授课老师如何如何水平高,或课讲的哪有毛病,很少见到学生学习情况的记录。

造成听课不良倾向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从管理的层面来看,学校检查听课是重数量不重质量、重结果不重过程,督查听课重形式不重实效、重参与不重评议,学校缺乏对听课的专项研究和有效指导。

从教师的层面来看,对听课意义、作用的认识不足,没有从学生的展示、价值的体现、智慧的享受、学术的高度来参与听课、融入听课,还没有从专业发展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听课的现实功能,对自身负责的观点还没有完全确立。

如何解决听课中的上述问题,应尝试以下应对措施。

1、加强管理,转变观念

教师听课、评课理念的改变,关键在教学管理者的指导与要求,一是通过培训和观摩改变教师的听课、评课观;二是完善听评课制度,规范听评课方式。

通过学习和规范,确立“以学论教”的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指导教师在听评课时,将重点从关注教师转向关注学生,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如:学生的情绪状态、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的交流状态,作为评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同时在评课或检查听课笔记时,也要考察听课者是否将重点放在关注学生上,对于授课者,应关注他是否注意教学策略的选择、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否有发展性和激励性的评价等等。

2、指导约束,听评有序

通过细化考评制度,约束和促进听课、评课的质与量的提高。采用听课前有计划、听课过程有监督、听课后有评议的方式,引导和增强教师听课的主动性,规范和提高听评课的有效性。

听课是一门综合技术。卓有成效的听课,是以原有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参与为基础;以看、听、记、思、议多种听课活动协调作用为保证。从理性的角度明确听课的要求和功能,从发展自己的角度参与听课,“我要听”应是教师的心声,也是教师的自觉行为。现在,我们的教师已逐步做到了能自觉推门听课,听后能及时与执教者交流,谈对教与学的建议或意见,在听评议中自主建构,进而实现自我的提高。

3、以学论教,听“讲”看“学”

无论听课还是议课,其重要目标之一都是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教学的本质是学习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要求老师:听课应从单一听教师的“讲”变为同时看学生的“学”,做到既听又看,听看结合。把学生的目标达成和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关键点,也观察教师的教。既有自己的观点,又剖析执教者的观点。这样听课者和授课人才能共同进步,教与学才能有机结合。

4、打破常规,多元评课。

评课活动应是多向、多元信息交流、碰撞的平台,在评课中要让不同的声音响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我们的作法是:请上课老师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请学生谈对这节课的收获与不足,统计学生对这节课的满意程度和目标达成情况,然后再由听课老师谈对这节课的看法、受到的启迪与所学到的经验,谈这节课的特色与不足之处,谈自己的设想与建议。还要定期邀请专家、教研人员进入课堂听课,进行针对性评课和专业引领。评课中要突出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特别是教学效果方面,因为一堂课的优劣,最终还是体现在教学效果上。我们采用小卷验收的方式,检验教师当堂教学成效,并及时反馈,以利于指导下一节课的教学。

作法:由该学科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以小卷的形式,将本节课所讲授内容整理出来,当场测试和批阅,根据试卷分数的分析,确定教学的效果和目标达成情况。优秀率达到75%为合格。

5、主题突出,专题研讨

以往的评课,随意性比较强,看到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议什么。既笼通又模糊。评课不明确,主题不突出。问题的关键是教研活动缺乏计划,研讨课没有专题。

我们的作法是:以科研课题为引领,学校每学年设立一个研究主题,教务处设计上下两个学期的专题,每个教研组设计每个月的活动课题,有计划有针对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如我校的省级科研课题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我们的教研活动的主题之一就是:“有效课堂”的研究,专题设立为“什么是有效课堂”,环绕此专题开展“同课异构”、同课同构、教学论坛等研讨活动,每次讲课和听课都有具体的目标指向,每个专题重点解决一个问题,久而久之,课堂教学的各个层次和环节都可以得到锤炼,教学水平和质量自然是水到渠成的得以提高,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也逐渐形成。

6、关注个体,长远规划。

评课重在激励,要给教师以启迪和帮助。每一位教师都是发展的个体,因此我们评课要用发展的眼光,相信教师们是会不断进步的。听课、评课的终极目的不是给教师排队和奖惩,也不是对教师过去工作的成败简单考核、鉴定,而是要为教师提供关于教育教学的信息反馈和咨询,帮助教师反思和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和薄弱之处,分析产生问题和不足的根源,探讨克服缺陷、发扬优势的措施与途径,从而不断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师生共同发展的目标。

总之,加强听课评课建设是新课程实施的需要,是教科研开展的需要,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式发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我们需要对过去习以为常的听评课的方式及目的进行重新审视,对听课、评课在提高教学质量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予以高度重视,探解课堂现场,实现教评相长。

第二篇:现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筹备期间,北京一些高校将奥运、残奥志愿者培训和服务列入选修课范畴,与学分挂钩,这一做法属于临时性规定

现行志愿者激励机制主要以荣誉奖励为主,注重精神性回报,“当志愿者挣学分,能吸引更多人加入青协,但可能使新会员更看重学分这种物质性回报,忽略重在奉献的志愿者精神”。

在宣传教育上,主要强调志愿者精神的感召力和志愿服务对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作用。”

南昌大学志愿者王颢认为,带着一颗“功利心”当志愿者很难持之以恒。“如果只看学分,我参加半个多学期的志愿服务就够了,可我坚持了两年,我认为这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

当下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

在调查中我发现有41.2%的同学对志愿服务表示积极态度

(二)大多数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参加过志愿服务,但参与志愿服务的途径单一,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存在不足。占半数的调查者有过1次到2次的志愿者经历,约有1/5的大学生参加过三次以上的志愿服务,另外还有29.4%的大学生从没有过志愿者经历。总体来看,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占到了70.6%,但仍有一部分大学生没有参加志愿服务,而且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学生参与的次数也不多,因此,宣传组织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任务重大,相关组织机构应该积极组织并提供大量机会给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

通过学校组织参加志愿服务的达到总人数的92.4%,通过社团组织参加志愿服务的人占30.9%,而通过社会组织或个人参加志愿服务的人数比例相当少,仅占了大约十分之一人数。我们看到,学校是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平台,学校及社团组织为我们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但社会组织应该发展壮大,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志愿服务的机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解决措施:1.为志愿服务专门立法呼声强烈。调查所示,有大多数同学认为专门为志愿者立法是非常有必要的,认为必要性不大和没有必要的人数也分别占到了31.9%和6.7%,就目前情况而言,专门为志愿者立法的趋势较大,相信随着志愿服务的发展壮大,要求专门为志愿者立法的呼声会愈加强烈。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近两年来,取得了较大成果,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社会反响日益强烈。大学生志愿者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系统工程,从长期和未来发展的角度看,应当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话运行机制,我们应因势利导,大力推动志愿服务对社会化运作方式的转变,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机制上的保障。

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1.志愿者组织存在的问题,志愿者建设队伍的层次感不强,稳定性不足,缺乏有针对性的分类,导致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伍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根据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在高校志愿者组织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成员参与不足”,“成员流动性大”,“活动流于形式”,“经费不足”几个方面。这是由于高校志愿者服务主要是在校团委的领导下,由校级志愿服务组织何在各系建立服务小分队开展实施,受到物力,财力,信息不畅及成员发展空间狭小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才出现高校志愿服务的缺陷。

2.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随着年级的增加而不断递减。根据调查发现,在调查的1000名大学生志愿者中,大一,大二的有817人,占到总人数的百分之九十七点一。

对志愿服务前景的看法:

当被问及在未来的一年是否还会做志愿服务时,有百分之八十五点九的表示会,有百分之一点九表示不会,这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于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抱有很大的热情。从高校的角度解决问题:

1.高校要重视各类宣传渠道,扩大宣传效果,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行动的宣传与倡导。通过大力宣传大学生志愿者的先进事迹,树立和推广一批先进典型,引导更多的大学生理解并参与志愿者服务中来,从而提高社会对大学生志愿行动的认可度。2.完善大学生志愿行动的保障机制,推动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3.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第三篇:浅谈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模版)

浅谈农村中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鲁塘中学

李艳阳

新《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在大力倡导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课在中小学教学中也越来越得到重视。而初中时期的音乐课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又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据我了解,在传统观念及经济条件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下,部分农村中学的音乐教学与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距。音乐这一所谓的“杂科”仍处于被忽略的地位。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现今的农村音乐教学现状令人担忧。下面,我结合当前农村音乐教学实际,浅谈农村音乐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

1、对音乐课的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落后。

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都由村级小学升上来。现今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还有很大的不足。各地村小也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那么所开设的音乐课也成为了可有可无得课程了。学生对音乐没有太多的认识了解,对音乐课程也没有好的定位。我在初一新生里做了个调查,调查学生在小学有没有开设音乐课,音乐课都在教授些什么内容?调查结果让我大吃一惊。60%的学生没有上过音乐课,20%的学生是开设了音乐课,但是音乐课是用来听歌和看电影的。只有20%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得到了音乐教育。学校不重视,家长不重视,学生没有正确的认识。现在升入初中,连简谱都认不全,更别说其它了!

2、教学方法陈旧呆板。

农村中学教学设施有限。不少的教师受陈旧的传统教学思想束缚,教学设计单调呆板。总是用“讲知识,练节奏,唱歌谱,唱歌词,再巩固”的程式,难以调动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教歌曲时教师一句一句教,学生一句一句地学,或者跟琴声一遍一遍地唱。在教授音乐知识时,也是照本宣科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这样“填鸭”式地教学,枯燥无味,方式老套。学生缺少了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师也没有了教授的激情。

3、课堂的和谐氛围严重缺失。

农村中学的音乐教师多数是教授整个学校的音乐课。由于教授的班级很多,在同一个班级教学的节次少,对学生多数不认识不了解。初中的学生处在青春期,自我意识强烈,自尊心强却自控能力差。为了维持一个良好的课堂秩序,致使音乐课堂上唯师至高,学生都要听老师的。教师在发现学生问题时,也没有什么耐心去处理,不讲究循循诱导,动不动就批评教训,师生矛盾冲突时有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疏远,更不用说师生间的民主平等了。久而久之,就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严重影响了学生上音乐的兴趣。

4、音乐课外活动少,学生缺少展示自我的机会。

现今农村中学的各项教学设施还是比较落后的。没有专用的音乐教室和音乐教学设备。乐器少,有也是很多不能用的。音乐课外活动难以开展。学生参加音乐兴趣小组,学跳舞,没有场地和音响;学唱歌,没有琴,就更别说进行合唱的训练了。音乐活动难以开展,学生就缺少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打消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实际,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试着解决:

1、提高对音乐课的认识,让学生切实了解音乐文化。

音乐课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它是开启学生智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和高雅生活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树立远大理想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的一门重要学科。家长学生要重视,学校要重视,重视音乐课程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音乐文化,也是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对学生来说,不仅要具备全面的文化知识,还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才能成为全方面的人才,才能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相适应。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组成。”他常常和量子理论的创始人普朗克演奏贝多芬的作品。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特别支持艺术教育,他热爱音乐,会演奏多种乐器。可以说音乐文化与其它文化是相通的。

2、教师应提高音乐专业素质,合理、有效地进行教学。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具有较高的音乐专业素质,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内涵修养。这也是音乐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教师还要有丰富的音乐专业知识和精到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去感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学生往往会音乐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如果音乐教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有了学习音乐的的动力,师生关系融洽,就更有利于开展音乐教学活动。

合理、有效地进行教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情和 学情,合理得进行教学设计,确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冲破“讲知识,练节奏,唱歌谱,唱歌词,再巩固”的僵化程式,努力创新,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多样化的动态的课堂教学方法和结构。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学习、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地教和学。多启发引导,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地学习。在音乐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中好的学法和操作的可行性,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来进行教学设计,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强调音乐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创建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

音乐课堂中应注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不能教师主导一切。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搭建好师生情感的桥梁,使学生以预约、积极主动的情绪,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音乐教学需要师生共同来塑造、表现、创造音乐的美,课堂上多加入些互动环节,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给予学生表现创造的机会,并给予认可,创设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青春期初中生处于一个幼稚与成熟并存的阶段。身心发展迅速,思维能力以逻辑抽象思维发展为主,自我意识强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认识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在音乐课堂上,在进行一些音乐活动的同时,学生难免自我控制不住,造成情绪过激,影响课堂正常的秩序。在身心迅速发展中,初中学生的情感和意志相对脆弱,更需要教师能平等地与其进行交流,更需要别人的尊重和理解。教师应多一些耐心,努力控制自身的情绪,悉心教导,而不是一位地斥责批评学生。在课后多于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 心声,对他们的一些行为表示理解。

4、利用已有的教学设备,多开展音乐活动。

教师应利用已有的教学设备,音乐器材,尽可能地多开展一些音乐活动。比如一个月举行一次班级音乐活动,可以是表演,也可以是游戏。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音乐活动,可是是合唱比赛,也可以是文艺汇演。音乐兴趣小组也要尽可能地去组织培训。学生有了展示自我地机会,提高了自信心,从活动中感受到了愉悦,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去学习,同时,校园文化也得到有效的发展。

总之,农村音乐地教学还存在出多问题,既有来自社会方面的,也有来自学校的,同时与我们的教学对象也有密切的关系。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各级政府的支持。我们农村音乐教师应该要正视问题,积极应对,大胆探索,找出问题的的症结所在,努力需求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高度来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使我们的中学音乐教学为全面发展的中国社会高素质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四篇: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语文基础,但是他们为了适应今后更高年级的语文学习,就要通过阅读的方式增加语文知识的输入量,所以阅读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在目前小学阅读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知识面的扩展。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阅读教学是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方式,通过阅读学生的知识面会扩张,视野会变得开阔,了解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和自身的素质,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发展尤为重要。可是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1.课堂时间安排的不合理

语文教师在讲授阅读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目标不明确,以致课堂时间安排的不合理。当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教师可能就会在这里花费很多的时间来讲解,或者是课堂上让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过长,失去了控制,以至于后面的问题都没有时间说了,可是为了完成教学内容,教师不得不草草结尾或者是“蜻蜓点水”式的简单一提。有时可能是课堂中的重点教师都没有机会去重点讲解了。

2.学生的合作学习形式化,实际效果不显著

新课改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所以很多教师都会在课堂上随便拿出一个问题就让学生来讨论,认为这就是让学生动起来了,学生就参与到教学中了,学生主动学习了。可是这样的效果并不是很好,有时学生相互讨论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而浪费了时间,学生只是在闲谈,或者是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如隔靴挠痒,使小组合组学习形式化,阅读中的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

3.学生的阅读习惯不好,有待于改善

阅读是学生有效输入的一个很好的环节,可是很多学生都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小毛病,导致阅读速度很慢,理解的不好,往往是读了后面的,前面的内容都忘了;或者是一句话要反复读很多遍才会读懂;或者是用笔、手指头指着每一个字。这些不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4.独自反复阅读,磨灭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有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阅读文章,就会让学生自己反复地阅读,通过一遍遍地阅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经被磨灭了,根本没有了学习兴趣,更不用说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了。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就要认真研究教材和教法,找出适合学生学习阅读的学法,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扩大知识面,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认真备课,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课堂时间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需要下很大的功夫。首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研究教材,熟悉教材内容,能够把教材中的内容灵活掌握,知道教学的重难点。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不论提出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状况,教师都能够运筹帷幄。该详细说明的就详细讲解,该一笔带过的就简单地提一下,让学生也能够掌握阅读的诀窍。例如在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文章的主题就是肖邦弥留之际的一个请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也是贯穿全文的一个线索,表达了肖邦对祖国的一份强烈的情感,这是灵魂深处的呐喊。教师在解决学生提出来的问题的时候就要引导学生朝这个思想主题上思考,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解决问题,提高对阅读文章的理解程度。

2.变化阅读方式,使学生乐此不疲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阅读方法,例如:精读、泛读、略读、默读、浏览等。在变化的阅读形式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产生,为了更好地实现阅读,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相应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学生的阅读就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学生会对读过的文章进行加工、应用、提炼,学生有的放矢效果自然很好。例如在学习《船长》的时候,我就先让学生去浏览一下,使他们知道文章讲的是一个在生死面前能够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船长的故事,让人产生崇敬之情。之后通过问题:“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让学生对最后一个自然段进行精读。还有指名阅读和齐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章。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阅读量,感受文章美

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养学生能够多阅读,增长见识。在阅读中学生会慢慢地理解地读,批判地读,欣赏地读,从不同层面去感受文章的美。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速度就会快速提升,理解能力也会加强,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熟能生巧”,而且学生还要有经常阅读的好习惯。因为“书是人类最好的营养品”,通过文章学生会思想上得到提升,灵魂上得到净化,从而提高自身素质。文章的写作都是在表达一个思想感情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丰富情感,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感情。总之,有了阅读方法的积淀,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便会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这样学生也就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不论阅读什么样的文章,学生都可以领悟到文章的深刻内涵和文化底蕴,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浅谈语文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和解决策略

浅谈语文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和解决策略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变得焕然一新,原先落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也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就像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课改理念贯彻到课堂教学时难免出现一定问题,下面我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所发现的几个问题谈谈几点解决略策。

一、摈弃华而不实的教学作风,还课堂真实面目。

存在问题: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一种浮华的风气,有的为了体现新理念而丢掉好的传统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有的为了突出某一个维度的目标忽视了另外维度的目标,如不该用课件的地方用了,不该带的画面带了,不该有的声音有了,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学生思维;有的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思维的打开都没得到保证;有的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让学生书愿意怎么读就怎么读,为了体现合作,让学生围坐在一起讨论问题,把合作当作了一个教学环节来用等等。

解决策略:应该去掉课堂教学中的浮华,把真实的课堂呈现给学生。到底怎么做呢,我们可以从下面课堂教学中得到一定的借鉴。

李老师被临时通知开课,教的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快乐的节日》,在学生读了一遍课文后,老师便神秘地说:同学们,你知道吗?这首诗还是一首歌呢,等会儿我们一起唱,不过要先过关,先过生词关,学生的注意力被引到了学习生词的活动中。当她感觉学生没有读出文中感情时,调皮地说:“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试试能不能赶上他们。”《快乐的节日》是一首歌词,课上她和学生一起唱,一起表演,老师成为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朋友、伙伴。在检查学生识字情况时,设计了“小火车开起来”的游戏,为了要全体学生参与,老师说:“如果你认为这个同学读得对,你就跟着读”,把学生注意力引读音上,学生一直在无形的鼓励下进行。整节课上老师没有过多的花样,老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客观实际,尽力地组织学生进行语文训练。

二、用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存在问题一:语文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和服从的地位,自主探究、创新意识被严重束缚,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

解决策略一:转变教师角色,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愉悦的、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一要多一些民主和平等。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安全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课堂上不要有这样或那样的清规戒律,要有目的地拓宽学生自主活动的天地,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与学生商量后确定,师生在平等的对话,让学生心灵舒展,愉悦地进入学习情境。二要多一些信任和尊重。一方面要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他们充分展示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都应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尊严、权利、灵感和积极性的尊重;对学习较差的学生,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鼓励其“我能行”的信念,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三要多一些宽容和激励。对学生出现的幼稚、无知、片面、错误的,甚至荒唐可笑的,教师要宽容学生,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赞赏学生独特的内心体验和感受,保护学生迸发的探究火花。不要一味地求全责备,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求知欲。

存在问题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人”地位还不能得到认真落实,很多教师侧重关注学生获取知识,忽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不是很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品质的培养。

解决策略一:准确把握运用的“度”,把教学方式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管什么课型的语文课,要积极倡导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并把它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能把这种教学方式当作一个教学环节去设计,单纯地为了探究而探究,为了合作而合作,力戒形式主义。

解决策略二: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状况,体现出不同的层次。

层次一:一般性的问题,应多采用“自主”性学习。“一般性的问题”指学习语文最基础的环节和难度较小的问题。学生“自主”性学习,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自己独立思考为主,把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放在首位,并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特征是:课前读熟课文,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并能简要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课中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课后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有选择地完成作业,到社会活动中发现语文资源,拓展学习空间,验证语文能力。

层次二:重点问题,应多采用“合作”性学习。“重点问题”指对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的内容。合作性学习主要在课内进行,是以小组为主体,学生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等环节,集中大家的智慧,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层次三:难点问题,应多采用“探究”性学习。语文教学中疑难问题应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但不宜复杂,应定位在学生“喜欢”的层次上。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是:学生自己提出疑难问题,通过与他人交流、查找相关的资料、开展某种实验等形式,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应予以关注和重视。

三、紧扣三维目标进行课堂教学。

存在问题:新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不能很好设计和贯彻三维目标,或者顾此失彼,普遍存在施教者重视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不能运用科学合理的“过程和方法”,最大程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解决策略一:扎实地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以低年级教学为例,在“识字”和“读书”教学时,要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完成好识字任务,并把“识字”这一重点学习任务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指导写字当堂完成。在朗读时,要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的朗读三个层次,一步一步地递进的,引导学生走完从会读到读流利再到读好的过程,要设法创设情境,让学生的情感融入课文,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和课文中的人物同乐同哭,而不是跳出课文之外,去鉴赏、品味文章。

解决策略二:三个维度的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老师在达成“知识与能力”这一维度目标时,还须将另外两个维度的目标巧妙地融入其中。一是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二是因势利导,拓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创造潜能,三是在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时要注意自然、适度。

新课程改革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我只要我们深入领会《新课标》精神实质,以教学为重,以学生为重,抛弃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不做秀,不虚浮,牢记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就一定能在课改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绩。

下载听课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和解决策略[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听课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和解决策略[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教材实施中学科整合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新教材实施中学科整合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目的是有效建构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

    雾霾问题分析,影响和解决策略

    SHANGHAI UNIVERSITY 环境与健康 课程论文 COURSE PAPER 雾霾问题分析,影响和解决策略 学 院 学 号 学生姓名 课程 环境与健康 雾霾问题分析,影响和解决策略——乾坤霾涨......

    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和解决策略

    初中作文教学的困惑和解决策略反思、讨论 •你认为当前初中作文教学存在那些问题?(提示:可以从学生的作文和教师的教学两方面考虑。) 学生作文问题 •1、怕写作文:写什么、怎么写......

    特殊学生带给我的困惑和解决策略

    特殊学生带给我的困惑和解决策略八里小学 每个班级都有问题学生,他们的成因也各不相同。其中主要原因有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等。一、学生自身原因案例1、学生李某,......

    幼儿园新教师专业发展困惑和解决策略探析

    幼儿园新教师专业发展困惑和解决策略探析 【摘要】本研究基于对上海浦东新区357名入职1年~5年的幼儿园新教师专业发展困惑的现状调查发现:困扰幼儿园新教师的主要是实践层面的......

    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策略(合集)

    浅谈初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策略 [摘要] 学困生是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客观存在的一个弱势群体,在初中学习的过程中,数学学困生的数量上又往往多于其他学科。因此关注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当前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程面临的问题与设想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的亮点,也是新课程的难点。因为各学校实际情况的差异性以及各教育主管部门贯彻落实的不一致性,......

    小学生马虎的分析反思和解决策略(共5篇)

    小学生马虎的分析、反思和解决策略 在我们小学教育阶段,马虎一词,似乎是用的最多的。孩子抄错一个数,写错一个字,用错一个符号。我们总会说上一句:“你太马虎了,如果认真一点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