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研究报告

时间:2019-05-14 12:1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研究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研究报告》。

第一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研究报告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

研究报告

玉山县逸夫小学 梁流芳

我校承担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课题于2013年5月份开始申报,8月份经江西省电教馆审查通过并立项,11月初全面步入开题研究,整个过程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扎实推进课题研究有序有效开展。在近一年的探索实验中,我们牢牢地把握住了所设定的研究目标和导向,不断掌握领会研究方法,总结研究经验,分析交流研究体会,在研究过程中获取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资料,为下一步开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现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开展实验活动,推进课题研究

1、领导重视,健全研究制度。

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全体班子人员为成员的课题领导小组,指导课题组全体成员按要求开展研究工作。为确保研究顺利进行,学校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倾斜,制定相关研究制度,明确相关成员的研究职责及分工,出台了教科研奖励机制,激励研究人员全身心投入该课题的研究中,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

2、学习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技能。

在已有的教育技术装备的前提条件下,学校为实验教师配备电脑,方便教师查找资料、撰写电子教案以及制作课件,定期开展中青年教师电脑培训和比赛。学校还积极组织全体研究人员认真学习本课题的有关文件、理论文献及相应研究领域资料,要求及时写心得,撰写研究论文。学校教研组定期组织研讨活动,进行集体备课,交流研究心得,研讨有效策略。学校还邀请县教研员来校指导讲座,外派教师赴异地考察学习,组织课题组教师参与县级培训,系统学习掌握课题研究方法和技能。

3、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做好测查分析。

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

个案研究法

选取具有典型性的课例、课堂教学设计等为研究对象,研究现代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效性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规律。

文献研究法:广泛查阅、分析整理学科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等理论,利用相关的综述、剪报等形式引导课题组成员学习借鉴。

行动研究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不断从研究案例中反思、探究、寻找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模式。

二、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构建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教学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⑴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学生喜欢的、生动的、形象的、饶有情趣的教学软件,比如,一个故事、一个问题、一段录像、一段音乐、一幅图画、一次游戏、一个实验等等,目的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当学生从内心产生“我要学”的冲动时,创设的情景才能称得上成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⑵自主探究 适时评价

本环节,学生根据创设的数学学习情景,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对师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小组内所有成员参与解答辩论之中,为每个学生提供表达见解的机会,让学生探索、体验、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在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切磋、讨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适时进行评价,根据学习内容,主要采取学生自我评价、伙伴互评与教师评价的方式,“学生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以“说说我自己”为主题。“伙伴互评”评价内容以“大家评评我”为主题。“教师评价”评价内容以“老师眼中的我”为主题。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⑶自主练习巩固提高

课堂练习作为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提高部分,在设计时除了要注意从实效出发,对练习的层次、练习的方式等作科学安排外,还要考虑小学生好奇爱动的心理。教师适时、适当地利用电教媒体安排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练习,如“找朋友”“给小马虎治病”“看谁的鲜花先开放”等形式的练习,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智能。

⑷归纳总结 提高升华

教师在此环节依然扮演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教师有针对性地分层指导学生小结。教师在引导学生小结时,首先从心态方面肯定学生独立思考并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态度和主动精神。其次,是对认知结构的归纳引导。教师应引导帮助学生理顺思维,强化认识。对讨论中的某些争论不必做出结论,保持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留下继续思考的余地。再次结合讨论的实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再归纳总结的同时,适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肯定学生课堂中善于动脑、积极参与的良好学习品质,更好发挥媒体评价的激励功能。

(二)、课题研究的成效体现在学生身上: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了学生信息素养,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1、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有利于激发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形象直观,激发意向,寓教于乐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数学抽象概念形象化、情境化。利用声音、图像、文字、录像、动画创设教学情境,以积极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参与,能够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去探求、发现、创造。教学活动静中有动,动中有变,变中激趣,寓教于乐,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24时记时法》,在导入部分先让学生听一段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片头音乐,猜一猜是什么节目,再说说《新闻联播》是什么时候播放的,接着媒体播放这段片头视频,利用屏幕上的“19时”设疑:19时是怎样一种记时法?它与晚上7时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入“24时记时法”的研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好的数学教学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和交流的机会。以上片段中的媒体就为学生提供了现实而有趣的探究材料,有效地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强烈愿望,可以说学生是在趣味盎然中带着已知走进新知的学习的。

(2)感悟数学,源于生活,服务生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很自然地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数学更多地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有趣。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借助计算机展示抽取实物(红领巾、三角板、钟面、折扇)的图象,具体形象地呈现出各种方位、大小不同的角;在教学“相遇问题”时,用计算机直观地展示两个物体运动的方向、距离、运动的时间与各自的速度,对学生理解“相向”、“相距”、“同时”、“速度和”、“相遇时间”等词语的含义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利用计算机演示不同形状车轮在前进中的状态,有利于学生理解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可以通过计算机直观地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加深学生对“元、角、分”的认识。

这里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犹如架设在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一座桥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加强合作,强化感知,发展思维

新课程中大力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操作、比较、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正符合新课程这一理念。

如教学一年级“认识图形”一课时,为了训练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我就制作了由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图形组合成的物体投放在屏幕上,问学生这些物体象什么,分别是用什么图形组合而成的。然后引导学生把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人物、动物、植物等,在大脑中想象组合出来,让他们动手拼,这时就充分发挥电脑的优势,让学生在电脑上操作,拼组成各种美丽的图形,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不仅在玩乐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而且每件小作品无不闪烁出艺术创造的灵感和美。

(4)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体验成功

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加快教学速度,减小教材难度,加深理解教材的深度,大大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及质量,并能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有机整合,促进教师与学生生命的发展与智慧的生成。

例如一年级第一册“认识钟表”一课,其中认识“大约几时”是教学的难点,如何让学生主动、自主、有效地获取知识呢?教师没有让学生直接地去对比6:

57、7:00和7:03这3个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的位置,而是动用心智,巧妙地把这三个时刻融入在一个看电影的故事情境中,事先没有告诉学生去观察也没有引导,通过对显示有三个不同时刻钟表的动画图片的观察,两次提问:小明会对妈妈说什么?这时学生已经自觉地对时针和分针的位置进行了细致地观察,体会到“大约7时”就是很接近7时,知识在学生的体验中不知不觉地生成。

2、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帮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升生命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不但具有科学性,而且还蕴涵着丰富的人 文内涵。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人文价值,促进学生生活品位、生活内涵、生活格调、生命质量的提升。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1)、激发自主探索精神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不断发现,数学教学结构才能真正被学生接纳为认知结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是一个组织者、促进者、网上资源的提供者、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时,要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和生动的实践材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参与探索过程。

例如,“元、角、分的认识”是二年级教材中较难掌握的内容,传统的教学常常使学生囫囵吞枣,难以用课本上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一份调查报告表,让学生分小组到超市去了解,再根据学生的报告,创设一个“虚拟超市”的情境,利用网络,让学生进行“网上购物”,学生兴奋不已,都迫不及待地想做网上“顾客”,根据电脑显示,学生可以自己充当售货员,点击食品到秤上去称,然后根据单价算出金额。也可以是“顾客”,自由去花钱购物,将手中的钱计划着用,学生学习热情达到高潮。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既学到了教学知识,又接触了生活知识,还学会了网上浏览和网上购物知识,促使每个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通过网络紧密联系在一起,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长了学生的才干,使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得到发扬。

(2)、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归宿。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3)、启迪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的实质是创造性。它力求从认识上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质疑问难,大胆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当前课堂教学面临的迫切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需在教学思想和方法上努力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断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思维氛围,让学生的广阔的思维空间,在教师的正确启发引导下,使每位学生都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

(三)课题研究的成效体现在教师身上。

1、通过课题研究,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课题组的教师们确立了新的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2、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普遍增强,他们基本掌握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基本方法,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3、深化了课题研究者的思想,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

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教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课题组成员大胆实践,勤于探索,积极总结,推出了一些具体做法,使本课题研究者的思想不断深化和发展。课题组主持人撰写的研究论文《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文,被评为省级优秀论文。

(四)促进了学校现代化的建设,提高了办学质量。

课题研究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更需要相应的设备条件等。反过来,积极、认真地开展课题研究可以加速学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建设。本学期,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从实际需要出发,信息技术的许多软、硬件设备逐步添置到位。学校今年已为全校42个教室全部配上班班通、电子白板,为每个办公室配备了计算机,并联接上互连网,促使每个教师学习、使用计算机,从而有力地支持了课题的研究。学校本学期举办了一次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通过评比交流,使每个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均有所增强,从而促进了办学质量的整体提高。通过购置、自制等积累,学校已经配备了数量可观、种类齐全的信息技术资料,并在日常的教学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三、反思课题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中的思考

1、依托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以知识掌握为主的学习评价方式已经过时,以学习过程和能力发展为重的评价大家都在探索,我们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适合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学的发展性评价工具,评价落后于课堂教学改革,也制约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2、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带来了很多便利,但绝对不能代替真实情境的学习。因此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运用不是目的,帮助学生理解,促进自主创新的学习,提高学习质量才是目的。

3、恰当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与传统的数学教学形式相比,有许多优点,但也不是万能的。经过课题研究,我们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师的自身成长、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它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媒体,应用时要防止追求课件表面化的奢华和大容量,要辩证地看待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我们应该始终摆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辅助”位置,恰如其分地发挥它的效能。要取缔只具有展示书本或代替板书功能的课件的展示。同时课件不能替代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动手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发现,寻找规律,得出结论,决不能以媒体的演示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传统数学教学使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讲解、模型演示、教师和学生交谈、学生练习等,而多媒体数学教学使用的教学方式有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交互性强等特点。因此,进行现代教育技术教学首先要考虑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潜能。如果教师教育观念不更新,不论内容是否适合,一味追求多媒体教学方式,就会“穿新鞋,走老路”,用先进的技术为旧式的教育服务,变“人灌”为“机灌”,而电脑只起到电子黑板的作用。

在研究中,老师们还有许多困惑:

1、存在不均衡性。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本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加强了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存在不均衡性。老师们在教学时教材与现代信息技术重组,形成和谐的教学,效益的教学方面还要不断探索。

2、形象与抽象需要把握好“度”。现代教育技术所提供的首先是一种“形象”,似乎更有利于培养形象思维。由于教学本身抽象,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使基本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如果始终借助计算机,那么学生的抽象思维训练会受到一定限制,在数学课堂上要适当控制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3、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我们认为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并不适合所有的课型,而且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规律很难以网络为平台来架构,它必须有相关的教学平台作为基础,而有些教学平台的设计又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导致了研究开展的难度。

总之,这次课题研究的过程给了我们许多启发,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许多有待于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学习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加强;平时资料的积累还不够及时;研究成果的质和量上还要做不懈地努力。我们将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以本课题的研究为基点,不断改进完善研究的措施与方法,推进我全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工作,为提高全校教师的科研水平、为学校的发展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课题组 2015年5月

第二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阶段性工作报告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

阶段性工作报告

玉山县逸夫小学 梁流芳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带领下,我于2013年4月向省馆申报了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并于2013年8月份获得了省级课题立项批准。我们马上全面步入开题研究,整个过程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扎实推进课题研究有序有效开展。在近一年的探索实验中,我们牢牢地把握住了所设定的研究目标和导向,不断掌握领会研究方法,总结研究经验,分析交流研究体会,在研究过程中获取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资料,为下一步开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现将本课题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管理

为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全体班子人员为成员的课题领导小组,指导课题组全体成员按要求开展研究工作。该课题组成员及分工如下:

负责人:梁流芳

组 员:陈维荣 朱当孝 胡剑锋 姜小芳

分 工:负责人梁流芳教师主持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并进行课题研究方案制定,联络课题组成员参与研究工作;陈维荣校长负责经费、实验组织等工作;朱当孝副校长协调各成员参与各学科研究工作;姜小芳教师分析小结各阶段研究成果;胡剑锋教师负责资料收集、图片采集等信息技术方面研究工作。

二、研究过程 1.制定计划

2013年8月份,我们申报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课题被江西省电教馆立项研究。成功立项后,课题组立即着手进行课题研究方案的撰写工作,经过大量的调查分析和查阅资料,召开课题研究会议反复讨论,并邀请县电教站领导和专家亲临会议指导,征求意见,修改论证,最后确定本课题的研究实施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同时,课题组成员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向、目标和内容,理顺研究思路和方法,按照制定的研究路线,密切联系实际,从学科教学角度着手,制订了自己的研究任务和研究计划,主动承担起对年青教师的实验指导工作,带动年青教师

参与课题研究,全面提高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2、强化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和理论水平

教师自身的信息化运用水平与创新能力是深化信息技术课题研究的先决条件。我们重点采取以下三点措施,强化教师培训。

第一是鼓励教师外出参加省市及全国教科研工作会议及各种形式的微机培训、信息技术培训,到省市外教改名校参观学习,培养研究骨干3人。

第二是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大练现代教育技术活动。广泛开展校内自培,除了有简单的常规媒体操作,网络常识和网络教学技术的培训,还多次对课题组成员进行课件制作的培训,现在我校85%的中青年教师可以自己制作课件辅助教学,学校网站也收集了大量教师的自制课件供老师们上课选择使用。同时,学校还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掌握运用情况量化分数,纳入教师学期末考核成绩。

第三是狠抓了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坚持每周三晚放后2小时的教育理论学习》解制度,重点学习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读以及《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方法论》等材料等与课题有关的内容,对研究人员进行教育研究方法的培训,使研究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

3、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做好测查分析。

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

个案研究法

选取具有典型性的课例、课堂教学设计等为研究对象,研究现代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实效性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规律。

文献研究法:广泛查阅、分析整理学科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等理论,利用相关的综述、剪报等形式引导课题组成员学习借鉴。

行动研究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不断从研究案例中反思、探究、寻找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模式。

三、研究内容

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优化数学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促使教学效益的提高,具体内容包括:

1、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改革单一的教学方法,形成有效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首先要有现代化的教学意识,要更新观念,改革单一的教学方法,改革整齐划

一、单一渠道的教学观,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出适合我校实际的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2、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比较突出地体现在“受教育面广,直观、减少教学难度,便于及时巩固,加大教学密度,扩大知识量”等方面。本课题准备从课堂教学的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运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重难点;

(3)运用信息技术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的优化,寻求教师和学生消耗最小的时间和精力达成目标的有效途径,以达到课堂教学“高速度、大面积”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四、已取得的成效及分析。

(一)构建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教学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⑴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学生喜欢的、生动的、形象的、饶有情趣的教学软件,比如,一个故事、一个问题、一段录像、一段音乐、一幅图画、一次游戏、一个实验等等,目的是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当学生从内心产生“我要学”的冲动时,创设的情景才能称得上成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⑵自主探究 适时评价

本环节,学生根据创设的数学学习情景,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对师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小组内所有成员参与解答辩论之中,为每个学生提供表达见解的机会,让学生探索、体验、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在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切磋、讨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适时进行评价,根据学习内容,主要采取学生自我评价、伙伴互评与教师评价的方式,“学生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以“说说我自己”为主题。“伙伴互评”评价内容以“大家评评我”为主题。“教师评价”评价内容以“老师眼中的我”为主题。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⑶自主练习巩固提高

课堂练习作为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提高部分,在设计时除了要注意从实效出发,对练习的层次、练习的方式等作科学安排外,还要考虑小学生好奇爱动的心理。教师适时、适当地利用电教媒体安排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练习,如“找朋友”“给小马虎治病”“看谁的鲜花先开放”等形式的练习,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智能。

⑷归纳总结 提高升华

教师在此环节依然扮演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教师有针对性地分层指导学生小结。教师在引导学生小结时,首先从心态方面肯定学生独立思考并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态度和主动精神。其次,是对认知结构的归纳引导。教师应引导帮助学生理顺思维,强化认识。对讨论中的某些争论不必做出结论,保持一定的开放性,给学生留下继续思考的余地。再次结合讨论的实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再归纳总结的同时,适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肯定学生课堂中善于动脑、积极参与的良好学习品质,更好发挥媒体评价的激励功能。

(二)、课题研究的成效体现在学生身上: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了学生信息素养,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1、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有利于激发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形象直观,激发意向,寓教于乐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数学抽象概念形象化、情境化。利用声音、图像、文字、录像、动

画创设教学情境,以积极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参与,能够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去探求、发现、创造。教学活动静中有动,动中有变,变中激趣,寓教于乐,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24时记时法》,在导入部分先让学生听一段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片头音乐,猜一猜是什么节目,再说说《新闻联播》是什么时候播放的,接着媒体播放这段片头视频,利用屏幕上的“19时”设疑:19时是怎样一种记时法?它与晚上7时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入“24时记时法”的研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好的数学教学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和交流的机会。以上片段中的媒体就为学生提供了现实而有趣的探究材料,有效地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强烈愿望,可以说学生是在趣味盎然中带着已知走进新知的学习的。

(2)感悟数学,源于生活,服务生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很自然地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数学更多地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有趣。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借助计算机展示抽取实物(红领巾、三角板、钟面、折扇)的图象,具体形象地呈现出各种方位、大小不同的角;在教学“相遇问题”时,用计算机直观地展示两个物体运动的方向、距离、运动的时间与各自的速度,对学生理解“相向”、“相距”、“同时”、“速度和”、“相遇时间”等词语的含义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利用计算机演示不同形状车轮在前进中的状态,有利于学生理解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可以通过计算机直观地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加深学生对“元、角、分”的认识。

这里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犹如架设在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一座桥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加强合作,强化感知,发展思维

新课程中大力提倡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操作、比较、交流等活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对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正符合新课程这一理念。

如教学一年级“认识图形”一课时,为了训练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我就制作了由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图形组合成的物体投放在屏幕上,问学生这些物体象什么,分别是用什么图形组合而成的。然后引导学生把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人物、动物、植物等,在大脑中想象组合出来,让他们动手拼,这时就充分发挥电脑的优势,让学生在电脑上操作,拼组成各种美丽的图形,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不仅在玩乐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而且每件小作品无不闪烁出艺术创造的灵感和美。

(4)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体验成功

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加快教学速度,减小教材难度,加深理解教材的深度,大大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及质量,并能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有机整合,促进教师与学生生命的发展与智慧的生成。

例如一年级第一册“认识钟表”一课,其中认识“大约几时”是教学的难点,如何让学生主动、自主、有效地获取知识呢?教师没有让学生直接地去对比6:

57、7:00和7:03这3个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的位置,而是动用心智,巧妙地把这三个时刻融入在一个看电影的故事情境中,事先没有告诉学生去观察也没有引导,通过对显示有三个不同时刻钟表的动画图片的观察,两次提问:小明会对妈妈说什么?这时学生已经自觉地对时针和分针的位置进行了细致地观察,体会到“大约7时”就是很接近7时,知识在学生的体验中不知不觉地生成。

2、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帮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升生命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不但具有科学性,而且还蕴涵着丰富的人 文内涵。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人文价值,促进学生生活品位、生活内涵、生活格调、生命质量的提升。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1)、激发自主探索精神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不断发现,数学教学结构才能真正被学生接

纳为认知结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是一个组织者、促进者、网上资源的提供者、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时,要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和生动的实践材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参与探索过程。

例如,“元、角、分的认识”是二年级教材中较难掌握的内容,传统的教学常常使学生囫囵吞枣,难以用课本上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一份调查报告表,让学生分小组到超市去了解,再根据学生的报告,创设一个“虚拟超市”的情境,利用网络,让学生进行“网上购物”,学生兴奋不已,都迫不及待地想做网上“顾客”,根据电脑显示,学生可以自己充当售货员,点击食品到秤上去称,然后根据单价算出金额。也可以是“顾客”,自由去花钱购物,将手中的钱计划着用,学生学习热情达到高潮。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既学到了教学知识,又接触了生活知识,还学会了网上浏览和网上购物知识,促使每个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通过网络紧密联系在一起,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长了学生的才干,使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得到发扬。

(2)、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归宿。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3)、启迪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的实质是创造性。它力求从认识上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质疑问难,大胆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当前课堂教学面临的迫切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需在教学思想和方法上努力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断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思维氛围,让学生的广阔的思维空间,在教师的正确启发引导下,使每位学生都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

(三)课题研究的成效体现在教师身上。

1、通过课题研究,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课题组的教师们确立了新的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2、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普遍增强,他们基本掌握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基本方法,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3、深化了课题研究者的思想,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

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教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课题组成员大胆实践,勤于探索,积极总结,推出了一些具体做法,使本课题研究者的思想不断深化和发展。课题组主持人撰写的研究论文《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文,被评为省级优秀论文。

(四)促进了学校现代化的建设,提高了办学质量。

课题研究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更需要相应的设备条件等。反过来,积极、认真地开展课题研究可以加速学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建设。本学期,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从实际需要出发,信息技术的许多软、硬件设备逐步添置到位。学校今年已为全校42个教室全部配上班班通、电子白板,为每个办公室配备了计算机,并联接上互连网,促使每个教师学习、使用计算机,从而有力地支持了课题的研究。学校本学期举办了一次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通过评比交流,使每个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均有所增强,从而促进了办学质量的整体提高。通过购置、自制等积累,学校已经配备了数量可观、种类齐全的信息技术资料,并在日常的教学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五、几点思考及今后研究的打算 实践中的思考

1、依托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以知识掌握为主的学习评价方式已经过时,以学习过程和能力发展为重的评价大家都在探索,我们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适合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学的发展性评价工具,评价落后于课堂教学改革,也制约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2、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带来了很多便利,但绝对不能代替真实情境的学习。因此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运用不是目的,帮助学生理解,促进自主创新的学习,提高学习质量才

是目的。

3、恰当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与传统的数学教学形式相比,有许多优点,但也不是万能的。经过课题研究,我们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师的自身成长、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它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媒体,应用时要防止追求课件表面化的奢华和大容量,要辩证地看待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我们应该始终摆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辅助”位置,恰如其分地发挥它的效能。要取缔只具有展示书本或代替板书功能的课件的展示。同时课件不能替代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动手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发现,寻找规律,得出结论,决不能以媒体的演示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传统数学教学使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讲解、模型演示、教师和学生交谈、学生练习等,而多媒体数学教学使用的教学方式有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交互性强等特点。因此,进行现代教育技术教学首先要考虑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潜能。如果教师教育观念不更新,不论内容是否适合,一味追求多媒体教学方式,就会“穿新鞋,走老路”,用先进的技术为旧式的教育服务,变“人灌”为“机灌”,而电脑只起到电子黑板的作用。

在研究中,老师们还有许多困惑:

1、存在不均衡性。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本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加强了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存在不均衡性。老师们在教学时教材与现代信息技术重组,形成和谐的教学,效益的教学方面还要不断探索。

2、形象与抽象需要把握好“度”。现代教育技术所提供的首先是一种“形象”,似乎更有利于培养形象思维。由于教学本身抽象,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使基本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如果始终借助计算机,那么学生的抽象思维训练会受到一定限制,在数学课堂上要适当控制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3、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我们认为网络环境下的数学课并不适合所有的课型,而且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规律很难以网络为平台来架构,它必须有相关的教学平台作为基

础,而有些教学平台的设计又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导致了研究开展的难度。

总之,这次课题研究的过程给了我们许多启发,同时我们也发现了许多有待于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学习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加强;平时资料的积累还不够及时;研究成果的质和量上还要做不懈地努力。我们将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以本课题的研究为基点,不断改进完善研究的措施与方法,推进我全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工作,为提高全校教师的科研水平、为学校的发展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课题组 2014年5月

第三篇: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完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而作业大部分在课内完成,只留少量家庭作业,真正做到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本人通过三十二年的教学总结是否教学方法有效,显一显丑。

一、明确一堂课的教学目标。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定得明确具体而又恰到好处,就要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分析班上的实际情况。如:小数乘法在学生具备“积随着因数的扩大(或缩小)而扩大(或缩小)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在乘法里,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同样的倍数;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运算。

二、确保新知识教学。

为了确保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学好新知识、能运用新知识,那么要努力改变教学中主次,对数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的安排和剪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1、在细节的教学上,确保新知识教学。

在安排这些数学细节时,要以新知识点为中心,例如开始复习内容要和新知识密切联系。复习时间只能控制在2----5分钟。在上新知识时只能控制在10----20分钟内,这样一来既复习旧知识又巩固新知识。每堂课都安排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运用新知识独立练习作业,运用新知识巩固新知识,这样使学生当堂掌握新知识,提高教学 质量和教学效益。

2、在新授课时要,要突出重点难点。

上课时常常感到自己讲得很多,时间不够用。其实一节课要讲的内容并不多,因为新知识大都建立旧知识的基础上,关键要抓住新知识的重难点。例如:和是111的加法涉及到的知识有(1)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2)10以内的加法。(3)三个数连加(7+2+1)。(4)计算法则:凑10法,其中(1)(2)(3)方面的知识是学生已掌握的,只有凑十法是新知识,在知识中按凑十法的需要。把其中一个加数分解成两个数,这是这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应把主要精力用来解决“怎样把这个加数分解成两个家数,分解出来的第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凑成10”。

三、改进教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不断创新能提高数学课堂效果,主要归纳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有:

1、激发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一般要先找出一两名学生解答,用已有的知识又无法解答的问题,创设认识上的冲突,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数学“商不变的性质”先通过口算得到下列等式:6÷3=2,60÷30=2,600÷300=2,然后提问:这四道题的被除数和除数都不同,为什么除的商都是2呢?你们能找出规律吗?这时学生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论,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进入新课程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在新授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不断设置学生中的认识过程中的冲突,如数学”小数除以整数”出示例题后,引导学生与小数除以整数的小数除法比较,找出不同的地方(除数是小数),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怎样使除数转化成整数?去掉除数的小数点后,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该怎样?在学生掌握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法则的基础上,结合新的例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少怎么办?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识,确保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2、让学生积极参与获取新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借助教材亲自去探究,主动的发现和认识新的知识。例如:我在教小学数学第十册中的质数和合数时让学生分别写出1——12各个数的因数,1的因数有(1),2的因数有(1、2)„„

12的因数有(1、2、3、4、6、12)让学生根据上述各个数的因数的个数,然后把它们分成三部分:(1)、有一个因数的数是1;(2)、有两个因数的书有2、3、5、7、11;(3)、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因数有4、6、8、9、12。接着引导学生研究各部分数的因数的特征:a、2、5、7、11这几个数只有两个因数,其中的一个因数都是1,另一个就是那个数的本身,从而概括出质数的概念:只有1和它本身的两个因数就叫做质数。b、4、6、8、9、10、12这几个数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的两个因数外,还有别的因数外,从而概括了合数的概念。C、1只有一个因数,这时告诉学生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然后启发学生从自然数有无数个,从而推导出质数和 合数也有无限个,最后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质数和合数,并说明其中的理由。

由于学生参加了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对所学新知识理解得深、记得牢,会运用,甚至可以终身不忘。

3、不断提高课堂提问的水平。

a、提问要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进行提问。提的问不在乎多,而在精,提在点子上。通过提问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主要内容上,学生对问题的研究和思考来掌握新知识,发展智力。如前面所举的小数除以小数就是紧紧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然后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提问,都击中了要害。

b、提问题要富有启发性,避免追求表面热闹,一问一答的提问。看来捧场热闹,实际华而不实。

C、提问要难易恰当,问题提得过难,学生无理解回答,提问过于简单,学生不用动脑就能轻而易举的回答出来。要让学生稍微动一动脑筋才能回答出来,结果学生所学知识才能掌握。

4、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练习。

a、围绕重点、难点设计练习,保证学生学好新知识和巩固新知识。

b、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先讲后练,精讲精练。把教师讲的和学生练的紧密结合起来,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练习,在学生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作指点和提示,帮助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巩固。C、充分发挥学生的口算能力,口算迅速灵活,简便易行,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较多的联习,得到笔算无法起到的作用,不但要在低年级重视口算教学,在中高年级教学中更要发挥学生口算的作用,做到口算与笔算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措施。传统的数学教学,从概念到概念,教师单靠粉笔和黑板讲解,势必影响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提高。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多媒体教学体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 “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应该是教学观念现代化、师生关系民主化、教学方法科学化、教学手段多样化等方面优化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组合。其实现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四篇:依托现代教育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论文

摘要:该文结合日常工作,从依托现代教育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中,通过分析研究总结出,依托教育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现代教育媒体;课堂教学;效益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媒体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使课堂教学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益。现代教育媒体的形声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1.1 媒体优势互补的资源,拓宽了受训者的知识视野

多媒体网络技术使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加强。各种信息的传输不再受到教学场地、时间及速度方面的限制,极大地方便了课堂教学信息的交流,受训者可以在计算机旁浏览各种各样的信息,使得受训者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广阔。

1.2 快速便捷的传递方式,解决了教与学的矛盾

传统的课堂教学信息是通过教材、黑板(粉笔)、实物、模型等手段与受训者进行交流,课堂的信息量很大,而教学时间却很有限,受训者对教师讲解的内容不能完全接受和理解,从而使学到的知识不扎实。而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把教学内容通过视听媒体等各种手段表现出来,使课堂上教师与受训者以及受训者之间教学信息动态交互,使受训者在无压力、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掌握课程的内容。

1.3 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段,发展了受训者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进行跟踪指导同时,还能加强对受训者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对学习的资源进行“把关”,充分开发受训者的潜能,把受训者作为课堂的主体,使他们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充分调动受训者的眼、口、耳、手、脑等各种器官,使其积极思维、主动学习,扩大了受训者的思维空间,使他们的思维潜力得到最佳的发挥。现代教育媒体的再现性,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再现课堂教学中的“事物”,可以源于“事物”又可高于“事物”,并可使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应根据课程中不同的教学需要和环节,加以再现。

2.1 再现新知的引入情境,激发了受训者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新的课题教学时,应根据新课题的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提出学习新课题的学习目标与内容,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巧妙应用声、图、视频和动画等小的教学媒体,引起受训者的注意,并激发其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使他们能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2.2 再现新知的认知障碍,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课堂教学中每一堂课都有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内容,这部分内容无论是由教师讲授还是受训者自己探究学习,都会成为受训者新知过程中的认知障碍,而且所用的教学时间比较长。若利用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将语言表述十分拗口、工作原理十分抽象以及操作性比较差的步骤等关键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再配以通俗语言讲解或文字表述,受训者在遇到这些问题时,理解和接受就容易多了。这样不仅加快了教学进程,缩短教学时间,而且提高了教学的效益。

2.3 再现新知的实际应用,催进了受训者的实践能力

受训者在课堂获得了预期的新知识后,首要的是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而实践能力的提高仅仅依靠几道思考题、练习题是很难达到较高层次要求的。而现代教育媒体利用计算机针对新知识设计出各种实际的应用情境,让受训者带着新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并将得到的结果进行演示,大家根据演示通过网络发表不同的看法,相互弥补不足,从而以点带面,使新知识应用得活、迁移得快。现代教育媒体的先进性,创立课堂教学手段

现代教育媒体的教学设备,功能齐全,能够满足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需要,尤其是投影仪、电视机、录像机、视盘机等设备日益微型化、自动化、遥控化,给教学带来许多方便,同时也给课堂教学手段的创新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3.1 功能完备的教学设备,转变了课堂教学的主体

现代教育媒体大多数使用的是多媒体教学系统,它强调的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群的作用,各种用来演示教育媒体的先进设备,其功能十分完备,有的已经完全代替了教师的作用,如:教师的语言变成音响、手势变成激光教鞭或鼠标;教室的黑板变成显示器或大屏幕等,这些变化促使教师由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受训者课堂学习的指导和导演者,受训者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器,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材、教师、受训者三点一线的教学格局。

3.2 活泼生动的教学媒体,提高了受训者学习的效率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的媒体,不仅体现出教学过程中认识新知的方法,而且将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融合为一个整体。活泼生动的教学媒体不仅是教材,而且也是智能教师,可以引导受训者进行自学,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学习进度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从而形成由受训者自己控制的发现式学习环境,学习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受训者自己手中,提高学习的效率。

3.3 文本结构的非线性化,改革了课程设计的方法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媒体系统,采用超文本的结构,克服了传统课程设计知识结构的缺陷,呈现多种形式的非线性网状结构的特点,给课程设计与教案编制带来了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使各学科课程的改革有了新的工作平台,把静止的、封闭的、模式化的课程教材变为”‘开放的”、“参与式的”、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活教材”,从而把课程设计得更贴近受训者实际和工作需要。结束语

依托现代教育媒体可以很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能更加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教学环境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参考文献:

[1] 杨焕海.基于Web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2009(2).[2] 李建,李淑芳.基于校园网的高校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科技广场,2008(11).[3] 李春林.构建基于高职院校特点的网络教学平台[J].现代教育技术,2008(2).

第五篇: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

《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

益的研究》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本课题自开题以来,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采取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措施,同时也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推进,达到了预期效果。历经几年课题研究工作基本结束,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价值

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教学资源得到极大丰富,为教学活动的组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教学情境的创设更加贴近于学生生活实际,教学实践环节可以得到更有效的落实;适宜于建立师生平等、互动的教学环境;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教师由知识的讲授者逐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这对每一位教师的个人素质、业务能力以及心理感受都会带来巨大冲击,利用学习、培训等途径适应这种角色的变化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加强必然会带来学习方法、过程、手段等学习策略的转变,这对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它介入教育领域,必将会成为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有效手段。它传递信息便捷、灵活,处理信息具有交互性、参与性,整合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必将在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提高学生能力上有明显功效,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

培养能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研究教师如何整合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教育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

三、本课题研究采取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充分利用书籍,如《教育科学论坛》、《四川信息技术教育》,利用互连网查阅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及技术保障。

2、行动研究法:研究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3、聘请县内外专家指导研究,例如聘请县教研室专家周晓莉、县电教站龚站长,师培中心饶老师等专家进行指导。

四、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首先要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课题研究,这是做好课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学校组织教师集中进行了理论学习和座谈,通过学习和座谈,使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课改的深远意义以及课改的紧迫性,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

2、教学资源的科学整理,是把远程教育资源充分整合于课堂的条件。

我们在卫星接收室对中央电教馆卫星教学资源进行下载整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的科学整理能为师生构建互动平台。有了合理科学畅通的校园网络及硬件的保障还不够,授课教师要得心应手地把

浩翰的资源有效地整合于短暂的课堂,还得对已下载的资源进行二次整理。这种整理不是简单粗糙的分门别类,而是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多种远程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查找、选择、组合、加工、创新,特别是要根据我们乡村中学的学生实际进行适当处理。树立“动态、开放”的观念,按着“学科分类、积件化”的思路,然后把它们分别按学科、年级存放到指定的学科文件夹,保证教师在课堂上快捷、高效地使用这些资源。

五、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课题自开题至今,进展不很顺利,通过近四年的努力,已基本完成了研究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的。

1. 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科研素质。课题初期对我校教师进行了硬件基本操作和大量的应用软件使用进行系统培训。其中包括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教室的使用,常用的几何画板和MS OFFICE2003中的WORD、EXCEL、POWERPOINT等平时教育教学中用得最多的软件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学校多数教师由原来不知道多媒体,不知道课件到现在接近80%的教师能够熟练地利用学校的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辅助教育教学工作。

2. 确立了研究方案,确立了操作、检查、评价体系和阶段研究的工作重点。对研究方案进行了明确,校长带领课题组成员对一些操作进行了细化,把每个阶段要完成的事明确下来,保证了课题的进行。

3. 开展了远程教育切入数学教学结构模式和实验研究,当时主研人员有两人从事数学教学工作,所以在数学课堂实施相对较多。对

于PPT、几何画板、FLASH的运用相对较多,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也相对突出一些。期间产生了大量的优秀课件,其中一些得过不少奖项。

远程教育教学系统是一个多要素构成的教学系统。本课题重点研究远程教育环境下教师如何整合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教育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方法。围绕这一目标,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收集了大量的实验数据,积累了很多经验体会。

五、取得的研究成果

1. 大大提高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远程网络的意识和能力。极大地改变了全校教师运用远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技术意识淡泊的状况。我校地处农村,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总把一本教案,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作为主要教学工具,把学生当作盛知识的容器,即使在电教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也只是摆设,更谈不上运用远程和网络进行教学。通过实验以后,教师的教学理念彻底改变了,教学手段也逐步转向到远程等现代教育技术方面来。能正确使用远程教育、手段和课件制作的教师仅占10%,到现在已增至80%以上。

2. 初步建构整合远程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理论和实践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3、建设畅通的校园网络,把远程教育资源充分整合于课堂。学校把网络教室、多媒体教育等都与互联网联通,而且也把通过“大耳朵”软件接收的教学资源,共享出来。学校的教师只要打开学校的电

脑就能看到共享的资源。使多种远程教学资源与学校自有资源有机的结合,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在“中央远程教育资源”接收设备的安装、维护与资源的接收上,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花了大力气,在积累这些资源的同时学校动员广大教师互相学习自己动手制作与积累教学素材,又利用节假日、下班后建设校园网站并与“因特网”有效链接,把积累的所有资源共享出来供教师使用。

4、提高教师的资源应用意识,是把远程教育资源充分整合于课堂的途径。要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学会运用远程教学资源及多种信息手段组织课堂教学和上课,对于大部分教师而言,无异于思想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提高教师的资源应用意识,是把远程教育资源充分整合于课堂的途径。

5、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达到学生有兴趣的学习,提高课堂效益的目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肩负伟大祖国复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实验的最终目的和主要成果依据在于学生。促进了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随着课题实验的逐步深入,学生的学习水平大有提高,自主学习行为习惯与新课程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运用远程教育网络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明显增强,并能创造简单的信息。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罗良芬校长通过课题研究的思考,撰写了《》、《》在XXX发表,唐仁国老师撰写的论文《》《》,课件制作《》《》获县一等奖,说课比赛《》获县一等奖,县教学技能比赛《》获XXX奖,刘春梅老师课件制作比

赛《》《》《》获县XX等奖,张海彬老师《》《》在XXX发表《》《》获XXXX,课件制作比赛《》《》获。。。研究主要对象XX班成绩和XX其他平行班级比较成绩一直XXXX.周忠平、罗伦坤、刘夜明„„老师的公开课也获得好评。

六、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

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

1. 传统教育观念和思想严重制约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

部分教师在观念上存在着极大偏差,难以接受在远程网络环境下实施教学互动。需要整个教育大环境的配合,全面更新教育观念。

2. 设备、设施仍显落后。

由于地区条件限制,经济瓶颈制约,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设备、设施难以跟上,造成实验工作难以进一步推进。

3. 课堂教学实验设计以及评价检测体系不完善,有待进一步改进,达到客观实用的目的。

下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数学兴趣 乐教乐学 教学效益 [内容摘要]:我们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无法改变社会上还存在的一些应试教育的体制以及学校和家长追求学......

    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效益

    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效益 摘要:本文从运用多媒体技术,整合资源突破传统课堂限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三个方面论述数学课堂中多媒体的应用能使学生潜......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文科类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永州市祁阳金洞管理区金洞林场中学 邓友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朝那中小:李强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效益如何,直接关系到减负增效能否落到实处。现就结合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从课前准备、课......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计算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这样既能调动学生......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始建于1993年,1999年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目前已成为一所教育观念新,教学手段全,办学效果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提高英语教学侠侣

    “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台录音机”这种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时代的要求,它让英语学习变得索然无味,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使英语教学的效果非常有限。多媒体技术在英......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常宁市宜潭乡曲潭中学颜伟 当今社会的信息化速度日趋加快,中学物理教育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走信息化之路是必然的选择。传统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