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银行理财产品质押的法律风险及其缓释路径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质押的法律风险及其缓释路径
[摘要]银行理财产品质押具有融资功能。虽然立法未明确银行理财产品可纳入出质范围,但是具备权利质押的律构成要件。立法的缺失将银行的理财产品质押授信业务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下,对此可以通过类推适用、确立优先受偿权、设置质物价值追踪系统以及建立强制平仓制度等法律手段来缓释风险。
[关键词]银行理财产品质押;权利质押;法律风险;风险缓释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1)06-0185-03
一、银行理财产品概述
依据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可以将银行理财产品定义为,由商业银行自行设计并发行,将募集到的人民币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市场及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后,按照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金融产品。简而言之,就是银行接受投资人的授权来管理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则由投资人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享有或承担。截至2010年底,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超过7000种,从法律关系的角度,这些理财产品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类:
(一)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投资者承诺支付固定收益,银行承担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
(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根据约定条件和理财业务的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向投资者支付收益,不保证投资者本金安全的理财计划,已经出现的产品包括挂钩类的衍生产品、银信结合产品、银基结合产品、“打新股”概念产品以及QDII(合格的境内投资机构代客境外理财)理财产品。
(三)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投资者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承担,并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投资者实际收益的理财计划。
(四)商业银行承销的理财产品。商业银行利用自有的客户资源和良好的资信优势,为机构销售理财产品,包括基金产品、保险产品以及国债、企业债券等等。
二、银行理财产品质押的法理基础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质押是指投资者以理财产品为标的而设立质权,以此来对自身债务或他人债务提供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质权人有对理财产品变价价值优先受偿的权利。我国的《物权法》将质押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两大类,动产质押以有形动产为标的物;权利质押则以债权、股权等财产权利为标的物。理财产品质押当属权利质押,因为从交易结构来看,客户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后,其资金账户相应款项将由银行转入理财专户用于投资,理财资金一直处于交易状态,并不冻结,客户实际上可用于质押的是其享有的到期分配本金和收益的财产权利。然而,学界对理财产品持有人享有的债权和信托受益权能否成为权利质权的标的存有疑虑。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财产品是否具备了权利质押的实质要件:(1)须为所有权以外的财产权;(2)须为可以转让的财产权利。参照该要件,可以围绕以下两个方面论证:
(一)所有权以外的财产权。众所周知,权利可以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两种,财产权是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的权利;人身权是以人身利益为内容的权利。权利质押作为一种担保方式,为的是担保债权人利益的实现,权利质押中实际担保的对象是财产权。从前文理财产品交易结构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理财产品对应的不是理财资金的所有权,而是一项财产权。理财产品虽有风险,价值的稳定性也有差异,但产品持有人所享有的债权和信托受益权均能用货币衡量和评价,具有财产属性,并非所有权。因此,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人享有的债权与信托受益权符合权利质押实质要件(须为财产权)的要求。
(二)可以转让的财产权。权利之所以可以被质押,在于它的交换价值。相比于抵押,质押最大的特点在于对担保物的占有从担保人转移为担保权利人,通过交付、转移权利凭证、变更登记等多种公示方式,达到法律意义上转移占有的效果。理财收益权利属于一种普通债权,我国法律没有限制其流通,实践中银行理财产品具有一定的变现能力,具备可转让性,如开放式的理财产品,持有人可要求银行赎回;封闭式的理财产品,持有人同样可以通过承担违约金的方式提前换回现金,实现其交换价值。因此,银行理财产品同样符合权利质押实质要件(可以转让)的要求。
综上所述,银行理财产品具备权利质押的实质要件。除法理分析外,纵览其他国家的立法实践,如德国、瑞士的立法,均对债权作为权利质押的标的物采取了肯定的态度。可见,银行理财产品在法律性质上应当纳入权利质押的范畴。
三、我国银行理财产品质押面临的法律风险
(一)欠缺法律依据。尽管前文从法理角度分析,银行理财产品可纳入权利质押的范畴,但是除《物权法》第223条列举的6种可质押标的之外,只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财产权利才可以质押。依据物权法定原则,物权的种类、设立方式和内容不能由当事人自由创设,需由法律规定。而对于银行理财产品可否质押,现行《物权法》、其他法律和行政法规均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受其影响,如果银行接受理财产品质押,其质押权就将无法得到法律的充分保障,既无法对抗司法机构的冻结和扣划,也无法对理财产品的资金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因此,理财产品如作为权利进行质押,必然存在被认定无效的法律风险。
(二)缺乏法定的公示方法。我国《物权法》规定权利质权的公示方式有两种形式――交付或登记,并且交付或登记是质押合同的生效要件。就银行理财产品质押而言,即使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符合我国法律和行政法规关于权利质押的规定,其在公示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在理财产品中,商业银行与投资者之间签订的是理财合同,理财产品持有人手中并没有所谓的“权利凭证”,继而不存在交付“权利凭证”的情况。实践中,银行通常采取“签订质押合同+冻结止付理财资金账户+留存理财合同原件”方式,这样虽然可以直接控制理财资金账户及到期分配的理财资金,但冻结止付仅是双方当事人意定的账户控制方式,并非法定的公示方法,该方法设立质权的效力还有待于司法实践的认定。虽然也有银行申请将理财产品质押事项登记在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管理系统中,但这种登记操作方式是否具备法律依据、是否能够得到司法机关的认可,尚不能确定。
(三)无优先受偿权。正因为质押公示效力不足,银行办理理财产品质押业务,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和有权机关的冻结、扣划行为,因而债权人就理财产品优先受偿的目的可能面临较大的风险。一旦司法机关对理财产品采取强制措施,银行将无法对理财产品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众所周知,对抗作用和优先受偿权是质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了对抗作用和优先受偿权,质权则形同虚设。
(四)质物贬损的风险。我们知道,银行理财产品可分为保证收益理财计划、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及非保
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等。对于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而言,由于银行并不向客户承担保障理财本金的义务,并且该类理财产品资金通常投向风险较高的领域,理财产品的价值具有浮动性,市场波动幅度较大,一旦市场行情突然下挫,理财产品贬损后的价值将低于客户未清偿的贷款本息。尽管物权法第216条规定了质权保全权,但窘于我国现行法律没有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质押的合法性进行规定,所以银行的质物保全权无法应用于理财产品,其债权也必然面临担保不足的风险。
四、银行理财产品质押风险的法律缓释路径
(一)类推适用与立法拓扑。在短时间内无法修改《物权法》或制订其他相关法律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在司法实践中可类推适用《物权法》已有明确规定的权利类型――应收账款。在现阶段缺乏法律依据的情况下,以应收账款质押作为银行理财产品质押的制度安排能解燃眉之急,这样受理法院或仲裁庭在审理此类纠纷时,可支持银行理财产品质押权人的优先受偿权,对缓释理财产品质押的法律风险具有实际意义。
当然,此乃权宜之计。从长远来看,追求法律制度本身的完善才是正道。我国《物权法》除列举了可质押的6项权利之外,还授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因此,可以在《物权法》的授权之下,制订新的行政法规,对理财产品的质押制度进行规范。或者将我国《物权法》权利质押的列举性规定改为概括性规定,以利于适应权利质押的标的随着经济生活的多元化而产生越来越多类型的需求。
(二)完善质押公示。根据物权基础理论和《物权法》的现行规定,权利质权的设定除了需要当事人之间协议同意外,还需要以交付或登记为生效要件。但对于银行理财产品质押而言,由于理财产品没有相应的权利凭证,同时也无相应的登记管理机关,理财产品往往是采取受理业务的银行在自己网站上建立理财产品质押公示系统。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即便是理论上也行不通――自身的质权由自己来公示。其实,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已经建立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管理办法》也对登记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在某种程度上对于解决理财产品质押公示方法不明的问题有借鉴意义。依笔者拙见,选择中国人民银行作为理财产品的登记机关具有可行性,因为银行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开发的创新金融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监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理应统一安排质押登记公示,方便公众查询。
(三)确立优先受偿权。制订行政法规弥补对理财产品质押的法律漏洞,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有效监管下,于网上做出公示,使得理财产品的质押与其他权利质押一样,受到《物权法》的保护,质权人得以对抗善意第三人和有权机关的冻结、扣划行为,享有优先受偿权。
(四)设置质物价值追踪系统。在理财产品的种类中,除保证收益理财计划的价值相对稳定外,非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尤其是投资于股票市场或海外股票市场(ODII)的理财产品的价值变动非常大。当银行理财产品的价值出现大幅下跌时,该理财产品作为银行债权质物的担保功能就被极大地削弱甚至丧失,这时银行应立即停止其贷款的发放,并通知贷款申请人,要求其增加保证金、补充质物、归还部分贷款或追加银行认可的其他担保措施来保证贷款的风险可控,使实际质押率下降至符合审批条件,达到前期的质押率实质要求。对于那些价值变动性较大的理财产品,在银行间建立理财产品净值跟踪系统,即在各银行之间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的系统,追踪理财产品价值的上升及下降,即使是在不同银行进行理财产品质押,系统仍可以通过共同的数据库得以反映,当然该系统的建立需获得金融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
(五)建立强制平仓制度。为了保证债权的实现,类似的权利质押制度中都设立了强行平仓制度。在质押银行理财产品时,能否也建立这种强行平仓制度?笔者认为不妨借鉴一下股权质押,因两者存在高度的相似性。参看《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第27条规定:“为控制因股票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特设立警戒线和平仓线。警戒线比例(质押股票市值/贷款本金*100%)最低为135%,平仓线比例(质押股票市值/贷款本金*100%)最低为120%。在质押股票市值与贷款本金之比降至警戒线时,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即时补足因证券价格下跌造成的质押价值缺口。在质押股票市值与贷款本金之比降至平仓线时,贷款人应及时出售质押股票,所得款项用于还本付息,余款清退给借款人,不足部分由借款人清偿。”第33条规定:“用于质押股票的市值处于本办法第27条规定的平仓线以下(含平仓线)的,贷款人有权无条件处分该质押股票,所得的价款直接用于清偿所担保的贷款人债权。”其实,同股票一样,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存在价值波动风险,需要在质押率基础上设定警戒线、平仓线以保全质权。
参考文献:
[1]魏涛,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2)
[2]潘修平,王卫国,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质押制度研究[J].法学杂志,2009,(10)
[3]陈华彬,物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4]张宇晟,银行理财产品质押的法律探析[J].海南金融,2008,(9)
[5]马永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质押法律问题及对策[J].农村金融研究,2010,(2)
[6]李诗鸿,银行理财产品质押的法律问题与出路[J].金融法苑,2010,(2)
责任编辑:熊一坚
第二篇:银行理财产品质押法律问题
银行理财产品质押法律问题
„„„„„„„„„„„„„„„„„„„„„„银行理财产品,是指银行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银行向个人客户销售理财产品后,实质上就接受了客户的委托和授权,需按照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并向客户提供相应的投资收益;客户需按照双方事先的约定承担投资风险,并且向银行支付相应的理财费用。一般而言,银行理财产品可分为:1.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该产品要求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投资者承诺支付固定收益,银行承担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在这种产品中,投资者没有提前赎回的权利。投资者购买了这类产品,就意味着与银行签订了一份到期还本付息的理财合同,并以存款的形式将资金交由银行运营。2.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该产品是银行面向投资者推出的风险与诱惑并存的理财产品。银行根据约定条件和理财业务的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向投资者支付收益,但并不保证投资者本金不遭受损失的理财计划。3.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该产品是指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投资者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承担,并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投资者实际收益的理财计划。这类产品在保证本金的基础上争取更高的浮动收益,投资者在存款的基础上,向银行出售了期权收益权,因此可以得到普通存款和期权收益的总收益。一当前金融市场的银行理财产品质押银行理财产品质押是指理财产品持有人将其根据与银行签订的理财合约而享有的全部权益出质,从而获得银行贷款的一种融资手段。从理财产品的交易结构分析,客户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后,其资金账户相应款项将由银行转入理财专户用于投资,理财资金并不冻结于账户内,而是处于交易状态,客户可用于质押的应是其享有的到期(包括提前终止)分配的本金和收益的财产权利。实践中,这种融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融资矛盾,满足了客户的融资需求,同时也为银行创设了新的营销方式和利润增长点。但是,投资人如欲以理财产品质押方式取得银行贷款,目前贷款银行只接受该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而不接受其他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作为质押,因为只有发行理财产品的银行能够控制其变现资金,得以实现优先受偿,而其他银行或非银行的债权人由于对理财产品缺乏控制能力而难以对理财产品实现优先受偿。按照理财产品分类,以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和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质押申请银行贷款获得批准的可能性更高,因为该两种产品到期后可以全额收回本金,现实中不存任何风险,足以为主债权提供担保。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的价值存在不确定性,其质押权利的实现存在一定风险,银行对其接受度较低,即便予以接受也必须降低质押率,使其所担保的主债权份额降低。二银行理财产品质押的合法性辨析《物权法》第223条规定:“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权利可以出质:(1)汇票、支票、本票;(2)债券、存款单;(3)仓单、提单;(4)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5)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6)应收账款;(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上述条款明确规定可出质的权利为六种。除此之外,只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财产权利才可质押。据此,有观点认为目前我国尚未有相关的法律或行政法规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质押给予规定,所以理财产品质押不具有合法性。对此,笔者认为,从理财产品的交易结构分析,客户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后,其资金账户相应款项将由银行转入理财专户用于投资,理财资金并不冻结于账户内,而是处于交易状态,客户可用于质押的应是其享有的到期(包括提前终止)分配的本金和收益的财产权利。在判断某项权利可否质押时,首先应看其是否符合质押的实质要件:一是权利必须是所有权以外的财产权,具有财产价值;其二,权利必须是可以转让的财产权利。分析银行理财产品,首先,从上文提到的理财产品交易结构可看出,理财产品对应的不是账户或理财资金的所有权,而是一项财产权利。虽因风险类型不同,不同理财产品的财产价值的稳定性有所差异,但都具有可用金钱衡量的财产价值。其次,虽然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未形成自由流动转让的二级市场,但其转让没有受到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理财产品通过提前赎回或到期分配方式具有变现能力,具备可转让性。而我国《合同法》对于债权处分持积极态度,以债权为标的设定质权在性质上属于债权处分的范畴。除性质上不得转让的债权、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法律禁止强制执行的债权、依照当事人的特约不得转让的债权外,凡可让与的债权,均可以出质。可见,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具备质押的两项实质条件,不能仅仅因为缺乏明确的规定从而否定理财产品质押的合法性。此外,从各国对于权利质权客体的规定来看,主要分为以德国、日本、瑞士为代表(规定可质押权利实质要件)的概括主义和以法国为代表的列举主义两种立法例。在立法实践中概括主义方式被广泛采用,因为可转让的财产权的范围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财产权能成为新的质权客体。我国《物权法》采用列举加兜底条款的方式,也体现了类似的立法目的,即为了更多的可质押权利留下空间。而且,物权法定的要求在于物权种类和设定物权的方式依法律规定,并未要求物权的客体法定。若轻率地对物权法定的内涵做扩张解释,势必压缩了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空间。那么,拘泥于严格的物权法定主义不仅不符合物权法的立法精神,还忽视了经济生活中的融资需要。因此,“关键不在于讨论权利质押是否遵循法定,而在于法定之‘法’在权利质押规定上有何缺失,在于法定权利质押依据之法的完善。”对于满足质押实质要件且存在质押需求的权利,应积极地完善相关规则,为其实现质押功能提供制度上的支持。三银行理财产品质押的公示方式有观点质疑理财产品质押的合法性,认为如何实现质押的公示面临着法律困境:我国法律规定的权利质押的公示方式有两种,即交付与登记(交付或登记也是质押合同的生效要件)。就理财产品而言,银行与投资者之间仅签订理财合同,理财产品持有人并不获得有关权利凭证,所以不存在交付权利凭证的可能。同时,由于银行理财产品是新兴金融产品,加之各银行的理财产品各异,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我国现行制度下并没有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登记机构,故也就不存在向相关的登记机构进行登记的可能。所以,该观点认为银行理财产品质押不具有合法身份,原因在于其无法进行公示。目前在实际操作中有些银行的做法是留置客户协议书,即所谓的交付权利凭证,对此笔者认为,产品协议书是约定银行理财产品双方权利义务的法律文件,并不能作为出质的权利凭证。协议一式两份,按照合同惯例,双方当事人各执一份,这也与质权的权利凭证特定化的要求不符。如果增设权利凭证,则增加了实际操作的难度,在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时,银行既要与投资者签订合同,又要向投资者签发一份权利凭证,这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可行的。笔者认为,无论交付或是登记,其实质在于权利占有的移转,即财产权从出质人的控制之下转入质押权人的控制之下。物权法设置权利质押的生效要件的目的就是要对质权进行公示,以保护交易的安全,因此只要满足公示的目的,质押的生效要件可以不拘泥于交付和登记。就银行理财产品而言,持有人享有的权利的行使,须经过银行的协助。作为理财资产管理人,银行在质押权利的控制方面,其通过冻结客户理财资金以及以公告公示的方式告知公众,就足以实现权利占有的移转。此外,笔者认为,银行开展理财产品质押融资业务时,可在“签订质押合同 冻结止付理财资金账户 留存理财合同原件”的基础上,依据《物权法》第223条现有规定,将理财产品归入应收账款进行质押登记,理由如下:首先,《物权法》第223条列举的六项具体权利中,除应收账款外,其他权利均有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含义和内容明确,其法律概念及对应权利也已被社会公众普遍知悉和接受,而应收账款自作为质押权利规定之日起,其含义和内容一直处于模糊状态。中国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管理办法》第2条虽将应收账款定义为“权利人因提供一定的货物、服务或设施而获得的要求义务人付款的权利,包括现有的和未来的金钱债权及其产生的收益,但不包括因票据或其他有价证券而产生的付款请求权。”但该办法仅为部门规章,制定该制度的目的是解决登记程序问题,尚不能代替立法机关对《物权法》概念作出立法解释。而从银行理财产品的特征来看,理财产品质押标的具有认定为投资者基于理财合同要求银行付款的付款请求权可能。其次,银行理财产品纳入应收账款质押存在可操作的司法空间。2008年在回复全国政协马蔚华委员的关于允许银行理财产品质押的提案时,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在《对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847号(财贸金融类288号)提案的答复》(法办〔2008〕247号)中提到:“„„在法律或行政法规没有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质押作出规定的情况下,最高人民法院也无权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创设新的权利质押类型。但是,对于银行理财产品可否类推适用《物权法》已有明确规定的权利类型如应收账款,则可以进行调研与探讨。对此问题,我们将在《物权法》司法解释的制定过程中予以研究并在进行必要调研、与有关行政机关协商后在适当时机制定相关的司法解释”。可见,最高人民法院对于银行理财产品采用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方式进行公示未予明确否定,且认可其在实践中具有操作空间。再次,应收账款质押公示方法明确、操作程序清晰。应收账款质押以登记为法定公示方法,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已经建立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管理办法》对登记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只要当事人在登记时对理财产品按照理财产品/计划全称和合同编号、理财产品到期日、质押金额等要素进行详细描述,合理设定质押期限,则应予认可。四银行理财产品质押权的实现尽管银行理财产品比股票、基金等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其价值还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为减少银行的质押风险,银行的贷款期限应较短。从出质人来说,用理财产品质押贷款也是解决一时的资金之需,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一般而言,理财产品所担保的债权要早于理财产品到期,因为权利质权的行使一般是以债权已届清偿期而未受清偿为条件。无论理财产品和贷款何者先到期,均不影响质押权的实现。在银行贷款先于理财产品到期的情况下,银行作为产品持有人的债务人,可通过抵销权的行使满足债权,并将余额退还产品持有人。在理财产品先于银行贷款到期的情况下,银行可根据约定继续保有出质人账户项下的资金,待贷款到期后再行使优先受偿权。此外,如所涉银行理财产品并非贷款银行所发行的理财产品,仍可通过发行行、贷款行与产品持有人或借款人之间的三方或四方协议操作,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即可。结语笔者认为,如短期无法修订《物权法》或制定相关法律,可根据该条的授权性规定,积极制订相应行政法规,对理财产品的质押制度尽快予以规定,以促成金融创新和发展,并可在实践中观察和总结,待条件成熟后修订法律。当今社会日新月异,金融业飞速发展,权利质押的标的随着经济生活的多元化其种类日趋丰富,《物权法》第223条的列举式规定已不足以涵盖其全部,鉴于此,应考虑将《物权法》中关于权利质押的标的的列举性规定修改为概括性规定或授权金融管理部门适时界定权利质押标的范围,以适应社会经济变化。核校:璐蔓 责编:周游
第三篇:浅谈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前景(范文模版)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个人理财期末论文(设计)
题目:班级:
学号: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起讫日期:
金融1001班2010110980李成杰周爱国2013年10月8日
2013年10月20日
浅谈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前景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我国居民的家庭收入和个人收入逐渐增加。同时,由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增多,个人理财需求增长迅速,发展金融理财市场,在微观上看有利于提高家庭收入水平,在宏观上看,可以实现我国的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强金融理财市场的管理,促进其有效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和谐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阐述了金融理财市场的相关概念,深入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和思考。【关键词】金融理财 思考 商业银行 发展方向
一、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一)个人理财的市场空间巨大
个人金融资产快速增长,创造了巨大的个人理财市场空间。财产持有者,对风险控制与资产增值的要求,合理的配置储蓄、保险、信托、证券、房产等投资品种上的资金分配,依靠专业金融机构投资建议,从而规避投资风险。
金融机构,对市场份额和稳定收入来源来要求,合理的配置储蓄、保险、信托、证券、房产等投资品种上的资金分配,如果缺少专业金融机构的投资建议,而单靠个人常识和经验进行自主投资,很难规避投资风险。
(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必要性
1、居民对理财产品的需求日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居民对理财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财富集中化趋势也十分明显。个人金融投资理念的不断成熟为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从个人角度来看,个人居民储蓄的增加,金融投资产品和渠道的多样化,个人资产及消费欲望的增加,人口老年化及老年人口
相对贫困化,从一而终就业模式的消失及社会保障体系重建,人生模式的多样化及财务风险的增加,使得专业性的金融系统理财服务成为一种需要。
2、个人理财公司需求远远大于供给
目前,国内提供个人理财服务的机构主要有国内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以及专业的理财公司。刚刚起步的国内商业银行所提供的个人的产品比较单一,且以现代业务为主,收益率较低,但是网点覆盖较多。外资银行具有强大的经营网络,雄厚的资产实力,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以及丰富而又成熟的业务种类,使其在产品服务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外资银行的营销渠道却处于劣势,开拓谷内市场遇到很多困难,个人理财公司作为独立的理财顾问,由于不属于任何基金公司,所以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加中立的理财服务,所选择的理财产品更广。目前优秀的个人理财公司需求远远大于供给,我国宏观经济良好,金融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二、我国个人理财产品存在的问题
(一)理财产品设计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金融理财产品设计管理保护消费者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各种制度衔接不畅,个人理财制度健了全,但其他制度不变,造成银行内部相互拖延推诿,影响个人理财业务的拓展,不能综合考虑个人理财业务,没规范统一操作管理的流程,不能在个人理财业务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和控制。首先我国金融理财产品消费者的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其次,我国的立法偏想保护金融机构而忽略消费者的利益;第三,金融理财产品消费者投诉与赔偿机构不完善;第四,金融机构虚假宣传信息披露不完善。
(二)理财业务手段落后
科技支撑力度不足,硬件设施不完善,一些银行虽然成立了理财中心或个人业务部,但在内部组织结构、人员配置以及网点分布不均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技术服务落后,通讯网络计算机应用软件能力差、科技化程度低,大多数商业银行还在以宣传图表、资料、计算器等简单工具为主,缺少专门为客户设计的电脑软件,布局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有些银行机构设置及布局没有充分的论证,结果造成不必要的人、财、物浪费。
(三)缺乏专业性高素质的专业理财人员
缺乏专业性高素质的专业理财人员,且在人员选聘上存在错误认识,一些商业银行简单的将信贷人员、外勤人员、柜台人员聘任为客户经理,又不加以系统培训,这些来自不同岗位的客户经理缺乏全面的金融服务理念、金融业务知识和市场营销技能。专业理财人员素质不高。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业务,要求理财人员必须全面了解理财产品的各项功能,熟练掌握投资、银行、保险、法律、税收、财务等多方面知识,具备丰富实务操作经验,并有良好的交际和组织协调能力。国外和我国香港地区一般都对理财业务人员资格有明确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时间较短,理财经理多由个人业务部门客户经理兼职。由于人员素质跟不上,目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主要是资产管理业务,且仅停留在产品上,深层次的理财业务还无法开展。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思路及对策
(一)加快理财产品的创新
1、不断推出理财产品的创新
理财产品的创新,首先是要新,设计产品和服务时,不要一味的模仿,要充分的体现本行的智慧和优势,在做好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寻找发展空间。
2、开发产品的适用性个人
理财产品只有适用才有客户和市场,才能给商业银行带来利润。商业银行提供的创新产品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而准确的市场定位来自于对客户进行细分,即按一定的标准(如按收入、年龄、风险偏好等标准)进行分类,然后量身定做理财产品,突出产品的个性和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客户群投资理财的需要。
3、开发有价值的产品
真正能给客户带来增值收益,只有真正满足客户委托理财的增值目的,才能吸引大量客户的加入,才能推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不断发展。
(二)个人理财服务的改进
个人服务理财的质量对理财业务至关重要。个人理财业务应与客户为中心,理财师要帮助客户分析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理财目标,详细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及其他各方面的投资要求,向客户传达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方法,推荐适合客户的理财产品。除此之外理财师应定期访问客户根据客服财务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服务内容。
(三)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完善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宣传销售理财产品,投资及后续服务等环节。应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向客户披露相关信息,监管部门应严格监管,要求理财人员在销售理财产品时要向投资者完整准备详尽地揭示每个产品内在的风险结构,让客户了解产品的操作方式和风险度。对那些理财产品的宣传中设有进行充分明确的风险提示的商业银行进行一定的处罚。
参考文献
[1] 何孝星.金融混业经营的条件与必然性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学动态.2010(4).[2] 巴曙松.中国金融理财产品市场概览[J].西部论丛.2012(4).[3] 邱小峰.浅析独立理财机构的优势与发展前景[J].商场现代化.2011(19).[4] 吴燕雁.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现状和发展趋势浅析[J].现代商业.2010(5).[5] 魏涛.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2).[6] 吴燕琴.商业银行个人理财:问题与对策建议[J].中国金融.2009(14).[7] 李京阳.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1(10).[8] 王甲贵.浅谈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2(9).
第四篇:股权质押法律风险防范[推荐]
案例三:股权质押合同
主要法律问题:
(1)股权质押标的物的限制
(2)股权质押的设立
(3)股权质押的风险
基本案情:
A公司和B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了大华有限责任公司。大华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人民币,A公司和B公司分别出资70%和30%。2002年6月大华公司为购买原材料向银行申请贷款,并提出由A公司以其持有的大华公司70%的股份作为质押。银行分别与大华公司和A公司签订了借款合同和质押合同,并向大华公司提供了100万元的借款。双方对股份出质在股东名册上作了记录。2003年6月借款合同到期,大华公司无力偿还本息。银行要求A公司承担责任。由于大华公司亏损导致其企业价值下降,A公司质押的股份也严重贬值。银行起诉要求确认质押合同无效,要求A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本所为A公司的代理人。
法理分析和诉讼策略:
1、股权质押包括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质押、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质押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股权质押。对股权质押标的物的唯一
限制是股权必须是可以依法转让的。因此,本案中A公司以其持有的大华公司70%的股权提供质押担保是合法的,银行要求确认质押合同无效是没有依据。
2、对不同性质的股权,设立股权质押的程序和要求是不一样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质押应适用公司法关于股份转让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应在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后生效。以其他公司的股份出质的在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后生效。办理根据公司法有关股份转让的规定,可以认为:(1)股东向作为债权人的同一公司的其他股东以股权设质,不受限制;(2)股东向同一公司股东以外的债权人以股权出质,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而且该同意必须以书面形式即股东会决议的形式作出;(3)如过半数的股东不同意,又不购买该出质的股权,应视为同意出质。同时,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出质在形式上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签订书面的质押合同;(2)经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同意后,将股权出质记载在股东名册上。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出质的,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记载在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记载需要具备:质权人的姓名或名称、住所、出质的出资额或股份数以及出质期限等。本案中A公司以大华公司股权出质,已经记载在股东名册上,股权质押是有效的。
本案经法院审理,一二审均支持了本所观点,银行要求确认质押合同无效的请求没有得到支持。
法律风险防范:
实践中,以股权出质成为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途径,但应该注意的是,股权质押与其他担保方式相比,法律风险是比较大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是一种权利,不像抵押和动产质押的标的,是实在的“物”。质押权的实现,很大程度取决于被质押的公司的“含金量”;而且,股份质押后,公司可以通过将财产抵押给他人、不予年检、歇业、投资高风险项目、大量增加经营负债等方式,降低公司的价值,使质权难以实现。因此,债权人在接受股权出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严格审查出质人的资格。新公司法出台后,有限责任公司在出资范围、出资期限、股权出质和股权转让方面与旧公司法有了重大变化,公司本身的自治范围扩大,因此,严格审查出质人出资情况、公司章程对股权出质和股权转让的限制性规定等都成为签订股权质押合同的前提。
2、审查股权出质的合法性。首先,《公司法》和《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股权变更的若干规定》都严格禁止股东或投资者将其拥有的股权质押给本公司。其次,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发起人股份和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公司的股份在法律上都有一定的限制转让的规定,因此,在股份限制转让期间,该部分股份是不能设定质押的。对外商投资企业而言,其股权出质必须经全体股东一致同
意,未经一致同意则不能出质;并且,其股权出质范围只能是投资者实际缴付的出资。
3、应合理评估股权价值。从上述案例就可以看出,对股权价值的合理评估成为质权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质押合同签订之前,债权人就应当对质押股权进行全面调查和合理评估,正确判断出质股权的担保价值,特别对公司的或有债务应有充分的认识和判断。另一方面,本案中直接以持有的债务人股权作为质押并不能增强对债权的担保,因为债务人本身就以公司的全部法人财产权对债权人提供了一种偿债保证,而股权的价值也依赖于公司法人财产的盈利。对债权人而言,股权的价值并不能超出公司法人财产的价值,因此,以债务人股权提供质押并不能增加对债权的担保,这种股权出质对债权人而言是没有价值的(当然债权人以投资和并购为目的的除外)。
4、完善质押合同。股权出质过程中,仅仅只限制了股权的转让。但质押人可以通过增加负债、对外借款、抵押或低价转让资产等各种形式实质性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债权人为保护自身权益,应在质押合同中增加对质押人行使股权的监管,甚至对公司的重大财产处置和重大负债行为都应作出严格限制。
5、及时办理审批手续。以上市公司股票出质的,应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以外商投资企业的股权质押的,应经审批机关批准、登记机关备案,质押合同自审批机关批准之日生效。
第五篇:银行理财产品业务现状及风险分析
银行理财产品业务现状及风险分析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现状及风险分析—阜新市理财市场数据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我国居民资产保值增值的意愿不断加强,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备受投资者追捧。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将理财产品业务作为优化收益结构、拓宽中间业务创收渠道的重点,理财产品在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上屡创新高。然而随着理财产品业务的不断发展创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运行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积聚金融风险的同时也给金融调控带来很大的挑战。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业务的发展现状
理财产品发售火热,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不管是从发行量上还是从发行规模上看,理财产品业务都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扩张。2014年,阜新市银行理财产品发售数量达3471期,发行规模高达329.43亿元,无论是在发行数量上还是在发行规模上都实现了较快增长,在发行量较2013年增长了17.90个百分点,发行规模同比增长64.5%。
期限结构短期化趋势明显,预期收益呈下降趋势。近三年来,阜新市三个月以下的理财产品占发行总量之比都在60%左右,六个月以内期限的理财产品占发行总量之比都超过80%,理财产品期限结构短期化趋势明显。从近三年来6个月期限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变动情况来看,预期收益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从2012年四季度的5.9%下降到2014年四季度的5.3%,相差0.6个百分点。
表外理财渐成主导,个人理财产品供需两旺。表外理财产品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核算,是商业银行主要理财业务。2014年阜新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售表外理财产品2580期,占新发理财产品的75.6%;累计募集资金228.32亿元,占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额的69.31%,较2012年增长31.62个百分点。在居民投资渠道受限,其它金融市场预期收益不确定的情况下,个人理财产品一直占据理财产品市场的大部分份额。2014年阜新市金融机构累计对个人新发理财产品2901期,占新发理财产品总量的85.1%;新发个人产品募集资金317.31亿元,占新发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额的96.32%,较2012年增长5.17个百分点。
资金投向日趋多元,经营模式呈现基金化趋势。随着理财产品资产规模的增长,理财产品业务的品种和投资范围也日益丰富。商业银行正在改变目前单一理财的经营模式,实现向资产管理业务的转型,理财产品朝着开放式、基金化的方向发展。资金运用主要以股票及其他股权、非股票证券等标准化资产为主,投向票据、资金信托等非标准化资产减少较多。2014年阜新市理财产品资金投向中,投向股票及其他股权、非股票证券的比例最大,分别为38.53%和39.12%。其中,投向资金信托的比例为10.81%,比年初增减额的占比下降5.5个百分点。
存在的问题及潜在金融风险 理财产品调剂存款作用明显,加大金融调控难度。一是理财产品拉动存款规模不断波动,对货币供给定义与计量的难度加大。为缓解存款压力,很多银行利用短期理财产品实现月底资金回流表内,月初存款外流,导致金融机构存款月增量波动明显。以2014年阜新市储蓄存款和理财产品运行情况为例,除个别月份,表外理财月增量与存款月增量此消彼长。存款规模大幅波动加大了货币供应量M2、M1的监测难度。二是理财产品降低了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据调查阜新市辖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收入占银行总收入比重从2012年的4.5%上升到2014年的10.19%,使得传统的息差收入占比下降,银行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减弱。三是放大货币乘数。银行理财产品使现金比率下降,使得储户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加大,从而使得现金的持有量减少,由于它与货币乘数之间是反函数,从而不断放大货币乘数。
同业理财规模高企,部分资金流向受限行业。同业理财产品主要为信贷类理财产品,银行间互相持有对方信贷类理财产品,即可以隐藏信贷规模又可以享有贷款收益,近年来同业理财产品规模不断扩张。阜新市发售的理财产品业务运作模式同业占比一直较高,近三年以来,始终保持在四成以上,2014年占比达到59.29%,较2012年提高16.05个百分点。此外同业理财产品迅速扩张的同时成为国企、地方政府融资的重要渠道,使两高一剩行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本应该受到限制的资金需求继续获得大量资金,2014年辖内金融机构发售的信贷类理财产品已达到全年新增贷款的三成,其中71.43%的信贷类理财产品资金流向两高一剩行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短期融资投入长期项目,金融风险不断积聚。
“资产池”运行模式存隐忧,风险管理亟待完善。当前,大量银行理财产品采用“资产池”运作模式进行管理。“资产池”类型产品通过组合投资,分散风险,达到优化资产配置的效用。然而期限错配、信息不透明的运作方式,在后续资金不足时,有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然而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评定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各家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等级都是内部评定的,且没有银行对外公开披露其理财产品风险等级的评定方法,投资者难以获得有效的产品风险提示。根据400份有效问卷调查显示,客户对理财人员的依赖程度在最终做出银行理财产品购买决定时,绝大部分客户离不开专业理财人员的参考意见,仅有5.14%的少数客户完全依靠自己收集的信息决定购买理财产品。52.8%的客户在事先搜索一些信息的基础上再参考理财人员的意见,17.76%的客户则完全听从银行专业理财人员的意见。理财产品销售人员常常利用其信息优势故意夸大收益而轻视对风险的说明,使客户消费在尚未弄清产品所面临的风险的前提下,本着对商业银行的储蓄烙印,购买“高收益”理财产品时往往忽视其背后的高风险。
表外核算标准不统一,理财监管“空地”凸显。近年来,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种类和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和利润的增长点,2014年阜新市辖内金融机构表外理财产品募集金额为228.32亿元,比2012年增加159.24亿元,表外理财资产相当于表内总资产的12.08%,比2012年提高7.42个百分点。目前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和银监会下发的制度规定,主要针对表内会计核算,监管部门对银行表外资产管理相对薄弱,一直采取紧密观察和跟随市场、针对具体情况“点对点”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的被动的、堵漏洞的监管方式。在我国分业监管的机制约束下,给商业银行通过交叉性金融创新进行监管套利留下了制度空间,采取不断“金融创新”的手段绕过金融监管,实现利用表外理财监管套利及监管逃避。
对策建议
健全理财产品金融统计制度,加强表外理财统计监测。建议结合金融统计标准化的相关要求,针对理财产品统计数据来源、统计口径、数据标准、会计核算方法和信息反馈与发布渠道进行详细规定,提高理财产品统计数据的相关性和可用性。同时尽快建立起对理财产品业务活动进行统计监管的法规制度,并进一步明确我国中央银行对整个金融业的法定统计监管职责;加强开展对表外理财产品的流量和利率统计,强化对资金流向的统计监测,全面反映理财产品对货币供应量的规模、结构的影响,逐步构建起中国的流量和价格统计监测体系。密切关注各类理财产品对货币总量的影响,根据理财产品影响进一步完善货币供应量指标检测,改进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全面规范同业理财业务,引导理财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尽快出台监管规定,从严规范同业理财会计核算,实行进表管理。同时加强理财资金投向监测。对房地产、融资平台等重点风险领域制定涵盖同业理财类信贷融资的风险监测报表,实现对重点行业理财融资监测,督导商业银行充分披露信息,“打包还原”基础资产,严格控制理财资金投向。改善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机制,从数量调控逐步变为结构和方向调控。鼓励银行探索服务实体经济新产品和新模式,引导银行通过理财业务深度参与直接融资市场,推动信贷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实体经济。
强化资产池模式风险防控,完善理财风险管理体系。强化“资产池”运行模式风险防控,将银行的表外信货项目显性化,增强资金来源与投向之间的匹配关系。规范划分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制定统一权威的划分标准,特别要注意规范销售行为,要将风险提示放在首位,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信息。逐步建立理财产品违约的市场出清机制。针对未来一段时间“资产池”运行模式可能暴露出来的风险,相关部门应该厘清理财产品参与方的权责关系,明确金融机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边界,并建立合理的市场出清机制。
规范表外理财产品会计处理方法,补充理财监管制度空缺。统一设置表外理财核算科目用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核算,并统一采用复式记账以完整地体现和反映理财资金的募集和运作情况,形成规范统一的会计核算方法。相关部门应出台理财业务会计核算指引,明确理财业务各类经济活动的会计核算,包括初始确认、存续期计量、到期支付等,制定详细的会计指引方式。在商业银行现有核算方法的基础上,统一会计科目、会计分录的设置和使用,规范理财资产、收入等金额的确认、计量和列报,使各商业银行能够参照统一的指引进行会计核算操作。此外相关部门要依据统一理财产品会计处理方法,加强表外理财监管,封堵商业银行通过交叉性金融创新进行监管套利制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