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快推进高山镇土地流转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加快推进高山镇土地流转的调查与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农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和实践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有效形式和途径,着力解决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问题,对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稳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近期,我镇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课题调研组,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对全镇土地流转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调查与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山镇土地流转现状
高山镇位于荥阳市西部,人口3.3万人,总面积61.5平方公里,地处丘陵山区,境内沟沟壑壑,常年干旱少雨,全镇耕地面积43545亩,大部分属于“望天收”,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亩产在400-500斤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业劳动力不断转移到非农产业,向城市流动。年轻人不愿种地,年龄稍大的人苦于种地收入太低,又无法从土地中脱离出来,造成农田出现较多撂荒或者疏于管理,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为改变这种现状,我镇根据中央有关政策,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鼓励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
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截止目前,我镇通过与大型农业公司沟通联系,已经在穆沟、石洞沟、竹园、竹川、高山、许村、纸坊等村开展土地流转。其中,郑州润华果林有限公司同穆沟、石洞和竹园三个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7400亩,种植软籽石榴2200亩,育苗230万株;郑州豫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同冯沟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2100亩,育苗应雪黄梨800余亩;郑州合信农林科技荥阳丰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高山、许村和纸坊流转土地1470余亩,已种植河阴石榴、大棚花卉、绿化树种等1000余亩;河南隆亿实业有限公司同竹川村签订协议流转土地800亩,种植果树;河南省郑州市侨联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同竹川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310亩,种植文冠果;许村个人牛浩杰与村民签订承包协议100.46亩,种植苗木花卉;荥阳妙雨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同纸坊村签订协议,流转土地37.11亩。据统计,全镇共流转土地12217.57亩,已种植4347.77亩。
从流转形式上看,我镇土地流转主要分三种类型:一是出租。部分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租赁给农业公司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出租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农户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承租方按承租时约定的条件对原农户负责。对于国家各项补贴,双方按租赁合同约定的一方享受。二是转包。部分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转给同村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转包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农户继续履行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各项权利和义
务,接包方按转包时约定的条件对原农户负责。三是转让(代耕)。一些农户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收入来源,经其申请和发包方同意,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给其他农户,由接收方履行相应土地承包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多是口头协议转让给亲戚、朋友或者乡邻暂时经营。
二、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我镇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了由分散流转向集中流转、由小面积流转向大规模流转、村组内流转向大公司流转的喜人趋势。但是,在流转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流转的速度不够快,流转的效率不够高,流转的面积不够大。
一是部分农户认识不深刻。在家种地的农户年龄偏大,多是到了50岁左右的知天命之年,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恋土情结”,许多农户对农地流转的法律、政策缺乏了解,把土地视为命根子而不愿流转;部分农户对农村土地政策心存疑惑,更多的农户怕流转后失去承包权,宁可粗放经营或让亲戚代耕也不愿意流转。
二是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目前,我镇较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基本上是村组通过做通群众工作,联系某些农业公司,与群众签订流转协议,村级组织在公司与群众之间作为一个桥梁和中介存在,缺少专业的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造成土地评价缺乏依据,土地流转价格偏低,无法体现土地的真正价值。同时,土地流转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目前,市县、乡镇缺少
专门的管理部门对土地流转市场进行统一管理和服务,影响了土地流转的规模和效益。
三是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我镇土地流转行为主要分为出租、转包和转让三种类型,出租类型基本上是农户与大型农业公司签订流转合同,但是大多没有经过市级备案、存档和鉴证;转包和出租类型的土地流转存在很多没有签订流转协议,或者流转协议的内容、条款不规范,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隐患。目前,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政策不明晰、法律制度不健全,流转的目标不清晰,政策不具体,监管措施难有力。对土地流转的管理,从上到下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有具体实施细则,在流转程序、流转手段、流转档案管理等方面缺乏统一规定,这是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不规范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是农户保障体系不完善。目前,由于农村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显示出“唯一性”,至少在心理上,农民普遍把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对待,对于流转土地存在后顾之忧。虽然土地流转可以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并且获得与种地相同的经济利益,但是土地流转价格偏低的现实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户失去土地后,需要解决他们重新就业,重新选择生活方式的问题。比如,有些农户除了种地其他什么也不会,有些年龄大的农户没有其他劳动能力只能赋闲在家。这就需要政府做好各类农户的保障工作,安排培训就业,引导快乐生活
等。目前,我镇还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来维护流转农户的生产生活。
五是土地流转效益难提高。由于我镇自然环境和气候因素的双重影响,在土地流转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发展种植业可以说投资大、见效慢、风险高,有些农业公司不愿到我镇进行承包,即使价格给的很低,因为我镇耕地缺乏灌溉,山岭缺乏道路,生产缺乏劳动力,灌溉需要打井,山路需要开辟,劳动力需要招聘,每一项都是巨大的投资,并且农业项目一般三两年看不到任何收益,加之市场因素的影响,没有实力雄厚的农业公司对投资农业开发是极为慎重的。
总的来说,农户认识不深刻,县乡级合同管理机构审查、签证或公证机关公证体系不完善以及一些保障措施和客观条件均影响和制约了我镇土地流转。
三、加快土地流转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劳动也和其他生产力要素一样向着收益高的产业或地区转移。现阶段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造成了土地零散分割,农户经营规模小效益低。因此,通过土地流转,对农村土地进行集中规模经营,才能实现土地的规模经济效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从而促进农民增收,这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是有利于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可以促进零散耕
地的集中耕作,通过集中耕作统一播种、施肥、收割,提高机械化效率节约成本;并且有利于农业科技推广和结构调整,根据市场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增加投入产出比。二是有利于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如果农民束缚于一小块土地就会被土地所累,农民要想富首先要从土地上解放出来,通过土地流转在既得利益不变甚至增加的前提下,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即使部分农民没有就业能力也可继续在土地承包者地里耕作,土地承包者同样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三是有利于撂荒土地的综合利用。我镇是山区丘陵地区,除了外出务工出现的部分撂荒土地,还存在大量的山头和丘陵,这些山头和丘陵常年无人管理和种植,如果经过流转种植果林将会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四是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农村土地流转可有效的带动农村投资增长,推动休闲农业、生态观光农业和农家乐旅游等发展,促进一产、二产、三产融合。但是要防止土地流转后变相搞非农建设,要把握好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探索和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四、促进土地流转的几点建议
土地流转问题是一项综合性、动态发展的系统民生工程,需要在中央的引导下不断发展完善,也需要我们基层不断探索和创新。现结合我镇土地流转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政策,尊重民意,稳步推进。一是不折不扣地
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的前提下,把不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作为先决条件,切实保障农户承包期内土地权益;二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护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优先考虑本市、本镇农业企业和农业大户进行流转工作;三是严格遵循政策规定,充分保障流转双方的主体地位,大力规范土地流转申请、登记、备案、公证各项程序,依法合理有序进行土地流转。四是把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障农民土地流转收益权,杜绝任何组织和个人擅自截留、扣缴和占用,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害。
(二)加大宣传,转变观念,形成共识。进行土地流转,关键要转变干部群众对土地的传统耕作管理观念。为此,要通过学习参观,借鉴经验,加大宣传,分析利弊等方法在干部群众中开展大讨论,分析研究本镇、本村土地流转的可行性及具体操作办法,争取取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使得两种人都能增加收入。一种人急需摆脱土地束缚从事其它产业,但所耕种土地又无法放弃;一种人需要一定数量的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但所需耕地又分散在一家一户。通过大力的宣传和解释,使广大群众认识到流转土地并没有改变他们对土地用的所有权,流转土地只会使双方“双增收、共盈利”。
(三)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一是要以实施流转合同制和备案制为重点,建立健全规范化的流转管理工作制度和规程,要把指导合同签订同开展流转法律政策宣传、流转
咨询、流转价格评估等多项服务结合起来,依法建立合理的流转关系和利益关系,推行流转合同规范文本。二是要建立流转合同鉴证制度,及时办理流转当事人提出的流转合同鉴证申请。要重视对流转土地用途的审查,防止改变农业用途。要建立健全流转情况登记备案制度,及时记载和反映流转的情况。三是要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准入制度。要针对当前土地流转中存在的“毁约弃耕”现象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和准入制度,要严格审查承包方的资金、市场和技术能力,设立准入门槛,严防“新手”在土地流转中由于亏损“毁约弃耕”,造成土地撂荒,给群众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四是认真做好土地流转的指导、协调、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为流转双方提供有关法律政策宣传、流转信息、流转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指导、利益关系协调、纠纷调处等服务,逐步建立完善流转服务平台和网络,不断健全流转机制,培育良好的流转市场环境。
(四)有益探索、规范流程、发挥作用。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土地流转必须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实行登记制度,由村委会备案,乡镇土地承包管理部门登记,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积极探索通过市场调节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市级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乡镇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发布、土地评估、政策咨询等服务工作。村级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接收农户申请托管的土地,合理利用撂荒地,由合作社进行规模种植或通过乡
镇调剂和网上招租等形式,把土地承包出去,解决“包给谁”和“谁想包”的土地使用供求矛盾和土地撂荒问题,使土地流转进入有序的市场化轨道。
(五)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保障有力。根据各村土地实际利用情况,引导农民采取不同土地流转形式,支持土地流转向种养规模园区化、生产品种特色化、经营主体业主化方向发展。鼓励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支持农民自愿联合组建合作农场,把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权量化为合作农场长期股权,以市场运作的方式进行规模经营或土地资本运营。同时,建立土地流转扶持资金,对于全部转出土地的农户扶持其进城务工创业或者就近就业,要积极探索“农业企业化、农民职业化、报酬工资化”的现代新型农业运作机制,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民就近就业提供良好选择;对于引导农户流转土地较多、增收效果显著的行政村给予适当奖励;对于通过采取土地流转合作方式集中农户土地进行规模经营,并能切实带动农户增加收入的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进行表彰。另外,还要建立流转纠纷调处机制。加强与司法、信访等部门的沟通协作,畅通纠纷解决渠道。
(六)加大招商、有力倾斜、合作共赢。目前,我镇土地流转规模还很小,还有大量的山地和撂荒土地未加利用和流转,仍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大型龙头农业公司对土地进行综合利用。对于到我镇按照正常规定和程序签订流转合同的企业,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服务,积极帮助其利用国家
政策资金给予支持,凡涉及农业、发改、财政、国土、水务等部门的资金和相应奖补政策要向规模经营项目倾斜,不断改善和优化基础设施条件。同时,鼓励现有承包企业扩大流转范围和面积,积极发展观光休闲生态农业和采摘旅游业等,不断增加企业效益,为当地三产融合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篇:推进土地流转 加快农村发展
推进土地流转 加快农村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于加快农村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流转主体混乱、流转过程自发无序、流转收益分配不合理、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康发展,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
称《决定》),认真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加强管理和服务,探索多种土地流转形式。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康有序进行,需要加强管理和服务。应创造条件、提供支持,鼓励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严格程序、做好服务,促进土地合理有序流转;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强化土地产权管理基础作用,维护土地产权人利益。同时,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提升实践经验,在不改变农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
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多种形式。
完善法律法规,保证土地合法流转。对土地制度改革,《决定》明确提出“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从我国立法实践来看,许多重大改革举措都是由群众首创开始,既而制定政策,经过试点与修正,最后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确保土地流而有序、转而不乱,就要适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当前,应将《决定》关于“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等内容,通过立法的方式加以落实。同时,加快修订《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保证农村土地流转顺利进行。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解除农民流转土地的后顾之忧。《决定》要求,“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社保体系,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是农民放心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重要前提。农村社会保障能否有效推行,关键取决于有没有可靠而稳定的资金来源。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以采用个人、集体、政府三者分担的方式,解决农民的投保资金问题,扩大农民参保规模。同时,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有保障,最终实现被征
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接轨。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使符合条件的农民能够顺畅向城镇转移,是农村土地顺利流转、实现规模经营的重要条件。应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将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纳入城镇居民进行管理。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开始取消农业户口试点,农村与城镇之间的户籍壁垒逐渐被打破。下一步,应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以居住地登记为主要形式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村土地顺利流转的另一个重要前提是,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应认真落实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的各项政策措施,并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同时,积极为转移出来的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包括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城镇吸纳农民就业的能力;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鼓励农民自主创业;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认真抓好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增值,延长农业产业链;等等。
第三篇:关于加快推进土地流转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加快推进土地流转的调研与思考
——乾县城关镇南街村二组的做法及启示
赵强社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鼓励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从1998年以来,乾县城关镇南街村围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做出了有益探索,整合了生产要素,促进了规模化经营,对于加快咸阳市农村土地有序规范流转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南街村二组的土地流转模式
1、背景:咸阳市乾县城关镇南街村二组112户420人,耕地面积为400亩,人均耕地0.95亩。1997年土地二轮承包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商贸流通日趋活跃。南街二组隶属城关镇,地处乾县县城南,占有得天独厚的商贸地域优势。该组大部分群众弃农经商,从事非农产业,使全组一半以上的土地粗放经营,甚至被闲置荒芜。而少数有农作技术却又没有经商特长的农户,土地少,无法进行规模化经营,更谈不上进行现代农业生产,土地利用率不高,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
2、做法:针对上述情况,1999年南街村委会经过多次讨论研究,按照国家土地二轮承包三十年不变的政策,提出了“实行土地有序流转”的方案,并从南街二组全面试点。首先,村上把各户愿意流转的零散土地登记造册,通过调地、互换,调整为集中连片。其次,由村委会与农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按照土地优劣以每年每亩300-500斤小麦的价值(时值价格)为租金,把农户手中的土地经营权有偿转让给村集体,再由村委会以同等条件转包给有经验、懂技术的崔悟性等5户群众。全组共流转土地376亩,流转率占94%。其中本组村民崔悟性承包土地136亩,发展苹果、红仙桃生产;村民吴峰承包土地64亩,发展红仙桃生产;村民高小荣承包土地126亩,发展苹果、酥梨生产;村民袁新平和付斌斌承包50亩土地发展苗木花卉,并进行花卉出租。村两委会一班人负责监督承包户按期给农户兑付租金。
3、现状:目前,南街村二组的群众从事农耕种植的5户,经商办厂的26户,从事个体经营的53户,其它的外出务工或从事其它行业。2007年,该组全年总产值达530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尤其是5户种植户户均纯收入达7.8万元以上,实现了种地与经商共赢。
4、作用:从流转土地的经营状况看,其作用主要有:一是生产要素得到优化组合。土地流转,让种田能手种地,懂商的经商,其它富余劳力发展二、三产业,大家各尽所能,用其所长,发挥了最大的经济效能。一方面种田能手承担着全组的土地耕种,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另一方面流转土地的群众摆脱了土地束缚,在坐享“红利”的同时,腾出时间,从事多种经营。全组经商办厂和从事个体经营的达79户,占总户数的70%,外出务工76人。二是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的积极性,加大了农业投入。土地流转,使原来仅有2-3亩土地的农户拥有了几十亩或上百亩的土地,激发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愿意加大投入,规模化发展。南街村二组5户种植群众联合成立了“果业协会”,并建成大型果品储存库一座;合资购买了专用打药机和其它机械。村民崔悟性投资5万多元,修复村上原有的废弃水井2个和被损坏的渠道500米,新修渠道300米,埋设地下暗管700米,用于灌溉,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加强,并发挥重要作用。三是农业科技投入量加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土地流转,把土地集中起来,连片作业,便于农业高科技的推广实施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南街村二组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吴航定期为5户农民进行技术讲座、培训与指导,并为他们成立了农业科技小组,帮助推广优良品种,及时预报农作物病情及防治措施。5户农民打破了单纯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的产业格局,发展优质果品栽植和“速生杨”等经济林木以及苗木花
卉种植。形成了农业多元化生产,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可持续性、良性发展。目前,该组栽植优良品种苹果、红仙桃和酥梨226亩,发展“速生杨”栽植100亩。四是增加了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由于土地流转满足了农业生产适度集中,集约规模经营的条件,生产成本下降,增加了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南街村二组成立的农业科技小组和果业协会,定期对果农进行果树抗病防病指导,推广果园管理新科技,提供销售信息等服务,同时给农业加入保险,每遇到重大自然灾害,帮助农户保险理赔,真正使农民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五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村土地流转,既能让农村劳动力放心转移,解决了“一心挂两头”的矛盾,又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破解了农民增收的难题。一方面增加了农民的固定收入,多数流转的耕地每亩年转让金约为500至600元,农户不投入资金、劳力、技术、不受自然灾害影响,就可得到较为稳定的收入;另一方面,也使一些缺乏技术、不能外出打工的妇女和老年劳动力就地务工获取务工收入。土地流转实施九年来,二组群众的收入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他各组,2007年全组人均纯收入过万元,是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7倍,就是一个明证。
二、南街村二组土地流转试点的启示
启示一:加快土地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适应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村生产关系变革要求,使广大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农村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农村生产关系和经营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地规模经营成为农村工作中一个值得探讨与研究的新课题。党中央于2002年下发《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对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做出了明确规定,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南街村二组的做法充分证明了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启示二:加快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农业机械化既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又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机械化程度的高低反映了农业现代化水平。传统的人工作业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只有依靠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才能提高生产率,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目前小规模分散经营土地的方式,不利于现代化大型农业机械作用的发挥,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这就对我们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南街村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实施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土地经营集约化、规模化,为农业机械化提供发挥更大作用的舞台,同时,农业机械化可以为土地规模经营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撑,确保土地流转后的经营效益。
启示三:加快土地流转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客观要求。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本身对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外出务工使大批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出现了农民工的增多和农村劳动力减少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和粮食生产安全,加快土地流转,实行土地规模经营成为必然;另一方面,土地流转后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将会大幅度提高,可以节约大量农村劳动力。南街村二组的做法正是适应了这一发展规律。在地处城郊的情况下,80%的村民外出打工,出现了土地撂荒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村委会与部分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把农民的土地转包来,保证了农民的基本权益,使农民不再种地打工两头忙,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由此可以看到,加快土地流转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又可以为加快土地流转创造条件。
启示四:加快土地流转离不开必要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土地规模经营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大范围的土地规模经营,完全依靠农民之间自发的土地流转不可能实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形成合力,在制定政策、重点扶持、正确引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大力宣传土地规模经营先进典型的同时,积极为土地规模经营者提供信息、科技、资金等方面的服务,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农村基层组织在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土地规模经营过程中应发挥好组织、沟通、协调作用。第一,规范的政府引导和监督是做好土地流转的基础。土地流转是关系到农业生产基本方式和千百万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要确保执行政策不走样变调,确保土地农业用途不改变,必须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和行政监督作用,由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出面,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工作思路,为群众搭建土地流转的平台,规范流转程序,把流转工作置于组织有效监督之下。南街村村委会在这方面有两点做法值得推广,一是由村委会出面将愿意流转的农户土地通过调地集中起来,有利于规模经营;二是由村委会组织,群众代表参与严格确定土地承包户,合理评定土地租金,及时解决流转中出现的纠纷和问题。第二,保障农民土地经营权流转后的利益是土地流转的关键。农民能从土地流转中获得一定收益是他们愿意参与流转的根本动因,是土地流转关系长期稳定的根本保证。因此,要把维护好、实现好土地经营权收益作为确保流转成功的关键来抓,不断完善制度,可以借鉴南街村二组的经验,根据农产品价格的变动和土地收益的增长,由政府出面及时调整土地租金标准,督促承包方履行合同,及时给群众兑现。
三、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一)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市在土地流转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流转土地比例为4.2%,但仍低于全国4.57%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地区高达百分之二十以上的水平相比,差别更大。主要原因是:
1、观念落后,制约流转。一是农民对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关系认识不深刻,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成为“失地、失业、失去生活来源的”三无人。农村的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主要还是依靠土地收入解决看病、上学、养老等问题,因此普遍把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来看待,对于流转土地存在后顾之忧。二是基层干部对土地流转的作用认识不足。目前土地流转主要是农户自发进行的,各级政府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引导,至今没有规范的政策指导操作,没有明确具体的部门规范管理,尚处于无序状况。
2、形式单一,影响流转。我市土地流转主要发生在本村村民之间,大多以村内流转为主,向企业和村外人员流转较少。大多数农户还没有因为土地流转而获得更多的收益,还没有因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不能很好地适应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要求。还未出现土地生产合作社或以土地入股建立股份制企业。土地流转的档次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流转的形式档次不高,绝大部分仍属低层次的委托代管形式。而实践证明,这种低层次的委托代管所产生的效益仍然是比较低的。二是流转土地的开发档次不高。许多流转的土地仍处于自发的、粗放的、低层次的经营状态,流转规模小、投入低、科技含量不高、抵制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
3、缺乏管理,羁绊流转。由于《土地管理法》对农村土地流转尚无明确规定,国家、省、市至今没有指导性文件,没有具体的部门组织管理,导致土地流转的管理欠规范。主要表现:流转双方忽视必要的法律手续;交易监督滞后,集体“暗箱操作”仍有发生;流转服务体系欠完善,流转的档案、信息、价格都没有规范建立;利益保障还比较乏力,一些流转土地的经营者反映要进一步宽松环境,支持他们发展。农户间的流转大多为口头协议,缺乏契约约束,矛盾纠纷日趋增多。
(二)对策建议
对策之一:提高认识,将推进土地流转作为实现农村经济腾飞的关键来抓。土地是最
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但从新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势来看,离开了土地流转,土地的潜能发挥就受到了极大束缚。长期形成的土地平均拥有、所有权和经营权机械统一的模式明显不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打破这一沉闷局面,就必须让土地流转活跃起来。因此,各级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要切实提高对土地资源流转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土地流转对合理配置农村土地资源,推进农村经济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土地流转是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深化和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改革的需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管理。要大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土地市场”的观念,转变领导方式和职能,利用市场引、政策推、行政促、典型带等方式,大力活化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积极加快土地流转的进程。尽快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指导各县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职能定位应是:引导、指导、规范、服务。政府要有所作为,不乱作为,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
对策之二:强化宣传和引导,使土地流转由自发逐步转向自觉。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群众是土地流转的主体。因此,要抓好土地流转,必须以人为本,千方百计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一是要加强对土地流转现实意义的宣传。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墙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土地流转意义的宣传,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盘活农村土地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二是要加强对土地流转典型的宣传,切实发挥典型的带动作用。通过宣传,让更多农村或城镇的富余劳动力感到经营土地有利可图,从而自觉投入到土地流转当中,利用好土地资源,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各级政府、基层干部要善于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组织懂经济、懂技术的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当中,帮助农民出点子、找路子,提高农民群众在土地流转中的能力,降低土地流转的风险,确保他们获得收益。四是积极培育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使土地流转逐步走向市场,进一步拓宽参与土地流转的群体,让广大农民甚至城镇富余劳力也能顺利进入农村土地流转当中。
对策之三:制订和完善相关政策,确保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运行。要进一步明确规范土地流转的形式和程序。要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流转的形式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在程序上,要完善法律保障和监督体系。要积极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充分发挥乡村集体的中介服务作用,形成健全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确保土地流转供求信息灵敏,流转交易公正、公平。利用政务网、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等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在县市区农业局设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土地流转服务日常工作。在乡(镇)设立土地流转服务站,负责辖区内土地流转服务工作。各村土地流转服务工作由村委会承担。各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的主要职责为:一是负责土地流转的供求登记和信息发布工作,主要登记汇总可流转土地的数量、区位、类别等情况,并将农户需要流转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对外发布招商,吸引村内外的农户和企业单位投资高效农业;二是负责土地流转当事人双方协调和指导工作;三是负责土地流转后的跟踪服务和纠纷调解工作;四是负责对流转土地进行监管,确保土地农业用途和适度规模经营。
对策之四: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形式的多元化,不断提升土地流转的开发档次。一是要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探索土地流转形式的多元化。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打破地域、行业、所有制的界限,实现农村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民的联合与合作,以此为基础,构建流转机构。只要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只要有利于农户的增收,只在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管什么样的流转形式,都可以运用并推广。如股份合作、拍卖、以租抵债、以租抵贷等,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形式,更能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增加土地使用的灵活性,发挥高效益。尤其是那些大量的“四荒地”,乡村集体可采取以租抵债(抵贷)的形式,盘活资源。二是面向市场,努力提升土地流转的开发档次。坚持以土地流转为载体,加
快结构调整的步伐,积极将流转的土地区域办成结构调整的“示范园”,新科技应用推广的“试验区”,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聚宝盆”。
【作者系中共咸阳市委新农办主任】
第四篇:土地流转调查问卷
关于土地流转经营权中的调查问卷
为了解你们当地土地依法流转经营权的现状及流转过程中的困难与阻碍,提高当地农村土地流转经营的合法化,保护自身切身利益。请您认真填写!
1.您家,常住人口有多少人?
A.3人以下B.4-5人C.6-7人D.7人以上
2.家庭收入主要来源?
A.农业经营收入B.外出打工C.本地企业打工D.自家经营小本生意
3.您家的年均收入为多少?
A.3000-5000B.5000-7000C.7000-9000D.9000-13000
E.13000-18000F.18000-22000G.22000-25000H.25000以上
4.(选填)①若您家劳动力明显不足,您是否会将自家土地转包给他人?
A.是B.否C.不知道
②您是否会承包他人土地,来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
A.是B.否C.不知道
5.在承包土地过程中,当地政府是否颁发农村土地承包权证书?
A.是B.否C.不知道
6.(选填)①你家转包地面积?②你家承包地面积?
A.5亩以下B.5-10亩C.10-20亩D.20亩以上
7.您家种植作物的种类(可多选),其面积为多少亩?
A.小麦与玉米_____B.水果类树木_____
C.日常食用蔬菜_____D.景观类树木_____
8.您平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一般采取什么方法承包他人或转包给他人土地?
A.依照相关政策进行B.村上安排C.自由谈判
9.①您流出土地的原因(可多项)
A.缺乏劳动力B.效益低C.自己种地太辛苦
D.流出比自己耕种收益高E.其它
②您转入土地的原因(可多项)
A.有多余的劳动力B.给亲戚朋友帮忙
C.能够增加收益D.其它
10.①您希望转入但没转入的原因(可以多选)
A.没有好的生产项目B.转入价格太高C.没人愿意转出土地
D.转入程序太麻烦,容易受阻E.其它
②您希望转出但没转出的原因?
A、没人愿意转入B、担心转出后难以收回
C、担心转出后收入没有保障D、等待集体安排E、其它
11.您家在承包或转包土地过程中,其价格是每亩每年多少元?
A.800以下B.800-1000元C.1000-1200D.1200-1500E.1500以上
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问题,您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您的认真填写!
第五篇:加快土地流转实现互利共赢
今年以来,西岔镇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有序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经营,实现互利共赢的总思路,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镇政府对土地流转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挂牌成立了西岔镇土地流转服务站,安排专人负责土地流转事宜。各村成立了土地流转工作室,每个工作室至少确定一名土地流转信息员。在全
镇范围内对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摸排,对已流转土地和有意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登记面积、四址等信息,填写《有意向土地流转摸底情况登记册》,做到一户一表,一村一册。
在建立完善土地流转信息库的同时,利用广播、宣传单、信息员深入农户家中等多种形式,以绿佳等龙头企业为实例广泛宣传土地流(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转的相关政策,向村民摆事实,算细账,做对比。同时,针对摸排中发现以前土地流转工作中存在的,土地流转不规范无合同或合同手续不规范,土地流转范围窄,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农民受益少的问题,积极利用流转平台进行规范:对已流转手续不全的,及时予以补齐,对无合同,合同不清,有失公平的,进行说服引导,平衡双方利益,补签或签订新合同。对新流转的,以高原夏菜为主导产业,以双力、绿佳等企业为龙头,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采取“合作社+农户”、“经营大户+农户”、“企业+农户”等模式进行土地流转。
以陈家井村绿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今年新签订土地流转合同61户,流转面积203亩。在流转前,单靠传统作物的种植,农民亩均年收入仅为300元左右,公司利用流转土地统一进行高原夏菜种植,采取统一供种、统一培训、统一标准、统一销售的“四统一”模式进行经营,特色蔬菜远销国内外市场,发挥集约优势,实现规模效益。通过土地流转,公司今年计划增加蔬菜种植面积1000亩以上,实现销售收入增加600万元,带动农户3000余户。签订了流转合同的农户,除了可以获得每年每亩500的租金之外,还可以接受培训成为公司农业工人,再获得一份劳动收入。按照这一模式,流转农户的年亩均收入至少可以由原来300元提高到800元,还带动了村民共同富裕,实现了公司,流转户,村民三方互利共赢。
截止目前,西岔镇共建成县级土地流转示范点1处,乡镇级土地流转示范点1处,实现土地流转6521亩,其中农户零散流转3285亩,100亩以上规模流转3236亩。土地流转中涌现出了广兰、万和、绿佳等一批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徐学郡、杨会成、焦志宗等承包大户,为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加快土地流转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