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之埃里克森之社会化发展理论主要观点
2018年下半年四川教师招聘之埃里克森之社会化发展理论主要观点
【考点讲解】
从历年教师招聘考试来看,是个常考点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考查题型主要以客观题为主,一般两种考查形式:其一,考的简单些会直接考特点与和阶段名称的对应。其二,考难一些会以案例反选的形式去考查考生这种特点是属于哪个阶段。所以要求考生对其内涵深刻理解,能与实际例子和考题结合,能区分其中的不同点。本文将帮助各位考生对此块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希望能对各位考生有所助益。
【知识点梳理】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8个月左右)婴儿期
这一阶段,尤其是生命的前几个月,婴儿的目标是建立起对周围世界的基本信任感。所谓基本信任感是指“一种充分信任他人,并且自己也值得信赖的基本感觉。”母亲给婴儿提供食物并满足爱抚的需要,婴儿也需要满足母亲的需要。如果婴儿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母亲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将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怀疑和不安。这种不信任感可能伴随儿童度过整个童年期,甚至影响到成年期的发展。注:这个阶段常考判断题,会问对于一岁半的儿童其父母应该无条件满足其要求,对不对。考生一般看到这个判断题就会认为其说得太绝对,会养成儿童的不良习惯,但其实这个阶段是发展其信任感的关键期,而养成的不良习惯,在后面可以慢慢改善。所以这种说法是对的。
2.自主对羞怯与怀疑(18个月到3岁)儿童早期
这个阶段中的儿童已经学会了走路,并且能够充分利用掌握的语言和他人进行交流。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渴望自主并试图自己做一些事情(比如吃饭、穿衣、大小便)。儿童这种对权利和独立性的渴望常常与父母的要求相冲突。这时,父母要允许儿童自由地探索,给予适当的关怀和保护,帮助儿童形成自信心。如果父母对儿童一味的严厉要求和限制,会使得儿童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过多的怀疑和羞怯可能会导致个体一生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注:在这个阶段的儿童会主动为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作为父母应该多多鼓励,关怀和帮助。
3.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学前期
这一阶段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的圈子,儿童开始追求处于自我利益和动机的活动。他们想象自己正在扮演成年人的角色,并因以为自己能从事成年人的角色和胜任这些活动而体验一种愉快的情绪。
本阶段的危机在于儿童即要保持对活动的热情,又要控制那些会造成危害或可能被禁止的活动。成年人的认可和监督会使儿童相信,他们的活动和贡献被他人所接受。因此,成年人应该是监督而不是干涉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活动。过多的干涉可能会造成儿童缺乏尝试和主动性的性格。注:在这个阶段儿童区读幼儿园了,相当于进入小社会了,在教师的教导下和同学的影响下,他渐渐想要帮身边的人做一些事了,但是由于能力没有达到,所以也会出现做不好,帮倒忙的现象,所以在这个时候作为父母也应该多多帮助,鼓励她们,培养她们的主动感。讲完这个会有考生会疑惑,主动做事跟儿童早期的情况比较相似,无法区别。所以在这个,考生应该注意,在儿童早期儿童通常是自己为自己做事,而在学前期儿童更多的是为他人做事,以此来区分。
4.勤奋感对自卑感(6、7~12岁)学龄期
本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开始体会到持之以恒的能力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开始形成一种成功感。本阶段的儿童面临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同伴的各种要求和挑战,他们力求保持一种平衡,以至于形成一种压力。而且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同伴的相互作用改变的越来越重要。儿童在不同的社交范围活动的经验,以及完成任务和从事集体活动的成功经验增强了儿童的胜任感,其中的困难和挫折则导致了自卑感。这些成功的体验有助于儿童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建立勤奋的特质,表现为乐于工作和较好的适应性。
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危机未解决好,往往是以后其学业颓废的重要原因。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对儿童的自我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注:因为在这个人阶段儿童的附属内驱力很强,所以她们希望自己能获得好成绩来获取父母老师的表扬,所以会比较勤奋,但是也会有儿童勤奋后由于方法方式等问题而不能获得一个很好的成绩,就容易产生她们自卑的心理,所以在这个阶段父母应该悉心的引导和鼓励。
5.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12~18岁)青年期
这一阶段大体相当于少年期和青春初期。个体此时开始体会到自我概念问题的困扰,也即开始考虑“我是谁”这一问题,体验着角色统一与角色混乱的冲突。这里的角色同一性是有关自我形象的一种组织,他包括有关自我的能力、信念、性格等一贯经验和概念。在埃里克森看来,自我即与个体过去的经验相联系,又与个体面临的任务有关。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职业的选择、性别角色的形成、人生观的形成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个体在这个时期把这些方面很好的整合起来,他所想的和所做的与他的角色概念相符合,个体便获得了较好的角色同一性。注:由于中国的教育方式的问题,儿童在18岁之前很多儿童都只知道获得成绩,考大学这些,所以她们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大学,考完大学又应该做什么,所以出现考完大学选学校和学专业的时候,甚至读完大学后就会很迷惘,这就是因为没有建立好同一性,所以在这个阶段需要父母引导儿童建立好同一性,树立好自己的目标,规划好自己的未来。
第二篇:2018年四川教师招聘之教师职业道德如何拿高分
2018年四川教师招聘之教师职业道德如何拿高分
一、考情介绍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包含的内容有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等6部分的内容,在整个教师招聘考试中是不容忽视的考察内容,其中客观题——单选、案例反选以及内容反选是经常考察的形式,要求考生对题干中教师行为及表现做出判断;主观题——材料分析题,要求考生能紧扣该观点的内容,对材料中的教师的做法给予评价,所以在讲解的时候要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及含义,现在带着广大考生一起学习如何在教师职业道德部分拿到可观的分数。
二、主要内容
1.概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职业范围内具有职业特点以及行为规范。2.内容:(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1)爱国守法。
内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
内容: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
内容: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
内容: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
内容: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
内容: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三、真题解析
1.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A爱岗敬业 B依法执教 C为人师表 D严谨治学 1.答案:C。解析:有偿家教属于为人师表的内容。
2.某班在期末评选三好学生,班主任王老师将学习成绩作为评选依据,王老师的做法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的()。
A教书育人 B为人师表 C关爱学生 D爱岗敬业
2.答案:A。解析: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属于教书育人的内容。3.有关师德教育和师德修养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师德修养是师德教育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二者都是践行教师道德规范,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两种紧密联系 C师德修养是师德教育的必要补充 D二者都是致力于教师道德养成
3.答案:BCD。解析: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修养的思想基础;热爱、尊重学生是师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为人师表是师德修养的核心;教好书是师德修养的关键。
4.教师道德信念形成的最基本的条件有()。A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
B通过道德实践,获得与道德知识相符合的道德经验 C在道德实践中的情感体验
D形成道德信念使知情意行这些心理成分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4.答案:ABC。解析:道德信念是人们通过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和了解,在自身强烈的道德情感驱动下,对履行某种社会道德义务产生的强烈的责任感。教师道德信念的形成需有道德知识、相关道德经验以及自身强烈的道德情感。
5.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5.答案×。解析:教师的职业实践是教师进修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第三篇:四川教师招聘面试之《圆周运动》教学设计
四川教师招聘面试之《圆周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两个物理量——线速度、角速度,会推导二者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传动模型的应用,对线速度、角速度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思考中体会物理学科严谨的逻辑关系,提高分析归纳能力,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难点】
二者关系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情景导入: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周运动:
展示生活中的一些运动,引导找相似点:运动轨迹是一些圆,这种运动叫做圆周运动——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过渡: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圆周运动。1.田径场弯道上赛跑的运动员的运动;2.风车的转动;3.地球的自转与公转;4.自行车的前后轮、大小齿轮转动等。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我们往往会提到物体的运动快慢。对于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我们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
问题:对于圆周运动又如何描述它们的运动快慢呢?(一)线速度
演示1:在台式电风扇的叶片上分别标记红、蓝两种颜色的点,到中间轴的距离不等。用手缓慢拨动叶片转动,让学生感受两点的运动,并用flash模拟。
让学生仔细观察,说出哪个点运动得快,你是怎么比较的。讨论交流
两个点运动时间相同,但通过的弧长不相等,通过的弧长长的点运动得快。
总结:圆周运动的物体通过的弧长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能够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把它称之为线速度。
以上就是《圆周运动》教学设计,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第四篇:2018年四川教师招聘考点之教育家名言
2018年四川教师招聘考点之教育家名言
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
4.“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
5.“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6.“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8.“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马卡连柯 9.“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威廉·詹姆斯
10.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洛克
11.“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他就会成为好孩子。”——《赏识教育》 12.“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高尔基 13.“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敬和热爱,它还必须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乌申斯基
14.“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一旦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苏霍姆林斯基
15.“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叶圣陶
16.“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老子
17.“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心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才能找到创造的喜悦。”——苏霍姆林斯基
18.教师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儿童观和对待儿童的态度。他说,要“把我们摆在儿童之中,成为孩子当中的一员。——陶行知
19.“在寻找童年这座神话之宫的入口的时候,我总认为有必要在某种程度上使自己变成一个小孩子。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才不把你看作一个监护这个世界的看守人,一个对世界发生的事漠不关心的人。”——霍姆林斯基
20.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21.“儿童具有他自己的真正活动,不扩展它,教育功能就不能成功。”——卢梭 22.“有时候,老师的一句冷酷无情的话,一个漠不关心的眼光,就足以折断一根纤细的生命之线。”——苏霍姆林斯基
23.“我们要帮助孩子张开眼睛,打开耳朵,挥动双手,使他们能够认识环境、接触环境,才能创造环境,才能使他们成为环境的主人,从而引导他们积极的关注环境并发现问题,那么他们长大后就会用敏锐的眼睛、一颗敏感的心、一双灵巧的手去改造周围的生活。”——陈鹤琴
24.“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苏霍姆林斯基
25.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谊手段对待他们是培养他们友谊的手段。——斯宾塞
26.如果我们对“教育”理解为儿童的心理发展而不是智力发展。我们确实就可以说,正如当今一般所认为的,儿童的教育始于诞生时。——蒙台梭利
27.是儿童教我们爱和怎样去爱。是孩子把天使之光带到人间。但只有内心存有爱的人,才会受到启导。——蒙台梭利
28.我们造就了大量的平常的人。而那些有独特思维的人就作为有创造性的人而存在。假如我们今天都能做到尊重儿童,让他们符合人的自然发展法则成长,他们每一个人可能都是富有创意的。那么这个世界就可能产生巨大的变化。——
29.“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好的教师则教人去发现真理。”并形象地指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大厦,而是促使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们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们建筑。”——第斯多惠
30.“教师教任何功课,‘讲’是为了达到‘不讲’,‘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人知识之门,带领学生走上科学之路。”——叶圣陶
31.“人们只有通过练习解决问题和努力于发现,才能学会发现的探索方法。”——布鲁纳说
32.“手和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之更加明智”。——霍姆林斯基
第五篇:2018四川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之学习的一般理论之认知主义
2018四川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之学习的一般理论之认知主义
一、知识来源
本知识点来自于《教育学心理学》,“学习的基本理论”章节,本章节首先介绍了学习的本质和学习的基本分类,学生在充分的了解了学习的基本概念之后,学习“学习理论”的内容,整体知识的条理性会比较清晰。
二、考情分析
题型:客观题,选择题居多。
考察类型:单选题呈现例子,要求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的心理学家的观点,以及同一个心理学家的不同的观点,例如:布鲁纳的结构主义和发现学习;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学习;加涅信息加工的阶段。
三、知识点详情
(一)认知主义认为知识客观存在的,学习是个体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不同的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者头脑中建构的认知结构是不同的;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
(二)苛勒:完形——顿悟说
1.观点: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苛勒反对桑代克的“完形-顿悟说”。
2.实验:黑猩猩取香蕉
3.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苛勒认为,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都是由于对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而构成一种“完形”来实现的。
(三)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1.实验:白鼠迷宫实验
2.托尔曼的学习理论基本观点
(1)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而不是盲目的。
(2)学习是对“符号——完形”的认知(形成认知地图)。
(3)在外部刺激(S)与行为反应(R)之间存在中介变量(O)。主张将行为主义S—R公式改为S—O—R,O代表机体的内部变化。
(4)潜伏学习:托尔曼认为,外在的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不强化也会出现学习。
(四)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说。而布鲁纳强调的认知结构指的是学科结构的建构。
1.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获得:新知识的获得;转化:转变给定信息,以适合新任务,并获得更多的知识;评价: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处理知识的方法是否适合新的任务,或者运用得是否正确。
2.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由于布鲁纳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而掌握学科的结构,应该是学习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因此,布鲁纳把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设计课程和编写教材的中心地位,让它成为教学的中心。
(2)提倡发现学习
所谓发现,不只限于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动,而且还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A.发现学习有以下四点作用:①提高智能的潜力。②使外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移。③学会将来作出发现的最优方法和策略。④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检索。
B.发现学习有以下四个特点:①强调学习的过程,而不只是最后的结果。②强调直觉思维。③强调内部动机。④强调信息的组织、提取,而不只是存储。
(3)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①动机原则。②结构原则。③程序原则。④强化原则。(口诀:动结程强)(五)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接受学习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非人为的指的是知识本身的联系,认为没有办法改变。(例如:四边形内角和360度,对角线划分分成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内角和180度)实质性的指知识有可能表述不同,但是本身的含义是一样的。(例如:“创可贴”和“OK绷”)有意义学习的条件:①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三者缺一不可)2.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1)表征学习:表征学习是最低层次的一种学习方式,指学习一个符号或一组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和意义。(“鱼”这个字所代表的的事物)(2)概念学习:概念是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是区分事物的关键。(鱼是生活在水中的,有鳞有鳍的用鳃呼吸的冷血动物。所有的鱼都符合这样的特点。)(3)命题学习: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例如:鲸不是鱼.其中涉及到鱼和鲸两个概念)3.意义的同化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能否习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
4.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
(1)逐渐分化原则:即首先应该传授最一般的、包摄性最广的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这样可以为每个知识单元的教学都提供理想的固定点,即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先前知识。
(2)整合协作原则:是指如何对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要素重新加以组合。奥苏贝尔认为所有导致整合协调的学习,同样也会导致学生现有知识的进一步分化。因此,整合协调是意义学习中发生的认知结构逐渐分化的一种形式。
(3)先行组织者策略:奥苏贝尔任务要产生有意义学习,新旧知识必须能够建立起来联系,但是我们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新知识和旧知识都能建立起来联系,这时候需要人为的制造条件,使新旧知识之间能够建立起来联系,因此奥苏贝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策略有四个条件:首先,先行组织者不是人,是一个学习材料;其次先行组织者要先于学习的新知识呈现;再次,先行组织者的概念要比新知识的概念要大;最后,先行组织者要和新旧知识均有联系。
例如:学生之前学了四边形的概念即四条线段组成的封闭图形;今天老师要给学生讲正方形的概念,在上课之前给学生呈现了“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在给学生讲“有一个角是直角,且四条线段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概念。其中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就属于先行组织者。
“组织者”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组织者”,当学生面对学习任务,倘若其认知结构中缺乏适当的上位观念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则可以设计一个概括与包容水平高于要学习的新材料的组织者,目的在于为新知识提供类属者,与新知识产生上位关系。
另一类是比较性“组织者”,用于较熟悉的学习材料中,其目的在于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中相类似的材料,从而增强似是而非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并为这些新观念提供稳定的固定点。
5.接受学习
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观点相反,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学习应该是通过接受而发生,而不是通过发现。他把强调接受学习的教学方法叫做“讲解教学”。
(六)加涅——学习的信息加工论观点 1.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1)动机阶段:激发动机和兴趣;(2)了解阶段:选择学习内容;(3)获得阶段:所学的东西进入了短时记忆;(4)保持阶段:所学信息进入长时记忆;(5)回忆阶段:提供线索帮助学生检索、回忆信息;(6)概括阶段:获得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7)操作阶段:应用所学信息;(8)反馈阶段:评价应用结果。
(七)重点知识总结
认知主义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的过程,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其中,不同的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者形成的认知结构不同。
格式塔学派苛勒反对桑代克的试误说,认为学习是“完形-顿悟”的过程;托尔曼认为学习者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发现学习建构学科结构的过程;奥苏贝尔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强调旧知识的重要性;加涅提出信息加工理论,提出学习的八阶段。
四、历年考题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A.机械学习B.有意义的发现学习C.有意义的接受学习D.研究性学习
【答案】C。解析:奥苏贝尔提出学习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学生以接受的方式,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故选C选项。A选项,指不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的学习,如三岁的孩子能背诵五百首唐诗;B选项,如:科学家进行科学钻研;D选项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在教师的辅助下,由学生策划、执行及自我评估的学习方法。它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技巧。学生透过研习一个特定的专题的同时,运用现有的知识和技巧来重新综合,并透过进行一些特定的活动,使学生能自主地建构知识,继而学会这个新的题目,而达至学会学习的目的,并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