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代中学历史教学应突出人文精神的培养)
当代中学历史教学应突出人文精神的培养
[摘要]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水平的重要尺度,是国家软国力的重要体现。但是,我们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本文从中学历史新课程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新
课程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分析与探索,希望能够唤起教育者对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视和研究,从而推动全民族人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人文精神
中学历史教育
培养
“人文精神”一词在英文中称为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等。其根本特点是重视人,即
重视对个人发展和人类走势的终极关怀。具体包括对人自身的价值、人的发展和生存质量的关注;对他人、社会和人类进步事业的投入与奉献
;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和探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关爱和改善的态度等。人文精神的内涵既带有历史的普遍性,也带有明显的时
代特点,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本文拟对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突出人文精神的培养进行一些探讨。
一、当前中学历史教育对人文精神的呼唤
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水平的重要尺度。当前,人文精神不仅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是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而历史学科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具有其他任何学科所不具备的独特的人文教育
功能。因此,应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独特的优势,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科学历史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以适应现代社会对
公民素质的更高要求。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地实施了许多年,而事实上应试教育不仅没有衰退的迹象,而且大有愈
演愈烈的趋势。在这种情形下,人文精神教育被忽略甚至被省略了。作为人文教育核心学科的历史学科更是沦落到一种被边缘化的地位,每况
愈下。即使被保留下来,但其作为人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却逐渐淡化了。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被考试的指挥棒所左右,本应该是充满厚重
之美和生动趣味的历史学科就变成了机械枯燥的应试工具。
时代的发展呼唤中学历史教育要与时俱进。中国要在21世纪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注重经
济、军事等硬国力的提升以外,还应着力于国民教育和人文素养等软国力的全面提高。如何改变以往传统历史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缺失的弊病,也就成了我们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应尽的责任和必须面对的挑战。对于中学历史教师而言,最重要和最迫切的问题,莫过于匡正历史教育的目
标,还历史教育的本来面目,发掘历史教育在培养与塑造人文精神方面的真正价值。
二、中学历史新课程对人文精神的体现
自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之后,一场旨在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在全国随即展开。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从
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科书编写等各个方面,突出体现并加强了历史教育的人文性,淡化历史教育的工具性。
例如,在课程理念的设置上,新课标明确中学历史课程的基本宗旨是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在课
程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注意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在课程目标的确定上,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改变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
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要求把“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作为公
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教材的编写上,打破了以往教材编写重知识、重体系的旧例,而采用相对生动的学习专题形式和模块
形式,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高中课程还开设了可供学生选择的历史选修课,旨在进一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揭示了中学
历史教育的根本特征——人文主义教育,试图还历史教育的本真,进一步丰
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如人本意识、科学的态度、创新意识、民族意识、全球意识、合作意识、环境意识等,并且为人文精神的培养提
供了很好的素材与途径。
三、中学历史教学如何突出人文精神的培养
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学科之一,历史学科拥有丰富深厚的人文资源,历史教育应该借助丰富的历史文化营养来滋润
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培育人的智慧,从而最终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学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来突
出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挖掘课程内容,培养民族意识,激发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是历史教育的主旋律。历史教育首先要使学生具有民族意识,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拥有民
族自豪感。历史教育专家赵亚夫说过:“学习历史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力。”这种民族自信力就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
长,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资源。有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有深厚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有宽阔深沉的民族胸怀等,正是这些才生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勇前进的动力源泉。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帮助学生加深对本民族历史的了解,进而了解中国国
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形成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民族自信力与凝聚力。
但是,在教学中也要注意采用批判的发展的眼光具体分析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例如在学习古代中国的科技史时,教材往往强调我们的发明比西方领先多少年,而很少涉及它究竟给国家发展带来多大的实际意义。就拿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来说,我们往往因
为它们在当时遥遥领先于世界而感到自豪。但是,仅仅自豪是不够的。鲁迅曾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
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为什么鲁迅的看法与我们书本上讲得不一样?为什么传统科技没
有在中国发挥应有的巨大作用?通过深挖教材,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使他们认识到中华民族在对待传统科技方面的愚昧、可悲与落后,西方民
族的务实、智慧与进取之处。只有建立在正确认识祖国历史文化基础之上的爱才是一种理性的爱,否则只能是盲目的、狭隘的、也是不牢固的
;只有理性的历史教育才能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发努力的爱国情感。
(二)揭示历史人物优秀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历史是由人类共同创造的,历史记录了大量杰出人物的事迹。然而,以往教材对历史人物描述更多的是与其相关的
重大事件,寥寥数语,冷冰冰的面孔,显得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除了应付考试需要外,对学生的人格感化作用,显得微乎其微。新课程
在这方面虽然有所改变,但仍有欠缺。教师应加强历史人物尤其是人格品德方面的教育。历史虽然不可以再现,但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教师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创设历史情境,使这些历史人物生动鲜活起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发生联系,让学生觉得可亲可敬,在潜
移默化中使情绪受到感染,精神得到熏陶,进而内化为人格力量。
例如,在讲到屈原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有关屈原的资料,站在屈原同时代人的视角(家人、学生、朋友或政敌等),以“我看屈原”“我眼中的屈原”等为主题,展开想象或讨论。通过活动,学生描绘出来的屈原就不仅仅是一个只写
了《离骚》的屈原,而变的丰满高大起来:屈原,楚国的贵族,身处乱世,才华横溢,关心祖国与民族的命运,一心想要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励精图治变法自强。可惜恰逢昏君小人当政,屈原遭到排挤和放逐。但是,屈原依旧心系祖国,最后因不愿随波逐流愤而投江。传说人们为
了纪念他,才将粽子撒到江中,为了不让鱼吃他的尸体,这就有了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屈原身为楚国的大夫,原
本可以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为什么不能像其他人那样,随波逐流呢?这样,学生不仅会为屈原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所感动,更为他坚持信仰 的执着精神所震撼,被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所打动。
在学到科技发展史时,可以请学生搜集中外历史上科学家的故事,分析他们成功的奥秘,象李时珍、李四光、詹天
佑、牛顿、居里夫人、爱迪生、爱因斯坦等等。通过比较分析,学生会发现,这些人能够取得非凡的成就除了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也是个
人主观努力的结果。他们都具有刻苦钻研的态度,勤于思考,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具有自我牺牲的奉献精神。正是这些意志品质成就了他们 的梦想。通过让学生走近历史人物,揭示他们的个性品质,能够使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感染,人格得到净化,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
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健全的人格。
(三)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关注人类发展的历史责任感
“历史不是在于讲授过去的事情,而是在于帮助理解现在的事情。”历史与现实是紧密联系的。通过密切联系现实,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
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
例如,在学习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群时,我们知道在北京人生活的地区曾经森林茂密,凶猛的野兽时常出没,严重威
胁着北京人的生存,加上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迫使他们过着群居的生活。再联系今天北京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每年春季时常发生的沙尘
暴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北京地区的环境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通过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历史上黄河流域曾长期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
人口密集的地区,由于长期的掠夺性垦伐,不注意保护环境,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严重,这才有了今天的后果。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在学习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例子(如可口可乐、麦当劳等国际知名品牌),说
明全球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进而思考中国和每一位中国人应如何适应全球化这一趋势。借助这样的联系和思考,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已
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潮流,而且全球化的影响无处不在,每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敢于迎接这一挑战,善于抓住机遇,否则就会被
淘汰。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树立学生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理解和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以开阔的视野、开放 的心态看待世界;培养学生在当今时代的挑战中,勇于自强自立的精神;使学生产生忧患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密切关注现实生活中许多典型生动的素材,将其及时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时代意识
与世界意识。如SAS、印度洋大地震、禽流感等,当这些人类共同面临的灾难降临的时候,各国人民团结一致,携手奋战,显示了人类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宝贵精神。这些活生生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在这个时代,人类不仅需要竞争,更需要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关爱、相互帮
助,这样才能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就是要以生为本。“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主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
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并且“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感”。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尊重、理解和关爱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并且通过启发,经由学生自己思考得出认识和结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历史新课程为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大量的途径和方法,如初中教材设置了导入框、动脑筋、活动与探究、议一议、小制作、小调查、故事会以及活动课、好书推荐、历史学习网站推荐等栏目。高中教材也设置了供学生选择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如阅读与思考、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师生互动、气氛融洽的和谐民主的宽松环境,鼓
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观点的相互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让创新的种子在此萌发。同时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和实践能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一反映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的价值取向,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进 的方向。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进行学科知识教育,更要关
注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当然,教育者在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人文观念的更新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这样
才能为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贡献绵薄之力。
第二篇:在历史教学中应突出对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历史教学中应突出对人文精神的培养
摘 要: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水平的重要尺度。但是,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本文从中学历史新课程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新程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分析与探索,加强对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视和研究,从而推动全民族人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历史教学 人文精神 培养
“人文精神”一词在英文中称为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等。其根本特点是重视人,即重视对个人发展和人类走势的终极关怀。具体包括对人自身的价值、人的发展和生存质量的关注;对他人、社会和人类进步事业的投入与奉献;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和探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关爱和改善的态度等。人文精神的内涵既带有历史的普遍性,也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本文拟对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突出人文精神的培养进行一些探讨。
一、挖掘课程内容,培养民族意识,激发爱国情
爱国主义是历史教育的主旋律。历史教育首先要使学生具有民族意识,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拥有民族自豪感。历史教育专家赵亚夫说过:“学习历史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力。”这种民族自信力就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资源。有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有深厚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有宽阔深沉的民族胸怀等,正是这些才生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勇前进的动力源泉。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帮助学生加深对本民族历史的了解,进而了解中国国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形成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民族自信力与凝聚力。
二、揭示历史人物优秀的个性品质,培养健全的人格
历史是由人类共同创造的,历史记录了大量杰出人物的事迹。然而,以往教材对历史人物描述更多的是与其相关的重大事件,寥寥数语,冷冰冰的面孔,显得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除了应付考试需要外,对学生的人格感化作用显得微乎其微。新课程在这方面虽然有所改变,但仍有欠缺。教师应加强历史人物尤其是人格品德方面的教育。历史虽然不可以再现,但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创设历史情境,使这些历史人物生动鲜活起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发生联系,让学生觉得可亲可敬,在潜移默化中使情绪受到感染,精神得到熏陶,进而内化为人格力量。在学到科技发展史时,可以请学生搜集中外历史上科学家的故事,分析他们成功的奥秘,象李时珍、李四光、詹天佑、牛顿、居里夫人、爱迪生、爱因斯坦等等。通过比较分析,学生会发现,这些人能够取得非凡的成就除了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也是个人主观努力的结果。他们都具有刻苦钻研的态度,勤于思考,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具有自我牺牲的奉献精神。正是这些意志品质成就了他们的梦想。通过让学生走近历史人物,揭示他们的个性品质,能够使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感染,人格得到净化,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健全的人格。
三、培养学生关注人类发展的历史责任感
“历史不是在于讲授过去的事情,而是在于帮助理解现在的事情。”历史与现实是紧密联系的。通过密切联系现实,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例如,在学习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群时,我们知道在北京人生活的地区曾经森林茂密,凶猛的野兽时常出没,严重威胁着北京人的生存,加上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迫使他们过着群居的生活。再联系今天北京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每年春季时常发生的沙尘暴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北京地区的环境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通过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历史上黄河流域曾长期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人口密集的地区,由于长期的掠夺性垦伐,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严重,这才有了今天的后果。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就是要以生为本。“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主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并且“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的愉悦感”。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尊重、理解和关爱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并且通过启发,经由学生自己思考得出认识和结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历史新课程为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大量的途径和方法,如初中教材设置了导入框、动脑筋、活动与探究、议一议、小制作、小调查、故事会以及活动课、好书推荐、历史学习网站推荐等栏目。高中教材也设置了供学生选择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如阅读与思考、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师生互动、气氛融洽的和谐民主的宽松环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观点的相互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让创新的种子在此萌发。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一反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的价值取向,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第三篇:写作教学应注重人文精神
写作教学应注重人文精神
蚝业小学黄惠恩
语文课程新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们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所以,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主要是表达与交流,它本身涵盖面积广,古今中外,天上地下,人情物理,无所不包,思想活跃、富于想象、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照理应该对写作课感兴趣。然而事实上,在实际的学校教育中,作文成了许多学生最不喜欢上的课。写作对教学双方而言,都是很苦恼的事。写作课的大部分时间被“分析”占去。青少年记忆力最强,不让他们大量“输入”,却偏偏要他们凭一点点可怜的“储存”去分析、抽象;青少年思想最活跃,不让他们自由地思考、表达,却偏偏扼杀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禁锢了他们的个性,把他们统一到一个“标准”的答案中。这好比吃饭,天天分析饭的成分,就是不让真正吃一口,真正吃下去。
写作教学造成这个局面就是因为我们把“语言是工具”这个说法推向了极至,把语言简单地视为一种读写工具而忽视了语言中的人文素材和人文精神。工具说可以使我们教师便于操作,整齐划一,但会流于形式,渐渐僵化。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只注重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写作,而忽略了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以此教学模式,学生得到的只是一点点知识,甚至是假知识。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写作的兴趣,倒了他们的胃口。
因此,写作教学应返璞归真,回到人本身上来,提出了人本主义的教育方针。因为语言不仅仅是工具,也不仅仅是所谓的精神载体,而是我们精神家园本身。文学是人学,我们读一篇名著,实际上就是通过语言进入到一个伟大作家的精神世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写作的素质教育就是人文教育,就是抛开工具,直接学习文章本身——首先就是阅读与背诵。写作课就是让学生进入到一个最优美、最典雅、充满了营养,能让他高度吸收的语言环境中支含英咀华。这是学习作文的基本方法。
对于知识的学习,有经验与体验之分。经验是人们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由上一代传授难下一代的知识,具有接受性。体验是对教育还有感情色彩的回味、体味,是个体在当下的一种领悟,具有创造性、过程性。体验是被激活的知识经验,是被内化的知识经验,是注入了生命意识的经验。因此,写作要求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学生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也就是学生把自己对社会的关照,对生命的领悟,对个人感情的张扬都使我们教师必须把写作教学放在一种人文环境中进行,培养学生敏锐的体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充分的领悟能力,自如的表达交流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历代文章大家,都有一个“上下观古今”刻苦读书的功夫。读对于写来说,就是“实物教授”,凡是好的作品,本身就告诉你“应该怎样做”,凡是不好的作品,本身就告诉你“不应该怎样做”;作文的方法主要靠观察比较而得。所谓比较,就是拿自己的作文和别人的作文比,比来比去,就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也就可以悟出点道理来,总结出一点真切的感受来,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鲁迅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教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作法》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了不好,又读,又做。他却决不说坏处在哪里,作文要怎样。一条暗胡同,一任你自己去摸索,走的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但是偶然之间,也会不知怎么一来——真是‘偶然之间’,而且,‘不知怎么一来’——卷子上的文章,居然被涂改的少下去,留下的密圈的处所多起来了。于是学生满心欢喜,就照这样——做下去,年深日久,先生就不在删改你的文章了„„”这段话,可以说触及到问题的真谛了。读做读做,自己摸索,年深日久,偶然得之。看起来好像教师不负责任,实际上他把学生的神经全部调动起来,不许你有一点依赖心理,同时也减少了对学生习作的束缚,不向学生传授任何写作的技巧和写作捷径,只是鼓励学生去自由阅读、自由表达,自己感悟写作的心得。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然而,由于现行的教育考试制度下的写作考试,往往大多是一点知识点加一篇作文的模式。在这样的考试模式影响下,教师们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数,往往不考虑学生实际写作水平,片面提高写作的要求,久而久之,使那些写作能力较低的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这样严重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更谈不上什么写作的创造力了。因此,考试的内容应该是:一考学生“读了多少,背了多少,懂了多少”。有数量就有质量。看一个人读过多少部名著,多少篇文章,背下多少首诗词,这远比看其是否
掌握知识点有价值得多,名著名章诗词熏陶出来的学养对于作文及至做人的巨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而且,阅读量的考核简便准确,绝对不可能投机取巧。二考“作文写得怎样,字写得怎样。”“可以要求写一篇提要、一篇文评,提要能抓住基本内容,文评可以有不同见解。这很容易分出学生水平的高低,要想得高分,平时必须大量看书,才会理解得快,才会有独立深刻的见解。”过去多是考命题性作文,实际上是给学生出难题。逼他们编造,甚至远远超出了写作本身的范畴。写作考试必须变革,否则,以人文精神为旗帜对于写作教学而言仍是一句空话。像去年高考中,有一名考生凭着一篇《赤兔马之死》的满分作文而被高校破格录取,这就为现行的考试制度带来一点曙光,带来了一丝希望。
在写作教学领域,科学性与人文性应是统一的。其实,教育归根到底还是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因此我希望,就是荷尔德林所说:“人诗意的生活在大地上……”
第四篇:语文教学应弘扬人文精神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那么,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弘扬人文精神呢?
一、加强爱国情感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类情感的永恒主题。可我们不少学生爱国意识非常淡薄。教学马克•吐温的讲演《婴儿》一文,为了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我因势利导让学生思考:作为中国的未来,被关注的下一代,我们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呢?国难当头时,你会怎样做? 愿意扛枪上战场吗?如果 “国破”了,而你却成了《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还会有自由生活的权力吗?假若有人竟做了民族的败类,还有做人的尊严吗?面对我的一连串的发范围问,学生们沉默了。我尊重大家的选择,但从他们的表情上我看到了羞愧、沉重和坚定。我知道,他们已对国家和个人的关系有了些正确的认识。于是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写一篇题为《丹心一片献祖国》的讲演稿。这回学生没有一个发牢骚对的。课后,在备课笔记中我写到:教给知识,教会做人,长此以往,国必富强。
二、培养社会责任感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对祖国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理想、前途观念较淡薄。享乐主义思想有所表现,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有所滋长,缺乏社会公德等。这些现象虽然是苗头倾向,但如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我在教《与朱元思书》这篇文言文时,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敢于质疑的探究能力,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让学生在领会文章意思之后对文中的语句或写法提出异议。有一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的意思是为名利而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作者在文章结尾处这样议论合理吗?并且还谈了自己的理解。
这是我在备课时所未料到的,此时正好下课铃声响了,于是我决定对这个问题采取“冷处理”,让大家课后先进行思考,下节课再来讨论。课后我深入研究了一下教材,发现了解答的关键:这名同学并没有真正把握作者笔下山峰的特点。文章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道:“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表现了山积极向上的姿态,体现了山的勃勃生机。它们是在竞争,但竞争的是什么呢?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作为人,我们应该具有山的精神,力争上游,不甘落后,我们不该不择手段地争名夺利,而应力争使自己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力争让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协调统一,这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所以“鸢飞戾天者”看到了自己的狭隘,从而“望峰息心”。对于我的解释,同学们都表示赞同,这个教学中的小小插曲让我把握住了一次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机会,收到了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三、开发课程资源,让人文精神照亮学生的心灵
日常教学中,及时地、经常地向中学生推荐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视听材料,多与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视、听信息零距离的接触,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使中学生站在人文精神的制高点上树立价值观和确立人生观。
其次,开展切实有效的语文活动,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例如:读陶渊明的诗歌,让学生从中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读杜甫的诗,从中感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读鲁迅的杂文,从中体会“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冷峻;读毛泽东的“江山如此多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从中领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壮志豪情……
第三,关注网络文明建设,关注中学生对信息鉴别能力的培。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正在逐步覆盖学校和家庭,中学生的阅读范围已不再局限于书刊了。但它犹如一把双刃剑,给人们获取信息带来便捷的同时,又带来许多芜杂的信息,容易使青少年难以辨别而误入歧途甚至痴迷而不能自拔,从而导致孤独、冲动、暴戾、空虚等心理障碍。这就需要我们去关注网络文明建设,以提高中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窥一斑而见全豹”。倡导人文精神的教育应该贯穿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
第五篇:浅谈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浅谈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1
加强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精神,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振兴民族优秀文化的迫切需要。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仅是人文学科的任务,自然科学也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体育教育不仅包括人类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播,在培养人文精神方面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人文因素,烘托人文精神
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很多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教师在教学时要把教材中那些富有极强感染力的人文因素充分挖掘出来,展现给学生,使人类优秀的文化知识成果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人生态度、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内化为学生的品格、气质、修养和人生观,丰富学生的人文积淀。如武术教学时,让学生认识到武术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项民族文化遗产,中华武术,千百流派,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仅获得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而且培养了民族自豪感,增强了强身健体、保家卫国的信念。学习广播操时,那催人奋进的激昂乐曲,充满青春活力的优美韵律,青春豪情的健美动作,不但使学生亲身体验“健、力、美”,提高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而且极大地激发学生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情?w,唤起了学生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美好人生的追求。
二、创设宽松、和谐、平等、尊重的人文教学氛围
教学过程不应仅仅是教学技能的施展,还应充满人情味。面对一个个生龙活虎而又充满好奇心的学生,教学的每个环节的设计都应充满对他们的尊重、理解和信任,课上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和质疑的时间、空间,鼓励学生创新求异,提倡同学间相互交流探讨、允许学生自主练习、自由组合、自我评价,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事实证明,在宽松、和谐、平等、尊重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求知欲望,思维活跃,精神饱满,心情舒畅,这正是萌发人文精神所需要的环境和土壤。
三、利用学科的交叉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了课程综合化的发展,加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让音乐带来快乐。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配上一些动听的乐曲,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兴趣,又陶冶了情操,还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和欣赏能力。
2、让英语走进体育课题。一些简练的口令,一些常用的术语、一些鼓励的评语,都可以用英语来完成,以此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3、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机融合。如跳高、跳远涉及到的语文、历史、数学、物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这些学科的整合,不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1、指导学生开展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想象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欢乐,引导学生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积极心态,用坚强的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去面对人生。
2、鼓励学生参加“健康加油站”、“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等群众性体育团体,并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拼搏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尊重善待别人,理解信任对方。
3、开辟“快乐体育园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使学生既能生动、活泼、快乐地锻炼身体,又能在空虚欢乐的空间里开展个性,完善人格,感悟人生。
4、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野外活动,如春季郊游远足等。置身于大自然之中,那起伏的山峦,潺潺的溪流,茂密的深林,遍山的野花,构成一幅优美额图画。欣赏这美丽的自然风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此时学生会感到心旷神怡,感情沸腾,心灵净化,理性升华,陶冶情操,对祖国的锦绣河山产生了无限热爱之情,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五、多渠道进行人文精神渗透
1、教师在语言、行为、气质、修养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人格魅力以及严谨治学、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将深深地感染着学生,学生受教师耳渲目染的熏陶,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追求上必将有一个飞跃的发展。
2、让体育器材更具人文色彩,如垫子的摆放可成圆形、三角形、梅花形、数字等;接力棒可做成五颜六色且带文字图案的纸筒;投掷器材可选用学生自制的带有特色的响铃球等。
3、通过体育素质教育的一些教学方法来渗透人文精神,如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创造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
操场四周葱郁的树木,花坛里艳丽的鲜花,绿草如茵的草坪,加上校园周围书写的体育名言警句,构成了一部立体多彩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材,它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时刻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与时俱进,为做一名合适世纪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