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rcpea论我国现行证券监管制度

时间:2019-05-14 14:59: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Cercpea论我国现行证券监管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Cercpea论我国现行证券监管制度》。

第一篇:Cercpea论我国现行证券监管制度

Time will pierce the surface or youth, will be on the beauty of the ditch dug a shallow groove;Jane will eat rare!A born beauty, anything to escape his sickle sweep

.--Shakespeare

一、我国现行的证券监管法律制度

我国现行的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由《证券法》、《公司法》以及300多个相关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相关内容所构成,其中以现行《证券法》的12章214条内容为核心。《证券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1998年12月29 13通过,自1999年7月1日起施行。我国现行的证券监管法律制度主要就是由这部《证券法》的相关条款所规定。

证券监管体制《证券法》第7条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全国证券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表明了我国现行的证券监管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即中国证监会为主体,依法实行集中统一监管体制。

证券监管原则《证券法》第8条规定“在国家对证券发行、交易活动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的前提下,依法设立证券业协会,实行自律性管理”,表明了我国现行的证券监管既坚持依法集中统一监管原则,又坚持国家监管和自律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证券业协会是证券业的自律性组织,对证券公司进行自律监督管理。

证券监管机构的职责《证券法》167条规定了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履行8项法定职责:(1)制定有关证券市场监督管理的规章、规则,并依法行使核准权或审批权;(2)对证券的发行、交易、登记、托管、结算等进行监管;(3)对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机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资信评估机构,以及从事证券业务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的证券业务活动进行监管;(4)制定从事证券业务人员的资格标准和行为准则,并监督实施;(5)监督检查证券发行和交易信息公开情况;(6)对证券业协会的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7)对违反证券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证券监管机构的权限《证券法》168条规定了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在履行职责时,可采取4项法定措施:(1)进入违法行为发生场所调查取证。(2)询问当事人和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要求其对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事项作出说明。(3)查阅、复制当事人和与被调查事件有关的单位和个人的证券交易记录、登记过户记录、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文件和资料;对可能被转移或者隐匿的文件和资料,予以封存。(4)查询当事人和与被调查事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资金帐户、证券帐户,对有证据证明有转移或者隐匿违法资金、证券迹象的,可以申请司法机关予以冻结。

证券监管机构与监管人员的义务《证券法》规定证券监管机构有公开依法制定的规章、规则和监督管理制度等义务;规定证券监管人员有主动出示证件,保守商业秘密等义务。

证券监管机构与证券监管人员的法律责任《证券法》“法律责任”一章共36条,对证券监管机构与证券监管人员不依法履行职责者将承担罚款、取消从业资格等法律责任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证券法》第5章、第9章和第10章分别对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和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作出了其它的专门规定,其核心是建立比较完备的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法律制度,并以此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

二、现行证券监管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

以《证券法》为核心的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施行,对于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行为,保护

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证券市场长期健康有序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认为还存在着如下立法上的不足。

首先,集中统一的监管体制不利于提高投资者参与监管的主动性。统一监管可以加重监督管理机构的责任,防止“大家管,大家都不管”的现象发生。在这种集中统一的监管体制下,实现《证券法》宗旨的机制是:证券监管机构通过对具体违法者的行政处罚,使其不敢或者无力再进行违法行为,同时对其他市场主体起到警示和教育作用,从而实现证券市场的整体公正和整体秩序。证券监管机构对违法者给予的行政处罚,只是惩罚了违法者,对于具体受侵害的投资者权益,却未能给予救济和保护。因为《证券法》的民事责任制度还存在严重的缺陷,没有可诉性,不能被投资者主动运用,不利于提高投资者参与监管的主动性。这样,证券监管机构便成为证券市场上惟一有效的监管力量,对于证券市场上的违法行为,其很难保证都能够百分之百发现,也难保证监管机构及其人员都像关心自己利益一样积极负责地关心投资者的权益,更难保证监管者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对证券市场上的违法行为实施普遍监管。所以这种欠缺投资者主动参与的监管机制,不可能是持续有效的监管机制。

其次,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部分相关法规之间衔接不够。《证券法》颁布前,证券行业适用的依据是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证券法》作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与国务院规定的行政法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不是同一法津效力层次,既非母法与子法的关系,又非普通法和特殊法的关系,二者如何衔接、配套,在《证券法》中没有予以明确。在《证券法》实施后,国务院有关部门应该废除《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因为从立法的体例和技术上看,同是规范股票发行与交易的一部法律和行政法规,在同时具有法律效力的情况下,存在着互相抵触的规定,这种情况在实践中难以操作又如《公司法》第143条规定,股东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转让;第14J4条规定,股东转让其股份,必须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进行。而综观《证券法》,其仅是规定了流通股的交易,而大量的非流通股及其未上市的股份公司的股份转让问题仍未得到解决要实现证券市场的资本优化配置的功能,必须解决公司股份的流通问题。

其三,以《证券法》为核心的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立法存在局限性。一是《证券法》虽名为“证券法”,但实际只是规定了债券与股票二个证券品种其对证券市场的覆盖面不可避免地显得窄了一些对今后证券市场的发展缺少前瞻性。如未能规范国外证券法和实务中常见的我国外资股发行中已经涉及的概念和行为,如公募和私募、二次发行等。对已有的投资基金、国债回购等未加规定,对今后随着证券市场发展必然会产生的金融衍生工具、股指期权及资产的证券化等新的证券交易品种方面更未任何涉及,使得这部法律呈现出阶段性的局限。二是《证券法》对证券交易市场的理解局限于证券交易所,使证券市场被限于一个很小的证券交易所范围。因而《证券法》不可能对柜台交易、店头市场等作出规定,而一个完善的证券市场应当包括各种交易手段与场所,当出现一些新的证券交易品种时可能会出现监管的真空,或者投机者会利用法律的漏洞来损坏证券市场。三是《证券法》作为证券市场的基本法,对上市公司收购方面的规定仍然偏于原则和粗略,实际中仍有许多问题诸如股权变更与收购行为的界定、证券管理机关和交易所审核的标准、收购方的身份的限制等均未作出明确规定。同时,与上市公司收购密切相关并频频发生的其他重组模式,诸如国有股划拨、授权经营、上市公司资产置换等也未在《证券法》中作出调整,因此,在实际监管中仍会存在某些无章可循的情况。

其四,证券监管法律制度对部分法律责任界定不明。《证券法》民事责任制度还存在不确定性,所以没有可诉性,不能被投资者主动运用。例如《证券法》理论上一般认为,违反信息披露制度的发行人应承担无过错责任,发行人的董事、监事和经理等应承担过错推定责任,但《证券法》对违反信息披露制度行为的归责原则并无明确规定。我国民法以过错责任为原则,承担无过错责任或过错推定责任的情形须由法律特别规定,在《证券法》没有明确

规定的情况下,法院在审理证券纠纷案件时,是不能白行适用无过错原则或过错推定原则的。正因为《证券法》的民事责任制度存在严重缺陷,才导致若干严重侵害投资者权益的恶性证券欺诈行为,虽然证券监管机构依法追究了违法者的法律责任,但受损害的投资者却并未能得到充分的法律救济。

三、完善我国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完善证券监管法律的配套法规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高质量的上市公司是量还存在诸多值得重视的问题:一是经营业绩不理想,不少公司缺乏持续盈利能力,ST和PT公司呈逐年增多趋势。二是运作不规范,包括擅自改变募集资金使用方向;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资金,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等等。三是不能及时、完善、准确地披露信息,甚至编造虚假信息欺骗投资者。四是资产重组行为不规范,以保壳、配股为目的帐表重组较多,真正实质性的资产重组较少。以上问题的存在,根本原因在于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缺乏完善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管法律制度,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上市公司退市机制不具备持续上市条件的公司股票退出交易,建立上市公司优胜劣汰机制,是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证券法》第49条规定,上市公司丧失公司法规定的上市条件的,其股票依法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公司法》第157条、第158条规定了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的具体条件,其中明确规定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等两种情况在限期内未能消除,应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终止其股票上市。以上规定虽然为建立上市公司退市机制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但由于规定过于原则,缺乏操作层面的法律规范,致使不少投资者对上市公司退市的相关规定不了解,甚至由此产生了法律纠纷,亟需完善与之相关的证券监管法律制度。这方面需要配套的法规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司退市的法定标准和条件。二是公司退市后相关问题处理的法律规范,包括退市公司股份转让的相关和投资者的权益保护;退市公司恢复上市的条件和程序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制定实施细则加以规范。

完善B股市场对境内居民开放后的法律规范《证券法》第213条规定,境内公司股票供境外人士、机构以外币认购和交易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证监会出台有关规定,允许境内居民以外币认购和交易B股股票,使B股市场的功能定位从吸引境外资金转变为吸引境内外外汇资金。面对新的情况,应尽快制定新的有关B股交易、发行和管理的具体监管法律规定,以便在法律上解决B股发展方向、上市发行、市场监管、风险防范等一系列问题,促进B股市场规范发展。

(二)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

规范国有股和法人股场外交易《公司法》第144条规定,股东转让其股份,必须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国有股和法人未流通股进行场外交易,并呈日趋活跃态势。由于目前对国有股和法人股的场外交易没有制定具体的法规,没有明确谁是监管部门,没有对股权交易机构进行资格审查,没有颁布具体的交易细则,无法保证交易行为的合法性和定价的合理性,更不能保证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权益和防范可能产生的风险。

规范国有股减持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占总股本70%以上的国有股和带有国有背景的法人股仍然不能在二级市场上流通,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国有股减持和法人股流通的方案。其中,以存量发售为主要内容的国有股减持方案已经付诸实施。但是,我国现行的证券法律制度对国有股和具备国有背景的法人股的流通问题。基本没有具体规定。《公司法》只在第148条规定,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持有的股份,其转让或者购买的审批权限、管理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证券法》只是在第94条中规定,上市公司收购中涉及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持有的股份,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建议尽快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健全国有股减持和法人股流通的监管法律规范,使这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运行,妥善处理好证券市场中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规范引导投资类公司从事委托理财业务目前我国存在相当数量的投资类公司,它们私下募集大量资金,买卖股票,从事代客理财业务。其受托资金主要是企业集团、上市公司、事业单位的自有资金和居民个人资金,也有部分资金来自于银行信贷资金。从这类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看,数额之大估计已超过现有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自营业务的总和,但由于这种行为缺乏法律依据,基本处于无监管状态,加大了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难度,蕴含着极大的市场风险。建议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尽快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和引导,将其纳入监管范围。

调整相关证券法律制度首先,调整市场准入和监管规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证券市场必将面临进一步开放的机遇与挑战,现行证券法律制度亟需作出相应调整与规范。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国内市场问题。现行证券法律制度没有关于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证券机构市场准入和监管的法律规定,应抓紧研究制定有关涉外证券机构的法律或行政法规。其次,调整分业管理和混业经营矛盾。我国《证券法》确立的银行、保险、证券、信托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原则,是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对证券市场实施监管的重要基础。但近年来,国际上普遍实行混业经营,不少国家还建立了银行、证券、保险统一监管体系。随着我国金融业务的拓展,商业银行开展中介业务、股票质押贷款业务,证券机构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保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以及“一卡通”、“银证转帐”的出现,表明我国金融领域已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混业经营倾向。我们建议对《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保险法》中确立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原则通盘考虑,适应新的情况进行法律调整。其三,创新交易工具。我国证券市场交易工具单一,没有涉及股指期货和股票期权这两种金融工具。股指期货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金融创新产品,是一种金融衍生工具,也是证券机构和投资者不可缺少的避险工具,在金融竞争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它能起到套期保值的作用,有利于减少大盘震荡、缩小震幅,保持市场相对稳定。股票期权是对上市公司主要管理人员实行的一种认股权制度,它是增强上市公司凝聚力,激励公司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责任意识的一种有效手段。建议对股指期货和股票期权这两种创新工具进行立法研究,提出相应的调整意见。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持续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依然不够;内幕交易、操纵价格、恶意炒作等违法违规行为依然存在;证券机构挪用客户保证金、开设非法网点、允许透支或为客户提供担保等现象依然没有杜绝。这些都说明我国证券监管法律制度亟需进一步完善,同时证明贯彻实施证券监管法律制度应紧紧围绕依法治市、依法监管这一中心环节加大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只有这样,我国证券市场才能真正得到健康发展。

第二篇:论我国现行民事再审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论我国现行民事再审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贝斯特李)李宽

摘要:我国现行民事再审制度存在申诉与申请再审未明确区分,检察院和法院启动再审程序违背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再审审级不合理、审理时限及再审次数无限制等弊端,要改革和完善再审制度,必须确立“依法纠错”、“依当事人申请,经复审而立”及“再审一审终审”的司法理念。具体而言,应将当事人的申诉权利定位为再审之诉,限制检察院的抗诉权,并取消法院主动启动再审程序的职权,同时对再审审级、时限及次数都作出明确的规定。

Abstract: The our country current civil case's discussing again system existence to report to discuss again with application didn't distinguish analyse definitely,checking Cha hospital and court to start discussing again procedure violation and the party concerned meaning autonomy principle,discussing again to review class absurdity and taking up time limit and discussing again number of times infinite make etc.irregularity,correct with perfect discuss again system,have to establish the judicial principle of“the Jiu is wrong by law”,“depend on the party concerned application,through appeal trial but sign” and“discuss again a review final trial”.Concrete but speech, should report the party concerned a right fixed position for discuss again it tell,the anti-which limits to check a Cha hospital tells power,and cancel a court to start job power of discussing again the procedure actively,make an explicit provision towards discussing again to review class,time limit and number of timeses all in the meantime.关键词:民事再审制度 不足 完善

Keywords: civil retrial system,disadvantages,improvement

引言

毋庸置疑,我国民事再审制度自确立以来,作为审判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于纠正错误审判,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保障人民检察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保障公正司法,实现最终的司法公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再审制度的规定已难以适应当前法制建设[1]。因此,研究和检讨我国现行民事再审制度的不足,积极推进其改革和完善已成共识。

一、我国现行民事再审制度的不足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是在对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期间所暴露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修正的基础上制定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法治的深化,现行民事诉讼法的问题日渐凸现,尤其是再审程序的弊端,已经引起了学界及实务工作者们的广泛关注。无疑,反思并剖析这些问题和弊端,是完善和重构民事再审制度所必需的。

1.申诉与申请再审没有明确区分。

申诉,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和民主权利,其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及追求的目的是表达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意志。而申请再审是申诉在民事诉讼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一种诉讼权利。申请再审的立法本意在于保障申诉 权通过民事诉讼得以实现,为纠正生效裁判中的错误提供程序上的保证。在当事人无法申请再审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申诉的途径来恢复自己所希望达到的权利义务上的平衡[2]。因此,两者是不同的概念,必须明确加以区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申诉与申请再审在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并没有得到彻底的区分。如民事诉讼法第111条第5项规定:“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按照申诉处理……”。笔者认为,此处本应使用“申请再审”却用了“申诉”一词。由于立法对二者的区别不重视,导致审判人员也常常在法律文书中将两者混为一谈。

2.人民检察院启动再审具随意性。

根据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86条的规定,只要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抗诉合乎法定形式要件,法院就必须再审,也就是说此种抗诉一经提出即发生启动再审程序的必然,同时民事判决执行程序必须中止。笔者认为,此规定反映出如下问题:其一,启动再审程序的随意性。不论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抗诉正确与否,只要一经提出法院就必须再审。按照现行民诉法的规定,检察机关的抗诉权是不受制约的权力,这就很有可能导致权力的滥用。不难想象,这种权力的滥用必将造成审判的重复性和不严肃性,影响既判法律文书的严肃性和稳定性,动摇司法的权威性。其二,违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民事诉讼解决的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人身和财产方面的权利义务纠纷,而由于抗诉权的存在,检察机关 只要提出抗诉,任何时候都可以再一次启动再审诉讼程序以及中止生效民事判决的执行。这等于说,检察院成为了一方当事人利益的代表。笔者认为,这不但影响和干涉了当事人的处分权,而且导致双方当事人产生不对等。3.法院自判自纠,影响再审质量。

在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及法官构成了诉、辩、审的三角格局,法官的职责是依法公正审判案件,诉与审必须分离。然而,我国现行再审制度关于法院自主启动再审程序的规定,使得人民法院同时具有了两种诉讼职能:既是审判者,又是起诉者。这造成我国现行的再审制度从本质上说都是人民法院自身的一种自我纠错行为。现实中,审监庭在法院内部与其他业务审判庭处于平行地位,这不利于再审的公正进行。再者,出于对同事、庭室的人情关系及其他因素的考虑,再审法官难免会出现盲目维持的情况。另外,受错案追究制度等因素影响,法院和法官均不愿意承担办理错案及追究责任。笔者认为,这样的状况会导致再审的改判尤为困难,自然地法院再审程序的“自我纠错”的效果也会不尽人意。

4.再审程序的启动凸现职权色彩。

在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有权启动再审程序的三类主体。其中法院和检察院认为需要再审可以直接启动,无需征求当事人的同意。而当事人对再审的启动仅仅是种可能性,最终是否再审由法院决定[3]。由于法院这种决定权的行使没有完 善的程序规制,往往导致当事人的申请再审愿望在很多时候被司法机关以各种理由无限期搁置,申请再审权仿佛形同虚设,当事人对此诸多抱怨。试想,连公民的基本宪法权利都无法得到保障,又怎谈得上司法为民思想的落到实处。

5.关于审级的规定不合理。

根据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再审受理法院的规定,原审法院及其上一级法院,不论是最高人民法院还是基层人民法院都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再审案件。无疑地,这种规定是基于减轻上级法院工作压力和诉讼成本的考虑。但是,这却使得再审程序并没有完全同第二审程序,甚至没有同第一审程序区分开,无法充分体现再审程序的特点。一个我们无法忽略的事实是,在审判实践中,申请再审的当事人总是以为高一级法院的审判人员比低一级法院的水平高。而实际上,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再审程序只是一种“事后救济”程序,如果再审法院的级别还不如第二审法院的级别高,这似乎与其“事后救济”的性质相悖,再审的质量依然值得怀疑。6.对再审时限和次数限制没有明确规定。

虽然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申请再审规定了两年时间的限制,但对再审的次数却没有作出限制性的规定,导致任何一方当事人在终审裁决两年内可以无数次提出再审申请,使得相对方当事人的权利在这两年内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形成事实上的诉累[4]。另外,对法院决定再审以及检察院抗诉也没有时 间限制,容易导致司法腐败、监督权行使泛滥。尽管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7月31日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发回重审和指令再审有关问题的规定》的司法解释中规定:“同一人民法院就同一案件凭职权决定再审或者依当事人申请进入再审只能一次,并且上级人民法院认为下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再审判决、裁定需要再次进行再审的,上级人民法院应当提审。”不置可否,该规定对再审不受次数限制的现象会有所抑制,但却是不彻底的,表现在:对抗诉再审是否受次数限制未作规定;同一人民法院对同一案件只能再审一次,而没有规定不同法院是否受次数限制。笔者认为,这不仅加大了法院的工作量,也严重影响了司法的权威性,不利于及时、公正地审查当事人的再审申请。

二、民事再审司法理念的重构

笔者认为,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民事再审制度,首要的任务是重建一种新型的现代民事再审司法理念。如果没有司法理念的重新确立,那么构建符合时代要求和现代司法理念的民事再审制度只能是一句空话。

(一)从“有错必纠”过渡到“依法纠错”的司法理念。由于受传统法律文化及原苏联、东欧立法理论的影响,我国民事诉讼理论及司法界一直强调程序的外在价值,即绝对工具论,认为诉讼以发现客观真实为唯一目的[5]。因此理所当然,“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成为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立法和司法理念。不可否认,其有积极的一面,它重视保护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充 分体现了实体公正,意图使每一个案件都得到正确的处理,使每一个错案都得到彻底纠正。这无疑是正确的,也是非常理想的,但是有错必纠是难以实现的[6]。这一司法理念过分强调了裁判的绝对正确性,而忽视了诉讼公正的相对性;过分强调了错误裁判的可救济性,而忽视了诉讼程序的安定性和民事法律关系的稳定性;过分强调了法院的客观公正性,而忽视了司法的被动性与中立性,且与国际上公认的民事诉讼理论和制度相悖,违背了现代诉讼理念。因而,笔者认为,应严格依照司法的特殊性与诉讼的规律性来设计再审程序,对“有错必纠”的再审指导思想重新定位。笔者的观点是:重新确立诉讼目的为当务之急。民事诉讼的目的首先应是确保当事人程序权益的实现,确保程序内在价值的完全实现,确保当事人在公正的氛围中行使其权利,这样才是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也真正有利于实现实体的客观公正[7]。“依法纠错”正好与这一要求不谋而合。“依法纠错”司法理念的确立,意味着只有当生效裁判存有依照法律规定应当且必须纠正或可能纠正的错误时,才可以启动再审程序,从而有限制地纠正生效裁判的错误。因此,以“依法纠错”替代“有错必纠”作为民事再审程序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确立“依当事人申请,经复查而立”的民事再审司法理念。

笔者认为,民事再审制度应将程序的内在价值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充分考虑和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在重新构建我国民事 再审制度的司法理念时,应确立符合当事人利益和目的的程序价值取向。笔者认为,将“依当事人申请,经复查而立”作为民事再审的司法理念较为恰当。“依当事人申请”,即要求“不告不理”。受民法调整的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对其诉讼只要不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利益,就可以在私权范围内自由处分诉权,有权主张是否提起诉讼,向哪些主体主张权利,主张什么权利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充分尊重。对于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裁判,如果当事人未提起再审申请,一般则表明即使该裁判存在错误,但其基于诉讼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已承认了该判决的效力,双方间的纠纷归于消灭。而“经复查而立”,即对当事人基本符合形式条件的再审申请均予以立案复查,口头或书面答复当事人,符合再审立案条件的再审予以立案,不符合的予以驳回。同一级法院对当事人再审之诉的立案复查以一次为限,避免当事人缠诉上访。笔者认为,该理念不仅符合私法性质,也充分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所以对于属于私法领域的民事诉讼及其再审制度,没有理由采取过多的职权干预而不采纳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司法理念。

(三)再审案件一审终审理念。

笔者赞同民事再审程序应实行一审终审制,再审作出的裁判,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不得上诉。理由:一是理顺了其作为特别救济程序在性质和审理对象上与普通程序的区别,不必再重复设置上诉程序。二是实现其作为特别救济程序的公 正价值。法院对再审案件极为审慎,审理前要经过复查阶段,应当说,经过再审已经足以保证案件能够得到正确处理。没有理由认为审理的次数越多,案件的处理结果必然越公正。三是有利于在实现公正的前提下提高诉讼效率,尽快实现裁判的既判力和稳定性。

三、完善民事再审制度的具体建议 1.建立再审之诉。

我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当事人对生效裁判不服,享有申请再审的权利。但长期以来,由于民事诉讼法对再审程序缺乏诉讼权利方面的具体规定,尽管理论界都认为当事人申请再审是发动再审的渠道之一,然而司法实务中却并非如此,当事人的申请再审权一直得不到应有的对待,甚至受到漠视,当事人对此极为不满。笔者认为,根据现代司法理念应将当事人对生效裁判不服的申诉权利定位于再审之诉。所谓“再审之诉”,是指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认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有错误,基于诉权,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次审理的行为。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78条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笔者认为,在我国确立再审之诉制度,强化当事人在再审程序中的主体地位,这不仅可以规范再审程序的运行,改变现在发起再审的主体过多且不 合理的状态,而且也有利于当事人诉权的行使,从程序上更有效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8]。而要建立再审之诉,应当弱化国家干预民事诉讼的职能,淡化越职权主义色彩,重视当事人在诉讼中的作用。同样,根据私法自治原理和法律对诉权、处分权及实体利益作出安排,法院应当尊重当事人的选择。民事诉讼解决的纠纷属于“私法”领域的权利义务,当事人理应有自我决定的权利。因此,立法应当完全将申请再审作为一种规范的诉来规定,并用构建再审之诉来规范当事人发起再审的权利。

2.应限制检察院提起民事再审抗诉的权力。

人民检察院作为启动再审程序的主体,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对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负有监督的职能[9],其进行监督的主要方式是民事抗诉。抗诉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认为有错误,依法提请人民法院重新审理的诉讼行为[10]。因此,我们对检察院的民事再审抗诉权不应完全否定,但对其监督的范围应加以必要限制,即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再审仅限于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领域,而不能插足到纯属私人的领域。理由是:由于民事诉讼解决的是双方当事人之间人身与财产关系的私权纠纷,因此按照民法私权自治的原则,我们理应充分尊重当事人在私法范围内的处分权。当事人对此有提起再审或放弃再审的权利,只要他们对私权的处分不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 利益,不违反社会善良风俗,国家公权就不应强行介入。但对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其仍赋有监督抗诉权,负有国家法律监督职责的检察院,应当代表国家公权予以干预。

3.取消法院依职权发动再审程序。

法院作为居中裁判者,扮演的是被动、消极的角色,如果又充当再审提起人,就混淆了诉讼权和审判权,与诉审分离相矛盾。人民法院依职权发动再审,一方面违背了“不告不理”的原则,是对当事人处分权的侵犯。在处理民事诉讼中的国家权力与当事人权利的关系问题上,国家权力应当受当事人处分权利的约束,当事人不主张、不争执的事项,法院就不应当进行审判[11]。因为裁判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纠纷,而对方当事人也有可能出于种种因素的考虑而互作让步,以至息讼服判,如果法院强制干预启动再审程序,不仅违反了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也有悖于民事诉讼的目的;另一方面违背了判决的拘束力,纵使判决有不当或违法之瑕疵,法院也不得自行废除或者变更,否则判决将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12]。因而既然规定了当事人有权申请再审,国家司法机关依职权启动再审就没有重复规定的必要。

4.关于民事再审的审级。

根据现行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所作出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可以上诉;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程序审理,所作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由此可知,原审法院与其上一级法院对已生效的裁判均有权进行审查和审理。笔者认为,这种规定混淆了再审程序与一、二审程序的阶段性区别,回避了当事人对原裁判及其原审判机关的矛盾和恐惧心理,不利于真正化解这些矛盾,进而不能体现再审的司法公正性。因此,笔者的观点是:再审案件应一律由作出生效裁判的法院的上一级法院受理,最高法院终审的案件由最高法院进行再审。5.再审时限和再审次数。

一方面,由于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的审限规定,便时常导致案件的审结无期限,当事人诉累和对法律的抱怨,因此,规定再审案件的审理期限便显得十分必要。笔者认为,再审案件的审理期限应参考一、二审案件的审理期限,以六个月为宜,且不允许有延长审限的事由。另一方面,再审程序作为一种有限制的救济程序,不应当是无止境的,否则既不利于维护生效裁判的既判力,也严重损害了社会公众对我国法律及司法的信任。应当说,一件诉讼案件在经过再审程序后,案件的审判质量已经足以得到保障。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能够显示,再审的次数越多,案件的质量就越高。笔者的观点是:对一个法制国家来说,所追求的司法公正,只能是法律上的公正,“实事求是”不应作为审判工作的指导思想。因此,从维护再审裁 判的既判力以及提高诉讼效率,节约诉讼成本的角度出发,应当对再审的次数作出一次为限的规定,即规定已经经过再审程序的案件不得再次申请再审。

参考文献: [1]徐峙.论民事再审制度的不足及对策[A].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5卷第6期,2005(11):25.[2]顾韬.对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反思及改良建议[M].司法制度改革,2003(3):25 [3]余其营·浅议民事再审程序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A].载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7卷第1期,2005(3):92

[4] 顾韬.对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反思及改良建议[M].司法制度改革,2003(3):24 [5] 顾韬.对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反思及改良建议[M].司法制度改革,2003(3):23 [6] 方恒才.对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理性思考[J].载于河海大学学报第8卷第二期(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30 [7] 顾韬.对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反思及改良建议[M].司法制度改革,2003(3):24 [8]谢素君.浅议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改革[A].前沿第12期,2006:161

[9]胡昭潇.试析我国的民事再审制度[A].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9卷第3期,2006(3):65 [10] 谢素君.浅议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改革[A].前沿第12期,2006:162

[11]刘学在.我国民事诉讼处分原则的检讨[J].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1(2)

[12] 谢素君.浅议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改革[A].前沿第12期,2006:162

第三篇:论我国现行财务报表缺陷及改进措施

论我国现行财务报表缺陷及改进措施

摘要

中文摘要:财务报表是以会计账簿为主要依据,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全面、总括地反映会计个体在一定时期内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理财过程的报告文件,是会计核算的最终成果。定期地对会计账簿资料进行归集、加工、汇总,编制各种会计报表,为有关方面提供总括性的会计信息,是企业一项不可或缺的会计工作。在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和准确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我国现行的财务报告披露的内容还不够完整,财务报告中各项目确认的原则和时点还有一些局限,因此,应对财务报告披露的内容予以拓展,以满足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财务报表 缺陷分析 改进措施 披露信息

Abstract: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in accounting books as the main basis, to the currency as the unit of measurement,overall reflect the accounting entity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the financial status, operating results and financial process report file, is the final result of accounting.For the collection, processing, summary of accounting books data regularly, prepare accounting statements, is concerned with gener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an essential business accounting work.Rapid development of capital markets in China,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adequacy and accuracy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The current financial report disclosure of the content is not complete, the project financial report to confirm the principle and point some limitations, therefore, to deal with financial report disclosure to expand, to meet the need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hange rapidly.Keyword: Financial statements

Defect analysis

Improvement measure Disclosure of information

一、财务报表概述

1.财务报表的含义

财务报表亦称对外会计报表,是会计主体对外提供的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和附注。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不包括董事报告、管理分析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列入财务报告或报告的资料。对外报表即指财务报表。对内报表的对称,是以会计准则为规范编制的,向所有者、债权人、政府及其他有关各方及社会公众等外部使用者披露的会计报表。

2.我国现行财务报表的内容

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其中,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列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对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企业应当根据其经营活动的性质,确定本企业适用的财务报表格式和附注。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典当公司应当执行商业银行财务报表格式和附注规定,如有特别需要,可以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调整和补充。担保公司应当执行保险公司财务报表格式和附注规定,如有特别需要,可以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调整和补充。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应当执行证券公司财务报表格式和附注规定,如有特别需要,可以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调整和补充。会计报表附注由上市公司按照《会计报表附注指引》进行编制。

会计报表附注包括外币会计报表核算方法、坏帐核算方法、存货核算方法、短期投资核算方法、长期投资核算方法、固定资产计价和折旧方法、收入确认原则、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控股子公司及合营企业、公司承诺事项(或有事项)等内容。

二、我国现行财务报表的缺陷分析

1.财务报表结构不尽合理

第一,在我国的现金流量表中,筹资活动分类上,一方面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将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分为“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和“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另一方面按权益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分为“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和“分配股利、利润或偿还利息支付的现金”。而国际会计准则中只按权益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分类,实际操作更简单。我国这两种方法并存的现状概念上前后矛盾且不利于实

际操作。

第二,关于中期财务报表。一是准则规定采用会计报表一致的会计政策,虽然利于保证中期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但相关性大大降低,使用者无法从中期财务报表获得对报表的预测。二是中期财务报表附注要求列示面面俱到,既增加工作量又没能突出重点,对中期财务报表中季节性、周期性的信息披露规定不够详细。

第三,财务报告列报项目与国际财务报告列报的项目相比不完整,不能够全面的反应会计信息。

2.财务报表信息披露不完整

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体系在对外提供的信息披露上表现为不够完整,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运用统一货币计量原则提供历史信息,而对使用者未来决策有用的预测信息、人力资源价值、管理员工的素质等信息,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是财务报告之外。二方面不能提供有差别的财务报告。由于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获取途径各不相同,某些特定使用者已不满足于通用的财务报告,随着新的会计环境下财务分析职业的兴起,市场和财务信息使用者根据决策需要向企业提出有特定需要的有差别报告。然而,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仍无法提供。三方面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在财务报告中长期被忽视。

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主要揭示硬性资产,对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人才资源等软性资产未能予以揭示。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些软性资产才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其重要性日益凸现,决策活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对未来投资活动的筹划或规划,是一种包含有预期的经济行为。特别是在一些高技术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及所起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其市场价值通常比账面价值可能要高出几倍,现行财务报告已不能有效满足信息使用者基于无形资产的决策需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成分的多元化、投资形式的不断多样化,这种不完备的会计信息就会成为培育市场主体、支撑市场体系发育的不可忽视的障碍。

3.报表的编制重结果轻过程,重成本轻价值

关于重结果轻过程:财务报表通常只能说明企业某一时点的理财结果和经济效益成果,而不能详尽说明企业理财的过程及经济效益实现过程,无法反映其经济内容的实现过程。比如资产负债表上所反映的只是某一时点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静态状况,并不能明确反映企业管理当局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如

何筹措资金,对筹措来的资金又是如何具体加以运用的,是否及时偿还了债务等。又如,通过损益表报表使用者只能了解到企业所取得的收入是多少,至于收入是如何具体取得的,却很难了解到。这些无疑都给财务报表分析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

关于重成本轻价值:成本、价格和价值是经济学中重要的三个概念,但在会计核算中,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却不容易理解。成本在很大程度上仅代表资产的存量特征,价值则代表资产的流量特征。现行财务会计模式重成本轻价值,主要是考虑到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近些年很多会计学者提倡重价值是站在提高财务报表信息的相关性立场上的。

4.财务报表信息缺乏可靠性和相关性

受到“财务报表信息披露不及时”的影响,其结果是:一方面当用户得到信息时,许多会计信息已是“遥远的历史”而失去了相关性;另一方面,那些占有信息优势的人可利用信息披露的时间差而进行内幕交易,导致了投资者之间的非公平竞争,使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在现阶段,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比较严重,尚未解决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问题。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是立足于企业已发生的确定性交易和事项,基本上是一张历史会计数据汇总表,其可靠性大多来自历史资料,它对使用者决策的时候所需信息的相关性较低。尽管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提取八项减值准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历史成本与现行市价之间形成的差距。但是,以历史成本模式所生成的财务信息,虽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无法满足决策有用性的要求,在整个财务报告体系中,历史信息仍占绝大的比重,使许多能反映企业未来前景、对使用者非常有用的现金流量预测性信息被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相关性又分为一般相关和决策相关,一般相关就是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变动信息都视为与使用者经济决策有关的信息。决策相关是指财务报告使用者在一些共同的信息需求外,还需要一些特定的决策信息。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只有在真正满足了使用者的特殊需要后,才在真正意义上符合相关性原则。但相关性绝不是一个可以确指的概念,它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出于各种目的,需要向外界展示其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一旦实际经营状况很难达到目标,企业会主动选择有利于提高利润的会计核算方法,或者采取其他手段来粉饰会计报表。比如以赊购方式购买的货物,故意将年终要采购的物资推迟到下年初再购买,或将借款在年终有意偿还,等下

年初再重新借入,从而达到提高本年流动比率的目的。在会计期结束之前,企业如果意识到当期收入与利润,以使信息使用者对本企业的利润水准有较高评价。在制造业,有的企业为提高利润水准,往往采用高估期末在产品成本,低估入库产成品的成本的方法。人为操纵的结果,极有可能使信息使用者得到的报表信息与企业实际状况相距甚远,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也使财务报表分析失去意义。

随着企业产权结构的不断变动,子公司购买、处理行为已不鲜见,由此引起合并范围的频繁变动。而由于合并范围政策的变化,也会引起合并范围的变动。根据这些情况,必须解决子公司变动时的规范合并处理问题,以解决当期利用合并范围的变动任意调节利润、任意改变已形成的财务状况,扭曲会计信息的行为。从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实务来看,企业集团内部转让股权这种内部交易往往金额大、可能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重要影响,而且,由于在关联方之间发生,可能有失公允,甚至被大股东利用控股关系进行操纵,用以调节转移集团内部利润,粉饰上市公司业绩。

5.会计核算方法本身的局限性

列入报表的仅仅是可以利用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我们对报表的分析仅仅是分析了那些报表中所列示的经济资源,实际上,企业有许多经济资源或是受客观条件制约、或是受会计方法的制约而并未在报表中得到体现。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力资源逐渐成为第一资源,作为提供生产经营信息的信息系统,会计由注重成本逐渐转向对企业整体价值的关注。与物质资本投入不同,人力资源转化为生产不是直截了当,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深远的。特别是在高科技企业与信息产业里,拥有的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对企业整体价值的贡献远比有形资产大。现行的财务报表无法真实的反映这种贡献。报表使用者无法通过对报表的分析来了解企业重要人才的结构、对现在经营的影响程度、对未来发展的影响程度等信息。

企业的营销网络的价值,根据会计制度方法,建立营销网络是需要发生费用的,而这些费用发生以后,都会减少企业的利润,等到营销网络建成之后,它就成为无形资产,而我们无法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来了解这些资产的价值。企业的商标、专利技术等都是宝贵的无形资产,但是按照会计方法的谨慎性原则,这些商标的注册、专利的开发,都只是作为一个减项记录在当期的利润表中。我们无法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来了解这些无形资产的价值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优秀的组织管理体系、非专利的技术在目前会计核算方法下没有

被量化,无法变成报表项目。这些都是企业的财富却不能在报表中体现,它们能为企业带来强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说,通过报表分析,我们只能了解到企业经济资源的一部分。

6.基于会计计量的会计信息局限性

历史成本计量是指按照资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其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的偿还负债与其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物价变动是当今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的不可改变的形势,物价变动使历史成本计价反映的会计信息缺乏可靠性和有用性: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非货币性资产如果按照历史成本进行计量,会导致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相对于实际的要小。而来自销售收入的现金会被日益增加的资产重置成本所耗用,反映在损益表上,就有可能使企业的资金流动出现入不敷出的境况。

简单而言,重置成本就是指在当前的物价水平下,购买或建造出相同或相似的资产所花费的全部成本乘以该资产的成新率之后的价值。从重置成本的含义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重置成本的确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有一些资产随着技术的进步被淘汰了,只能根据与其相似的资产确定其重置成本,然而,相似的资产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企业选择不同的相似资产确定的重置成本也会不同,这就必然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另一方面,成新率是需要估计出来的,估计的准确性会因为专业知识程度和经验丰富程度的不同而不同,而且,即使是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的专家估计出的结果也难免会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这样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可变现净值一般仅在财务报告日对企业持有的存货资产作价值审核时使用。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在计算可变现净值时,存货的售价、至完工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的金额确定都需要估计,在计算上缺乏足够可信的证据,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企业实务中资产负债采用现值计量模式的情况并不多,企业会发生一些涉及到资金的分期收取或支付的经济业务,这时就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采用现值计量模式。此类业务发生涉及的是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的确认。运用现值进行计量时,是

将资产或负债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产生的现金流入量或流出量进行折现,并将这个折现额作为资产或负债的价值进行计量。折现额可以用如下公式来表示,其中NPV表示折现额,NCF表示第1年产生的净现金流量,r为折现率,n表示期限。该公式表明折现额只是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结合,未来的现金流量是估计值,折现率也可以是某个随意的利率。这样,得出来的现值,不可能个个都准确并且与决策有关,这表明折现额是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和准确性要求的。

所谓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情况下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用公允价值对企业的会计要素进行列示,存在很多人为的主观因素,尤其是当资产不存在活跃的市场,将该项资产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作为其公允价值,此时的公允价值不仅只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近似的、模糊的反映,而且还是对企业未来事项的反映,一定程度上违反了权责发生制,其反映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很难得到保证的;而且,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尚未成熟,许多非市场因素仍然对市场起着干扰作用,各种资产价格难以真正反映其价值,绝大多数资产的公允市价难以获得,所以即便是资产存在活跃或者相对活跃的市场,很多情况下也只能通过估计得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无法直接按照其交易价格确定,大量的估计误差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也必然削弱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三、完善我国现行财务报表的改进措施

1.进一步完善财务报表的结构和内容(1)现金流量表结构和内容的完善。

对于筹资活动具体项目的分类应与国际通行的做法一致,按且只按权益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进行分类,同时要对筹资活动定义做出相应调整。将“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分为“发行股票或其他权益性工具所收到的现金”和“发行企业债券等收到的现金”;将“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和“分配股利、利润或偿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合在一起又重新分为“偿还债务及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和“分配股利、利润所支付的现金”。

在附注中要增加以下信息进行披露:不能提供给集团使用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金额,尚未使用但能用于未来经营活动和进行偿付业务的资金,维持甚至提高企业经营能力的现金流量信息等。

按照宽型会计信息结构的思路,财务报告应当传导的信息指标体系至少应当包括企业财务信息和非企业财务信息(如经营业绩信息)两大基本组成部分。企业非财务信息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自然以及相关环境所产生的效应,以便为投资和购买活动提供更完整的会计信息。这就要求企业财务报告不仅要及时提供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还应及时提供反映企业经营社会边际成本及其变动状况的信息。应当明确的是,财务报告制度的改进,目的在于为建立一个有效的扩大就业范围、维护雇员利益和环境资源管理体系创造必要的微观基础。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完整的会计信息必须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企业经营过程所形成的一切财务性和非财务性信息。

(2)中期财务报表的改进之处。

应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简明的中期财务报表而不是完整的中期财务报告。附注可将披露着重于周期性或季节性的成本、收入和费用,所得税的估计,重大会计变更的数据,提高预测盈利的准确性。其中要注意披露的所得税费用,应基于预计的企业全部财务的实际税率,以便给管理当局对该剩余时间的估计提供线索。若实际税率过低,意味着以后在低税率区域可能有利可图;若资本利得税比其他税种低,即未来期间可能大规模处置固定资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3)财务报表适当增加报表附注,揭示非财务信息。

第一,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按照财务报告的充分揭示原则,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企业经济事项所必要的信息,均应完整提供,并使用户易于理解,亦即财务报告应揭示所有对用户的理解及决策有用的重要信息。因而应在现行财务报告的基础上,首先增加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把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充分披露它的价值变动、报酬与风险的转移、潜在风险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其次,增加财务报表附注。在会计发达国家,会计报表附注长度几乎是报表本身的5倍,从中可以看到附注的地位。相比之下,我国现行财务报表仍停留在以报表为主要内容的阶段。因而适当增加报表附注,增加对表外项目如长期购买协议以及不符合传统会计要素定义与确认标准的知识资本、人力资源等的披露也是“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的,更是“着眼于用户”的具体表现之一。

第二,适当引入事项会计和数据库会计。具体运用原则:一是使用者能够按照事项重构资产负债表中的汇总数据,并按照需求重新汇总数据;二是在收益表中对事项的描述信息应有助于使用者在设定外部变量变化的情况下,对未来发生

的同类事项的预测。

由于报表内容日益复杂化,表内已无法包容更多的信息,而表内某些信息若不加以必要的说明或补充又难以理解。因此,增加报表附表及表外附注说明将成为更好的理解报表信息的解决途径。这些附表及附注说明可能反映的信息包括:有助于理解财务报表的重要信息,采用与报表不同基础编制的信息,可以反映在报表内,但基于有效交流的原因而披露在其他部分的信息,用于补充报表信息的统计信息等。

2.加强财务报表目标理论研究

会计目标是人们通过会计工作所预期达到的一种目的或结果,是一种主观性要求的体现,受人们视角的影响比较显著。无论是“决策有用论”还是“经营责任观”,都是一方面在承认会计信息应为每一类型使用者提供特殊目的的财务报告的同时,又认为具有共性的一般财务报告便足以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需要,会计目标强调的是共性而非个性。可见这样的目标不能达到满足所有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的初衷。当然,实务与理论的偏差并非人们意愿所导致,而是由当时的会计环境、会计手段所限制,因此,应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以及其他用户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包括关于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或然性的信息;关于经营业绩及资源变动的信息。这一目的已成为公然接受的会计目标。

现行财务会计报告目标应适应新经济的特征,运用新时代的先进技术,将其确定为:一是随时向现在和潜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能满足个性要求的会计信息;二是使会计信息成为宣传企业的窗口。

3.编制预测财务报表

企业间竞争加剧、经营风险提高,预测和了解前瞻性信息对投资者、经营者及相关利益都大有好处。这种会计预测,虽然不一定具有绝对的可靠性保证,但是毕竟可以克服只有会计历史信息的不足,因而是会计信息披露的一个重要方面。应根据历史信息,考虑企业现状,采用前瞻性预测原则分别编制预测资产负债表、预测利润表、预测现金流量表。必须注意的是,编制预测会计报表,也要力求规范化、提高准确性、保证及时性,并且要注意编制报表本身过程中所存在的成本控制问题,防止出现新的报表弄虚作假行为。

目前状况下,可以借鉴美国各大公司的做法,要求上市公司在提供财务报表分析、解释的同时提供公司业绩和前景讨论以及分析,其中包括对现在已知的事项、趋势和不确定性对公司流动性、资本资源和经营业绩的重大影响的评估等,以提高财务报表的整体有用性。

4.完善财务报表披露内容

(1)注重财务报表披露内容的可靠性,相关性的高度统一。

可靠性和相关性都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质量特征,可靠性是基础,相关性是保证,但可靠性和相关性有时会出现矛盾。财务报表如果不适当地被拖延,就可能失去相关性;而为了在及时的基础上提供信息,在了解某一交易或事项的所有方面之前有可能有必要做出报告,这就会影响可靠性。要在可靠性和相关性之间进行协调,做出适当的选择,决定性的因素在于如何最佳地满足使用者的经济决策要求。要实现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两者缺一不可。未来的财务报表不论怎么改革,只有在综合分析提供信息的费用和效用的恰当比例的条件下,达到可靠性和相关性的高度统一,才不会偏离财务会计的本质。因此,财务报表作为使用者必要的决策工具必须注重这二者的关系。

(2)提高非财务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

在市场经济下,财务报表应不仅揭示财务信息,还应扩大对非财务信息的揭示。现行财务报表体系虽然在财务报表中揭示了大量包括定性信息在内的非财务信息,但并不是说财务会计报表充分披露了这些非财务信息,这只是借助非财务信息来辅助说明与解释财务信息,帮助信息使用者更准确地理解运用财务信息,最终提升财务信息的价值。未来的会计应拓展财务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为增加财务信息的价值服务;应将与信息使用者有关的非财务信息、预测信息、管理会计信息、环境信息、社会责任信息等纳入披露的范围。同时,对现行财务报表不能反映的一些“表外项目”也能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披露,充分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但是,财务报表的信息披露必须符合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且不能超出财务会计的对象和职责。现行财务报表仅对财务定量信息予以揭示,不能完全分析出给企业长期价值创造带来影响的具体因素。

5.发展实时报告

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企业未来的前途是否乐观,而预测未来的变化,单凭过去按月、按年编制的会计报告在时效上不能很好地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要。因为当前企业面临的现状是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衍生工具不断涌现,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日益显著,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期大大缩短。因此,建立一套能提供适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势在必行。应将企业各项经济业务活动通过计算

机网络系统反映,并存储在相应的数据库中,供信息使用者随时查阅,更快捷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提高财务报表及时性,有利于企业对自身管理进行实时控制,也有利于及时修正管理中的失误,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6.多种计量基础并用,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并重

改变过去主要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计量方式,在可能的情况下更多的采用市场价值计量,使会计信息更贴近于现行价值,但并不是放弃历史成本的计量方式。两种计量方式综合使用,各取所长,使信息使用者从报表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到企业的财务情况。

除现有报表中以货币计量的信息外,还应披露其他非财务信息。例如,市场份额、用户满意程度、新产品开发和服务、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股东和主要管理人员的信息、企业经营业务、资产范围与内容、主要竞争对手及与人力资源有关的无形资产的价值等。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有利于舆论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综合分析评价及对企业前景的判断。

参考文献

[1] 方卫华.信息化下的财务报表管理探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2] 张彦.集团财务报告分析与评价[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

[3] 陈诚.浅谈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的问题[J].绿色科技.2013,(6)[4] 杨洁.现金流量表的分析[J].经济管理者.2013,(13)

[5] 李君.浅析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3,(11)[6] 周力.浅谈企业财务报表的局限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10)[7] 吕云福.财务报表分析应注意的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1)[8] 祝楠.浅谈现金流量表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市场.2013,(18)[9] 杨晨.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治[J].时代金融.2013,(9)[10] 邢彦辉.企业财务报表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3,(9)

[11] 黄成波.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及其应用探析[J].金融经济.2013,(10)

[12] 杨丽霞.浅谈财务报表分析[J].财会研究.2013,(3)

[13] 宋加富.企业财务报表改进措施研究[J].科技资讯.2013,(4)[14] 李慧青.财务报表附注披露浅析[J].时代金融.2013,(2)[15] 冯猛.邹议现行财务报告披露[J].商.2012,(24)

[16] 杨庆发,吴在斌.浅析财务报表的分析措施[J].商场现代化.2012,(32)[17] 于瑾.吃透财务报表[J].现代经济信息.2012,(21)

[18] 张咏梅.对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评价[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1)[19] 李亚敏.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价值研究[J].当代经济.2010,(16)[20] 吴兰.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0,(16)

第四篇:论我国陪审员制度

湘潭大学论文

论文题目试论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

学院专业年级学号姓名

试论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

经过一个学期的模拟法庭课程,我对我国的民事审判程序和刑事审判程序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特别是经过我们自身对某一案件的模拟审判,让我们在实践中得到一定的锻炼。总体来说,我国的各类审判程序是比较完善的,审判制度也日趋健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小的瑕疵。这次我们两个班的模拟审判,老师对我们的努力作出了很好的评价。鉴于老师对我们的点评,我觉得还缺少一个部分,那就是我们两个班的审判中都没有人民陪审员。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我国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司法民主,是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对于促进我们国家的司法公正,发挥人民群众参与审判、监督审判,保证公正和效率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着问题,陪审制度是指由非职业法官和普通公民参与审判的诉讼制度,包括为非职业法官和普通公民参与审判而专门设计的审判程序和由此而产生的特殊的审判组织构架。

(一),从担任人民陪审员的条件来看,主要有两个我认为存在争议的问题:

1.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担任人民陪审员应年满23周岁。23岁这个年纪,应该是大学刚毕业的年龄,其思想的成熟程度,社会阅历,知识的掌握程度都恐怕难以承担裁判之重任。法院的审判活动不仅仅是法律的适用这么简单,同时牵扯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指引评价人们的行为,是一个社会基本的行为规范。然而如果操作不当,不仅起不到息诉的目的,反而会激化矛盾,乃至造成公众对法律的不信任,产生许多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在西方以英美法系为代表,法官的年龄一般都在50岁以上,这样做就是因为只有到了这个年纪才会思想成熟,阅历丰富,处理案件才能稳妥。所以规定年满23周岁这个年纪明显太低,还不足以胜任审判案件的重任。2.人民陪审员被要求具备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本人认为,仅仅对学历的要求仍难以满足陪审员的现实需要。

(二),从宪法依据上看,陪审员制度缺乏宪法依据。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一种基本的审判制度,一个国家是否实行陪审制度,需要由宪法来加以规定,50年代末期,由于受否定法律、轻视法治思想的影响,一些已经被立法所确立的重要法律原则和制度受到批判和废弃。人民陪审制度当时也成为发动群众进行阶级关斗争、夺权整人的工具,1975年颁布的宪法中不再规定人民陪审制度,文革结束后,1978的宪法重提“实行群众代表陪审制度”,1982年宪法又取消了陪审制的规定,从而使得我国现阶段实行陪审制缺少了宪法依据。1983年修改后的人民法院组织法,也将原规定第一审应实行陪审制度,改为较为灵活的选择性规定,即“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刑事诉讼法》作了与《人民法院组织法》完全相同的规定,而《行政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在“基本原则”中却都没有规定陪审制度,我国法律对陪审制度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不统一,导致审判实践中适用的随意性比较大。

(三)从人民陪审员的考核,录用程序以及任职标准,资格条件和产生方式错乱。人民法院组织法》第38条规定“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22岁的公民,可以被选举为人民陪审员,”此规定除了对年龄和政治权利有必要的限制,对陪审员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层次、专业特长等任职条件均未作出规定,缺乏严格的考核、录用程序,很难保证陪审的高水平和高质量。就我国的陪审抽的现状而言,一方面,由陪审员法律专业知识欠缺,文化层次不高,使其并不具备监督专业法官的能力和水平和真正参与审判工作。尤其在基层法院审判

实践中,人民陪审员“陪而不审”的现象司空见惯,由审判员和陪审员组成的合议庭最终往往成了由主审的审判员一个人唱“独角戏”,自始至终包揽了整个庭审过程,这样反正造成庭审方式单一,合议庭的整体职能难以发挥。同时,也由于人民陪审员法律知识欠缺,面对案件事实,一般只能就案说案,难以从法理上对案件进行质证和认证,难以对案件做出独立的评析,只是追随、复议主审法官对案件的处理意见,出现议而不决的现象。对陪审员的聘请随意性大,大多法院处于办案经费紧张及聘请在职人员比较困难等原因,往往就地聘请退休人员和居委会的人员作为人民陪审员,忽视了对这些人法律知识的审查,且大多是按需要临时聘请,甚至有些陪审员并没有经过合法的程序选举产生。聘请的随意性造成了陪审员组成中,缺乏固定的高素质的陪审员。

(四),

第五篇:论我国监护制度

我国监护制度

是婚姻家庭法的重要内容。

我国监护制度最遭学者们非议的莫过于监护与亲权混沌一体。论监护是民法理论和实务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所谓监护,是指民法上所规定的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保护的一项制度。其功能是为了保护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从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监护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来,亲权与监护打破彼此独立的制度外延,以相向延伸的方式在权能层次上互相进入。许多学者由此提倡在未来的民法典以监护制度囊括亲权制度。本人认为这种提议值得商榷。诚然在亲权近代化的过程中,监护制度的许多要素被引入亲权,“在现代各国亲权立法中,亲权已由原来父母对子女的控制 统治关系转成为父母照顾监护子女为主的法律关系,亲权一词具有了浓厚的义务色彩亲权与监护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制度,将两者揉杂在一起只会产生各种弊端,徒增麻烦。时下正值民法典制定之机,更应该去陈布新,大刀阔斧改变这种因历史原因造成的混乱局面。在体例上实行亲权与监护分别立法。一方面建立亲权制度。亲权是婚姻家庭领域的重要权利,也是宪法保护的基本人权之一,我国民法草案第三稿曾单独规定亲权,现行《婚姻法》23条实际就是亲权内容。

监护在性质上是一种权利,而这种权利是以义务作为前提和中心的。我国理论界中相当数量的学者将监护的性质确定为义务或者职责,存在许多不妥之处。首先,从各国监护制度的规定来看,监护人除了负有监督保护的义务外,还享有诸如获取报酬的请求权以及法定理由下的辞职权等权益。

其次,就监护自身的本质而言,监护是对于不在亲权保护下的未成年人或者宣告禁治产人予以身体上和财产上照顾的制度。所以说,尽管我国的民法通则没有对监护和亲权予以区分,实际上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监护是作为亲权的延伸和补充而存在的。对于未成年人的监护权很明显是基于亲权的欠缺而由亲属权发生的,对于精神病患者的监护权,则产生于配偶权和亲属权。所以,从监护权产生的根源上来看,监护是一种权利。因此,我国有必要明确监护的性质,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冲突。最后,在明确监护的性质的基础上,规定非亲权人担任监护人时有获得报酬的请求权,使得监护人对其履行的职责有所补偿,可以进一步调动监护人履行职责的积极性。同时,应当明确规定监护的期限,并赋予监护人在法定理由下的辞任权,完全实现权利与义务的一致,对于维护被监护人的权益和监护制度作用的发挥,都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因此要完善我国的监护制度

1、增加监护的种类 监护的种类是监护制度的重要的内容。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主要是两种形式即法定监护和指定监护。法定监护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一定范围内的人员为监护人的监护,指定监护是指没有法定监护人,或者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有关部门或人民法院指定监护人的监护。然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除法定监护和指定监护之外,还规定有遗嘱监护的设立形式。2明确规定监护的内容我国《民法通则》第十八条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这种对监护内容概括性的规定,难以操作,很难起到保障被监护人的人身与财产权利的作用。因此,对监护的内容应当予以明确。

3、明确规定监护人资格认遗嘱监护的设立形式,颇有必要。所谓遗嘱监护是指父母在生前设立遗嘱对未成年子女由谁监护所作的指定。用遗嘱方式来设立监护人应符合一定的条件,监护关系才能成立。

下载Cercpea论我国现行证券监管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Cercpea论我国现行证券监管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我国卫生保健制度

    论我国卫生保健制度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卫生保健制度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当前如何解决卫生制度存在的问题,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我国经......

    论我国司法鉴定制度

    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摘 要: 良好的司法鉴定制度会对法律的裁决产生积极影响, 不仅有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也是保证案件质量、取信于民的机制之一。 当前,我国的司法鉴......

    论我国城市现行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合集五篇)

    论我国城市现行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发展迅速,相关机构不断健全,职责分配逐步明晰,规划管理体制处于发展的状态。但是同时,管理体制上的各种问题也......

    论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

    论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 行政诉讼,是对行政行为的一种法律监督制度,是一种行政法律救济制度, 旨在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同时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在相对人合法权益受到或可能受......

    论我国的仲裁制度

    论我国的仲裁制度 摘要:自仲裁法颁布以来,我国仲裁制度的各个方面都不断在发展,不断完善,使得仲裁在社会中发挥了其作用。但是,虽然我国仲裁制度整体上呈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在仲......

    论我国的扶养制度

    论我国的扶养制度 法律意义上的扶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扶养泛指特定亲属之间根据法律的明确规定而存在的经济上相互供养、生活上相互辅助照顾的权利义务关系,囊括了长辈......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小议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小议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为调节个人收入、贯彻公平税负、缓解社会分配不公而对高收入者征税的一个税种,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政策工具。自我国开征个人......

    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完善

    论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院系: 年级: 2011专业: 学生姓名:班级: 学号: 11115051705 完善 经济贸易法学院 级 法学 杨琳 法学17班 众所周知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我国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