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人才现状及分析(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16:4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农村建设的人才现状及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农村建设的人才现状及分析》。

第一篇:新农村建设的人才现状及分析

摘 要:对扬州市77个乡镇的调研结果显示,农村人才储备机制没有形成,人才市场化配置资源条件不足,农村人才总体上处于缺乏状态。对此,应从政策层面及教育层面进行战略构建。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扬州;人才;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163(2007)04006703

扬州地处江苏中部,下辖5个区,4个县(县级市)全市人口有467万,其中农村人口315万人(含乡镇),占69.4%。扬州面积6638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市区988平方公里,镇区867平方公里,合计占总面积的28%。扬州的经济、社会等发展在全省处于中等水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最近我们对扬州的新农村建设和扬州农村新型人才问题做了个较为全面的调研。

一、扬州的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现状分析

1 新农村建设人才总量的储备情况。

根据扬州人事局的统计,扬州市77个乡镇农村人才在册的共计26950人,占乡镇总人口的0.9%。根据我们对77个乡镇的调查,包括不在编的各类人才,77个乡镇共有各类人才33450人,占乡镇总人口的1.12%。同期,城市的各类人才比例却为5.62%,是乡镇人才拥有量的5倍。如果剔除乡镇人才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教师的话,那农村的人才仅占乡镇人口的0.1%,是城市的1/50还不到。即便是第一集团的人才拥有量也不过1.6%,是城市各类人才量的1/3强。总体上来看我市农村的人才还没有达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2 新农村建设的10种专业人才存量情况。

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我们列举了10类在新农村建设中将发挥至关重要重用人才的人才,在对其存量做了专门的调研后,数据详见表1:

而根据扬州市区里这10类人才的占有率,我们可以测量农村所需要的这10类人才的缺口,公式:π=b*t/s-b。其中,π为某种人才的缺口数;b为该人才的现有存量;t为扬州市的该类人才比例;s为相同时期该镇的该类人才比例。据此,我们计算出了我市这10类人才的短缺量。

由统计我们发现:首先,理论上的农村这10类人才的缺口为73625人,是目前这10类人才存量的2.51倍。而没有达到平均城乡人才差距的4倍。这说明这些与农村、农业结合紧密的专业其市场需求是存在内在局限性的。

其次,除农技人员外的专业人才理论上的缺口数都大于实际上镇人事部门的测算数。这说明了一种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农村的专业人才实际容纳能力是低于需求的。而农技专业的理论需求人才缺口为负数的情况恰恰说明了我市该类人才主要已经沉淀在了农村,农村该类人才的比例是超过了城市,但实际上农村该类型的人才还是不能适应需求。最优的帕累托配置就是把城市里的农技人才往乡镇放。

第三,理论上的乡镇教育人才的需求为近50000人,而实际上70多个乡镇需要的仅为400多人。我们认为这种反常现象合理的解释就是根据农村人口数是应该有那么多师资的,但农村小孩的入学率低、就读年限短,多数初中毕业也就不再上学等特点决定了农村教育的特殊性。现在农村教师总量上是基本饱和的,适应了农村的需求,但结构上农村所需要的主要是“高学历、高职称”的双高型师资。这一点上面,农村的医护人才与其较为相似,即理论上是需要有4000多医护人员,但实践上考虑到乡镇医院的效益、考虑到农村许多人病了不就医等特点,乡镇实际只能承受一些高学历、高水准的医护人员(主要还是医生),除非国家真正医改,使医疗转变成完全公共产品。

第四,部分专业虽然缺口绝对量不大,却是急需且紧缺的。如环境保护人才、村镇建设(房地产)人才、国土资源管理人才实际所需要的人才量分别是现有人才量的18.88倍、5.03倍、1.18倍。此外,我们发现乡镇企业中的机械电子等工科人才尽管绝对量较大,有4095人,但比重却不高总共才占12%。而工科人才短缺相当大,根据部分企业的约数估计,农村该此类人才短缺不下于数万人之多,为存量的10倍左右,但不同具体专业要根据不同的镇的产业特点而论。考虑到新农村建设的特点,此次我们没有重点调研此类需求。

3 农村专业人才回流情况。

我们选取了1985年以来16个年度的乡镇人才回流情况开展调研,进行分析后发现有如下回流率曲线。

首先,综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的人才回流率均不超过30%。农村为城市的发展以及我国的改革开放输送了大量人才。从这一意义上讲,我国农村的落后也与农村人才的流失不无关系。

其次,80年代由于全国总体上人才匮乏,所以计划体制下分配到农村的人才也不是很多的,而农村人才回流水平在90年代初期的时候达到最高。1998年以后由于农村人才的市场化配置,取消了传统的分配以及委托培养等农村人才获得方式,农村由于先天性缺陷而人才配置不足。而2000年以后回流农村的人才主要以教育、政府公务员以及企业的大中专技工为主。与新农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农技、畜牧兽医、园林园艺、环保、资源等人才则严重奇缺。

第三,2000年以来农村人才回流率基本稳定在18%左右,但结构上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中的工科人才回流占据了乡镇人才回流的70%以上。

4 农村人才的结构情况。

首先,年龄结构。全市农村人才队伍中,我们发现35岁以下人才占人才总量的比例为22.4%,36岁至45岁的占46.3%;46岁至54岁的占24.7%;55岁以上的占6.6%。青年人太少,有许多乡镇的有些专业部门在2000年以后就没有进过人,年龄结构是及其不合理的,这样也客观上导致了目前农村专业知识的老化与落后。

其次,学历结构。全市今30000名农村人才队伍中,本科以上学历的4940人,占人才总量的16.83%;大专学历的8988人,占人才总量的30.62%;中专学历的15427人,占人才总量的52.55%。总体上,农村的人才还是以中专为主,而本科和大专人才基本上集中在教育部门或者镇政府。

5 人才首位度和四人才指数

根据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10类相关专业人才,我们借鉴城市经济学中的首位度和四类指数建立了人才首位度和四人才指数。其中,人才首位度是指新农村建设中所需要的人才中首位与次位城市首位度是指一个地区首位的人才数与第二位的人才数之比值,通常人们用人才首位度的高低来反映一个地区人才结构中的首位人才集中程度;四人才指数是指新农村建设中需求量居于前四位的四类人才占总人才需求量的比重。根据计算新农村人才首位度为18—3.6之间,而四人才指数则在71.6%—79%之间。这说明了目前新农村建设中现实最为短缺的人才还是经济管理类的人才,这类人才比居于第二为的人才要高出2—3倍之多;同时,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管理人才、计算机人才、环境保护人才与村镇建设人才方面的人才占据了现实需求的70%—80%。

总体结论:我市农村人才总体上是需求大于供给,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一定空间。但为什么农村依然人才缺乏?我们认为农村的人才流动首先市场机制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大一点讲我省目前的农村人才储备机制没有形成、农村人才市场化配置资源条件不够。

二、基于调研的新农村建设人才缺失原因分析

1 农村人才流入渠道不畅

以前,我省的传统8所农林院校为农村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直到现在扬州农村存量人才的16%是来自于这8所学校。如果抛开农村教育人才和卫生人才计算,83%的农村人才是来自于这8所院校的。但由于教育市场化以后,农村人才和这8所院校间的联系被割裂了,落后的农村与先进的城市很显然不在同一竞争水平上,人才自然也就不会留进农村了。我们做的农村人才回流调研也显示:1995年以前农村人才回流还比较好,但自1995年以来的人才回流率是逐年下降的。原因有三个:一是80年代以及90年代初期的人才统招统配政策照顾着农村的人才建设问题;二是地方的委托培养政策为地方客观上培养了许多人才,但该政策在90年代中期因规范不足,难以产生教育公平等问题而被省里严禁了;三是90年代后期我省乡镇企业的“式微”导致了乡镇企业对乡镇人才需求的减少。

2 落后的农村乡镇也留不住人才

农村人才缺乏除了“入口”因素以外,留不住人才也相当重要。我们对高邮下面的一个落后镇——周山镇近5年的人才流失率做了个专门的调研,结果有:

该镇在扬州市是比较落后的乡镇之一,该镇的情况在扬州市还是比较普遍的。从该镇的数字我们可以发现:首先,农村人才沉淀总体上是流入大于流出。近5年的流失率平均为34%,但近3年来农村人才流失加快(我们分析这也与农村人事制度改革有关系);其次,近5年的人才流失率也表明农村人才确实有加速流失的趋势。这也客观上验证了我们前面的调研结论。

3 财政对于农村人才建设上面投入严重不足

我们从《2005年扬州统计年鉴》截取了自1996年到2004年10个年份的财政支出以及市财政局农财处给出的农村各类人才人头费支出(含教师工资和乡镇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支出)。有下图:

因为农村财政支出主要在人头费上面,所以我们可以把农村财政支出项看成农村人才建设方面的支出。农村人才建设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总体上是逐年下降的,这我们可以理解。毕竟经济增长的部分不可能多数用在农村,而带来财政增长的主要力量也是城市工业的崛起。但2001年以来农村财政支出占财政支出不足20%的现象已呈现加速下滑态势,2004年甚至仅有12.9%。我们在为扬州市总财力好转欢庆的同时有必要进一步关注农村人才建设支出相对下滑而导致的人才紧缺现象。

4 县市对于农村编制的缩编

根据我们对于各类人才来农村工作的动机调查分析,只有不到5%的人才去农村图的是事业上的发展。95%以上的各类人才来农村工作的动力就只一个——稳定的职业。换句话说去农村工作是冲着“铁饭碗”的,去农村必须要有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制作为前提。考虑到新农村建设专业人才的特点,他们的职业需求带有很强的公共特征。即使是部分公共产品特点的,其农村市场需求也不足以使其在农村能够单独存在。农村的行政改革使一般事业单位留不住人,又由于大型的企业进入园区,乡镇上基本没有能留住人才的企业单位。而做个体户,有些能耐的人不会专心开发一个镇的市场的,一个小镇没有他们所期望的客户群。

所以新农村建设专业人才的职业存在空间是很狭窄的,要么就做公务员,要么就进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事实上江苏省自2002年开展了乡镇人事改革以后,各县市编制就在不断缩减。扬州市的农村行政事业编制也由2001年底的近45000人缩减到了不足36000人,缩编率为20%。而对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乡镇的各项事业职能必须不断加强,以目前的编制人手是很难达到的。

5 农林院校的农村人才教育面向不明确

这是个源头问题,但这个源头问题现在看来也很成问题。江苏传统的8所农林院校办学是明确要求面向农村、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农民的,其他院校则没有这方面的办学宗旨。但尽管如此,这8所农林院校的毕业生实际仍然是流向了大中城市。其次,在教育内容上,同样存在着对农村人才教育面向不明确的问题。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8所农林院校完全面向农村的专业占所有专业的比例目前大概仅在20%左右,而上世纪90年代初该比例约为85%。严格意义上的农林院校已经没有了。即便是8所农林院校中的老大——苏州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我们所掌握的她的面向农村的专业也就4—5个,占其专业种类的15%左右,这些专业的在校生也仅占全院在校生的10%弱。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才规划政策建议

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全面推开,新农村建设工作关涉到的不仅仅是我国生活在农村的8亿多人口的大事情,也关系到我国在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国新农村人才规划应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战略构建。

1 政策层面上的战略构建。关于新农村的配套政策是我们调研时所感受到的基层工作者的最大期盼。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政方针是既正确又及时,切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脉搏上了,但我们各级政府在配套政策上现在还没有跟得上。根据调研结论我们认为起码要做到“三个务必”:务必加大财政投入,创新农村人事代理机制,建立新农村建设的人才保障体系;务必加强地方与学校合作,拓宽新农村人才的流入渠道;务必要积极建立新人才评价机制,为人才创造宽松的工作、生活环境、条件,既要引得到人才,更要留得住人才。

2 教育层面上的战略构建。要发挥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的保驾护航作用,以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不同层次对新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促使各级各类学校的科学发展。否则,各级各类学校的盲目发展、无序竞争,就可能会导致不同类型人才的过剩与短缺,不同层次人才的浪费与紧张。教育部门、综合性大学、专业性大学、职业学院、社区学院、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等要立足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结合江苏的实际和我们调研的结论,在全面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尽可能做到“四个重视”:

1、相关部门要重视教育布局,发挥传统的8所农林院校以及13所大市职教中心和64所县职教中心对农村地方人才的培养作用;

2、要重视专业人才区域互补问题,避免近亲繁殖;

3、要重视职业技能教育甚于理论教育;

4、要重视教育创新,切不能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创新上切不能因循守旧,既要理论上能系统掌握,又要侧重实践上的动手能力;既要有助于培养出解决问题的专家,又要有助于培养农村未来的企业家、创业明星、“双带型”干部。

参考文献:

[1] 资料来源于扬州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扬州市统计局。

[编辑:方 式]

第二篇:宜宾市南溪区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宜宾市南溪区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1、研究背景: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设》,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建设,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则社会安。目前,我国 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战略性举措的实施正当其时。

2、研究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享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的、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促进南溪区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让农民真正享受发展的成果,促进城乡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水平。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研究:

1、韩国新农村运动 :韩国政府自1970年开始发起了“新乡村运动”,大力倡导“勤勉、自助、合作”理念来振奋农民精神,以项目开发为纽带,以政府支援和农民自主为基本动力,带动农民开展家乡建设活动。在交通方面,通过改善农村公路,全国都实现了村村通车。居住方面,通过改善住房条件,使得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在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方面,通过实施农村电气化工程,20世纪90年代农村家电普及,全国已实现了电气化;通过改善农民饮水条件、兴建村民会馆、增加农民收入等措施,使农民得到极大的实惠。

总结韩国新农村运动的运作机制,可概括为如下几点:一是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围绕总体设计分阶段、分步骤推进;二是准确定位。将农民定位为农村建设的主角,而政府在农村建设中只是充当引导、援助作用的配角;三是援助方式上,做到重点突出。资金以扶强助优的集中方式,向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领域投入;四是采取科学的激励机制。民选产生村领导、强化村民会议、资金用于民众相关领域的方式,调动农村社区的积极性。

2、日本农村建设 : 首先,以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村发展阶段。基本思路就是从产业振兴的角度切入,以促进农业发展为主线,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其次,农村与农业并行发展阶段。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支持山区半山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二是大力增加农村

基础设施投入,吸引年轻人留在农村和新的农业劳动者进入农村;三是制定地域性的产业重振计划,推进农村、山村及渔村地区振兴;四是设立“农村建设专项费”,支持农村个性化、亲环境型发展;五是鼓励农村地区发展非农产业;六是建立城市与农村共存及双向交流的机制。通过创建绿色观光事业及体验农村生活等活动,增强城乡国民间双向交流。

3、欧盟农村建设:首先,以农业结构调整促农村发展阶段。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采用农业新技术、改进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非农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其次,从以农业生产为中心向关注农村发展过渡阶段。进行国土整治和保护环境,促进农村发展,促进农村发展的措施主要是完善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建立农业结构调整基金支持环境,安置青年就业;扶持山区和条件差的地区发展农业等。最后,农村与农业共同发展阶。将农村发展作为共同农业政策的第二支柱;注重农业在农村发展中的多功能作用,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使农业、农村、环境协调一致、共同发展。

(二)国内相关研究:

1、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等。

2、刘艳文,关于新农村建设问题的研究中,结合国内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针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面临的新情况和产生的问题,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安案和对策。

3、《关于宜宾沙河镇关于建设新农村的建设》,主要讲了该地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取得的相关的成就,以及在建设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一些改进措施。

三、选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一)南溪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1、南溪区的基本概况

2、南溪区的经济发展

3、南溪区的特色产业

(二)南溪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高,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2、外出务工人员的多,新农村建设缺乏主力军

(三)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1、原因

(1)思想不解放,认识有偏差是其深层的原因

(2)不合理的政策制度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

2、对策

(1)解放农民(2)培育新型农民

四、研究方法 : 调查法、观察法、文献资料发、归纳总结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的调研

一 活动内容

寒假期间,着重对新农村建设中的住宅建设问题进行了走访。通过走访亲友,尤其近期翻盖新房的朋友,了解其在建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入住后发现的新问题,以及其本身对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思考体会。

走览了所调研村庄的主要地区,观察房屋样式、道路建设状况。了解了该地区的地形状况,村庄风貌。

由于所调研村庄是我的家乡,根据以往的经验感悟,总结了该村庄的一些情况和自己对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思考。

过年走访外地亲友期间,调查走访了周边村庄的村容风貌。通过对比分析,总结了一些问题。

二 调查资料

此次调研的村庄是我的家乡河北省武安市的康二城镇QH村,略带该村周边村庄的一些情况。

QH村位于邯武北路武安段路旁,2000余人,是康二城镇的十七个行政村之

一。村庄东北约五公里处是邯郸紫金山,西十公里处为武安市区,东约三十公里处为邯郸市区。位临南洺河畔,地下水较为丰富,土壤也相对肥沃,诸多土地归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北临邯武北路309国道,交通相对便利,比周边村庄相对富裕一些。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全村主街道路面全部实现硬化,同时修建有1200余米的下水道。幼儿园、小学、初中教育机构齐全,驻有武安三中队,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兽医站等分支机构。

三 调查结果

通过走访村民,游览村居、耕地及其所处地形、参与农村换届选举等方式比较深入地了解了一些情况,同时又结合自己多年的生活经历把农村建设现状的调查结果罗列如下:

(一)住宅内部建设状况

1、村居为典型的平房四合院结构,一些新住宅为北屋二层楼的四合院结构。

2、村民自建住宅,由于物价人工上涨,除去宅基地费用,仅建筑成本在十五万元以上。

3、多用煤球做饭,兼用此改造水套火提供热水。罐装煤气、电磁炉比较普及。使用的主次问题因家庭情况而异。

4、厕所多为旱厕,且多兼做仓库放置杂物,卫生条件比较差,尤其是夏天。

部分家庭采用水冲厕所,但数量较少。

6、有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家庭,但由于价格较贵,不太普及。

7、住房设计存在较多不合理之处,住房利用率低,存在盲目跟风现象。

8、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新设计得不到有效推广,甚至很多村民根本就没有接触过新的东西,沿用旧的思想与习惯。

(二)村庄基础设施建设

1、居住用地紧张,停止审批宅基地,有较大面积的老区,大都为六七十年代旧居,无人居住,但各种原因,没有拆迁重置。

2、主干道路全面实现硬化,村民门口胡同道路一般有由村民自筹资金硬化,去年地下水道进行修挖,覆盖较大区域。

3、村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修建住宅规划比较整齐。

4、使用地下水,每周供水一次,家家户户修建地下水窖。

5、有固定垃圾倾倒处,专人负责清理。

6、无集体供暖,冬季采用煤球供暖。

四 经验体会

(一)住宅内部建设的经验体会

1询问多家,建房费用少至15万,多至四十万,而且宅基地费用越来越贵,有些达到了7万元的价格。村里多数家庭仅男子外出工作,妇女在家,一般家庭收入约二到三万。相对村民收入来说,是个相当巨大的开支。很多村民约到40多岁才能建得起一座院子。现实情况是很多家庭一般等到子女到结婚年龄时才有能力翻盖新房。而且由于盲目跟风,房屋住宅面积过大,空间利用率低。很多屋子建成后都是空置,造成巨大的浪费。去年曾参与家庭自建房建设。耗费了半年多时间和精力,直至现在,尚未装修。其他家庭情况亦如此,要完全建成装修好,至少要一年多时间。建房之前未能合理规划设计,由于非专业建房人员,诸多问题考虑不到。在建房过程中发现问题后才想法去解决。效率十分低下,颇有盲目修建之风,到最后建成房屋使用后才发现种种不足,然而为时已晚。

3无集体供暖,家庭多用煤球水套暖气,一个炉芯儿平均每天用煤球3块,一般两个炉芯的水套暖气炉供热两个房间面积约四十平方米。煤球费用每天约为5元。也有家庭采用电热供暖,但是费用很高,基本每小时耗电一度,费用0.5元,仅作为辅助供热。煤球供暖虽然经济划算,但费时费力,且供热温度达不到。同时,房屋面积过大,门窗面积也由于赶新潮而过大,房屋保温效果低。一到冬天,感觉寒冷非常,基本的取暖问题得不到合理解决,一些老年人身体不好抵抗力差的只能整天围在火炉或暖气片旁,罔论温暖舒适了。而且燃烧后的废煤球也成了倾倒的主要垃圾。冬季住宅取暖也是村民支出中比较大的一项。

4虽然比较适合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但是安装的家庭比较少。询问过店方,整套设备至少需3000元,是个比较大的开支。所以村民安装的积极性不高,而且冬天使用效果不好。到了冬季,一方面屋子温度低,一方面热水供应不到位,洗澡是个很大的难题。

5做饭使用的能源因家庭而异,很多家庭为了供应热水方便,采用煤球水套火,既可以做饭,又可以提供热水。但是缺点也比较明显,产生的废煤球成了家庭倾倒的主要垃圾,时常要看火换煤球,费时费力。而且做饭的时候火力大小不能自主控制。相比较而言,使用电磁炉和灌装煤气做饭更清洁,火力可以自由控制,也免去了看火换煤球的烦恼。但是由于不能提供热水,这两种在绝大多数家庭厨房中属于辅助的做饭工具。

6住宅建设中很多新的产品普及不了,而且村民的创新意识薄弱,少有建设节能住宅的理念。盲目跟风,沿用旧的方法,接触的建房新产品少,也无心于接受新事物。

(二)关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体会

1村里虽然通了下水管道,但是其承载能力远远不能让每户家庭都使用水冲厕所,而且,使用水量也是个巨大问题。依旧沿袭的旱厕虽然不使用水,但是卫生环境比较差,而且夏天的时候气味更加难闻。曾听说厕所卫生展现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确实如此。村里一般家庭装修关注的先是客厅然后是卧室厨房,之后很少有精力和资金去装修厕所,同时,厕所也体现了一个家庭的卫生要求。但是村里现在的普遍现状是厕所还作为一个仓库来放置农具以及其他杂物。从而使厕所环境更加恶劣。同时,厕所卫生不仅事关个人和家庭的生活环境而且关系到农民的健康生活,农村的很多疾病也是由粪便污染造成的。

2路面硬化状况相较于周围其他村庄比较完善,逢年过节,庙堂集会的时候不会出现堵塞现象。周边某村由于地处低洼地带,道路曲折,过年集会时就会拥堵不堪。还有的村庄地面过于平坦且没有修建下水道,生活用水基本都是排放到路面或是泥土地面等待下渗,路面泥泞不堪,臭气熏天。

3村庄设有专门地方倾倒垃圾。隔一定时间有垃圾车运走,但是垃圾处理都是掩埋,垃圾得不得合理处理,污染环境。家庭产生的垃圾以废煤球居多,然后是厨房垃圾,其他是一些包装物垃圾,村民的环保意识很薄弱。

五 理性思考

思考的前提是,该村庄没有集体企业,没有资金去大规模的进行新农村建设。只有依靠村民自己的力量,村委会加以引导沟通,来建设新农村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1新农村建设,尤其是住宅建设,可以通过降低农民建房支出,间接地促进其他方面的消费支出,提供巨大商机。

住房消费不仅是大多数城市家庭最大的一项支出,同样也是农村家庭的最大支出。建房是一个农村家庭最大的经济负担,但是考虑到子女的结婚问题,又是一个不能够回避拖拉的问题。很多村民要在子女结婚之前翻盖新房,很多家庭都耗去多年的积蓄甚至借钱建房。不同于城市购房,农村住宅大都是自建房,不

仅要支付庞大的材料采购,建筑工人工资等开支,还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时间。对建筑流程的不了解,缺乏相应的建筑知识,以及对建房之前的规划设计不重视,让建房效率很低,工期过长,同时不合理的设计也增加了建造成本。而且住房利用率很低,花费大量金钱精力建造的房屋很多都空置着,造成了巨大浪费。而且农村房屋的使用年限非常低,仅有二十年的时间。即使现在盖好的房子,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会因出现新的建筑样式而过时,又被拆掉重建,造成浪费。

过大的面积同时又增加了取暖费用,且不论村庄得不到集体供暖,即使有条件集体供暖,暖气费用又是一大家庭支出。村民没有科学的节能意识,盲目地跟风,认为窗户面积大了屋子就亮,殊不知,这样造成了更大了热量流失,不合理的设计,盲目地求美,不考虑实际利用,没有节能意识,让村民建房不仅花费了巨大资金,而且在使用时也发生诸多不便。

所以,搞好新农村住宅建设意义重大!关注农民最大的建房开支,通过合理的方法降低其成本,直接减少农民建房支出,省下的资金可以使农民自由支配,提高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我国农村住宅建设量巨大,平均每年新建住宅6-7亿平方米,由于农村城镇化水平和农民居住水平提高以及居住质量改善等因素的影响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村镇住宅建设每年将会有巨大的社会需求。加强农户住宅建设在缩小城乡差距的同时还可以拉动内需。正因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宅建设存在不足,所以才有着广大的市场增长空间。总的说,农村住宅消费市场十分广阔,充满着巨大的商机。新农村建设,可以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马克思认为,人首先要吃穿住行,然后才能从事文学、艺术、宗教等领域的活动。当农民住房需要得不到满足并存在惶恐时,无论如何也不能激发他们对新农村文化、政治建设的热情。从这个意义上说,舒适、宜居、节能、环保的新民居建设已经不仅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也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深度和广度。

从厕所卫生问题这个角度切入,貌似这是个小细节的问题,但是切不可忽略,同样要加以重视。这同样可以涉及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上来。可喜的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厕所卫生的认识也逐步加强。厕所卫生不仅关系到住宅舒适与否,更体现了村民的文明卫生素质。同时,厕所卫生不好,不仅影响家居环境,而且也会造成疾病传播。农村改厕项目是医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寻找一个适合农村厕所改造的方式,以此带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减少农村疾病的发生,于新农村住宅建设于农村精神文明水平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更深入的讲,加强农村住宅建设会极大地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根本改善农村环境和生活方式,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国家需适当地宏观调控缩小城乡差距。

城乡差距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其直接表现在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上。很多节能绿色的新产品在农村得不到推广,不能仅认为是村民接受新事物的意识淡薄。相对村民来说较高的支出是阻碍产品普及的重要原因。以电磁炉为例,它的优点显而易见,它通过磁场内线圈涡流加热,无明火,使用安全卫生,热效率高节能,使用十分方便,随用随开,免去了诸多麻烦。还有太阳能热水器,两者相互结合,可以解决使用电磁炉无法供应热水的问题。这样的产品不仅方便节能,使用成本也很低,农村没有条件通燃气灶,这两种家电反而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让村民在厨房卫生间享受不亚于城市的方便,但是没有在农村普及,是因为其较高的售价让诸多村民望而却步。在这个问题上,政府也应该发挥其调节作用。对农村的消费有适当的政策扶持。

4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农村住宅建设一样,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难点,需要政府的力量来主导。农村道路和污水排放通道,是最直接关系农民生活的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不仅要使村民家中舒适也要使其屋外美观适用。同时,电讯、电视网络等基础设施也要积极推进。在此特别强调的是,网络费用的费用对村民来讲也是一个很大的支出。安装网线的家庭,每年要为此支付至少七百元的费用。而网络的建设,对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扩大农民视野丰富娱乐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意义十分巨大。同时,还要加强农村道路的卫生清扫工作,加强农村环境治理。

六 问题和建议针对农村住宅建设设计不足的问题,设计一个合理科学的建造方案,推广应用。

该村庄及其周围的诸多村庄都是以四合院构造为主,而且规划较好的地区地基大小都是一样的。根据这一情况,可以让从事专门建筑设计行业的人员对该种建筑结构进行升级设计,保留原有设计中的好的地方。对其中的缺点进行解决。同时,也要设计好建房流程和计算好建房费用,引入新的节能设计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来改变当前农村住宅建筑总体建设水平较低、功能不全、外观单调呆板、基础设施不配套、居住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让房屋功能布局更加合理,方案要考虑方便及满足农民生活与生产要求,做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

重中之重,在设计房屋的同时,通过合理设计,在不影响住宅质量的情况下,降低房屋建筑成本,如通过减少建筑面积,就地取材,合理使用新型建材,规模化建设等方式。使房屋建造成本控制在村民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这样,通过设计一座房屋,利用村民的跟风效应,再加以宣传推广,以比较小的设计成本带动广大村民建设新的住宅。

通过合理科学的设计,可以解决村民住房建设中的诸多问题,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可以提升生活质量。所以必须把新住宅设计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村民的意愿。针对村庄无土地建房,老区又无人居住、环境脏乱差的问题,结合村庄实际资金情况,可以通过引导疏通村民之间进行宅基地的交换买卖,解决一部分宅基地问题。新建宅基地要有个合理的面积,不可过大,提高建设用地的效率和集约化水平。若村委会有能力或者有较强资金实力的村民,可以对老区进行大面积的改造,对新建房进行规模化建造,从而降低建造成本。同时可以减少村民在建房中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针对电磁炉,太阳能热水器等可以切实改善村民生活质量但是又由于价格问题得不到推广的问题。政府要发挥其主导作用。把适合农村居民使用,可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降低生活成本的产品,列入家电下乡活动中。加大科研力量,研制适合农村地区使用的产品以及建筑用材。投入资金,改善农村基础设计建设,保障电力平稳,推进农村网络建设。

第四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靠人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靠人才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人才。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能否兴旺发达,主要取决于它所拥有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从目前的情况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因此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做好人才工作,这不仅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更应该扩大覆盖面,形成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体制,并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建立人才激励、合作竞争的有效机制,造就一批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人,努力营造一种尊重特点、鼓励创新、信任理解的良好环境,关心、爱护、理解、信赖人才,激励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完善村党组织两推一选、村委会直选的制度和办法,着力拓宽农村干部来源,稳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完善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创新培养选拔机制,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意见》的出台非常及时,这不仅能够充分发挥这部分大学生人才的优势、特长,利用他们所学、特长为新农村服务,而且还解决了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凤还需先筑巢”。要想让大学生村官留得住、干得好、有前途,不仅要为他们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还要解决好他们的生活问题,更要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使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为之奋斗的伟大目标。“为政之要,在于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整合农村人才资源,提高农村党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

一、打造新型“村官”队伍,选好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在班子,关键看班长。当前要努力选优配强“村官”队伍,逐步解决“村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创新偏弱、后继乏人等问题,打造出内有动力、外有压力、前有引力、后有推力、具有活力的村级班子。一是选好“班长”。村支部书记是最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线的实践者。要立足多方选才,在回乡转业军人、退休干部、务工人员、大学毕业生、职业中专毕业学生中优选一部分具有发展思路之“识”、创新创业之“胆”、驾驭市场之“能”、科技富村之“才”、体贴群众疾苦之“心”、有廉洁奉公之“德”、扶正祛邪之“威”的年纪较轻、有文化、热情高、政治可靠的优秀者进行“公推直选”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为一村发展走新路、出新招、办新事,选准发展路子,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是配强“班子”。要把立志家乡发展,立志农村经济发展、有干劲、有钻劲、有拼劲,政治合格的回乡转业军人、退休干部、务工人员、大学毕业生、职业中专毕业学生以及带头学科技、用科技,熟悉农村各种实用技术的“通才”,能带头致富和能带领群众致富积极分子选进村支两委班子,增强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改善待遇。目前,村干待遇普遍较低,从村干部岗位上退下来后一般未落实其相关待遇,严重的失落感让退位者伤心、后继者寒心。目前,村干部因解决不了待遇而“撂挑子”的现象较为突出,村干部特别是党支部书记难选,部分村只能靠“留守”党员“轮流坐庄”,少数村甚至选不出支书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干部后备力量出现严峻问题。所以对待村干部不仅要在生活上予以关心,而且要在政治上予以关怀,在工作上予以充分的信任,以感情动人、以感情留人,努力解决村干部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不断完善村干部基本补贴、奖励、补助金、养老保险等制度,使村干部的平均年工资报酬稳步提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努力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形成在农村工作有奔头、有甜头、有想头、有靠头的工作格局,吸引大批乡土人才和有识之士献身新农村建设。

二、打造新型农民人才队伍,培养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农民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受益者,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要适应新形势,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新一轮”培训,努力打造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一是多上“特色菜”,培植生产能手。整合教育资源,紧紧依托党校、技校、职业学校、农广校,结合当地地域气候、地域特点、产业特色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举办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班,对农民进行主导产业、品种改良、畜牧养殖、果树栽培、大棚蔬菜、名贵花卉、药用植物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尽可能的让他们掌握1-2门实用技术,并且具有一定的市场预测和应变能力。同时在培训中实行联产帮带发展,扩大扶贫帮困和科技示范面,传递致富信息,形成一户带一村,一村带一片的科技辐射致富新格局。二是增开“个性课”,因人施教。积极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工作,积极鼓励各类人才申报技术职称,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培养本地急需的机械制造、生物药、教育、城市建设规划、电气、建筑、服务等行业的技能人员。三是念好“考察经”,开阔视野。有计划、有目的、分批次地组织农民到沿海发达地区,到全国典型先进村进行观摩学习,让农民在实地考察和比较中看到差距,学到沿海发达地区、先进村的先进理念和发展经验,使他们增强紧迫感,树立忧患意识,起到“走出去学习经验”、“带回来创业激活”的目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强大的主力军。

三、打造新型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当好新农村建设的“引擎”

一个产业能兴一个企业,一个企业能带动一个基地,一个基地能致富一方百姓。当前要重点培养打造一批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经济管理人才、专业技能人才,解决民营企业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优的问题,从而做大做强一批企业和产业,为新农村建设充当“引擎”。一是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民营企业家。进一步出台优惠投资政策,优化经济环境,降低外来民营企业准入门槛,为投资人士创造理想的投资环境,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把当地建成外来民营企业投资兴业的“洼地”,引进大批投资者投资兴业。同时坚持与培训党政干部同步,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全面实施“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坚持“请进来”对民营企业家进行集中培训,“带出去”拓宽民营企业家的视野眼界,“送上门”满足民营企业家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努力打造一支拥护党的领导、充满蓬勃朝气的高素质民营企业家队伍,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打造一支精干的专业技术队伍。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培训机构四方共同参与的专业技术培训机制,建立起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技能人才引进、交流、服务体系。建立企业技术工人业务进修培训和技能考核鉴定制度,形成尊重技术工人、争当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做到整体联动、共同发展,逐步建立起一支以初级工为主体、中级工为骨干、高技能人才为龙头的结构合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专业技术队伍。三是打造一支精通企业管理的人才。把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从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到民营企业工作。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吸引外才的力度,引进一大批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外来人才充实到民营企业,为民营企业输送新鲜的“血液”,增添生机活力。同时,实施“管理人才培训进修工程”培养管理人才,努力提高管理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打造一支精通企业管理的人才,让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大显身手。

深入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努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的发展在人才,农村的希望在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农村人才队伍,促进农村人口压力向人力资本转变,促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着力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突出建设重点,优化人才结构,全面加强农村各类人才队伍建

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新时期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眼于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坚持突出重点,统揽全局,分类指导,全面推进,着力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切实加强农村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抓住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这个龙头,通过实施“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程”,大力选拔培育具有带头致富能力、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双带型”党员和政治素质强、工作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执行政策的能力、加快发展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同时要通过推进“公推直选”和“两推一选”,做好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后进村和贫困村担任村支部书记试点工作,继续深化“双培双带”工程,积极探索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有效方式,着力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二是要抓住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这个基础,整合农村教育培训资源,组织农民参加种植、养殖、加工、建筑、经营、农机、运输等实用技术培训,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输出前职业技术培训和农村“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使农民群众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三是要抓住农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这个关键,依托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协会、经济合作组织等加快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种养加能手、农民企业家、营销和经纪人才,加快培养一批农技推广型、生产开发型和经营管理型的人才队伍,着力提高农村能人发展经济的能力。同时要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注重在农村生产一线培养一支健全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逐步解决好农村技术人才“短腿”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四是要依托重大项目实施培养人才,要依托国家实施的“新世纪百千万人才”、“西部之光”人才培训计划、“中英项目”、“春晖计划”和 “知识更新工程”等项目计划,培养各种高层次技术人才和中青年科技骨干,加快培养一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拔尖人才,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五是要加快培养农村教育、卫生、文化、政法等各类人才队伍,全面实施农村教师任职资格、农村卫生人才职业资质制度、司法任职资格制度和文化人才职称评定工作,全方位提高各类人才的科学文化素质、业务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

二、搭建创业平台,放手使用人才,最大限度地把各类人才聚集到

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事业中来

坚持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导向,以深化优势产业开发为目标,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并着力搭建创业平台,放手使用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切实把农村各类人才聚集到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事业中来,形成“海纳百川,人才荟萃”的新局面,达到“培养一批人才,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的良好效应。

一要紧紧围绕开发特色优势产业吸引和开发配置人才。特别要围绕全市具有比较优势的马铃薯、中药材、畜草、花卉、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立足种植、贮藏、加工、销售等环节,加快培养和使用一批龙头企业大户、运销大户和经纪人,引导农村实用人才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势产业开发、劳务经济发展和行业协会建设,并给予他们适当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促使他们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繁荣

城乡经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要紧紧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和开发配置人才。要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立足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讯,引导农村各类人才在改善生态环境和退耕还林、发展舍饲养殖、沼气建设等生态

循环经济中发挥作用。

三要紧紧围绕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吸引和开发配置人才。要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目标,立足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及体育等重点项目,加大农村人才培养,切实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严重滞后和

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局面。

四要紧紧围绕促进农村科技进步和实用技术推广吸引和开发配置人才。要依托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集团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创办领办实体,开展农业科技承包、试验示范、下乡支农等活动,依靠其人才、技术优势,推动全市

技术全面进步。

五要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吸引和开发配置人才。当前我市重点要以市委、市政府确立的重点项目建设工程和马铃薯、中药材、花卉和食用菌等四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以及定西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基本平台,大力引导科技骨干人才在推进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和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作用。

六要紧紧围绕行业协会吸引和开发配置人才。要积极引导,大力支持帮助农村各类人才创办行业协会,通过协会把广大实用人才组织起来,开展信息、技术交流,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七要紧紧围绕繁荣农村文化生活和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吸引和开发配置人才。要充分发挥民间艺人、农村文化能人、农村文化经纪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艺术方面的作用,积极开展经常性的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活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此同时,要加大对农村妇女人才、少数民族人才、青年人才的培养培训,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和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总之,要全面提高农村各类人才的致富创业本领,注意发挥好各类人才的作用,把各类人才引导到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事业中来,以形成千帆竟发、百舸争流,人才辈出、百业兴旺的生动局面。

三、正确把握和处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关系,促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农村人才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把握和处理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各种关系,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村人才队伍与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任务相适应,与构建和谐文明的特色经济强市的总体目标相协调。

一要正确处理党管人才和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效能。党管人才主要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为人才开发和使用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活环境,同时加强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和人才市场建设,把坚持党管人才和市场配置人才结合起来,加强人才市场建设,探索走出一条政府宏观调控市场优化配置的社会化农村人才工作路子。

二要正确处理使用现有人才和引进急缺人才的关系,促进本土人才和外地人才的优势互补。在使用好现有人才、紧紧盘活存量人才的基础上,抓好对急缺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工作,坚持走以政策引人才,以项目引人才,以人才引资金的路子,通过争取一批项目,引进一批人才、带动一个产业发展。正确处理使用现有人才和引进急缺人才的关系,决不能出现“外来和尚好念经”或“招了女婿跑了儿”的现象。

三要正确处理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和基础人才队伍建设的关系,使人才队伍建设满足经济社会不同层次发展的实际需要。领军人才队伍和基础人才队伍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如鸟之两翼,二者缺一不可。在农村人才开发中,要以深化优势产业开发为目标,以推进和谐文明的特色经济强市建设为总揽,在抓好农村党员干部、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等基础性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大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等领域的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培养和使用,从而带动农村各行业各系统实现创新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四要正确处理经济工作人才队伍和其他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关系,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新农村建设不仅需要农村经济繁荣,而且要求农村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既要加大力度培养适应农村城镇化、产业化、工业化、生态化要求的经济人才队伍,又要加大对农村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优扶保障、社区建设、司法矫正、教育卫生等领域的社会人才队伍建设,从而适应农村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客观要求。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人才开发工作总结

新农村建设人才开发工作总结

根据农村人才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报送2013年新农村建设人才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江农人才办〔2013〕1号)文件精神。农业局结合本市农村实用人才需求情况,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着力打造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现将2013年新农村建设人才开发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村为单位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1、培训目标:我局党组高度重视农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今年组织讲师团进村培训三次,培训农业实用技术25.3万人次,新型农民技能培训3800人,其中:阳光工程培训2090人,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培训35人,民生工程新型农民技能培训150人,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133人,农民专项培训1392人;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000户,带动20000户。让每位受训农民掌握1-2项农业实用技术,在培训中挖掘优秀人才,利用优秀人才的传帮带作用,普及推广新技术。

2、具体措施:一是开展菜单式培训,由村选定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将培训中涌现出的优秀人才纳入讲师团,提高培训的实用性。三是按照序时进度搞好三次培训,第一轮培训在5月底前完成,为农民的田间管理、春季防疫等提供技术指导;第二轮培训结合夏收夏种,抗灾防疫等开展培训和技术服务,在8月底前完成;第三轮培训为广大农民秋收秋种、产品营销以及第二年的农业产业发展方向等提供指导服务。

二、以农业优秀人才为主体开展学历教育

1、培训目标是:组织农村优秀人才参加农广校中专或大专学历教育,专业为农技推广、农业经营管理、特色农业产业等。

2、具体方法:一是从全市40个乡镇的产业特色村村干部中各抽选一名文化基础好、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创业基础的主职干部参加农广校大专学历教育,提升他们文化层次和管理能力;二是加强宣传,在专业农民中挑选学习积极性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同志参加农广校中专学历教育,促进他们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三是对参加学习人员强化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的素质培养,积极组织他们参加职业技能鉴定,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三、以促进农业就业和创业为目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1、培训目标是:以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培训重点,大力开展适应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如农产品加工、地方特色产业、农业服务等方向的涉农专业技能培训,今年培训3800人。

2、具体措施:一是通过充分的调查分析,采取广播电视宣传、在农业实用培训活动中现场报名和乡镇农业经济技术服务中心牵头组织等方法落实具体的培训专业及参训人员;二是加强师资建设,充分整合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输出进修、自学提高、政策激励等措施促进他们从生产指导型技术人员向教学培训型人才的变更,更好适应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需要。三是在培训过程中突出创业理念培训,通过培训让受训学员不仅能就业,还要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四是做好培训后的跟踪服务,我们要在帮助受训学员成功就业和创业上下功夫,采取个别指导、集中回访、政策引导扶持等形式,帮助受训学员成功就业和创业,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四、2014年新农村建设人才开发计划

1、农民科技培训2.5万人。其中:新型农民技能培训1000人,单项农业技术培训1500人。

2、实施全国基层农技体系建设补助项目工程。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130人,全市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000户,辐射带动农户科技推广20000万户。

3、新型职业提升农民培训50人

下载新农村建设的人才现状及分析(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农村建设的人才现状及分析(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收入水平低是中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

    市煤炭行业人才资源管理现状及分析

    登封市煤炭行业人才资源管理现状及分析我市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市)和全国15个地方煤炭商品煤基地之一,全市含煤面积达643Km²,占全市总面积1220Km²的53%,已探明储量15亿吨,保......

    中小企业人才招聘现状及对策分析(汇编)

    中小企业人才招聘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被企业管理者重视。但中小企......

    汽车后市场人才现状及需求分析

    汽车后市场人才现状及需求分析 作者:苏晖稿件节选来源:搜狐博客2010年是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历史上重要的一年,也是历史性的一年,目前,我国的汽车市场发展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也......

    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的调研分析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农村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一大批高素质的农村人才。加强农村人才开发,不断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建设社会......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概论课学生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 摘要:农民收入普遍不高,家庭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农和临时工,且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业灌溉困难,文化生活也较为匮......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措施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措施 内容摘要 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

    新农村的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内容摘要: 一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1)农民生活、医疗状况 (2)农田生产状况 (3)农民文化、娱乐生活 二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环境污染 (2)农村整体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