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场镇管理

时间:2019-05-14 16:55: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新场镇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新场镇管理》。

第一篇:创新场镇管理

构建和谐石河石河镇的情况调查及哲学思考石河镇位于大竹县北部,国道210线和达渝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全镇幅员面积64.6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26个村民小组。场镇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万余人。近几年,我镇分别跻身省试点小集镇、省特色文化乡镇、市综合经济实力强镇、市工业强镇行列,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XX年撤区并乡建镇以来,我镇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参加全市文明场镇竞赛活动为契机,紧密围绕提高居民素质和场镇文明水平的创建目标,坚持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强化基础,注重建设,扎实推进,有力提升了石河文明形象。今年3月以来,我们按照县委王伟书记关于创造山前片区场镇管理模式的指示,大胆实践、艰辛探索,总结出一套场镇管理的初步模式概括地讲,我镇的场镇管理是20字模式,即承包管理、领导包片、居民自治、合理布局、强化督查。承包管理。镇人民政府把管理的全部责任和任务承包给场镇管理办公室,双方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等。政府给费用、提要求、要效果,按(石河镇场镇秩序管理办法)跟踪检查,履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及相关信息及时反溃承包方自主分解任务,与相关人员签订(垃圾清扫协议)、(主要街道保洁协议)、(垃圾清运协议),分别对清扫范围、时间、质量等作出明确要求。此举减轻了政府的压力,极大地调动了场管办的积极性,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得到明显提高。领导包片。场镇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只有党政领导亲自抓,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在工作中,我们做到了三到位,一是认识到位。我们于4月1日及时召开了党委会,及时传达王书记讲话,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一致认为,创新管理是促进石河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石河形象的有效途径,更是构建和谐石河的基础工程。

二是组织到位。专门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相关党委委员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对场管工作实行统一协调和监督,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责任。三是领导到位。在集中整治的攻坚破难阶段,党委委员分组包干,逐摊逐店取缔撑杆搭棚;巩固提高阶段,把11条街道的管理责任全部分解到各党委成员,四个小组挂包四片,全面落实各单位和住户门前三包责任。居民自治。领导是关键、部门要协同、群众要参与、整治才见效。场管工作中,我们通过倡导的方法,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先后召开了机关干部、街道居民、个体户代表大会,采取流动宣传车、发放资料等形式,反复宣传优化管理的目的意义,适时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在集中整治的行动中,骨干力量就是镇上居民,他们既是事件当事人,又是整治行为人,极具影响力和感召力。同时请居民代表一同参加,发挥其人格魅力,现场做好疏导说服工作。通过发放(达州市市民文明公约)、(达州市市民文明规范)和(公民道德宣传牌)等形式,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强化养成教育。由于充分相信居民,依靠居民,尊重居民。把场管根本要求同解决居民关心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反映了他们的利益和愿望,居民易于参与、乐于参与,创新管理就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赢得了全体居民的支持和参与。合理布局。我们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配套建设的方针,加强场镇建设与管理,努力做到四归:农贸归市。引资修建了占地6000平方米的鑫海市场,并投入了使用,对原在大街上买卖蔬菜水果、副食的小商小贩全部归位到市场内,现在的鑫海市场生意兴隆,交易活跃。对新生街和繁荣街自发形成的服装百货和木材市场规范管理,正着手改建原石河农贸市场为综合市场,待竣工后将这两条街的经营户全部归位进去。周边乡镇的流动商贩只许逢场天到政通街人行道摆临时摊,不得影响镇容镇貌。停车归点。拟在原道班房规划修建石河汽车站,正在立项和手续办理过程中。目前,在石清路和石河路的交叉口设置了临时停车点,制作了交通标志牌,并在其他主要街道划定了临时停车地段。广告归栏。为了有效杜绝乱贴乱挂,在石清路和政通街与石河路交叉口设置了广告张帖栏,工商所和场管办暗中查访,严厉处罚,有效规范了广告人手脚。文化归区。石河老街相对冷清,却见证了石河的发展变化。长期以来,影剧院、老年文化中心和图书阅览室,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我们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又赋予其时代特色,着力引导3家网吧、茶馆、书店向此集聚,着力建设文化一条街。强化督查。为了建立场管和整治的长效机制,由镇党委两名副书记和人大、政协领导组成督查组,督促场管办和相关部门全面落实各项任务,督促党委其他成员挂片区域整改情况,适时向党委办公会通报。同时组建了场管巡查队,由党委委员、武装部长任队长,场管办人员发挥主力作用,轮回巡查,及时通报治理。由于党政重视、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石河场镇管理起点高、开局好、势头旺,取得了初步成效镇容镇貌不断改观。近年来全镇共投资3000多万元,修建4条街道(政通街、小北街、红星左街、红星右街),建成区街道已有11条,计4.52公里。新建、改建、扩建场镇住房3万余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达12.3平方米。场镇面积扩大到1.5平方公里,增加256%。干、支街道硬化率达100%,路面平整;各类建筑按规划实施,注重建筑格局,讲究建筑艺术,违章建筑基本得到治理;临街房舍门面整洁,乱贴、乱挂、乱写、乱画现象得到遏止;场镇五化全部达标,去年投入80万元,高规格安装了166盏路灯。道路清扫保洁率和垃圾清运率达100%。垃圾日产日清,规划修建垃圾清运填埋场;乱摆摊、乱设点、乱堆放、乱停乱靠现象明显减少,市场秩序、街路秩序、交通秩序明显好转。文明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精心设计各种载体,引导社会新风尚。在全镇广泛开展了正党风、美家风、良民风、促发展主题教育,围绕重大节庆举办各类文艺活动,在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以职业道德

为主线的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教育,以及家庭美德教育和以普法为重点的法制教育,场镇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民主法制意识不断提高,社会正义感不断增强。各类治安案件明显减少,无重特大案发生,社会丑恶现象得到遏止,呈现出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祥和、富于活力的良好局面。镇域经济持续发展。场镇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进一步发挥了城镇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推动了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年国内生产总值195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80元。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科教兴镇,推动科技进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着力打造苎麻之乡,~年被国标委批准为国家级苎麻生产示范基地。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全镇以麻纺业为主的企业完全实现了体制改革,目前运转正常。

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效明显,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石河中学高考上线人数连续5年居全县农村高完中前列。宣传文化事业健康繁荣,场内及附近村组安装了闭路有线电视,具有特色的民间吹打乐三进省城、四上达州表演,其队伍不断壮大、技艺不断提高,~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特色文化乡镇,今年又被表彰为全省示范性宣传文化中心。在场镇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石河镇按县委、县政府的指示,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社会生活的各类矛盾和差异,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结合,注重矛盾的转化,不断克服形而上学的弊端不断探索场镇管理的有效模式,努力把握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适时进行工作中心的调整和转移,使场镇及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态势,促进了全镇物质、精神和政治三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全面发展与和谐进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经过总结提炼,模式也给了我们深刻启示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辨证统一,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来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构成人类文明的两大要素,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转化,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的构建中,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是主导。在推动人类文明日趋昌盛的进程中,物质文明始终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必须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遥同时,在精神文明被忽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还没有彻底克服的情况下,必须把握矛盾的发展趋势,认清矛盾主次地位的转化,不仅在理论上,而且更多地在实际措施上,把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确定为解决矛盾的主攻方向。在理论认识上,在县委政府的指导下,镇党委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所提供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在实际措施上,着力培育四种机制。

一是领导机制。镇上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各村(居)委、各单位也相应建立了领导小组。各级有领导亲自抓,有关人员具体抓,形成了统一领导、各司其职、互相支持的工作网络和运转格局。二是运作机制。近几年,先后制发了(关于开展文明场镇竞赛活动的通知)和(关于开展文明场镇竞赛活动的实施办法),精心组织文明城镇创建竞赛活动,对活动内容、形式、程序做了明确规定,使各类创建竞赛活动逐步规范化、科学化。

三是激励机制。镇机关各村(居)和单位都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各级创先争优活动,纳入政绩考核,和经济建设同步检查督促,同步评比表彰,并对创建竞赛活动的优胜都规定了明确的表彰措施。

四是约束机制。对场镇管理任务完成欠佳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实行惩戒;场镇管理的效果与挂片领导的工资福利挂钩;镇内文明单位的考核、复查、必须经镇党委、政府加注意见,然后按程序报批;对出现问题的文明单位,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又不断完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四种机制,促进了场镇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坚持硬件和软件的辨证统一,切实加强硬件建设,努力搞好场镇管理。镇党委政府认为,在一个时期内着力抓好场镇精神文明的硬件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内在的客观要求,是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实际措施;只有把硬件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营造整洁优美的环境改,为培养、陶治人创造良好的条件。镇上制发的(关于开展文明场镇竞赛活动的通知)和(关于开展文明场镇竞赛活动实施办法)中,把场镇建设、环境卫生建设和模式作为竞赛活动的主要内容,并且从定性和定量的结合上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具体行动中,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任务分解到单位、居委会、落实到具体责任,并且层层落实规划,层层落实责任人,一级抓一级,确保场镇建设和管理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本着人民场镇人民建,建好场镇为人民的原则,在经费上实行上级财政支持一点,各单位筹一点,建设单位和个人出一点的办法,尽可能保证创优管理的需要;街道路面、公共厕所、路灯配置等都引入竞争机制,努力加快建设步伐。在着力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石河镇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风气的养成教育,使硬件和软件相互作用,相映成辉,让人们的思想情操进一步升华,从而促进场镇文明。坚持内容和形式的辨证统一,全面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努力探索场镇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形式。一是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召开会议、举办~、印发学习资料、街头宣传等形式,在场镇开展文明知识、道德规范的普及教育和文明风气的养成教育,并利用标语牌、宣传栏等形式强化宣传,逐步形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态势。

二是选择、创造和利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载体。近年来,石河镇开展了卫生单位、综治模范单位等系列创建活动和三风一促主题教育;三是把握内容与形式相互统一的原理,注重各类活动自身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始终把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视作参加文明场镇竞赛活动的龙头,反复强调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不断提高文明单位的质量和水平。到~年,全镇共有各级文明单位20个(其中市级9个、县级11个)。坚持政府行为和群众行动的辨证统一,强化政府行为,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镇党委政府组织

第二篇:创新场镇管理

创新场镇管理构建和谐石河——石河镇创新场镇管理的情况调查及哲学思考石河镇位于大竹县北部,国道210线和达渝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全镇幅员面积64.6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26个村民小组。场镇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万余人。近几年,我镇分别跻身省试点小集镇、省特色文化乡镇、市综合经济实力强镇、市工业强镇行列,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XX年撤区并乡建镇以来,我镇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参加全市文明场镇竞赛活动为契机,紧密围绕“提高居民素质和场镇文明水平”的创建目标,坚持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强化基础,注重建设,扎实推进,有力提升了石河文明形象。今年3月以来,我们按照县委王伟书记关于“创造山前片区场镇管理模式”的指示,大胆实践、艰辛探索,总结出一套场镇管理的——初步模式概括地讲,我镇的场镇管理是“20字模式”,即承包管理、领导包片、居民自治、合理布局、强化督查。承包管理。镇人民政府把管理的全部责任和任务承包给场镇管理办公室,双方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等。政府给费用、提要求、要效果,按《石河镇场镇秩序管理办法》跟踪检查,履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及相关信息及时反溃承包方自主分解任务,与相关人员签订《垃圾清扫协议》、《主要街道保洁协议》、《垃圾清运协议》,分别对清扫范围、时间、质量等作出明确要求。此举减轻了政府的压力,极大地调动了场管办的积极性,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得到明显提高。领导包片。场镇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只有党政领导亲自抓,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在工作中,我们做到了“三到位”,一是认识到位。我们于4月1日及时召开了党委会,及时传达王书记讲话,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一致认为,创新管理是促进石河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石河形象的有效途径,更是构建和谐石河的基础工程。二是组织到位。专门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相关党委委员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对场管工作实行统一协调和监督,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责任。三是领导到位。在集中整治的攻坚破难阶段,党委委员分组包干,逐摊逐店取缔撑杆搭棚;巩固提高阶段,把11条街道的管理责任全部分解到各党委成员,四个小组挂包四片,全面落实各单位和住户“门前三包”责任。居民自治。领导是关键、部门要协同、群众要参与、整治才见效。场管工作中,我们通过倡导的方法,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先后召开了机关干部、街道居民、个体户代表大会,采取流动宣传车、发放资料等形式,反复宣传优化管理的目的意义,适时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在集中整治的行动中,骨干力量就是镇上居民,他们既是事件当事人,又是整治行为人,极具影响力和感召力。同时请居民代表一同参加,发挥其人格魅力,现场做好疏导说服工作。通过发放《达州市市民文明公约》、《达州市市民文明规范》和《公民道德宣传牌》等形式,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强化养成教育。由于充分相信居民,依靠居民,尊重居民。把场管根本要求同解决居民关心的具体问题结合起来,反映了他们的利益和愿望,居民易于参与、乐于参与,创新管理就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赢得了全体居民的支持和参与。合理布局。我们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配套建设”的方针,加强场镇建设与管理,努力做到“四归”:——农贸归市。引资修建了占地6000平方米的鑫海市场,并投入了使用,对原在大街上买卖蔬菜水果、副食的小商小贩全部归位到市场内,现在的鑫海市场生意兴隆,交易活跃。对新生街和繁荣街自发形成的服装百货和木材市场规范管理,正着手改建原石河农贸市场为综合市场,待竣工后将这两条街的经营户全部归位进去。周边乡镇的流动商贩只许逢场天到政通街人行道摆临时摊,不得影响镇容镇貌。——停车归点。拟在原道班房规划修建石河汽车站,正在立项和手续办理过程中。目前,在石清路和石河路的交叉口设置了临时停车点,制作了交通标志牌,并在其他主要街道划定了临时停车地段。——广告归栏。为了有效杜绝乱贴乱挂,在石清路和政通街与石河路交叉口设置了广告张帖栏,工商所和场管办暗中查访,严厉处罚,有效规范了“广告人”手脚。——文化归区。石河老街相对冷清,却见证了石河的发展变化。长期以来,影剧院、老年文化中心和图书阅览室,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我们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传承功能,又赋予其时代特色,着力引导3家网吧、茶馆、书店向此集聚,着力建设“文化一条街”。强化督查。为了建立场管和整治的长效机制,由镇党委两名副书记和人大、政协领导组成督查组,督促场管办和相关部门全面落实各项任务,督促党委其他成员挂片区域整改情况,适时向党委办公会通报。同时组建了场管巡查队,由党委委员、武装部长任队长,场管办人员发挥主力作用,轮回巡查,及时通报治理。由于党政重视、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石河场镇管理起点高、开局好、势头旺,取得了——初步成效镇容镇貌不断改观。近年来全镇共投资3000多万元,修建4条街道(政通街、小北街、红星左街、红星右街),建成区街道已有11条,计4.52公里。新建、改建、扩建场镇住房3万余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达12.3平方米。场镇面积扩大到1.5平方公里,增加256%。干、支街道硬化率达100%,路面平整;各类建筑按规划实施,注重建筑格局,讲究建筑艺术,违章建筑基本得到治理;临街房舍门面整洁,乱贴、乱挂、乱写、乱画现象得到遏止;场镇“五化”全部达标,去年投入80万元,高规格安装了166盏路灯。道路清扫保洁率和垃圾清运率达100%。垃圾日产日清,规划修建垃圾清运填埋场;乱摆摊、乱设点、乱堆放、乱停乱靠现象明显减少,市场秩序、街路秩序、交通秩序明显好转。文明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精心设计各种载体,引导社会新风尚。在全镇广泛开展了“正党风、美家风、良民风、促发展”主题教育,围绕重大节庆举办各类文艺活动,在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以职业道德

为主线的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教育,以及家庭美德教育和以普法为重点的法制教育,场镇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民主法制意识不断提高,社会正义感不断增强。各类治安案件明显减少,无重特大案发生,社会丑恶现象得到遏止,呈现出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祥和、富于活力的良好局面。镇域经济持续发展。场镇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进一步发挥了城镇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推动了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年国内生产总值195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80元。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科教兴镇,推动科技进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着力打造“苎麻之乡”,~年被国标委批准为国家级苎麻生产示范基地。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全镇以麻纺业为主的企业完全实现了体制改革,目前运转正常。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效明显,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石河中学高考上线人数连续5年居全县农村高完中前列。宣传文化事业健康繁荣,场内及附近村组安装了闭路有线电视,具有特色的民间吹打乐“三进省城、四上达州”表演,其队伍不断壮大、技艺不断提高,~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特色文化乡镇”,今年又被表彰为全省示范性宣传文化中心。在场镇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中,石河镇按县委、县政府的指示,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社会生活的各类矛盾和差异,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结合,注重矛盾的转化,不断克服形而上学的弊端不断探索场镇管理的有效模式,努力把握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适时进行工作中心的调整和转移,使场镇及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态势,促进了全镇物质、精神和政治三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全面发展与和谐进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经过总结提炼,创新场镇管理模式也给了我们——深刻启示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辨证统一,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来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构成人类文明的两大要素,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转化,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整体的构建中,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是主导。在推动人类文明日趋昌盛的进程中,物质文明始终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必须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遥同时,在精神文明被忽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还没有彻底克服的情况下,必须把握矛盾的发展趋势,认清矛盾主次地位的转化,不仅在理论上,而且更多地在实际措施上,把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确定为解决矛盾的主攻方向。在理论认识上,在县委政府的指导下,镇党委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所提供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在实际措施上,着力培育四种机制。一是领导机制。镇上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各村(居)委、各单位也相应建立了领导小组。各级有领导亲自抓,有关人员具体抓,形成了统一领导、各司其职、互相支持的工作网络和运转格局。二是运作机制。近几年,先后制发了《关于开展文明场镇竞赛活动的通知》和《关于开展文明场镇竞赛活动的实施办法》,精心组织文明城镇创建竞赛活动,对活动内容、形式、程序做了明确规定,使各类创建竞赛活动逐步规范化、科学化。三是激励机制。镇机关各村(居)和单位都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各级创先争优活动,纳入政绩考核,和经济建设同步检查督促,同步评比表彰,并对创建竞赛活动的优胜都规定了明确的表彰措施。四是约束机制。对场镇管理任务完成欠佳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实行惩戒;场镇管理的效果与挂片领导的工资福利挂钩;镇内文明单位的考核、复查、必须经镇党委、政府加注意见,然后按程序报批;对出现问题的文明单位,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又不断完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四种机制,促进了场镇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坚持“硬件”和“软件”的辨证统一,切实加强“硬件”建设,努力搞好场镇管理。镇党委政府认为,在一个时期内着力抓好场镇精神文明的“硬件”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内在的客观要求,是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实际措施;只有把“硬件”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营造整洁优美的环境改,为培养、陶治人创造良好的条件。镇上制发的《关于开展文明场镇竞赛活动的通知》和《关于开展文明场镇竞赛活动实施办法》中,把“场镇建设”、“环境卫生建设”和“创新场镇管理模式”作为竞赛活动的主要内容,并且从定性和定量的结合上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具体行动中,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任务分解到单位、居委会、落实到具体责任,并且层层落实规划,层层落实责任人,一级抓一级,确保场镇建设和管理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本着“人民场镇人民建,建好场镇为人民”的原则,在经费上实行上级财政支持一点,各单位筹一点,建设单位和个人出一点的办法,尽可能保证创优管理的需要;街道路面、公共厕所、路灯配置等都引入竞争机制,努力加快建设步伐。在着力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石河镇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风气的养成教育,使“硬件”和“软件”相互作用,相映成辉,让人们的思想情操进一步升华,从而促进场镇文明。坚持内容和形式的辨证统一,全面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努力探索场镇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形式。一是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召开会议、举办~、印发学习资料、街头宣传等形式,在场镇开展文明知识、道德规范的普及教育和文明风气的养成教育,并利用标语牌、宣传栏等形式强化宣传,逐步形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态势。二是选择、创造和利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载体”。近年来,石河镇开展了卫生单位、综治模范单位等系列创建活动和“三风一促”主题教育;三是把握内容与形式相互统一的原理,注重各类活动自身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始终把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视作参加文明场镇竞赛活动的“龙头”,反复强调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不断提高文明单位的质量和水平。到~年,全镇共有各级文明单位20个(其中市级9个、县级11个)。坚持政府行为和群众行动的辨证统一,强化政府行为,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镇党委政府组织

相关人员到崇州市街子镇和宣汉县胡家镇参观学习,认真借鉴和推广两镇经验,在强化政府行为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党政领导机关统一规划。各级党政“一把手”都是三个文明建设的负责人,坚持对三个文明建设的目标同时规划,分工同时明确,任务同时下达,检查考核同时进行。石河镇把精神文明建设的个性任务纳入了镇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了奋斗目标,制定了工作细则,确定了工作人员,筹集了资金,把精神文明当做实实在在的事业来看待,做到了认识、工作、措施、资金、人员“五到位”,保证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硬件”逐步完善。二是由党政领导机关统一组织。石河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场镇管理,都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村(居)和单位,依赖领导机关的权威和行政约束力,对群众进行有效的组织指挥和引导。创建活动竞赛活动实施规范化领导,广泛吸引群众参与。三是协调,由党政领导机关出面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权利、义务,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四是督查,成立常设的场管督查组,及时推广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与此同时,他们十分重视政府行为和群众活动的结合,使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在参与中得到提高。

第三篇:坚持正确导向创新场管理

坚持正确导向创新现场管理

全面提升矿井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山西新超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工作汇报材料郭晓亮

2011年月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朋友们:

我叫郭晓亮,系新超煤矿矿长。过去的几年,在县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矿井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且实现了连续三年安全无事故的好成绩,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全矿400余名员工对百忙之中到新超视察的各位领导和同仁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支持和关心新超建设和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同仁朋友致以忠心的感谢。

近段时间以来,我们以县局2011年7月10日在金晖隆泰煤业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矿井安全工作的布署安排,努力克服和适应地质条件多变、环节系统复杂等诸多困难和问题,以加强过程控制为手段,以实现“两化”动态达标为目标,强化重点治理,加大监管力度,眼睛向内找差距,创新管理抓落实,确保了矿井安全建设,平稳发展的态势。下面就新超煤矿近段时间的安全管理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一下简单的汇报:

一、以创新机制和制度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

一是探索性地建立了联锁制衡机制,实施监管分离和安全绩效考核。组建成立了以本人为组长的现场安全隐患排查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作业现场的安全质量评估及职工动态操作过程的全方位监控,并引入个人安全绩效考核机制,使安全绩效考核到班组、现场、个人。队组、科室、安全检查人员三者在安全生产中的管理执行,指导服务,监督考核三项职能和责任的明确,实现了安全监督与管理的相互制约和良性互动,极大地激发了各级干部和职工抓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全员的安全意识和职工自保、互保的团队理念。

二是形成以“点线面”为基础的现场管理格局,进一步落实现场到领导的各级责任。今年以来,我矿在抓紧抓好现场施工建设的同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每一个点、每一条线、每一个面上的责任都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制定和完善了本矿“点、线、面”安全管理的实施方案,加大了对各环节的检查和考核力度,确保了矿井的施工建设安全。

三是不断健全和完善质量标准化建设体系,进一步加大现场监督和考核力度,为建设质量标准化和本质安全化矿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以来,我矿在严格落实国家有关安全质量标准的同时,严格施工程序,明确施工标准,始终把“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理念贯穿到职工的心中,引导和教育他们牢固树立“质量为本、安全为天”和“认识有多高,工作标准就有多高”的安全质量观念,截止目前,我矿所施工建设的各项工程都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二、以一通三防和防治水为重点,杜绝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一是始终置“一通三防”工作于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完成了井下各类通风设施的构筑,优化了通风系统,保证了矿井有效风量的分配和作业人员的安全。同时,积极配合县局完成了2011的瓦斯等级鉴定和正在开展的“一通三防”大会战,在抓紧施工建设的同时,把“低瓦斯高管理”立足于矿井建设和发展的重中之重,始终把“瓦斯超限就是事故”贯穿于职工的心中,植根于管理人员的脑中,确保了本矿的施工安全。

二是立足于水患的防治和治理。今年以来,我矿在全面贯彻落实

《煤矿防治水规定》的同时,结合本矿实际,把煤矿防治水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探掘分离”的原则,对每一个作业点都进行了严格的探放水,确保了施工作业安全。

三、紧紧围绕矿井整体工作安排,采取得力措施,确保重点时段稳定的安全生产秩序

一是制定了“中秋、国庆”期间确保井上下安全秩序的具体措施。二是开展了机电职工技术比武的活动。三是按照公司《关于组织开展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长沁煤发〔2011〕68号)要求,结合矿井安全管理实际情况,重点就安全管理整治、放炮、顶板、机电运输和责任区域安全管理五个方面进行了专项检查。四是对新安装的胶带输送机和架空人车进行了全面检查,保证了新设备的安全运行。

各位领导、同仁们,随着时间的快速前进,已经进入2011年的第四季度,为了确保年底的施工安全,全面实现“全年满堂红”的目标,我矿第四季度的安全管理基本思路是:

把安全工作摆在科学发展的高度,深入贯彻落实县局和公司安全工作的总体部署,大干一百天,实现“满堂红”,以班组建设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为主线,以强化管理责任和班组考核到个人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推进有效联锁制衡机制的深入,努力追求并最终实现管理优化升级,操作规范有序,现场动态达标的安全管理高境界。

工作目标:一完善,两深入,三确保。

1、完善以星级班组建设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为主线的联锁制衡、层级考核机制。

2、深入持久地开展职工技术比武大赛,不断地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深入持久地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确保矿井施工

安全。

3、确保安全生产协调发展、有序渐近,杜绝重大未遂和人身伤亡事故;确保各专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内涵升级,确保员工队伍综合素质的稳步提高。

主要措施:

1、加强过程控制,实施层级管理,有效联锁制衡

今年实施监管分离以后,矿直接管理考核到班组个人,不利于队组主体管理作用的发挥,另外对辅助队组零散岗位的考核不到位,导致错位管理现象的普遍存在。还原队组为主体的安全管理职责,实行层级管理,有效联锁制衡。具体采取的措施是:(1)加强过程控制。将安全监察员划归队组管理,直接队组设专职安全质量员,辅助队组设兼职安全员。由安全质量员负责本队作业场所全过程的安全质量评估和对职工动态操作行为的监管及过程积分考核,做到公开上墙,日事日毕,日结日清。(2)实施层级管理考核。按照矿考核到队组和各级管理人员、队组考核到个人的考核模式,实施对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监管和考核,还原队组管理主体地位职能。(3)有效联锁制衡。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自我约束,良性互动,明确界定队组、科室、专职安监队伍职能责任分别为管理执行,指导服务,动态监管。三者既互相独立,又有效制衡,即由队组负责自身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科室在指导服务队组工作的基础上,实施动态安全监管,矿、科两级小分队对各单位实施100%覆盖面的动态安全检查和监督。

2、依托“双建双达”,促进两化动态达标

基本措施:(1)明确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调度、地测达标。(2)继续推行专业统一行动、逐面检查、上尺上线、现场打分评级的旬检月验检查方法。(3)在各专业系统中推行质量标准化“评

优抓差”排名奖罚活动。(4)在对队组验收制度进一步规范完善的基础上,把规范作业与工序流程化验收紧密结合并加大考核。(5)将质量标准化综合得分纳入队组安全绩效中予以联责考核。

3、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导向,全面实施素质再造工程

①进一步改进培训工作。探索菜单式培训方式,做到教以所缺、学为所用,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培训效果。②适应矿井装备、技术升级对管理和操作的新要求,做好技术与人员准备工作。③对放炮员、瓦检员和电钳工关键工种分序列实行职业资格等级认证,以能定资,调动广大职工学技术、钻业务的积极性。④把工程技术人员作为重要的师资力量对现场员工进行强化培训。

各位领导,同仁朋友们,尽管说我矿严格按照县局要求,在全矿推行了“点、线、面”两线四级网格式安全管理,形成了“人盯人,人盯事,抓住事,追究人。”的安全管理格局,实现了“点”上的责任人直管、“线”上责任人的主管和“面”上责任人的监管三位一体的连带责任追究,最终在安全管理上实现了事故有人防,异常有人报,隐患有人处的本质安全化管理目标。希望各位领导能继续关注、关心新超煤矿的建设和发展,多到现场指导、多提宝贵意见。

最后祝各位领导和同行朋友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二○一一年九月日

第四篇:瓦拉干镇(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经验材料

塔河县瓦拉干镇(场)社会管理创新试点

工作经验汇报

今年以来,我镇(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综治委的统一指导下,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工作方针,以创建“平安瓦拉干”建设为载体,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强化社会管理理念、制度体系、方式方法的创新,使之取得了新成效、新进展。现将我镇(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瓦拉干,鄂伦春语是“向阳多坡”之意。瓦拉干位于塔河县城偏东北方向,公路距离约35公里。镇内户籍人口6082人,2455户(含绣峰、二十二站),现实有住户1116户,2964人。流动人口327人,五残人员5人,刑释解教人员6人,无三无人员和监外执刑人员。镇内学校1所(绣峰小学),卫生机构2所(瓦拉干、绣峰各1处),小型旅店3个,餐厅7个。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今年以来,我镇(场)认真按照县委、县综治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制定和完善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各项制度、措施,并及时调整了领导组织机构,结合镇(场)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了全年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总体思路、任务、职责,针对不同时期社会治安的形势,研究部署工作,采取主要领导抓责任,分管领导抓落实,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真正形成了各司其责,步调一致抓创新的浓厚氛围。

三、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

对于外来流动人口,我镇(场)按照“谁出租、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将“以房管人”与“以工管人”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外来采山人员、加工企业用工的且居住相对集中的流动人口,由镇综治办、派出所负责对居住人员统一登记管理方式,派出所民警负责身份比对核实、登记造册和定期抽查工作,并责成用工单位指定专人管理。目前,我镇(场)327名外来流动人口(含 1

绣峰、二十二站)全部完成了基本信息采集工作,并实现了暂住人员信息不空档。

(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

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严格落实领导、强化责任,健全矛盾纠纷“大调处”联调联动工作机制,把化解矛盾的重心前移到“源头防范”上来,依托“社会管理创新”,整合调解工作力量,形成镇(场)党委统一指挥,综治办牵头,司法、派出所配合,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整体联动工作格局,将矛盾纠纷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处理、限期办理。确保矛盾纠纷随报随调,做到人人都是“调解员”,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年初以来,我镇(场)综治办、司法所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3起,其中涉及到邻里纠纷9起、夫妻纠纷3起、用工纠纷1起,均已得到妥善调解,无一起激化,调处率为100%。

(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范力度,减少和降低人民群众财产损失,发挥全镇居民热爱镇(场)、建设镇(场)的积极性,年初以来,在镇(场)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各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下,我们分别从各个工作岗位中挑选出了12名身体健康,政治立场坚定,工作积极性高的职工,组建了一支治安巡防大队,对重大节假日期间做好镇内的治安巡逻和夜间巡查。到目前,我镇(场)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切实维护好了镇内的社会治安管理工作。

(四)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

为夯实维稳基础,延伸信息触角,提升维稳防控能力,我镇(场)根据镇域实际,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具体做法:一是划分网格。根据我镇(场)实际,建立了以镇维稳中心为大格,以家属区为小格的无缝化管理网格,将全镇分为4个小格,实施重点地段、重点人员“网格化”管理。二是夯实基础。在人员配置上,我们将每个小格分别配备小区主任1名,民警1名,并在该区块内选出5名责任心强的居民充实队伍,重点抓好矛盾纠纷、重点人员稳控、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三是完善工作措施。在

2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中,我们将工作着重放在走访服务群众中,通过走、听、看、解等方式,掌握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化解矛盾纠纷,排查各类隐患,努力做到“零距离接触,全方位关心,心连心服务”。

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平安瓦拉干的任务光荣而艰巨。只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综治委的统筹安排下,我们更加充满信心和决心,团结一致,真抓实干,为全面建设和谐、稳定、平安瓦拉干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龙场营镇中心校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龙场营镇中心校科技创新工作总结

(2011)

一、明确领导,加强创新激励机制

学校把科技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成立了科技领导小组,由校长负责,由工会主席担任科技辅导员,由学校团队负责人和个教研组组长及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组成科技领导小组,带领班主任,组织各班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制定学校科技创新活动计划和长效激励机制,开展相应科技创新活动。注重发挥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力量,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综合推进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

二、精心组织,认真培训,成绩显著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小学阶段,既是学生学习品质和道德品质的养成萌芽时期,又是基础知识的成厚积淀时期。教育教学质量是任何时候任何学校的生命线。我们提倡的质量不是时间加汗水的产物,而是科学的方法加科学的管理的质量。既看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应用情况,又要看学生学习期间能力的发展情况,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特别注重的个性张扬和特长的发展,提倡学生在动中学、用中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会、了解社会;通过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身心健康、素质高雅全面的学生。今年10月学校举办了“科技艺术节”活动。学校科技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组织机构,精心组织,认真培训,使全镇青年教师和学生的科技热情高涨。这无疑是对教育负责、对学生发展负责,是体现新时期教育有力举措。

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性。通过创新专题讲座和观看毕节市第一、二、三届科技作品展览,提高了师生对科技活动认识,激发了储存在师生心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师生近距离的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教师对青少年科技活动认识提高了,学生对科技活动热情被激活。经过活动的普及开展,一件件科技、艺术作品在学生手中诞生,就这样师生科技活动在我校终于得以启动。

本届我中心校收到作品42件,经过学校组织评比验收,认定19件作品在科技创新范畴,10件作品分别获得镇中心校评比的一、二、三等奖。其中石磊老师设计的“带拖帕的拖鞋”获一等奖;曹林老师辅导学生(谢晓晓)制作的“简易照明笔用灯套”、申亚玲

周洁二位老师合伙制作的“多用瓶”、石磊老师制作的“隐形笔筒”获二等奖;胡万春老师制作的“带刷子的橡皮擦”、安克昌

张玉虎二位老师合作的“升降式黑板”、曾约凤老师设计的“夜光拖鞋”、石磊老师设计的“多功能画图工具”、邓翔达

周艳老师合作撰写的调研报告、詹绍辅辅导学生(李勋杰)设计制作的“明暗指示灯”获三等奖;另外有王虎廷辅导的科幻画、刘莲的科技小论文“懒鬼衣袖”、袁昆明的“卫生过滤网杯”、向雪琴的“圆周率推算模型”、唐宗录老师辅导学生的作品“海盗船”和科幻画“未来世界”、邓婷老师的辅导作品“皮筋琴”和“多用橡皮擦”、程璟老师的“穿旗绳的简易装置”等九件作品入围。

三、内激热情,外推举、选送有创意的科技作品,实现零的突破

学校领导的积极支持和鼓励是全镇师生进行科技创新探索的坚强后盾。我镇中心校根据本校实力选送了9件作品参加了七星关区第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入围的作品有两件,实现我镇中心校在该项目上零的突破,这大大激发了我镇广大师生的创新意识。其中送报到七星关区里的石磊老师设计制作的“多功能画图工具”和“隐形笔筒”分别获得了区二、三等奖,为学校捧回两个奖项,赢得了一定的荣誉。“多功能画图工具”将与七星关区的另外48件作品被推送到省参加国家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学校将在期末绩效考核时履行诺言,按《龙场营镇中心校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提到的给有辅导创新作品的教师和获得相应级别奖项的老师累计加业务考核分,并按相关规定发给适当的奖金。

四、整合资源、继续开辟我镇中心校科技活动的空间

1、以课堂教学为止契机,将科技纳入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要把这项目标与具体教学内容相联系,有机地落实到和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并尽可能地多组织有科技性质的学科活动,做到学科间渗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对来自于学科中的灵感,及时进行疏拟、创新、设计制作。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科普教育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开放形态的课堂教学,即把生活和学习中科技教育因素挖掘出来,形成“边做边学”的课程。比如:在科学课、数学课等课堂上,将原有的科学实验和教具运用加以改进,衍化成科技实践活动,大胆猜想、假设,利用开放的实验室,将生活中的物理、化学知识通过理化实验进行验证或探索内在的科学原理,结合网络空间进行科学的制作。第二,渗透形态的课堂教学,即在当前的课程体系、内容的基础上,努力渗透相关的科普教育思想,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最新成果等等。第三、潜移默化的课堂教学,即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现代科技成果进行教学,通过调动学生积极性,不知不觉中产生对科学知识的初步认识,向往和浓厚的兴趣。三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能够实现科普教育与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让学生的思想突破牢笼,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的培养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2、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寓科技教育于活动中

小学生活泼好动,做事主要是凭兴趣,因此必须通过活动来稳固兴趣,促使其转化为动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从提高学生的科技意识入手,提升科技品味。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检验也是在活动中进行。学校可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制作、书画、小发明、小论文等各类个人竞赛,又多样的组织团体竞赛,这样,一方面综合检验学生的个体创新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又强化团队的智慧与力量,促进科技活动群体性发展。

3、建议各校充分发动有科技创新特长的教师和青年教师、学生,平时把从教学中、生活中、看电视、网络等上产生的科技创新灵感加以整理,设计创作出有特色的科技作品,在暑假前后交中心校,我们通过先期评比,把含金量较重的产品再进行加工优化,在进行评比并选送参加七星关区科技创新大赛参赛。

总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本次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少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深,对学生的发展性培养、评价不够全面;二是科技创新经费的不足也制约了学校整体质量提升,正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在今后工作中找到新的着力点。今后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还要与学科紧密结合起来,整合所有资源,调动所有积极性,把科技创新工作深入到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我们坚信:“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只要我们有目标,就有发展的引力,只要我们还有梦,希望与成功一定会与我们同行。

下载创新场镇管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新场镇管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镇场镇管理制度

    **镇场镇管理制度一、卫生管理制度 1、场镇各居民必须打扫并保持好各自房前屋后的清洁卫生,每月不定期的由城建办、社区组织检查二次,评出最清洁、清洁、不清洁。对不清洁的的......

    石垭镇场镇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石垭镇场镇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石垭场镇建设管理,着力建设文明洁美场镇,推进新型城镇化,结合石垭......

    正安县安场镇合作医疗规范管理

    正安县安场镇合作医疗规范管理 责任书 为规范管理我镇各村卫生室在合作医疗诊疗中的行为,按照县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的一卡管理的精神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度本责任书。 一、......

    羊场镇基层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典型材料

    羊场镇基层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典型材料 羊场镇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近年来,在镇党委和团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场镇工作组职责

    各村(社区)、各相关部门: 根据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统一部署,为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强化落实,全面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现将《九龙镇城乡环境专项整治工作组职责》......

    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情况汇报

    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情况汇报 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部署会后,我们认真谋划,积极行动,不断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向前迈进。工作中注重决策部署、注重真抓实干、注重管理实际切实......

    XX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和谐农村建设 ——XX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 当前,随着我镇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社会建设任务日趋繁重,农村社会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配合市政法委、......

    西华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

    西华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总结全县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启动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要求,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方面的新办法、新措施、新思路,努力提升社会管理和建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