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中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倡“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然而,现阶段聋校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聋生不能适应学习需要的现象。作为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语文教育更应该回归到生活当中,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引领聋生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和感悟生活,从而使语文教学活动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中学;生活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022
以往的语文教学,一直紧闭四门,足不出户,“抱着教材打滚”,教师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把“应考”的需要作为教学内容取舍的唯一依据。这种应试,不但使语文在学生眼里失去了应有的魅力,而且由于教材的肢解,空洞的说教,使得学生语文知识懂与会分离,学与用脱节,最终使教师追求的语文教育成效也无从谈起。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笔者深感要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引导学生认识到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和生活积累生活经验,使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接壤。
一、让语文教学回归现实生活
在新理念的指引下,笔者认为要让教学活动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从而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提高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和水平。语文活动的终极目标是为生活服务,语文教学只有面向生活,才能从根本上找到教什么;只有走进生活,才能从本质上解决怎样教。
1.语文讲读“生活化”
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情厚意的。要让学生体会作品平淡的文字下蕴涵的深情。有的时候,仅仅靠对课文字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设计课堂教学,要抱着大语文的观念,跳出课堂,与生活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再回到课内,这样学生对课文理解才能上一个台阶,才能使课文走进学生的生活,同时又让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笔者先是按照很规范的教学模式进行,介绍背景,朗读课文,分析课文,还特别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具体分析。但学生学起来并不认为这篇名作精彩,讲到父亲给儿子买橘子这段时,学生还觉得很好笑、很好玩,认为实在不值一提。这也难怪,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和母亲很好,却对父亲有颇多怨言,难以理解课文中父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于是,笔者吸取教训,在另一个班讲这篇课文时,换了教法:先让学生自由地诉说自己对父亲的不满,然后谈谈笔者和父亲的关系,讲述父亲对笔者生活上,思想上的关心帮助。通过笔者的故事,他们很快明白,父亲的爱是深沉的,表面上往往看不出来的。引导之下,学生纷纷起来述说自己的父亲对自己关怀备至的故事。接着师生一起学习《背影》,学生不但不笑,而且连让学生表演父亲爬上月台的吃力动作都非常投入。在这样一种特别的生活情境和情感情境中,师生一起认真体味,分析了文章的语言,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达到了一种融合。
2.语文训练“生活化”
语文训练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所以训练的材料要尽可能来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也应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讲短语知识、句子知识,可从学生的请假条入手;改病句练习,可从学生作文中找例子;修辞手法的训练,不防联系学生熟悉的各种广告……如在写信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可以事先做一个纸皮邮箱,先让每位学生想象一个地址。在写介绍校园的说明文写作中,笔者曾让学生走出课堂做导游,带领学生从校门口游览校园,边走边给学生讲解空间顺序以及立足点的移动,学生面对眼前实实在在的景物,对空间顺序的理解自然是事半而功倍。
3.语文教育“生活化”
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必须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把教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统一起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文课的思想教育不是外加的干巴巴的空洞说教,而应紧扣课文本身的教育因素,又须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如讲《皇帝的新装》时,笔者先引导学生分析小男孩的形象,并围绕“童心”二字展开讨论,然后笔者总结道:“可贵的童心是容易失落的,我们每人都应保持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敢于说真话。”然后鼓励他们对同学、对教师、对父母说说心里话,针对身边发生的事表达自己真实的见解和看法。对全班学生来说,安徒生使他们的灵魂受到一次洗礼,而对于笔者来说,安徒生“配合”笔者将语文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并进入他们的心灵。
二、联系现实生活,加强生活实践
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课堂、校园、家庭、社会是语文学习的天然场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应养成事事、处处、时时吸收与运用语文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培养语文能力的好习惯。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与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教师应当具备一双慧眼,挖掘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1.日常生活“语文化”。学生不但要认真阅读课文,更应该博览群书。不但要认真写好每一篇作文,更应习惯于写信、写日记、写随笔,不是为了应付教师检查,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心声。从打电话到会客人,从写留言到写申请书,从同学辩论到家庭讨论,无一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应用。如果引导得当,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把语文学习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
2.班级生活“语文化”。班委选举时,让学生先写自荐书或上台讲演;每堂语文课安排一位学生进行“三分钟讲演”,讲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班干部在黑板上写通知,让全班同学看看有无错字、病句;要举行运动会,让学生写入场词……这些都可谓“一箭双雕”。
3.社会生活“语文化”。我们的学生将来是要走上社会的,各行各业都离不开高水平的语文素质。作为语文教师,理所当然应结合语文教学培?B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自觉运用语文这一工具,为改造社会尽一份公民的责任。街头交通、农贸市场、城市环保、治安状况,甚至个体摊点都可以成为他们关心、思考、评论的对象。如:针对校门外的安全隐患,笔者曾鼓励学生以“请遵守交通规则”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号召全校学生行动起来,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又如针对县城内的脏、乱、差问题,建议学生写一封《致全体公民书》,号召全体公民自觉地维护城市卫生,让每个人认识到“社会是我家,美化靠大家”。通过这类社会参与与语文实践相统一的活动,学生的收获远远不止是提高了读、写、听、说能力,更有日益增强的现代公民意识。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是开放、自由、灵活、阔大无比的空间,它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在语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又用语文去装扮生活,这就是“语文教学生活化”。只有打开语文教学之门,把语文和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从“必然王国”走进“自由王国”,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并运用语文这一工具。
(作者单位: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窑头中学校 036499)
第二篇:中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论文
【摘 要】 中学语文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新课改运动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从广阔视野不断探索。首先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教学过程要遵循美的原则,按美的规律的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还要有意识的培养的学生创造性。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语文是个工具性学科,是我们学好其他学科的工具,可以说语文对于其他各门功课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和提高作用。比如学生在做一道数学证明题时,如果他没有很好的理解能力——读的能力的话,他就会走弯路,就会遇到困难。如果已知条件他不能够读透彻,那么他就很难做好。因此,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课程不仅肩负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更是训练和培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课堂。目前进行的新课改运动是一场较彻底的教学改革运动。怎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在实践中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只有从更广阔的视野去思考,去探索,求得正确的回答,才可能在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道路上迈出真正的、坚实的一步。
1激发学生兴趣,是语文教学的首选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发生兴趣,那么无论是多么复杂的学习内容,还是紧张的操作(包括作业),他总是兴致勃勃、全神贯注、废寝忘食地去研究、探索,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之对此门课程发生兴趣?只有当学生对某门课程产生了兴趣,他才愿意去学、去接受知识并钻研之。只有培养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由被动地、不情愿地学习变为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并且还会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各种器官,很好地运用有意注意规律进行学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学习认知的特点,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引入课文之前可以用相似的乐曲开篇,以诉说方式引起学生联想。在教学中,有许多课文能够激发学生的感情共鸣。如讲《荷塘月色》前,先给学生听一段《思乡曲》,让《思乡曲》的旋律跳跃在学生的耳畔,使学生沉浸到一个寂寞、感慨万千的环境中,营造出与《荷塘月色》相应的气氛。然后通过朗读可以“声入心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培养了学生朗读兴趣,而且增强了学生理解课文中朱自清是怎样描写心情、环境的。此外,还有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适当开设欣赏课,提高鉴赏能力,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培养学生喜爱诗歌的兴趣等多种方法。
2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美的原则,按照美的规律进行
要充分体现出语文教学中美的三维结构:教学文本所蕴涵的美、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美和教学对象所感受的美。这三维结构又表现出复杂的审美关系:主要有教师从文本中感悟体验出的审美关系;学生自己对文本所感受体味出的审美关系;学生又以教师为中介间接认识理解的审美关系;学生从教师教学艺术手段中享受体验出的审美关系;教师又从学生的反馈反思中发现的审美关系等等。在这一系列的审美关系中,学生是审美的主体,他们既是美育的对象,又是美的接受者和感悟者,更是最终体现出美育效果的反应者和实践者。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美育功能,必须以育人为目的,从塑造人才出发,运用种种方法,采用种种途径,使广大学生真正能够在语文学习中体会美、感受美、热爱美、享受美、创造美,真正成为美的精灵、美的化身,在他们的灵魂深处激发美的火花,在行动实践中显示出美的光华!
3要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要切实掌握字的形音义。汉字在语文教学中很重要,它既是形体单位,也是读音单位(一个音节)。现在不少中学生写错字形,读错字音,都是在“字”这个单位上出了问题。我们如能切切实实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肯定会大有裨益。词语的误用常常也同字义(语素义)有关。语文教学要讲求科学性,讲清字的形音义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学生语文水平不高,与字词句教学未能落到实处有很大关系。
阅读能力在语文训练中十分重要。特别是处于现代社会,不只要求人们读懂文章,而且要求很高的速度。可以设想,在效果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甲用一个小时读了一篇万把字的文章,而已只用了半个小时,那么可说乙比甲的效率要高出一倍。吕叔湘先生在《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文中举例说陆志韦先生当年教他们心理学时曾提出一个问题:每天看报要用多少时间?这个问题对大多数人来说恐怕不太好回答,因为这往往要根据当天事情的多少来定。可是陆先生说,应该每天看20分钟的报,要在这20分钟里把报的全部内容都看进去,并指出这需要经过训练。这件事对我们很有启发。
4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阅读教学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多元化思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形象和意义不是作者创造的,而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应该允许读者对作品有不同的理解,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我国受“师道尊严”传统思想的影响较深,在多数教师和家长的眼中,具有独立见解、敢于发表反对意见并向老师的结论质疑,敢于说“不”字的学生,往往被视为坏学生,要受到斥责。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器,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缺乏富有个性的创造,一个个都是机械化的产物。黄全愈博士说:“创造性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它需要生长的环境……允许蓝色的太阳、方形的太阳出现,才能打破千篇一律的常规举动。”学生答出与教师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答案应不应该算错呢?是该鼓励还是该指责呢?培养与扼杀仅一步之遥,稍不注意便会收到不同的效果。阅读教学中切忌教师跳出来将自己的想法见解和盘托出,这样学生会有依赖性,懒得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根本没有创造性可言。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任意驰骋的天空,发挥他们想象的舞台。我认为在教学中也不必将与课文有关的时代背景都要交代清楚,这样做会使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思维跳不出作者的“意图”框架。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名导演,起引导、抛砖引玉的作用,应把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去理解、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要将自己的见解强加给学生。
总之,任何事物都具有其自身的规律,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有规律可行,也只有按规律去教,按规律去学,才能达到教师顺手、学生得法的目的。教师应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兴趣并有意识地扩大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思考、欣赏等方面的能力。要让学生会更喜爱我们的母语,更热爱自己的祖国,更好地更有效地学好其他各门学科,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只有这样,我们中学语文才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才会使素质教育的路越走越宽广!
第三篇:基于生活化的高中地理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探讨
基于生活化的高中地理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探讨
摘 要:基于生活化的高中地理教学,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教学内容和我们平时的生活经验以及生活的背景结合起来,联系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在遇到生活问题时,用地理的思维进行解决,使地理问题生活化。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尽快地适应社会发展,利用自己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关键词:生活化;高中地理教学;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335-02
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标准中曾经明文规定,“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地理知识,学习地理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从新课标的规定中,我们不难看出,我们学习地理知识,就是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服务,很多地理知识源于生活,是理论化的生活常识,我们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必须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去,指导我们的生活。
一、把高中地理教学进行生活化的重要性
我们通过两个具体的实例,解析把高中阶段的地理进行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案例1:在印度洋发生海啸的时候,有一对来自英国的母女正在印度洋的岸边度假,那个小女孩突然发现这次的海水涨落和平时是不一样的,这次的状况和自己在地理课上听老师讲的海啸十分相似,于是,她就把这一想法告诉了自己的妈妈,妈妈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马上告诉了有关部门,结果救了几百人的性命。
案例2:前几年,湖北某县市发生的校园踩踏事件,至今记忆犹新,情况是这样的,湖北某县的学生正在上课的时候,突然发生了地震,学生在极度恐慌中,从教学楼拥挤外逃,结果前面有人摔倒,后面的人依旧拥挤,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不断有学生被挤倒,发生了学生踩踏事件,造成了上百人的伤亡。
从上述两个案例可以看出,我们在生活中时刻都可能应用到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学会把地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但使自己免受伤害,还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或财产;相反的,在生活中没有必要的地理常识,可能使自己的生命或财产处于危险之中。试想一下,如果在地理课堂上,地理教师在讲解地震知识的时候,联系我们的生活情况,教给学生在地震中逃生的方法,案例2中的情况极有可能就不会发生了。可见,地理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或地理现象,让地理学科走进我们的生活当中来。受到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地理的教学大多脱离了生活实际,单纯的为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在生活中的无知现象。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随处都可以发现地理现象,地理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学习地理知识,是为了用地理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地理问题。
二、对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以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为切入点,用生活的态度组织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
案例:太阳每天都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我国每年都会经历四季更替,夏季的时候,白天时间比较长,晚上时间比较短,而到了冬季,白天时间比较短,晚上时间比较长。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最普遍的现象,那么为什么季节不同,昼夜长短的情况就会不同呢?带着对这些自然现象的怀疑,导入“地球的自传与公转”的学习中去,用这种方式组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讲,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把地理教学和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紧密结合,增加课堂的教学效果。
其实,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还没有走进地理课堂的时候,已经接触了很多的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只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认识,在我们的日常的生活、学习以及社会活动中,对各种地理现象有了最初的印象和看法。有的看法是不科学的,但是有的看法就比较正确,高中地理的学习,要求我们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验,主动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把书本上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所以,高中阶段的地理老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尽可能多的搜集一些和生活有关的教学资料,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引入到地理课堂上来,在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分析地理原理
在组织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时,如果单独地讲解地理原理,可能会比较枯燥,学生的接受程度肯定会比较差,这就要求我们的地理老师借助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来分析那些复杂难懂的地理原理。
例如:洗衣机是家庭里的常用电器,我们知道,洗衣机除了洗衣服之外,还可以把衣服甩干,那么,洗衣机甩干衣服的过程是采用了什么原理呢?这就涉及到了我们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个知识点:台风。正如大家所知,台风都有一个台风眼,如果在课堂中单独地讲台风眼的形成原理,就会感觉比较生涩,抽象难懂,相信很多学生会记不住。殊不知,洗衣机甩干衣服的过程正是应用了台风眼的原理。结合这一实际案例,再分析台风眼的形成原理,就会显得通俗易懂,学生接受起来也比较快。因此,高中地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多观察自己周围的地理现象,结合生活实际和自身的经验,对生活中的地理多问几个为什么,在课堂教学中用生活现象解决地理中的教学难点。
3、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现象
我们在地理课堂的教学中,获取地理知识。那么,我们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或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就是用地理知识为生活服务。这就要求高中地理老师在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要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教材,使得地理作业更加生活化、活动化。让学生树立起生活处处有地理,生活处处用地理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完《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这一课之后,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调查和总结自己所处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条件、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本地区适合种植那些农作物。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4、综合运用多种素材,拓宽学生的地理视野
根据相关研究证明,不同的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感知能力是不同的。具有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对同样的教学媒体呈现的信息量接受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在组织地理教学的时候,尽量使教学材料呈现多样化,以满足不同特点的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地理视野。
例如,在讲地理灾害的时候,可以提前组织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素材,把对相关的报纸、书籍等与学生进行分享交流,像《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华夏地理》、一些旅游周刊等,借助于网站媒体,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如讲述灾难的影片《后天》、BBC纪录片以及与地理知识相关的网站等。
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地理知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但是理论总是高于生活的实际。高中地理的生活化教学促进了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采用这种方式教学,把理论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知识为生活服务,符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外,生活化的地理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感到自己学有所用,认识到知识的价值,获得学习动力,找到学习乐趣。
参考文献:
[1] 卢芙蓉.中学地理生活化教学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2012(08)
[2] 奚茂云.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探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0)
[3] 张恩洪.高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12(66)
[4] 夏丁华.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5)
[5] 吴世友.浅析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1(02)
[6] 杜海霞.高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策略探讨[J].才智,2009(05)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学生,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于漪老师如是说。小语《新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其他学科,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语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教语文、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为此,笔者对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进行了以下实践探索。一.回归生活,实现语文“生活化”与生活“语文化”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做:.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观察生活,实现生活“语文化”。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笔者在教学《长征》一诗时,学生并不了解红军这一壮举的历史背景以及经过,于是笔者就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主动求知,全面了解了红军这一壮举的历史背景以及经过,深刻理解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高尚品质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学起来也兴趣盎然。再如教学《匆匆》一文,时间的悄然流逝对于学生而言可谓熟视无睹,而这篇课文的文质兼美、语句含义深刻,学生一时半会并不能从课堂的 40 分钟得到如何深刻的体会,于是教者事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变换方式去观察时间是如何地流逝的,从而加深理解层次,在课堂中轻而易举了解“来的尽管来着,去的尽管去了,这来去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这样的语句,更别说这句:“吃饭时,时间从饭碗旁边流过;洗手时,时间从水盆边流过 `````` ”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再如《桂林山水》一文,学生家在桂林,走出家门即可观察山山水水,领略家乡的美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境界不言而喻;还有《火烧云》一文,完全可指导学生去观察晚霞的变化,了解火烧云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加强“说、演、练”、再现生活,实现语文“生活化”。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根据课文开展心得交流会、辩论会,让学生说一说,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升华对课文的理解;或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再者,可以以各种生活化的训练让学生加强的情感体验与实践体验,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思维。
例如,在教学《凡卡》后,笔者曾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主题辩论会——凡卡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吗?”围绕辩题,正反两方的同学各抒己见,辩论得不亦乐乎,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刻地认识到沙皇统治制度的黑暗,从而体会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少年儿童是多么的幸福。再如,《奴隶英雄》的教学的确让不少老师犯难,久远陌生的历史背景、拗口难解的外国语言文学、剧本式的文体结构成了教学“拦路虎”,这时,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充分准备后,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斯巴达克、司令官、贵妇人、奴隶、等角色,有声有色地上演一出中国儿童式的《奴隶英雄》,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奴隶悲惨命运的理解,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发展。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后,老师可以启发学生根据学到的“围绕一个意思把话说明白”的方法,让他们做“推销员”,将自己家乡最出色的水果介绍给“客户”,看谁说得好。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他们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将草莓、夏橙、桃子、西瓜等水果描绘得可爱极了!这科技能训练的“生活化”使学生既巩固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又使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开发了他们自主创新的潜能。
又如《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小英雄王二小为了保卫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将敌人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而被敌人用刺刀挑死的英勇场面,加之教师抑扬顿挫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练读,配上精心剪辑的音乐。音乐、画面、语言、神情营造出来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顺利地跨越了时代的鸿沟去理解、领悟二小的英雄气概,同时获得情感的陶冶。
有位学者这样告诫我们:“学问的要诀,在于活用,不能活用的学问,便等于无学。”语言文字训练“生活化”,是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时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所用的训练材料,尽可能来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也应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如指导用“管理”造句,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家长的工作,用上“管理”说一句话。张光鉴先生在他的《相似论》中指出:“人们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而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单元我们称为相似块,人们对外界的认识过程中常常依赖它的存在。”我们的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要激活已经存储在学生头脑中的那些能与课文相匹配的相似块。一旦这样做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就会自动完成。又如:有位老师执教《她是我的朋友》一课,当学生学到阮恒为小姑娘献血,担心医生会抽掉自己全部的血而救活小姑娘时,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小朋友,你们平时打过针没有,痛不痛?你们怕不怕?”再回到课文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当时阮恒的痛苦与担心便容易得多了。有时,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不能进入周转期。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能使知识“活”起来,也是对学习效果进行测试的好办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加强生活体验。
事必躬身亲为才会有所感悟、有所体验,对课文的感悟亦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加强生活体验。通过身临其境或创设教育情境等方式,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随机采用“模仿——创造——迁移”模式,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例如:《走向生活》一文中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劝慰人们要“走向生活、广交朋友”,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可能学生感受不大,不妨让学生制定出“交友方案”,布置学生“走向生活、广交朋友”,一段时间以后再来交流,甚至书写下感受。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篇课文的感悟定会“更上一层楼”。
又如《燕子》一课的教学,在学生充分想像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出一幅和风拂面、桃红柳绿的春景图以及如音符般优雅的燕子的身影,再配以燕子欢快的啼鸣,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春天在哪里》的旋律响起,学生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心中感受的已不只是黑白的文字,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春的世界。在这里,“一个概念”就是“春景”和“春意”,对这一概念的全面理解的过程就是培养语感的过程。“多扇窗户”则体现在:用春景图和燕子的身影,以及燕子的啼鸣,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调动空间智能,凭借丰富的想像进入美妙的意境;用优美的乐曲调动音乐智能,打通大脑发展的“天然通道”,使各种信息进入人的潜意识;借助表演,打开运动智能的窗户,使学生更加沉浸于生机盎然的春景之中,陶醉于芬芳醇美的春意之间。
课堂是一个社会群体,以其特别活跃的生命力展示人生智慧光彩的场所。这样一个特殊的人际环境,需要宽容与和谐。《尚书?群陈》云:“必有忍,其乃有济(成功);有容,德乃大。”“犯错误是上帝给孩子的权利”,教师应当以宽容之心,去化解学生的矛盾,感动他们的心灵。如:一位教师正在执教古诗《游园不值》的公开课,上课不久,一位迟到的学生“砰”的猛推教室门径自跑进来,全体学生和好多听课老师都看着这位冒失的孩子。执教老师愣了一下,但没有说什么,还是引领学生讲读诗句。读到“小扣柴扉久不开”这一句时,老师不经意地踱到那个迟到的学生身旁,用手轻轻地摸摸孩子的头,问学生:诗人外出访友,看到门关着,为什么要“小扣”,而不是“重推”呢?学生回答:“小扣就是轻轻敲门,显得有礼貌。”“诗人知书识礼,行为文明,所以,即使在小扣柴扉久不开的情况下,也还是小扣。”教师一面肯定了大家的分析,一面亲切地问那位迟到的孩子:“现在,你懂得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含意了吗?”这一问,使全堂发出了会心的微笑,那位迟到者也红着脸,诚恳地点头。教师以宽容的心待人,巧妙地结合了诗句,精心点化,“润物细无声”,无疑更会使学生深悟教益。
二.挖掘生活中的语文教学教学资源,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和谐统一。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挖掘生活中的语文教学教学资源,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以校为本,联系学校生活教学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留心处处皆学问,人懂练达即文章”是成功者的经验之谈,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参与学生生活时,要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创造“语文化”的生活情境:班委选举,让学生写自荐书上台演讲;每堂课前请一名学生作“ 2 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都交流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开主题队会,让学生写《我设计的主题队会》说明书;鼓励学生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赛,经常接触生活,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参观旅游,甚至交友谈心写日记……这样,在“语文化”的生活中,学生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另者,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名家名篇,要找准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与周围的世界息息相通。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通过具体课文的学习,自然而然地受到灵魂的陶冶和思维的训练。
如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古诗《草》,教师教学第四句“春风吹又生”时,让学生画“春风吹又生”的情况。
师:请你把画的意思讲给大家听一听。
生:春天来了,春风一吹,小草又长出来了。
师:意思你理解了。不过,大家对这位小朋友的画还有什么意见吗?
生:他画的草太高了。春天来了,草不能一下子长那么高。
师:请你来改一改,好吗?
(学生将草叶擦掉,改为草芽。)
师:说说你画的意思。
生:第二年春天,春风一吹,小草又发芽了。
生:于老师,还有一样东西没画上去。
师:什么东西?
生:春风。
师:你能把春风画下来吗? 生:能!(学生走到黑板前,用白粉笔在草的上方画了几条斜线。
师:这就是风!可是风是看不见的呀!想一想,怎么画,能使人感到在刮风。
生:风是看不见的,风从左边吹来,草向右边倾斜。师:你是位很会动脑筋的小朋友。从你的画中,我看出了春风是从这儿刮向那边的,而且风很轻很轻,像一只温暖的大手,抚摸着小草的脑袋。
教师利用图画让学生画“春风吹又生”,这是一个独特的、意想不到的设计。由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敢于大胆想像,智慧之花竞相开放,教学高潮不时迭起,学生真正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人。、立足家庭,学习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走向社会,联系生活进行语文教学。
《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 XX 啤酒,步步领鲜”、“使用 XX 牙膏,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如学了《葡萄沟》、《记金华的双龙洞》、《鸟的天堂》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等。其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等。另外,只要能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我们家乡桂林的山水、桂海碑林、李宗仁故居、八路军驻桂办事处遗址、红军突破湘江烈士陵园等,就是一个个很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又如到街道去出黑板报、帮商家设计广告词等都是一些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是一个开放、自由、灵活、阔大无比的空间,它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在语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又用语文去装扮生活,这就是“语文教学生活化”
[1] [2] 下一页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索
壶关县固村九年一贯制学校郭晋菊女联系电话:***
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高度抽象的概念,科学简洁的数学语言,严谨的逻辑体系,深刻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得数学成为最令学生头疼和发怵的学科。加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僵化落后,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更使数学变得“面目可憎”。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由于小学生认知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他们认识数学的起点并不是符号所组成的逻辑公理和抽象的数概念,而是他们自己的生活实践所形成的经验,是实现数学,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数学的教学一定要生活化,这样才能利于小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在新的一轮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数学生活化”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肯定。《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近数学过程;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生活资源,积极捕捉生活中的有关信息,遵循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新理念,把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探究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力量。
一、数学语言生活化
在课堂教学中,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生动有趣的东西。要将抽象化的数学使学生形象地接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