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史常识(总结)

时间:2019-05-14 17:1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闻史常识(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闻史常识(总结)》。

第一篇:新闻史常识(总结)

10.中国新闻学的形成:

1918年,蔡元培决定在他任校长的(北京大学)开设新闻课程,(10月14日)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1919年4月20日)研究会创办了学术刊物(《新闻周刊》)标志着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正式开始。

三本书:

1919年,徐宝璜的《新闻学》是我国第一部(理论)新闻学著作; 1923年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第一部(业务)新闻学著作; 1927年,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著作。

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小报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人们暗中把小报称做新闻,这是将报纸和新闻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小报的发行人是使臣和在政府机关中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及书店主人。小报报道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令,臣僚的议疏章奏等,但由于小饱触犯了统治者的议论朝廷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所有就受到了统治者的查禁。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这类非法新闻称 为“小报”。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它是1815年8 月5 日在马六甲由米怜主编的免费赠送的宗教月刊。该刊以传教为宗旨,绝大部分内容是阐述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讲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后期增辟专栏,介绍世界各国概况,涉及时政,语言风格生动平易,通俗易懂。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察世俗》中的中文近代报刊上的新闻之最:①最早的预告性新闻《月食》;②最早的广告《告贴》;③最早的新闻图画《事逗娘娘悬人环运图》。1815年,标志着中国近代报刊开始。米怜:1813年伦敦布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传教工作。米怜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开始印刷所的建立和宗教宣传,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开始出现。任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主编。他是位出色的宣称家,主张文章要通俗简短,1822年病逝。《特选撮要每月统计传》,麦都思创办、主编。

梁启超:著名的维新派政治思想家、政论家;先后创办10多种报刊,如:《中外纪闻》、《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等,从事报刊宣传活动27年;创造了“时务文体”,一生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人们称之为“舆论界的骄子”,有丰富的报刊实践经验,为资产阶级办报提供 了基础。

《时务报》:1896年在上海创办,梁启超任总编辑。维新派最重要的舆论阵地。是旬刊,以“域外报译”为主,同时开设言论栏目。(维新变法的代表作是《变法通议》,此文在《时务报》上连载;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阐明了维新变法主张,是维新派的政治纲领,其新闻思想代表作《论报馆有益于国是》,提出“去塞求通”的观点,认为报馆有耳目喉舌的作用。)主要宣传进化论,倡导学校废科举,设议院兴民权,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揭露帝国主义罪行,呼吁捍卫民族独立,该报在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中的爱国分子中引起了很大影响。该报是当时发行量最高,影响最大的国人报刊,该报发行量最高达1.7 万份。在《时务报》上发表的像梁启超的文章那样谈论时务,宣传维新变法的文章,被人们称为 “时务文体”。

真正的职业记者从黄远生开始

黄远生

原名黄为基,民国初年著名记者。他的记者生涯是从1912年创办和主编《少年中国》周刊开始的。最出名时,任上海《时报》、《申报》驻北京特约记者,为其撰写 北京通讯。他善于调查研究,勤于采访交人广,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著称于世,是我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被称为“报界之奇才”。为了躲避袁世凯的纠缠,1915年避往上海,12月到达旧金山不久被枪杀。他死后,其友人将他的文章收集整理,出版了《远生遗著》,是中国第一部通讯集。

黄远生的新闻通讯的特点表现在:

一是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注重时效和事实。

二是报道重要的人物事件。他报道的人物有孙中山等中国政府和中国政治的代表,善于从他们 身上发掘重大新闻,如揭示了袁世凯“权谋百出,专以手段胜”的伎俩。他报道的事件很多,如日本提 的“二十一条”等,这些事件都是当时社会矛盾的反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黄远生的通讯是当时社会 的一面镜子。

三是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他的通讯善于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进行绘声绘色的描绘,如《外交部之厨子》。

四是语言通俗生动,他追求通讯语言的通俗和生动。

黄远生对新闻记者提出的“四能”要求,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邵漂萍:我国不可多得的“新闻全才”。早在学生时代就被聘为《申报》通讯员;1911年协助创办《汉民日报》,兼任《浙江军政府公报》,从此开始职业报人生涯。日本留学期间,在东京创办东京通讯社。1916年回国后,受聘于《申报》、《时报》和《时事新报》,撰写时评。袁世凯死后,《申报》聘他为特派驻京记者,期间为之撰写的《北京特别报道》很受欢迎。1916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自任社长,以“铁肩棘手”为座右铭。同时他还兼任北大新闻研究会导师。他最擅长新闻采访,所著《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专著之一。

《新青年》:

(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1915年9 月15日创刊于上海。它的出现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它代表现代报刊的开始。《敬告青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的,带有发刊词性质的纲领性政论,针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成为主要阵地。从创刊到1922 年7 月止,共9 卷。陈独秀主编。1918年与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1918年1 月,第4 卷第1 号开始,实行轮值主编制。主编人有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李大钊,沈尹默等。

《新青年》在新文化运动上中主要的宣传贡献有哪几个方面?

《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它主要的宣传贡献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批判封建的旧道德,抨击尊孔复辟逆流,提倡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新道德新思想。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系列政论:《驳康有为致总理书》、《宪法与孔教》、《袁世凯复活》、《复辟与尊孔》等,并在《通信》栏对尊孔言论“词而辟之”。他以袁世凯称帝的事实理论指出“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

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新青年》提倡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待社会和人生,反对偶像崇拜、迷信盲从、主观武断和一切黑暗愚昧现象。陈独秀撰写《偶像破坏论》支持此观点。

③发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胡适的《文学改

良刍议》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紧接着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宣传,好似春雷初动,惊醒了一代青年。

陈独秀:《新青年》的创办人、主编、主要撰稿人。1918年与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通过对这两个报刊的编撰,毛泽东对其评价他成为新文化运动战线上的“总司令”。他是五四运动时期 的著名政治活动家和政论家。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了有发刊词性质的纲领性政论《敬告青年》一文。广大青年推崇陈独秀是“思想界的明星”。提出六方面要求:①自主的而非奴隶的②进步的而非保守的③进取的而非退隐的④世界的而非锁国的⑤实利的而非虚文的⑥科学的而非想象的。陈独秀提倡的科学内容包括了科学和民主。

李大钊:河北乐亭人,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卓越宣传家,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活动的先驱。他揭开了我国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1916年从日本寄给《 新青年》第一篇稿件《青春》。1918年李大刊在报刊上发表了几篇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文章,有《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五四运动前夕,李大钊把轮值主编的《 新青年》第6 卷第5 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写了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是《新青年》编辑部中接受并宣传十月革命的第一人,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新阶段。

《每周评论》: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是小型政治时事评论报纸,于1918年12 月在北京创刊。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1918 年成立,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该会的创办标志着我国将新闻作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的开端,也是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学会聘有两名导师:一是徐宝璜、一是邵飘萍。新闻学研究会出版了3 期《新闻周刊》,是我国早期采用横排的报纸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业务刊物。学会还举办了两期研究班,培养会员百余人。新闻学研究会举办了两期研究班,培养会员百余人。毛泽东当时正任职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他参加新闻学会,并取得了听讲半年的证书。他一生重视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研究,和学会给予的良好熏陶是密不可分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有些会员,如高君宇、罗章龙等,后来都曾担任中共早期报刊《劳动音》、《向导》周报、《工人周报》、劳动通讯社等的出色记者和编辑。

徐宝璜:最早赴美国研究新闻学的人,回国后任北京《晨报》编辑,北京大学教授。他讲授新闻学概论基本知识,并指导编辑新闻的练习。他为学会讲课写的讲义《新闻学大意》是我国第一本 新闻学著作,后改名为《新闻学》。蔡元培称赞它“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

中共“四大”评价指出:在中华民族革命运动中,《向导》“立在舆论的指导地位”。它的发行数量由开始的二三千份很快增至2 万份、4 万份,最高达10万份。读者赞扬《向导》的创办是中国“二千年来历史上破开荒的荣誉作业”,称赞《向导》是当时中国新闻界中“真敢替受压迫的工农阶级呼冤而确能指示民众以革命大路的”惟一报纸,把《向导》看做是“黑暗的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政治周报》:(1925.12.5 —1926.6)国民党中央机关报,创刊于广州,由毛泽东筹办并任第一任主编,并撰写发刊词《< 政治周报》 发刊理由》。第5 期起,沈雁冰、张秋人接任主编。注重用事实说话,通过大量事实报道和评论,揭露国民党右派勾结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的阴谋活动,揭示右派分裂的必然性,反击敌对新闻工具的反革命宣传,为维护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和巩固广东民主革命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每期发行数达4 万份。共出14期。

邵飘萍:1913年主持《汉民日报》,二次革命失败后,《汉民日报》被封,邵飘萍入狱。1914 年出狱后,东渡日本留学,创办了东京通信社。1916年回国,受聘于上海《申报》、《时报》和《时事 新报》,主要撰写时评。1916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1918年10月,在北京独立创办日报《京报》,自任社长,同时还兼任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讲师。1919年《京报》被查封,邵飘萍再度流亡日本,出任大阪《朝日新闻》特约记者。1920年回国恢复《京报》。日销量平时有四五千份,多时达六千多份。所著《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专著之一。1925年,他秘密加入共产党,1926年,邵飘萍用《京报》全力揭露“三一八”惨案真相,抨击当局,被列入黑名单。张作霖进占北京第三天,邵飘萍被诱骗逮捕,不经审讯,以“宣传赤化”罪名,被枪杀于天桥刑场。邵飘萍是我国不可多得的 “新闻全才”,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卓越,英年遇难,是中国新闻界的重大损失。邵飘萍被害后,《京报》一度停刊,后又恢复出版,他的夫人继承。在北方,在政治思想战线上展开了对《甲寅》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斗争。

哈尔滨广播电台,呼号XOH,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中央日报》:1926年在广州筹办,1927年3月在汉口创刊,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文版英文版各日出一大张。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孟余兼任社长,在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的影响下曾为国民革命做积极的宣传,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反共拥蒋。后停刊至1928年在上海再次出版,后又在南京出版。

中央通讯社:1924年成立于广州,1927年5月迁南京,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管,由萧同兹为社长,中央社实行“工作专业化”、“业务社会化”、“经营企业化”的方针在各大城市和省会城市设立分社或通讯员办事处,基本上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通讯网,垄断了国内新闻来源。还收回了外国通讯社在华的直接发稿权,同路透社、美联社、哈瓦斯社等外国通讯社签定了交换新闻合同,从而垄断了国际新闻来源。

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创刊号刊登了署名毛泽东的《湘江评论》创刊宣言。

在宣言中毛泽东指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

创刊号上的宣言署名毛泽东,号召“由强权得自由”,主张以平民主义(德谟克拉西)来打倒强权。主张彻底研究学术,努力追求真理;群众联合,向强权者持续的“忠告运动”,实行“呼声革命”。

《湘江评论》每周1张4开,约12000字,“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深受读者欢迎。第2期署名“泽东”的《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指出改造中国社会的根本办法在于民众的大联合。8月上旬,军阀张敬尧派军警查封湖南学生联合会和《湘江评论》。

《大公报》中国近代和现代著名日报。1902年创办于天津,由英敛之主持。该报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由英敛之主持,是张宣传改良思想,主张君主立宪的报纸。以敢言、严肃、非牟利为标榜,揭露时弊,成为北方地区著名报纸。第二阶段由王郅隆接办,变成一张接近皖系军阀并有亲日倾向的报纸。第三阶段由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合作创办,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第四阶段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目前,《大公报》的香港版仍在出版,它已成为我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

《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原全称《申江新报》,“申”字常被用来代表上海,于是就缩写成《申报》,是上海历史上第二个创刊的中文报纸。它从1872年4月30日(清同治十一年三月廿三日)创刊,至1949年5月27日停刊,前后办了77年,共出版25600号。初由英商安纳斯·美查(Ernest Major)等人集资创办。1909年为买办席裕福收买,1912年转让给史量才,次年由史接办,先后创办《自由谈》等副刊,发表民主自由言论。1934年史量才被蒋介石派遣特务暗杀后,言论又趋保守。

1937年7月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2月15日,因日军检查新闻,自动停刊。抗战期间,曾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接收,成为CC系报纸。1949年上海解放时停刊。

《申报》前后历时78年,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八十年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范长江,(1909年-1970年10月23日),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人。新闻记者,编辑。民国时期《大公报》著名通讯记者,后转向共产党阵营,解放后担任《解放日报》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长国家科委副主任、全国科协副主席兼党组书记等职。文革时期遭到监禁并受到迫害,自杀身亡(有争议)。1978年12月27日得平反。1991年,中国记者协会与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这是表彰奖励中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性高层次新闻奖。

范长江的新闻活动。

答:(1)范长江是我国著名记者、报刊活动家、新闻工作领导人,一生著作收入《范长江新闻文集》。(1分)

(2)1935年7月,范长江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从成都出发,开始西北地区考察旅行,报道了红军长征,揭露了西北国统区的种种弊政,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这些通讯后来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1分)

(3)1937年初西安事变后范长江赴延安,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接见,思想发生重大转变,所写《陕北之行》通讯,介绍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通讯后被编集成册,名为《塞上行》。(1分)

(4)1938年3月范长江和徐迈进等在汉口发起创办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解放战争时期范长江任新华社陕北分队队长,随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负责中央宣传工作。建国后历任新华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职。(1分)

29.简述当前国际信息交流的特点。

史沫特莱(1892~1950)

美国记者,作家。1892 年2月23日生于密苏里州奥斯古德。曾当过侍女、烟厂工人,后到《纽约呼声报》工作,开始文学生涯。1928年作为德国《法兰克福日报》特派记者来中国。与宋庆龄、鲁迅等人建立了亲密友谊和合作关系,成为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30年代初,曾协助“左联”开展活动。1937年到延安。后到山西前线,对八路军和根据地作了大量报道。1938年成为中国红十字会志愿人员,动员并组织了白求恩、柯棣华等来华支援中国抗战。同时活跃在抗日战场和敌后根据地,写了不少报道。1941年返回美国后,继续为支援中国抗战而写作、演讲、募捐。1949年被美国当局指控为“苏联间谍”而遭受迫害。1950年5月6日在赴中国途中病逝于英国牛津。按照她的遗愿,骨灰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一生著述甚多。主要有《中国红军在前进》等。

重庆《新华日报》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 统治区创刊的大型机关报。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

创刊。日出对开一大张。同年10月25日迁重庆出版。社 长潘梓年,总经理熊瑾玎,历任总编辑有华岗(华西园)、吴克坚、章汉夫等。在武汉时期由中共长江局领导,在重 庆时期,由中共南方局领导。宗旨为:“在争取民族生存独 立的伟大斗争中作一个鼓励前进的号角”,“尽其棉薄提 倡与赞助一切有利于抗战之办法、设施、方针,力求其迅 速确实之实现;而于一切阻碍抗日事业之缺陷及弱点,本 报亦将尽其报急的警钟的功用。本报愿与全国一切志切 救国的抗日的战士与同道,互相勉励,手携手地共同为驱 除日寇争取抗战最后胜利而奋斗。”“本报更将尽其所能 为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效力。”(《〈新华日报〉 发刊词》)该报曾在山西、广州、郑州、南昌等地设立分馆 和代销处,曾出版过华北版、太行版、华中版等。1947年2 月28日被国民党当局勒令停刊,共出版9年零1个月。

1947年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

背景:1947年,中共中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了彻底消灭封建以及半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土地改革运动在解放区全面展开。在对土改运动的宣传报道中,解放区报刊犯了不少右倾错误,还出现了不少失实报道。这不仅妨害了土改运动的展开,还损害了人民新闻事业的形象。

经过:1947年6月起,《晋绥日报》认识检查了新闻报道工作中右的倾向和存在的新闻失实问题,采用在报纸上公开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发起了反“客里空”运动。

晋缓日报与反客里空

《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得到党中央的肯定,并通过新华社的宣传报道,将《晋绥日报》发起的反“客里空”运动推广到各解放区的新闻界。新华社发表社论《学习〈晋绥日报〉的自我批评》,深刻分析了解放区新闻工作者的立场与作风发生问题的阶级根源与历史根源,此后,反“客里空”运动向纵深发展,由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的纠查深入到新闻工作者立场与作风的检查。

但是,反客里空运动也存在一些左的偏向,所幸这一情况迅即为党中央所察觉。1948年,***起草了《纠正土地改革宣传中的“左”倾错误》,根据这一指示的精神,解放区新闻机构于1948年春普遍开展了一次对于政策宣传中“左”倾错误的检查活动。

1948年4月,***接见《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作了《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1、对包括《晋绥日报》在内的解放区新闻工作中经历的“左”、“右”两条战线的斗争作了全面总结。

2、阐述了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1)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那就是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2)办报的路线与方针,即全党办报,人民群众办报;(3)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风格,应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战斗风格;(4)关于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与修养问题,首先要向群众学习。意义:反客里空运动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失实的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克服了土改宣传中的左右倾向,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与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丰富了党报理论,推动了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

新闻真实性的含义。

答:(1)新闻真实性指新闻报道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反映内容,反映结果符合实际。(1分)

(2)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包括具体真实和本质真实两个方面。(1分)

(3)具体真实是新闻真实性最起码的要求,它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准确无误;新闻所引用的材料必须准确可靠;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必须完全真实,而且要做到全面、客观、实事求是。(1分)

(4)本质真实是指新闻报道要反映出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规律。新闻报道不能仅仅要求所报道事物的表面的、现象的真实,而应当尽可能做到全面、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规律,即应力求做到对所报道事物的整体上的、宏观上和本质上的把握。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1948年以前中共中央机关报曾经是《解放日报》(现在是上海市委机关报)。《人民日报》创刊于1948年6月15日,由《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的中共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在河北省平山县里庄创刊,毛泽东同志为该报题写报头。194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报社迁入北京(当时的北平)。同年8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前夜,中共中央决定将人民日报转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是当今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发行量第二大的综合性报纸,每天发行量曾高达300万份。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世界报业协会评定为世界十大主要报刊之一,是国际上最具有国际影响力报纸之一。

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主要办报经历

答: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1895年甲午战败后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任《时务报》总撰述,大力鼓吹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戍政变后逃亡日本,先后创办并主编了《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主张保皇立宪。在维新运动中其主要的贡献是主持《时务报》。《时务报》是清末维新派的重要言论机关报。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由汪康年、黄遵宪策划创办。汪康年任总经理,梁启超任总主笔,梁曾在该报发表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变法通议》等宣传变法思想的名作。以《时务报》政论为代表的报刊政论文章,被誉为“时务文体”,风行各地、群起仿效。该报为旬刊,线装书式,每期32页共三万多字,其中近一半篇幅为译介西学和外国时事的《域外报译》。后由于受到顽固守旧势力的排挤,梁启超离职,由汪康年继续主持。1898年8月8日停刊。

3、答:《晋绥日报》,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客里空”是苏联卫国战争时

期话剧《前线》中一个特派记者的名字。此人善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了新闻中虚构胡编的代名词。1946年土地改革运动逐步深入,有的读者向《晋绥日报》投书,反映记者的有些报道失实。1947年6月15日《晋绥日报》编辑部与新华社晋绥总分社决定在该报开辟《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之揭露》专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当天报纸向读者作了相关的介绍,希望每个读者都认真负责,大胆地揭发“客里空”和虚假的新闻报道及其作者,在我们的新闻阵营中肃清“客里空”。《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在人民新闻事业建设过程中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4、答:中国国家广播电台,前身在是1940年12月30日是开始播音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该台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呼号XNCR;1943年春,因电子管损坏而暂停播音,1945年8月中旬于抗战胜利之时恢复播出。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3月中旬迁至瓦窑堡(现子长县)继续播音,于3月21日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3月25日,陕北台迁进北平,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开始具有中央台的性质。播音时间逐年增加。同年9月27日改名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2月5日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其英文译名为CHINA NATIONAL RADIO,英文缩写为CNR

2、答:(1)、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前身是中央广播事业局,简称广播事业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广播电视工作的部门,1949年10月成立,当时属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领导。1952年2月新闻总署撤消后,由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宣传业务由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1954年11月起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技术行政业务由国务院第二办公室(一度由文化部)领导,宣传业务仍由中宣部领导。主要职责为领导和管理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制订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代表国家参与相应国际行业组织等。历任局长有:李强、梅益、邓岗、张香山等。1982年5月,根据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3次会议决定撤销该局,其职责划归新成立的广播电视部。(2)、广播电视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广播电视工作的部门。1982年5月,根据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23次会议决定,撤销中央广播事业局,成立广播电视部,属国务院领导。历任部长为吴冷西、艾知生。1986年1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14次会议决定,将管理国家电影事业的职责也并入广播电视部,该部改为广播电影电视部。(3)、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负责广播电视宣传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的国务院直属机构(正部级),是全国广播电影电视业发展和行业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1998年3月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方案和经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设置方案,由广播电影电视部改组而成。同年4月8日正式挂牌并启用公章

《向导》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1922年上海创刊。1927年停刊,共出201 期。是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在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 下出版的,蔡和森是第一任主编,《向导》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向导》用大量事实报道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分析,揭露贫穷落后、战乱不安的根源,明确指出打倒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之一。《向导》注重开展反对帝国主义新闻侵略的宣传斗争,大力进行了打倒封建军阀的宣传,还批驳了各种错误思想和主张。《向导》经过两年多持之以恒的宣传,终于使“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深入人心,成为全国人的政治常识。

《热血日报》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1张日报。1925年 6月4日在上海创刊,4开4版,每日出版,主编瞿

秋白。该报是为指导五卅运动而创办的,以工人、市民、学

生为读者对象,设有“社论”、“本埠要闻”、“国内要闻”、“国 际要闻”、“紧要消息”、“舆论之裁判”、“呼声”等栏目,报道 “五卅”运动的发展,谴责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教 育读者认清帝国主义和国内官僚军阀的反动本质,提出 斗争的策略和方式,批驳帝国主义及其御用报纸对五卅 运动的诬蔑。报纸深受读者欢迎,发行量达3万份。6月27 日,该报出至第24期停刊。该报有很多优点,但也出现一 些宣传“左”的倾向,如强调罢工时忽视工人群众的生活 困难;对民族资产阶级、上海工商联等不够重视等。

《政治周报》,是毛泽东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期间主编的一份重要刊物。中共建党后,陈独秀领导创办的党的机关报有:《向导》周报、《前锋》月刊、《新青年》季刊

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

14世纪开始出现一些以采集和发布新闻为生的专职人员。

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业真实性的要求基本上已形成共识。具体地说,就是要坚持 的报道原则。A、准确 B、公正 C、全面 D、客观 彩色三要素:亮度,色调,色饱和度

简述《向导》的创办情况。

答:(1)《向导》是中共中央第一份机关报,1922年9月在上海创刊,是一本16开的政治时事评论周刊。(2)《向导》是在陈独秀领导下出版的。蔡和森长期担任主编,瞿秋白、彭述之先后继任主编。(3)《向导》集中全力宣传阐释中共“二大”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和以国共合作为中心的统一战线政策,批驳与此对立的敌对宣传和改良主义主张。它用大量典型报道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分析,揭露各国帝国主义竞相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操纵军阀内战,压榨中国人民的真相;揭露各派军阀依附帝国主义,以“武力统一”或“联省自治”为旗号,争权夺利,祸国殃民的黑暗统治。简述正确开展舆论监督的原则。

(1)舆论监督是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所进行的监督。(2)开展舆论监督要重视建设性监督。(3)开展舆论监督要注意监督的科学性。(4)舆论监督要遵纪守法。

33.论述新闻工作者的“五个根底”。

答:(1)新闻工作者要打好理论路线根底。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工作。理论路线根底打好了,不管情况多么复杂,形势怎样变化,都会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2分)

(2)要打好政策法律纪律根底。要牢牢掌握中央的方针政策,牢牢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严守新闻工作纪律。新闻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极强的工作,新闻工作者如果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懂不熟悉,那就宣传不好,甚至出现误导,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2分)

(3)要打好群众观点根底。新闻工作、党报工作,说到底,也是群众工作,是我们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密切联系群众,是新闻工作者的必修课和基本功。大家要树立牢固的群众

观点,同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善于做调查研究工作,紧扣时代的脉搏,倾听群众的心声,多写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好作品。(2分)

(4)要打好知识根底。知识就是力量。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努力掌握与自己的业务工作直接有关的知识,同时,还要博览群书,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书籍都应读一些,科技知识也应尽可能多学一些。党的新闻队伍中应该多出一些既懂政治、学识又渊博的编辑、记者、评论员。(2分)

(5)要打好新闻业务根底。新闻工作,无论编辑、采访,都需要有业务能力,特别是要有很好的文学修养。现在,报纸上刊登的许多报道,主题好,内容好,语言也很精彩,使人在受教育的同时,也得到美的享受。但是也有一部分新闻作品,不讲究辞章文采,文字干巴巴的,翻来覆去老是那么几句套话,也有的哗众取宠,乱造概念,词句离奇,使人看不懂,这种不良文风应加以纠正。要大力提倡新闻工作者苦练基本功。(2分)

34.如何理解新闻工作要“用事实说话”。

何理解新闻工作要“用事实说话”。

答:(1)用事实说话,指在忠实地报道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事实的适当选择与表述,巧妙地表达报道者立场与观点的一种报道原则与报道手法。(3分)

(2)用事实说话,关键在于不是通过作者的直接议论,而是运用精心选择的事实,运用事实的逻辑力量,充分而含蓄地表现作者的倾向与观点。它所表达的是无形的意见。(4分)

(3)用事实说话,寓情理于事实,符合人们从新闻中主要是了解事实的要求,以及新闻应以事实的信息沟通达到信息交流与分享的基本特征,因而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新闻接受者,且更具说服力。

简述新闻真实的具体要求与本质要求。

(1)新闻真实的具体要求是:新闻来源必须真实可*,报道内容必准确无误,包括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关的人物、事件的过程、原因、结果,以及新闻中所用的数字、资料和描细节,都必须确有其事,实实在在,完全符合实际情况,不加以主观想象、拔高、夸张或隐瞒。(2)新闻真实的本质要求是:新闻要全面、完整、深刻、精彩地反映客观世界的真相,善于从事实的相互联系以及事实的总体中把握事实,善于反映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

新闻事业作为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主要体现为信息力、力、产业力和文化力。

A、舆论

新闻自由

一、新闻自由的内容

一是传播主体享有传播自由 二是接受主体享有接受自由

传播自由是实现接受自由的前提,接受自由是传播自由的行为目的

二、新闻自由的实质

新闻自由的实质就是社会公众的一种民主权利,是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认证权的实现程度问题。新闻自由实质上就是通过传播和接受新闻而实现的一种民主权利,它是政治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就是在揭示新闻自由本质的基础上,给新闻自由所下的定义。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

1.没有抽象的新闻自由,只有具体的新闻自由,在阶级社会里只有统治阶级的新闻自由

2.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只有相对的新闻自由,资产阶级新闻自由和无产阶级新闻自由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都不是永恒的东西 3.新闻自由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新闻价值是新近事实或相应作品所含新闻构成要素的总和。其含义包括,新闻价值是对的本质及其特性的量化把握,它衡量新闻事实或相应作品在多大程度上是新闻。把新闻本质及其特性加以量化,就可以成为衡量新闻事实或新闻作品的标准和尺度,实现新闻观点向操作方法的转化。

新闻价值五要素: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和趣味性。时新性:指新闻是新近发生并及时传播的。

接近性:指新闻与受众的接近程度,包括地理,利益和心理等方面的距离远近。显著性:指新闻事件参与者及其业绩的知名程度。重要性:指新闻内容的分量及其重要程度。趣味性:指受众对新闻感兴趣的程度。

新闻来源:新闻从何处获得,所以又称为新闻出处。一般有三条途径:记者采访他人,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查阅有关资料或他人来信。

列宁强调党的机关报应成为政治报纸,必须由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可靠的共产党人来主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媒体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并重的关系。答:错误。(2分)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媒体既要积极引导舆论,保持正确导向,又要讲究成本、效益和投入、产出的经济原则。(1分)

(2)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两个效益良性互动、共同发展这一循环链条上的重要环节,一个也不能忽视。(1分)

(3)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贯主张。当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经济效益必须服从社会效益。(2分)

32.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

答:正确。(2分)

(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1分)

(2)事实是第一性的,对新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没有事实,新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新闻工作者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事实是怎么样的,新闻报道就应当怎么样。(1分)

(3)新闻是第二性的,被决定的。新闻工作者只能按照事实的本来面目去报道和解释,而不应作任何的曲解、增添或减损。同时,这种报道和解释也是对事实的能动的反映。(2分)

新闻史复习笔记

1.露布:一种以流动的方式“露而宣布,欲四方速知”的传播载体,主要用帛,也有用木版的,也称露板,主要用于军事方面,特别是用来传播战争胜利的消息。

2.开元杂报:孙樵在记述其事时为了行文方便而随意使用的称呼,意为有关开元时期政事消息的杂乱报道。

3.邸报的内容:(1)皇帝的诏旨(2)皇帝的起居(3)官吏的任免(4)臣僚的章奏(5)军事情报(6)刑罚

4.小报的特点:

(1)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名称,是一种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

(2)小报肇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

(3)小报的发行人包括邸吏、史臣、在省寺司等政府机关内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和从事书籍印售的人。

(4)小报消息比较灵通,新闻时效性较强。所发表的大多事实中枢部门还没有公开的“朝廷机事”。

(5)小报有手写的也有印刷的(6)小报的读者面广 5.现存的邸报:〈〈万历邸钞〉〉、〈〈天变邸钞〉〉 6.清代官报的内容:宫门抄、上谕、臣僚章奏。7中国第一份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年8月5日由威廉米伶在马六甲创刊。8.中国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9.中国第一份外文报纸〈〈蜜蜂华报〉〉(葡萄牙文周刊),1822年9月12日在澳门创刊。10.申报的特点:

(1)为了赚更多的钱,十分重视办报质量(2)办报方针独特(3)坚持新闻真实性

(4)最早使用电报传送新闻稿,提高时效性(5)报道大量社会新闻,拓宽新闻报道面(6)加强报纸言论工作(7)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 11.在华报纸的历史作用:

(1)外人在华办报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2)外报的出版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3)外报的实践有助于中华民族报业的发展

12.洪仁旰的办报思想:(1)报纸是维系中央政权、加强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工具,可以通过报纸去“禁朋党之弊”,以消除种种弱本强末的离心力量。

(2)办报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手段,可以通过报纸这一桥梁,沟通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和民众

之间的公议。

(3)报纸具有教育民众、移风易俗的作用;(4)报纸具有监督政府的作用。13.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份报纸〈〈昭文新报〉〉,1873年8月8 日在汉口创刊。14.报章文体: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15.〈〈中国日报〉〉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1900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16.〈〈明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内容: 1.要不要进行民主革命,推翻“满清”统治。2.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建立共和政体。3.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

4.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17.论述梁启超的办报思想: 1.报纸的两大天职说:(1)监督政府(2)引导国民 2.办好报纸的四大原则:(1)宗旨高(2)思想新而正(3)材料富而正(4)报事确而速 3.健全舆论的主张

4.报刊宣传的两种方法:(1)浸润的方法(2)煽动的方法 18.新青年主要宣传的内容:

(1)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3)发起文学革命运动

19.《湘江评论》1919年7月14日创刊于长沙,毛泽东主编。20.〈〈天津学生联合会报〉〉19197月21日创刊,周恩来主编。21.论述: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特点和意义 1.新闻事业的特点:(1)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2)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报(3)开展批评与表扬(4)文字通俗,形式活泼 2.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意义:(1)根据地新闻事业是在人民政权下创建的,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领导新闻事业的开端(2)开创一条革命新闻事业发展的新道路,即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3)继承和发扬了列宁的党报思想 22.新生事件:1935年5月4日,〈〈新生〉〉周刊第二卷第十五期上发表了易水的杂文〈〈闲话皇帝〉〉说到:日本天皇是个生物学家,做皇帝是为了统治的需要,否则,他在生物学上会有更多的成就。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借口此文侮辱天皇,防碍邦交,要求国民党政府查处,国民党政府接受日本的无礼要求,于6月22日查封〈〈新生周刊〉〉,杜重远被判刑一年又两个月。

23.韬奋精神: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以。24.〈〈新华日报〉〉在困难时期是怎样出版的

在国民党顽固派采用企图用断绝纸张供应的手段来扼杀新华日报时,该报一方面向国民党有关当局争取纸张分配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该报又市场零星购买纸张,去产纸地区收购纸张,后来还在重庆附近的梁山岳池等地区创办小型纸厂,以扩大纸源,从而保证了新华日报的用纸。

25.客里空:是一个关于弄虚作假吹牛拍马的战地特派记者,但是从不深入战场,而是呆在总指挥部,根据从总指挥部听到的一星半点材料糊编乱造,最后终于露了马脚,被广大红军官兵从前线赶走了。26.廉价报纸的特点:(1)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某个党派(2)经济上自主经营,不

依赖政府或某个政党的津贴(3)读者对象为平民大众,也称大众化报纸,是一种新兴的资产阶级商业报纸(4)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各类消闲性趣味性的软新闻(5)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6)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次来降低兽价,扩大发行,进而赢得更多的广告。

27.黄色新闻:是在煽情主义新闻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离婚、性等问题,强调灾害和体育新闻报道。28.黄色报纸采用的一些特殊表现手段:(1)使用大号字煽情标题,对不是很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给人以耸人听闻的虚假感(2)滥用照片,以至偷窃和伪造照片(3)捏造访问和新闻报道,歪曲性的标题,假科学假学术(4)星期日增刊登载彩色滑稽连环画和肤浅的文章(5)标榜同情受压迫者,发动运动,为民请命。

党的一大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专家经营为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的形式:个人业主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第二篇:新闻史总结

1.1905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天津开办无线电训练班,聘请意大利海军军官葛拉斯任教,培养无线电报务人员。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涉及无线电的法令:1915年4月,北洋政府公布的《电信条例》。3.中国境内开设第一座广播电视台:1922.12 美国商人 奥斯邦把一套无线电广播发

送设备由美国运到上海,创办中国无线电公司,开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简称 “奥斯邦电台”。1923.1.23晚首播呼号XRO 功率50瓦 3.14取缔 4月停播

4.外商在上海开设的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广播电台:开洛广播公司

1924.5-1929.9

为什么开罗广播公司能存在时间较长?

客观原因:北洋政府从根本上改变了严厉取缔无线电广播的法令。

主观原因:

1、开洛公司为了吸引听众,在办好广播方面下了一番功夫。其目的是更多的推销无线电器材。

2、开洛公司广播电台为了扩大影响,允许一个西方人组织的“中国播音会”(CBA)的听众组织出钱点播节目。中国听众组织起“中国播音协会”(BAC)也出钱点播节目。

3、两个听众组织彼此竞相点播节目,客观上扩大了开洛公司广播电台在社会上的影响。

5.我国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1926.10.1 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开播 呼号XOH功率100瓦

每天2h,内容:新闻,音乐,演讲,物价报告 6.国民党创办全国性中央宣传机构: 1、1924年4月1日在广州创办中央通讯社,1928年迁南京建立总社。2、1927.3.22在汉口创办《中央日报》,1928.2在上海复刊,1929.2迁至南京出版。3、1928年8月1日,国民党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始播音。

7.苏联呼声:介绍我国五四以来进步和革命文艺作品,播出量多,内容丰富,史无前例

1941.9.27 开播,呼号XRVN,报道战争消息,文艺节目多,极具特色

1945.8.8 苏对日宣战,电台被封,日投降后恢复

“苏联呼声”台为什么能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长期存在?

答:1941.4 日苏中立条约

文字不涉及抗日战争,播送进步思想,日本无法取缔和控制 8.东北无线电监督处:建立于1923年,设在奉天(沈阳),是我国早期的广播管理机构。它筹建了哈尔滨、沈阳、天津、北京最早的广播电台

1926年10月东北无线电监督处颁发了3个无线电广播法规:

《无线电广播条理》

《装设广播无线电收听器(即收音机)规则》

《运销广播无线电收听器规则》

9.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共领导的第一座电台:

1940.12.30 开播,呼号XHCR

1943春停播,原因:斗争环境艰苦;无线电器材来源不能保证;播出音质差;收听效果不好

历史意义:

1、担负起抗日战争的部分宣传任务,对于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一定的作用

2、从实践中培训了人民广播的第一批编播、技术人员

3、奠定了人民广播事业的最初基础,为以后延安台恢复广播准备了必要的人力和物质条件。

三次转移:

1、转移陕北,坚持播音:盐子店-子长县好坪沟村

2、太行山麓,再建新台;好坪沟-河北涉县沙河村

47.3.30邯郸台接替

3、胜利声中,北上北平:沙河-平山县 48.5.23-北京

49.3.25

恢复播音45.9.11 10.《语言广播部暂行工作细则》-解放区广播历史上最早的一份关于宣传工作的规章制度。

制定者:温济泽

时间:1947.6 内容:

1、强调研究工作的重要性。

2、规定编辑部要在业务上指导播音员的工作

3、提出了广播稿件内容的配备和编写方面需要注意的某些原则。

4、编辑部实行责任制,主编、编辑、助理编辑各司其职。

意义:当时广播宣传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标志着延安台的宣传业务开始趋于成熟。

11.三大解放区中心:

1、东北新华广播电台是解放区中最早建立的面向全区的广播电台。

1946年9月23日开始在佳木斯播音。

1948年春迁回哈尔滨,3月19日起试播音。5月28日起正式播音。

2、华东新华广播电台是华东解放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1948年5月在山东五莲县开始筹建,后又迁至临朐县的程家庄。

1948年9月12日试验播音,12月20日正式播音。呼号为XNEC。

1949年2月,华东台的人员和设备陆续迁移到济南继续播音。

3、西北新华广播电台是西北解放区第一座广播电台

1948年12月在延安筹建,1949年元旦试播,1月5日正式广播。呼号为XGYA。由中共中央西北局宣传部领导。

新建的西北台编辑部设在清凉山,播音室和发射机房设在凤凰山。1949年6月1日,西北台迁至西安继续播音

12.为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广播事业,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做了大量的工作:

(1)对地方广播电台的设置原则、管理办法以及有关事项作了一系列明确的规定。(2)与中宣部联合发出成立华东广播事业管理处的指示。(3)加强了对广播宣传工作的统一领导。

(4)编印出版了人民广播史上的第一份业务刊物《广播资料》。13.新中国广播事业原则:由国家经营

14.广播电视事业的集中统一运营表现出哪些优势?

较好的发挥党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与管理职能,有利于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按比例进行资金的投入与建设,避免事业的无序发展或电台分布不均衡等矛盾。

更关键的是,可以迅速实现上情下达,积极有效地传达和贯彻当、政府的各项政策 与主张。

15.广播事业三阶段:

(一)广播事业的结构调整阶段1949----1956年

(二)广播电视事业的曲折发展阶段 1957----1966年

(三)广播电视事业的畸态发展阶段

1966---1978年

16.为什么说新中国广播电视传播的嬗变轨迹体现了其历史的必然性?

1、在建国初期复杂的国内外政局下,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广播电视媒体,必然会呈现出鲜明的偏于政治指导性与社会教育性的价值取向,从而染上了较为浓厚的政治宣教色彩和上对下单向灌输的特点。

2、以苏联广播电视传播模式为样板的做法,在无形中强化了政治宣教色彩。

3、政府对所有企事业单位的统包统揽,使得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媒,除了在贯彻上级意旨进行政治宣教和上情下达方面发挥作用外,在其他方面很难有所作为。

4、在没有实质性市场竞争和物质刺激的条件下,必要的不间断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化就成为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最为重要的法宝。广播电视不可能超越时代,必然会在这方面有所反映。

17.五年计划: 1952年12月,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召开,确定广播事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先中央后地方”,“集中力量建设中央台”,“巩固广播站和收音站”。

18.解放区广播宣传主要内容:

1、根据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发表有关战局的评论文章和报道人民解放军取得的胜利战绩。

2、动员和组织解放区人民支援解放战争。

3、开办《对国民党军广播》节目,直接配合军事斗争,从政治上分化瓦解敌军。

4、声援和促进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推动第二条战线斗争的胜利开展。

5、举办文艺节目,反映解放区文艺创作的成果 19.1958.5.1北京电视台试播-我国第一座电视台 9.2正式播出

20.电视新闻表现创新:

(一)实现新闻采制直播式

(二)实现新闻编排组合式

(三)实现新闻播出滚动式

(四)实现新闻播报口语式。

21.新闻运作创新探讨:

(一)变“记者时代”为“编辑时代”

(二)变“小作坊”为“大生产”

(三)变“花了算”为“算着花”

(四)变经验管理为科学管理

22.对电视新闻科学管理:

1、要按电视规律和新闻规律举办节目、管理节目,按市场规律经营节目。

2、要以新闻宣传为中心,以电视观众为重点,调整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既引入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又遵循电视和新闻的特殊规律。

3、既引入现代企业经营观念,又符合电视和新闻的特殊要求。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把一切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管理原则,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保持其长期性、稳定性,使电视新闻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违纪必究。

23.旧中国广播事业的特点

1、旧中国的广播事业始终处于一种无序的,分割发展的状态。集中在上海,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

2、深深的打上了经济,文化侵略的烙印。外国人以推销广播器材打入中国广播业

3、广播传播排斥了最庞大的受众群体——广大的贫民百姓

24.新时期广电的经验

1、坚持党性原则,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2、正确处理自己走路和开门办广播电视的关系

3、重视广播电视技术工作

4、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不断创新

5、加强管理工作,提高人员素质

第三篇:外国新闻史考点总结

纸草

公元前3200年,古埃及人开始使用尼罗河边一种宽大的植物叶子制成纸草,在上面书写文字。古埃及第五王朝(公元前2500年)起,就有了文字记载的编年体,当时设有档案大臣的官职,主要就是使用泥板和纸草记载。古埃及留下来的文字,最古老的是金字塔题词和残留陶片,稍后的保存在纸草和泥板上。现存最早的纸草书是第十一王朝时期的,内容是昭告天下,全国和平,可以安全地到各国旅行。

廉价报纸(1999传播)廉价报纸是指工业革命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曾的通俗小报,因廉价而得名。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本杰明.戴的《太阳报》,它的出现和成功是资产阶级向廉价报纸发展的转折点。

黄色新闻(2001传播)美国报业商业化时期的《世界报》与《新闻报》以黄孩子为主人公的漫画相互竞争,在纽约家喻户晓,德纳在《太阳报》引证旁人的话,称这两家报纸为“黄色报纸”,它们所特有的那种类型的煽情新闻,被称为“黄色新闻”。黄色新闻建立在煽情主义基础上,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离婚、性问题,强调灾害和体育新闻的报道,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做法,包括:1.使用大字号煽动性标题,对不甚重要的新闻加以渲染、夸张;2.滥用照片,甚至偷窃和伪造照片;3。种种欺骗手法;4.星期日增刊,登载彩色滑稽连环画和肤浅文章;5.标榜同情“受压迫者”,发动运动反对平民所受的欺辱。《新闻报》与《世界报》激烈竞争中发展起来的黄色新闻,引起全国报纸的效仿,并与1899—100年达到高峰。

“一城一报”(2004传媒经济学)一城一报,曾经出现过的一个新闻传播领域的社会现象。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报业垄断基本形成。

资本主义经济经济迅猛发展,报纸发行量亦不断持续上升,但在激烈的竞争下,报业发展下却出现了极度垄断的态势。日报的总数不断减少,为数众多的日报经过激烈的竞争兼并之后,以至于出现了许多城市只有一家日报,或有几家报纸但却属于同一个老板,即所谓的“一城一报”现象。

“一城一报”现象在美国尤其,据悉美国98%的城市只有一家报纸。美国的“一城一报”是报业经过多年自由竞争的结果。

一城一报不利于言论观点的多样性,减少了供读者选择性,但是只要垄断资本没有铲除,它必然还会存在和发展下去。

道琼斯公司(2005)

道琼斯公司创立于1882年,是世界一流的商业财经信息提供商,同时也是重要的新闻媒体出版集团,总部在美国纽约,旗下拥有报纸、杂志、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互联网服务,在全球拥有近1700名新闻从业人员。道琼斯编发的股票价格指数更是家喻户晓。道琼斯公司旗下拥有以对商业、财经领域的深度分 析报道的《华尔街日报》报系和提供实时财经报道和市场评论的道琼斯通讯社,以及知名投资刊物巴伦杂志等。其中,《华尔街日报》是美国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金融报纸。2007年8月,道琼斯公司被默多克收购。

特莱维萨电视台

1973年“墨西哥电视台”和“独立电视台”合并,组成全国最大的商业电视网——特莱维萨电视公司。它不仅是墨西哥而且是西班牙语系影响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班牙语节目制作公司。其广播中心拥有30座直属台和附属台,接连成网,向世界许多地方广播。在电视方面有四个频道,拥有全国90%的观众,电视节目“回声”全天候地播送新闻,并通过卫星传送到美、欧、北非等四十多个国家。大部分股份属于拉美首富阿斯卡拉加家族。

巴西环球集团公司

环球集团公司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成为巴西最大的媒介集团。它最早起家于1925年创办的《环球报》即1945年创办的环球广播电台。1965年马氏家族再建环球电视台后,逐渐形成一个强大的综合性媒介集团。目前总裁为罗贝托〃马里尼奥,为巴西三大富翁之一。

时代-华纳

时代华纳集团是目前美国排名靠前的媒介集团之一。该集团的前身有四大部分,即以《时代》杂志为基础建立的时代公司、以电视制作业为主的洛杉矶华纳兄弟公司、以CNN为代表媒介的特纳广播公司、以网络传播为主的美国在线公司。前两者1989年3月合并为时代-华纳公司,1995年再与特纳广播公司合并,2000年再与美国在线合并,成为当时美国和世界第一大媒介集团。但由于缺乏跨行业管理和整合的经验,未能产生预期的“协同效应”。美国在线的CEO皮特曼辞职后,集团调整为媒体通讯和娱乐广播两部分,美国在线实际上成为集团下属的媒体传播分部下的一家子公司。2003年,集团宣布季度亏损,名称也随之恢复为时代华纳。

印度报业托拉斯

简称印报托,是印度最大的通讯社。前身是1910年建立的印度联合通讯社,1919年被路透社购买,成为其附属机构。印度独立后,印报托接替了印度联合通讯社和路透社在印度的业务,于1949年2月正式发稿。国大党一党长期执政时期,该社带有半官方性质,现在则是较为独立的印度各报社组成的非营利性合作组织。该社是印度报业老板合股企业,凡采用它的消息的印度报刊、电台、电视台,均可购买该社的股票,但股东不分红。印报托总部在孟买,在国内有五十多家分社,订有路透社、法新社的新闻,与共同社、德新社等交换新闻。

默多克

鲁伯特〃默多克,美国著名的新闻和媒体经营者,毕业于牛津大学。他目前是全球庞大传媒帝国新闻集团的主要股东,董事长兼行政总裁。以股票市值来计算,新闻集团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媒体集团亦称为“默多克的传媒帝国”。

默多克生平大事件:

1950年默多克进入牛津大学学习

1952年其父去世后继承了阿德莱德的小报《新闻报》;1964年7月默多克的第一份全国性报纸《澳大利亚人报》正式发行;1968年默多克收购《世界新闻报》;1976年,默多克收购《纽约邮报》;1981年2月默多克完成了对《泰晤士报》的收购,成为英国报业巨头;1984年收购了20世纪福克斯;2006年新闻集团旗下《世界新闻报》记者因窃听丑闻被判入狱;2007年5月新闻集团以50亿美元收购道琼斯集团和旗下的《华尔街日报》;2010年9月根据权力和对全球影响力大小,英国《新政客》杂志认为默多克超越奥巴马成为第一。

2011年窃听丑闻发生后默多克不得不亲手关闭《世界新闻报》,并放弃了收购“天空”的计划,但仍然挡不住风暴向其他地方蔓延。

《世界报》(法)

《世界报》是法国最有影响的报纸。1944年创办时,戴高乐要求该报“无论是在法国还是在世界上都具有参考价值”,主持人伯夫〃梅里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报纸60年如一日,办得极为严肃,版面紧凑,没有照片,有少量图表和漫画,广告较少。直到2004年才有所改变,有了大量照片并彩色化。《世界报》是法国唯一独立自主编辑发行的主要报纸。不依附于任何政党与财团,不属于任何媒介集团,产权为报纸人员合作所有,并发行无权参与报纸编辑决策的读者股。这加强了报纸的独立原则,体现了报纸的同人性质。该报对时事的评论水平很高,文字考究,在国际上颇具声望。读者对象为高层知识界和专业人员。是法国有名的“质报”。

舰队街

舰队街是英国伦敦市内一条著名的街道,依邻近的舰队河命名。一直到1980年代舰队街都是传统上英国媒体的总部,因此被称为英国报纸的老家。今日舰队街依旧是英国媒体的代名词,即使最后一家英国主要媒体路透社的办公室也在2005年搬离舰队街。

VOA VOA是美国对外广播最重要的电台,成立于1942年2月24日,当时主要从事战争宣传。二战结束后,主要进行反共宣传。以后逐渐将重点转为阐明美国政府的政策,宣传美国社会和美国生活方式、报道国内外新闻及时事评论等,节目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初创时隶属美国战时情报局,1953年起归美国新闻署领导,经费来自政府拨款。

《今日美国报》

甘奈特报团1982年9月15日在华盛顿创办的全国性综合性日报,也是目前美国唯一的全国性报纸。开始报纸亏损,1987年7月出现微利,获得成功。该报适应美国人快速的生活节奏,转变传统的报纸面貌,力求使报纸新闻接近电视新闻。形象生动明快,消息简短有吸引力。报纸彩色印刷,图文并茂。国内版每天56版,分为五组,A组为要闻,B组为商情,C组为体育,D组为生活,E组 专栏特稿;国际版于1985年开始发行,每天16版,发往51个国家。该报理念为“最佳文理”,是现在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魏德迈

德国流亡者约瑟夫〃魏德迈是科学社会主义在美国的最初传播者。他于1852年1月6日出版了一份名为《革命》的周刊,出版了两次,先后因资金不足而停刊,单期刊载的《无产者与共产党人》、《欧洲的党派》等文章都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同年6月魏德迈在纽约创办了第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秘密团体——无产者同盟。1953年春,为迎接日益高涨的工人运动,他又创办了一份工人阶级的报纸——《改革报》,该报态度温和,但适合工人现有水平,魏德迈利用报纸在广大读者中传播知识,阐述经济和历史方面的根本问题,受到工人们的欢迎。

合众国际社

合众国际社是1958年由原斯科利普斯-霍华德报团的合众社与原赫斯特报团的国际社合并而成,是一个民营通讯社,总部华盛顿。原来的主要股东是霍华德,1982年因经营亏损而转卖,历任四任老板后,于2000年5月,被美国“新闻世界广播公司”买下。该社国内外分社共200多个。

特稿辛迪加

向报刊提供特写稿件的机构。19世纪末,出现专门发特写稿的特稿社。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有特稿社数百家,它们既向独家用户发特约稿,也向多家报刊发通用稿。稿件配有图片,传递方式为邮寄或电发。中国特稿社成立于1950年,用十几种文字向12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报刊供稿。

《共产主义杂志》

是最早以科学革命理论为指导的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共产主义组织的正式机关刊物,开创了共产主义机关报刊的历史。1847年6月在伦敦召开的“正义者同盟”改组大会将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决定出版机关刊物《共产主义杂志》。大会任命威廉〃沃尔弗负责杂志出版工作。1847年9月,在伦敦出版创刊号,封面上印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试刊号对各种错误思潮进行了批判,并刊登了同盟中央机关反对卡贝空想计划的决议。该杂志由于缺乏必要资金,没有印刷机和足够数量的铅字,也没有固定的编辑人员,出版一期后就停刊了。

《金字塔报》

不仅是埃及第一大报,也是阿拉伯世界的第一大报,一般被视为代表阿拉伯国家的主要媒介。在该报的历史上,海卡尔和纳菲主持工作时期(前者为1957年-1974年,后者为1979年-1994年),获得了较快发展。以消息及时、信息量大、文字简短、标题醒目、内容广泛为特征。分为国际版和国内版,国际版在伦敦出版,向欧美发售。

“三社四边”协定

是早期同通讯社竞争和垄断的产物。欧洲的哈瓦斯、沃尔夫、路透三大通讯社自1866年开始展开竞争。它们的业务日益越过国界,而且同殖民扩张的进程相联系,经过几十年的激烈争夺,已经把世界新闻市场分割完毕。为了确认既定 事实和各自的垄断范围,1870年1月17日签订了“联环同盟”协定。协定以欧洲三大通讯社为主,美国的纽约联合新闻社虽然也参加了,但不能插足美国以外的地区,所以通常称之为“三社四边协议”。协议确定了各社采访和发布新闻的范围,并规定互相交换所采集到的新闻。划分之后,欧洲三大通讯社又把自己势力范围内的其他通讯社纳入自己的体系,由此四大通讯社垄断了世界新闻市场。

受战争以及新的世界性通讯社出现的影响,1934年各大通讯社在里加开会,宣布废除过去的一切协定,完全遵循新闻自由原则,由各通讯社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力发展业务。

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

“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是列宁对广播的称赞。

十月革命后,前苏联积极进行利用无线电技术传送声音的实验,并于1918年8月在下新城建立了一个无线电试验所。同年12月,列宁签署了法令,要求组织俄国无线电方面的一切科学力量进行无线电报和无绳电话的科学研究。1919年底,下新城无线电试验所建成了试验用的无线电发射机,无线电传送有声语言的试验取得成功。列宁在写给试验所领导人的信中,称之为不要纸张、没有距离的报纸。

NHK 日本广播协会,简称NHK,是日本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创建于1926年,战后重新改组,作为公营广播公司运作实际开始于1946年。1953年开播电视以前,该机构一致经营广播业,现在主要力量已转向电视。NHK不播广告,经费来源主要是收听和收视费、国民的自愿捐款和国会拨款。具有半官方性质,最高管理机构是12人的经营委员会,由首相征得参众两院同意后任命,会长由委员会选举产生。

有用三个全国性无线广播电台,即综合性的广播一台、教育节目的广播二台和调频音乐台;有一个卫星音乐广播台;有两个全国性无线电视台,一个播出综合性节目,一个是电视教育台;有两个卫星电视台,一台是国际新闻,二台是娱乐节目。总体而言,NHK的节目内容比较严肃、正统,新闻报道方面力求准确、公正,注重实效性,娱乐题材尽力避免庸俗化,在世界领域享有较高声誉。

英国的高级报纸有几家?英国的高级报纸与大众报纸各有何特点?(2005)

(一)英国高级报纸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1.《泰晤士报》,目前英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至今通常被视为世界第一大报,素有消息灵通可靠、言论权威的声望。1785年创刊。

2.《每日电讯报》,全国性日报,也是现存最早的便士报,但读者已从社会下层转为社会中层为主。一般被视为高级报纸,但严格来讲,它介于“高级”和“大众”报纸之间。消息量大但注重简短,注重读者兴趣。

3.《卫报》,英国后起的高级报纸,自1872年斯科特接收后发展成为高级报纸。该报风格较《泰晤士报》“活跃”,内容也较为激进。

4.《金融时报》,英国最大的金融日报。1888年创刊。该报着眼世界经济,英国新闻处于次要地位,评论风格严肃。在订户方面重质不重量。

5.《星期日电讯报》 6.《观察家报》 7.《星期日泰晤士报》

(二)高级报纸:篇幅较多,报价较高,版面严谨,以国内外新闻报道和评论为主,读者大部分是上层人士和知识阶层。

大众报纸:篇幅较少,报价较低,版面夸张泼辣,主要内容是黄色新闻和娱乐材料,读者大部分是工人,其次是小资产阶级、职员和城市贫民。

《泰晤士报》的历史与现状

《泰晤士报》自1785年创刊起,已经换过了五任老板,继连续四代的沃尔特家族123年(1785年-1908年)、北岩报团14年(1908-1922年)、阿斯特家族44年(1922年-1966年)汤姆森家族15年(1966-1981年),目前是默多克拥有该报(1981年起)。默氏对报纸进行了改革,使得版面较过去活泼,运用相当高级的彩色印刷技术。正版内容一般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新闻和评论,第二部分是经济体育和记录,第三部分是时尚、艺术和健康以及主题不同的增刊。2004年11月全面改为小报样式。目前英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至今通常被视为世界第一大报,素有消息灵通可靠、言论权威的声望。

巴黎公社的革命报纸的特点?巴黎公社的新闻教训主要是什么?(2005)

特点:巴黎公社时期,巴黎约有近40种支持公社的报纸,这是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出版的第一批革命报纸,是公社事业的另外一条重要战线。这些革命报纸阐述公社的目标和任务,公布公社的各项法令和决议,向人民解释法令、决议的内容和意义,揭露资产阶级政府卖国投降的真面目,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为捍卫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作出了重大贡献。教训:

1.公社内部存在着两派分歧,不少报纸卷入了内部斗争,造成很坏影响。2.全局来看,公社领导的新闻政策失之过宽。不少报刊敌视公社并且攻击诽谤公社政策,公社领导人对此没有采取果断措施,使得公社是去了中间阶层特别是农民的支持。

世界上最早的全国通讯社是哪一家?简述全国通讯社的特点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后报业进程如何?他们受什么因素制约?

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过程受两个因素制约:1.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否彻底,建立起怎样的制度;2.该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是否巩固,有无封建复辟。

英国对封建传统破除不彻底,新闻出版仍受诸多限制,报业发展比较迟缓;法国革命最为彻底,但革命后政局多变,时有封建复辟或专制政体出现,报业发展屡屡遭受挫折;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资产阶级政权巩固,报业发展较快。《新莱茵报》的全称是什么?马克思为什么要在科伦办《新莱茵报》?

《新莱茵报》全称《新莱茵报〃民主派机关报》。科伦是1848年欧洲革命大风暴中的德国工业中心,马克思在此创办《新莱茵报》,其目的在于使其成为无产阶级宣传组织民主运动的强大武器。

 由马克思恩格斯创办的大型德文政治性日报,创刊于 1848年欧洲革命大风暴中的德国工业中心科伦。这是一份面向大众的大型日报,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报纸,对于欧洲大革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无产阶级报刊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埃菲社的发展历史

西班牙通讯社。1938年创办于布尔戈斯,次年迁马德里。由法布拉等通讯社合并而成。是商业性质的通讯社,但由国家提供部分经费,政府任命社长。该社70年代后逐渐面向国外,特别是向拉丁美洲发展,成为国际性通讯社。在国外设有80多个分社,用西班牙文、法文和英文向世界1000多家订户提供消息。利用西班牙在语言、文化方面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历史渊源,提出建成采用西班牙文的第 1大通讯社的方针。把半数驻外记者部署在拉丁美洲的28个分社,15条卫星线路中有14条直通拉丁美洲。报道拉丁美洲新闻较及时、全面,受到重视。负责转发西班牙政府的公报与法令,但不代表政府表态或发表评论。

约翰米尔顿《论出版自由》的发表背景、目的,以及他对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影响

背景:1640年英国大革命后,英国新闻出版业得到长足发展。同时各种限制出版的的禁令被大革命冲垮之后,由于出版的混乱无序和批评国会的言论急遽增多,1643年6月13日,国会恢复了出版特许制度,并成立出版检查委员会。弥尔顿在此后出版了两本未经许可的关于离婚的小册子,因为这件事,他于当年11月24日被国会出版委员会召去质询。他在国会作了长篇演讲,系统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这篇演说辞1644年底以小册子的形式正式出版,就是《论出版自由》。目的:这篇文献有三个要点:1.揭示书报检查制度中存在的无法解开的矛盾,从而说明人在接受智慧方面应有的“知”的权利;2.强调革命者决不能因集团利益而自食诺言,重复封建王朝钳制出版的政策;3.第一次明确提出,言论出版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权利。

影响: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1644年出版后影响不大,但于18世纪在英美广泛流传,影响日益增大。它对于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影响在于,由其观点出发,形成了现代关于“观点的自由市场”“自我修正过程”的概念。其论点的基础假设是,人们运用理性就可以辨别正确与错误,分辨好坏,而要运用这种才能,人们就必须不受限制地去了解别人的观点和思想。真理是可以表达出来的,只要让真理参加“自由而公开的斗争”,真理本身就具有战胜其他意见而存在下来的无可比拟的力量。

什么是报团?英国和美国最早出现的报团的情况。

当一家报业公司在两个以上的城市拥有两种以上的日报,便成为报团。随着大众化报刊的急遽发展,报刊业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商业行业。与其他商业行业一样,在资本垄断出现以后,报刊业也随后逐渐形成较大的行业集团,各报刊的相互兼并、重新组合不断发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形成了大型报团。英国最早的报团是北岩报团。他先后创刊和购买了《每日邮报》(1896年)、《每日镜报》(1903年)、《观察家报》(1905年)、《泰晤士报》(1908年)以及多种地方报刊,形成英国最大的报团。另外还有比维布鲁克报团等。

而在美国,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报纸的突出特征是报纸的合并和垄断的加剧。主要原因包括:(1)独立报业的兴起以及代表各种派别报纸的纷纷创刊,以致报纸数目远远超出社会所需,合并淘汰是大势所趋;(2)现代报纸均以广告为主要财源,而广告客户往往将广告刊登在影响力或销售数最大的报纸上,因而影响小或销数少的报纸难以为继;(3)早报和晚报由一家经营,成本降低,故而形成早报与晚报合并的局面;(4)报纸经营现代化,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均大幅提高。故而资本较小的报纸很难与大报竞争。(5)因美联社对非会员的供给新闻有限制,所以新兴的大报要想取得美联社的会员权,必须合并当地实力较弱的美联社会员。

美国第一个报团是由爱德华〃斯科利普斯创建。1914年,斯科利普斯-麦克雷报团有报纸23家,同年两人意见不合,麦克雷退出报团。1922年斯科利普斯第二接手报团,同时与霍华德合作,所以称为“斯克里普斯-霍华德报团”。比斯氏晚些形成的较大报团还有赫斯特报团和芒西报团。

《华盛顿邮报》历史与现状

《华盛顿邮报》于1877年由民主党人史蒂森〃赫金斯创办;1889年被卖给哈顿和威尔肯斯;1905年至1916年转入麦克利恩手中,他增加了广告收入,却降低了报纸的信誉和影响;1917年至1933年,在麦克利恩儿子爱德华的手中,该报成为共和党人的工具;1933年,《华盛顿邮报》被公开拍卖,尤金迈耶买下该报,公布了著名的办报原则。在1933—1943年间,迈耶邀请著名的作家担任社论版主笔,优异的社论版使其获得了“明智,有人情味,开明”的声誉。1946年迈耶的女婿格雷厄姆任发行人,他先后购买了《华盛顿时代先驱报》、《新闻周刊》和几家电视台,成为一家新兴的传播集团。1963年凯瑟琳〃格雷厄姆成为公司总裁。1966年该报与《纽约时报》共同接手海外的《国际先驱论坛报》。1972年该报两名记者追踪报道“水门事件”,使报纸名声大振。1979年唐纳德〃格雷厄姆继任该报发行人。

该报消息翔实,国际新闻来源广泛,重大国际问题分析较有见地,文章犀利,并有较高质量的漫画和连环画。1983年出全国版。平日版有四组,A组为国内外要闻和评论,B组为文化生活、影视娱乐,C组为本市新闻,D为体育金融商业。读者群以政界、企业界和知识界为主。

日本三大报纸的历史与现状

《朝日新闻》,1879年创刊于大阪。初为小报性质。民权运动时期涉足政治,刊载言论,兼具大报与小报的特点,“政党报纸”后期,为免遭停刊厄运,它以中立面目出现,奉行企业主义和报道第一主义,追求新闻时效性,努力采集独家新闻,并向国内外派驻记者。1888年进入东京,形成日本第一个跨城市经营的报系,走上商业化经营之路。1919年实行股份公司制。目前在全国有四个总社(东京、大阪、北九州、名古屋),国外有四个总局(华盛顿、伦敦、开罗、曼谷)。在伦敦、纽约等地发行卫星国际版。是日本的代表性报纸,在知识界和 社会中上层影响较大。作为媒介集团的朝日,还出版一系列其他报纸、杂志和书籍,拥有许多企业。

《读卖新闻》1874年创刊于东京,在之后的历程中,合并了多家报纸,1950年实行公司股份制,1952年进入大阪。该报在国内有四家总社(东京、大阪、北九州、名古屋),在国外有三家总局(华盛顿、伦敦、曼谷)。1986年后在纽约发行卫星国际版。1991年7月,读卖新闻社长渡边恒雄提出“贩卖第一主义”。1994年元旦,渡边恒雄主张以“自由主义”、“国际主义”和“人间主义”取代1946年提出的不偏不倚的“真实、公平、友爱”理念。2002年读卖集团成立。是日本也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以市民和中小企业主为读者对象。《每日新闻》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1872年创办的《东京日日新闻》和1888年创办的《大阪每日新闻》。1911年后者兼并前者,仍以各自的名称在两地出版。在以后的历程中几经合并,1943年元旦起使用现报名。该报原来的对象是农民,现在转为争取市民读者。在1918年实行股份公司制。在国内有四家总社(东京、大阪、北九州、名古屋),在国外有两家总局(华盛顿、伦敦)。作为媒介集团的每日,还出版一系列其他报纸、杂志和书籍,拥有许多企业。

简述西欧和北美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及特征。

西方国家的新闻传播史虽然各有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发展特点,但是多数国家报刊发展的历史,都经历了较为明显的依次发展的三个阶段:官报时期、党报时期和商业报刊时期。

官报时期的特征是报刊处于封建集权制控制之下。现代报刊自诞生便受到王权的直接控制,或直接由政府部门创办报刊,或特许少数王权信任的出版商出版报刊,对报刊内容实行书报检查;同时严格查禁其他非官方出版物。在殖民地,则由殖民地当局代表王权实行书报检查。

党报时期,政党报刊成为报刊的主体,即使是商业性的报纸,也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投入到各自选择的政治宣传和讨论中。这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包括革命成功以后的一段或长或短的时期,由于国家的基本政治体制、许多具体政策尚未确定,各阶级和各利益团体都要为自身赢得更多的革命果实而进行宣传活动。在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条件下,人们的热情集中于政治问题,政党活动极为频繁。

至于商业报刊时期,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大规模地出现廉价的大众化的报刊,是商业报刊时期到来的标志。此前的报刊属于党报时期,此后或者很快进入商业报刊时期(例如美国),或者从党报时期的发展顶点走下来,逐渐转向商业报刊时期。此前,报刊主要被看作一种事业;此后,报刊主要被看作一种产业。现在,西方国家的大众媒介(包括后来出现的广播和电视)业已经成为仅次于金融业的高回报产业,新闻传播业的跨国性经营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普利策的报业生涯及普利策奖

1878年普利策购买了《圣路易斯电讯报》,不到一年又合并了当地的《邮报》,改名为《邮讯报》,采用煽情主义的新闻报道手段,招徕读者。《邮讯报》的成功为普利策进一步扩大报业积累了大笔资金,也为他闯入纽约新闻界经营更大规模报纸积累了经验。

1883年普利策买下纽约《世界报》,从两个方面增加该报的影响力:1.注重 严肃的言论和报道;2.大量刊登刺激性报道,采用煽情主义和耸人听闻的手段扩展销路。该报销量不断上升。

普利策留下50万美元设立普利策奖,奖项有优秀的文学、历史、音乐和新闻作品,其中以新闻奖的比例最大。最初评选对象是五项,后增至15项,包括:为公众服务成绩优异奖、地方新闻报道奖、全国新闻报道奖、国际新闻报道奖、社论写作奖、漫画创作奖、摄影作品奖等。普利策奖被认为是美国新闻界最荣耀的奖赏。

 普利策的办报特点:1.以国内外重大新闻为骨干,添加大量轻松、有刺激性的新闻以增加读者对报纸的兴趣;2.借发起全国性运动之际,提高该报的声誉;3.高质量的社论版,有力地论述、倡导、支持新闻栏倡导的社会改革运动;4.篇幅大,报价低;5.率先使用插图;6.重视报纸的推广工作,用各种奖励办法扩大销路。

西方报业走向垄断有何特征?垄断资本如何控制报刊?

西方报业走向垄断有两个特征:1.发行量增加,报纸种类减少;2.一城一报现象普遍。

垄断资本控制报刊有三种途径:1.通过报团控有报纸的所有权。资本主义国家都有大大小小的报团,一般拥有两种以上的日报或多种报刊。较大的报团还拥有通讯社、特写辛迪加、电台、电视台。2.通过通讯社、特写辛迪加控制报纸的内容。3.通过广告影响报纸的编辑方针。

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共产主义组织的机关刊物名称是什么?它的历史意义何在?

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共产主义组织的正式机关刊物是《共产主义杂志》,开创了共产主义机关报刊的历史。

电视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电视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1926年英国科学家贝尔德采用电视扫描盘,完成了电视画面的完整组合及播送,是世界上第一次电视无线传输。1936年英国广播电视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11月2日起定时向公众播出黑白电视节目,被认为是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标志。苏联美国相继建立电视台。

发展:由于战争,二战后电视才真正发展起来。可分为三个阶段: 1.二战结束到50年代中期是黑白电视阶段。因战争而停办的电视广播纷纷回复,日本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相继开办电视广播,这一时期的电视广播都是黑白色。

2.彩色电视阶段。1954年美国正式播出彩色电视,1960年日本紧随其后,1967年英、法、前苏联、联邦德国都播出了彩色电视。

3.卫星电视阶段。分为卫星转播和卫星直播两种。通信卫星出现,实现了地面微波传送到卫星传送的巨大飞跃——环节少、覆盖面大、信号质量高、投资少,且不受地形限制,极大地促进了电视的普及和国际化。70年代起专门的广播卫星出现,电视机用户安装简单的接收装臵就能直接收看卫星传送来的节目,卫星直播电视出现。80年代后,卫星直播电视广泛用于跨国界电视传播,成为国际电视的重要传播和接收方式。与此同时,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和多媒体电视也得到发展。

有线电视(电缆电视):把接收装臵收到的电视信号用电缆传送到用户家中。它图像清晰,抗干扰性强,频道多,因而很受观众欢迎。

数字电视:传统的电视是采用模拟的方式,处理、传输、接收和记录电视信号的。新兴的数字技术则把模拟电视信号转变为数字电视信号并进行处理、传输、接收和记录。数字技术能够大大压缩电视节目,能够大大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电视清晰,音响好。数字化涉及地面电视、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三大领域,其中尤以地面电视的数字化难度最大。

电脑电视(多媒体电视):以卫星和光缆、电缆为基本通道、以电子计算机和个人电脑为基本载体的网络传播。

未来的发展方向: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化。

简要谈谈CCTV、BBC和英国《太阳报》这三个媒介组织的目标有何不同。

CCTV是中国国家电视台的简称,虽然实行了企业化的管理和市场化经营,在性质上属于国营体制内。在组织目标上既强调社会效益,又强调经济效益。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加强经营管理,通过广告等手段创收,实行经济核算,财政上自收自支,照章纳税,并不断扩大规模,使自身集约化、产业化,另一方面,注重舆论引导,强调为社会服务。其中社会效益要高于经济效益。比较突出一点是,它同时充当着政府的宣传机构,承担着宣传政府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的职责。BBC实行的是公营体制,属于社会所有。其经费来源主要靠收视费和公司的其他经营收入以及政府拨款。在组织目标上,强调对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追求高于商业利益,维护民主制度、保障公众利益高于对收视率的追求。它把公众视为“公民”而非消费者。强调独立、平等、全面的原则。在节目安排方面,侧重于时事与社会教育节目,尤其注重新闻;娱乐节目也偏重于健康,寓教于乐。《太阳报》是私人所有,新闻活动等同于经济活动,以赢利为最高目标,把发行量、收听率、收视率作为媒介的生命线。

美国广播电视经营利与弊

1996年美国议会通过了新的通信法案,新的调整点主要有:第一,废除一个公司最多拥有12家电视台的规定,允许在50个最大的市场上同时拥有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第二,废除一个公司对全国范围内广播电视所有权的限制,但保持同时放松对地区范围内所有权的限制。第三,撤销对有线电视的收费限额。第四,允许电话公司和有线电视台之间的相互进入。第五,责成厂家在13英寸以上的电视机上安装V型电路块装臵,观众可以用此锁住被认为儿童不宜的节目。利:这些具体的规定(1)打破了媒体间的壁垒,允许各个不同的媒体在市场上相互渗透;(2)放宽了媒体所有制的限制,促进竞争,尤其扩大了电子传播领域的竞争,有利于刺激电子媒介的发展;(3)以法的形式规范节目内容,限制色情和暴力等低俗内容的传播。(4)提供就业机会,提供给公众更多的选择权。新通信法下,美国广播电视经营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垄断的加剧和垄断资本对于新闻的限制。新通信法允许与电子媒介相关的产业涉足大众传媒,因而现在美国的媒介集团主要以超级媒介集团为主,大规模高垄断构成了美国大众媒介产业的特色,数十家这种特大型集团公司控制着美国的广播、电视、电影以及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介。

敝:1.所有权的集中化使报道评论趋于雷同,从而影响了新闻的多样性。2.新闻内容受到资本的限制里更为严重,资本介入媒体的运作,可能会使得媒体最终成为资本的代言人。3.跨国媒介集团的出现,加剧了世界新闻传播的不平衡,造成“信息贫困”和“信息过剩”。特别是当垄断资本联合时,批评监督所能发挥的作用就很有限了。当新闻内容与资本利益发生冲突时,新闻内容很可能不得不让步于资本利益。

欧洲广播电视业公营、民营体制的形成过程,欧洲公营体制的特点

广播诞生几年后的1927年,英国国会鉴于广播对社会的影响重大,决定采用公共企业的形式经营广播事业,使之既不为私人占有,又不为政府直接控制。而自英国对广播(随后包括电视)实行单一公营体制后,欧洲主要国家大多追随其后,也采取了这种单一公营体制,但具体的管理形式各有自身的特点。例如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北欧国家的公营广播公司,曾经在较长时期内,业务的干预程度要比英国大些。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逐步开放民营广电事业,政府的这种干预才基本消失。德国没有全国性的公营广播公司,而是州或跨州的暑假公营广播公司联合经营全国性的广播电视台。50—60年代英国先后开放民营电视、广播之后,欧洲大陆各国在70-80年代也陆续开放民营广电,于是形成现在欧洲广电公营和民营并行的局面。公营广电面临着民营广电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覆盖欧洲的卫星数字电视已经由若干民营与公营资本联合投资。目前在欧洲鼎立的三大卫星付费电视台是英国的天空电视台、法国的电视四台和德国的卫视一台。

欧洲公营体制的特点:这是一种介于国营与民营之间的媒介体制。1.广播电台和电视既不属于国家所有,也不属于个人所有,而属于社会所有。2.其经费来源主要靠收听、收视费和公司的其他经营收入;另外,议会或政府拨一点钱,社会上筹集一些钱;

3.公营的广播电台和电视一般不播广告,以防受控于财团利益。

4.各国政府和议会对其有一定的监督权,或拥有任命董事会主要负责人的权力,但不得插手具体工作;

5.其工作由社会人士、部分政府或议会委派的人士、新闻工作者代表组成的董事会负责。

西方政党报刊向商业报刊的转变

18世纪,欧美各国相继进入了廉价报纸时期。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大规模地出现廉价的大众化的报刊,是商业报刊时期到来的标志。

转变的原因是:

1.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集中,为报刊的大量发行流通提供了条件。

2.经济的发展需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于是教育有所普及,粗通文字的平民增多,提供了新的读者群。

3.阶级力量发生新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同时在扩大,这就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的进程,使办报的政治环境日益改善。4.高速轮转印刷机的产生,降低了印刷成本。

5.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广告数量大为增加,广告费收入成为报刊的主要来源,报纸的廉价销售成为可能。

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有本杰明〃戴在美国纽约创办的《太阳报》。之后,《纽约先驱报》、《纽约论坛报》等廉价报刊相继出现。这样,报纸从“政论报纸”过渡到了“大众报纸”时代,并走向了企业化道路。

试述世界广播事业发展的一般历程

广播事业的发展过程:

1.20世纪20年代,是它的初创阶段。1920年11月2日,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办于匹兹堡的KDKA电台开播。这是第一个向政府领取营业执照的电台,一般认为它的开播标志着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伺候许多国家都在这一时期相继建立了无线广播电台

2.20世纪30-40年代,是它的大发展阶段。这期间技术上调频广播的发明,政治上二战各交战国开展宣传攻势,促进广播的发展。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广播事业在全世界趋于普及。大批新独立国家纷纷兴办广播,为巩固民族独立、发展经济文化服务进行对外广播。发达国家和拉美国家的新闻事业继续发展,一方面向城乡各个角落普及,另一方面电台设臵日趋专门化。70年代以后调频广播电台广泛兴起,80年代以后卫星传送技术逐步推广。

4.20世纪90年代,广播事业开始了新的飞跃。数字音频广播开始勃兴,接收设备不断优化、袖珍化、多样化,广播传送的质量、距离、效率都有了很大提高。

简述路透社概况及20世纪80年代后的业务特色

路透社是英国的主要通讯社,也是一家国际性通讯社。由路透创办于1851年。1941年被改组为报联社体制。现在路透社由“三国四方”控制,即英国报联社、英国报业主联合会、澳大利亚报联社、新西兰包联社共同持有主要股份。1984年全面购买了世界上最大的电视新闻通讯社之一维斯新闻社,1985年将其改名为路透电视台。在全球120多个国家拥有1770家报纸订户之外,还拥有400多家电视台订户。2001年10月,买下Bridge Information Systems,2003年买下提供全球金融信息的Multex.comInc。2007年5月,路透社被加拿大汤姆森集团以87亿英镑并购。

业务特色:路透社的业务主要分两大类:1.向报社电视台提供时事新闻。涉及面广,素有“迅速、干练” 之称。2.向世界各地银行、经纪人和工商企业提供经济新闻。这是路透社的传统项目,经不断革新、完善,现在他是世界经济信息的最大供应者。

论述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世界新闻传播的不平衡状态,造成不平衡扎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悬殊。

表现:

1、传播力量的不平衡;A传播媒介的分配不均;B 新传播技术导致不平衡 加剧。首先,某些大国凭借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企图在电波、网络空间构筑起新的霸权;其次,传播工具的普及率及其先进程度决定着信息量的获取能力;

2、传播流向的不平衡。少数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现代的新闻传播媒介和设备,垄断了世界新闻的采集和发布市场。

3、传播内容的不平衡

补充考点

廉价报纸

1.廉价报纸是指工业革命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曾的通俗小报,因廉价而得名。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本杰明.戴的《太阳报》,它的出现和成功是资产阶级向廉价报纸发展的转折点。

2.廉价报刊出现的原因(背景): A 政治民主化的形成,近代大众报刊的发展以新闻自由为基础,而新闻稀有又是以民主政治为前提,所以民主的政治秩序是近代大众报刊发展的先决条件

B 城市规模的扩展,一方面,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报纸成为他们认识社会、顺利工作的工具;另一方面,人口集中,各地经济联系加强,都市成为信息交流中心,城市居民更加关心各种城市内外的信息。城市规模的扩展,不仅增强了社会对信息的需求,也为报纸提供了大量的读者

C 教育的普及,工业革命要求有知识的劳动者

D 阶级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E 科技的革命性变化。陆上交通—铁路网—还上交通—蒸汽轮船,有线电报的发明,印刷术的进步
F 工商经济的发展,报纸广告来源增多,广告收入成为报纸主要来源

3.廉价报纸的特点:

A 政治上,标榜独立,不依附任何政党

B 经济上,独立地依靠广告收入,通过扩大发行和广告,最明显的是英《泰晤士报》
C 读者对象上,以中下层平民大众为主

D 内容上,迎合平民大众的口味,以新闻为主,言论为辅,地方新闻,消遣性、娱乐性

E 形式上,版面形式报道的写作风格,文字通俗行文朴实,版面活泼,排版醒目,可读性强

F 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刊广告,扩大发行量,又称商业报刊

G 办报主体上,主要是独立的新闻专业人员,编辑记者,独立的发行员 H 发行方式及销售上,不同于征月发行的政党报刊,实行街头零售,价格低廉

政党报纸属于政论模式,廉价报纸属于信息模式 4.廉价报纸的影响: A 新闻本位原则的确立。以新闻为办报之本,新闻在报纸内容上处主体地位 B 时效观念的重视。生活节奏加快,同行的竞争,科技的发展的必然结果 C 客观报道手法的形成。19C末作为报道原则和记者准则确立下来。由美国《纽约时报》亨利.雷蒙德提出。意义在于让新闻与政论分开,新闻媒介的传递 功能与宣传功能分开,新闻媒介与宣传品分开,提高了新闻事业在社会上的声望与地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也成为了记者的职业准则

D 专职记者的出现

E 新闻消息写作上的重大突破,出现了倒金字塔结构(美国南北战争期间)F 随着廉价报纸的发展,报纸出现了大众化报纸和高级报纸的分化。大众化报纸追求发行量,以社会下层为读者,软新闻为主,煽情方式进行报道;高级报纸追求高雅格调,以社会上层为读者,硬新闻为主,报道态度严肃冷静

G 通讯社的产生

比较突出的廉价报纸 本杰明〃戴的《太阳报》

是美国第一分成功的廉价报纸,是本杰明〃戴1833年在纽约创办的。其出现和成功是资产阶级报纸向廉价报纸发展的转折点。其成功源于其全新的办报方式:1.有明确的办报方针,旨在普及大众,因而售价低廉,提供新闻为广告提供有力工具。2.注译刊登有趣味的新闻来吸引读者。3.销售得法。

贝内特的《纽约先驱报》

由贝内特创办于1935年。该报首先确立了报纸要以新闻报道为主体的原则。除了地方新闻和社会新闻外,有较多的经济金融和社交新闻。在社会新闻方面,该报过分渲染犯罪场面、侮慢教会、随意诽谤其他报人,曾遭受到社会各界对它发动的“道德战争”。

格里利的《论坛报》

1841年由格里利创办于纽约。该报首先确立了报纸理性原则,在办报方针上,摈弃了一般廉价报纸的三种做法:煽情主义新闻、不健康的医药广告和虚伪的政治中立,为此它曾获得“伟大的道德机关报”的雅号。其次,该报重视言论,大量刊登鼓吹社会改革的文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开发西部和反对奴隶制度。

默多克的新闻公司(美国)

默多克的新闻公司是目前美国排名靠前的媒介集团之一。自从购买了20世纪Fox公司、哈伯-科林斯公司、三角出版公司以后,默氏的大众传媒产业一下子扩大很多,拥有了一系列电影公司、电视台、报刊、出版公司和音乐公司。在购买了新世界通讯集团公司之后,默氏在美的新闻公司成为美国第三大媒介集团。特别是该公司拥有的Fox广播公司,改变了原来美国三大广播公司的格局,挤进去成为美国第四大广播公司之一。2004年,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和反垄断监管机构批准了新闻集团对全美最大的卫星电视供应商——直播电视公司的收购,标志着新闻集团20年来进军美国卫星电视市场的梦想终于实现。出版《华尔街日报》的道琼斯公司也被新闻公司收购。

新闻集团

新闻集团的首席执行官鲁伯特〃默克多用五十多年的时间将一个普通地方报业公司变成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之一。默多克的家庭控制着这个公司的30%的股份。2004年11月12日,在得到大部分的股东同意之后,这家公司的总部由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搬迁到美国的特拉华州,重组成为现在的新闻集团。它已经覆盖了所有的媒体领域,在英国、美国、拉美、欧洲、澳大利亚、印度、中国都有它旗下的媒体产品。英国《泰晤士报》、欧洲的天空电视台美国20世纪福克斯、道琼斯公司都在其旗下。2011年7月7日,新闻集团宣布旗下英国通俗小报《世界新闻报》将因一系列窃听丑闻停刊。

窃听丑闻始末

丑闻披露: 2011年7月4日,英国《卫报》披露新闻集团旗下《世界新闻报》非法窃听失踪少女米莉及其家人的电话,干扰警方破案。

事件升级:丑闻在英国媒体、政界、警方引起巨大反响,继而带出越来越多的窃听丑闻。英国王室、社会名流、政坛要员、谋杀案受害者家属等都成为新闻报的窃听对象。

丑闻蔓延:事件发生后默多克不得不亲手关闭《世界新闻报》,并放弃了收购“天空”的计划,但仍然挡不住风暴向其他地方蔓延。

《世界新闻报》

《世界新闻报》是英国大众日报《太阳报》的周日版,属于默多克的新闻国际公司。《太阳报》的前身是英国贸易工会于1911年创办的《每日先驱报》,1964年改为《太阳报》,《世界新闻报》创办于1843年。1969年默多克买下这两份报,将《太阳报》改为一份大众化通俗小报,较多报道下层民众的生活,消息短小,社会新闻很多,进一步增加娱乐性,也有一些色情内容。读者主要为白领工人和中产阶级,销量在英语世界中排名第一。《世界新闻报》集中报道一周以来的体育新闻、黑色和黄色新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冲击视觉,是英国也是英语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周报。

2011年7月,《世界新闻报》陷入窃听丑闻。最终被关闭。

《纽约时报》历史与现状

1851年由雷蒙德创办,1896年由奥克斯接办并实行改革,他的宗旨是报道一切适合刊登的新闻。他压缩了小说的篇幅,加强新闻;扩大经济消息,每周都发表金融评论;非常详细地报道政府新闻和法院案件。1934年奥克斯去世,1935年起由其女婿苏兹贝格经营,1961年德莱弗斯接手,1963年小苏兹贝格继任。小苏兹贝格主张保持该报传统风格的同时,致力于革新。同时注重开源,买下了一些媒介,包括《麦考氏》《家庭园地》,以及报纸、电视台等,同时精简管理层人员,首创报纸的专题版。1971年该报因发表五角大楼关于越南问题的文件并取得发表这一文件的法律上的支持,增大了声望。1992年,苏兹贝格第三开始担任报纸发行人,投资更新报纸的技术设备。2003年该报先后曝出两起“假新闻事件”,成为该报创刊以来最大丑闻。《纽约时报》自奥克斯主持工作以来,保持了高雅的品味,素以消息灵通可靠、言论权威著称,是美国最有影响的高级报纸。就历史与威望而言,一般被认为是仅次于《泰晤士报》的世界第二大报。其读者以政界、企业界和知识界为主,是国会议员、高级官员、工商业巨头和许多国家首脑必读的报纸。

重要通讯社 安莎社 1945年1月13日,意大利12家主要日报联合组成全国报业联合社(ANSA),简称安莎社。是一家非官方的、非营利性的合作通讯社。创办后,陆续有日报申请加入联营。1949年意政府向安莎社提供补贴,同时享有任命社长等主要领导人的权力。该社从此成为半官方通讯社。自70年代末起,安莎社开始大规模技术革新重视拉美和发展中国家的新闻。

斯蒂法尼通讯社

1853年由意大利新闻记者斯蒂法尼建立,是意大利通讯事业的开端。意大利统一以后,这家通讯社扩大为股份公司,斯蒂法尼社是当时仅次于欧洲三大通讯社的欧洲第四大通讯社,半官方性质。1922年墨索里尼夺取政权后,被改组为国家通讯社,1935年起由政府负担其费用。1943年解体。

塔斯社

是苏联的中央新闻机构,成立于1925年。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发展成为世界性通讯社。它不断扩大报道范围,改进技术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卫国战争期间,为国内所有报纸提供新闻,并创办“塔斯之窗”政治宣传画,在战争中起到很好的宣传鼓动作用。战后文种增加、技术进一步完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共同社

成立于1945年,是日本最大通讯社。自称是代表日本国民的国际性通讯社,日本全国的报社、管波电台合作建立起来的,已收发消息为宗旨的共同组织。主要任务是向加盟的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提供国内、国际的文字、声音及图片新闻。它的“KK编辑本部”专门向银行、证券部门和企业提供金融信息。

时事社

成立于1945年,是日本第二大通讯社。自称是向日本报道世界的动向,向世界传播日本的声音的国际性通讯社。除向各种媒介提供信息外,还向企业、团体、政府部门提供不同领域的消息。

巴西通讯社

1945年巴西政府成立的官方通讯社。1979年改名为巴西新闻公司,是总统府的一个机构,总部设在首都,在各府首付有分支机构,其责任是向报界免费散发有关政府的消息和材料,并出版内部刊物《概要》。此外还免费征用各地电台在每晚7-8时向全国广播它编辑的有关政府、法院和议会的重大消息,同时生产国内新闻记录片。

亚洲太平洋通讯组织

亚洲、太平洋地区各国通讯社的合作组织。原名亚洲通讯社组织, 简称亚通组织,成立于1961年12月22日。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曼谷召开讨论亚洲远东各国通讯社发展问题会议,出席会议的 9个国家的通讯社代表宣布成立此组织,以加强本地区的新闻交流。该组织组建了亚洲太平洋新闻交换网,目的在于使亚太地区的通讯社能相互交换新闻,逐步摆脱西方跨国通讯社对该地区的新闻控制。

第四篇:外国新闻史

新闻事业是一种社会行业,是在初级的新闻传播活动长期演进的基础上,再后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兴起过程中孕育产生的,它有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广泛新闻传播这两个特点。(广义)

新闻事业指新闻媒介,包括电台,报纸等(狭义)

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形式上划分)

1、口头新闻传播(时间最长)

① 人们用口头来进行信息交流、新闻传递的活动(语言产生之前,是非语言交流,用手语、体语进行信息交流),语言是人类新闻历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② 其新闻性一般在发生战争等重大事情时体现(雅典战争时的马拉松)③ 同时还有:标记传播(实物借代,结绳记事,珠贝传令)

声光传播(声:鼓声,吹号;光:烽火,烟)

图式传播:艺术的起源,文字的发轫,最高级

2、手写新闻传播

① 口头新闻并未消失,如捎口信、新闻发布会等 ② 文字是第二个里程碑

埃及植草文字,印度印章文字,中国甲骨文,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③ 书写工具的出现完善了文字传播

突破了口头传播在时空上的局限,使信息传播容量更大,内容更准确,距离更远,保留的时间更长久

④ 两种主要形式:官方公报:公告式,最早古罗马时期,唐,邸报

新闻信:上流社会私人之间,古罗马,西罗马 西方早期最早最优秀的短新闻

私人信:西赛罗:保留900多封新闻信

小普林尼:记叙了意大利南端的火山爆发,埋没了城市,后来1000多年后,城市被发现

古罗马出现了最早的以抄写官方公报,收集信息为生的新闻记者

3、印刷新闻传播

印刷术是第三个里程碑

雕版——胶泥活字(毕昇)——木活字(朝鲜)——金属活字

十四世纪德国人古腾堡改进活字,发明印刷机,成本低,效率高,质量好;后来欧洲广泛运用,对文化知识的传播、新思想的产生有巨大作用,对欧洲经济有巨大影响,一项科技发明常常带来这个社会、时代的变迁。

近代报纸的产生:

17世纪,每周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纸的诞生。最早的报纸及日报均诞生于德国。

近代报刊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论报刊、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党报刊、工业革命与廉价报纸、无产阶级报刊产生与发展、过渡时期的报业和现代报业的产生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论报纸

1、资产阶级报刊中,围绕着革命、改良、保守或维护封建统治等重大问题,从各自的将诶及利益出发,进行论争,史称资产阶级政论报纸时期。

2、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思想家首先举起出版自由的旗帜,宣传民主思想,论述出版自由的重要性。如英国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

3、革命后,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受两个因素制约: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否彻底,建立起怎样的政治制度;该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是否巩固,有无封建复辟。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党报刊

政党报刊为主的原因:

1、随着议会民主和多党政治体制的确立,不同党派纷纷创办或控制报刊,作为政治斗争工具,宣传政见,争取舆论,甚至党同伐异,激烈论战

2、经济上因报价贵、发行量少、没有广告收入,只要依赖执政的或在野的正当。政党报刊的特点:

1、政治上有明显的倾向性

2、内容上侧重于时政新闻和言论

3、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和上层人士

工业革命与廉价报刊

廉价报纸指的是工业革命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因售价低廉而得名。

世界上第一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由本杰明·戴在美国纽约创办的《太阳报》。继《太阳报》之后,戈登·贝内特主编的《纽约先驱报》,霍勒斯·格里利主编的《纽约论坛报》等廉价报刊相继出现。这样,报纸便从“政论报纸”过渡到了“大众报纸”时代。

廉价报纸盛行的原因:

1、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集中,为报纸大量发行流通提供了条件

2、经济的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于是教育有所普及,粗通文字的平民增多,形成新的广大读者群

3、阶级力量发生心动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同时在扩大,这就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的进程,使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

4、高速轮转印刷机的产生,降低了印刷成本,报纸印得更快更多

5、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广告数量大为增加,广告费收入成为报社的主要来源,报纸廉价销售成为可能

廉价报纸的特点

1、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某个党派

2、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

3、读者对象为平民大众,也成为大众化报纸,这是一种新兴的资产阶级商业报纸

4、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各种消闲性趣味性的软新闻

5、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

6、经营商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进而赢得更多广告

无产阶级报刊的产生与发展

无产阶级报刊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1、工人报刊的童年时期。工人报刊首先出现在英国,最著名的是英国的《贫民导报》和《北极星报》

2、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无产阶级政治报刊。《新莱茵报》是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

3、俄国布尔什维克报刊的发展。1900年列宁创办和领导了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全俄政治报纸《火星报》,这表明无产阶级报刊已发展成为无产阶级党报。1912年创办的《真理报》成了世界上第一份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央机关报

无产阶级报刊的特点:

1、它的办报宗旨在于为了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宣传本组织的纲领

2、内容主要是批判旧世界,同形形色色的阶级敌人作战,也要同工人运动内部种种错误思潮和资产阶级影响作斗争

3、它同劳动群众保持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依靠群众办报。

4、它是党和公会的宣传机构,党和公会的领导人往往是报纸的负责人或主编

过渡时期的报业

19世界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近代报业逐步向现代报业过渡,这一时期的报业统称为过渡时期的报业。这一时期报业最大的变化是黄色新闻的泛滥和报团的出现。

过渡时期报业的特点

1、独立于政府或政党之外的商业性报纸逐步取代政党报纸成为报业的主体

2、报纸面向大众发行,销量大增,有的大报发行量超过一百万份

3、报纸在相互竞争中逐步兼并几种,出现了拥有多家报纸的集团

电子传播

电子传播指的是20世纪星期的广播和电视这两种大众传播媒介。广播和电视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的新闻传播,由印刷传播为主,进入了印刷传播与电子传播并驾齐驱的现代大众传播时代。

互联网传播的特点

1、数字化。互联网的首要特点就在于它传播的是在时间和幅度上离散的数字信号

2、信息容量大

3、多功能

4、多媒体。(文本、图形、声音、视频等)

5、链接。超文本链接成为网络的最大魅力所在

6、星状网络。一点对多点的通信方式

7、交互性。信息不再是被推给消费者,而是人们自己将信息拉出来,并参与到创造信息的活动中

8、自由参与传播的可能

9、全球传播

第一家印刷所,1476年由威廉·卡克斯顿开办 第一位报人,出版商纳撒尼尔·巴特

第一家定期刊物《每周新闻》,1621年8月31日由出版商尼古拉斯·伯恩和托马斯·艾克尔创办

第一张报纸《牛津公报》,165年11月16日创办

第一张日报《每日新闻》,1702年由马利特在伦敦创办,马利特还是英国保人中第一个提出客观报道的人。

丹尼尔·迪福,英国第一个职业记者,被称为“英国报业之父”。

弥尔顿及其出版自由思想

约翰·弥尔顿,英国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出版了《论出版自由》等著作。

1644年,弥尔顿在国会作了长篇演讲,系统地阐述了出版自由思想,并将其出版,这就是著名的政论小册子《论出版自由》。该书至今仍被认为是关于出版自由思想的经典论述,它是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基石。

书中主要观点包括:1.人民的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2.限制言论自由即是妨碍真理本身,唯有保障言论自由,才能使真理战胜谬误;3.“观点的公开市场”以及“自我的修正过程”概念。为争取出版自由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争取出版自由斗争中留下来的早期文献。

弥尔顿倡导自由的同时,还承认自由讨论的权利可以加以限制。

米尔顿的核心主张即为:“让我凭着良知自由地认识、自由地发言、自由地讨论吧”

洛克及其对自由主义哲学的思考

约翰·洛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接触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激进的政治思想家,西方自由主义理论创始人之一。主要著作有《政府论》、《人类理智论》、《论宗教宽容》等。

洛克关于思想言论自由的具体观点有:

1、人的自然权利有思想内容:即生命、自由、财产和惩罚权。自由其余一切的基础。但离开思想、医院、意志,就无所谓自由。自由人能凭头脑中的思想,自由地说话或保持沉默,才算获得了言论或保持安宁的自由2、3、任何人都有一种不可侵犯的自由权利,即任意使用各种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从道理上讲,我们不能指望任何人抛弃自己的观点,盲从于不可理解的权威,无论人们的理解多么错误,理性是其惟一的想到。在不同的见解中保持和平、履行人类的职责和培养友谊,对所有人有益 《泰晤士报》

1785年1月1日,由印刷商约翰·沃尔特创办。19世纪中叶,《泰晤士报》进入了所谓的“黄金时代”。

1855年以后,廉价报纸的兴起使该报大受影响,虽然它竭力维持权威地位,但销量已不能与大众报纸相比了。

1907年由北岩接手

二战中,《泰晤士报》按照主编道森的要求,纵容绥靖政策

《每日电讯报》

1855年由斯莱上校创办。

劳森掌管报纸大权时期,《每日电讯报》暂露头角。在编辑上,采用美国做法,对重大消息,采用多项标题以示强调,这事英国报纸标题革新的开端。

《每日电讯报》是英国廉价报纸的先驱。

自由理论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改革家。

他在《论自由》一书中全面论述了封建专制的严重危害,以及言论自由与个性解放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该书被认为是世界新闻史上为自由主义辩护并进行充分论证的经典作品。

书中包含的主要观点有:

1、每个人在意识形态领域中,都应享有良心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发表意见的自由。

2、对于思想、意见是否正确的判断,密尔认为我们永远不能确信我们力图窒息的意见是谬误;即使我们确信,要窒息它也仍是一个罪恶。

3、对于不同意见,必须兼顾双方、无所偏重,仔细辨别冲突双方的理由,才能获得真理。

4、关于对真理压制的后果,密尔说真理的真正优越之处在于一个意见只要是正确的,尽管可以一次再次被压熄下去,但在悠悠岁月的进程中一般总会不断有人把他 重新发现出来,直到某一次的重现恰好情况有利,它暂露头角,能够抵住随后再试图压制它的一切努力。

北岩

北岩勋爵,英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创始人。

1896年,他在伦敦创办《每日邮报》。《每日邮报》针对中产姐姐、广大劳工和妇女,开阔读者的眼界,使读者看到社会完整的图像;制定了解释、简洁、清晰的新闻原则,培养训练优秀的新型记者和编辑;并且拥有健全的报业管理体制。《每日邮报》的成功标着英国现代资产阶级报业的开端。1907年,北岩接办《泰晤士报》

报团

北岩报团,英国最早的报团

大型报团:新闻国际公司——默多克——《泰晤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今日报》《太阳报》《世界新闻》

镜报报业公司、快报报业公司、联合报业公司、汤姆森集团公司、皮尔逊-朗曼公司、合众报业公司、电讯报业公司等

路透社(英国)

1851年创办于伦敦,是世界上资格最老的通讯社。

路透创办通讯社后,在路头上的努力下,路透社的新闻不仅详细、准确、迅速,而且还有一些其他记者无法采访到的材料。

在路透社与哈瓦斯社、沃尔夫社缔结了“三社四边协定”后,路透社划分到了大英帝国、埃及、土耳其和远东地区。

路透社的业务主要有:

1、向报社、电台提供时事新闻,涉及面光,素有“迅速、干练”之称;

2、向全世界各地银行、经纪人和工商企业提供经济新闻。

互联网迅速普及后,路透社也紧跟时代步伐,开通了网络服务。

法国

1777年1月1日,法国历史上第一张日报《巴黎新闻》创办 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确立了新闻自由的各项重大原则

《人权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出版自由的正式文件

统治法国新闻界的三大报纸是《公报》、《学者报》《信使报》

《公报》,1631年,由法国新闻之父 泰奥夫拉斯特·勒诺多创办

马拉和《人民之友报》

让·保尔·马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雅各宾派主要领导人,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思想家和新闻记者,受百科全书派影响

哈瓦斯社(法国)

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新闻通讯社。1835年由法国人查理·哈瓦斯在巴黎创办。

沃尔夫社(德国)

1849年由德国人伯纳德·沃尔夫在柏林创办

美国联合通讯社(美国)

1848年由美国纽约刘家报纸联合成立,原名港口新闻联合社,1892年正式改组为美联社

第五篇:新闻史心得体会

关于新闻史的所思所想

T21314005史佳露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历史就像人的一双脚,而其他学科像英语,数学,则是脚上穿的鞋。一个人可以穿布鞋,穿皮鞋,但是绝对不能没有脚。”诚然,我很认同这个观点。历史真的是一个重要并且奇妙的东西,它可以让你穿越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去抚摸那些鲜活存在的生命,去经历那些无法复制的事实。英国大学者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唐太宗也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从这些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历史对于我们的独特魅力。

新闻史也是一部历史。我们界定它为中共新闻传播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从涉足新闻史到现在,也不过短短数月,但是收获还是多多。虽然仍是不能这中国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脉络有很清晰的了解,也无法得出比较深刻的结论认识。但是我能通过它触摸到历史的力量,从历史中感觉到人性的光辉和信仰的璀璨。

以前,当我看到一份报纸,一本杂志。我只是会翻看它的内容,浏览它的图片和排版样式。而如今,当我轻轻抚摸一份报纸,一本杂志时,我的思绪会飘去很远,想到很多。这份报纸是什么时候创办的?是由谁创办的?在创立之初发生了些什么故事„„虽然只是薄薄的一张纸,可我却渴望徜徉在它的历史长河里,寻觅它的轨迹。因为我知道,我随意捡起的一片涟漪,都可能是前辈们拼尽生命换来的东西,凝聚了无数的心血。

近一个世纪里,新闻学由最初的侧身其他学科之中,发展到建立自身的独立地位,再到今日之益趋向“显学”的热闹兴盛。新闻事业也从刚开始由国外传入到如今的蓬勃发展,这些都是令人可喜的现象。回望过去,如水的年月里,新闻事业的发展如中国历史一般,深邃湍急,气象万千,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亦是如此。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在为中国新闻事业奋斗的过程中,有一批批仁人志士献出了他们的宝贵青春与努力。他们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长河里高调奔腾,曲高和寡,智慧闪耀的水花,让我一经接触,便不曾忘却。在某一段特定时光里,他们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与我们隔着一扇时空之门。而新闻史就好像一把开启大门的神奇钥匙,让我看到了他们:强调报刊要“竭我所能,尽忠代谋”的邹韬奋,使《申报》重新振作的史量才,坚持“四不”方针的《大公报》的重要人物胡政之,张季鸾„„一个个高大的身影,一颗颗赤诚的心灵,一腔腔滚烫的热血。我仿佛能握到他们宽厚的手掌,与他们交流沟通。在他们身上有一种难得可贵的精神,心怀天下,心系民众。拿笔杆当枪杆,为国家兴亡与民族安危秉笔直书。反观当下,一些新闻工作者为了追逐所谓的名与利,而违背了本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在新闻的路上越走越偏。假新闻,炒作等事件层出不穷。我想,无论岁月如何流逝,历史如何发展,有些东西应是永恒需要的。作为将来可能步入新闻行业的我们,应像前辈看齐,牢记你首先是一个社会人,然后再是职业人。时刻以一颗敬畏之心对待手中的笔,描绘众生,叙说事实。

再者,新闻史也让我重新看到了梦想的力量。我的近二十年岁月,似乎走得还算顺利,也比较平静。儿时的我有许多梦想,救死扶伤的医生,灵感不断的导演,睿智理性的作家。但是不得不感叹一句,岁月真是一把杀猪刀。也许是碎屑平常的小生活,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策马奔腾。时光如流水一般,也把我昔日的梦想都冲刷带走了。但是在学习新闻史,看到那么多为梦想奋不顾生的人们时,我想到了许多。拿《大公报》来说吧。作为历史上一份极为重要的报刊,《大公报》自一九零二年创刊以来,历经百年风雨,百年风雨。其中,在胡政之,张季鸾和吴鼎昌三人管理期间,也是最为辉煌的时间,它一度成为中国新闻界的翘楚。但是辉煌背后也有苦痛。在经营这份报纸期间,各种困难与挑战围绕着他们。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许多人都在为生存下来而努力,而他们却在为梦想信仰而奋斗。他们坚持“四不”方针,也坚持报纸说真话,说实话。我想,能支撑他们走下去的应该就是一种神圣的新闻理想,不为名,不求利,只希望为民族,为民众,发出自己的声音。是啊,我们都需要梦想。海子曾有说过,要有最遥远的梦想和最朴素的生活,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远马亡。我觉得,我也应唤起自己心中的梦想,尽管可能很渺小,但是有梦就会有希望,有信仰就会有未来。其次,要付出行动。只要为了梦想不服输,再苦也不停止脚步,每一天,每一年,都可以是新的起跑线。

在一个寒冷的圣诞夜里写下这些文字,思绪很乱,也很难将关于新闻史的种种感想表达清楚。不得不说,在这过程中,浮现于脑海中的人和事有许多许多。我要表达的东西估计大家都很明白,可是却很少有人会去做到,我也不能。在观看关于《大公报》的视频的时候,我真正第一次感觉到了作为一个新闻人的责任感,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有被感动。看似平常简单的东西,背后却有那么多故事,真是奇妙又温暖。老师在课上常会跟我们说许多琐碎的故事,也挺有感触。很羡慕老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感受生活的心。无论怎样平常的一件事,总能发现些许趣味。这大概就是用心生活吧。

下载新闻史常识(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闻史常识(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闻史感想

    一个学期的《中国新闻传播史》即将结束,藉此机会写下自己的一点小感悟。一个学期以来,我对中国新闻史的认知与感悟,更多的是来自课外的阅读以及资料查找中,当然,课堂的知识传授也......

    外国新闻史

    一、填空 1. 新闻信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最广的手写传播形式。 2. 最早的定期报刊诞生于德国。1609年德国出现两种周报(1)《通告报,又名新闻报》每周一张,只有一条新闻。(2)《报道......

    新闻史人物

    从新闻史“职业认同”的角度研究邵飘萍的新闻思想 【摘要】以往在各个时代对于邵飘萍新闻实践、新闻思想历史贡献的介绍都停留在概括与评价层面,缺乏对其职业心灵的研究,因而......

    外国新闻史

    外国新闻史 第一章 早期新闻传播 1、 图式传播:指用简单的书写符号或者图形来表达意思、传递音讯、记载事实的传播方式。 2、 公告式的官方公报:《每日纪闻》 3、 手抄小报发......

    新闻史题库

    新闻史 一选择 1新闻信:是指传递交流信息的公私信件。它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最广泛的手写传播方式。 2、最早的报刊出现在德国。 3美国四大廉价报纸: 1833年 美国纽约 本杰......

    新闻史 复习

    1.第三条道路的报刊: ①所谓“第三条道路”,就是在抗战胜利后,既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又反对共产党的人民政权,试图在中国实现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是一条代表资产阶级和上层小......

    新闻传播学之中外新闻史总结

    2018考研新闻传播学之中外新闻史总结 一、中国新闻史部分主要考试内容: (一)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主要内容包括:1、古代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2、我国最早的报纸;3、宋......

    日本新闻史讲稿

    日本新闻史讱稿 第一部分:古代报纸阶段。 1、瓦版:是指在黏土上刻出文字和图案再烧制成版的印刷出版物。现存最早的 “瓦版”是一份记载1516年的“大阪安部合战之图。它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