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2018

时间:2019-05-14 17:46: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2018》,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2018》。

第一篇: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2018

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

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

国发〔2018〕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质量认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市场效率的基础性制度。近年来,我国质量认证制度不断完善,行业机构蓬勃发展,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同时,还存在认证服务供给不足、认证评价活动亟需规范、社会认知与应用程度不高等问题。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现就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和质量提升行动的总体部署,运用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标准和方法,构建统一管理、共同实施、权威公信、通用互认的质量认证体系,促进行业发展和改革创新,强化全面质量管理,全面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推动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二)基本原则。

——统一管理,顶层设计。按照“统一管理,共同实施”的要求,强化对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避免多头管理和重复评价,维护质量认证工作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市场主体地位,完善质量信号传导反馈机制,促进供需对接和结构优化。强化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监管服务等作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全面质量监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充分发挥认证认可制度的市场化、国际化特性,把质量认证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创新质量发展机制,激发质量提升动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完善质量认证体系,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提升质量认证供给水平和创新能力。

——激励约束,多元共治。坚持引导和强制相结合,以自愿开展为主、强制实施为辅,对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等方面的产品依法实施强制性认证,鼓励企业参与自愿性认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社会各方开展质量共治,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共享质量发展成果。

(三)主要目标。通过3—5年努力,我国质量认证制度趋于完备,法律法规体系、标准体系、组织体系、监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国际合作互认体系基本完善,各类企业组织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明显增强,主要产品、工程、服务尤其是消费品、食品农产品的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品牌。

二、大力推广质量管理先进标准和方法

(四)创新质量管理工具。积极采用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标准,将全面质量管理、六西格玛、精益管理等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结合中国实际加以改造提升,积极开发追溯管理、供应链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等适应新业态需求的质量管理工具,打造中国质量管理“工具箱”。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鼓励各行业结合行业特点,推动质量管理通用要求与行业特殊要求相结合,积极开发新型质量管理工具,推广质量管理先进行业及企业的成果经验。

(五)推广应用质量管理先进标准和方法。开展百万家企业学习应用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活动,鼓励企业运用质量认证方式加强质量管理,推动质量管理先进标准、方法向一二三产业和社会治理等领域全面延伸。发挥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主力军”作用,开展中央企业质量管理“领跑者”行动,带动各行业质量管理水平整体跃升。针对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以及消费者的不同特点,培训普及质量管理知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等社会组织的服务职能,开展社会化、群众性质量服务行动。

(六)转变政府质量治理方式。增强各级政府的质量意识,加强质量基础建设,推广质量管理标准和质量认证手段,提升质量治理能力。鼓励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行业主管部门建立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运用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引入第三方质量治理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和政府公信力,推动一个一个行业抓质量提升,直到抓出成效。

三、广泛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升级行动

(七)打造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版”。运用新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等国际先进标准、方法提升认证要求,以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改造传统认证模式,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系统性升级,带动企业质量管理的全面升级。针对不同行业和企业,开展行业特色认证、分级认证、管理体系整合、质量诊断增值服务,推进创新管理、资产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等新型管理体系认证,重点在航空、铁路、汽车、建筑、信息等战略性支柱产业完善适合行业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推动质量管理向全供应链、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延伸。支持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对获证企业的培训服务,全面完成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为广大企业树立质量提升的示范标杆。

(八)拓展质量认证覆盖面。开展万家企业质量认证现状抽样调查,摸清质量管理状况和认证需求。健全质量认证激励引导机制,鼓励企业参与自愿性认证,推行企业承诺制,接受社会监督,通过认证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推动在市场采购、行业管理、行政监管、社会治理等领域广泛采信认证结果。支持各部门、各地区建设质量认证示范区(点)。引导各类企业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企业、服务型企业、中小微企业获得认证,帮助更多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四、深化质量认证制度改革创新

(九)完善强制性认证制度。着力发挥强制性认证“保底线”作用,遵循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按照必要性和最小化原则,对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等方面的产品依法实施强制性认证。根据产品风险等级和产业成熟度,建立认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将低风险产品逐步调出认证目录,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根据企业管理水平和诚信状况,实施分类管理,优化认证程序,引入“自我声明”方式,鼓励企业加快提质升级。

(十)创新自愿性认证制度。发挥自愿性认证“拉高线”作用,创新质量标准管理方式,优化标准体系,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建立新领域研发认证“绿色通道”,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行高端品质认证,开展绿色有机、机器人、物联网、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等高端产品和健康、教育、体育、金融、电商等领域服务认证,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增加优质产品及服务供给,打造质量标杆。支持运用认证手段推进区域品牌建设,培育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十一)清理涉及认证、检验检测的行政许可和行业评价制度。清理、整合、规范现有认证事项,取消不合理收费,坚决治理认证乱象。凡已建立国家统一认证制度的,不再设立类似的合格评定项目。面向社会的第三方技术评价活动应遵循通用准则和标准,逐步向国家统一的认证制度转变。全面清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加快向国际通行的产品认证制度转变。加快建设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清理涉及检验检测能力的行政许可事项,避免重复评价,实施统一的资质认定管理。鼓励认证机构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认证“一体化”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十二)简化规范认证机构审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程序。完善认证机构审批程序,整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许可项目,精简整合技术评审事项,积极推动“五减”(减程序、减环节、减时间、减收费、减申请材料),实行申请、审批、发证全流程网上办理,提高便利度和满意度。严格从业机构资质认定标准,建立行政许可和技术评价相结合的资质管理制度,确保从业主体具备相应资质能力。

五、加强认证活动事中事后监管

(十三)完善认证监管体系。完善“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认可约束、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五位一体监管体系。加强认证监管能力建设,充实基层认证监管力量,推进部门联动监管。健全认可约束机制,强化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作用,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十四)创新认证监管和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共享平台,推行“互联网+认证监管”方式,向社会公开产品质量认证信息,建立健全质量认证全过程追溯机制,完善风险预警、快速处置、信息通报、倒查追溯等措施。健全政府、行业、社会等多层面的认证采信机制,完善鼓励企业参与自愿性认证活动的激励措施,出台质量认证责任保险、获证企业授信等政策。

(十五)加大认证监管工作力度。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和获证企业、产品的联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从事检验检测认证活动和伪造、冒用、买卖认证证书或者认证标志等行为,严禁未获强制性认证的产品进入市场,确保认证有效性和公信力。

(十六)严格落实从业机构及人员责任。严格落实从业机构对检验检测认证结果的主体责任、对产品质量的连带责任,健全对参与检验检测认证活动从业人员的全过程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出证人对检验检测认证结果负总责制度,落实“谁出证,谁负责;谁签字,谁担责”。推行从业机构公开承诺和信息公示制度,建立从业机构及从业人员的诚信档案,完善永久退出和终身禁入等失信惩戒机制,提高违法失信成本。

六、培育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

(十七)营造行业发展良好环境。打破部门垄断和行业壁垒,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检验检测认证业务,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营造各类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制定促进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给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鼓励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检验检测认证联盟,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与产业经济深度融合。

(十八)促进行业机构改革发展。加快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转企改制,与政府部门彻底脱钩。强化认证活动的第三方属性,健全市场化运行机制,完善政策保障,打破部门垄断和行业壁垒,尽快实现认证结果的互认通用。加快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培育一批操作规范、技术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规模效益好、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做强做优做大。

(十九)提升行业综合服务能力。充分依托区域型综合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和专业型产业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提升对食品、农林产品、生物医药、信息安全、智能制造、新能源、碳交易等领域的支撑服务能力,形成以检验检测认证为“连接器”的产业聚合新模式。构建服务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通用检验检测认证体系,打造军转民、民参军的能力验证“直通车”。

七、深化质量认证国际合作互认(二十)构建认证认可国际合作机制。加强政府间、从业机构间多层次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合作对象和合作渠道,推动合格评定政策沟通、标准协调、制度对接、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制定合作共赢的互认安排,加快可再生资源、绿色低碳、跨境电商等新领域互认进程,推动多双边互信互认协议数量持续增长,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发展。

(二十一)提高国内检验检测认证市场开放度。有序开放检验检测认证市场,鼓励外资机构进入国内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积极引入国外先进认证标准、技术和服务,扩大国内短缺急需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进口,鼓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引资引智引技的质量效益。

(二十二)加快我国检验检测认证“走出去”步伐。鼓励支持国内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拓展国际业务,推动检验检测认证与对外投融资、建设项目配套服务,针对高铁、民用飞机等战略产业面临的国际市场准入壁垒,加快推动国际互认,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

(二十三)提升我国认证认可国际影响力。积极参与和主动引领认证认可国际标准、规则制定,向国际社会提供质量认证“中国方案”,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认证品牌。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输出,扩大在相关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提升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能力。

八、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二十四)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工作方案,完善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相应议事协调机构和工作机制,全面加强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完善全国认证认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提升协作层次,加强政策衔接、规划引导和工作协调,健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机制,提高协作效率。

(二十五)加强综合保障。清理涉及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快制定检验检测管理条例、修订认证认可条例,推动合格评定立法进程。加强质量认证学科教育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重点产业、高新领域质量认证紧缺人才,健全认证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完善质量认证统计分析机制,加大对质量认证信息共享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财政支持。(二十六)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弘扬质量文化,传播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普及质量认证知识,推广获得质量认证的产品,合理引导生产消费,增强市场信心,激发质量提升动能,提高全社会质量意识和诚信意识,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

(二十七)加强督促落实。推动各级政府将质量认证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和质量工作考核,确保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各地区、各部门要将质量认证工作作为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重要举措,加大推进力度,强化督促检查,抓好试点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努力建设质量强国。

(此件公开发布)

2018年1月17日

国务院

第二篇:国务院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意见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

国发[2006]3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设立在县乡两级为农民提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农业机械、水利等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服务的组织,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防治动植物病虫害、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问题亟须解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精神,现就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改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深化改革中增活力,在创新机制中求发展。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力度,合理布局国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有效发挥其主导和带动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为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精干高效,科学设置机构,优化队伍结构,合理配置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坚持政府主导,支持多元化发展,有效履行政府公益性职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鼓励地方进行探索和实践;坚持统筹兼顾,与县乡机构改革相衔接,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

(三)总体目标。着眼于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精简人员、充实一线、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改革,逐步构建起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二、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

(四)明确公益性职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主要是: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和林木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水资源管理和防汛抗旱技术服务,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

(五)合理设置机构。按照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对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综合设置。各地可以根据县域农业特色、森林资源、水系、水利设施分布和政府财力情况,因地制宜设置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以选择在乡镇范围内进行整合的基础上综合设置、由县级向乡镇派出或跨乡镇设置区域站等设置方式,也可以由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向乡镇派出农业技术人员。畜牧兽医机构按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合理设置。农村经营管理系统不再列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等行政管理职能列入政府职责,确保履行好职能。

(六)理顺管理体制。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特点,建立健全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用的管理体制。县级以上各级农业、林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

责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管理和指导。县级派出到乡镇或按区域设置机构的人员和业务经费由县级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其人员的调配、考评和晋升,要充分听取所服务区域乡镇政府的意见。以乡镇政府管理为主的公益性推广机构,其人员的调配、考评和晋升,要充分听取县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意见;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和服务。

(七)科学核定编制。根据职能和任务,合理确定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保证公益性职能的履行。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所需编制由各县结合实际确定,按程序审批。应确保在一线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不低于全县农业技术人员总编制的2/3,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比例不低于80%,并注意保持各种专业人员之间的合理比例。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编制不得与经营性服务人员混岗混编。

(八)创新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用人机制,实行人员聘用制度,[B]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推广队伍,人员的进、管、出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人事管理权限办理。完善考评制度,将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农民群众对农业技术人员的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改革分配制度,将农业技术人员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落实对县以下农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倾斜政策。切实搞好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完善农业技术人员技术职务评聘制度,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促进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

(九)放活经营性服务。积极稳妥地将国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承担的农资供应、动物疾病诊疗以及产后加工、营销等服务分离出来,按市场化方式运作。鼓励其他经济实体依法进入农业技术服务行业和领域,采取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基层经营性推广服务实体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积极探索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的多种实现形式,对各类经营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实体参与公益性推广,可以采取政府订购服务的方式。

(十)培育多元化服务组织。积极支持农业科研单位、教育机构、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中介组织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推广形式要多样化,积极探索科技大集、科技示范场、技物结合的连锁经营、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等推广形式。推广内容要全程化,既要搞好产前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资供应,又要搞好产中技术指导和产后加工、营销服务,通过服务领域的延伸,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要规范推广行为,制定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的法律法规,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的管理,规范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的行为,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信用制度,完善信用自律机制。

四、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支持力度

(十一)保证供给履行公益性职能所需资金。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证对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财政投入。地方各级财政对公益性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要给予保证,并纳入财政预算。其中,对乡镇林业工作站承担的森林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等公益性职能所需经费也要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对重大农业技术项目推广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推广工作给予适当补助。各地要统筹规划,在整合现有资产设施的基础上,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条件。

(十二)完善改革的配套措施。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建立新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遇到的问题。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可实行招投标制,鼓励各类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人员和有关企业公平参与投标。鼓励农业技术人员自主创业。对他们创建经营性技术服务实体,可以优惠使用原乡镇推广机构闲置的经营场地,并享受现行政策规定的有关税收优惠。

(十三)妥善分流和安置富余人员。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中分流的农业技术人员,要积极稳妥地做好分流和安置工作。在鼓励和支持富余人员自主创业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多种分流和安置渠道,帮助他们重新就业。凡与原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立聘用合同、劳动合同关系的,要依法做好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等工作,符合条件的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并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及时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等手续,做好各项社会保险的衔接工作。

五、切实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的领导

(十四)切实加强领导,搞好协调配合。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事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局,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明确分工,做好机构编制、人员安置、财政保障、基建投入、科技项目支持等工作。

(十五)认真制订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改革的指导,具体由农业部会同水利、林业、编制、人事、发展改革、财政、税务、科技、劳动保障等部门负责。各级财政要对改革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方案,指导县(市)制订改革实施方案。各县(市)的实施方案要报省级人民政府审批,省级工作方案报国务院备案。各地要在2006年底前完成方案的制订和准备工作,2007年初开始组织实施。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改革重点环节的组织指导,做好动员部署、竞聘上岗、分流人员、检查验收、巩固提高等工作。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应在2007年底前基本完成。

(十六)坚持以人为本,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引导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充分认识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发扬心系农民、献身农业、服务农村的优良传统,主动投身改革,找准新的定位,争取更大作为。要切实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进度,协调好各方面利益,调动好各方面积极性,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国务院

二○○六年八月二十八日

第三篇:质量认证体系准备材料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准备的资料:

第一,受控文件类。

这类文件主要有下面4个,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公司使用文件汇编以及作业指导书。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第二,内审文件类。

第三,管理评审文件类。

管理评审的文件同样也是由计划和过程记录组成的,主要是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的评价,提出并确定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里面需要由各个部门的领导的工作汇报,详细说明质量目标和完成的条款情况说明。

第四,各类职位所需要的证。

各类职位所需要的证是需要企业平时就要准备好的,因为到现场审核的时候你是需要提供原件的,要保证有效性。比如工程项目上的建造师、项目经理、造价员、安全员、施工员和质检员等。

第五,各个部门的文件类。

这个主要也是企业平时的积累,按照记录清单上的核对整理就可以了,主要提及的就是时间和签字,以及项目资料上的盖章。

1,2,文件资料我公司根据贵公司实际情况撰写准备,企业需要提供生产工艺流程。,3,我公司组织专家验收通过。4,代办费7600元。

5,贵公司承担,2名专家的交通费,住宿费,餐费。

在申报HACCP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时,一般需要提交如下资料,在认证申请时,认证机构也会出具详细的材料明细:

1、建立起的HACCP体系文件,包括食品安全小组、危害分析、前提计划、HACCP计划

2、实际运行3个月以上的资料,及相应的内审与管理评审资料;

3、企业的法律资质,包括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等;

4、主要设备清单、监测设备清单、生产工艺流程、平面图、设备布置图、人流物流图、供排水图等;

5、主要产品的执行标准,如果是企业标准需要有备案;

6、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清单包括用量等信息;

7、认证申请;

8、产品检验报告、水质检测报告等资料;

9、认证机构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1,文件资料我公司根据贵公司实际情况撰写准备,2,企业需要提供生产工艺流程。,3,我公司组织专家验收通过。4,代办费7600元。

5,贵公司承担,2名专家的交通费,住宿费,餐费。

第四篇:国有企业党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经验材料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因此,在新形势下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对于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理念和方法导入党建工作,使公司党建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不仅切实维护了党组织在公司的政治核心地位,而

且有力地推动了公司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为有效克服国企内部党政“两张皮”的弊端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借鉴。

一、开展党建体系认证的相关背景

毋庸讳言,国有企业目前的党建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一是个别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不能与经营管理工作有机融合,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现象。一些国有企业负责人存在着模糊认识,片面地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党建工作。二是党组织开展工作难,发挥作用难。三是一些党务工作者的素质不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上述问题同时诱发了制约国企改革和发展的其他因素:如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工作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党组织在保障职工民主权利、维护职工利益方面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领导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造成以上问题的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党建管理工作不够科学、规范。中设公司党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后,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法:他们借鉴本公司行政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经验,按照iso9000标准积极推行党建工作质量认证,在促进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同时,实现了党委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相互融合、齐头并进。

国际标准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以其系统性、科学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强,逐步成为一个国际公认的先进管理模式。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我国推广实施的时间并不长,但发展速度很快,认证的层次不断升级提高,领域也不断拓宽扩大。开展党建认证,把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作为加强党建工作的手段,是认证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

二、探索党建体系认证的具体做法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2003年3月,中设集团公司党委在充分研究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理念的基础上,开始尝试建立党建质量管理体系,并于2003年底正式发布运行。在北京检验检疫局评审中心的帮助和指导下,这一体系得到不断改进,并在企业发展中显现成效,受到国家认监委、中组部专家的一致肯定。今年1月,该体系通过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审核组的现场审核。

中设集团公司的党建认证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首先,强化党建目标管理的可行性。中设集团公司把“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不断提升党建水平,为中设集团公司迈向国际先进企业提供保障”作为党建质量方针,把“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参与率、党的自身建设工作完成率、顾客满意度”作为党建质量管理目标,使得企业党组织在围绕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扎实落实。通过层层分解考核指标,促使各级党组织有效开展工作,使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工作在每个部门结合得更加紧密,为中设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确保了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

导入iso9001体系以后,中设集团公司各级党组织的工作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和制度化,克服了工作的随意性。各党支部根据自身工作的特点,通过质量目标的分解建立,围绕经营管理工作,开展特色工作,真正使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落到实处。如业务部门支部围绕工作重点设计出工程大项目的党员参与率,党员业务完成率等质量目标;职能管理部门设计出了创建管理型组织,以支部为单位加强管理服务的质量目标,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其次,强化过程控制的严格性。一个好的结果是由一个有效的控制过程产生的。运用iso9001体系标准的pdca(策划、实施、检查、处置)方法,可以形成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管理体系。中设集团公司各级党组织的工作和活动,均按照“做什么、为什么做、谁来做、何时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的要求实施过程控制。中设集团公司把过程控制原则贯彻到党建工作的始终:一是从中设集团公司党委到各个基层党支部,严格按程序办事。二是将决策前、决策中和决策后等过程作为控制重点,对党委决策和参与本单位重大问题决策做出规定,从宏观上保证了国有企业决策的方向性,从方式方法上保证党组织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作为和位置。三是将职工民主管理等过程作为控制重点,切实保证了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精神的落实。四是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过程作为控制重点,使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行政工作有机融合。中设集团公司党委按照iso9001体系的要求,从“班子自身建设”、“决策”、“领导和支持群众组织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党建特色工作”等方面共建立了党建体系程序文件14个、作业指导书22本,做到党建工作件件有标准、操作有规程、活动受监控,使党建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和制度化轨道。

再次,强化党建工作的针对性。中设集团公司在党建体系建设中坚持

党建工作“四结合,一加强”方针,即企业党的工作要与经营管理结合;党管干部原则要与市场化配置人才的机制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在现代企业制度框架内,坚持职工民主管理与领导人员经营管理相结合;大力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为解决党组织缺位问题,公司党委按照iso9001体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精神,把“产品”界定为“党建工作过程的结果”;把“顾客”界定为“上级党组织、本公司及全体员工”,通过党建工作把上级党组织、本公司及员工的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一来,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过程”的结果必须满足上级党组织、企业和职工的要求,必须为生产经营工作服好务,党建工作成了企业管理工作的有机部分,有效地克服了企业党的工作与经营管理工作“两张皮”现象。

三、开展党建认证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增添了活力和动力

推行党建体系认证究竟给中设集团公司的党建工作带来了哪些益处?一是实现了对党建工作科学、规范、系统和有序的管理。如把重大问题决策参与率100%作为党建体系质量目标,这一措施使得党委在参与重大投资、重大人事任免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决策方面得到了充分保证。二是党建工作方法得到改进,党建工作机制得到建立和完善,加强了党建各项工作全过程控制,防止了党建工作的随意性。通过制定文件控制程序有效实施过程控制,使党建各项工作都在程序文件的控制之下,确保了党建工作的可控性。编制党建各项工作对应的“作业指导书”,提高了党建工作的可操作性。设计党建工作所需的质量记录表格,增强了党建工作的可测量性。三是党建体系比较成功地把党建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统一起来,从制度上明确了党组织的职责,增强了为经营工作服务的主动意识,也就是常说的“以作为求地位”。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行政便请党委牵头,组织力量,调查研究,制订改革方案。重要的行政工作会议,行政都主动请党委主要负责人及部门参加,征求和听取意见。这种工作体制,把党的工作基本融入了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了企业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

中设集团公司作为一家进出口公司,存在着党员出国频率高、流动党员多的特点。为切实加强党员尤其是流动性强的党员的日常管理,公司党委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络的党建管理信息系统,即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先进信息平台和信息网络等手段,有效整合党的相关信息资源,将党员全面管理起来,真正实现每个党员和党组织的信息都能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管理起来。同时,积极探索搭建党建体系与行政体系的接口和相互支持的平台,使两个体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相互呼应,达到了“目标同向,工作同力,考核同步”的工作目标。

总之,党建体系认证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理念、搭建了一个新平台、理出了一套新方法、创建了一个新机制,值得国有企业借鉴。

第五篇:呼吁建立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

呼吁建立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

当地有个农民,把自己种的优质麦运到市场上去卖,却没有人肯出高价。他说:“俺这是优质麦,怎么能和普通小麦一个价呢?”有人说,“你的小麦又没贴标签,谁知道是不是优质麦?”什么是优质农产品,目前确实还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衡量体系。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农产品的优劣好坏,又怎么能说得清呢?农产品优劣难辨,就会造成农产品市场上鱼龙混杂,容易产生恶性竞争,农业名牌很难树立起来。同时在流通过程中,也很难落实优质优价的政策。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容易操作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一项保证措施,是建立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的一种必要手段。通过实施质量认证,能促进农业产品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可以确立一批质量上乘、科技含量高的名牌农产品,提高优质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全面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眼下迫切要做的,是尽快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试点,不断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为“两高一优”农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下载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2018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2018.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达国家医院的质量认证体系

    发达国家医院的质量认证体系2010-10-27 16:13:32 作者:海峡医界网 来源: 浏览次数:185国际性标准由国际权威组织制定,并在国际上广泛承认和应用,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标准,欧......

    国有企业党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经验材料[推荐5篇]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因此,在新形势下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对于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

    国务院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 国办发〔2007〕5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食用植物油是城乡居民重要的生活必需品。抓好油料生......

    Dcnkbq世界各国质量认证体系[推荐五篇]

    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无名 世界各国质量认......

    质量环境体系认证准备的资料

    申请ISO9001认证资料 1、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或机构成立批文; 2、组织机构图; 3、有效版本的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4、文件清单; 5、主管机关......

    合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试行)

    合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试行)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

    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职业培训体系初步建立,政策措施......

    葡萄酒生产企业QS质量认证体系设计任务书

    专业技能培训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葡萄酒生产企业QS 质量认证体系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院负责人: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食品工程学院 2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