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留守学生管理方案
德江县民族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
留守学生管理方案
留守学生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劳动力流动性增强,劳务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特定新现象。当前留守学生的队伍正日益庞大,由于他们远离了直接监护人,远离了父母的关爱很容易出现学业偏差、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感情缺失等问题。关爱留守学生活动是一件意义十分重大的活动,是对学校教育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有力推动,是对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巨大贡献。为此,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留守学生管理方案。
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
以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对“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工作的艰巨性,深刻理解“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是实现当前学校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提高教师对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建立、健全各类方案、制度,强化管理措施,落实各项工作,以实现留守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生活平衡、身心健康、学习进步的目标。组织机构:
建立以校领导为核心,教育处为主导,年级、班级、学科组为主力的管理组织,通过教育教学处、年级、班级、学科组进行分类、分层、分科管理工作。组 长:张 黔
副组长:申宏军 宋天芬 熊 进 王 军
成 员 : 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教育处,周芝宏同志负责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二、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我县经济发展滞后,家庭生活贫困,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外出务工。另外,我校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随着父母的双双外出,我校的留守学生近年来人数增长较快。从入学统计数据来看,今年我校留守学生人数达到116人,占学生总数的3.9%。
三、具体方案措施:
(一)建立责任制。学校领导与各班主任,班主任与监护人签订责任书,开成上下共同抓,层层有责任。
(二)建立宣传制度。学校和政教处、团委充分利用各宣传媒体,采用定期集中宣传和阶段性宣传相结合等形式,大力宣传加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在学校和教师中,深入学习《义务教育法》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宣传“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典型和成功经验。
(三)建立档案和联系信息制度。建立留守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和临时监护人情况以及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情况档案,配合县电信局在校内建立“亲情热线”,以低廉的费用,供留守学生在校期间与外出务工的父母取得联系,汇报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父母在外务工情况,增进留守学生与父母的亲情联系,以利于学生思想教育和身心健康成长。
(四)建立代理家长制。动员全校教职工根据学校留守学生的人 2 数每人联系1-3名学生,当好代理家长,以一个家长的身份去关注学生的成长,关心学生的生活,密切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留守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健康快乐的成长。
1、生日祝福
学校团委准确统计每一位留守学生的生日,记入档案,按时间排出顺序,在其生日那天给他(她)送上生日的祝福。如果同一天或相邻两三天内留守学生的生日较多,则利用课外活动或其它时间,由团委和学生的学校代理家长组织召开生日座谈会,送上关爱和祝福。
2、开展“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的”的主题演讲活动,通过学生发自肺腑的亲情告白,以达到震撼心灵,培养健康情感的教育目的。
3、在学期结束或开始的时候开展“给在外的爸爸(妈妈)的一封信”和“爸爸(妈妈)给我的一封信”征文和展出活动。
4、开展“爸爸(妈妈)在外打工的故事”为主题的故事会,让留守学生讲述自己从父母那里听来的“在外打工的故事”,或邀请中途回家的家长讲述,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感恩教育、成人成才教育。
5、对留守学生进行专门的法制教育、自理自护教育,指导学生双休日合理休闲,安全游玩、自觉学习。
(五)建立督导评估和表彰总结制度。
根据县教育局将“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列入督导评估体系,长期加大对学校的“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督导力度的指示精神。将“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对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考核 3 内容。
我校的留守学生人数多,工作压力大,任务重,但是关心、关爱留守学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今后我们将继续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贯彻《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省、市、县有关“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留守学生工作力度,做细、做实、做好“留守学生”工作。
德江县民族中学教育处 2018-9-1
第二篇:留守学生教育管理
留守学生教育管理
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1、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做好留守儿童的入学工作。
2、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3、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
4、教育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篇:留守学生管理措施
二(14)班留守儿童管理措施
张丽萍
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决不能忽视留守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特制订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1、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对班上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每学期召开(联系)一次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开通“帮扶热线”,畅通家校联系渠道。
3、建立留守儿童情况报告制度,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及时报告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4、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师生之间一对
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5、建立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制度。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少先队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法治安全教育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
6、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教育责任制度。班级积极与学校、乡政府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机制。
第四篇:关爱留守学生方案
渠县锡溪乡中心学校
关于开展关爱留守学生活动的实施方案
锡溪乡是一个劳务输出大乡,每年有近3000人外出务工,造成了大批的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渐渐成为学校的生源主体(据统计,我校留守学生占中小学在校学生总数的63.2%),为进一步贯彻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切实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为了有效解决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针对留守学生“家教缺位、亲情缺失、交流缺少、监护缺乏”的现状,按照县教育系统开展关爱留守学生“十个一”活动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关爱留守学生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宗旨: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规律,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关爱,从思想上疏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指导、言行上引导,并在生活上帮助、情感上沟通、习惯上培养、品德上塑造,让留守学生与其它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二、主要目标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散居留守儿童建档率达98%;
2.100%的留守儿童都有临时监护人;每名教职工必须作一名留守学生的代理家长,尤其是做无人监护留守学生的代理家长。
3.3—6岁留守幼儿园入园率达90%以上;
4.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5.7岁以下留守儿童保健管理率达95%;
6.留守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5%;
7.为留守儿童建立心理保健工作档案,建档率达100%;
8.到2010年社会各界与农村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率达95%以上;
9.对涉及留守儿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规定的,100%给予法律援助;
10.留守儿童家长家教知识普及率达98%;
三、活动内容:
1、建好一个“留守学生之家”。
学校要建一个“留守学生之家”,室内布臵要做到温馨、人性化、有文化品位,有档案资料柜并分班级存放本校留守学生档案袋,有一部电话机、一台电视机和DVD机、一台或多台计算机,有一定数量的艺体器材,有可供阅读的图书,每天有教师轮流值班管理并接受学生心理咨询,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留守学生在“家”中开展活动。
2、开通一部亲情电话。
学校开通一部亲情电话,设立专线,将电话号码公开,为留守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3、落实一名代理家长。
学校要为每位留守学生落实一名代理家长,代理家长可以是祖父母、外祖父母、亲友、社会热心人士、邻居,每名教职工必须作一名留守学生的代理家长,尤其是做无人监护留守学生的代理家长。
4、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学校每月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学生身心都健康。
5、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学校要成立各种课外兴趣小组,组织留守学生至少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丰富留守学生的课余生活。
6、谈一次心。
学校教师、代理家长每周与留守学生谈一次心,了解他们一周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7、读一本好书。
教师或代理家长指导学生每学月读一本好书,三年级以上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学校还可以开展读书活动、书评、读后感征文比赛等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
8、写一封亲情书信。
教育学生利用传统节日、长辈生日、寒暑假等特殊日子给远方的家长写一封亲情书信,或致以祝福,或汇报学业,或述说家
事,或报告喜讯,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
四、活动组织
学校成立以党支部书记、校长雷晓全同志为组长、副校长郑清海副组长,团委书记黄治国以及各村小主任老师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学生“十个一”活动领导小组。
五、活动要求
1、各班及各村小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意义,要从办人民满意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和高度出发,扎实抓好关爱留守学生“十个一”活动。
2、各班及各村小切实按照学校活动实施方案的有关安排做好留守学生“十个一”活动。
3、各班及各村小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活动收到实效,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让全乡所有留守学生都得到温馨的关爱,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同时,要注意总结经验,发现和树立典型,强化对外宣传,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让更多的社会有识之士关爱留守学生、帮助留守学生健康地成长,用我们的爱心托起明天的希望,让孩子们开开心心,同享一片蓝天!
第五篇:三台县高堰学校留守学生管理方案
三台县高堰学校留守学生管理方案
留守学生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劳动力流动性增强,劳务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特定新现象。当前留守学生的队伍正日益庞大,由于他们远离了直接监护人,远离了父母的关爱,很容易出现学业偏差、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感情缺失等问题。关爱留守学生活动是一件意义十分重大的活动,是对学校教育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有力推动,是对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巨大贡献。为此,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留守学生管理方案。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校地处山区,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家庭生活贫困,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外出务工。另外,我校绝大多数的学生均来自农村,随着父母的双双外出,我校的留守学生近年来人数增长较快。
二、统一思想、明确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对“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工作的艰巨性,深刻理解“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是实现当前学校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提高教师对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建立、健全各类方案、制度,强化管理措施,落实各项工作,以实现留守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生活平衡、身心健康、学习进步的目标。
三、具体方案措施:
(一)建立责任制。学校领导与各班主任,班主任与监护人签订责任书,开成上下共同抓,层层有责任。
(二)建立宣传制度。学校和政教处、团委充分利用各宣传媒体,采用定期集中宣传和阶段性宣传相结合等形式,大力宣传加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在学校和教师中,深入学习《义务教育法》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宣传“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典型和成功经验。
(三)建立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建立留守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和临时监护人情况以及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情况档案,配合三台县电信局在校内建立“亲情热线”,以低廉的费用,供留守学生在校期间与外出务工的父母取得联系,汇报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父母在外务工情况,增进留守学生与父母的亲情联系,以利于学生思想教育和身心健康成长。
(四)建立代理家长制。动员全校教职工根据学校留守学生的人数每人联系5-10学生,当好代理家长,以一个家长的身份去关注学生的成长,关心学生的生活,密切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留守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健康快乐的成长。
1、生日祝福
学校少先队准确统计每一位留守学生的生日,记入档案,按时间排出顺序,在其生日那天给他(她)送上生日的祝福。如果同一天或相邻两三天内留守学生的生日较多,则利用课外活动或其它时间,由团委和学生的学校代理家长组织召开生日坐谈会,送上关爱和祝福。
2、开展“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的”的主题演讲活动,通过学生发自肺腑的亲情告白,以达到震撼心灵,培养健康情感的教育目的。
3、在学期结束或开始的时候开展“给在外的爸爸(妈妈)的一封信”和“爸爸(妈妈)给我的一封信”征文和展出活动。
4、开展“爸爸(妈妈)在外打工的故事”为主题的故事会,让留守学生讲述自己从父母那里听来的“在外打工的故事”,或邀请中途回家的家长讲述,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感恩教育、成人成才教育。
5、对留守学生进行专门的法纪教育、自理自护教育,指导学生双休日合理休闲,安全游玩、自觉学习。
(五)建立督导评估和表彰总结制度。
根据县教育局将“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列入督导评估体系,平时加大对学校的“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督导力度的指示精神。将“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对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考核内容。
我校的留守学生人数多,工作压力大,任务重,但是关心、关爱留守学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今后我们将继续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贯彻《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省、市、县有关“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留守学生工作力度,做细、做实、做好“留守学生”工作。
三台县高堰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