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市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战略思考
我市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战略思考
我市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战略思考
□作者:
1、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宜昌市旅游局阚如良1曹诗图1孔磊2胡晶晶1
▲基金项目:三峡大学20xx年科研资助项目(KJS0404);宜昌市20xx年社科研究项目(20xx13)
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国际性旅游城市的特征与内涵,分析了湖北省宜昌市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比较优势与主要差距,指出宜昌建设国际性旅游名城,关键是要塑造城市国际性形象,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发展城市旅游并营造国际旅游环境,构建环坝国际旅游圈和环城休闲度假圈,实现从三峡旅游观光地向休闲度假地转变、从三峡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
关键词:宜昌国际性旅游城市发展战略
以中心城市构建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已成为21世纪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旅游业正从点线旅游向板块旅游转变,城市在区域性的板块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在宜昌,宜昌是大三峡旅游圈新的增长极,具备了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潜质,20xx年至20xx年接待境外游客和旅游创汇均以80的速度持续增长。中共宜昌确立的创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三个目标之一,就是要把宜昌建成国际性旅游名城。把宜昌建成国际性旅游城市,不仅是宜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三峡旅游由点线旅游向板块旅游转变的现实需要。
国际性旅游城市的特征与内涵
从理论上讲,国际性城市具有明显的国际比较优势,包括实力优势、体制优势和特色优势,在世界或世界的某一区域范围内成为国际事务的服务中心、国际资源的交换枢纽、国际利润的创造中心或国际影响力的扩散高地,分综合性和专业性两大类。国际性旅游城市是在发展旅游方面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专业性的国际性城市,是指具有国际性影响力、吸引力、聚集力和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宜昌确立的国际性旅游名城这一目标具有空间开放性、产业特色性和品牌扩张性等特点。“国际性”体现了空间的开放性;“旅游”体现了产业的特色性;“名城”体现了品牌的扩张性。“国际性城市”是共性;“旅游城市”是个性;“名城”是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般来说,国际性旅游城市应以国际游客为目标市场,按照国际公认标准或惯例提供旅游产品或服务,其基本内涵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旅游形象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感召力。国际性旅游城市应通过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城市景观、主题活动、形象标识和口号等整体塑造城市旅游形象,产生国际性的感召力,并形成国际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游客满意率在90以上。
核心旅游产品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吸引力。国际性旅游城市应拥有世界级的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和世界罕见的旅游景观,更要按照国际标准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产品,至少要有1个国家AAAAA级旅游区和若干AAAA级旅游区,能够产生国际性的旅游吸引力。
旅游服务环境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接待力。国际性旅游应拥有满足国际游客旅游消费的环境,即城市的基础设施、接待设施、服务设施以及语言环境、旅游服务、市民素质等都应遵循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能满足主要客源地国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具有国际的接待能力。
旅游运作模式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适应力。旅游运作模式符合国际惯例,开放旅游市场,引进国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以国际游客为目标市场,旅游产品设计要适应国际旅游市场的需求;旅游开发与经营应高度开放,具有国际性的适应力。
价值观念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亲合力。国际性旅游城市要有国际化的价值观念,才能具有国际性的亲合力。衡量一个城市的旅游国际化不能用纯经济的标准,而要用城市文化、城市经济、城市生态的协调发展来衡量,因为旅游更多的是体验经济、精神经济。
旅游活动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力。国际性旅游城市会举办较多的国际活动,多渠道参与国际交流。通过举办国际影响力的大型节庆活动、国际交流活动,并形成品牌效应,从而产生持续的国际性影响力。
游客构成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聚集力。国际性旅游城市具有国际性的凝聚力,城市吸引力和游客市场辐射到海外,接待的游客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并在各大洲都有分布。年接待国际游客数占当地居民总数的比重达60以上。
旅游经济国际化,具有国际性的主导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旅游外汇收入占当地进出口总值达30以上,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协调度和整合度高,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高,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超过10,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
宜昌创建国际性旅游城市的优劣势分析
比较优势
在发展中国家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考察国际性旅游城市,更主要的考察一个城市在发展国际旅游方面的国际比较优势。宜昌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优势突出,主要表现为:
独具个性的国际性比较优势。宜昌城市与三峡工程、葛洲坝以及西陵峡(东段)融为一体,工程文化、山水风光、历史文化交相辉映,长江三峡、三峡工程等世界级旅游资源品位高,在建设现代工程型国际性旅游城市方面具有显著的国际性比较优势。宜昌在三峡旅游格局重构中已成为三峡旅游重要的增长极,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优势增长区。
富有魅力的国际性交流平台。三峡工程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工程,将与北京的长城、西安的秦兵马俑一道成为中国旅游的标志性产品,具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此外,宜昌举办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三峡旅游节等国际性的活动,构建富有魅力的国际性交流平台。
优美的人居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生态化是所有国际性城市的共同特征,旅游是“眼球经济”、“环境经济”,国际性旅游名城更要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宜昌城市山水交融,城区绿化率高达40,水资源与电力资源丰富,山水园林城市特色鲜明,人居环境优越,这些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宜昌市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开放的移民城市文化。开放是国际性旅游城市的基本特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宜昌历史上乃兵家必争之地、贬官经停之地;1876年开埠成为长江上重要的港埠城市;葛洲坝的建成使宜昌从一个小城镇转为中型城市,如今三峡工程的兴建正使宜昌向较大的城市迈进。宜昌是名副其实的移民城市,具有浓厚的开放意识和开放性、兼容性、多元化的国际性城市文化特征。
不断增强的城市国际机能。城市国际机能是一个城市参与国际性竞争的功能。自20xx年三峡工程蓄水发电起,三峡工程进入收益期,宜昌城市经济实力正处在快速增长期,城市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城市旅游功能日益完善,旅游产业集群优势逐渐显现。三峡机场国际口岸升级、城市旅游步行街、游客中心、旅游超市等项目相继建设,宜昌城市国际机能正日益增强。
劣势分析
与国内外发达的国际性旅游城市相比,宜昌要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还存在着以下差距:
城市现代化综合水平较低。现代化是国际性城市的基础与前提。宜昌的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城市文明、科技发展等现代化综合水平较低,尤其是入境游客进入条件、旅游接待服务能力等还有待改善,宜昌还未开通国际航班,至今还没有一家五星级酒店,还没有一家进入全国“百强”的旅行社。
城市形象国际知名度不高。城市形象是社会公众对城市的综合评价和总体认识。宜昌城市形象在策划、塑造、推广及其影响力的国际性水平不高,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有待提升,宜昌仍处于中国发展国际旅游的第四集团,还不是境外游客游览中国的首选目的地。20xx年来宜境外游客中80为一日游,在宜花费167.32美元/人天,停留时间仅1.21天/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旅游产品国际吸引力不大。宜昌有国际影响力的资源开发不够,三峡工程游仍是初级观光产品,对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屈原文化、昭君文化、三国文化的旅游开发重视不够,城市文化娱乐项目配套不足,缺乏能留人的旅游度假产品,现有的旅游产品国际吸引力不大。而国内同类旅游城市如桂林、三亚、黄山等已经实现由观光旅游地向休闲度假地转变,而宜昌还是三峡旅游的观光过境地。
城市文化国际性氛围不浓。国际性文化氛围包括语言环境、国际旅游要素、市民国际素养、运行国际惯例等,宜昌在这些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缺乏外向型人才和国际交流场所,难以适应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需要。
中心城市旅游集散功能不强。宜昌中心城市的旅游凝集力和扩散力不够,入境游客几乎都集中在长江三峡线,环城旅游交通网络还未形成,城市布局、产业结构、旅游功能有待完善,中心商务区(CBD)、旅游服务设施仍需进一步配套。宜昌尚无大型国际性的会展场所,这些都制约了会展旅游、商务旅游的发展。
旅游产业关联带动作用较弱。宜昌旅游经济还是数量扩张型,对第三产业以及GDP的带动效果不明显;旅游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有待增强,宜昌旅游经济还是孤立的产业体系,旅游与相关产业加强互动与整合,还没有形成以旅游业为主体的产业链和产业群,旅游发展实力不强。20xx年宜昌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3.4:54.6:32,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8,与国际性旅游城市的要求还有相当大差距。
宜昌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战略部署
发展目标
抓住三峡工程建设的最佳战略机遇期,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快宜昌旅游产业发展,力争进入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行列,建成三峡地区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性旅游城市。争取到20xx年,实现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旅游业逐步成为宜昌经济的支柱产业。
发展战略
形象提升战略。在旅游进入形象传播时代的今天,塑造和推广特色鲜明的旅游形象,对于国际性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建设与营销至关重要。为此,要通过形象设计、形象塑造、形象推广等,整体提升宜昌城市的国际旅游形象;借助举办国际性的活动和奥运旅游的机遇,加大“灵奇三峡•激情宜昌”宜昌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推广力度,使宜昌与长江三峡一道名扬中外。
产品打造战略。宜昌要融入国际旅游经济圈,关键是要有核心竞争力产品。宜昌应着力开发三峡大坝、长江三峡、昭君和平文化三大品牌资源,围绕三峡大坝实行环坝突破,举市场之力建设三峡环坝旅游圈,同时要发展宜昌城市旅游,建设与国际性旅游城市和三峡工程相匹配的国际性旅游产品。
区域联合战略。加强区域联合,呼应汉渝,借势发展,特别是要加强宜昌与武汉、重庆的旅游合作,实现三地旅游的交通互动、产品互动、市场互动、营销互动、管理互动,形成区域旅游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要通过线路组织与营销,加强与张家界、神农架、武当山和西安的联动,推出富有特色的国际旅游线路。
协调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协调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观光旅游与度假旅游、城市旅游与县市旅游、旅游发展与城市建设、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开创宜昌和谐旅游的新局面。
人才兴旅战略。旅游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国际性人才带来国际性理念。宜昌建设国际性旅游城市,人才是保障。为此要加大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遵循国际惯例,推行国际性机制,提供国际性标准的服务,营造国际性人才的成长环境、创业环境和发展环境。
发展布局
根据宜昌旅游资源分布、交通条件、文脉特征和产业发展现状,发挥宜昌中心城区旅游接待中心和三峡大坝旅游集散中心的作用,确立“一心二圈三片五线”的发展布局。
一心。即以宜昌中心城区为旅游接待服务中心。重点是增强宜昌城市旅游功能,改善国际游客进出条件,完善城市游憩系统,营造国际性旅游氛围,提高旅游接待服务水准,提升宜昌市国际旅游整体竞争力,使之成为三峡国际旅游区的重要接待服务中心。
二圈。即构建三峡环坝国际旅游圈、宜昌环城休闲度假圈。三峡大坝已成为三峡国际旅游新的核心吸引物,重点是发挥环坝旅游产业的集群优势,围绕大坝工程旅游配套文化和生态旅游产品,积极推进环坝旅游经济一体化进程,构建三峡环坝国际旅游圈,使之成为三峡国际旅游新的经济增长区。加快宜昌环城休闲度假产品开发,重点开发清江水色风情、五峰原始生态、大老岭森林避暑、城郊生态农业等休闲度假产品,使宜昌从观光过境地向休闲度假目的地转型。
三片。即三峡大坝国际旅游区、清江风情度假区、三国文化体验区。重点开发完善三峡大坝国际旅游区,形成以三峡风光为背景,水电文化为特色,三峡大坝、葛洲坝和宜昌城区为依托的综合型旅游区,成为宜昌推向国际旅游市场的龙头产品;突出土家风情和湖光山色,建设清江风情度假区;突出关公文化和宗教文化,建设三国文化体验区。
五线。加强横向联合,跳出宜昌重组旅游线路,以三峡大坝为核心构建五条国际旅游线,即:中线——三峡大坝•西陵峡•葛洲坝“两坝一峡”旅游线;西线——三峡大坝•长江三峡•重庆“高峡平湖”旅游线;北线——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一江两山”旅游线;东线——长江三峡•三国•西安“朝秦暮楚”旅游线;南线——长江三峡•清江•张家界“两江一山”旅游线。
战略重点
高起点规划,塑造国际性城市形象。树立“城市就是旅游景点”的城市旅游发展观念,把宜昌纳入国际国内旅游经济发展圈,把宜昌旅游放在国际国内旅游经济发展圈内进行定位,坚持旅游发展与城市建设一体化,城市规划建设要突出水电特色和旅游功能,使宜昌成为最适宜人类旅居的城市。宜昌作为世界最大的水电之都,无论是三峡风光、三峡工程,还是三峡文化,都能给游客以“激情”的感受,英文ELECTRIFYING可译为“电”或“激情”。确立“灵奇三峡•激情宜昌”城市形象,既一语双义,又将宜昌与三峡紧密结合,便于推广。
高标准建设,打造国际性旅游产品。大力实施旅游精品名牌战略,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高档文化、娱乐、体育设施以及大型城市标志性建筑;重点建设“两坝一峡”和“高峡平湖”旅游区,加快清江休闲度假产品、三国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发挥三峡工程巨大旅游磁场效应,形成环坝国际旅游圈、环城休闲度假圈,促进宜昌从三峡旅游观光地向休闲度假地转变、从三峡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
高水平管理,营造国际性旅游环境。重点营造国际性创业环境、国际性语言环境,提高城市的国际化管理素质。通过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管理机制,优化配置城市服务业的各类资源,城市道路、机场、火车站、码头及旅游景区、公园的路牌和标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要符合国际标准。增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旅游意识,强化市民的城市形象意识和国际性旅游名城的公民意识,增加宜昌城市旅游的亲合力。早日解决宜昌三峡机场的口岸升级,简化出入境手续,创造条件实施落地签证制度,使国内外客人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
高水准营销,扩大国际性客源市场。调整宣传思路,改变以往突出宣传三峡而忽视宜昌的宣传策略,多渠道营销“灵奇三峡•激情宜昌”城市旅游形象。抓住北京奥运机遇,倡导“北京观奥运盛会,宜昌揽世纪工程”。特别是要通过举办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三峡国际水电旅游节、世界临坝城市发展论坛、国际水电经济论坛、国际和平论坛等国际性的活动,提升宜昌旅游的国际注意力和影响力,使更多的境外游客来宜昌,看大坝,游三峡。
高质量发展,增强旅游国际性竞争力。建设国际化旅游运行机制,大力培育市场主体,通过引进、联合等多种途径,使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落户宜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标准化建设工作,逐步完善“食、住、行、游、购、娱”的旅游配套功能,壮大旅游核心产业群。探索旅游与相关产业之间的整合与互动机制,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群,提高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加游客在宜昌的停留时间、增加游客在宜消费、增加旅游收入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增加旅游业对第三产业和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参考文献:
1.阚如良,周银珍,郑宇飞,胡红青.转型期三峡旅游核心竞争力分析与发展对策[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xx,26(5)
2.乐正.建构21世纪中国的国际性城市体系[J].广东社会科学,20xx,6 3.肖耀球.国际性城市评价体系研究[J].管理世界,20xx,4 4.吕斌,陈睿,蒋丕彦.论三峡库区旅游地空间的变动与重构[J].旅游学刊,20xx,19(2)
5.阚如良.论大三峡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xx,20(6)
6.阚如良,孙晓东,刘万玲.最佳战略机遇期宜昌旅游抓什么[J].统计与决策,20xx,12 7.阚如良.宜昌建设水电旅游名城的战略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xx,25(1)
第二篇:关于建设文化旅游城市的战略思考
一、正视文化旅游现状,加快文化旅游城市建设
1、充分认识荆州历史文化优势。荆州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楚文化底蕴深厚、三国文化脍炙人口、名人文化千古传颂、水文化震憾人心、红色文化可歌可泣、非物质文化琳琅满目,荆州古城享誉中外。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国在荆州定都长达411年,历经20代楚王,成就了“春秋争霸”、“战国称雄”的雄伟霸业。荆州是三国文化的中心,“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三国演义》120回,有72回写到荆州。荆州人杰地灵,孕育出屈原、宋玉、孙叔敖、关羽、岑文本、张居正、“公安三袁”等一代又一代杰出人物,形成名人文化。荆州水资源丰富,水域面积广、水网密度高,形成水文化。荆州“天、基、佛、道、伊”五教皆有,形成宗教文化。荆州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任弼时、贺龙、周逸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创建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形成红色文化。荆州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巨型民俗文化宝库,闻名遐迩的楚辞歌赋,享誉中外的楚剧楚舞,匠心独具的髹漆楚绣,名扬天下的八宝美食以及龙舟竞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构成了以楚文化、三国文化为核心,以名人文化、宗教文化、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为烘托的荆州历史文化。
2、切实把握文化旅游发展条件。荆州文化旅游资源禀赋优越,同时具备战略机遇、区位优势和基础条件:一是有战略机遇。国家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湖北省委提出实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市委、市政府在全面实施“工业兴市”战略的同时,突破性发展文化旅游业,确定由“人文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转变,提出“文化荆州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实施重点项目带动,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二是有区位优势。荆州水陆交通便利,长江横贯荆州,“二广”高速、“沪蓉”高速交汇荆州,在建或筹建的“沪汉蓉”高速客运铁路、“荆岳”铁路、“准(葛尔)荆”铁路穿越荆州,宜昌三峡机场、武汉天河机场,距荆州较近,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出行快捷的交通网络。三有基础条件。近年来,荆州加强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精心策划优势旅游项目,先后委托美国灯塔公司和华中师范大学编制完成《市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委托英国mci公司和清华大学策划《重建纪南城暨海子湖休闲度假区项目规划》。全市现有景区(点)65个,其中4a级3个;共有星级酒店36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34家,晶威国际大酒店已通过国家五星级饭店初评;共有旅行社41家,其中国际社3家、国内社38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其中各类中高级管理人才150多人,持有导游资格证的300多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文化旅游城市,荆州有资源、有机遇、有优势、有基础。
3、正确应对荆州发展的严峻挑战。首先,面临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挑战。荆州强力推进“工业兴市”战略,经济发展明显提速,进入快速发展期。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24亿元,比XX年增长74%。但是与现代大城市的发展要求,仍然相距甚远,主要表现为区域中心地位不突出,核心竞争能力不强,城区龙头带动作用乏力。在2010年全国城市综合实力排位中,湖北省的武汉、宜昌、襄樊、荆州四个大城市,只有荆州游离于百强以外;在“一带两圈”战略中,荆州不在武汉城市圈内,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点是“一江两山”,荆州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块头不大、实力不强,在全省县市综合实力第一方阵中,荆州榜上无名。其二,面临产业协调发展的挑战。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30.1:33.8:36.1,对比上年第一、二产业分别增长0.4和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0.7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旅游业收入仅占13.8%,对比上年占比下降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滞后于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旅游业滞后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三次产业平分秋色。其三,面临文化旅游发展的挑战。2010年,全市完成旅游收入31亿元,对比XX年仅增长10.71%;旅游收入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9%,对比XX年占比下降了2.9个百分点,低于全省6.5%的平均水平;同属历史文化名城的大同、洛阳、开封、扬州等城市,其旅游收入分别是:78.8亿元、224亿元、83.4亿元、176亿元,增幅分别是:24.6%、15.3%、15.5%、20.3%,占比分别是:13.9%、11.6%、12.1%、11.2%,都高于荆州的发展水平。荆州的旅游业发展存在着“三多三少”,即:人文资源多,旅游品牌少;地下遗址多,地上景观少;零散景点多,形成规模少。表现为“三个不相称”,即:丰富的人文资源尚未得到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与荆州厚重的历史文化不相称;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与丰富的文化资源不相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滞后,与历史文化名城不相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文化旅游城市任重道远。
4、深刻理解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旅游被誉为“朝阳产业”,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高度重视。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经济,繁荣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荆州面对现实,必须突破性地发展文化旅游业,通过文化旅游的兴旺,促进城市的竞争发展;荆州面向未来,必须发挥文化旅游优势,通过文化旅游的开发,促进城市的创新发展;荆州走向世界,必须彰显文化旅游特色,通过文化旅游的融合,促进城市的开放发展。因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加强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领导,发挥“荆州市旅游管理委员会”、“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发展文化旅游的格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跨越式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城市,实施“大决战”,吹响“集结号”。
二、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确立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5、建设文化旅游城市的指导思想。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文化旅游城市,是荆州实现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现实选择。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战略机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对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继续推进“工业兴市”,积极实施“文化立市”,按照建设“人水和谐”城市的战略目标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发展文化产业,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增强城市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人文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转变,把荆州建设成为现代国际文化旅游城市。
6、建设文化旅游城市的战略定位。荆州古城记忆着荆州历史的辉煌,世界唯一,不可再生、不可替代、不可复制。荆州文化旅游发展必须与古城保护开发和城市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城市发展与文化旅游发展协调一致,相得益彰。建设文化旅游城市的战略定位是:以中心城区为龙头,以荆州古城为核心,以县市协调发展为支撑,以历史文化旅游为重点,以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为补充,以现代旅游全面发展为目标,实行差异竞争、错位发展。中心城区以凸显楚文化、三国文化为内涵的荆州古城为主体,融入名人文化、宗教文化、水文化、非物质文化等元素,形成“一主多元”的文化旅游发展格局,叫响“楚国故都、三国名城”的文化旅游城市名片,充分展示荆州“文化之都、亲水之城”的魅力。通过整合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完善城市旅游功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文化旅游环境,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由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向主导产业转变,由一般观光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由人文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转变,加快实现旅游产业现代化、旅游城市品牌化、旅游市场国际化,把荆州建设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文化中心,国际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世界研究和展示楚文化的中心。
7、建设文化旅游城市的发展规划。用科学规划统领文化旅游城市建设,实行规划全覆盖。根据总体规划,制定详细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一是科学编制文化旅游战略发展规划。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水准、荆州特色”的要求,编制、修订和完善总体发展规划,做到“三个结合”,即: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相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相结合,中心城区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与县市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相结合。确立中心城区和荆州古城在全市文化旅游格局中的龙头作用和核心地位,精心编制中心城区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和荆州古城保护开发规划。树立“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新观念,调整城市建设布局,跳出老城区、拓展新城区,城市空间布局要优先于旅游发展,城市建设项目要赋予文化内涵。在抓好中心城区建设的同时,统筹县市区的发展。二是科学编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按照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认真做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调整,尤其是做好“十二五”时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力争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第三产业占比大幅度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达到10%以上。三是科学编制项目建设规划。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编制好项目建设规划,做到“三个突出”,即:突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重点规划旅游公路、火车站、汽车站、旅游码头、旅客集散中心等“路、港、站”建设项目;突出文化旅游景区建设项目规划,按照“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优化景区布局;突出文化旅游景点建设项目规划,修新如旧、原汁原味,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四是科学编制城市建设及用地规划。按照国务院批准的102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制定城市用地计划。改变城市带状格局,实现沙市区北扩,荆州区南进,将关沮乡27平方公里纳入城市建设用地,拓展发展空间,建设政务新区。加快“城中村”的改造,实行村民向市民身份的转换,集体用地向城市建设用地的转换。实施城市土地资本营运,降低城市建设成本,突破城市发展资金瓶颈。
8、建设文化旅游城市的基本构架。把文化旅游建设与城市建设、区域经济建设、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一个核心”,形成“四个板块”,体现“四个特色”,搭建多层次、全方位、复合式的文化感受,生态体验,休闲娱乐的现代旅游构架。“一个核心”即:以荆州古城为核心,重点打造“四区两带”,建成荆州古城核心游览区,海子湖游览区、熊家冢楚墓游览区、八岭山风景区、滨江景观带、内河景观带。“四个板块”即:中心城区文化旅游板块,洪湖湿地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板块,石首天鹅洲湿地生态旅游板块,松滋洈水自然风景区旅游板块。“四个特色”即:“历史文化旅游特色”,重点打造荆州城、纪南城、八岭山森林公园及熊家冢楚墓遗址博物馆等景区,建成以传统历史文化、现代都市观光、娱乐购物为主的旅游区域;“水生态文化旅游特色”,重点打造“一江、两湖、三区”,重点打造长江荆江大堤及分洪工程景区,长湖、海子湖休闲度假区,洈水风景区、天鹅洲长江故道湿地保护区、洪湖湿地生态保护区,建成以水文化为载体的生态旅游、观光娱乐、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区域;“红色文化旅游特色”,重点打造洪湖瞿家湾、监利周老嘴、石首桃花山、江陵沙岗等“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建成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的旅游区域;“荆楚民俗文化旅游特色”,按照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建成以荆楚民俗文化展示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景区,以县市为单元,县市有名镇、乡镇有名村。按照上述构架,设计精品旅游线路,串珠成线,联线成片,实现在荆州全境内的一日游、二日游和多日游,彻底改变目前荆州“过境游、消费少”的旅游窘况。
三、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加快文化旅游项目建设
9、精心策划文化旅游建设项目。按照“大文化、大旅游、大产业”的要求,以“大整合、大开发、大手笔”的气慨,精心策划大项目,通过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荆州的特色和主导产业。目前,我市对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已规划各类重点项目37个,总投资390亿元,其中申报先期启动项目18个,总投资290亿元,占全省的20%,为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项目支持。文化旅游项目建设,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切实把握以下三点:一是整合资源,盘活存量,突出一个“活”字。通过整合现有景区(点)资源,盘活文化旅游资产存量,实施有效开发,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和存量在项目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要以三国文化为主题,整合荆州古城景区资源;以楚文化为主题整合海子湖、纪南城、熊家冢及八岭山古墓群等景区资源;以水文化为主题,整合荆江大堤沿江景观带资源。二是整体开发,以大带小,瞄准一个“大”字。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精品意识策划大项目,实施整体开发,综合配套。通过大项目开发带动小项目配套建设,把小项目放在大项目之中统筹安排,致力打造核心景区,把景区(点)做大做强做优,全面提升景区(点)的档次和级别,彻底改变景点多而散、小而乱的状况。三是抢抓机遇,加快建设,立足一个“快”字。抓住我省实施“一带两园”战略的机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荆州文化旅游又好又快发展,形成文化旅游项目大上、快上、优上的建设热潮。对重大的文化旅游发展项目要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创造条件,加快建设,尽早受益。成立由市领导挂帅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对项目实施具体协调,统筹解决项目建设中规划论证、房屋拆迁、土地利用、建设资金等问题。
10、倾力实施古城保护与建设。突出荆州文化旅游重点,倾力打造“荆州古城”。一是加强荆州古城保护。做好古城墙“申遗”工作,使荆州古城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将荆州古城整体打造成为5a级旅游景区。对古城历史街区进行保护维修,恢复建设两汉古建筑,突出三国名城特色,古城内现有建筑和设施依据旅游功能进行逐街、逐巷、逐屋包装改造,使其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与古城文化相一致。下决心尽快实施城内人口搬迁,列出搬迁时间表,党政军机关、行政部门、医院学校要率先搬迁,对古城内的超高与违章建筑,要依法予以拆除,清除一切与古城景区(点)不和谐的设施。加快实施护城河整治工程,进行城垣保护、河道疏浚、驳岸护坡,景点建设、游步配套。近期重点开发护城河南岸,建成仿明清一条街,仿秦淮河景观带。二是加强重点景区建设。以环城“四门”为中心,复建城垣楼阁,建设“四大”特色旅游区域,形成独具特色的“三国名城”游。以东门为中心,形成古城墙游览区;以南门为中心,形成关公文化祭祀区;以西门为中心,形成文博实物观赏区;以北门为中心,形成三国风俗展示区。乘“关公文化之乡”冠名授牌的东风,加快申报国家级“三国文化之乡”。三是优化古城景点建设。在突出“三国名城”特色的同时,还应充分体现荆州数千年历史文化,展示“文化之都”的品位。高水平建设一批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和文化广场。逐步在古城内原址上复建“荆州将军府”、“承天寺”、“三管筆”、“相爷府”、“梁朝皇都”、“江陵县衙”等,改扩建荆州博物馆,建设楚文化博览园。荆州古城保护与开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应成立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指挥部,统筹协调荆州古城的保护与开发。
11、致力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在倾力打造“荆州古城”的同时,还应根据文化旅游优势资源,打造以下文化旅游精品:一是打造以熊家冢楚墓遗址为主体的楚文化品牌。加快熊家冢楚墓考古发掘,建设高标准的楚墓遗址博物馆;尽快启动楚纪南城遗址公园暨海子湖休闲度假区建设项目;加快八岭山森林公园建设及古墓群保护。二是打造以屈原、关公、张居正等为主体的名人文化品牌。以屈原塑像为中心,建设以屈原祠、江渎宫、屈原广场等为主要内容的屈原文化园;以关庙为中心,建设以关庙、关府、关公剧院、关公陈列馆、关公祭祀广场等为主要内容的关公文化园;以“相爷府”为中心,建设张居正故居、相爷府、张居正文化一条街等为主要内容的张居正文化园;建设孙叔敖、“岑门相府”、“公安三袁”文化园。三是打造以章华寺为主体的宗教文化品牌。将章华寺按照4a级景区打造,扩大景区面积、拆除违章建筑,将太师渊、烈士陵园、章华寺进行联体开发;恢复建设太晖观、开元观、玄妙观,实行联合经营。四要打造以滨江景观带、内河景观带为主体的水文化品牌。以荆江大堤为主体,建设好万寿园、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亭、水文化博物馆等,贯通护城河、荆沙河、文湖、江津湖、内荆襄河、海子湖等内河水域,沿河多点布景、纵深绿化,让游客感受亲水文化。
12、大力推动县市统筹发展。按照“区域合作、错位发展、协调推进”的原则,加快县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到统筹规划、统筹资源、统筹发展。各县市应根据资源特点,确定发展重点:江陵县重点打造南星洲长江文化园,建设高尔夫球场、旅游度假区、人水和谐体验区;松滋市重点打造洈水风景区,建设山、水、岛、洞、泉等景点;公安县重点打造北闸风景区、黄山头风景名胜区,建设分洪文化博物馆、生态园,南闸纪念馆等景点;石首市重点打造天鹅洲长江故道湿地保护区、桃花山自然风景区,建设麋鹿科普博物馆、白鳍豚标本陈列馆;监利县重点打造洪湖西岸“梦里水乡”景区;洪湖市重点打造“洪湖岸边是家乡”景区,建设蓝田生态园、明清一条街、瞿家湾红色生态旅游度假区、乌林温泉国际度假村。
19、加强旅游市场营销。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的作用,争取在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新闻媒体宣传荆州文化旅游产品,建立文化荆州网站、荆州文化旅游网站,形成宣传文化旅游产品的网络体系,多层次宣传荆州。举办荆州国际龙舟节,国际关公祭祀节,楚文化、三国文化国际研讨会,古城保护国际研讨会等,以节庆活动为载体,全方位展示荆州。加强区域间旅游城市的合作,推出一批跨区域的文化旅游产品,借助各类旅游交易会平台,强力推介荆州。建设城市规划展览馆,利用规划的展示,统一全市人民思想,增强发展信心。大力加强文明城市创建,形成“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家家都是旅游窗口、处处都是旅游风景”的社会氛围。
20、实施优惠政策扶持。制定财政引导政策,设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文化旅游项目启动基金”,市财政每年按财政收入总额1‰的标准,安排财政预算。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重点发展的文化旅游企业予以税收扶持,凡在市内投资兴办旅游商品生产的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可适当给予税收减免。制定土地供用政策,严格城市规划用地,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优先安排文化旅游项目用地,对利用存量土地建设的文化旅游项目,优先办理建设用地供地手续;对占用新增建设用地的文化旅游项目,积极安排用地指标,优先办理用地手续;对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拉动作用的重点旅游建设项目,以出让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适当减免土地出让金。制定相关奖励政策,对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四星级以上的宾馆酒店、有突出贡献的旅行社、旅游招商引资取得重大进展的企业和单位,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第三篇:关于桂林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的调研接待战略思考
关于桂林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的调研接待战略思考
摘要:2012年,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桂林的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现如今,桂林通过八年的战略发展效益明显提升,但是距离国际化的高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本文从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标准出发,结合桂林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析桂林对标城市的发展经验,讨论属于桂林的战略发展之路。
关键词: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旅游规划
旅游城市是城市和旅游业发展到相当阶段水平的产物,国际旅游城市则是伴随国际旅游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城市与旅游业发展到国际化高级阶段的产物。国家旅游局在本世纪初便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宏伟目标。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愈来愈多的城市都以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城市为目标,共同实现我国从“亚洲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而桂林一直作为古今中外的历史名城,早在2012年国家发改委便正式批复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从此桂林的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至今,桂林在国内外依然拥有着较高的名誉,但是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是一个长期,且常态化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如今的疫情难题,对桂林的旅游市场产生了极大地冲击。本文将从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标准出发,结合桂林实际自身特点以及条件,并深入分析对标城市的建设中值得桂林所学习的经验。
一.全方位理解世界级旅游城市
(一)世界级旅游城市的概念界定
世界级旅游城市是城市国际化和旅游国际化共同发展的产物,是指经济社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资源品位高,具有超国界吸引力,城市综合环境优美,旅游设施完善配套,旅游产业发达并成为城市主要支柱产业,国际国内游客数量众多,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国际性城市。
(二)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分类
按照城市的主题吸引物不同,可以分为:第一,自然风光型旅游城市,它是拥有着优越的山水风光等自然资源,有鲜明的风景标识,可以提供度假,养生,国际观光等旅游配套资源的国际旅游城市,例如桂林、三亚,帕塔亚;第二,国际商贸型旅游城市,它凭借城市得天独厚的经济贸易中心、金融枢纽地位和完善的商务服务体系,辅以优美的城市环境或风光资源,主要提供商务旅游产品的国际旅游城市,如苏黎世,新加坡等[1];第三,国际会展型旅游城市,它凭借着自己良好的国际会展配套设施,吸引国内外各种会议以及论坛活动的聚集,例如杭州,深圳;第四,国际文化型旅游城市,此类城市的主体吸引物为悠久历史积淀的人文旅游资源,一般以拥有世界垄断级文物古迹而著称于世,亦或是有一定的宗教地位,保留着传统的独特宗教习俗的城市,如巴黎、耶路撒冷等;第五,国际娱乐型旅游城市,娱乐型城市的主体吸引物为主题性游乐项目,以人造景观或惊险刺激性娱乐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如拥有全球第一家迪斯尼乐园和好莱坞影城的洛杉矶、盛行博彩业的澳门和蒙地卡罗。
(三)国际旅游城市的标准
1.高品质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乃旅游发展之根本基础,是旅游发展的前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品质产业的需求更上一层楼。高品质,高标准,才是在国际市场立足的根本力量。
2.便捷的出入境程序
入世后面对的国际旅游市场,要求做到口岸设施现代化、出入境手续方便出入境手续方便。应该按国际通行的方式,对主要客源国的旅游者实行旅游签证和在一定时间内免签(24、28小时或更长时间),同时应努力方便中转客人作短暂停留[2]。
3.完整的交通体系
交通是影响游客旅游体验以及对于城市印象的重要因素。交通作为城市之间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交通建设应极力为游客考虑,打造一套便捷,畅通,安全的交通体系,给与游客更舒适的出行体验。
4.优质的旅游环境
优质的旅游环境包括:(1)优质的旅游服务,狭义的旅游服务环境是指旅游区的服务环境,即旅游区内一切影响旅游资源和旅游者游览行为、身心健康的物质环境与景观[2]。(2)友好的城市环境,城市环境也是影响游客对城市印象的重要因素,其中包括了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城市的生态绿化建设以及基础的硬件设施,包括公园,公共厕所等;软环境便是指城市公民的素质,绿色无污染的环境以及良好的治安环境。(3)优质的旅游配套设施,①旅游向导设施:国际化的旅游城市应给与外来游客向导服务,向导服务可以通过旅游集散中心提供,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向大众公布旅游区的实时情况,让游客预先了解当地讯息。
5.国际先进的旅游理念
拥有国际先进的旅游理念,是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向导。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的旅游思想也随之发生改变,旅游建设也应顺势做出调整以顺应当今的发展趋势。不断地先进旅游理念,是旅游发展的活力源头。
二.桂林区域概况
桂林地处中国华南,湘桂走廊南端。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93.1万人。桂林山水奇特,地理环境得天独厚,以世界发育最完全的喀斯特地貌景观闻名天下,千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除此之外,桂林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壮、回、苗、瑶、侗等28个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8.5‰左右。山水景观与人文历史的融合,成为了桂林得以发展的宝贵旅游资源。
三.分析桂林对标城市的发展经验
(一)坚持跟随合理的战略定位
战略定位是依托于旅游城市的旅游资源与自身条件所制定的发展方向,战略地位对于旅游发展有着关键性的指导意义,只有跟随合理的战略地位,才会实现旅游的长远发展。
海南也是一座依托于自然景观所打造的世界级旅游城市,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定位包括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致力于打造高端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3]。在此战略定位的引导下,海南依托于优越的地理环境,打造了三亚半岭温泉疗养度假中心、太阳湾高级度假区等多处高端休闲的旅游配套设施。在找准了合理的战略定位之后,海南由此也制定了长期的战略目标,计划在2025年,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海洋旅游、康养旅游、文体旅游、会展旅游、乡村旅游、森林生态旅游、特色城镇旅游、购物旅游、产业旅游、专项旅游等10大旅游产品实现突破性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海南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旅游产业质量、效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至2030年期间,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国际高端休闲度假旅游项目体系成熟;旅游产品体系全面升级;世界一流的旅游休闲环境和服务环境全面实现。
那么桂林又应该确立怎样的战略定位以及又该如何实施呢?《规划纲要》中已经对打造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确定了四大战略定位:建设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全国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建设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和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
桂林的旅游发展必须紧紧地抓住所确立的战略定位,在各方面的建设中就应紧扣主题,例如海南的各个旅游度假区的建设,便是依托于其致力于打造高端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的战略定位。桂林拥有宝贵的漓江流域资源,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便将落户于漓江之上,漓江流域的保护也可让桂林的旅游业发展可持续化。与此同时,国际交流平台的建设是提升和维持桂林世界影响力的关键之点。海南自2001年正式成立博鳌镇,每年定期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无疑给海南带来了丰富的发展潜能。目前,桂林可以将目光放在南宁举办的每年一次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抓住之一契机加速会展旅游的发展[2]。
(二)创新营销,精准营销
旅游目的地的营销策略是吸引外来游客的重要渠道,也是商贸经济的重要来源。从最初的土特产实体店到现如今的网络销售平台,旅游商品的营销成为了最为普遍的媒介。
2016年,故宫文创上线天猫旗舰店,一时间圈粉无数。故宫文创产品根据故宫丰富的文化历史,创意设计出各类饱含中国古典韵味的产品,例如茶杯,胭脂,书签等,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与碰撞。故宫的文创营销精准地切入了年轻人的市场,给与了沉睡在博物馆里的文化第二次生命。2018年,故宫接待量突破1700万次,其中“80后”和“90后”成为了参观故宫博物馆的“主力”。故宫的文创营销紧随着时代的发展潮流,如此走心的创意在新媒体盛行的时代中如虎添翼。
桂林自古以来就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电子商务亦是发展迅猛,但是桂林旅游商品的电子商务营销并没有跟上旅游业的发展步伐。桂林著名的土特产品有沙田柚、白果、荔浦芋、桂林米粉、桂林豆腐乳等,此外还有桂绣、阳朔画扇、纸伞等旅游纪念品和工艺品。桂林旅游商品虽 然种类繁多,但是有效供应不足导致市场混乱现象频发,主要是指桂林旅游商品市场上出售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土特产品等旅游商品很多,但是真正适合大多数旅游者需要,同时符合大多数旅游者平均购买力的旅游商品则供应不足[4]。桂林现如今的旅游产品营销大多为私家经营,没有成套的体系,所以造成了产品质量不保障,产品不精致,产品雷同等诸多问题。这不仅导致产品滞销问题加剧,桂林消费市场信誉也受到质疑。
桂林旅游商品的营销,应由政府引导,建立健全电商服务体系,挖掘主导的特色旅游商品,以“旅游圈”+“自媒体”辅助营销[4]。随着网络视频平台的兴起,可以通过拍摄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方式进行宣传活动,找到合适的受众群体,做到精准营销。
2020年疫情的到来,对桂林旅游市场的冲击巨大,净亏损额高达2.7亿元。统筹做好旅游商品电子贸易营销,可以使桂林旅游业具有更加优越的延展性,削弱旅游淡季或是突发情况产生的经济影响。
(三)提升事件旅游
提升事件旅游是创建国际旅游城市形象的重要渠道。是对旅游城市提升各方面素质的磨炼。
如杭州乌镇景区每年举行的乌镇戏剧节无疑给其带来了强劲的旅游吸引力。2019年共有28部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共计141场的特邀剧目演出,打造了一场国际戏剧的盛宴。它凭借着独具特色的江南水乡风光,与戏剧文化巧妙结合,从而使乌镇通过事件旅游更上一楼。广州交易会的承办也给广州带来了新的商机,极大地吸引了国外的客源市,也极力提升了广州的城市形象。
桂林也应大力发展事件旅游,通过各种论坛、会议的举办,提升桂林的城市形象,丰富桂林的旅游吸引力,磨炼自身的接待服务水平,这对桂林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毋庸置疑的关键力量。
四.总结
桂林创建世界级旅游城市需从小事出发,在发展过程中紧紧围绕四个战略定位。在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桂林需重视经济的发展,努力适应国内外的旅游发展需求,借鉴其他城市的发展经验,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打造一套属于桂林的科学的特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伍卓.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研究——以张家界为例 [D] 湖南:湖南大学 2007:1-4
[2]张 婷,程道品,黄燕玲,付 靖.桂林创建国际旅游城市的战略研究 [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5,25(3):1-4
[3]段孟霄,王金叶,黄华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可借鉴经验 [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4,19(2):9-12
[4] 陈钰婷,卢芳荷,李 力,王莹莹,俞小春,张 睿.桂林旅游商品电子商务营销策略研究 [J]河北企业,2021,(4):115-116
第四篇: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思考
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思考
义乌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命题早已提出,从以往的建设中等城市、到建设义乌商贸名城,再到国际性商贸城市,实际上反映了是政府对城市发展的定位的不断反思,每一次认识的深化都极大的推动了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义乌外商云集,小商品的外贸出口快速增长,使市场的外向度达到60%以上,对我市已经是国际性商贸城市的思维惯性不断得到了强化。然而,08年2月25日市委书记在5000人大会上提出了义乌离真正的国际化有多远的命题,提出了我们要以怎样的理念和姿态来看待我们的国际化问题。市委书记的这一提问,我理解其实质是要求我们对国际性商贸城市的定位再一次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探寻出一条义乌城市科学发展的快速之路。
一、城市国际化、国际性城市和国际性商贸城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全球资源配置的经济发展特征日益突出,这种变化促进了城市间国际性交往的频繁与密切联系,进而促进了城市发展中资金、技术、产业、经贸、人员、机构等方面国际性因素的增多, 城市内部基础设施、流通设施、文化与服务设施等方面同国际水准的趋近, 城市经济运行规则向国际惯例的靠拢, 这不仅是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现代科技进步与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的国际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城市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国家城市发展的普遍趋势,唯不同的是在于各个城市在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示经济循环方面并不是齐头并进和平均发展的。
所谓国际性城市,目前很多专家认为, 主要指那些在本国发挥经济中心作用的城市, 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 雄厚的经济实力, 便捷的交通信息网络, 特别是能够提供完善周到的服务, 使其影响超过国境限制, 在全球或世界某一区域发挥着经济以至于政治文化等中心作用的大型城市。
国际性城市作为城市的发展目标,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解读。徐巨洲①认为国际城市都是指国际中心城市与郊区及附近的城市群组合成的城市地区。并把国际性城市分成三种不同类型:综合型国际城市:如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武汉等;经济型国际城市如青岛、哈尔滨、南京、长沙、海口等和专业型国际城市如宁波、烟台、厦门、西安、三亚等。顾文选、杨春志②认为国际城市因其功能国际化程度、国际影响力大小、强弱或影响范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世界性城市和区域性国际城市。
由于对国际性城市的定义和范围有不同的解读,对国际性城市特征的描述也不仅相同,但一般都认为有以下特征:一是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现代化,并且有周边发达区域的支撑;二是国际组织机构或跨国公司总部机构聚集;三是有便捷的交通和较强的国际通讯,国际可达性强;四是国际文化、社会的交流在城市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五是经济的外向度高,具有跨国的新技术产业,商业高度发展;六是具有推动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的资本、国际金融服务中心。
显然,国际性商贸城市应是国际性城市的下位概念,发展重点是在于它的商业经营发展模式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吸引国内外的商业机构在这里进行贸易、展示。城市本身聚集的产品能足以吸引世界的采购商、世界的供应商、世界的设计专业人员、世界的物流企业组织。
二、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概念和特征可以看出,我们发展国际性商贸城市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经济实力不强,与发达地区的城市差距还很大。一方面还不足以支撑现
代化国际性城市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还不能在浙中城市群区域中形成足够的吸纳和辐射能力,极化和扩散能力还很弱。
二是我市市场经济发达,专业批发市场的业态具有全球特色,外贸出口也很好,它也是我们赖以骄傲的地方,但是市场产品的辐射力和吸纳程度与国际化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主要表现在我们的产品进入发达国家的比例依然很低,市场内的产品最多只能是国内产品的一个基本集合,还不是全球产品的汇聚。产业层次低,经济的外向度中无论从总量还是结构上都与国际化城市有很大的距离。
三是城市的功能比较单一,基础设施离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要求仍有距离,首先就表现在“一主三副”的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与国际化商贸城市综合性的差距,城市发展过程中城乡二元结构的思想依然还根深蒂固的在左右我们的脑子,没有把义乌全域作为整体来建设,以至于重复建设,浪费惊人。其次是交通的可达性方面,义乌空港无论在航线、客流及货运的规模都与国际性城市的要求相差很大。
四是由于市场产品结构的国际化程度低和经济实力的弱小,我们还不能吸引国际金融机构,反过来又影响国际其他商业组织或机构在我市的设立和对新技术产业的推动。
五是在推进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对现代化和国际化城市理念的缺乏应该是最主要的问题。有为政府曾经是我们义乌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在城市国际化的道路上怎样的政府才能算是有为的政府,建设国际性城市的干部应具备什么样的素养和能力,应成为我们政府机关部门思想大讨论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在我们原来“有为”基础上实现高位突破。
三、从主要城市的国际化发展规律看我市国际性商贸城市建设的可行路径
1、国际性城市发展的分析。目前国内专家对城市国际化规律的分析各有不同,刘立③的对香港、上海、和美国犹他州的发展模式分析,提出了一个城市向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一些规律特征:
一是城市发展要经过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其路径可以归纳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内中心城市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国际性中心城市。当然区域中心的转化有赖于城市区位或其他因素的发挥;
二是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通过大力调整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轻型化、现代化,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是有发达的市场体系,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政府在“市场失灵”的公共性领域起作用并对宏观经济进行间接调控;
四是建立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确保城市极化和扩散效应作用的正常发挥; 五是中心城市功能几乎都经历了由单一功能到多功能转变、低层次向功能向高层次功能转变的过程;
六是中心城市的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
无论国际还是国内,一般的国际性城市都是在区位的基础上赢得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产业的支撑和升级发展又助推了经济的起飞和强盛,从而推动了国际化的发展。
2、义乌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可行路径探寻。规律虽然代表历史,但经验还是会给我们一些启示的。对照以上六个方面总结的规律,结合我市的实际,显
然可能大多的条件我们无法满足,但除了区域的因素外,我们正在走的道路却有何其的相似。从专家总结的国际性城市的发展路径中,我们还看到,几乎所有的城市都经历了一个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到调整第二产业并进而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一个产业发展和升级历程。
今天我们要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不允许我们去重复他们的路径,我市的资源、历史和人文观念都还不足以来支撑快速的重走工业化之路。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一是没有地缘优势的城市能成为国际性城市吗?国际上有这种先例吗?二是我们能不能选择可以跨越的路径呢?
首先我们要在地理上来重新认识我们的义乌。我们一般说我们是处在浙江中部的一个内陆城市来看,所以我们会说以前的义乌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商业环境一般城市,以至于我们发展到今天除了归结于义乌的传统商业文化和政府的有为以外我们只能归结于我们是莫名其秒的发展起来的。但如果放在全国的位置上看,我们就不再是一个内陆的城市了,我们附近的宁波温州港口、萧山国际机场也就成了我们发展的资源了,更何况我们的空港也在发展之中。
其次,我们再从义乌的经济结构来看我们能不能跨越工业产业发展的模式之路。
2007年我市GDP总值为420.9亿人民币,人均GDP为59100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8:46.1:51.1(国际性城市一般在60%以上),全年完成自营进出口总额18.3亿美元(约132亿人民币),其中出口16.7亿美元(约120亿人民币),经济的外向度为310%左右,但是进口的比例只占总额的8.7%。这样的一组独立数据我们无法看出它的价值在哪,但是我们比照香港的一些数据我们就会有所启发。香港面积1098平方公里,和义乌接近。2003年香港人口680.31万,GDP为12980.41亿人民币;人均GDP为190801元人民币;三次产业的比重为0.08:5.45:94.47;全年进出口总额为37756.5亿人民币,其中出口为18541.3亿人民币,进口的比例占总额的49.1%。虽然两地的政治制度、发展历史和区位特征不一样,比较的时间也不对称,但以上的数据至少给予了我们如下的启示:第一是我们的第三产业不是很高了而是不够,我们对三次产业的调整和协调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二是作为世界性城市必然要在进出口方面对外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虽然香港的进出口比值有它的特殊性,但也反映了我们的经济外向度中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第三是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城市,它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这也就是说我们发展贸易型城市过程中,对三次产业的调整必须要以大力促进经济总量和效益的增长为前提;第四,通过数据对比给我们最主要的启示,是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说明了我们所走的兴商强市的路径是可行的,我们有可能跳出国际性城市发展的规律实现跨越发展。
四、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重要抓手
当我们确定了国际化的发展战略,选择了通过积极发展商业贸贸易实现跨越发展的路径,那么在现有基础上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来实现这样的高位突破和跨越呢?以下三个方面应该是我们政策趋向的重点方向。
1、以调整和优化市场商品结构和扩大商品和市场规模为抓手,着力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在浙中的城市群中看我市的发展力,我市要发挥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作用的基础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和强化。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发挥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独特能力和经验,促进城市经济的高效运行和持续高速增长,加快并大力提高我们城市的竞争力。兴商建市,商贸强市已经为我们城市的发展赢得了城市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如何提升和进一步发挥这种比较优势则是我们下一部必须做好的工作。
一是优化市场的结构。目前我们的市场产品大多以手工业或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大力提高工业产品,特别是与时代发展密切的工业产品商品的比重,尤其是与汽车时代、信息时代、休闲文化为特征的或三者紧密关联的产品市场。如汽车产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常说发达国家的世界是轮子的世界,如果说今天汽车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也可以说我们将迎来轮子的世界。既然世界属于轮子,那么与轮子相关的产品的市场也应列入我们的重要组成中。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经济的外向度比较高,我们的产品也卖到了全球的200多个国家,但是我们引进了外国的产品了吗?我们可以引进那些产品呢?我们没有研究,没有政策。但是我们有招商引资政策,我们现在还提出了招商选资政策。在扩大市场商品品种方面,建议市政府要迅速行动开展研究并制订专门的政策,鼓励跨国公司或国外有关机构在我市设立优秀产品的代理或销售总部,鼓励我们的商业企业引进国内和国际的优秀产品,甚至跨国公司的销售总部或产品。通过引进既改善市场产品结构,提升市场品位,同时还会对我市的工业产业的提升产生新的推力。
二是进一步扩大商品品种的规模。从产品的来源和销售方向上看,市场的发展留下了买全国货和卖全国货的轨迹,今天我们在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的过程中,我们也提出了买全球货卖全球货的口号。但如果我们冷静的来分析,我们真的做到了买全国货和卖全国货了吗?全国的名优产品真的大部分进了我们的市场了吗?我们有这些名优产品的销售渠道了吗?大凡一些企业在做大了以后为什么都选择了独立的渠道了呢,说明我们的市场经营还大有可为,说明我们的市场还不足以有吸引他们的力量;如果说我们我们的市场发展主要是面向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那么我们囊括了他们中的优秀产品了吗?我们开设了部分省的产品馆,我们开设了世界各大州或主要区域的小商品馆了吗?这些问题就足以说明我们的市场还不是小商品的海洋,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就行业和专业来讲,我们在有的方面几乎还是空白,特别是在涉及电子微电子、工业元器件、汽车饰品与配件这些原本我们工业基础薄弱的行业方面,我们就做不了或做不强,我们能不能在这方面有更好的政策和思路营造新的经营的洼地,把国内的经营专家甚至全球的经营行家吸引到我们的洼地呢?只有当我们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也才能吸引或留住采购商和新的供应商。
三是要积极举办好各类展会,提升展会档次,积极做好参展商的招引工作,要争取不断吸引国外展商和企业来我市布展。达到提升品位、改善结构,间接还可以起到引资和提升产业结构的作用。
2、以扩权试点和全国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构筑有利于市场和商贸发展的政策机制和管理机制。许多国际著名城市的发展都是通过赋予经济自由区以免除关税等优惠政策建立了商品的集散中心,从而促进了技术引进,并在贸易的拉动下来推动起飞的。国内的例子有深圳的特区政策、关税优惠或减免、浦东的保税区等,正是这些政策和地缘区位条件的结合,才使许多国际性城市得以快速发展和壮大。再看义乌的经济发展,也可以说得益于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初“四个允许”的政策的出台以及兴商建市政策的坚持。如果说那时“四个允许”政策的出台依靠的是敢为的义乌精神,并且还意味着政治的风险,那么在改革开放近30年后的今天,省和国家赋予了我们改革和创新的机会,我们就不能再仅仅依靠以
往的敢为,我们必须站在科学发展和进一步解放思想高度来进行改革创新。一是我们要拓宽招商的视野,不仅要立足国内,更要放眼全球的角度,通过关税减免或优惠等相关的政策去吸引全球的供应商、吸引全球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义乌设立代理或总经销。达到既可以改善市场产品结构、扩大品种增强市场吸引力的效果,同时也必将起到促进产业升级和引资的作用。
二是借脑引智和创新并举。我们不仅要鼓励企业创新,我们还可以制订相关政策,对确有市场前景的专利进行引进,特别是一些有重大市场潜力的专利产品,政府应制订相关的政策,资助相关机构进行评估、鼓励和资助有关企业包括外地企业来我市投入研发和试产,使义乌成为科技和专利开发利用的乐园。此外,建议市政府每年举行全民性创新展示周或创新节活动,鼓励市内、市外的创新产品在政府提供的这个平台上进行展示,一方面可以营造创新活动的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作品的展示使义乌成为吸引优秀设计人才的摇篮,成为创新才子创业的摇篮,同时还可以不断使我市小商品不断得到升级换代,引领商品潮流。三是制订相关创业投资政策和资本市场开放。解决资本市场问题可以首先从解决民间富余资本入手,并以资本市场为核心建立人才、技术、产权等要素市场;在吸引创业投资方面,要在税收优惠政策如资本利得税等方面的政策,吸引国内外,特别境外创业投资基金来我市创业投资。
四是以实验区和扩权为契机,开展新一轮的城市发展规划论证。要把义乌建设成国际性的商贸城市,在加快城市发展的同时,必须要加强城市功能模块的建设与规划拓展。要注意城市化进程中的衔接和拓展,更加注重交通的流畅,注重城市CBD的建设,注重城市专业街的规划和设计,要尽量寻找专业街、商务和人居结合的优秀设计。在农村改造中应结合城市空间的拓展进行认真的规划,要扭转现在简单粗纺的农村旧改新的简单规划模式。
3、大力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和开放战略,逐步走向人才国际化。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必定是人才多元化的城市,没有人才的多元化,就没有国际文化交流的繁荣,即使我们的GDP达到了很高,仍然称不上国际化城市。今天我们的GDP还不高,商业贸易的国际化程度也还有距离,还不足以吸纳国际性高端人才。要达到人才国际化的目的,可以有以下思路:首先是政府要建立基础人力资源开发的引导激励机制,鼓励相关部门实施人力资源培训,营造吸引人才和培育人才的氛围。在当前,政府要集中有限的财力,既要做好与企业所需的劳动力资源相适应的技能性质的培训,又要搞好小企业主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培训,引导企业主或商户做强做大事业;二是要积极关注影响城市发展动力的高等学院,加大投入,鼓励工商学院设立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或学院,根据国际化的趋势可建立商务与外语、商品设计与制模等学院;三是要转变观念,要把在我市经商的大量外国人士当成我市拓展商品贸易国际化的有效人力资源,要制订相关政策,积极鼓励他们成为国外机构在我市的代理或总经销。四是要充分利用党校和高校的平台,大力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能力的领导干部,提升政府依法行政、管理城市、服务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义乌党校刘文金
第五篇:国际旅游城市思考和建设报告
中共都江堰市委 都江堰市人民政府 关于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思考和建议的报告
都江堰市作为极重灾区,各方面工作都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面临着发展水平不高、力量不够集中等问题。在市委深入实施“一区两带”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龙门山整体开发之际,我市抢抓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试验区建设“三个机遇”,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义不容辞、时不我待,有责任、有义务探索一条城乡统筹条件下的旅游国际化发展之路。为此,我们对都江堰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基础条件、比较优势、发展定位等进行了理性分析和初步思考。现将我们的思考和建议报告如下:
一、都江堰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基础和条件
旅游业是都江堰最大的民生产业、支柱产业,也是都江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引擎产业”。自2003年以来,我市按照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立足资源禀赋,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打造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2007年,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50.2%,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经过近年来坚持不懈地努力,特别是灾后运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推进重建提升,新型城乡形态正加快形成,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基础条件初步成熟。
(一)无可替代的品牌优势。我市拥有成都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拥有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组成部分、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池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地震遗址公园等自然人文景观,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先后获得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全 1 国卫生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等殊荣。青城山·都江堰成为全国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成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无可替代的品牌优势和国际影响力,为我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春观杜鹃夏漂流,秋赏红叶冬滑雪”。我市是成都市惟一的水源涵养地和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有全国离特大中心城市最近的原始森林―龙溪·虹口国家级森林公园,其生物多样性保存完整,有亚洲规模最大的杜鹃专类植物园和苔藓园,被誉为“世界天然植物园”、“野生珍稀动物基因库”。全市年均气温15.2℃,森林覆盖率60.59%,城市绿化覆盖率43%,空气质量和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一级水平。全市人均寿命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1.1岁,享有“成都后花园”、“天然氧吧”、“长寿之乡”等美誉,形成了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的生态文化观念,创下了野生大熊猫进入城市的新纪录,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成为我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先天优势。
(三)底蕴深厚的人文优势。李冰凿离堆分两江,创建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张陵创道于青城山,孕育了灿烂辉煌的道教文化;芒城遗址见证了古蜀文明的辉煌。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儒家思想多元交融,汉藏羌回等多种民族文化和谐共处,形成了都江堰特有的文化韵味。1800多年的道教文化和2260多年的水文化源远流长,“清明放水节”被列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赋予了我们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城市形态,孕育了“尊重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基因,这些无法复制的人文特色彰显了独特的城市魅力。
(四)快速提升的区位优势。我市南依成都市区,北靠阿坝九寨、黄龙,东连三星堆,西接卧龙、四姑娘山、甘孜、康巴,处于四川省五大精品旅游区和川西旅游环线的黄金枢纽位臵。我市距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市区仅38公里,距双流国际航空 2 港68公里,距成都火车北站55公里。规划的“五纵五横一轨一带”的道路主骨架正加快形成:“五纵”包括成灌高速、成灌老路、成青旅游快速通道、成灌快速通道(沙西线都江堰段)、成郫灌干道(IT大道都江堰段);“五横”包括一环路、二环路、外二环、蒲中路、彭青路;“一轨”为成都至都江堰快速客运铁路;“一带”则是指龙门山系旅游产业带路网。建成后,有6条直达成都的快速通道,形成城乡一体、联系内外的交通路网体系,将大幅提升我市的旅游通达能力和产业承载能力。
(五)特色独具的城市格局。都江堰城区一江八河穿城而过,举世独有。半城依山,半城融水,抬头见山,低头见水,负阴抱阳,玉带分流,山、水、田、城、林、堰相因相依,高度融合,浑然一体,犹如一把巨扇镶嵌于成都平原西北端。“五河十岸、一心五轴、显山露水”和“满城水色半城山”的城市格局,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营城至高境界演绎得淋漓尽致。在灾后重建中,城区将拆除1500余栋各类受损建筑,客观上为实现城市规划蓝图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通过全面落实“四性”原则统筹推进农村灾后重建,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得到了强化提升,向峨乡全域、大观镇茶坪村、安龙镇徐家院子等一批城乡统筹示范点位已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新亮点。总之,通过用城乡统筹的思路和办法推进灾后重建,生态环境优势更加突出,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正加快形成,进一步增添了都江堰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后发优势。
(六)强势扩张的国际影响力。地震前,通过举办国际道教文化节、虹口国际漂流节、都江堰国际猕猴桃节、青城山国际登山节等一系列国际性重大活动,“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城市文化品牌深入人心。“都江堰喝酒喝到天又亮,青城山双休修道自然醒”,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都江堰休闲度假的生动写照。地震后,我市倍受国 3 内外的关注,全国人民、世界友人以泪洗面、出钱出力、倾情支援,特别是中国最重要的国际化城市—上海市的全力对口支援,客观上使我市对外开放呈现出新的格局。通过开展灾后重建规划全球招标,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国家元首、驻华使节、国际友人,以及专家学者、新闻媒体等各界人士,让都江堰这座曾经历灾难洗礼的城市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二、都江堰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基本构想
围绕构建“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我们将加快景区景点重建和旅游项目建设,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尽快成为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中国西部旅游中心城市之一。到2011年,实现年接待游客900万人次以上、入境游客突破1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8亿元。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55%以上,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72亿元,吸纳就业人数12.3万人以上,成为都江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2009年建设目标:基本完成全域旅游景区资源的清理整合,切实提高旅游开发建设的融资能力和旅游高端项目的承载能力。完成都汶高速龙池隧道、成灌快速通道、虹口至蒲阳旅游连接线(虹口段)、蒲张路复线道路建设,旅游景区景点可进入性极大提升。龙池、虹口景区基本形成接待能力,“道解都江堰”实景演出实现试演,加快推进青城山·都江堰核心景区重建,加快实施成都大熊猫野放中心、卧龙大熊猫疾病控制中心建设。启动龙池、青城山索道改造,“天府一条街” 历史文化特色街区项目,以及第六感国际高端度假酒店、青城湖五星级酒店、中信国际高尔夫酒店、堰上青城国际高尔夫等一批旅游重大项目建设。
2010年建设目标:青城豪森五星级酒店(二期)、逸岭·锦江五星级公寓式度假酒店、青城洲际酒店竣工投入使用,旅游接待能力超过灾前水平。成都至都江堰快速客运铁 4 路、成郫灌干道建成通车,旅游枢纽功能进一步强化。全面完成青城山·都江堰、龙池、虹口景区重建和虹口漂流AAAA级景区打造,完成龙池、青城山索道改造;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启动虹口“堰塞湖”景点打造;全面启动“三线九镇”特色风情小镇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综合管理服务功能基本完善;成都大熊猫野放基地和卧龙大熊猫疾病控制中心实现开园接待,大熊猫品牌进一步强化。
2011年建设目标:全面完成龙池、虹口、青城前(后)山精品旅游景区建设。第六感国际高端度假酒店、青城湖五星级酒店、新加坡悦榕庄酒店、都江堰上海大事馆(度假)酒店、中信国际高尔夫酒店、蓝光六星级酒店、堰上青城国际高尔夫建成并投入使用,形成具有国际化管理水平和接待能力的高端酒店集群,基本形成以漂流、探险、滑雪、高尔夫、山地徒步旅游等休闲运动项目为支撑的国际旅游产品,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基本形成,国际旅游城市形态基本形成。
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我们将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一)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努力推进资源开发国际化。在严格落实《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基础上,启动《都江堰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设计》国际竞赛,用国际眼光和全球视野规划旅游发展,着力形成与世界级旅游资源相协调的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格局。一是加快青城山·都江堰景区重点文物、宫观庙宇、配套设施、服务体系重建,积极引进高端旅游文化开发项目,全力打造道教文化和水文化体验与展示之地。二是依托都江堰景区,以“壹街区”、“中国水街”、夜啤酒长廊等特色旅游休闲街区为载体,深入推进景区城区一体化,将城市中心游憩区打造成为都江堰市的“城市会客厅”。建立节能环保的城市夜景灯光系统,提升城市形象,彰显城市魅力。三是充分运用农村提升式重建成果,抓好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工作,加快打造“三线九镇”国际化特色旅游小镇,形成北部山区以山地户外运动为特色,南部坝区以生态观光度假为特色 5 的乡村旅游功能区,加快形成一批乡村旅游精品。
(二)突出特色发展理念,努力推进旅游产品国际化。按照国际旅游城市发展要求,着力引进特色化旅游项目,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一是大力发展观光旅游。按照国际精品旅游区的标准和要求,加快推进龙池、虹口、青城山前(后)山等旅游景区重建提升,抓好龙池、虹口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形成以世界遗产为龙头、以田园风光为基底的观光旅游产品。二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打好历史文化牌、熊猫基地牌、地震遗址牌,加快成都大熊猫野放中心、卧龙大熊猫疾病控制中心、国家地震遗址公园建设以及水文化博物馆、道教文化博览馆建设,着力培育文化旅游和物种旅游。以《道解都江堰》实景演出为突破口,深入挖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推进中心城区水利府、文庙文化公园、老城门等历史遗迹重建,再现历史场景,加快形成道教文化和水文化展示体验之地。三是大力发展户外运动。加快启动龙湖、中信、青城湖国际高尔夫项目和龙池高原高尔夫项目建设,努力打造高尔夫项目集群,加快培育高端旅游市场。围绕都江堰——龙池〃虹口山地运动基地打造,加快推进国际方兴未艾的运动休闲旅游产品建设,加快龙池、虹口、青城后山等景区的山地越野、滑雪、漂流等精品旅游项目建设进程,加快形成国际山地旅游展示之地、体验之地的品牌效应。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推进旅游设施国际化。一是在着力抓好成都至都江堰快速客运铁路、沙西线都江堰段、成郫灌干道等对外交通路网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推进景区景点相互贯通的旅游公路建设,改变龙池、虹口等景区单进单出的交通现状。二是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标准,加快完善电子商务系统、旅游标识系统、旅游信息服务等服务体系,提升国际旅游服务水平。三是提升旅游消费环境,加快推进旅游商品加工展示营销中心等旅游商品生产、销售网点建设,加快城市西区高品位国际化社区的整体打造,大力吸引国际国内高端人才居家创业。
(四)创新旅游发展机制,努力推进产业链条国际化。一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着力构建多元化的旅游开发格局。重点是用好农村灾后重建和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大力引进社会资金实施乡村酒店、户外运用、休闲观光等旅游项目建设。二是整合国有资源和资产,强化旅游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积极搭建直接融资平台,做强资本和资源两个市场。三是积极引进具有国际品牌和国际理念的管理集团、品牌酒店、境外旅行社落户都江堰,构建客源市场的国际化平台,着力提高外汇收入占当地进出口总值比重。四是创新投资体制,通过旅游产品重建设计、旅游设施采购、旅游项目开发等环节的国际化招投标,持续提升旅游产业投入国际化水平。
(五)加强旅游宣传营销,努力推进旅游管理国际化。以上海世博会为平台,争取在上海建立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强化旅游宣传营销,着力构建立足上海,辐射东部地区,面向世界的旅游市场拓展体系。在办好清明放水节、道教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成都、上海等国际化平台,积极参与国际旅游节、国际旅游展销会、国际旅游推介会等国际国内外旅游促销活动,提升历史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旅游软实力。依托四川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和职业高中,加大国际旅游人才培训力度,打造国际旅游人才重要的培训地,服务龙门山旅游开发。
三、几点建议
(一)建议对我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予以明确。恳请市上正式明确我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并从政策导向、项目安排、资金支持、目标考核等方面对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给予支持。
(二)建议对我市旅游产业项目给予集成扶持。建议市上对旅游“引擎”项目进行全域统筹,凡属成都市旅游产业发展龙头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均优先规划在都江堰,优先安排在都江堰,以加快形成我市国际性旅游产品竞争优势。
(三)建议对我市旅游宣传营销给予集成支持。建议市上进一步加强对我市旅游对外宣传的集成支持,将都江堰作为成都的城市名片,纳入成都各类会议展览、节庆活动的承办地和宣传重点,扩大都江堰的国际影响力。
(四)建议对都江堰旅游发展政策给予集成倾斜。建议市上对我市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给予政策集成倾斜,重点在规划、项目、土地、资金等政策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扶持。
都江堰市作为极重灾区,正经历一个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的过程。这一过程,虽然任务异常繁重,但机遇十分难得。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加快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走出一条城乡统筹条件下的现代产业发展之路。
中共都江堰市委
都江堰市人民政府
2009年7月27日
主题词:都江堰△ 旅游城市 报告
抄报:春城书记、红林市长、华章部长、忠林副市长。
中共都江堰市委办公室
2009年7月27日印
(共印1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