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煤炭营销存在问题及战略创新(含五篇)

时间:2019-05-14 19:10: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煤炭营销存在问题及战略创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煤炭营销存在问题及战略创新》。

第一篇: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煤炭营销存在问题及战略创新

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煤炭营销存在问题及战略创新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煤炭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及时调整煤炭的营销策略将有助于企业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文章主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目前煤炭营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探讨煤炭企业进行战略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煤炭营销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煤炭营销;可持续发展;战略创新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7146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组成因素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部门就是企业。我国许多企业在发展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在煤炭市场中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发展和转变的重要战略方针。目前我国的煤炭企业在开采加工煤炭的过程中因为受到外部条件以及技术水平的制约和限制,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为了能够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应该要在进行煤炭生产时提高质量、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加强技术创新和改革,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调整战略营销手段,保护环境,将保护环境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实现煤炭的可持续发展。

1煤炭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1营销理念落后

作为国有能源,煤炭是我国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政府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资源的调配。因此,煤炭企业在实际的营销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模式,营销理念落后,没有对市场进行动态的研究,缺少先进的大营销大市场的观念。同时企业也没有积极构建生产、运行、开采、销售等一体的营销体系,且煤炭企业在日常的工作中只注重提高煤炭的生产量,对煤炭的质量以及产品结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营销过程中没有准确的定位,没有细化分析产品,仅仅按照传统的理念进行煤炭的营销,缺少随时代发展的品牌意识。

12没有健全的煤炭营销管理体系

煤炭企业是在政府完全调控之下运行的,因此企业在生产运营、内部管理、产品结构等方面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和规范进行,这样完全没有管理自主权的煤炭企业在实际管理中会出现发展观念落后、陈旧,不敢在生产运营上进行创新。同时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不断更新的情况下,煤炭企业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模式进行营销,无法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无法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煤炭企业没有健全的营销管理体系,他们没有认识到创新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没有专门的专业人员分析和研究煤炭的营销,对煤炭发展的目光不够长远,没有深入调查和分析市场的发展现状,限制了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3煤炭产品品种单一

我国市场对煤炭产品的需求逐渐加大,煤炭市场上甚至出现了生产供不应求的现象。因此,某些煤炭企业为了能够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煤炭的生产量,忽视了煤炭的生产质量。加上技术、设备等方面的限制,煤炭产品的品种相对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市场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煤炭企业没有清楚意识到综合利用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对煤炭产品应该要进行深加工,现实生产中企业只是对煤炭产品进行粗略的处理,煤炭产品自身的科技含量比较低,因此无法有效地利用煤炭资源。

2煤炭?I销战略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目前全世界都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提高了我们对资源的使用和需求程度,这样就导致了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现象,严重威胁到人类赖以存在的家园。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部分,企业的产品生产、运营模式、产业结构直接影响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资源、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企业的运营密切相关,加上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较少。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煤炭行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满足市场需求,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煤炭行业进行营销战略创新的重要原则。

国内外的先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大多数都对营销战略、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这就对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我国的煤炭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经济规模、综合实力、产业基础等都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在此基础上创新营销观念、理念和技能,创建有创新意识的煤炭营销队伍将会有效地提高煤炭行业的经济效益。不过我国煤炭行业长期受到传统营销模式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煤炭行业长远发展,应该要对市场黄精、发展确实、产业结构、发展前景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合理的、科学的营销战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煤炭产业调整和营销,进而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煤炭营销的战略创新

31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营销战略原则

可持续的发展营销主要是指把实现环境保护、消费者利益、企业经济效益统一为主要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从产品生产、包装、销售各个环节全面制定严格的策略进行营销发展。煤炭行业要想实现稳定的、长久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首先应该要深入了解和分析市场的发展趋势,转变落后的、传统的营销观念,将可持续发展的营销战略观念贯穿到企业整体的发展策略中去。在进行煤炭产品的生产和设计中,企业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制定符合原则的发展规划。其次在实际的生产以及销售管理中,落实“以销定产”的观念,将营销作为产品的重要工作。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煤炭企业需要健全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可以设立专门的部门进行营销战略的管理,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营销战略,将煤炭生产、设计、包装、营销等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监督和管理,有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创新战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改革煤炭开采技术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煤炭行业应该要不断地加快科技进步,在煤炭的生产、开采、加工等方面进行技术革新,同时提高煤炭产品的科技含量,生产和开发多样化的煤炭产品,进而满足消费者的多样需求,提高煤炭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进行科技革新的过程中,煤炭企业要将取得的科技成果转换为有效的生产力,利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进行营销信息反馈系统的建立,全面、及时地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目前市场对煤炭产品种类、质量、规格等方面的需求。并对其进行分析、进行产品的种类和产量的定位,调整产品结构,最终实现多样化、个性化的营销模式,完善网络系统。

33创新营销理念,提高营销人员的专业素养

在进行煤炭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应该要不断转变和创新营销理念,不仅仅是改变单纯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观念,同时还应该要创造需求,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因此这就要求煤炭企业要不断提高营销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煤炭营销工作人员不仅仅要开拓消费市场,同时要进行煤炭产品相关信息的传播,他们自身要及时了解市场对煤炭产品的使用和需求情况,熟悉煤炭产品的共性和特点,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然后将这些信息进行反馈,使煤炭企业及时了解。除此之外,营销工作人员还是煤炭企业的形象代表,他们与消费者之间关系密切,他们的职业素养以及工作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营销业绩,同时也是煤炭企业在社会中快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煤炭企业在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营销人员的重要性,努力提高他们的营销能力、专业素养,同时培养了解煤炭生产、经营、管理的复合型的、高素质的综合人才,进而实现煤炭营销的效益最大化。

4结论

总而言之,在可持续发展的视域下,煤炭企业要正视煤炭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在信息时代的发展背景下,采用先进的发展理念和模式,采取多种营销方式,开拓煤炭产品的营销渠道,培养专业的煤炭营销人才。改革煤炭开采技术,不断开发煤炭产品,提高产品多样性,满足社会、市场和消费者的多样需求,促进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付国加强国有煤炭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的措施[J].中国煤炭工业,2008(9).[2]冷一鸣浅析煤炭企业的销售渠道管理――以兖矿集团为例[J].煤矿现代化,2011(6).[3]孙志忠,田涛浅析煤炭营销组合策略[J].山东煤炭科技,2012(2).

第二篇:企业绿色营销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进入90年代,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经济活动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短缺,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通过对企业绿色营销的概念、我国目前绿色营销现状及政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作了简要的阐述。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使企业其将产品的营销活动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协调起来,才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企业

绿色产品

绿色营销

可持续发展 1.前言

进入90年代,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的经济活动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短缺,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随着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的发生,人们开始对过去那种掠夺式采掘和无限制消耗的行为进行反思,并且逐渐转化为生产、消费过程中的一种自律行为。各国政府基于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各种贸易保护政策的相继出台, 使得作为社会经济运行主体的企业被逼到了保护环境的前沿。目前,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比以往更加关注适度、无污染、保护环境的消费, 绿色需求在世界范围内正被逐渐唤起。以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苏醒为代表的外界压力促使企业改变生产、经营思想、实施绿色营销。改变以往传统单纯追求利润的经营模式, 取而代之以环保、绿色为切入点的新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已经被构建。

可持续发展战略自上世纪70 年代提出以来“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成为全球性经济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主题。所谓可持续发展战略, 是指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联系, 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以保证社会实现良性循环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要求人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对自然界采取“强取毫夺”的传统态度和观念, 减少和消除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不友好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为了治理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浪费、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全世界各国都在努力使各自的发展回到可持续轨道上来。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多年努力,在环境保护方面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而且形成了绿色需求—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绿色价格—绿色市场开发—绿色消费这种以“绿色”为主线的消费链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人口膨胀等社会问题。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并且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作为环境污染主要制造者的企业, 必须在生产经营、环境保护等社会活动中承担起社会责任。同时要将产品的营销活动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协调起来。因此,绿色营销应运而生成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目前我国在绿色营销模式方面刚刚起步,由于企业的被动致使对绿色营销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单纯的谋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每年我国有数亿美元的产品因为环境管理标准差异而受限;因蒙特利尔条约的限制,我国许多含氟里昂产品被禁止生产和销售;在农产品方面,由于农牧产品的农药残留梁超标和纺织品中由于染料中间体的毒性而被欧盟退回。一系列的问题表明,目前我国的企业因绿色壁垒而造成的损失日益增加。而且这样一种生产和销售模式也不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实行以社会贡献为目的的现代营销模式。确立以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经济观。以符合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的绿色营销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绿色营销的概念界定(绿色营销的理论基础、概念界定、特征、意义等)

2.1绿色营销的理论基础及特征

在理论基础方面,绿色营销被称为生态营销或和谐营销。生态经济学、经济生态学和环境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为绿色营销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绿色营销理论的建立是研究生态系统、环境系统和营销系统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的结果。

与传统的市场营销相比较, 他们的相同点都在于包括市场营销调研、目标市场选择、制定企业战略计划及营销计划、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等。在特征方面与传统的营销模式相比,产品在设计时,考虑到了资源与能源的保护与利用,易于回收和处置;采用清洁技术与生产工艺生产;它重视资源回收利用和产品的环境性能,不但要求尽可能地将污染消除在生产阶段,而且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在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在营销宗旨方面,绿色营销是强调节约材料耗费,保护资源;确保产品安全、卫生和方便,以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提升;引导绿色消费,培养人们的绿色意识,优化人们的生存环境;在营销过程方面, 传统的营销模式强调采用各种手段达到营销目标使利益最大化,却忽视了营销手段的负面影响;而绿色营销则不同,除了强调营销的目的外还强调营销的方式必须与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的和谐,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销售过程;就研究范围而言,传统营销的研究范围是由企业、顾客与竞争者构成的, 主要通过刺激消费和协调三者间的关系来获取利润,忽视了企业之外的自然环境因素;在销售渠道方面,虽然分销渠道目前不能成为绿色营销的重点,但是绿色分销日益引起企业的关注,采取技术革新,提出绿色产品的概念。

另外,采用绿色标志,培养绿色文化是也是绿色营销的重要特点。相关机构依据绿色产品标准及有关规定,对产品的环境性能及生产过程进行确认,并以标志图形的形式告知消费者哪些产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更为有利。目前,绿色文化已成为了许多企业文化的中心内容;企业目标开始了与环境目标的融合;企业管理理念、营销理念开始了与绿色生态理念的融合;这种融合,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反映了企业管理理念、特别是现代营销理念的新进展。将为网络营销理念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并将提出明确的生态要求。2.2 概念界定

国外有的学者认为绿色营销是“Green Marketing”,或是“Environmental Marketing”,但都是表达一个大致相同的内涵。肯〃 毕提教授在其所着的《绿色营销—化危机为商机的经营趋势》[1]一书中指出“ 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 Peattie等人将绿色营销定义为“以有利润且环境可承受的方式来认明、预期和满足顾客与社会要求的管理过程”。Walter认为绿色营销的内涵是“将环境管理认知并作为事业发展的义务和成长机会的营销活动即绿色营销”。我国学者认为:“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营销中要重视保护地球资源环境,防治污染以保护生态,充分利用并回收再生资源以造福后代。”从以上界定中可知,绿色营销是是传统营销的创新与发展,即以满足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共同利益为目的的社会需求管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市场营销方式。在追求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过程中更长远地追求社会利益,注重对社会的宏观贡献,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绿色营销不仅要求企业对人、财、物、信息、形象等有形和无形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而且还要求企业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到重要位置,使这三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地结合,从而产生绿色效益。

总之,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思想,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为中心和出发点,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的统一, 市场主体根据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原则,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及同其他市场主体交换产品价值来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种管理过程的营销策略。2.3我国实行绿色营销的意义

目前,绿色的浪潮席卷全球,绿色消费意识得到了各国消费者的认同。一项调查显示,75%以上的美国人、67%的荷兰人、80%的德国人在购买商品时考虑环境问题,有40%的欧洲人愿意购买绿色食品。

但是,近几年,许多生产厂商抓住消费者对绿色产品鉴别能力不强的特点,纷纷标榜自己的产品为“绿色产品”、“环保先锋”。目前市面的假“绿色”产品在建筑装饰、家电、日用化工等行业表现得已最为突出。假绿色产品充斥市场,严重阻碍了绿色消费的健康发展,尽快扭转这种局面,已成为我国绿色消费事业发展中刻不容缓的大事。

目前,我国面临人口不断膨胀,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日益恶化的严峻现实。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经中科院测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致使我国的发展成本比世界水平高出7% ,因环境污染对人民身体健康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8000亿元。正如******主席所指出的:“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长方式,能源资源将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因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根本上转变增长方式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进一步强化人们的绿色意识,进一步推进绿色活动,从而形成企业经济行为绿化的动力。一方面将迫使企业大力发展集约型循环经济,采用绿色技术,进行绿色生产;另一方面将促使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不再满足于优越的物质享受而追求更自然更健康和谐的生活,形成绿色环保意识,观念的转变将体现在消费上,最终形成绿色消费的新时尚。作为社会经济系统中基本单位的企业, 只有顺应这一历史潮流, 把实施绿色营销融入到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中去,与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企业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实践绿色市场营销战略是当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在新形势下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因此,无论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是来自消费者的压力,都说明企业必须贯彻绿色营销的观念,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3 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现状及问题

绿色营销在我国起步较晚,虽得到一定发展,但面临着全社会绿色消费需求尚未形成、绝大多数企业绿色营销理念仍未确立、生产管理方式滞后、营销组合策略不相适应以及政府措施不力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对策,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使绿色营销逐步成为本世纪中国企业市场营销的主流。1 2 3 下一页

我国的绿色营销始于绿色食品开发,我国的绿色营销从90 年代初就开始了,农业部曾邀请有关专家对国外有机食品、自然食品、生态食品、无公害食品的内涵及质量标准、环境标准、卫生指标进行了研究,正式提出了绿色食品概念,并推出了我国的绿色食品。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开始实施绿色食品标志制度。1993年5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1994年,农业部又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的三项基本原则。并正式决定由太阳、植物叶片、蓓蕾构成绿色食品标志。从此,绿色食品标志开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绿色食品逐步成为我国各大城市的最畅销食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许多产品获得绿色标志使用权。对外贸易上,许多国家利用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来拒绝或限制进口,使我国一些出口产品遭受威胁。据不完全统计,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我国含氟产品将因蒙特利尔条约保护臭氧层国际公约而被禁止生产和销售;50多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将因主要贸易对象国实施环境标志而面临市场准入问题;由于农药残留量超标,我国部分粮油食品出口受阻;纺织品出口也因染料问题面临退出欧盟市场的危险。因此,对实施绿色营销,我们必须要有紧迫感。

但是对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来说,其经营观念仍处于由传统推销向市场营销的转变之中,往往过分注重近期和微观利益,因而割裂了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加之中国现有的市场竞争不充分,法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使我国的绿色营销客观上面临着一些障碍。

企业的经营观念方面相对落后。我国的企业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其传统的经营观念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战略。

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资源有限。实施绿色营销战略,意味着原材料的选择,产品的加工、销售、使用过程以及产品报废后的处理都必须实施环境管理,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因此,需要大量的相关技术设备以及各种有关环保技术和环境管理方面的人才。但我国现阶段,对于环保技术相对落后、环保设备的研发力量不够,环保方面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严重缺乏,而且对环境管理的认识度还没有提高到企业战略的高度。现代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对策

企业是资源的最大消耗者和环境污染的最大制造者,外部环境的变化给现代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必将使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因此,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企业管理层的战略决策的转变

Domain:/lunwen/guanli/qiye/ 2006-5/21/***074.htm 曹利军, 杜世勋.从传统营销到绿色销: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分析, 软科学, 2004,(5): 55-57.[摘 要]文章从追溯‚文化产业‛的诞生历程入手,通过引用多个国家的统计数据,指出了‚文化产业‛研究中存在的理论推崇与实际绩效的矛盾,并从经济理论上加以佐证,文章最后提出了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反思.[关键词]经济危机;文化产业;经济拉动

自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中国也未能幸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中国GDP季度增幅依次为10.6%、10.4%、9.9%、9%,到2009年第一季度,GDP增幅剧减至6.1%,二季度稍好,也仅7.1%,形势不容乐观.2009年初的‚两会‛期间不断有代表呼吁:将‚文化产业‛作为‚金融危机时期新的经济增长点‛[1]。此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赞美之词一直络绎不绝,诸如‚文化产业是全球范围内兴起的新兴产业,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P1)、‚文化产业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示了自己作为‘朝阳产业’的无穷魅力,并迅速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P3)、‚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和支柱产业‛(P1),诸如此类的话语在其他论述中亦屡见不鲜。文化产业真的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甚至成为一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吗?对此,本文持有异议,并拟从外国与中国、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指出前述命题中存在的值得商榷之处.一、突如其来的‚文化产业‛

1947年,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在其专着《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将商业化和标准化了的大众文化称为‚文化产业‛,并批评了‚文化产业‛的平庸、强迫性与单一性。此后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尽管得出了与法兰克福学派不同的结论,但采用了同样的‚理论-意识形态‛研究范式.1994年,澳大利亚发表了一个政府工作报告《创意国度》,强调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至此‚文化产业‛,开始纳入政府施政纲领。《创意国度》的发表,标志着人们对‚文化产业‛的态度由原来的理论性思辨转向了现实生活中的倡导与扶持。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澳洲的经济与文化实力并不占优势,因此其政策主张并没有引起世人太多的关注,直到1997年情况才为之一变.1997年7月,工党赢得了英国大选,为了应对当时的经济衰退,工党政府进行了机构重组,成立了‚文体传媒部‛,力图将‚文化产业‛①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并组建了一个‚创意产业专家组‛,进行创意产业界定、创意产业纲要拟订、创意产业成果计量等工作。1998年和2001年,‚文体传媒部‛分别公布了当年的《文化产业行动纲领》,把‚文化产业‛看作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认为应纳入国家的政治议程。在英国的鼓噪下,其他国家也纷纷跟进,宣布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一时间,‚文化产业‛声名大振.但是英国政府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搞清什么是文化产业,以至于它的后继者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境。2000年,奥地利新任命了一位负责艺术管理的国务卿,他宣称:在未来的文化和经济政策中,文化产业是最有前途的行业。在当时的奥地利,没人真正知道他在谈论什么,甚至,连这位国务卿本人也不知道‚文化产业‛到底是什么。虽然‚文化产业‛已被纳入了奥地利文化政策争论的核心,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已经搞清楚‚文化产业‛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增长、艺术进步或文化发展.在笔者看来,所谓的‚文化产业‛不过是从现有的各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下属的各行业中抽取一部分,组成一个‚新‛的产业形态,使之成为继一、二、三产业之后的‚第四产业‛。‚文化产业‛仍然属于传统的三大产业的范畴,只不过在重新排列组合后具有了新的性质与功能。由于各国/地区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各国/地区所抽取的‚文化产业‛的范围也互不相同(表1)(P53).表1 各国/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范畴比较分析表由于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的界定上难以达成共识,那么我们有理由质疑:既然各国/地区的‚文化产业‛外延各不相同,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就难免缺乏可比性,那么所谓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支柱产业‛的说法就值得慎思明辨了.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尽管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的范围上存在分歧,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处于各方外延的重叠之处。大卫〃所罗斯比分析了几种‚文化产业‛的分类模型,发现在确定‚文化产业‛的范围时,各方对以下部门没有疑义: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舞蹈、音乐、音像、电子游戏、视觉艺术、广告、摄影、手工艺、出版。事实上,这些达成共识的部门占据了‚文化产业‛外延的大部分,从而使各国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又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二、‚文化产业‛之经济拉动作用的经验验证

世界各国中,英国在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方面一直处于前列,因此我们决定‚管中窥豹‛:以英国作为典型,通过英国‚文体传媒部‛的统计数据透视文化产业的经济作用.1 2 3 下一页

在英国,政府和学术界高调宣扬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给人一种任何地方都能发展‚文化产业‛的幻觉,似乎‚文化产业‛成了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各个地区纷纷宣称要建立本地的‚创意中心‛或‚文化产业区‛,将‚文化产业‛当作一个应当大力扶持和培养的部门,全然不顾各地不同的工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历史传统。另一方面,‚文体传媒部‛提供的数据表明:在英国各大产业中,‚文化产业‛的经济重要性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大.以2004年为例(图1),在产生的增加值总额①(GVA)中‚其它服务业‛,的贡献超过了2/3,稳居第一主力的位臵;其次是制造业,其GVA占全部GVA的比重超过10%;剩下的农业、采矿、建筑、旅游和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总额(GVA)‛占总体增加值的比例都不大,均低于10%,属于‚第三梯队‛的行列.只有在‚第三梯队‛里面,‚文化产业‛才算得上贡献最大的行业,但从宏观来看,‚文化产业‛对整体经济增加值的贡献仍然有限。当然,我们不排除未来英国的‚文化产业‛将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图1 2004年英国各行业增加值占全部经济增加值的比重

资料来源:英国文体传媒部

另一方面,从1997~2006年的十年间,英国‚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在全部经济增加值中的比例一直不高,始终在5%~7%之间徘徊(图2),虽然有增长的迹象但速度缓慢。依此趋势,要使‚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成长的重要因子,还需待以时日.资料来源:2009年1月英国‚文体传媒部‛的《创意产业经济统计公报》

不但英国的‚文化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处于次要地位,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也大抵如此。图3来自于英国‚文体传媒部‛的统计,刻画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五个重要成员国的‚文化产业‛对本国GDP的贡献,即使贡献率最高的英国也不过6%左右,其余四国大都在3%~4%之间。很显然,这样的态势难以证明‚文化产业‛对宏观经济成长的重要意义。考虑到各国‚文化产业‛统计口径的差别,我们再选取我国香港和台湾地方政府对主要国家‚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表2及图4),作为审视‚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的参照。如果说图3反映了英国人的视角,则表2出自香港人的视角,我们可以从表2得出与图3相似的结论:美国和台湾省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6%以上,其余国家都在3%~5%之间。这样,无论是欧洲的英国还是亚洲的香港,其统计数据都支持我们的假设:‚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地区经济总量中的比例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但表2也同时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一般产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可观的增长潜力,这恐怕是世界各国看好‚文化产业‛的主要原因了,但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不等于现实,何况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规模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偏低.图4所选取的样本中有将近一半来自亚洲,同时也包含欧、美、澳洲的国家,显得更有代表性。在图4中,美国和英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例最大,在5%~6%之间;澳大利亚、韩国、香港、台湾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3%~4%之间,只有新西兰最低,仅1.7%。图4同样表明:‚文化产业‛在各国/地区GDP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更不是‚支柱产业‛!表2 创意产业经济价值———所选国家/地区概览

三、‚文化产业‛之经济拉动作用的理论探讨

无论在哪个国家,‚文化产业‛涵盖的部门都多种多样,从‚影视出版‛、‚演艺经纪‛到‚广告设计‛、‚文化遗产‛……不一而足。就行政管理来说,上述行业分别由不同的政府机构管辖。发展‚文化产业‛,要求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政府机构彼此协调,涉及的机构越多,协调的难度就越大,有时难免出现互相扯皮、互相拆台的现象;从学术研究来看,无论电影、电视、戏剧、广告、网络游戏,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但我们缺乏适合各个部门的通用研究方法。各个部门的赢利能力也千差万别,网络游戏、影视节目能够轻易地赚取大把钞票,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主要依靠政府拨款,赢利性差。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谈论‚文化产业‛的经济带动作用,而应按赢利性的大小分别探讨.[摘 要]文章从追溯‚文化产业‛的诞生历程入手,通过引用多个国家的统计数据,指出了‚文化产业‛研究中存在的理论推崇与实际绩效的矛盾,并从经济理论上加以佐证,文章最后提出了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反思.[关键词]经济危机;文化产业;经济拉动

自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中国也未能幸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中国GDP季度增幅依次为10.6%、10.4%、9.9%、9%,到2009年第一季度,GDP增幅剧减至6.1%,二季度稍好,也仅7.1%,形势不容乐观.2009年初的‚两会‛期间不断有代表呼吁:将‚文化产业‛作为‚金融危机时期新的经济增长点‛[1]。此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赞美之词一直络绎不绝,诸如‚文化产业是全球范围内兴起的新兴产业,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P1)、‚文化产业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示了自己作为‘朝阳产业’的无穷魅力,并迅速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P3)、‚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和支柱产业‛(P1),诸如此类的话语在其他论述中亦屡见不鲜。文化产业真的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甚至成为一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吗?对此,本文持有异议,并拟从外国与中国、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指出前述命题中存在的值得商榷之处.一、突如其来的‚文化产业‛

1947年,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在其专着《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将商业化和标准化了的大众文化称为‚文化产业‛,并批评了‚文化产业‛的平庸、强迫性与单一性。此后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尽管得出了与法兰克福学派不同的结论,但采用了同样的‚理论-意识形态‛研究范式.1994年,澳大利亚发表了一个政府工作报告《创意国度》,强调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至此‚文化产业‛,开始纳入政府施政纲领。《创意国度》的发表,标志着人们对‚文化产业‛的态度由原来的理论性思辨转向了现实生活中的倡导与扶持。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澳洲的经济与文化实力并不占优势,因此其政策主张并没有引起世人太多的关注,直到1997年情况才为之一变.1997年7月,工党赢得了英国大选,为了应对当时的经济衰退,工党政府进行了机构重组,成立了‚文体传媒部‛,力图将‚文化产业‛①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并组建了一个‚创意产业专家组‛,进行创意产业界定、创意产业纲要拟订、创意产业成果计量等工作。1998年和2001年,‚文体传媒部‛分别公布了当年的《文化产业行动纲领》,把‚文化产业‛看作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认为应纳入国家的政治议程。在英国的鼓噪下,其他国家也纷纷跟进,宣布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一时间,‚文化产业‛声名大振.但是英国政府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搞清什么是文化产业,以至于它的后继者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境。2000年,奥地利新任命了一位负责艺术管理的国务卿,他宣称:在未来的文化和经济政策中,文化产业是最有前途的行业。在当时的奥地利,没人真正知道他在谈论什么,甚至,连这位国务卿本人也不知道‚文化产业‛到底是什么。虽然‚文化产业‛已被纳入了奥地利文化政策争论的核心,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已经搞清楚‚文化产业‛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增长、艺术进步或文化发展.在笔者看来,所谓的‚文化产业‛不过是从现有的各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下属的各行业中抽取一部分,组成一个‚新‛的产业形态,使之成为继一、二、三产业之后的‚第四产业‛。‚文化产业‛仍然属于传统的三大产业的范畴,只不过在重新排列组合后具有了新的性质与功能。由于各国/地区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各国/地区所抽取的‚文化产业‛的范围也互不相同(表1)(P53).表1 各国/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范畴比较分析表由于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的界定上难以达成共识,那么我们有理由质疑:既然各国/地区的‚文化产业‛外延各不相同,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就难免缺乏可比性,那么所谓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支柱产业‛的说法就值得慎思明辨了.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尽管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的范围上存在分歧,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处于各方外延的重叠之处。大卫〃所罗斯比分析了几种‚文化产业‛的分类模型,发现在确定‚文化产业‛的范围时,各方对以下部门没有疑义: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舞蹈、音乐、音像、电子游戏、视觉艺术、广告、摄影、手工艺、出版。事实上,这些达成共识的部门占据了‚文化产业‛外延的大部分,从而使各国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又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二、‚文化产业‛之经济拉动作用的经验验证

世界各国中,英国在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方面一直处于前列,因此我们决定‚管中窥豹‛:以英国作为典型,通过英国‚文体传媒部‛的统计数据透视文化产业的经济作用.1 2 3 下一页

在英国,政府和学术界高调宣扬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给人一种任何地方都能发展‚文化产业‛的幻觉,似乎‚文化产业‛成了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各个地区纷纷宣称要建立本地的‚创意中心‛或‚文化产业区‛,将‚文化产业‛当作一个应当大力扶持和培养的部门,全然不顾各地不同的工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历史传统。另一方面,‚文体传媒部‛提供的数据表明:在英国各大产业中,‚文化产业‛的经济重要性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大.以2004年为例(图1),在产生的增加值总额①(GVA)中‚其它服务业‛,的贡献超过了2/3,稳居第一主力的位臵;其次是制造业,其GVA占全部GVA的比重超过10%;剩下的农业、采矿、建筑、旅游和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总额(GVA)‛占总体增加值的比例都不大,均低于10%,属于‚第三梯队‛的行列.只有在‚第三梯队‛里面,‚文化产业‛才算得上贡献最大的行业,但从宏观来看,‚文化产业‛对整体经济增加值的贡献仍然有限。当然,我们不排除未来英国的‚文化产业‛将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图1 2004年英国各行业增加值占全部经济增加值的比重

资料来源:英国文体传媒部

另一方面,从1997~2006年的十年间,英国‚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在全部经济增加值中的比例一直不高,始终在5%~7%之间徘徊(图2),虽然有增长的迹象但速度缓慢。依此趋势,要使‚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成长的重要因子,还需待以时日.资料来源:2009年1月英国‚文体传媒部‛的《创意产业经济统计公报》

不但英国的‚文化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处于次要地位,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也大抵如此。图3来自于英国‚文体传媒部‛的统计,刻画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五个重要成员国的‚文化产业‛对本国GDP的贡献,即使贡献率最高的英国也不过6%左右,其余四国大都在3%~4%之间。很显然,这样的态势难以证明‚文化产业‛对宏观经济成长的重要意义。考虑到各国‚文化产业‛统计口径的差别,我们再选取我国香港和台湾地方政府对主要国家‚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表2及图4),作为审视‚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的参照。如果说图3反映了英国人的视角,则表2出自香港人的视角,我们可以从表2得出与图3相似的结论:美国和台湾省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6%以上,其余国家都在3%~5%之间。这样,无论是欧洲的英国还是亚洲的香港,其统计数据都支持我们的假设:‚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地区经济总量中的比例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但表2也同时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一般产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可观的增长潜力,这恐怕是世界各国看好‚文化产业‛的主要原因了,但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不等于现实,何况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规模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偏低.图4所选取的样本中有将近一半来自亚洲,同时也包含欧、美、澳洲的国家,显得更有代表性。在图4中,美国和英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例最大,在5%~6%之间;澳大利亚、韩国、香港、台湾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3%~4%之间,只有新西兰最低,仅1.7%。图4同样表明:‚文化产业‛在各国/地区GDP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更不是‚支柱产业‛!表2 创意产业经济价值———所选国家/地区概览

三、‚文化产业‛之经济拉动作用的理论探讨

无论在哪个国家,‚文化产业‛涵盖的部门都多种多样,从‚影视出版‛、‚演艺经纪‛到‚广告设计‛、‚文化遗产‛……不一而足。就行政管理来说,上述行业分别由不同的政府机构管辖。发展‚文化产业‛,要求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政府机构彼此协调,涉及的机构越多,协调的难度就越大,有时难免出现互相扯皮、互相拆台的现象;从学术研究来看,无论电影、电视、戏剧、广告、网络游戏,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但我们缺乏适合各个部门的通用研究方法。各个部门的赢利能力也千差万别,网络游戏、影视节目能够轻易地赚取大把钞票,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主要依靠政府拨款,赢利性差。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谈论‚文化产业‛的经济带动作用,而应按赢利性的大小分别探讨.

第三篇:公益营销基于战略的营销创新

B2B99.Com收集整理

公益营销:基于战略的营销创新

以前在和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讨论企业公益行为时,他曾表达了自己的顾虑:“我感觉企业的捐赠就应该是真金白银的,倘若给公益增加商业色彩,就变味了。”

王总的顾虑说明了公益营销在中国遭遇了传统文化的冲突,同时也说明了公益营销在本土企业界和理论界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公益慈善,正在成为时尚

2006年12月26日,中国贸易报旗下的《公益慈善周刊》创刊了,创刊词指出:慈善理念的重建使各种公益活动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公益慈善周刊》的创办也得到了公益组织、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过去的2006年,是公益慈善呼声极高的一年,继全球首富比尔·盖茨宣布“捐出一个巴菲特”后,巴菲特也宣布将捐赠高达85%的财富交由盖茨基金会管理。随后,华人首富李嘉诚宣布以“第三个儿子”的名义将捐出1/3的财产从事公益慈善事业。华人巨星成龙也表示也捐出家产一半用于慈善事业。年终由李亚鹏和王菲夫妇举办的嫣然基金慈善晚宴共筹得800多万元善款,为热闹的2006年的慈善公益概念画上了完美句号。

综合来看,公益热闹的背后实质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反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公益行为的需求。我国正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根据国际经验,这时也正是公益行为伴随GDP的增长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目前,政府主导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主题也正深刻有力的推动着了公益事业的快速发展。“公益中国”组委会秘书长鲍铁羽先生就提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就是要关注弱势群体,让大家都知道中国还有更大部分的人是穷人和需要帮助的人,这更需要政府对公益或慈善事业在政策上的支持与明晰,加上媒体的广泛传播,学者的警醒,富人的觉悟,各界的溶入和参与,公益事业才能做好。”公益事业也因此得到了商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公益营销实现多方共赢

中国传统观念中有做好事不留名的现象。正如前文提到的万达集团王健林董事长的顾虑,但实际上,王总不久前也表示了新的看法:“我以前并不认同公益营销,但是今天决定改变我的看法。事实上,这个社会可能还处于缺乏公益营销的阶段,假使公益营销多起来后,公益事业就更加发达了。”

公益营销的本质在于企业借助公益活动与消费者沟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并借以良好的企业形象营销消费者,使其对企业的产品产生偏好,在做购买决策时优先选择该企业的产品的一种营销行为。企业组织的公益营销行为中为了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往往还借助于相关的公益组织来实施公益计划,通过资源整合来实现最佳的公益传播效果。实现企业、社会公众和公益组织等多方共赢的目标。

企业在选择公益组织合作伙伴时,必须有限考虑产品与公益项目的契合,比如,柯达公司曾投资200多万元,改造设计中国张家界的三大景区,并对包括路线名称标志牌、景点与推荐摄影牌、珍贵物种介绍牌、环保公益牌等300多个设施牌进行改造,设施全部取材于自然原料,与自然生态环境融为遗体,体现出了柯达的环保意识。每个路牌的柯达标志与路牌颜色相一致,并不显得突兀、刺眼。在景区资源开发方面,柯达在每个主要景点都推荐一块摄影景点石,突出张家界独具特色美景,激发游客的拍摄激情,带动游客的摄影消费,www.xiexiebang.com

通过细致入微的公益建设,在消费者心目中提升了品牌认知,拉动了产品营销,堪称实现多方共赢的公益营销经典。公益营销是企业战略

在本土化和跨国巨头的公益营销行为印象中,我们往往感到外资跨国巨头捐献的项目多,公益事业贡献大。实际上,这里有个认识的误区,最新一份由国家民政部担任指导单位的“2006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中,世纪金源集团董事长黄如论以16270.95万元的捐献名列第一。在另一份“2006跨国公司在华捐献排行榜”中排名前三位的索尼(中国)、飞利蒲电子和星巴客咖啡的捐献加在一起也不到1.4亿元,而整个榜单中的42家跨国公司在华捐赠总额合计也不过4.2亿元。从统计结果可看出,本土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才是中国公益和慈善事业的中坚力量。

统计和认识上的巨大反差恰好说明了中国的企业公益营销战略的缺失。外资跨国企业在其成熟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下,捐赠的数额往往取决于其整体战略,同时企业的公益行为往往还伴随着深刻的时常背景认识,在公益行为的前、中、后各个阶段实施全方位的公关宣传策略,依赖于一套完整系统和理性的公益营销体系,企业往往用10万元的投入公益、100万元投入后期公关和宣传、最后获得1000万元的经济效益。奥迪汽车高级经济于小云就曾想笔者解释:“慈善不仅仅是捐钱,更重要的是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个梦想。”

公益营销是跨国企业里常规行为,往往每年将固定比例的销售拨给负责企业公益的公益事业部。公益事业部在考察项目时根据企业当年的产品和市场营销战略来选择申请的公益项目。公益项目的遴选还要切合企业的品牌战略来考虑是否企业文化和企业认同的价值观。并尽可能的将公益项目同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紧密结合起来,比如最近反复报道的比尔·盖茨和中国女教师共渡圣诞,就是其“潜力无限”和“携手助学”项目的延伸部分,这与微软产品挖掘潜在市场的公司战略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看起来不象营销而已。盖茨在印度的巨额捐赠同样隐藏着深刻的市场动机,良好的社会反响使印度民众和印度政府对微软感恩戴德,借助于良好的民主传统和IT产业基础,使得印度作为微软政府采购市场和构建上下游产业链基地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盖茨通过公益慈善行为为其谋求更多的市场份额,公益慈善行为背后大有学问。

中国企业的公益慈善行为目前主要集中于赈灾、教育和扶贫等项目,往往没有与企业战略相结合,且受到中国传统的好事不留名等观念的禁锢等。使得中国的公益营销发展严重滞后,也与中国本土企业承担的公益责任不对称。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政府的倡导,公益事业将会越来越成为企业的日常行为,广大企业成立公益慈善部门实施公益营销战略将成为营销创新和履行企业公民责任的必然选择。企业的公益营销除了要考察项目外,还必须充分考察公益项目的人文因素,结合政府主导的“和谐社会”的建设主题,通过多方资源整合来赢得企业营销的乘法效应。

在即将到来的2007年,随着公益慈善行为的继续发展,本土企业将赢得公益营销将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内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营销创新来实现提升品牌和市场拓展的绝好机会。长远来看,公益营销将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营销工具,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的重要手段。公益营销:基于战略的营销创新

以前在和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讨论企业公益行为时,他曾表达了自己的顾虑:“我感觉企业的捐赠就应该是真金白银的,倘若给公益增加商业色

www.xiexiebang.com

彩,就变味了。”

王总的顾虑说明了公益营销在中国遭遇了传统文化的冲突,同时也说明了公益营销在本土企业界和理论界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公益慈善,正在成为时尚

2006年12月26日,中国贸易报旗下的《公益慈善周刊》创刊了,创刊词指出:慈善理念的重建使各种公益活动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公益慈善周刊》的创办也得到了公益组织、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过去的2006年,是公益慈善呼声极高的一年,继全球首富比尔·盖茨宣布“捐出一个巴菲特”后,巴菲特也宣布将捐赠高达85%的财富交由盖茨基金会管理。随后,华人首富李嘉诚宣布以“第三个儿子”的名义将捐出1/3的财产从事公益慈善事业。华人巨星成龙也表示也捐出家产一半用于慈善事业。年终由李亚鹏和王菲夫妇举办的嫣然基金慈善晚宴共筹得800多万元善款,为热闹的2006年的慈善公益概念画上了完美句号。

综合来看,公益热闹的背后实质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反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公益行为的需求。我国正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根据国际经验,这时也正是公益行为伴随GDP的增长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目前,政府主导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主题也正深刻有力的推动着了公益事业的快速发展。“公益中国”组委会秘书长鲍铁羽先生就提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就是要关注弱势群体,让大家都知道中国还有更大部分的人是穷人和需要帮助的人,这更需要政府对公益或慈善事业在政策上的支持与明晰,加上媒体的广泛传播,学者的警醒,富人的觉悟,各界的溶入和参与,公益事业才能做好。”公益事业也因此得到了商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公益营销实现多方共赢

中国传统观念中有做好事不留名的现象。正如前文提到的万达集团王健林董事长的顾虑,但实际上,王总不久前也表示了新的看法:“我以前并不认同公益营销,但是今天决定改变我的看法。事实上,这个社会可能还处于缺乏公益营销的阶段,假使公益营销多起来后,公益事业就更加发达了。”

公益营销的本质在于企业借助公益活动与消费者沟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并借以良好的企业形象营销消费者,使其对企业的产品产生偏好,在做购买决策时优先选择该企业的产品的一种营销行为。企业组织的公益营销行为中为了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往往还借助于相关的公益组织来实施公益计划,通过资源整合来实现最佳的公益传播效果。实现企业、社会公众和公益组织等多方共赢的目标。

企业在选择公益组织合作伙伴时,必须有限考虑产品与公益项目的契合,比如,柯达公司曾投资200多万元,改造设计中国张家界的三大景区,并对包括路线名称标志牌、景点与推荐摄影牌、珍贵物种介绍牌、环保公益牌等300多个设施牌进行改造,设施全部取材于自然原料,与自然生态环境融为遗体,体现出了柯达的环保意识。每个路牌的柯达标志与路牌颜色相一致,并不显得突兀、刺眼。在景区资源开发方面,柯达在每个主要景点都推荐一块摄影景点石,突出张家界独具特色美景,激发游客的拍摄激情,带动游客的摄影消费,通过细致入微的公益建设,在消费者心目中提升了品牌认知,拉动了产品营销,堪称实现多方共赢的公益营销经典。公益营销是企业战略

在本土化和跨国巨头的公益营销行为印象中,我们往往感到外资跨国巨头捐献

www.xiexiebang.com 的项目多,公益事业贡献大。实际上,这里有个认识的误区,最新一份由国家民政部担任指导单位的“2006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中,世纪金源集团董事长黄如论以16270.95万元的捐献名列第一。在另一份“2006跨国公司在华捐献排行榜”中排名前三位的索尼(中国)、飞利蒲电子和星巴客咖啡的捐献加在一起也不到1.4亿元,而整个榜单中的42家跨国公司在华捐赠总额合计也不过4.2亿元。从统计结果可看出,本土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才是中国公益和慈善事业的中坚力量。

统计和认识上的巨大反差恰好说明了中国的企业公益营销战略的缺失。外资跨国企业在其成熟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下,捐赠的数额往往取决于其整体战略,同时企业的公益行为往往还伴随着深刻的时常背景认识,在公益行为的前、中、后各个阶段实施全方位的公关宣传策略,依赖于一套完整系统和理性的公益营销体系,企业往往用10万元的投入公益、100万元投入后期公关和宣传、最后获得1000万元的经济效益。奥迪汽车高级经济于小云就曾想笔者解释:“慈善不仅仅是捐钱,更重要的是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个梦想。”

公益营销是跨国企业里常规行为,往往每年将固定比例的销售拨给负责企业公益的公益事业部。公益事业部在考察项目时根据企业当年的产品和市场营销战略来选择申请的公益项目。公益项目的遴选还要切合企业的品牌战略来考虑是否企业文化和企业认同的价值观。并尽可能的将公益项目同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紧密结合起来,比如最近反复报道的比尔·盖茨和中国女教师共渡圣诞,就是其“潜力无限”和“携手助学”项目的延伸部分,这与微软产品挖掘潜在市场的公司战略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看起来不象营销而已。盖茨在印度的巨额捐赠同样隐藏着深刻的市场动机,良好的社会反响使印度民众和印度政府对微软感恩戴德,借助于良好的民主传统和IT产业基础,使得印度作为微软政府采购市场和构建上下游产业链基地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盖茨通过公益慈善行为为其谋求更多的市场份额,公益慈善行为背后大有学问。

中国企业的公益慈善行为目前主要集中于赈灾、教育和扶贫等项目,往往没有与企业战略相结合,且受到中国传统的好事不留名等观念的禁锢等。使得中国的公益营销发展严重滞后,也与中国本土企业承担的公益责任不对称。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政府的倡导,公益事业将会越来越成为企业的日常行为,广大企业成立公益慈善部门实施公益营销战略将成为营销创新和履行企业公民责任的必然选择。企业的公益营销除了要考察项目外,还必须充分考察公益项目的人文因素,结合政府主导的“和谐社会”的建设主题,通过多方资源整合来赢得企业营销的乘法效应。

在即将到来的2007年,随着公益慈善行为的继续发展,本土企业将赢得公益营销将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内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营销创新来实现提升品牌和市场拓展的绝好机会。长远来看,公益营销将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营销工具,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的重要手段

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王琛--大数据时代下的营销战略创新

大数据时代下的营销战略创新

大数据时代----得数据者得天下 一场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大数据,变革商业大数据,变革思维

大数据,开启重大的时代转型大数据,大挑战

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

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让数据“发声”

小数据时代的随T***机采样,最少的数据获得最多的信息全数据模式,样本=总体

数据化:一切皆可“量化”

数据,从最不可能的地方提取出来数据化,不是数字化量化一切,数据化的核心当文字变成数据当方位变成数据当沟通成为数据一切事物的数据化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数据创新数据创新1:数据的再利用数据创新2:重组数据数据创新3:可扩展数据数据创新4:数据的折旧值数据创新5:数据废气数据创新6:开放数据给数据估值

大数据营销前沿

一、认识大数据时代 1.大数据背景

2.大数据的四大特征 3.大数据的使用优势 4.怎样使用大数据做营销 5.发展大数据面临三大难题 6.中小企业大数据时代营销策略

二、数据库营销策略与方法

1.电商数据库营销最佳策略:数据库营销与网络营销双剑合璧

2.电商CRM是否能走出客户管理“康庄大道”

3.中小企业数据库营销策略 4.集团数据库营销解决方案

营销战略的基本框架 STP研究框架 市场细分 目标与定位 营销战略组合 组织保证 实施

营销战略过程四阶段 制定目标并列举制约条件 初识分析与诊断 拟订备选方案 评估与选择

市场机会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行业分析(Porter模型)5Cs分析 企业的愿景 相关要素分析

成功要Q605556860素分析 差距要素分析 确定战略方向

营销战略规划路径

设定目标:你应该与谁交谈发现:你应该与客户谈什么确定地点:你怎样找到他们制定预算:我们应该花多少钱测量指标:你怎样测量哪些有用、哪些无用优化选择:怎样多做有用之事,少做无用功

初识数据库营销

一、营销方法面面观

1.传统营销 2.网络营销 3.数据库营销

二、各种营销的目的——占领客户份额 1.什么叫客户份额

2.如何计算某一城市的客户份额 3.如何占领“客户份额”

4.占领客户份额等于真正占领市场份额 5.营销地图之鱼塘理论

三、数据库营销的定义

四、数据库是工具,营销是核心

五、数据库营销四部曲 1.建立数据库 2.锁定目标消费群 3.整合多种营销手段

4.从被动到主动,实现精准营销

六、数据库是各种营销模式的基础2

4数据库营销利器CRM

一、什么是CRM 1.CRM源于生活

2.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工具=系统

二、建立强大CRM的好处

1.传递优秀经验,规范企业流程 2.提升销售项目管理能力和销售率 3.减少培训工作 4.防止出错

5.积累客户经验于企业自身 6.产生更多的生意机会

7.理清员工与客户之间混乱的关系 8.系统解决交叉销售的难题第服务赢天下

一、产销大逆转——“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

二、客户管理八大通病 通病一:重销轻服务 通病二:把客户当作上帝 通病三:误把名单当关系 通病四:客户归属不清不楚 通病五:客户不聚焦

通病六:服务成本居高不下 通病七:客户服务贪大求全

通病八:缺乏核心客户

三、服务已成为产品竞争的关键要素

四、如何才能让客户心甘情愿地转介绍更多新客户

1.产品质量好,体验值高

2.给客户转介绍的工具(宣传品、故事)3.转介绍要给好处

五、如何实现从广告到点告

评估过程

营销目的的达成 回顾过程 标杆学习法

如何形成营销能力 营销能力构成 营销风险

打造营销核心能力

第五篇:盟煤炭工业局存在的问题

盟煤炭工业局检查存在的问题

1、西风井周边未设安全防护栏及安全警示牌,现场混乱、附近20米处职工宿舍不符合规程规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2、东风井南边因采空区边坡陡,发生裂缝,威胁着风井及周边人员及建筑物的安全。

3、副井、西风井两个安全出口安全行人爬梯未及时检修。

4、东、西风井主扇前未设置甲烷、一氧化碳传感器。

5、灭火工程采坑周边未设置防护墙。

6、东风井的安全隐患未整改前,停止一切作业活动,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2014年5月7日

2014年5月17日整改完成

下载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煤炭营销存在问题及战略创新(含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煤炭营销存在问题及战略创新(含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企业和谐营销战略问题探讨(精选合集)

    浅析企业和谐营销战略问题探讨论文摘要:在我国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市场营销理念和营销战略选择都要进行调整和创新。和谐营销理念就是要求企业基于其......

    当代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入世后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1.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环境:通常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

    保险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保险学概论第三次作业第二题保险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保险业营销模式现状一、我国保险业营销模式发展的初始阶段保险代理人模式引入我国之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营销,销售方式......

    保险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保险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处于发展中的保险营销制度还有待完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保险营销中的诚信度不足。销售人员将保险营销等同于简单的推销,以将保险商品卖出,......

    保险营销存在的问题

    保险营销存在的问题 三、改进寿险营销制度的一些建议 1.寿险营销制度要建立在诚信原则的基础。保险业以人为本,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就是诚信。寿险产品的无形性与未来性......

    保险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处于发展中的保险营销制度还有待完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保险营销中的诚信度不足。销售人员将保险等同于简单的推销,以将保险商品卖出、收 取保费为主要目的,注重短......

    房地产营销存在的问题

    房地产营销存在的问题 1,房地产广告脱离市场,单纯强调卖点,夸大其词。投资大,追求奢华,追求大版面,没有扎实的内容,没有创意和内涵。 2,把销售等同于营销,很多房地产公司的营销部门从......

    企业营销战略发展及其营销观念创新

    企业营销战略发展及其营销观念创新 前言:企业营销战略的发展与营销观念的创新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影响因素,是保 证企业长久、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本文在分析市场战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