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金华市新世纪建筑文化发展的思考
关于金华市新世纪建筑文化发展的思考
贾亦俭
何谓“建筑”?维特鲁威说,建筑是适用、坚固、愉快人的结合。文丘里说,建筑是附带符号的遮蔽物,有装饰的庇护所。而所谓“文化”,则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结,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用在考古方面,则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址的综合体,是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后者所指的文化侧是以建筑、碑刻等为代表的。由此可见,我认为“建筑文化”应是:文化与建筑物的有机结合体,或文化通过建筑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之现象,它具有时空性和地域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文化正呈多样性快速增长。一位日本朋友说:“今天的中国,十年的建设总量完成了日本要四、五十年才能完成的总量”。金华也是一样,从1995年至2004年间,建成区面积由23.1平方千米扩大到了63.78平方千米,扩大了近二倍,比解放初扩大了三十多倍,10层以上高楼由1996年的26幢猛增至2004年的171幢,市容市貌日新月异,建筑文化正以“中外结合”的方式发展。但建筑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少,值得大家警惕。在此,笔者从金华市的建筑文化现状来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与大家商榷。
一、金华市建筑文化的发展现状
(一)、值得肯定的业绩
1、突破传统,中西相融,让金华的城市更加多姿多彩。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地域和民族性的建筑文化在结合当地的实际过程中,经过吸收、融合新的地区与民族性的东西,可以在异地创造出新的建筑文化,建立起“和而不同”的世界建筑文化多元化结构。
金华原来的建筑比较单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的社会进程给文化交流带来了碰撞与会合,冲突与交融,许多外国的先进建筑文化被吸纳到金华来,众多带有某些“西化”色彩的建筑文化令金华市民耳目一新:美丽高雅的施光南音乐广场、雄伟壮观的人民广场、异彩纷呈的建筑艺术公园„„,以及金茂大厦、一品大厦等众多的高层建筑,都给城市文化增色不少;市区“三江”上十多座造型别致的桥梁“一桥一景”,让古老的金华焕发出了青春;“三江”口的二组喷泉更是技艺一流:一组主喷高为世界第十,一组扇面跨径为国内第一。
大胆地实施“中西结合”手法,再创新的建筑文化是近年来金华的一个实践结果,给建筑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2、手法日趋多样化,展示建筑文化的平台增多。
由于政府加大了城市建设的力度,积极创建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使金华市区的建筑文化更加丰富。从特色公园——中国茶花文化园、国际山茶物种园的建设,到延续历史文脉的八咏公园和黄宾虹公园的新建,再到不同造型的艾青纪念馆和青少年宫的落成,还有街头、公园、小区的雕塑、喷泉,展示建筑文化的平台日益增多。而表现手法也正呈现出多样化,如以宝宁门和清风楼为代表的仿古建筑,以信华大楼、工人文化宫为代表的造型优美的现代建筑,以婺江新村、山 头嘴头水厂为代表的金华特色生态建筑,以及专门展示中外建筑文化的金华建筑艺术公园等,均为成功创下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通过国家卫生城市检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保护传统建筑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金华是著名的建筑之乡,其建筑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且又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为此,金华将太平天国侍王府、天宁寺等国家级建筑文物进行了全面保护,对八咏楼、府城隍庙等省、市级建筑文物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将古子城这一金华最古老的历史街区划为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全面开发保护,经过专家和市民的多次论证,对古子城历史面貌进行恢复,通过修旧如旧等形式,让金华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和保护,让传统的建筑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并在旧城改造中对莲花井、拦路井等文物予以原地保护,使历史风貌得以保存。
4、政府和市民对建筑文化日渐重视,群众参与度有所提高。各级政府对建筑文化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从文物保护意识的普及到建筑项目设计的专家评审、市民参与讨论,再到文艺界艺术再现建筑文化等各个方面,各级领导和市民都积极参与。规划论证、项目设计评审、优秀建筑设计作品评选、公开征求市民意见等形式正形成一种制度,每年开展活动;文艺界组织文艺家用纸、笔、照相机等工具经常再现金华的建筑艺术成就;《浙中建筑》等专业报刊定期宣传建筑文化,金华市建设局还组织编纂了图文并茂的首部《金华市城乡建设志》,对建筑文化进行整理和记录。2004年,市政府组织的“市区市民心目中的满意建设项目评选”等活动,让更多的市民关注 了建筑文化艺术。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方特色不明显,洋风盛行,雷同现象严重。
新时期建筑文化的危机主要表现在欣欣向荣的建筑市场中地域文化的失落。近年来,欧陆风狂吹,洋设计进军,金华也同样引进了众多欧式建筑和港台建筑特点的建筑文化,失去了金华传统的地域文化个性。城市建筑显得有些杂乱无章,许多建筑物千物一面,龙其是住宅小区雷同现象更为严重。有的建筑物甚至违背了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造成功能混乱、造价惊人、结构荒谬。这种损害不只是经济上的,更是文化上的。
2、建筑美景欠缺,原创性不足
目前,金华的标志性建筑还不明显,严格地讲还没有出现。本地的建筑设计作品在国内都没拿过国家级大奖,更别说在国际上的了。设计师们在设计中模仿现象比较严重,有的甚至是“克隆”别的建筑。创新不足,缺乏自我,不善于通过作品去创造美,致使有影响力的原创作品稀缺。许多作品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缺少人情味,老百姓住得不舒服,建筑节能作品更是不多。整个城市给人的感觉个性不够,印象不深,缺乏应有的建筑美感。
3、质量不过关,内涵欠丰富
建筑作品是集体创作的结晶。一个新的建筑诞生,从前期阶段、方案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都离不开方方面面人士的共同努力,要创造一个“精品”或“亮点”,中间哪个环节没做好都将成为泡影。纵观金华近些年的各类建筑,质量都难与古代的天宁寺、侍王府、八咏楼等建筑相比拟,有的建筑未交付使用就出现了漏水、墙体开裂等现象,老百姓投诉不断。这与个别设计有关,但多数是因施工质量不高而引起。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可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建筑物也成了一个次品,而赋予其间的内涵则已少得可怜。这种建筑文化是“呻吟的文化”,已成了建筑通病,亟待解决。
4、对建筑文化的理解混乱,引导不够。
人类世界是在人、自然、社会的三维互动中实现的,要使人类世界达到和谐,这三维互动要实现感应和交流,建筑是这三维互动的中介之一,建筑文化是历史的最好承载物。但金华社会各界对建筑文化的理解还比较混乱,政府和学术界引导也不够。这无疑与社会“管理体制”、“长官意志”、“经济条件”等因素有关,但对建筑师自身而言,其社会责任感不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缺乏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审美意识作抽象的思辩和精神上的凝炼,未能让文化渗透到建筑的血液中去。许多人对什么是“建筑文化”都解释不清,更不要说去研讨和宣传了。
二、对繁荣建筑文化的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建筑文化
超速发展的城市给人的思想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城市化正在呼唤建筑文化。首先,宣传和建设、文化、教育等主管部门要加强合作,联手加强对建筑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形成氛围,将建筑文化自觉地融合到“大文化”之中,做到家喻户晓,让人人都能关注和参与建筑文 化的创作和保护。其次,是领导要进一步重视城市中的建筑文化,加强引导,牢固树立“科学的建筑文化观”,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各级行政学院要设立建设和规划课程,作为公务员的必修课,为繁荣创作创造有利条件。第三,建筑界要加大学术研讨的力度,建筑师要努力将自己融入社会,将当地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加强科普宣传力度,让百姓能看得懂自己所创作的作品,从历史与传统角度来传播建筑文化。
2、加强个性化创作,进一步提高建筑文化的水平
思想解放的政治环境,为建筑师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建筑设计师们要抓住大好时机,入乡随俗,多搞些具有多元化地域文化特色的个性创作,争取塑造出更多能感动人,唤起某种情感的场所。要克服“西化”和抄袭风,注重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在创作中要注意不朽性、大众性和可传承性。在金华要选择部分街区试点在建筑基调(色彩)上以金黄色为主,形成金华特色;在建筑设计中要结合山水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发挥生态建筑在全国领先的优势,多创作一些生态、节能的建筑;利用建筑之乡的品牌,借鉴“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注重吸纳和创新。龙其是要善用“拼合”的手法,追溯原型、探讨范式,以审美意识来发掘宝贵的遗产,总结美的规律,并运用于实践。
3、百花齐放,让建筑与文化结合更紧密。
城市建筑不是简单地钢筋水泥堆筑,也不仅仅是老百姓眼中漂亮的鲜花广场,而是一种凝固的文化结晶。对于古建筑,我们要百倍 的予以珍惜和保护,对于新建筑,我们要敢于在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讲究美学,讲求实用,输入文化。在建筑文化领域亦要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国的建筑文化实际上并不排外,而是要找准结合点,善于创新。社会时空环境差异造成建筑文化的多元化,使其根植于人居自然环境之中。金华要结合盆地丘陵特点进行创作,结合当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进行设计。在每年一次的建筑设计作品评奖,在街景艺术和设计项目评审等各种建筑文化创作评审过程中,要邀请文艺界人士参加,让他们对建筑作品进行文化补充,必要时建筑方案评审委员会中应有文艺界的专家。在文化设施规划布局设置和建设上,文化部门也要邀请建筑专家参与,让建筑的文化韵味更浓。并多组织进行一些反映建筑文化的艺术创作。
同时,还要积极创造建筑文化的普及和竞争氛围,让每一个重要建筑设计项目都能进行公开招标,形成竞争;让每项重大建筑设计都能进行公示,预选多个设计作品向市民征集意见,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律,使建筑作品进一步优化。
4、应让更多的建筑小品进入公共场所,让建筑更具人性化。建筑文化的主体是房屋,但其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除房屋之外还有很多作品,如雕塑、公园、喷泉、桥梁、道路、室内装饰等等,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金华要加强雕塑创作,让名人雕塑、历史雕塑、特色雕塑、生活雕塑等更多地进入公共场所,让人们对建筑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同时,还要在公园、广场、车站、道路等公共场所增设人性化 的建筑小品,包括凉亭、生态公厕、果壳箱、坐椅的造型等。在城市内多设置关爱残疾人的设施,让特殊人群也能感受到建筑文化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利用城市夜景展示建筑文化的魅力,用灯光造型烘托出文化的气氛。通过沿江、沿湖天际线的构勒,提高城市的视觉美感和品位;通过沿街立面整治、沿路绿化设计,组成金华的建筑文化长卷;通过屋顶造型、立体绿化、地下沼气池建设等,突出金华的生态建筑特色。让各种建筑小品来点缀金华的城市大文化。
《关于金华市新世纪建筑文化发展的思考》(作者贾亦俭,文章发表于《新金华》2005年第6期)
第二篇:新世纪四川甘蔗糖业发展状况与思考
新世纪四川甘蔗糖业发展状况与思考
张让琴[1] 王友富[2] 铁万祝[2] 刘大章[2](1、四川省农业厅 四川成都 610000
2、四川凉山州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四川米易 617201)
摘 要 进入新世纪四川甘蔗糖业面临的形势严峻,白糖生产基地向气候条件较好的攀西蔗区转移,但由于甘蔗糖业仅是脱贫产业,并非致富产业,在产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发展状况不佳,面积大幅下滑,糖业生产面临诸多的问题和困难。目前糖价大幅回升,在机遇面前需认真思考发展对策。关键词 四川 甘蔗糖业 新世纪 发展 对策
0 引言
历史上四川曾是我国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据报道,1919年四川糖产量9万吨,占当时糖产量的69.2%,主产区的内江因此成为全国闻名的“甜城”;1949年植蔗面积31.5万亩,70~80年代发展到70万亩,1978年达85.5万亩,为历史最高纪录。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广东、广西、福建及云南等省蔗区的异军突起,四川甘蔗糖业的地位逐步下降,进入九十年代后,受糖价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冲击,四川甘蔗面积逐年下滑,糖业已全面萎缩,白糖厂纷纷倒闭。进入新世纪后,四川省内地只剩下一些小型红糖厂,全省的白糖生产主要集中于攀西蔗区。四川糖业生产环境
1.1 攀西蔗区
攀西蔗区地处金沙江及其支流安宁河和黑水河流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23℃,年降水量960.5~1047.8mm,无霜期340~365天,日照时数2164.2~2709.2小时,日照率49~62%,太阳辐射量大,达120~140千卡/cm2.年,生理辐射为55~60千卡/cm2.年,≥10℃活动积温5000~8000℃,无霜期335天以上,年较差小,为12.9~14.5℃,日较差大,达10~20℃,相对湿度60~75%。降雨分布不均是本区最大的特点,冬春干旱少雨,降雨量不足全年的10%,而夏秋温暖湿润,降雨最多达90%以上,因此抗旱植蔗特别是解决苗期抗旱是蔗区植蔗生产的主要问题。1.2 内地蔗区
四川内地蔗区主要分布于沱江、岷江、长江、嘉陵江、涪江和渠江流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为四川传统的老蔗区。该区年均气温16.0~18.6℃,年降雨量855.3~1367.6mm,全年多云雾,年日照时数1088.9~1542.1小时,≥10℃活动积温5000.8~6216.7℃,霜期17~89天。内地蔗区的特点为夏秋季温暖湿润,降水量占全年的70~75%,光热资源集中,夏季≥30℃的日数达60~90天;冬春略显干旱,降水量占25~30%,并常有霜冻低温和寒潮侵袭。内地蔗区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地势相对平坦,交通运输便利,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灌溉条件较好,适宜种植甘蔗。新世纪四川甘蔗糖业生产状况
2.1 四川糖业由内地向攀西转移
2000年眉山白糖厂停榨,标志着四川内地30多家糖厂全部停榨倒闭。跨入新世纪后四川糖业仅剩下攀西蔗区的7座白糖厂和内地的一些小型红糖厂,2004年宁南糖厂合并解散,全省白糖厂仅剩6座。目前四川内地共有小型糖厂100多家,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30~40万亩左右。攀西蔗区6座糖厂分属于米易、宁南、德昌和会东4县的6家企业,主要生产白糖,植蔗面积10~15万亩;另会理和金阳两县有5000亩左右的红糖产区。内地蔗区由于温光资源较差,甘蔗产量和糖分难以提高,蔗糖业难以发挥其优势;而攀西地区因其气候条件优越,平均单产和蔗糖分均处于较高水平,被确定为四川省的蔗糖生产基地。2.2 植蔗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
内地蔗区,2001年有植蔗面积33333 hm2左右,2002~2003年,蔗糖业经历了价格上的最低潮,此后糖业生产受到重创,植蔗面积不断下滑,至2005年,植蔗面积下降到20000 hm左右。攀西白糖产区,222001/2002榨季,植蔗面积8932 hm(见下表),工业总产70593吨;2002/2003榨季植蔗面积9434 hm,工业总产791407吨,为五年中的最好水平;2003/2004榨季,植蔗面积8761 hm,工业总产631487吨;2004/2005榨季,植蔗面积下滑到6702 hm2,工业总产497626吨;2005/2006榨季,植蔗面积不到6667 hm2,为历年最低水平。
表1.攀西蔗区白糖产区2001~2005年植蔗面积和产量统计
榨季 2001/2002 2002/2003 2003/2004 2004/2005 2005/2006 植蔗面积(h㎡)8932 9434 8761 6702 6533
收获面积(h㎡)8918.9 9382.6 8520.7 6510.0--
农业单产(t/ h㎡)
80.6--75.3 78.0--
农业总产(吨)718864
659032 52331
工业单产(t/ h㎡)
82.1 84.3 74.1 76.5
工业总产(t)705930 791407 631487 497626
22.3 攀西蔗区植蔗生产主要集中于旱坡地
近年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蔗糖业经济效益下滑,蔗区蔗粮、蔗果、蔗菜争地矛盾十分突出,旱坡植蔗已成为主要形式,河谷坝地已被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反季节蔬菜、果树及其它效益较高的作物所取代,而甘蔗生产主要集中于海拔600~1400m的旱坡地,旱坡地植蔗占总面积的80%以上。2.4 品种状况
2.4.1 甘蔗育种取得较好成绩
进入新世纪,四川省三家育种单位共育成新品种6个,其中省糖料研究所育成品种3个,分别是川蔗22、23、24号,内江农科所育成新品种2个,分别为甜城14、15号,凉山州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育成品种1个,为凉蔗1号。
2.4.2 内地蔗区以自育品种为主,植蔗品种由糖蔗向糖果兼用蔗转化
内地蔗区由于热量条件有限,许多优良品种的推广受到限制,品种需具备生长势强、抗寒性好、前中期生长快、早中熟的特点。目前仍以四川自选自育的品种为主,川蔗和甜城系列品种占绝对优势,特别是川蔗6号、17号等一些老品种,久种不衰。近年省内科研所提出糖果兼用蔗的发展思路,并选育出了一些适合内地生产栽培的品种,如甜城15号、川糖89-241等,在生产中的面积比重越来越大,糖果兼用蔗在内地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2.4.3 攀西蔗区中晚熟品种播种面积有所下降,但依然占主导地位,早中熟新品种的推广速度缓慢
攀西蔗区长期以来植蔗生产一直以中晚熟品种为主,导致开榨之初出糖率较低,糖厂效益不高,进入2000年以后,此种现象依然未能得到充分改善。米易蔗区2001~2004年三个榨季川蔗13号、6号、桂糖11号、云蔗71/388的种植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80.78%、66.36%和61.5%,2004/2005榨季下降至50%,一些早熟高糖品种如Roc10、德育80/
27、川糖89/241、89/103、闽糖86/05等,由2001/2002榨季的不到20%上升到2004/2005榨季的50%左右。德昌蔗区川蔗6号一直占绝对优势,2001~2005年川蔗6号的播种面积均在95%以上,德乐1号、川糖89-241等品种仅占5%。会东蔗区川蔗13和F134二品种 2001~2003年播种面积均在80%以上,2004/2005榨季有所下降但仍然占主导地位。宁南华弹蔗区桂糖
11、川蔗13号、F134三品种2001~2004三个榨季播种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69%、54.9%和50%,2004/2005榨季下降至40%,一些新品种如Roc16、闽糖86/05、凉蔗1号等得到较大发展,从2001年的30%左右上升到了60%左右。而松新蔗区桂糖11号、川蔗6号、元红33等品种始终保持在80%左右的播种面积。总体上看,中晚熟品种仍然占主导地位,早熟优良新品种的推广速度依然十分缓慢,品种落后的局面未能得到根本改善。2.3 栽培技术措施
2.3.1 攀西蔗区
以抗旱栽培为主,蔗区干湿季节分明,夏秋降雨量达全年的90%以上;冬春干旱少雨,降雨不到全年的10%,且光照充足,多风,蒸发量大,恰为甘蔗播种期和苗期,因此解决播种和苗期抗旱是蔗区抗旱植蔗的关键。主要技术措施入下:(1)、选择抗旱品种特别是苗期抗旱品种,苗期抗旱品种表现为:抗种子和苗期病害,出苗率高,分蘖强,前中期生长快。
(2)平整坡地或修筑梯田,延等高线开沟植蔗,栏截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3)修筑旱地蓄水池或水窖,解决播种和苗期用水。
(4)、深沟宽厢整地:采用1.0~1.5m开厢,捞蔗沟深40~60cm,沟底宽30~50cm。(5)、半旱式播种和地膜覆盖:先将水放入整理好的蔗沟,将沟内土壤调成糊状,采用三至五条龙播种;待湿度适宜时进行覆土盖种,再进行地膜覆盖,以保温保湿。(6)、宿根蔗采五早栽培技术:即早松蔸、早灌水、早施肥、早查苗补苗、早防治病虫。2.3.2 内地蔗区
由于光热条件相对较差,栽培技术上以提高土壤温度,延长甘蔗有效生长期以达到高产的目的。品种上选择抗寒、生长势强、中期生长快、高产、高糖的品种,苗期进行地膜覆盖,全生育期进行多次追肥提苗,多次培土。四川甘蔗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
3.1甘蔗糖业受糖价的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抗风险的能力低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市场糖价下滑,内地糖业企业遭到重创。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前三年,糖价一直处于低价位徘徊,四川糖业全面亏损,糖厂债务沉重,生存步履艰难。糖业企业抗风险能力低,很大程度上将风险转嫁给了蔗农,原料收购价格一降再降,极大的刺伤了蔗农种植的积极性,造成2003年以后,甘蔗种植大面积下滑,虽糖价在2004年糖价有所回升,但蔗农心有余悸,植蔗面积难以恢复。3.2 植蔗成本高,产业效益比较低
3.2.1 种植甘蔗投入大
以种植1 hm2新植蔗计算,旋耕机打地费975元/ hm2,开沟理厢1125元/ hm2;用种15000kg/ hm2需3000元/ hm;底肥和追肥用复合肥1500kg/ hm,1350元/ hm,尿素1200kg/ hm,2250元/ hm;农药450元/ hm2;播种、上厢、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用工150个/ hm2,3000元/ hm2。种植投入共需12150元/ hm2。
3.2.2 砍蔗用工多,劳动强度大,成本高
甘蔗以蔗茎为原料,经济产量较高,收获需进行脱叶、砍伐、去梢、打捆、搬运、上车等繁重的劳动,非个人能单独完成,加之近年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蔗区劳动力缺乏,攀西蔗区每1000kg原料蔗的砍工费高达50~80元,大大增加了植蔗成本。
3.2.3甘蔗产业效益比较低
甘蔗糖业仅是脱贫产业,并非致富产业,以每1 hm2产量105000kg计,砍蔗需投入5250元,新植成本12150元,原料收购价按每200元/t计,产值21000元,除去上述成本,净收入3600元。宿根蔗除去整地、播种以及种子等投入,净收入也只有9000元左右。与早市蔬菜、烤烟、蚕桑、水果相比,产业效益比太低。
3.2.4 小户分散种植增加了植蔗成本
四川不论是内地还是攀西蔗区,植蔗都分散到各家各户,每户蔗农植蔗面积仅1/15~2/15 hm2,多的也不过1/3~2/3 hm2,总产超过100吨的大户屈指可数,分散种植难以进行统一的农事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植蔗成本。
3.3 旱坡植蔗土壤贫瘠,复种现象普遍
攀西蔗区旱坡植蔗,地势陡峭,交通条件差,大多数坡度在15°以上,灌溉条件差,靠天吃饭现象十分普遍。旱坡地以红、黄壤为主,土质粘壤和粘砂壤,土层瘠薄,有机质含量低。以米易县为例,旱坡地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0.38~1.84%,速效N为0~9.6kg/667m2,P2O5为1.0~3.5kg/667m2,K2O为0.75~5.75kg/667m2。甘蔗的经济效益不高,用于植蔗的土地资源有限,蔗区复种现象十分普遍,许多旱坡地复种均在5年以上。
3.4 新品种的引育不能适应蔗区蔗糖业的发展,品种结构不合理
攀西蔗区虽经多年的品种引育推广,但原有的中晚熟品种依然占主导地位,品种结构不合理,早、中、222
2晚熟不配套,至使糖厂开榨之初出糖率不高,效益差;旱坡植蔗为蔗区的主要方式,但抗旱品种较少,加之蔗区冬春干旱少雨,能够适应蔗区生产的苗期抗旱的品种更少,严重制约了蔗糖业的发展。
3.5 栽培技术水平较低,生产管理粗放
蔗区高产高糖综合配套技术栽培措施够完善,难以做到良种与良法相结合;耕作水平较低,植蔗生产管理粗放,全生育期内只进行一次上厢培土的现象普遍,甘蔗单产较低,蔗农无利可图。3.6 糖厂规模小,工艺设备陈旧,管理落后,效益低
四川现有的6座糖厂,日榨总量为8000吨,平均日榨量仅1000~2000吨,甘蔗入榨慢,进厂困难,榨季耗时长,甘蔗糖分下降;加之设备陈旧,出糖率低,仅11%左右,排名在国内168家糖厂的100名以外;管理落后,能耗高,效益低。对策思考
4.1 提高并稳定蔗价,实行原料收购最低保护价和浮动价
2001~2003年,由于市场因素,蔗区原料收购价一直保持在每1000kg150元左右的低价位,严重刺伤了蔗农种蔗的积极性。目前应抓住糖价处于高价位的有利时机,提高并稳定原料收购价,让蔗农得到实惠;实行原料收购最低保持价或根据糖产品交易情况对原料收购实行浮动价,以刺激蔗糖业的发展。4.2 重视同育种单位协作,加强品种的引育,改善品种结构
四川蔗区气候独特,外来品种难以适应本地气候条件,致使蔗区经多年引种但收效不大。重视同省内育种单位的协作,选育适合蔗区植蔗生产的优良品种,改善品种结构,实现早、中、晚熟配套,提高出糖率以增加高糖厂效益。同时加强对国内优良品种特别是抗旱品种的引种试验,以改善蔗区品种落后的状况。4.3 建立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
对种蔗大乡,给予优惠政策;种蔗大村或社,改善其基础条件,修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种蔗大户,给予良种和一定资金的扶持,建立乡、村社、农户三级良种繁育基地和原料生产基地。提高原料生产的集约化水平,降低植蔗成本。
4.4 探索河谷坝地高效益植蔗间套模式
采用适当的厢宽和适当的播种时期,以甘蔗为主间种或套种早市蔬菜,在保证早市蔬菜有较大收益的同时发展甘蔗原料生产,增加复种指数,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效益,使蔗糖生产重返河谷坝地。
4.5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栽培技术水平
加强蔗区道路、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修建旱地蓄水池,解决苗期用水;积极探索抗旱植蔗栽培技术,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进行配方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和甘蔗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实现良种与良法配套,努力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增加蔗农收入。
4.6 充分利用甘蔗加工副产物,增加糖厂收入,提高糖厂效益
加工副产物的利用是糖厂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充分利用蔗渣、废蜜、滤泥以及煤渣等加工副产物,开发相应的产品,既能增加糖厂收入,提高效益,又能解决副产物及废物对环境带来的污染。4.7 加强糖厂经营管理,理顺关系,提高糖厂对蔗农的服务质量
加强糖厂内部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理顺糖厂和蔗农之间的关系,切实解决蔗农拿票难、原料进厂难等实际问题,提高蔗农种蔗积极性。4.8 广开思路,开辟甘蔗新用途
近年随着能源危机加剧,能源甘蔗倍受重视,在糖价较低的情况下,利用甘蔗生产酒精也是值得探索的出路之一;充分甘蔗及副产物的利用价值,发展四川甘蔗糖业,值得思考。
参考文献
[1]黄久凯.四川糖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甘蔗,1996(1):36~38 [2]黄久凯.粮价上涨甘蔗滑坡四川糖业如何再度难关.甘蔗糖业,2004(6):47~49 [3]王友富,宋福猛,刘大章等.攀西蔗区甘蔗生产潜力分析.甘蔗糖业2005(4):15~18 [4]王贵华.稳住内地 发展攀西---论四川糖业发展战略.甘蔗1995(4):36~40 [5]张成贵,杨健等.对果蔗育种的思考.甘蔗2003(4):34~38 [6]谭显平.甘蔗生产燃料乙醇---解决我国能源紧缺矛盾的最佳途径.甘蔗糖业2004(3):19~22
第三篇:我之文化发展思考
我之文化发展思考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时代,不仅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的支撑,而且文化领域已经成为国际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正是基于此,各国纷纷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地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通过深入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精神。我们很清醒地意识到文化对于经济、社会、政治的巨大影响力与重要作用。由此,对于文化发展一题,我也想简单陈述我的思考。
首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它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互相影响。其实当社会、人民的经济条件满足要求时,对文化的进步要求就会变得十分强烈。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经济建设可以说有了十分卓越的成就。对于未来的发展我们也有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引做帮助,未来的发展前途更加光明。但经济的长足发展并不能代表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文化软实力。
如今文化竞争力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而变得愈加突出。文化的种类、文化的特色、文化的内核决定着谁能抢占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便能更好地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而说到这一点,我们国家目前可能还存在些不足。主要我觉得是在经济发展中思想过于偏激,一心只求经济发展而没有对固有文化的保持、传承予以足够重视。比如庙会文化、京剧文化、胡同文化„„都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味道。现在有很多人说,过年都觉得没年味儿了。这年味儿其实很简单,就是串串亲戚、街里街坊的,大家伙儿热热闹闹的过个节。而如今,我们的春节文化中却掺和进了太多的利益因素。给领导送礼、请客什么的反倒让本该轻轻松松过的年变得不堪重负。不光春节,我们许多传统的美好节日文化都被经济所影响。当然,这种新的风气也是一种文化,它是某种程度上适应社会发展的。但,它是糟粕的,是需要去除的,它是滋养腐败的温床。
中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展现的巨大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中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前途也必将一片光明。对于文化产业发展,我认为传承和创新是重点。
提起传承,中国文化中的主要组成为部分——传统文化,那可是博大精深。那可是世代相传的习惯和积累,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加大力量对其保护与发扬。其中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使这种文化根植于民间、根植于民族,这样,他才有发展和壮大下去的基础。这点上,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十分及时也十分必要。当然,我想文化也要在继承的过程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要不断地推陈出新以适应不同的时代背景。因此,这也提到了我第二个想到的重点——创新。因为要发展,便离不开创新。我们老在说创新,咱北航的冯如杯不也是在激发创新思维嘛,但创新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我觉得想要创新,就要博采众长,多见识、多了解。其次,在有了见识后,便要开始模仿实践。再然后,我们才能借鉴的基础上,融合自己的文化,取长补短,在社会实践中找寻创新的源泉。
我觉得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青少年的培养工作十分重要。一方面媒体在报道东、西方文化时既不要过度美化哪一方也不要过度丑化。应本着务实的态度,客观辩证的予以报道。另一方面,对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需要以政府支持,以民为本的方式向青少年们传承。不要让咱古老的文化仅仅成为人们的记忆与博物馆中的展品。可以说,青少年是希望,是未来。只有从小抓起,深化传统优秀文化的灌输与培养,才能真正将我们特色的文化传承下去。
其实,我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知之甚少,不敢妄加褒贬。不过就我所了解的,我觉得我们的优势很突出。我们的文化积淀十分深厚,我们的民族精神深入人心,我们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定不移„„可以说这对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力的条件。但同时,由于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与之配套的投融资体系与监管体系都还不够健全。因此导致我们文化方面不够开放。其中有害怕文化冲击的因素,但也有部分原因是我们可能对自己中华民族文化的信心不强。我们总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可大都还是内部的发展。正如我刚才所写,文化发展是需要博采众长的。我想在“大交流”上,我们还要做做功课。当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即要防止所谓和平演变和文化入侵,又要引进新鲜血液,发展壮大。其中政策掌握、权衡利弊的确不易。
今年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第二年,也是重要的实施阶段。我作为一名北京青年,时刻都在关注着首都的各项发展。因此,我便拿北京为例。如今,北京的第三产业比重已达76%。可以说,北京的服务业正迅猛发展。政府也十分注重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而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三产方向,可以说是前途无量。我们有历史,有素材,有资金,只要有好想法、好创意便一定能够打出自己的特色、闯出自己的天地。此外,北京作为首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我们可以邀请并培养一批国内外知名的设计师,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创意龙头企业。这将大大增强北京文化产业的聚集力、辐射力和竞争力。北京在十二五时期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目标是:文创产业增加值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占GDP的比重由目前的12%增长到15%!可以说,北京在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可以窥探出将是文化产业、服务产业挑大梁。由于其投入产出比小,未来的前景十分可观。
不过说够了前途无量,我们还是要意识到,对于首都的这个软实力的发展还是有很多障碍的。首先,要想做大做强一个产业,就要做出自己的品牌,做出文化影响力。这一点我觉得可以批判的学习日本的成功经验。它在动漫领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和品牌,因此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很深的文化吸引力。并且因此而有很多人开始由此了解日本、学习日语等。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上,将对政治、经济发展、民族交流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二点,就内容来说,我们的文化创意一定要是健康向上的、是积极的。咱的文化根植于优秀的中华民族,它体现着这个民族的底蕴和修养。虽然不能否认我们的某些价值观和国外有着较大隔膜,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传扬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我很看不上有些人崇洋媚外的思想,我会觉得把自己固有的东西展现并坚持下去就是自己的特色,不要老是看着别人怎么做。第三一点,我想鉴于文化产业相对薄弱,毕竟处于建设初期,政府在帮扶过程中不仅要在资金上,更要在规划和引导上做好研究,不要产生浪费的重复投资,真正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做完整。
我觉得去年北京提出的“北京精神”十分恰当的展现出了北京人的精神文化,在国内和国际上都要有很重要的影响。它不仅从文化上提升了首都人民整体的精神文明素质,更让世界了解北京,了解这里的文化。不过我有一点担心,就是北京人的生活节奏太快、太紧迫。我们给自己放松的时间、感受文化气息的时间太
少。北京的博物馆非常多,涵盖的方面也很广,但我在假期参观调查中华世纪坛画展和首都博物馆时却见是观者寥寥。而当我来到第二十七届地坛庙会时却是人声鼎沸啊!不过,原先庙会上那些经典的绝活、杂耍什么的都变少变得无趣。还想小时候的庙会,那真是啃着根甘蔗骑毛驴溜溜达达看杂技。那过的叫有文化气息,可惜现在的庙会真的就剩羊肉串气息了。这次逛下来发觉这就是个羊肉串会,每年的“标王”靠羊肉串都在庙会上赚德盆满钵满,继而大家是都卖起了烤羊肉串。可想而知,把这传统的民俗文化掺了这么多的经济利益因素,这年味儿可怎么还有啊!因此,我们不能看得太窄!在文化道路上,我们的眼光一定要放得长远,不能被眼前的小利所诱惑,而要看到文化发展的广阔前景。
当然,北京仅仅是全中国文化大发展大发荣的一个缩影,我们个个省份都在大力推动文化的发展进步,以更好的为人民造福。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我相信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在国家、政府的大力重点培养下,文化产业定将在不久的未来惊艳世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为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xd51021517刘凯铭
2012年2月
第四篇:浅谈新世纪我国住宅建筑的发展与优化(最终版)
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申请论文
题目:浅谈新世纪我国住宅建筑的发展与优化
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第四设计所
申请人:余 磊
二○一○年八月
浅谈新世纪我国住宅建筑的发展与优化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住宅商品化政策的实施,我国正在经历从未有过的住宅大规模开发建设时期,我国住宅建筑的设计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我国住宅建筑发展与优化的宗旨。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居住;以人为本;
工作五年来,参与设计得项目有很多,但主要以住宅设计为主。通过这几年的工作,长期的实践,本人就住宅设计在新世纪这十年来的发展与优化有自己的一点心得与体会,就此做一些浅显的论述。
居住问题是人类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在建筑中住宅占据着重要位置,对人类的生存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人的一生大约有一半时间是在住宅里度过的。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见安居乐业是中华民族百姓毕生追求的理想。而对于现今我国社会拥有一套住房,更是一个家庭一生的追求。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住宅建筑的设计原则是“经济、实用、美观”,人们往往把经济性放在第一位,因而建造了大量工业化的住宅,模式单一,舒适性差,更难有美观可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住宅建设迅猛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环境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消费者在若干年的发展中已逐渐成熟起来,对住宅消费转向开始追求和注重住宅的品质。住宅设计的重要性终于体现,住宅的优化设计有了合适的环境和土壤。在解决、不断完善建筑技术的基础上,住宅建筑在不断的发展与优化,更好的为人所用,创造优质的住宅产品,提高更优质的人居环境。
一、住宅小区的发展与优化
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作为住宅产品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充分注重溶入可持续发展思路,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住宅更加充满人性化氛围,更好地引导优秀住宅产品的生产。
1、良好的交通体系 当前在住宅小区中以住宅组团为汽车交通的终端,有效组织交通流向,合理解决过境交通人车分离问题成为住宅小区交通规划工作的主要方向,充分利用绿化分隔、景观引导、设施限制等办法,尽量达到人车分离的目的;在住宅组团外围的交通空间内设立与住宅组团人数规模相适宜的露天停车场,使人车距离不会太远,既可使人们充分享受移步换景的外部环境景观,也可达到交通安全,出行方便的目的,又可使拥有私家车的住户享受相应的便利。
2、舒适的小区环境
现如今的住宅小区越来越注重小区环境的营造,从原来的仅有一个小区中心景观,发展到组团景观,宅间绿化景观;从单一的简单绿化加硬质铺地式的景观,发展到生态式的景观,亭台楼阁,花鸟鱼虫,落户湖畔,置身林中。
建筑造型从空间上到单体上也在不断发展,小区不再仅仅只是单一模式的空间形态,其中会有不同的住宅产品出现,高低错落,使小区的整体空间形态更加丰富;单体风格也趋于多元化,中式、欧式、古典、现代,越来越多的建筑风格被运用到现在的住宅建筑中来,使人享受着视觉上的美。
2、构建亲密的邻里关系模式
住宅产品有其特殊性,它既有私密性要求(如一梯两户、一梯多户等),住户以两户或多户为基本社交单元,又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求,以满足人们相互交流的社交需求。单元式住宅居住模式是工业发展的产物,客观上已经从空间上对人们的交往增加了阻隔,使人们的交流受到相对更大地约束。
而现如今各类住宅产品也都开始注重人们在居住空间上中的邻里交往:在高层建筑中,有空中花园,屋顶花园的运用;在多层建筑中产生了叠拼与退台式住宅;在低层住宅中,独栋与联排已不再是仅有的产品,庭院式与合院式住宅,都是为了满足人们邻里交往而产生。在小区中也设置了更多用于人们交往的空间,如儿童乐园,健身场所,以及会所,这些除了提供相应的功能外,也为满足人们的交往,创造了条件。
二、住宅功能、空间设计的发展与优化
1、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创造出尺度合适的住宅空间 人体在各个空间中的活动尺度是有比例的,我国对住宅设计也有专门的设计规范,其中对住宅各个空间的面积都有明确的量化要求。在住宅平面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设计思想,注重对空间尺度的推敲与研究,将人们的生活起居习惯贯通于具体设计思维中,创造尺度合适的空间,使一套住宅具备起居、会客、学习、储藏等基本功能空间,各个空间尺度合理,使人居住其中既富于亲和力,又不显得空旷。
2、提高住宅舒适度
住宅是人们生活学习的重要空间,人们每天在住宅中的时间约占全天时间的三分之二左右,住宅中的舒适度要求比其它场合更高。国家对节能、环保等方面也出台了新的规范和规定,在提倡节能、环保的同时,也提高了住宅的舒适度。建筑师在设计中应提倡创新使用材料、推广新材料、与新工艺结合应用(如建筑中水技术、分户采暖、太阳能技术、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等)。
3、住宅功能空间的完善
在日本有的房子看来虽然小,可能只有一个卧室,但五脏俱全,功能特别完善。除了常规的卧室、客厅、厨房功能,还很注重储藏空间,卫生间的干湿分区,洗衣机位,甚至座便器还有单独的房间,座便器上有龙头,洗手水回收冲厕所,这样不但解决了空间小安放两件套的问题,也十分节水。然而在我国好多住宅都还没能做到这样精细舒适的功能安排,只有豪华的酒店或者大户型才考虑到卫生间的细化设计、储藏空间,多于住宅建筑发展迅速的今天,这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因而建筑师应该多思考,小空间能够灵活设计,解决一切功能;大空间应该充分利用,功能完善的同时分出空间层次,任何一套住宅都应该考虑居住者的需求,不能因为户型刁、而省去对功能的完善。
综上所述,新世纪的住宅设计,所有的设计理念都应该以在一定的环境背景下生活的人为标准来权衡。居室不是一幅画,看上几眼,赞赏一番就行了;它是一个生活场所,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与住在里面的人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着自然界,也影响着和我们住在一起的其他人。考虑到人文因素,以人为本,设计才能成功。我们所提倡的住宅设计发展优化也就是基于这样一个宗旨才能实现的,每个建筑师都应担任起这样一个角色,共同促进住宅建筑的精细化,人本化。
第五篇:新世纪亟待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是中国进入21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国现阶段,资源的特征有:信息、教育这两大知识经济支撑发展的新资源,所以,我们一定要确定新的教育资源观。理由是;第一,知识经济时期生产力主要依靠知识,知识将是决定或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知识是生产力,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的再生产,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第二,知识经济时期的劳动价值
论变为知识价值论。注重商品中的知识含量,这主要依靠劳动者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这一切是依靠教育来培养的。第三,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作为资本的,是有不可消失性和不断复制性,那么教育是探索知识、传播知识的源泉。因此,教育是在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要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好教育资源,是中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目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教育,教育在综合国力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家的强弱取决于国民素质高低。纵观我国经济目前的形势,一方面由于工业经济未能得到充分发展,未能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约束,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挑战又悄然而至,对于行业或企业来说,不仅要建立现代行业或企业制度,还必须有前瞻性,根据知识经济的特征及发展的内在要求,现代行业或企业的制度必须再次创新,不仅要大幅度的增加无形资产的比重,并且要从根本上提高行业或企业的文化内涵和知识含量,提高行业或企业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这就需要行业或企业加强职工的技术教育工作,职工的技术教育状况不仅是区分行业或企业的重要特征,还是行业或企业的评估标准和内容之一。笔者认为,经济是基础,而教育更是发展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现代国际的竞争是经济的竞争、生产力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教育的竞争,因此,要使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必须依靠教育。我们深知,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是牵引中国走进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动机,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曾起过重要作用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力、能源等不再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教育本身作为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阵地,必然是未来增长经济的主要因素,因此,教育是牵引推动中国走进知识经济的发动机。纵观发达国家,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证明,国家要想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并保持国际竞争能力,不仅需要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国际信息网络和一个运作模式同国际经济发展主流接轨的文化知识产业体系,而且需要使知识有所创造、加工、传播和职业性知识与技术应用有机结合起来。综上所述,要建立新的经济体系结构同国际经济体系的接轨,在新世纪内就急不可待地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这种职业技术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合理配置或者说有机结合。笔者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发展我国职业技木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大力推进依法治教,力争到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发展“十五”计划时期末,形成以《职业教育法》为核心、地方有关法规为配套的较为完备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法律体系。我们知道我国教育是由普通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四部分组成,职业技术教育的对象不仅是城市行业或企业职工,还面向着几亿农村劳动者,无疑在提高民族素质方面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今天,我们分析其中含义,倍感邓小平的高瞻远瞩,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职业技术教育是跨入新世纪之后的主流,面对着机遇和挑战,必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本身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流,教育要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现代化教育模式转变,必须大力发展各种各样的职业技术教育,使职工技术教育全面适应当前经济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的需要,从而造就更加灵活的机制,更加开放的体系,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尽快形成《职业教育法》为核心的职成教法律体系。
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必须承担终身教育的历史责任。过去希望在青春期积累一生享用的知识或技能的传统观念已经不适应了,据统计,知识的半衰期现在仅为5年,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国际贸易关系密切,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知识的剧增,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一个人必须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成人职业教育是传统学校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因此,要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弥补人们接受教育不足的缺憾,在个人需要的任何时代都能接受再教育,推动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可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以发展高中阶段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进一步扩大职业技术教育规模,到2005年,全国高中阶段职业技术教育的招生人数与普通高中的规模大体相当。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初、中、高职业技术教育的衔接,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体制,构筑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力争到2005年,使15一20%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能够接受
高等教育,建立起具有本地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
三、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就必须转变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模式。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受传统正规教育观念的影响,普遍存在着职业教育模式“普教化”的倾向,过多地重视学历教育,这是正规化。集中化的封闭型模式。因此,职业技术教育一方面必须对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进行改组和综合利用,另一方面必须大力发展现代
化远程教育与函授教育,还要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使职业技术教育主阵地逐步转向社会、家庭。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人口居住分散,当前,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转业培训、再就业培训已成为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从过去的封闭型教育模式为主体,逐步转向以开放教育为主体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取向,在积极推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术资格并重的制度和劳动准入制度的同时,大力开展各种各样的职业技术培训,为城乡新增劳动力和在职人员、转岗、下岗人员提供接受各种层次、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培训机会。与此同时改革文凭结构,职业技术资格已由过去的教育与职业的直接对应狭窄的定义,变为培养能力和行为的广泛概念,职业技术培训与普通文化的平衡,改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过渡环节,保证技术高中会考文凭的后读学习,在大学教育允许就业后重新学习。
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就必须改革不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需要的教学思想、内容、方法。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即将到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就要改革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以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要求,确定新时期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任务。如职工行业培训不仅是应知和应会培训,以适应岗位的要求。现代行业和企业制度要求培训知识型劳动者和智能型人才高技能操作人员,提高行业全员素质,懂外语,还要掌握网上技术以及创新能力的开发。在教学方法上,要用讨论武教学、启发式教学,激发职工的创造力。也可以加强交替式教学,鼓励接收青年完善行业或企业培训制度,促进青年在行业或企业中融合,保证学校教育与行业或企业培训和交替培训教学的研究,引导职工在本岗位上发挥发明创造的能力。在教学手段上,推进学校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应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仿真技术等教学手段,让职工根据需要在国内外互联网上自立地学习,同时要推进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加强新颖课程和现代化教材建设。
五、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就必须从传统型行业教育向学习型行业教育转变。传统型行业的教育主要是岗位培训,岗位培训以及转岗普职,普级培训等,是对从业人员实施以提高本岗位需要工作能力和生产技能为重点的一种教育和培训活动,而学习型行业教育表现如下:第一,从决策层、管理层到操作层都要全身的投入学习,成为知识型、智能型的高素质人才即教育的全员性。第二,在行业生产、经营管理进行中的准备、计划和实施的每一个阶段都要进行教育、培训和学习即培训的全程性c同行业或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建立全国性的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领域的对话机制,在学校、行业或企业中建立协作办公室,制订与行业或中、小型企业加强联系的政策。第三,不仅重视个人学习和智力开发,而且更重视团队学习和群众智力开发,更重视快作、团结精神的教育、培养即学习的团队性。如今,中国就将加入wto,我国经济即将融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经济行列中,面对传统行业的教育只有转变为学习型行业教育才能接受挑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有特色的行业、企业。在师资建设方面,力争在2005年使教师学历基本达到国家标准,逐步提高具有硕士学位的比例,为学习型行业或企业教育接受挑战作准备。
六、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要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讲,高级技术人才的数量、质量直接决定着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从而直接决定着高新技术是否产业化。由于我国长期不重视生产技术的开展与运用,使许多科学成果只是设计出来,而不能成为产品。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目标是生产与服务第一线,从管理和直接操作的实用人才,按照岗位能力的需求为导向,突出能力的培养,不只是培养学科型技术人才,而且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目前,各地的大中型企业这类人才十分短缺,急需培养。不但要重视高等职业技术的教育,而且中等职业技术的教育也是社会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个行业或企业,在技术操作结构上实际存在着中、高技术的操作组成,是社会结构的必然规律。我国由于政策的原因,我们一直重视学历教育而忽视了发展中高等职业技术的教育,缺少社会结构的研究和分析,使中、高职业技术教育滞后,最近,全国职成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十五”目标,构建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新体系,强调优化结构,增强效益。增强对经济社会和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做强做大职业技术教育。说明国家对职业技术的教育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因此,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把发展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放在今后工作任务的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