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示范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课题指引
附件1
2017年度示范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
课题指南
一、重点选题
1.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机制研究
2.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化“四个自信”研究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创新引导大学生做到四个“正确认识”研究
4.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研究 5.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6.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研究
7.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研究 8.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培训效果跟踪研究 9.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制度建设研究 10.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准入与退出机制研究 1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务评聘办法实践研究 12.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1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研究 1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
15.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借鉴其他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16.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研究
17.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指标体系建设研究 18.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状况研究 19.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观测点建设研究 20.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1.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口支援机制研究
22.民办高校、独立学院与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
23.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
2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机制研究
25.“基础”课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研究
26.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协同建设研究 27.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内容框架研究 二、一般选题
1.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论述研究 2.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 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体系创新研究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研究
6.如何理解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关系
7.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的变化 8.如何理解依宪执政与西方宪政民主的区别
9.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辨析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研究 10.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产能过剩 11.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以来的收入差距 12.近代中国改良的局限性和革命的必要性
13.资本主义建国方案在近代中国走不通的历史原因 14.五四时期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与时代背景
15.中国共产党在近代中国社会革命中的历史地位 16.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用研究 17.中国抗日战争历程研究
18.抗战时期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太平洋战场之间的关系研究
19.中国人民选择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和现实逻辑研究 20.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动力与国际背景研究
21.中国共产党选择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研究
22.“基础”课教育教学中“思想道德”与“法治”有机融合研究 23.中国精神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关系研究
24.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新变化新特点研究
25.继承和弘扬中国革命道德研究 26.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方式研究
27.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与本科生四门思政课关系研究 28.知识经济、新科技革命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影响研究
29.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研究
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 化自信之间关系研究
第二篇:1.2018示范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重点选题”课题指南
附件1 2018示范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 “重点选题”项目课题指南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长效机制研究
2.改革开放4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经验研究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研究 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培训效果跟踪研究 6.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准入与退出机制研究 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8.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建设研究 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成长机制研究 10.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规范化研究 1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观测点建设研究 12.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测评方法研究 1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建设研究 1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专题教学指南研究 1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专题教学指南研究
17.“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专题教学指南研究 1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专题教学指南研究 19.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创新研究 20.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状况研究 21.高职高专“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专题教学指南研究
22.高职高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专题教学指南研究
23.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建设研究 24.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提升机制研究 25.体育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提升机制研究 26.农林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提升机制研究 27.医药类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提升机制研究 28.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
名师工作室选题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建设
西部选题 1.提升西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研究 2.西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3.西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究
4.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
5.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创新研究 6.西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7.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
8.西部地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9.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模式的研究
10.西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效及分析评价研究
第三篇:示范优秀团队评选工作汇报
示范木材检查站评选工作汇报
*****检查站是1997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104]号文件批准设立,地处通往********地段。几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及市林业局的正确领导、关心下,我站严格履行木材运输检查监督职责,为保护森林资源,把好木材运输管理关,维护正常的木材流通秩序,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1998年全国木材检查站标准化建设中被评为达标站,成为全市木材检查站的一面旗帜。
一、着力于建一流队伍
我站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木材检查队伍作为工作的重点,“严格执法塑形象”的总体思路,贯穿于整个木材检查执法工作之中。主要做法是:
1、加强学习,逐步提高检查人员的素质
思想教育工作就是战斗力,队伍战斗力的强弱取决于思想教育工作的成败。加强检查人员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放在工作的首位。针对检查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畏难情绪和老好人思想,组织检查站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增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用实际行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因势利导,化解矛盾,及时纠正检查人员的不良倾向,全面提
高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牢牢把住政治方向和工作目标,为木材检查执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组织基础,增强了依法行政和服务的意识,树立勤政为民,执法为公的思想。
2、强化管理,实行社会和内部双向监督
我站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设置了举报电话,公布工作人员的姓名、各项处罚、收费依据和标准,实行“阳光”操作。
制定内部约束机制,让站员之间互相监督,共同促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让站员自己找出自己的缺点,深挖自己的不足。
二、致力于严格执法
木材检查工作,经常会遇到违章运输、无证运输木材、冲卡冲关,以及恐吓、威胁、利诱检查站人员的现象。面对严峻形势,我站不畏艰难,积极分析新情况,探索新方法,走出一条重打严防,打防并举的综合治理之路。及时整改。结合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整改,站貌焕然一新,管理规范,提高执法水平。
在查处违法案件中,我站严格按照“三严四规范”的要求做到了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办案手续完备,程序规范。加大执法力度,严把木材运输关行为。
三、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抓好廉政建设
站务公开,制度上墙。把执法工作范围、监督单位、电话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公布上墙。我站在办公室、值班室等处悬挂文字镜框《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四川省木材运输管理办法》及各项职责、制度等,实行了木材运输、检查公开化、制度化,增大了透明
度,便于社会监督,利于照章办事、对照检查。在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的同时,我站还着重抓了廉政建设。因为木材检查站是一个执法与金钱紧密相联的单位,站员在金钱上不能过关,工作就容易出差错、犯错误,所以做好木材检查工作,廉政建设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避免因私心降低执法力度、刁难货主、放水养鱼、索拿卡要、受贿放关等违法违纪行为,并列出违法违纪后相关处理意见,让站员可以自己对照检查,杜绝不良现象的发生。
四、坚决落实“的四公开、二监督和四办、四不准”的工作原则
“四公开”即检查范围公开、处罚项目公开、处罚依据公开、处罚标准公开。
“二监督”即虚心接受上级领导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
“四办”即值勤检查认真办、手续齐全马上办、违章运输依法办、各种处罚照章办。
“四不准”即不准吃请受贿,不准以权谋私、索拿卡要,不准以情代法放人情材,不准借故乱罚款。
由于健全了内有约束、外有监督的管理机制,规范了检查执法人员的行为,树立了公仆意识,增强了抵制不正之风的自觉性。
如我站被省林业厅评为“木材运输检查示范单位”,全站人员更是应秉承以往优良传统,锐意进取,在“严格执法塑形象”的总体思路指导下,努力奋进,再接再厉,踏实工作,使我们木材检查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为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管理细则
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管理细则
一、申报评审程序
填写“教学团队申请表”(教务处网页下载),经所在教学单位审核后报教务处;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推荐;教务处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校长办公会审批。
二、申报条件
(一)教学团队带头人应至少具备以下4项条件(其中第1项和第2项条件为必备条件):
1.具备教授职称,年龄不超过55周岁,并长期致力于本科教育教学,每年坚持为全日制本科生讲授理论课程(近3年,年均本科生理论教学工作量不少于64学时),师德师风高尚,学术积淀深厚,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效果优秀。
2.具有团结协作奉献精神和组织、管理、沟通协调等方面的领导能力。
3.教学成果奖获得者(校级限主持人,省级特等奖限前7名、一等奖限前5名、二等奖限前3名),或校级教改课题重点项目主持人、省级教改课题(含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主持人,或国家、省级规划教材的主编、副主编。
4.校级及以上教学名师,或连续3次获得学校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
5.近3年以学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教学类学术论文1篇以上。6.指导大学生参加科技竞赛获得国家级奖励,或获得毕业设计(论文)校级优秀指导教师。
(二)团队成员的结构要求。教学团队设带头人1名,成员一般由8-10人组成(公共基础课团队10-15人),40周岁以下的团队成员应具备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青年教师比例不少于70%。
三、团队目标任务
(一)团队负责人工作目标。
(1)积极承担本科教学任务,每年至少主讲1门本科生必修课程,年均本科生教学工作量不少于64学时。
(2)组织青年教师的示范观摩课和教学研讨活动年均不少于3次;
(3)担任班导师,每年为大学生举办讲座不少于2次.(二)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承担本科教育教学任务,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教学与考核模式创新,团队成员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整体优秀;积极承担本科教育教学任务,年人均本科教学工作量不低于200学时。
(三)教育教学研究。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并把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
(1)至少主持2项校级及以上教改项目(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或至少获得2项教学成果奖(校级限主持,省级二等奖限前3名,省级一等奖限前5名,省级特等奖和国家级奖为主要完成人);
(2)讲授课程实现课程资源网络信息化,并上传华水学堂在线上线运行且运行效果良好;
(3)人均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至少1篇;
(4)团队成员参加省内或省外教学研讨会议至少1次。
(四)青年教师培养。重视团队内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和工程实践锻炼,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培育青年教学骨干。
(1)团队青年教师至少2人获得校级教学优秀;(2)团队成员至少获得教学技能竞赛奖励5项以上。
(五)教材建设。加强教材建设,主编教材获得教育部或河南省规划教材立项建设计划,并正式出版,或主持编写至少3门课程补充讲义,并印刷使用。
(六)人才培养。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指导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项目与活动。
(1)团队成员指导大学生科技与学科竞赛(含文体竞赛)至少获得4项厅级及以上奖励(优秀奖、鼓励奖、参赛奖不计),竞赛级别按学校《全日制学生学业竞赛成果奖励实施办法》中规定进行认定;
(2)至少指导3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国家或省级项目应验收通过,校级项目应验收优秀。
四、项目管理
(一)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校、院二级管理模式,学校负责立项评审、监督检查、终期验收,学院负责组织管理、检查。
(二)卓越教学团队建设周期为3年,建设经费15万元。建设经费按照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管理办法》相关条款列支。
(三)建设期内,学校加强跟踪考核检查。建设期满后,学校根据建设目标任务对教学团队建设情况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撤消称号,并全校发文公布。
(四)建设期内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视为满足考核要求,免予验收:
(1)团队获得国家级或省级教学团队称号;
(2)团队成员以主持人身份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或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五)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考核不合格:(1)建设期满未完成规定目标任务的;
(2)建设期内团队成员发生1次严重教学事故或2人次以上一般教学事故与教学差错的;
(3)建设期内团队成员有失德行为的;(4)拒绝接受校、院安排教学工作任务的。
(六)学校向校外推荐的教学团队在校级教学团队中择优遴选。
五、其他
(一)2016年及以后立项建设项目考核实施本细则。
(二)本细则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教学名师培育项目实施细则
一、选拔条件
(一)必要条件。
1.热爱祖国,热爱学校,关注关心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治学严谨,立德树人,为人师表。
2.积极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年均本科教学工作量不低于100学时,在我校直接从事本科教学工作满3年,4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一线青年教师。
3.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保持优秀。
4.教学工作规范严谨,教风、学风端正,近年无教学责任事故。
(二)基本条件(至少满足其中4项,成果按近3年统计)。
1.获得校级及以上教学技能类奖励。
2.第一作者、学校为第一完成单位在核心学术期刊上至少发表1篇教育教学类论文,或发表教学类论文他引超过10人次。
3.获得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校级限主持人)。4.参与教改项目或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校级限主持,省级限前3名,国家级限前7名)。5.积极参与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引导大学生参与本人科研课题研究,取得厅级及以上奖励。
6.担任班导师,考核良好及以上。
二、申报管理
(一)申报与评选。申请人填写《教学名师培育对象申报表》(教务处网页下载);教学单位初评、公示,并将初评结果和相关材料报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审,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培育人选;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为期10天的公示;校长办公会议审定后,发文公布。
(二)培育与考核。培育工作以教学单位为主体组织实施,培育周期为3年。教学名师培育对象实行考核和终期考核,考核由所属教学单位组织实施,终期考核由教务处组织实施。终期考核不合格的,取消称号,全校予以公布。
(三)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考核不合格:(1)培育期满未能完成规定目标任务的;(2)培育期内发生教学事故或教学差错的;(3)培育期内有失德行为的;
(4)拒绝接受校、院安排的教学工作任务的。
(四)对“教学名师培育对象”,享受如下待遇: 1.学校安排专项经费给予资助。经费资助主要用于:访学研修;指导大学生科技竞赛。每位入选对象经费资助额度为10万元。
2.学校教学名师评审和推荐校外教学名师从培育对象中择优遴选。
3.学校优先推荐入选教学名师培育对象进入公派访问学者项目。
4.国外高水平高校或国内外高水平研究机构研修学习至少半年。
(五)目标任务(至少完成其中5项)。
1.培育期内每学年独立承担2门(校外进修期间除外)全日制本科生学科基础课程教学任务,教学质量评价优秀;
2.培育期内至少主持1项校级及以上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类项目(含教改课题、内部讲义),教改课题须验收通过(不含延期验收通过),内部讲义须正式编印使用,在线开放课程需上线运行;
3.培育期内至少获得1项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校级限主持,省级二等奖限前3名,省级一等奖限前5名,省级特等奖和国家级奖为主要完成人);
4.培育期内主编教材获得教育部或河南省规划教材立项建设计划,并正式出版;
5.培育期内以学校第一完成单位、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名义在中文核心教育类期刊发表1篇以上(含)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6.指导大学生科技与学科竞赛(含文体竞赛)至少获得1项厅级及以上奖励(优秀奖、鼓励奖、参赛奖不计),竞赛级别按学校《全日制学生学业竞赛成果奖励实施办法》中规定进行认定;或至少指导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国家或省级项目应验收通过,校级项目应验收优秀。
(六)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视为满足考核要求,免予验收。
(1)获得省级教学名师称号;
(2)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主要完成人)或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限主要完成人、一等奖限前3名)。
三、其它
(一)校外访学研修期间研究成果须我校署名为第一完成单位。
(二)研修培训期间的津贴待遇、教学工作量按照学校相关规定管理。
(三)研修单位由教学单位确定,教师个人联系须得到教学单位批准,国外访学研修须出具对方的正式邀请函,并按外事规定办理。
(四)2016年及以后立项建设项目考核实施本细则。
(五)本细则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五篇:教学团队建设项目指标评审体系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团队建设项目考核评价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加强学院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台州职业技术院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2009]138号)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经批准而建立的院级教学团队中期及建设期满验收考核评价。
第三条 考核原则
(一)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二)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统一使用同一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做到考核指标公开、考核形式公开、考核结果公开、资助额度公开,实现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的公平。
(三)坚持实事求是,客观真实的原则。各项考核指标以各教学团队备案的原始资料和记录为准,禁止弄虚作假。
(四)坚持严格标准、科学考核的原则。真正体现教学团队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工作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学质量提高等工作中的先进性和导向性。
第四条 考核的起止时间为学院发文确认教学团队组成之日起至三年当月止。
第五条 考核依据和考核内容
(一)根据《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团队建设项目指标评审体系》(以下简称《项目指标》)(附件1)和《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任务书》(以下简称《任务书》)(附件2)进行考核。中期检查重点以《任务书》的中期建设目标为依据;期终考核以《任务书》的建设目标和《项目指标》为依据,包括教学团队的组成、团队建设规划、专兼结合的机制、团队带头人、团队结构、人才培养、科研及社会服务、加分项目等方面。具体内容及指标见附件1。
(二)只有符合教学团队的专业(群)及相关领域,并在团队建设考核起止时间范围内产生的教研成果或科研成果,方可纳入考核的范围。
(三)所有成果必须标注“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作者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论文类必须是第一作者;科研项目及成果市厅级(含)以下排名前三位有效,市厅级以上排名前五位有效。
第六条 考核评价程序和办法
(一)实行团队建设中期、期末考核制度
(二)中期考核
1.项目建设中期,由教学团队负责人召集团队成员,在认真总结并完成《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团队建设项目进展报告》的基础上,填写《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中期考核评价表》(以下简称《中期考核评价表》)(附件3),报教务处。
2.教务处根据日常掌握的情况,认真核实相关事实和数据,并根据各教学团队建设初期制定的《任务书》的中期建设目标,于当期期末前审议、核定各教学团队《中期考核评价表》中各项指标完成情况,给出评价结论。
(三)期终考核
1.项目建设三年期满后,由教学团队负责人召集团队成员,在认真总结并完成《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团队建设项目总结报告》的基础上,填写《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团队建设项目期满验收考核评价表》(以下简称《期满验收考核评价表》)(附件4),报教务处。
2.教务处根据日常掌握的情况,认真核实相关事实和数据,根据各教学团队《期满验收考核评价表》内容,对照《项目指标》相关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审议、评分,给出评价结论,并在院内公示五个工作日。
3.经公示无异议,或有异议但经核查并不影响考核结论,则团队建设项目考核验收结果生效。
第七条 考核结果及运用
(一)中期考核结果分为“不通过”和“通过”两种 1.通过者,继续拨发建设经费,继续建设。
2.不通过者,停拨建设经费,学院给予3个月的整改期,整改后考核合格,学校下拨建设经费,继续建设。
3.整改期满考核仍不合格者,立即终止该建设项目,按期终考核验收结果为不合格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期终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暂缓通过、不合格四个等级。教学团队期满验收考核的最终评分85分(含)以上为优秀;70分(含)~85分(不含)为合格;60分(含)~70分(不含)为暂缓通过;60分(不含)以下为不合格。
1.优秀者,学校一次性奖励5000元,并命名校级级教学团队,可参加上一级教学团队申报并优先推荐。
2.合格者,学校一次性奖励2000元,可参加上一级教学团队申报。3.暂缓通过者,学校给予6个月的整改期,整改后考核合格,按合格的有关规定执行;经整改考核仍不合格,按考核验收结果为不合格的有关规定执行。
4.不合格者,团队带头人(包括专业带头人)当年考核不得评优。第八条 附则
本办法经院长办公会批准后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团队建设项目指标评审体系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1-1 评审要素 评审标准 团队教师师德好,教学团队成员数量适当、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团队设置2 专任教师5人以上,完成学院规定教学工作量,质量考核良好;行习指导、教材开发效果好。1.团队组成 18分 1-2 知识年龄结构 1-3 学历比例2 团队结构(年龄、学缘、学历)合理,形成梯队,硕士以上学位教年龄结构1 师不低于50%;老中青搭配,年龄结构合理,形成梯队。高级比例2 教学团队具有合理的职称结构,团队成员中有1名高级技术职务,3 综合水平整体素质3 业企业兼课教师3人以上,积极参与课程开发、课程教学、项岗实5 分值 职称结构 中级比例2 高级技术职务教师达到30%以上,中级技术职务教师达到50%以上。教学团队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达到80%以上;专业教师中来自1-4 双师比例3 * 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承担课时核心课程达到30%以上,高水平兼职教双师结构 兼职教师3 * 师达到50%以上。2-1 根据国家教学团队建设内容要求,结合校企实际、针对专业(群)、系列课程发展方向,制订适应和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切实可行团队建设建设规划4 * 的团队建设规划,建立有教师引进和进修培养制度,有团队建设规规划 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发展规划制订适应和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职业3 * 教师培训进修3 保障措施3 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三年内专任教师到企业一线参与生产、管理、服务和技术开发时间人均30天以上,参加高校或市级以上行业新知识(新技术)培训、各种学术会议等人均不少于2次。4 6 4 2.团队建设规划 10分 2-2 教师职业发展规划 2-3 团队教师培训进修 3 3 3.专兼结3-1 团队每位教师联系3个以上的企业;根据专业(群)人才培养需要,学院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五个共建”7 合的机制 合作机制合作机制4(专业、课程、教材、基地、实习)机制。7分 及成效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评审要素 评审标准 师德高尚、事业心强、理念先进、治学严谨,在三级以上刊物发表至少1篇教学研究论文;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开拓创新精神,在本行业的技术领域有较大的行业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具有企业技术服务或技术研发经历与项目。团队带头人熟悉本专业及课程体系的教育教学改革趋势,承担团队核心课程主讲任务,教学效果优秀;近3年承担有省级及以上教学建设项目,获得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分值 师德、治学理4-1 念1 整体情况 学术水平2 技术服务1 4.团队4-2 带头人 教学水平教学能力2 与教学研教研项目1 15分 究成果 4-3 组织与管理能力 组织能力4 领先水平2 运行机制2 4 3 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并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组织实施,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把握专业(群)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建设运行机制。5-1 建立了以行业企业实践专家为主体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年至少专业(群)1次共同研究和制订(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方案和核心专校企合作3 人才培养业课程标准、教材开发方案、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及时跟踪分析职业培养方案3 方案的开工作任务要求和更新变化,所形成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能满足发、设计 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富有高职教育专业特色。教学内容4 根据技术领域典型工作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建立了体5-2 教改课程3 * 现工作过程要素,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三年内完成至少5门工专业(群)精品课程3 * 5.人才学结合经学校验收合格;有至少2门校级级精品课程;学生顶岗实人才培养顶岗实习3 *习半年,且效果好;团队分工协作,行业企业参与实施人才共育的培养 方案的实人才共育2 形式、途径与方法得当,效果好;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适应高职教 施 开发教材2 * 学需要的教材至少2种;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建设有一40分 实践教学3 定数量、满足教学要求的校外实训基地,使用效果好。教改思路3 教学理念先进,教改思路清晰,教学改革有创意;三年内完成至少25-3 教研项目3 * 项校级及以上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在学校规定的三级以上刊物发表教学改革 教研论文3 * 至少3篇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核心期刊2篇)。5-4 指导学生获得技能、学科单项竞赛等省级二等奖以上奖励;指导省技能竞赛3 人才培养级以上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每年开展一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科技创新2 能力和水毕业优良率 撰写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毕业生就业率≥95%;用人单位上一年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90%,优良率≥40%。平6-1 科研项目3 * 三年内完成至少2项院级及以上科研课题研究。6.科研科研项目 及社会6-2 服务 科研论文3 * 团队成员作为第一作者核心期刊发表至少5篇学术论文。科研成果 6-3 完成横向课题(或大中型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计项目)1项以上或10分 社会服务4 社会培训50人次以上或担任企业常年技术、管理咨询顾问2人以上。社会服务 专业教学团队在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实施、特 色 5 管理能力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团队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独特做法和创新 “*” 为必须完成的指标 8 6 20 9 5 3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