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发展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年来,一些银行积极创新农村特色金融产品,改进金融服务,在破解农村“新三难”(存款难、取款难、贷款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繁荣农村经济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整体功能依然跟不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其旺盛的服务需求存在着差距。
困难与问题
一、“三农”资金供求渠道狭窄,矛盾突出。
在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中,有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邮政储蓄和村镇银行等机构。近年来,一些扎根农村的金融机构没有很好地服务“三农”,“偏农离农脱农”,把本不丰富的农村资金源源不断地“抽”往城市和其他回报率更高的领域,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如农业银行的存款在缴存准备金和保底支付结算后基本上存,货款只局限于有一定规模和信誉的农业企业,每年净增额度很小。农村邮政储蓄网点吸收的资金全部上存,从农村流向了城市,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农村资金流向城市的“流水线”。村镇银行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网点少、功能弱,加上尚处在发展初期,无论是基础运营系统,还是在政策环境以及人才队伍等方面都面临不少制约。从而影响其吸收存款能力。只有农信社(商业银行、合作银行)一家才是真正和农民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机构。例如,我市农商行现有各项存
款余额3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0亿元,存贷款总量连续多年居武穴市各金融机构首位,对“三农”的支持度和贡献度均保持全市同行业第一。但仅仅靠农信社(商业银行、合作银行)是根本无法满足所有农民、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的。因此,农村企业和农民的信贷要求不得不从“地下银行”高息拆借,民间借贷活动频繁,有的人为牟取暴利,对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民进行高利贷的发放。
二、金融机构分布不均衡,农村金融服务出现“盲区”。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撤并整合进城,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收缩现象比较突出。如今的城市,银行网点遍布大街小巷。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或许不会想到许多偏远地区的农民想取钱、存款、汇钱,到最近的金融网点要花掉二、三十元的车费和半天时间,“存款难、取款难、贷款难”被称为“新三难”。虽然农村金融机构多,但真正服务“三农”的供给主体少。有资料显示,全国银行业机构网点约17.5万个,平均每万人1.34个,而农村银行网点仅2.7万个,平均每万人0.36个。全国平均每万人金融服务人数城市为43人,而县及县以下仅为11人,行政村平均不到1人。
我市情况也不容乐观,目前,农信社、邮政储蓄所、农业银行在行政村设置分社或储蓄所的更是微乎其微。以前,农信社的分支机构覆盖了广袤的农村,在下面设有分社和储蓄所,村村还设有代办点,那时农民办理业务真方便,因而被农民称为“家门口的银行”。但是随着乡镇合并,农信社出于自身经营成本核算、安全防范等因素的考虑,将下面的分社和代办点都撤完了,只剩下几个孤零零的乡镇服务
网点。农村边远地区金融服务体系功能缺位、真空等因素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金融网点收缩制约和影响了基础性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较为困难。
通常贷款都需要担保或抵押,而农民既无工资保障又无生产资料保障;既没有可以担保的物品,更缺乏可抵押品,加上农民最主要的财产土地和宅基地不能用于抵押融资,因此在抵押以及抵押后的处置上存在诸多困难,农户在发展生产中往往因缺少合适的抵押担保物品而无法得到货款,农民即使能贷到款,也只是一些小额贷款,通常在3000-5000元之间,而5000元以上的大额贷款很困难,而且贷款手续也过于繁琐复杂,农民贷款陷入困境。一些涉农中小企业抵押难、担保难也是不争的事实,加上个别企业借贷信用缺失,成为资金供给瓶颈。
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以服务“三农”为根本方向,引导和规范银行增加对“三农”的信贷资金投放,防止弃乡进城和“去农化”倾向,将商业银行的资金重新吸引回到农村金融市场。要继续发挥农信社(商业银行、合作银行)支农主力军的作用,以信用社为主体,以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等为补充的金融覆盖县(市)、乡(镇)、行政村的“多位一
体”农村金融服务网。巩固和稳定农业银行分支机构,扩大基层的信贷权限,增强其融资能力。农发行在加强原有业务的同时,拓展对“三农”的服务范围,往农村综合开发、农村基础建设和扶贫等贷款业务发展。邮政储蓄银行尽快调整业务范围,彻底改变只吸不贷的现象,增强服务“三农”功能。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小型或微型农村金融组织,增加农村贷款,增强对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主体。同时,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带动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只有如此,才能让金融机构由农村资金的“抽水机”变成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动机”。
二、加大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创新力度,构建支农、惠农、便农的绿色通道。
金融服务是民生所系,也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农村面貌日新月异,资金需求也不断扩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银行机构投身“三农”市场,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形成竞争创新的市场环境,尤其是被农民称为“自己的银行”、“身边的银行”的农村信用社,要有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拓展自身的发展,在竞争中站稳农村金融主战场。广大农村是金融业发展的增长点,是金融业再上新台阶的广阔天地。农村金融机构当务之急是要加快重组盘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多元化服务格局,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率先走好“服务”这步棋。
1、增设简易服务网点,单靠现在乡镇营业网点是难以满足农村企业和农民的需求,要因
地制宜,合理布局,对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山区和重点村设立简易服务网点,实行每月定时定点服务,为农民打开金融服务的方便之门。
2、创办“流动银行”。对深山僻壤、隔河渡水的农村,组织专班人员实行专车专人定期送金融服务下乡,延伸服务触角,变“等客上门”为“上门服务”,为农民提供流动的金融服务。
3、设立村级金融服务站。对地处山高谷深、人烟稀少的山村,可就地聘请村干部(或有诚信的商户)开展代办业务,安装转帐电话、POS机,让偏远地区农户在家门口就能方便办理各类涉农补贴资金支取、转帐汇款、小额取款、刷卡缴费、账户余额查询等金融服务。从而不断扩大服务范围,这个办法可覆盖所有边远山区行政村,以填补网点撤销后山区金融服务的空白,让更多的农民受惠。
4、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快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金融服务品种在农村推广,为农民、农村企业融资和支付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
金融服务是农村企业、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实施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需要国家有力支持,农村山区、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高、亏损大、收益率低,政1府要为建立农民金融服务体系给予优惠政策,通过政策安排,合理补偿在支农业务的成本和损失。如:免征营业费、企业所得税,实行定向费用补贴,财政贴息和转移支付帮扶等措施,确保农村企业、农民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金融服务。
三、开拓农村信贷领域创新,着力解决农村企业和农民“贷款难”。农村金融机构要围绕“三农”“抵押担保难”和“贷款难”的问
题,有针对性的创新信贷产品,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程序、缩短贷款时间,以适应新农村发展的需要。重点开展抵押担保制度、服务模式和方式的创新,按照“金额可大可小、利率可高可低、期限可长可短、押品可有可无”的原则,在程序可简、条件可调、成本可算、利率可浮、风险可控、责任可分的基础上,探索创新一系列更为快捷、方便的新型放贷模式,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行性、便利性和透明度。
1、担保方式创新。①信誉担保贷款。凡国家干部、公务员、公办老师、社会知名人士;受到市级以上表彰的劳模、先进个人、文明户、科技户、种植户、养殖户、信用示范户、中*共**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直接给予最高授信且循环使用担保贷款。②股东担保贷款,因为股东对担保的企业和农户情况了然于心,对银行来说是“零风险”。③联保贷款,两个或两个以上诚信良好的商户联保的担保贷款。④实行担保公司担保贷款。⑤无抵押贷款,在“小额可控”的前提下,对无任何不良记录的农民可实行无抵押无担保贷款。
2、服务产品创新。为满足多元化的“三农”金融服务需求,积极探索开展林权、仓储、农户宅基地的使用权、农民土地、养殖户水域滩涂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有效方法,还可适时开办留守妇女、农民工、青年、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和农村党员信贷直通车,推出联合贷款、联保贷款、社团贷款、龙头企业贷款等系列特色支农产品。同时拓展代理保险、代收代付、理财咨询等中间业务,帮助农民改进理财观念和消费观念。
3、企业融资创新。地方政1府应充分利用公信力,发挥主导作
用,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①提高农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基金,增强担保实力,扩大担保范围。②积极尝试专用设备融资租赁业务,突破贷款担保方式约束。③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中小企业联保贷款业务和存贷、房产土地等固定资产、专利权抵押业务和知识产权、股权等权利质押业务。
深化农村金融创新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农村企业和农民创业创新的现实需要,也是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是撬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杠杆,没有发达的金融便没有发达的经济,没有发达的经济更没有发达的金融。因此,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农村金融体系组织不全、支农有限、资金外流、服务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让金融普惠千乡万村、千家万户。
第二篇:统计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统计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建设,不断提高基层统计调查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基层统计工的重点,基层统计作为国民经济统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农村社会经济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迄今为止,基层统计力量薄弱,专业水干不高,基础不牢,网络不全等问题仍然存在。而随着形势的发展,各级政府对基层统计调查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各界对基层统计调查结果越来越关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基层统计工作问题研究,切实改进基层统计工作,进一步提高基层统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但就目前来看,统计工作还存在很多的困难:
一、基层统计内部资源与工作任务匹配性较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统计改革与发展的环境正在发生剧烈变化,统计自身也在调整和完善。统计系统、尤其是基层统计人员都会有一种强烈的体会:任务越来越繁重,难度越来越大。这主要是统计系统所拥有的统计资源,特别是基层统计机构的人力、物力、财力跟不上产生的压力所致。
1、基层统计工作任务繁重。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主要有各专业的定期报表制度,其中部分专业还细分了规模以上的全面报表制度和规模以下的抽样调查制度,这些都要求基层统计工作人员每月或定期完成。报表收集上来后还需进行录入、审核、汇总等繁琐的工作。同时,按照国家统计局对普查周期调整的有关规定,我国现行还有三大普查:五年一次的经济普查、十年一次的农业普查和人口普查。按照工作流程,每项普查从准备,到后期资料整理扫尾,少则1、2年,长则需3、5年。就以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为例,从2003年开始准备,到2007年才基本完成所有的工作;在经济普查尚未结束的2006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又正式展开;到2008年,农业普查还未全面完成,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又接踵而来。普查年年有,中间还穿插人口抽样调查、住户抽样调查、劳动力抽样调查等各式各样的调查,给基层统计部门造成了沉重的压力。
2、基层统计内部资源匮乏。大部分统计工作在市级以上都有专属的部门和人员进行管理和组织,但到市级以下的基层统计部门,由于人力有限,兼做几个专业、几项普查的工作人员大有人在。对于重大国情国力普查,在市级统计部门只能由全体工作人员一起应对,而到乡镇和村级基层,统计人员基本上都无一例外地参与了各项大型国情国力普查和其他统计调查工作。
二、基层统计执法与外部环境适应性较弱
1、统计调查对象配合程度日益弱化。90年代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给统计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原本基础较好的国有企业和乡镇、农村统计基础进一步削弱,非公经济单位出于避税等原因瞒报甚至不报统计报表,配合统计调查的意识薄弱,镇级以下大部分私营企业都没有设专职统计岗位,企业统计会计兼职,报表难收,数字不准的问题相当突出。同时,由于不同部门管理模式条块分割明显,相关部门对统计工作的支持仍显不足。拿基本单位来说,一方面其工作的开展只有依靠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才能进行,由于工作安排及工作方法的不同,部门提供资料的时间和方式不能适应统计部门的需要,导致统计部门的工作相当被动;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主体多元化、利益主体复杂化,调查对象对统计调查的配合程度不高,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不理解统计工作,将上门的调查员视如工商、税务工作人员冷落一旁或拒之门外,拒报、瞒报统计数据的现象时有发生。
2、统计执法难度大,监督职能弱。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原有的统计法律法规未能紧跟经济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现有的统计手段和服务、统计人员的素质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致使《统计法》的威慑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政府统计工作者既要做好统计业务又要充当规范业务的执法者,既要当运动员又要当裁判,自我执法难度和阻力很大。一些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和基层领导不了解《统计法》的要求,不知法不守法也不用法,因而不敢或不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统计工作的权威,对一些虚报、瞒报、拒报或多次迟报统计数据和统计报表的调查对象视而不见。基本单位统计工作中,由于新增的单位大都是规模较小的企业,有些基层统计人员在实地调查时由于调查对象一而再、再而三的不配合,就放弃对该对象的调查,没有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也有些基层统计人员因应基层领导意图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盲目攀高统计指标,形成统计数据计划化,统计数据跟着计划跑,造成执法者违法的现象。同时,由于管理体制等原因,基层政府统计人员不得不受到同级或上级政府领导的意志干扰,独立调查和独立执法极为困难。受传统政绩观的影响,个别地方党政领导特别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党政领导,或急功近利,或好大喜功,为了争取国家的扶持,报忧不报喜,为了政绩报喜不报忧。其次是执法的范围受到限制。为招商引资、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个别地方政府对特定区域和特定对象,采取特殊保护政策,或限制检查,或挂牌保护,限制统计执法检查的开展。
三、基层统计服务与宣传覆盖面较窄
1、基层统计服务面窄,质量不高。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增长,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大部分基层统计部门仍然停留在统计工作仅从属于地方政府管理需要的观念,地方政府是统计部门的“衣食父母”,统计服务理应以地方政府和领导为先,从而忽略了广大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对统计服务日益增长的庞大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统计指标的创新性与灵活性不够以及基层统计人员素质等因素,在面向社会提供各种统计服务时,仍无法做到“快、精、准”。
2、基层统计的宣传力度不够。由于统计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公众和广大市场主体对统计工作的认识渠道不宽,无法充分了解统计工作的业务流程和相关规范,造成对统计工作不配合的现象;同时,由于统计常识薄弱,对官方统计数据的认同感较低。
对策建议
一、加快基层统计建设,完善统计方法制度
1、完善统计方法制度。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减少不必要的统计指标,建立一套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的统计指标体系,以满足广大市场主体、人民群众和党政领导对统计信息的需求。目前正在改革推行的统计“四大工程”即基本单位名录库、网上一套表、数据采集处理软件系统、联网直报系统,为改革和完善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另外加快抽样调查替代全面报表制度的步伐,大力改革以全面报表制度为主的统计方法制度,合理安排好各个普查的时间以及每个普查的周期,普查经费应主要由国家和省级财政负担,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提高普查工作效率,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2、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统计信息化建设是统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实现统计信息标准化、数据通信网络化、业务处理电子化、信息服务社会化,有利于减少基层负担,促进部门沟通,同时也能为党政领导、社会各界提供及时、准确的统计服务。为此,必须做到:第一是建好统计信息网,配备计算机及相应的网络设备,建设好便捷通畅的统计网络环境;第二是建好统计数据库,充分利用基本单位统计资料,完善基本单位名录库、统计标准数据库和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和人口普查等大型普查和专项调查为基础的普查数据库;第三是用好统计通用软件,加强基层统计人员的计算机业务培训,使广大基层统计人员熟练掌握统计通用软件并广泛用于统计工作实务。
二、完善统计法规,强化统计执法和监督力度
1、加大执法力度。《统计法》是统计的尚方宝剑,要重视在工作过程中结合实际不断完善统计法律法规。同时,要结合普法工作,做好统计法律法规宣传的再深入,进一步增强统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在基层统计员心中真正树立起按时上报统计报表是其应尽的责职和义务。对那些不按时上报、屡次迟报、拒报的单位或个人,对那些在统计上弄虚作假行为的单位或个人,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充分利用《统计法》赋予的权利,及时启动法律程序,加大对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坚决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维护统计工作的尊严。
2、加强监督职能。为适应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确保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工作的抗干扰能力,应分离统计监督与统计事务的职能。由国家统计局建立专门的统计监督机构,垂直管理,负责监督区域内统计法的贯彻实施,监督统计工作的开展,监督统计数据质量,重点监督地方政府统计、部门统计、民间统计等。各级统计事务机构,负责国家全面统计、普查和开展地方统计调查,接受国家统计监督机构的监督。
三、转变服务观念,重视统计普法与宣传
1、转变服务观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统计部门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服务理念,明确统计信息产品来源并归属于广大市场主体,应以服务社会为主,增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
2、重视普法宣传。要想依法治统,依法兴统,首先得让统计人和统计调查对象了解统计和统计法,这就要求统计部门要重视做好统计和统计法的宣传教育工作。一味以罚带统从表面上看起来完成了统计任务,但这样只会加剧与调查对象之间矛盾的恶化,使得调查对象产生逆反心理而随意报送数据以应付统计工作,这样统计出来的数据是牵强而不可信的。统计部门要加强统计知识和统计法的宣传工作,让调查对象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和支持统计工作。
总之,统计职能的完善和发展需要自上而下的改革,更需要自下而上的统计部门尤其是基层统计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就如同基本单位统计是整个国民经济统计的基础,夯实了的基层统计基础,我们的统计事业才能更上一层楼,跃上新台阶,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第三篇:浅谈函授教育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函授教育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
作者:张钰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10期
摘 要:函授教育作为成人教育的一种育人模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实用性人才,但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手段的不断更新,函授教育面临一些问题和困境,本文针对函授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函授教育 形式 质量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4(a)-017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的观念已被社会广泛接受,人们把提高自身素质和学历层次作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这对成人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函授教育作为成人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已经成为因工作岗位和地域限制的学生接受再教育的重要学习形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实用性人才,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函授教育的现状
函授教育(correspondence education)是运用自学和面授方式进行的教育。学员利用业余时间,以自学函授教材为主,由函授站给予辅导与考核,并在一定时间进行短期集中学习的一种成人教育形式。函授教育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英国的大学推广运动,20世纪80年代后许多国家开始设立函授学校。在中国,商务印书馆曾于1914年创设函授学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函授教育有了很大发展。教育部《关于大力发展高等学校函授教育和夜大学的意见》强调,高等函授教育应当采取积极恢复、大力发展的方针,以扩大高等教育事业的规模,改变中国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加速培养四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种人才。
但是,我国成人高校的函授教育仍旧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部门和个人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挖空心思搞不正当竞争,导致不少办学单位由于怕生源流失而不敢严格管理,使作为国民教育的函授教育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同时大学扩招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网络教育的分流,使函授学生人数有所下降;其次,不少函授学生都抱有“混学历”的想法,社会对函授文凭的怀疑和歧视也不足为怪,大多数函授学生的年龄要比普通高校学生大,许多人还承担着繁重的社会工作,生活和工作中经历的一些困难和挫折往往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这种状况给函授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函授教育面临的困难
2.1 函授教育形式上的落后
函授教育由最初主要的函件寄送为主,演变到现在主要以设立函授站面授为主,这一形式延续到今天,几乎就再也没有什么变化。而我们的外部世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人际交往和通讯方式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除了传统的信函以外,电话、手机、计算机等,已不同程度的快速发展起来。而我们的函授教育模式,除了传统的方式以外,对现代通讯方式的利用却是少之又少,我们现在主要采用的是在各地设立函授站点的面授形式,一个老师一本书,从头讲到尾,函授的形式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没有及时的选择快捷便当的现代科技成果来为函授教育服务,这让人们对函授教育产生了一种落伍的感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函授教育的报考率。
2.2 函授教学质量上的下滑
许多函授站,在规章制度的执行方面有所欠缺,特别是近十年来,大学扩招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网络教育的分流,使函授学生人数有所下降,为了争夺生源,稳住已经就读的函授学员,维持函授站的生存,许多函授站对学员们网开一面,只要函授学员交了费用,其他的什么都可以商量。另外作为一种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的高等教育的补充,函授教育的自学环节,实际上是处于一种无人监督的放任自流的状态,缺少制度或条例的约束,而面授环节的到课、缺课,正常的点名制度,也几乎影响不到函授学员的正常毕业,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函授教育的质量的下降。3 新形势下发展函授教育的对策
为了应对多元高等教育对函授教育的挤压,函授学校除了要加强自身内部的建设以外,还要探索一下函授教育的新路子:
3.1 提高认识,探索新路
目前,由于高职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争夺了大批的成人生源,使函授教育生源在全国呈萎缩态势。作为函授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提高认识,认清形势,把函授教育工作重视起来,不仅要重视函授教育的规模,还要重视其质量,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注重社会效益,并同时根据生源需求,采用开设一些实用性的专业,实行弹性学分制等手段,服务学生,服务社会。
3.2 以人为本,开展教学
函授学生谋求继续学习的目的十分明确,他们带着工作经验和生活经历参加学习,其学习活动总是围绕特定的职业或某种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展开,因而,在确定其学习任务时,必须围绕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尽可能避免任务分析落入专业或学科建树上,阐明问题所在,并作定向分析,这点对函授学生尤其重要。作为组织教学者,既要了解学员固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方式,还要把握社会和竞争的市场对学生知识、技能要求的趋向,尽可能缩小条件差距,实现学生参加函授教育既要取得学历,又要学到有用的知识的目的。这就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和组织教学要有针对性。选用教材时要强调教材的实用性,鼓励认可教师根据学习对象自编教材,更好地满足学员求知的要求。
3.3 多种手段,联姻高科技
函授教育开始的时候,师生之间的作业指导、教学问题都以信函来往为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之间的交往手段已越来越丰富,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出现,进一步的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媒体已广泛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同样,网络媒体也可以服务于我们的函授教育。我们可以在网上发布面授授课录像资料,布置作业,进行自学指导,师生交流意见,等等。这对那些确因种种原因,不能如期来参加面授的函授学员来说,也算是一种教学补偿。如果我们的函授教育能逐渐向网络化方向发展的话,那么函授教育中的比较突出的“工学矛盾”也许就能找到一条比较好的解决方法了。总之,函授与网络联姻,既是发展的需要,也是学员所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这对函授教育是大有助益的。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因需施教,推进终身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大力发展函授教育,积累经验,创出特色,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基础,继续健全完善教育长效机制,不断创新函授教育方式,深化函授教育内涵,丰富函授教育内容,延伸函授教育过程,营造特色、打造亮点、塑造品牌,加快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体系,为函授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参考文献
[1] 杨金线.成人高等函授教育面授模式探讨.中国成人教育,2005,11.[2] 俞来德,黄蕾.谈高校函授教育质量下降的原因及对策.教育与职业,2005,36.[3] 陈玉军.浅谈普通高校成人函授教育面试中存在的问题.甘肃科技纵横,2006,3.
第四篇:高校饮食服务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
高校饮食服务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饮食服务中心 张以保
作为高校后勤重要部门之一的饮食服务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点,既有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全国高等院校的饮食服务都已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但是在改革推进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如何在高校扩招和后勤改革进一步深入的背景下,积极研究当前高校后勤饮食服务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主动迎接挑战,探索搞好高校饮食服务工作,是摆在高校饮食服务部门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高校饮食服务工作所面临的困难
1、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对饮食服务工作越来越高,而目前高校普遍存在饮食服务能力、饮食服务水平与要求很不适应,饮食服务大多处于超负荷状态,设备老化,设施陈旧,已经很不适应日益扩大的教学规模的需要。它包括生产加工设施和服务项目的不足,特别是主、副食品的花色品种与实际的要求尤为不相适应。高校饮食服务部门的基础设施滞后、建设发展资金缺口大是制约高校饮食服务工作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市场经济与旧体制的冲突日益尖锐。随行就市,完全放开的进货价格,与相对平衡的校内饭菜价格之间的矛盾,是困扰高校饮食服务工作的一大问题。各类市场的开放和物价的变化,加重了高校的饮食服务部门的经济负担,且由于物价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随市场行情的变化而浮动,给体制正在转换并仍受计划体制约的高校饮食服务工作影响颇大。例如今年春季多种蔬菜价格飞涨,高的是去年的180%,低的也有130%左右,饭菜价格若安全市场化,就餐者难以接受,影响学校的稳定。若人为压低价格,难保成本,造成的亏空,饮食服务部门又难以承担,无形之中给搞好饮食服务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并且这一矛盾近期内难以解决,还会在较长时期内存在。
3、就餐者消费需求的提高与承受能力有限的矛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转变,消费需求也发生了层次性变化,不少就餐者已不再满足于吃饭,而是要求吃好、吃舒服。不仅对饭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就餐环境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就餐者的需求超过了以前福利型服务的层次。有些需求超出了原先无偿服务的范围。而高校饮食服务工作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经济条件和承受能力有限。就餐者的这一矛盾心理也增加了高校饮食服务工作的难度。
4、稳定饮食服务人员队伍,提高饮食服务人员的政治、业务水平之间不相适应的情况,饮食服务队伍后继乏人也十分明显。高校饮食服务管理是由饮食服务人员的共同劳动来实现的。饮食服务工作搞好搞坏,不仅取决于管理人员的水平高低。更主要的是饮食服务队伍的素质高低。要做到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不仅要有丰富的饮食服务知识经验,做好的服务态度和工作热情,还要具有一定的烹饪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也随之变化,绝大多数人都不愿从事饮食服务工作,千方百计调离饮食服务部门。以某高校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三年先后调走13人,想留留不住。为什么都不意干炊事工作,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没有政治地位名声不好,被人看不起;二是又脏又累,工作时间长;三是评职称难,既使订上个二、三级厨师,也不和工资挂钩。这些问题已是老生常谈,可是谁来解决,怎样解决呢?这样临时工成了主力军,顾名思义,临时工就是临时工作。其特点:一是流动性大,说不干就不干;二是技术差,临时工大都来农村,既没有经过专门训练,又缺乏饮食服务知识的经验。三是临时工待遇低,一般在300-500元,不同地区略有差别。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高校饮食服务职工队伍业务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技术人员断层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很难满足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需求,制约了饮食服务工作上档次、上水平。
二、高校饮食服务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综上所述,而对当前高校饮食服务工作种种矛盾和困难,其根本出路就在于主动积极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这是学校饮食服务工作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饮食服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深化饮食服务改革,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首先要转变观念,摆脱“福利型”、“供给型”的陈旧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与市场经济接轨的途径。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道德遵守商品经济的客观经济规律,要推动高校饮食服务工作向更加合理化,就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要克服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办饮食服务思想和思维模式,必须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要制定和完善增强高校饮食服务工作内在活力的激励机制和调控机制,主动建立市场经济,变被动为主动;变“等、靠、要”为“争、创、闯”;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面对目前市场竞争,要努力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和发展能力。
当前高校饮食服务工作应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逐渐少福利型服务,扩大有偿性经营。其次要在饮食服务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班组核算,使营业额基数、劳动定额以及监控指标更加科学化、标准化,做到既调动班组的积极性,又不至于失去控制。第三要把竞争机制引入饮食服务管理,对部门主任、经理实行聘任制,炊管人员竞争上岗、优化组合,以增强饮食服务工作的活力,从提高工作效率中要效益。第四要把炊管人员工作的责任心、效益意识、质量意识。高校饮食服务工作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从本地、本校的饮食服务工作的实际出发,既不等待、观望,也要慎密思考积极、稳妥地推进,逐步配套,逐步提高。
2、以服务为宗旨,用优质服务赢得市场
谁的饮食服务质量好,服务态度好,谁就能占领市场,反之则无立足之地,这已为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明。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饮食服务服务工作应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所创新。社会的变革,工作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交往的扩大,都对高校饮食服务服务工作提出了更市制要求。“花钱买服务,花钱买方便”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我们积极开动脑筋,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开拓新的服务项目。在服务方式有新的突破,牢固地占领校内市场,并逐渐向校外市场拓展。
3、稳定员工队伍,提高总体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
学校和师生员工对饮食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我们必须在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方面下功夫。从某种意义上讲,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搞好高校饮食服务管理工作,最终是靠有一定思想觉悟的业务技能的人去实现的。针对目前炊管人员的现状,一是要稳定队伍,通过建立激励与竞争机制,坚持实行按劳取酬的分配制度。二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开展服务育人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炊管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自觉性。三是要加强业务培训,对确有培养前途,能发挥作用的职工可采用送出去培养的方法,提高其技术等级,也可以经常组织操作技能培训或比赛,提高整体水平。同时建议对临时工一部分思想好、有技术、有文化,愿意做饮食服务工作的骨干,按《劳动法》等有关规定逐步转为长期合同工,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并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使饮食服务队伍不断注入活力,相对稳定饮食服务队伍。
4、依规合法经营,健立建全管理管理规章制度
2003年元月8日原合肥工业大学后勤集团余日州总经理在安徽技术师范学院举行的安徽教育系统伙食培训班研讨会上指出“饮食服务管理一定要依规合法经营”。原教育部长陈至立同志在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上要求 “要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把对高校学生食堂的监督、管理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由此可见依规合法经营,不断健立建全管理管理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一是学生食堂的建设、改建、扩建,设备配置要符合《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二是要健立建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如《采购、验收办法》、《员工日常工作规范》、《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办法》等,进一步规范管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三是完善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四是对照《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强制性规定,抓好食品卫生安全,严把原料采购、验收、储藏、加工、销售各个环节。
总之,高等院校饮食服务的运作、管理、经营,既要遵循市场规律,更好立足于为师生服务,保障供应,维护学校的稳定;既要考虑经营者的利益,更要兼顾广大师生的利益。校方应按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高等学校食堂管理工作的通知》高度重视对食堂和管理监督,对食堂经营上进行“断奶输血”,加大对食堂的建设、维修改造及在型设备配置的投入。饮食服务管理部门要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保障能力。最终达到社会化改革的目的。
第五篇:新形势下烟草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新形势下中国烟草企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当前烟草企业内部管理离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相差甚远,还没有真正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必须加以解决这些阻碍中国烟草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存在的“瓶颈”问题,以实现中国烟草在新形势下实现跨国经营的良好目标。
1、一些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目光短浅,个别企业的管理者一味追求短期效益或者仅仅是规模的增长;也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战略目标,但由于战略目标的不切实际,很容易变成一纸空文,或者造成企业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而陷入多元化经营的陷阱,例如红塔集团就曾一度陷入多头出击,盲目扩张,顾此失彼,造成了企业主业不精,多元化发展缓慢的境地。但是,经过大力整合与再造,红塔、上海等烟草企业已经开始反思企业的战略目标,力争克服头脑发热或目光短浅的问题,逐步延长烟草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不单纯追求规模和只顾眼前利益,而是在市场竞争中塑造强者的形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正如世界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的观点一样,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创造顾客。
2、企业管理要从人治向法制转变,坚强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使个人权利不至于形成真空,失去控制,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因此,建立一整套科学的决策机制,加大投入,搞好人力资源的培育,打造学习型领导和学习型团队,增强企业的创新性和凝聚力,在企业管理体制上实行法治,政企分离,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为前导将是烟草企业面临的严峻考验。
3、烟草企业文化建设有待深入,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了灵魂,那就如同一座没有地基的大厦,经不起市场激烈竞争的风雨,就没有生命力。许多优秀的企业都非常关注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策划企业文化。但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误区,例如重视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建设,而忽略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作用;重视策划人员的创意,忽视企业的实际情况,致使企业文化只是花瓶,无法获得员工的认同;企业文化千篇一律,缺乏个性,重视文字的工整,忽略企业特性的表达等等。当然,还有相当一批企业仍没有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没有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这些都对企业应对未来环境和企业员工的潜力发挥不利。因此,烟草企业的文化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三)烟草企业组织结构需完善
就烟草目前情况来看,烟草企业绝大多数属于纵向管理型企业,即垂直管理。在这样的组织结构中,权利集中在等级体系的上层,信息、指令和工作人员从一个层级向另一个层级,从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有序地传递。等级链严格地定义着组织中人员和职能之间的关系,规定着工作的先后顺序。纵向型企业组织结构的优点是:结构严谨、等级森严、分工明确、便于监控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这种组织结构的弊端已日益显露。
一是管理层次多,必然导致机构臃、人员膨胀,从而造成管理成本增长和人浮于事,必然带来扯皮现象增多和管理效率低下。
二是管理层次多,势必造成信息传递不畅,甚至会出现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因为传统的纵向型企业推崇的是刚性管理。因此,组织结构层次分明,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管理人员与高层主管之间有明显的地位区分,员工的意见必须经过无数层中间管理人员的传递,才可能达到最高层管理人员,而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中间层管理人员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知识和信息进行过滤。因此,到达企业最高层主管的信息不可能是员工的真实想法。同样道理,企业最高主管下达的指令或向下传达的信息会由于中间管理层人员的误解而变形。三是权力集中在上层,下属自主性小,参与决策的程度低,企业效率低,从而抑制了职工的创造潜能。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面临的是迅速变化的环境,信息的层层传递将会延迟决策时间,使企业难以做出迅速的反映,从而降低效率。四是容易出现领导干部和基层群众相脱离,不便于交流,不易于沟通,出现脱离群众现象。
三、中国加入《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新形势下对烟草企业的影响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烟草控制框架约》,市场机制的不断改变,以及国外烟草大企业的不断介入,中国烟草企业正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竞争与合作、分工与协作等方面的新形势。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发展时期,中国烟草企业如何做好充分准备,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得以永续发展呢?
(一)面对《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新形势下所面临的不利因素
中国加入《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是世界烟草经济发展的必然,符合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大原则。这将给中国烟草市场带来巨大的变化,一是烟草国内市场国际化, 二是烟草市场竞争多元化,三是烟草产品趋向高新化和健康化,四是烟草营销方式现代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中国烟草企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即面临来自国际先进烟草业的激烈竞争,又来自烟草企业内部存在的缺陷和中国烟草市场环境不完善三个方面。中国加入《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后,中国烟草已经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大原则下参与全球化竞争,中国烟草企业无法再象从前那样在国内市场中靠政府的特殊保护,而必将面临着许多发展压力。诸如关税大幅降低,政府不可能采取非关税措施对烟草企业进行特殊保护,非关税保护措施将被彻底取消;一定时期内流通领域市场将开放,外资在中国烟草市场设立分销企业数量限制将不存在,尤其是允许外企在华设立分销体系;中国烟草企业将面临国外同类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强烈冲击;由于高效率低成本新技术可以代替一定的手工劳动,部分单纯性劳动密集型烟草企业将丧失劳动力成本优势等等。
除了国际先进烟草企业对中国烟草企业竞争压力加剧之外,目前,中国烟草企业还面临自身内部缺陷的挑战。产权制度不尽合理,政企不分、产品结构严重雷同、低水平重复建设、技术含量不高、产品档次低、缺少科学的经营战略等结构性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烟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单纯靠降低成本和打价格战来参与市场竞争的时代已成为历史,而制度性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所导致的烟草企业品牌集中度低、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技术研发能力薄弱,这将严重影响中国烟草企业的发展后劲。
(二)面对《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新形势所面临的有利因素
加入《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对中国烟草企业来说无疑是把双刃剑,有挑战也有机遇,世界贸易组织带动下的世界经济是法制经济,有着相对透明的各种经济运行规则,所以,中国加入《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利大于弊,中国烟草企业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机遇,使烟草企业发展壮大;同时,这也为烟草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为烟草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为烟草企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1、加入《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新形势下,中国烟草发展将拥有更广扩的市场空间,中国是世界烟草生产和消费大国,所以,世界上先进的烟草企业对中
国烟草市场早已馋涎欲滴,意欲与中国烟草大分一杯羹。中国烟草早已作出了及时反应,开展了行业体制整合,关小并大,打造中国烟草集团,商业为稳占市场,应对挑战,牢固地构建起了金色的烟草网建这一“生命工程”等一系列应对措施。
2、打造诚信服务体系,实行人性化管理。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明显,世界经济发展对信用经营越严格。所以,中国烟草必须走跨国经营之路,打造诚信经营体系,树立中国烟草诚实守信的良好企业形象,就此,中国烟草已经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打造诚信烟草。
3、世界烟草越来越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生产全球化与分工协作对中烟草企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加入《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新形势下,烟草企业创造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使烟草企业通过相互分工与协作可以制造出过去只有大企业才有能力制造的产品。生产全球化与分工也将使更多的中国烟草企业成为跨国公司,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范围内,由于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人口众多的国情,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将是中国烟草企业发展的优势领域,因为廉价的生产力、原材料和运营成本等将会使中国烟草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4、全球化市场开放使中国烟草企业可以在更大程度上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烟草经济竞争,从而促进中国烟草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更有利于中国烟草在世界烟草舞台上有一席立足之地。
5、从中国烟草企业来看,其生产与经营要素是由多方面构成的,烟草企业劳动力资源丰富,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寻求更高的收益率,有优秀的烟草企业家对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整合,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严格遵守《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做到有可为,必大为。
四、加入《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新形势下烟草企业的发展对策
中国烟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却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烟草企业面临着一定困难,有些困难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加以解决,而有些问题如抗风险能力差,融资困难等则是烟草企业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完全解决的。所以,大力促进烟草企业的发展,既要求中国烟草企业自身的积极努力,又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探寻中国烟草企业在世贸组织框架下,遵循《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约定,找出中国烟草企业的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