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伤害案件引发信访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时间:2019-05-14 19:2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伤害案件引发信访问题的成因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伤害案件引发信访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第一篇:谈伤害案件引发信访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谈伤害案件引发信访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投稿部门:邵阳 投稿人:刘海燕 文章来源:绥宁县公安局 发布时间:2011-01-24 15:28 访问次数: 294 次

------------------

民主法制、安定有序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因伤害案件引发的信访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2007年我县因伤害而引发的信访案件8起,2008年已达14起,上升75%。2009年1—9月,已有12起。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所占比例来看,2007年我县受理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53起,因伤害而引起的信访案件8起,占总量的15%。2008年,受理涉法涉诉案件48起,因伤害而引起的信访案件14起,占总数的30%。今年1—9月,我局受理的39起信访件中,此类案件已有12起,超过总信访数的30%多,伤害案件引发的重复访、越级访也在增多。分析伤害案件易形成信访问题的原因,探讨对此类信访问题的防治对策,对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伤害案件引发信访问题的成因

(一)伤害案件本身的特殊性。一是复杂性。伤害案件的起因大都是为邻里纠纷、私人小利、户族利益等,涉及的人员、起因、案情等方面往往较其它案件相对复杂得多,往往是长时间矛盾纠纷的积累,有时参与的人数较多或随着案件的发展越来越多。调查取证时,目击者往往又害怕得罪人而不愿作证。二是处理机关的多重性。在处理时,由于民事同刑事,民事同治安责任交叉,公安机关按职责只能处理刑事、治安部分,民事部分需要法院作出判决,这样容易造成当事人的不理解。三是伤情的不同性。对伤害者所造成的结果,除伤害致死外,伤情可分为重伤、轻伤、轻微伤。轻伤和重伤属于追究刑事责任的范围,轻微伤可调解处理,也可对违法者予以治安处罚,但往往存在处罚了但赔偿不能一起到位的现象,而赔偿问题又不是公安机关的职权范围,容易使受害人误解。四是违法犯罪嫌疑人不能抓获归案。有些嫌疑人对受害人进行了严重的伤害后,为逃避打击而畏罪潜逃,这样使得受害人不仅身体上受到伤害,而且在经济上也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医药费等都得由自己垫付,而公安机关因为多方面的原因未将凶手捉拿归案,因此受害人反复上访,要求捉拿凶手.(二)伤害案件办理不规范。一是受理阶段的工作失误。伤害案件,尤其是造成轻微伤的案件,有的办案人员往往认为是一般的治安案件而单纯的以伤害程序考虑,忽视其复杂的起因。由于重视度不够,一般化对待而引发信访问题。二是办理阶段的不负责任。经办伤害案件,往往比其他案件手续繁杂,任务繁重,花费的时间也多,有时甚至会费力不讨好。有的办案人员因而有厌烦情绪,不愿办理此类案件,不认真履行法律职责,工作推诿导致案件久拖不决,由此引发群众上访。三是办案人员素质不高。少数民警素质不高,执法能力不强,在侦查、调查一开始阶段对案件缺乏通盘考虑,证据收集马虎,事实认定不清,法律应用不当,往往会失去最佳的取证时机,使工作被动。少数民警特权思想严重,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伤害了群众感情,使群众气不顺,心不服。有的民警就案办案,存在不公正、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没有注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因而引发上访。

(三)伤害案件当事人的自身因素。一是获取经济赔偿心切。有的伤害案件发生后,当事人基于获取经济补偿等原因双方达成私了的许诺,而当出现一方反悔不能最终达成协议时,再找公安机关处理,增加了公安机关查清事实的难度。有的当事人提出不合理的高额补偿,既没法律依据,也难以使对方接受,达不到要求,便上访申诉。二是对公安机关不信任。案件发生后,当事人担心公安机关处理不公正,想方设法的跑后门,走关系,有的甚至想通过上访给办案单位施压,引起重视。三是法制观念淡薄。公安机关查清处理案件后,有些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作出的处罚不能正确认识和接受,提出脱离实际,违背法律的理由,希望通过上访撤消原处罚。四是当事人双方之间的影响。有的当事人一方,尤其是肇事者,为了从气势上压倒对方,便编造一些假情况,说自己与某位领导或办案人员有关系,或鼓吹自己背后有很多人支持,有的甚至故意挑衅,希望彻底将对方折服,结果刺激受害人产生上访的心理。

二、预防和减少因伤害案件引发信访问题的对策

(一)构建防控网络,抓源头治理。一是要加强防控立体化建设,在农村、社区、城区街头加强巡逻控制,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在重点部位安装监控设备,提高防范工作的科技含量。结合各项专项行动,对重伤案件从严处理,对故意犯罪行为形成有力震慑。二是要加强对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在日常工作中,公安机关要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必须坚持纠纷必解,以社区与农村警务室为依托,加大与综治、司法联系,广泛发动治保综治群干,认真做好纠纷调解和矛盾缓解工作,把易引发伤害案件的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三是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公安机关要在日常工作中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短信平台、入户走访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守法意识,引导群众以民间调处等途径解决相互间的纠纷,一旦发生伤害案件,要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解决。公安机关要联合司法部门深入开展法律下乡、法律进社区活动,从源头上减少伤害案件的发生。

(二)规范办理伤害案件。要加大工作力度,及时查处打击故意伤害违法犯罪活动。要专人专办,快速侦破,在受理、询(讯)问、调查、伤情鉴定等各个环节上尽可能缩短办案时间,要认真细致地办理好每一起伤害案件。一是要适时采取强制措施。伤害案件发生后,要及时出警,对重大嫌疑人要迅速控制,防止当事人逃跑或为了逃避责任串供,建立攻守同盟、毁灭证据、制造伪证等调查工作设置障碍。对作案后逃跑的,要立即组织抓捕,对较明显造成重伤害的嫌疑人,要依法采取强制措施,防止其逃跑。二是要强化证据意识。伤害案件发生后,不论达到何种伤害程度,也不论是什么原因,都要及时赶赴现场,以办理刑事案件的要求积极调查取证,走访当事人和知情人,获取第一手材料,掌握工作主动权。即使当事人不服公安机关的处理决定,也有充分的依据对当事人说服教育。三是要妥善的处理好伤害案件民事部分的相关事宜。由于伤害案件对社会危害较大,尤其是群体性伤害案件,涉及人员多,且当事人情绪波动大,从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办案民警要积极地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为最终的民事赔偿服务。四是要做好当事人的回访。这是对受害人精神的一种抚慰。对因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不能破案处理的,一定要耐心地向当事人做好解释、说明工作,求得理解,防止因答复简单硬引起当事人不满而形成信访案件。

(三)切实提高民警业务素质。公安机关各办案部门要结合“三基”建设,加强岗位练兵,熟练掌握各项业务知识,针对性的学习办理伤害案件的要点、技巧,提高办理伤害案件的能力。教育民警在执法过程中综合分析案件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对案件结果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周全考虑,善于针对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当事人的实际进行教育引导,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提高民警的执法办案水平,对于伤害案的办理,要落实首问责任制,即第一个接待的民警为首问责任人,负责对案件的跟踪调查处理。

(四)强化责任追究机制。湖南省公安厅湘公通[2009]106号文件《湖南省公安机关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出台后,明确规定各级公安机关或者公安民警因职务行为过错,导致信访事项发生,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对受理的信访事项查办不力,未在规定期限内答复信访人,致使信访人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的,以及接处警不及时,导致现场破坏,嫌疑人逃跑的,都要追究责任。制度的推行,关键在于落实。公安机关应加强执法监督,纪检、督察部门对一些影响较大、群众反映较大的伤害案件应予以督办,防止因办案不力、或处理不当导致当事人不满引发上访。对确实因违规、违返程序办案而引发信访问题的民警要从严处理。办案民警应增强责任心,严格按照《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的要求依法办理,尽力做到使当事双方均满意,从而减少上访的概率。

(五)加大对加害人的追逃力度。在有些伤害案中,由于侵害人逃匿,而对受害者造成极大的伤害,为督促公安机关尽快缉拿凶手,赔偿其经济损失而不断上访,而基层派出所由于警力严重不足,经费特别紧张等原因没有过多的精力和经费在全国各地追逃。针对这种情况,公安机关应在办案与追逃经费上给予保障。能第一时间抓捕的立即抓捕,抓捕不到位的,要及时组织力量开展追逃,不能因为工作不到位而使违法犯罪嫌疑人逍遥法外,使受害人身心俱损。要做到工作细致、追逃有力,使犯罪份子逃到“天涯也枉然”,坚决杜绝上访隐患。

(六)构建多方联动体系。对案情复杂、较难查清的伤害案件,应在党委政府、政法委的组织领导下,主动加强与其它政法部门的协调沟通,对原被告明确,案情简单,犯罪情节轻微的轻伤案件,要告知受害人向人民法院自诉,并将有关证据材料移交法院。对案情复杂,情节恶劣,影响较大的伤害案,要及时移送检察院,保证其按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使案件能得到合法公正的审判,使受害者得到应有的赔偿,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第二篇:浅谈执行信访案件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执行信访案件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普法宣传的推进,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对自身权利的保护。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纠纷,很多通过诉讼程序进行解决,其中一些案件的当事人由于不同的原因走上了信访的道路,这使得执行信访数量居高不下,而且有增多趋势。重复访、群访现象日益增多,上访老户问题难以解决,这不仅给法院的审判和执行工作带来极大压力,占用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也给社会的正常管理带来不安定因素。

所谓执行信访,是指执行案件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就案件执行提出异议并希望得到解决而向相关部门采取书面或口头形式反映相关问题的一种形式。执行信访案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着历史原因、社会原因、政策原因、当事人自身原因及法官原因,法院工作存在的瑕疵、当事人认识存在错误等。

一、执行信访案件形成的原因

(一)案件“执行难”成为执行信访发生的主要原因

全国法院系统普遍存在着“执行难”,“执行难”这一难题是引发执行信访案件的主因。

一般来说,信访所反映的主要是未执结到位的案件,这些案件涉及深层次疑难、棘手案件,解决难度大,紧迫性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无可供法院执行财产,并且申请人执行人并不积极的提供相关线索,致使案件长期无法执行。申请人把责任归于法院,把执行不能的风险转嫁给执行法官。

2、被执行人有能力偿还,但通过各种手段隐匿、转移财产,执行人员通过各种方式仍无法获取执行线索,使得执行期限过长。而且有些执行标的较大的案件,被执行人宁愿被拘留也不履行义务。

3、被执行人无执行能力,无可供执行财产,法院即使采取了各种执行措施,申请执行人人的权利仍然得不到实现。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交通肇事、意外事故等案件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诉讼上,由于这类案件赔偿数额较大,被执行人即使倾家荡产也难以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遇到这种情形,法院一般采取执行终结措施,一些申请执行人人不理解,遂开始逐级上访。

4、案件执行不到位,申请执行人的请求没有全部实现,只实现一部分;或同一案件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申请执行人,只有部分人的权益得到实现,这也造成申请人上访。

(二)信访人错误的心态是导致执行信访增加的一个原因

有些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信访”不“信法”,他们错误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信访的目的是为了给法院施加压力,让上级领导和法院重视过问,以便求得问题解决。有的上访者反映了真实的情况,通过信访促使案件能够加速执行。而有的被执行人在一、二审败诉后,明知自己诉讼无理无据,但为了影响法院执行、规避履行义务,往往通过信访的手段,通过各级领导签字批条,引起法院多次审查,以此拖延强制履行期限或借机转移财产,使生效的裁判不能得到执行。

(三)部分执行人员的政治素质以及业务素质欠缺

有些执行人员不讲究执行工作的方式方法,在采取执行措施前没做好法律解释工作,人为的造成了执行中的矛盾,形成信访问题。个别执行人员凭“经验”办案,在执行工作中不注意及时补充自己的业务知识,执行过程中有违反法律规定之处。有些执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工作方法简单,责任心不强,不当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引导起各方当事人的不满,有的干警甚至与当事人发生口角。因此引起当事人的上访。

(四)信访工作原则、制度上面缺乏规定

一般说来,相当一部分的上访者或多或少都有一定道理,之所以上访不断,大多是因为法律意识薄弱,如有的不懂办案程序而上访,有的不懂案件主管范围而上访,有的由于接访人员敷衍塞责、审查不细,使反映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有的接待人员在初访接待时未能认真审阅申诉材料和听取申诉人的陈述,对其申诉简单答复或驳回,不能令申诉人信服,有的甚至态度粗暴,造成申诉人与法院产生对立情绪。另一方面责任制度不落实。党、政府与法院之间和上下级法院之间,都有明确的职责,在办理涉诉信访案件方面都有具体的工作要求,但在工作中没有落实到位,致使信访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应付局面。面对大量的信访任务,上级法院只能充当“中转站”的角色,将信访案件层层批转基层法院,形成了当事人满腔希望去上访,转了一圈又回到原地的“怪圈”这让他们感到告状无门、无处申冤。遇到重信重访的案件,尤其是遇到经过一、二审、再审和复查过的案件,当事人仍不息诉罢访,法院基本上是毫无办法。地方党委、政府仍将此类案件交由法院办理。

(五)宣传的力度不够

在当前全社会法律意识普遍提高的情况下,仍有很大一部分当事人对有关法律法规不熟悉不理解,特别是有些申请执行人把生效法律文书得不到执行的原因全部归咎于法院和执行人员。这需要人民法院加大执行宣传力度,争取申请人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二、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对策

为解决信访突出的问题,以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源头治理,切实提高办案质量

1、提高办案环节的办案质量

提高办案环节的办案质量,是解决执行信访问题的根本途径,公、检、法、司在办理案件时,应当严格依法办案,要切实建立起案件质量考评体系、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机制,保证和提高办案质量,从源头上减少涉法涉诉信访的发生。

对于被执行人下落不明,且无财产可供执行,不能草率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这样容易造成申请执行人的上访。要因人、因案而异,对当事人不稳定因素定期开展排查,并邀请申请执行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程参与,阳光执行,以争取他们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同时应强化执行措施,全力化解涉执信访案。责任落实到每个人,逐步扭转疲于应付的信访工作局面。同时,应硬起手腕依法惩处极少数无理缠访的闹访人。

2、加强基层司法机关的基础工作

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多发生在基层,基层是源头,也是处理信访问题的前沿和第一道关口,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主要靠基层。因此,要切实落实处理信访问题首办责任制度,严把初次信访关,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初信、初访阶段。这点应作为下步处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重点环节,下大力去抓好。事实表明,只要思想重视、工作扎实、处理得当,大部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是可以在基层得到有效解决和妥善处理的。

(二)妥善的接待和处理群众来访

1、做好对信访人的案情反馈和法律解释工作

信访人对于事实和法律的误解,是引起信访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司法机关应当做好对信访人的案情反馈和法律解释工作,加强法制宣传。加强与信访人的沟通,及时向信访人反馈案件的处理情况,注意听取其的意见,并耐心做好对信访人就案件处理部分异议的解释工作。要利用各种机会对涉案当事人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耐心地解释作出处理结论的法律依据和理由,使当事人从具体的个案中理解法律规定。

2、要坚持依法律、按程序处理信访案件

对于信访案件,特别是信访人另有所图的案件,一定要严格依法律、按程序处理。不能屈于群众信访的压力,或者上级领导的指示,而违背事实和法律,纠正本来正确的案件;既不能有错不改,有错不纠,又不能违背事实和法律,乱开口子。应该严格依照事实和法律处理信访案件,该纠正的予以纠正,该维持的予以维持;该赔偿的予以赔偿的,不该赔偿或补偿的不能花钱买平安。

(三)提升执行人员素质,改进工作作风

执行工作是人民法院司法活动中的最后一个重要活动,真正的“案结事了”大部分靠执行环节来实现,因此,执行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很重要。不可否认,当前我们的执行队伍整体素质不是很高,有时在执行过程中有的对当事人意见、要求重视不够,往往容易使当事人怀疑其执行的公正性,激发当事人走信访的念头。所以,在执行过程中,在充分重视规范执行、依法执行的同时,也要全力提高执行人员的综合素养。特别是遇到情绪激动的当事人或棘手问题时,执行人员要努力保持冷静和克制,注意分寸,妥善处理,减少对立面,好使当事人正确对待和理解法院的执行工作,打消其上访念头。

法院内部要适时集中开展业务培训,激励执行人员争先创优,鼓励和支持执行人员参加续职培训,学历教育,提高理论素养及处理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不要就案办案,机械执法,要把案件办到法律效果。

(四)加大对无理访的处理,建立有效的处理机制

无理信访、缠访、闹访的人数虽少,但是影响恶劣。因此,必须加大对无理访、缠访、闹访的处理,解决对无理访的处理手软和缺乏措施的问题。一方面,应该建立和推广公开听证、公开答询、案件终结制等制度,对重大案件,特别是来访人无理取闹、缠访的案件,通过公开听证、公开答询的办法,达到息诉罢访的目的。另一方面,对在信访过程中冲击国家机关,影响国家机关正常秩序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相关法律给予必要的行政处罚,对构成犯罪的无理访、缠访、闹访,依法给予必要的刑事制裁。

三、小结

解决执行信访问题绝非易事,这是一项庞大而又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法院角度说,要减少和控制执行信访案件,应首先加强自身建设,从源头上找原因、出对策,努力提高执行人员的素质,认真办理当事人的信访事项,将执行信访案件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尽量避免信访工作短期应急心态,不论重点时期之内或者之外,都应本着依法疏导的态度,化解矛盾,做到案结事了,群众满意,真正做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

第三篇:油田企业信访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油田企业信访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作为一名国企从事稳定工作的人员,旨在客观阐明国家、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面临的稳定形势基础上,深入分析产生矛盾问题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和谐稳定局面奠定更加良好的基础。

当前信访矛盾和问题的形成原因

政策出台显仓促。?o论是上级单位还是企业层面,在出台一个涉及到职工群众利益调整时的政策或一份文件时,由于没有考虑全面周到,甚至个别政策的出台,根本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以至于后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经营管理不规范。个别单位或外部施工单位,不能认真执行大庆油田、企业相关规定,没有按照规定及时签订合同或发生事后合同,致使出现拖欠供应商材料费等信访问题的发生;有的领导干部和经营管理人员依法合规口头喊得多,行动不落实,甚至用不合法的手段纠正过去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结果产生新的矛盾和危机;厂务不公开,管理不民主,盲目草率拍脑门,导致职工群众上访。

个别领导不重视。一些领导只热衷于分管业务,认为信访问题是稳定部门的事,对本单位出现的矛盾与问题,如进京上访等反应迟滞,推进乏力,甚至消极对待;在工作措施上,重治标、轻治本,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思想上不重视;个别领导对待本单位信访稳定工作重牵头责任,轻资源整合、重批示轻靠前指挥、重稳控轻化解,致使小事酿成大祸。

工作人员方法简单。个别工作人员处理信访问题主动性不强,对上级政策掌握不深不透,接访疏导敷衍应付;一些领导干部摆不正位置,放不下架子,工作态度简单粗暴,使小问题变成大问题,造成越级上访;个别单位业务人员工作不细,该移交的没及时移交,该减册的没及时减册,加上管理手段较为落后,手工录入信息出错率较高,造成多年后信访问题发生。

信访矛盾和问题的应对举措

针对以上信访矛盾与问题,应创新思路,改进方法,强化措施,努力做到“本质稳定”。

从政策层面预防。一是制定出台政策时,要强调合理性,防止决策失误疏漏;强调平衡性,防止政策之间冲突和不公平;强调延续性,防止朝令夕改;强调风险评估,加强重大政策措施决策前、实施过程中的风险评估,科学合理调整完善政策决策,提高政策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最大限度地预防、减少和消除因政策制定、决策不当引发的不稳定问题。二是强调政策的宣传和执行。一个政策的出台,涉及到职工群体的切身利益,所以无论政策的宣传,还是执行上,任何一个环节不到位,都容易诱发信访问题,因此,各项工作一定要细,作风一定要实,加强厂务公开,在执行上要保证公开、公平、公正,保证将信访行为降到最低。

合规经营依法管理。一是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这是合规经营依法管理的基础,更要不打折扣地贯彻与执行,使制度成为企业治理和经营管理的依据。二是注重合规,这是合规经营依法管理的底线,企业在生产经营各项工作中,任何人都不能违规行事,要形成全员合规的状态和秩序。三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企业,要增强全员法制观念,各级领导更应带头学法、懂法、知法、守法,确保依法决策、规范运作、不留后患。四是积极解决问题。对于欠薪、拖欠材料费等问题,相关单位要认真理清案由和责任,将上访人提出的合理、合法诉求按时解决到位,对其中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做好思想教育、政策解释和情绪疏导工作,力争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所在单位。

查处与思想工作结合。一是充分发挥各级党政组织作用,密切关注在职、退休、有偿、退养家属等各个群体的思想动态,加强政策宣传解释和形势任务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要采取多种方法,如请他们的亲属、子女、朋友及社会关系中说话有分量的人协助做好工作,把查处与思想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息诉罢访。二是要树立依法治访的工作理念,对于重访、闹访等人员,严格区别不同情况,对其诉求认真分类,坚持综合施策,通过强化引导、指导、疏导“三导”工作法,有效引导他们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防止以闹求决、以访谋利、无理缠访闹访等现象。

做好矛盾纠纷排查。一是要把矛盾纠纷排查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尤其是在重要活动、重大节日等敏感时期,更要加强非在职群体、在岗职工群众的稳定信息的搜集、整理和上报。集团稳定中心,各级组织要注重从离退休、退养家属、有偿人员、在职职工等不同群体的来电、来信、来访中,收集、整理、分析反映的问题,快速、准确、高效地收集有价值的具有前瞻性、预警性和动态性信息。二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信息工作网络,认真分析不同时期、不同群体易发生的信访问题,做好排查化解和信访预警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稳定工作协调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郝幸田)

第四篇:浅谈司法鉴定引发上访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司法鉴定引发上访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2014-10-28 14:15:33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邱国怀

【摘要】

司法鉴定是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和专门知识解决司法过程中查明案件事实时涉及到的专门性问题的活动。其意义在于鉴定人利用自己的专门知识或经验对案件事实或其他证据所含信息的解读,借助于此种通道将普通人难以理解的专门性问题转化为大众化的知识,使法官藉此来发现案件事实,提高其认定案件事实的能力,从而达到发现事实真相的目的。如何加强司法鉴定工作的规范管理,妥善有效预防和化解司法鉴定活动中出现的矛盾纠纷,成为摆在司法行政机关面前一项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如何正确处理好司法鉴定活动中出现的矛盾纠纷上访问题,成为司法行政机关当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仅围绕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以作抛砖之用。

【关键词】司法鉴定上访;成因分析;对策建议

司法鉴定上访是当事人对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不服,向司法行政机关及相关部门反映其诉求的一种行为,是上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一方不利的,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都不满意的,当事人对多次鉴定不满意的,当事人对鉴定人不按照程序鉴定的,当事人对检材不满意的等等。虽不同于一般的司法行政管理工作,但也需牵涉司法行政机关大量的人力和精力。从实践看,办理司法鉴定上访案件难度较大,稍把握不好,矛盾激化,当事人便会采取过激行为,会造成诸多不良的社会影响。近年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都十分重视司法鉴定上访案件处理及信访工作,并逐年加大力度,司法鉴定上访案件逐年下降,尤其是司法鉴定上访案件中长期上访、重复上访等难点案件在近年来大多得到了彻底解决,也逐步树立了司法鉴定权威。但也有一些上访老户,不停访、访不停,已超出了正常的上访范围,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这些现象的存在,已对司法鉴定权威地位形成了挑战,如何应对正是本文的思考所在。

一、司法行政机关面对司法鉴定上访的困境

(一)形成司法行政机关的困境。是当事人为什么要针对司法鉴定上访?当然不都是因为当事人大脑不正常,而是因为由于各种原因,当事人不大相信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过程是公正的。这里面可能有人为原因,也可能有其他的原因,但更多是由于制度上的原因。目前,针对司法鉴定的上访频繁发生,对整个司法鉴定公信力带来巨大的损害。司法鉴定结论作为诉讼证据之一,不仅在司法机关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对其他证据起着证明作用。正因为司法鉴定在诉讼活动中的举足轻重作用,双方当事人均认为司法鉴定结论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一份对已有利的司法鉴定结论,可以使自己免受刑事处罚或比较轻的刑事处罚及经济上的损失。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当事人便片面强调一切与已有利的事实和鉴定标准以及鉴定检测手段,缺乏对客观事实、鉴定标准的整体认识,甚至在自己根本不掌握专业知识的情况,凭着自己的直觉和理解,不顾客观事实而片面强调某些貌似正确的东西。由于这种认识上的误差,一旦司法鉴定结论对其不利,当事人便容易出现认识上的偏差,产生情绪上的激动,甚至怀疑司法的公正性,从而采取种种过激的方式上访。尤其是向司法行政机关之外的党政机关上访,把司法行政机关陷入了尴尬与困境。

(二)上访制度存在的优点与缺陷。信访制度存在虽然有一定优点,但是信访制度存在缺陷不容忽视。实事求是的讲,从我国信访制度的本意来说出发点显然是好的,制定信访制度的初衷就是让利益受到损害的人民群众多一个说话和解决问题的地方,同时也是加强国家机关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种方式,在接待信访投诉的现实工作中,主要是上访投诉当事人认为自己的权益遭受损害寻求救济的一种渠道。虽然向上访投诉当事人提供救济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信访制度本身也存在许多内在缺陷,信访投诉当事人一般所控告的对象多为政府机关,上访投诉当事人为寻求救济,一般都倾向于越级投诉上访。然而接访的上级政府机关通常又没有向上访投诉当事人直接提供救济的渠道,因而,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做法只是把当事人信访转回到当事人控诉的那一级政府处理,因此,导致问题很难得到有效解决。于是,当事人重复不停地上访,便出现了大规模接访和截访,从而把行政机关陷入了尴尬与困境。

二、司法鉴定上访案件产生的原因

司法鉴定上访案件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当事人的法律意识增强,维护自身权益意识提高,对司法鉴定给其造成的利益损失不满,因此,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形成司法鉴定上访投诉案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当事人对司法鉴定程序不理解,因为司法鉴定人在进行鉴定的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对被鉴定人进行身体状况检查,所以和被鉴定人进行有必要的接触,由于投诉当事人认为被鉴定人与鉴定人员有接触,误认为鉴定人员作出的鉴定必然对被鉴定人有利;二是司法鉴定实体上产生偏差;三是司法鉴定结果没有满足当事人的要求,有的当事人申请司法鉴定是想达到自己认为应该达到的目的,说到底就是要将自己的利益扩大化,一旦鉴定结果没有达到目的,便进行上访投诉;四是由于多次鉴定结果不一样,导致当事人对鉴定的公正性产生质疑,进行上访投诉;五是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一方不利的,由于鉴定结论对一方不利的,不利的一方当事人就心怀不满,进行上访投诉;六是当事人对检材不满意的;七是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果不满意,进行投诉上访;八是司法鉴定人自身的原因,由于司法鉴定人的业务能力和素质良莠不齐,其鉴定技术和法律知识的欠缺,作出了不正确或者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鉴定结论,导致当事人上访投诉;八是鉴定人没有按照鉴定程序进行鉴定,当事人因此提出其鉴定结果公正性的疑问,导致当事人上访投诉;还有的鉴定人在接待过程不会与当事人进行沟通,服务态度差等等,同样导致当事人上访投诉。

三、当前司法鉴定上访案件的特点

在司法鉴定活动中,因为司法鉴定结论是否真实、合法、客观、公正直接关系到公检法在侦察、起诉、审判和执行的任何一个环节,对当事人权益的实现起作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参与诉讼活动的双方当事人,在自己权益受到侵害时均会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到当事人认为能解决问题的有关部门进行上访投诉。因此,司法鉴定引发的上访也会随之而来。由此不难看出因司法鉴定引发的上访具体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涉及上访投诉问题的复杂性。我国司法鉴定早期只是局限于法医学方面和刑事技术方面的一些鉴定,涉及的范围多为刑事案件方面的鉴定,涉及面不大,也比较单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法律的不断完善,司法鉴定从比较单一的刑事鉴定,发展到科学技术含量高而且涉及面广的司法鉴定项目,由于当事人都要从司法鉴定和诉讼活动中实现当事人的利益,很自然地就会出现一些分歧,进行投诉上访使问题复杂化。

(二)当事人投诉上访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在受理鉴定的非正常上访者中,绝大多数上访者在他们上访的初期都可在其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些具体的诱发性因素,如感觉其利益受到侵害,或认为受到不公正对待,或感到名誉受到影响等,在初期,由于他们不满足于司法行政部门的解决方案或答复而走上漫漫上访路。在接受的非正常上访者中,明显感觉到他们所提出的要求具有脱离现实的倾向。虽然有相当一些上访人员的上访目的、要求似乎很明确,但其要求明显不符合现实情况,远远超出了政策所允许的范围,也大大超出了司法行政部门可以解决的范畴。虽在接访时反复沟通,但其要求通常不可变通,从而逐渐演变为非正常上访。有些非正常上访者的上访目的、要求明显带有偏激性的成份,有的甚至有妄想症的可能,其上访行为受偏激性思维的影响,因而根本无法通过正常的接访、解决其诉求而让其息访。

(三)司法鉴定上访投诉的范围不断扩大。法鉴定上访投诉的范围不断扩大,上访投诉的要求不断攀升,处理难度加大,许多问题超出了司法行政管理机关解决问题的范围与能力。过去司法鉴定投诉上访问题多集中在对司法鉴定涉及刑事方面结果不服,要求重新鉴定。近年来司法鉴定上访投诉,不仅涉及司法鉴定业务的全过程,而且还有不少涉及已超出司法行政管理机构职权范围的问题,单纯依靠司法行政管理机关很难解决。

(四)上访时间的不确定性与不间断性。因司法鉴定引发的上访问题,往往与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权利实现的程度密切相关,因而呈现出时间上的不确定性与持续性的特点。治安或刑事案件侦察阶段涉及司法鉴定引发的上访,往往带有不确定性的特点。但是,重伤害刑事案件或标的额较大的民事案件因司法鉴定而引发的上访,则往往呈现出持续性的特点。

(五)上访人员认识上的误差性及情绪上的偏激性。司法鉴定结论作为诉讼法证据之一,不仅在司法机关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对其他证据起着证明作用。正因为司法鉴定在诉讼活动中的举足轻重作用,双方当事人均认为司法鉴定结论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一份对已有利的司法鉴定结论,可以使自己免受刑事处罚或比较轻的刑事处罚及经济上的损失。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当事人便片面强调一切与已有利的事实和鉴定标准以及鉴定检测手段,缺乏对客观事实、鉴定标准的整体认识,甚至在自己根本不掌握专业知识的情况,凭着自己的直觉和理解,不顾客观事实而片面强调某些貌似正确的东西。由于这种认识上的误差,一旦司法鉴定结论对其不利,当事人便容易出现认识上的偏差,产生情绪上的激动,甚至怀疑司法的公正性,从而采取种种过激的方式上访。

四、司法鉴定上访案件中难点案件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是司法行政管理机关对司法鉴定上访案件的处理,存在对司法鉴定人员和司法鉴定机构的处理优柔寡断,尽管司法行政管理机关对上访案件很重视,但是处理上不及时,处理方法简单而且处理措施不得力,导致上访案件成为难点案件。

二是在接待过程中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行政管理机关有的工作人员不注意工作方法,态度简单,不是积极主动解决和解答当事人上访投诉的问题,而是消积应付,由此,当事人对鉴定的结果更有疑问,对鉴定的公正性产生质疑,导致上访案件成为难点案件。

三是由于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行政管理机关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加上个别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在接待上访投诉当事人过程中,不能及时解答上访投诉当事人所提出的问题,虽然鉴定结果没有问题,但是在接待人员多次无法全面客观进行解答的情况下,让当事人产生错误的判断,认为自己的上访很有道理,从正常的上访投诉升级成为无法解决的无理缠访,导致上访案件成为难点案件。

四是有的上访投诉当事人不尊重客观事实,在认识上产生偏差对司法鉴定的形成作出不客观和不切合实际的错误看法,同时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在接待过程中很难沟通,也无法和不可能解决其不合理的要求,导致上访案件成为难点案件。

五、解决司法行政机关司法鉴定上访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一是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司法鉴定信访投诉工作协调机制。司法鉴定投诉信访的人员不确定,往往周期长,问题复杂,上访人情绪激烈。司法行政机关处理信访问题是离不开当地党委、人大和政府的领导、监督和支持。要通过向党委、政府请示报告制度,争取党委的正确领导,充分理解和最大支持;通过横向沟通制度,加强与政法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密切联系,形成信访工作合力,加大对上访对象的协调息访力度。做到有事及时联系沟通,敏感时期保持24小时联络畅通;通过与基层党委、政府的信息交流制度,加强与乡、镇、村、居委会等基层组织联系,发挥基层组织“离得近、消息灵、信得过”等地缘、属缘、亲缘优势,协助司法行政机关做好息诉息访工作。既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护上访投诉人的合法权益,也要维护司法行政机关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是要依法规范处理信访投诉。要建立一套司法鉴定信访投诉案件的流程管理制度。既要规范处理流程。按照司法部颁布的《司法鉴定执业活动投诉处理办法》的要求,制定处理投诉相应的工作流程及司法行政机关受理、处理司法鉴定投诉的规范化文书样本。同时,建立信访投诉工作流程管理,对信访投诉工作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保证信访投诉渠道的畅通和行之有效的处理信访投诉办法。司法鉴定信访投诉工作主要环节有:接待、登记、受理,分流、审查、调查,处理、反馈和统计,要对这九个环节实行动态跟踪管理,限定各个环节的工作时间,按照《司法鉴定执业活动投诉处理办法》的要求司法行政机关收到投诉材料之日起七日内作出是否受理决定,应当在受理之日起六十日内办结,从而保证一般信访投诉案件能当场答复的一律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在规定的期限内给予答复和处理。

三是要有“客观公正进行司法鉴定,依法进行司法鉴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指导思想。从源头上治理信访投诉。要大力提高司法鉴定人员水平,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进行司法鉴定,落实鉴定前指导和鉴定后答疑制度,避免当事人因司法鉴定不公或对司法鉴定文书不理解而引发上访投诉。

四是加强司法鉴定所的管理和司法鉴定人员的业务培训学习。在司法鉴定工作中,存在司法鉴定所的负责人根本不懂得司法鉴定的程序和规则,对整个司法鉴定业务和管理流程是门外汉。因此,司法行政管理机关要花大力气加强对司法鉴定机构的管理,并且对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进行必要的学习,提升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的整体素质。

五是建立和完善上访投诉处理机制。司法鉴定信访投诉应结合司法行政机关司法鉴定信访投诉实际情况,着力疏通信访投诉渠道。要注重加强与信访投诉人联系,主动收集信访投诉案件信息,对一些老上访投诉人和矛盾易激化的上访投诉人,要主动上门,认真听司法鉴定上访投诉人的意见和要求,收取有关材料,摸清情况,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采取得力措施平息上访投诉,最大限度地把信访投诉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除了以上几点外,还应加强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和素质教育学习,提升处理上访投诉的能力,切实可行地解决好上访投诉工作。还应实行分管领导和单位负责人负责制,避免分管领导和部门单位负责人不支持或者不重视上访投诉工作,从而达到杜绝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为司法鉴定上访投诉工作良性循环奠定基础。

【结束语】

司法鉴定的使命是为诉讼提供科学、可靠的鉴定结论,为此,司法鉴定机构必须遵循中立、公正、具备较高的鉴定能力、高效、人性的基本理念,提高司法鉴定质量。为完成司法鉴定的使命与实现其理念,从而在科学真理与市场利益之间进行恰当的平衡,司法鉴定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要将妥善处理好信访投诉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实效性,不断加强司法鉴定的依法管理,提高司法鉴定公信力。进一步发挥司法行政机关信访投诉工作的特有功能与作用,建立规范、高效、权威的信访投诉工作新机制,改进和加强信访投诉工作。维护法律的尊严,履行好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责,更好地树立司法行政机关形象。

(作者单位:武汉市司法局)参考资料

王羚 司法鉴定引发上访的原因 佚名 人民法院涉法信访问题

卢建军 司法鉴定结论使用中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第五篇: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成因及对策

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成因及对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利益关系的不

断调整,城市拆迁、企业转制等社会矛盾也就更加突出,大量的矛盾纠纷进入诉讼程序。随着诉讼案件的大量增加,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数量也不断飚升。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大量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国家和政法机关的形象,而且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为有效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必须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成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以制定相应的对策。

一、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成因

(一)政法部门和政法干警的原因

一是个别政法干警业务素质不高,未能依法执法、严格执法,是引

发群众上访的根本原因。基层政法机关是受理案件的最初关口,基层政法干警的执法质量往往对案件的最终定性和处理起到决定性作用。从目前执法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办案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办案不公的现象,有些干警不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工作不负责任,推托搪赛,草率应付,取证不及时、处理不及时,时过境迁,导致一些案件事实不清,责任不明,无法进行最终处理,人为办成难案;有的干警不会办案,不会取证,违法办案,该扣押的不扣押,不该扣押的乱扣押、乱返还,导致案件出现执法过错,办成了错案;还有的干警在执行工作中,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错过最佳执行时机,导致案件长时间不能执行。

二是一些政法干警的执法作风不扎实、执法态度不端正,是引发当

事人上访的客观原因。一些政法干警缺乏“执法为民”、“热情服务”的理念,在执法过程中不注重方式方法,给上访人留下了偏袒一方的嫌疑,认为干警执法不公或者徇私枉法;一些政法干警不做必要的法理解释工作,让当事人不理解,进而上访。

三是有关责任部门对上访问题处理不及时、解决不力,是导致上访

人长访不止和越级上访的直接原因。从接待、处理上访的实践看,群众上访都是从原办案部门开始的,因为原办案部门处理不及时或对其处理意见不服,才向上级和其他国家机关上访,甚至进京上访。而责任部门对群众上访处理不及时、解决不力,有的甚至采取“推、磨”的办法,导致简单问题复杂化。

四是侦查破案能力、打击处理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案件有的在侦未破,有的犯罪嫌疑人在逃未归案,案件久拖不结,加害人不能被依法惩处,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的补偿,这势必引起被害人及其亲属不满,上访求决。

(二)信访人自身的原因

一是部分信访人缺乏法律政策知识,对政法机关不信任,凭主观臆

断,缠访不止。信访群体的构成比较复杂,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约占70%,多数人的文化程度较低,对法律政策了解不多,往往依靠主观臆断想当然,当自身的诉求没有实现,就认为执法人员存在违法办案的现象。而且对政法部门后续开展的接访、解释、劝说工作也持怀疑态度,久访不息。

二是试图通过上访解决自己的实际生活困难,是上访量居高不下的又一原因。有的上访人明知政法部门的处理没有问题,但因上访无需付出成本,并可获取利益,因而坚持不懈地上访,无理由地一味主张鉴定错误、审判错误,夸大损害后果,进而不断要求解决其生活困难,更有甚者把上访作为改善生活条件的手段。如孙某上访案,孙某因与人打架而受伤,不服法院判决,要求法院为其解决家庭困难。法院从帮困救助角度出发为其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后,又提出让法院为其解决采暖费、家人养老保险、孩子的学费等无理要求。

三是通过刑事案件改判,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上访人意图通过改

判来恢复政治待遇,得到更大金钱利益,获得心理平衡。如胡某上访案,胡某于1960年犯贪污罪,被判12年有期徒刑,后其对此不服开始长期上访,要求平反。经各级法院多次复查后,最后被最高法院认定为终结访。胡某曾到老战士办参加活动,老战办以其是犯罪分子,不让参加,此事对胡某打击很大,现要求恢复老战士政治待遇并解决医疗费用及一处住房,从而不断进京上访。

(三)其他原因

一是开展的各类专项行动,客观上也成为诱导上访人频繁进京的一

个因素。为解决突出信访问题,各地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行动,对上访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未列入专项行动名单的期望通过进京上访能将自己列入名单,利于自己问题的解决;在名单之列的,期望值加大,为实现过高要求,也频繁进京。一些涉法案件,在专项行动开展以前,有望能以较低成本解决,但在专项行动开展以后,上访人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解决问题的难度加大。如张某上访案,张某因离婚一案对财产

分割不服,并对法官违法违纪问题不服。法院在对违纪法官进行了处理以后,拟给其50万元让其息访。可是专项行动开始后,张某提出了不给200万元决不息访的要求,导致该案的解决陷入僵局。

二是对非正常访重交办案件,轻依法处理,是引发大规模上访的又

一原因。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一些上访人员通过上访这种形式来寻求法律之外的利益和目的,以进京非正常访来要挟政法机关,漫天要价,给息访控访工作带来极大困难。进京非正常访,是违反《信访条例》的不正当信访行为,应该予以严肃的依法处理,以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而上级对非正常访案件目前只是交办,这就给上访人造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从而更加频繁进京非正常访。对于有些上级交办的纯属无理的案件,无形中也给其他上访人造成了认识误区,认为不管有理无理,只要能进京登记,引起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对策

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解决好信访事项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任务,必须坚持不懈,打好持久战。

(一)进一步树立公正司法、规范执法的意识。要切实加强对政法

干警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并通过严格公正的执法,让人民群众相信法律、相信政法机关的工作,树立政法机关的权威,从源头上解决和遏制上访案件的发生。同时,也要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对发现的每一起错案都深挖背后的成因,严格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严肃处理发现的违法违纪人员,并以此为戒,督促政法各部门完善监督机构和规章制度,堵塞漏洞,消除腐败滋

生的条件。

(二)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实施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要在治本上

下功夫,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涉法涉诉信访专项活动、专项战役持续不断,活动结束后信访事项又出现高峰期,导致新的战役再次发动的问题,要真正建立和实施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以制度规范工作,以制度促进工作,并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工作。

(三)经常性地开展信访事项的排查调处,掌握工作主动权。涉法

涉诉信访事项是一种社会现象,不会在短时期内自我消失。这就需要善于发现、及时掌握、尽早解决,经常性地开展信访事项的排查、调处,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问题拖大,矛盾激化。

(四)加强领导包案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大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领导力度。从实践看,实行领导包案工作制度,确实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息访了一大批信访案件。但仍存在着工作没到位、感情没到位、措施没到位的现实情况,大量的案件亟需解决。为此,要扩大领导包案的工作范围,不仅要对上级交办的案件落实领导包案,对所有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都要落实包案领导,并限期督办解决。对于已经落实包案领导,上访人仍不断上访的案件,要以听汇报、下督办单、通报批评等方式督促责任领导。对于“瑕疵案”,加强督办力度,积极推动落实解决。同时,要成立督查组,抽调一批政治可靠、业务精通的干警组成工作组深入基层督办,提高工作效率,加大工作力度。

(五)建立“涉法涉诉信访救助资金”,用以解决“法律之外,情

理之中”的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对于那些诉求有理却没有法律政策依据

或确实因客观原因无法实现其利益的上访人,一种有效的解决息访的办法,就是通过在“法律之外、情理之中”给予其一定的救助,使他们息诉罢访。各地应迅速建立涉法涉诉信访救助资金,并成立相应的临时性工作组织,负责明确救助范围、制定救助标准、甄别救助对象、协调有关单位。此基金的资金来源于财政,由政法委统一管理,由各责任主体或基层政法委负责发放。

(六)加大对违法缠访闹访人员的依法处理工作力度。一些上访人

员通过上访这种形式来寻求法律之外的利益和目的,以进京上访来要挟政法机关,漫天要价,甚至出现了专业上访、代理上访、组织串联上访、甚至“告洋状”的现象,发传单、聚众冲击国家机关、服毒、自焚等极端访越演越烈,不仅给息访控访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对于北京的形象也造成极大损害。另外,每年一次甚至多次的进京控访,对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也造成沉重负担。因此,应以《信访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劳动教养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尽快建立一套北京与各地衔接的依法处理违法闹访行为的工作程序,加大依法打击力度。特别是对于一些上访人以进不进京上访来要挟党委、政府和政法部门,鉴于其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又有具体行为,在司法实践中,考虑按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定罪处罚。对于过激上访行为,也要制定相应的处罚标准,以解决目前在打击无理缠访闹访上存在的法律瓶颈问题。

下载谈伤害案件引发信访问题的成因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伤害案件引发信访问题的成因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土地承包信访案件的成因与对策

    农村土地承包信访案件的成因与对策 桦甸市农村经济管理总站 李晓玉 李红岩 内容摘要:《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后,把农村土地承包案件处理工作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稳定和完善了以......

    浅谈引发农村信访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化解农村社会矛盾 建设和谐新农村 区信访局副局长 刘庆华近年来,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利益关系的进一步调整、农民法制意识、民主意识的不断增......

    涉地信访案件引发不稳定因素原因及对策探析

    涉地信访案件引发不稳定因素的原因及对策探析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国家提倡节约集约用地和执行严格的产业政策,土地闸门紧缩,加之......

    我市房地产领域信访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我市房地产领域信访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近年来,我市因房地产纠纷引发的信访问题较为突出,由于自身利益受到较大侵害,群众常以集体访、非正常上访形式寻求党委政府介入和解......

    信访问题的焦点、成因及对策[精选多篇]

    浅析信访问题的焦点、成因及对策 信访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逐渐深化和社会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各类复杂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特别是在当前全球......

    浅议涉法信访成因、类型、存在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各种无法预见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基层干群之间的种种矛盾加剧,加上各级政府部门对此矛盾处理不及......

    浅议公安信访问题的成因、特点及对策[定稿]

    浅议公安信访问题的成因、特点及对策 信阳市公安局师河分局控申科 屈应俊 近年来,信访案件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表现出“信”访少、“人”访多;“单”访少、“群”访多;“文”访少......

    涉油案件的成因及对策

    近年来,油田进入我乡,致使我乡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乡共辖13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2272户,10555口人。油区开发村12个,辖区1个油田作业区,7个输油站点,生产油井274个,水井88个,输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