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现状及分析5则范文

时间:2019-05-14 19:24: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劳动力现状及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劳动力现状及分析》。

第一篇:劳动力现状及分析

富顺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

调查研究

富顺县2010届选调生课题组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日 富顺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调查研究

富顺县2010届选调生(富顺 643200)

摘 要:富顺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劳务输出多的农业大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富顺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逐年增加。富顺县富裕劳动力实现就业的方式主要是外出务工。富顺县的劳务输出带回可观的经济收入,推动了我县整体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输出同时也造成了空巢化现象加剧、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突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弱化等严峻的社会问题。因此,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整合最优化,使经济建设与社会稳定取得双赢,是富顺县当前和很长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富顺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按照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为就业服务的要求,综合运用政府扶持政策和激励手段,调动农民、用人单位、教育培训机构和行业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从而解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由劳动力输出大县向人力资源强县的跨越。本课题组深入 富顺县基层,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做了深入的调研,分析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并对如何化解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的思路和相应对策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富顺县农村基本概况

富顺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面积1333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367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08万,其中农业人口83万,耕地面积66.72万亩,人均耕地不足0.8亩,劳动力53万人,富余劳动力40万人,是一个人地矛盾突出的农业大县。富顺县人力资源十分丰富,是四川省丘陵地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也是四川省首批“扩权强县”、四川省城乡统筹、全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

据富顺县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富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936.52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093.74元,城乡差距逐年拉大(如图1)。

收入元***0000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图表 1 富顺县城乡收入对比

二、富顺县农村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分析

()***63433.767697.420073967.55946820084562.***.5212093.74年份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劳动力资源是社会的基本财富,合理开发和利用劳动力资源,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在发展国民经济和保障社会安定中具有重要意义。富顺县是一个人口大县,也是传统的农业县,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地区尤为突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逐年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在产业间、地区间转移的力度在加大,数量在逐年增大。但相对于农村地区的需求来讲,目前农村人口依然庞大,仍然有大量富余劳动力。合理地开发和整合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是富顺县建设人力资源强县的必由之路。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逐渐增长,富余劳动力规模庞大

根据2009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2009年末,全县人口为108.37万人,农业人口84.19万人,其中,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为50.47万人,占农业人口的59.95%,农村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据测算,2009年末,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为40万人,占农村劳动适龄人口的79.26%。人120口数100量万80人图表 2 富顺县2005-2009年农村劳动力人口比例变化趋势

(二)农村适龄劳动人口中外出就业人员比重较大

据富顺县统计局资料显示,自2005年至2009年末,全县农村适龄劳动人口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人口连续五年占农村适龄劳动人口的一半以上,外出就业的农业人口占当年农村适龄劳动人口的比例分别为54%、56%、52%、52%、51%。2009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36.9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 25.63亿元;就地就近就业7.1万人。外出务工人员人均工资从2005年的1141.6元上涨到2009年的1912.35元,涨幅达67.5%,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200720082009年份总人口农业人口适龄劳动人口富余劳动力 人口数量(万人)6046.5846.5749.0349.8550.474024.9625.8525.3225.7725.***0720082009年份农村适龄劳动人口农村外出就业人口

图表 3 农村适龄劳动人口与外出人口比例

收2500入(2000元)******082009年份外出务工劳动力人均收入图表4 在外务工人员人均年收入

(三)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但技能水平普遍不高,对实用的新型技术掌握不多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九年制义务教育得到进一步普及,成人教育得到广泛开展,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全县人口的文化素质。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劳动适龄人口中,接受大学教育的占1.83%,接受高中教育的占13.06%,分别比2005年上升0.51、1.05个百分点,接受初中教育的占51.06%,下降0.21个百分点,接受小学及以下教育的占34.05%,下降1.35个百分点。尽管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但总体水平依然较低。受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不高、专业化程度低的影响,富顺县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文化教育水平比较低,多数进入城市中的传统产业部门,所从事的职业及地位较不稳定,外出就业农村劳动力主要分布在工业、建筑、装修、搬运、餐饮等行业中。

在富顺县农村劳动力中,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就占了92.24%,只有7.76%的农村劳动力接受过培训,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不高是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大部分农民的创业冲动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当微弱,存在隐性失业问题。

(四)农村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仍为传统型

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年轻有技能、有特长的劳动者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主要是种植农作物或从事林牧渔业,所以,农村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仍然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低。2009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就业人口中,第一产业占75%,第二产业占7%,第三产业占18%,由此可见,农村就业结构仍然是典型的传统型产业结构。

三、富顺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社会影响分析

(一)劳动力转移的不完全性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 户籍以及附着后的城市福利体制等各项制度和政策改革的滞后性与不完全性,导致了迁移者不能在迁入地永久性地居 住。这决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暂时性、不稳定性以及流出和回流的同时性。由此而生的弊端,一是进城务工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性。由于时常处于半失业状态,他们不得不经常外出找工作,一年下来的收入并不多;二是造成了较大的往返城乡间的交通成本。转移的不完全性决定了进城务工农民大多具有兼业性,他们既是城里的产业工人,又是乡下的农民。这种周期性的城乡往返,不仅增加了自身的费用和交通部门的运输压力,也对其所从事的行业产生了不利影响。每逢春节前后,一些大量吸纳农民工就业的行业和部门都面临着严重的用工短缺问题,由此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

(二)“空巢化”导致的社会问题严重

根据在富顺县5个典型劳务输出乡镇问卷调查反映,我县劳务输出人员大多在建筑、矿山、加工企业以及服务性行业就业,这决定了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以男性和青壮年为主。他们的流动没有割断与土地的联系,只是劳动力与家人的暂时分离,家庭的召唤力是其回归家乡的主要力量;劳动力的流动是当事人及其家人所作的决策,与政府指令性计划无关。同时基于现行制度下举家外迁会产生难以承担的高额成本的考虑,大多数外出务工者都属于个体性迁移,而把家属(包括配偶、老人和小孩)留在了农村。当同样的选择成为众人的决定,这就导致了农村“空巢化”,“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闲散青年”等社会问题随之产生。2005年-2009年,我县农村“留守儿童”从5.5万人增至7万人。2010年8月,赵化镇鳌山村一名未满两岁的“留守儿童”,因其祖父、母外出干活,无人看管,在自己门前的水坑里淹死;2010年9月10日,代寺镇丰光村一名“留守儿童”,由于无人看管,私自下塘游泳,不慎淹死。据有关部门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县发生的偷盗、斗殴等刑事案件中,有七成以上,都有农村闲散青年参与。而这些闲散青年大部分都是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无人看管而辍学,最终因无一技之长,在社会上拉帮结派,打架滋事,成为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目前,这些问题对我县农村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已经有所显现,“空巢化”问题亟待解决。

(三)降低了留守人员的生活质量

2010年10月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普查员在东湖镇某条件极其简陋的小旅馆发现一位70多岁的患病老人长期无人照顾,据普查员了解此人家住狮市,儿女在外打工,虽家中有住房,但无人照顾,入住敬老院,由于敬老院修葺在无任何保障的旅馆已居住2个月之久。

当前我县农村存在青壮年劳动力过度转移的现象已成不争的事实。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常年外出务工,虽然获得了一定的现金收入,增加了农家的经济收入,但却实际造成了留守人员生活质量的降低。这不仅体现在农村“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缺失和情感孤独以及老人的赡养问题上,也表现在留守人员的实际劳动量和劳动强度加大方面(因为外出务工者大多是农家的主要劳动力)。

(四)弱化了新农村的建设主体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需要培育新农民。但现实的情形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造成了农村的“空巢化”。尽管随着政府惠农支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到位,已有部分农民回流,但这毕竟只是少数拥有一定技术和资金的“佼佼者”,而不是主流,所以短期内农村的“空巢化”现象也不会得到改观。新农村建设中大量基础性工程的开展,以及发展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显然不是现有在乡农民所能承担的。所以,发出“新农村谁来建”的疑问并不是吸引眼球的噱头,而是基于农村现实情势的忧虑。

四、对策及建议

从总体上讲,我县的劳动力问题,既有总量分布的“不均”,又有质量的“不高”;既有主观择业观念的“落后”,又有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滞后”;既有宣传引导的“不够”,又有体制机制的“不活”,需要政府、企业、劳动力自身多方联动、共同发力,尤其是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坚持多措并举,着力解决一些突出问题。

(一)努力探索劳动力保障工作新思路

据统计,我县2009年全年已培训3.035万人,培训后 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人数2.88万人,培训后实现就业人数2.13万人。为加大培训力度,增加就业人数,应积极整合相关资源。

1.完善体制机制,积极整合资源。强化“招工就是招商”的理念,将劳动力本地就业率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加大县级层面的统筹力度,制定一整套含政策引导、培训服务、管理教育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充分利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赋予的“先行先试”权,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在加强资金监管、合法合规使用的基础上,允许统筹整合县内各类培训项目。

2.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培训工作。各相关部门及乡镇、村要根据责任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坚持“一手抓帮助招工,一手抓政策引导”,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展宣传,鼓励和吸引劳动力到本地就业,进村入户,切实掌握全县所有劳动力的数量、素质状况、培训需求和就业意向,分类登记造册,主动上门做好技能鉴定与考核工作。

3.确定培训对象,明确培训内容。根据我县劳动力实际状况,应以下岗失业人员、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外出返乡人员和农村劳动力为主,着重在中青年劳动力,适度做好劳动力储备培训。按照“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围绕市场需求,以订单、定点、定向培训为重点,一方面为落户企业和项目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鼓励企业自身建立培训基地,加强对接合作,对在职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有效缓解技术性工种缺乏现象。另一 方面围绕劳动者自主创业和新农村建设、“一村一品”工程开展农业专业技术和创业培训。

(二)加快建设公共就业服务新平台

劳资双方信息不对称、信息发布不及时是造成用工难的制约因素之一,鉴于此,当前要加快农村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信息化建设步伐,疏通县、镇(乡)、村信息渠道。

1.抓紧健全县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将网络建到村组一级,实现“村村通”,做到劳动力信息全部掌握,大部分能获取联系方式,尤其是要重点掌握具备较高劳动技能的技术工人信息,按照工种、专业技术水平等对其进行详细分类、动态跟踪。

2.抓紧建立网上信息平台。高标准建设我县的人才信息网络,充分发挥网络时效性强、使用便捷的特点,明确专人负责管理,做好实时更新。特别要抓好网络建设与有形的人力资源市场之间的协同配合。

3.抓紧完善县人力资源市场。加快完善一个集企业用工招聘信息发布、现场招聘、社会保险代理服务、人事代理、档案管理、社区家政服务、劳动合同签订和解除、技能培训等为一体的规模较大的一站式服务人力资源有形市场,以满足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市场需求。

(三)加快结构调整,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空间 目前,由于城镇容量和再就业压力等方面的限制,近期 内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不现实。当务之急就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就近内部消化农村劳动力。

1.加快推进新型农业化进程。加快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大力发展甜橙等特色产业,扶优扶强有代表性的种植、养殖大户,开发延伸多条产业链,推进产业化经营,大量吸收富余劳动力。

2.加快发展农村旅游业。以狮市古镇、板桥荷花、万寿青山岭、安溪花果山等景点为例,充分发挥农村自然景点优势,大力发展周末度假、旅游休闲等项目建设,促进农村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容量。

(四)加快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容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可以推动农村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就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加快职业农民变工商业者进程。

1.加快县城扩容提质。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业主和项目,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集聚地。

2.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要高起点规划小城镇,搞好供水、供电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优先发展小城镇中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镇街具有较大吸引辐射能力、发展前景广阔的农村中心城镇。同时,以产业开 发、市场开发来促进小城镇建设,注重发展乡镇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等特色小城镇,突出发挥小城镇的个性和特色,形成独特区域功能的专业化小城镇,以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

(五)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偏低,还称不上是人力资本。这种状况如不改变,势必阻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整合各方面有关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资源,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1.重点抓好专业技能。为此要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在普及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充分利用我县的教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开展劳动力就业培训,积极推广适用技术教育。同时应根据各地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及农业现代化要求,有效地对农村劳动力分层次、分专业、分类型进行一体化培训,综合提高他们的素质和适用技术,给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条件。

2.建立农民工培训新机制。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创新培训机制。推行订单定向培训,由培训机构出“菜单”、用工单位出“订单”、政府部门去“买单”,做到培训一人,发证一人,就业一人,政府补助一人。

3.要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县、乡、村三级积极行动起来,每年都要在财政预算中落实安排农民工培训的专项资金,保证培训工作正常开展。力争让全县绝大多数农民工普遍得到培训,每人都掌握1-2项非农职业技能。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培养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为其以后进城就业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六)严格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

抓好对农村富余劳动转移就业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和鼓励农民工创业,拓宽小额贷款受众面和增大贷款发放规模,尽快将贷款对象扩大到农村创业人员。

及早制定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的 “归雁工程”,出台鼓励政策措施,如,返乡农民工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类培训,经考核合格的,免收职业培训费和鉴定费;农民工就业服务组织和劳务介绍人,介绍农民工返乡就业的,可享受一定职业介绍补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优先多使用返乡农民工等等。同时,我们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对劳动密集型、科技含量少、产业层次低、财政贡献弱的企业,应适当提高门槛,避免其挤占劳动力资源。

第二篇: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增长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正在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但仍存在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问题,成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制约性因素。因此,如何更好地优化劳务经济资源配置是我们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剩余劳动力;城乡二元经济

基于发展中国家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各个要素都在悄然的发生变化,因此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出现了诸多需要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从中国现实出发,通过使用定性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尝试把握和分析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转移流动现状和基本特征,特别是经历刘易斯转折点之后,当下我国农村劳动力将继续转移,国内学者对转移速度和流向持有诸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本文将从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作为前提假设入手,揭示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劳务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深入考察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为稳定我国经济增长,增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征

(一)劳动力转移速度趋缓慢

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速度来看,在过去的三十余年中,与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相比,我国农村劳动力比重下降速度存在着严重滞后的问题,或者是国家统计局存在着低估的现象。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高度代表了我国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得出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化率从78年的18%到2012年的53%。其中,日本在这个三十余年里,农村劳动力下降的比重速度为4.5%;韩国农村劳动力下降的比重速度为5.1%。根据国际经验来看,发达国家的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的速度要远远快于我国的下降速度。

(二)劳动力转移供求缺口大

2011年,我国农民工总规模2.52亿人,比上一年增长了4%。2012年我国农民工总规模2.63亿人,比上一年增长了4%。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稳步保持在4%,保持了一定适度的转移规模。但转移速度还远远低于同时期的发达国家,阻碍转移速度和比重的原因为:一方面表现为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劳动力技能偏低,导致就业机会少,是制约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内在因素。另一方面,当前城市人力资源市场对劳动力的要求,由过去单纯务工增收逐步向积累提高和创业发展型的转变,随之而来的就会出现“招工难”和“就业难”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城市劳动力转移供需缺口大的问题。

(三)劳务输出市场尚未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也要求各地农业委员会成立专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县域经济工作部门,劳动就业与保障部先后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有序工程”,组织指导输出地和输入地劳动部门加强协作,积极开展劳务输出服务,输入地同时也加强了劳务市场的建设,发展了各类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尽管如此,我国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市场尚未健全。一是农村劳动力公共就业信息发布渠道不畅,外出务工的盲目性尚且不能避免;二是农村劳务输出就业服务方式还较为落后;三是培训项目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不能满足农民在城市的就业需求和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四是能够提供的农村劳动力公共就业服务较少。

(四)政府扶持力度相对较弱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国家对农业补贴和和支持水平在逐年提高,对农业综合服务支持持续增加,尤其是农村金融服务得到明显改善,但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尚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和资金投入。一是超时间劳动现象严重,工作生活条件质量差。二是在签订劳动合同中,不规范、不履行的现象也是有发生,医疗和养老保险空缺,农民工的基本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三是随着更多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的不断解决,但教学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随迁子女寄宿生活费补助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有关配套政策还须要加快制定和完善。对接收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的中职学校来说,尽管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专业设施、实训基地和专业教师队伍,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所学专业的需求,亟待提高和改善。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对策

(一)完善制度,保持规模,确立农村劳动力转移新机制

要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良性循环,就要把制度建设贯穿到就业、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要在工伤保险、医疗制度、随迁子女入学制度等改革中充分考虑他们的意见和需求,尤其是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加大工伤保险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性强的特点,建立重大疾病措施和农村合作医疗的协调对接制度,加大劳动者工伤保险覆盖面,切实解决农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问题,切实保障其在流动就业过程中社会保障权益不受侵害。要建立和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政策,保障农村劳动力流动人口的合法社会权益,实现农村劳动力流动人口建立城市和农村相同步的现代户籍管理制度。要适时的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各方面福利待遇,引导农村转移劳动力实现有序流动,保持流转规模。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政策,确立和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

(二)强化培训,加强管理,确立农村劳动力转移新方式

针对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职业能力不强,文化素质偏低的特点,以农村转动力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主,有计划地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形成完整的农业高等教育的专业体系,并对广大的农业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职业培训和技术辅导,按照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岗前培训,建立和完善农村转移劳动力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要根据新时期市场的需求,举办各类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班,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要鼓励科研院所、职业技能学校等广泛参与其中,切实有效地增强农村劳动力职业能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同时应当建立城市和乡村相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实施调整产业结构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多样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中介组织,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投入到就业市场,培养和树立现代化的竞争意识和正确的择业观念。

(三)增强扶持,提高服务,确立农村劳动力转移新途径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进城务工人员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政府要切实把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和其他的管理费用纳入到地方的财政预算。要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保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村贫困地区的社区建设。要合理规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方便学生相对就近入学。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纳入各地九年义务教育工作规划和重要工作内容,各地区公办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建立电子学籍,确保学生能够接受完整九年义务教育。通过网点布局调整,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优先安置未随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生”到寄宿制学校。根据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适应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要,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形成集就业、培训、保障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公共服务体系,使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蔡?P.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04).编辑?M岳 凤

第三篇: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及成因分析

[摘 要]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现状,剖析了形成当前现状的原因,并指出只有采取有力措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农村 劳动力 素质 现状 成因

作者简介:李君(1968-),男,湖南永州人,副高职称,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人力资源管理。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点就是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数量充足,但其质量却并不令人乐观,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必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西奥德·舒尔茨通过对美国半个世纪经济增长的研究指出:物质资源投资增加4.5倍,收益增加3.5倍;人力资本投资增加3.5倍,收益却增加了17.5倍[1]。这说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贡献率不断下降,而人力资源的贡献率却逐渐上升;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不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更多地表现在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各方面条件受到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时,指出“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发展的灵魂。”必须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大部分农民处于较低文化水平层次,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为六个字“一大、六低、一弱”。

“一大”是指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我国农村中有近5亿劳动力。据专家推算,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农村只需1.5亿劳动力[2]。也就是说,在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有3.5亿属于富余劳动力。我国农业资源相对匮乏,庞大的农业大军与有限的耕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人多地少的矛盾更为突出。

“六低”是指农村劳动力思想素质低、文化素质低、科技素质低、经营管理素质低、身体素质低、劳动生产率低。

(一)思想素质低。我国农村受长期自然经济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小农意识浓厚,思想保守,满足于现状和眼前利益,缺乏较强的成就动机,对新观念、新技术、新事物反应冷淡,商品意识淡薄,缺乏经营观念。

(二)文化素质低。在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占20%,小学占40%,初中占29.5%,高中占10%,大专以上仅占0.4%。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79年,而美国农民大部分是从州立农学院毕业的;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专文化;德国6.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日本农民中5%是大学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占74.8%[3]。另外,受到妇女生理条件的限制和传统“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影响,致使妇女及其家庭无法正确认识妇女教育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妇女劳动生产能力,有利于提高妇女的人力资本,从而造成了农村妇女劳动力素质不高,更低于男性劳动力素质。全国从业人员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男性从业人员占83.9%,女性从业人员则占88.1%。2000年我国男女人口占总人口之比分别为51.63%和48.37%,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高3.26个百分点,以农村总人口8.0739亿人计算,女性人口应为3.9亿多[4]。几近半数的农村女性,无疑是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支柱,她们的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整个素质水平。总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将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三)科技素质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在农村劳动力中,近80%的劳动力没有特别技能,可谓是“科盲”。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有14%的劳动力掌握了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技能,2.8%掌握驾驶技术,3.2%掌握农业技术[5]。我国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不足20%,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四)经营管理素质低。农村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多半停留在传统耕作水平上,生产方式简单,劳动手段陈旧,经营管理粗放。他们不计劳动资料成本和劳动力投入成本,不讲投入产出效益,不会合理配置劳动资源,调整生产结构,无法预测市场变化。从事乡镇企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民,尽管其经营管理素质优于种植业的农民,但绝大多数人的经营管理并非自觉意识下的行为,仍是一种凭直觉经验的,带有相当程度盲目性行为。

(五)身体素质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比较落后,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较低,基本上是只能解决温饱问题,食物构成和食物营养简单,因而身体素质较差。特别是山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刚解决温饱问题,农民的营养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农村卫生保健条件差,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根本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的需要。加上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问题,人口生育质量低下。据统计农村残疾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6%,弱智儿童占人口的15%。农村劳动力中还有少数人格不健全、有心理疾病等患者[5]。

(六)劳动生产率低。劳动生产率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水平与社会创造力的总标志。《2001年世界发展指标》的数据显示:1997-1999年期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316美元,仅相于日本的1.03%,韩国的2.58%,巴西的7.35%,约为印度的80%。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以及高层次文化程度人员比重过低,必将影响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给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及城镇化进程带来严重制约。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成因分析

1.观念较落后。长期以来制约着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除了经济落后、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落后的客观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主观的因素,即观念上的落后,在农村地区,目前大部分地区仍然保留了传统的民风习俗,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民风相当纯朴,人们经常是夜不闭户。由于其教育条件差,农民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奋斗的目标或眼光短浅,还处在小富即安的状态,部分农民宗族观念、家长观念盛行,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相当严重,并且过分强调客观条件的不足,缺乏主观的追求。尤其在眼前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农村中多数人未真正摆正读书与挣钱的位置,没有树立起以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以高素质形成再就业竞争力的观念。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多读书不划算;二是不读书照样能挣钱。

2.投入不足。政府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中中央占51%,省级10%,地市17%,县乡两级共计不过20%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目前全国义务教育投人中,乡镇负担78%,县级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而中央财政只负担2%左右[6],财权与事权极不相称。在投入规模方面,政府投入农村教育的经费十分有限。从总量上来看,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偏低。2002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13.76%,比上年的13.31%增长了0.45个百分点,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3.17%,仍未达到1996年国家提出的2000年“财政性教育支出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的水平”的目标。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低于美国1949年3.3%的水平,明显低于中等收人国家4.48%的平均值,更低

于高收人国家5.66%的平均值[7]。

3.体制不适应。对于文化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农民已有一定认识,对提高自身素质也有迫切要求。但是目前的农村教育体系和农业科技的供求现状却使农民无法有效提高自身科技素质,难以完成自身人力资本的积累。从整个农村教育体系来看,农村“三教”(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分割或残缺,农村教育脱离实际,使得农民素质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农村教育体系基本上是按照城市的教育体系建立起来的,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基础教育没有任何区别,从学生的学习目的到学校的培养目标都是一样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而是为了高考应试。与农民直接相关的农村职业教育也脱离农村实际,“升学无希望,打工无出路,回乡无技术,致富无门路”是学生普遍面临的困境。真正能为农村服务的成人教育又面临诸多问题而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4.管理不完善。整个中国的农村教育系统,过去都是由教育部门条条管理,农村县镇(乡)村需要农技、农业产品加工及经营管理初级专门人才,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农民,但不能按农村的这些需求去改革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结构、课程、内容与方法,以提高农民及其子女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素质,这不仅制约农业现代化,也阻碍农民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海外劳务输出。

5.劳动力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劳动就业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劳动力输出不断增加,一部分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城市或其他行业,农村优质劳动力资源外流现象严重,导致了农村务农劳动力整体素质的进一步下降。劳动力的转移缓解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在农村的留守大军中,女性和老龄人口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沉淀下来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更低,结构更不合理。

总之,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农民,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温家宝总理也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因此,我们只有面对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剖析成因,采取有力措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从根本上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力量。

参考文献

[1]冯菊香,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9):69-70.[2]王凤山、阎国庆、任国岩,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05,(3):60-6

2[3]李水山,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3,(15):6-9

[4]李苏英,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问题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4-17

[5]卢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关系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8-30

[6]高文宇,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政策性原因探析[J],巢湖论苑,2004,(1):22-25.[7]李剑富、曾卫明、郭金丰,农民素质提高的障碍因素分析-基于欠发达地区的考察[J],农村经济,2005,(1):116-119

第四篇:绥中县农村转移劳动力现状及流向分析(赵)

绥中县农村转移劳动力现状及流向分析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农村人口所占比重非常大,在城市反哺农村的过程中,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对于政府来说,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时代提交的课题。现就我县农村转移劳动力现状及流向进行汇报。

一、我县农村劳动力及其转移的总体状况

(一)我县农村劳动力的规模与结构

据统计,我县农村劳动力约为28万,富余劳动力约为8万人。从就业区域来看,各个产业劳动力输出基本集中在天津、沈阳和唐山等地,以建筑业等体力劳动输出为主。从年龄角度来观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中20到35岁人员比重最高,占50%左右,初中小学毕业生占90%,文化程度较低。

(二)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特征一:随季节变化较大。我县转移劳动力季节变化明显,据统计,2011年上半年,我县劳务输出人口为15757人,其中三月份劳务输出为8044人,占50%以上。

特征二:我县沿海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较低,边远山区较高。2011年上半年转移农村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达到5%以上的乡镇有:加碑岩、秋子沟、大王庙、高台和高甸子。转移比重较低的乡镇有:高岭、前卫、前所等地。

特征三:异地建筑业和服务业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当然这和劳动者的素质有关,转移劳动力素质偏低,使他们只能从事这些行业。

特征四:距离家乡较近。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多距离家乡较近,大部分集中在本省内,外省多以天津、河北和北京为主。因为他们从事的工作如工程建筑,具有短期性和间断性,季节性较强,距离家乡较近使他们在没有工作或农忙的时候方便回家。

特征五: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方式上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目前农民外出就业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据调查,2011年农村劳动力通过有关部门有组织进行转移的占27.8%,其余人员的转移仍然属于自发进行。

特征六:我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这些转移的劳动力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这就造成了季节性的变化。兼业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寡与从事劳务收入的高低而不同。一般而言,家庭劳动力较多,从事劳务收入又较高的,在外工作时间就长,反之则短。兼业性还体现在劳动力转移存在一定的间隔性,今年外出,而明年可能不外出。

特征七:乡内村内的自发性转移。小庄子、塔山和荒地等

乡有大规模的经济作物,在播种、收获等繁忙时节靠几个人是不能及时完成农活的,这样在这些地区就兴起自发性的劳动力转移市场。其他乡镇或者本乡镇留守劳动力自发的组织起来,互利互助,分工明确,并获取报酬,结算方式以日结为主。这种自发式劳动力转移市场规模不定,随季节性变动,全县总体规模达万人以上。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在增大

当前,我县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面临着诸多困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增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待转移劳动力数量众多。我县是农业大县,种植业在国民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村人口多,劳动力总量大、增长快,我县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8万人。劳动力资源庞大的基数和增长远远超过了我县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再加上新毕业学生,在城市找工作困难,避免不了的回到农村加入农村劳动力这一股。劳动力明显过剩,就业压力相当大。

(二)我县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多以体力劳动为主,高素质人才较为缺少,导致劳动力供求结构不一,造成了结构性失业。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2011年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当年转移总量的比重为23%,初中文化程度的比重为57%,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比重为11%,经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比重为8%。这样素质的人员只

能从事较为低级的劳动,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

(三)信息渠道混乱。我县大部分的农民工靠亲朋好友获得务工信息,真假难辨,增加了外出打工的成本和风险。虽然我们劳动力市场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已经对农民工开展免费服务,但岗位类型、服务模式适合农民工需要的并不多。

(四)农民工的利益没能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虽然我县近些年十分注重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但有些实际问题仍然无法解决,如外出打工子女的读书问题,工资被克扣、拖欠,工伤得不到赔偿等。

三、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途径

(一)积极发挥政府的领头作用,各个部门相互协作,调动社会各个方面参与,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置于城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政府职责,完善城乡就业局的工作体系,成立劳务输出领导机构,统筹兼顾,协调有关部门的工作和与劳务输出相关的服务、培训、维权的各项工作,加强与劳动力输入地的协作,保障外出务工农民在异地应当享有的权利。

(二)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近年来,我县农产品供给已经达到供大于求的情况,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成为当前形势下我县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充分利用这次退耕还林、还草等结构大调整带来的机遇,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

断拓展生产新领域。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项任务。目前我县西北山区还有不少荒地和荒山等尚待开发的资源,综合开发的潜力非常大。通过合理开垦、综合治理、技术改造等多种形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可以增加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

(三)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在农村内部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首先,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拓展农业内的就业空间;其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加工、销售等企业,把农民与市场联系起来,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第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国家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大幅度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四)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增强转移劳动力的市场竞争能力。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大量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素质与转移的速度和层次成正比关系,一般劳动力素质高的地区,转移速度要快于劳动力素质低的地区,同时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层次也较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大城市为了控制城市转移人口和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对素质较低的体力型民工进入做了一定的限制,对高素质民工需求相应增加。面对劳动力市场的新态势和农村经济发

展的需要,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以增强劳务输出的竞争力。从近期看,要着重抓好外出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和输入地企业的要求,定向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

(五)推进城市化进程,增加城市就业机会

提高城市化水平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条件。坚持各个城市并举发展的道路,扩大现有城市规模,时期具备容纳更多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为农村劳动力进程经商停工更多的机会。

(六)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家庭服务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服务产业之一。大力发展以家庭为服务对象、向家庭提供劳务、满足家庭生活需求的家庭服务业,对增加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积极的作用。家庭服务业劳动密集程度高,以手工劳动为主,工作内容多样,工作方式灵活,劳动强度适当,家庭服务业的大部分岗位比较适合下岗职工、农民工、女性职工、年龄偏大职工和技能单一职工等的就业,是安置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的主要行业之一。

绥中县城乡就业管理局

2011-8-19

第五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对策

【摘要】农民工培训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把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与转移就业结合起来,才能破解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徘徊不前的根本问题。因为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素质、竞争力、创新力和现代化水平,所以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培训,而科学的培训又能促进农民工的有效转移。研究解决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问题,关系“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也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对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民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的首要问题。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为转折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进行,在利益驱动下,农村劳动力开始涌入城市和沿海地区,走上了异地转移道路。随着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日趋活跃。要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就必须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

一、近些年来,虽然在政府的扶植、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以及农民们自己的努力下,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有了一定发展,但至今依然存在种种问题

1.参加培训的农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且整体素质较低

在培训中,他们普遍反映学习吃力,因此造成培训质量不高,转移成功率相对较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培训的效果,尤其是技能培训。文化素质低下的农民,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能力可想而知,接受新知识的难度也会增大。

2.转移培训的宣传力度不够

虽然通过电视、宣传资料、标语等形式取得了一些宣传效果,但宣传面和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很多农民对培训政策缺乏了解,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一些优惠政策持怀疑态度,对培训操作办法更是知之甚少。很多地方往往只侧重于短时间的引导性培训,因此培训效果也不明显。

3.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意识淡薄

农民工分布比较多的企业往往为民营、外资企业。其中有不少企业,他们仅仅重视农民工每天按时按量完成生产任务就行,而对农民工技能升级和有关思想道德、安全、维权等方面的培训热情不大。因此,不少农民工只能长期从事低级体力或简单熟练的工种。加上农民工教育培训具有层次不齐、时间较长、流动性大、约束力不强等特点,这使企业不愿也不敢送农民工去培训深造。

4.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财政资金补助额度较低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尽管当前各级政府都拿出了一部分资金对农民工培训进行补助,但远远不能弥补培训支出的需要。就当前的收入水平而言,大多数农民工都难以承受较高的培训费用。农民工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不仅需要3一5个月或更长的时间,而且还要一定的经费保障。由于经费短缺,一些地方只开展一些零散的、短期的引导性培训,农民工学不到一技之长。

5.各地培训工作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达地区培训工作力度较大,农民参训意识较强。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不仅参训意识较弱,而且自我封闭、保守,培训工作也相对滞后,转移难的现象突出。一些培训学校之间的培训质量差异也很大。有些学校培训制度不健全,培训工作随意性大,培训程序、方式不规范,不注重培训质量,擅自缩短培训的时间等等原因,造成农民培训收效甚微。

二、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寻求解决的对策

1.改革农村教育制度

要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知识和技能含量,建立起城乡统一公平的人力资源教育开发制度。变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体制为中央和省级政府为主。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起国民义务教育的责任,同时完善好各级政府间财权与事权的合理分担。保证城乡学龄青少年得以完成高中阶段教育,实现城乡十二年制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源上解决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的状况,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

2.转变农民工观念,大力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宣传的同时,要使农民工有意愿主动接受培训

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意义重大,关乎社会的稳定,社会的发展。要想尽一切办法使农民工来接受和参加培训,要教育和吸引农民工认识到接受培训的好处,激发其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热情,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把培训、劳务输出、信息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在专业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上应当以市场为导向,使农民工培训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通过对转移培训和就业相关的一切信息更好的掌握,调动农民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了解、接受、参加培训。

3.企业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意识

针对培训对象和层次的不同进行因材施教。对于知识文化水平稍高的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要求稍高、难度较大、精密技术工种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系统培训。而对于文化水平中等的大多数农民工,可以进行一些要求不太高的、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技术工种和规范化管理操作方面的系统培训,使农民工由纯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对于少数文化水平偏低,没有稳定收入的农民工,可以把他们培养成要求较低、难度不大、容易操作的技术工。企业在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过程中,培训内容要实用化。始终本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随机应变、因人施教;故事案例、提问解疑等。使农民工的培训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当前培训的重点有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家装、制造等行业的企业职业技能培训。

4.政府部门要转变过去职业培训的观念和模式

政府对农民工的免费培训投入是有限的,针对每个农民工只能是一次性免费培训,而对于那些有一定技能,生活基本稳定还有技能升级需求的农民工,培训就可收取一定费用。或者,对有一定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先免费招聘和培训,合格上岗后,在其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从农民工的每月收入中逐步扣除。政府除了拿出了一部分资金对农民工培训进行补助外,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在强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劳动力市场“通行证”的就业准入制度的管理方面尽快出台政策,逐步建立培训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持证上岗和就业准入制度。政府应根据一些行业农民工季节性、分散性、流动性以及工作时间长、不固定的特点,采取课堂授课与课后自学结合,长训与短训结合的办法,分阶段教学,方便有一定文化基础和能力的农民工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完成学业并颁发证书。同时,为激励农民工学习知识,学习技能的积极性,有关部门定期组织举办农民工技能大赛,通过技能大赛对农民工进行技能等级考核认定,并颁发证书。只有这样,培训才有吸引力,培训后的农民工在就业中才具有竞争力。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工培训事业,加强管理。各有关部门协调工作,立足自身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做好政策指导、督促检查以及各项服务工作。农民工培训工作要统筹计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开展。把农民工培训作为长期重要任务来抓。

5.培训农民工要做到因地制宜、按需施教、注重实效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坚持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做好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区分不同培训对象,按照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要求,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形式。使各地培训工作进展在趋于平衡的同时能够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天仁.加强农民工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M].湖南农业大学,2007.[2]马乙玉.农民工培训机制问题探析[J].甘肃农业,2005.[3]邓晓丽.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研究[M].四川师范大学,2007.[4]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M].人民出版社,2005.作者简介:孙思(1984-),女,河南郑州人,现供职于郑州测绘学校政体部。

下载劳动力现状及分析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劳动力现状及分析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际劳动力流动现状及发展趋势(定稿)

    国际劳动力流动现状及发展趋势 按照WTO的界定,世贸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属于服务贸易的范畴,是服务贸易的四种交付方式之一,受《服务贸易总协定》(以下简称GATS)及其附件......

    十堰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

    十堰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湖北省统计局 2011.06.03 08:06:09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调整湖北省十堰市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

    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与建议

    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与建议 张持平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几乎与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劳动力就......

    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分析

    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分析 一、中国农业机械化在快速健康中发展 农业是具有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和生态保护等多重功能的基础产业。长期以来,中国政府积极致力于发展现......

    乡劳动力就业情况分析

    乡劳动力就业情况分析 乡劳动力就业情况分析2007-02-06 12:26:54乡劳动力就业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精心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发展放在工作......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 一、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必要性 事实证明,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的制约因素,直接影响到劳动就业这一重大经济社会问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

    作者简介:李娜(1985-),女,汉族,河南许昌人。硕士研究生学历,许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法、宏观经济发展等。 摘要: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河南省当前农村......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简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简析案例1:中新网2月23日电(财经频道记者 马丽):2011年春节刚过,“用工荒”便再次席卷东部沿海地区。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城市劳务市场迎来了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