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吉林省地方税务局、吉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若(精)
吉林省地方税务局、吉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加快民营经 济发展若干税收扶持政策的通知
各市州、县(市、区)地方税务局、国家税务局, 省地方税务局直属征收分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精神,运用税收杠杆积极促进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现将《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若干税收扶持政策》印发给你们,请各地认真贯彻落实。
一、进一步提高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认识
今年是我省改革发展由“快走”到“快跑”的关键一年。国企改制、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全民创业、环境整治等五项重点工作都将全面推进,振兴我省老工业基地“二次创业”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适应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地税机关必须牢固树立亲商、富商、安商、扶商观念,从履行税务机关依法服务职责,强化政府部门公共管理职能的高度,增强税收服务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各级税务机关和全体税务干部都要为民营经济发展献计出力,把税收服务不折不扣地落实到税收工作的各个方面,为加快发展积极创造良好条件。
二、全面落实各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
各级税务机关要加大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把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逐户逐项落实。要围绕我省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针对存在的问题,深入开展政策调研。在如何充分运用税收政策,壮大和培植税源,提高税收调控能力等方面,为各级政府出主意、当参谋。对需要大力扶持的民营企业和重点项目,在落实优惠政策方面,要做到提前介入、全程参与、跟踪问效。
三、建立完善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
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国、地税联合办税工作机制。全面实行办税窗口规范化服务,以实行“一窗式管理、一站式服务”为重点,进一步健全服务制度,完善服务措施,改进服务作风,真正实现纳税人“进一个门、办全部事”。简化办税程序,对符
合条件的定期定额民营企业实行简易申报、适当简并征期申报纳税方式。提高涉税审批效率,完善机制,减少环节,加强沟通,努力营造“税务机关
诚信征税、纳税人诚信纳税”的良好氛围。逐步实现税收宣传的平台化、载体化和国地税一体化。利用12366服务平台和外部网站为纳税人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服务。同时要依托各类媒体,开展长期性的税法宣传和政策发布,切实维护纳税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鼓励诚信纳税,提高纳税人自觉依法纳税意识。
第二篇:吉林省地方税务局、吉林省国家税务局公告2011年第5号(范文)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
[2010]156号,下称《通知》)及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的有关规定,近期,吉林省地税局、省国税局联合发布《吉林省地方税务局、吉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公告》(吉林省地方税务局、吉林省国家税务局公告2011年第5号),就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作出明确。
公告指出,建筑企业总机构直接管理的跨地区经营的项目部(包括与项目部性质相同的工程指挥部、合同段等,下同),应按照《通知》规定在项目所在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应按照总机构企业所得税归属的征收管理机关,向项目所在地相应的主管地税机关或者国税机关预缴企业所得税。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在到项目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代开发票时,必须提供项目所在地企业所得税主管地税机关或者国税机关开具的企业所得税完税凭证。
公告所称的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是指跨省、市州、县(市)从事经营活动的建筑企业。
第三篇:优化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法律环境的思考范文
优化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法律环境的思考
摘要: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健康的法律环境的支持。只有克服思想观念上的偏差、纠正制度建设上的不足,才能从根奉上扫清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道路上的种种障碍,为实现民营经济腾飞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关键词:民营经济;法律环境;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9.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7)12-0052-03
随着吉林省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民营经济进入到一个快速增长时期,但在整体上仍存在总量少、规模小、产业布局不合理等严重不足。从一定程度上说,法律环境建设的滞后是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一、吉林省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法律问题
(一)市场准入受歧视,竞争环境不公平。民营企业的不公平待遇突出体现在市场准入的限制上。在国家法律层面上,我国只有极少数行业(如采矿业、采盐业、铁路运输业、邮政业和基础电信业务)明文禁止或限制非国有企业进入,其他大多数行业不存在国有、非国有企业在设立条件上的差别;在地方政策层面上,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三年腾飞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非禁即人”政策,取消对民营经济的一切歧视政策。然而,由于与放宽准入相适应的配套措施体系还没有建立,在准入资质、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缺乏专门针对民营资本的具体可操作性规定,导致现行的指导性政策难以充分贯彻落实,致使许多垄断、半垄断行业仍然存在着“名开实禁”现象,对民营资本的市场准入歧视尚未根本消除。
(二)融资渠道不畅通,企业发展受梗阻。证券融资、金融机构贷款融资和民间融资是当前社会所能提供的三大基本融资渠道。其中,证券融资由于现行《公司法》和《证券法》出于对交易安全的保护,对拟融资企业设置了较高的资本及业绩要求,这一条件是一般民营企业所无法具备和满足的;民间融资虽具有手续简便的优点,但由于其缺乏规范监管,随意性较大,近年来发生了较为普遍的违法甚至犯罪现象,“非法集资”愈演愈烈,为此,司法实践多对其采取了压制的态度,能够合法获得民间资本支持的民营企业十分有限;而就最主要的融资渠道――金融机构贷款融资而言,在现有的制度体系下也是障碍重重。依据《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具有发放贷款的自主决定权。贷款的发放必须以安全性为首要考虑要素。目前吉林省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资金规模小、信用评估机制不健全的情况,近几年全省民营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所得资金数额仅占投资总额的5%左右,资金缺口极大。
(三)权益保护力度差,司法救济不充分。司法是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屏障。但是,基于长期以来对民营经济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司法领域对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重视不够,未能严格贯彻司法平等原则。第一,司法行为对民营企业的财产保护不力。如在司法审理中,有些法官由于业务素养等方面的原因没能慎重地将民营企业财产与投资人的个人财产、家庭共有财产区分开。没有正确适用无限责任与有限责任,致使公民私有财产和民营企业财产都得不到正确的保护。第二,司法程序不规范。由于少数司法人员对非公有制经济合法权益的漠视,在办案过程中有时出现随意查封账户,冻结、扣押资金,随意拘传羁押民营企业主以及拖延审限的情况。第三,司法裁决不公正,这一方面体现在行政诉讼案件中“民告官”难度极大,另一方面即使在民事诉讼案件,少数司法人员在对待非公有制企业与公有制企业的纠纷时,有时也存在背离法律的人为偏向。
二、民营经济法律环境欠佳的原因
(一)思想观念滞后。在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民营经济不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下,落后的思维定式仍然在一些管理者和社会民众的思想中存在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民营经济视为借助力量,在特定的时期和阶段内,为达到当期的经济发展目标而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可以利,用但不能充分信任,可以允许其适当发展但必须加以限制。这一观念在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中广泛存在。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二是随着国企改革的初步完成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改革过程中的许多成本如国企职工下岗、农民丧失土地、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突出显露出来,某些民众将问题的症结和不满情绪不当地归结和指向民营企业家,造成偏激的仇富心理。
(二)制度建设不足。首先,“政策主导型”的制度构建模式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民营经济的持续发展,吉林省目前针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性规范主要表现为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各项政策,这种“政策主导型”的调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角色的缺位和错位,在经济全球化和建设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已无法适应现实的需要:首先,现代经济发展要求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可预见性,而这些恰恰是政策性规范所欠缺的;其次,政策的制定程序相对于法律而言过于简单而随意,使之有时不免缺乏科学性。甚至有些出于降低设立门槛、鼓励投资创业的良好初衷,因考虑不细直接违反了现行《公司法》明确规定的“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的法定公司资本制度。地方政策与国家法律相冲突的现象一方面有违法治精神,另一方面也会使民营企业在日后面临法人资格丧失这一巨大法律风险。因此,初看为支持、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规定,实则破坏了国家法制的统一,具有相当的不科学性。其次,制度安排有欠具体,缺乏可操作性。近年来,吉林省反复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措施。如:放宽市场准入,实行“非禁即人”政策、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等等。这既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说明了这些政策和举措在实践中并未得到很好的实施,因此才需要反复的强调与重申。应该说,这一状况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相关政府部门执行不力,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大量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多还停留在宏观指导层面,尚未形成具体的制度安排,从而直接导致执法部门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无法可依,再好的政策也免不了被束之高阁,民营经济法律环境存在的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
三、民营经济发展法律环境的营造与优化
(一)正确处理政策与法律的关系,由“政策主导型”的调整方式向“法律主导型”转变。首先,政策调节要服从于法律调节,地方政策决不能同国家法律相冲突,否则应为无效。因此,我们应尽快修改现行政策中与国家法律相违背的地方,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杜绝“政策违法”的现象。其次,“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向我们提出了以法律制度规范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要求。在经济领域,法律而非政府的指令才是市场活动的基础,政府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对市场进行有限、有效、透明和中
立的管理。因此,必须尽量减少以政策规范经济问题的传统做法,尽可能的将政策内容纳入法律轨道,以地方性法规、地方规章的形式将现有的政策性规范中有价值的内容加以固定和细化,尽快实现“政策规范法律化”。
(二)加快制定相关领域的法规及政策,弥补制度空白。首先,要制定和完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在市场准入这一环节上为民营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当前最为紧迫的是在(关于促进民营经济三年腾飞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由有关部门制定《民营企业行业准入目录》,研究提出在相关市场领域开放市场的政策措施,统一市场准入原则、办法和条件,使民营资本能够有一个可以参照的、系统的、具有权威性的产业投资指南,逐步做到市场准入门槛标准化;同时,制定民间资本平等进入金融、电力、电信、石油等传统垄断行业的实施细则,在项目审批、资金安排、项目设计、原材料供应、税费减免、信息提供等方面提供便利和支持,增强民营企业的竞争能力。其次,尝试建立民间融资法律制度,拓展民营企业融资空间。通过上文对民营企业面临融资困难的分析可以看到,在目前三种主要融资渠道中,民企在证券融资和金融机构贷款融资中遇到的困难的症结均在于融资的安全性和资金提供者的效益性之间的冲突,民营企业往往难以具有足够的经营规模和信用能力来获得出资人的信任和国家法律的认可,这种冲突在现有的制度设计内无法回避。为了尽量缓解这一冲突,我们目前的做法是通过建立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为无资产抵押的初创小企业提供信用中介服务。信用担保无疑是现阶段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环节,但是对其所能发挥的作用,既不能忽视也不能估计过高。民营企业只有做好信用建设,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才是获得融资便利的根本途径。然而,民间融资却和以上两种情况不同,作为一种尚未被法律所认可的非正式金融制度,其遇到的阻碍除自身发展不完善之外,主要来自于我们对民间融资身份的歧视、对各方主体权利保障的缺失以及民间融资与非法融资之间法律界限的模糊。法律制度的严重滞后束缚了金融制度的发展完善,目前,我国还未明确出台民间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吉林省可针对民间金融的特点。先行制定或调整相关法规,在不与国家现行法规相冲突的前提下,对民间金融主体的法律地位、资金投向、融资方式、利率浮动范围、风险纠纷的处理及收益的税收调节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为民间金融发展构筑一个合法的活动平台,从而将其纳入正式制度范畴之内。
(三)提高司法保障水平,增强权益保护力度。“无救济则无权利”,权利的最终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完善有效的司法机制。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在立法上确立民营企业的公平待遇,另一方面要从司法层面切实保障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二者不可偏废。当前,优化司法保障环境的关键在于落实平等保护的现代司法理念,不断提高司法保障水平,确保司法公正。首先,要加强对当前司法实践中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的解决。依法审理民营企业的有关行政收费、工商管理、税收、质量监督等行政诉讼案件,重点惩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司法人员、执法人员索贿受贿、贪赃枉法、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严重损害民营企业权利的犯罪案件,使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免受公权力的不法侵害;依法审理涉及民营企业的有关知识产权、不正当竞争、信贷等各类民商事纠纷案件,依法打击侵占、挪用民营企业资产等损害企业利益、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依法保护守法经营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保护公平竞争秩序;对于偷税漏税、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滥用法人资格侵害债权人利益、违反劳动法的规定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等违法行为要依法惩治,增强民营企业遵纪守法、依法经营的法律观念。其次,严格落实监督约束机制,杜绝司法腐败。司法腐败作为司法不公的主要表现,将极大挫伤民营企业家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审判监督遏制部门利益驱动和地方保护主义。抵制司法过程中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坚决查处枉法裁判行为。同时,要强化考核评议机制,加强司法内部监督、人大政协的监督和舆论监督,确保对涉及民营企业案件的公正审判。
课题组负责人:吴美林、于晓光
成员:张鑫、王典、张淑莲、孙靖涛
乔壮、栾大志、孙国生、齐亚楠
执笔人:张鑫
(责任编辑:李悦佳)
第四篇:吉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规范统一发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吉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规范统一发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吉地税发[2003]129号 2003-11-12 各市州、县(市、区)地方税务局:
为了加强发票管理,强化税收征管、整顿税收秩序、确保JATIS上线后对发票的监控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对发票管理的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发票的使用范围凡是在吉林省境内从事交通运输、建筑安装、金融保险、邮电通信、文化体育、娱乐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农矿特产品以及其它法律法规规定应使用地税发票的行业,均属于地税发票使用范围。
二、发票的形式与种类我省地税发票用票分为五种形式、十类、40种发票
1.发票五种形式:裁剪填开式发票、定额式发票、计算机发票、税控发票、衔头发票、全国统一发票。
2.十类发票为:交通运输类、建筑类、金融保险类、邮电通信类、文化体育类、娱乐服务类、销售不动产类、转让无形资产类、农矿产品类、综合类(全国统一发票按相应的行业归类)。
三、发票种类代码与序号全省统一发票的代码为十二位,行政区域代码编到市(州)级。发票序号为九位。
发票代码的编排按国家规定的十二位代码编排,第一位代表地税,第二、三位代表省,第四、五位代表地级市(州),第六、七、八、九位代表印制,第十位代表行业,第十一、十二位代表发票名称。
四、税控装置的使用管理税控装置的安装使用,由各地市(州)局发票管理所(科)负责管理,税控设备费用由用票人承担。
五、发票监制章的使用管理发票监制章由省局统一管理,凡是印制地税发票的要分别套印各市(州)发票监章。
六、发票的印制和调拨发票的印制由省局征管处审批,并由票证中心组织印制,发票号码统一规定为九位,各市(州)发票号码不分种类,全部采用大循环方式编排,保证号码统一性。各地市(州)局负责调拨,各县(市区)局负责销售。销售发票必须按管理软件设计的程序办理,特殊情况对边远乡镇税务所需要售票的,县(市)员要提供软件设备并报市(州)局发票管理所审批。售票一律采用计算机售票,禁止手工售票。
省直属征收分局的发票由长春市局发票管理处负责计划调拨,并按长春市地税局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和使用。
七、发票的代开税务机关代开发票除“吉林省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以外,必须统一使用《吉林省地税代开专用发票》,交通运输业代开发票一律使用“吉林省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代开统一发票”,并用计算机开具,不许手填,也不准用其他发票进行代开,代开发票一律先完税后开票。
对受税务机关委托赋有代征税款义务的部门,代征税款时,按其代征的业务范围代开相应业务的专用发票,但必须采用计算机开票,否则取消代征税款义务。
八、衔头发票对统一发票式样不能满足用票人业务需要的,用票人可以自行拟定发票式样,但必须经县、(市)区级主管税务机关同意,报市(州)局发票管理所审核汇总,报省局征管处审批后,方可印制冠有企业名称的发票。
九、交通运输业货运发票凡从事交通货物运输的单位、个人和中介机构,按《吉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货物运输业税收征收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执行。
十、发票专用章的使用凡领购地税发票的用票人,在开具地税发票时,必须在发票联上加盖“发票专用章”。发票专用章的式样由省局统一确定,各市(州)局发票管理所负责刻制管理。
刻制“发票专用章”的单位由市(州)局发票管理所招标确定并报省局备案,刻制费用由用票人承担,税务机关不得从中提取费用。
“发票专用章”的使用时间与发票换版、换发新的《发票领购簿》的时间同步。
“发票专用章”为二维条码防伪“发票专用章”。二维条码防伪“发票专用章”
委托省防伪中心建立全省地税系统统一的管理数据库和二维条码防伪“发票专用章”的具体承制工作。各级主管税务机关可随机进行网上浏览或通过防伪条码识别仪器观看到用票人的注册信息。其式样为椭圆型,规格为45×30mm,沿上圆刻XXXXXX用票人的名称;中间刻发票专用章字样和隐含企业基本信息的二维条码;沿下圆刻经营地址、电话。字体为标准宋体。如图:(略)
各地区使用二维条码防伪“发票专用章”有困难的,须经省局同意方可暂时使用普通印章,但必须按省局规定的式样承制。如图:(略)
十一、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专用发票章的使用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按经营范围核定供应相关发票。所供应的发票,税务人员必须当场在发票联上加盖“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专用发票”章(专用发票章由税务机关刻制)。如图:(略)
领购发票时,必须认真核定用票人的营业额,在核定的营业额内以及满足用票人需要的前提下为防止用票人转借、转让,限供一个月内的使用量。
月营业额在3万元以上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必须安装使用税控收款机开具发票。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专用发票章”的式样为长方形,规格为35×15mm,左侧竖刻“××地税”,上行刻制“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下行刻“专用发票”字体为标准宋体。
十二、低于起征点业户的发票提供月营业收入低于起征点的业户,首先由主管税务机关对其认定,并按月实际营业额提高相应数额的发票。
十三、地税发票的使用管理原则我省发票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发票的使用区域为本市(州),不得跨市(州)使用。
十四、统一规范发票式样和防伪专用品发票式样由省局在发票样本中统一制定(除衔头发票外),各地不得增加和改动票样,对自行改动和增加的,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印制发票必须使用省局规定的防伪用纸和防伪品,防伪品由省局统一提供。
从现在起,各地区必须做好新旧版发票的过渡期的工作,2004年1月1日后各地区不得再向县(市区)局调拨旧版发票,1月1日到3月31日为新旧版发票过渡阶段,4月1日起旧版发票一律作废,停止使用,作废发票的费用由各地区自行承担。
第五篇:眉山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眉山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加快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一、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一)西部大开发非公有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1、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的内资企业,在2001 年至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鼓励类的内资企业是指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2005年第40号令)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其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企业。
2、对在西部地区新办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的内资企业,主营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自生产经营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交通企业是指投资新办从事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码头运营和管道运输的企业。电力企业是指投资新办从事电力运营的企业。
水利企业是指投资新办从事江河湖泊综合治理、防洪除涝、灌溉、供水、水资源保护、水力发电、水土保持、河道疏浚、海堤防建设等开发水利、防治水害的企业。邮政企业是指投资新办从事邮政运营的企业。
广播电视企业是指投资新办从事广播电视运营的企业。
上述新办企业符合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的内资企业,在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期间,可按15%税率计算减半征收。
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是指投资体制自建、运营上述项目的企业,单纯承揽上述项目建设的施工企业不得享受两年免征、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政策。
(二)鼓励非公有企业科技发展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1、工业企业(包括从事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的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允许在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
除。
盈利工业企业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增长10%(含10%)以上的,允许再按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当的应纳税所得额。
亏损企业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可以据实扣除,但不实行增长达到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的办法。
为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购置的设备、测试仪器,单台价值在10万元以下的,可直接摊入管理费用。
2、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技术转让,以及在技术转让过程中发生的与技术转让有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的所得,年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超过30万元的部分,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3、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凡在国内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不包括财政拨款)的40%,可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未予抵免的投资额,可用以后5个企业比设备购置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延续抵免。
实行投资抵免的国产设备,企业仍可按设备原价计提折旧,并按有关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三)发展非公有龙头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省级及省级以上的重点非公有龙头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取得的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四)发展非公有第三产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对新办的独立核算的从事咨询业(包括科技、法律、会计、审计、税务等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自开业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所得税。
(五)非公有企业利用“三废”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1、企业在原设计规定的产品以外,综合利用本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在《资源
综合利用目录》内的资源作主要原料生产的产品的所得,自生产经营之日起,免征所得税5 年。
2、企业利用本企业外的大宗煤矸石、炉渣、粉煤灰作要原料,生产建材产品的所得,自生产经营之日起,免征所得税5年。·
3、为处理利用其他企业废弃的,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内的资源而兴办的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可减征税免征所得税1年。
(六)非公有下岗再就业企业优惠政策
除国家限制行业外,新办的服务型非公有制企业当年新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
(七)非公有受灾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企业遇有风、火、水、震严重自然灾害,报经县以上主管地税机关批准,可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1年。
二、其他地方各税优惠政策
(一)下岗职工优惠政策
1、对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除广告业、房屋中介、典当、桑拿、按摩、氧吧外)、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等非公有制经济,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当年新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
2、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
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二)教育劳务税收优惠
1、对从事学历教育的学校为列入规定招生计划的在籍学生提供学历教育劳务取得的学费、住宿费、课本费、作业本费、伙食费、考试报名费以及经县(市)区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物价、财政部门规定标准收取的义务教育杂费收入免征营业税。
2、对托儿所、幼儿园提供养育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三)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税收优惠
对单位和个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设立的研究开发中心、外国企业和外籍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四)医疗机构税收优惠
1、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免征各项税收。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
2、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取得的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自其取得执业登记之日起,3年内给予下列税收优惠:对其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免征营业税:对其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
3、对疾病控制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等卫生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取得的卫生服务收入(含疫苗接种和调拨、销售收入),免征各项税收;对其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
(五)殡葬服务税收优惠
对经营性公墓提供的殡葬服务包括转让墓地使用权收入免征营业税。
(六)文化、宗教活动税收优惠
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展览馆、书画院、图书馆、文物保护单位举办
文化活动的门票收入,宗教场所举办文化、宗教活动的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
(七)营业税起征点税收优惠
按期纳税的纳税户月营业额不足1 500元的,按次纳税,的纳税户次(日)营业额不足100元的免征营业税。
(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税收优惠
鼓励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成立担保机构和开展担保业务,对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再担保机构从事担保业务取得的收入,3年内免征营业税。
(九)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税收优惠
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暂不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十)房地产税收优惠
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的,免征土地增值税。(十一)契税优惠政策
1、非公司制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整体改建为有限责任公司(含国有独资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整体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对改建后的公司承受原企业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
2、在股权转让中,单位、个人承受企业股权,企业土地、房屋权属不发生转移,不征收契税。
3、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依据法律规定、合同约定,合并改建为一个企业,对其合并后的企业承受原合并各方的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
4、企业依照法律规定、合同约定分设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投资主体相同的企业,对派生方、新设方承受原企业土地房屋权属,不征收契税。
5、国有、集体企业出售,被出售企业法人予以注销,并且买受人妥善安置原企业30%以上职工的,对其承受所购企业的土地、房屋权属,减半征收契税;全部安置原企业职工的,免征契税。
6、企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关闭、破产后,债权人(包括关闭、破产企业职工)承受关闭、破产企业土地、房屋权属以抵偿债务的,免征契税;对非债权人承受关闭、破产企业土地、房屋权属,凡妥善安置原企业30%以上职工的,减半征收契税;全部安置原企业职工的,免征契税。
(十二)耕地占用税优惠政策‘
l、对电站淹没,区的税额先按照公路占地的低标准计税,即先按每平方米1.5元计征,这部分应纳税额和非淹没区的应纳税额,分三年或五年逐年交清。对淹没区超过公路计税标准的应纳税额,由电站建成发电后,从其利润中补交。
2、对西部地区公路国道、省道建设用地,比照铁路、民航建设用地免征耕地占用税。
二OO六年六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