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前置是指行政相对人对法律(全文5篇)

时间:2019-05-14 02:47: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政复议前置是指行政相对人对法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政复议前置是指行政相对人对法律》。

第一篇:行政复议前置是指行政相对人对法律

① 行政复议前置是指行政相对人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具体行政行为 不服,在寻求法律救济途径时,应当先选择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而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果经过行政复议之后行政相对人对复议决定仍有不同意见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② 在继承开始后,并非所有的法定继承人都能同时参加遗产继承,而是 依法律规定,有先有后,而是分两个顺序。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得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根据继承法的规定:丧偶的儿媳对公婆和丧偶的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④行政许可法第8条第2款: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修改或者废止,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⑤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第二篇:3行政复议制度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

《公务员依法行政读本》问题解答--行政复议制度

76.问:什么是行政复议?

答: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行政复议是一种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是针对行政机关行为实施的监督,而不是针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77.问: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答: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相比,更为便民、省时、省力、省钱。具体表现在:

(1)行政复议作为一种内部自我纠错机制,复议程序比较简化,对行政决定不服,只需递交申请书甚至向复议机关口头提出申请,复议机关作出记录即可;而行政诉讼却要求起诉人必须递交起诉状。

(2)行政复议实行书面复议制度,即行政机关对行政复议申请人提出的申请和被申请人提交的答辩以及有关被申请人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规范性文件和证据进行非公开对质性的审查,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行政复议决定。行政诉讼则实行开庭审理制度。

(3)行政复议实行一级复议制度,即行政争议经过行政复议机关一次审理并作出裁决之后,申请人即使不服也不得再向有关行政机关再次申请复议,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而行政诉讼则是两审终审制。

(4)行政相对人申请行政复议不用交纳申请费等费用,只要递交申请复议书即可启动并进入行政复议程序;而提起行政诉讼则需要交纳诉讼费等费用。

78.问:行政复议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1)合法原则。指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行政机关,必须严格地按照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职责权限,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行政相对人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按法定程序进行审查。

(2)公正原则。指复议机关在行使复议权时应公正地对待双方当事人,不能有所偏袒。复议机关复议案件时必须按照行政复议规定的程序、标准、条件进行严格公正地复议,作出的复议决定也必须公允、合理。

(3)公开原则。指复议机关在行政复议过程中,除涉及到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外,整个过程应当向行政复议申请人和社会公开。

(4)及时原则。指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尽快完成复议案件的审查,并做出相应的决定。

(5)便民原则。指行政复议机关在行政复议程序中应当尽可能为行政复议当事人,尤其是为申请人提供必要的便利,从而确保实现行政复议的合法、正当目的。

(6)有错必纠原则。该原则要求:1)行政复议机关发现原行政机关行政行为错误、违法的,必须予以及时纠正;2)有权机关发现行政复议机关及行政复议人员在行政复议中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也必须及时纠正。

(7)保障法律、法规实施原则。是行政复议法新增加的一项原则。该原则要求行政复议活动不仅要纠正违法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而且要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8)司法最终原则,也称救济原则。是指行政复议活动是行政机关内部层级监督与救济的重要方式之一,但不是最终的救济方式。行政复议制度可以解决行政争议,但除法律规定的行政最终裁决外并不是最终解决行政争议的途径。

79.问:行政复议机关的种类有哪些?

答:行政复议机关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有权受理行政复议申诉,依法对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行政复议机关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作出被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2)作出被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

(3)作出被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属的人民政府。

80.问:行政复议机构有哪些职能?

答:行政复议机构是指有行政复议权的行政机关内部设立的一种专门负责行政复议案件的受理、审查和裁决工作的办事机构。受复议机关的委托,只能用复议机关的名义而不能用自己的名义进行复议活动。行政复议机构有以下几种职能:

(1)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即对复议申请依法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法定条件后,决定予以受理的行为。

(2)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取证、查阅文件和资料。

(3)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并拟定行政复议决定。

(4)处理和转送有关的行政复议申请。

(5)对违反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提出建议。

(6)应诉。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81.问:哪些事项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答: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事项有:

(1)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2)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3)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

(4)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5)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6)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7)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8)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9)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

(10)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的。

(11)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82.问:哪些事项不属于行政复议受理的范围?

答:(1)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2)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其他处理,依法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83.问:对抽象行政行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吗?

答: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针对非特定人制定颁布的,发生法律效力并具有反复适用性和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抽象行政行为包括行政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三类。对行政法规、规章不服的,不能申请行政复议,认为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合法的,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复议申请。这些抽象行政行为包括国务院部门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不含规章)。但应注意的是,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复议机关或其他有权机关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不同于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严格地讲,它不是一种行政复议活动,而是由行政复议引发的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活动,84.问:行政复议申请的条件是什么?

答:(1)行政复议申请应在法定期限内提出。行政复议法规定,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为60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算。如果现有法律的规定短于60日期限的,按60日计算。

(2)行政复议申请人合格。行政复议申请人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要求变更或撤消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3)有明确的被申请人。被申请人指被行政相对人申请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与适当性的行为作出行政机关。

(4)有具体的行政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

(5)属于受理行政复议机关的管辖。

(6)申请行政复议应符合法定,即口头申请或书面申请均可。

85.问:《行政复议法》对行政复议的管辖是如何规定的?

答:(1)行政相对人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2)对实行垂直领导的国家行政机关如海关、金融、国税等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实行“垂直复议”原则,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3)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4)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由设立该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管辖。

(5)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所作的裁决为最终裁决。

(6)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者该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7)对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分别向直接管理该组织的地方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或者国务院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8)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9)对被撤销的行政机关在撤销前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86.问:在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停止执行吗?

答:行政复议法规定,在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

止执行:

(1)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2)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3)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

(4)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87.问:行政复议中的举证责任由谁承担?

答:行政复议中的举证责任由被申请人承担,被申请人不得在复议时自行取证。申请人和第三人在复议过程中享有查证权。

88.问:行政复议决定的种类有哪些?

答: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决定有以下几种:(1)维持决定;(2)履行决定;(3)撤销决定;(4)变更决定;(5)确认违法决定。

第三篇:行政复议法对我市行政复议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实施的以来,**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不断加强行政复议工作,使这一法律制度的实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一、行政复议法实施的社会效果

行政复议作为一项与社会联系最密切、最广泛的法律制度之一,在我市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

(一)行政复议法律制度已经成为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寻求行政救济的主要途径。行政复议法律作为行政机关内部层级监督性质的行政救济法律制度具有方便、快捷、不收费等特点。又与行政诉讼制度衔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经过几年来的宣传,社会对行政复议制度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申请行政复议也成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首选的行政救济途径。同时,通过积极办理行政复议案件,我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取得了社会和老百姓的信任,行政复议案件逐年增多。同时,信访条例的实施也促进了行政复议工作的开展,《信访条例》出台后,我市在行政机关开展了《信访条例》的培训工作,市信访办在组织培训过程中邀请了市政府法制办的同志对行政复议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讲授,从而为信访工作与行政复议工作的衔接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通过信访转来的行政复议案件越来越多。行政复议已经成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寻求行政救济的主要途径,更是保障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二)行政复议的层级监督正逐渐成为促进和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主要机制。行政复议是行政系统内部依法定程序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层级监督制度,也是政府对其所属部门和下级政府最有效的监督手段,是实现行政领导和保证政令畅通的重要机制。按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基本都可以被提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制度已经成为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主要法律途径,也是政府进行层级监督的主要方式。近几年来,我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认真办理行政复议案件,纠正了大量违法和不适当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在行政机关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很多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前就与行政复议机构进行沟通,请求帮助对即将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适当性问题给予事先审查,确保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符合法律的规定。通过几年来的行政复议工作,使我市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有力地促进了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的建设,使行政复议的层级监督制度逐渐成为促进和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主要机制。

(三)行政复议法律制度的实施对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和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是以规则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体系。在社会转型期,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很多事务不完全按照社会法律规则办理,不同程度地受到社会潜规则的影响,无形中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极不利的影响。几年来,我市申请行政复议的经济主体越来越多,通过行政复议解决了大量的涉及经济事务的矛盾和问题。通过对行政复议案件的审查,不难发现,现在大部分案件都直接或者间接的与经济问题有关联。行政复议法律制度的实施,使具体行政行为处于行政审查的监督之下,打破了社会潜规则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大大改善了经济发展的环境。使行政机关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等方面都越来越规范。所以说,行政复议制度的实施为社会经济平稳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四)行政复议法律制度的实施大大促进了社会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行政复议法律制度的实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高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意识,为社会创建了一个认知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的环境,提供了一个对法律事物的是非好坏进行某种价值评判的机会,从而督促社会关注法律并期待法律的改革、进步和完善。每办理一起案件就是办案人和案件双方当事人提高法律意识的一个过程。比如说我市去年受理了一起因知识产权侵权而由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案件。该案件类型新颖,案情复杂,涉及到的法律关系众多。在本案办理过程中,本案办案人首先从掌握《商标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入手。其次,与申请人进行沟通,对侵权行为上升到法律层面进行剖析并对两个商标的价值进行了比较,使当事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是一种侵权行为而且必然要受到行政机关的处罚。最后,申请人基于对法律的认识而撤回了行政复议申请,自愿接受行政机关对它的处罚,并表示在今后的经济活动中一定要知法、守法。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行政复议法律制度的实施使社会在稳定中得到了发展,使整个社会和谐向上,促进了社会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

二、行政复议法实施存在的问题

通过几年来行政复议工作的实践,我们感到,这项法律制度还存在以下问题影响着这项法律制度的实施效果。

(一)行政复议法律制度本身还有许多需要变革和完善之处。行政复议作为一项审查制度,其公正、公正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保证行政复议的公正性,应当最大可能避免个人意志的影响。现行的行政复议操作制度在设计上仍存在一些缺陷。一是行政复议申请的受理没有必要的保障,有的行政复议机构想受的就受,不想受的就不受,怕麻烦,怕当被告,怕得罪人的思想左右着行政复议案件的受理。二是行政复议决定缺少集体意识的体现,个别区县政府和工作部门不依

法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情况仍不同程度的存在。总的看,行政复议制度的实施效果同这个机关行政首长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的决心有着必然的联系,使行政复议工作的成效随行政机关首长变更而改变,没有从事务的客观方面反映事务的应然状态。而行政复议制度本身缺少对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相关问题的有实际意义的必要规范,使这一制度的实施严重受到影响,其生命力受到质疑。目前,在越高层的机关行政复议制度实施的越好,越到基层,效果越差。几年来,市政府积极受理、认真办理行政复议案件,行政复议制度实施的效果很好,但在基层实施的情况差别较大。有的区县领导重视,效果就好,有的领导不重视,效果就差。行政复议制度本身的优势很大,但从各地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出,行政复议案件总数与行政诉讼案件总数呈“倒置”问题还较为突出,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也说明行政复议制度本身应当做一下调整。

(二)行政复议机构和队伍建设仍不适应开展行政复议工作的需要。几年来,我市行政复议机关法制机构得到了很大的加强,但与加强依法行政步伐和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市一级法制机构建设情况较好,但县、区办理行政复议事项的法制机关人员很少,有的区、县政府法制部门只有1-2名法制工作人员,成立不了3人的行政复议合议组,进行调查取证的要求都落实不了,更谈不上正常开展工作了。在一些地方,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有些工作部门没有了以往审批、罚款职能,存在人浮于事的情况,但是对行政复议机构而言,随着法治政府建设的加强,几乎全部法制机构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没有一个很好的组织基础,根本保证不了行政复议工作的开展。同时,行政复议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些行政复议人员不会办理行政复议案件,不会制做行政复议法律文书;有的在处理案件时缺少处理复杂问题的政治思维和工作艺术,使案件越办越复杂。个别行政机关将一些干不了其他事项的人员安排在行政复议机构从事这项专业性强,要求很高政治素质的工作,有的行政机关把复议机构当做安排干部中转站,使工作缺泛连续性。法制机构和队伍的不稳定性也使行政复议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三)行政复议配套制度建设的落后阻碍了行政复议法律制度实施效果。目前,行政复议配套制度建设还很到位,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制度比较原则,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对行政行为合理性审查更缺少必要的规定。行政复议中止、终止、受理范围也需要进一步明确。一些行政复议机关内部工作制度不健全,使行政复议工作很不规范,导致工作开展无章可循,妨碍了复议工作的正常全面开展。

(四)对行政复议法律制度宣传不够使行政复议制度的作用很难全面发挥。一些部门领导及其工作人员对行政复议制度的重要性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还没有自觉树立起自觉履行职责的意识。有的地方领导观念滞后,认为行政复议案件多了麻烦也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同时,由于宣传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作的还不够,导致群众对行政复议制度不了解,多到处上访,而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决问题。

三、对发展行政复议制度的建议

针对目前行政复议法律制度和行政复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

(一)从法律制度上加强行政复议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要对行政复议制度实施在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切实解决如行政复议人为性给行政复议工作带来的制约,要在行政复议立案、行政复议案件的调查、对法律问题的认定和行政复议审批程序等方面设计更有效的保障机制来确保制度实施的效果。我国行政法律制度尚在完善过程中,在创设复议制度时完全解决实施过程出现的诸多问题是不客观的,在复议工作实践中完善复议制度应当是行政复议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经常的、不间断的去做。自行政复议法颁布以来,国务院法制办就曾多次以复函的方式对一些具体问题做出解释,有力地推动了复议法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复议法在制度上有所完善,但与工作实际需要和制度需要的程度还有相当的距离,这种距离已经对复议制度的运行甚至存在构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推动工作发展,应当制定行政复议法实施细则或办法的形式对复议制度做进一步的完善,在内容上要对行政复议制度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规范。目前,一些省部级行政机关已经根据自己复议工作的实践,以提请人大常委会颁布地方性法规或发布规章和文件的形式对实施中的问题进行规范。但作为一个程序法律制度,没有国家的统一规定,依然无法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二)从机构和队伍建设上加强行政复议的实施主体。要加强政府行政复议机构和队伍建设。依照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行政复议是区、县(市)级政府的法定职责,区、县(市)级政府一定要依照行政复议法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规定,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政府行政复议机构建设,充实行政复议人员队伍,以推动复议工作快速发展。要实行行政复议人员资格制度,提高行政复议人员待遇,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行政复议队伍的稳定,使那些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工作人员走到行政复议工作岗位。要进行行政复议人员的培训,加强交流,开阔视野。

(三)从配套制度建设上加强行政复议的可操作性。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行政复议法是对行政机关内部实行民主监督,自我纠正错误,保障行政相对人被侵犯的权益获得救济的法律制度,它对办案程序作了统一规范。实践已经证明,办理案件的过程不足以实现法制化,需要我们通过立规立制来保证统一规范的实现。目前不少地方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工作,其经验、作法和成果可以借鉴。建立和完善执法责任及错案追究,接受复议申请,审查复议申请,决定立案,法律文书送达,重大案件备案审查,审查案件,调取证据,案件研究,办案期限的遵守,疑难问题、争议问题请示报告,案件的终止和中止,复议决定的确定,案件卷宗的整理,有关情况的统计报告、评议考核的制度,使整个行政复议工作在规范的状态下运行。与此同时,还可建立行政复诡计案卷评审制度等,还可以探索行政复议案件审查方式、决定方式等方面的制度并进行改革及完善,以促进和保证高效、公开、公正、公平的处理行政复议案件,把行政复议过程置于社会、群众的监督之下。

(四)从扩大宣传上加强行政复议的社会认知度。要充分实现行政复议法的立法宗旨,必须要加大宣传力度,把维护老百姓权益的法,真正交到老百姓的手里,解决管理相对人不知道告、不会告的问题。加强行政复议等法律制度的宣传,扩大影响力,增加案源,使大量的行政争议通过行政复议程序来解决,是复议机关履行好层级监督职能的前提。行政争议如果游离于行政复议之外,将会使法律制度的功能和作用虚化,不利于及时化解矛盾、保持稳定,要通过宣传行政复议法律制度,使全社会运用行政复议法律制度,才能更好地发挥行政复议法律制度在构建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第四篇: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

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对于企业来讲,具有责任心的员工,会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在组织中的重要性,把实现组织的目标当成是自己的目标,这也是我们应该具备的,不可或缺的态度。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执行力包含完成任务的意愿,完成任务的能力,完成任务的程度。执行力对企业而言执行力就是经营能力。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是衡量执行力的标准。那么如何加强责任心,提高执行力呢。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就个人而言我认为。

责任心,旨在责任重在心;执行力,重在执行偏在力。目前,项目部员工的整体素质、工作责任心和执行力的体现,总体情况是好的,但或多或少地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比如在工作责任心上,有的同志还存在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心态;在执行力方面,还有领导敲打一下动一下的情况。这些情况都要求我们去提升素质,增强责任心,提高执行力。责任心与执行力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加强责任心是为提高执行力服务的,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责任心,执行力根本无从谈起,执行力是责任心的体现和最终落脚点,二者共同构成了优秀职工立足岗位、奉献于企业的重要素质和能力。

增强责任心,就是要培养职工对企业的热爱,对工作的热情。要把个人融入企业,以企为家,企业越发展,越要多出成绩、多做贡献;要保持对事业的激情、对工作的热情,爱岗敬业,认认真真地干好本职工作;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工作姿态,敢于正视困难,善于解决问题,勇于承担责任,争创一流业绩。

在提高执行力方面。执行力是企业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职工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所以,提高职工的执行力,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来增强素质,更重要的是要端正工作态度。

第五篇:比较法学指对不同国家的法律进行比较研究

比较法学指对不同国家的法律进行比较研究,包括对本国法与外国法之间或不同的外国法之间的比较研究。”但是“有些法学家把联邦国家中联邦法与联邦组成部分的法律以及这些组成部分法律之间的比较研究,也列入比较法学的范围”。所以他认为比较法不仅是法学研究的一种方法,而且是法学的一门独立学科。而且他认为“比较法”、“比较法学”和“比较法研究”是同义语。但是也有大量的学者认为比较法只是一种方法。

对于在比较法中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以及规范比较和功能比较两大类别。

对属于同一法律传统或法系的法律所进行的比较研究,称为“微观比较”;对具有很大差别的法律,也即对不同社会制度或不同传统或法系的法律所进行的比较研究,称为“宏观比较”。对法律的“宏观比较”比“微观比较”复杂,研究者要具有更广泛的法学知识和更高的科学研究能力。但是我认为这种划分固然很有意义,但是由于对于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之间的关系很难有个很清晰的界定,因此我认为这种方法只是研究过程中应当考虑的两个方向的内容,而不能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比较方向。

规范比较是指不同的规范体系的比较或具体法律规范的比较,并且着重本国法律制度(是指它的概念、结构、规范等)的比较。因此,有时候这种比较方法也被称为概念比较。规范比较的方法中的概念论框架使它往往易于使比较法学家找到正确的问题。而且比较法的一个公认规则是一个人在考虑比较时,首先要清楚地分析本国的法律。但是过分强调规范却比较容易陷入民族主义的狂妄自大。

而另外一种被认为是它对应的一种比较方法—功能比较方法也是一种不错的比较方法。比较推崇这种方法的人很多,其中德国的茨威格特与克茨他们认为,“所有比较法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功能性‟。其他各种原则,诸如决定要进行比较的法律的选择,进行范围、比较法制度的创立等原则都来自上述基本原则。”在法律上可比的只有那些实现相同功能的事物。所以,我们不应这样提问:“在外国法律中对买卖合同有什么形式要求?”而应改问:“外国法律怎样保护当事人在不备时或未经认真考虑而应对协议负责?”意思就是后一种提问是从功能性原则出发的,因而是合理的。他们还认为,各种不同的法律制度,只要它们要解决相同的事实问题,即适应相同的法律需要,就是可比较的。所以功能是一切比较法的出发点和基础,也即“共同的起点。”

在解决实际问题,比较法的目的就在于要从不同法律的差别中发现不同解决问题的手段,而且这种方法倡导的不要让本国法律制度概念模糊自己的视线,必须清除对本国法律制度的成见。

下载行政复议前置是指行政相对人对法律(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政复议前置是指行政相对人对法律(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有关法律对邪教组织是如何界定的

    1. 我国有关法律对邪教组织是如何界定的?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两高”司法解释)对......

    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

    隔代教育的方法的探讨 寿春中学 何伟 当今在我们的学校中,由于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或经商,许多孩子是在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照看生活的,有的甚至从小就是老人带大的,学校召开......

    社会责任是指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

    社会责任是指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一个组织应以一种有利于社会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社会责任通常是指组织承担的高于组织自己目标的社会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

    经济法渊源是指经济法律规范借以表现的形式

    经济法渊源是指经济法律规范借以表现的形式。我国经济法的渊源有: (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经济立法的依据,我国宪法中有较多的条款规定了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

    行政权力是指法律赋予国家行政机关依 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行政权力是指法律赋予国家行政机关依 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执行国家意志、 履行国家职能的一种强制力量。 行政权力在法律上表现为行政机关的职 权。既是行政机关的职责也是......

    浅析英国行政裁判所制对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启示

    浅析英国行政裁判所制对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启示 摘要:裁判所制度是英国行政领域中很有特色的制度,在其7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裁判所制度经历一系列变革、发展及司法化,对日趋扩大......

    亲权是指父母基于其身份对未成年子女人身[推荐]

    亲权是指父母基于其身份对未成年子女人身、财产方面的管理和保护的权利。大陆法系国家普遍没有亲权的规定,英美法系国家将亲权纳入监护中,在我国虽然没有直接的亲权规定,但民法......

    业管理是指对各种管理对象的规划和统筹5篇

    业管理是指对各种管理对象的规划和统筹,实现各种管理对象的协同效应最大化。管理对象可分成人、财、物、时间、信息(知识、技术、市场),因此,企业管理可分为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