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构建学生心中的人文世界[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02:09: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音乐欣赏:构建学生心中的人文世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音乐欣赏:构建学生心中的人文世界》。

第一篇:音乐欣赏:构建学生心中的人文世界

音乐欣赏:构建学生心中的人文世界

(225411)江苏省泰兴中学李燕

优秀的音乐作品能让学生的情感在欣赏音乐的联想中得到美的熏陶,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升华人格的目的。《乐记》的《乐象篇》中告诉我们:“乐者,德之华也。”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亦认为:“我们一向对于身体用教育,对于心灵用音乐。”他又说:“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深处,如果教育方式合适,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音乐欣赏将如何承载陶情抒性的审美功能和构建学生心中人文世界的历史使命,是值得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深思和研究的课题。专题音乐欣赏因其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设计的创造性一直备受音乐教科研的关注。笔者结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实际,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在开辟高中专题音乐欣赏教学方面进行了以下三个层面的尝试:

一、整合相同艺术形式的音乐教材形成专题,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从素质教育的层面讲,音乐艺术本身的知识就是人文学科知识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应该成为青少年知识储备体系中的一部分。整合相同艺术形式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教学,让学生在乐声中了解和认知音乐基础知识、基本常识,是提高学生音乐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

高中音乐欣赏教材,基本上还是相同艺术形式的专题性音乐欣赏,而且横向上系统地整合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关系。例如:音乐与戏剧、音乐与舞蹈(歌、舞剧音乐)等,这种音乐与姊妹艺术的结合,不但很好地让学生学习了音乐知识,而且还全面地了解了与音乐艺术密切相连的其他艺术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从体载或表现形式的角度整合教材,我们可以进行“艺术歌曲”鉴赏,与学生一起享受诗的性情和乐的雅致;我们可以举行“室内乐”欣赏,带学生去体会微型器乐重奏给我们带来的精致和细腻;我们可以设计“隽永的器乐小品欣赏”专题,向学生展示声音艺术世界中独具个性魅力的精灵;我们还可以“走进音诗音画”,去舒展相像的翅膀,遨游声画的灵幻时空;我们亦可以走进“交响世界”,享受五彩恢弘的交响艺术,体验与大师们的一次次心灵撞击。在音乐的风格方面我们可以设计与地域文化相联系的欣赏专题,如“走进西藏”——品味高原音乐和藏族风情、“五彩的‘风’”——民歌鉴赏与演唱等等;还可以设计以时代特征为线索或表现不同流派的音乐欣赏专题,如“古典主义音乐欣赏”、“浪漫主义音乐欣赏”、“爵士乐欣赏”等等。

二、提炼相同思想内涵的音乐教学素材形成专题,帮助学生臻达自我的人文精界。

人文的教育将人文关怀视为对人的终极关怀。何谓人文关怀?从字面上讲,一是关心人,以人为本;二是关心文,关心人类文明,关心人类文化。首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以趋于成人,丰厚的知识储备和独立人格的完善,令他们对人生充满好奇和探究,“一言堂”、“照本宣科”等旧式的课堂形式已无法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他们期待着老师在课堂上创造奇迹。其次,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一节好课就如同一件精致的艺术品值得回味和思考,它的内涵来自于教师的文化底蕴,它的独特形式来自于教师开拓性的教学设计。所以,关注学生,拓展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整合和设计形式新颖、有思想内涵、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和思考人生的专题性音乐欣赏课,才是音乐教育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

(一)以情感体验为原则,关怀学生的心灵。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音乐的本源,也是维系人类与音乐互相作用关系的生命线。音乐教学将情感体验作为教学原则,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理念。例如圣—桑的《天鹅》是他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最具

人性化的小曲。虽然予以动物的形态,却赋予了它最美、最纯、最强韧的人的灵魂。我们在教学中应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和作曲家、演奏家感情共鸣的纽带,通过聆听来体验他们在创作中所倾注的情感,感受作为人的最纯洁、最高尚和最质朴的情怀。再通过芭蕾小品《天鹅之死》中音乐与舞蹈的肢体语言对原作情感的演绎,来了解情感作为一切艺术本源的内涵:艺术就是情感。

(二)以情趣和能力为目标,关怀学生艺术潜能的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对于高中生来说,参与课堂、走上讲台,让自我才华得到体现和认可是自我成功的表现,这种因心理满足而产生的内心愉悦是学习兴趣的最大源动力。

音乐与姊妹艺术的结合,是新教材人文理念的体现。高中音乐欣赏课堂的实践离不开一个“动”字,传统的音乐欣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感受和能力发展。所以教材中专题欣赏的教学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趣和能力。音乐与诗歌结合的专题欣赏,教师就应该组织学生去了解诗歌、朗诵诗歌、咏唱诗歌、表演诗歌。音乐与舞蹈结合的专题欣赏,教师就应该带学生走进舞蹈艺术的殿堂,听一听、看一看、跳一跳,感受一下音乐美、肢体美、韵律美和情感美。音乐与戏剧结合的专题欣赏,教师就该引领学生理解戏剧,在音乐素养、诗歌表演和舞蹈韵律的基础上学习表演和表现。学生只有参与了活动才真正获得音乐情感和美的体验,才真正从人文广义的角度了解音乐文化的内涵。设计一个活动内容,创设一种宽松情境,自然就给学生艺术潜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三)以相同人文内涵的音乐作品形成专题为主线,关怀学生的人文素养。

艺术来源于生活,不管时空的变迁,它总折射出人类文化的光辉。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作品的人文性应该成为其情感性的最丰盈的补

充。所以,挖掘音乐作品中相同的人文内涵加以整合,设计出能拓宽学生人文视野、提高学生人文思想的欣赏专题,是专题音乐欣赏理念的最高境界,也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最直接关怀。

相同人文内涵的音乐作品很多,然而这类专题欣赏的教学设计,还应根据音乐性、情趣性和学生文化储备、理解能力等来决定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开辟“艺术人生——和大师的对话”专题欣赏,引领学生走近大师研讨人生。

浩瀚的人类文明史是由数以万计的人和事构成的。这些人物与事件映射着人文历史的年轮。开辟以人物、作品、故事为线索的“艺术人生——和大师的对话”专题音乐欣赏,是体现人文关怀的另一层面:对人生的研讨和反思。设计音乐作品的欣赏、研讨活动,和学生一起参悟音乐大师们的情感、思想和对生活的感悟,引领学生开启思考人生的大门。

(一)利用板块式研讨型课堂教学形式,开辟“艺术人生”专题欣赏。研究性学习让大容量的音乐欣赏课堂成为可能,使学生走上讲台施展才华的梦想变成现实,也为革新课堂教学的形式创造了条件。在研究性学习带来的教学契机下,我们开辟了“艺术人生——和大师的对话”的欣赏专题,采用新型的板块式课堂教学模式:如“我讲故事”为主题的介绍大师生平板块,“我喜欢的音乐作品”为主题的听赏板块,“我想对您说”为主题的听后感板块等等。

在“聆听贝多芬”专题欣赏教学中,我们组织各学习小组进行了三周的课前研究性学习:了解贝多芬生平故事,研究他在不同生活背景下的思想历程和创作风格,有乐器演奏特长的学生还准备了几首贝多芬作品主题旋律的演奏。课堂是学习的延续和伸展,在两节课时的课堂学习中,各学习小组分别将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我们一边听贝多芬幼年、青年、中年等不同时期的故事,一边欣赏他各时期的作品。同学们有的讲故事,有的介

绍作品,有的演奏乐曲,大家在自我展示的同时和同学一起分享学习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共同探讨大师的人生轨迹,课堂研究、学习的气氛特别活跃,师生都享受到学习和交流带来的快乐。专题欣赏教学结束后,许多学生在他们的听后感上谈了体会:“我原来只知道《命运》很有名气,现在才知识它是这样产生的,难怪它如此迷人,世界上没有什么语言能表达尽这种深刻和壮美!”“《欢乐颂》小时候就会唱,但不明白它还有如此伟大的意义!”“这节课让我了解了贝多芬、席勒等音乐家的思想和情感历程。人是时代的产物,而划时代的伟人必须是敢于站在时代前沿的人。”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的板块式教学模式的实行,不仅能较系统地完成专题欣赏,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表演、材料的收集整理、组织等各种能力,真正体现了人本的新型教学观。

(二)开展“与大师的对话”为主题的写作比赛和网上论坛。

写作是高中学生抒发感想的最佳方式,也是高中音乐课堂一种很好的延续。学校的计算机域网和每月校刊《泰中通讯》为我们的专题欣赏提供了良好的写作交流空间。我们开设了“音乐神童莫扎特”“聆听贝多芬”“钢琴诗人肖邦”“我听老柴”等专题欣赏的网上论坛,并和语文教研室联办一年一度的“与大师对话”为主题的写作比赛,扩大音乐欣赏的影响,让学生更深层面地挖掘了音乐中人文的精神,从而构建自己心中的人文世界。

关怀学生学习的情趣,关怀他们人文思想的成长,关怀他们创新意识、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是音乐教学人文关怀理念的集中体现。设计新颖活动的专题音乐欣赏课堂,创建良好健康、积极创新的群众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只有这样,高中音乐欣赏课才能真正成为高中学生喜爱的、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欣赏课。

第二篇: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构建温馨人文社团

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构建温馨人文社团

——在金华市学生社团发展论坛上的发言

一、师大社团的现状

看完短片,相信大家对师大社团近三十年的发展历有了初步的了解,当然师大社团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鼓励和支持2003年学校下发《浙江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社团管理建设的意见》,确立了“大力扶植理论学习型社团,积极倡导公益服务性社团,热情鼓励学术科研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的方针,设立了社团专项基金,2004年召开了第一次社团代表大会后,学校更是将推进研究性学习和社团创新工程作为校庆五大工程之一。

师大社团作为师大校园文化的中坚力量,它的特色在哪里呢?

1.社团活动与课程相嫁接(学分制):在去年的12月被评为浙江省共青团工作、青年工作创新奖(省内高校中唯一一个)。社团活动课程明确教学目的,是以学生自我设计课程,自我管理,自我考核为理念,以社团深入培训为主要内容、通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强化培训和考核,整体纳入学校课程计划的一种新的课程类型。目前我校已经有合唱队、演讲与辩论学会和现代教育技术协会等12个校级社团引入学分,社团学分制的引入,提升社团活动品位,提高了会员的参与度。

2.团建进社团:这是师大社团又一特色所在,目前在师大社团中团建已经普及,社团团员 “一种团籍两中身份”,即一个中国共青团团籍,班级团支部和社团团支部两种身份,此外我们还在社团联还专门成立社团团建工作委员会,全面负责社团团建工作。

3.全力打造社团信息平台:从2002年第一版社团文化网投入使用到现在,社团文化网历经了四次改版和两次升级,2004年12月,被评为全国“十佳社团网站”称号,自2004年11月至今,访问页面超过100万,日均近2000次,在省内的社团网站中高举榜首。

二、推进社团制度和活动内容优化,注重社团发展六项建设。

1、社团的民主化建设。社团是自发联合组成的,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所以社团不是某个人的社团,更不是某个人的,它是属于所有会员的。社团的任何事情、任何的决策我们都要通过民主协商的办法来解决,听取大家的意见,综合大家的想法,比如说换届选举的民主化,社团决议的民主协商等。那么我们,作为社团的干部更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社团的民主化建设的重要性,社团的民主化建设将会更加有利于提升社团会员的主人翁意识。我们说我们是学

生“官”,对,不错,可是我想我们应该给这个官字加了个引号,因为首先我们是学生,其次我们是社团的成员,我们只不过是社团成员中的代表,我们代表广大会员的利益来管理社团,说的直白一点,我们是社团会员的服务者。

2.社团的专业化建设。目前省内高校普遍都重视专业性社团的发展,纷纷在专业的基础上成立相应的社团,专业性社团依托专业存在,同时促进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拿我最熟悉的社团举个例子,就是我们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协会,99年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要领导和系主任的促使下成立,成立以来得到了专业老师的大力支持,并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共承办学校的八届多媒体竞赛,一届平面设计竞赛,两届教育技术系列活动周,并协助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承办4届浙江省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协会会员在专业老师的辛勤指导下在省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去年的第四届省赛中一举获得7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

3.社团的信息化建设。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使社团活动的空间大大拓宽、信息容量大大增强,而且使社团有了一个很好展示自我的免费平台。目前,国内为社团提供免费主页或空间的网站很多:中国教育在线、大学生在线、五加一社团网,ETANG网,特别是五加一社团网在2006年推出了社团开放基经,面向全国高校社团,提供200万社团活动经费(华东区:40万)。我们这几年也非常重视社团的网络化建设,提出了“社团英特尔工程”,甚至制定了“没有社团信息发布平台的社团不能参评精品社团”的制度。现在,51个校级社团全部拥有自己的信息平台,当然有部分是现在流行的blog,在技术力量有限的情况的,使用blog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为什么要重视信息化建设呢,因为网络是全民共享的,社团文化借助网络传递到各个角落,同时,也是社团会员提前了解社团、监督社团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

4.社团的精品化建设。同时我们可以称它为“大社团”建设,当然“大社团”不是字面的社团大小,人数多少,而是它的培训效果好,会员收获大。师大的阿西剧社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每年招新时平均有近500人报名参加,但经过一系列选拔后,他们只招30人左右。在师大,阿西人是最团结的,他们都会把阿西当作家去经营,从大一到大四会一直在协会工作和学习,大一大二准备每年的迎新专场演出,大三做幕后工作,大四准备每年的毕业汇报演出,每年阿西的两场演出是师大人最期盼的。

5.社团的品牌化建设。其实社团发展跟企业发展有着很大的共同点,社团也和企业一样需

要一个品牌来支撑,所以说我们做社团就是要打造社团品牌。在做好品牌活动的同时要推出社团的主打部门,主打专业性活动。刚才说的现代教育技术协会,他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有“现代教育技术活动周”,第二学期有校多媒体设计竞赛作为自己的两个品牌活动,作为专业的技术性社团,他还有技术部作为自己的主打部门,依托技术部的技术力量全面提升协会的技术力量。其他还有心理学会的 “新生心理档案”建设,阿西剧社的“毕业汇报演出”,创业协会的“创业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研究会的数学建模竞赛等。

6.社团的可持续化发展。社团的可持续化发展说到底其实就是社团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社团干部是社团存在和发展的基石,他们对学生社团的发展、凝聚社团内部成员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强化社团干部能力,实施社团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避免社团因为社团干部的交替而落败。通过社团干部培训班,社团工作经验交流会,社团实践等形式,使社团干部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在现实中努力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强化 “社团人家”的社团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用情感去激发每个社团成员的积极性,科学地吸引、发现、使用和留住社团人才,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当然在社团干部培养的过程中,大家要注意的是,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团队而不是一各会长或主席。

三、关于社团工作人性化及社团工作态度的一些体会

1.“打造社团人文情节,构建社团温馨之家”。

今年2月25日在浙江理工大学召开的全省高校社团工作研讨会上我提出了这样一个社团管理理念,当时得到了与会领导和高校代表的一致肯定。

当然这个理念的提出不是凭空捏造的,是从师大社团近10年的发展经历中总结出来的。师大社团历来注重人性化建设,从一开始“社团人”概念的提出,到现在的“社团人家”的建设,从火暴的社团招新,到盛大的社团颁奖晚会,师大社团一直在重视社团会员、重视社团干部、重视社团指导老师,一直在努力经营的社团人自己的社团人家。

在师大社团联有这样一句话,作为社团联干部,就要学会翻墙,要学会骑三轮车。也许大家有点迷糊,翻墙、骑三轮车和社团联干部有什么关系。那么我和大家讲几个故事吧。

去年9月刚开学,社团联“小山坡办公室”外由于暑假两个多月没人整理,草长的足有半人高,干事们都在忙一些开学的琐事,无暇顾及,我和主席团成员二话没说,叫上部分主要干部拔起了草,9月毒辣的太阳直烤下来,我们每个人都汗流浃背,我们的手都被杂草划出了一道道血痕,可是大家都没有一句怨言,因为大家都把社团联,把办公室当成了自己的家。

10月15.16日是我们师大社团招新的日子,那时我们社团联总共还不到50人,包括我和三个副主席在内我们一共15个男生,大家一起踏着三轮车足足花了3个多小时把70张桌子和150张凳子要从学院搬到露天的招新场地,排好,然后在女生的协助下把60个遮阳伞底座全部灌好水,那时已经是晚上12点多了,寝室大门早就关了,很多人都不得不翻墙回寝室休息。

听完故事,我们要问师大社团的人文情节在哪里,社团的“家”又在哪里?我的回答是就在这些真实的故事中,在一些不起眼的细节中,大家一起拔草、一起骑三轮车、一起半夜灌水,没有主席、部长、副部长和干事之分的,大家一起笑,一起开心,一起努力,一起奋斗,一起为社团这个家打拼。

在师大的大学生活动中心,社团联的办公室永远是最热闹的,不管是不是自己值班,大家有事没事都会来办公室转一下,来看看我们的家和家里人。正因为我们每个社团干部都把社团当作自己的家,所以他们的付出是无怨的,正因为社团有这样一群可爱的社团人的存在,所以社团永远是年轻、充满活力、魅力四射的。

2.“坚持住,一切都会过去。”

大二的时候,我身兼五份学生工作,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一年365天,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超过四小时,吃饭也经常是5分钟解决问题,就在我工作和学习最困难,最难以忍受的时候,当时的社团联主席刘丹送我了这样句话:做任何事情,只要你肯努力,坚持住了,一切都会过去的。所以我坚持了,然后我也成功了。这句话深深铭刻在我的脑海中,后来我很荣幸的当上了社团联主席,每当我看到有会长,有社团干部有困难的时候,我也总会把这句话送给他们。大家知道,人往往是有惰性的,遇到问题或困难的时候,总会无意识的想退缩,想逃避,但只要我们强迫自己去坚持,强迫自己去做,去努力,所有的问题和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很多人都会说不要给自己压力,但我却说要给自己压力,因为有了压力才有动力,而有了动力也才会有热情去做原本可能要放弃的事情。可能大家现在会说我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可是在两年前,我却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不会说话的人,大一去学生会面试,看到台下做了几位考官,我却紧张的脸涨的通红,脑子里面一片空白,一句话都说不上。后来我就一直不断的强迫自己,强迫自己参加演讲赛,参加辩论赛,参加小品演出。后来世上就多了一个话特别多,特别能“揩”的人。

今天在这里,我把这句话依然送给大家:坚持住,一切都会过去。

3.“感恩、责任、舍得”

我觉得这三个词是社团干部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最应该做的就是“感恩”,首先我们要感恩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然后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学会去感恩,比方说我现在就应该感恩团市委给我这样一个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的机会。社团的发展离不开会员的参与和支持,离不开社团干部的努力工作,当然更离不开社团指导老师的辛勤指导,所以社团人应该学会感恩。作为社团的主要负责人来说,更应该时刻牢记感恩。师大社团是很重视感恩的,所以就有了在社团颁奖晚会上同时给106位指导老师颁奖的盛大场面,记得那是2005年12月13日晚上,老师们被社团人的热情吓坏了,近百米的红地毯,3000多社团人的欢迎队伍,我们的校党委副书记黄华童教授在场外徘徊了半天还不敢进来。

那么何谓“责任”:一个优秀的社团,它的成员能够通过加入社团、参与社团活动、参与社团管理等多种途径紧密地与社团联系在一起,由归属感到认同感,由认同感到荣誉感,由荣誉感发展为对集体的责任感,最后把社团做为自己的事业来做。所谓在其位谋其职,作为社团干部我们就更应该把社团的事情看做自己的事情,然后用心去做,全力以赴,这就是“责任”。做为一名社团干部负责点,认真点总没错

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词叫“得失”,按照词的组合去理解,是先“得”必“失”,那么舍得,按照词的组合应该是先“舍”后“得”,从词的深层内涵来看,也必然是先“舍”后“得”。做我们社团工作也是一样,做任何事情不要老想着自己能不能有什么好处,做了这个事我是不是就能当会长,当主席,那我可以明确的说:不是。当然我想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因为热爱社团工作、热爱我们这个集体,想通过社团工作全面提升自己的的能力而聚到一起的。大家都默默地为社团在付出,在奉献,但我相信我们从中收获的相比我们的付出更为可贵,而 我们的领导、我们的广大会员也一定能够看到我们的努力。大家一定要记住,收获是需要付出的。

社会主义荣辱观说到底其实只有一句话“以言行一直为荣,以言行不一直为耻。”作为我们社团人,好的思路、好的活动方案、好的管理团队当然是重要的,但落实到实处却是万古不变的硬道理。我们也说到做社团很累,要做好社团也就更累,是的,做社团真的很累,你需要用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一个社团,但是大家要明白到最后你得到的远远不止你付出的,所以我们不要埋怨,做为社团干部我们也没资格埋怨,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所谓在其位谋其职。作为社团的干部,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行动去带领社团人做更实在、更有意义的事情,用我们的梦想托起社团发展的希望。

第三篇: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人文理念

高中音乐欣赏论文: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人文理念

一、课程改革后的基础教育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音乐教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音乐课程标准》从方法上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音乐不如会学音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在音乐上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基础音乐教育的育人本质,体现了社会发展对国民基本音乐素质的要求。毫无疑问,《音乐课程标准》比《音乐教学大纲》更为准确、科学和完善,更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

在日常教学和各种活动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缺乏作为一个健全的、全面发展的人所应具备的人文素养:知识面窄,精神资源匮乏,功利思想严重,人文价值迷失,缺乏理想信念,受挫能力不强,行为出现偏差„„学生往往不能正确理解“人”的使命与归宿,无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与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一些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主要课程就行了,其他的课差一点无关紧要,忽视人文科学的学习和自身人文内涵的提高。不少学生在学习态度上急功近利、无终身学习的思想;缺乏一种精益求精、不断攀登高峰的精神;精神空虚,对待学业、对待生活态度消极,毫无动力。在学习中往往表现出意志薄弱、情感波动较大,稍有不顺,便情绪低落,灰心丧气,缺乏进取精神。在逆境面前,畏缩逃脱;在困难面前,灰心丧志。于是,同学之间相互猜忌、抬杠;个人私心较重、我行我素,做事不考虑他人和集体的利益;胡思乱想、疑虑重重,不愿检查自身之不足而总是以己之长比别人之短。有的同学由于一时的挫折,抑或由于精神的空虚,破罐破摔,最后一无所长,对社会无所适从。这些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和面对的,当然也包括音乐教师在内。

21世纪的中国学校教育和教学所承担的现实责任,不应再是简单地传递知识,更不应是单纯地强调智力、能力、个性或者别的什么具体的价值。当前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总体趋势和基本理念都是为了人的发展的需要,中国应借鉴世界上基础教育改革较成功的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针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果和现实问题,提出新的要求、新的高度,以知识为基础,关注人性发展为宗旨,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艺术教育的重中之重。

音乐教师如何面对现在和未来?如何面对学科综合和课程改革?音乐教学应该怎样为培养具有全面文化素质的新世纪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高中音乐欣赏,仅仅教给学生一些音乐知识、介绍一些音乐作品是远远不够的,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更应当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关注现实生活,关注现实人生,更贴近生活,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强调品味人生,突出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同时也要反映现实中的人生态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如高中课程改革所说的:“在选择中学习规划人生,确立发展方向。”

二、丰厚的人文理念是新时期人才的必然要求

所谓人文理念,是相对于专业技术教育而言的一种人文科学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旨在通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使人类优秀的人文知识成果及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人生态度、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品格、气质修养、处世哲学,从而成为维系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逝者如斯”。时间已把我们带入了21世纪:地处全球各地人们交往的密切超出以往任何时候,各门学科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也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社会亟待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

型人才:高尚的品格、创新与合作的精神、综合的文化素养和较高的审美能力。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对于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创新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尤其在提高人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在传授给学生音乐知识的同时应该重视对学生音乐文化的传播。培养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并同时具备较为完善的人格,具备一定的人文内涵的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内涵,要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

今天的音乐教师,重点不在教给学生多少音乐知识技能、多少音乐名作,而在于是否通过教学使学生学到扎实的知识、接触到富于生命力的文化,是否在教学中培养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及综合的文化素养。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作为一个教师,只把功课教好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坚持教书育人,充分利用一切人文因素,挖掘各种课程和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内涵和美学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感,净化学生的思想,完善学生的品格,从而把他们塑造成为更纯洁、更善良的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的人。有了一个良好的“精神底子”,学生才能健康、和谐地发展。所以,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内涵,是音乐教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丰厚的人文理念是学科综合和音乐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艺术课程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对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很好地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发展置于中心地位,强调多门艺术学科的沟通和融合,发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创新精神等多方面的功能,使艺术课程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大大开拓和丰富了教学内容,既有艺术知识技能,又有艺术制作、艺术表演、艺术批评、艺术欣赏等方面的内容,并强调这些内容与日常生活、情感体验、文化背景和科学知识的紧密联系;创设了体验式、探究式、对话式等教学方式,丰富了艺术课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着眼于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艺术教育课程标准的改革与创新,使艺术教育的本质真正回归到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层面。

音乐欣赏课应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同时注意吸收文学、美术、影视、戏曲、曲艺等姊妹艺术,强调多种艺术的结合,从而大大开阔文化视野,促进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与艺术审美的能力。

社会主义公民最基本的需求是什么?是高水平的综合素质。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公民都需要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而过去那种强调学科专业化,知识、技能必须全面、系统的教学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培养高水平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提倡学科综合正是为了解决这种不适应,以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正因为如此,基础教育的各个学科都有必要淡化学科体系,强化课程体系。随之而来的是,既然要强化课程体系,提倡学科综合也就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种必然。反之,因循过去那种传统的教学体制,必将导致实施素质教育的停滞不前。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一大批既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关系到我国国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大事。因此,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这是每一个音乐教师义不

容辞的责任。

四、将人文理念融入高中音乐欣赏的思考

1.正确认识音乐文化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

德国教育家斯普郎格说:“教育也是一种文化。”音乐是人类文化中最美好的部分,音乐艺术本身所表现和涉及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学、诗歌、地理、社会、民族、精神、地域、时代、宗教、伦理、道德、民风、习俗、风格的文化特征,无不打上深深的人文科学的烙印。由此可见音乐文化是一门多元文化,它自身就综合了其他很多学科的知识。因此,我们一定要把音乐作为文化来认识,努力拓展知识面,为学生提供从多方面看待音乐的机会。文学艺术素养会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想象,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会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了解音乐背面所凝结的历史、地理、政治等人文知识,特别是理科知识中不断探索的精神有助于创造意识的培养,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会促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去看待熟悉的问题。

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具有其他学科无法相比的优势。音乐艺术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是那样的自然、协调、有机。它会在许多方面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及综合素质。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充分地发挥它的优势呢?这不仅不会削弱音乐的内涵,反而能促进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高学习音乐的质量。同时,音乐向其他学科的拓展、延伸,会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其他学科的相关文化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体验、认识和理解。它们之间应该是一种互补的、强化的关系。试想:一个文化底蕴浅薄的学生,又怎么能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去进行创造性的音乐活动呢?

2.把人文理念充分融入到实践教学中

音乐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极富人文情怀、文化底蕴相当丰厚的艺术门类,它更多地关注人生,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更多地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注人类灵魂的呼声。应当说,音乐艺术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极好的教材。声乐作品中那些优秀的民歌、艺术歌曲,无不隐含着动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音乐欣赏中所呈现出的精妙绝伦的人类灵魂的声音、无尽的人性之美,它们所蕴涵的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以及所负载的人类文明成果充分显示了其鲜明的人文性。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中那些最富美感、最具艺术感染力的亮点挖掘出来,呈现给学生,引领他们主动地去感悟美、发现美,从而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求知态度。

音乐艺术发展的每一时期,都有大量的音乐家值得我们去学习。他们那种对艺术、对人生的热爱与执着,身处逆境依然顽强拼搏、勇敢地与命运作斗争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无一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譬如贝多芬凭借“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的精神,双耳失聪后依然创作不止,终将古典音乐流派推上巅峰。又如大家熟悉的人民音乐家聂耳从小家境贫寒,成功道路充满了曲折和艰辛,可他并没有放弃,也正是他这种坚强、不服输的性格使他成功地为电影《风云儿女》谱写了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这首作品一经问世,就在祖国大地上到处传唱,奏响了挽救民族危机的时代最强音。聂耳的爱国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力量。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可在困难面前我们应该毫不退缩,勇敢面对,战胜困难。聂耳一生虽然短暂,但他对艺术、对人生那份挚爱和热情,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鼓舞人心的优秀音乐作品。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我们每一个音乐教师都应该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音乐课以引导学生在更广泛的领域来领悟音乐艺术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乃至世界传统音乐文化的热情、关注、了解、思考,这正是我们将人文理念融入高中音乐欣赏课堂教学出发点和目的,同时也是我们音乐教师为弘扬人类优秀音乐文化传统而应尽之责。

3.音乐教师尤其需要具备人文理念的思想

20世纪以来,美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音乐教学领域的变化和音乐教学内容的拓展方面体现得最为明显。1993年,美国政府宣布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并于1994年3月完成立法程序,该法令首次将艺术(包括音乐、视觉艺术、戏剧与舞蹈)增列为美国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从哥伦布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至今才五百多年的历史,美国建国至今也才不过两百多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美国已成为世界的头号强国,仅仅就这一点,难道不值得每一个有思想的人去深思和研究吗?美国教育改革的思路和动向,的确值得各国教育决策者和执教者的高度重视。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的音乐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的训练,忽略了对音乐文化的传播,甚至忽视了对自身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提高。音乐是世界人类文化中最美好的部分,音乐教师应努力使自己在具有较高音乐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人文内涵。有的教师说音乐欣赏课最好上,而另一些教师说音乐欣赏课最难上。其实,在这“好上”与“难上”之间确实有着一些辩证关系。对于那些对要讲授的作品非常熟悉的,有着较深刻理解的教师;平时注意积累,掌握大量音像素材的教师;知识广博,并能旁征博引的老师;了解学生,掌握教学心理的教师;富于激情,语言流畅、幽默的教师来说,音乐欣赏课并不难上,并且也是展示教师才华的绝好机会。对于在以上方面捉襟见肘、难以启齿的教师,欣赏课难上就不足为奇了。

实际上,将人文理念融入高中音乐欣赏课,这种教学难度更大,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更高,教师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的知识,而且要了解各种音乐文化及相关文化知识的背景和历史渊源。同时,还应注意广泛地摄取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法学、文艺、语言学、历史、文学、诗歌、地理、社会、民族、精神、地域、时代、宗教、伦理、道德、民风、习俗、民俗学,以及其他社会相关姐妹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理论知识,不断丰富人文素质内涵,提高道德修养,发展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陶冶高尚情操,以全面促进学生艺术水平的提高。

因此,音乐教师对自身音乐教育的认识水平不提高,工作就缺乏高标准,教学质量就很难得到提高,只有用先进的思想和观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形成自己的教育艺术。只有自身具备多元性文化知识,基础牢固,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旁征博引、语言丰富,用自己的教学魅力强烈吸引和感染学生,扩展学生的思路,真正引起学生对优秀作品的兴趣。

音乐专业自身有着庞大的知识系统,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只有基础知识掌握得牢固、知面宽,课堂上才会做到表述准确、举一反

三、游刃有余。要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相适应,教师就要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发展性能力,其中包括自身必须会学习,必须具有丰富的学习经验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对新的有价值的教育信息要有浓厚的兴趣和敏锐的感受力,要坚持不懈,广开积累渠道,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积累各种资料,广泛吸收和借鉴他人的知识与经验。要有高远的追求、顽强的意志,有一种攀登不息的精神,形成进行教育研究的能力,才能不怕困难和挫折,做到厚积薄发。

教学应该成为师生在具体的教与学中,感受成长、学会生活、积累经验的过程,通过日常交往、组织活动、科学探索和社会实践的交替与整合,师生共同感受生命、观察世界、体验生活,形成现实的存在感和对未来的预期。教学过程是使人的精神从个体发生走向社会存在和人类的存在,从生物存在经由文化发生走向历史存在的过程。在不断的学习、尝试、批判和自我校正中,师生逐步走向与自我、与他人、与世界诸方面的和谐,走向一个具有独立的精神世界、丰富的生存感悟和鲜活的生活历史的人——走向文化的存在和生命的完满。

参考文献:

[1]马云鹏.课程实施探索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张广君.关注当代教学的文化历史使命.教育研究,2008.[3][法]路易多洛著.黄建华译.个体文化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6.[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人的发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5]李学农.广义学校文化论.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94,(1).

第四篇:关于人文素质的演讲稿:构建人文校园

各位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有一种美,令人惊艳令人回味令人追求,这是一种吸引目光的美,它,光彩夺目;飘逸在浮云上,深埋在古垒下,这是一种吸引灵魂的美,它,深藏不露;给生活带来激情,给生命带来温馨,它,无时无刻不与我们同在。

构建和谐校园,都是我们大学生要做的事情。大家想知道怎样的校园氛围才叫和谐,怎样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吗?其实我们大家都很清楚,构建和谐校园如同保持公共卫生一样,都需要公民公德素质的提高。同样,构建和谐校园有待于每个同学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我要说,构建和谐校园要从培养我们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开始。

所谓人文,就是对人生的思索,是心灵对生活的关怀,人文教育是人类自由的摇篮,它使生命个体与自己本源契合在一起,形成自我认识与自我超越的价值观和做法。

人文精神最根本的一点是唤起人自由自在的人格境界,一种独立精神与为它思想。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成长的过程中所创造,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做法文化等多种类型。

对于我们要努力去构建的和谐校园,人文素质中的制度文化素质,精神文化素质,做法文化素质是我们必须加以提高的。合理的校园管理制度与校园的和谐密不可分,制度作为处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校、老师与学校,日常事务的直接依据,它的合理与否关系到校园之内的和谐,更重要的是,由于合理的制度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使我们的老师,同学在处理任何关系时都有一种公平和谐的心态,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完善校园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应该成为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

如果大学是一棵树,那么滋养它的是学生们的精神文化素质,学生们的精神文化素质的充实空虚与否,是衡量校园文化是否和谐,是否健康活力富有生机的依据。一个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能够增强大学内群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学们,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一同努力,我们的言行要与我们美丽的校园相和谐,要与我们校园的规章制度相和谐,要与我们传统的道德文化相和谐。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第五篇:加强人文关怀 ,构建校园和谐氛围

加强人文关怀,构建校园和谐氛围

——浅析职业学校学生会的文化建设

孙妍菲

(南京交通技师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不断提升,加强职业学校共青团工作,是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各级团组织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性任务。作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构成,我校的共青团工作也同样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加强共青团工作挑战

校学生会作为学校共青团工作的主力军和先锋队,在新形势下,如何在继承优良传统、发挥党团助手作用、引领团员青年茁壮成长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是值得每一位共青团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会应当结合自身特点,构建起一种与时俱进、富有深刻内涵的特色文化,并不断积淀,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作为学生会的灵魂,成为其成员所共享的价值体系,对学生会的长远发展和校共青团工作的不断提升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南京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会工作,就是紧紧围绕着文化建设这一核心展开的。

一、学生会文化的内涵及其建设的必要性

文化是一种信念与心理的力量。说到学生会文化,不能不先提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元素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以此类推,学生会文化是由宗旨、共同价值观、理想、最高目标、行为准则、制度、传统、风气等内容组成的复合体,代表着校园集体价值取向和精神理念,是整个学生会的灵魂所在。全面而正确的构建校学生会文化体系,对加强校园人文关怀,构建和谐氛围起到重要作用。

我校学生会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加强人文关怀,构建校园和谐氛围”的核心思路,本着“服务同学,文明集体”的宗旨,成为学校与同学之间沟通的纽带。温馨和谐、高雅健康的文化氛围是学生会

团结同学、服务同学的基础。探究学生会文化内涵,营造和谐的氛围,将是学生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学生会发展的软实力。

我校学生会文化建设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同学们的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

2、充分发挥好学生与老师之间纽带与桥梁作用,切实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及时反映同学们的心声,积极为全校同学服务。

3、广泛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配合学校管理工作,抓好校风、学风和良好的班风建设。

4、维护同学之间,同学与教职员工之间的团结,协助学校创造良好的教学秩序和学习、生活环境。

5、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方针,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载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校园活动,吸引、凝聚学生通过组织参与来增加与人、与社会的接触。

6、加强校内各系学生会、学生社团的联系与交往,共同引导、团结全院学生,以学习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会文化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1)完善的学生会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学生组织,学生会必须有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是学生会工作得以有序开展的前提和保障。

我校现有校学生会及各系学生会共五个学生会组织以及美术社、青年志愿者学会、青春书友俱乐部、街舞社、武术社、广播站等社团组织,校学生会现设有秘书处、纪检部、生活部、学习部、社团部、体育部、文艺部、宣传部等八个部门,共八十名成员,干部均由民主选举产生的。

为提高我校学生会干部的整体素质和队伍建设,促使学生会工作朝着制度化、规模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校学生会特制定南京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学生会章程及干部考核制度,从基本素质、工作能

力两方面进行考核,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尤其是学生会干部,均以身作则,督促成员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从而形成良好的集体习惯,进而表现出更大的合心力,共同推动学生会的工作向前发展。

(2)注重文化品牌建设

校学生会应抓住自身特点和广大学生的精神需求这两方面开展文化品牌建设工作。

首先,从人事安排、工作日程、学校近期发展等方面,深入挖掘本届学生会的文化特点,打造独具魅力的学生会;其次,加强宣传部、新闻部等窗口部门的文化建设,在普通同学中建立信息反馈制度,了解同学们最关注的问题。只有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学生所感兴趣的事情上,作为学生组织才能独具魅力和吸引力,随着在学生群体中认可度的提升,自身的品牌效应就自然形成。

(3)以人为本,注重文化传承

学生会,归根结底是一个学生团体,如果缺乏人文关怀,势必影响到其内部成员的整体团结。人文关怀,即“以人为本”,要求尊重个人、重视个人、关心个人,这一点在学生会建设中易被忽略,然而意义却举足轻重。

作为学生会干部,首先要推行并贯彻人文关怀的理念,在对每一位成员的理解上,不仅仅把他们看作学生会利益的劳动者,还要把成员作为学生会的中心和主体对待,充分体现其主人翁精神。无论上下级,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做到互帮互助。在学生会,大家不光是同学、同事,更应该是彼此信任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让全体学生会成员感到温暖并和谐的工作环境。

学生会的文化传承,关系到学生会文化建设成果的积累和延续。学生会应以制度建设和干部培训为依托,从物质传承和精神传承两方面开展工作。首先,学生会干部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维护各项规章制度,继承并发扬学生会精神,并将工作感悟、方法和宝贵经验毫无保留的向下一届成员传递下去;其次,邀请专家在学生会内部开展各类讲座,提升成员的整体文化修养和素质;第三,在日常工作中,成员与成员之间要加强沟通与交流,集思广益,为学生会长远发展出谋献策。

三、学生会文化建设的特色创新和时效性

学生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年轻学生,他们具有求知欲强、好奇心重、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快、对教

条性的说教存在潜在抵触情绪的诸多特点。因此,学生会的文化建设很忌讳盲目照搬,流于形式。要想文化建设有实效,就必须强化特色创新和活动具备时效性。

我校学生会的特色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积极为有勤工兼职需求的同学提供切实帮助。通过团委、学生会牵头勤工岗位专题调研,及时准确了解勤工助学学生的需求。通过积极协调联系,我校设置了多种适合学生工作的勤工助学岗位:食堂餐盘收集员、图书馆书籍整理员、校园超市营业员、校园咖啡厅服务员等,有效解决了学生的生活和实践需要。

2、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全校师生校园生活的版图上绘出绚烂的一比。例如生活部举办的厨艺大赛,文艺部举办的CS电子竞技大赛、摄影大赛及卡拉OK大赛、学习部举办的知识竞赛等等活动,深受老师与同学的好评。

3、设立学生会工作意见箱,举报电话,完善校学生会宣传橱窗,做好校园稳定工作。

我们不断加强素质拓展建设,提升校园活动的品牌效应。包括积极开办学术、文化水平较高的讲座;以创新为理念,组织学生团体及各类社团创办精品活动;连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有益的第二课堂和社会服务活动,从实践上发展学生、从实效上服务学生,全力促进学生就业创业,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主动适应社会,积极面对挑战。

文化建设的实质是精神建设。学生会紧紧抓住具有时效性的大事件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专题活动,效果显著。

在另全国人民心灵怆痛的“5.12”四川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为了帮助灾区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学生会立即动员全校师生加入到校团委组织的捐款活动中,全校仅学生、团员捐款就达13368.2元。2008年6月8日,来自四川灾区中国东方电气高级技工学校的20名学生来到我院就读。为了帮助这批同学尽快愈合心理创伤,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校学生会主动请缨,组织骨干成员与灾区同学结成一对一的互助伙伴,并多次组织生日宴会、交友联谊等活动,不仅消除了四川学生异地生活和学习的生疏感和不适应,增强了他们勇度难关的信心,同时,学生会的全体成员也接受了一次不一般的心灵洗礼。如此调动每一位学生会成员共同参与到构建校园和谐氛围的过程中,教育成效甚为显著。

多年来,在各级团组织及校党政领导的直接关心和大力支持下,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紧紧围绕“加强人文关怀,构建校园和谐氛围”这一文化建设核心,校学生会工作结出了硕硕成果:多位学生会干部获得市级、局级优秀团干和优秀团员称号,多位成员获得省市级三创优秀学生、市级三好学生等荣誉。

综上所述,加强职业学校学生会文化建设,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但绝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实践、长期积累、长期发展的过程。努力建设好独具特色的学生会文化,是职业学校共青团工作能够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和永久动力。

下载音乐欣赏:构建学生心中的人文世界[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音乐欣赏:构建学生心中的人文世界[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文关怀,构建和谐校园工作环境

    人文关怀,构建和谐校园工作环境 新洲 何细华 【内容摘要】校园的和谐,不仅要科学的刚性制度管理,更需要“柔”性管理与人文关怀。本文以我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实践为依托,从加大对......

    诚信构建温暖世界

    诚信构建温暖世界 诚信这个词可以有很多种解释,自小挂在嘴边的“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就是最直接的解释;诚信又是由内而外的两重境界——内诚于心,外信于人,我时刻以......

    人文系07下学生工作总结(大全)

    人文科学系2007年下半年工作总结 本年度,我系紧紧围绕学院2007年度工作计划,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规范管理、夯实基础、稳步提高”的工作方针,坚持......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开发课外课程资源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宁阳二十四中 王见 一、目的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并存, 生活方式的剧烈变革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人文系学生党支部工作总结

    人文社科系2010-2011年度学生党支部工作总结人文社科系学生党支部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继续深入学习和贯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根据......

    人文200题(学生2013大学语文)

    2013级《大学语文》期末考试人文知识题 (均为单选题) 1.以下不属于中国神话故事是?( ) A、盘古创世 B、偷食禁果 C、后羿射日 D、精卫填海 2.“女娲补天”的故事选自( ) A.《淮南......

    我心中的语文世界

    在我们读过李白、杜甫、陶渊明等伟大诗人的诗后,我感到当时的语文世界是多么的辽阔。现在成了什么样子了呢? 现在的教科书上有很多错字,好多商店篡改成语就为了盈利,大街上竟是......

    我心中的阿拉伯世界

    我心中的阿拉伯世界 说到阿拉伯世界,那里的确是有很多让人记住的东西。首先让人想到他独有的地域特色,然后想到那里的独有的服饰,当然更有那些被人广为乐道的《一千零一夜》,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