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滨湖新区概念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

时间:2019-05-14 02:32: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合肥滨湖新区概念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合肥滨湖新区概念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

第一篇:合肥滨湖新区概念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

项目资料

项目名称:合肥滨湖新区概念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

面积:

Scope:

获奖:

Award:

完成时间:2006

Year of Completion: 2006

项目特点

本方案紧扣“滨水城市”和“新城建设”两个主题,以水为魂,以绿为脉,由原生的河道走势为基础,引湖入城,构建指状内延的城市生态体系,并结合现状条件与规划可操作性,合理配置功能,带动全区发展。

项目创新

在核心区的城市设计中,突破以往城市中心区以功能实体为核心的模式,充分利用滨水的资源优势,将巢湖的水体引入基地,形成“一湾两带”的独特空间格局。

第二篇:合肥滨湖新区调研报告(模版)

关于合肥市滨湖新区及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的调研报告

合肥滨湖新区近年来发展迅速,在机制体制、规划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发展路径,尤其是区内的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已成为西安金融商务区金融机构后台招商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经管委会领导同意,金融商务区管理办利用参加苏陕经济合作活动的机会,组织人员前往合肥滨湖新区实地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合肥滨湖新区基本情况介绍

(一)成立背景及地理位置

2006年,安徽省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合肥市建设成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成为辐射全省、崛起中部、承东启西,促进我国东中西部互动协调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按照这一要求,2006年11月15日,滨湖新区建设正式启动。滨湖新区位于合肥主城区东南部,南依巢湖,北靠南二环路,西接沪蓉高速公路,东临南淝河,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96平方公里,是合肥未来通过巢湖、走入长江、融入长三角的水上门户。

(二)新区规划

滨湖新区是合肥“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主城区,四个副中心,一个滨湖新区”),是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前沿阵地。在“十二五”期间,滨湖新区将围绕建

1设“皖江城市带承接现代服务业转移最重要载体”的目标,以现代服务业为产业定位,重点建设六大中心,即区域金融商务中心、行政办公中心、旅游会展中心、研发创意中心、商业居住中心等。其中,区域金融商务中心将依托合肥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冀吸纳20家总行级金融后台服务机构入驻。另外,当地着力营造交通、生态、医疗、教育、购物、休闲等“六大生活环境”,目标建设成为一座“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生态新城区。

(三)建设成就

历时三年,新区已累计完成投资393亿元,建成区拓展到10平方公里;建成市政道路80.98公里,路网围合面积30平方公里;房建面积1566万平方米。目前已经引入合肥国际博览中心、城建规划馆、安徽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安徽省网通合肥通信大楼、省煤矿安监局、省消防灭火救援指挥中心、滨湖人民医院、合肥一中、合肥四十六中、师范附小等项目38个,总投资近300亿元人民币。成立至今,吴邦国、李克强、贺国强、***、李源朝等中央领导人先后到滨湖新区考察。

(四)滨湖新区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该基地占地面积约2.1平方公里,位于滨湖新区西南部,规划总建筑面积约500万平方米,定位为中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创新发展主要基地之

一、国内服务外包产业的重点示范区、亚太地区离岸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承包转包中心。着力打造以吸引金融机构总行级后台服务中心、区域性总部等为主导功能,涵盖动漫

产业、创意研发、服务外包行业于一体的城市功能区。目标为引进20家总行级后台服务中心,容纳8-10万人就业。

目前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已经引入中国银行客服中心、建设银行总行后台管理中心、浦发银行后援基地、工商银行总行后台服务中心、邮政银行后台服务中心、农业银行后台服务中心,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省农委现代农业服务中心等项目。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政府大力推动

合肥市委、市政府集全市之力建设滨湖新区,专门成立滨湖新区建设指挥部,做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统一负责协调新区开发建设的一切事务。任命一位市委常委为指挥,新区涉及到的开发区、区县、市级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市委书记和市长每周到新区指挥部办公,随时解决问题。

(二)机制体制创新

滨湖新区建设指挥部,不是新区管委会,也不是一级政府,只是统一指挥协调机构,直接负责的业务只是招商和接待,指挥部下属的投资公司负责融资和拨款;市规划局负责规划的制定和审批;市重点项目建设局负责具体建设和工程管理;市国土局负责土地出让;项目用地所在区县负责征地拆迁、农民安置,同时享受项目税收或土地出让金分成。

(三)基础设施优先

1、短时间内,数条高标准主干路完成,打通了老城区与滨湖新区17公里距离的连接,新区骨架快速拉开。仅4年,累计完成投资393亿元,建成区10平方公里;建成市政道路80.98公里,路网围合面积30平方公里;房建面积1566万平方米。

2、一是启动建设省、市政府新行政中心,快速提高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二是将全市最好的3所中小学,整建制迁入新区,聚集人气,带动地产、商业。三是建设3000张床位的特级医院,提前做好公共设施配套。

(四)招商政策优惠

1、大力发展金融后台基地的目的滨湖新区认为,虽然金融机构后台项目一般没有税收,且土地出让价格偏低,但有2个方面好处,一是属于高端服务业,项目形象好,二是容纳就业人数多,吸纳大量大专以上人群就业,带动当地交通、餐饮、房地产(购买、租赁)业、教育、医疗等相关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

2、金融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土地价格

目前,滨湖新区房地产出让价格在500万/左右,最高900万/亩,但对于入驻金融国际后台服务基地的金融机构,土地出让价为60万/亩。

3、其它主要优惠政策

根据《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的规定:

(1)土地政策

投资额在3亿元以上的,用地可实行挂牌出让;工业设计和研发、物流、总部经济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凡建成后产权非分割出售和非分割出租的,可比照工业用地政策执行;新建或扩建非营利性的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福利等公益设施用地,凡建成后非出售、非分割出租的,经批准且公示无异议后可按协议或划拨方式供应。

(2)金融业

对新引进的国内外金融机构,其高管人员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本市留成部分,前两年给予100%奖励,后三年给予50%奖励。对新设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其担保业务收入所缴纳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本市留成部分,三年内给予50%奖励。奖励资金用于补充企业风险准备金。

对新设立的风险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所缴纳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本市留成部分,前两年给予100%奖励,后三年给予50%奖励。

(3)总部经济

对新引进的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地区总部贸易公司、销售公司所缴纳的营业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本市留成部分,三年内给予50%奖励。

对新引进的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地区总部或研发中心、采购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等分支机构,自建自用办公用房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按50%收取;购买自用办公用房的,按所缴纳的契税给予等额补助;租赁自用办公用房的,三年内按房屋租金的15%给予补贴,租金补贴最高不超过企业当年所缴纳税收本市留成部分。

实行租房补贴的,补贴资金在企业正常运行满一年后兑现,若实际租赁价格高于同期房屋租金市场平均价格的,按市场平均价格计算租房补贴。

(4)中介服务业

对新设立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从业人数20人以上、办公面积超过200 m2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科研开发、科技成果交易、人才中介等专业服务机构,所缴纳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本市留成部分,三年内给予50%奖励。其自建、购买、租赁自用办公用房的,比照总部经济政策执行。

第三篇:合肥滨湖新区城市规划原理调研报告

城市规划原理调研报告

——关于滨湖新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前言:

合肥市滨湖新区,即指历次规划中预留控制的东南引风口地带和城市机场南部地带。区域内自然景观良好,水系较多,其具体范围为南依巢湖,北靠二环南路,西接上派河和合安高速、东临南淝河,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90平方公里,其中312国道以北(北部片区)规划面积约27平方公里;312国道以南至十五里河(中部片区)规划面积约80平方公里;十五里河至巢湖岸边(南部片区)规划面积约83平方公里。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南部片区一期建设区面积初定为20—30平方公里。

滨湖新区的建设将使合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滨湖城市,沿巢湖风景线将成合肥的主要特色和魅力所在。新区的核心功能将体现为行政办公中心、商务文化会展中心、省级休闲旅游基地和综合居住等。滨湖新区是合肥未来通过巢湖,走入长江,融入长三角地区的水上门户,是合肥未来新形象的集中展示区。并通过“十一五”及更长时间的努力将滨湖新区打造成独具魅力的现代新城区和城市未来的新名片。

滨湖新区正式启动建设于2006年11月,按照“世界眼光,国际一流,合肥特色”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启动区确定在紫云东路以南,沪汉蓉高速以东的区域。启动区与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仅一路之隔,水、电、气、热等公共资源接入便捷。已建成的高速公路网和骨干道路网,四通八达。

正文:

一、建设滨湖新区意义重大

1.建设滨湖新区是实现在中部率先崛起的现实需要

合肥是中部省会城市中最靠近长三角的城市,也是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产业基础较好,交通枢纽作用显现,综合商务成本较低,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2006年,合肥地区生产总值1073.86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城市人口258万人,城市化率55.8%。相对自身而言,合肥这几年发展很快,但在中部省会城市中排名仍然靠后。同时,老城区人口过于密集、道路交通拥堵等情况依然存在,城市发展空间受阻,虽经多次改造但仍不能适应城市发展需要。而发挥巢湖的生态资源优势和通江达海的区位特点,建设一个风景优美、交通发达的生态滨湖新区,提升合肥现代化大城市形象,可以更多更好地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资本转移,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实现在中部率先崛起的目标。

2.建设滨湖新区是形成省会经济圈的重要举措

作为省会,合肥的发展必须置于全省发展的大格局中去思考。国内外诸多地区发展的历

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地区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和带动力。合肥不腾飞,安徽就谈不上崛起,省会经济圈无法形成。“141”城市空间发机的空间结构。而周边城市独特的资源优势,为合肥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持。如六安的水资源、淮南的煤电能源、巢湖通江达海的区位条件,都成为省会经济圈积聚发展势能的潜力所在。加快合肥发展,提升城市品位,提高经济首位度必将为尽快形成省会经济圈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设滨湖新区是迎接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各国城市化的实践表明,大城市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以及提高生活水

平等方面都比小城镇要具有明显的优势。2006年末,我省户籍人口6593.5万人,城市化水平37.1%。按照实现现代化的要求,2030年城市化水平要达到80%。而省会合肥理应成为安徽快速城市化的载体。因此,建设滨湖新区,打造通江达海的安徽“浦东”必将进一步提高合肥知名度,增强吸引力和对外幅射力,优化各种资源配置,加速城市化进程。

二、滨湖新区概念性规划及建设进展情况

1.滨湖新区概念性规划

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的总体思路,通过公开招标、专家评审、公众

参与和多轮的科学整合,形成了滨湖新区概念性整合规划。一旦建成,一座现代化的滨湖生态型新都市将屹立在安徽的中部。

规划中的滨湖新区位于合肥主城区南部,南依巢湖,北靠二环南路,西接上派河和合安

高速、东临南淝河,规划总用地面积196.9平方公里。其核心功能是行政办公中心、商务文化会展中心、省级休闲旅游基地、居住综合新区等。形象定位是合肥的城市名片,合肥融入长三角地区的水上门户,体现滨水的、生态的、现代的、地方的空间形象。

2.滨湖新区建设进展情况

去年10月,滨湖新区建设正式启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出“基础设施优先、社会事业优先、拆迁安置优先、聚集人气优先”,各项建设又好又快地向前推进。特别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新老城区发展,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进行资源整合和布局调整,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和支持,滨湖新区的人气聚集效应正在逐步显现。目前,3.5平方公里的的启动区初见形象,区内11条道路具备了通行条件,连接主城区与滨湖新区的全长12公里的徽州大道和BRT快速公交投入使用;6000人寄宿制高中、3000人初中、3000人小学可在今年秋季招生;拥有3000张床位的三级特等医院、省农产品检测中心、30万平

方米拆迁安置和商贸、旅游、换乘中心、写字楼等一批项目已陆续进区建设。滨湖新区拓展区、临湖区拆迁征地工作也于6月11日正式启动。新区建设带来的巨大商机吸引了各地的投资者,滨湖新区每天都要接待多批来自各地的投资者,本着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一些重大项目正在洽谈之中。建设者们创造的体现合肥精神的“滨湖速度”,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好评和社会各界的赞赏。

三、提请关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尽快完成滨湖新区规划及其控制性详细的编制

“三分规划、七分管理”是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当前,滨湖新区建设正在加速进行,但指导建设的规划却是仍有调整可能的概念性整合规划,从而可能带来无法预见、评估和预防的生态环保和城市景观问题,给生态城市的建设带来隐患。因此,当前要尽快在“141”战略规划及相关规划的基础上完成滨湖新区规划及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并注意其与老城区的衔接、平衡。规划编制好后,一定要按规划要求分期建设,不能随意变动。

(二)滨湖新区建设应注重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

目前,巢湖出现以下不良迹象:巢湖湿地面积逐步减少,沿岸的水土流失及水体淤泥等

日益加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湖岸出现塌陷,湖盆变浅、容积缩小,蓄洪防旱能力大大降低。目前最大水深仅3.77米,平均水深仅2.69米,水运能力明显不高。同时,水体污染严

重,湖区呈中度富营养状态,其中西半湖呈重度富营养状态,高温天气产生蓝藻等现象。滨湖新区建设是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工程。一方面,滨湖新区的生态工程建设可以保护巢湖自然生态环境,巩固和恢复滨湖生态湿地。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建设及人类活动的加剧,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不利生态环境的新问题。合肥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滨湖新区要消纳自身产生的污水,还要处理可能流入区内的污水,如果没有处理预案将会对巢湖水环境造成影响。因此,保护巢湖自然生态环境,巩固和恢复滨湖生态湿地是滨湖新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前提。为此,建议:

1、滨湖新区建设应做好“规划环评”

区域规划环评是环境影响评价从微观到宏观的拓展,是对战略规划实施中可能出现的环

境问题进行系统的评价。其目的,是将环境更为系统地纳入宏观的战略决策之中。通过分析、预测和综合的评价,提出最佳的减缓措施和政策建议,并将评价的结论体现在最后的决策当中,提高战略决策的质量,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区域规划环评作为规划的一部分,对规划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能够保证规划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因此,滨湖新区建设应在项目实施之前,对有关规划进行科学的评价。

根据滨湖新区的功能定位,总体规划应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高起点、高品位、高水平,注重巢湖水域的全面维护,保持良好的景观与生态环境,加强周边地段建设的控制,协调城市建设风貌。

2、滨湖新区建设应注重生态建设与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滨湖新区建设应有计划地巩固和恢复滨湖生态湿地,保护与建设巢湖自然生态环境。

(1)按照专家建议,实施好巢湖沿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2)围绕保护巢湖水质,做好相关的环保工作。城市园林建设应体现生态优先的原则。

(3)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将巢湖流域综合治理列入国家重点工程投资计划。

(4)加快江淮运河的立项、建设工作,尽快实现长江、巢湖、淮河三水沟通。

3、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统筹机构综合治理巢湖

(三)打好巢湖牌,做好滨湖新区旅游开发建设工作

滨湖新区建设为开发利用巢湖旅游资源,做活水文章带来了契机。围绕如何把滨湖新区建设成为“休闲旅游基地”,发挥其旅游会展功能,建议:

1、在滨湖新区规划建设中融入旅游功能

在规划建设中融入旅游功能,发挥滨湖新区市政建设的景观效应,实现建筑景观化、城市功能旅游化。在这方面,外地已有成功例证,如桂林的“两江四湖”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既是恢复桂林生态的杰作,又为桂林增加了新的旅游亮点。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转播塔及杨浦、南浦大桥,更跻身中国“十大经典旅游景点”之列。可见,在重大市政建设中融入旅游内涵,既能提升城市形象,又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推进泛巢湖国家级旅游区建设

合肥作为旅游中心城市,首先要把全市特别是滨湖新区各项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建设好。其次,要主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协作,滨湖新区旅游应和巢湖忠庙、肥东四顶山等旅游项目联合开发,认真遴选、衔接好旅游项目及旅游路线,争取用最小的资金与资源代价,形成最大的旅游产出。

3、统筹规划、重点推进滨湖新区“休闲旅游基地”建设

(四)做好建成区管理与服务工作

1、理顺发展与管理及服务的关系

随着滨湖新区启动区的快速建成,特别是三所学校的交付使用,在建好新区的同时,做好新区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已迫在眉睫。但新区往往容易出现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的跛脚现象。要按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尽快研究制定新区管理体制,对区域建设、发

展和社会事务进行统一规划、统筹管理。

2、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培训工作

各地新区建设的经验表明,只有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培训工作,新区建设才能没有后顾之忧。为此,建议:结合新区全面发展的需要,大力培训失地农民,提高他们的文化、文明、技能素质,实现农民向职工、村民向市民、农村向城市的转变。

(五)坚持项目带动战略

项目是吸引社会资源,尤其是资金、人才、技术等稀缺资源的有效载体。根据发达地区的经验,在一个集中建设的新区,产业集聚、项目带动战略无疑为成功之举。为加快滨湖新区建设进度,建议:一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和省直部门的支持,争取相关部门将重大项目放在滨湖新区。二要做好招商引资等工作,加大滨湖新区的宣传推介力度,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引进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企业。三是根据“141”战略和滨湖新区的功能定位,将无污染、低能耗项目集中在滨湖新区建设。

第四篇:厦门西站核心区城市设计工作计划书(peixia)

厦门西站核心区城市设计及开发策划工作计划书

一、项目概况

厦门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北纬24°25'—24°55',东经117°53'—118°27'。背靠漳州、泉州平原,九龙江入海处,与台湾隔海相望。厦门市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闽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著名的海港风景旅游城市和著名的侨乡,也是祖国大陆对台和世界各国交往的重要基地。厦门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厦门市由厦门岛,鼓浪屿及内陆九龙江北岸沿海部分组成,陆地面积1565.09多平方公里。其主体厦门岛面积约132.5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四大岛屿,整个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是条件优越海峡性的天然良港,有史以来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2002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137.16万,其中城镇人口96.30万人,占总人口的70.21%。厦门地属亚热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和多雨,年均气温在21度左右。

厦门市现辖有思明、开元、鼓浪屿、湖里、集美、杏林、同安七个区。其中厦门本岛内的思明、开元、鼓浪屿、湖里四个区为经济特区。思明区以商业闹市区为主;开元区以工厂区和新市区为主;鼓浪屿区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湖里区则是新兴的工业投资区。岛外的集美区以农业为主,包括以旅游、教育为主的著名侨乡集美镇;杏林区是已具一定规模的工业区和台商投资区。同安区则是全市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轻工、食品行业的原料基地。

厦门西站位于厦门市次中心集美分区北部的后溪镇岩内村。车站至高崎国际机场约12 km,距厦门本岛中心区约20km。车站东面为集美区岩内小学;西面是后溪生活区,距站区约250米为集美区后溪中学;南面是大学园区和集美中心区。北有324国道,南有沈海高速公路和城市环湾快速路,厦安高速公路连接线于车站东侧通过。站区内地形为低矮山丘,地势起伏不大,相对较为平坦。站区土地多为旱地、部分荒地和经济果林;低洼地区多已垦作鱼塘。站区内乡村道路较多,道路纵横交错,与区内主干公路和城市道路相通,可达厦门、集美、后溪、杏林、同安等地,交通方便。

厦门西站核心区范围:南以集美北大道中心线为界,东以厦安高速连接线中心为界,西以站西三路中心线为界、北以站北三路中心线为界,总用地面积约175公顷(其中铁路用地42公顷)。道路交通应考虑在更大范围与周边道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城市干道的衔接。

二、对本项目的认识

自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20年来,厦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总结经验,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已逐步形成了以厦门本岛、海沧投资开发区、杏林、集美台商投资区为中心,带动同安实行开放区政策的全方位、高层次的对外开放特区经济新格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558.33亿元,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4.0%、53.1%和42.9%,2001年实际利用外资8.25亿美元。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环境更加完善。形成了以工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格局,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特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到2001年底,厦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的协议外资金额为186.30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21.94亿美元。

交通便捷,历史上曾为我国的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现已形成较完善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厦门高崎国际机场位于厦门岛东北部,距市区12千米,是国家二类干线机场,已开辟国内航线53条。包括:厦门至安庆、北京、长春、长沙、常州、成都、重庆、大连、福州、广州、桂林、香港、上海、南京、杭州、哈尔滨、深圳等航线;厦门港已拥有东渡、海沧、鹭江、杏林等7个港区、77个生产性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8个,集装箱专用泊位7个,至2001年末,开通的至美国、欧洲、地中海干线及香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的国际集装箱航线达33条,内贸运输航线6条,已跻身国内大型一类港、世界集装箱大港50强之列;厦门站是鹰厦铁路终点站,可达省内的福州、三明、漳州、龙岩等22个市、县;出鹰潭市直达上海、杭州、南昌、合肥、南京、合肥、西安、重庆等省辖市;公路运输四通八达,不仅可直达省内各地,而且还可至温州、香港和、深圳、广州、珠海、汕头等地。

厦门西客站位于集美后溪镇的,是国家“四纵四横”铁路客运专线—沿海快速铁路通道上的一个重要客站,也是厦门铁路枢纽的主客站。根据《国家铁路网中长期规划》,未来福厦铁路、厦深铁路、龙厦铁路和鹰厦铁路将会聚于厦门西站。因此,该站是厦门铁路枢纽中心客站和厦门铁路客运的门户,将服务于厦门全市各区乃至闽南三角地区。厦门西站的建设对带动厦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构建海峡西岸中心城市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厦门西站也将成为厦门的重要门户和城市“新地标”。

三、本项目的技术路线

(一)工作思路

基于以上对于项目的认识,本次规划设计坚持可持续发展、整体性为指导原则,把规划区打造成集交通枢纽、商务商贸、文化娱乐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门户区,提升城市的整体空间环境品质,实现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并举,生态优美、交通发达、综合化、多样化、功能齐全的核心城区。具体规划工作从以下方面展开:

1、正确全面地分析项目所处的各种背景和国家、地方的相关政策和战略部署,为项目规划提供科学的指导作用及依据,将规划方案的前瞻性、超前性与规划的可操作性与可实施性相统一。

2、研究国内外相关案例,大胆认识,勇于创新,为本项目提供有益的借鉴,进而确保项目规划的时代性、先进性和科学性。

3、充分了解项目的区位条件、区域优势,高起点、高标准,大胆构思,充分利用项目地现有自然风景资源和浓厚的历史文化特色,为项目确定出正确的功能定位、创造出优美的环境和塑造出鲜明的特色。

4、对项目土地利用和发展现状的分析与评价,确定各项用地规划和功能分区以及各分区的布局,尤其是交通及相关配套设施的用地布局,科学、高效率地利用土地资源。

5、根据分期实施、有序发展的原则,将近期规划与远期规划、现状发展与未来发展相衔接,紧密规划区周边情况,使之与其他各区域协调统一,形成统一整体。

在设计方案中充分考虑价值判断重于经验分析,注重思维的灵活性,考虑使用多种方法,确保规划的科学性、严谨性,拟采用以下的方法:

1.在规划区进行实地调查与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收集第一手资料;

2.通过政府文件和相关情况介绍,在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规划区的整体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为下步编制规划作铺垫。

3.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如文献分析、对比研究、利益相关者分析、系统动力学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SWOT分析、多学科性综合研究、多方案选择、定性与定量并重、提倡市民参与等完成规划方案的制定、编写。

(二)内容重点

基于以上对区域的认识、分析,对铁路西站及其核心区的发展做出前瞻性、系统性的规划安排,将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和地区发展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在设计范围内 结合交通及其配套设施、商务、广场、餐饮、物流等综合考虑,将厦门西站核心区建成功能齐全、交通顺畅、环境优美、商业繁荣的现代化客运枢纽。此次规划的内容重点如下:

1、综合交通设计

对各类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广场、绿化进行合理布局,对行人、城市轨道、公交、出租车辆、社会车辆、公路客运等交通进行合理组织,并进行交通渠化和流线设计,对所需的市政设施进行配套规划,采用城市设计手法进行表现,设计深度达到详细规划要求。具体为:

1)充分考虑旅客在完成乘降转换过程中的行人流线、集散旅客的各类车辆及消防通道的流线设计,做到旅客乘降转换安全、方便、快捷、舒适;

2)满足远期和更长时间的客流量使用要求,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为旅客提供安全、有序、方便、快捷、舒适的乘降转换条件;

3)满足铁路客运和公路客运组织流线的要求,强调以人流为主的客运流程设计,综合考虑广场、站房、站场之间内在的流线关系,保证旅客乘降集散、流线畅通、便捷,流线设计中各活动区域及设施应匹配。充分考虑旅客在完成乘降转换过程中人性流线、集散旅客的各类车辆及消防通道的流线设计;

4)旅客流线应充分考虑铁路与轨道交通、公路长途客运、城市公交、出租以及其他交通方式的换乘关系,并分别对不同的换乘方式在车站设计中给予考虑。站内旅客各种流线应做到顺畅、短捷,尽可能避免不同流线之间的交叉。

5)对城市设计方案进行基于地区未来发展潜力之综合交通影响评估。

2、道路系统及竖向设计

对现规划路网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整合,考虑城市优美天际线及景观美,处理好核心区内部道路交通以及与周边路网的衔接,立体分流的主要道路断面设计、竖向设计,达到车辆和人流快速疏解进出的目的。

3、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地下空间的开发不仅应成为交通联系通道及人防空间,还应使之成为人与人交往的空间,休憩的空间,同时可合理布置商业购物及文化娱乐设施以提高地下空间利用率,成为综合的、人性化的交通、购物、休闲场所。

4、土地利用

本着集约用地、合理布局和分步实施的原则,兼顾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确定土地开发强度与环境容量。充分考虑站区建设对周边土地价值的影响,通过对站 区土地的有序开发,实现城市土地开发建设与交通枢纽的有机结合。

1)确定核心区的功能结构布局,处理好本区与周边用地关系,从土地集约利用及环境空间营造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土地使用调整方案。

2)合理设置车站相关配套设施,合理安排与区域发展潜力相关的商业、商务、文化、休闲用地,并力求功能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同时做到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与周围环境协调。

3)合理设置车站铁路客运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商业设施、邮政中心、轨道交通设施、常规公交设施、长途客运设施、各类停车场及各种交通换乘设施和联系通道等,对接送旅客的各类车辆的停车场以及旅客乘降转换的相关工程和服务设施的规模、位置进行评估和规划,并对城市现有交通网络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4)合理确定相应停车场的规模和位置,并考虑未来的发展。各种相关站场布局应结合交通流线设计考虑并使整体资源消耗最低。

5)规划区内总绿地率不得低于30%。

5、城市设计

厦门西站核心区作为厦门市的窗口,城市的重要门户,城市设计应在土地利用和交通组织最优的基础上,对该区域的城市空间形态以及整体的景观设计和活动组织做出具体布置与安排,并处理好建筑与建筑、建筑与环境、建筑与人的关系。

6、农村城市化

规划区现状村庄原则上应按整体拆迁异地安置方法进行农城化改造。

7、项目开发策划

1)项目策划

在区域城市发展定位和土地最优利用的基础上,结合厦门西站交通枢纽建设带来的潜在发展机遇,研究确定核心区内可能的、符合城市发展方向的开发项目并进行开发容量和市场发展潜力分析。

2)分期实施建议和土地开发策略

根据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从经营城市的角度提出本地区开发策略,对核心区开发项目建设次序进行安排,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价值,节约运营成本。

3)经济平衡测算及效益评估

投入产出的平衡指核心区内政府在公共及基础设施的投入和通过土地出让收益做到收支平衡甚至盈余。

(三)成果形式(注:以下内容为规划参考,在以后规划中可根据招标单位的要求及实际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1)说明书

说明书将详细阐述方案的构思、规划设计理念、规划设计目标,各种技术指标分析,根据方案特点增加相应的内容。

(2)图纸 区域分析图

现状图(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批租现状、建筑质量现状、地形分析等图纸)土地利用规划图 道路规划设计图 相关的规划分析、概念图 城市设计总平面图、鸟瞰图

绿化、景观、开敞空间设计等分析图、设计图 交通组织分析图 综合交通规划图 交通流量、流向分析图 建筑、交通一体化设计断面图

反映核心建筑之地上、地下部分与公交、轨道、出租、人行、商业等反映使用功能、交通一体化设计,并标注各层标高。

重要节点与特别地段的空间景观设计意向及其它表达设计特征的图纸 彩色效果图

包括整体鸟瞰图、重要节点透视图、环境设计效果图等(效果图重点是以人的视点观察的节点效果图)。

根据自身方案的特点,可增加图纸内容和数量。(3)具体形式和份数如下: 所有成果的电子文件光盘2套 多媒体光盘2张 展板1套

规划文本(A3)15套,附所有规划图件(A3),装订成册。

四、时间进度安排 本次规划分五阶段完成,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2006年12月1日

完成组织机构的安排落实和人员的合理调配等工作,做好下一步进行规划实施阶段所需人、财、物力等方面的准备。

第二阶段:2006年12月2日-19日

规划研究活动的组织进行,着重到规划区展开实地考察调研,收集项目所在城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商业、公共设施、交通状况等全方位的资料。并同时展开分析研究,形成初步研究结论与初步方案。

第三阶段:2006年12月20日-1月9日

形成初步成果,与甲方汇报,达成一致的方案修改意见,进一步完善与补充规划设计成果。

第四阶段: 2007年1月10日 提交最终成果,评审,验收。

五、项目技术人员安排

通过对本项目的认识、分析,设立“厦门西站核心区城市设计及开发策划”工作组,具体工作人员配置如下:

1、组长一名,由设计总监担任。(高级城市规划师)

2、副组长六名。(包括城市规划师、注册建筑师、产业经济师、园林景观师、旅游规划师、交通工程师等)

3、城市规划师六名,交通工程师三名,注册建筑师四名,市政工程师三名,园林景观师三名,水电及设备专业工程师两名。

4、绘图人员若干。

六、对组织者的要求

组织方承担规划编制的组织工作,履行其职责。负责规划任务书的制定、组织机构的安排,负责现状调查的配合和协助工作,负责组织有关会议、听取汇报并提出意见,负责技术把关和技术协调,负责中期成果汇报工作,并对设计进度与设计方向进行检查以及后期成果审查、成果报批并按时支付设计费用等工作。

第五篇:济南雪山地区控制性规划深化调整及核心区城市设计编制完成

济南雪山地区控制性规划深化调整及核心区城市设计编制完成作者:时间:2011-08-31

雪山地区是我市东部新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发展片区。为推进该地区的城市发展,济南市规

划局牵头济南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济南雪山地区控制性规划深化调整及核心区城市设计编制工作,该设计已通过规委会和社会公示,现已编制完成。

济南雪山地区规划范围东至绕城高速公路东环线,西至凤岐路,南至世纪大道、永大颐和园,北

至飞跃大道,总用地面积814公顷。规划建设用地面积663公顷,开发建设总建筑面积约850万平方米,人口规模15万人。规划沿世纪大道和凤鸣路交叉口布置商业商务、科研设计、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主的片区级公共服务中心;沿世纪大道形成东西向城市发展轴;沿韩仓河、蒋山公园周边布置以公益性配套设施和公共绿地为主的绿化生活景观带;片区内部规划以居住用地为主,形成多个配套设施完善的居住组团,形成“一心、一轴、一带、多团”的布局结构。

雪山地区核心区包括由世纪大道、凤鸣路、韩仓河和蒋山围合形成的区域,以及世纪大道、凤鸣

路交叉口西北角地块,总用地面积约223.5公顷,地上总建筑面积约250万平方米。核心区功能定位为济南市东郊创智基地和生活服务中心。规划遵循“区域整合、多元融汇、有机聚合、核心引领”规划理念。形成“一核一轴、一带多心”的整体规划结构。规划依托周边的优质高校资源,发展以智力产业、咨询服务为特色的商务办公、会展会议等现代服务业,同时依托韩仓河及蒋山,在社区规划建设、山体河道利用等方面引进环保低碳技术,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生态走廊,将核心区打造成以生态环境及创意产业为特色的大型综合社区。

下载合肥滨湖新区概念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合肥滨湖新区概念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某市新区城市设计方案设计要求

    某市江景新区城市设计方案设计要求一、地 区: 某市新兴江沿岸两侧重要地段二、详细内容: 为加快推进某市江景新区开发建设,打造宜商宜居的生活环境,某市面向设计单位征集某市江......

    风景区核心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湖州西山风景区核心区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背景及功能定位: 西山景区的范围为湖织快速路、318国道、经一路、经五路,其中西山核心景区范围为西接新318国道,东至经四路,北到......

    新区规划

    新区规划 一、无锡新区高新产业规划(分为A、B、C区) 1、无锡新区高新产业A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范围为:北起春华路、泰山路,南至新梅路、312国道,西至京杭大运河,东至沪宁高速公......

    城市设计与规划4457

    04457城市设计与规 城市设计与规划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1、 公元前1世纪的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著作《建筑十书》是古代西方保留至今惟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 2、 完......

    概念规划

    概念规划 概念规划 概念规划(Conceptual Planning)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是介于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之间的一种规划。概念规划强调的是思路的创新性、前瞻性和指导性,同时淡......

    紧凑城市概念下城市设计探讨论文[大全]

    摘要: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城镇化的脚步加快,各种高楼大厦在城市中拔地而起,但是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人地矛盾成为城市发展中最为明显的问题之一。所以,我国为了的城市设计......

    合肥规划规范

    合肥市人民政府令 (〔2007〕131号) 《合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已经2007年12月5日市人民政府第10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8年1月20日起施行。 市长吴存......

    龙华新区规划情况

    《龙华新区综合发展规划(2012-2020年)》初稿最近已出炉 按照龙华新区“三规统一”的思路,新区管委会联合深圳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国土委、经贸信息委和科技创新委,高规格成立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