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突出工作重点 推进全市工贸经济快速发展工作计划
根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安排,今年我市工贸经济的主要调控目标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工业品产销率保持在97.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8%,经济效益进一步好转;技术改造投资2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增9.5%,突出工作重点 推进全市工贸经济快速发展工作计划。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机遇,自加压力,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举措,推进全市工贸经济加速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抓运行调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一是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掌握经济运行情况。增强工业监测分析的预见性和指导性,提高预警、预测、指导的能力,具有前瞻性地提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建议,防止工业生产出现大的起落。二是加强生产要素的综合协调,优化资源配置。把产品有市场、市场竞争能力强的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在电力、资金、运输等各类生产要素上向其倾斜,鼓励企业开足马力,扩大生产。三是进一步推动银企合作,缓解资金“瓶颈”制约。及时向金融部门推介项目,开展银企资金供需洽谈活动,支持金融部门推出更多的金融新品种和服务,推动银企合作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四是加大营销力度,促进产销衔接。引导企业尽快建立健全营销管理信息化系统,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和水平,扩大销售网络。加大本地产品促销力度,支持和鼓励企业参与国内外各种类型的展销会、订货会、博览会,不断拓展市场空间,提高企业产品区外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2、抓项目带动,提高工业经济竞争力。一是明确支撑点,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把工作重点放在重大项目策划、对接和指导业主深化项目前期工作上,策划一批能对我市工业起支撑拉动的大项目、好项目及产业链项目。重点推进三钢年产300万吨钢配套改造、纺织化纤集团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生产线等项目的实施;加快纺织化纤集团年产10万吨VAC装置暨5万吨PVA技改,三化1、4-丁二醇,华茂化工公司年新增3万吨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树脂成型粉及餐具系列和永安300万吨旋窑水泥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实施。二是狠抓主攻点,扎实加强市本级的项目建设。对市区(含中央、省、市、二区)37项工业技改项目由委领导及相关科室落实项目工作目标责任制,全程跟踪落实,每季度检查通报,年终进行总结评比,以技改项目工作绩效为主线奖励考核干部,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委职工的积极性,工作计划范文《突出工作重点 推进全市工贸经济快速发展工作计划》。三是落实侧重点,主动与全省重点发展的汽车产业配套衔接。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全省汽车产业分工与协作,增强产业承接和配套能力。围绕福州东南汽车、厦门金龙汽车、闽西北载货车,在已有协作配套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整合机械加工企业,重点培育发展汽车标准件、变速箱以及发动机总成、驱动桥总成、非驱动桥总成等汽车零部件产品。同时策划、选准一批可供合作的项目,主动参与全省汽车产业链的招商活动,全方位开展对接与协作。四是攻好突破点,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突出加快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及重点县级园区建设,构筑企业发展的平台。加大园区项目的招商力度,瞄准行业内竞争性强、产业衔接性强、互补性强的企业,组织专门力量有针对性地引进重点企业和项目到园区落户。五是抓好结合点,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和产学研活动。组织好“五新”项目推介活动,实施20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六是强化关键点,提高联内引外实效。积极组织参加“6·18”和“9·8”招商活动,采取各种方式和利用相关配套政策,筛选一些重点项目进行招商引资,提高招商活动的实效。3、抓企业改革,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一是全力推进市本级企业改组改制,促进市属企业加快发展。对市本级13家、委直属17家国有企业力争在年内退出竞争性领域,实行委领导和相关科室挂包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制。二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企改革。结合老工业基地实际在对国企进行改革的同时引导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增加投入,盘活重组低效、闲置资产,促进企业产权多元化,培育新的增长点。三是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授权经营机制。按照三级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加强监督的原则,扩大经营者范围,完善考核机制。四是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指导和扶持,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营造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4、抓商贸流通,强化消费拉动作用。一是加大专业市场等现代流通项目建设力度。建立项目库,力争储备项目达100个以上。积极做好组团参加“5·19”福建首届商贸行业项目投资合作洽谈会的筹备工作,大力推介我市商贸行业投资环境和项目,引进资金加快我市商贸行业产业升级及业态创新。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步伐,抓好##汽车城、陶瓷品交易市场、电脑城建设,改造提升现有的鲜活水产品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市场及肉食品批发市场,加快##温州服装批发城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力争在明年上半年动工。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各类企业物流资源整合,利用现有场地设施,引进新技术,发展各类物流配送中心。积极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重点抓好市商业、医药配送中心、欣源物流配送中心、农资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二是积极发展会展经济。计划在市区筹办水果、糖酒、汽车、住房、电脑等6场以上专业会展活动,认真筹划在2004年国庆前夕京福高速公路##段一期工程建成通车之际较大规模的商品展销会。同时,抓紧筹建专业化会展公司,精心策划招商引资建设会展中心,促进会展经济发展。三是加快国有内贸企业改革与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大国有内贸企业改革力度,加快国有资产退出步伐,提高企业竞争力,对尚未改制和已改制未彻底的企业逐一制定进一步深化改革方案,做到国有资本有序退出。特别是积极支持市商业、物资、医药、食品集团的深化改革和做强做大工作,努力培育在全省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5、做好整规综合协调督察工作,优化市场环境。一是要立足“服务发展、促进发展”,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突出重点,推进各专项整治工作。集中力量突出抓好“餐桌污染”、药品食品市场、农贸市场、建材市场和安全生产等“五个重点”专项整治,以及房地产、汽车、通信产品及服务、价格秩序等“四个热点”整治,努力抓出成效,让人民群众满意。二是在全市各县推开“餐桌污染”治理工作。一方面做好省市直控的六个生猪基地、六片蔬菜基地、四个禽蛋基地的无公害化建设工作,广泛推进无公害肉、禽、蛋和蔬菜的生产。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抓好基地生产源头的检测体系建设,把好食品安全关,加快“农改超”步伐,推进治理“餐桌污染”工作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开展。(作者为##市经贸委党委书记、主任) 本@文内容摘;自WWw.eDuzhai.nET中国:教※育文摘(;突出工作重点 推进全市工贸经济快速发展
第二篇:突出工作重点推进全市工贸经济快速发展
根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安排,今年我市工贸经济的主要调控目标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工业品产销率保持在97.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8%,经济效益进一步好转;技术改造投资2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增9.5%。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机遇,自加压力,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
作举措,推进全市工贸经济加速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抓运行调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一是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掌握经济运行情况。增强工业监测分析的预见性和指导性,提高预警、预测、指导的能力,具有前瞻性地提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建议,防止工业生产出现大的起落。二是加强生产要素的综合协调,优化资源配置。把产品有市场、市场竞争能力强的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在电力、资金、运输等各类生产要素上向其倾斜,鼓励企业开足马力,扩大生产。三是进一步推动银企合作,缓解资金“瓶颈”制约。及时向金融部门推介项目,开展银企资金供需洽谈活动,支持金融部门推出更多的金融新品种和服务,推动银企合作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四是加大营销力度,促进产销衔接。引导企业尽快建立健全营销管理信息化系统,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和水平,扩大销售网络。加大本地产品促销力度,支持和鼓励企业参与国内外各种类型的展销会、订货会、博览会,不断拓展市场空间,提高企业产品区外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2、抓项目带动,提高工业经济竞争力。一是明确支撑点,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把工作重点放在重大项目策划、对接和指导业主深化项目前期工作上,策划一批能对我市工业起支撑拉动的大项目、好项目及产业链项目。重点推进三钢年产300万吨钢配套改造、纺织化纤集团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生产线等项目的实施;加快纺织化纤集团年产10万吨VAC装置暨5万吨PVA技改,三化1、4-丁二醇,华茂化工公司年新增3万吨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树脂成型粉及餐具系列和永安300万吨旋窑水泥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实施。二是狠抓主攻点,扎实加强市本级的项目建设。对市区(含中央、省、市、二区)37项工业技改项目由委领导及相关科室落实项目工作目标责任制,全程跟踪落实,每季度检查通报,年终进行总结评比,以技改项目工作绩效为主线奖励考核干部,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委职工的积极性。三是落实侧重点,主动与全省重点发展的汽车产业配套衔接。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全省汽车产业分工与协作,增强产业承接和配套能力。围绕福州东南汽车、厦门金龙汽车、闽西北载货车,在已有协作配套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整合机械加工企业,重点培育发展汽车标准件、变速箱以及发动机总成、驱动桥总成、非驱动桥总成等汽车零部件产品。同时策划、选准一批可供合作的项目,主动参与全省汽车产业链的招商活动,全方位开展对接与协作。四是攻好突破点,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突出加快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及重点县级园区建设,构筑企业发展的平台。加大园区项目的招商力度,瞄准行业内竞争性强、产业衔接性强、互补性强的企业,组织专门力量有针对性地引进重点企业和项目到园区落户。五是抓好结合点,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和产学研活动。组织好“五新”项目推介活动,实施20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六是强化关键点,提高联内引外实效。积极组织参加“6·18”和“9·8”招商活动,采取各种方式和利用相关配套政策,筛选一些重点项目进行招商引资,提高招商活动的实效。3、抓企业改革,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一是全力推进市本级企业改组改制,促进市属企业加快发展。对市本级13家、委直属17家国有企业力争在年内退出竞争性领域,实行委领导和相关科室挂包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制。二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企改革。结合老工业基地实际在对国企进行改革的同时引导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增加投入,盘活重组低效、闲置资产,促进企业产权多元化,培育新的增长点。三是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授权经营机制。按照三级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加强监督的原则,扩大经营者范围,完善考核机制。四是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指导和扶持,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营造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4、抓商贸流通,强化消费拉动作用。一是加大专业市场等现代流通项目建设力度。建立项目库,力争储备项目达100个以上。积极做好组团参加“5·19”福建首届商贸行业项目投资合作洽谈会的筹备工作,大力推介我市商贸行业投资环境和项目,引进资金加快我市商贸行业产业升级及业态创新。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步伐,抓好##汽车城、陶瓷品交易市场、电脑城建设,改造提升现有的鲜活水产品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市场及肉食品批发市场,加快##温州服装批发城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力争在明年上半年动工。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各类企
业物流资源整合,利用现有场地设施,引进新技术,发展各类物流配送中心。积极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重点抓好市商业、医药配送中心、欣源物流配送中心、农资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二是积极发展会展经济。计划在市区筹办水果、糖酒、汽车、住房、电脑等6场以上专业会展活动,认真筹划在2004年国庆前夕京福高速公路##段一期工程建成通车之际较大规
模的商品展销会。同时,抓紧筹建专业化会展公司,精心策划招商引资建设会展中心,促进会展经济发展。三是加快国有内贸企业改革与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大国有内贸企业改革力度,加快国有资产退出步伐,提高企业竞争力,对尚未改制和已改制未彻底的企业逐一制定进一步深化改革方案,做到国有资本有序退出。特别是积极支持市商业、物资、医药、食品集团的深化改革和做强做大工作,努力培育在全省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5、做好整规综合协调督察工作,优化市场环境。一是要立足“服务发展、促进发展”,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突出重点,推进各专项整治工作。集中力量突出抓好“餐桌污染”、药品食品市场、农贸市场、建材市场和安全生产等“五个重点”专项整治,以及房地产、汽车、通信产品及服务、价格秩序等“四个热点”整治,努力抓出成效,让人民群众满意。二是在全市各县推开“餐桌污染”治理工作。一方面做好省市直控的六个生猪基地、六片蔬菜基地、四个禽蛋基地的无公害化建设工作,广泛推进无公害肉、禽、蛋和蔬菜的生产。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抓好基地生产源头的检测体系建设,把好食品安全关,加快“农改超”步伐,推进治理“餐桌污染”工作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开展。(作者为##市经贸委党委书记、主任)
第三篇:突出工作重点 推进全市工贸经济快速发展
根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安排,今年我市工贸经济的主要调控目标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8%;工业品产销率保持在97.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8%,经济效益进一步好转;技术改造投资2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增9.5%。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机遇,自加压力,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举措,推进全市工贸经济加速发展。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抓运行调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一是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掌握经济运行情况。增强工业监测分析的预见性和指导性,提高预警、预测、指导的能力,具有前瞻性地提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建议,防止工业生产出现大的起落。二是加强生产要素的综合协调,优化资源配置。把产品有市尝市场竞争能力强的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在电力、资金、运输等各类生产要素上向其倾斜,鼓励企业开足马力,扩大生产。三是进一步推动银企合作,缓解资金“瓶颈”制约。及时向金融部门推介项目,开展银企资金供需洽谈活动,支持金融部门推出更多的金融新品种和服务,推动银企合作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四是加大营销力度,促进产销衔接。引导企业尽快建立健全营销管理信息化系统,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和水平,扩大销售网络。加大本地产品促销力度,支持和鼓励企业参与国内外各种类型的展销会、订货会、博览会,不断拓展市场空间,提高企业产品区外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2、抓项目带动,提高工业经济竞争力。一是明确支撑点,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把工作重点放在重大项目策划、对接和指导业主深化项目前期工作上,策划一批能对我市工业起支撑拉动的大项目、好项目及产业链项目。重点推进三钢年产300万吨钢配套改造、纺织化纤集团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生产线等项目的实施;加快纺织化纤集团年产10万吨vac装置暨5万吨pva技改,三化1、4-丁二醇,华茂化工公司年新增3万吨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树脂成型粉及餐具系列和永安300万吨旋窑水泥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实施。二是狠抓主攻点,扎实加强市本级的项目建设。对市区(含中央、盛市、二区)37项工业技改项目由委领导及相关科室落实项目工作目标责任制,全程跟踪落实,每季度检查通报,年终进行总结评比,以技改项目工作绩效为主线奖励考核干部,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委职工的积极性。三是落实侧重点,主动与全省重点发展的汽车产业配套衔接。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全省汽车产业分工与协作,增强产业承接和配套能力。围绕福州东南汽车、厦门金龙汽车、闽西北载货车,在已有协作配套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整合机械加工企业,重点培育发展汽车标准件、变速箱以及发动机总成、驱动桥总成、非驱动桥总成等汽车零部件产品。同时策划、选准一批可供合作的项目,主动参与全省汽车产业链的招商活动,全方位开展对接与协作。四是攻好突破点,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突出加快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及重点县级园区建设,构筑企业发展的平台。加大园区项目的招商力度,瞄准行业内竞争性强、产业衔接性强、互补性强的企业,组织专门力量有针对性地引进重点企业和项目到园区落户。五是抓好结合点,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和产学研活动。组织好“五新”项目推介活动,实施20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六是强化关键点,提高联内引外实效。积极组织参加“6·18”和“9·8”招商活动,采取各种方式和利用相关配套政策,筛选一些重点项目进行招商引资,提高招商活动的实效。
3、抓企业改革,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一是全力推进市本级企业改组改制,促进市属企业加快发展。对市本级13家、委直属17家国有企业力争在年内退出竞争性领域,实行委领导和相关科室挂包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制。二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企改革。结合老工业基地实际在对国企进行改革的同时引导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增加投入,盘活重组低效、闲置资产,促进企业产权多元化,培育新的增长点。三是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授权经营机制。按照三级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加强监督的原则,扩大经营者范围,完善考核机制。四是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指导和扶持,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营造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4、抓商贸流通,强化消费拉动作用。一是加大专业市场等现代流通项目建设力度。建立项目库,力争储备项目达100个以上。积极做好组团参加“5·19”福建首届商贸行业项目投资合作洽谈会的筹备工作,大力推介我市商贸行业投资环境和项目,引进资金加快我市商贸行业产业升级及业态创新。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步伐,抓好##汽车城、陶瓷品交易市尝电脑城建设,改造提升现有的鲜活水产品批发市尝蔬菜批发市场及肉食品批发市场,加快##温州服装批发城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力争在明年上半年动工。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各类企业物流资源整合,利用现有场地设施,引进新技术,发展各类物流配送中心。积极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重点抓好市商业、医药配送中心、欣源物流配送中心、农资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二是积极发展会展经济。计划在市区筹办水果、糖酒、汽车、住房、电脑等6场以上专业会展活动,认真筹划在2004年国庆前夕京福高速公路##段一期工程建成通车之际较大规模的商品展销会。同时,抓紧筹建专业化会展公司,精心策划招商引资建设会展中心,促进会展经济发展。三是加快国有内贸企业改革与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大国有内贸企业改革力度,加快国有资产退出步伐,提高企业竞争力,对尚未改制和已改制未彻底的企业逐一制定进一步深化改革方案,做到国有资本有序退出。特别是积极支持市商业、物资、医药、食品集团的深化改革和做强做大工作,努力培育在全省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
5、做好整规综合协调督察工作,优化市场环境。一是要立足“服务发展、促进发展”,坚持标本兼治,重在
治本,突出重点,推进各专项整治工作。集中力量突出抓好“餐桌污染”、药品食品市尝农贸市尝建材市场和安全生产等“五个重点”专项整治,以及房地产、汽车、通信产品及服务、价格秩序等“四个热点”整治,努力抓出成效,让人民群众满意。二是在全市各县推开“餐桌污染”治理工作。一方面做好省市直控的六个生猪基地、六片蔬菜基地、四个禽蛋基地的无公害化建设工作,广泛推进无公害肉、禽、蛋和蔬菜的生产。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抓好基地生产源头的检测体系建设,把好食品安全关,加快“农改超”步伐,推进治理“餐桌污染”工作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开展。
(作者为##市经贸委党委书记、主任)
第四篇:推进XX镇经济快速发展
XX镇党委、政府: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XX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产业化为主攻方向,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保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了2.6亿元,比上年增长18%;实现工商税收180万元,比上年增加28%;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2亿元,比上年增长47%;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20万元,比上年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2740元,比上年增长17%。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镇外出务工人员达到了7800人,比上年增长42%;新增二、三产业人员1639人,比上年增长33%。2005年,我们将按照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上大项目、培育骨干企业为突破口,以财政增长、农民增收、劳动就业扩大为落脚点,全力加快工业化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我镇资源优势,积极建设具有我镇特色的农产品基地,增加农业生产技术含量;积极推广良种新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积极探索和推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路子,努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创新措施、扎实苦干,努力推进XX镇经济快速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2005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5亿元,比上年增长35%;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比上年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亿,比上年增长23%;实现工商税收2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地方财政增加560万元,比上年增长33%。
一、全力开展“大项目建设年”活动,促进我镇骨干企业快速崛起
1、围绕增强投资拉力,努力实现企业项目建设的新突破。项目支撑产业发展,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今年我镇将通过项目建设使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路具体化、步骤有序化,坚持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具有比较优势、拉动作用强、促进经济发展作用大的项目。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业主负责”的办法,建立市场化的资金筹措机制,确保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优化项目建设环境,确保项目建设保持强劲态势。
2、在招商引资上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招商工作长效机制,狠抓项目落实,对签约的项目固定人员、固定地点,跟踪落实,使该落地的项目尽快落地,争取尽早开工建设。紧紧抓招商引资年、项目建设年的良好机遇,高标准进行园区规划建设和环境治理工作,搭建好招商引资的平台,做好承接项目的准备工作。二是认真研究分析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尽早做好产业引导,积极创新机制,使建设项目早竣工,早投产。
二、多措并举,促进骨干企业发展壮大
1、加强指导、服务,避免企业发展的盲目性。一是提供政策服务。以经贸委、吸收税务、工商、银行等部门,成立政策咨询办公室,主动为骨干企业了解政策提供便捷服务,对企业的咨询实行首问负责制、办事时限制,帮助了解产业政策的具体领域,引导企业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向。二是引导帮助企业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我们将把巨野县麟昌裘革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和金鹰纺织有限公司作为培育对象,积极引导帮助企业围绕上下同系产品配套延伸,打造和解读产业链条,加大技术开发创新力度,制定好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特别对金鹰纺织有限公司,要通过多种渠道,多方筹措资金,使公司在短期内实现规模的迅速膨胀,快速成长为集收购、加工、纺纱、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棉花加工企业。三是积极引导企业找差距。充分发挥政府信息资源优势,引导企业对宏观环境因素、产业发展趋势、市场供求动态、行业发展水平、企业内部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引导企业找准发展“座标”,实现重点突破,壮大特色,形成优势。
2、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一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尽快形成。积极组织和支持企业组建技术开发创新机构,加大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推进产、学、研联合;同时,制订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投入力度。二是认真落实鼓励企业技术改造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提高骨干企业投资、投产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三是树立“配角”观念,借脑生财。鼓励引导企业主动挂靠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引导外地科研单位以专利、技术入股的形式,加快新产品开发步伐。
3、立足现有优势,深化企业改革,使其做大做强。本着符合本地功能特点和总体规划、市场导向、比较优势的原则,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立足于棉花、林产品、粮食等农副产品优势,对亚绒棉业、恒泉油脂、金鹰纺纱、银海源棉业等企业,进行重点培养。通过明晰产权,优化股权,盘活经营,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是推进企业组织形式升级。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调优企业股权结构,加大经营管理层的控股比例。二是创新管理体制,组建企业联合会。三是规范企业内部运作机制,建立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决策机制和议事程序,健全民主决策机制,重大问题必须征求股东意见,建立公平制度,把企业重大决策的执行置于股东的监督之下,提高股东参与和落实决策的自觉性。四是不断强化企业管理。大力推广“倒逼成本管理法”,建立质量成本控制考核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全面推行现代物流管理,从关键环节入手,努力挖掘节约潜力,全流程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水平。
4、以人为本,积极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再好的方略也必须由人去实现。充分开发、利用和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区域综合竞争优势,迎接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必须有一批优秀的管理者和生产者,同时还要建立一整套人才引进和流动机制,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为此,下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用人新机制,鼓励企业打破传统思维定势,面向县内外招聘优秀人才,依靠人才优势加快发展。同时,积极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采取举办培训班、组织外出考察培训、选派人员到大专院校进修学习、聘请专家教授来讲课等形式,加强对企业家的教育和培养,提高企业家队伍的整体素质,使一大批优秀企业家脱颖而出,为加快我镇骨干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二、因地制宜,狠抓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1、把握市场需求,调整优化农业发展新格局。一是在依托我镇亚绒棉业、恒泉油脂、麟昌裘革工艺、金鹰纺纱加工等企业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以棉花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大力推广麦棉、蒜棉、蒜瓜棉等多元种植模式,扩大复种指数,提高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并按照发展“三精”农业和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要求,发展精细种植业,年内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1万亩。二是继续推进畜牧养殖,坚持走好林牧一体化的路子。大力推进规模化饲养,积极创造条件在全镇再建1—2个大型养殖场。同时,因地制宜,按照各行政村不同地块的生产状况,积极探索林菌、林草、林下养殖等模式。
2、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步伐,多方增加农民收入。一是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我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千方百计找项目,搞好合资合作,使农村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要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惠政策,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二是帮助民营企业选准产业,继续拉长木材加工、棉纺织、油料加工等产业,有效解决我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三是创新民营企业运行机制。千方百计筹集民营企业建设资金,引导群众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参股入股办企业、上项目,为民营企业堵塞资金缺口,缓解企业建设中的困难,激发新的发展活力。四是加大道路和企业“三乱”治理力度,简化审批程度,规范审批行为,提高服务效率,建立定期评议制度,严格奖惩。严厉开展打霸除恶治痞活动,为民营企业迅速做大做强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五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大力发展订单劳务,引导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六是深入开展我镇企业二次创业,提高乡镇企业吸纳就业能力。通过招商引资、重组引进,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实施镇企业二次创业工程,使我镇企业运营质量明显改善,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提高我镇企业吸纳农民就业能力。根据我镇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扶持力度,切实保证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三、围绕优化环境,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环境的新突破加快发展,必须优化环境,加强对部门执法行为、收费行为的监督和规范。强化服务职能,加强政务服务的协调,使企业和群众享受高效率、高水平的政务服务,坚决制止破坏软环境的行为,对“吃、拿、卡、要”的单位和个人,严厉查处,决不姑息。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对破坏市场秩序的现象加强整治,确保全镇市场秩序的根本好转。严格经济发展环境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破坏经济环境的行为,要严肃查处,严格追究。
四、强化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在今年的经济工作中,深入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转变作风,以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扎扎实实地完成好我镇的经济工作。
(一)加强对经济工作的学习研究,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通过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行政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和水平,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及时掌握有关的政策措施,研究发展变化了的形势,努力做到把握大势,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应对好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切实增强乘势而进、迎难而上的勇气和胆略。一是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坚韧不拔、契而不舍地抓好各项工作。二是要正视困难,勇于克难攻坚。今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关键一年,要坚决克服畏难等靠、等待观望的情绪,以百倍的勇气,沉下身子,调查研究,分类指导,负重前进,千方百计破解难题。主动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主动查找自身的薄弱环节,卧薪尝胆,加倍努力,以更高的目标、更严的要求,奋力争先进位。
(三)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切实增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加扎实的作风迎接挑战、克难攻坚,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创新工作机制,强化激励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营造“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社会氛围;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等各项制度,努力营造好亲商爱民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发展热情和创业激情,使XX镇的各项经济工作落到实处。
第五篇:阜城强力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阜城强力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新华网河北频道(2012-12-19 14:46:43)稿件来源: 衡水日报
阜城县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把改善“两个环境”作为重要抓手,不断强化提速提效意识、生态优先意识和实干兴县意识,推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截止到10月底,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进入全市前五位。
提速提效,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该县按照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要求,统筹安排,科学摆布,协调推进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和城建等工作,做大县域经济规模,为加快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增长点。为集聚更多资源要素,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坚持招商选资,把好入口,让项目规模更大,科技含量更高,核心竞争力更强,不断提高工业发展水平。在农业发展上,以设施瓜菜、畜牧养殖和特色果品三大主导产业为基础,紧紧围绕提高效益目标,着力扩大规模,增上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不断促进三大主导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增效益。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他们以运输物流产业为重点,提高服务业对县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城建上,严格按规划要求,以阜南新区建设为主,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引进战略投资者,稳妥推动一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进一步提高县城的承载能力,吸引人流、物流向县城聚集。为优化发展环境,落实企业宁静日等各项制度要求,着力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发展软环境。
生态优先,着力打造美丽阜城。该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同等高度的地位。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抓好铸造机加工、纺织服装、明胶等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积极增上新装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尽快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水平,培植和发展装备制造、包装材料、复合彩钢等低能耗、少排放、高贡献率的行业或产业,减少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严把项目准入关口,凡是对生态环境有不利影响的,无论项目多大也不引进。积极开展好“两个集中治理行动”和“一个攻坚战”活动,紧紧围绕“一人一亩林”的目标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大规模地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森林覆盖率。
实干兴县,焕发干事创业激情斗志。该县不断强化实干兴县意识,发扬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潜心静气抓发展,求真务实抓建设,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他们对照年初工作目标,认真盘点,找差距、看不足,利用年前这段时间,抓紧完善,拾遗补缺,为明年工作打好基础。对达伦生物制药、合德兴能源、坤腾联合泵业、稻香村食品等4个项目定期调度,确保年底投产,对中瑞包装、瑛榕木业两个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现场解决,争取早日投产。(郝红军、苗凤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