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项目管理概念
1、建设项目—是指需要一定量的投资,经过决策和实施(设计、施工等)的一系列程序,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以形成固定资产为明确目标的一次性事业。
2、工程项目的特征:建设目标明确性,建设项目的整体性,建设过程程序性,建设项目的一次性,建设项目的约束性
3、三大基本目标相互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4、工程项目管理的任务:三管理、三控制、一协调: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组织和协调。其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安全管理
5、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
1、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含业主方、咨询单位、监理单位)
2、设计单位的项目管理;
3、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
4、供货单位的项目管理;
5、建设项目总承包方的项目管理。(一般含设计)
6、可行性研究的特点:
1、先行性
2、不确定性(客观性)
3、预测性
4、决策性
7、开标:开标由招标人主持,邀请所有投标人参加。由投票人或投票人代表或公正机构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招标人当众宣读有效标函的投标单位名称、投标报价、工期、质量、主材用量、修改或撤回通知、投标保证金、优惠条件,及其他必要内容。投标文件有下列情况之一将视为无效:投标文件未按规定标志、密封;未经法定代表人签署或未加盖投标单位公章或未加盖法定代表人印鉴;未按规定的格式填写,内容不全或字迹模糊辨认不清;投标截止时间以后送达的投标文件。
8、评标: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有关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五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评标程序:“两段三审”两段:初审;终审。三审:符合性评审;技术性评审;商务性评审。
9、评标指标的设置:a)标价;b)施工方案; c)质量;d)工期;e)信誉和业绩。
10、评标方法:a)评议法 b)综合评分法 c)合理低标价法
11、中标:中标人的投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
12、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当事人双方在合同订立时无法估计其何时发生、发生后的程度及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影响度、同时也无法有效抗拒其影响的外界强制力(包括来自自然界的和社会的)。
13、工程分包:是指工程建设项目的承包人根据建设工程合同的规定或发包人的同意,将其承包范围内的非主要部分及专业性较强的工程内容另行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承包人承包的行为。工程转包:是指工程建设项目的承包人未获得发包人同意,以赢利为目的,将与其承包内容相一致的工程内容转让给其他承包人并不对根据建设工程合同所承包的工程负技术、管理和经济责任的行为。
14、建设工程合同担保:国内担保法规定了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五种担保形式。但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担保为定金,但多数情况下,定金的没收和双倍返还仅仅只作为一种惩罚与补偿手段。合同法中虽然规定了建设工程项目的留置形式,但执行过程中难度很大。抵押、质押需要相当数量的不动产和动产,对于国内经济负担普遍较重的建筑施工企业和处于买方优势地位的业主对存在较大的障碍。目前,国内最值得推行的建设工程合同担保是银行保证。
15、缔约过失责任: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尽的义务,而致使另一方的信赖利益的损失,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特点:此种责任发生在合同订立阶段。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缔约过程中而不是发生在合同成立以后。只有在合同尚未成立,或者虽然成立,但因为不符合法定的生效要件而被确认为无效时,缔约人才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16、暂定金:也称备用金,是指包括在合同中并在工程量清单中以该名称标明,供工程任务任何部分的施工,或提供货物、材料、设备、服务不可预料事件之费用的一项金额。它由工程师控制
17、保留金:是每次中期付款时从承包商应得款项中按投标书附件规定比例扣除的金额。一般情况下,从每月的工程结算款中扣除7%-10%。一直扣到合同价的5%为止。当工程移交时,支付50%给承包商,当缺陷责任期满时,支付另一半给承包商。
18、工程预付款:包括动员预付款和材料预付款
19、合同工期、施工期、缺陷责任期、合同有效期
合同工期:合同内注明的工期+延误的工期
施工期:从开工令起到工程移交证书上注明的竣工日为止。
缺陷责任期:竣工日到颁发解除缺陷责任书为止的日历天数
合同有效期:从签订合同起到结清单生效为止。
20、索赔的概念:它是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根据法律、合同规定及惯例,对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是属于应由对方承担责任的情况造成,且实际发生了损失,向对方提出给予补偿或赔偿的权利要求。
21、目标决定组织,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22、工程项目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的需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性综合。
23、质量控制是指在明确的质量目标条件下通过行动方案和资源配置的计划、实施、检查和监督来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
24、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1)事前控制:事前控制强调质量目标的计划预控,并按质量计划进行质量活动前的准备工作状态的控制。事前控制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注重质量目标的计划预控,二是按质量计划进行质量活动前的准备工作状态的控制。2)事中控制“事中控制是指对质量活动的行为进行约束、对质量进行监控,实际上属于一种实时控制。事中控制是对质量活动主体、质量活动过程和结果所进行的自我约束和他人监督两方面的控制。其关键是增强质量意识,发挥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控制。3)事后控制:事后控制一般是指在输出阶段的质量控制。事后控制也称为合格控制,包括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对质量偏差的纠正。
25、三全控制原理来自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是指企业组织的质量管理应该做到全面质量控制、全过程质量控制和全员参与质量控制。
26、赢得值原理(挣值法)挣值法实际上是一种分析目标实施与目标期望之间差异的方法。故而又常被称为偏差分析法。挣值法需要使用三项成本数据:BCWS——计划完成工作预算成本;BCWP——实际完成工作预算成本(即挣值);ACWP——实际完成工作实际成本。可以计算两项偏差:费用偏差(CV): CV= BCWP-ACWP进度偏差(SV): SV= BCWP-BCWS27、项目总进度目标:建设工程项目的总进度目标指的是整个项目的进度目标,它是在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定义时确定的。
28、进度计划的调整方法:工期优化或成本—工期优化。
29、项目资源管理的内容包括项目物资材料管理、项目机械设备管理、项目劳务管理、项目技术管理和项目资金管理等。30、31、材料取样、试验方法——书面检验、外观检验、理化检验和无损检验材料质量检验程度:免检、抽检和全检验三种。
32、机械设备的选用,应着重从机械设备的选型、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和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要求等三方面予以控制。
33、项目安全控制的概念:项目安全控制,是指项目经理对施工项目安全生产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控的一系列活动,从而保证施工中的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结构安全、财产安全和适宜的施工环境。
34、项目安全控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35、项目经理部应根据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进行相应的安全控制。
36、安全保证计划的作用是:规划安全生产目标,确定过程控制要求,制定安全技术措施,配置必要资源,确保安全保证目标实现。
37、项目安全保证计划应在项目开工前编制,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38、39、对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专业性强的项目,除制定项目安全技术总体安全保证计对危险性大的专业性强的施工作业和特殊工种的作业,应制定单项安全技术方案和划外,还必须制定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施工措施。措施,并应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作业资格和身体状况进行合格审查。操作人员的身体状况必须与安全作业要求相适应。
40、实施安全保证计划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指企业对项目经理部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各类人员所规定的在他们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应负责任的制度。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
41、项目经理部安全检查应采取随机抽样、现场观察、实地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并记录检测结果。对现场管理人员的违章指挥和操作人员的违章作业行为应进行纠正安全检查人员应对检查结果进行析,找出安全隐患部位,确定危险程度。项目经理部应编写安全检查报告。
42、安全员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应进行跟踪检查,保存验证纪录。
43、安全事故处理必须坚持“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
44、“三宝四口”防护检查:a、安全帽;b、安全网;c、安全绳;d、楼梯口、电梯口防护;e、预留洞口、坑井防护;f、通道口; g、阳台、楼边、屋面等临边。
45、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的意义:从宏观上看,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是国家全面考核项目建设成果、检验项目决策、设计、施工、设备制造、管理水平、总结工程项目建设经验的重要环节。从投资者角度看,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是投资者全面检验项目目标实现程度、投资效果,并就工程投资、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进行审查和认可的关键环节。从承包商角度看,工程项目通过竣工验收之后,就标志着承包商已全面履行了合同义务。
46、单位(子单位)工程竣工质量验收是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前的最后一次验收,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验收,在施工单位自行质量检查与评定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复查,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
47、一般工程项目可用十个指标对其进行综合评价:1.工期(工期提前率)2.质量 3.利润水平4.施工均衡度 5.机械效率6.劳动生产率 7.实物消耗节约率8.能源消耗 9.管理现代化水平10.伤亡强度
48、矩阵制项目组织特征:1)项目组织机构与职能部门的结合部同职能部门数相同。多个项目与职能部门的结合部呈矩阵状。(2)把职能原则和对象原则结合起来,既发挥职能部可的纵向优势,又发挥项目组织的横向优势。(3)专业职能部门是永久性的,项目组织是临时性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参与项目组织的人员有组织调配、业务指导和管理考察。项目经理将参与项目组织的职能人员在横向上有效地组织在一起,为实现项目目标协同工作。(4)矩阵中的每个成员或部门,接受原部门负责人和项目经理的双重领导。但部门的控制力大于
项目的控制力。部门负责人有权根据不同项目的需要和忙闲程度,在项目之间调配本部门人员。一个专业人员可能同时为几个项目服务,特殊人才可充分发挥作用,免得人才在一个项目中闲置又在另一个项目中短缺,大大提高人才利用率。(5)项目经理对“借”到本项目经理部来的成员,有权控制和使用。当感到人力不足或某些成员不得力时,他可以向职能部门求援或要求调换,辞退回原部门。(6)项目经理部的工作有多个职能部门支持,项目经理没有人员包袱。但要求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有良好的信息沟通及良好的协调配合,对整个企业组织和项目组织的管理水平和组织渠道畅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适用范围:1)适用于周时承担多个需要进行顼目管理工程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各项目对专 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都有需求,加在一起数量较大。采用矩阵制组织可以充分利用有限 的人才对多个项目进行管理,特别有利于发挥稀有人才的作用。(2)适用于大型、复杂的施工项目。因大型复杂的施工项目要求多部门、多技术、多工种配合实施,在不同阶段,对不同人员,有不同数量和搭配各异的需求。显然,部门控制式机构难以满足这种项目要求;混合工作队式组织又因人员固定而难以调配。人员使用固化,不能满足多个项目管理的人才需求。
优点:1)它兼有部门控制式和工作队式两种组织的优点,即解决了传统模式中企业组织和项目组织相互矛盾的状况,把职能原则与对象原则溶为一体,求得了企业长期例行性管理和项目一次性管理的一致性。(2)能以尽可能少的人力,实现多个项目管理的高效率。理由是通过职能部门的协调,一些项目上的闲置人才可以及时转移到需要这些人才的项目上去,防止人才短缺,项目组织因此具有弹性和应变力。(3)有利于人才的全面培养。可以便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在合作中相互取长补短,在实践中拓宽知识面;发挥了纵向的专业优势,可以使人才成长有深厚的专业训练基础。
缺点:(1)由于人员来自职能部门,且仍受职能部门控制,故凝聚在项目上的力量减弱,往往使项目组织的作用发挥受到影响。(2)管理人员如果身兼多职地管理多个项目,便往往难以确定管理项目的优先顺序,有时难免顾此失彼。(3)双重领导。项目组织中的成员既要接受项目经理的领导,又要接受企业中原职能部门的领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领导双方意见和目标不一致、乃至有矛盾时,当事人便无所适从。要防止这一问题产生,必须加强项目经理和部门负责人之间的沟通,还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详细的计划,使工作人员尽可能明确在不同时间内应当于什么工作。(4)矩阵制组织对企业管理水平、项目管理水平、领导者的素质、组织机构的办事效率、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均有较高要求,因此要精于组织,分层授权,疏通渠道,理顺关系。由于矩阵制组织的复杂性和结合部多,造成信息沟通量膨胀和沟通渠道复杂化,致使信息梗阻和失真。于是,要求协调组织内部的关系时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措施和协调办法以排除难题。为此,层次、职贾、权限要明确划分。有意见分歧难以统一时,企业领导要出面及时协调。
第二篇:项目管理的一般概念
项目管理的一般概念 1定义
1.1项目管理定义:要弄清楚这个概念,首先要给出项目的准确定义。项目简单地说,就是在既定的资源和要求的约束下,为实现某种目的而相互联系的一次性工作任务。简单来说,开发一种新产品、建一幢大房子、安排一场演出都可以称之为一个项目。而项目管理,是指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
1.2建设项目管理:一个建设项目从概念的形成、立项申请、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项目评估决策、市场定位、设计、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开工准备、机电设备和主要材料的选型及采购、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计划的制定、工期质量和投资控制、直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经历了很多不可缺少的工作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成功与否都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成败,而工程项目的管理实际是贯穿了工程项目的形成全过程,其管理对象是具体的建设项目,而管理的范围是项目的形成全过程,这与施工管理有所不同。施工管理的对象虽然也是建设项目,但管理的范围仅仅是施工阶段。
建设项目一般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但下列目标是共同的:即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投资,用尽可能少的费用、尽可能快的速度和优良的工程质量建成工程项目,使其实现预定的功能交付使用,并取得预定的经济效益。实际上也可以简单的认为工程项目管理就是限制工期、质量标准、投资额度。管理的一次性特征、明确的建设目标和既定的使用功能以及需实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共同组成了对建设项目的约束条件,使工程项目的管理限定在这些约束条件下进行,也就使工程项目的管理相对于其它领域的管理来说,复杂性更明显,管理的难度更大,对管理的要求更高。2内容: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内容很多,但具体的讲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职能。
2.1计划职能。将工程项目的预期目标进行筹划安排,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全部目标和全部活动统统纳入计划的轨道,用一个动态的可分解的计划系统来协调控制整个项目,以便提前揭露矛盾 2.1.1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所掌握的各种信息资料,为项目的决策人提供工程项目需不需要进行、有没有可能进行、如何进行、以及可能达到的目标等一系列决策依据,因此计划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决策过程。
工程项目的计划可按需要编制代表发展商意愿的切实可行的总指导性控制计划,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分解出)如下若干分计划,由相应的职能部门分头去执行。
1)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计划
2)拆迁安置计划
3)设计工作安排计划
4)工程项目招投标计划
5)施工作业计划
6)机电设备及主要材料采购供应计划
7)建设资金使用计划
8)竣工验收安排计划
2.1.2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是以计划为依据,使项目实施各阶段、各环节都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有章可循,以此来协调工程项目的各项活动,因此工程项目计划是工程项目实施的指导性文件。2.1.3计划使人力、材料、机械、设备和建设资金等各种资源都能得到合理的充分有效的运用,并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及时地对各阶段各环节的活动进行协调,以达到质量优良、工期和造价合理的理想目标,因此工程项目计划是实现工程项目目标的一种必要的手段。
2.2协调职能。对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与之有关的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之间,虽然都各有自己的管理内容和管理办法,但他们之间的结合部往往是管理的最薄弱的地方,须要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而各种协调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又最为重要。协调职能使不同的阶段、不同环节、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之间通过统一指挥形成目标明确、步调一致的局面,同时通过协调使一些看似矛盾的工期、质量和造价之间的关系,时间、空间和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充分统一,所有这些对于复杂的工程项目管理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2.3组织职能。在熟悉工程项目形成过程及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部门分工、职责划分,明确职权,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工程项目的各阶段各环节各层次都有管理者分工负责,形成一个具有高效率的组织保证体系,以确保工程项目的各项目标的实现。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可以充分调动起每个管理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管理者的工作能力和长处,以每个管理者的完美的工作质量换取工程项目的各项目标的全面实现。
2.4控制职能。工程项目的控制主要体现在目标的提出和检查、目标的分解、合同的签订和执行、各种指标、定额和各种标准、规程、规范的贯彻执行,以及实施中的反馈和决策来实现的。
2.4.1合同管理:通过与承包人或供应商签订合同的形式,将工程项目的任务和目标分解后,由承包人或供应商严格按合同要求的有关条款为工程项目的部分任务和目标服务,合同的有关条款就是一种控制和约束手段,同时也是体现合同双方利益的依据。2.4.2招投标管理:招投标工作是通过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或在特定范围内议标的形式,将工程项目的任务分解后,给予资质符合要求并能承诺各项指标的承包公司承揽,或将机电设备和主要材料分类后给予符合技术要求、价格合理、售后服务好的供应商负责供应。招投标管理工作实际是目标分解的过程,也是合同管理环节前的必要的一种手段和准备工作。招投标管理工作认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机电设备及主要材料的供货质量、供货时间、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工期和工程造价等指标的实现。
2.4.3工程技术管理,是工程项目能否全面地实现各项目标的非常关键的工作,它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技术准备阶段:如设计任务的委托,施工图纸的审查、设计交底、编制和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及重大技术问题的技术交底等。
2)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如处理和办理工程变更、洽商,技术方案和措施(包括季节性施工的技术措施)的审定,材料及半成品的技术检验,技术问题的处理,规范、规程和工艺标准的贯彻实施等。
3)技术开发活动:如科学研究,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使用及技术培训等。
4)其它方面的技术工作:如技术装备,技术文件、资料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技术责任制的落实等。
所有这些工作的认真开展都将有助于不断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管理水平,有助于工程项目按正常规律形成,保证工程项目施工秩序,可充分发挥工程管理中人员、材料、设备的潜力,确保工程项目各项技术指标的实现。
2.4.4施工质量管理,是工程项目的最终质量能否满足预定质量目标的重要工作,它主要包括下列工作:
1)对有关单位的资质审查,包括对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施工队伍的素质以及质量保证体系的认定,机电设备和主要建筑材料供应商的资质审查等。
2)质量检查,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及安装质量的检查,是否按工艺标准、操作规程和规范施工,是否按设计图纸要求或洽商变更要求施工,工序衔接是否合理,是否会有隐患,进场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机电设备等的质量检查等。通过质量检查,符合要求的可进行下道工序,不符合要求的限期纠正。
3)进行工程质量的评定,按建设工种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进行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最终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评出质量等级,发现主要存在的质量问题,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使工程质量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
4)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如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预制品的检查制度,隐蔽工程验收制度,班组自检和交接检制度,按质量管理层次实行分级验收制度,第三方认证制度以及质量事故处理办法等。
2.4.5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分析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成本目标的分解,落实成本目标的控制者,明确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对项目成本的职能分工。
2)编制成本控制计划,以施工预算和项目预算成本同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分析,使实际成本控制在预算成本之内。
3)采取技术措施控制项目成本,主要从确定最佳建设方案、设计方案、施工方案、采取能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提高交付使用率等方面着手进行。
4)实行计划与资金的动态管理,随时了解和掌握实际成本和计划之间的动态关系,适时的调整计划调整决策,使资金使用更加合理。
5)认真审核组成工程成本的每一笔款项的支付,审核其内容是否为支付范围、数额是否计算正确、是否留有余地,支付时间是否合适、支付对象是否为合同当事方等。
6)尽量减少索赔事项的发生,要求尽量减少指挥和决策的失误,将设计图中的问题提前发现并在施工前解决,平时多积累相关的原始资料,如往来文件、指令、施工日志、记录、气象资料、质量隐患记录、整改通知、人员配备和组织情况、政府的有关文件和法规等,所有这些都可作为索赔事件一旦发生时的依据。
7)合理组织施工、提高施工质量、加快工期、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减少返工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均可从另一个侧面相对的降低项目成本。
2.5监督职能。监督的主要依据是工程项目的合同、计划、规章制度、规范、规程和各种质量标准、工作标准等,一般可以通过下列手段实施对工程项目的监督,有效的监督是实现工程项目各项目标的重要手段。
1.政府的监督。由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向当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办理委托监督手续后,监督站将对工程项目进展的各个主要阶段实行监督检查,核定工程质量,督促与工程项目有关的设计、业主、监理和施工各方按质量管理条例的要求,负责落实各自的质量责任,同时也对维护建筑市场的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监理制度的推行,对于规范建筑市场、加强质量监督和站在第三方的公正立场维护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积极协调与工程项目有关各方的关系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承担工程项目的监理公司一般经投标接受监理服务后,向该工程项目派出一个以总监理工程师为首的、配备与工程项目相适应的一套监理工程师班子组成监理组,根据发展商的委托参与工程项目的设计监理或工程监理,对工程项目实施通常所说的 三控二管一协调。通过监理的专业手段对工程项目的工期、质量和投资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配合业主进行信息和合同的管理,对工程项目有关各方有效地进行组织和协调,使工程项目的发展尽量减少偏差和失误,对实现工程项目的各项目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工程项目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日常的巡视、检查以及反映工程进度情况的会议、会议纪要、报表、报告、往来文件等信息来分析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解决问题,及时纠正偏离目标的现象,及时为施工单位提供或创造必要的施工条件,使工程项目永远保持正常的秩序,健康地发展。
3工程项目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 3.1建设项目管理建议书
从业主现行机构及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出发,编制从建立项目管理架构到管理机构组成及运作的整套建议。
3.2管理状态评估报告及改进项目管理的建议书
对业主已启动建设项目的各个参与方(包括业主机构、监理公司、设计人及承包商等)的管理表现进行调研、评估,提出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必要并提出需进行的改进要点。
3.3开发地盘的选择与土地条件的谈判
根据投资人对开发项目的构想,推荐适宜的建设地盘,负责建设用地转让条件的谈判,进行土地评估,编拟涉及用地条件的各项合同并组织实施。
3.4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从政府政策、市场、技术、财务安排的角度观察分析建设项目,评估其可行性。必要时将项目的工作量按时间段划分,以适应财务、开发进程、设计、采购及建造的需要,进行滚动开发。
3.5建安工程设计管理
会同业主共同论证项目的功能设置,并根据功能要求编制项目设计任务书,作为业主的机电顾问及装修顾问进行机电与装修工程方案论证,安排概念设计、方案设计、确保工程设计不超出项目成本、工期与技术实施可行性的预期限度。
3.6办理项目从建设到使用的各项政府手续
包括但不限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开工证、商品房销售许可证、消防、人防、节水的审批,市政各口方案的审批、市政工程规划许可证、开工证及接用手续等。
3.7合同管理
编拟项目合同网络,确定采用国内或国际招标、国内或国际采购,明确总包与分包、供货商的合同关系及分包商、供货商之间的合同关系,制定各级各类合同的原则与策略,确定合同基本条件并编写详尽的合同条款。
3.8组织招投标工作
根据项目合同网络组织招投标工作,包括制定招投标工作程序、编制招投标文件,推荐投标单位并作资格审查,组织招标、开标、答辩、现场考察,编写评标报告、协助业主完成决标。
3.9计划管理
建立项目的分级计划体制,组织参与项目各方共同编制项目进度总控制计划并予以审定发布,定期检查专业工程及综合计划编制与执行情况并酌情作必要调整。在需要时介入全部计划工作过程的管理。
3.10财务管理
组合业主投入项目的各类资产与资源,建立财产的法律基础,配合进行会计及融资工作,承担业主的政府收费及税收顾问工作,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判断现金需求。
3.11成本管理
评估各方建议作出的技术变更对设计、建造工期、成本及日后运行的影响,控制影响工期及成本的设计变更,安排日常的工程进度款的审核、组织项目的估算、概算、预算与决算工作。
3.12质量管理
制订项目的质量目标与工作体系,组织参与项目建设的各个单位建立相应的工作体系与工作制度,使之相互协调并监督执行。
3.13项目施工期的监理
对施工承包商在施工中的行为进行综合的专业监督、检查、控制和评价,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施工符合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使工程的质量、进度、造价满足合同条件,确保施工行为合理、科学、经济。协调建筑承包商、分包商、供货商及各设计人之间的关系。协调建安工程与市政工程现场施工的安排。
3.14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控制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制订项目安全生产计划并强力推行以确保现场人身与财产安全。组织现场平面布局使之易于安全、保卫、后勤及物料搬运的管理。
3.15物资采购的管理
确定项目各项材料物资的采购分类办法,制定各类物资采购的审批及现场验收程序并监督执行。
3.16项目档案及信息管理
组织项目开发建设档案的管理,包括政府颁发的各种批件、证书、全部商务合同、协议、工程设计图纸及设计变更与经济洽商的单证、项目重要的收发文件等。设计并为项目装备高效管理所需的IT系统。
3.17配合项目租售及移交物业管理或项目运营
协助业主进行销售策划,必要时组织销售代理公司的招标工作并对销售代理公司的工作进行监控与配合。协助业主进行物业管理或项目运营工作的策划,必要时组织物业管理或项目运营公司的招标。对物业管理或项目运营公司及时介入项目的验收、移交与交接工作作出安排
4项目管理的工具及方法
直方图、离散图、控制图、项目管理计划软件等
5项目管理模式:应用模式多种多样,业主委托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承担的职责范围非常广泛也非常灵活,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应用模式: 5.1项目管理公司的作用类似于业主的代理人。一般不保证项目的预算和完工时间,各施工承包商或材料供应商与业主签订施工或供货合同,而不是与PM公司签订合同。
5.2项目管理公司还与承包商或供应商签订施工或供货合同。在该模式中,PM公司通常保证项目费用不超过一定限额(即总价承包或限额承包),并保证按时完工。该模式通常也称为PMC(项目管理承包)。此模式下的PM公司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施工总承包商。
5.3项目管理公司不仅承担项目的施工管理,而且承担项目的设计。
上述三种应用模式只是基本模式,在这三种模式基础上还有多种衍生模式,比如,业主可能会要求第1种模式中的承担项目的设计,或是要求第3种模式中选择承包商并与之签订施工承包合等。6进行项目管理的主要优势:
6.1业主权益获法律保护。业主与管理公司签署正式的委托合同。业主的权益受到有关法律规范的充分保护。
6.2独立及公平的管理决策。管理公司在财务上独立于参加项目建设的各方,可以独立地做出科学、高效的管理
6.3管理专家的参与。管理公司拥有项目管理与技术方面的专家及众多经验丰富的高级管理人员介入项目的管理。
6.4专业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管理公司因不断总结管理的经验与教训,对复杂建设项目的技术构成及施工过程非常熟悉,这将使所管理的建设项目可少走弯路,节省大量时间与费用。
6.5稳定的运作。管理公司因在长期管理项目中已形成成熟的运作模式,并为员工熟知掌握,个别管理人员的更换不产生冲击性的影响。6.6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公司在方案论证时期便介入项目的项目管理,使项目的成本得到主动和有效地控制。
6.7灵活性。可适应业主迅速启动新项目的需要,给业主变更增加委托内容以更大的弹性与灵活性。
6.8定时性。以预控计划及操作项目的专业经验,可以短周期完成项目建设。7 项目管理的收费
目前项目及管理收费参考财政部下发的建设单位管理费管理办法执行,但在该办法中取费是本建设单位本身的管理费用,所以未含实行项目管理的企业应当的税费、风险费用、以及利润,取费具体数额,建设单位和项目管理单位可以根据具体工作内容协商确定
建设单位管理费总额控制数费率表 单位:万元
工程总概算 费率(%)算例 工程总概算 建设单位管理费
1000以下 1.5 1000 1000×1.5%=15 1001-5000 1.2 5000 15+(5000-1000)×1.2%=63 5001-10000 1 10000 63+(10000-5000)×1%=113 10001-50000 0.8 50000 113+(50000-10000)×0.8%=433 50001-100000 0.5 100000 433+(100000-50000)×0.5%=683 100001-200000 0.2 200000 683+(200000-100000)×0.2%=883 200000以上 0.1 280000 883+(280000-200000)×0.1%=963 8项目管理委托方式 8.1业主直接委托 8.2邀请招标方式 8.3公开招标方式
第三篇: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概念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概念
建设项目管理是为实现项目投资、进度、质量目标而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工作,内容是研究如何高效益地实现项目目标。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包括成本、进度和质量控制,三个控制没有轻重之分,同等重要并有机结合。
简单的说:通过组织管理,实现成本目标、质量目标、安全目标、进度目标等。
第四篇:软件项目成本管理概念
成本管理是软件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分析了目前软件开发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进度和成本联系起来考虑,使工作量和实际成本匹配的方法。结合现有的估算方法,设计成本管理系统并将其应用于软件项目管理平台中,旨在改善软件开发中成本超支的现象,为企业提高效益。
关键词软件项目管理平台 成本估算 成本控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软件开发实施有效的管理是决定软件产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在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中,项目管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软件项目管理是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而对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分析和管理的活动。成本管理是软件项目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就目前发展来看,成本管理是软件项目管理中一个比较薄弱的方面,许多软件项目由于成本管理不善,造成了软件造价的成本上升,软件质量得不到保证。针对这些现象,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成本管理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正在研究中的课题--软件项目管理平台的开发当中,以便于开发有效的软件项目管理工具,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成本管理概述
项目成本管理包括确保在批准的预算范围内完成项目所需的各个过程[1]。软件项目成本的管理基本上可以用估算和控制来概括,首先对软件的成本进行估算,然后形成成本管理计划,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对软件项目施加控制使其按照计划进行。成本管理计划是成本控制的标准,不合理的计划可能使项目失去控制,超出预算。因此成本估算是整个成本管理过程中的基础,成本控制是使项目的成本在开发过程中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
1.1 成本管理的过程
软件项目成本管理就是根据企业的情况和项目的具体要求,利用公司既定的资源,在保证项目的进度、质量达到客户满意的情况下,对软件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活动,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利润。
成本管理的过程包括[1]:
l 资源计划,包括决定为实施项目活动需要使用什么资源(人员、设备和物资)以及每种资源的用量。其主要输出是一个资源需求清单。
l 成本估算,包括估计完成项目所需资源成本的近似值。其主要输出是成本管理计划。
l 成本预算,包括将整个成本估算配置到各单项工作,以建立一个衡量绩效的基准计划。其主要输出是成本基准计划。
l 成本控制,包括控制项目预算的变化。其主要输出修正的成本估算、更新预算、纠正行动和取得的教训。
1.2 软件开发成本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项目成本预算和估算的准确度差。
由于客户的需求不断变化,使得工作内容和工作量不断变化。一旦发生变化,项目经理就追加项目预算,预算频频变更,等到项目结束时,实际成本和初始计划偏离很大。
此外,项目预算往往会走两个极端:过粗和过细。预算过粗会使项目费用的随意性较大,准确度降低;预算过细会使项目控制的内容过多,弹性差,变化不灵活,管理成本加大。
(2)缺乏对软件成本事先估计的有效控制。
在开发初期,对成本不够关心,忽略对成本的控制,只有在项目进行到后期,实际远离计划出现偏差的时候,才进行成本控制,这样往往导致项目超出预算。
(3)缺乏成本绩效的分析和跟踪。
传统的项目成本管理中,将预算和实际进行数值对比,但很少有将预算、实际成本和工作量进度联系起来,考虑实际成本和工作量是否匹配的问题。
1.3 成本管理方法的改进
目前常用的软件项目管理工具都侧重于某一方面的功能,如微软的Project2000侧重管理、规划任务,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跟踪这些任务,偏向于进度安排与跟踪控制;RUP侧重于用户需求的描述;PVCS侧重于软件变更管理。这些软件项目管理工具都在不断的完善其功能,虽然也有成本管理的功能,但总的来说大多数都不能用来进行软件成本估计,缺乏事先成本控制,不能和估计数据自动化协调,不能自动化地利用历史数据库中的数据。当前的项目管理工具并不能满足成本管理的需要。
针对以上成本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目前软件项目管理工具的不足,文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管理方法,将进度和成本联系起来考虑使工作量和实际成本匹配的方法。并且结合已有的成本估算方法,同时将过程数据库引入到软件项目管理中,给出成本管理系统的原型设计。系统采用先进的估算方法解决了成本估算准确度差的问题,工作量和实际成本匹配的方法进行成本的绩效分析和跟踪使得项目成本能够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
回答人的补充2009-06-29 22:28成本管理系统的设计
2.1系统总体设计
虽然目前已有不少项目管理软件,但一般只是管理软件进度和跟踪监督,和软件估算是项目独立的,而且目前还没有成型的软件项目成本管理软件,我们以为指南,研究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特殊性,结合现有的软件成本估算技术和一般行业的项目管理技术,以进度、人员、成本,变更为中心,提出了软件成本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案。并以此为基础对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析和设计。图1是系统的基本体系结构图。结论
该文讨论了目前已经有的一些软件项目管理系统的不足,不能把预算、工作量和实际进度联系起来考虑做到有效的成本管理,本文提出了改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可以对成本管理进行准确的估算、有效的控制,并且给出了系统的设计。但由于软件项目管理本身的复杂性,虽然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有助于成本管理中估算
与控制问题的解决,但仍然不可能做到非常好,如果能将成本和进度、质量联系起来取得三者之间的平衡,势必对软件企业的项目管理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第五篇:管理的概念
(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等各项职能工作,合理有效利用和协调组织管理所拥有的资源要素,与被管理者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人际关系是管理的核心问题。
管理职能 从计划、组织、领导、人力资源管理、控制五个方面来论述管理职能。管理对象包括组织中的所有资源,其中人是组织最重要的管理资源。
1.人力资源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
2.财力资源做到以财生财,财尽其力。3.物力资源做到物尽其用。
4.信息资源管理者应保持 对信息的敏感性和具有对信息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
5.时间资源(最稀有的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完成更多的事情,创造更多的财富。6.空间资源
(二)管理的方法
1.行政方法行政方法是指在一定的组织内部,以组织的行政权力为依据,运用行政手段,按照行政隶属关系来执行管理职能,实施管理的一种方法。
行政方法的特点:(1)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以组织的行政权力为基础,以下级服从上级为原则。因此,行政方法时效性很强,见效快。(2)具有明确的范围。(3)不平等性。
2.经济方法经济方法是指以人们的物质利益的需要为基础,运用各种物质利益手段来执行管理职能。经济方法的特点:(1)利益性(2)交换性(3)关联性
3.教育方法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从德、智、体诸方面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改变行为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
教育方法的特点:(1)教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2)教育是一个互动过程 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
4.数量分析方法数量分析的方法是建立在现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科学基础上的一系列数量分析、决策方法.数量分析方法的特点:(1)规模化(2)客观性强
二、管理的基本特征
(一)管理的二重性管理具有二重性,一是自然属性,二是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为我们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管理经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1.管理的科学性科学是反应自然社会和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
2.管理的艺术性管理实践活动是一门艺术,而指导这种实践活动的知识体系——管理学则是一门科学。所以,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辩证统一。(三)管理的普遍性与目的性(四管理或管理人员任务的一致性
三、科学管理的基本特征
(一)管理制度化
(二)管理程序化
(三)管理的数量化
(四)管理的人性化
四、管理学及其研究内容
(一)管理学的概念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基本规律与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二)管理学的特点1.实践性 2综合性 3 社会性
一、护理管理的发展变迁真正的科学护理管理是从近代护理学创始人佛罗伦斯南丁格尔时期开始。
二、影响护理管理的因素
(一)护理管理的一般环境是指医院和护理管理的外部环境,即是对医院和护理管理的绩效产生影响的外部条件和力量的总和。
(二)医院护理管理组织结构
1.护理部主任
500张以上床位的医院要求配备专职副院长,并兼任护理部主任,另设护理部副主任2人;300~500张床位的医院,或虽不足300张但医教研任务繁重的专科医院,设护理部主任1人,副主任1~2人;300张床位以下的医院,设总护士长1人。
2.科护士长100张床位或设有三个护理单元以上的科室,以及任务繁重的手术室、急诊科、门诊部设科护士长。
3.护士长护士长是医院病房和其他基层单位(门诊、急诊、手术室、供应室、产房、婴儿室、ICU等)护理工作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