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

时间:2019-05-14 02:08: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统音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统音乐》。

第一篇:传统音乐

传统音乐与音乐教育

—人文学院 思政0901 殷旦丹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失很严重,尽管政府以及社会人士群策群力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但大量的民间文化正以惊人的速度消亡。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教育内容,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不仅仅是单纯的理解作品和传授技巧。如何在音乐教育中,渗透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更深入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传统文化渗透于美育之中,使学生不断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绚丽之美,自 觉地加入到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来,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一、何为中国传统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和四域音乐以及外国音乐的交流融合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说,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外国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中原音乐指的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音乐。四域音乐指的是除中原华夏族为主所创造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以

久的中华大地各民族的音乐文化。

二、音乐教学的特殊性

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教学中,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时,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要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作为一种艺术种类,无论是歌曲还是器乐曲,都是通过音乐的语言而流露和反映出来。音乐与其他同类艺术相比,有许多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不仅用听觉,有时它还通过全身的感觉来感受音乐。比如,对于节拍、节奏和力度等,就不仅仅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同时音乐又是一种表情艺术。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视觉形象的造型艺术或文字艺术的规律来要求和理解音乐的内容。音乐作为学校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学科,它是加强美育的主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干渠道,同时也是辅德、益智、健体、促劳的重要课程,它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古代传统社会中,人们用歌记载历史,于是各民族便有了专门的叙事歌;人类起源歌、万物起源歌;人们用歌沟通人神两界、跨越时空,于是有了祭祀歌、鬼歌;有了各种各样的礼俗歌。可以说,在更深的层次上,唱歌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普遍手段。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引导学生从音乐本身和文化背景方面整体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自

豪感。

三、传统音乐在当代教育中的现状

重视音乐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但在普通教育中将音乐作为正规课程,则是从清末才开始的。经过“戊戌变法”、“学堂乐歌”、“五四运动”时期的发展,传统音乐体系逐步发展建立起来。之后,一些从国外留学归来的音乐家们提出“只有全面地学习西洋音乐文化才能救国”,这些观点为以后以西方音乐为主体的音乐教育做了铺垫,同时也使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施教活动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阻隔和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西方音乐文化的传入,我国音乐除了本土原生文化的传统音乐之外,又出现了两种新的音乐文化体系:一是属于本土次生的民族新音乐体系,二是属于外来文化的西洋专业音乐体系。1980年以后,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我国又增加了当代流行音乐体系,由此形成了差异明显的几大音乐体系并存的中国音乐文化新格局。这几大体系中,流行音乐体系源于西方的全球化模式,这种具有商品广告性、纯娱乐性的通俗音乐在人民生活中占了绝对优势,这种现象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产生了一定的阻隔作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而当今的大学生很少有人会唱自己家乡的民歌,也很少有人会哼有自己家乡地方特色的戏曲。鉴于传统文化对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现代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意义,我们要对传统文化遗产

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因此,学校教育作为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大历史使命。

四、传统音乐与音乐教育的关系

传统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合,同时又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音乐文化包括了多种文化,涉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类型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现象,而且也体现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文化、民俗、语言、美学观点,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文化情思,其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与思想,是这个民族精神的载体。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这样说过:“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唯有从我们的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作为文化的民族民间音乐具有继承的价值,传统音乐教育同时也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意义。

学校教育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具有多种社会功能。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学校教育是一种武器;学校教育要提高民族素质;学校教育要使中国实现民主和富强,即“教人创造富有的社会,不创造富有的个人”。他强调用教育点燃中华民族生命之火焰,放出中华民族生命之光明。学校教育的功能还体现在它的延续作用上。通过教育,可以把老一辈优秀的行为、思想和感情传给新一代,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继承和发展。因此,学校教育是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最佳渠道。传统音乐多姿

多彩,具有丰富的地方特色和历史内涵,见证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音乐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传统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教育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教育的文化是不可行的,没有文化的教育就失去了它的实际存在价值,教育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的音乐教育是分不开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音乐文化以铺天盖地的气势滚滚而来,传统音乐文化面临着延续和生存的威胁,我们要意识到传统文化对培育下一代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坚定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精华的基本立场。只有加强传统音乐在教育中的地位,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才有利于创造与时俱进的新的传统音乐文化。

五、音乐教育在传统音乐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传统音乐作为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它以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伴随着历史发展。在教育中将反映我国社会生活的优秀传统音乐作品纳入音乐课教学,通过学习和聆听传统音乐,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传统音乐当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经典的传统音乐伴随着音乐文化中的典故,能深深地启发和感染世世代代的人们,使它成为中华文化精神的一部分,也成为每个中国人深层心理意识的一部分。

毋庸置疑,传统音乐文化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几千年来的中国音乐史及现代的音乐教育现状看,我国音乐要得到真正的发展和提高,必须以中华民族本土音乐为主。如果把西方或者其他流行音乐当成主流,而将传统音乐作为附庸的话,必然会带来传统音乐的衰退乃至消亡。学校教育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要使传统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得到很好的传承,就必须强调传统音乐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并给予它一定的地位。

第二篇:传统音乐复习资料(文字)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臻完美。1民歌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所以不受专业作曲技法的支配2由于采取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不使用曲谱将其版本固定,所以变化情况较多3由于上述两种原因的综合作用,民间歌曲集中了不同时代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趣

民歌 娱乐作用 教育与传承功用 人生礼仪功用 祭祀与驱邪功用 交际功用 民歌的历史发展脉络

1春秋战国时孔子编的《诗经》国风,是我国第一部乐歌总集2楚国民歌 部分由屈原整理成《楚辞》的《九歌》中3汉代 “相和歌”,包括北方各地民歌以及根据民歌加工改编的艺术歌曲,还有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大型舞曲《大曲》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湖北一带的西曲吴歌开始注意南北方民歌地域特点5唐代精选曲调,加工改编,填入多种唱词,形成“曲子”6宋代文人模仿曲子的形式写作歌词,成为“词牌”7明代中期以后,出现著录民歌小曲的刊本。

汉族民歌体裁分类的现状号子、山歌、小调

号子又称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一领众和 劳动号子的主要种类

1、搬运号子 《走绛州》2工程号子 《打硪号子》3农事号子()《催咚催》

4、船渔号子)《川江船夫号子》 劳动号子音乐的艺术特征

1、直接、简朴的表现方法和坚毅、直率的音乐性格2节奏的律动性1)长律2)平律3)短律:

3、音乐材料的重复性

4、领、合相结合的歌唱方式

其中,领与和的结合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1)交替呼应式(《打硪歌》)2)重叠式(《川江船工号子》)3)综合式(《川江船工号子》)

(三)山歌——

山歌的定义;山歌多在户外演唱,其曲调往往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是劳动人民用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山歌的分类、主要歌种及不同山歌类别的特点

1、一般山歌:多流行在山区、高原。

1)“信天游”:流行于陕西音乐由上下句乐段构成;唱词比较对称,多以七字为一句;多以真声演唱。《蓝花花》、《我哥哥当了红军》 2)山西“山曲”:山西乐句通透变尾,3)

“花儿”:又叫作“少年”,流行在甘肃、。“头尾齐式”。每句字数大体一致,《一对白鸽子》 4)江浙山歌:江浙徵调式最常见。四句体,级进为主音域窄《红菱牵到藕丝根》 5)四川山歌:曲调挺拔坚韧。《妹儿爱的勤快人》

6)云南山歌:曲调开朗、热情,旋律起伏往往较大,(《赶马调》)7)湖南山歌: “高腔” “平腔” “低腔” 8)田秧山歌:综合有号子和小调的。

2、放牧山歌:放牧着在田野劳动时为吆喝声多为儿童所唱。常有吆喝性的衬词。山歌音乐的艺术特征

1、坦率、表现方法和热情、音乐性格2自由节奏3高亢的曲调

2、曲式结构:

1)乐段结构:最常见的是二句体和四句体

2)乐句变化形式:常出现句幅比例和节奏安排的不对称现象,小调的分类 及主要种类的特点小调又叫小曲,在人们生活的闲暇和节日演唱

1、吟唱调:实用性强,音乐以吟诵性为主,旋律接近自然语言,结构简单,2、谣曲:篇幅不大,乐段结构完整,节拍比较规范。

1)诉苦歌河北《小白菜》2)情歌:艺术水准高。曲调健康美丽,表达感情。陕北民歌《三十里铺》3)生活歌:反映日常生活。曲调清新活泼,表达了劳动人民生活中的情趣。《回娘家》4)嬉游歌:属于游戏类小调。歌词以游戏内容为主,娱乐性强。

3、时调:艺术形式规范和成熟。严谨结构,变化丰富的节奏和曲调,讲究润腔。有乐器伴奏;流传时间悠久,传唱范围广;歌词内容形式多样;旋律骨架稳定。

1)孟姜女调:又春调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基本曲调。诉说离别、悲怨或爱恋情绪的题材占有相当的比重(《送情郎》、叙述性强的内容(《绣花灯》、音起、承、转、合式四句结构。

2)“剪靛花调”:又剪甸花”流行于我国北方。流传区域大变体多;用这个曲调填词的民歌内容广泛,大多为明快、喜悦的情绪。(表现生活情趣的《回娘家》《丢戒指》《小看戏》《十二月观灯》《大踏青》;抒发思念之情的《绣荷包》《摘棉花》《情郎害病》《绣五更》;叙述诉苦内容的《青楼叹》《逃难小调》等)

明末清初的北方说唱曲牌都以它为基本曲牌。河北深县《摔西瓜》

3)鲜花调:又叫“茉莉花”,流行全国。变体多,唱《茉莉花》原词。此曲调常被用于民间歌舞、说唱和戏曲音乐中。4)“银纽丝调”:又银绞丝歌词口语化,擅长叙事内容多为亲家打骂之类 5)

“无锡景调”:清末流行。音乐曲折委婉,叙事与抒情功能。

6)“妈妈娘糊涂调”南方较少,多为诉苦、恋爱内容安徽凤阳花鼓多使用

7)

“绣荷包调”:主要流传于华北。情绪大多哀愁、缠绵(《走西口》也有欢乐明快情绪的(《二妹子观灯》)。《绣金匾》是此调变体。8)“对花调”:西北、华北

9)

“叠断桥调”:又叫“跌断桥”、流行于华北东北西北内容大多哀思怨诉

小调音乐的艺术特征

1叙事与抒情相交融的表现方法和曲折、细腻的音乐性格2规整、均衡的节奏、节拍3曲折、多样的旋法

1、曲式结构:对应式:2)起承转合式

一 蒙古族的长调与短调

1、长调:曲调悠长,节奏自由,曲式篇幅长大,草原气息浓郁。长调民歌是典型的蒙古族音乐风格的代表,《辽阔的草原》

2、短调:曲调较紧凑,节奏整齐,曲式篇幅较小 《脑门达来》

蒙古族民歌的特点:1采用57声音阶2羽调式和徵调式为主3旋律线条抛物线型;音程跳进大

二、朝鲜族的抒情谣数量多,题材广泛表现朝鲜族人民生活的各个侧面

(爱情内容:《阿里郎》丰收喜悦:《道拉基》;1抒情摇大多旋律流畅,节奏、结构均衡规整。2称节奏为“长短”,表明节奏类型,乐曲的速度和性质3农谣即劳动歌谣,在朝鲜族民歌中占有很大比重,几乎所有劳动都有相应的歌曲

特点1五声音阶为主,平调和界面调2常用拍子为6/

8、3/

4、12/

8、9/8等。3旋法,引向主音的下行二度级进和四度音程跳进

三.哈萨克族民歌分类:

1、内容上:劳动歌曲、颂赞歌曲、爱情歌曲、习俗歌曲

2、演唱形式上:独唱 弹唱 对唱

民歌特点1运用七声2五声调式宫和羽和欧洲音乐体系的七声调式两种相融合 3旋法—牧歌特点强。通过多种变化手法发展出整首民歌曲调 四维吾尔族的题材分:爱情歌、劳动歌、历史歌、生活习俗歌 音乐体系十分丰富,囊括了中国、欧洲和波斯-阿拉伯三个音乐体系 维吾尔族民歌特点:

1音阶有五声、六声、七声2调式中国体系:宫、;欧洲体系:自然小调为主;波斯-阿拉伯体系:调式多样3多出现切分节奏和弱拍起唱。4旋法——旋律线条多呈锯齿型,曲调进行曲折、细腻,富于装饰性

五藏族民歌 箭歌:藏语称“达鲁”,流行于西藏东南林区,又称“工布箭歌”(流行于林芝地区),是狩猎射手们夸耀弓箭和箭术所唱的歌,唱时伴随简单的舞蹈动作。(《北京的金山上》《姑娘,你往天上听吧》)六云南彝族的“四大腔”

产生:云南建水、石屏一带彝族尼苏支系中

分类:《海菜腔》《山药腔》《四腔》《五山腔》四种不同的声腔和套曲形式的总称。另:王惠然《彝族舞曲》使用了“四大腔”中《海菜腔》的旋律素材 三我国有多声部民歌的主要民族(多集中在南方)

壮族(“双声”)侗族(“大歌”“拦路歌”“耶”“嘎哨”)苗族(“赛咳”)纳西族(“窝热热”)蒙古和柯尔克孜族也有多声部。

四、民间歌曲与我国其他民间音乐类别的关系和地位

1、是其他民间音乐以及专业音乐的基础

2、民歌中形成的一些最基本手法也同时成为其他民间音乐的主要手法,并在其他大型音乐体裁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升华

3、在民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其他各类民间音乐形式,经发展成熟后,其中的一些手法又被民歌借鉴、吸收,促进了民歌的进一步发展 民间舞蹈的定义: 民间歌舞是在民间形成,并流行与民间的舞蹈艺术。它由人民群众自创、自演,表现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及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民间舞蹈的性质:

1)民间舞蹈是音乐与舞蹈相结合的艺术

2)两种形式不论民间歌舞还是民间乐舞,都经常使用乐器伴奏

3)我国各族民间舞蹈中,载歌载舞、歌舞乐三者结合的形式更具代表性

各民族的民间舞蹈有娱乐、民俗、宗教、祭祀、礼仪等多种社会功能 汉族民间歌舞音乐的代表种类 秧歌:

秧歌流行于我国北方汉族地区,是一种歌、舞、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秧歌的表演形式一般有地秧歌和高跷两种(地秧歌为徒步在地面上歌舞,高跷则为双脚踩在缚以腿部的木跷上歌舞,又名“踩高跷”)

秧歌的舞蹈有大场、小场之分(大场是集体舞,一两名领舞者率领秧歌队便舞边走各种队形图案,大常用于秧歌的开头和结尾;中间是由二三人表演的舞蹈和歌舞小戏,名为小场)

秧歌的音乐一般有三个部分:1小场音乐(包括“领唱秧歌”与“走戏调”)2锣鼓打击乐:主要用于舞蹈伴奏3唢呐吹奏:主要用于舞蹈伴奏 代表河北的集中秧歌,东北山西陕西伴奏用二胡唢呐笛子等。花灯:

花灯主要流行于我国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省 花灯的主要表演形式有:1灯舞2集体歌舞3小型歌舞 采茶流行在我国南方产茶区广东、广西、江西、采茶的歌舞形式有三个发展阶段:茶歌”;后来 “茶灯”最后小戏 采茶的伴奏乐器有二胡、笛子、唢呐和大锣、,过门和过场音乐以唢呐为主 维吾尔族的赛乃姆和十二木卡姆中的歌舞音乐:

一、赛乃姆:使用于麦西来甫中 伴奏乐器有手鼓、独它尔、热瓦普

二、木卡姆中的歌舞音乐

木卡姆意为“大曲”包括了歌曲舞蹈器乐文学

1、南疆木卡姆:共12套,因此又叫“十二木卡姆”,其音乐结构在木卡姆中最为典型。其音乐结构由四部分构成:1木卡姆2穹乃额玛由若干首叙诵性歌曲和歌舞曲组成3达斯坦:原意为“叙事诗”麦西来普

十二木卡姆的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和齐唱;伴奏乐器有萨它尔、弹拨尔、独它尔、热瓦普、艾捷克、卡龙、手鼓等 藏族的堆谐和囊玛:

一、堆谐:是西藏西部地区的歌舞。堆是地名,谐为藏语歌场,“堆谐”是在藏族组最古老的民间歌舞“果谐”(圆圈歌舞之意)和民间小调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原是堆地人民丰收时敬神的歌舞因在拉萨最盛行,所以又被称为拉萨踢踏舞

用扎年(藏族一种六弦的弹拨乐器),后来发展成为扎年、扬琴、曲笛、京胡和串铃等组成的小型乐队 堆谐的音乐结构由前奏——慢歌段(降谐)——间奏——快歌段(觉谐)——后奏五个部分组成,大部分堆谐歌唱的内容与宗教有关

二、囊玛:拉萨独有的一种格调很高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 音乐分为前奏和间奏、歌曲、舞曲三个部分

囊玛的音乐多在堆谐音乐素材基础上吸收汉族民间音乐而形成,舞蹈动作也是由堆谐中吸收而来,乐队使用汉族工尺谱演变而成的藏文工尺谱 歌曲内容除少量来自宗教方面外,大多为歌颂家乡、赞美爱情和表现生活、抨击时弊、、讥讽统治者的昏庸、等等 朝鲜族的长鼓舞和农乐舞:

一农乐舞:农乐舞是朝鲜族农耕生活的反应,集体舞蹈,有情节表演和技巧表演 象帽舞是朝鲜最具特色的。

二、长鼓舞 长鼓是朝族民间乐器,也是舞蹈道具。《道拉吉》、《阿里郎》、《阳山道》等

蒙古族安代:起源于萨满教的巫术活动,过去为治病求雨现为群众性自娱舞蹈。景颇族刀舞:用芒镲伴奏。我国民间舞蹈音乐的艺术特点:

1歌舞音乐采用当地民歌小调2器乐伴奏占有重要地位3采用规整的2/4或4/4节拍,始和结束于强拍 舞蹈音乐的形式结构:1)单歌段2)歌曲与舞曲相交替3)联曲体的歌舞套曲4)固定的锣鼓点和锣鼓牌子

民间舞蹈音乐与我国其他民间音乐类别的关系1音乐最主要来源是当地的民歌小调2许多舞蹈在发展过程中孕育出了说唱,更多的形成了小戏 说唱音乐的定义:说唱又叫曲艺,是由我国古代民间的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长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用来讲唱历史、传说、故事的艺术体裁,是文学、音乐、表演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主要分类:曲种分类1评话2鼓曲3快板4相声 说唱音乐分为1鼓词2弹词3道情4牌子曲5琴书 地位是高台教化:戏曲和说唱通过舞台表演使人们了解历史接受教育的方便途径 说唱音乐的历史发展脉络

我国说唱艺术有悠久的历史1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荀子的成相篇汉魏相和歌唐代说话和佛教徒宣传教义的俗讲。可看作是今天说唱音乐的前身

2宋元时期,说唱艺术达到了成熟的阶段,有表演场所 勾栏瓦肆 曲种有a小型曲艺如陶真 涯词 小唱 货郎 鼓子词 b大型曲艺诸宫调北宋孔三转所创和唱赚 3明清以来,a古老曲种道情 宣卷 莲花落 不断更新流传至今b不能顺应时代发展自行消亡c没有独立体裁,其艺术成就被其他音乐体裁吸收。说唱音乐的艺术形式:

说唱音乐的表演形式、艺术特点、使用韵部、唱腔结构类型等。表演形式:1单口唱2对口唱3帮唱4拆唱5群唱6走唱 艺术特点:

1)叙事性 为了能将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叙述清楚,说唱音乐以叙述性曲调为主,主要采用半说半唱、似说似唱、唱中有说、说中有唱的曲调讲故事 2)叙事和代言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说唱音乐采用一人多角的表演方式。在讲唱故事的过程中,既使用第三人称的叙事体,也使用第一人称的故事人物的代言体

3)音乐与语言的密切结合体现在:a.声调 b.节奏 韵部的使用:

十三辙:明清以来,我国北方说唱、戏曲的唱词大多按“十三辙”押韵。十三辙即13个韵部,唱腔结构类型:板腔体(以上下句结构为基础,采用板式变化的手段来阻止唱腔结构),曲牌体(不同的曲牌连缀演唱),单曲体(唱段由一个基本去掉无限变化反复构成),主插体(在板式变化题的基础上,加用其他腔调)汉族说唱音乐的代表曲种

1福建锦歌、2山东琴书、3四川清音(特点哈哈腔 李月秋)、4单弦牌子曲、5河南坠子、6京韵大鼓、三者关系。a前身为木板大鼓(河北沧州河间一带流行),b木板大鼓艺人进入京津地区,因演唱带有河间一代口音,成为怯大鼓 代表人物胡十 宋五 霍明亮c京韵大鼓为刘保全,张小轩,白云鹏发展怯为京(刘保全改用北京语音说唱并创制新腔)d京是在木怯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唱词形式为上下句形式 衬字和垛句的作用a衬字和嵌字的使用或去掉一般不改变句意,使唱词更活泼口语化b垛句在情绪紧张或需要加强描写的地方使用。唱腔是板腔体 有三种板式:慢(平腔 挑腔 落腔 甩腔 预备腔 长腔)紧 垛 7苏州弹词。源于元明的词话 代表人王周士 演出形式 单档双档三档 弹词开篇无说白,音乐性强,用一个唱段描述一件事情

流派1愈调 俞秀山2马调 马如飞 3陈调 陈遇乾4杨调 杨振雄5蒋调 蒋月泉 6丽调徐丽仙 说唱音乐与我国其他民间音乐类别的关系

1说唱音乐在民歌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形成2地方小戏在说唱音乐的基础上形成 3说唱音乐在成熟与完善的发展过程中,又大量吸收了戏曲音乐的成就,并且给民歌民间歌舞的进一步发展以启发和丰富。戏曲音乐的定义:我国的戏曲与希腊的悲剧喜剧和印度的梵剧并列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戏曲是在中国民间音乐和其他一些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音乐戏剧,是集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表演的多种艺术手段于一身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戏曲音乐事区分剧种的重要组成因素。戏曲音乐由歌唱和器乐伴奏两部分组成。戏曲的历史发展脉络1宋代,北方的杂剧和南方的南戏,是我国最早的两种戏曲形式。2明初至明中叶,产生了最具代表性的南曲系统的四大声腔,弋阳(江西)俗 余姚(浙江余姚)俗 海盐(浙江海盐)雅 昆山(江苏昆山)雅。明代四大腔影响更大的是昆山和弋阳 新四大腔:梆子 皮黄 弦索 乱弹

地方小戏的行当 旦生丑 特点 载歌载舞

戏曲的地位:精神娱乐 高台教化 道德教化中国古典文学的传媒。藏族有藏剧 朝鲜族有唱剧。

戏曲音乐的分类1音乐结构2剧种3声腔

念白有两种1韵白 经过加工的与日常语言有相当的距离,并相当程度的音乐化,表现上层人物2散白 以方言为基础接近日常语言,表现下层人物。戏曲的艺术形式

1戏曲是包容时间艺术的空间艺术的综合艺术形式。2表演技能 唱念做打

戏曲音乐包括声乐的唱腔和念白,器乐文武场面的伴奏和各种过场音乐 戏曲唱腔三类型:抒情性,叙事性,戏剧性。

文武场面:文场为管弦乐部分,武场为打击乐部分。戏曲的分类3种

1戏曲剧种是根据起源地,流行地区,艺术特色划分。

2声腔是指具有渊源关系的某些剧种所使用的音乐特征相一致的腔调。3我国戏曲的唱腔结构分为曲牌体和板腔体 曲牌体又叫曲牌连缀属于套曲结构,由一个或多个具有特点的独立曲调构成。唱词用杂言句

板腔体又叫板式变化体,以一个曲调为基础,通过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的等等变化派生出一系列不同板式的唱腔。戏曲唱词 曲牌体戏曲

1高腔,前身是明代的弋阳腔,流传于南方,特点不协管弦,声高调锐,一泻而尽,音乐属于曲牌体结构,由帮腔 锣鼓 唱腔三部分组成 帮腔一令众和的歌唱方式,形式有前帮后帮插帮等。主要声腔剧种有赣剧 湘剧 川剧。川剧集五种昆 高 胡琴 弹戏 灯戏声腔

又有板式变化,板式有一字 二流 慢板 走板。

2昆腔原称昆山腔,a元后期,南戏经昆山音乐甲顾坚发展成昆山腔b经魏良辅的改革吸收弋阳腔海盐腔的音乐及北曲的唱法,总结出一系列唱曲理论,形成的昆腔有水磨调之称,以冷板曲(清唱)形式存在c昆山文人梁辰鱼编写第一部昆腔传奇 浣纱记。

昆腔艺术形式:伴奏有笛三弦月琴

昆剧表演风格优美,舞蹈性强,演唱讲究吐字过腔和收音。昆腔有南曲北曲两大流派

不同之处:1北七声南五声2南用苏州话北用普通话3北一戏一调一韵 南不受限制4北呆腔活板南呆板活腔5北字多拖腔少南相反6旋法北高亢南婉转7唱法北刚健南起伏多8演唱北一人到底南方时多9剧目北武打南文戏 昆曲板式:散板 干板 一眼板 三眼板 赠板 昆曲套曲结构1南套2北套3南北合套 板腔体戏曲音乐

1梆子腔的总体特征:a总体风格为高亢激越悲壮b有两件代表性乐器硬木梆子和板胡c七声音阶为主,旋律大跳,音域宽多为徵调式d节奏鲜明容易上口e女腔好 大本嗓为主f眼上起唱

剧种:秦腔,梆子腔戏的鼻祖 晋剧 河北梆子 豫剧(河南梆子 唱腔有豫西东两种 东调主音5音域宽喜剧风格 西调主音1真嗓 曲调悲凉 悲剧风格)2皮黄腔:皮黄腔是以西皮二黄为主要腔调的戏曲声腔 西皮曲调刚劲音程跳动大节奏多样 高亢的特点 二黄曲调流畅节奏稳定。端庄的特点 剧种有京剧、汉剧、桂剧 主奏乐器为胡琴 京剧为最代表性的

代表人物唱功老生 程长奎张二奎余三胜

关系:1戏曲音乐来源于a民间歌舞b说唱音乐2吸收了我国民间音乐中民歌歌舞说唱器乐的成就3戏曲音乐在吸收民间音乐其它题材的基础上,又使音乐向戏剧化的功能上发展4戏曲音乐所取得的成就反过来影响了其他四类的发展。

民间器乐的定义 是指用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

民间器乐的性质及分类等。分为独奏 合奏两种形式 合奏又分为清锣鼓(使用锣鼓等打击乐器的合奏形式表现热烈的情绪如浙东锣鼓),弦索(弦乐器组合演奏风格抒情,室内演奏如弦索十三套),吹打(由吹管和打击乐器合奏风格粗犷如山东鼓吹),丝竹(吹管乐器和弦乐器组合演奏情绪轻松如江南丝竹)。

民间器乐演奏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运用于民间婚丧,迎神赛会。民间器乐的社会功能。

我国民间乐器的产生与发展1先秦时期 鼓编钟哨。2 秦汉到晋魏时期有 筝 琵琶 同时传入外来乐器 箜篌 曲项琵琶。3隋唐五代琵琶成为燕乐主奏乐器。出现拉弦乐器 轧筝 奚琴。4宋元明清时期 奠定了我国传统乐器吹打弹拉四类结合的较完备的乐队基础。出现了击弦类乐器三弦,吹奏乐器中出现了唢呐。

我国民间乐器使用的分类方法1八音分类 金锣石离磬埙土革鼓丝琴木 木祝匏笙竹笛箫 按照制作材料 2 清末的分为吹啦弹打 演奏方法3国际的体鸣膜鸣气鸣弦鸣 按发声原理。

民间器乐曲的历史发展脉络 1 西周到春秋战国 民间流行吹笙弹琴2秦汉时期鼓吹乐3汉魏时期相和歌的器乐伴奏4隋唐时期 琵琶演奏获得极大发展5宋代出现多种丝竹乐组合6明清时期器乐发展多种多样 如北方的弦索 南方的丝竹 东北鼓吹 陕西吹打。民间器乐的艺术形式: 清锣鼓 弦索 吹打 丝竹

民间器乐曲的标题(标名标意)、音乐结构(变奏 循环 联缀 综合体)、变奏手法等。加花 改变旋律结构 改变调式调性 独奏乐

笛(南派 曲笛 风格典雅 陆春岭擅长用气 音乐柔和 小放牛 北派梆笛 风格刚健 冯子存擅长用舌 颤音 五梆子)、筝(1山东筝曲由山东琴曲 山东琴书的唱腔曲牌民间小调 有大板《高山流水》小板《大八板》之分2河南筝曲 小曲和板曲两部分 3浙江筝曲《云庆海青拿天鹅》4客家筝曲《出水莲》5潮州筝曲《寒鸦戏水》用二四谱 4种调式 轻三六 重三六 轻三重六 活五)、琵琶(早期横抱 叫曲项琵琶1江苏无锡派华秋萍2上海浦东 鞠士林3浙江平湖 李芳圆 4上海 汪昱庭 江苏崇明派 沈肇州 琵琶曲有大曲小曲之分 大曲有文套武套之分 夕阳萧鼓 十面埋伏 乐谱有 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胡琴(源于唐北方的奚琴后流传改造而成多种胡琴 1二胡 两种定弦法 主音胡琴 托音胡琴 主要有阿炳 二泉 和刘天华 病中吟 2板胡 主要用于秦腔 河北梆子 3京胡 京剧伴奏乐器 发音有力)、合奏乐

弦索乐(1江南丝竹 江浙一带 有清平集等组织 曲目 欢乐歌 云庆 三六 用 二胡琵琶鼓2广东音乐 有硬弓组合和软弓组合 曲目 旱天雷 雨打芭蕉 4潮州弦诗分为儒家乐和棚顶乐 特点 曲变三速 4 福建南音 声乐器乐的综合音乐 分为 指谱曲三部分 曲目 梅花操 走马)、吹打乐(有做乐 行乐 两种 1辽宁鼓乐2山东鼓吹 3晋北鼓乐4 冀中管乐5十番锣鼓6潮州锣鼓)、关系 与民间声乐艺术有紧密的关系,风格等受戏曲说唱音乐的影响,器乐曲牌来自于民歌戏曲和说唱 乐曲结构 的单曲和套曲 与民间声乐艺术的结构一致 戏曲音乐的定义:我国的戏曲与希腊的悲剧喜剧和印度的梵剧并列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戏曲是在中国民间音乐和其他一些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音乐戏剧,是集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表演的多种艺术手段于一身的综合性舞台艺术。戏曲音乐事区分剧种的重要组成因素。戏曲音乐由歌唱和器乐伴奏两部分组成。

戏曲的历史发展脉络1宋代,北方的杂剧和南方的南戏,是我国最早的两种戏曲形式。2明初至明中叶,产生了最具代表性的南曲系统的四大声腔,弋阳(江西)俗 余姚(浙江余姚)俗 海盐(浙江海盐)雅 昆山(江苏昆山)雅。明代四大腔影响更大的是昆山和弋阳 新四大腔:梆子 皮黄 弦索 乱弹 地方小戏的行当 旦生丑 特点 载歌载舞

戏曲的地位:精神娱乐 高台教化 道德教化中国古典文学的传媒。藏族有藏剧 朝鲜族有唱剧。

戏曲音乐的分类1音乐结构2剧种3声腔

念白有两种1韵白 经过加工的与日常语言有相当的距离,并相当程度的音乐化,表现上层人物2散白 以方言为基础接近日常语言,表现下层人物。戏曲的艺术形式

1戏曲是包容时间艺术的空间艺术的综合艺术形式。2表演技能 唱念做打

戏曲音乐包括声乐的唱腔和念白,器乐文武场面的伴奏和各种过场音乐 戏曲唱腔三类型:抒情性,叙事性,戏剧性。文武场面:文场为管弦乐部分,武场为打击乐部分。戏曲的分类3种

1戏曲剧种是根据起源地,流行地区,艺术特色划分。

2声腔是指具有渊源关系的某些剧种所使用的音乐特征相一致的腔调。3我国戏曲的唱腔结构分为曲牌体和板腔体

曲牌体又叫曲牌连缀属于套曲结构,由一个或多个具有特点的独立曲调构成。唱词用杂言句

板腔体又叫板式变化体,以一个曲调为基础,通过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的等等变化派生出一系列不同板式的唱腔。戏曲唱词 曲牌体戏曲

1高腔,前身是明代的弋阳腔,流传于南方,特点不协管弦,声高调锐,一泻而尽,音乐属于曲牌体结构,由帮腔 锣鼓 唱腔三部分组成 帮腔一令众和的歌唱方式,形式有前帮后帮插帮等。主要声腔剧种有赣剧 湘剧 川剧。川剧集五种昆 高 胡琴 弹戏 灯戏声腔 又有板式变化,板式有一字 二流 慢板 走板。

2昆腔原称昆山腔,a元后期,南戏经昆山音乐甲顾坚发展成昆山腔b经魏良辅的改革吸收弋阳腔海盐腔的音乐及北曲的唱法,总结出一系列唱曲理论,形成的昆腔有水磨调之称,以冷板曲(清唱)形式存在c昆山文人梁辰鱼编写第一部昆腔传奇 浣纱记。昆腔艺术形式:伴奏有笛三弦月琴

昆剧表演风格优美,舞蹈性强,演唱讲究吐字过腔和收音。昆腔有南曲北曲两大流派

不同之处:1北七声南五声2南用苏州话北用普通话3北一戏一调一韵 南不受限制4北呆腔活板南呆板活腔5北字多拖腔少南相反6旋法北高亢南婉转7唱法北刚健南起伏多8演唱北一人到底南方时多9剧目北武打南文戏 昆曲板式:散板 干板 一眼板 三眼板 赠板 昆曲套曲结构1南套2北套3南北合套

板腔体戏曲音乐

1梆子腔的总体特征:a总体风格为高亢激越悲壮b有两件代表性乐器硬木梆子和板胡c七声音阶为主,旋律大跳,音域宽多为徵调式d节奏鲜明容易上口e女腔好 大本嗓为主f眼上起唱

剧种:秦腔,梆子腔戏的鼻祖 晋剧 河北梆子 豫剧(河南梆子 唱腔有豫西东两种 东调主音5音域宽喜剧风格 西调主音1真嗓 曲调悲凉 悲剧风格)

2皮黄腔:皮黄腔是以西皮二黄为主要腔调的戏曲声腔 西皮曲调刚劲音程跳动大节奏多样 高亢的特点 二黄曲调流畅节奏稳定。端庄的特点 剧种有京剧、汉剧、桂剧 主奏乐器为胡琴 京剧为最代表性的

代表人物唱功老生 程长奎张二奎余三胜

关系:1戏曲音乐来源于a民间歌舞b说唱音乐2吸收了我国民间音乐中民歌歌舞说唱器乐的成就3戏曲音乐在吸收民间音乐其它题材的基础上,又使音乐向戏剧化的功能上发展4戏曲音乐所取得的成就反过来影响了其他四类的发展。

第三篇:传统音乐学赏析

1978年,湖北省随县发掘出曾侯乙编钟,表明我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巨大成就和音律学高度。汉族山歌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汉族名歌可划分为号子、山歌、小调。

在劳动号子中,最典型和常见的歌唱方式为一领众和。赛乃姆原是一种古代维吾尔族的民间歌舞。

在小调类民歌中,时调的艺术形式发展的最为规范和成熟。变文唱讲是唐代的说唱音乐形式。

京剧老生三杰是指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

京剧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楚生。胡琴类擦弦乐器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江南丝竹乐队的主要两件乐器是二胡、笛。鼓子词是宋代有代表性的说唱音乐曲种。梆子腔的主要伴奏乐器是板胡。

八音是“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唐以前没有擦弦乐器。

板胡在民间有多种名称,如秦胡、胡呼、梆子胡、瓢、大弦等,它是明末伴随着我国西北地区古老的戏曲西秦腔与梆子腔的兴起而出现的意见新乐器,主要用于北方梆子腔戏曲的伴奏以及民间地方乐种的合奏。

1、秧歌:汉族歌舞的主要形式之一,据记载,秧歌始于“南宋灯宵之村田乐”,过去与谒庙、驱瘟神、迎神赛会等农耕祭祀礼仪关系密切,音乐可分为器乐和声乐;两类:器乐主要用于大场舞蹈,声乐主要用于小场的民歌和小戏演唱。

2、山东琴书:流行在山东的说唱曲种。琴书的前身是唱曲子的形式,后来有人采用了从外国传入中国的“洋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老百姓非常欢迎。这种形式最初流行于苏北、皖北一带,后逐渐发展,向北传至山东,形成了以凤阳歌为主要曲调、再配以擅长叙事 的垛子版来说唱故事的形式,有时也插用其他曲牌,形成了简单的联曲体结构,1941年定名为山东琴书。

3、民间歌曲: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作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的歌曲。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的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因此,流传至今的民歌集结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情感体验和音乐艺术的情感表达方法。

4、百戏:泛指汉魏之际流传于民间和官方筵席、仪典中的各类民间舞蹈、音乐、杂技、幻术、武术、滑稽表演等,节目有《盘鼓舞》《巾舞》《袖舞》《建鼓舞》《高跷》《龙舞》《总会仙倡》《东海黄公》等。

5、变文:唐代的说唱音乐形式,是说唱音乐正式形成的标志。变文演唱在很多记载中称“俗讲”。主要在中晚唐时期盛行于长安的大寺院里,是僧侣们讲经时穿插的佛经故事或者世俗故事,变文在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它的文体为后世的演唱文学所继承。

6、京韵大鼓:京韵大鼓是北京有代表性的说唱曲种之一,产生于清代中叶,京韵大鼓的前身是木板大鼓,也称“怯大鼓”。由于刘宝全等大鼓名家的努力,使其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曲种之一,京韵大鼓的唱腔属板腔体。表演时说唱着自击鼓板,伴奏主要有三弦和四胡。

7、广东音乐:民间器乐合奏,属丝竹乐类乐种。流传于广州市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带,以后又传至上海、天津、背景等大城市。目前主奏乐器为粤胡。著名传统乐曲有《旱天雷》《连环扣》《两打香蕉》《双星恨》《三潭印月》等。

8、八音:根据乐器制作的材料,把众多乐器归纳为八类,成为“八音”,其八类名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进行乐器分类的方法。

9、苏州弹词:苏州弹词是江南吴语地区主要的说唱形式,继承了明代词话的传统。苏州弹词演出形式分单档、双档。单档即演员自弹自唱;双档分“上手”和“下手”,上手为主要说唱者,自弹三弦,下手弹琵琶。苏州弹词曲调非常丰富,以流派唱调为代表,如陈调、俞调、马调、蒋调、丽调等。

10、江南丝竹:民间器乐合奏,属丝竹乐类乐种,流传于上海市以及江苏省南部、浙江省西部一带地区。江南丝竹乐队主奏乐器有笛子、二胡。代表曲目有《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中花六板》等八首。

11、民间歌曲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民间歌曲在我国人民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并且具有多种社会功能。主要包括:

(1)教育与传承的作用。历史上很多少数民族没有文字,或文字不普及,他们用民歌记载历史。在大量的少数民族长篇叙事诗 历史诗的民歌中,包括了宇宙 人类与民族的起源,民族迁徙与民族间的交往,民族英雄的故事等内容。

(2)人生礼仪与作用。人生有四个最重要的阶段,即诞生、成年、婚姻与死亡。在我国许多民族中,民歌贯穿于这四大礼仪。

(3)祭祀与祛邪作用。在一些民族中,民歌常用于祭祖活动,以及有巫师 神婆主持的祭神驱邪 除病免灾的仪式。

(4)交际作用。包括恋爱、交流、送往迎来与对歌斗智等。

12、戏曲的主要特征是什

1)综合性(2)程式性(3)舞台表现的象征性

13、简述戏曲音乐的基本构成?

戏曲的基本构成有声乐与器乐两大部分

声乐:包括唱腔和念白两部分。它们是戏曲的主体成份。戏曲的唱腔里可有独唱、对唱、重唱、齐唱、合唱、伴唱以及“帮腔”等。大多数据主要使用独唱和对唱。戏曲的念白包括韵白和散白。

器乐:戏曲里承担器乐演奏的组织,习惯上被称为“文武场”(或称“场面”),它是“文武场”与“武场”的合称。“文场”一般指笛子、胡琴、琵琶、扬琴等管弦乐部分。“武场”一般指打击乐部分(一些重乐器如唢呐、大号等,在一些剧种中,也归入“武场”)

14、什么是木卡姆歌舞?

流传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传统古典大曲,具有统一调式体系,以歌、舞、乐三者组合而成。主要存在两种歌舞组曲结构形式:其一是象其中第三部分麦西热普那样,作为大型声乐、器乐套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二是象多朗木卡姆那样,其自身便是一个风格较为单纯的民间歌舞组曲。

15、什么是说唱音乐?

说唱音乐是讲唱故事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1949年建国以后又称“曲艺音乐”。说唱音乐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集文学、音乐、表演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文体上韵散兼用,叙事与代言相结合;表演上讲述故事与模拟人物相结合;音乐上突出叙事性,具有独特的语言型旋律。是传统音乐中与语言结合最密切,最大众化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

16、简述唐代琵琶形制的变革?

唐代是我国琵琶演奏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在乐器改革方面,巧妙地将传统直项琵琶与外来曲项琵琶结合起来。保留曲项琵琶梨形、曲项的形制特点,即保留了曲项琵琶的发音特点;逐步舍弃曲项琵琶用拨子弹奏,沿用直项琵琶用手弹奏;在曲项琵琶上将原用四相改用直项琵琶的多柱,由原来十二柱变成十四柱;在演奏上改变曲项琵琶的横弹为直项琵琶的竖弹。由于乐器改革上的大胆吸收和合理取舍,是演奏上获得新的飞跃。

17、我国民间歌曲的历史发展脉络。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编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乐歌总集。其中的《国风》,记录了周初至春秋中期近500年间15国的民歌。在古代文献中,还有这一时期我国南方江苏、浙江地区民歌的零散记录。而楚国(今湖南一带)的民歌,有一部分经楚国政治家、诗人屈原系统集中和加工整理,存留于《楚辞》的《九歌》中。

汉代的“相和歌”中,包括一部分北方各地流传的原始民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政治、文化中心的迁移与扩散,南方的民歌受到重视和喜爱,并传到北方。这时特别受到关注的是湖北一带的西曲和江苏一带的吴歌澳。二者皆为民间徒歌形式,内容多表现男女之间的感情。

唐代,随着民歌的广泛流传和应用,人们开始从中选择出特别受到喜爱的曲调,进行更多的加工和改编,填入多种唱词,并在演唱上精心处理,这就是唐代的“曲子”。唐代曲子虽然仍出于民歌,但已脱离了民歌最初的形式。

宋代,民间曲子更加深入人心,成为多种民间音乐形式如说唱、戏曲等的构成基础。文人们竞相模仿民间曲子的形式写作歌词,成为词牌。

明、清时期,开始有著名民歌小曲的刊本出现。至清代,见于部分著录中的小曲已计有208首,如(倒扳浆)、(叠断桥)、(一剪梅)、(刮地风)等等。许多曲调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它们的产生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

18、小调音乐的艺术特征?

(1)叙事与抒情相交融的表现方法和曲折、细腻的音乐性格。小调的音乐具有叙事与抒情相交融的表现方法,常将情感的抒发寄托在有一定叙述性特点的旋律和唱词之中,因此,小调的情感表达是含蓄曲折的,并因有更多艺术加工,形式上精雕细琢更加规范。

(2)规整、均衡的节奏、节拍。在节拍方面,小调比较规范,不像山歌那样自由悠长,也不像号子那样有比较明显的律动性。另外,小调中所使用的节奏类型比较多样并分布均衡,既有变化,又有统一。

(3)曲折、多样的旋法。与号子和山歌相比,小调的乐汇变化比较多,旋律的进行多呈曲折形态,级进多于跳进,环绕进行多于直线进行。

(4)曲式结构。小调中最常见的的曲式结构是对应式、起承转合并和并置式三类,以及这三种类型的变化发展形态。例如对应式结构的的多种变化形态有:通过扩充和附加成分,打破规整对应式结构的对称形态,以不规整的的结构给音乐的进行造成动力、变化和均衡感;一个对应式的上下句再加它们的变化反复,形成四句体对应式结构;两上一下式结构一上两下式结构等等。

19、说唱艺术的主要特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语言性.说唱艺术虽有大部分有说有唱,有乐器伴奏甚至也有形体表演,但它的基础是说,即语言.成熟的表演者需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他们能掌握丰富生动的语言和词汇,有造诣的说唱艺术家还能在人物刻画,景色描绘和情节的铺陈当中信口拈来"赋”、“赞”,如“风赋”、“水赋”“刀枪赞”、“盔甲赞”等;以使故事绘声绘色。说唱艺术的特点是说中有唱,唱中有说,演唱者需要熟悉语言中的语音,唱词所用的韵辙,如京音或方言的吴语、粤等音韵,对“平、上、去、入”的字调如何配腔,都需要充分挖掘语言的音乐因素,按照“按字行腔”的法则才能创造出似说似唱,具有浓郁说唱风格的唱腔。

第二,即兴性,说唱艺术基本上是一种口承文化,临场的表演从语言到音乐都具有很强的即兴性,表演者的即兴创造能力是体现他的艺术高低的重要标志。如弹词名家马如飞在 珍珠塔 中就即兴创作 十八下扶梯,被称为精彩的“关子书”,即长篇大书中的最精彩篇章,其中脍炙人口的唱腔“七十二个他”的叠句唱段,也成了弹词流派马调的经典之作,另一方面,说唱的即兴性还表现在演唱时唱腔的长短,走高走低,都可随着表演者的情绪以及体力和嗓音状况而有所不同。这都要求表演者与伴奏人员配合默契,只是到了现代。才有了定腔定谱。第三,听觉艺术的特征。说唱艺术的形式虽然也有由表演者在台上讲唱,但他主要是一种诉诸与听觉的艺术。说唱艺术塑造的艺术形象美学家被称之为“内视形象“,它不似影视及戏剧艺术,能给欣赏着提供明确的视觉形象。但凭借说书人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描述,简练的模拟动作,能将一幅幅有没的生活场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呈现在听客的头脑中,使欣赏者对书中的场景如身临其境,对书中的人物能如闻起声,能见其人。说唱艺术提供的的内视现象有更广阔的空间,使欣赏者能展开想象,特别是书中的同一人物在听客的脑海中所形成的形象不一样,这是因为内视现象必须借助欣赏者本人的阅历经验。儿童听说美猴王的故事头脑中出现的是动画片的形象,而熟悉戏曲的人听讲唱《三国》头脑中曹操的脸上一定是抹了白粉的。所以说唱艺术的这一特征为说书人创造艺术形象提供了更大的时空自由。说唱艺术在音乐的表现方面也体现了这一特征,即运用声音造型。

20、试述昆剧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存在价值?

昆剧是我国文人雅士、艺术专家精心呵护培植的特殊戏曲品种,曾一度成为中外公认的“国剧”,被誉为“百戏之祖”或“百戏之乳”。昆剧对戏曲的“祖”“乳”之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昆剧所展示的综合性特点是极其完善的,它将“载歌载舞”的戏曲艺术推至“无声不歌,无动不舞”的顶峰。以至昆剧为戏曲其它剧种奠定了一种综合性表演——“唱、念、做、打”的基本模式。

(2)昆剧的舞台表演、演唱技术等方面都被锤炼的极其精湛,以至今天,其它剧种的演员还在把昆剧的著名段子如《思凡》《夜奔》等戏,当作基本功训练的必修课。各个剧种的表演大师,几乎都有昆剧的功底,此所谓“昆训”之说。

(3)昆剧的剧目之多,承前继后地囊括了民间许多传奇,成为各剧种移植的故事源。(4)昆剧的剧本因人文参与较多,其唱词、念白极有文学价值,许多戏文成为传世佳句。(5)由于昆剧的前“国剧”地位,它在曲谱文卷遗存方面是其它剧种远不能及的。仅《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一书中就收有4466个曲牌。

(6)昆曲演唱对发声用气、口法、润腔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魏良辅的《曲律》、徐大椿的《乐府传声》、沈宠绥的《度曲须知》、俞粟庐的《度曲刍言》等,都是清、明以来有关昆曲唱法以至声乐理论的重要著述,对我们研究昆曲的唱法和中国戏曲的声乐理论,直到今天都很有价值。

第四篇:学习传统音乐的感想

学习传统音乐的感想

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从历史传统、现实需要和生活环境里,都找到了与之适应的音乐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取向。中国传统音乐以“和”为价值取向,以“虚”为追求境界,力求“韵”之美,发展成为举世公认的精致优雅音乐。中国传统音乐对“和”的重视,使中西传统音乐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异:西乐重强度,中乐重深度。西方音乐的魅力在于它那强烈的震撼力。聆听西方音乐,受到震动的不仅是心灵,而且还有自己的全部感官和整个身体。例如,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其旋律的轻柔优美和谐,不是使你沉静下去,而是使你顿然产生翩翩欲舞的冲动。中国音乐的魅力在于它带给你身心的陶醉,恰如清代叶燮在论诗时所言:“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

音乐是人类不能缺少的语言,也是人类灵魂的升华。从原始人不断抗拒自然界的威胁以及漫长的艰苦劳动中提炼出最早的音乐,到现今世界各国丰富多彩的音乐体系,不能不说是一个文明的奇迹。

在五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文明史展现了极其辉煌灿烂的一页。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音乐也同样源远流长。早在文字发明之前,当我们的祖先由类人猿进化为人,为了使生命个体能够存在和种族能够延续,在人类必须从事的两项最基本的生产活动:劳动和生殖中,随同工具的使用和语言的产生,就孕育了音乐。事实上,人的左、右脚行走,心脏和脉搏的跳动,就是最简单的节奏;而原始人单调的语言只要有高低的语调变化,也就蕴含了旋律的因素。在春秋时期,华夏大地百家争鸣的浪潮碰撞出璀璨的火化,而同时代欧洲正处于一片荒蛮之中,中国音乐在迎接黎明曙光的时候,欧洲音乐还在漫漫长夜里徘徊。在周朝时,政府部门设立了由“大司乐”总管的音乐机构。教学的课程主要有乐德、乐语、乐舞。所谓的乐德,就是“中和、祗庸、孝友”等伦理道德观念;乐语就是“兴道、讽诵、言语”等礼教行为规范;乐舞则包括大舞、小舞等音乐理论、音乐诗篇的唱诵、舞蹈以及六代乐舞的表演。

中国传统音乐追求含蓄美,视虚实结合、阴阳相辅、意象共存为最高艺术境界,这种观念是道家思想的产物。道家创始人老子主张“淡兮其无味”,他说:“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主张:“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这种见解发展了《乐记》的“音由心生”的观点,注重用心灵体会自然、人生、社会,强调心的作用,是对儒家过分强调礼乐教化功能的校正。这种重视内心感悟的审美取向不仅影响了传统音乐美学,也符合当今“欣赏即是再创作”的认识,给欣赏者留下了想象空间,至今仍有巨大的美学价值。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传统音乐一样,都要表现一个思想,这是一致的,但它们思想的意义取向则很不相同。西方音乐的思想往往趋向于表现“实有”,制造“意义”;中国音乐则趋向于展示“虚无”,取消“意义”。西方文化中,自然始终是作为一个有意义的实体存在的,故倾向于对它进行观察、研究,试图揭示其奥秘。所以,西方音乐总是实在、固定而且明晰,很少有空灵的效果。再加上西乐纵横交叉、网状铺叠的织体,更加重并突出了它的实在性。

实践上,中国传统音乐常运用旋律,把主题表现得抽象、虚幻,不同于西乐借助和声、复调、配器,把主题表现得具体、逼真。可以说,西方音乐主要表现为“深刻”,中国音乐则表现为“深邃”,其内容和效果均很不相同。西方传统音乐的深刻主要是指音乐中所体现出的思想和情感,其结构重逻辑、冲突,音乐时值建立在理性思维之上;中国传统音乐的深邃则是指音乐思维中所表现出的体验和领悟,是就音乐的意境而言,中国传统音乐追求幽婉、深邃、含蓄、淡泊,其时值建立在心理感受之上。西乐的“深刻”是静态的、固定的、明晰的,是可以诉诸理性的;中乐的“深邃”则是动态的、游移的,无意精确鲜明,它不可以诉诸理性,而只能借助于悟性、直觉,它是主题之外的一种审美特质。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的深刻性来自乐曲中与命运抗争的主题,来自作者对时代的敏锐把握和完美再现;而《梅花三弄》的深邃性来自作者对梅花的高洁气质的理解和感受,并用从容的节奏、旋律,清脆、晶莹的音色将其表现出来。

第五篇: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案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案

授课人:杨林 授课对像:高一年级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亚洲音乐概况,了解亚洲各地区音乐文化。

2、欣赏《四岁红鬃马》、《欢迎》、《巴雅提木卡姆》和《星星索》几首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

3、通过学习,认识蒙古的“呼麦”、印度的萨朗吉、印度尼西亚的克隆宗歌曲的音乐特点。

二、教学重点

1、亚洲音乐概况及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的学习。

2、了解“呼麦”、萨朗吉、克隆宗的音乐特点。

三、教学难点

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以及“呼麦”、萨朗吉、克隆宗的音乐特点的学习与掌握。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CD

五、课时安排

一个课时

1(课间大屏幕显示课题《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背景音乐是印度歌曲。)

六、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

同学们,在课间的时候,我们听到一首热情奔放的歌曲,大家知道它是哪个国家的音乐吗?

生:

师:对,它是一首印度歌曲,那么印度属于亚洲还是非洲? 生:

师:印度属于亚洲国家,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亚洲进行我们的亚洲音乐之旅。

(三)新授

1、亚洲音乐概况

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人类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亚洲可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东亚音乐文化区、南亚音乐文化区、东南亚音乐文化区、中亚音乐文化区、西亚音乐文化区。

东亚音乐:东亚包括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等国家。音乐旋律十分丰富,多采用五声音阶,乐器种类繁多,并有多种多样的 2 民歌,戏曲、说唱和舞蹈等。东亚音乐的最大特征是追求古朴典雅的横向旋律音乐美。

南亚音乐:南亚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马尔代夫、阿富汗和不丹等国家。南亚古老音乐延续至今。印度古典音乐中的旋律、节奏体系得到高度的发展,有着多样的音阶调试和独特的装饰音体系。孟加拉国被称为“音乐之邦”。

东南亚音乐:东南亚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老挝、越南、菲律宾、新加坡和柬埔寨等国家。东南亚音乐最早受到中国和印度的影响,后来一些国家受到伊斯兰和欧洲文化的影响。大型的敲击乐队是东南亚音乐的特点之一。

中亚音乐:中亚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中亚属于伊斯兰文化,采用七声音阶。风格柔和、持重。中亚的阿拉伯音乐文化曾对印度北部和我国西部的音乐产生过影响。阿拉伯音乐特点:

一、独特的音律体系;

二、独特的木卡姆调试;

三、有规范的即兴演奏;

四、变化多样的阿拉伯节奏。

西亚音乐:西亚包括土耳其、伊朗、以色列、黎巴嫩、约旦、沙特阿拉伯、巴林等国家。西亚与中亚一样属于伊斯兰文化。阿拉伯古典音乐在这个地区占要地位。本地区音乐追求风格独特、色彩多样的固定节奏音型的音乐美。

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来感受亚洲音乐的美韵。

2、作品欣赏

1)东亚:《四岁的红鬃马》——蒙古民歌

师:大家看图片,这是哪个民族?(屏幕展示蒙古草原图片)生:

师:对,这是蒙古族,我们即将要欣赏的是一首蒙古民歌。歌曲简析:是一首根据同名蒙古国叙事民歌改编的器乐曲.以马头琴伴奏的男生“呼麦”演唱,歌曲表现了蒙古人对自己亲密伴侣——马的热爱。

“呼麦”是一种一个人能同时唱出一高一低两个声部的“人声器乐化”的演唱形式,虽然没有歌词,但它体现了人和大自然的和谐与交融。

歌曲分为两个部分,乐曲开始,由马头琴奏出悠扬的引子,在悠扬、舒缓的马头琴前奏后,响起“呼麦”的歌声,这是歌曲的第一部分,节拍自由,节奏徐缓、宽松,乐曲显得辽阔、奔放抒情、优美和恬静。“呼麦”声和马头琴声协和的融合在一起,仿佛是一幅辽阔的、优美的草原“风景画”。随后马头琴奏出欢快跳跃的间奏,接着唱出“呼麦”的第二部分,紧缩密集节奏形成了热烈、欢快、跳跃、激动的情绪,生动的刻画了生机勃勃的红鬃马形象,与第一部分的音乐

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个声部的“呼麦”和马头琴声部的欢快旋律,表现出草原的欢乐情景。

带问题欣赏

(1)乐曲的伴奏乐器是什么? 4(2)歌曲中人声有什么特点,是哪种演唱方法?(3)乐曲第一部分是长调还是短调? 2)东南亚:《星星索》片段——印度尼西亚民歌

同学们,我们欣赏一组图片,思考是哪个国家?(课件播放印尼图片)

这个国家由上万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享有“千岛之国” 的美称-----印度尼西亚,歌曲简析:是一首印度尼西亚“克隆宗”歌曲,是一首印度尼西亚苏门达腊中部巴达克人的民歌,生活在托巴湖地区的巴达克人经常在湖上航行,用“星星索”的哼声在划船时做节奏伴衬而得名。这首歌曲实际也是一首优美的情歌,表达对心爱姑娘深切的思念。

欣赏并思考:歌曲的情绪?

介绍克隆宗:是印度尼西亚的一种音乐体裁。歌词使用马来语,多用四句为一段的首尾押韵的“班顿”诗体,内容可表现乡愁也可赞美大自然、歌颂爱情及反映各种生活情趣。曲调悠长而富有抒情色彩。3)南亚:《欢迎》片段——印度民间乐曲

同学们,请看屏幕上的图片,这是哪个国家女性的装扮?这个国家属于哪个音乐文化区?

歌曲简析:是印度拉贾斯坦的一首著名民间乐曲。乐曲具有鲜明的印度音乐特点。用萨朗吉演奏,伴以鼓、铃、西塔尔和笛子等乐器。

演奏乐器介绍:萨朗吉,是一种印度民间乐器,是印度最精巧的 5 一种弓弦乐器,被称为“印度的小提琴”。音色近似于小提琴,柔美、抒情、善于模仿人声。

听赏并思考:印度音乐特点? ①有很多滑音和装饰音 ②多变的即兴演奏 ③器乐曲中多持续音 ④歌声中略带鼻音色彩 ⑤波浪形和曲线式的进行

4)中亚:《巴雅提木卡姆》-——阿塞拜疆民间乐曲

歌曲简析:木卡姆,是波斯、阿拉伯、突厥各民族的文化遗产,一种由多首乐曲组成的组曲。乐曲用卡曼贾演奏。

卡曼贾,是伊朗和高加索等国的民间乐器,在埃及、土耳其和中亚地区也有流传。

听赏思考:

我国新疆十二木卡姆与巴雅提木卡姆的音乐风格对比: A、巴雅提木卡姆:柔和持重,抒情含蓄。B、新疆十二木卡姆:欢快活泼、热烈奔放。

3、拓展与探究

⑴亚洲可分别为五个音乐文化区,对照亚洲简图,勾画出各个音乐文化区。(屏幕展示地图)

⑵辨认各种乐器。(屏幕展示图片)

4、复习、巩固

(1)亚洲可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及各个文化区的代表曲目及特点。

东亚 《四岁的红鬃马》 “呼麦 东南亚 《星星索》 克隆宗歌曲

中亚 《巴雅提木卡姆》 柔和持重,抒情含蓄 南亚 《欢迎》 萨朗吉,印度音乐

七、课后作业

分组搜集与我国相邻的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民间音乐。

八、教学反思

2012年4月15日

下载传统音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统音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西方传统音乐的不同感受

    中西方传统音乐的不同感受 简单的来说,人们通常认为西方音乐起源于古希腊,但史料对希腊音乐的记载较少,所以中世纪是人们研究西方音乐的一个起点,中世纪音乐与基督教音乐密不可......

    少数民族音乐之维吾尔族传统音乐论文

    维吾尔族民间音乐 提起维吾尔族,我们大概会想到吐鲁番的葡萄,走钢丝,烤羊肉,手鼓等等,我最早听到的跟维吾尔族有关的民歌是《达阪城的姑娘》、《打起手鼓唱起歌》、《青春舞曲》......

    高中音乐教案第十节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第十节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欣赏《四岁的红鬃马》、《欢迎》和《星星索》等几首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

    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我该从何做起?

    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我该从何做起? 关键词:传承 传统音乐文化保护 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见证了中国历史政治上的荣、辱、兴、衰,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

    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学反思

    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学反思 本课从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兴趣,扩大音乐视野出发,本节课我采用:介绍——问题的提出——聆听——实践——讲解(介绍相关......

    非洲地区传统音乐与宗教(共5篇)

    非洲地区传统音乐与宗教 --以非洲原始部落为例 一般意义上的非洲音乐,通常指黑非洲的音乐,即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音乐。传统音乐,通常是指在全球化趋势之前保持自身民族特性的......

    论蒙古族风俗习惯与传统音乐文化交叉点

    论蒙古族风俗习惯与传统音乐文化的交叉点 摘要: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延续和保存着本民族古老而悠久的风俗习惯,显示着蒙古族—马背上的民族—独特的生......

    (业务学习)传统戏剧文化走近音乐课堂[合集5篇]

    传统戏剧文化走近音乐课堂 戏剧是一个综合性艺术,它融歌唱、舞蹈、杂技、美术于一炉,[戏剧文化资源宝贵,生命力强。小学学习既是启蒙学习的开始,也是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