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食品批发仓储备案管理强化食品安全源头监管
食品批发仓储备案管理强化食品安全源头监管 2011年,XXX工商局从实际出发,拓宽思路,创新载体,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突出食品批发、仓储环节,对全市食品批发企业(个体户)和总经销(总代理)的食品仓储监管进行备案管理,有效强化了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源头监管。截止目前共登记食品批发企业(个体户)和总经销(总代理)的食品仓储 163个。经营户所拥有的仓库数量范围为1—4个,其中拥有1个仓库的为92户,2个仓库的为20户,3个仓库的为9户,4个仓库的为1户,仓库就在经营场所内的为40户(即无仓库)。责令13户食品批发经营户整改了食品仓储存在的不规范问题.目前,XXX现有食品批发经营户XXX家,主要集中在XXXXX食品批发市场,全市95%以上食品经营户经营食品都是从XX批发市场进行购买。因此,XX食品批发市场是XXX食品批发行业的源头。XXX工商局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以文件的形式要求XXX工商分局对这些食品批发商的仓储进行登记备案。登记备案的主要内容包括:营业执照号、流通许可证号、经营地点、仓储地点、经营项目、房屋租赁合同以及食品品种、数量及仓库食品批发等情况。这一制度的落实,以便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发现问题后,可及时追根溯源查找货源。
食品仓储批发是食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的必经环节。为此XXX工商局坚持以食品仓储监管为纽带,并以此
为重点在市场巡查中进行重点检查。建立了食品批发环节仓储备案制度。加大了对食品流通环节追根溯源力度,对做好食品安全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深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可靠基础资料。
第二篇:食品批发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单位工作实际,现就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作如下制度:
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管理制度
1、从事直接接触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每年必须按规定经过健康检查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同时取得健康体检合格证及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2、开展从业人员每日晨检工作。凡患有伤寒、痢疾、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疾病,必须立即调离食品工作岗位,在未彻底治愈前,保证不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3、从业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不留指甲、不染指甲油、不戴首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理发、勤洗衣服、勤洗被褥、勤换工作衣帽。
4、从业人员进入经营场所前必须清净、消毒双手,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工作服应当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不得吸烟及从事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活动。
5、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和培训台账。我单位按规定聘请经过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或从业资格证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开展食品专业技术人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二、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
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认真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做好以下工作:
1、制定并执行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拟定并实施自查和巡查工作计划,探索和推行先进管理规范和手段。
2、定期组织开展本单位食品安全自查和管理,并做好记录。对违反法律规定和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行为进行批评、制止,严重者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并提出处理意见。
3、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检查食品专业技术人员、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明,坚持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上岗前必须先体检合格,做到持证上岗。定期开展知识培训和内部考核。
4、定期组织开展场所内外环境卫生清洁,组织检查场所条件、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
5、主动接受食药监管部门的培训考核,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发现食品状况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建议单位领导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并及时向食药监部门报告。
6、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确定的其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
三、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要按照自查和巡查工作计划的要求开展自检自查工作:
1、制订定期或不定期食品安全检查计划,采取全面检查、抽查与自查相结合的形式,实行层层监管,主要检查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重点对员工健康管理、进货索证索票、餐具清洗消毒、设备设施管理、加工操作规范、环境卫生管理等各项工作进行自查。
2、食品安全管理员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各岗位重点环节食品安全检查,每周对各环节进行全面现场检查,发现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和隐患的,要及时告知改进,并做好食品安全检查记录备查。
3、各岗位负责人、主管人员要服从食品安全管理员检查指导,每天开展岗位或部门自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从业人员违反制度要求操作的行为。
4、检查中发现的同一类问题经两次指出仍未改进的,按本单位有关奖惩等规定处理。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应当建议本单位领导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并及时向食药监部门报告。
5、各种检查结果记录归档备查。
四、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
1、本单位配备足够的加工设施和卫生设备。主要设施宜采用不锈钢,易于维修和清洁。食品处理区应采用机械排风、空调等设施,保持良好通风,及时排除潮湿和污浊空气。
2、采取有效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等防蝇防尘防虫防鼠设施设备。直接与外界相通的门窗均设置纱门、纱窗、门帘或空气幕,门下设防鼠板,排水沟、排气排烟出入口应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隔栅或网罩。
3、配置方便使用的从业人员洗手设施,附近设有相应清洗、消毒用品、干手设施和洗手消毒方法标示。宜采用脚踏式、肘动式或感应式等非手动式开关。
4、用于加工、贮存食品的工用具、容器或包装材料和设备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无异味、耐腐蚀、不易发霉。
5、各功能区和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操作台、刀具、砧板等工用具,应分开定位存放使用,并有明显标识。
6、从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餐用具清洗消毒程序和消毒方法。严格按照“除残渣→碱水洗→清水冲→热力消→保洁”的顺序操作。药物消毒增加一道清水冲程序。
7、消毒后的餐饮具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及时放入保洁柜。盛放消毒餐具的保洁柜要有明显标记,要经常擦洗消毒,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要分开存放。
8、应当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消毒、保洁、保温、冷藏、冷冻等设备设施,校验计量器具,及时清理清洗,必要时消毒,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六、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
1、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一次性餐用具等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等)的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确保所购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便于溯源。
2、进行采购时,选择许可证照齐全有效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索取留存有效购物凭证(发票、收据、进货清单等)。
3、应当建立台账(采购记录),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进货清单或票据等相关凭证。采购记录及相关资料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6个月,无保质期的,不少于2年。
4、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服务提供者,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的证明文件等,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门店自行采购的产品,应当遵照以上规定执行查验索证索票制度。
5、采购食品时应进行感观检查,不得采购腐败变质、掺杂掺假、霉变生虫、污染不洁、有毒有害、有异味、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及原料,以及外观不洁、破损、包装标签不符合要求或不清楚、来源不明、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水产及其制品加工食品。
七、食品贮存管理制度
1、食品经营者应当依法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食品与非食品不能混放,食品仓库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质(如杀鼠剂、杀虫剂、洗涤剂、消毒剂等),不得存放个人物品和杂物。
2、设专人负责管理,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做好出入库登记,保证先进先出,易坏先用。及时检查和清理变质、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并做好相关记录。
3、各类食品按类别、品种分类、分架摆放整齐,做到隔墙离地。
4、仓库内要保持通风、防潮、防鼠、防虫,定期维护,及时清扫,保持清洁。
5、散装食品应盛装于容器内,并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供应商提供)。
6、肉类、水产、蛋品等易腐食品需冷藏储存。冷藏冷冻设备,须贴有明显标志(原料、半成品、成品)。生食品、半成品、成品分柜存放,不得生熟混放、堆积或挤压存放。
7、应有满足生熟分开存放数量的冷藏设备,并定期除霜(霜薄不得超过1cm)、清洁和保养,保证设施正常运转。
8、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并配备保温和冷藏设施,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八、食品添加剂使用公示制度
1、需要公示的食品添加剂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所有食品添加剂。
2、需要公示的食品添加剂基本信息包括:品名、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编号、供货单位等。
3、公示的基本信息要与实际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相符,不得提供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变化的要及时更换公示信息。
4、采购的食品添加剂要专人采购、专账记录、专区存放、专器称量、专人负责,并按照有效期使用。严禁采购和使用无合法生产资质以及标签不规范的食品添加剂。
5、公示栏应按照规定悬挂,便于公众了解相关信息。
九、废弃物处置制度
1、餐厨废弃物和废弃油脂应设专人负责管理。
2、餐厨废弃物和废弃油脂应有“餐厨废弃物或废弃油脂"字样的密闭容器存放,做到日产日清,最长暂存时间不超过12个小时。
3、餐厨废弃物和废弃油脂应交由经相关部门许可或者备案的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单位或个人处理。餐饮单位应与处置单位或个人签订合同,并索取其经营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
4、餐饮单位不得乱倒乱堆餐厨废弃物,不得将餐厨废弃物直接排放到雨水管道、污水管道、公共厕所、公共水域或交给未经相关部门许可或者备案的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单位或个人处理。
5、餐饮单位应建立餐厨废弃物处置台帐,详细记录餐厨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去向、用途等情况,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告。
十、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为维护广大消费者和全体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单位正常运营,维护社会稳定,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工作情况,特制定如下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一、应急处置程序
(一)及时报告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单位负责人要在2小时内向市市场监管局(食药监局)(联系电话:12315)报告,报告内容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并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
(二)立即抢救
单位负责人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立即将中毒者送医院(120)抢救,协助医院进行调查和抢救。
(三)现场处置
单位负责人要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及用具、设备设施和现场。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提供留样食物。
(四)场地维稳
发生食物中毒后,本店的从业人员要尽力做好现场疏导、解释和安抚工作,要稳定消费者和病人情绪,确保事态可控,任何人不自行散布事故信息。无法控制的,要及时与110控制中心联系。
(五)配合调查处理
单位负责人要配合市场监管局(食药监局)进行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如实反映食品安全事故情况、病人中毒情况。
二、事故责任追究
对事故延报、谎报、瞒报、漏报或处置不当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特别说明:食品经营企业要制定相应的食品安全追溯制度。
十一、食品批发销售记录制度
为了使经营有序开展,按商品购销及台帐制度,供财务、采购、销售参照执行:
一、与供货商的交易,应当索取供货商相应的证照,即: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进货发票、出厂合格证等证件的复印件(复印件必须要加盖供应商的公章及联系电话),并每年核对一次。
二、对购进的食品应当按批次向供货商索取食品质量检验证明、合格证和检疫证明(复印件必须要加盖供应商的公章),一式二份,一份交购货方备案,一份由公司留存。
三、要对每日购进的食品按批次将品名、产地、生产或加工厂家、进货渠道、购进日期和数量、供货商姓名等内容记录台帐。
四、要将供货商提供的各种资料和进货发票(包括进货单),按批次装订保存完整,以备查验。
五、除详细等进货内容外,还应当将销售情况认真详细的登记,一旦发现有不合格食品售出,可按照销售记录迅速找到消费者找到并召回售出食品。
六、厂家按销售单及对应发票,准确发货,送货至客户,并请客户在送货单签字确认所收到商品无误。
七、客户退货商品直接交予公司或厂家,本公司财务必须做好退货记录。
八、每日一次上报收发存报表。
第三篇:城区工商所强化食品安全源头监管的做法和成效
城区工商所强化食品安全源头监管的做法和成效
去年来,某城区工商所根据辖区批发户多、量大的特点,积极探索推行食品安全监管“一票通”制度,强化源头监管,促进行业自律,为全市系统深化食品安全监管闯出了新路,促进了全市食品经营行业进销台帐的规范建立。年底,该所被市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授予“2010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先进单位”。
一、加强宣传引导,夯实推行基础。去年初,该所针对本地食品生产企业数量少、大多数食品主要依靠外地供应,且辖区**街31户食品批发经营户为全市农村小食杂店提供90%以上货源的实际,按照该局“严把关键环节,抓大促小,以批带零,全面规范”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思路,借鉴外地经验,提出建立食品“一票通”想法,并大胆先行先试。一方面,对食品经营户不建立食品进销台帐以及台帐建立不规范的进行调查分析,查找症结,主要存在以下原因:第一责任意识不强;品种多,内容复杂,记录困难;同一货源地反复索证;索取的票据五花八门,颜色各异,格式不一,不便装订保存。同时,掌握“一票通”应具备的内容、格式和要求。另一方面,加强食品安全形势教育、法律知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增强食品经营户的诚信意识和自律意识,明确推行“一票通”的目的和意义,明确推行的方式方法,明确应填写的事项和需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制作批零通用的“一票通”样表,向食品批发零售经营户广泛征求意见,并采取分析、比对的方法,让广大经营户了解“一票通”二票合一的省时方便,消除少数人的抵触情绪。期间,发放宣传单和《意见征求表》*余份,收到有效意见和建议*条。
二、加强跟踪指导,不断完善功能。试行中,该所先行选择规模不等的批发、零售户各4家作为试点,注重跟踪指导,及时加以完善。一是遵循批零流程,进一步明确责任。此前,批发商发货时填写销货时间、销售单位、商品名称、规格、数量、单价、金额、发货人、联系电话,交货时零售商清点数量规格无误后,在随行的单据落款签名确认。此流程中虽能从感官中发现部分问题食品,但没有注意过期食品或临期食品。因此,该所结合零售商折封点货的实际,在制作的通用票据中增加了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两栏,并明确由零售商填写。二是确立“四不要”原则,精减繁文缛节。试行中,一些经营者反映,有的是固定供货商,有的相隔不远,每次进货索取的又是同一证,建议能否取消,该所综合考虑后,适当放宽了索证条件。“四不要”即同城同地不要证、老供货商不要证、获得“放心消费店”或“消费者满意店”等荣誉、有较高信用等级的不要证,补货属同厂家同批次的不要证。三是统一样式,规范保存。针对食品经营户凭证保管不当、台账建立不全问题,该所又及时统一制作了不同月份的台账封签,上门指导粘贴装订,并免收费用。经过边摸索,边完
善,“一票通”更贴经营实际,内容覆盖更加全面,功能更加日益完臻,具有三大功能,即问题食品的追溯功能、临期食品的提示功能和索证索票的查验功能,既大大减轻了经营户做帐的压力,又方便监管人员查阅统计,提高了监管效能。
三、全面推行实施,强化制度监管。由于“一票通”将“收据联”作为零售商进货台账,“存根联”作为批发商销货台帐,票货同行,责任划分明确,操作简单方便,真正做到了“一票”通全程,很快受到广大食品经营户的青睐,他们纷纷前来领取。由于文化程度的限制和理解存在的分歧,全面推广中难免出现良莠不齐的问题。为此,该所及时发布《食品经营自律公告》,将推行“一票通”的意义,要求加以详细说明,并发挥食品行业协会的互动和沟通作用,加强引导,促进自律规范。为有效配合“一票通”的推广,该所对内制定了《“一票通”工作制度及考核办法》和《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督监管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在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的基础上,严格规定了对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奖惩。对外则加强巡查监督,突出“三个一律”,既没有落实“一票通”的经营户责令改正期满仍不履行的,一律实施处罚;故意涂改票据经查证属实的,一律实施处罚;销售过期食品不履行自律制度的,一律实施处罚。去年,该所共下达限期整改173份,查处屡教不改经营户和不执行自律制度经营户36户,辖区食品经营户台帐规范率显著提高,市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检查验收后,将此做法在全市推广。
第四篇:食品流通批发企业监管工作调研
食品流通批发企业监管工作调研
我局为把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针对辖区实际情况,从抓好食品批发经营企业监管入手,通过对流通领域食品批发企业实行建档管理,做到“一户一档”,管住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源头,采取科学的监管手段提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水平。
一、具体做法
(一)引导食品流通批发企业自律,强化食品批发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1、加强行政指导。帮助食品批发企业完善管理制度。根据我局实际在批发企业中推行工商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三位一体”监管模式。积极指导食品经营户建立“两帐一卡一店”制度,督促食品批发经营户建立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购销台帐、质量承诺、不合格食品退市等制度,与辖区食品批发经营者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防止不合格商品进入流通领域。
2、加强法制教育。强化食品批发企业产品质量意识。我局紧密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学习《食品安全法》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学习和贯彻执行的氛围。一是各工商所以召开恳谈会、座谈会等方式组织辖区食品经营者学习,让所有食品经营业主知晓《食品安全法》,明白自己在食品经营中应尽责任和义务以及违法经营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二是与沃尔玛、绿源超市等配送企业联办“《食品安全法》宣传专栏”,增强经营者承担、履行食品安全责任和义务的意识,同时向广大消费者宣传,促进消费者对食品经营的社会监督。根据市局《转发省工商局关于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普法知识竞赛的通知》要求,我局认真组织本辖区食品经营户、食品经营企业的管理工作人员参加《食品安全法》知识竞赛活动。通过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和知识竞赛,达到了食品经营业主知法、守法,提高食品经营业主的诚信经营、守法经营的法律意识,增强企业负责人、工作人员食品安全责任意识。
3、加强业务培训。提升食品批发企业产品质量把关水平。我局邀请五粮液等名优企业工作人员到食品批发企业指导如何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组织食品批发企业之间互相交流如何提高产品的进货把关、仓储保管、调运等业务知识。为帮助食品批发企业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组织企业质检人员进行食品检测培训,请专业检测人员对食品批发企业质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对食品的自我检测的水平。
(二)强化食品流通批发企业监管,管住大宗食品质量。
1、落实监管责任,消除食品批发企业监管盲点。层层落实监管责任,确保每个食品企业在每个时期都有工商执法人员适时监管,同时防止重复监管的发生。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监管第一责任人制度,在内部采取了区局与基层所、所与管段干部签订了责任书;同时按照《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赋予经营者的义务,管段干部还与食品经营者签订了责任书,从而更加明确食品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监管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2、加强重点食品质量监测,适时把好重点食品质量关。根据省局、市局食品监测计划安排,针对辖区实际情况,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对食品批发企业和重点食品进行监测,制定周密的监测计划和每次的监测行动方案,把好各个时节、时期重点食品的质量关。如在元旦、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春节等重大节日开展节日市场专项检查,与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保障结合起来,做到超前防范,落实责任,突出重点。一是在节日市场监管、检查中超前防范,层层落实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节日市场突发问题。二是落实领导责任制、机关部门指导监督责任制和各工商所岗位责任制,责任到人,局领导带队,局、所联动,区局领导深入市场、超市、商场和经营企业,靠前指挥、带队检查督促。三是结合实际,突出重点,集中开展节日市场专项检查,如在中秋节分管局长亲自带队对我市月饼批发企业琦园、麦加乐、多点儿进行检查,确保人民群众过一个安乐祥和的节日。
3、加强风险预警,防范重大流通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为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为在发生食品安全等突发事故时能快速、有序、高效地进行应急处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我局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根据全国各个时期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及时发布消费警示,并安排各工商所对相关企业和商品进行排查。如在地沟油专项执法行动中,对全区范围内经销粮油及从事餐饮服务的经营户开展了“关于整治查处地沟油的专项执法行动”,区局认真制订了巡查计划,添加了待查企业和个体作为检查对象,展开了“拉网式”检查。对个别农贸市场内现产现买的加工菜籽油的小作坊认真进行了检查,检查中未发现有销售“地沟油”的情况。
二、工作成效
(一)降低了食品安全监督管风险,促进和谐消费。通过以上监管措施,今年以来全区示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通过问卷调查人民群众对辖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满意率明显提高达到了99.5%,实现了政府满意、企业满意、群众满意。
(二)降低了食品安全监管成本,提升了监管水平。通过以上监管措施,能做到每次监管有的放矢,防止监管走过场,监管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下降,监管效率明显提高。
(三)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提升工商执法形象。通过食品安监管,从源头上杜绝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工商监管人员的执法水平有明显提高,充分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工商执法形象得到了明显提升。有效规范了食品经营行业,确保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与食品消费安全。
第五篇:一要强化源头管理
一要强化源头管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量。要遏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把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优化区域流域的工业布局。
二要突出结构减排,着力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要突出结构减排,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因地制宜推行现有企业群集约化和清洁燃料化,对企业群集中地区实行煤改气政策或搬迁企业进园区。
三要注重协同控制,强化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工程减排。要系统地提升城镇污水处理厂覆盖率,升级改造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强化脱氮除磷功能。大力推行节水回用,重视污泥安全处理处置和垃圾渗滤液治理,加大重点行业水污染治理力度。
四要突出重点领域,推进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工程减排。强化电力行业二氧化硫减排,大力推进烟气脱硝设施建设,全面实施烧结机烟气脱硫,加强以石化、有色、建材、焦炭等行业为重点的工业锅炉、炉窑烟气二氧化硫治理工程,积极推进水泥行业脱硝工程建设。
五要优化养殖模式,开展农业源减排工程建设。要强力推进清洁畜禽养殖工程、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和水产养殖污染防治。
六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机动车氮氧化物控制。要优化城市交通,重点城市试点实施机动车保有量总量控制,提高准入门槛,从源头控制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要推进“黄标车”加速淘汰和柴油车SCR配套工程,全面提升车用燃油的品质。
七是增加资金投入,健全减排能力体系建设。要继续推进污染减排“三大体系”建设,构建农业源减排管理体系,强化机动车污染减排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