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大学预算管理暂行办法
北京大学预算管理暂行办法
校发[1998]153号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有关要求,使我校的预算经费管理逐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现就北京大学的预算管理权限、预算编制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以及预算的审批、执行、调整和监督等制订以下暂行办法。
第一章 预算的管理权限
第一条 校长办公会是学校收入和支出总预算的最高主管机构。
第二条 学校的预算管理级次分为校级预算和院系(所、中心)预算。校级预算经校长办公会通过后委托主管财务的校长一支笔审批执行。
第三条 与学校收入预算有关的各主管职能部处,有权代表学校积极组织收入,有责任监督各项收入按计划足额上交学校。
第二章 预算的编制原则
第四条 编制预算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总原则,校级预算和所属各级预算必须各自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第五条 收入预算坚持积极稳妥或称为稳健性原则,没有把握的收入只能积极争取,不能纳入预算;支出预算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没有可靠来源的支出不能纳入预算。保持学校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与财务的收支平衡是保障学校改革、建设和稳定的基本前提,切忌片面强调发展而不顾财力铺摊子、上项目。不能把有专项用途的资金和借款或贷款视为学校自有资金使用。学校的整体预算应设立一定的预备费,以防不时之需。学校年度内每月事业费和自有资金的银行滚存余额应高于每月必保的人员工资和水、电、煤等日常消耗开支总额。
第三章 预算编制的时间、内容和方法
第六条 应在预算年度开始前,即每年12月下旬编制上报第二年的预算。
第七条 编制内容和方法是参考当年预算执行情况,增减特殊因素,编制下年度的预算。各主管职能部门填报附表一,直属行政单位填报附表二,上报主管财务校长。在此基础上,学校根据预算年度事业发展计划与财力可能以及年度收支增减因素,编制校级预算。
第四章 预算的审批程序
第八条 我校预算由财务处根据各单位收支计划,提出预算建议方案,经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上报教育部审核汇总,再报财政部核定预算控制数。学校根据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再上报教育部及财政部审核批复后执行。审批程序为“两上两下”。
第五章 预算的执行
第九条 各级领导均应加强预算意识,增强预算的严肃性,确保预算的完整性。我校按照管事与管钱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支出预算切块管理,即将支出预算分为外事口、学生口、教学口、后勤口和行政口等几大部分,预算资金的再分配归口由各主管校长或书记审批执行。经校长办公会批准,列入年度预算的项目,严格按照预算中列明的金额和支款方式办理。
第十条 学校的收入预算按其来源相应由各主管书记、校长监督各职能部处严格执行。
第六章 预算的调整
第十一条 预算项目调整必须按原预算批准程序由校长办公会审定,任何部门或个人均不得超越权限作出减收或增支的决定。
第十二条 未列入预算、而在年度中又必须开支的项目,应先填写立项报告,在学校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报经主管财务校长同意、经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后执行,并在年终做追加预算。
第七章 预算的监督和审计
第十三条 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财务处负责对学校各级预算的执行进行监督控制,并按时向各级领导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第十四条 审计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对预算的完整性、合理合法性及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并上报上一级审计机关。
第八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财务处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经1998年12月18日第403次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自通过之日起实行。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八日 北京大学
第二篇:全面预算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5
万鼎硅钢集团有限公司 全面预算管理暂行办法
第1章 总则
第1条 全面预算通过合理分配集团人、财、物等战略资源协助集团实现战略目标,并对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和费用支出进行控制。
第2条 全面预算是对集团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各项业务活动、财务表现等方面的总体预测。
第3条 编制依据。
1.国家相关法规政策和方针,国内外经济环境及消费市场发展趋势。2.集团上一实际经营情况和本预计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因素。3.本集团及各子公司预算管理办法。第4条 编制范围。
全面预算的编制范围包括集团所有收、支项目。全面预算管理将预算具体划分为经营预算、投资预算和财务预算三大类。经营预算和投资预算,都必须以货币的形式反映在财务预算内。
1.经营预算:是对集团日常发生的各项基本经营活动做出的预算,具体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材料采购预算、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单位生产成本预算、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预算等。
2.投资预算:是在资本性支出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编制的预算,具体反映何时投资、投资多少、资金来源和投资收益等。
3.财务预算:是反映预算期内有关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具体包括现金预算、预算损益表、预算资产负债表。
第5条 编制原则。
预算的编制要遵循合法性、可行性、客观性、科学性和经济性原则。第2章 组织机构和权责分配
第6条 建议集团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是集团预算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由总裁、副总裁、财务总监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7条 集团预算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1.负责讨论制定、修订集团有关预算管理的制度或办法。附件5 2.讨论决定集团经营预算、投资预算、财务预算中上报的预算指标。3.讨论决定集团预算考核办法及兑现方案。
4.讨论决定集团预算考核指标的重要调整及考核办法的修订。5.接受并讨论分析预算执行报告。第8条 集团各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
1.市场营销部负责集团及各子公司销售收入、销售费用的预算审批;负责集团及各子公司材料采购的预算管理。
2.投资管理部负责参与工程投资及生产用设备采购的预算管理等。3.生产管理部在预算管理方面的职责如下。(1)负责各子公司生产计划的审批。
(2)参与各子公司产品原料成本、燃料动力的预算管理。(3)负责各子公司修理费的预算管理。
(4)负责各子公司技术使用费、技术开发费的预算管理。(5)负责各子公司停(开)工损失预算管理。(6)负责各子公司工程投资的预算管理。
4.人力资源部负责集团及各子公司人工费用及相关费用、劳务费用的预算管理,负责集团及各子公司的预算考核兑现工作。
5.总裁办公室负责集团车辆使用费及修理费、财产保险费、租赁费、折旧费和印刷费的预算管理;负责集团会议费、董事会费、通信费和办公费使用计划的编制。
6.审计部负责集团内部审计费用的预算管理。
7.法律事务部负责集团涉及维法及诉讼的费用预算管理。8.技术开发部负责集团技术咨询及研发费用预算管理。
9.财务管理部负责集团各项审计费用的预算管理。及编制集团内本收支情况汇总,合理安排使用资金使用,控制费用开支,增收节支,多创效益。
10.上市筹备办负责上市前各项费用的预算管理。包括不限于支付财务顾问、聘请会计师审计、聘请律师及支付保荐人等费用,以及接待基金经理等的费用开支。
第3章 预算编制
附件5 第9条 预算编制原则。1.按照财政进行预算管理。2.利润的增长必须高于费用的增长。3.当年费用率不能超过上年实际费用率。
4.要考虑人工成本占利润的合适比例,保证具有竞争力的人均创利水平。第10条 编报方法。
编制预算采用上下结合、综合平衡的办法,即自上而下分解目标,明确任务;自上而下层层填报,逐级审核把关、汇总;最终进行综合平衡以使预算合适有效地得到控制和约束。
第11条 预算编制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编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预算执行结果。预算编制要在预算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方针指引下进行。
第12条 主要预算指标制定方法。
1.经营预算:以销售预算为起点,倒推成本、费用预算指标,并以此编制生产预算、材料预算等各项预算指标。
2.投资预算:落实集团核定的投资规模、投资项目、投资完成期限。3.财务预算:根据经营预算、投资预算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现金流量预算、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
第13条 下列预算指标采用零基预算和弹性预算相结合的原则编制,即在零基预算的基础上编制弹性预算指标。
1.销售收入:根据预计销售业务量和销售单价确定预算收入。2.销售税金及附加:根据业务量及适应税率编制。
3.主要原材料成本:根据生产业务量、预计单位成本确定预算成本。4.辅助材料和燃料动力成本:根据生产业务量、预计消耗定额、预计单位成本确定预算成本。
第14条 预算的编制。
1.集团及各子公司各部门根据下一的经营发展目标和对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的初步分析,按照预算编制的原则和方法编制本部门下一的初步预算,并按要求上报集团财务管理部及各子公司财务部。
2.集团财务管理部会同生产管理部、市场营销部等部门,根据集团及各子 3 附件5 公司对下的初步计划以及集团及各子公司的初步预算,编制集团及各子公司预算草案,报预算管理委员会。
3.预算管理委员会对预算草案进行充分讨论,由财务管理部根据会议形成的决定对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集团及各子公司的预算。
4.依据预算,分解编制各部门预算,报预算管理委员会讨论,由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并签发。
第15条 季度预算和月度预算的编制。
1.集团各部门根据预算编制季度预算和月度预算,并在季度末和月度末25日之前上报集团财务管理部。
2.集团财务管理部对各部门上报的季度、月度预算进行审核,重点审核是否对预算进行了合理的分解,并将预算总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第4章 预算控制与差异分析
第16条 财务管理部根据总裁办公会批准、下达的财务预算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
第17条 每月集团各部门及各子公司除根据集团财务管理部的要求报送相关财务数据外,还需报送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说明,季度月未填报时必须填报预算重估数据。
第18条 每个财政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每个部门报送上一的财务决算情况,并说明差异形成原因。财务管理部综合各部门执行情况,向总裁办公会报告上一整体财务预算分析报告,提出整改建议。
第19条 各部门应严格控制费用支出,各项费用应该按专项要求进行使用和控制,各项目费用当月有节余的,可以结转下月使用,未经财务管理部审批,严禁各项目费用之间相互替代使用。
第20条 各子公司在当月经营过程中如果发生了超预算情况,先用上月节余弥补,如果节余不足弥补的,应按超预算金额及时追加审批。
第21条 预算目标是与绩效考核挂钩的硬性指标,一般情况不得调整。第22条 关于费用的预算如遇特殊情况确需增加时,必须由执行单位提出申请,说明原因及作出今后发展趋势的预测,上报集团财务管理部并由预算管理委员会最终审核。
附件5 第5章 预算考核与激励 第23条 预算考核目的。
预算考核是发挥预算约束与激励作用的必要措施,通过预算目标的细化分解与激励措施的付诸实施,达到引导集团及各子公司每一位员工向集团战略目标方向努力的效果。
第24条 预算考核的内容。
1.对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进行考核评价,即对各子公司经营业绩进行评价。2.对预算执行者进行考核评价。第25条 预算考核的原则。
1.目标原则,即以预算目标为基准,按预算完成情况评价预算执行者的业绩。
2.激励原则,预算目标是对预算执行者业绩评价的主要依据,考核必须与激励制度相配合。
3.时效原则,即预算考核是动态考核,每期预算执行完毕应立即进行。4.例外原则,即针对一些阻碍预算执行的重大因素,如产业环境的变化、市场的变化、重大意外灾害等,考核时应作为特殊情况处理。
5.分级考核原则,即预算考核要根据组织结构层次或预算目标的分解层次进行。
第26条 预算指标是对子公司负责人业绩考核的主要指标,也是同绩效考核挂钩的主要指标,各部门及子公司要把预算指标进一步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并建立相应的考核约束机制。
第27条 考核的实施。
1.财务管理部每季度向预算管理委员会通报预算的完成情况。
2.根据各子公司效益情况和考核结果,由总裁办牵头每季度进行考核评比。第28条 根据财务决算结果,由人力资源部年终进行考核兑现奖惩。第6章 附则
第29条 本制度由财务管理部拟定,经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第30条 本制度的修订权、解释权归集团财务管理部所有。第31条 本制度自正式颁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第三篇:深圳大学预算管理暂行办法
深圳大学预算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校预算管理行为,充分发挥预算分配和监督职能,强化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预算执行的约束力,科学配置办学资源,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保障和促进我校教学、科研等各项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深圳市本级部门预算准则(试行)》和深圳市财政局编制部门预算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学校预算管理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权结合、收支平衡”的总原则。
第三条 学校预算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完善预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筹措资金增加收入;科学合理地安排学校预算;监督预算的执行;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办法和制度等。
第二章 预算的管理体制
第四条 学校预算由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其对预算管理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预算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二)审查、批准学校关于预算管理的规章制度;
(三)确定学校预算编制的原则和要求;
(四)审议、批准学校预算建议草案;
(五)监督预算执行,审议、批准预算执行中的调整方案;
(六)审查、批准学校的决算报告。
第五条 计划财务处作为学校预算的专职管理部门,具体负责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和监督工作等,其主要职责为:
(一)收集资料,分析往年预算执行情况,对学校各单位提出的明细预算建议案进行审核,并汇总编制预算草案;
(二)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地编报学校预算建议草案;
(三)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预算批复意见,编制校内预算,并按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把学校的预算分解到各有关责任单位,实施责任预算管理;
(四)审批各责任单位具体预算方案;
(五)结合学校事业发展的具体情况会同有关部门提报预算调整建议;
(六)根据校长办公会议的决议,按照规定程序调整预算;
(七)监督学校各项预算的执行,督促各预算收入单位和缴款单位完成收缴任务,汇总、通报收缴情况,监督各责任单位管好用好资金,节约开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准确、及时地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建立预算执行预警系统,强化预算执行的约束力;
(八)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九)年终全面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准确及时地编报年终决算。第六条 各预算责任单位(学院、部、处、室职能部门等)是本部门预算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学校的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提报本部门预算建议;
(二)落实本部门的预算收入和支出责任;
(三)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进一步细化本部门的预算,编报本部门具体预算方案和月度用款计划;
(四)坚持“一支笔”审批和会签制度,严格控制本部门的预算执行,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
(五)根据事业发展情况,年内确需调整预算的,要据实向学校提出预算调整建议,按规定程序报批。
第三章 预算的编制原则
第七条 预算编制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积极稳妥、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效益优先”的原则。根据学校总体事业发展规划和预算可能取得的各项收入情况,量力而行,量财办事,统筹安排支出项目,原则上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第八条 收入预算的编制要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逐项核实各项合法收入,尽可能排除收入中的不确定因素。
第九条 支出预算的编制要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支出预算分为经常性支出和建设性项目支出两部分。首先要保证经常性支出,并坚持适度从紧;其次按已落实的专项收入来源情况和学校自筹能力安排建设性项目支出。第十条 预算编制坚持“收支两条线”的原则,所有收入全部由学校统一管理使用,全部支出由学校预算统一安排。
第十一条 预算编制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要从学校和各部门的实际出发,对编制程序、重点项目、支出标准和定额、资金分配等,加强科学论证,努力做到客观、公正、透明,确保资金分配的科学合理。
第四章 预算的编制内容和方法
第十二条 学校预算根据事业发展规划和任务编制的综合财务收支拟定计划,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
第十三条 收入预算。收入预算是预算内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取得的各类非偿还性办学资金的收入计划,包括:
(一)财政补助收入。指学校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拨款,包括教育事业费拨款,其中教育事业费拨款按核定的定额测算。
(二)上级补助收入。指学校从上级主管部门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按照有关要求测算。
(三)事业收入(预算外资金)。指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教育事业收入。教育事业收入按收费标准测算。
(四)经营收入。指学校在教学、科研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分析往年的决算情况,根据预算业务量和取费标准测算。
(五)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参照往年上缴、收入情况,根据预算业务活动情况,采用增量预算按项目逐一测算。
第十四条 支出预算。支出预算是预算中学校用于教学科研活动、其他事业活动的资金支出计划,按现行有关规定,主要包括:
(一)事业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基本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项目支出。
1、人员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等,按核定的编制数和工资、津贴、奖金等标准测算。
2、基本公用支出。包括日常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取暖费、交通费、差旅费、维修费、物业管理费、专业材料购置费、会议费、培训费、福利费、招待费等。视单位业务性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支出定额标准测算。按会计科目编制详细预算,并按照事权和财权统一的原则分配到各责任部门,编制责任预算。
3、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包括离休费、退休费、退职费、抚恤和生活补助、医疗费、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和助学金等,按照核定的人数及规定的支出标准等因素测算。
4、项目支出。包括建筑物购建费、办公及专用设备购置费、图书购置费、交通工具购置费、基础设施维修改造费及科研等专项支出,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与财力可能统筹安排,采用零基预算方法测算。从项目论证、实施到完工全面测算,并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做到“按项申报、专款专用、单项核算、专项考核”。
(二)经营支出。根据计划安排,结合经营收入情况统筹测算。
(三)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参照历年实际,结合附属单位上缴情况测算。
(四)结转自筹基建支出。根据学校资金情况和基建计划统筹安排。
第五章 预算的编制和审批程序
第十五条 根据《预算法》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学校预算作为政府预算的组成部分,亦采用“两上两下”的编制程序。
第十六条 根据国家有关预算法规、政策及市财政部门的工作部署,每年7月份,由计划财务处向全校各经费使用部门印发编制下一经费需求计划和项目支出计划的通知。
第十七条 各责任部门根据学校预算编制的要求,结合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和发展需求提出本部门的预算建议草案,9月底前报计划财务处。第十八条 计划财务处通过分析、审核,编制学校预算建议草案,经学校教授财经工作委员会审查评议后,报经校长办公会议审查、批准后,上报深圳市财政局批复“一上”。
第十九条 计划财务处根据深圳市财政局下达的预算控制数“一下”,对原预算草案进一步细化、调整,经校长办公会议审查、批准后报深圳市财政局“二上”。第二十条
计划财务处根据深圳市财政局的预算批复“二下”,按照学校内部预算执行格式编制收入预算表、支出预算表、责任部门经费分配表和基建收支表,经校长办公会审议批准后,正式发文公布执行。
第六章 预算的执行和调整
第二十一条 学校预算经批准后,非经规定程序不得变更,任何部门和个人无权减收增支。
第二十二条 与学校收入预算有关的各职能部门有权代表学校积极组织收入,有责任监督各项收入按计划足额上缴学校。
第二十三条 各经费使用部门要本着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的原则严格按批复的预算安排好全年的经费支出,实行项目管理,不得随意变更资金用途,确保专款专用及资金使用效益。
第二十四条 计划财务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有关规定,认真组织核算,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控对无预算及变更资金用途的应予拒付;对学校的预算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和分析,及时向校领导报告,并将具体情况通报有关经费使用部门。
第二十五条 学校预算一经批复,一般不得调整,若遇非常事件不得不调整预算时,需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因国家政策、事业计划和任务较大变动引起的预算调整,有关部门(归口管理部门)提出调整申请,报经计划财务处审核、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后,计划财务处按规定程序报深圳市财政局审批,并根据深圳市财政局的批复调整预算。
(二)在学校总收入允许范围内,校内需要追加预算支出的项目,须由项目负责部门以书面形式向计划财务处提出项目申请,经计划财务处审核后,项目金额在10万元以下的,由分管财务的校长审批;项目金额在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由校长审批;项目金额在20万元以上的,由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教学、科研单项支出达100万元以上的项目,在报送校长办公会议审批前,需经过学校计财工作教授委员会的审查评议并通过)。经有关程序审批通过后,计划财务处按规定程序报深圳市财政局审批。
(三)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客观情况发生变化,或原定预算预计不周,预算支出项目间发生此余彼缺情况时,调整应遵循下列原则:一是调剂权限必须与审批权限一致;二是调剂只能此增彼减,不得突破预算;三是调剂须有利于提高效益,促进工作。调整的程序是由经费使用部门(归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报计划财务处,由计划财务处根据情况报分管校长或校长办公会审定后执行。
第七章 决算
第二十六条 计划财务处在终了,要按照《会计法》、《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年终清理、转账、结账并编制会计决算报表。决算报表的编制要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第二十七条 决算报表完成后,报校长批准后上报深圳市财政局。
第二十八条 审计部门应依法对学校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并出具审计报告。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学校预算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第三十条 本办法的具体运作见《深圳大学预算管理操作规程》。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计划财务处负责解释。
第四篇:铜陵学院预算管理暂行办法
铜陵学院预算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学校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保障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安徽省省属高等院校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并结合我校实际,制订以下暂行办法。
第二条 预算的编制、审查、批准、监督以及预算的执行和调整,依照本办法规定执行。第三条 学校预算根据学校长远规划、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进行编制,是高校组织日常收入和控制支出的依据。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学校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
第四条 财务预算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
第二章 预算管理体制
第五条 学校预算根据议事规则进行审定,审定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第六条 学校预算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办公会是学校预算管理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
第七条 校长办公会在预算管理中的主要职责:
(一)对学校重大预算项目安排进行调研论证,提出建议;
(二)审议学校部门预算草案;
(三)审议学校财务决算报告;
(四)审议重大预算调整方案;
(五)评价学校的预算执行效果。
第八条 校领导负责所分管单位的预算管理,按照相关规定统筹安排预算经费,组织和监督预算执行。
第九条 财务处具体负责预、决算报表的编制和预、决算的日常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对各单位的预算申报数进行审核、汇总,对学校总体收支进行综合平衡,按照规定报送学校部门预算和三年滚动财政规划;
(二)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预算批复意见,将预算下达到各责任单位,实施责任预算管理;
(三)学校收入预算一经确定,由有关责任单位负责组织落实;
(四)结合学校事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根据有关责任单位提出的预算调整建议,按照规定程序调整预算;
(五)监督并督促各单位的预算执行,加快预算执行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预算执行预警机制,强化预算执行约束力;
(六)及时向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七)全面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准确编报年终决算;
(八)对预算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追踪问效。第十条 各预算责任单位的主要职责:
(一)根据学校总体目标和本单位具体任务,负责编制本单位的预算和三年部门滚动财政规划;
(二)根据下达的预算用款计划,按照规定项目和范围,按进度使用资金,合理控制运转经费进度,加快政府采购预算执行进度;
(三)根据学校和本单位建设及发展情况,年中确需调整预算的,据实提出预算调整建议;
(四)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五)各预算责任单位预算结余资金不结转下年,预算末全额清零。
第三章 预算收支范围
第十一条 学校预算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一)财政补助收入,即学校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财政教育拨款、财政科研拨款和财政其他拨款;
(二)事业收入,即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教育事业收入和科研事业收入;
(三)上级补助收入,即学校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四)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即学校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五)经营收入,即学校在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六)其他收入,即本条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
第十二条 学校预算支出按照其类别分类划分,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一)基本支出预算是部门支出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学校为了保障正常运转、完成教学科研和其他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支出,其内容包括人员支出和定额公用支出两部分。人员支出包括在职人员支出、离退休人员支出以及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三部分。定额公用支出包括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商品和服务支出”中属于保障单位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基本需求的支出。具体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物业管理费、交通费、差旅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等。
(二)项目支出预算是部门支出预算的组成部分,是指学校为了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所发生的支出。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维修改造支出、教学科研设备支出、学科专业建设支出、师资队伍建设支出、纸质及电子图书支出等。
第十三条 学校预算支出按照其经济性质分类,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和其他资本性支出等。
第四章 预算编制与审批
第十四条 预算编制应当根据学校发展目标、总体要求和跨预算平衡的需要,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有关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和本收支预测情况,进行综合编制。
第十五条 预算编制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
(二)坚持“收支两条线”的原则,所有收支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由学校统一调度,统一安排。
第十六条 预算收入的编制,应当与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财政政策相衔接。坚持积极稳妥的稳健性原则,尽量核准收入,将所有收入全部列入预算,不得隐瞒、少列收入。
第十七条 预算支出应当按功能科目和经济分类科目分类编制,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运行经费支出。在保证基本教育服务合理需要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学校确定的重点支出,坚持向教学、科研倾斜原则。
第十八条 预算编制应在预算开始前,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部署,开始准备编制下一年的预算和未来三年滚动财政规划。
第十九条 预算编制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在编制预算时对所有的收支项目,均以零为基底,不以上年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为基础。
第二十条 财政部门预算的编制和审批程序。
(一)基础信息编报。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财务部门会同人事部门完成学校的各项基础信息编报工作,并及时上报教育厅;(二)教育厅下达财政补助收入预算控制数;
(三)学校提出预算建议数。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学校财务主管部门根据上年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事业计划,考虑增减变动因素,提出收支预算建议数,经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上报教育厅;(四)教育厅下达预算控制数;
(五)学校编报正式预算。学校根据教育厅下达的预算控制数,按照预算编制的原则和要求,编制正式预算上报教育厅;
(六)教育厅及财政厅审核批复后执行;
第二十一条 学校预算的编制和审批程序
(一)各责任单位根据学校预算编制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工作计划和具体目标,经充分论证后,提出本单位预算建议方案报送学校财务部门;
(二)学校财务部门汇总、审核各责任单位预算建议方案,根据教育厅预算批复和上预算执行情况编制学校预算建议方案,报送校长办公会审查;
(三)根据校长办公会意见,学校财务部门对预算建议方案进行修改、调整,审定后执行。
第五章 预算执行
第二十二条 学校预算按规定程序批准后,各责任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未经规定程序不得调整和改变,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减收增支。在预算执行中,不得发生下列违纪违规行为:
(一)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
(二)办理无预算、超预算支出;
(三)列入政府采购的项目,未经批准自行采购;
(四)采取各种手段虚列支出;
(五)未按规定程序报批,擅自变更预算项目;
(六)其他违反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 校领导应当按照收入预算来源,在预算范围内审批各单位经费支出。
第二十四条 各项经费支出审批实行“首签负责制”,首签审批人应当对业务的真实性负责。
第二十五条 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特殊情况或事项,财务处应及时向校长办公会报告。
第六章 预算调整和追加
第二十六条 学校预算一经确定,即具有对全校经济活动的约束力,原则上不予追加预算。如果国家有关政策、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学校工作任务发生重大变化,以及其他重大突发事件等不可预见因素,对收支预算影响较大,确需追加的,应当按原预算批准程序执行。
第二十七条 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应当按照预算经济科目执行。确需调整经济科目使用的,各单位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预算调整申请。
第二十八条 一般预算项目的调整、追加应当经分管校领导同意、重大预算的调整和追加应当按照规定报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经批准后凭有关文件或会议纪要到财务处办理预算调整和追加手续;追加经费在预算准备费和增收经费中支出。
第二十九条 预算执行过程中,因上级部门增加专项资金拨款或争取其他部门、企事业单位专项资金而引起的预算收支变化,不属于预算的调整。
第三十条 预算调整原则上每年安排两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第七章 预算监督
第三十一条 学校建立预算执行监督制度,财务部门负责对学校预算的执行进行监督控制,并向学校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同时督促相关单位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十二条 各单位负责人对预算资金使用进行监督,并对预算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负责。
第三十三条 财务处每年向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预、决算执行情况,听取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审议意见,按规定做好预决算的信息公开。
第三十四条 学校监审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对预算的编制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出具相关意见。
第三十五条 学校对预算执行情况较差、支出管理不规范的单位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八章
决
算
第三十六条 预算终了,财务主管部门应按照《会计法》、《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年终清理、转账、结账并编制决算报表。决算报表的编制要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第三十七条 决算报表编制完成,须提交校长办公会审查、批准后上报教育厅。
第三十八条 财务决算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由财务处负责解释。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暂行办法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资发分配[2010]72号
各中央企业:
为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收入分配调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市场化工资决定机制和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企业科学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家收入分配的有关政策,国资委制定了《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本办法要求和国资委工作部署执行。有关试点企业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国资委。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中央企业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收入分配调控,推动企业逐步建立健全市场化工资决定机制,促进企业科学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国家收入分配的有关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央企业是指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
第三条 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编制、报告、执行与清算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是指在国资委依法调控下,中央企业围绕发展战略,依据生产经营目标、经济效益情况和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对工资总额的确定、发放和职工工资水平的调整,作出计划安排并进行有效控制和监督的活动。
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工资总额是指中央企业在一个会计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其组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 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效益导向,职工工资水平与企业竞争力相适应。在中央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参考企业战略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建立健全工资总额决定机制和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二)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在发挥市场对企业收入分配基础调节作用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中央企业职工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价位相衔接,合理调节行业间、企业间和企业内部各类人员收入分配关系。
(三)坚持出资人依法调控与企业自主分配相结合,兼顾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关系。国资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利和职责依法调控中央企业收入分配总体水平,并充分发挥中央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自主分配作用。
(四)坚持工资总额预算管理改革与垄断行业改革、企业内部其他改革相衔接和配套。探索工资总额管理新机制,理顺各类人员收入分配关系,循序渐进,稳步实施。
第七条 国资委在全面推进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关于企业人工成本控制、核算、统计的规定,结合中央企业收入分配管理实际,逐步实现对中央企业人工成本的统筹管理。
第二章 工资总额预算管理职责
第八条 国资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制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规定,对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编制、报告及执行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依法调控中央企业收入分配总体水平。
第九条 国资委建立中央企业行业工资增长调控线(以下简称工资增长调控线)及相关信息发布制度,指导企业编制、执行工资总额预算。
第十条 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实行核准制。对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自我约束机制完善等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可以实行备案制。
第十一条 中央企业依据国资委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工资增长与企业效益增长相适应的联动机制(以下简称工资效益联动机制),组织开展本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编制、执行以及内部监督、评价工作,完善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工作制度和组织体系。
第十二条 工资总额预算经国资委核准或者备案后,由中央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特点与内部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自行决定所属企业工资总额调控方式、内部收入分配结构和水平。
第十三条 中央企业所属企业为预算执行单位。中央企业应当指导各预算执行单位开展工资总额预算的编制、实施工作,并对其预算进行管理和监督,履行出资人职责。
第三章 工资总额预算编制和申报
第十四条 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以上年实际发放工资总额为基础编制。工资总额预算增长根据企业经济效益预测情况、企业发展战略、工资增长调控线、工资效益联动机制等因素综合确定。
第十五条 国资委按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调节行业收入分配关系的总体要求,依据中央企业经济效益增长预测情况,参考国民经济发展宏观指标、社会平均工资、劳动力市场价位等因素,分行业制定和发布工资增长调控线。工资增长调控线分为上线、中线和下线。
第十六条 中央企业根据经济效益状况、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水平和职工工资水平等情况,分别适用工资增长调控线上线、中线和下线。企业处于特殊发展阶段或者受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适用的工资增长调控线范围可以适当浮动。
第十七条 中央企业在科学确定经济效益预算目标值的基础上,按照效益导向原则和适用的调控线范围,自主建立工资效益联动机制,合理确定本企业工资总额预算增长。
第十八条 工资效益联动机制包括经济效益指标选取及预算目标值的确定、工资增长与经济效益状况相适应的联动办法等内容。经济效益指标的选取以利润总额和经济增加值为主。
第十九条 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方案应当主要载明以下内容:
(一)上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完成情况、工资总额预算执行情况;
(二)预算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预测情况;
(三)预算人力资源配置计划、薪酬策略调整情况、工资总额预算安排、人工成本项目构成及增减计划;
(四)总部职工工资总额预算情况;
(五)工资效益联动机制。
第二十条 中央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收入分配政策规定和国资委有关要求编制工资总额预算。工资总额预算方案提交董事会或者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后,按照规定时间报送国资委。
第二十一条 国资委按照本办法要求及相关规定,对中央企业报送的工资总额预算方案进行核准或者备案,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具审核意见,同时抄送派驻所在企业监事会。对于工资总额预算方案不符合国资委工资总额预算管理规定的,国资委将要求企业调整或者重新编报预算方案。
第四章 工资总额预算执行和调整
第二十二条 中央企业应当严格执行经国资委核准或者备案的工资总额预算方案,逐级落实预算执行责任,切实加强内部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和监督,确保经济效益预算和工资总额预算目标的实现。
第二十三条 中央企业应当建立工资总额预算执行情况定期分析报告制度,一年报告两次,分别于半年、全年结束后一个月内向国资委报送预算执行情况。
第二十四条 中央企业应当加强工资总额发放管理,规范列支渠道。在国资委核定的工资总额外,不得再以其他形式在成本(费用)中列支任何工资性项目。
第二十五条 国资委建立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动态监控制度,对中央企业工资总额发放情况、人工成本投入产出等主要指标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并将监测和评估结果及时反馈中央企业,督促中央企业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控制。
第二十六条 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之一,导致预算编制基础发生重大变化的,可以申请对工资总额预算进行调整:
(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的;
(二)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
(三)企业发生分立、合并等重大资产重组行为的;
(四)其他特殊情况。
第二十七条 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调整情况经企业董事会或者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后,应当于当年8月底前报国资委复核或备案,同时抄送派驻所在企业监事会。
第五章 工资总额预算清算和评价
第二十八条 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执行情况实行清算评价制度。中央企业按照清算工作要求应当于下一年4月底前向国资委提交全年工资总额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第二十九条 国资委依据经审计的财务决算,对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执行情况、执行国家及国资委有关收入分配政策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出具评价意见,同时抄送派驻所在企业监事会。中央企业工资总额清算额度经国资委核准确认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据实列支。
第三十条 国资委对工资总额预算执行偏离度过大、工资增长突破调控线、未完成经济效益预算目标值或者未有效执行工资效益联动机制的中央企业,将采取核减下一工资总额预算额度等措施,要求中央企业整改。
第三十一条 国资委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弄虚作假以及其他严重违反预算管理规定的中央企业,将视情况对企业采取警示、通报批评、扣减企业负责人绩效薪金等处罚措施,必要时对企业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二条 监事会对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三条 国资委可以根据情况对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与考核,必要时也可以委托专门机构进行审计。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多元投资主体中央企业的工资总额预算编制、调整和清算情况,经国资委核准或者备案同意后,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程序。
第三十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参照本办法制定相关工作规范。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