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市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的调查与思

时间:2019-05-14 03:57: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我市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的调查与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我市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的调查与思》。

第一篇:对我市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的调查与思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高。食品生产经营和消费格局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突出表现在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消费需求多层次,食品供应已彻底告别了短缺年代。但与此同时,食品卫生和食品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政府重视、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今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查组对我市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工作开展了调查。我参与了调查工作的全过程,分别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情况汇报,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深入到相关的基地、企业、场所进行实地察看,就涉及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的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运输、市场销售、食品消费等环节,全面了解了目前我市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基本情况。通过调查研究有如下感受和思考。

一、工作现状

(一)深入宣传,食品安全意识得到增强。自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实施以来,特别是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以及全国、省、成都市召开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会后,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在全市开展了“食品安全关系你和我”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建筑工地开展“关注农民工食品安全”的宣传活动,在学校开展了食品安全教育课程,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进行食品安全科普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加强了农村群体宴席的管理,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了《食品卫生法》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

(二)依法监管,各项管理制度得到加强。强化监管责任,实行目标管理,成立了由政府目督办与监察局组成的督查组,对相关责任部门及乡镇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建立了由10个职能部门参加的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并由政府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亲自抓。根据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进一步完善了食品监管模式,从细节入手,实行分段负责,对涉及到食品安全工作的各个环节实行标准化管理,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在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制定了《XX市无公害农产品禁止使用投入品名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推荐使用投入品名录》等六个行政管理文件。在食品加工环节重点加大了对15类生活必需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审查和日常监管工作。在市场流通上加大了市场监管力度,各大中型食品商(市)场建立了《食品质量保障制度》、目标责任制和承诺制,实行了进货台帐登记制,食品批发单位和大型宾馆推行食品采购索证登记备案制度,进一步规范了生产者、经营者的活动。在食品消费环节上,加大对餐饮业和食堂的监管整治,严把“食品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关,对餐饮业开展了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通过各项监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确保了食品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安全,对我市食品安全工作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三)开展整治,食品安全得到有力保证。一是在市政府的领导下,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了对农贸市场、超市及乡镇食品市场的综合整治;二是开展了“液态白酒”、“毒鼠强”、“五小行业”、“食品质量安全”、“节假日食品安全整治”、“苏丹红一号”、“猪链球菌病肉”、“禽流感防控”等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了行业管理,规范了行业行为。

(四)强化监管,食品安全制度得到落实。市政府卫生执法监督部门探索食品卫生管理新模式,在食堂、餐饮业推行了量化分级管理体制,加强对高风险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全市各学校食堂、大中型餐饮单位和城区重点路段的餐饮业开展了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逐步规范了餐饮食品安全工作。同时,加强对重大活动和节日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确保了食品卫生的安全。

二、主要问题

我市食品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仍未得到很好解决,面临新形势、新要求,出现的一些新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具体表现在:

(一)法规宣传力度不够。食品安全关系到全社会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并且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从目前情况看,食品从业人员和农产品种植、养殖(户)人员对食品安全认识较差,对《食品卫生法》以及与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之甚少,法制意识淡薄,不知法、不懂法、不守法的现象较为普遍,盲目追求眼前利益,在种植中滥用甚至违禁使用高毒素农药,养殖中滥用抗生素、饲料 ,甚至非法使用生长激素;不具备办证条件的无证经营的小餐馆、小作坊也占有相当数量;对食品安全的科技知识、标识宣传不够,广大消费者知晓度不够,降低了消费者信心;有的食品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国务院(23号令)中的部门职责权限的分工和界定认识模糊,影响到食品安全工作的执法监管。

(二)监管体制尚须完善。现在涉及到食品卫生、食品安全工作职责的有10个部门,这些部门谁也牵不了头,谁也不愿牵头,甚至推卸责任,成了“十个部门管不了一张口”。一个部门对食品抽样检测的信息不能多部门共享,造成多部门重复抽样检测,增加执法成本,也加重了生产经营者的负担,因而产生抵触情绪,规避检查,给监管工作带来了工作难度。

(三)执法力度还需加强。有的部门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长期性、反复性认识不足,执法工作时紧时松,时强时弱,把关不严,侧重突击性、阶段性的专项整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日常监管;有的执法部门到岗不到位,管理留死角,有些边缘性的职责能推则推,有意无意忽视、甚至推诿扯皮踢皮球;有的重视城区大商场的监管,而没把农贸市场、城郊结合部、农村家庭作坊生产加工食品纳入常规监管视线,对无证无照的小餐馆、小作坊、流动摊点等,缺乏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政策引导和监管措施。

(四)监管水平有待提高。职能部门在日常监管和综合执法、联合执法过程中存在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对食品安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法律知识和科技知识,如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细菌超标、超量使用添加剂、滥用非食品加工化学添加剂、转基因食品以及抗生素、激素及有害物质在禽、畜、水产品体内残留的知识相对缺乏。监管设备、技术落后,缺少对食品安全综合检查、检测的设备、设施,在执法过程中仅凭经验和肉眼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执法水平和监管力度。

三、工作建议

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问题是目前公共健康面临的最主要威胁,重视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我市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领导,理顺监管机制。一是食品安全关系到人命关天的大事,性质上属于公共领域,这个领域政府的介入和公权的干预是非常必需的,是责无旁代的,现在涉及到食品安全工作的部门有10个之多,有成都市直属部门,有市政府的相关部门,市政府有三个副市长分管的工作涉及到食品安全工作,存在“都管,都不管,都不好管”问题,建议市政府成立以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全市“食品安全管理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加强协调,各部门各行其职,切实解决部门之间“权限不清”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二是结合我市环保、旅游等工作实际,建立起新的食品安全政策支持体系和监管体制,完善食品安全组织管理体系,建立长效协作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建立起市、乡(镇)、街道和村(居)三级监管网络和食品安全日常协调制度,设立食品安全监察员,构建起全社会齐抓共管运行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控制体系;三是人大作为地方最具权威的监督机构,依法实施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是宪法赋予的职权,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及乡镇人大主席团的监督作用,适时启动监督程序依法加强监督,及时发现、纠正和撤销违法的危害食品安全的行政行为。

(二)明确职责,加大执法力度。一是国务院23号令对涉及食品安全的有关监管部门的职责作了原则性规定,结合我市的工作实际,制定出XX市食品安全工作实施细则和行政管理文件,进一步明确职责,明晰责任,从食品安全的全过程监控着眼,把监管措施和责任落实到食品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二是提高执法水平,加强对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以整治市场为重点,解决食品领域违法成本太低的问题。同时,依法加强权力运行的监督,强化各相关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克服官本位思想,使“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在食品安全领域得到具体体现。三是要加强日常监管力度,坚持长效日常巡查和各类专项整治、综合整治相结合的原则,加大涉及食品安全工作的事前规范指导和事中监督管理工作力度,变事后的处罚为事前规范和事中指导,用强有力的监管促进从业人员自我管理、自我规范和自我提高。四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销售环节追溯制、承诺制度、食品安全承诺招回制度、食品安全社会信用制度等行业规范化管理工作制度,切实将巡查、强检、年审、监督抽查等管理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环节。

(三)管好队伍,落实工作责任。一是加强执法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和业务建设,强化法律法规、科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二是严把执法队伍中人员的“入口”和畅通“出口”关,对涉及到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的单位及人员要明确执法主体身份,如一时难以解决人员身份,市政府也应对从事行政执法的事业单位下达委托书委托执法。对事业身份工作人员做好考试、择优转录,消除执法过程中执法主体不明、执法身份不正带来的执法障碍;三是建立健全管理单位目标责任制和相关管理人员责任倒查制度,对于发生食品安全问题,除对当事人严肃查处外,还要对其主管部门实行责任倒查追究制度,让没有认真履行执法责任的失职人员承担相关责任,以加强监管人员的责任心。

(四)加大投入,提高监管水平。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会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应尽快建立起设施完善,检测手段先进的食品检测体系,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严谨的检测技术支撑,融科学、先进的检测手段于监管之中;二是尽快建立食品安全的信息化体系,统一配置,统一协调,信息资源共享,使之有利于食品安全信息的综合利用和综合管理,真正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动态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三是在两个体系建设中,市政府要统一协调,统一配置,一家建设,多家共享,不搞重复建设,实行资源共享。

(五)强化宣传,提高安全意识。一是针对流动摊点、小食品店、小餐饮店、小作坊这些无证无照、流动性大、随意性强又都是一些社会待业人员及农村富余人员所为的实际,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就业的政策支持、政策引导和行业指导,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小作坊联营做大,帮助小作坊与规模企业合作,或小作坊之间的合作,鼓励和指导小餐饮、小食店、小作坊创造条件,办理证照,依法经营,并在办理证照、收费方面给予减免;二是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对涉及食品的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卫生知识的教育培训;三是利用宣传媒体、执法机构等多种渠道加强科普知识宣传,多开展关于食品安全、食品卫生方面的宣传,使从业人员和广大消费者认识到哪些食品是卫生的,哪些食品是安全的,能够自觉抵制不安全的食品。

第二篇:关于我市食品安全情况的调查

加强食品监管 造福沈城百姓

——关于我市食品安全现状的调查

食品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也关系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随着全国范围内问题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塑化剂等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深入了解我市食品安全现状,加强安全监管,确保沈城百姓吃上放心的食品,最近,我们深入市卫生局、工商局、质监局、食药监局、公安局等部门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其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摆在突出位臵,并纳入今年“抓环境促提升”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力量,初步形成了“全市统一领导,属地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为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今年以来,市打假办开展了“亮剑行动”、“天网行动”等专项整治行动,破获食品类涉假案件近200起,查处行政案件1300余起,捣毁窝点400多个,食品安全 领域损害群众利益和健康的突出问题不断得到解决,人民群众的市场满意度和消费信心日渐增强。应该说,我市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形势趋好,但是通过深入调研发现,我市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仍然存在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1.环节多链条长,监管尚存空白地带。目前,食品安全由农业、质监、工商、食药监等有关部门实行分段监管,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综合协调。由于食品安全监管从“农田到餐桌”链条长、环节细、衔接点多、专业性强、情况复杂,加之相关配套法规一时难以到位,监管工作存在着界限不清、职能交叉、监管空白等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管效能。如我市商场、超市、集贸市场中存在大量现场制售食品的小作坊,其监管权限归属问题尚不明确,处于无证无照经营的监管空白状态,生产加工的食品质量无法保证,基本等同于黑窝点加工的食品。此外,我市城区、城乡结合部存在众多的早市、夜市、马路市场和食品摊点,他们的流动性大、工艺粗糙,达不到办理证照的条件,而且其中很多马路市场由街道办事处举办,由行政执法局负责管理,工商、质监等部门不参与监管,无权为其办理相关证照,形成了监管难、取缔难的现实状况。这些 处于监管边缘的食品企业,在不具备相应条件的情况下随意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形成很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2.部门衔接不畅,信息共享机制有待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各个部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但我市的相关监管部门之间有时难以步调一致,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往往在省市统一组织的专项整治活动中,部门尚能默契配合,但在日常监管中,需要共同解决问题的时候,一些部门和地区却各自为政,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却监管不到位。比如,在生产许可或执照审批方面,有关部门不能及时联合起来对食品企业进行检查整改,而是仅仅依靠单个部门去督促补办,造成部门孤军奋战局面,难以达到良好效果。在联合执法方面,由于经验不足导致执法不能有效形成合力,各个部门的专业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特别是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没有顺畅地衔接起来,不仅增加了执法成本,而且也降低了执法效率。在食品安全信息方面,还没有建立统一规范的共享机制,不利于监管部门之间方便及时地获得对方的信息,影响各个部门监管线索的获取以及在全市范围内对食品安全情况的整体把握和监管,很容易造成监管漏洞和重复执法。

3.人员少任务重,监管力量相对不足。目前,我市虽然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成立了食品安全 委员会及其综合协调机构,但规格上与一些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同时,我市各级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机构的力量也相对薄弱,比如,作为全市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的市食安办,设在市卫生局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处,仅有9名工作人员,其规格和人员力量与所承担的任务还不相称,有的区县食安办的人员编制至今未能落实。市质监局负责监管的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加工小作坊近3000家,按照上级确定的监管人员比例,我市需配备专职监管人员200名以上,但该局实际从事食品安全监管的人员只有49人。基层执法监管人员数量则更显薄弱,有的区只有1个科2个专职监管人员,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专业技术性较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而我市具备一定食品安全专业知识的监管人员相对不足。此外,尽管我市食品安全财政投入逐年增多,但是执法车辆和装备落后、检测技术水平不高、检测经费不足的问题也比较明显,许多监管举措难以落实到位。

4.产业基础薄弱,安全隐患较多。从总体上看,我市多数地区特别是城镇周边及农村地区,在种植、养殖、食品加工、流通、餐饮等各个环节都存在多、小、散、乱、差的问题,食品企业规模化、组织化、规范化程度还不高,经营方式也比较粗放。全市食品经营单位近29000户,个体工商户占90%以上,食品生产企业中,小型企业占到70%以上,餐饮行业准入门槛低,存在相当数量的低水平小餐饮店。这些企业诚信经营意识较差,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自我管理水平不高,为获取暴利往往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和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单位和个人甚至见利忘义、道德沦丧,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形成了所谓的行业潜规则。大量流动摊贩、地下作坊、无证摊店等食品“黑点”虽经多次打击清理,仍然屡禁不止、屡打不绝,给监管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二、加强我市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建议 鉴于目前我市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营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监管工作体制。建立高效、权威和协调有力的工作体制是进一步提升全市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的重要前提。为此,建议我市食安委的设臵按照国务院的模式进行调整和完善,主任由分管全面或综合工作的市领导兼任,其他有关副市长任副主任,建立高规格、高层次的食品安全议事协调机构,以强化食品安全领导机构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借鉴国家和外地作法,进一步加强食安委办事机构(食安办)建设,将食安办独立设臵,提高规格,专门负责食品安全工作。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充实各级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机构的力量,合理配备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促使各区县(市)把本地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配齐,将监管工作延伸到街道、乡镇和社区,配臵专职食品监管员,建立健全基层食品安全巡查员、协管员、信息员制度,形成完善的监管工作网络。合理加大食品安全工作投入,改善监管工作必须的硬件设施条件,提高检验检测能力,增强我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2.健全责任体系,确保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考核机制,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把食品质量安全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严格落实行政问责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监管部门评议考核和企业第一责任人机制,细化考核指标,促进监管责任层层落实,形成比较完善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实行食品安全追溯制度,以和百姓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农(畜)产品为重点,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连接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信息链条和责任追溯链条,逐步建立产地要准出、销地要准入、产品有标识、质量可溯源、风险可控制的全 程追溯体系,形成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3.强化协调配合,实现监管工作无缝链接。要进一步明确各个监管部门的工作职责,加快食品安全地方立法步伐,对食用农产品的种养殖、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等各个环节,对食品添加剂、饲料、农药等影响食品安全的各个要素,对许可、管理、处罚、问责等整个监管过程,都要详细规定职责分工,努力实现在环节、要素、过程上的全覆盖,防止出现监管边界不清、监管空白、重复监管等引发食品安全的问题。针对当前我市大量存在的现场制售食品的小作坊、马路市场和食品摊贩,要抓紧确定其管理部门和监管权限,对无证无照生产经营的要研究制定办理证照的标准和条件,指定相关部门尽快为其办理证照,纳入政府监管范围,不符合办理条件的坚决予以取缔。要进一步发挥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的作用,加强协调配合,完善联合执法制度,健全各个部门、各个地区之间食品安全信息通报网络体系,努力构建部门联手、上下联动的监管工作格局。

4.突出监管重点,加大食品安全执法力度。一是针对影响食品安全最为突出的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加大对食用农产品、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以及餐饮服务等环节的整治力度,始终保持高压 打击态势,坚决惩治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最大限度地消除食品安全隐患、遏制食品安全事故。二是强化源头治理,重点抓好农产品、畜产品安全监管,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基地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监督。三是对乳制品、食用油、保健食品、鲜肉和肉制品、酒类等与群众日常饮食息息相关的食品,采取打防并重、标本兼治、多措并举的综合治理措施,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使生产经营重点品种的企业必须具备保障食品安全的条件、资质和管理能力,逐步淘汰所属行业内的劣质企业。四是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区域入手,对假冒伪劣食品猖獗的集散地、批发零售市场、集贸市场以及城乡结合部等,整合相关执法力量,联合开展打击行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感。

5.规范企业行为,推动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引导企业进行规范生产和经营,大力强化农产品种养植环节监管,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培育和扩大一批品牌产品;完善以准入、追溯、召回、退出制度为核心的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制, 坚持对违法生产经营企业实行“黑名单”曝光制度;积极推行“一票通”制度,全面落实食品经营者进货查验、购销台帐和索票索证制度,严把食品市场主体准入关;进一步完善企业退 市管理机制,加大对退市食品去向的跟踪监管力度;加强餐饮业和集体食堂等饮食服务行业以及农村、学校和重大活动食品卫生保障工作的督查和指导。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措施,鼓励和规范食品企业的发展,进一步优化我市食品行业结构,加快食品企业技术改造,推进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尤其是要培养和扶持一批管理规范、诚实守信、发展潜力大的食品龙头企业,发挥其在行业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促进食品企业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第三篇:对我市化工行业的调查

科技创新增活力夯实基础谋发展--对我市化工行业的调查近年来,作为我市工业发展重头戏的化工行业,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技术改造为手段,以做大做强为目标,抢抓机遇,加压驱动,企业发展蒸蒸日上,各项经济指标均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也逐年攀升,已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初步确立和显

现。

一、现状我市的化工行业主要生产PVC树脂粉、农用化肥、煤焦油、生物杀虫剂等产品,按照国际通行的分类标准,目前我市化工企业可细分为四大类型,即以恒通化工公司、丰田肥业公司为代表的基础类化工产品生产企业,以博海化工公司、金马焦化公司为代表的煤化工类产品生产企业,以高压开关公司纳米二氧化硅项目、清源水处理公司、昌林化工公司为代表的精细特殊化工类产品生产企业,以济世药业公司、白云实业公司为代表的生物化工产品生产企业。目前我市拥有化工生产企业16家,年产树脂粉11万吨(05年新增5万吨)、烧碱9.5万吨(05年新增4.5万吨)、化学肥料35万吨、水处理剂60000吨等。2004年分别完成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税金8.5169亿、8.0995亿元、0.4957亿元、0.1168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6.26、6.28、7.28、1.84;煤化工生产企业8家(焦炭5家、焦油3家),年产焦炭203.6万吨(05年新增37.1万吨)、焦油21.4万吨。2004年分别完成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税金13.1372亿元、12.7853亿元、0.5058亿元、0.9937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9.65、9.92、7.43、15.65。年产中成药140万吨、生物病毒杀虫剂10吨(全部为05年新增能力)。同时企业按照船大抗风浪的发展理念,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膨胀自身经济总量,促进了规模和效益的同比增长。我市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恒通化工公司年产值已经超过3亿元,我省乃至黄河以北最大的磷铵生产龙头企业丰田肥业公司年产值也已超过2亿元。与此同时,非公有制经济也积极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化工行业迈进。五龙口裴村公美集团公司与北京嘉禾木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水泥减水剂和5万吨复合肥项目,总投资2950万元,项目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4000万元,新增利税200万元,成为我市化工行业发展的又一新亮点。

二、发展特点近年来,在全国宏观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水平的前提下,我市化工行业继续保持高增长势头,呈现了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

(一)现代化管理和运营模式初步确立,经济效益增势明显近年来,我市丰田肥业公司、恒通化工公司等主要化工产品生产企业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一是得益于企业改制以来,不断探索企业现代化管理和运营的新模式,致力于以现代化企业制度规范企业的运行。目前企业已经相继建立了以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企业运作模式,集团对各成员企业实现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并大力开展节能降耗,挖潜增效,修旧利废,开源节流等活动,有效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二是得益于企业注重在人才的引、育、用上下功夫,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制,提供优越的条件和优厚的待遇,吸引各类专业人才和大中专毕业生到企业建功立业。三是得益于企业自身规模、技术领先优势大大地提高了其产品的市场优势和抗风险能力。四是得益于企业的管理层能够正确理解宏观调控政策,准确把握市场机遇,在原材料处于低价位时合理组织采购和存储,优化组织生产经营,保持了良好的利润空间。同时化工企业还大力开展了树企业形象、展企业风采活动,通过加强生产现场管理,建立文明的生产环境和良好的生产秩序,使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合理高效运转,实现了生产现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秩序化。

(二)内引外联,扩大企业规模,膨胀经济总量,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台阶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入,促进工业企业大上项目、上大项目,是推动优势企业快速扩张,膨胀经济总量,为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的可行之路,而项目和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这两个问题,仅靠我市工业企业自身的能力和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不仅可以激活和壮大本地经济,而且可以提升本地经济的品位和档次,全面加快经济的发展。我市化工行业在这点上已经迈出了可喜一步。恒通化工公司主动出击,与我市煤业公司、香港恒顺贸易公司本着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恒通的技术优势、煤业的资金优势、恒顺的市场优势以及各股东的管理优势,联合出资创立了河南联创化工公司,形成了强强联合的建设和经营基础。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年产25万吨离子膜烧碱、30万吨聚氯乙烯树脂,被列入我省发展煤化工四大产业链条,五大产业基地的重点项目序列,目前工程已到位资金1.5亿元,完成投资6000万元,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利税6亿元。该项目还有一个重要的

第四篇:对我市化工行业的调查

科技创新增活力 夯实基础谋发展--对我市化工行业的调查近年来,作为我市工业发展重头戏的化工行业,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技术改造为手段,以做大做强为目标,抢抓机遇,加压驱动,企业发展蒸蒸日上,各项经济指标均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也逐年攀升,已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初步确立和显现。

一、现状 我市的化工行业主要生产pVC树脂粉、农用化肥、煤焦油、生物杀虫剂等产品,按照国际通行的分类标准,目前我市化工企业可细分为四大类型,即以恒通化工公司、丰田肥业公司为代表的基础类化工产品生产企业,以博海化工公司、金马焦化公司为代表的煤化工类产品生产企业,以高压开关公司纳米二氧化硅项目、清源水处理公司、昌林化工公司为代表的精细特殊化工类产品生产企业,以济世药业公司、白云实业公司为代表的生物化工产品生产企业。目前我市拥有化工生产企业16家,年产树脂粉11万吨(05年新增5万吨)、烧碱9.5万吨(05年新增4.5万吨)、化学肥料35万吨、水处理剂60000吨等。2004年分别完成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税金8.5169亿、8.0995亿元、0.4957亿元、0.1168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6.26%、6.28%、7.28%、1.84%;煤化工生产企业8家(焦炭5家、焦油3家),年产焦炭203.6万吨(05年新增37.1万吨)、焦油21.4万吨。2004年分别完成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税金13.1372亿元、12.7853亿元、0.5058亿元、0.9937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量的9.65%、9.92%、7.43%、15.65%。年产中成药140万吨、生物病毒杀虫剂10吨(全部为05年新增能力)。同时企业按照船大抗风浪的发展理念,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膨胀自身经济总量,促进了规模和效益的同比增长。我市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恒通化工公司年产值已经超过3亿元,我省乃至黄河以北最大的磷铵生产龙头企业丰田肥业公司年产值也已超过2亿元。与此同时,非公有制经济也积极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化工行业迈进。五龙口裴村公美集团公司与北京嘉禾木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水泥减水剂和5万吨复合肥项目,总投资2950万元,项目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4000万元,新增利税200万元,成为我市化工行业发展的又一新亮点。

二、发展特点近年来,在全国宏观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水平的前提下,我市化工行业继续保持高增长势头,呈现了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

(一)现代化管理和运营模式初步确立,经济效益增势明显近年来,我市丰田肥业公司、恒通化工公司等主要化工产品生产企业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一是得益于企业改制以来,不断探索企业现代化管理和运营的新模式,致力于以现代化企业制度规范企业的运行。目前企业已经相继建立了以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企业运作模式,集团对各成员企业实现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并大力开展节能降耗,挖潜增效,修旧利废,开源节流等活动,有效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二是得益于企业注重在人才的引、育、用上下功夫,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制,提供优越的条件和优厚的待遇,吸引各类专业人才和大中专毕业生到企业建功立业。三是得益于企业自身规模、技术领先优势大大地提高了其产品的市场优势和抗风险能力。四是得益于企业的管理层能够正确理解宏观调控政策,准确把握市场机遇,在原材料处于低价位时合理组织采购和存储,优化组织生产经营,保持了良好的利润空间。同时化工企业还大力开展了树企业形象、展企业风采活动,通过加强生产现场管理,建立文明的生产环境和良好的生产秩序,使人流、物流、信息流等合理高效运转,实现了生产现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秩序化。

(二)内引外联,扩大企业规模,膨胀经济总量,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台阶 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入,促进工业企业大上项目、上大项目,是推动优势企业快速扩张,膨胀经济总量,为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的可行之路,而项目和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这两个问题,仅靠我市工业企业自身的能力和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不仅可以激活和壮大本地经济,而且可以提升本地经济的品位和档次,全面加快经济的发展。我市化工行业在这点上已经迈出了可喜一步。恒通化工公司主动出击,与我市煤业公司、香港恒顺贸易公司本着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恒通的技术优势、煤业的资金优势、恒顺的市场优势以及各股东的管理优势,联合出资创立了河南联创化工公司,形成了强强联合的建设和经营基础。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年产25万吨离子膜烧碱、30万吨聚氯乙烯树脂,被列入我省发展煤化工四大产业链条,五大产业基地的重点项目序列,目前工程已到位资金1.5亿元,完成投资6000万元,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利税6亿元。该项目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设计巧妙独特,综合效益显著,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的深层次内涵。该项目充分利用所在地工业走廊和其他相关联企业的优势,把豫光金铅公司10万吨电锌工程自备电厂余热作为企业热源,不仅解决了该电厂余热排放问题,而且确保了企业年30万吨的蒸汽需求;利用太行水泥公司100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可大量使用电石渣的特点,将工业废料电石渣直接投入到水泥熟料生产,不但有效解决了电石渣污染和治理问题,而且变废为宝,也增加了企业的收益。恒通化工公司不满足于于已取得的成绩,继续向外寻求合作伙伴,走联合经营之路。今年6月底之前,中国化工集团的主要负责人已到恒通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就50万吨pVC合作项目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另外,我市公美集团公司与北京嘉禾木公司的资源循环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在2005年中国郑州先进适用技术交易会上正式签约,这些都标志着我市化工企业在依靠外力谋求突破,形成竞争优势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三)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工企业越来越认识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是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积极抢占市场制高点则是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因此,企业按照调新、调优、调大、调强的要求,将科技创新理念融汇贯通地应用到产品结构调整的整体过程中去,广泛加强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联系,引进一些发展前景良好的专利产品大力发展

名、优、特、新、稀产品,优化企业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高压开关公司借智生财,借梯上楼,与河南大学合作生产的纳米二氧化硅系列产品,该产品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均达到和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而纳米二氧化硅的RNS系列产品,能够使纳米微粒与基本材料有更好的结合强度,具有极强的可延伸性,这些产品当之无愧的属于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三高产品,将为企业带来极大的利润空间。9月16日,高压开关公司与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了校企联合共建生产实习基地协议签订和揭牌仪式,这不仅是高等院校与企业共同携手,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益探索,必将推动校企双方的共同发展,实现双嬴的目标。白云实业有限公司依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合作生产的生物杀虫剂项目,年可产高含量昆虫病毒生物杀虫剂原药10吨、高含量超低用量制剂10吨(总计应用面积5000万亩次)。该公司还对其他类昆虫病毒生物农药产品进行后续开发,形成了昆虫病毒生物农药系列产品格局,将建成国内外最大的微生物农药研制生产基地,年可实现产值10350万元,利税3867.47万元,新增就业岗位600多个,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据悉,该项目日前还获得了省2005年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经费40万元,这同时也标志着我市工业项目申请高技术产业发展资金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四)加大环保投入,循环经济效应初步显现近年来,我市化工企业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循环经济理念规范企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环境状况也得到极大改观,循环经济效应初步显现。金马焦化公司严格按照与生产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开始建设、同时生产的三同时原则,先后配套建设了环保设施如酚氰污水处理站、煤气脱硫脱氰系统、煤气脱氨系统以及推焦装煤地面除尘站等,环保投资总计达1.2亿元。今年5月份,省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对该公司生产现场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进行了检测,均实现了达标排放,一次性通过省环保局的验收。该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氨蒸汽引入喷淋饱和器生产硫酸铵,既可消除氨蒸汽对大气的污染,又可多生产硫铵,仅此一项每年可多生产硫铵1000吨,实现利润70万元。同时,该公司利用剩余煤气发电,电力供应基本做到了自给自足,发电中所产生的蒸汽又用于生产系统,从原料入厂即可全部转化为产品出厂,真正实现了能源的综合利用和污染物的零排放。

(五)深入实施名牌战略,培育名牌产品和企业群体 实践证明,强化品牌意识,以品牌带动企业发展,不失为提升产品形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可行之路,近年来,我市化工企业奉行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占市场的经营方针,不仅加大了对原有名牌产品宣传,而且下功夫选准潜在竞争优势明显的产品和企业,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推出新的名优品牌,充分发挥名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树立济源产品、济源企业的良好形象。恒通化工公司的深加工产品奔达牌系列农用管材、高档塑胶椅是河南省质量信得过产品,双壁波纹管是邮电、通讯、电缆专用产品和河南省名牌产品。丰田肥业公司的农用复合肥产品年产量从已3万吨提升到目前的25万吨,畅销全国10余个省、市、自治区,成为我省目前最大的磷铵生产企业。继其复合肥产品先后获得河南省免检产品和河南省名牌产品称号之后,9月1日,2005年中国名牌暨中国世界名牌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该公司生产的丰田牌磷酸一铵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中国名牌产品,这是我省唯一一家受表彰的肥料生产企业,也是我省肥料行业的第一个国家名牌。

(六)强化监督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稳步推进 化工行业生产中多带高温、高压,产生有害有毒的气体、液体,其危险性主要是火灾危险、毒害危险、污染危险。近年来,我市化工行业紧紧围绕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指导思想,通过大力宣传和教育引导,牢固树立抓安全就是抓稳定,抓安全就是抓效益的思想,不断提升企业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注重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安全预防体系。针对化工行业的生产特点,化工产品生产企业对风险防范工作也有了明显的对应性,即不间断检查、保养、维修,不盲目相信前一次的检查结果,每次都要有认真的记录,数次以后,将前后数据作比较,从中捕捉即时阶段的隐患,做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对存在严重危及生命安全的财产损失的隐患也及时停产整顿,确保了企业财产和职工的生命安全。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化工行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但也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煤、电、油、运因素,成为制约化工企业生产的瓶颈 今年以来,煤、电、油、水、运等费用的上涨,成为制约化工企业生产的瓶颈。我省从5月1日起实施电价上调方案,大工业用户电价上涨0.048元/度,其他工业用户上涨0.05元/度,恒通化工公司每月增加成本约60万元;由于电煤采购困难以及煤质的大大下降,豫源公司热力机组停机频繁,临修次数增多,造成供热质量不好,压力不足,大洋化工、恒通化工等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影响。从今年2月1日起,我市工业用热价格每吨上涨20元,受此影响,恒通化工公司每月增加成本约100万元,大洋化工公司每月增加36万元。此外,受郑州铁路局机构改革、洛阳铁路分局撤消、铁路运力不足等影响,原材料的采购和产品的按时发运均不能正常进行,不同程度地制约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二)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大,企业盈利水平下降 今年以来,化工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幅度在20-100%不等,加上部分产品价格逐步下滑,在双重挤压下企业盈利空间不断压缩,这是盈利水平下滑的主要原因。受原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恒通化工公司每月增加成本179万元。处于化工产业链中游的企业,其产品价格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两者相抵,影响不大,但是处于相对下游的农药、化肥、专项化学用品等制造企业,其产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原材料价格上涨成为其重要的减利因素。

(三)企业资金紧张矛盾进一步加剧 今年以来,部分化工企业由于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增加等原因,企业流动资金需求量明显增加,日益从紧的货币政策更使一些企业资金日趋紧张,受国家进一步控制信贷投放规模的影响,企业资金短缺问题更加突出。另外受市场、产品

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企业产品库存增加,造成企业两项资金占用上升较快,也加剧了资金紧张的状况。

(四)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 目前我市化工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具体表现为,企业的信息系统运营体系尚不健全,信息管理不规范;企业内部信息网络布点数据太少且布局不合理;企业内部各类报表的数据格式不符合标准,信息处理和传输手段落后从而形成大量信息孤岛;信息工作人员技术素质不符合要求,企业全员信息化程度低下;大量有价值信息资源未得到有效挖掘等,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制约化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

四、预期发展目标 为积极促进化工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结合我市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我市初步确定了化工行业发展的预期目标,如树脂生产调整的重点是采用先进的离子膜烧碱技术,淘汰落后的石墨阳极生产工艺,积极发展合成树脂和新型聚脂,提高生产规模,拉长产品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到2007年,pVC产量要达到30万吨,2010年达到50万吨。化肥生产主要是提高复合化率,发展高浓度多元素复合化肥,加快发展NpK复合肥的步伐。煤焦油的生产也要积极向加快施工进度,扩大生产规模方向努力。到2007年,产量达到60万吨,2010年达到100万吨。医药行业要以济世药业为重点,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技术和基因工程药物;生物制品技术;医药新材料、新辅料的开发应用及具有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等。同时要以清源水处理公司和亚桥白云生物有限公司为依托,积极开发新型生物化工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

五、发展思路 俗话说的好,大河有水小河满。从目前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化工行业的发展也存在以下有利因素:一是我国经济仍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国内需求将进一步扩大,经济发展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预计全年国民经济增长8.5%左右。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将拉动我市的经济发展。二是宏观调控的滞后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化工原材料价格估计将有一个理性回归。在国民经济发展内在需求和行业发展惯性带动下,行业龙头和技术、资金优势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产品和技术单

一、资金薄弱的小化工企业赢利能力将进一步下降,甚至难以为继。三是经过近年来的积极努力,我市化学工业基础日益雄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四是由于国内外需求增加,价格上涨,企业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化肥、农药、烧碱、精甲醇和pVC等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五是部分重点项目的投产达产成为下半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方升化学5万吨树脂4万吨烧碱项目、豫光10万吨电锌项目将在下半年达产;国电豫源的2×135MW热电机组、博海化工的30万吨煤焦油一期等项目将在后半年陆续投产。六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有所缓解。铁路管理关系的理顺和我市铁路货运联席办公会议制度的实施,运力的矛盾将有所缓解。国电2×135MW热电机组的投运和供热管网的延伸建设,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市化工行业大户的用气问题,电力供应的矛盾也将有所缓解。目前我市化工行业的经营状况逐渐转好,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增加、产品结构优化和竞争力的提高。虽然从近几年利润增长情况来看,我市化工行业是一种波动式的增长,但是维持持续向上的的趋势还是非常明显的。下一步我市化工行业发展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收购、转让、重组等资产经营途径,调整企业结构,实现规模经济,提高企业的集中度。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的时刻,更要抓住发展这一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关键,抢抓国内外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机遇,认真贯彻国家对化工发展的要求,继续坚持走招商引资、对外开放道路,谋求更多更好的项目,不断借助外力拉动自身发展。二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虽然我市化工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但发展水平与高、精、尖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必须将着力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处理好争先发展和质量效益的关系,注重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资产、资金和人才的作用,坚决扭转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同时要坚定不移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抓好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三是要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和预警分析。继续做好下阶段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和企业服务工作,协调我市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方面的难点,着重关注化工行业中重点及中小优强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协调企业与部门,企业与企业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其行业龙头带动作用。加大协调力度,减缓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瓶颈制约。加大对企业原煤、供电、供热和运力的协调力度,尽可能避免因煤、电、气、运的因素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四是要按照市场规律和产业关联度、带动性、科技含量和效益等标准,对重点化工企业和重点产品进行以升级换代为主要内容的结构调整。在产品结构调整中,要加快制定产业扶持政策,坚定实施引进一批、新上一批、发展一批、淘汰一批的调整战略,以潜力产品为切入点,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竞争力强、污染小的新型化工,改造污染大、附加值低的传统化工,大力发展深加工和精细化工产品,积极发展一批国内空白和进口替代产品,改造一批技术含量低、原料路线不合理的产品,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严重、无市场前景的产品,使化工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并促进相关工业的发展,以提高我市化学工业的整体竞争力。五是要抓好煤化工产业基地建设。我市作为全省确定的五大煤化工产业基地之一,应充分发挥自身煤炭资源丰富和靠近产煤大省山西的优势,依托豫港焦化集团公司,按照起点高、规模大、污染轻、技术新、效益好的要求,坚持一体化、基地化、集约化、大型化、现代化的原则,科学制定煤化工产业基地建设的中长期规划,认真落实规划项目,加快建设步伐,争取早日成为全国重要的煤化工基地。六是要加快信息化建设。首先是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的整合。要按照企业内部资源管理的要求,借助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实现对研发、生产、供应、营销、服务等环节的连接和对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等资源的优化。其次,是企业外部信息资源的利用。通过加强企业间的供应链管理和客户资源

管理,密切企业与供应商、销售商的联系,确保对市场变化的及时了解、迅速反应与竞争优势。同时要通过互联网,在同业及上下游企业间开展贸易和业务协同,以信息的实时交互实现信息共享,减少中间环节,消除信息障碍。第三是要注重样板工程的推广。可以组织化工企业到吉林化工、浙江瞿化等企业进行参观,通过经验交流促进企业走好信息化之路。

第五篇:关于对我市三大主导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今年以来,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喜人,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为巩固和发展这种来之不易的好形势,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省委孟书记提出的用2—3年时间使我市的高效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达到65%,养殖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65%。围绕突出三大主导产业,尽早谋划明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市委办公室、市委农工部、市农业局、市林业局等成立联合调研组,分赴乐平、浮梁、昌江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活动,听取了县(市、区)主要领导的情况介绍,实地考察了乐平蔬菜集团公司、镇桥镇、洪岩乡,昌江的吕蒙乡,浮梁的茶叶集团总公司和经公桥镇,亲身感受了我市浮梁茶叶、乐平蔬菜、昌江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市三大主导产业有喜有忧,现将调查的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状况和成效

1、浮梁茶叶

作为传统产业,浮梁茶叶有着资源、文化、规模等优势,历来都受政府的关注,茶叶作为浮梁县的特色农业,是农业增收的支柱产业。尤其是近年来,浮梁县名优茶发展迅猛,广大茶农的收入得到较大增长,山区茶农茶叶已成为他们的主收入。但既有优势,也有不足。

茶园管理两极分化,稳产高效。浮梁县近年的茶叶总量在4万担左右。一方面高山茶园注重发展高品位的有机、AA级名优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低山连片,便于机械作业的茶园,已有十几家农场主、茶叶大户经营的近万亩茶园,注重投入,管理水平较高,但仅占浮梁县茶园面积总量的八分之一。

茶叶经营诸侯纷争,茶农增收。浮梁县品牌由原来的三五个发展到今天的十几个,但绝大部分规模较小,品种单一。由多个个体经营商贩将茶叶通过不同渠道分销到北京、上海、南昌、常熟等地,同时也引来了外地的经营大户直接来浮梁县收购名优茶,促进浮梁县在瑶里、西湖自发形成了茶叶交易市场,促进了茶农增收。

茶叶品种花色增加,多类发展。浮梁在发展高山名优茶的同时,依然保持传统的工夫红茶这一特色。通过招商引资,引进6套珠茶生产线,在低山联片的茶园采用机剪、机制,加工普通绿茶,丰富浮梁县的茶类,形成多种茶协同发展的格局。

茶叶趋向无公害化,唱响绿色。浮梁县着力打造发展无公害茶生产规模,目前全县3万亩无公害茶基地的空气、水、土、产品已通过江西省农科院的抽检,已有近万亩茶园有机茶、AA级绿色食品基地认证,为今后茶叶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乐平蔬菜

乐平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撤县设市以来,由于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去年,全市蔬菜面积达25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面积4万亩,全年总产量达58万吨,总产值4.89亿元。拥有全省县级最大的专业批发市场和设施最好的蔬菜科研基地,全市现有汇德、祥辉、彩云等多类蔬菜加工企业近20家,年加工能力达8000吨鲜菜,全市蔬菜外销量占总量的80%,但外销蔬菜又有90%只销往周边市县。暂时处于领先位置,因此不论是实力还是名气,乐平市都已基本奠定“江南菜乡”的地位。

3、昌江养殖

2003年该区养殖业产值近65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的56.5,比2000年上升了近20个百分点,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值20来自养殖业。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市虽然已形成了浮梁茶叶、乐平蔬菜、昌江养殖三大主导产业的格局,但产业化水平依旧较低,还没能够突破阻碍产业化发展的瓶颈,离现代农业、效益农业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和困难:

1、农户经营的专业化程度低,造成农产品的地区性趋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虽然全市出现了不少的专业户、专业村和专业乡,但由于专业化经营投资风险大,加上农业自身的脆弱性,当前绝大多数地区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传统体制下的那种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农户经营呈多样化和兼业化趋势。农户作为一个生产与消费合一的经济和社会单位,兼有生产者如现代企业和纯粹消费者如城市家庭的双重特征,这就决定了多数农户的生产经营目标是,一方面其产品要满足自己家庭消费需要,另一方面又通过剩余产品的销售,获取尽可能多的货币收入。特别是在当前农村市场体系发育滞缓的情况下,农户在生产经营决策时无法准确地把握市场情况,只能靠自己的经验判断,进行小而全的生产,所以很难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生产经营格局,造成农产品的地区性雷同。有很多农户仅仅是种几分田、放几只鸡、养几头猪,只能保温饱,还谈不上搞产业化。

2、农户经营手段粗放,造成农产品质量低劣。我市农户生产规模普遍较小,经营效益相对偏低,因此,多数农户缺少利用农业先进技术的内在动力。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他们往往以劳动力的投入来替代资金、技术的投入,凭经验,靠传统技术,进行粗放型经营,使得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低,最终导致农产品质量低劣,品种单一,精品、名品不多,优质品种严重短缺。浮梁有些茶农虽然能采摘到一流品质的茶叶,但因为制茶技术落后,只能做出中档茶叶,降低了资源利用率和收益。从大处看,因为茶叶生产和加工仍然是以手工为主,成本太高,产量太低,难以占领市场,降低了茶农生产积极性,产生了掠夺性经营现象。

3、龙头企业没有真正发挥其有效作用。龙头企业建设水平低,带动能力不强;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关系还没有理顺;龙头企业建设缺乏规划,产业和产品结构雷同,尚未真正发挥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主导作用。

4、三大主导产业的规模总量仍然偏小,产业化层次低,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高,农产品无公害化率不高,商品化率仍然偏低。因为产品没有统一规格,所以只能在小范围内流通,无法在国内大市场流通。农产品加工仍然是薄弱环节,产品附加值低。统一、健全的专业大市场数量不多。完成第一个“65”的目标问题不大,但离第二个“65”的目标差距还很大。

三、对策和建议

要加快我市农业结构调整,以粮食生产为主线,推进三大主导产业,就必须扎扎实实地把其构成要素配齐、配强。

1、加快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尤其是销售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经营水平的高低,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业绩好坏的关键。因此,当前要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力、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能及时根据市场状况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生产,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的专业市场龙头企业。鼓励并支持工、农和企、企联合,发展龙头企业集团,实行跨行为、跨地区、跨所有制经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集团的规模效应和带动示范作用。利用多种经济成分发展龙头企业,允许并坚持龙头企业的多样性。要提高准确把握市场的能力。企业必须对某些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国内外市场状况有相当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包括了解主要竞争对手的情况及影响供求和价格变化的各种因素,能够及时收集并向农民传导市场信息,引导农民避免生产的盲目性。要提高给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能力。龙头企业要在优良品种的供应、饲料、防疫、收购、加工、储运等方面对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建立科学合理的联结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科学合理的联结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是龙头企业与农民之间的纽带,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定发展的基础。实践证明,根据环境条件、产业性质、龙头企业及农户的特点进行深入设计,建立科学合理的联结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已成为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由初创阶段向积极发展阶段转变,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要提倡和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实行保护价格收购、按农户出信、售产品数量返还部分利润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积极探索农民用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资金要素入股,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逐步与龙头企业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要用政策引导龙头企业和农业对联结方式和利益分配方式的选择,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规范双方的经营行为,从而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分配机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形成法律文书,以保护利益主体的正当权益。

3、改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外在环境。(1)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结构调整,必须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只有建立起严格的、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才能真正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也才能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政府部门必须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价格、生产、库存以及气候等方面的信息,提供中长期的市场预测分析,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经营。(2)积极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鼓励广大农民积极发展各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自我服务能力。同时,要切实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将原有的县乡两级的经济职能部门转变为以引导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中介组织,为农民提供诸如种子、化肥、农用机械等生产资料,提供抗旱、浇地、防治病虫害、收割、运输等服务,有效地提高农民经营的能力和水平。(3)加强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要在财政、信贷、税收三方面,切实体现对农业产业化的优惠和支持政策。特别是要严格执行《农业法》的有关规定,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切实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科技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为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创设良好的外在环境

4、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大量剩余劳动力困守在农村,这是进

入新世纪相当一个时期内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基本矛盾,从改革实践看,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加快二、三产业发展,对吸纳剩余劳动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应把它作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个重要战略,也是农村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首先,在种植业内部要实现由对土地依赖度高的产品向对劳动力需求量大的产品的转变,在农业中大力发展对土地依赖度较弱的畜牧业和渔业,在农作物中大力发展劳动力相对集约的蔬菜、水果等园艺产品,在对外贸易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从结构调整的角度看,主要是推动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向农业的服务业和非农产业分流,扩大农民就业增收的空间:(1)在农业内部挖掘就业潜力。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表现在产前、产后环节使用的劳动力上。我市农业产前、产后环节目前吸纳的劳动力还很少,大部分产中环节的劳动力势必向产前、产后环节转移。鉴于此,应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政府、集团、农民及其合作组织相结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既可以有力地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又可以为农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2)扩展农业外就业增收空间。主要是积极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以及劳务输出等。目前已有相当数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向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为流入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劳动力的这种流动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今后还会保持这种趋势,但空间会越来越小。大规模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还是要靠发展乡镇企业,加强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的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要充分发挥农产品生产基地距离市场近、联系紧密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储藏、保鲜、运输业。加强布局规划,把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独具优势和特色的产业体系,提高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彻底改变传统的城乡隔离政策和城市倾斜政策,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大市场,通过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流动。

下载对我市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的调查与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我市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的调查与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对我市三大主导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对我市三大主导产业的调查与思考今年以来,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喜人,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为巩固和发展这种来之不易的好形势,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

    食品卫生与安调查论文

    食品卫生与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食品卫生与安全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

    对餐饮业食品安全情况的调查

    对餐饮业食品安全情况的调查 亲们!灰常感谢你抽出时间填答我们的问卷。我们是西南政法大学的小盆友,想获取一些你对餐饮食品安全的的看法。问卷填答没有对错之分,也不涉及个人......

    对中国食品安全的调查

    对中国食品安全的调查 前言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在飞速的发展,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可是,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却经常接收到不好的消息。前两年的三鹿奶粉含三聚氰胺时间,毒大米事......

    对我市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对我市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邹成燕 2010年,实现了我市连续9年未发生10人以上重特大交通事故,也是近年来全市未发生一起死亡3人以上统计事故的一年。省、市下达的......

    对我市生猪生产的调查与思考(5篇)

    对我市生猪生产的调查与思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生产,提出了加快产业化畜牧业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并把发展生猪产业确定为全市畜牧业发展的第一产业。在这种发展......

    对我市小微型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对我市小微型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李日光 荣海燕文章来源: 郴州统计信息网更新时间:2012-4-18在全市“转变作风走基层、倾听民声解难题”活动中,市统计局对全市204户......

    对我市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一、目前农民工的医保状况一是农民工参保意识不强。由于农民工特点是流动性强,打工的地点不固定,加之他们当中的多数人比较年轻,而且身体健壮,因此,他们往往只顾眼前,不看长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