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进城市建设打造书画名城
推进城市建设 打造书画名城
2009.08.12 08:42
来源: 《求是》期号:作者: 孙兰雨 字号:【 大 中 小 】城市建设是区域发展的中心环节。作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高唐,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的思路,全力打造城湖一色、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名城,有力地推进了城市化进程。
大手笔规划。按照建设中国书画艺术名城的定位和“彰显特色、功能完善、城乡统筹”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制定11平方公里南城区的详细规划,制定以环城绿化带、城区道路绿化带、街头绿地、广场公园为重点的绿化工程的详细规划,制定道路建设的详细规划以及城中村改造的详细规划。通过这几项规划的制定,确保城区规划覆盖率达到85%以上。
大视野运作。把“绿”作为城市的生气,把“水”作为城市的生命,把“书画”作为城市的神韵来精心运作,营造出一幅走进书画、品味水韵、融入绿色、感受美好的秀美画卷。围绕“绿阴”特色,积极构建以庭院绿化、小区绿化为点,以交通主框架绿化为线,以城市公园、广场、风景区等重点区域绿化为面,以环城绿化带为圆,点、线、面、圆相结合的城市绿化体系;围绕“碧水”特色,积极构建“一河连四湖”为主体的环城生态水系,完善水系景点,建成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布局;围绕“书画”特色,积极构建以书画一条街等文化设施为依托,以沿街壁画艺术为纽带,以城市雕塑小品、奇石为点缀的艺术氛围,使每个地段、每座楼房、每个广场、街景、公园都能自然而然地形成与书画特色相得益彰的风格。
大气魄建设。今年是高唐县大建设、大变样的一年,全部投入城市建设的资金超过6亿元。具体地说,就是大力开发新城区和新住宅区建设,努力将其建成生态型、园林式新城区;大力提升古城区的品位,投资修缮李苦禅艺术馆、孙大石美术馆、大觉寺、柴府花园、高唐文庙、书画研究院,开工新建书画市场、古城牌坊、高唐钟鼓楼等一批文化设施,改造城区8座桥梁,形成一桥一景的景观布局;大力加强经济开发区,加快建设温州工业园、韩国工业园、台湾工业园,切实把开发区建成我县产业结构调整的先行区、招商引资的集中区、机制体制创新的示范区和经济快速增长的带动区,实施亮化工程,烘托出“不夜高唐”的壮丽景观。
大思路经营。以书画艺术节为舞台,推进书画产业化。集中精力办好李苦禅艺术馆开馆暨首届中国(高唐)书画艺术节。艺术节期间,举办李苦禅生平展、高唐知名画家作品展以及海峡两岸画家研讨会、李苦禅书画艺术研讨会、书画艺术讲座、名家笔会等系列活动,凝聚人气,扩大影响。依托李苦禅艺术馆、书画一条街等文化设施和市场,努力把高唐建设成为全国较大规模的集书画创作、展销、收藏于一体的书画艺术中心,整合名企、名牌、名画、名人等优势资源,充分发挥无形资产的名牌带动效应,提升高唐的文化品位和城市知名度。另外,以书画名城为旗帜,发展特色旅游业,打造水上游、书画文化游、苦禅———大石先生故里游、清平森林公园生态游、固河湿地游等独具特色的旅游体系,打响“书画名城”旅游品牌,力争把高唐建设成为济南的后花园、京津的度假村。
(作者:中共山东省高唐县委书记)
第二篇:发挥优势打造旅游名城
发挥泰山优势打造国际旅游名城
泰山,自古就有“五岳独尊”、“天下第一山”的美誉,是世界物质文化双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得到了世界数以亿计游客的景仰。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国际旅游名城”的口号,为全市旅游事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一轮历史机遇。作为我市来说,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
一是环境、文化资源的排他性优势。我们泰山、大汶口文化等旅游资源,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我们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大优势。
二是发展旅游产业的经验优势。我市旅游产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在游客接待、吃、住、游,旅游品牌的打造和资源推介等方面形成了明确的产业分工和一整套成熟的运作体系,为我市创城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三是齐抓共管的体制优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城工作,纳入了市十二五规划中,采取强力推动;我市各部门围绕规划部署,各负其责;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鼎力支持,形成了全市上下一盘棋的整体联动格局。
创城工作存在的问题:
1、资源内涵挖掘不够深;
2、产业层次偏低;
3、资源整合不够紧密;
4、旅游国际特色不明显。
随着全国各地调整产业结构,加大三产服务业的开发,一方面为了发展旅游产业,有山水资源的,有名人资源的;有先有资源的,有人工造景的,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方面为了抢先占领旅游资源的优先发展权,各类旅游资源的争夺、竞
争也日趋白热化。创城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一、要更加注重产业的高起点规划。泰山作为多年的“老资源”,如何焕发新的活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要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起点规划。
二、要更加注重资源的大范围整合。要对全市资源进行一次详实的摸查,打造一条以泰山为主打品牌,充分挖掘带动周边资源齐头共进的精品旅游线路,经过策划包装,整体对外推介,努力培植新的旅游热点。
三、要更加注重项目的强有力支持。旅游产业是一项持续投资、长期受益的朝阳产业、环保产业,在重点项目的3-5年前期运作中,市政府要在项目的土地审批、建设规划等方面提供优惠的政策性支持,有利于重点旅游项目的做大做强。
四、要更加注重环境的高标准整治。我们现有高大建筑阻挡了泰山的雄姿,景区周边店铺影响了景区的文化氛围,卫生条件破坏了泰安的形象,必须下大力气进行规范整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建筑物规划、店铺装饰设计、景区卫生保洁的长效机制。
二0一一年三月
第三篇: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走“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必须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作为郑州都市区的文化旅游功能区,登封市是如何做的呢?
为什么搞新型城镇化?
郑福林说,登封目前已经有建设新型城镇化各方面的基础,从城市建设角度讲,2009年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招标规划设计院,做登封全境域的《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城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登封新城的“一城三区四组团”规划蓝图已绘就。
为了实现这些规划,比如登封新区商住区、中心城区功能提升的一些主要项目,市委、市政府都成立了相应的现场指挥部,明确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任指挥长,都正在开展工作,这为登封建设新型城镇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积累了经验。
怎么搞新型城镇化?
郑福林说,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做好新型城镇化,首先要明确一个思路,即“规划引领、基础先行、政府主导、群众自愿”。
其次要做好“四件事”。一是各乡(镇)区、街道都要做“三规合一”的规划,并对规划进行充分的论证、评审、专家讨论,确定下来后除修铁路、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等以外,今后不能随意乱改,有关部门要严格把关审批。二是要推进计划,用3~5年的时间,把所有的村都搬到市区、镇区或新农村社区。三是要把新型城镇化建设列入明年的重点工作。四是搞好宣传发动,怎么搞新型城镇化、具体政策是什么、有什么好处,给群众一个交代,避免强迫命令。
最后要抓住“五个关键”。突出“工作重点”,明年将紧密结合登封实际,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生态园林城市的需要,重点做好郑登快速道路、生态廊道等工作。重点做好生态廊道建设,优先绿化道路两侧。这是旅游城市的需要,让游客一踏入登封,就像走进了森林、进入了景区,要达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
将采取什么保障措施?
对此,郑福林说,一是健全机构。市委、市政府已经成立了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领导机构,各个乡(镇)区、街道也相继成立相应的综合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和具体的分 工,健全完善各乡(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运转机制。
二是明确责任。市直各个职能部门均围绕新型城镇化去谋划,涉及服务的事情,必须做到“零障碍、立刻办”。
三是创新机制。市新型城镇化领导小组每个月至少要召开一次例会,每个指挥部要建立周例会工作制度。还将进一步健立考核机制、观摩机制、讲评机制、党政领导督察机制、突击检查机制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将定期视察,全市上下形成合力,强力推进。
四是严格督察考核。登封市委、市政府督察考核办制定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专项督察、全面督察。
第四篇:大力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努力打造和谐宁波
大力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努力打造和谐宁波
宁波市江东区教育局 吴长平
[内容提要] 本文从学习型城市创建与和谐城市的关系入手,阐述了学习型城市创建是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途径;分析了当前我市学习型城市创建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大力推进我市学习型城市创建的五点对策:广泛宣传,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分类指导,形成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完善保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加强研究,形成宁波学习型城市创建的品牌。[关键词]
和谐宁波
学习型城市创建
学习型城市是以学习和教育职能为最本质职能,以开放、创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和谐城市。(1)大力推进学习型城市的创建,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必然产物;是提升市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一、学习型城市创建与和谐城市建设的关系
(一)学习型城市创建,是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即将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并就和谐社会的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城市是社会的细 胞。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建设和谐城市入手。和谐城市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一个和谐城市至少要达到以下目标:一是经济要繁荣。经济繁荣是实现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条件,没有繁荣的经济,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二是政治要清明。政治清明是经济发展的保障,也是和谐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气的源头。三是文化要先进。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得以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所在。四是教育科技要发达。教育关系公民素质,科技是生产力之首。在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五是生态环境要宜人。没有好的、适宜于居住的环境作保障,脏乱差、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迟早会失去对居民的吸引力。六是、基础设施要完善。基础设施构成了城市立方体的骨架,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七是、管理服务要优质。在衡量城市宜居性的各项指标里面,完善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这也是实现城市和谐的必要条件。(2)要实现上述目标,关键在于人,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因为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是人活动的场所。人与城市的和谐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人作为城市的主体,其主观意识、思想行为会对城市的发展产生重大的作用,人可以推进城市的发展,也可以阻碍城市的发展。人与城市就像乐手和乐谱一样,只有心灵契合,韵律通顺,才能演奏出和谐、优美的乐章。因此,要构建和谐城市,离不开人的发展,离不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价值追求的学习型城市的创建。
(二)学习型城市创建,是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途径。综观国内各大城市的发展历程,大凡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进展比较顺利,活力比较强劲,前景比较广阔的城市,都有两条基本的经验:一是坚持第一要务,牢牢夯实构建和谐城市的发展基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创建和谐城市,关键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繁荣,为和谐城市的创建提供 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加快发展,才能解决好一切实际困难和各种社会矛盾,更好地调节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利益关系,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极大地丰富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3)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市民作为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其文明素质往往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决定着城市发展水平及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构建和谐城市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城市的经济发展、市政管理、基础建设,更要重视城市的社会发展、文化繁荣、教育进步,尤其是要积极开展学习型城市的创建。通过学习型城市的创建,既可以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能提升城市的发展品位,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自1999年9月,上海率先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后, 全国现已有上海、大连、常州、北京、南京、宁波、杭州、青岛、长春、苏州、温州、九江等60多个城市提出创建学习型城市,约占全国城市的十分之一。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以经济为纽带、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我国三大城市群内。
二、当前我市学习型城市创建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当前我市学习型城市创建的现状
2001年2月,宁波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逐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要把我市逐步建成学习型城市”。2001年7月30日,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宁波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宁波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决定在我市部分基础较好的县区、街道、镇(乡)开展社区教育实 验试点工作。此后,我市社区教育工作有了迅猛发展。到今年8月底为止,我市已有鄞州区、海曙区、江东区3个区先后被列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慈溪市、江北区、镇海区、象山县4个县区被列为浙江省首批社区教育实验区。7个社区教育实验区以社区教育为基础,进一步提出创建学习型城区的目标。2003年12月,象山县委分别通过《中共象山县委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决议》和《中共象山县委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意见》,并于2004年1月建立了全县建设学习型社会工作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鄞州区政府办公室于2004年3月制订了《鄞州区创建学习型城区规划(2003-2010年)》。海曙区于2004年4月拉开了创建学习型城区的帷幕,由区委、区政府召开创建学习型城区动员大会,并印发了《中共海曙区委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城区活动的意见》。江东区委、区政府于2004年5月25日出台了《关于在全区开展学习型城区创建活动的决定》。江北区委、区政府在2004年7月召开了创建学习型社区动员大会。学习型城市创建活动的开展,使宁波的社区教育有了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到2004年底,全市建立县级社区学院6所,街道(镇)社区教育中心97所,社区市民学校1045所;专职社区教育工作者1411名,兼职社区教育工作者6634名,志愿者4.5万余名。社区居民年受教育培训达113万人次,占居民总数的38.63%。全市创建学习型家庭12806个,学习型楼群1399个,学习型单位1697个,学习型社区97个。(4)可以说,我市学习型城市的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为宁波的四个文明建设、为宁波成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提供了智力支持、人才保障和精神动力。
综观我市几年来的学习型城市创建工作,其基本做法和经验是:1、领导重视是学习型城市创建的前提。学习型城市创建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党委、政府的各个部门和各种社会组织,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只有加强领导,才能上下同心,齐抓共管,形成学习型城市创建的强大合力;(5)2、构建终身教育 体系是学习型城市创建的基础。要在全面普及幼儿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使广大市民有其学、优其学、乐其学、终身学;3、广泛开展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是学习型城市创建的关键。全市7个全国、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已把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的建设,作为学习型城区的四大支柱来抓紧抓实;4、创新工作载体是学习型城市创建的动力。积极参加全国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及万家社区读书活动,全市382个社区全都参与图书援建,投入资金121.8万;大力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如全市“百户读书家庭”评选活动、海曙区的社区“读书月”活动、江东区的社区教育节、江北区的社区学习节和慈溪市的社区教育宣传月等活动,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当前我市学习型城市创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委“八八战略”,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深入实施“六大联动”,加快“法治宁波”、“平安宁波”和文化大市建设,促进发展模式转换、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
“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对我市学习型城市的创建带来了良好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纵观我市近几年来学习型城市创建的历程,尽管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与北京、上海、大连、南京、常州、杭州等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相比,我市的创建工作还存在不少差距,尤其是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学习型城市创建工作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还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 1、宣传力度还不够,学习型城市创建的宣传仅限于民政、教育等几个主要职能部门,还没有列入市委、市府宣传的重点。从区域上看,主要限于鄞州区、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象山县等几个社区教育实验区,其他县区的整体宣传力度明显不足。2、党委和政府的推动力还不够。市委、市府没有组建学习型城市创建的领导小组,领导统筹全市的创建工作。市委、市府至今没有作出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决定,没有制定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相应规划,也没有把创建学习型机关(政府)作为创建学习型城市的首要目标。3、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3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和4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创建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其他一些县、区创建工作还没有引起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4、保障机制还不够有力。全市没有出台推进和保证学习型城市创建的相应政策,没有制定相应的考核奖惩制度。全市只有学习型社区建设的经费保障,却没有明确落实学习型城市创建的专项经费。没有设立全市推进学习型城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没有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也没有对全市学习型城市创建工作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检查。5、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大部分县区有学习型城市创建的愿望和要求,但对如何开展创建学习型城市却很茫然。少数县区对学习型城市创建有一定的思路,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
三、大力推进学习型城市创建的对策思考
(一)广泛宣传,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要把学习型城市的创建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宣传工作的重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宣传学习型城市创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宣传学习型城市创建的总体目标、基本思路、政策措施。全市新闻媒体要开辟学习型城市创建宣传专栏,及时跟踪报道全市学习型城市创建 的动态信息。全市学习型城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通过编印学习材料、印发工作简报、建立学习型城市创建专题网站、举办一些主题宣传活动等措施,在全市上下营造人人终身学习、时时处处学习的良好创建氛围。
(二)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加强领导是学习型城市创建的根本保证。要把学习型城市创建作为一项长期的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建设规划,纳入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考核内容,实行目标考核责任制。要尽早建立市委、市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学习型城市创建领导小组,各县区也要建立相应机构,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及早研究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学习型城市创建的决定,要制定全市学习型城市创建的中长期规划,明确学习型城市创建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政策措施,加快全市学习型城市创建的步伐。
(三)分类指导,形成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针对目前学习型城市创建事实上存在的差异,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原则,坚持整体规划、中心辐射、梯度推进的发展方针,形成局部整体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具体而言,要以鄞州区、海曙区、江东区3个国家社区教育实验区为学习型城市创建示范区、慈溪市、江北区、镇海区、象山县4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为学习型城市创建重点区、余姚等其他县区为学习型城市创建发展区。通过示范带动、重点推进、促进全市各县区创建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四)完善保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要建立全市学习型城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全市学习型城市创建的组织协调落实。要制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政领导班子、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的指标体系和实施细则,指导全市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创建。要定期对全市各县区创建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对于在学习型城市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 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的表彰和奖励。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确保创建经费的落实。
(五)加强研究,形成宁波学习型城市创建的品牌。要对学习型城市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开展集体攻关,为学习型城市的创建提供理论的指导。针对目前国内已形成的中国创建学习型城市三大模式(北京模式、大连模式、常州模式),要进行的认真系统的学习借鉴,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同时要结合宁波自身实际,对目前已开展的创建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深度提练,形成我市自己独有的创建特色和品牌,着力提升我市学习型城市创建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叶忠海,《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理论和实践》,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4月第1版.14-15.2、安俊辉,《谈人与城市的和谐发展》,2006年6月15日,《光明日报》。
3、长沙市委书记梅克保:《高奏和谐城市“三部曲》,来源于通网.精神文明 http://jswm.allnet.cn, 2005年10月26日.4、吴国平,《第三届长三角社区教育发展论坛文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182-184.5、叶忠海,《21世纪初中国社区教育发展2》,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年1月第1版.28-30.二00六年十月一日
第五篇:推进城市建设主要举措
推进城市建设主要举措
一、领导重视
始终把城市建设摆在重中之重,于第五次党代会上,把建设中等城市由原来的“四市”目标之一,提升为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总目标。特别是坚持四套班子齐抓共管、三级干部协调联动,凝聚全市力量,强力予以实施。
二、高标规划
成立了城市规划委员会,组建了专家咨询委员会,健全完善了规划例会常规决策、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决策、城市规划委员会重大问题决策的体制机制。坚持大投入、大开放,聘请高院名校,相继编制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和一系列专业专项规划,规划体系日益完善。狠抓规划落实,完善了以行政监督、法律监督、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为主的规划监督体系,严格规划审批,严查违规行为,“一书两证”执行率达到100%。
三、强势建设
把城市建设作为财政投资重点倾斜的四个方面之一,逐年加大投资力度,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坚持每年实施一批关乎民生、关乎城市长远发展的城市重点工程项目,城市整体承载能力大为提升。
四、精细管理
牢树“以管理取胜”的理念,逐年开展以建筑包装、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占道经营、广告亮化、设施维护、小区管理、建筑工地和市场秩序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整治活动,彻底扭转了城区特别是小街巷的环境卫生面貌,实现了城市容貌常效、常态管理。
五、严格问责
把城市建设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各项工作任务、阶段性目标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到单位,落实到人头,建立了奖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