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高校办学特色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高校办学特色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从我国高校办学特色建设存在的问题点和今后改善对策两方面对现行高校体制和发展方向进行解析。
关键词:特色;发展;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袭来,社会建设全面进行,人才成为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作为集中培养优秀人才基地的我国高等教育学府也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从少数人的精英教育逐步面向社会整体,在国家政策的大方针下推行特色办学,特色立校的理念,经过近年的摸索已经逐见成效,然而其中仍旧不乏问题的存在。
1我国高校办学特色建设的主要问题
1.1概念混淆
在大方针政策的带动下,各个大学开始积极改革创新,然而部分大学将特色办学与“高层大学”概念混为一谈,在没有对师资队伍进行综合评价及办学硬件设施资源评估的前提下就盲目的追求向外扩大招生,增设学院学科。专科条件的向学院靠拢,学院更名大学,本应以教学为主的大学要转换为教学研究相结合的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又要丢弃教学型成为完全的研究型大学,不是做大做强才叫特色,盲目的提升与初衷背道而驰。
1.2学科建设
为了追求综合性大学这一名称,对热门专业跟风追捧,不管条件成熟与否,先开设了再说。为了迎合上级部门的意见,临时编造一些特色项目,高端专业,甚至在学生已经入校专业确定后,又分出培养方向,看起来眼花缭乱的高端名称,似乎内容丰富的教学培养却没有达到真正踏入相关领域的意义。以某大学为例,入学时只有自动化专业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大三之前学习课程几乎一致,只在少数选修课上有所区别,然而为了从学院向大学转变,满足教学评估的要求,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又分出了工业方向和飞行器控制方向还有惯性制导方向,教师依旧没有改变,实验室没有更新,师资力量配备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甚至在飞行器控制课程的教学中连教材都没有,教师在图书馆选了一套相对内容比较对应的书本,以班级为单位复印,尽管顶着教授头衔,拥有博士学位,可是
课程意义的学习性大于传授性,试问如此牵强的增设学科究竟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真正人才,特色如此解读不能不说是急于求成带来的恶果。
1.3办学迷失
不仅学生对于新建学科是迷茫的,有时连学校自身也会在无规划的朝令夕改中迷失自己,出现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上的困惑与迷茫,不断增加的学科,迅速涌进的大量生源,师资力量来不及适应新环境的变迁,在追求综合化的同时也消弱了原有的优势学科基础,重点不突出,专业间界限越来越模糊,大学的学历成为高中毕业证一样通用的证明而已,在高校招聘会上很多相近专业可以竞聘同一个岗位,在专业上替代性越来越强,比如电子制造业中的工程技术岗位可以招聘机械,自动化,电子等方向,每个方向又细分出不同专业,甚至物理学和通信方向的学生也可以放宽标准考虑,社会上的招聘会更是打出了本科学历即可的招聘要求,专业区别被遗忘在了角落。毕业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学生不足两成,这不得不说是高校改革产生的弊病。
近年来高级技工成为社会稀缺人才,用人单位动辄开出高薪却聘不到人才,而本科毕业生严重过剩,学士学位证书遍地都是,毕业在家待业两年的本科生也并不少见,专业技术要求高的岗位本科生没有工作经验,理论性要求高的岗位本科生涉猎又不深,普通职员工作,心有不甘,4年大学辛苦读完却和高中生拿着一样的工资,于是千军万马挤在了狭窄的就业行业。举例说明:本科飞行器制造专业毕业生水平达不到设计要求,科研院所门槛高,普遍进入工厂从零做起;考古学专业毕业生实践经验少,事业单位招聘过于形式化,很多毕业生就从事了文职工作。数学专业毕业生更是很多从事了销售,初高中教师等职业,针对大多数高校而言,全面发展等于全面平庸,什么专业保留重点性,什么专业探索特色性是值得高校思索的课题。
2我国高校办学特色建设的问题对策
2.1体制改革
作为政策方针制定者的政府应该给予高校更多自主的空间,不要硬性规定课改方向和内容,在高校自主制定建设计划后,于政策和条件上给予帮助和支持,并监督进行,从大层面上把关即可,高校本身更了解自己的发展史和优势力量,政府部门应该引导强势学科向科研型迈进,在技术和资金上支持发展,由点及面,利用已有优势逐步带动关联学科实力提升,在形成稳定的体系和一定社会影响力时,在不分流优势学科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可以发展更多的方向,实现领域多样化,向货真价实的综合大学挺进。
2.2分类评价
高校类型几乎涵盖了各领域学科应用,有农林类、医学类、政法类、理工类、化工类、航空类、体育类、艺术类、体育类等,按性质又有综合类、多科类和单科类等,评估也不能使用同一基准,对同一所高校的不同系也不能使用相同评比规则,一类通行一个标准,对类别进行横向考评,评选出来的真正结果才能有说服力,避免以文科为主导的一本院校中理科专业教育水平不如以理工科为主导的二本专业的水平,却在本科批次上倒置的尴尬。
2.3资源整合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主导因素,是办学特色可持续发展与否的最后落实者,教师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合理的思想结构、扎实的理论基础,适时引进学科技术带头人,招贤纳士,能力有多高就有多大施展的舞台。
在管理模式上要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对人力、物力、财力分配有方,加强高校间合作与交流,交换先进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方法,使企业中高效的运行机制也能为高校建设出一份力。
2.4特色之路
办学特色应该具有几项特征,一:独特性,基于办学实践形成的风格、模式、精神应该在同比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二:稳定性,学术不是一朝一夕之间产生,而是在长久的积淀中成型,经过实践的检验,科学的、合理的成为可行性强的理论与实际结合体,这才是完整的体系,不可轻易动摇或者改变,办学特色也应该发展到具有稳定性才能在多样性的对比中站稳脚跟。三:发展性,特色办学既然是当前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那么选择的目标也要具有前瞻性,站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能引领新型科技进步,对未来具有导向性,与时代发展同步。四:层次性,能够为新兴职业和事业提供人才输出,能开辟管理理念新型道路,理论基础下有可操作性。五:系统性,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知识具有连续性,原有结论和发展阶段内涵和属性一致,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完善和创新。
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学是人才的主要培训中心,合理化建设高校,在确保培养质量的同时做到特色办学,多方向,全方位为人才进行培养和输出,无论对社会还是高校都有广泛意义。
参考文献:
[1]史建军,周志刚.对我国普通高校办学特色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J].教育科学,2006(1):24-27.[2]陈翠荣.我国大学办学特色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9(14):24-25.[3]王志刚.高校办学特色研究论纲—高校办学特色系列研究之一[J].社会科学,2002(9):68-72.[4]王天稳,黄慧.混凝土结构内部钢筋应力的测量方法[J].建筑技术,2003(5);350-351.
第二篇:关于我国高校办学定位的研究
关于我国高校办学定位的研究
“正确定性”是高等学校科学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每所高校在新形势下如何找准自己的发展空间,明确前进方向。确定自身的发展战略与战术,这对办学者来说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本文试对高校定位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一、高校办学定位的内涵
“办学定位”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也是高校面向社会行使办学自主权的需要。在高等教育历史悠久的发达国家中,各类高校都十分重视面向社会找准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并坚持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这是办好一所高校必然要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办学定位的主体是谁呢?这涉及到办学自主权的行使者是谁。首先要在观念上将举办者和办学者区分开来。“举办者”是拥有学校财产所有权的投资者,“办学者”是经营学校的管理者。给“学校定位”的主体是办学者,而不是举办者,在一股情况下办学者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恩想,同时也要考虑投资者的愿望。在我国,公办学校的“举办者”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国家,国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基本制度以及高等学校的组织活动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充分体现了“举办者”的意愿。办学者是一个“集合”概念,是校长及其管理者等所形成的群集,学校党委是办学者意志的集中体现,校长作为学校的法人代表,处于治校者的地位。在党委领导下,享有领导决策权。“办学定位”不仅仅是校长等少数人的事,而且是要由一定的群体参与的多数人的事,“办学定位”只有在获得学校的大多数人,特别是教师和基层管理者的认同后才能在办学实践中有效实施。当然校长是办学定位的关键人物。高校的办学定位是指办学者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及学校所处的环境,从办学条件与办学现状出发,确定学校发展的方向、奋斗目标、建设的重点和办学的特色。因此,一方面,办学定位应该具有继承性,另一方面,在学校发展的不同时期,办学者的教育思想会有所变化,因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办学者的“定位”理念也会因人而异。
我国高校办学定位的思路是:在宏观方面,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二是要考虑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在中观方面,要考虑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态势对高校办学的新要求,明确学校在国家发展中肩负的责任和应该发挥的作用;在微观方面,要考虑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教育分工与协调,找准自己 1
所处的位置,还要考虑高校所在地区的区域性经济、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刘学校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学科专业设置等所带来的影响。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和分析是高校办学正确定位的基础。具体而言,高校的办学定位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社会服务面向的定位。社会服务面向的定位是指高校要找准社会服务的空间范畴,反映了高校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职能时所涵盖的地理区域或行业范围。
2.发展目标定位:办学要有目标,才能集中力量有的放矢地规划和进行全校的建设。高校的发展目标有整体目标和局部目标之分。整体目标就是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指在某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学校生存发展个带全局性、方向性的奋斗目标,是对学校未来发展趋势,发展方向的科学预见和创新性思考。发展战略目标确定之后,能够起到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作用。在战略目标定位上,要能够体现学校教育质量、学术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还要能反映学校的社会声望和地位。所以战略目标的定位要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既不能妄自菲薄,又不能好高骛远。战略目标确定之后,再确定学科发展目标或系部的发展目标,这就是局部的发展目标,所以办学目标的定位是一个目标体系的定位。
3.办学类型定位。我国对高校的分类有多种标准,有的按隶属关系来分类,如部属高校,地方高校;也有的按学科含量来分类,故而有单科性院校、多科性院校、综合性大学之说;还有的按学术的水平来分类,譬如国际上通常用研究型、应用型、技术型来划分理工科大学的学术水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制定的《国际教育标淮分类法》是以教学计划为基础对教育的等级进行分类的,它把整个教育系统分为6个等级,其中第5级为高等教育的第一阶段(包括专科、本科和硕士),第6级为高等教育的第二阶段(博士)。其中第5级又分为A、B两类。如第5级的5A级,就相当于普通高等教育.其课程是以理论性为主的。5B级的课程体系的内容是面向实际的,适应具体职业需要的实用性技术的知识体系,这就是高等职业教育。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普通高等教育,另一类是高等职业教育,而且这两类教育都可以举办专科、本科或硕士这几种不同层次的教育。在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中,按科研的含量和学术水平的不同、把高校划分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以教学为主的院校、不同类型的高校,它的学术贡献、人才培养层次、对社会服务方式以及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也有所不同。正是高校分类标准的多样性,导致了高校办学类型的多样化,适应了社会人才结构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持点。
对于一所高校来说。办学的类型定位是一项基本定位。任何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只能占据很少的比例,更多的是教学研究型或以教学为主的高校。在这里要注意区分“类型”与“水平”的概念。办学的水平是指学校在同
类型学校所构成的群体中所达到的高度,它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办学效益的重要指标。不同类型的高校并没右高、低、好、坏之分,但在办学实跃中人们常常把“办学的类型”和“办学的水平”相混淆。在这里存在着一种认识的偏差。综合性大学并不一定就是“高水平”大学,多科性院校乃至高等职业学校也不一定就是低水平学校。办学的类型定位是以客观性为标准的,它反映了高等教育系统内教育的分工和协作关系。
4.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所谓规格,是对一定的产品质量所作的要求或制定的标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专业的人才有不同的质量评价标准,如实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学术型人才,社会对这几种规格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不同,高校在培养人才时要按照不同的规格来设汁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是指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以培养哪种规格的人才为主体,从而制订出相应的培养方案和质量评估标准。高等院校要真正确立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就要重视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有了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也就确定了全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为推进全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
5.办学规模和层次的定位。办学规模的定位是就数量而言的定位,每所高校的办学规模要确定在一个恰当的“数量级”上,才有利于办学效益的提高。办学的层次主要是指人才培养的层次。各个层次的学校数量及其办学规模要受到社会用人结构的制约;各种层次的人才培养之间不能割裂起来,不同人才培养层次的高校之间应有一个互相配合、协调的关系,培养低层次人才的高校除了向社会输送合格的毕业生而外,还肩负着向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学校输送生源的责任,若各自为政.就容易造成全社会人才供给的结构性失衡,势必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在规模、层次定位上、高校既要考虑社会对各层次人才需求的量和质。更要考虑自身的办学实力,不能盲目地贪大求高。
6.办学的特色定位。办学特色是指学校与其它学校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办学内涵。办学的特色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也可以表现在某一方面。高校的办学特色定位是形成办学多样化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在教育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表现,也是学校吸引生源、形成社会地位的基础。
综上所述,高校的办学定位是一个包括诸多项目的系统,同时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除了上述六种定位之外,还可以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拟定其它定位项目。例如:清华大学的办学定位是“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这个定位既包含了清华大学的办学类型定位。又包括了它的学术水平定位和办学方式定位;根据这一办学定位、清华大学在大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的同时,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面向2l世纪的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力”、“办学
定位有整体和部分之分,学校的整体定位并不妨碍各个办学子系统还有自身的定位。当然整体定位和部分定位之间应有一定的关联性。譬如:同济大学的战略目标定位是“理工结合,文理交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的多功能型现代大学”。而同济大学的二级学院“高等技术学院”,则定位在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三高一新”上,即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创意新。同济大学开我国高等教育之先河、率先在举办普通高等教育的基础上创办本科高等职业教育,可以看出,该二级学院的定位既有自身的特点,同时又为实现同济大学“多功能型”的战略目标服务。
二、影响高校办学定位的因素分析
影响高校办学定位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学校内部的因素,另一类是学校外部的因素。
首先分析学校内部的因素。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大学的成长过程有多种生长方式。加办学历史悠久的老高校的自我繁衍式.即从办学的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攀登,由专科层次到本科层次。再到研究生层次,当低层次办学的能量积累到一定的量质时,主动地、不失时机地向高一层次的办学推进。老高校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有不同的定位,而每到一个新阶段开始的转折关头,往往会产生出一位教育思想卓越的校长来实现这种办学定位的转变。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批合并型高校。其生长过程与老高校有所不同。这类高校办学能量的积累并不是被合并者自身办学历史的简单迭加,合并前后的办学历史之间具有某种非连续性。共成长过程也有明显的阶段性:磨合期、调整巩固期、发展期,在调整巩固期间发展期转折的关头。准确地为学校定性显得尤为重要。要充分认识到,“合并”可以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为将来办学水平的提高奠定新的基础,但增强办学实力的本身并不等于办学水平会必然提高。因此,这类高校在办学定位时应充分考虑其现实的办学基础,不能盲目地攀高。笔者曾经调查过一些合并型高校,他们感觉到办学定位很难:想定高一点,但科举科办学基础差参不齐,但如果定低又伯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我们认为,这类高校的定位应该处理好整体定性与局部定位的关系。在整体定位上应该着重考虑实力较强的学科的发展方向,以及它们在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定位可略高一些,以拓宽发展的空间,从而确立学校的整体地位和形象。对于那些学科实力较弱,并在短期内很难有所改观的系或院的定位则应该靠船下篙,等夯实基础、积累能量之后,在时机成熟时将其定位提高,必要时还可以将不同的专业定做在不同的办学类型上。
时代性、制度性和区域性因素是影响高校定位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所谓时代性是指社会发展中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所表现出的主要的社会特征。当今高
校所处的时代是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时代。这种时代特征必然要影响到学校办学目标的重新定位。传统的高等教育是一种传承式的教育,以培养继承性人才为主。当今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各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国民综合素质的竞争、尤其是创新能力竞争。21世纪,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是高校办学的首要目标。创新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是形成、巩固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我国正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骨干力量。高校在办学定位时,要深入地考虑自身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应当发挥的作用。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重点大学应当在科学技术的“原创性”上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以满足我国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一般高校也应当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比如在传统技术的更新改选、工艺创新、技术开发等层面上发挥骨干作用。尽管各高校的办学实力不同,创新的层次定位有所差异,但各级各类高校都要在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上狠下功夫,并积极参与国家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一个国家制度层面的变化对高校的办学定位有直接的影响。当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变化时期,高等学校最终要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这是高校必须且能够进行办学定位的前提。同时,国家和政府所制定的有关教育政策也会影响高校的办学定位。例如,我国为了适应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需要,正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但是由于我国普通高等教宵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全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同度不够,而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职业教育制定的一些相关政策也强化了高等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的形象。如“三不一高”(“三不”是:高职毕业生不发派遣证,不得享受助学贷款,不转户口;“一高”、是高收费)政策,从而使—些高校在办学定位时徘徊在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之间,举棋不定。比如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出专科学校、职业大学、成教学院合并而以的高校,在办学类型的定位上就面临着两难选择。按照这类合并院校的办学基础来说,定位在高等职业教育上是较为恰当的,而且能够把原来举办专利的优势嫁接到举办高职教育中来,但一想到上级文件中“高职高专”的称谓和“三不一高”的政策,就感到如果定性在高等职业教育上,会使学校的地位低下,发展阳难。前途渺茫、因此,这类高校的治校者都千方百地想把学校定位在举办普通本科教育上,但原有的师资力量、实验、实习等办学条件都不够格,于是举步维艰。一些层次较高的合并型普通高校中的职教专业也力争摆脱职教系列,而强行向普高系列转轨。我们认为,国家应该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以引导和扶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区域性因素也对高校办学定位有直接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区域性是指高等教育要为一定地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具体表现。高等
教育的区域性首先会影响到高校服务面向的定位,其中地方高校首先要为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并进一步辐射到其他地区。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定位时,除了要考虑为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外,同样也要考虑为办学所在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上海交通大学在为全国的工业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还充分考虑了上海市的发展需要,义不容辞地为把上海建设成国际大都市提供智力支撑。其次,区域性经济的发展特征会影响到高校的学科和办学特色的定位。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东、中、西三大地区经济发展特征上具有很大的差异,也就导致了这些地区的人才需求总量、科类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具有不一致性。处于这三类地区的高校,在学科建设的侧重点和办学特色上,要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大力适应支柱产业的发展。第三,办学的区域性特征还会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规模、层次和规格的定位。发达地区大都进入工业化个后期,在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知识经济正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相对发达,团此,该类地区需要更多的高精尖技术人才,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尚处在一、二、三的序列上,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不够发达、这类地区需要更多的中级和初级技术人才,因此,高等院校的办学重心多数尚不能高移。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在同一区域之内,各校的办学应有所分工与协调,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样化的,这就迫使高校办学不能云集在某些层次和类型上,否则会造成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失衡。譬如在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的发达地区内,除了需要一批高科技的精英型、创造型人才,还需要大批的高等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同时需要为数众多的中初级技术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和素质较高的普通劳动者,所以高校在办学定位时还要考虑到区域性教育系统内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内在协调性。研究了影响高校办学定位的因素之后,我们认为:1.正当我国的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阶段之时,高校的办学应当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势头,各校定位既要符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更要适应社会对教育分工的需求,避免盲目攀高或办学趋同化现象的产生。2.治校者们应紧紧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主动适应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增强教育的市场意识和国际意识,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把学校办出持色来。3.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为高校办学的多样化定位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逐步形成公平竞争的教育机制,使所有高校都能安于相应的类型办学。
第三篇:浅谈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理论与当代》作者:郝 栋时间:2010-12-21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 问题 对策
摘要:面对我国高校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已经成为其发展面临的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文章针对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结合高校的实际,提出了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若干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在这新形势下,许多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日益显得滞后和被动,机构繁杂,层级过多,管理的方式方法不尽科学;服务意识不强,民主气氛不够,官本位意识严重;管理的规章制度陈旧落后不完善等问题,导致高校的行政管理效率较低。如何运用行政管理方法和技巧,充分发挥人、财、物优化整合应有的效能和作用,文章针对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分析了制度建设在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中的意义,结合高校的实际,提出了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若干对策。
一、我国现阶段高校行政效率不高的因素分析
高校行政管理,是指通过组织、计划、实施等行动,使学校所拥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保障完成学校所担负的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它是一个特殊的专业管理领域。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已经成为学校发展面临的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1.理论指导薄弱,思想观念落后。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高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以为基于理想和热情就能解决问题,传统的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如僵化、不思进取、崇尚权力、轻视真理和知识、只唯上不唯实,等等,构成了提高高校行政效率的巨大障碍。其次,传统的管理观念把教师和学生看作管理的对象,在工作中表现为消极地执行高校的相关管理规定、制度,没能把教师和学生作为服务对象,不能主动地改进工作方法、炮制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从而影响行政效率的提高。
2.机构设置缺乏科学性。高校行政效率低下与学校行政机构臃肿、条线过多、分工过细及职责不清有直接关系有些学校由于分工过细,往往造成物极必反,带来职责不清,相互扯皮。当出现教学质量下降的现象时,说不清是谁的责任,结果是相互推诿,谁也不承担责任。
3.行政管理工作没有纳入法制轨道。凡是行政效率高的学校,必定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一切行政管理都具有基本的规范和程序,各职能部门明确职权和责任,把左右关系理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而一些效率低下的学校,往往无规范化的工作制度,工作凭主观经验,随意性较大,这样的状况必定造成行政效率低下。
4.从事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无法适应现实需要。行政人员素质如何,对行政效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文化水平低导致行政决策水平低;职业道德差导致行政道德沦丧;行政责任观念淡薄导致争荣誉而避责任。现代行政管理,要求行政人员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意识,既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又要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此外,还应有健康的体格
和充沛的精力。现在学校的行政人员,有很多是因为专业水平不高和健康状况不佳而调整到行政管理部门的,这也是造成学校行政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5.管理技术因素。主要指各级行政机关管理手段现代化问题,即运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各种现代化先进技术手段收集行政信息,分析决策,以及使用这些先进技术进行日常管理工作管理技术和工具是提高行政效率的一种物质基础,在现代管理中,技术作用不能忽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空前膨胀。如果办公手段只靠陈旧的一叠纸、一支笔及一部电话,那么,行政效率不可能提高。
二、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性和意义
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是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迫切要求。高校行政机关是直接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基层行政管理部门,是学校对内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平台,是学校管理系统中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桥梁和纽带。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内部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化,行政机关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工作任务日渐繁重和复杂。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对高校行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更关系到高校的社会形象与信誉。因此,行政机关必须抓好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以达到高质高效做好各项工作的目的。
2.是充分发挥行政机关综合职能作用的重要保证。高校行政机关是高校管理链中最重要的一环,承担着参谋助手、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和后勤服务等多种职能,在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高校规模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改革的日益深入,高校内部管理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行政机关的职能范围不断扩大,管理事务的内容、难度、复杂性迅速增加,只有提高工作效率,才能充分发挥行政机关的各项职能作用。
3.是实现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必然结果。迅速、通畅、开放的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信息及公文的交流、传递和反馈方式,信息量越来越大,工作节奏也日益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办公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冲击着高校的传统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促进着新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的诞生,同时也给行政机关带来重大变革,使行政管理工作更富意义、更具挑战,提高工作效率是必然结果。
4.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对高校改革发展具有激励作用。行政管理具有的基本作用之一就是承担着对高校各个部门和教职工工作状况进行监督检查的任务。高校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建立严格的检查督办制度,并且切实履行起职责。对不能按时完成工作的部门或个人提出督办要求以及改进的措施和建议,督促其及时完成各项任务,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必然能够从一个侧面上激励高校内各个部门和教职工认真工作、提高工作积极性,促进高校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提高高校行政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高校行政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国对高校教育的投入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一时还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提高高校教育行政效率,合理地配置和使用现有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作用,因此,所有高校教育行政的运行过程,都要讲求效率,它是对高校行政工作的整体要求。
(一)牢固树立行政效率观念
要提高行政效率,首先要解决行政人员的观念问题。进行教育思想大讨论,更新观念,用一种新的市场化、民主化、社会化、全球化和科学化的行政观念来替代传统观念转变“一等、二靠、三望”的工作作风,使之认识到提高行政效率是关系到行政管理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
(二)改革和完善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和工作制度
改革现行的高校行政管理体制。高校职能部门的设置要从科学性和整体性出发,必须符合精干、高效的原则。人员编制不能过多,每个部门都应有明确的职责,科学的分工,部门间还应该强调密切的协作配合。
建立和健全科学的管理法规和工作制度。科学的管理法规和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提高高校行政效率的保证,如建立办公制度、领导值班制度、规范的文书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等等。明确划分权责,从制度上杜绝敷衍塞责、争功避过的不良现象。制度应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而不断进行修改,以提高工作效率为原则。在制定制度时,必须尊重绝大多数人意见,使大多数人认可;在执行时,必须依靠团队成员,互相促进,互相监督,还要不断加强行政人员的法制观念,纪律观念,依法行政。
(三)强化人力资源开发
提高学校领导者的管理素质和领导艺术。建立高素质人员组成的、结构合理的高校行政领导群体,建立高校行政人员的专业培养及进修制度。领导群体的高素质和合理结构使得高校教育决策正确迅速,领导方式良好有效,带动整个高校教育行政机构的高速运转,实现高校教育行政的高效率。
加强在职行政人员的培训,实行激励机制,调动行政队伍的积极性。随着高校教育行政管理科学化和专业化的发展,各国都重视管理人员的专业训练,提高全体教育行政人员的素质,既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业务知识水平,又要有实践技能;此外还要由具有团队精神的不同专业水平的人员组织起来,形成科学合理的整体结构。行政管理工作是由行政人员担任的,因此,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关键。
(四)建立管理人员合理流动机制
要让行政管理工作一直保持高效率,一直充满生机,就必须对行政管理人员建立一套激励制约机制,在行政管理部门内部实现科学的人员流动。在行政部门内部可以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对象的不同,素质、技能水平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层次,层次是固定的,而每一个层次的管理人员是不固定的。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定期对人才层次进行置换,优升劣降,最差的实行待岗学习提高,等待下次测试重新上岗。通过层次间的互换,管理人员经历了不同岗位的工作,便于找到自己最合适的岗位,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更有利于将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参与管理
实现行政和管理现代化,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参与管理,主要指运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电子技术及相关的硬件和软件设备来进行具体日常操作,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快速性,降低管理成本。改善行政工作的环境和条件,现代高校教育行政工作事务多信息量大、速度快,要求实现办公环境的优化和办公手段现代化,如电子计算机、信息网、传真机、数据库的广泛运用,以提高办事效率和行政沟通力度。高校要有计划、分步骤地改善高校教育行政机关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不断更新管理手段,逐步提高行政工作的自动化和现代化水平。
(六)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
激励效率提高行政效率测定,是对行政产出和行政投入以及两者之间比率的测定,这是国内外公认的难题。在现行高校管理中,可以使用行政职能测量结果评定行政效率,即考核高校行政人员和行政部门是否圆满完成任务,是否达到职能目标。另外,还可采用因素评分法,对影响高校行政结果的人力、经费、制度、方法等因素,按其作用不同确定不同的分数。测定某一行政效率时,把包含的各种因素分别评分,最后相加即为效率分数。评分考核可采用主管领导打分、各职能部门互评及民意测定方法进行。绩效考核有利于激励行政人员努力工作,强化竞争意识,克服平均主义思想,最大限度地调动行政人员的积极性。
总之,高校行政管理在高校改革发展中发挥着保障、协调、参谋、激励等重要作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一定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创新意识,增强服务功能,从而促进行政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实现行政管理工作的优质与高效。
第四篇: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问题研究解读
2008年9月号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一、导言
在日趋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科技实力的竞争已经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内涵。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过程中,都将高校作为科技竞争的战略基地,作为科技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成为关系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的生力军。拥有一批世界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是高校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长足发展,我国高校的科技发展面临着战略转型期,近年来,通过国家、部委、省市等,一方面给高校学科进行了重点建设,另一方面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支持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这些措施在高校中产生了积极的反应,高校科技项目正由单一“个体户”承担的组织方式,向“集团军”科技创新团队承担的组织方式转变。
二、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活动基本组织管理模式是课题(项目制。课题(项目制是指按照公平竟争、择优支持的原则,确立科学研究课题,并以课题(项目为中心、以课题(项目组为基本活动单位进行课题组织、研究、和管理的一种科研管理制度。在改革开放初期,课题(项目制极大地激发了高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潜能,但是,由于绩效考核、职称评聘、利益约束、引导政策等方面的原因,高校科技创新的基础组织表现为分散化和小型化,课题(项目制优化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也是课题(项目制下科研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不同于课题(项目组就在于面临的科研任务更加复杂,团队成员能力上互补,有着共同的绩效目标。科技活动运作的团队模式有利于科研的集约化。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大多是自发形成的,单一学科、单一部门的团队多,跨学科、跨部门的团队少,大多是
在原来的学科组或教研室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般没有行政手段对其进行监管和控制。更有甚者,为争取科研平台、科技项目等资源,高校中出现了临时拼凑和包装的科研团队,该团队根据相关立项的“需要”组织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人员参加,但团队内部仍以原课题(项目组的组织方式运行,团队稳定性差,注重的只是短期行为。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当前的绩效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也制约着团队的发展。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绩效评价体系过于简单,主要表现在:绩效评价阶段一般为一年,没有注重团队自身的科技规划和重大科研活动的周期(重大成果一般需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没有建立长效(3~5年的评价方法,不利于发挥团队的积极性;对团队成员的绩效评价还停留在“工分制”层次上,科研经费、教学工作量、论文、专利、获奖和重大科技活动等都一一予以量化,成员最终的收益按“工分”计算,团队成员为了完成预定的“工分”,不得不更加注重科研的短期行为及其带来的收效,分散了对科研方向的注意力,牵制了对重大基础项目长期研究的精力。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激励机制单一,主要表现在:团队成员的物质激励(如:岗位津贴、分发团队津贴、奖金、团队剩余经费等尚存在注重分配均衡、“按资排辈”、“大锅饭”等现象;精神激励则主要体现在团队成员的职称晋升方面。
总之,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科技创新团队组织运行的管理机制还不完善,团队学科交叉、融合较少,人员结构不够合理,研究方向比较分散,承担科研项目的综合程度低,所以把握国际学术前沿、开展基础性研究、解决国家社会重大需求的能力较低,难以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
三、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机制和模式
1、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机制建设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国家社会重大需求或国防建设重大事项中的科学问题,组建不同学科背景、不同能力擅长、年龄结构合理、凝聚力强的科技精英,努力承担国家级大项目、获得标志性科研成果、培养顶尖科技人才等。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能否有机组合、有序运行,关键是其运行机制能否适应科技创新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问题研究 宋德锋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摘要:本文结合高校科技管理现状,提出了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具体机制和模式,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创新性的提出了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外部管理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的建设问题,以及适合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内部组织和利益分配的“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虚拟股份制”。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4428(200809-14-02 本文受国防科技工业软科学研究课题(编号:2008GFZC020资助。管理探索 14--2008年9月号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团队这种新的科研组织模式,能否为科技创新团队提供条件和政策保障。因此,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不同于课题(项目组的管理,其管理机制要发挥政府各层面、社会各种资源和学校内部各种积极因素等的多重作用。根据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不同作用,其管理机制可以分为外部管理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外部管理机制是指国家、部委、省市等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培养、支持、管理的办法和措施等。近年来,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外部管理机制的建设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一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引导、支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技项目等多种
方式加大了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投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到2020年“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计划》:“每年遴选支持60个创新团队,资助期限为三年,每个创新团队资助经费合计300万元”;《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管理办法》对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提出了具体的条件,并且“每年资助20个左右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等等。在良好的政策、大力的投入和宽松的环境的条件下,各高校积极响应,纷纷结合各自科技工作实际情况,制定科技创新团队管理办法、团队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自上而下筹备、组织、培养科技创新团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标志着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外部管理机制已基本形成。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内部管理机制是对团队内部项目、人员、经费、酬金等各方面进行管理的办法。一直以来,各高校大都沿用原课题(项目组的管理方式,团队带头人负责内部的一切事务,一个优秀团队的成功,对带头人要求过高:团队带头人对外既要是一名科技能力突出的大家,又要是社交能力突出的活动家;对内既要胸怀宽广事事不计得失,又要心细如丝对成员的工作、利益分配均匀,事事管理井井有条。致使团队带头人或事务过多,而心力憔悴;或压力过大,而不堪重负;或能力不够全面,而捉襟见肘;等等。以人为本,人尽其才,才能发挥团队的最大效益,因此高校应制定一套科技创新团队内部项目组织、事务管理、利益分配等全方面的管理细则,对团队内部各项事务详加指导。笔者根据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人员自身的特点,结合高校科技项目的管理方式,借鉴股份制的一般原理,设计了一套适合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内部组织和利益分配的管理方法——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虚拟股份制”。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虚拟股份制的主要内涵就是在团队内部以股份来量化各成员的工作,并以各成员占有团队股份的多少分享团队的收益,并规定了成员进出团队的规则及股份动态变化计量的办法。该制度首先在南京理工大学选择了科技创新团队进行试运行,初步成效较好。笔者认为,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虚拟股份制适合现在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便于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能
动性,利于科技团队的组织和自身的管理,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其具体内容,笔者将另撰文详述。
2、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模式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应打破原有固化的学科组织结构,在多学科综合并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跨学科、跨领域、跨院系、跨校企等多种方式,有机凝聚科技队伍,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为依托,集中战略资源,立足于科学前沿,承担国家和区域各类重大科技项目,开展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前瞻性研究。
首先,高校组建科技创新团队要以明确的科学研究方向为牵引。明确的前沿性科研方向是促进优秀创新团队持续发展的动力,它既能够确保整个团队始终围绕既定目标,不偏离方向,又能通过远大的目标增强团队成员对自身团队角色和团队整体的认可度,从而调动团队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欲望。高校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必须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学科发展方向,瞄准国际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具有重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关键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
其次,高校组建科技创新团队要以高层人才为基础。科技创新往往是集体创新,需要一支具有高学历、高素质、高效率、结构合理、素质互补、学科交叉的优秀创新团队,并且有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创新性学术思想、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在国内外相关领域有一定影响的科技专家领衔。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大力实施“以人为本、着力创新、高端引领、促进发展”的人才兴业战略,积极探索“大师+团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汇聚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以及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人才高层次人才,形成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人才互补的格局。
第三,高校组建科技创新团队要以科技创新平台为保障。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校级、产学研联合等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创新的载体,围绕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集成,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提高其运行效率,形成高水平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为提高科研能力提供有力的条件保障。
四、结论
综上所述,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过程中,作为科技经济发展重要支撑的高校成为了科技竞争的战略基地。我国在政策上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支持。高校应当重视目前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抓住机遇,解放思想,以人文本,创新管理机制,尤其是创新建立学校对团队的长期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和团队内部管理机制,综合学校和社会资源,按照适合自己的模式组建科技创新团队,提升整体科技创新实力、培养创新人才,担负起自己在国家建设中的神圣职责。
参考文献: [1]刘圣汉等.研究型大学创新团队建设误区与对策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03 [2]何建坤等.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
—模式研究与实证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张林,曾昭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与战略措施[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4.作者简介: 宋德锋,男,山东巨野人,南京理工大学科技处,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在读研究生。
管理探索 15
--
第五篇:我国个人所得税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我国个人所得税现存问题及对策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以及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均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是国家运用税收这一经济杠杆调节收入分配的有力工具。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 以自然人为核心的社会财富流动和分配占整个社会财富流动和分配的比例必然会越来越大, 形式会越来越多样化, 个人所得税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职能一是体现个人所得税有效地发挥了税收为国聚财的职能, 大大增强了国家财政实力, 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社会建设, 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更多的财力保证。二是从社会政策观点来看, 个人所得税体现了再分配的作用。政府用个人所得税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即通过税收杠杆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引导和调整, 既要拉开差距, 又要防止贫富过分悬殊。三是从经济政策观点来看, 个人所得税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调节杠杆。个人所得税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或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 所以个人所得税因其具有聚∀财#和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而被喻为∀社会稳定器#。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是国家运用税收这一经济杠杆调节收入分配的有力工具,并以其在聚积财政收入、缩小贫富差距方面所具有的独特能,被世界各国誉为“社会稳压器”。其职能主要表现在筹集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增长。它有利于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保障社会安定团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以自然人为核的社会财富流动和分配占整个社会财富流动和分配的比例必然会越来越大,形式会越来越多样化,个人所得税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所得税的重要作用
1.1 个人所得税对筹集财政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个人所得税以个人所获取的各项
所得为课税对象,税基广阔,税收收入已经超过了消费税,成为我国第四大税种,是政府税收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资料显示,2010 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为4837.17 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的6.6%。
1.2 个人所得税可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制,在对家庭基本生活费免税的基础上,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个人所得税适用的边际税率不断提高,从而对低收入者适用较低的税率征税,而对高收入者则按较高的税率征税,其目的是改变个人收入分配结构,缩小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
1.3 个人所得税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调节杠杆个人所得税可以不经过税率的调整,即可与经济运行自行配合,并借这种作用对经济发生调节作用,即对国民经济的“内在稳定器”作用;个人所得税也易于根据政策需要相机调整税收政策,如在经济萧条或高涨时,采取与经济风向相逆的税收政策,对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扣除、优惠等进行调整,实行减税或增税的政策,从而促使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税制模式难以体现公平合理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采用分类税制模式,根据收入来源不同,采取不同税率和扣除办法。这种税制模式已经落后于国际惯例,不能全面、完整地体现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容易造成收入来源多且综合收入高的纳税人反而不用交税或交较少的税,而收入来源单一且收入集中的人却要多交税的现象。征收个人所得税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调节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水平的重要手段,公平是个人所得税征收的基本原则。公平原则是指征税额与纳税人收入水平相适应以保证各纳税人之间税负水平均衡。分类所得税制是将纳税人各种所得按照收入性质划分为若干类,对不同类别的所得设计不同的税率和费用扣除标准分别计算征收。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将个人收入划分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等11类。这种税收制度的优点是可以实现分别征收,有利于控制税源;缺点是各类收入所使用的税率不同、免征税额不同,导致不同类别收入的税负不同,不利于调节收入差距,容易产生综合收入高、应税所得来源多的人税负轻,综合收入低、应税来源少的人税负重的现象.征收范围不全面。
(二)税种繁多,综合税率高单从个人所得税来看,我国个人所得税只占税收
收入的6.6%,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人所得税一般占税收收入的30%-50%左右,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比例相对较低。但是我国目前共有19 个税种,如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契税、烟草税、关税、车船税等等,贯穿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流转税的比重占税收收入的七成以上。这意味着,政府征收的很多税,都最后由百姓负担,而这些税纳税人交了却看不到。
(三)3.3 费用扣除不合理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分别按不同的征税项目采用定额和定率两种扣除方法。这一方面造成计算上的繁琐,给征纳双方都带来计算上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存在不合理、不公平的因素。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到不同的纳税人的赡养费用、子女抚养费用、教育费用、医疗费用等因素。在现实生活中,上述情况不同,各纳税人的生活必要支出就不同,实行固定免征额的方法不科学。假如有一个4 口之家(父母没工作,妹妹还在上学),只有一人就业,月工资是4000 元,他要养活4 口人,人均1000元,按3000 元费用扣除标准计算,他需要交纳个税50 元。另一个4 口之家4 人都有工作,每人月工资3000 元,也就是人均3000 元,但他们都不需要纳税,这显然有失公平
(四)应税所得难以核实,扣缴体制有待完善当前核实一个纳税人真实的全部收入存在一定困难:一是收入渠道多元化。一个纳税人同一纳税期内取得哪些应税收入,在银行里没有一个统一的账号,银行方面不清楚,税务方面更不清楚。二是公民收入以现金取得较多,与银行的个人账号不发生直接联系,收入难于控制。三是不合法收入往往不直接经银行发生。正因为有上述情况,我国工薪阶层成了个人所得税的实际纳税主体,使个人所得税未能体现调节收入分配功能,深深地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
三、完善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的相关措施
针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种种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文章认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应当从以下几点进行完善:
3.1 完善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选择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混合所得税制模式。单纯的分类征收税制模式既缺乏弹性, 又增加了征管难度和成本, 目前这种课税模式几乎没有国家再采用。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应努力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 逐步采用综合所得课税为主、分类所得课税为辅的混合所得税模式。在制度设计、确定综合征税的具体项目上, 应考虑在征管水平可能的情
况下, 将尽可能多的项目纳入综合课征的范围,以个人为计税单位, 以为课税期, 以个人的全部收入为税基并全面进行纳税人的统一登记, 给予每个人一个纳税编号, 个人的全部收入会集在相应的纳税号下。同时, 对个人的非勤劳所得如股息、利息、租金收入等, 实行分类征收时可运用特殊的税率;合理的设计税率结构。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 据测算, 我国工薪收入者在扣除2000元费用后, 缴纳个人所得税者约为30% , 其中大部分只需适用5%和10%两个低税率档次, 而第五级到第九级税率的设置适用者很少, 即使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也不会达到适用第五级以上的率。因此, 对个人所得税课税级距、级次及税率进行调整时, 应在加强对高收入者调控力度的基础上, 遵循低税率的基本思路, 使纳税人不感到“损失”太大, 从而减少纳税人对收入的隐匿;科学确定应税所得及健全费用扣除制度。从各国税法的相应规定来看, 生计扣除的方法大体有三种: 一是所得减除法, 即从所得额中进行生计扣除。二是税额抵扣法, 即纳税人先不从所得额中减除生计扣除, 在依法计算出税额后, 再从税额中减除一定数额的生计费用。三是家庭系数法③。考虑到分类征税部分的扣除相对简单, 如偶然所得、股息红利所得等可以不作任何扣除的特点, 借鉴国外立法经验, 我国应重点对个人所得税综合计征部分生计扣除规则进行完善;拓宽税基, 扩大征税范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个人收入的来源也呈现多样化、隐性化和非规范化的趋势, 继续使用分项列举方式已不能涵盖大部分的应税所得, 造成很多“真空地带”。从长期发展目标来看, 宜采用排除法对课税所得范围予以规定, 即除了税法明确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收入以外的全部收入均属于课税范围。这样的制度设计对收入来源单一的工薪阶层影响不大, 且可为防止个人收入多样化带来的税源流失提供制度保障。同时, 还应从严控制减免税项目, 减少大多数名目繁多、过杂过滥的减税项目。把各单位给个人发放的实物、有价证券等福利一并计征课税, 对实物比照市场价格计算征税。对
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的高收入者在扣除标准费用后的所得也列入应税对象。
3.2 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体制。完善个税的征管体制,一方面要完善纳税申报制度。贯彻落实代扣代缴与自行申报的制度。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实现跨地区收入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建立健全社会协税护税网络。税务部门应加强与财政、银行、工商、海关、边防、公安、法院、检察院、新闻媒体等部门的协作配合, 建
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共享制度, 定期了解掌握并登记纳税人个人的有关涉税信息,另一方面,税务部门要充分利用相关部门的工作和数据信息。加强与财政、银行、海关、边防以及新闻媒体等单位的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及时准确掌握涉税信息,完善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工作,加快个人所得税征管信息化建设。应在现有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税收信息系统技术含量, 广泛采用神经网络、决策树等数据挖掘手段, 使个人所得税信息系统从流程型向分析型转变,逐步提高税收管理决策的功能。。
3.3 优化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环境。一方面,加大个人所得税法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纳税的意识。应有重点地突出宣传工资收入、境外所得、企业债券利息收入、私房出租收入、股东账户利息等有关个人所得税的政策规定, 并通过网络热线、公益广告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宣传讲解政策、税款计算、缴纳程序和期限、权利和义务等具体内容。同时, 对偷逃税案件要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 惩戒违法者, 为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方式的运行提供先决条件。扩大纳税义务人的知情权。进一步扩大纳税人知情权, 增加政府财政预算、财政开支的透明度;政府用税应更多转向公共服务、公共产品方面,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最大程度满足纳税人最基本的需要;国家机关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政府不同的发展事业之间, 税款应合理、公平、均衡地分配应用;政府采购应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投资应更倾斜于基础设施、高新产业, 并可逐步设立完善听证、专家咨询等程序, 使纳税人真正感受到是国家的主人, 不仅清楚如何缴税、应缴多少税, 而且清楚缴的税干了什么、有什么作用。使纳税义务人明确自己的哪些收入应当缴税,应当缴多少税,纳税额如何计算等,以增强其纳税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提高税务机关的服务质量,提高税务部门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业务素质,为纳税人提供良好的纳税环境,因此一是抓工作态度;二是抓业务技能;三是抓申报环节的简化;四是抓简便易行的申报方式, 如电话申报、电子申报、网络申报等。只有纳税服务质量有效提升, 才能更好地为纳税人自行申报提供快捷、良好的服务环境, 进一步推进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另外,还应当关注信息技术的引入以及对纳税人的信用评级制度,以确保和促进个人所得税科学的征收和管理。